2014年8月31日星期日

移动互联网内容营销“玩法”新规则

  这篇文章说一下原生广告对对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带来改变,上篇文章中写道“原生广告‘颠覆’来袭,移动互联网营销革命爆发”,在我看来,互联网营销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内容,不管你是搜索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还是移动互联网营销,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内容!当然内容包括很多的东西,今天暂且不展开讨论,主要说一下原生广告给内容营销带来的“颠覆性”玩法!

  原生广告怎样颠覆传统?首先从原生广告特点来看:

  原生广告不是内容营销的更高层级,而是一种新的营销形态,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原生广告不仅仅是一种广告形式上的创新更是对原来营销理念的颠覆。原生广告与软文、植入式广告等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显性广告属性,而后两者属于隐性广告。说白了,原生广告毫不掩饰自己是广告,只不过用更优质的内容、更友好的方式接触用户,对创意的要求非常高。毕竟,坦诚又有效要建立在对用户有吸引力、有价值的基础上,否则广告就还是惹人讨厌的广告。

  原生广告营销和传统的内容营销相比,可以看出:

  首先,原生广告的内容更加融入媒体环境。原生广告和媒体内容是一体的,共存共生的,也就是说我们看的媒体内容本身也能是一个广告。广告形式本身跟产品和内容高度相关,原生广告不是做个广告位,而应该是用产品本身,你的产品是怎样的就用产品就可以了!举例来说,就像是在微博里做广告,广告化身为一条微博。尽量以符合网站内容不突兀的形式出现,这就是说明广告的内容一定要和媒介主题相关!只有把内容融入媒体环境,原生广告才能进入到用户的使用行为里面,而且是要符合用户的期望和使用希望,让用户感觉非常自然。最终形成一种习惯!

  其次,原生广告更注重价值内容的提供。就是带给用户符合逻辑的价值,原生广告用户之间的距离更近,更容易产生共鸣。在制作原生广告时,要传递具有价值的内容,如果使用者点开广告后却发现,这只是一个恶作剧或想让使用者吓一跳的广告,不但无法替品牌宣传,反而会造成反效果,原生广告应传达有趣、有教育意义、诉诸情感面、具启发性等等有价值的内容。

  最后,原生广告由于广告和非广告内容的区别极小。用户阅读、交互效果更好!原生广告的广告形式主要分两种,一种形式是混进内容里,让人分不清楚哪个是内容哪个是广告,百度“付费推广,竞价排名”的盈利方式正是基于此。当消费者在百度上进行内容搜索时,百度的付费广告商家和消费者真正想要查找的内容会一起被搜索出来,甚至广告商家的排名更加靠前。

  另外一种形式是利用新闻事件进行传播。利用新闻事件进行原生广告传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秒杀”,需要在新闻事件发生的极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反应,创意企业品牌、产品有关的原生广告进行传播。今年2月8日索契冬奥会开幕当天五朵雪绒花只盛开了四朵,大众汽车随即创意了下图这条原生广告,令人会心一笑的同时又记住了大众汽车这个品牌。同时奥迪也非官方发表声明称“这件事真的不是我干的”,甚至到第三天淘宝上都已经有四朵雪绒花同款T恤衫进行销售了。这些企业的反应速度用“秒杀”形容,毫不为过。

  原生广告是未来内容营销的大势所趋,看实现原生广告营销的手段

  一、在创意构思上:

  整体营销的大环境从以产品为导向的1.0时代进化到以人文精神及情感共鸣为导向的3.0时代。营销3.0时代(科特勒的营销理论,最近会有相关营销3.0和互联网营销结合的文章哦,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刘海政的大搜罗(*^__^*) 嘻嘻……)品牌需要融入消费者生活,与用户产生共鸣,创意更聚焦于人性与普世价值,原生广告形式更利于落地!就拿冠名的方式来说它不会通过突出的视觉效果,传播来影响用户对品牌的关注,而是通过融入媒体的环境,提供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进而加深与用户之间的共鸣。这完全符合上边原生广告的特点!

  二、在内容生产上:

  网络媒体在内容生产上的投入让互联网告别粗制滥造,内容品质已经可以与传统媒体匹敌。而原生广告形态的植入相对复杂,与传统植入不同的是,不仅要产品植入,更要融入剧情,变成不可割裂的—部分,说到植入大家一定会想到故事或者事件营销,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要有起承转合,有主要矛盾,我以为作为原生广告的植入就应该是这个只要矛盾,让这这个广告成为故事或者事件的中心

  三、在传播整合上:

  传播已经到了全媒体时代,原生广告内容传播的门槛更低、适配性更高,媒体的分发能力愈发重要。而原生广告形态的定制更注重价值内容的提供。广告主会针对自身的资源进行内容的整合,进而联合媒体进行传播。关于这一点,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单独展开阐述,「原生广告带来的“原生态营销系统”」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刘海政的大搜罗

  来源:投稿,作者刘海政,微信号:SEOVSEM,微信公众号:刘海政的大搜罗

十三个细节把口碑营销做到了极致

  本来这篇文章应该早就写出来了,由于自己近期事情比较忙,所以也没及时整理写作出来,昨天算是有空档期了,然后我把我的感受和想法给大家说一下。

  前段时间女朋友去了一家火锅店,具体叫什么名字我就不多说了。总之进去以后,你就可以把自己当做成上帝了。我觉得很多传统企业都应该学习一下,这种口碑式营销模式才是最可怕的,也是最厉害的病毒式营销,这里靠客户把信任度转嫁给了客户的朋友。一旦传开,便成病毒式传播,一发而不可收拾。

  第一个细节:

  进门的时候,有两个服务员开门迎接,一个服务员把客人带到楼上休息区以后,这个空间,会有另外一个服务员立马给替补上,不会出现没人迎接客人的现象。很多餐饮店迎宾要么是站那鞠躬一下,要么就是把人带到房价以后就空挡了!

  第二个细节:

  进入休息区以后,服务员会为你端上水果拼盘,还有饼干,并为你倒上一杯水。里面还有免费wifi供你上网娱乐,同时还可以折纸、下跳棋。折纸折到30个,还有精美小礼品相送。

  去的那天是周六,人非常多。排队也等了一个小时左右。期间一个30多岁的女人开始受不了长时间的等待了,便开始同服务员理论。而服务器只是面带微笑,一直说是自己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好,请她能理解一下。不得不佩服这个服务员,服务员最基本的耐心和细心已经做到非常到位了。这个细节是什么呢?就是服务员本身的素质,至始至终都是微笑着给客户回答问题的!

  第三个细节:

  等待了半个小时以后,终于轮到我们了。进入包间以后,服务员会为你送上点菜的菜单,这个菜单不是普通的那种,而且一个小笔记本,点菜还是非常方便的。当然,重点不在这,当我们点好几个菜以后,服务员问我们,请问你们是两位吗?我说是啊!然后她说:“我建议您点半份菜,我们这里的菜的分量比较大一点,怕你们吃不完!听完她的温馨提示,顿时有种感动溢满全身!我平常经常在外面吃饭,更多的服务员是给你介绍什么菜什么菜好吃。一般呢,这种好吃的菜都是利润大一点!而跟它一样做火锅的呢?我也去过很多火锅店,服务员基本就是把菜单给你,让你自己去点,根本不会有这种提醒,点再多也不会提醒你!

  第四个细节:

  我们当时去了是带了红酒的,本来也有开瓶器什么的,服务员看到我们带了红酒,主动问我们,需要打开吗?我说谢谢!然后她把红酒给我们打开以后,还把酒给我们倒好!这看起来是在服务上下功夫,其实也是一种细节,她完全可以开完红酒就放到那的!

  第五个细节:

  我们平常去火锅店吃饭的时候,餐巾纸都是买的。但是这家火锅店送了一盒餐巾、一包湿巾、还有一个精致的小片布巾。进入包间以后还会有湿毛巾!

  第六个细节:

  我们在刚坐下的时候,服务器已经为我们送来了包手机的那种透明袋还有就是包钥匙串的透明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手机进水和钥匙有水不好拿的。

  第七个细节:

  我女朋友去的时候,头发是披散着的,服务员看到以后,赶紧去拿了一个皮筋给我女朋友,这样就餐的时候方便一些。

  第八个细节:

  在就餐的过程中,服务员每隔三分钟左右就会来一趟,看到火锅里面有那种飘起的沫沫以后,就会主动的拿起勺子就整理下。

  第九个细节:

  刚开始就餐的时候,服务员是个女的,后来,就来了一个男服务员,一次一个男的服务员让女的服务员帮忙拿了一个东西,女服务员拿了以后,男服务员说了声谢谢,而我清清楚楚的听到了,女服务员说了声:不客气。

  第十个细节:

  虽然都是点的半份菜,最后还是吃的特饱,但是,我们点了烩面了,我们问下服务员,能退吗?服务员很客气的说,可以的!

  第十一个细节:

  中间,我女朋友去了一趟洗手间,回来的时候她说,有个服务员在洗手间旁边,给自己递了擦手的纸巾。

  第十二个细节:

  吃过饭以后,我看见有个阿姨在打扫卫生,我说阿姨,这个收银台在哪呢?我去结一下账!阿姨听了以后:"表情好像很激动,她说您不用动,就在屋里坐着别动啊!然后我就听见她走出门口,对着一个服务员说,有客人要结账了!1分钟左右,服务员拿着pos机器过来了!

  第十三个细节:

  在我结账的过程中,有个女服务员拿了一些薄荷糖,说可以保持口气清新的。

  这是我在一家火锅店的吃饭的体验,去过很多饭店,也许比她做的好的有很多!我是怎么知道她这个店的呢?听我们公司老板说的,她有一次在开会的时候给我们说某某火锅店的服务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好!然后呢?我就想去看看!这是什么现象呢?口碑营销!这是把口碑营销做到了极致!作为服务企业的,大家都想做口碑营销,关键点在哪呢?在服务,在细节!你把服务做好了,你把细节做好了,你的客户就是流动式的广告!他们如果为你介绍客户,要比你去做广告要强!他们会把信任度传递给你下一个的客户。

  其实,这才是最厉害的口碑式营销,把用户真正的放在了第一位。这件事放到站长身上,那就是把个人网站的用户体验做到了极致,如果真正做到了这些,何愁没有流量呢?其实这就是一种极致的用户体验,这更是一种营销,一种口碑式营销!

  来源:投稿,本文由冯东阳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冯东阳博客,个人微信号:370415548

万达百度腾讯共同成立电商公司

  8月29日,万达、腾讯和百度在深圳联合召开发布会,正式宣布在香港注册成立电子商务公司,一期总投资额高达50亿人民币,其中万达持股70%,腾讯和百度各持股15%。

  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在现场透露,“虽然今天宣布是说50亿,其实,我们计划5年总投资接近200亿,也会引入新的投资者。”

  根据协议,万达、腾讯、百度将进行账号体系打通、会员体系、支付与互联网金融产品、建立通用积分联盟、大数据融合、Wifi共享、产品整合、流量引入等方面的合作。

  今年7月万达电商已经任命董策担任CEO。他曾经是奢侈品电商网站佳品网的联合创始人、COO,在此之前还曾担任过走秀网CTO。2013年董策从佳品网离职,并加盟园林行业上市公司东方园林,2014年离职加盟万达。

  其他高管方面,消息人士透露,原高朋网副总裁高峡将担任万达电商COO,原美国新蛋网大洛杉矶地区CIO曹大军任CTO。

  据万达电商CEO董策介绍,万达电商将打造国内最大的通用积分联盟平台。同时万达、百度和腾讯三方将建立大数据联盟。

  “万达电商今年将在全国107个万达广场开通点上服务,2015年,开通万达所有广场、酒店、度假地的电商服务。”董策预计,今年试运行期间,万达电商会员将超过4000万,明年将超过1亿。另外,万达电商还将与万达金融板块合作,推出一系列互联网创新金融服务。

  董策还宣布,万达电商已经注册一个很酷的名字,预计将在不久后万达电商全面上线之日公布。

2014年8月29日星期五

微软宣布将关闭中国区MSN服务

  微软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Windows Live Messenger(MSN)自2005年引入中国之后,终于在今天正式宣告了将于10月31日正式关闭。相信会有不少用户唏嘘不已。

  多名用户表示已经收到了微软的邮件,该邮件称MSN服务将于10月31日关闭,距今还有60天时间。

  微软还表示将向国内MSN用户免费赠送2美元Skype优惠券,可用于国际通话。

  微软已于2013年3月在除中国内地之外的全球范围内关闭了MSN,如今它的最后一个使用地区也将关闭。

  邮件内容如下:

  “这是真的。你的Messenger服务将于2014年10月31日关闭,距离现在还有60天。但不要担心,你的联系人不会丢失。你将可以使用Skype,同样支持原先Messenger账户以及联系人。”

2014年8月27日星期三

大学生如何选购合适的理财产品?

  现在市场上的理财产品五花八门,品类繁多,质量也参差不齐,我们大学生如何选购一款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呢?这篇文章主要分析一下当下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从互联网理财产品类别、理财产品选购因素、互联网理财观念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互联网理财产品类别

  第一类:集支付、收益、资金周转于一身的理财产品

  典型代表:阿里巴巴(余额宝)、苏宁(零钱宝)

  首先,该类产品的最大特征就是投资人可进行消费、支付和转出的实时操作,而且几乎没有任何手续费。现在“余额宝模式”已被广泛复制。

  其次,该类产品承诺T+0赎回,实时提现的优点直接满足投资人对产品流动性的需求。据余额宝官方介绍称,按余额宝转出至银行卡的金额,单笔小于等于5万元,第二个自然日24点前到账;单笔大于5万元,提交后的一个工作日内24点前到账。

  最后,因类余额宝产品的本质是货币型基金产品,收益取决于货币市场间资金利率水平,随市场浮动,年化收益一般在4%-6%之间,余额宝刚推出时7%的高收益让商业银行很是尴尬,后来余额宝收益逐步回归市场化。

  第二类:与知名互联网公司合作的理财产品

  典型代表:腾讯(微信理财通)、百度(百度理财计划B)

  以腾讯理财通为例,直接接入以华夏基金为代表的一线品牌基金公司,首发宣传7日年化收益率为7.394%.

