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0日星期三

社会心理学在网站运营中的妙用

  最近在读《影响力》这本书,受到了诸多“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启发,由于职业兴趣的原因自然就将其延伸到了网站运营的应用中。同期在群里也和一些圈内朋友探讨过“社会心理学在网站运营中的应用”话题,反响相当热烈。在此,做个较深入的阶段研究总结。

  其实,网站运营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用户心理的运营,如:“从众心理”、“对比心理”、“占便宜心理”等,都是网站运营者最喜欢利用的“人性弱点”,特别是电商类网站,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应用,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接下来一一举例说明:

  1.从众心理

  从众俗称:“随大流”,即: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网站运营中被最常利用的社会心理学就是:从众心理。如:“产品热销排行”、“购买此商品的顾客还查看(购买)过”等网站模块设计,就是瞄准的 “从众心理”,即社会认同,在“凡客”、“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等知名电商网站中能够找到很多例证,如下:

  热销排行榜:

社会心理学在网站运营中的妙用

   

    相关购买:

社会心理学在网站运营中的妙用 

   

   2.对比心理

  对比心理在网站运营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手段,如:在对商品进行促销时,商家往往在刊登折扣价的时候会同时显示商品原价,这种显而易见的价格差对比,对消费者的冲击很大,促销效果十分显著。

 社会心理学在网站运营中的妙用

   还有就是在购物结算过程中的应用。当你购买了价值几千元的电脑后,在订单提交结算过程中,网站常常会附带推荐你购买“电脑包、鼠标”等配件,相比于几千元,对这种几十元,一百多元的物品,你就会觉得很便宜,也就容易被引导一并购买。例证如下:  

社会心理学在网站运营中的妙用 

   3.占便宜心理

  网站运营中还有一个商家利用最多的心理学,即“占便宜心理”,最典型的招数有:产品试用,返利,打折等。商家通过这些最常用且简单招数,能够达到各种不同的营销目的:  

社会心理学在网站运营中的妙用  

  Ø  试用可以让商家的产品直达用户,并有机会获得口碑;

  Ø  返利则能够达到让用户消费更多次的目的;

  Ø  而打折则能够促使用户购买更多可能并不需要的东西。   

  4.物依稀为贵

  物以稀为贵常用的营销手法就是“限量出售”、“限时供应”。

  对此最优发言权的当属那些服装服饰的奢侈品牌了,如Lv、Gucci等,每年都会发售一些限量版产品,将消费者的胃口吊得足足的;另外的例子就是最近两年最为风光的苹果,更是将“物以稀为贵”心理学应用,发挥到了极致。互联网领域最为典型的例子则是:团购网站。

 社会心理学在网站运营中的妙用  

  对于“社会心理学在网站运营中的应用”话题今天暂时讨论到这里,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学习还在继续,以后还会接着总结和分享,同时也欢迎各位朋友补充。  

  来源:张光明投稿,原文链接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SMO社会化媒体营销与优化

  SMO就是社交化媒体营销优化,是通过社会化媒体、在线组织及社区网站获得公共传播的一整套方法。SMO的方法包括添加RSS订阅、“Digg This”顶上去、博客写作及非合作形式的第三方社区功能(如:Flickr图片幻灯片、YouTube的视频分享)。社会化媒体优化是网络营销的一种形式。

  其实很多站长早就在进行SMO营销优化了,只是自己也不清楚这就是SMO了。所谓社会化媒体优化就是利用各种社交网站和工具来忽悠一帮网民帮你推广网站。与之前的SEO相比,就是一个对人、一个对机器。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在告诉你:别忽悠机器了,把人忽悠住才是王道。

  SEO与SMO的区别

  SEO是把网站URL链接弄到搜索引擎在通过优化把结果靠前。

  SMO是利用内容把你的URL让别人帮你推出去。

  当然SEO与SMO不仅仅是这些,但两者集中反应的现象于此。当然如果能唬住人,URL可以被他、他的朋友、他朋友的朋友分享出去,仔细想想,这不是就“口碑营销”吗?而你需要做的仅仅是提供一条有价值的内容。SMO对那些天天哭穷,上班开着A6的人来说弥足珍贵。

SMO社会化媒体营销与优化

(很有用的一张图)

  SMO营销的劣势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各种口碑营销中都是常出现的。就拿小胡博客身边的事为例,其中:某IDC又抽了、某网站被攻击、百度数据库又出问题了,这类文章最容易获得社会化媒体传播,尤其是微博、SNS、论坛这类社交媒体,这类事件几乎达到了一夜之间传遍天下的地步。例外:也有人也喜欢用适当的坏口碑来制造一点新闻,从而引起一些关注和流量。

  SMO适合人群

  1、在社交网站中有一定的粉丝和朋友,粉丝都没有,无法产生点击,在那里自言自语,就像孤岛一样,流量也得不到呀。

  2、如新站营销一般具有个性、幽默、触及生活的效果比较明显,”臭事百科“就是很好的案例。

  社会化媒体到底优化啥

  一、网站内部优化

  目前有很多社交化优化工具可以利用来做内部优化,通过内部优化提升内容的交互式推广从而提升网站PV。

  二、网站外部优化

  通过工具或手动分享类容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等,社交网站让别人通过社交网站认识了解你的网站。

  社交化媒体常用工具

  内部优化工具:

  1、友荐:通过简洁的JS代码智能推荐访客类似的文章。

  2、友言:社交评论留言工具,一键同步评论留言信息到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微薄、QQ空间、等。

  外部优化工具:

  百度分享:通过分享按钮将某篇文章或某个页面分享到各种社交媒体。

  社交化媒体优化注意事项

  一、完善资料

  一旦有人对你感兴趣,在人人网点开你的资料一看:就一个ID,啥也没有。别人就该想,这丫不是人妖就是马甲。完善资料,最起码要告诉用户你是谁。

  二、要有几条正儿八经的内容

  拿微博来说,一个账号里满屏的URL链接,一看就知道太业余。同样的,一个站长的微博里满屏都是爱情语录,也不靠谱。多发点正儿八经的内容,少发点广告,时间久了就该有人推荐了。

  三、起码要有几个粉丝

  没有好友的帐号,即使发了链接也没用啊。Google和百度又搜不到,bing和微博搜索即使能搜到,但有多少人用呢?一个社会化网站帐号,最起码要有几个粉丝、或者几个好友,而且这帮人必须是“活的”。

  来源:小胡博客投稿,原文链接

2012年5月25日星期五

Windows发展历程和展望

  近日,微软在其官方博客上宣布将会在其最新版本操作系统 Windows 8 中取消 Aero 玻璃窗口特效,但是保留其它 Aero 视觉体验,例如 Aero 桌面透视、Aero 晃动等等。

  对此,有的网友表示支持,认为 Aero 玻璃窗口特效华而不实,而且减少电池续航时间,影响电脑运行效率,还与 Metro 界面格格不入;其它网友则是表示反对,认为 Aero 玻璃窗口特效能够提升使用体验,而且界面设计自然美观,不像 Metro 界面那样呆板。

  下面就让我们回顾一下 Windows 及其用户界面的发展过程,与你共同展望 Windows 8 的美好前景。

  一、回顾

  1985 年,微软发布 Windows 1.0,借助这款不太成熟的图形操作系统,用户可以使用鼠标完成任务,而无需键入 MS?DOS 命令。这一版本附带了若干个应用程序,例如 MS?DOS 文件管理、画图、Windows 编写器、记事本、计算器、日历、时钟、翻转棋,有些程序至今仍然存在。

回顾 Windows发展历程,展望未来美好前景

  那时的 Windows 用户界面已经拥有图标、滚动条、对话框、下拉菜单等元素,不过当时鼠标并不流行,常被认为效率低下、操作繁琐、难以使用,更多的是使用键盘。两年之后,微软发布了改进后的 Windows 2.0,这个版本可以重叠窗口、控制屏幕布局并支持键盘快捷键,第一次出现了控制面板,速度变得更快,系统也变得更可靠和易用。

  1990 年,微软发布 Windows 3.0,支持 Intel 386 处理器、虚拟设备驱动以及提供更好的内存管理技术,首次出现了程序管理器、文件管理器和打印管理器等重要程序和纸牌、扫雷、红心大战等经典游戏。

回顾 Windows发展历程,展望未来美好前景

  这版系统支持虚拟内存以及 16 色的高级图形效果,图标也是经过重新设计,使得视觉图形效果大大提升,另外鼠标开始逐渐普及。用户普遍使用 Alt + Tab 进行程序切换。

  此后微软发布 Windows 3.1(提供多媒体的支持)、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1(提供了对工作组和域的支持)和 Windows 3.2(只有简体中文),这些努力让 Windows 3.X 系列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图形操作系统,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1995 年,微软发布 Windows 95,这是一款混合的 16 位 / 32 位操作系统,这也带来了不稳定,直到 Windows NT 内核出现之后才被基本解决。除此之外,Windows 95 新增不少实用附件,例如写字板、超级终端、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等,而且具备更强大的联网功能、多媒体功能以及移动计算功能,也结束了图形操作系统间的竞争。

回顾 Windows发展历程,展望未来美好前景

  在用户界面上,Windows 95 更是一场革命。这款系统首次包含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资源管理器等诸多元素,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设计,它的精华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随后微软发布 Windows 98,这个版本专门面向个人用户设计,另外包含多方面的改进,提供即插即用、长文件名、自动播放、自动更新、FAT 32 文件系统等一大批新功能。在用户界面上,网页能被作为桌面背景,而且首次出现右键菜单、快速启动栏等特性,且与 Internet Explore 4 深度整合,使用起来变得更加便捷。

  1999 年末,微软发布 Windows 2000,这是一款纯 32 位的操作系统,以成熟的 Windows NT Workstation 4.0 基本代码为基础而构建,在可靠性、易用性、Internet 兼容性和移动计算支持等方面作了重大改进。

  2000 年秋,微软发布 Windows 9X 系列最终版本 Windows Me,这款系统面向家庭计算机使用而设计,提供了大量音乐、视频和家庭网络增强功能,首次出现了系统还原功能,但是由于系统不再包括实模式的 MS-DOS,因此它很不稳定。

  2001 年秋,微软发布 Windows XP,这个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它提供了新的界面、系统变得更加稳定,完成了 Windows 9X 以及 Windows NT 两种路线的最终统一,而且集成众多软件,是个人操作系统史上的伟大变革。

回顾 Windows发展历程,展望未来美好前景

  此后微软还发布了 64-Bit Edition(首款面向 64 位处理器的 Windows)、Media Center Edition(包含媒体中心以及其它多媒体功能)、Tablet PC Edition(提供手写输入支持)等各种基于  Windows XP 的版本,这让 Windows XP 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操作系统。

  在用户界面上,这款系统包含了例如 Luna 界面、选择任务界面、全新开始菜单以及新的登录界面等新元素,另外它还包含新的 DirectX 以及各种新的改进,游戏性能大幅提升。

  2006 年末,微软发布 Windows Vista,这款操作系统包含众多令人兴奋的新功能或技术,例如 DirectX 10、ReadyBoost、BitLocker、SuperFetch、游戏中心、体验指数、家长控制、虚拟文件夹(库)、用户账户控制、增强的语音识别、基于索引的搜索等等,相比之前版本增进了安全性,增强了各方各面的功能,为今后的 Windows 7/8 打下坚实基础。

回顾 Windows发展历程,展望未来美好前景

  在用户界面上,它包含了例如侧边栏、Aero 桌面体验、新的开始菜单等新元素,这是一次伟大的变革,有了新的 Aero,Windows 用户界面焕然一新,总算看齐其它个人操作系统。尽管它在商业上并不太成功,但它却是一场划时代的系统革命。

  Aero 能够使得人们少点关注窗口边框本身,多点关注窗口中的内容,这是一个全新设计的用户界面,包括 Aero 磨砂玻璃外观、Windows Flip 3D、实时缩略图、新的字体(Segoe UI)、新的图标、新的对话框等一系列新的元素。

  2009 年秋,微软发布 Windows 7,这款操作系统继承了 Windows Vista 的优秀特性,针对各种性能问题进行优化,包含各项新的功能,例如 DirectX 11、库、家庭组、操作中心、移动中心等等,相比之前版本提升了兼容性,是至今为止销售最快的操作系统。

回顾 Windows发展历程,展望未来美好前景

  在用户界面上,它包含了例如 Aero 晃动、Ribbon 界面、跳转列表、Aero 桌面透视、鼠标拖曳操作、全新的任务栏、完善的触控支持等等特性,是对 Aero 界面的一次改进。

  当时,由苹果引发的触控风潮已经蔓延全球,触控已经成了主要输入方式,Windows 已经面临着各派移动系统的威胁。有人预言键盘、鼠标已死。尽管 Windows 7 在触控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如何能够彻底地把 Windows 带入触控时代,仍是一个重要问题。

  二、展望

  2012 年秋,微软将会发布 Windows 8,这款操作系统主要面向平板电脑设计,另外兼顾传统电脑,支持各种输入设备,包含应用程序商店,全面整合云的技术,提供新的 Internet 体验。它是一次基于 Windows 7 速度和可靠性核心本质的重塑和创新,Windows 从此破茧重生。

  在用户界面上,微软引入 Metro 界面,它的元素包括 Charms、活动磁贴、开始屏幕、Panorama 风格、Pivot 枢纽等等,主要标志是大字体。这个界面非常注重信息排版,如果排版不好,用户将会无法知道哪个可以点击、哪个不能点击、是否还有内容,极大影响用户体验。

  如果你有用过 Xbox、Zune、Media Center 这些产品,相信你会觉得 Metro 界面非常亲切,因为 Metro 就是基于这些产品逐步进化而来。Metro 界面灵感来自地铁上的指示牌,强调突出信息本身,它能帮助人们在短时间内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Metro 正在逐渐成为微软全线产品的通用界面,将被用于 Windows、Office 以及 Xbox。

  现在,用户希望拥有更强大的连接功能,而且希望通过各种云服务同步数据,这说明了人才是活动的中心。笔记本电脑的发展正在加速,平板电脑的出货量也越来越多。针对以上发展趋势,微软给 Windows 8 定下七大目标,包括更加快速流畅、超长续航时间、强大的 Windows 8 应用程序、人性活动磁贴、应用互相协作、用户数据漫游等。

  很多人说,Windows 8 是个 Aero 界面以及 Metro 界面的矛盾体。微软为了让 Aero 界面能与 Metro 相协调,于是在简洁明快的设计原则之下,取消开始按钮,圆角变成直角,透明变成白色,任务栏融入了桌面壁纸,取消一些不必要的渐变、阴影效果,常用的控件例如按钮、复选框、滚动条、Ribbon 等都被更新,用户界面变得更加现代和中性。

回顾 Windows发展历程,展望未来美好前景

  这是一次大的变革,它将颠覆人们原有工作方式,尽管它有可能不被用户接受。微软一直希望 PC 能有流畅的用户体验,各项应用程序能够互相协作,能够帮助用户简化日常任务,这是一个美化愿景。

  遥想 1993 年,那时的电脑颜色单调、无比笨重、速度缓慢而且价格昂贵。现在,电脑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出现在各种不同场所,能够随时移动、随时联网,价格负担得起而且外观漂亮。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世界仍在不断前进,Windows 也将不断改变,就让我们一起展望未来美好前景。