  事实上,所谓“7日年化收益率”是根据最近7天的收益情况,折算成年化收益率的。假使,货基在某一天集中兑现收益,当天的万份收益就会畸高,随后一段时间其7日年化收益率都会很高,因此“7日年化收益率”这个指标就会虚高。

  最好的做法是,投资人在日常看货基收益的同时,重点关注日每万份收益,以及长期的业绩稳定性。

  第三类:P2P平台的理财产品

  典型代表:人人贷(优先理财计划)、陆金所(稳盈-安e贷)、仟邦资都(智盈宝)、医界贷(专注医疗行业的贷款平台)

  该类产品是互联网直接理财的产物,即资金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流向资金需求方,出资人享受资金出让的收益。不少P2P平台与小贷、保险或担保公司合作以保障投资人的本息安全。另一种保障方式,是投资人享借款人提供的实物抵押权,最常见的有车子、上海房产等。需指出的是,对同是房产的抵押物,住宅的变现能力要远高于办公楼或厂房。

  正规P2P产品收益一般在8%-15%之间,有抵押产品收益最高12%左右,但若综合考量安全性,后者或许更受保守型投资人的偏爱。

  第四类:基金公司在自己的直销平台上推广的产品

  典型代表:汇添富基金(现金宝、全额宝)

  以货基为本质,披上互联网金融外衣的理财产品与基金公司直销推广的产品,在原始收益率上并无差异。因为,两者所挂钩的基金产品实际上是同一款产品,收益率自然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一般货基虽也承诺T+0赎回,但必须等到当天收市清算后资金方能到账。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货币市场基金A类、货币市场基金B类今年以来的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7057%,0.7425%,不到两月的收益便超活期储蓄2倍。

  第五类:银行自己发行银行端现金管理工具

  典型代表:平安银行(平安盈)、广发银行(智能金)

  银行信誉的保障是该类产品最大的优势。很多投资人正是出于能够及时变现的考量才会更亲睐有金融机构作背书的平台,这类平台以自身银行体系的产品为基础进行销售。也正由于机构提供的强大信誉背景,使得转让更容易。

  其实,在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的当下,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变革。据国元证券发布的研报,多家银行已开始全面升级旗下开放式理财产品,其中开放式T+0产品的年化收益提升至4.5%左右,除了在银行网点销售外,还能通过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方式购买。

  二、理财产品选购因素

  上述的互联网理财产品选购时只能横向对比,不能纵向对比。整体资产配置中,有高流动性低收益的,也有高收益低流动性的,这是通过不同产品来组成的,不可能一个产品完成所有需求。因此,比较的时候,应该比较类似特点的产品,拿余额宝去和P2P类理财产品对时比就没有任何可比性。

  谈收益不谈风险的都是骗子,只看收益不看风险的都是傻子。

  余额宝类产品,我们看重的是良好的流动性,极佳的使用体验和便利的消费体验。我的支付宝设置是余额大于300元时自动转入余额宝中,余额宝极佳的用户体验和安全性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据分析和统计这是目前来说市面上最好的理财产品。但如果你想有丰富的理财结构,可以适当考虑高收益货币市场基金,毕竟余额宝的收益会是比较低的。

  P2P类产品,我们追求的是相对较高的收益,和一定程度上可控的安全性,基本放弃流动性考虑。选择P2P平台投资的,最好选择比较知名的平台,近期很多P2P平台圈钱跑路事故发生,所以大家要多多小心。

  三、互联网理财观念

  互联网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到不同的金融产品,并且提供了比原来更优秀的使用体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理财是一门必修课。我自己是个比较喜欢体验新鲜事物的人,曾近投资过比特币,早期在“安心贷”平台也做过投资理财。我个人观念上的变化是要积极接触并了解这些新的产品,重视体验的同时,更要重视不同产品背后的真实信息。

  互联网产品的一大特点就是前端展示极简,但是中后端复杂,对于很多用户来说,感觉上复杂的金融产品经过互联网的包装后就变得简单易懂了,很容易忽略掉极简背后的风险。而购买方式的便捷更使得冲动投资很常见。我这里推荐学生党还是进行余额宝进行理财,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安全靠谱!

  无论这个领域如何发展,作为其基础的金融产品是不会变的,金融产品的要素也仍然是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要素,比起传统产品,更应该审视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来源:投稿,作者:极客志 ,原文链接

原生广告“颠覆”来袭,移动互联网营销革命爆发

  “原生广告”(Native Advertising)这个概念不知道你是否了解,最近“原生广告”在移动互联网内营销界即将火起来!原生广告概念由国外兴起,去年开始在全球媒体界爆红。从其发展的必然性来看,“原生广告”是移动互联网的产物。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互联网时代的媒介传播行为也发生了变异,同样的广告放到移动互联网上传播效果被削弱许多,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的新广告就是:“原生广告”。

  关于“原生广告”的概念,各界众说纷纭,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那就结合别人的观点说说我的认识!我理解的“原生”大概就是“自然”的意思,再放大一点就是“原生态”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事物!本质上的就是不做作、接地气!那么,拿到广告营销上来说“原生广告”就是在形式上指的是广告主将广告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嵌入到和广告紧密相关的内容流或者信息流中。为某个或某些网站和平台而生,广告即内容,与受众语境一致,完全融入媒体环境。

  由于原生广告由于广告和非广告内容的区别极小,用户阅读、交互效果更好。所以这种形态的内容营销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解品牌、了解产品,能够给广告主带来品质与效果兼具的营销结果。在移动互联网爆发,信息碎片化的今天,可以说原生广告,为移动互联网营销而生!下面通过原生广告的核心要素解读,说明原生广告移动互联网属性!原生广告最核心的三要素是有

  1、融入媒体环境

  什么是融入媒体环境?我们要以媒体和消费者沟通的方式,包括视觉感受,沟通语境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而不是作为广告主出现在受众面前的传统广告的思路。也就是说,广告主一定要转换角色,要用媒体的口吻去和受众交流交流。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可以传播!促进了让这种角色的转变!

  举例来说,SNS、视频、微博等主要网络平台上有很多原生广告例子。微博上的原生广告就是一条微博,变身媒介内容,让用户以接触媒介内容的方式接触广告。这种把信息植入到用户当下正感兴趣、正在做的事情中去的友好方式被证实能有效减少用户干扰,降低跳出率、提高转化率,是一种让大众喜闻乐见的广告形式。

  2、用户自主选择

  什么是用户自主选择?传播可以讲的很复杂也可以讲得很简单,无非就是两个角度,一个叫主动一个叫被动。主动就是这个人的资讯模式是什么,被动就是这个人的生活空间是什么。

  主动的资讯模式就是原生广告内容方面,原生广告我以为强调用户的主观选则,就是更强调的是尊重受众用户主观能动性,认同和服务于受众用户的兴趣和价值观,而不能强加于受众某种价值观或者商业意图!在原生广告内容展现形式方面,无论传广告的传播播载体是什么,都不要去干扰用户的体验!那么怎样才能不影响用户体验呢?就一定要应景、要接地气,拿楼宇媒体广告其实传播就是人的生活圈,在生活圈中应景、接地气的传播给受众用户是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如果能把原生广告内容和形式、线上和线下完美结合,那么,营销效果不可限量哦~

  3、提供价值内容

  什么是提供价值内容?传播内容不是简单的广告信息,而是对用户有帮助的价值内容!这一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尤为明显!原生广告和用移动社交媒体结合,移动社交媒体都是以信息流方式呈现内容的,所以把广告放在信息流队列的前端或中心,更能吸引到用户的注意。这类广告前后相连,与好友的兴趣相关。

  当新技术、新终端和 4G 网络扑面而来;当营销入口变成个人账号和移动终端;当媒体分散化,用户自主化,信息碎片化;当大数据和云计算渗透到每一个行业……新媒体时代,营销环境瞬万变,怎样跟上时代的步伐,怎样为企业注入互联网思维,企业重视和利用原生广告就变得尤为关键!

  来源:投稿,文/刘海政,笔者将用几篇文章来系统阐述「原生广告」包括内同营销、移动互联网传播、“原生态”营销生态系统等角度感兴趣的话就关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刘海政的大搜罗

2014年8月25日星期一

识别“百度权重”作弊的方法

  所谓的“百度权重”,指的是爱站、站长工具等网站推出的针对网站关键词排名预计给网站带来流量而划分的评估数据。“百度权重”并不是像谷歌的PageRank那样的对网站的综合评级的算法,而只是针对关键词排名方面给网站带来的欢迎度进行评级,因此非常容易作弊。

  百度官方就曾经发布过一个公告,告诉大家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百度权重”,百度搜索引擎使用的衡量网站价值的打分体系,是由近百种策略组成,而且分值是动态的,即同一网站在不同场景、不同需求下获得的分值不尽相同。

  爱站、站长工具提供的所谓网站在百度的权重信息,其原理非常简单,通过统计某个网站全部有排名的关键词(一定要有百度指数的词),与它所在的位置,反推算出来的预计流量;根据预计流量来划分百度权重,而这跟该网站的实际访问流量没有关系,因此极易作弊。

  “百度权重”的作弊方法原理很简单,就是刷这个网站排名第一的关键词的百度指数,制造人为的百度搜索流量,这样,即使网站实际访问流量没有变化,但是所谓的百度预计流量却提高了,因此所谓的“百度权重”也就提高了。

识别“百度权重”作弊的方法

  具体实施作弊的方法是,通过程序或者其他方式,不停地在百度上搜索某个指定关键词,清除COOKIE,更换IP循环执行,这样不停的刷关键词,这个关键词的百度指数自然就提高了,百度指数提高了以后,第三方网站再计算这个网站“百度权重”的时候,其数值也会相应提高。

  当然,刷这样的流量对于网站关键词的排名没有任何帮助,这样刷出来的“百度权重”主要用于交换友情链接或者出售网站链接,骗骗外行,真正懂SEO的同行,只要看看网站排名第一的关键词和其百度收录数,就能知道这是不是刷出来的假权重。

2014年8月24日星期日

通过360谈谈进行推广营销

  网络推广营销首先就是去流量大的地方截流,这是永恒不变的,有流量的地方就有营销,推广营销手段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观察。

  360谈谈出来已经有些时日了,360谈谈也就是360搜索结果右侧的那个聊天窗口,用户可以通过在360搜索关键词,触发该关键词的谈谈入口,并和当前搜索相同关键词的用户进行在线即时聊天,聊天信息会在谈谈展现,这是最重要一点。

  谈谈刚出来的时候,我特定去360搜索了一些关键词,有意思的是,我发现进入360搜索页面后,我首先注意到的不是推广结果,也不是自然结果,恰恰就是这个谈谈聊天框,事后我又找了十几个朋友也测试了一下,绝大多数表示首先注意的也是谈谈,这可能是360有意为之,不过给营销者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在360谈谈里不仅可以为自己或企业做品牌推广,也可以留下电话、QQ、微信等联系方式,至于链接,很少见,一般发了系统会自动删掉。

通过360谈谈进行推广营销

  据我观察绝大多数行业的360谈谈现在还是一片空白,都没有被利用起来。比如我一个朋友,他们行业的绝大多数关键词的谈谈都是空的,用户首先会看到谈谈界面,为什么不用?我叫他做了之后,他们当月电话量明显提升(他留的信息是电话),而做这个只花了不到1个小时,包括关键词收集,包括编辑信息,包括在谈谈发布。

  如何用360谈谈做推广营销?

  1、收集大量的行业关键词,越多越好,一切与你行业、产品、用户群体相关的都可以。

  2、准备360的账号,可以多注册几个,和做帖子一样的,用来批量发、评论以及点赞,获得较多赞可能会进入到精华谈中。注意账号头像可以设置为你的品牌头像,签名中可加入你的网址等,别人如果点击你的头像也可以看到。

  3、编辑想要发布的信息,可以是多种内容,然后加入你要推广的信息(品牌、微信号、QQ、电话都可以)。

  4、搜索不同的关键词进行发布、评论回复等,保证你的信息能让其他人看到,很多词是相互匹配的,比如“SEO优化”、“SEO优化技巧”这些词的谈谈信息就是和“SEO”一样的,你不需要重复发。

  5、发布信息的时候可以以话题的形式发布,凸显品牌。

  另外,可以申请谈主,坛主意味着什么我想大家都清楚,和吧主一样掌握生杀大全,360搜索正在火热认证各搜索词谈谈系统的见习谈主,填写个人真实信息即可申请见习谈主。

  就是这么简单就可以了,分分钟的事,坐收渔翁之利,对于一般的行业,谈谈还没有被挖掘做网络推广营销,只要你做了基本上位置都是你的,只要有人搜索就能看到你,而且是很快的看到你。但有些行业词的活跃比较高,经常有人发信息,360谈谈只直接显示最后的聊天记录,你的信息就会被覆盖了,那怎么办?

  有2个办法:

  1、按上面说的,做谈谈话题,输入框中加##,可以自建话题聊天。话题会出现在谈谈窗口的最上面,而且话题出现次数越多,回复和赞越多排位越靠前,保证你的信息时刻都可以被看到。

  2、对你的关键词做一个分组,怎么分?按谈谈活跃度,比如:基本不谈,一天一谈,一星期一谈,一月一谈等等,更新越频繁的你也越频繁的换号发信息就可以了,不过据我观察,很多行业里面这样的词不多。

  好了,就说到这,不会又有人说我把这说出来影响他推广营销吧?没办法,我就是这么爱讲实话。希望大家也行动起来,360搜索30%的市场份额也是相当可观的,而对于很多行业,现在做起来完全可以垄断谈谈,让整个行业都是你,你可不要小看。

  最后,告诉大家二个坏坏的技巧,第一个你可以在竞争对手的关键词下做这些,他的用户同样是你的,谁让他懒不做,你赶紧去霸占掉,不过不建议大家去做负面;第二个可以利用热点词的大人流量,在热点事件关键词的谈谈留信息,不过这样的精准度差点,更多技巧等你自己去挖掘。

  来源:投稿,原文链接

传亚马逊开发广告平台挑战谷歌Adwords

  据《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亚马逊正在开发自主广告平台。这一平台将利用亚马逊掌握的大量互联网购物者的信息,而亚马逊将在网络广告市场对谷歌发起直接挑战。

  根据消息人士的说法,亚马逊第一步是将自己网站上由谷歌提供的广告服务转向自主开发的广告投放平台。而未来,亚马逊将利用这一平台挑战谷歌和微软的网络广告业务。

  亚马逊此前已尝试在其他网站上投放广告,但规模不大。而目前,亚马逊正在测试多种方式,以新的广告类型来拓展这一项目。

  市场研究公司IDC分析师卡尔斯滕·韦德(Karsten Weide)表示:“亚马逊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用户购买行为数据,提升这些广告的效果。营销者希望看到,市场上出现除谷歌和Facebook以外另一个有竞争力的广告投放选择。”

  去年晚些时候,亚马逊已对潜在广告合作伙伴表示,该公司可能将开始测试新的广告投放平台Amazon Sponsored Links。消息人士表示,亚马逊的计划是帮助营销者更方便地覆盖该公司的近2.5亿活跃用户。

  亚马逊和谷歌正相互进入对方主导的领域,两家公司均希望成为消费者互联网购物的入口。例如,谷歌已经推出了产品清单广告和Google Shopping Express快递服务,涉足电商市场。而亚马逊则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机,并在在线存储服务领域与谷歌竞争。亚马逊和谷歌拒绝对此消息置评。

  数字广告公司iCrossing媒体副总裁雷德·斯派斯(Reid Spice)表示:“亚马逊很了解用户在该网站上进行搜索的方式,以及消费者的偏好和历史记录。亚马逊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对广告进行订制,而这可能是其他公司做不到的。”

  消息人士表示,亚马逊的广告产品将类似于谷歌的AdWords。AdWords目前是谷歌年规模500亿美元广告业务的基础,而亚马逊则是谷歌最大的文字链接广告购买者之一。

  亚马逊目前在网站上展示多种类型的广告,包括来自谷歌和其他第三方、基于文字的关键词广告,以及亚马逊自主投放的产品广告。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估计,亚马逊今年的广告营收将接近10亿美元,高于去年的7亿多美元。

  美国科技博客TechCrunch则报道称,亚马逊已开始在Amazon Associats联盟成员中测试一个新的显示广告网络。近期已有一些成员获得了邀请。这一广告网络中的广告部分来自亚马逊,部分来自其他“高质量”广告主。

  不过,目前这一项目仍处于试点阶段。Amazon Associats的部分成员在帐户中看到了这些选项,而另一些则没有。根据亚马逊的介绍,这些广告针对使用亚马逊个性化技术的用户进行了订制。

  稿源:新浪科技

2014年8月22日星期五

互联网人请停止浪费水资源行为

  进入2014年8月以来,有这样两条新闻值得我们去关注。

  新闻一:河南、辽宁、山东、山西等多省份在2014年遭遇了10年甚至60年一遇的旱灾,成片成批的农作物干死,颗粒无收。以辽宁为例,半个月时间,全省受旱面积从113万亩发展到2429万亩,辽西及大连南部地区坡耕地作物大部分绝收。全省58座小型水库因旱干涸,341条中小河流断流,2564.69万亩作物受旱,全省14个市无一幸免。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遇到了喝水难的问题。

  新闻二:2014年8月随着美国几位科技大佬为某慈善组织发起的冰桶挑战赛进入中国,一大批的中国科技界大佬参与到其中。经过几天的发酵,这项活动在中国进行了“升级”,某知名食品电商为庆祝5周年活动数十人集体泼冰水,随后中关村某知名创业机构发起了1000人同时冰桶挑战的行为.....