  来源:投稿,作者:EMLink,原文链接调查地址

2012年5月22日星期二

两国的“微”与“博”――Twitter与新浪微博的功能差异化探究

 科技是一把切割刀,刀锋所及,无论是时间、生活、情感抑或思维、都成为碎片化的存在。微博、Twitter迎合着人们碎片化的需求,在夹缝中寻找到了生存的契机。然而微博在中国与Twitter在美国,各自的生态又出现了强大的差异性,从140个字的字数限制、转发数、评论数等技术层面说开去,会发现种种有趣的现象。

同样140个字的信息字数限制,汉字较之英文在信息容量方面有更大优势、新浪微博在转发数、评论数方面并无限制而Twitter只能显示50+的转发,5条评论,这样的设置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影响。在社交媒体高度发展的如今,为什么Twitter冒天下之大不韪,用如此多的限制,约束人们说话和讨论的权力?在“@”已经进入了Twitter的核心业务的同时,为什么Twitter一方面承认着互动性的重要特征,一方面又坚持广播化的传播机制,削弱着社交化特征?这种产品的逻辑确实让人摸不清头脑,然而并非无迹可寻。

 首先从文化层面去探讨二者的差异性。Twitter的产品初衷正如正如单词Twitter的本义——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它抓住了老美唠叨的个性、渴望表达和信息分享的特征,正如一个窗口,一个充斥了个人奇怪的呓语、琐碎的思索、片段化的情感的窗口。而中国的新浪微博抓住的文化特征则是关系社会这一本质属性,中国人社会认同的结构建立在一套强有力的关系体系之中,其文化内核是群体化的联系化的,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强弱。随着社交媒体在中国社会的伸展,传统的人际结构面临着新型技术的冲击,不断推进着在网络层面的身份以及权力重构。关系作为一种资本,是实现权力重构的核心,因此,新浪微博的发展过程,也是新权力者关系资本积累的过程。于是,新浪微博没有延续Twitter在转发数、评论数方面的限制,而是无限制的显示,因为它深深地明了,转发数、评论数以及粉丝成为了评价每一个网络维度的中国用户的地位的终极标准。

这一特性也催生了大量具备中国特色的微薄现象的发生,譬如有微博主通过动用金钱、关系等手段雇佣大量网络水军,网络的海洋里虚假舆论惊涛拍岸,网络暴力气贯长虹。份杂化与情绪化冲击着民主建构,意见的自由市场成为了群体无意识的宣泄平台,公共舆论的焦点从公域至私域,人身处其中,徒叹呜呼哀哉。

尽管有许多学者、研究人员强烈的建议着Twitter140字限制的突破,但是不得不说Twitter在字数限制方面是具备了自己产品的逻辑的。一方面满足其移动端信息广播平台的定位,它的产品最具特色的地方在于通过手机信息播报机制,最终形成一个“世事侦查站”。出于便捷性的考虑,一条手机短信的信息容量已经足够把事情以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去伪存真,删繁就简。它的碎片化信息不断地在回答着“What are you doing?”以及”What’s happening?”的问题,140字无疑已经成为恰到好处的限制。反观中国新浪微博,Web与Mobil两个终端伉俪情深,一同将中国用户带入无休无止的“刷新运动”之中。活跃于微博平台的或是絮絮叨叨的说着梦话的,有生活细节暴露狂的,一句梦话,一场美食体验不过瘾,要求字数的拓增;或是所谓职业“公知”,为了悦民,攫取民众目光的,一条对体制的批评,一件事实的披露不过瘾,要求字数的拓增。于是新浪微博又开发了长微博功能,供这些人尽情徜徉,尽情宣泄。不断地写,不断地转,不断地评,不断地刷新,构成了微博主一天最陶醉的事情。也因为新浪微博的长微博功能的补充,使得博客的发展变得更加捉襟见肘。而美国一些重要的议题往往见诸于博客空间而非微博平台,两个国家形成了各自相反的特色。

当然,在一个言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的国度里,微博也越来越被赋予了浓重的政治意味,那些琐碎的、自说自话的政治讨论以及民主情绪的宣泄占据了新浪微博的重要的一部分。在众多的议题之中,只有关乎政治体制的、环境问题、安全问题等的议题能够得到民众的共识。在这一类问题上,新浪微博在中国公共领域的崛起方面有着“舍我其谁”的王者气度。不同于Twitter那种作为窗口型的角色定位,新浪微博更多的是一个情绪宣泄以及舆论宣传的出口型角色定位。

每一个技术功能的背后,都包藏着无尽的文化意味。技术功能的差异化,往往给予用户迥然的体验,赋予产品不同的性质与文化定位。美国的微薄与中国的微薄背后,都是广阔而有个性的“博”。

投稿:互联网营养餐厅     原文地址

常用个人密码管理软件

  互联网现在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一个普通人每天都会接触到互联网,各个网络服务和软件的登陆密码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密码被盗其后果可想而知,月光博客在《个人密码安全策略》一文中详细介绍了网络用户应该如何使用和配置自己的个人密码,但这也带来了一个记忆密码的现实问题。

  我在《个人密码安全策略》中指出,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站,用户应该使用不同的用户名和不同的密码,如果用户访问的网站数量非常大的话,需要记忆的密码将会达到几十甚至数百个,如何记忆和管理数十个不同的密码,就要用到密码管理软件

  密码管理软件是专门用于管理账号密码的安全管理应用软件,帮助用户记忆网页和应用程序登录窗口的账号密码,支持账号密码自动填充和一键登录,免除用户记忆众多密码和手工输入账号密码的繁琐。

常用个人密码管理软件

  常用的密码管理技术有很多种方法,下面我将一一介绍。

  记事本类工具

  密码管理有很多种方式,最简单的一种就是将密码写到某个记事本文件里,然后可以通过类似Dropbox这样同步工具同步到多台电脑和移动设备上,同理也可以放到Evernote等云笔记本上,使用其自带的方法同步,这种密码管理方法最简单,也非常危险,因为密码是明文保存,一旦黑客入侵获取了这份密码文件,或者笔记本电脑丢失,用户都将失去所有的账号密码,风险很大。

  浏览器自带密码保存

  Chrome浏览器和Firefox浏览器自身就支持保存密码的同步功能,可以保存登录过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的时候只要选择就好了,不用重新输入。设置浏览器数据同步后,即使重装过系统后,还是可以还原回原先保存的密码,不用每次都要手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在易用性方面做的非常出色。

  不过,Chrome和Firefox自带的密码管理器相对较为简单,如果黑客远程控制或入侵了用户电脑,就可以获得明文密码,很不安全。虽然Firefox可以设置“主密码”来防止查看明文密码,但设置“主密码”后,录入密码的易用性却大为降低。同时,对于同一个网站,浏览器只能记录一个用户名和密码。

常用个人密码管理软件

  因此,对于浏览器保存密码来说,密码保护的主要策略是防止用户电脑被入侵攻击。

  在线密码管理服务

  在线密码管理,就是将密码放在云端(服务器端),这就解决了本地电脑安全性问题,密码保护变成了针对密码服务器的保护。

  最为著名的云端密码管理服务是LastPass,其支持Chrome、FireFox及IE等主流浏览器以及iPhone、Android和黑莓等移动设备,支持谷歌身份验证器(Google Authenticator),支持将浏览器中现有帐号及密码导入到LastPass数据库中。

LastPass

  在登录时,Lastpass的浏览器插件会自动填写登录所需的信息并自动登录,支持针对同一个站点的不同用户名的登录,使用非常方便。

  Lastpass在兼容性、易用性和安全性上都非常不错,并且提供免费版本,唯一的问题是Lastpass网站本身的安全性如何,做为一个云端在线密码管理服务,Lastpass将密码保存在网上,密码保护变成了针对Lastpass的密码保护,如果Lastpass网站有漏洞,或者用户的Lastpass密码被攻破,Lastpass的密码保护就会失效,用户依旧可能失去所有的明文密码。

  因此,对于用户来说,强烈建议在Lastpass中绑定谷歌身份验证器(Google Authenticator),绑定之后,即使用户的Lastpass密码被盗,没有用户的手机和密保信箱,黑客也无法登录Lastpass网站。

  开源密码管理软件

  在线密码管理虽然看起来很酷,但很多人还是不放心,宁愿将密码放在本地保存管理,目前也有一些常用的本地密码管理软件,其中最知名的就是KeePass这个开源密码保护软件。

KeePass

  KeePass采用本地数据库的方式对密码进行管理,软件对密码数据库采用256位AES算法加密,理论上破解难度极大。这样,即使电脑丢失或黑客入侵导致密码数据库被窃取,黑客也很难从中解密出明文帐号密码信息。

  KeePass是开源软件,绿色无需安装,支持功能很多,包括导入导出、第三方插件以及中文界面等等,通过ChromeIPass和KeePassHttp两个插件,可以实现Chrome浏览器填入KeePass数据库密码的功能。

  KeePass不能直接导入Chrome浏览器的密码,需要先使用ChromePass这个软件先将Chrome密码导出为CSV格式,然后再从KeePass中导入CSV文件。

  除了免费开源软件之外,还有一些付费商业密码管理软件,例如1Password、RoboForm等,这些商业软件提供30天免费试用,超过时间期限后就需要付费购买。

  总结

  对于大量帐号密码的管理,肯定是需要一个密码管理软件,从跨平台以及易用性上看,Lastpass做为专业的帐号密码管理软件,使用简单,方便安全,相对其它几款软件有很大的可用性以及实用性。但Lastpass的主要缺点是,用户必须要信任Lastpass的安全性,而网络攻击可能会主要针对云端的Lastpass,而一旦Lastpass网站被攻破,则用户密码就存在外泄的可能。KeePass做为本地密码管理非常强大,但易用性相对较差,浏览器自身的密码保存易用性很好,但安全性很差。

  总的来看,例如邮箱、网银等最为核心的密码最好还是记在自己的大脑里,一些其他重要性较低的网站密码可以采用上述的密码管理工具,以减轻用户记忆大量密码的负担,同时又保证了用户上网的安全性。

2012年5月20日星期日

创造用“链接”表达的新网络文化

  微博风靡已有一段时间,从博客到微博的变更,其实只花了很短时间,那么,从微博到下一个新流行载体将会需要多少时间呢?微博取代博客,很大原因是微博更便利更娱乐,峰回路转,猜测一下未来的新网络文化会不会在浮躁之后,回归到冷静使用的原点,它,会回到斟字酌句记录的博客时代,还是再次创造出一种新的网络文化,例如:链接表达文化。

  国内链接文化由来已久,自从国际上Delicious异军突起获得欢迎后,国内门户网站也相继推出过自己的链接化书签服务,只是尝试都以无获而终,为什么国外可以成功的链接文化到了国内却推行不起来,单纯因为国与国之间用户的巨大差异吗?简单来说,Delicioue的成功完全可以理解,浏览器出现至今,无论在哪个版本上,“收藏夹”一直作为一项基础功能忠实存在着,Delicioue把重要的收藏夹功能扩展到互联网中,让收藏夹不再受用户单台电脑的限制,可随时随地取用,并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它增添了分享功能,这符合用户的潜在需要。那么,为什么门户网站的尝试得不到用户们的支持认同?国内用户没有这种需要?

  笔者想用一个亲身尝试后的经验来管中窥觑这些问题。

  进入美味书签(Delicioue的中文版),你首先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选辑。美味书签支持用户建立属于自己的“选辑”,既用添加链接的方式,建立用户放置“在网络中的收藏夹”。作为美味书签的早期用户,笔者尝试使用它时也曾遇到过困扰——对其表达文化不适应的困扰。

创造用“链接”表达的新网络文化

  上面提过,放置在互联网中的收藏夹除了可随时取用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分享。但这种分享与博客、空间、微博等的分享方式截然不同,它需要用户用链接来表达,也就是说,在这种分享中,链接是主体,文字只能是注释工具,不能代替“主体”。 习惯使然,一直想以文字表达内容,当这种习惯不能被实现时,就会形成一种矛盾,在新鲜试用的蜜月期过了之后,这种与习惯冲突的矛盾一度放大到令笔者无所适从的地步,甚至,萌生出放弃使用的念头。

  相信很多书签用户都会不同程度的碰到这种困扰,笔者想说的就是:偷换掉书签用户的习惯!在此,忽略掉中间一些过程,无论以何种原因笔者坚持了使用,美味书签不断更新的功能,书签使用中认识的朋友……总而言之,在更深一步理解美味书签、理解链接文化后,就发现原本表达上的不习惯就变得无足轻重。

  下面,就谈一下心得。先谈一个笔者认为重要的话题:若想把链接文化用于分享,需要注意些什么。

  互联网上链接无数,怎样选择这些链接做出真正有分享意义的选辑?其实很简单:选那些你真正常用的链接,你真正感兴趣的链接,真正对你有用的链接!如此,集成的选辑就能表现出你的日常关注、兴趣爱好、学习空间及专业领域。这些都是真正对你自己有用的专辑,请相信,它们对你想分享的很多人同样非常有用,它们也能帮你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注意“真正”两个字,若是搜索引擎随手一抓出现的结果,那您保存这些链接根本意义不大!

  另外,还必须注意的一点,不要急于求成。

  在使用初期,笔者犯了一个要命的错误:急于分享,把美味书签当成类似微博产品使用。分享的心情往往是即时性的,也是急于求成的。但链接的存在相较文字客观很多,好的链接必须在使用中发现辨别挖掘然后累计起来,这些并不是主观的急切心态可以左右,它是一个过程。除了在那些积累已经足够的熟悉领域,建一个新选辑,它是一个发现,收藏,再发现,再收藏的累积过程,请告诉自己:不要浮躁,更不要想一蹴而就,它是您存档网络世界的一个窝,这个窝,如果一天两天打造,那是豆腐渣工程!

  书签用户试试看把重心放在以上两个注意点上,“偷换”掉你使用中的不习惯感,是不是也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感受呢?

  最后,说说为什么笔者觉得“链接”表达会是下一波新网络文化。

  首先,链接添加比拼打一个个文字快捷。

  第二,用链接表达,而链接可以集齐网页、相册、视频、问答等方方面面,不再偏安一隅。

  第三,用链接展示出您关注的世界以表达自己,要比用文字说,更客观,更可靠!

  趁此机会,也谈一些对美味书签改善的期待:请在未来增加用户推荐热门选辑的功能吧,很多涉及领域专业知识的选辑,工作人员并不一定能辨别它的“实质”。另外,目前,也请多关注一些只有一两个链接块的选辑吧(美味书签选辑中有四个及以上书签才能上首页),它们也许才是真正“优质”,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嘛。

  也许,新用户们仍旧不会马上习惯这独特的“链接表达”文化,但时间会淘金,等到美味书签类型的书签网站成功“偷换”了用户的习惯,那么,也就是一个新网络文化到来的时刻。

  来源:点点diandian投稿

2012年5月17日星期四

Android是个好系统

  仅凭一个Android,Google完全有资格领好人卡。因为Android开源,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做各种“美化”、“定制”、“深度定制”。而Google对这些行为不能抗议、强烈谴责、严正交涉,只能不满和深表遗憾。

  对于Android在中国的情况,Williamlong认为:

  @williamlong: 对于互联网公司做手机,我会鄙视那些所谓“深度定制”而实际是删除谷歌帐号的那些平台,这不是国家政策方面的问题,谷歌应用删除了无所谓,用户可以自己安装,但是将谷歌帐号删除掉之后,用户只有通过刷机等复杂操作才能安装谷歌应用商店和其他谷歌应用,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种恶意绑架行为。

  然而大多数中国Androidr不这么想。身边的人很少用Google的服务,一是长久以来对Google没印象,甚至是因为用了Android才知道有Google这个公司;二是Google的服务在中国并不好用,因为Google有“互联网的至高荣誉——GFW认证”。Google的服务在中国也有不少替代品,而且做得相当符合国人口味。   

  比如以下场景可以经常见到:

  Gmail

  Gmail是什么?是邮箱吗?哦,我有QQ/Sina/网易邮箱,而且不在手机上用,太费流量。

  或者

  邮箱啊,我只在注册用户时用一下,从公共邮箱下课件什么的,其他很少用邮箱的。

  联系人

  不用QQ通讯录吗?超好用的!