  我相信,本文大部分的读者都知道新闻二,并且对此乐此不彼的进行评价转发,而新闻一却少有人关注,但新闻一反而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因为新闻一背后引发的问题是真正关系到国家的民生大计。

  冰桶挑战进入中国后,彻底的变质。最终得到多少慈善捐款, 我想这并不能引起大众的关注了。我的核心观点是,一大批互联网从业者披着慈善的外衣,做着浪费水资源的愚蠢行为,这种行为应该立刻停止。如果这种行为不停止,上文提到的几十人甚至1000人的冰桶挑战还会继续被发扬,未来很可能会出现万人冰桶大赛或者更多人冰桶大赛的愚蠢行为。

  有人说哪怕企业拿冰桶来炒作,来作秀,来进行营销宣传,但被提及的慈善机构的确获得了大笔的捐款,关注度也大幅度提升,所有要正确的看待冰桶挑战。在我看来,这纯粹是一种强盗逻辑,如果筹款成功是建立在牺牲水资源的前提的话,我认为这种筹款不要也罢。而且我们如果真要谈钱的话,浪费的这些水资源折合成人民币,要远多于慈善机构收到的捐款。

  很多互联网大佬已然成为了社会公众人物,这些人的一举一动很容易被模仿学习,如果这些大佬去关注到2014年国家的大旱灾问题,并且进行捐款或者利用他们的互联网产品提供一些服务,那就真正善莫大焉了。

  来源:投稿,本文作者系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 微博:丁道师 微信公众:dingdaoshi123‍

2014年8月21日星期四

小米回应苹果iOS抄袭

  近日小米发布了最新的MIUI 6操作系统,不仅国内的IT媒体竞相报道此事,国外媒体也将这一消息搬上了头条。关于MIUI 6抄袭iOS 7扁平化设计风格的言论也不绝于耳。

  手机网站Phonearena发表了一篇名为“你不知道的事:MIUI 6无耻地抄袭了苹果iOS”的文章。指控小米从苹果的设计中获得了灵感——例如半透明、毛玻璃效果的背景和壁纸。原文内容如下:

  小米,被称之为“中国的苹果”。该公司近日发布了最新的MIUI6操作系统,从发布会的情况来看,MIUI 6的推出想必是从iOS7/8中获得了“无限的灵感”。

  首先,让我们看看它半透明、毛玻璃效果的背景和壁纸,怎么那么似曾相识。还有那扁平风格的单色图标,肯定在哪儿见过。就连其自带的日历、指南针、计时器、计算器等应用的图标,看上去简直就是苹果iOS的翻版。貌似小米对这种赤裸裸的抄袭完全没有负罪感。

  奇怪的事还不只这些。在发布会前,前谷歌Android产品副总裁HugoBarra,义正言辞地表示小米绝对没有抄袭苹果,反而将这些负面的消息归咎给媒体,声称是他们在故意“使坏”。

  更为滑稽的是,在发布会上,小米CEO雷军煞有其事地模仿者乔布斯,穿着老乔风格的黑色高领毛衣,进行了一场进行精心策划的演说,最后以“one more thing”结尾。简直就是苹果发布会的再现。不知道小米这么明目张胆的行为,会不会引来苹果的法务部门呢?

小米回应iOS抄袭:不是苹果有就是苹果做的

  小米MIUI掌门洪峰首度回应ios抄袭门:不是苹果有就是苹果做的

  8月20日上午,洪峰在小米公司接受采访时,针对外媒指责miui6抄袭ios的问题,洪峰反问:“他们用过miui6吗?一个他们都没有用过的产品,怎么能这样说。如果我现在回家看一下miui6的开发日志,我至少能够找出10个特性,是IOS后面来抄的,如果大家去看miui5中的文件夹,就已经是模糊效果了。再退一步,看看整个计算机发展历程的话,如果非说透明模糊效果就是抄某些人的话”,洪峰接着指出,“模糊效果最早做的是Vista,并不是说苹果手机上有,这个特性就是苹果第一个做的。”

  针对一些“小米海外套装会有封装和适配方面问题”的说法,洪峰的解释是,小米和google有正式的合作关系,和谷歌签署了防税并协议,包括gms协议(防税并协议——即每一个版本在发出的时候都会通过google的一个叫CTS,兼容性测试),在海外的手机都会遵照协议安装他们的副插件,小米的很多员工也是从谷歌出来的,无论从私人关系还是商业关系来说都是紧密合作。

  在洪峰看来,google最关心的不是各家手机厂商的安卓系统什么样子,而是整个生态圈保持高度的统一性,一个开发者写的程序在号称是安卓的手机上都能完美的运行。

2014年8月20日星期三

虚拟运营商:现状、困境与出路

  摘要:从发牌至今半年多的时间里,虚拟运营商们的移动转售业务经历了从萌芽到落地、从高调放号到常态化竞争的阶段,虽然市场给予了较高期待,但受限于价格、政策、市场空间等因素,虚拟运营商们在刚开始运营便遭遇到困境。虚拟运营商从细分市场入手精耕细作方能找到出路。

  目前中国已知的虚拟运营商有37家,其中的19家已经分两批获得牌照,而第三批牌照很快也会发放下来。截至目前,包括阿里、京东、苏宁等在内的11家企业已陆续发布了自己的虚拟运营商品牌及产品资费。

  一切来得很快。从去年底第一批牌照发放至今,也只不过是半年多时间。这段时间里,虚拟运营商们的移动转售业务经历了从萌芽到实际落地、从高调放号到常态化竞争,新生事物给市场带来的喧嚣算是告一段落。赛立信通信研究部盘点已知的虚拟运营商发展现状,会发现,虽然市场给予了较高期待,但受限于价格、政策、市场空间等因素,虚拟运营商们在刚开始运营便遭遇到困境,这个市场并非如预想般潜力无限,虚拟运营商需要在一开始就卯足劲应对来自基础运营商和其他虚拟运营商的竞争。但发展空间并非没有,需要虚拟运营商从细分市场入手,精耕细作挖掘潜力。

  现状:扎堆移动转售,产品“创意有余而竞争力不足”

  从行业性质上看,现有的这37家虚拟运营商大致可以分成这几类:(1)渠道商,如苏宁、国美、爱施德等,这类企业拥有强大的渠道资源,是实现市场覆盖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2)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等,这类企业要资金有资金、要技术有技术,最重要的是不缺创意,是最被看好的虚拟运营商类型之一。(3)基础运营商的内容/服务提供商,如提供行业应用的华翔联信、提供增值业务的北纬通信、鹏博士等。这类企业与基础运营商的联系紧密,对传统通信业务比较了解。但是由于不直接接触用户,知名度弱,作为虚拟运营商在直接面对用户方面并无优势。(4)硬件制造商,如联想、小米、富士康等,这类企业直接掌握了运营商获取客户的重要利器——手机终端,在现有市场覆盖率的优势基础上,若采用“终端+号卡”捆绑发售的方式,对基础运营商可能带来的冲击将最为直接。(5)金融企业,如中期集团、平安银行等,这类企业虽然与通信行业无直接关系,但此前已有合作案例,如与运营商合作推出“存款担保”、“分期付款购机”等业务,由这类合作经验衍生至其他业务,加上金融企业自身已有的渠道、客户优势,将移动转售业务拓展起来也不无可能。(6)娱乐传媒企业,如星美、凤凰。这类企业有庞大的受众群,但与通信业的“客户”定义不同。粘性不够、流动性大、随意性强,恐很难由受众转变成客户。

  虚拟运营商推出的产品确实给通信市场带来一丝新意。许多人们期待而传统运营商不做的改变、甚至以前没能想到的创意都由虚拟运营商提出来了,这些改变主要体现在:(1)打破常规的套餐限制,按业务计费成为新流行的做法。比如过去运营商的套餐都是固定月租里面包含一定数量的流量或语音,现在虚拟运营商大多摒弃这种套餐捆绑,给各业务定个明价,用户“用多少收多少”;(2)阶梯计费。用户“用越多越省钱”,鼓励高额消费;(3)流量不清零。过去运营商最被诟病的资费规则,如今虚拟运营们都在积极打破,套餐内流量的有效期不再只有一个月,用不完可以顺延下去;(4)业务转赠。套餐内流量、语音等可以自由转赠给其他人,鼓励用户共享套餐内容;(5)统一计费方式。由阿里通信率先推出“流量计费”的方式,即给流量定个单价,语音、短信等都可折成流量再计费,更显简单直观;(6)套餐内不限量消费。用户支付一定月租后,可以不限量使用语音及较多流量,给用户以非常实惠的印象。

  但是创意归创意,通信产品的竞争力很大程度要看价格。不管套餐怎么变,不管运营商怎么计费,价格实惠才是真的实惠。以上虚拟运营商推出的各种产品有价格上的优势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资费上看,虚拟运营商的语音业务资费标准基本是在0.15元/分钟左右,而三大运营商语音业务资费在套餐当中都已经降到了每分钟0.1元。流量方面,虚拟运营商资费集中在0.15元-0.2元/MB之间。而三大运营商中的中国移动经过最新一轮降价,4G资费最低已降到0.05元/MB,中国联通4G/3G一体化套餐中流量资费也降至0.06元/MB.由此看来,虚拟运营商的资费价格并不占优势,甚至处于竞争力弱的地位。若没有价格作支撑,光有创意噱头,是很难在通信领域获得一席之地的。

  困境:价格与资源受限,面临“创新”难题

  虚拟运营商的这种价格弱势局面,实际上是由基础运营商造成的。三家基础运营商对于移动转售业务的态度和政策各不相同,但都不约而同的作了限制。一方面出于对虚拟运营商发展的警惕性,另一方面需要为自己的利益留足空间。这种限制既包括了批发价格、号卡资源,又包括对虚拟运营商的放号要求:

  中国联通:给予合作企业的自由度最大,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具体表现为:基础业务如语音、流量等可自由组合转售,基准价格为国内语音主叫0.15元/分钟、国内数家流量0.20元/MB、国内短信0.10元/条、国内彩信0.60元/条。折扣按企业批发量做阶梯划分,折扣率在70%—60%之间。每个企业每个试点城市给1万个170号码,要求用户激活率50%,完成之后才可以申请下一批号码。

  中国电信:给予合作企业的折扣率最大,保证了企业的利益空间,但限制企业的创新。目前电信对于移动转售的内容限制在“套餐”上,包括电信已有的套餐和企业自主制定的“定制套餐”。无论是批发哪个,都不允许企业进行拆分销售。对于像联通那样对单项业务进行自由组合批发,还得等“条件具备”的时候。电信给予企业的批发折扣视用户ARPU而定,折扣率在40%—52%之间。而对于企业的销售量,电信同样有规定:每个企业每个试点城市1.3万号码,若半年内分配不到80%以上,电信视情况转分配给其他企业。

  中国移动:转售业务进程相对缓慢,持保守、谨慎的态度。转售内容以模组套餐为主,流量和WLAN可单价批发。其中语音、流量、WLAN模组价格和现有套餐一致,流量可单价批发,价格为0.18元/M.移动给予企业的批发折扣率为:基础语音66%,网内语音60%.彩短信66%,数据流量70%,WLAN 40%.