  Gtalk

  Gtalk是什么啊?有人用吗?QQ多好用,用的人也多,微信也超好的,飞信还能发免费短信呢!

  Google地图

  百度地图也很好啊,凯立德定位特快

  Android Market/Google Play

  不是安卓市场?国内那么多市场呢,豌豆荚还能搜索那些市场,超好用的。

  用Android的未必是谷粉,只是因为Android是除了iPhone以外最火的手机而选Android的不在少数。而且各个搞Android开发的中国公司都在极力的搞本地化、去Google化。当然他们做的都很好,以至于不少Androidr都不用Google的服务而用更符合国情的国产应用。对这些Androidr来说,Google应用、Google账户几乎不会用到。去Google化的同时小动一下手脚也不会有太大反响。所以说国内Androidr一般直接无视这种“恶意绑架”,“随你便,反正没我事”。

  开源与流行

  Android是开源的。而开源只是流行的因素之一。在一般人眼里开源是免费的“雅称”。在iPhone与Android之前,在那个还用笔戳屏的年代,就已经有了搭载开源的Linux的智能手机,但是用Linux手机的人少之甚少。因为Linux没人管,硬件商也只是借来一用。与WindowsMobile不相上下的复杂操作,又缺少M$对WM那样的支持与宣传。Linux自然用的人少。虽然Linux开源,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编写软件,但普通人毕竟不是程序员。免费又怎样,用户只是想拿来就用,所以付费也可以。而Ubuntu和Android这样的开源货会火起来,我觉得完全是因为Canonical和Google的支持与宣传。Canonical和Google的“支持”大概是让Ubuntu和Android越来越傻瓜化。智能产品做的越傻瓜用户越多,真是讽刺呢。

  由于Android开源,则会产生各种第三方固件。这样使Android有了可以在各种设备上运行的条件。因为Android开源,各硬件商就能借来一用。比起价格昂贵、高高在上的iPhone/iPad,各种便宜的Android更亲民一些。与其卖一个肾换来一两年的虚荣,不如省两三个月饭钱换来一两年的平淡日子。

  比起Apple一年一个iPhone/iPad,对iOS修改不用像Android那样考虑很多。Google则干脆不考虑,让那些硬件商们自己弄去。因此就产生了Android严重的版本分裂。不过即使版本严重分裂,单看每个Android设备,都是不错的设备。尤其现在ARM的Cortex-A8/9普及和Android2.3/4.0的普及,即使是百元山寨板、千元智能手机也有不错的体验。

  另外,iOS是重应用的系统,而Android则是重文件的系统,这点很像Windows。只要把文件拖入存储卡/内存,在Android上能找到就能用。Android上对文件的操作也比iOS来的爽快。因此从Windows迁移到Android不会有多大的障碍。

  Android的流行则会引来一个问题,“基于Android的发行版”,我先称之为“再发行版”吧。虽然像Ubuntu这样的传统Linux发行版不怕再发行版,因为Ubuntu本身就是Debian的再发行版。不过Google是要靠Android赚钱的,Android的再发行版一般都会做“去Google化”,这样很伤Google。

  去Google化

  像著名的第三方MOD CyanogenMod,就默认不包含Gapp,不过CM同时也放出Gapp包,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来安装。国产神ROM MIUI也要开始默认不包含Gapp了。Amazon的Kindle Fire也积极的去Google化。有了Fire做先例,以后再出看不出一点Google味的Android,也不足为奇了。

  开始我很鄙视去Google化,鄙视用Android不用Google服务的人。直到我用了一款国产山寨板(蓝魔音乐汇W19)。

  W19虽然用的是Android4.0,但几乎没有一个Gapp。而且定制的ROM上几乎无法安装Gapp。设置里就差抹掉的“用户帐户”根本没法使用,Market/Google Play就更不可能用了。

  为什么要去Google化?我不知道,有那么方便的市场为什么不用?国内因为网络不好也就算了,为什么连CM也去Google化?也许去Google化的手机更像一个功能机,简单好用。也许第三方市场/论坛资源比官方市场更好。

  离线使用未必不好。我的W19现在基本就是一个彩屏Kindle,偶尔玩玩游戏,视频都不怎么看,连网都不上。用的最多的功能是看闲书和各种手册。什么都干不了的W19反而让我反思我们用平板到底是为了干什么。为什么什么都干不了的iPad会打败什么都能干的AcerPad。

  Google真是好人呢,Android再怎么去Google化依然可以用的很爽。

  One More Thing……

  Android离开中国(俺的妄想)

  Google是赚Android上的广告的钱吧,用户也不在意是谁在发广告。如果某个胆大的团队敢触及Google的广告服务,换成自己的广告服务,那么Google也会有所行动吧。

  来源:CarlNERV投稿,原文链接

2012年5月16日星期三

互联网公司做手机绝大部分会失败

  今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就移动互联网公司做手机现象发表观点,他认为,互联网公司做手机大部分会失败,只有一些可能成功。

  李开复表示,有八个原因决定了互联网公司做手机绝大部分会失败。

  第一是两个产业差别巨大,企业基因不同;

  第二,绝大多数互联网品牌对手机不但不加分,还要扣分;

  第三,不以用户需求为使命,而为嵌入自己服务为目标,无法得到用户口碑;

  第四,不愿意嵌入用户爱戴的竞争对手服务会被诟病;

  第五,用Android打造封闭iPhone式高利润封闭产业链是不现实的;

  第六,在内部项目评估中,这样不赚钱不主流,而又要花大钱的项目,很难得到足够资源,会被主流项目压挤;

  第七,互联网公司做手机大部分失败,当然还是会有一些可能成功的,如果它们能够突破上述问题;

  第八,强大如谷歌(Android的拥有者)做手机也曾失败。

  刚刚宣布将进军手机行业的360董事长周鸿�也对此表示赞同。他表示,360自己不会做手机,而是借助360对互联网的理解和资源帮助手机厂商转型互联网模式。他预计,每台成本千元左右的机器能赚500到800元左右。

  在易凯资本CEO王冉看来,互联网公司做手机长期看长期看最大的问题的是:门槛靠营销,营销无门槛。不过,他认为短期内或许都能成功,因为市场有空白,填空就赚钱。

  近期,百度、360、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纷纷宣告进军手机行业,尤其是低价智能机市场。百度目前的两款手机产品分布联合戴尔和长虹推出,而360的首个合作方已经初步定为华为。同时盛大手机、阿里手机正在筹备中,并有传闻网易也正在酝酿网易手机。

  资料显示,李开复创新工场目前已经投资了34个项目,其中与手机相关领域的有点心、豌豆夹、友盟、应用汇等,涉及手机操作系统、手机套件、手机流量统计、手机应用商店等各个领域。

  对于互联网公司做手机,我个人会非常鄙视那些所谓“深度定制”而实际上是删除谷歌帐号(Google服务框架/GoogleServicesFramework.apk)的那些平台,这不是国家政策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个公司道德底线的问题。谷歌应用删除了无所谓,用户可以自己安装,但是将谷歌帐号删除掉之后,用户只有通过刷机等复杂操作才能安装谷歌应用商店和其他谷歌应用,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种恶意绑架行为,这种行为应该遭到用户的抵制。

腾讯微博为何打不过新浪

  自从Twitter诞生以来,便在互联网领域掀起一阵微博风,但在天朝看来,Twitter言论太过自由,所以被无情的墙奸。国内有实力的互联网公司也纷纷跻身这一领域,一番竞争下来,大部分产品惨遭淘汰,现在发展得比较好的,不外乎只有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网易和搜狐微博现在还能入多少人的法眼?)。而新浪微博的猛烈攻势,更是打的互联网大腕腾讯毫无还手之力。

  腾讯一贯擅长于复制成功互联网产品的各种模式,但这次的微博之战,却惨遭滑铁卢,何故?今天,笔者就在比较浅的层面上(因为功力不够)分析一下,腾讯微博为何干不过新浪!

  1. 产品面世太晚

  在互联网行业,似乎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获得了取胜的重要砝码—-当然,被腾讯打败的产品不在此范畴,原因,你懂的!腾讯肯定比谁都清楚这一条互联网的潜规则—-腾讯靠IM软件QQ起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很早推出的QQ抢占了IM市场先机;而盛大的崛起,也取决于其在中国市场早早的推出网络游戏《传奇》(笔者当时还是热血粉丝,烧了不少钱啊)。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对于如此狂热的微博浪潮,腾讯并没有积极的跟风,而是被新浪先发制人。

  抢占先机,这条互联网行业潜规则,在社交产品里犹为适用。为什么?反观QQ,你是否有过不再使用QQ的想法?不管你有没有,反正笔者是有的!但后来还是被迫使用,因为朋友都在上面,想要换掉,谈何容易!

  在腾讯微博出来之前,联想到之前腾讯若干产品后来居上的案例,我曾下了一个相当二的预言:腾讯微博一出,新浪微博只有死路一条,我也肯定后换用腾讯微博。

  后来,腾讯微博出了,我还用新浪微博。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在新浪微博里已经认识了不少新朋友,你让我如何更换?

  2. 腾讯自身的优势造就了微博的失败

  如果要说腾讯微博失败的最大原因,那我会认为是这条。

  诚然,腾讯的优势非常明显—-他们完全用愁用户群,靠QQ培养起来的用户,一抓一大把,要拼用户,敢问全球哪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和腾讯抗衡?但这个优势在微博上并不适用,反而直接导致腾讯微博的失败。

  1)用户太多。用户多就是好事?这个信条在现在的社交产品行业并不一定适用。有用户,还得看这个用户是否活跃,不活跃的用户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腾讯错误的以为,如果能把QQ用户变成微博用户,肯定会干死新浪。所以,腾讯微博面世后,直接在QQ弹出通知,让QQ用户开通微博,因为很多人都开通了—–包括我爸爸妈妈这些上网只会聊天偷菜看视频的人,开通了后,基本上不用,甚至不知道这个产品能干什么。所以。看看你腾讯微博的粉丝和听众,你会发现,有很多僵尸粉。

  2)和自有产品定位重叠度太高。已经记不清腾讯出了多少个社交产品:QQ、QQ空间、QQ校友……我想说:腾讯,你到底要我用哪个?发在QQ里的签名,会发表在微博;空间里的说说,也会同步到微博。当我的好友看见这些信息,你认为他会在哪里回复?QQ的用户绝对最依赖QQ和QQ空间,没有其他选择。所以,鉴于腾讯产品之间的同步规则,表面上看上去很多腾讯微博用户都处于活跃状态,但那些信息,全是死的,用户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微博里发了这条信息,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用腾讯微博。

  3)这不是用户需要的微博产品。将微博用户和QQ用户打通,在笔者看来是腾讯出得最差的一盘棋。人们使用QQ,更多的是和亲戚朋友联系。而微博除了这个需求,更多的是和志同道合、自己感兴趣的人联系,这些人可能并不是现实生活中认识的,只是被共同的兴趣和价值观吸引到一起,有什么问题一起交流,有什么好东西一起分享,等等。而大家要用腾讯微博来做什么?因为腾讯微博自动推荐QQ好友的推荐机制,导致腾讯微博里很多听众和粉丝都是QQ好友,而QQ是做聊天软件的,这个理念在用户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当要和朋友商量一件事情时,你会用QQ,还是用需要等待他回复的腾讯微博?

  在笔者看来,这些原因导致了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之间的差距,当然,还会有很多用户体验和产品运营上的因素,笔者就不做分析了,期待大家的讨论!

  来源:投稿,作者:沙牛,原文链接

2012年5月12日星期六

Evernote:百年创业者

  虽然 Evernote 的桌面客户端早已提供手动录入笔记相关地点的功能,手机版更是可以自动将记笔记的位置记录下来,但说实话我之前并没有太留意这个功能。直到最近使用 Evernote手机应用时,我不小心点到其分类列表中的“地点”查看方式,呈现出来的过去几个月笔记的位置地图才让我意识到这个功能的意义:就像我们已经开始习惯用地点来管理我们的照片一样,Evernote希望用一切可能的形式便利我们的个人信息管理,就像我们的大脑一样。

  表象下的 Evernote

  作为笔记软件为人所知的 Evernote 并非如其给人的第一眼印象那样简单,跨平台的笔记同步、多样化的内容支持、强大的管理和搜索功能,这些仅仅是 Evernote 的表象,正像那句著名的口号所说的:“Evernote 要成为用户的外在大脑、全人类的记忆中枢平台。”

  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在我们的大脑中,一切信息都是通过彼此的关联来进行记忆和管理的。看到一个熟悉的地址,我们可能会想到一个很久不见的好友;听到一首流行的旋律,我们可能会记起曾经的一段趣事… 记忆的触发往往就来自于这些细小的关联,但在这个信息普遍过载的时代,我们难以分辨哪些信息、哪些关联是真正有用的,这导致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忘记那些也许很重要的回忆。广泛的记事工具因此开始流行,但无论是最简单的纸和笔,还是复杂的软件工具,它们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应该记录哪些信息、如何进行信息的管理、怎样在信息间获得关联。

Evernote

  Phil Libin 与其公司同样在思考这些问题,当他听到著名计算机专家 Stepan Pachikov 的团队已经在这个方向上走出第一步时,他迅速与其达成了合并意向。Evernote 的重心也开始从笔记记录,向如何为用户提供一种更好的电子记忆方式转移,其多样的笔记形式、广泛的元信息支持、方便的信息输入、强大的内容搜索正是希望为我们模拟真实大脑在处理信息时的关联,并提供一个大容量、安全可靠的存储场所,避免我们因为过载遗忘重要的信息。

Evernote

  数字中的 Evernote

  虽然有一个宏大的设想,也有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但 Evernote 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08 年的上线虽然受到广泛好评,但发展早期面临的用户增长缓慢与投资人的质疑,让 Evernote 曾经濒临倒闭的困境。但也许是运气,一位忠实用户的救急投资让其成功度过了自己最大的危机,在坚持其核心产品定位及免费加增值的清晰盈利模式下,Evernote 稳步前进的步伐已经证明了其巨大的价值,最新获得的 7000 万新一轮融资让其估值达到 10 亿美元,Phil Libin 证实公司正在为 IPO 做准备,同时也正计划进军中国这个让无数知名互联网公司遭遇滑铁卢的市场(最新消息:Evernote 打算在中国正式开展业务,同时在中国建立其美国以外的数据中心)。

  Evernote 真的值那么多钱吗?相比一年以前,Evernote 的用户量已经增长了三倍,达到 3000 万。而在这其中,付费用户比例达到 110 万,有近 4% 的用户付费,这在 Freemium 付费模式中相当的优秀。更值得注意的数字是,在 4 年之后,Evernote 依然能够保持 40% 的原始用户,更不用说新增的大量用户。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用户付费比例会有显著的提高,使用 4 年的用户中有 25% 均选择了付费使用 Evernote 的服务。

  Evernote 的核心要素

  Evernote 之所以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功,其一开始就确定的精准定位无疑是最大原因。