  以上政策内容除了批发价有差异外,三家运营商对于移动转售业务该怎么批发也是各有方式。灵活度最大的为联通,可自由组合各类基础业务,灵活度最低的为电信,需捆绑批发。这些政策其实也已经体现在虚拟运营商的已知产品中。

  除了来自基础运营商的政策限制外,虚拟运营商还面临着来自自身的局限,被引以为傲的“创新”正是其中一项。前面提到的,虚拟运营商推出了各种“流量不清零”、“无月租”、“自由组合”等套餐,这些套餐的创意其实很容易被模仿。除了虚拟运营纷纷推出类似套餐外,基础运营商也相继有类似产品推出。如移动已经推出流量转赠业务、三家运营商均有自由组合套餐、跨月流量卡等。基础运营商的反攻大大削弱了虚拟运营商在这方面的优势。

  出路:蓝海在于细分市场,需要精耕细作

  即使知道移动转售业务其实并不好做,各类企业仍在扎堆加入。一方面出于对自身业务的布局,另一方面仍坚信“蓝海”仍是有的。虚拟运营商的“蓝海”在哪里?赛立信通信研究部认为,虚拟运营商应该尽量避免与基础运营商在大众市场直接抗衡,着重从细分市场入手,挖掘客户的细致需求。

  1、互联网方向。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是具备较大潜力的。在这方面充分运用了“互联网思维”的蜗牛移动的做法值得借鉴。蜗牛移动将互联网精神里的“免费、自由、开放、共享”引入通信业务,第一个推出移动语音免费卡的概念。除了产品形式,蜗牛移动还将以网络票选的方式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设计过程里,充分调动用户的参与感。

  在这里,除了蜗牛移动,我们觉得阿里巴巴、百度等这类互联网巨头企业是比较有发展潜力的。这类企业在虚拟运营商这块的发展可以从两方面下手,一是和互联网业务进行捆绑,实行交叉补贴。二是和自己的移动信息化进行交叉补贴。前者可以面向个人用户,后者主要面向行业用户。

  2、增值业务。这里的增值业务主要体现为将虚拟运营商主业最大程度的融入通信业务,将自身产品打造成“基础通信+附加特权”的形式。例如京东对自身产品采取的是固定资费+消费特权的模式,通过跟自身的电商业务进行结合,给消费者提供实惠。这种形式虽然本质上仍是传统运营商的促销模式,但对于虚拟运营商来说可以快速进入新的领域。尤其对于那些自身业务有足够吸引力的企业来说,通过这种模式,获取新客户也好,维系老客户也好,都是不错的方式。

  这种结合自身业务方向的发展模式其实正被虚拟运营商广泛采用。例如有的虚拟运营商将发展目标瞄准移动健康服务市场、有的瞄准网络游戏用户群体,也有专门面向教育旅游等行业开发通信产品。这些新兴领域适合精耕细作,需要虚拟运营商耐心挖掘。

  3、以专属终端+号卡模式发展。像小米、联想这类虚拟运营商企业比较特殊,自身是手机终端企业,拥有庞大的手机用户群,是通信业务的最直接需求者。这类企业只需在销售手机的时候搭售下号卡,或者直接免费赠卡(当然后面消费需要收钱),就可以轻易的获取一批客户。这种发展模式对基础运营商来说打击最大。不过基于与基础运营商的“友好合作关系”,这种模式发展起来估计没办法太张扬。迂回一点,购卡用户换取购机优惠、或者直接将软硬件和通信资费相结合,为用户定制个性化通信、游戏、社交解决方案,一方面增加在与其他终端厂商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低调发展自身客户。相对来说,这类企业在通信行业将会有最大的发展空间。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关键是虚拟运营商看清自身发展方向。扎堆移动转售业务,无非是想增加自己主业优势,对自身业务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才是虚拟运营商竞争的真正目的,而5年内能否成为那存活下来的30%,真的那么重要吗?

  来源:投稿,作者:赛立信通信研究部  邱欢欢,原文引用自赛立信通信研究部。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解读《百度网页质量白皮书》潜台词

  前阵子不知道谁说百度的流量份额下降了很多,360的上升了不少,数据来源很明确,但是数据的真实性谁也搞不清楚。如果百度流量份额真的下降了,是不是因为搜不出好东西来了?把搜索引擎数据库填满的,不是那寥寥无几的大网站,而是数不尽的中小网站。中小网站对于百度的意义,就像中小卖家对于淘宝的意义。所以如果百度不伺候好这些长尾网站,能搜的东西可能真的越来越少了。

  老套白皮书的新解读

  当然,百度站长平台一直都很努力的,最近就推出了《百度搜索引擎网页质量白皮书》PDF版,总共18页。它就是想告诉你什么样的网页是好网页,什么样的网页是差网页,而且中间还分好坏的级别,并且有案例可以参考。

  如果你已经从事SEO好些年了,看完这份白皮书之后,你会有一种“看了等于没看”的感觉。这些东西很有道理,所以你可以理解为老生常谈。白皮书还是那份白皮书,但你解读它的角度可以不一样。仔细看的话,你也会发现一些新东西。比如以下几个:

  1、增加了浏览体验考核

  它这里只是说用户浏览体验,没有说用户体验。也就是说,它只强调视觉层面的东西。这算是用户体验的一个分支,但是这次百度没有说一些含蓄的行话套话,而是直接指明了影响浏览体验的两大敏感因素:排版和广告。

  对于排版,百度说要排版合理、版式美观、易于浏览和阅读。

  我的理解是行间距和段落间距要疏松一点,多进行分段,大小标题和列表穿插其中,使内容富有层次感。

  对于广告,百度说广告不能混杂在内容当中,而且广告语内容的匹配度要尽量高。它还用一张“影响网页质量的要素图”明示了广告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太猖狂了:

网页应该提供独特价值

  有人说文章有料就不要在意排版这些细节,但是大部分用户在意,搜索引擎在意,所以最好还是重视起来,好好给网页整整容。有时候一个人什么都没做错,错就错在长得太丑了。网页也一样,视觉化营销应该作为浮躁风气下的新武器,因为在大数据时代,实在有太多的数据,用户的眼球已经被蹂躏得筋疲力尽了。

  2、关于可访问性

  白皮书提到,百度希望网页不要设置太多的阅读障碍,尽量能够让用户直接获取网页信息或资源,不要过分使用注册、登录、安装插件等等限制手段。

  这里会存在一个悖论:限制越多的资源往往质量越高,但是限制太多又会影响用户体验,顺便影响搜索表现。

  如果听百度的,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不设限制,但是目前互联网上版权意识又太薄弱,自己的知识产权很容易受到损害。

  再三考量之后,很多人还是会选择设限,放弃迎合百度的胃口。搜索流量不能赚几个钱,还可能让自己的东西被抄袭一百遍,最后丢了尊严。

  这个问题其实很值得思考。现在卖文章的人越来越多了,往后卖其它内容的人可能也会越来越多。也就是说,以后真正的好内容可能就要直接花钱买了,在搜索引擎上是搜不到的,最后搜索引擎会渐渐演变为一个大众化的“基础知识库”,它只能停留在“百度一下,你就知道SEO”这个水平,而不能达到“百度一下,你就懂SEO”的水平。

  至于那些深刻见解、行业机密、系统性教程等等干货,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大众也不懂得怎么搜这些东西),市场供需关系也会让这些内容自动赚钱。

  所以,中小内容网站的可以考虑往这个方向去走:用大而全的内容从搜索引擎获取流量,用小而精的内容进行变现。

  3、没有提到原创与不原创

  几年前强调原创的力度比较大,于是各种心灵鸡汤、旅游心得、婚丧嫁娶这种圈子型文章以及死皮赖脸凑字数的专家文章噼里啪啦冒了出来。没有内容体系的原创和没有深度的原创都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

  所以,整篇《百度搜索引擎网页质量白皮书》甚至都没有出现“原创”两个字。

  实际上,原创根本就不是要紧的事。如果互联网上只有原创,就相当于线下只有生产厂家,没有运营商和推广渠道一样,那产品的影响力也是相当有限的。

  对于内容的输出,最根本的是保证价值输出,至于原创与否,搜索引擎和用户都不太想去追究了。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基本的内容路线都有三条:

  1、原创

  有实力的原创就是秀出专家魅力,没实力的原创就是制造垃圾。所以,走这条路线的,一般都是某领域的专家,也只有它们的原创才能生存。如果你本身没有对一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仅仅想喷出自己的浅见,那还是算了吧,反正也创造不了价值。

  2、策选

  策选可以理解为策划+选择。如果说原创考验的是专业实力,那么策选考验的就是体系组合能力。网上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对这些资源进行多种多样的组合加工,就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变种内容。就像造房子,一堆砖头、沙石、钢筋水泥就摆在那里,最后决定房子造型的是你的构思和规划。内容体系就是构思和规划,也即是策选的过程。

  3、采集

  采集就是直接拿过来用,有些网站就是以干这事为生的,比如一些网页精算网站。目前,直接拿过来用还是相对容易的,版权追求还没有那么大的震慑力,但这并不等于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胡乱采集就相当于内容抢劫,是会遭报应的。走采集路线考验的是信息搜索能力和个人的眼光,你能找到多干的东西,并设立了怎样的准入门槛,都会最终决定你的内容影响力。

  随着内容的形式越来越复杂,原创与非原创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搜索引擎判断原创和保护原创也会越来越吃力。所以,与其纠结于原创还是不原创的问题,还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打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内容风格。比如百度的建议当中就有这么一个暗示:

网页应该提供独特价值

  所以,提供内容的时候,“找到自己–找到与用户互动的方式–勇敢做自己”可能也是一种生存哲学。

  内容狂人的春天已经到来

  通过百度的这份网页质量白皮书,我们也可以看到做内容的是挺有前途的。比如以下两组统计数据:

  1、截至 2014 年 5 月,统计数据显示,在百度网页搜索发现的海量网页中,优质网页仅占 7.4%,质差网页高达 21%,其余普通网页为 71.6%.

  2、从近一年的评估数据中我们发现,优质网页的绝对数量非常少,且几乎没有增长;普通网页的占比在下降,相应的,质差网页的比例却有明显上涨。

  优质网页数量偏低

  它的意思是:优质网页的数量太少了啦,而且增长太慢了啦!快快来做内容吧!内容狂人的春天已经到来了!

  内容狂人其实是最近才在网上出现的一个词,我最早是在微博看到的,完整的微博内容如下:

  「土豪」下一批土豪,将在85后—–95后中产生。他们分别出产于:1,社会化网络的深度患者;2,移动控;3,内容狂人;4,深夜开发者;5,手游沉迷患者;6,社交蛇精病患者;7,信用达人。

  以上概括了未来有可能在互联网上混得开的几类人,其中就包含内容狂人。个人觉得,内容狂人还是比较稳妥的一个方向,因为他并不完全是由互联网潮流冲起来的。

  那么,怎么做内容呢?

  一些大师会用一句“用心做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虽然这五个字很有道理,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却只是个屁。也许太有道理的东西可操作性都不强,但是也不能每一步都拆着5小步那样去喂到观众的嘴里去。这里只提供一种参考的思路,觉得有用拿去,觉得没用就呵呵,觉得有害就绕道。

  结合当下互联网内容的一些特点,以下做内容的思路可以进行尝试:

  1、策划内容体系

  很多网站都有很好的网站结构,但是不一定有一个很严密的内容发布体系。网站结构是看得到的,内容体系是看不到的。它是背后以内容目的为导向,有规划地利用内容总纲和内容时间表的一个方案。这个体系因行业而异,根据用需求和市场走势来制定(如想了解更详细的方法,可以关注本博后续的分享)。

  2、使用多种内容形式

  文章是最基础的内容表达形式,但是如果你可以提供更多形式,比如音视频、PPT、电子书、信息图等等,一定可以让内容的整体效果更加出彩。有人觉得视觉化的内容太肤浅,但是它的需求却在不断膨胀。实际上,有些视觉化内容可以给读者留下更大的思考空间,表达效果可能会更好。

  3、形成独有的内容风格

  百度也提示了,要提供独特的价值,它的意思是让你Think different.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应该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网站。独有的,应该包括稀缺的内容、独有的语言风格、独有的内容形式、独有的网站形象等等,种种独有综合起来,不走寻常路,才能让别人记住你进而黏住你。

  4、构建内容生态

  内容生态听起来很玄乎的样子,其实就是做好内容的关联推荐。这个推荐包括站内相关内容的互相引用推荐,也包括站外优质内容引用推荐。每个网站的都不可能完美,要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借用站外优质资源就是一个捷径(可是有些网站还是吝啬那些导出链接)。果壳网的模式应该成为一个楷模,它通过大量的引用构成了一个信任度很高的网站。一方面内容质量确实好,另一方面是站外的大环境支持了它。

  对于搜索引擎来说,好的内容不是很有深度的内容,而是很完整很详细的内容。所以,不要傻傻地奢望能用深刻独到的干货引来很多流量,这些干货还是留给真正有需要的人吧,不要被搜索引擎糟蹋了。

  来源:张飒的博客投稿,原文链接

互联网中幸福指数最低的四大苦逼行业

  如今,很多人都在追求幸福,希望自己的幸福指数提高,这样每天能活的很快乐!那么,什么是幸福指数呢?我个人认为它就是:(开心的事)/(不开心的事)*100% ,当你的分母越大,你的幸福指数也就越低;当你的分子越大,你的幸福指数越高。

  我为什么要说幸福指数?因为不管是在生活圈子中,还是在我的工作圈子中,不乏有很多幸福指数低的职业,这些幸福指数低的职业有以下几种:

  1、网络推广人员

  这些人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高级一点的推广人员会整理一些资料,然后借助这些平台分享这些资料。而对于低级一点的推广人员,他们每天基本上都是复制粘贴发外链。

  若干天以后,这些人就会抱怨工作的乏味,会感觉到做这样的工作没有一点前途,更会感觉到选择这样一条路错了。然后,他们就开始不停的换工作,不停的找工作,最终换来换去、找来找去还是同样的工作,结果真的很令人悲催。这样的人如何走出困境?接着看我会给你答案!

  2、网站编辑人员

  其实,编辑在医疗行业是非常抢手的,很多的做医疗、美容、机械等热门行业,每天都在不停的招编辑,然而,招来的很多编辑都是属于基础编辑。

  什么是基础编辑?基础编辑就是收集、整理、发布的编辑人员,这些人员基本上没有什么原创观念,更不用说写出来原创的文章。

  这样的人一般也就是一两千块钱,职位上升的空间也不大,因为这些编辑已经习惯了复制,然后文章一字不改,最多改一下标题重新发布。而且,这样的文章收录量是非常的低,这样的人看前方也是一片黑暗,这样的人如何走出黑暗?继续看,接下来会给你分享答案!

  3、SEO培训学员

  我这里说的SEO人员,不是那些有过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员,因为凡是有过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自己学什么。并且有经验的人自学能力很强,还会花更多时间虚心向人求教,最后,他们会一步步走向成功。

  而对于这些刚走出培训机构的学员,最大的一个弱点或是缺点就是什么都会。这个缺点对他们来说真的是致命的缺点,这些人还真的没有本行业的小白讨人喜欢呢!

  有些人会问我:你为什么会这样说?这个问题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告诉你,这些培训学员心气太高、心里浮躁,他们没有真正净下心来去了解这个行业,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听别人分享的经验。

  我想不用我说,带过SEO新人的主管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你给这些人培训时间,你讲的每一个问题他感觉都会,这样在你培训时间他就会东看看、西看看、偶尔打一个哈欠,因为他感觉你说的内容他都会了,所以没必要再听了。当你培完之后,他的笔记本上一个字都没有记。可是,当你让他实践时,他会发现理论和实际完全不是一码事儿。这样的人如何解决,你造吗?如果不造,请看下面的解决办法!

  4、程序员

  程序猿,这个在人们的思维当中,永远都是职场中薪水最底、工作量最大的苦逼�丝一族。很多这样的程序员找工作的要求都不敢提,郑州的基本薪资也就是2k~3k之间,可能在北上广应该比这高很多,但是干的活永远都是最累的,而且还有可能需要随时加班。

  这样的人,我为什么说他们幸福指数比较低,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很少与其它人交流,基本上天天都是淹没在代码的海洋中。而且,这些人的性格一般都比较孤僻,不懂得用语言与人交流,更多的是用代码在与机器交流。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下面我会给大家具体解析!