  无处不在

  要想真正成为用户的大脑,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如何让用户以最简单的形式记录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从简单文字、网页摘要、任务列表,到生活照片、语音录音、手写笔记,甚至更多附件,Evernote 为用户的记录提供了广泛的内容形式支持。从手机、桌面、网页客户端,到电子邮件,再到众多第三方应用,Evernote 真正做到了无处不在,用户在各个场景下都可以轻松向 Evernote 添加各种类型的笔记。即使是 Evernote 推出的如 Hello、Food,收购的 Skitch 等看上去独立的应用,其目的也都是为了更方便的实现用户的信息记录。

  Evernote 的跨平台同步功能让用户能够更方便的在任何地方管理自己的笔记。笔记的分享与协作(付费功能)也为更好的完善某一段记忆进行了很好的补充。此外,笔记的文件夹、标签、注释、元数据支持(地理位置、内容来源网站等),图片 OCR、语音转文本强化下的全文搜索等也为我们更好的管理信息提供了更强大的检索和关联功能。比如你在某个活动上认识了某个感兴趣的人,你可以通过搜索活动地点、活动照片、活动录音,或是人名等多种方式来查找他\她的信息,正像我们的大脑一样。

  Evernote 的信息管理可能还无法企及大脑那样强大的关联能力,但其无疑正在向其方向前进。

Evernote

  平台化拓展

  Evernote 的平台化思路无疑延续了其核心理念:让人们能够以更多样化的方式来纪录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毕竟人们日常使用的工具并非 Evernote 一款,如何能够利用更广阔的平台,为用户、也为自己更好的服务是 Evernote 的另一个重点。

  2010 年诞生的 Evernote Trunk 和其后的开发者社区自推出以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有数以千计的开发者发布了使用 Evernote API 的应用和服务。从文档管理、资料汇集,到会议记录、生活信息整理等,类型可谓丰富。这也是 Evernote 所希望看到的:为人们记录自己的生活提供更多样化的途径。这一切并不需要、也不应该都由 Evernote 自己亲力而为,而是通过为第三方开发者提供更好的平台,同时为自己的产品打造更大的机会。

  Evernote 去年举办了首届 Evernote Trunk 开发者大会,同时还主办了许多国际性编程马拉松(Hackathons),获得了广泛好评。此外,Evernote 的平台开发团队在去年也扩展了三倍,在前不久发布了全新改版的应用开发平台,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的帮助,这一切都显示 Evernote 的平台策略将是其未来发展的一个核心。据说其中国计划中也包含了与众多国内知名应用的合作,Evernote 的平台化未来值得用户和开发者期待。

Evernote

  清晰的盈利模式

  和现在很多火爆的应用(没错,我在说 Instagram)不同,Evernote 从创始之初就有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付费和免费结合(Freemium)。用户可以在一定限制下免费使用该服务,并通过付费升级至高级版,这也是 Evernote 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相比其他同样采用这种模式的服务,Evernote 的免费版并没有对功能进行太多限制,普通用户似乎并没有必要升级至付费服务,这让投资方一度非常担忧。Phil Libin 对此的解释是,用户在 Evernote 中存放越多的信息,Evernote 对他来说就变得更加重要。“你的笔记、你的餐厅、你的好友、你一年的生活,你许多年的生活,这些信息价值巨大。”你会吝惜到不给你的大脑供给吗?同样,对于一款存放了用户生活记忆,并帮助其进行检索的服务,一定会有用户愿意付费。

  Phil Libin 认为,对于 Evernote 来说,只要用户喜欢这一服务,他们最终将会付费,因为该服务的成功将对他们有利。“对 Evernote 来说,最重要的是让用户继续使用我们的产品,而不是急于让他们为我们的产品付费。”在其用户的付费比例数字之下,Evernote 的逻辑被证明确实可行。(见下图)

Evernote

  百年创业者 Evernote

  “Evernote 希望做一个百年公司,一个百年的创业者。” CEO Phil Libin 如是说。

  100 年后,我们可能不会再看到 Instagram,我们可能不会看到 Facebook,但我们的数据、我们的回忆?

  就其本身来说,Evernote 也许只是一款简单的信息管理应用,但其核心 - 用户数据和记忆的保存和检索却是一个恒久不变的主题。你想在几十年后找到你年少时的一段记忆吗?相信这不但不会随时间褪色,反而会像陈酿一样不断发酵着价值,这正是 Evernote 可能延续百年的基础。 

  当然,如果像《黑镜》里那种事无巨细的记忆芯片还是比较让人恐惧的。至少就目前来说,Evernote 提供的方案更加让人能够接受。

  投稿:极客公园原文链接

 

2012年5月11日星期五

Evernote发布“印象笔记”正式进入中国

  5月10日消息,全球知名云笔记服务提供商Evernote宣布发布新的中国服务“印象笔记”和全新简体中文网站,并将在中国设立数据服务器和合资公司,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Evernote副总裁Seth Hitchings在GMIC 2012大会上表示,Evernote每日新增用户6万多,新推出“印象笔记”将通过设在中国的服务器运行,中国地区用户数量超过100万,是Evernote第三大市场,但按目前的增长速率,很快会超过目前排名第二的日本市场。

  根据“印象笔记”的官网公告,“印象笔记”服务在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将依旧保持Evernote全球服务的三个用户数据保护准则,即:

  1、数据是用户的:所有存到Evernote的内容,它的版权和所有权都属于用户。

  2、数据是受保护的:未经用户的允许,Evernote没有任何权利查看,分享,使用,和分析用户的数据。

  3、数据是可转移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把全部数据迁移出去,不受任何限制。

Evernote发布“印象笔记”正式进入中国

  对于2012年5月10日之前注册的Evernote用户,可以继续顺畅使用Evernote服务(Evernote把它定义为“Evernote International”),无需做任何帐户和功能上调整。选择“Evernote International”服务请点击登录界面上的“For User of Evernote International”,选择“印象笔记”请点击登录界面上的“我是印象笔记用户”。

  据Evernote官方介绍,“印象笔记”与Evernote的区别主要不在界面,而在于数据的存储位置。印象笔记与Evernote使用的统一的软件架构,但印象笔记的数据存储在中国境内,为中国用户提供了更加友好的用户体验,更加快速的连接速度。

  初步试用体验

  Evernote.com本身也提供中文语言支持,从外观上看,和Yinxiang.com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经过测试,印象笔记网站的用户系统和Evernote.com的并不一样,使用Evernote.com的用户名无法登录印象笔记,需要使用的用户均要重新注册用户名。印象笔记网站登录后的界面和功能也和基本相同。

  经过域名的IP地址查询,Evernote.com的IP位于美国,而Yinxiang.com的IP位于中国北京,从中国用户的访问速度上看,印象笔记的访问速度的确是快于Evernote。

  和Evernote一样,印象笔记也支持所有的主流平台,包括iPhone、iPad、Android、Windows、Mac以及网页版,在客户端上,用户可以选择从中国版或国际版两个入口登录。

  Evernote提供的Skitch和Evernote Hello,音箱笔记也支持,并将其命名为“印象笔记·圈点”和“印象笔记·人脉”,而Evernote Food、Evernote Clearly、Evernote Peek这三个应用,中国版暂不支持。

  在笔记分享方面,Evernote支持将单篇笔记以链接的方式分享到互联网上,而“印象笔记”不支持链接方式的分享,只支持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自己的朋友,这显然是为了避规该服务在中国运营的政策风险。

  个人隐私问题

  总的来看,Evernote和Dropbox不同,其主要侧重于个人笔记的记录和保存,数据的私有性很强,中国版更将传播功能进行了一些限制,因此运营的政策风险相比Google来说要小得多,因此可能不会遇到Dropbox那样的麻烦