  可能,我们工作中还会遇到更多幸福指数低的工作岗位,而我在这里也不再一一列举了,我只针对这四个方面进行剖析,找出它们的突破点:

  第一、网络推广专员的突破点

  工作中,网络推广专员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发外链的,不管是在那个公司天天都是在论坛、贴吧、博客等等,很多平台发布公司网址,以提高更多的曝光率。

  可是,发外链过程中你又没有总结呢?说到这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前两天在推一把论坛上,有一个网友问我,如何查询发布的外链有没有被收录?我给他说了一个方法:domain: +平台网址 +平台账号(日期),当然这个查询的数据不是准确数值。然后,他就回复说这个方法他知道,但这些平台的账号自己没记住,这种方法行不通,这种神一样的回复让我无言以对。

  说到这,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了,网络推广专员要想突破,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的整理你的资源,例如注册的平台、注册的账号、注册的级别、发布贴子的链接、发布文章的标题等,你都用一个表格统计出来,这样在你检查效果时间一目了然,再说了你整理好的资源,到时间可以直接在群里面卖,而且肯定会有人买,因为总有一些人喜欢用现成的东西,我想像这样的推广专员能赚不到钱吗?

  第二、网站编辑人员的突破点

  作为一个编辑,他最主要的本事不是编辑的能力,而是写作的能力。如果你只会利用复制粘贴,那你只停留在搬运工的阶段,你还没有真正进入编辑的阶段。

  有些人会问:什么时候才算是编辑人员?我先不回答问题,咱们先罗列一下网站编辑需要会什么:文案写作、会代码、会图像处理软件、专题策划能力等等,这下你知道需要学什么了吧!你也该知道什么时间才算是编辑人员了吧!

  说到这,有些人又会有疑问,我没有写过原创怎么办?我没有文学功底怎么办?我不会写文章怎么办?我想这样的问题太简单了,只要你这个人会说话,你把你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你的原创文章。再不行的话,你可以把你的衣食住行写下来,把你生活的点点滴滴写下来,把你开心或不开心的经历写下来,你还让我再说下去吗?我想这已经够你写上一段时间了,慢慢练习吧!

  第三、SEO培训学员的突破点

  我想关于这一部分人,用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能解决,那就是死死盯着他完成任务。而对这样的人,他就需要SEO主管或网络主管部署任务,然后,每天监督他们完成预定的任务,如果完不成预定的任务,可以采取一些惩罚措施,让他牢牢的记住这次教训!

  其实,刚从培训学样出来的学生,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还没有从那中兴奋当中走出来,这些人很多时候想的很简单,可是做起来确实很难。我唯一能帮他的就是提高执行力,只要你想突破自己,就必需逼着自己去做。这样时间长了你就会养成一种习惯,过一段时间之后,你会感觉你的能力有质的飞跃。所以,这样的人想提高只有一个字“做”!

  第四、程序员的突破点

  昨天,一个做程序员的同事说了一段话让我感触很深,就是简单的几句话击中了程序员的要害,这也就决定了你是�丝一族,别人是高大上。我同事这样说:某某同学和我一块参加程序培训,他现在在北京月工资10K,我另外某某同学也是和我一块参加培训,他现在去了马来西亚,月工资已经20K~50K,而我同事现在月工资2K~3K.

  有些人该问了,为什么同时参加的培训,差距咋就那么大呢?我告诉你正确答案,你看一段我和我同事的对话,你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我问:“为什么你同学工资那么高?”

  同事答:“他们是搞开发的,去了北京工资也比较高。而且每天都很辛苦,如果有新的项目,还有可能天天加班。”

  我问:“为什么你不学习呢?”

  同事答:“哎呦,做开发太累了,而且太费脑子了。我不想学,我要是想学了,肯定拿的工资比他们高。”

  亲,这下你知道答案了吧,就不用我再详细的为你回答了吧!同样的起点,别人在研究会员系统,你在看电视;别人在研究二次开发,你在看小说;别人在研究安卓系统,你在玩游戏;别人已经成为高大上,你还是屹立在�丝一族当中。

  知道为什么你的幸福指数下降了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你不快乐的事情太多了,别人快乐的事情增加了。这样你的幸福指数永远都跟不上别人。而且,你的烦恼也越来越多,你的抱怨会更加频繁,你会天天感慨同样是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好啦,不说了!希望你的慎重考虑一下 !

  来源:投稿,作者:刘金鸽 作者互动微信号:iyanju

2014年8月17日星期日

苹果声明:iCloud数据加密 供应商无法访问

  针对“苹果公司iCloud中国用户的数据已转存至中国电信云存储”一则新闻,苹果公司对此时发表声明,称所有存储在供应商处的数据都经过加密,提供数据存储的供应商也无法访问。

  苹果公司2011年推出iCloud云服务,采用iPhone、iPad。Mac电脑等苹果设备的用户均可以通过这一服务存储、共享照片、文档等诸多内容。这是苹果首次将iCloud数据正式存储在中国大陆地区,作为数据中心的供应商,与苹果合作的是中国电信。

  此前,iCloud产生的数据大多被存储至美国贝卡莱罗纳州的苹果公司iCloud数据中心。

  昨日消息发出后,中国网友对数据安全非常关心,针对此问题,苹果公司向新浪手机发来声明,称此举目的是为中国大陆用户增加带宽并iCloud云存储的速度,苹果公司同时强调,所有存储在供应商处的数据都经过加密,即便作为合作供应商的中国电信也无法访问。

  以下是声明原文:

  “Apple非常重视用户隐私及安全。中国电信成为我们数据中心的供应商,此次合作旨在为中国大陆用户增加带宽并提升性能。所有存储在我们供应商处的数据都经过加密,中国电信无法访问该内容。”

O2O中国二手车行业颠覆式地创新

  摘要:这个什么都要快速的年代,互联网刷新着每一天的行业排名,如果说上一个财富爆发的年代是摸着石头过河,互联网时代就是踩着脚印小跑,踩着别人的脚印,让别人无从下脚。二手车O2O电商平台,迈出的是中国二手车营销领域全新的第一步,颠覆式地创新了中国二手车目前现有的营销模式。

  2004年,70%—80%参与网购的用户表示不愿意再次网购,可见当时的市场有多混乱,正如马云所说:电子商务最大的问题在于信任,于是淘宝推出的支付宝担保交易做法消除了用户的部分顾虑,清理了市场上的害群之马,这才有了今天的淘宝天猫,才有了双十一狂欢。

  O2O:中国二手车行业的一记重拳

  前车之鉴给二手车互联网营销模式以新启示,二手车O2O电商平台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电子商务的新起点,这将是用户需求倒逼商业模式的结果,被行业内极具洞察力的领袖企业,最先应用。

  互联网首要解决的是渠道壁垒,让市场更开放,其次,互联网又是一条鞭子,鞭策着二手车行业不断进步与创新。第三,从消费者层面而言,二手车O2O模式创新性的将关于汽车的消费体验升级换代:这样的互联网平台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汽车的线上筛选,比对和决策。 消费者可以直接对话汽车销售方,省掉了第三方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进而为节省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还有资金成本找到最佳解决路径。这对于现有的中国汽车行业而言,是一种颠覆性地创新,也无疑是一记重拳。

  那么,对于二手车最终的决策和购买如何落实?中国二手车O2O电商平台,如何留得住消费者?这两个问题的核心就是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给我们的先行之见—— “公信力”:企业实力的公信力,品牌的公信力,产品的公信力,售后服务的公信力。

  汽车,作为重决策产品,用户对产品的关注到购买决策周期会比较长,复杂的用户体验时刻动摇着用户对于二手车商家的的信任感。在公信力的基础上,消费者对于商家的考核指标有三大方向:一是线上的虚拟卖场,二是线下的实体卖场,第三个就是线上与线下的结合。

  不难看出,实现二手车消费体验创新性的升级换代,只能由具有以下实力的企业才能实现:

  1、善用互联网,能为消费者建立起大型虚拟汽车卖场;

  2、有实力搭建线下实体卖场。

  3、能将线上虚拟的产品和售后服务与线下产品、体验和服务很好地结合和统一。

  毋庸置疑,只有具有这样实力的企业,才能真正承载起中国二手车行业里的O2O,才能真正想消费者之所想,实现消费体验的升级换代。

  O2O:真正为消费者服务的营销模式

  2007年,电子商务网购市场交易总额561亿元,但是2008年仅上半年交易总额就已达到531.5亿元。2013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8万亿,位居世界第二。

  如果我们提取出电商和二手车市场交易额的数据,会发现惊人相似的曲线,只是二手车数据相对平稳些,日前一线城市新车与二手车销售比例在1:1,这与发达国家的1:3还有很大空间要走,也可以看到很多汽车资讯媒体与传统汽车商家开始向汽车后市场进军,但汽车毕竟技术与服务程度很高的行业,很难说资讯媒体会不会崭露头角,但未来一定属于传统产业中最善用互联网的那个人。

  从500亿到8万亿并不是一朝一夕,所以我们还有时间去积极面对。反观二手车行业,这里的用户痛点太多,“为消费者解决实在问题”始终是最痛的核心,用户期待的产品品质是否有保证,如何享受应有的售后服务,这都需要落地解决,是要通过实践沉淀下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内容。

  试想一下,假设线上体验没问题,用户预约到线下看车,进入高规格的线下实体汽车shopping mall,瞬间高大上起来,严格的车辆售前检测,全面的新车上市整备,专业的销售人员,以及卖场有专业技术团队负责售后,保险和车管所驻场办公,这些就是实实在在的内容。现有的营销模式中,中国的二手车行业里只有O2O能为消费者解决实在问题,实现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

  汽车行业未来必将是资源整合与市场细分的时代,二手车O2O电商平台是中国二手车行业的一记重拳,将引领中国二手车行业向更美好的未来进发。

  来源:投稿,作者:爱煮饭

2014年8月15日星期五

网传中国电信接管苹果iCloud中国数据

  一则来自江西省抚州市政府网站的公开消息显示,苹果iCloud生产流量割接至中国电信云存储服务。这是苹果首次将iCloud数据存储在中国大陆。此前,iCloud中国用户数据被存储至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苹果公司iCloud数据中心。

  根据其中的信息显示,中国电信的云服务,将是“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唯一的云存储服务提供商”。这份电信公司披露的信息还预计,未来苹果公司iCloud中国用户数据的存储需求将达到数百PB。

  此外,苹果公司关于云存储合作的要求细节也被部分披露,例如:每个月只能有4分19秒的中断,每用户服务请求处理时间超过一定数值即视为服务不可用,以及意味着不能丢数据的“数据的可用性达到99.99999999999%”标准等。

网传中国电信接管苹果iCloud中国数据

江西省抚州市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栏目

  苹果公司2011年推出iCloud云服务,采用iPhone、iPad。Mac电脑等苹果设备的用户均可以通过这一服务存储、共享照片、文档等诸多内容。此前,iCloud产生的数据大多被存储至美国贝卡莱罗纳州的苹果公司iCloud数据中心,为搭建这个数据中心苹果公司斥资10亿美元。

  通常而言,苹果iCloud将中国用户数据转存至国内的云存储服务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升用户体验。近期也有用户表示iCloud存储速度提速明显。不过也有用户对此表示担心,比如,苹果iCloud数据转存到中国后,理论上说,有关部门就可以获取到中国iPhone用户的手机通讯录、个人照片、实时地理位置、备忘录、计划事项、icloud邮件等信息了,以后跨省就方便多了。

2014年8月14日星期四

利用社群“潜规则”才能玩转社群经济

  上篇文章“什么点着了‘互联网思维’这把火?”写道互联网发展到Web3.0的大互联时代,商业逻辑的改变造成了,互联网思维的出现!哪现在的商业逻辑是什么呢?且看下面的解读!

  互联网发展到Web3.0,大互联时代,现在的互联网其实就好比一个广场,人们可以再广场上自由的溜达,自由的交流,自由的表达!谁也不能限制谁的迁徙,谁也么有权利不让人说话。人们在广场里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在寻找感兴趣和有价值的信息。

  这样互联网就提供了一个大的平台,在这里个人的意见可以自由的表达,信息可以相互传播!人们在寻找感兴趣和有价值的信息的过程中有交流、有互动,这样就会发生某种联系或者关系,在某种关系(兴趣、感情、利益)的维系下有着相同兴趣和价值观的人就会聚集到一起!这样广场上就会形成一个一个的群体!这个群体在互联网上来说叫社群!

  我想再次强调的是:互联网社群一定是有某种关系来维系(兴趣、感情、利益)的,社群之内一定是有体系性运转,就像现实社会中的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圈子一样!下面根据我理解深度解剖一下互联网社群!

  社群“潜规则”,社群之间的存在状态分析

  1、互联网的各个社群之间是相互联系。

  虽然互联网的社群是以兴趣价值观聚合而成的,但是,社群和社群之间不封闭的,而是在互相的融合的状态之下,这是由于人的多元化选择,举例来说:一个人的工作是做互联网的,对足球十分狂热,他的生活轨迹一定会混迹于“互联网圈”和“球迷圈”!这样通过一个人,就能吧不相关的两个社群联系起来,而无数人就能把无数的社群联系起来!

  2、社群之间成员相互融合,此消彼长

  由于社群之间有相互的联系,而社群的大小和影响力是不一样。每一个社群成员又可以自由的选择,群里的成员肯定会逐渐的被影响力的社群所吸引,小的社群会逐渐被大的社群融合兼并。当然也不排除会有忠实拥趸的“脑残粉”!大的社群用户也会流失,当社群人数众多了,不在社群中高层次(社群层次下边会讲到,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刘海政的大搜罗交流)的影响力就会被削弱,这样就会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群体!社群之间就这样相互融合、此消彼长!

  3、社群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迭

  社会是在不断发展进步、发展的,那么社群是社会的产物,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迭。拿媒体行业来举例,在互联网没有发展之前,媒体的圈子肯定是以传统媒体住,而到现在人们说的TMT想到的首先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这样“互联网”圈子的出现就是对“传统媒体”社群的更迭!

  社群“潜规则”,社群商业的解读

  了解了社群的存在方式才能,对社群中的个体做分析,针对个体制定营销对策,用一句话简单概括:找到属于你企业的社群,成为社群里的意见领袖。

  1、高层次社群成员,是实际生活中有权利、有资源、有影响力的人物,如果企业能!这部分人在需求上考虑的首先是“面子”属于炫耀性的消费。企业如果能根据自身产品定位,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被他们认可,则会对社群里人群产生居高临下的影响!

  2、中层次社群成员,在实际生活中没有权利、有资源、影响力,但对社群内所关注的事非常了解、有话语权,这部分人是社群的“中坚力量”,算是社群里的意见领袖,这部分人选择商品会有很专业性的意见,通常会考虑产品的性价比,是产品口碑传播的起点,对社群成员影响很大,能抓住这部分人的“痛点”口碑传播才会更有权威性和影响力!

  3、基层社群成员,来到社群中只是纯粹的感兴趣,只被动围观,不主动参与,实际生活中和社群中都没有权利。这部分人在社群中人数最多,对于社群话题没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所以会很盲目从众,受到前两个层次的社群成员影响很大!

  4、要做榴莲,不要做香蕉:你不要想把你的产品卖给所有人!社群中人的不得诉求可能会有对立的价值观。要有非你产品不可的用户,而不要对你产品所有人都觉得好,但是有你没你产品都无所谓的用户!就是你产品的铁杆、拥趸、脑残粉,产品有独特性才会有拥趸!不要想吧你的产品卖给所有人,企业一定要挑选用户,千万不要为你产品的非适应人服务,因为这部分人并不能充分的体验你的产品,这样反而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影响口碑传播!

  所以一定要服务好你产品的同类,也就是认同你产品的人,一定要得到社群中有影响力的人认可,这样,通过他们从中心一圈一圈的向外扩散,最终影响到整个社群,上文中提到的社群的存在状态,社群是有联系能融合的。所以这种影响力会从一个社群传递到多个社群,通过这种口碑传播吸引来的用户,才是你企业产品说应该服务好的铁杆、拥趸、脑残粉!

  还是那是那句话:找到属于你的社群,找准社群的意见领袖,利用或者成为社群的意见领袖!只有熟悉这样的社群“潜规则”,你才能玩转社群经济!

  来源:投稿,作者:刘海政,以上个人观点 欢迎交流 微信号:SEOVSEM,微信公众号:刘海政的大搜罗

什么点着了“互联网思维”这把火?

  现在“互联网思维”这个词太火,很多互联网的文章沾上互联网思维的边就立即变得高大上了!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李彦宏。下面还是来定义一下互联网思维: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现在的互联网思维,堪比“文艺复兴”!人类社会每次经历的大飞跃,最关键的并不是物质催化,甚至不是技术催化,而本质是思维工具的迭代。如今,这个思维已经不再局限于互联网,这种思维在逐渐扩散,不止互联网行业!有传统商业都会被这场互联网思维浪潮所影响、重塑乃至颠覆,这预示着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真正在来临,谁能把握住着次新生产力的革命,必将最走时代的前列。

  于是,各家的互联网思维纷纷涌现,但是这样的没有本质性的理论做铺垫的互联网思维可行吗?个人保持观望(⊙o⊙)哦!

  1、有不少人把雷军的互联网思维七字诀们奉为圭臬:“专注、极致、口碑、快”七字诀:核心是口碑,把用户当朋友,不要把用户当上帝;怎么做口碑?靠的是专注,只做一款产品,每一款产品上下的工夫比别人大;专注还不够,还要做到极致,不给自己留退路,全力以赴,“极致就是把自己逼疯,把别人逼死”。

  2、《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是国内第一部系统阐述互联网思维的著作,用9大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

  各家的互联网思都没有道出互联网思维出现的本质原因。纵观每次工业革命都伴随这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传播经历了五次革命:语言传播革命、文字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电子传播革命、网络传播革命。互联网的传播革命又经历了3变革:

  1)Web1.0,门户时代。典型特点是信息展示,基本上是一个信息单向传播的过程,传者和受着没有互动!

  2)Web2.0,搜索/社交时代。典型特点是UGC(用户生产内容),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双向的互动。

  3)正在进行中的Web3.0,大互联时代。典型特点是多对多交互,不仅包括人与人,还包括人机交互以及多个终端的交互。由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开端,在真正的物联网时代将盛行。

  一开始仅仅是大互联时代的初期,真正的3.0时代一定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能生活时代,实现了“每个个体、时刻联网、各取所需、实时互动”的状态,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互联网思维指引下的新商业文明时代。

  新商业文明时代即是互联网思维主导的时代,我以为只有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才能探究出互联网思维出现的本质原因:

  1、在Web3.0,大互联时代。企业可以不通过销售中介(渠道)直接向用户销售产品。

  2、在Web3.0,大互联时代。企业可以不通过信息中介(媒体)直接向用户传递信息!用户也可以随时随地的向企业反馈信息,企业科用户能实现及时的高效互动,这是所有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3、在Web3.0,大互联时代。用户和用户之间不再是互相隔阂的状态,而是在时刻连接的状态!用户可以自我传播,用户之间也可以相互传播!

  互联网发展到Web3.0的大互联时代。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改变,传播方式改变才使得商业逻辑发生了改变,商业逻辑变了就使得人们不能像传统商业模式那样思考,这样互联网思维就来了……

  来源:投稿,作者:刘海政,以上个人观点 欢迎交流 微信号:SEOVSEM,微信公众号:刘海政的大搜罗(转载请保留)

2014年8月12日星期二

Android手机真的那么容易中毒吗?

  日前一款被称为“超级手机病毒”的木马再一次引爆了人们对Android系统安全性的担忧。而在这个二维码多的都闪瞎眼的时代,什么扫一下二维码支付宝钱就被转走了、扫一下二维码支付宝钱就立马被盗的消息比比皆是。

  通过N多个例子,咱说下扫二维码支付宝钱被盗的流程:

  扫描二维码→程序识别结果为链接→程序询问用户是否打开→打开链接后自动下载(自动下载是因为链接后缀为.apk)→下载完成→弹出APP安装界面→询问用户是否安装→用户选择安装→安装完成→点击打开或点击APP图标启动→手机中毒。

  木马运行读取用户手机号码并发送到木马制作者→木马作者用手机号进行支付宝登陆→选择忘记密码→发送验证码到用户手机→木马拦截掉验证码短信并发送到木马制作者→密码修改成功→登陆支付宝→进行转账操作→选择忘记支付密码→发送验证码到用户手机→木马拦截掉验证码短信并发送到木马制作者→密码修改成功→转账成功。

  步骤很多?其实真操作起来也就分分钟的事儿,红色标注的均为用户的操作,好几个步骤呢?谁把自己卖了?还是用户自己..

  在此,我们并不去谈涉及到Android系统本身漏洞的问题,毕竟大部分病毒只是简单的利用用户安全意识低这方面。

  所以说到底还是用户自己的安全意识低了,所以各大媒体各种报道如上图那种资讯还是很有用的,提醒用户一定得谨慎扫码。

  不过支付宝现在已经在修改密码环节增加了需要输入身份证号的验证,那么你可能会想,木马作者又怎么知道用户的身份证号的呢?方法很多,比如那个“超级木马病毒”的流程里有这么一个注册环节,要求用户输入帐号、密码、身份证号和姓名。

  身份证号是如何泄露的呢?如何泄露的呢?泄露的呢?的呢?病毒作者还是很用心的…输入姓名、身份证号、账号、密码点击注册后,悲剧了,信息发到木马制作者那了。

  至此,木马作者获得了修改支付宝密码、支付密码的所有需要的东西,于是…开工干活,转账…

  账号有修改密码时、转账操作后,支付宝均会通过“95188”这个号码发送短信到用户手机,不过估计用户也看不到短信了,木马全给拦截了..

  这里还有一点,就是账号和密码问题,如果你习惯性用相同的账号和密码去注册N个网站,那么泄露的就不止支付宝了,所以网上有专家也不止一次的提醒尽量不要使用相同的账号去注册各种账号,不然一个泄露,所有的网站信息全部可以被窃取了。

  基本上木马都是如上述的工作流程,来窃取用户的信息。

  为什么哭晕在厕所的总是支付宝?因为用的人多呀,支付宝一类的在线支付工具,如支付宝、财付通,基本上都可以通过上述操作来获取用户的信息。

  那么网银呢?网银为什么也中招?网银不是需要网银盾口令校验么?

  对呀,是需要呀,所以安全性相对来说也高了不少呀(至少在手机上是的..),但是别忘了支付宝绑定了银行卡,同样可以进行充值操作。

  另外网银也有手机支付,比如去12306买个火车票,选择建行支付,其中有一项就是通过发送个手机验证码完成支付宝的,当然,这还需要卡号、密码等等,如何泄露的,这个就得您自个想想了。

  上面的一堆分(fei)析(hua)到此结束了,下面笔者说说如何防范此类事情的发生。

  如何防范此类事情:

  1、首先最好给手机安装一个安全软件,比如360手机卫士、腾讯手机管家、金山毒霸、百度手机卫士、Avast!等,这些安全软件基本都能在下载和安装阶段拦截掉病毒。

  2、还可以安装一些如LBE安全大师一类的APP,APP在发送短信的时候弹出提醒,会弹出询问用户是否发送的提示;

  3、专家的话: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下载apk文件,更不要随意安装您不认识的APP;

  4、不要主动下载那些具有诱惑性的名字的APP,比如什么XX神器、看X神器、快X神器,这类一般多出现在某些你懂得小网站上面,多半不是病毒就是流氓软件;

  如果发现异常如何处理:

  1、安装了一个app,安装完却没有图标,怎么打开呢?不用找了,多半是中毒了,立马把手机开启飞行模式,并关闭Wlan,这样可以阻止病毒通过短信或联网方式发送用户信息到木马制作者那;当然,关机也行。

  2、开启飞行模式 、断开网络、关机以后先不要忙着怎么处理手机,去支付宝官方网站把余额转入关联的银行卡并解除绑定的银行卡;

  3、处理手机:断开网络(最好把手机卡拔了)没法下载安全软件怎么办,用数据线连接电脑去豌豆荚、360助手、腾讯助手之类的下载安装安全软件进行手机查杀;

  4、查杀了还不放心?备份下重要资料,如通讯录、短信、通话记录、照片等,豌豆荚、360助手、腾讯助手之类的同样有这些功能,备份后把手机恢复出厂设置、格式化内存卡,或者直接通过刷机精灵、刷机大师一类的软件对手机进行刷机操作。

  涉及到钱的问题,相信你不会嫌麻烦….

  还有这个“超级手机病毒”的传播问题,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作者为某高校大一学生,已经被抓。这个病毒很复杂么?不复杂,甚至有些媒体发文说这类所谓的“超级”病毒,简直就是几个小工具拼凑出来的,如此简陋没想到还会这么大规模传播。

  笔者最早看到关于这个病毒的消息是在8月2日的下午13:15分,从知道创宇@余弦的微博上看到的,其中@余弦称这个病毒为半成品,在16:58分,@91ri_我的安全攻防发布了分析报告,包括传播方式、原理甚至最后连病毒作者的姓名、QQ、QQ密码、手机号码、住址和某高校学生的信息全部获得了。

  但是这些信息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在随后的一天及8月4日,媒体才大规模报道,同时运营商也发微博说开始拦截了,不过相信这会儿已经传播规模到非常大的级别了吧?

  嗯,所以,时常关注一下此类信息还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这些信息,避免自己中招。

  来源:蓝点网原创文章投稿,作者:山外的鸭子哥,原文链接

2014年8月11日星期一

小米回应上传用户数据指控

  近日有台湾媒体称小米手机未经用户同意上传用户数据,小米官方回应了前些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小米未经许可上传用户数据”指控,证实的确有一个内置于小米手机系统内的“网路简讯”(网络短信)服务,在未经使用者同意的情况下会自动启动,将使用者的电话号码、IMSI及IMEI码通过明文方式回传到小米服务器上。

  对于台湾媒体的指责,小米全球运营高级副总裁雨果·巴拉在其Google+页面上回应道:小米是一个专注于提供高质易用移动网络服务的公司。我们相信保护用户数据与隐私是最优先的。我们不在用户许可前上传或储存私人信息或数据。我们决定把小米云端短信设置为一项需要选择启用的服务,并且不再会自动启用。

  同时,雨果向MIUI用户与粉丝对此感到的担忧表示了歉意,并感谢了提供了反馈建议的用户和媒体。

  雨果·巴拉还说明了MIUI云端信息处理电话号码的机制:

  1,发送/接收者的电话号码是标识信息传递的主要依据。IMEI与IMSI也用于追踪设备的在线状况。

  2,当MIUI用户开启短信或打开联系人,或新建一个联系人时,设备会将涉及该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发送给小米云端短信的服务器,并查找该联系人的在线状态(或者是否是云端短信的用户)。这使得发送者能立刻确定是否能发送免费的信息。

  3,在以上的任何情况中,接收者的电话号码只用于查找在线状态以及传递信息。没有联系人或社交图谱的信息会被储存于云端,并且,以加密形式的(小米云端)短信也不会储存超出必要的用于传递信息的时间。

  4,今天(8月10日)的OTA增加了额外一层安全措施以加密传送到云端短信服务器的电话号码。在更新完成后,新用户或进行了工厂重置了设备的用户可以从主界面进入“Settings > Mi Cloud > Cloud Messaging”或从短信应用的“Settings > Cloud Messaging”处手动启用小米云端短信,同时用户也可在那里关闭小米云端短信。

  来源:投稿,雨果巴拉原文地址:https://plus.google.com/+HugoBarra/posts/bkJTXzyXXmj

2014年8月10日星期日

百度网盘因涉“黄”被警告

  据新华网报道,有群众举报反映百度网盘的部分帐号存在传播淫秽色情信息问题。经相关部门调查,确定部分内容属于淫秽色情互联网出版信息。北京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以百度网盘传播的视听节目中含有淫秽色情内容,违反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对百度下达整改通知书。

  新华网记者8月10日从北京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获悉,8月6日,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以百度网盘传播的视听节目中含有淫秽色情内容,违反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依法对百度公司下达整改通知书。

  “打击网上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和北京市“扫黄打非”办公室陆续接群众举报,反映百度网盘的部分账号存在传播淫秽色情信息问题。

  经相关部门对百度网盘进行调查取证,确定部分内容属于淫秽色情互联网出版信息。8月6日,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依法约谈了百度公司有关负责人,向其公布了调查取证结果,对该公司放松网盘内容监管,导致出现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内容的问题进行了警告,要求百度网盘立即删除相关内容,关闭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内容的账号,限期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

  微评:其实百度网盘在4月份开始已经对共享视频做了大量限制,现在从百度网盘上寻找色情视频已经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包含敏感关键字的视频目前都无法分享出去,早先已经被分享的内容也大部分被清理,即使如此,百度网盘还是逃不出限期整改的命运。

  视频内容不同于文字内容,除了文件名之外,很难对视频里面的内容自动进行判断分析,因此,不排除百度有可能会招聘大量“鉴黄师”,通过人工的方式对网盘用户分享的视频实行“先审后发”制度,以后用户在百度网盘分享视频很可能会和优酷一样,要等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发布后的视频。

2014年8月8日星期五

维基百科拒删猴子自拍照称版权属于猴子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近日报道称,争版权本来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但最近维基百科和英国野生动物摄影师大卫·斯莱特之间的版权之争显得就非常有意思了。

  报道指出,2011年大卫·斯莱特旅行至印度尼西亚,拍摄黑冠猕猴的照片。当他架设好照相机后,一只黑冠猕猴突然冲了过来,拿起了斯莱特的相机,开始自拍起来。斯莱特冲印出照片后,发现这只猕猴拍的非常好,表情有趣,于是就将照片发布到了网上。很快,照片在网上就开始疯传了。

黑冠猕猴自拍照

黑冠猕猴自拍照

  报道称,最终这张照片被维基百科收录到维基旗下的维基共享资源网中。该网专门存储与共享公共领域的图片,任何人可以免费使用这些图片。斯莱特发现后立即要求维基将图片撤下,并声称自己拥有这张照片的版权,如果维基要公开他的照片,就应当先付他版权费。

  而维基却干脆地拒绝了斯莱特的要求。维基的理由非常有意思,但却有道理:“这张照片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是黑冠猕猴自己拍的照片。斯莱特对这张照片也没有版权。”

  报道称,随后斯莱特又指责维基百科在最近的一份公开报告中称利用了这张照片的版权归属问题炒作了一篇新闻故事。斯莱特表示自己无法接受维基百科前后完全自相矛盾的说法。

  他希望人们能够立刻停止使用维基百科,他说:“必须让大家都知道,维基百科并不是真理之源。”

  在斯莱特发表以上言论后,维基百科的发言人凯瑟琳·马赫也发表了一份声明称:“我方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和研究后认为,照片中的猕猴也没有版权。任何人对这张照片都没有版权。所以我方将这张照片划归为公共领域分类,任何人可免费使用。”

  “根据美国法律,版权不能归非人所有。所以,在此事件中,尽管猕猴是照片作者,但它没有版权。在此之后,对照片进行冲印、加工、修改的人,也只对修改部分拥有版权,对照片本身不具有版权。”

  报道称,知识产权法专业律师乔什·布雷斯莱也表示称,很明显,此次事件中,版权的所有者应该是猕猴。但法律规定版权所有者必须是人类,所以从法律上来说没有人对这张照片拥有版权

  稿源:中新网

“超级手机病毒”凸显安卓安全隐患

  近日,一款叫做“××神器”的“超级手机病毒”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引发了不小恐慌,该手机病毒的始作俑者在深圳被抓获,令人诧异的是,嫌疑人李某是中南大学软件系19岁的大一学生,动机并非牟利,仅仅为炫耀技术。

  详细分析这个病毒的行为,我们会发现这个手机蠕虫病毒最大的危害是群发短信,可以在短时间内影响大量手机用户。首先,这个病毒通过短信骗取用户安装病毒应用,应用被运行后,在被感染病毒的手机里,病毒读取手机通讯录,通过短信群发通讯录好友来进行病毒传播,短信内容里包含蠕虫病毒的下载链接,诱使他人下载安装,其他手机用户安装运行后即被感染,然后继续通过这种途径进行周而复始地传播。安装病毒需要启动手机浏览器去下载XXshengqi.apk这个APK文件,可见,该病毒只会影响安卓系统,对iPhone、Windows Phone的手机不会有任何影响。

  实际上,对于中国用户来说,安卓手机的市场份额很大,但生态环境也最恶劣,手机上恶意软件横行肆虐,绝大多数手机病毒都是基于安卓系统,而iPhone和Windows Phone的病毒却非常少,普遍认为,未越狱的iPhone的安全性要远远高于安卓手机,那么,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超级手机病毒”凸显安卓安全隐患

  安卓和苹果的安全对比

  安卓的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来源于一点,在于安卓系统开放性太高,影响了安全性,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安卓应用程序能拥有的权限过高,尤其是关于电话和短信的权限。安卓系统很早就开放了电话和短信功能给开发者,而这带来的安全问题后患无穷。事实上,各式各样的吸费、恶意应用无不都是和电话、短信功能有关,很多恶意应用通过偷偷发送短信定制增值服务来实现暗扣用户话费,网银木马应用则拦截银行发给用户的短信来攻击用户支付系统,蠕虫病毒则通过群发通讯录短信来进行病毒传播,可见,谷歌在安卓系统开放了电话和短信权限是安卓各类安全性问题的根源,而苹果公司正是因此明白这一点,所以至今也没有对外开放电话和短信的权限。

  除了开放性导致的安全问题之外,应用市场的安全性带来的问题也不少。对于苹果用户来说,只要不越狱,安装应用程序就必须通过唯一的官方苹果应用商店来安装,所有在苹果应用商店上销售的软件都要通过苹果的API扫描,每个应用软件必须进行逐一审查,先审查再上架,具有恶意功能的应用根本没有上线的可能性,这使得苹果系统上的应用软件从来源上得到了安全保障。

  反观安卓应用商店,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应用软件市场,各个手机厂商都有开设自己的应用商店,每家应用商店的审核又都不相同,各类应用鱼龙混杂,令人防不胜防。即使是口碑最好的谷歌官方的应用商店Google Play应用审查制度也没有苹果严格,这就给个别应用开发商钻空子的机会。

  此外,谷歌应用商店在升级控制上也存在问题,很多安卓应用的升级采取了绕过谷歌官方应用商店Google Play Store而自动下载更新的方式进行,而下载完成后,该应用所获取的权限往往会非常大,这使得谷歌对该应用的升级不可控。一个无害的应用,通过自身的自动升级或在线更新,很可能会变成一个恶意应用。早先就有安全研究人员在Google Play官方应用商店中发现了一组恶意软件,该恶意代码库名为“BadNews”,被植入到由4个开发者账户提供的至少32个应用程序当中,并且已被下载900万次。这次针对安卓手机的攻击,之所以能够绕过谷歌应用商店的防御,是因为恶意代码库是在那些无害应用提交到Google Play商店之后才被注入到它们当中,只有在应用升级之后才会进行攻击。

  而在苹果应用商店,任何应用如果需要升级,都必须通过苹果官方应用商店升级,从而避免了应用软件通过升级而变成恶意应用的可能性。

  对于中国用户来说,还有一个很特别的情况,在今年6月份之后,谷歌官方应用商店已经无法从中国访问,这使得中国安卓用户全都无法使用谷歌官方应用商店,只能使用安全性更差的第三方应用商店,或者直接通过网站论坛来安装APK文件,使得恶意软件没有从来源上得到控制。

  安卓和苹果生态环境对比

  从上面的对比看,“开放”的安卓相比“封闭”的苹果,反而在安全上更为逊色,那么,除了系统安全之外,在生态环境上,开放和封闭到底哪个更好呢?

  硬件厂商和系统软件厂商会喜欢安卓,因为安卓采用开放性系统,大部分手机厂商可以免费使用,安卓大大的激活了手机的产业链,原有的手机厂商在变革,新的成员在逐渐加入如:点心系统、阿里手机、百度平台、腾讯和360等更多的具有互联网和电商基因的大平台;而苹果的硬件和操作系统都由苹果控制和开发,其他人只能在下游赚钱。

  在中国市场,谷歌对终端设备的控制力很弱,绝大多数安卓智能手机都默认删除Google Play应用商店,谷歌的安卓系统的应用分发渠道呈多样化,导致运营商、厂商、第三方应用商店种种角色都参与到角逐当中。第三方应用商店通过各种方法争夺市场,降低了谷歌对于手机设备的控制力。

  而苹果却不一样,其对终端设备控制力很强,苹果公司依靠App Store、iTunes牢牢控制移动应用生态链,通过技术和法律手段打击越狱和第三方应用市场,引导用户形成使用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应用的习惯,避免用户通过越狱来获取盗版应用。

  对于软件开发商来说,苹果模式显然优于安卓模式,苹果应用商店让很多大大小小的软件开发商都赚到了钱,开发商只要做好自己的开发,其他的渠道等工作都可以由苹果完成,唯一的应用商店、较难的越狱操作以及本身并不贵的应用价格,让很多苹果用户都愿意付费购买应用。

  反观安卓系统的生态环境就显得极其糟糕,大公司可以玩免费模式,小公司做产品后收费却挡不住被盗版、被破解,很多人怀着美好的梦想投入开发产品却赚不到钱,因为没有统一的应用商店,渠道、推广和销售都要靠自己,这导致整体成本实际提高了很多。由于安卓允许直接安装第三方应用,这使得破解和盗版变得非常容易,开发商不得不采取“免费+广告”的盈利模式,在应用中嵌入大量广告,这使得同一款应用,在安卓上的使用体验远逊色于苹果。更有一些不良开发商,通过开发恶意应用来损害用户的利益。

  以游戏《Doodle Jump》(涂鸦跳跃)的开发商GameHouse为例,据该公司副总裁透露,iOS版游戏带来的营收三四倍于安卓版;开发后者的时间却要多两个月(约30%),因为“难度远比iOS高多了”。

  对于用户来说,安卓和苹果各有优缺点,安卓的手机便宜,应用也大多免费,但应用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性却逊色于苹果。苹果手机虽然有种种限制,但使用体验和安全性却非常优越,因此,尽管现在安卓的市场份额很大,但是用户活跃度却很低,其中不乏对手机安全的顾虑。相较安卓的生态乱象,封闭的IOS对于用户来说则安全许多,其用户活跃度也说明该操作系统对用户的吸引力。

  开放的安卓VS封闭的iOS,这代表着两种手机系统的生态模式,在人们传统的思维上看,开放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多功能,让手机的体验更佳,然而事实却是,封闭的iOS带来了更佳的安全性,在移动支付越来越普遍的现代生活,一个安全的手机对用户往往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如果一个大一学生编写的病毒都能轻易在智能手机用户间引起轩然大波,那么安卓的这种开放反而会成为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014年8月7日星期四

韩国政府证实中国因反恐封锁KakaoTalk和Line

  据路透社报道,韩国政府周四称,中国政府已经确认封锁了移动聊天应用KakaoTalk、line,目的是打击恐怖主义。这是line服务一个月前在中国中断以来的首个官方解释。

  韩国工信部(Ministry of Science, ICT and Future Planning)表示,中国已经确认封锁了部分外国聊天应用,原因是这些应用成为了传播恐怖主义相关信息的工具。其它被封锁的应用还包括Didi、Talk Box以及Vower.KakaoTalk、line中国服务于今年7月初中断。

  韩国工信部称,中国已经通知韩国,恐怖组织正通过移动聊天应用或视频网站密谋或煽动发动袭击,并传播如何制造炸弹的信息。

  “本部门将继续与中国相关部门协商,确保KakaoTalk、line服务的中断问题以及为中国用户带来的不便尽早得到解决。”韩国工信部称。

  KakaoTalk运营方Kakao Corp发言人称,KakaoTalk的服务依旧中断,但拒绝进一步置评。

  Line母公司Naver发言人表示,已经获知封锁事宜,但也拒绝进一步置评。

  微评:如果恐怖分子用iMessage来密谋发动恐怖袭击,是不是连iPhone也一起给禁了?

2014年8月6日星期三

社交平台如何提高约会成功率

  结婚几乎是全天下人的事,所以婚恋的市场会一直存在。目前,中国的婚恋社交平台并不尽善尽美,但它们的存在也确实解决了一些用户的问题。本文围绕的是“约会”,时间宝贵,这里省略约1万字的背景介绍直接进入推理阶段。

  一、为什么在线下见面是恋爱产生最重要的催化剂?

  A.没有人不渴望与自己深爱的人长久相伴,但全球至少10亿人未能实现。

  B.每个人对另一半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准,并且标准的稳固有赖于蛮长的感情体验。

  C.由于让双方都符合对方的最低标准概率偏低,故几乎所有人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富进行试错以提高概率,直至成功匹配。

  D.极少有人同时拥有充足的时间和财富来承担所有的试错成本,特别是时间成本。

  E.只有一种方法能帮助人们花最少的时间试错:在线下见面。在线下见一次通常比在线上沟通10次更有助于了解真实的对方。

  F.因此,在线下见面是恋爱产生最重要的催化剂。

  二、为什么如今99%的社交类产品未能有效提高用户线下约会成功率?

  A.根本原因:99%的社交类产品穷尽一切创意让更多人实现持续的线上交流,却忽略了帮助人们尽快实现线下交流更重要。

  B.99%社交产品都过分注重“以貌取人”,本身条件更加出色又更懂得展现自身魅力的人总是占据极大的优势,他们的比例不超过5%却占据了80%的眼球。他们的苦恼在于每天拒绝N多想跟自己约会但不被自己喜欢的人,甚至对约会产生了恐惧,他们因为选项太多变得十分浮躁难以持续专注在一个人身上。

  C.而95%条件相对普通的人只拥有约20%的机会,他们不主动搭讪时1个月都难得被别人搭理一次。即使他们主动出击不断跟“看上去自己心仪的人”搭讪,但很少获得积极的回应,使原本就匮乏的勇气变得更加匮乏,他们同样变得浮躁。

  D.都缺时间都很浮躁,而世界范围内每天都会至少产生一种新的交友约会类产品,让本来就缺乏耐心的人们更难用好同一种产品去发展潜在的恋爱关系。

  E. 社交类产品相对更容易变得平台化,通常功能越做越全、操作变得繁琐让用户无所适从。

  F. 好不容易情投意合的10对人中可能有7对身处异地乃至异国他乡,他们的“恋情”因为缺乏双方线下的实际接触而变得脆弱。

  G.绝大部分产品都在用相同的流程帮助用户恋爱:大范围搭讪 - 小范围互动 - 更小的范围深入互动 - 双方建立信赖 - 线下初次见面 - 继续见N次面 - 开始恋爱 – 不和 – 重复大范围搭讪等N多步 – 收获相对理想的恋爱,一个完整的流程走下来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和心力。

  三、什么样的社交产品能有效提高用户线下约会成功率?

  笔者认为必须至少符合以下3个关键点中的其中一点:

  A.改变用户间的交流形式,从“一对一”为主转变为“一对多”为主,有点抛绣球的赶脚。

  B.缩短用户相互认识的流程,让用户尽早实现线下见面。甚至先见面后了解,就是通过各种线下场景让用户的“见面”和“认识”同时发生。

  C.改变用户的相互匹配机制,弱化“外貌的展示”,强化兴趣、价值观、性格、才能等,让用户在同等时间内认识更多可能适合自己的人。

  加分项:用户基数大、用户活跃度高、用户全球化等。

  作为一个可以代表很多用户资深IT宅男,在花了漫长时间折腾数十款社交产品后,笔者倾向于认为以下5款产品相对更能有效提高线下约会成功率:

  1.陌陌

  原因:符合A、B两个关键点。国内最大的陌生人社交平台,约会潮流的领导者,很早就开始把用户从线上引到线下,聚拢了海量的高素质用户。

  2.Tinder

  原因:符合B关键点。在全球流行的约会应用,卡片式的设计让操作简单到不能更简单,推出2个月时间即促成100万对男女线下约会。虽然它在“以貌取人”上变本加厉,但交流效率上的大幅提升仍然让它脱颖而出。

  3.请吃饭

  原因:符合A、B两个关键点。成功实现用户间的“一对多”交流,鼓励用户先见面后了解,产品简单、粗暴、直接、有趣、不浪费时间,只要花一点儿钱。

  4.Worthy (匹配)

  原因:符合C关键点。改变了用户的相互匹配机制,弱化“外貌”,强调“兴趣及价值观”上的共同点,整体用户体验上佳,值得所有社交产品学习。

  5.名人去哪儿

  原因:着重B关键点同时A、C关键点亦有涉及。通过邀请“看起来蛮心仪的ta”一起参加最有影响力的名人明星们的线下活动,实现最短时间内的见面和较深入的接触,如果活动持续一天便一整天都在一起。由于参加此类活动有多重的意义,如见到偶像、学习、提升自信、交友、短途旅行等,便将被拒的概率降到了最低,特别是在发出邀请方承担双方活动费用的情况下。并且,在每一个活动现场都有可以收获在线上不会发生的“艳遇”。

  期待在线下约会领域出现更具颠覆性的产品,创业者们不要只盯线上社交,线下才是你们的桃花源。

  来源:投稿,作者:廖梓丞

谷歌详解Gmail儿童色情图片扫描规则

  谷歌周一表示,该公司的邮件扫描系统不仅可以用于发布广告,还可以对抗某些不法行为。该公司透露,他们创建了一个儿童性虐待图片数据库,据此对Gmail发送的图片进行扫描。

  一名休斯顿男子日前因为电子邮件中含有儿童色情内容被警方逮捕,而告发此人的正是他的邮件服务提供商谷歌。谷歌表示,由于该男子的邮件中附带的儿童色情图片与该数据库匹配,因此他们才将此事汇报给执法机构。

  据BBC报道,在休斯顿男子约翰·亨利·斯基勒恩(John Henry Skillern)因儿童色情照片被警方逮捕后,引发了外界对隐私问题的担忧。原因是谷歌将此事汇报给美国失踪和被剥削儿童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Missing and Exploited Children,以下简称“NCMEC”),后者随后报警。

  谷歌可以通过扫描邮件内容来发布定向广告一事,早已为外界所知:该公司已经在服务条款中将此告知用户,而且还用绿色高亮显示了相关内容。

  “我们的自动化系统会分析您的内容(包括电子邮件),以此为您提供相关的产品功能,包括定制搜索结果、定制广告,以及垃圾信息和恶意软件探测。”谷歌在服务条款中说,“这种分析会在内容发送、接收和存储时进行。”

  虽然这类分析通常不涉及隐私问题,但儿童色情内容却会得到“特殊对待”。该公司表示,他们会专门在Gmail和搜索结果中过滤这类内容。

  “所有互联网公司都要应对儿童性虐待问题。”谷歌在声明中说,“正因如此,我们才主动从服务中删除非法图片,包括搜索和Gmail,并立刻将不法行为汇报给NCMEC。这些证据通常会被用于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每张儿童性虐待图片都会被赋予一个独特的数字指纹,帮助我们的系统辨认这些图片,包括在Gmail中辨认。需要提醒的是,我们只会使用这项技术辨认儿童性虐待图片,而不涉及与其他犯罪活动有关的电子邮件内容(包括密谋入室盗窃)。”

  美国联邦法律要求企业对其服务器上的儿童性虐待内容加以注意,并上报给由多家执法机构共同运营的NCMEC CyberTipLine。

  谷歌经常与执法机构和监管部门合作。例如,该公司开发了一套内容ID数据库,用于从YouTube上迅速撤下侵权内容。借助该系统,内容所有者可以自行向谷歌提交申请,要求其撤下侵权内容。

  谷歌也在儿童色情问题上采取了类似的措施。知情人士表示,该公司将可能涉嫌这类问题的图片汇总为一个数据库,然后进行人工审查。如果确认属于违规内容,该公司就会为每张图片赋予一个数字指纹,然后录入数据库。通过Gmail发送的所有图片都会与该数据库进行比对,然后将可疑问题汇报给NCMEC CyberTipline。

  但谷歌并未透露,他们是否会对首先上传到Google Drive,然后再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手段分享的图片进行类似的扫描。

  新闻背景:谷歌“告密”:美国男子因邮件含儿童色情被捕

  8月4日上午消息,一名休斯顿男子日前因为电子邮件中含有儿童色情内容被警方逮捕,而由于这一消息是谷歌向警方提交的,因此引发了外界的争论。

  倘若在你的电子邮件中发现非法内容,谷歌是否有权通知警方?在休斯顿男子约翰·亨利·斯基勒恩(John Henry Skillern)因儿童色情照片被警方逮捕后,此事将会引发很多人的担忧。

  警方接受采访时表示,谷歌在斯基勒恩的电子邮件中发现了3张儿童色情图片,并向美国失踪和被剥削儿童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Missing and Exploited Children)汇报此事。

  “他在逃避追捕,并努力将内容隐藏在邮件中。我看不到这些邮件,看不到这些照片,但谷歌能。”大卫·尼特尔斯(David Nettles)探员说。

  斯基勒恩现年41岁,任职于Denny''s餐厅,曾经有过性犯罪前科。在获得证据后,警方已经将其逮捕。警方表示,他们已经在斯基勒恩的设备中找到了更多与儿童色情有关的证据。

  谷歌从未隐瞒他们扫描用户电子邮件的事实。在今年4月更新的服务条款中,该公司解释称,他们的自动化系统会“分析你的内容(包括电子邮件)”。

  谷歌明确表示,他们会在系统接收、发送和存储内容时对其进行分析。

  在公布这一服务条款之前,谷歌刚刚在加州遭到起诉,原因是该公司通过扫描用户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大学生发送广告。

  与此同时,很多非Gmail用户也对谷歌发起集团诉讼,指控该公司未能获得他们的许可就对其内容进行扫描。但法官认为,原告的一致性不够高,因而没有赋予其集团诉讼地位。

  虽然保护儿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外界还是担心,谷歌究竟会在什么情况下将扫描结果告知政府机构?

  稿源:新浪科技

2014年8月5日星期二

建议取缔价值观扭曲的ChinaJoy大会

  2014年的ChinaJpy大会已经落寞,热闹了几天的上海又开始归于平静。我为什么建议取缔ChinaJpy大会,不仅仅是因为现在的CJ大会已经成为了美女展出的大会,更在于现在的CJ已经越走越偏,驶离了“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原有的轨道。如果任由这种与主流价值观背离的展会发展下去,最终毁掉的不仅仅是游戏厂商,更是一代代青少年。

  CJ大会已经成为了一场颠倒纲常伦理,扭曲价值观的大会,如果有人把CJ大会和海天盛筵搞混淆,大家一点也不要觉得惊讶。因为这两场大会表面上看起来完全不一样,但所展现出来的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这两年的CJ大会我相信有哪些企业展出新的游戏或者推出新的设备,都已经不重要了。最受关注的还是一大波的美女们和期间爆出的各种美女相关的“门”事件,CJ期间我们看到最多的新闻是诸如此类《衣服要挤爆了》、《嫩模揭ChinaJoy潜规则》、《白女侠摸遍CJ全场大胸SG》,总之CJ大会成为了一场彻底的卖肉大会。

  相比CJ,E3更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发现,和CJ大会齐名的E3大会(当然,E3大会从不认为CJ和其是同等级的大会)却真正和人们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互动游戏大会,什么样的游戏才能引领文化行业,什么样的盛会才能真正体验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我们通过媒体报道的标题,可以看出E3大会和CJ大会的不同,E3大会结束后,我们看到一些新的主机进入到市场、我们看到一些新的游戏引领行业风潮、我们看到一些新的技术在各种设备上得以应用。

  虽然E3大会也有嫩模,也有美女,也露了大腿和美胸,但E3大会是一场纯粹的游戏大会。Xbox、PS3、使命召唤、虚拟现实...有多少高新奇的产品和科技是通过E3大会的推广和发布,被业界所认可已经数不清了。我们的CJ大会结束后,更多的是美女们人气可以媲美苍井空了、有美女被包养了、有美女拍影视剧了......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怀疑,CJ大会和“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这个名词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CJ最大的危害在于扭曲年轻人的价值观

  在我看来,CJ最大的问题还不在于由一场互动娱乐展会变成了买肉的展会,而是因为参与CJ表演和观看CJ的观众大部分的都是年轻人(不少还是在校学生),CJ大会扭曲的价值观会毁了一代青少年。

  新浪科技最近出了一篇稿子《ChinaJoy错位主角:被物化的Showgril》,这篇文章我推荐大家去看看,走进CJ大会女孩们背后的故事以及剖析了这个产业背后的一些东西,文章写了这样一段话:游戏厂商在ChinaJoy上,不再注重游戏产品的推广和传达,而是比拼谁的展台人气更旺、更吸引眼球,于是无数宅男女神被推上了舞台,也被媒体大肆报道,从价目表到不堪入目的照片。她们整体被符号化、被物化,好像人人都是为了金钱名利就可以出卖灵魂肉体的人。

  大家想想,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到饭店端一天盘子能赚50元,到商城卖一天衣服能赚100元,到CJ大会站台1天能赚1000元,你说她会选择哪个呢?

  为什么CJ需要取缔而不是改变

  不少人认为,既然CJ有这么多乱象,而这些乱象大家也都看重眼里,其实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改变,让其回到原位上来的,为什么要建议取缔呢?

  关于这种观点,我想说的是,假如你的身体上的一个伤口,因为处理不当导致感染,出现了一块腐肉,你是割掉这块腐肉呢,还是继续对这块腐肉进行医治。我相信答案不言而喻,这种事情该断则断,拖下去只会毁了整个身体。

  总结:有人说,如果ChinaJoy真取消了,那我们的观众观看大波妹子的需求如何来满足,所以我建议在ChinaJoy取消后,可以新增单独的“中国胸展大会”,大大方方的来搞,别像现在打着CJ的旗号,干着胸展的事情。如果有人质疑假胸整容的话,我们又可以举办“中国硅胶制品大会”,最终还是能这样的大会体现出我们的工业制造和科技发展水平。

  来源:投稿,本文作者系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 微博:丁道师 微信公众:dingdaoshi123

常用公共DNS服务器地址

  DNS,全称Domain Name System,即域名解析系统,帮助用户在互联网上寻找路径,它在互联网的作用是把域名转换成为网络可以识别的IP地址。目前国内电信运营商通过使用DNS劫持和DNS污染的方法,干扰用户正常上网,使得用户无法访问众多国外常用服务,因此今天我介绍一些国内外的DNS服务器地址,供大家选择使用。

  国外DNS服务器地址

  Google Public DNS (8.8.8.8, 8.8.4.4)

  OpenDNS (208.67.222.222, 208.67.220.220)

  OpenDNS Family (208.67.222.123, 208.67.220.123)

  V2EX DNS (199.91.73.222;178.79.131.110)

  Comodo Secure (8.26.56.26, 8.20.247.20)

  UltraDNS (156.154.70.1, 156.154.71.1)

  Norton ConnectSafe (199.85.126.10, 199.85.127.10)

  国内DNS服务器地址

  OneDNS  (112.124.47.27)

  OpenerDNS(42.120.21.30)

  aliDNS (223.5.5.5, 223.6.6.6)

  114DNS (114.114.114.114, 114.114.115.115)

  114DNS安全版 (114.114.114.119, 114.114.115.119)

  114DNS家庭版 (114.114.114.110, 114.114.115.110)

2014年8月2日星期六

虚拟现实设备Oculus:现在可以震撼未来

  大概在十年前,我首次在起点中文网看到了网游小说,这种类型的小说曾经红极一时,小说里面描述在未来的某天,人类可以带着一个头盔或者睡进营养仓,进入一个“完全虚拟的真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的意识连接设备,就可以“真人”体验各种现实生活无法实现的行为,比如使用枪械、空中飞行等。

  当时像我一样的很多年轻人看这类小说可谓走火入魔,欲罢不能,被小说中描述的场景和设备所震撼。我相信不少人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么牛逼的游戏设备,在我有生之年可能研发出来吗”。

  在10年前,只能幻想下,而十年过去了,没想到这种设备真正的被研发出来,并且我亲身得以体验。2014年7月30日,百度的第二期The Big Talk活动上,斯坦福斯坦福大学虚拟互动实验室创始人、美国政府虚拟现实政策问题及Facebook CEO顾问杰瑞米.拜伦森在现场介绍了虚拟现实的原理,以及在心理学、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应用,并结合现场试验了虚拟现实的神奇。

虚拟现实设备Oculus:现在可以震撼未来

  大会结束后,主办方拿出了oculus以及相关的外设辅助设备,供用户体验。在科技行业从业十多年,一般来说各种新奇的玩意也看过不少,什么Imax电影、5D电影、Xbox、4K等高科技的东东体验了不知道有多少,但当我戴上oculus头盔以后,彻底震撼、震惊了。在一个虚拟的房间里,突然所站的地面凭空升起(其实地面本身没任何变动),尔后出现一个独木桥,我带着这款设备小心翼翼的行走在这个并不存在的独木桥下,等到一个高台上时,工作人员提示我往下跳,带着头盔真的感觉到我前面是十米左右的高台,我心里面非常清楚的知道前面就是平地,放心的跳肯定没事情。但这个虚拟的高台做的实在太逼真了,导致我迟迟不敢下脚。

  “明明心里知道是平地,但就是不敢往下跳”,这一刻oculus设备带给我的震撼已经超过了想象,超过了我对科技设备的认知,这一刻我无比的害怕,但更多的是惊喜。我无法想象,在我有生之年人类真的研发出来这样的设备,可以说oculus的出现,其意义绝对不亚于计算机和电视的发明。

  和oculus相比,谷歌眼镜、微软Xbox等简直可以算一堆废铁了。

  在体验完毕高台下跳后,主办方又拿出来两个小巧的设备,左右手一边拿一个,张开双臂戴上oculus头盔,就可以体验高空飞行了,那两个小设备可以控制飞行方向和速度。每一个体验的人无不被震到,感觉真的飞了起来,像超人一样行侠仗义,如果可能,手里的设备都可以当做发射子弹的枪类设备,射击城市里的坏人。

  也就是说,oculus头盔是一款可扩展无限可能的设备,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踩着了一个类似跑步机的设备上面,配合这款头盔,辅助以相应的画面,那你在自己家里面就可以真正的实行双腿走遍世界了各大旅游景点了,而且是近乎真实的世界。

  有不少人说,买这种虚拟设备机器,还可以实现和苍老师在“虚拟世界中实现感觉像真实的身体互动”,我相信这款机器大规模民用后,这项服务的需求不会比玩游戏少。

  同样,这款设备可以用到教育、医疗、科研等几乎所有的领域。

  说到这里,在给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虚拟现实”,所谓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译作灵境、幻真)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相信大家结合这个官方名词解释和我文章提到的一些案例,能够对虚拟现实有个直观的了解。oculus头盔的提早出现,并且被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Facebook耗资20亿美元收购,让我们对这款机器真正的民用充满了信心。现在已经震撼未来,未来又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来源:投稿,本文作者系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 微博:丁道师 微信公众:dingdaosh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