  然而,Evernote如果要进入中国,需要明确一个问题:用户的个人隐私以及个人数据是否会因为某些“法律”方面的问题而交给第三方,如果是的话,那应该明确几个问题:什么时候交,以什么方式交,交多少数据,交之前是否会通知用户。当年雅虎中国公司曾经将两个中国用户的私人电子邮件提供给相关部门,导致这两名用户遭遇到长达十年的牢狱之灾,如果Evernote也面临雅虎中国当年的处境,那么,Evernote会如何处理,这是用户最为关切的事情。

2012年5月10日星期四

互联网项目管理要点

  互联网项目,会定一个计划发布日期,然而这个项目有个隐藏的实际合理发布日期。因为软件开发并不是一个直接添加资源就可以加快速度的过程,所以这个实际合理发布日期是在现实资源合理利用前提下一个客观存在的最可能早的完成时间。项目进展的过程,其实也是发现这个隐藏的合理发布日期的过程。

  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当然是尽可能的赶上计划的发布时间,或者尽可能快的完成项目。但是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项目管理是一个欲速则不达的过程。如果这个计划发布日期早于这个实际合理发布日期,那你越往这个不合理的日期赶,工期内积累的问题就越多导致后期收尾的时候爆发,结果反而可能连合理发布日期都赶不上。借用《让子弹飞》里面的一句话,步子迈得太大了,容易扯着蛋。给项目组定一个个合理的看得见的小目标,步步为营,一步一步朝着看得见的并且合理的每一个小目标前行,每一个小目标的积累,才能最终走向项目的成功。

  所以务实的项目经理应该认识到如下几点:

  1. 项目组可以以快节奏的步伐在前行,但是项目经理本身一定要清晰的认识到,我们明面上是在赶那个计划发布日期,但是项目组实际的目标应该是那个客观存在的合理发布时间。

  2. 随着项目的进行,那个客观存在的合理发布时间会逐渐明朗。它与计划发布时间的差异也逐渐显示出来。此时有些项目经理往往会通过加资源的方法来尝试缩短这个合理发布时间。但是真实的情况是,除非你前期的资源配置不合理,不然在这种情况下加资源,对项目帮助不大。这个地方无须多说,有疑问的人,去看一下《人月神话》就知道了。

  3. 项目经理必须有一些坚持。领导或者业务部门经常会有一些压力下来,要求赶那个计划发布时间,同时要求你想尽任何办法去赶上这个计划发布时间。而现实状况下,如果你能够调整一些需求的范围,你还是有戏。不然,你要嘛此时报喜,后期报忧,要嘛此时报忧,后期不忧。掩盖问题往往可以让人开心,但是不代表问题不存在。

  4. 项目经理能做好的其实就5点:

   a. 控制好了需求;

   b. 及早的发现问题,报告出来并解决;

   c. 不出现资源空闲的状态;

   d. 利用好每个资源去做擅长的事,快速有效的推进各种任务;

   e. 不浪费资源去做一些对项目目标总体没有帮助的工作,或者一些后期会推翻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认识下,本文有如下几个要点:

互联网项目管理要点

  #项目责任感

  项目经理应该有这个的责任感,你要为这个项目的任何一件事情负责,因为这个事情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工期,而你为整个工期负责。

  一个例子,我发现现在的项目有一个紧急的问题需要项目组外的人帮忙解决。于是我把邮件发出去,通知Wendy赶紧处理这件事情。

  几天过去了,Wendy还没有处理。我想,我已经把问题说出去了,接下去就是Wendy的事情。

  那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我的整个工期受影响了。

  事后追究起来,我说,我已经发出邮件了,是Wendy没有及时处理。

  Wendy说,我事情那么多,我怎么知道这件事情这么急。

  项目工期受影响了,谁的责任?Wendy吗?不,是我自己。

  作为一个对整个项目负责的项目经理,没有人会比你更在意项目的进展。让一个不负具体负责的人去帮你推进你的项目,远远不如你自己用心推进来得有效。

  #项目经理是打杂的

  项目组里面的每个专业成员,他们都有擅长的领域,做他们擅长的事情是他们的快乐。而不属于他们擅长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就算是杂事一般。

  项目经理一定要有一个这样的意识:

  项目经理就是打杂的,帮助项目组成员把杂事处理掉,让他们可以专心的做他们擅长的事情,这样对项目组来说才是高效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测试人员Tracy在测试某个功能的时候,突然发现她需要一个账号,同时开通这个账号的某些特定的权限,同时她需要一些服务器的信息,比如主机名,某些功能文件夹存放的路径。但是她不清楚这个账号和权限要找谁开通,这些服务器的信息谁有。

  Tracy是个喜欢做测试的人,但是她不喜欢跟项目组外的人沟通,特别是还要到其他部门去找人问人。这些对她来说就是杂事,而且她对其他部门的人也不熟,一个一个问明显效率不高。

  你可以自己去帮她找到需要的信息,也可以找一个对这方面比较熟的人去解决,但是你绝对不能让她自己去做。

  “为什么我的手下不能解决这么简单的问题?如果连这种事情都要我来帮忙的话,那我这个项目经理做来干什么?她当项目经理得了。“这种想法千万是不可取的。

  你当这个项目经理的目的并不是管人,指使这人做什么那人做什么。你的目标只是把项目快速推进完成。

  #控制需求

  在所有因素当中,需求对项目的影响力,至少占50%以上。能够控制好需求,项目就成功了一半。控制需求,有如下几点:

  1. 必须有人能够当好产品经理这个角色

  一个项目组当中,其实人人都可以影响需求。但是管理需求的,是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如果你的项目组当中已经有一个很好的产品经理,恭喜你,项目经理可以轻松很多。但是世间事不会如此幸运,因为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产品经理都这么棒。作为一个对项目完成负责的项目经理,当你们组没有一个好的产品经理的时候,你必须意识到,你至少要扮演好一半的产品经理,除非你本身对项目的完成也没什么责任感。

  2. 管理需求的人要平衡工期和功能友好程度

  需求其实有两个极端,一个是尽善尽美,尽可能的让功能更友好,用户体验更佳;一个是尽早交付,一切改善性的需求都可以牺牲。

  只满足前者,项目工期可能会不断的拖延,因为很多功能的工作量其实是在细节的优化,而不是主要流程的完成。只满足后者,很可能会出现一个让用户很不满意的产品。

  一个有经验或者产品意识很好的产品经理,可以很好的平衡好这两点。如果产品经理不能平衡好,那只好依赖项目经理来平衡。这点,如果产品经理或项目经理不是天才的话,只能通过经验来学习。

  比如我们在做一个注册的页面,里面有个城市的输入框。城市的输入框可以做得很友好。如果要项目尽早完成,那么这个输入框我们只要让用户自己输入就行。一个比较好的设计就是两个下拉环框,一个选择省份,然后再选择城市。但是一个更好的设计是让用户既可以选择,也可以自由的在这个输入框里面输入拼音首字母,汉字,然后系统就会自己显示相匹配的城市让用户选择。后两者的改进肯定会花时间,但是如果这两种改进都不做,让用户只是自由输入的话,后期维护的时候就会出现用户输入不标准的城市数据,如果我们需要用户的城市数据做一些其他功能,就会有错误数据的风险。

  3. 懂得对不重要的需求说不

  如果你不能平衡好工期跟功能改进的话,有一点你一定要意识好,就是你一定要懂得对不重要的需求说不。这很简单,你对一个需求说不,只要这个需求不是一个会造成其他功能依赖的核心需求,就算这个需求后面发现必须实现,你可以补上,总体工作量并没有增加。但是如果你花资源去完成了这个需求,后面却发现这个需求是不重要的或者可以简化的,那你已经浪费了一些工作量。两者的代价相比,明显前者的代价比较小。

  4. 理好需求优先级

  需求的优先级应该满足如下几点:

  a. 确定不变的需求应该先完成,如果项目组去完成了一些功能,结果后面发现需求要改,那前期的一些工作量已经浪费了。

  b. 被其他需求依赖的需求应该先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不挡住依赖它的需求的开发。

  比如登录功能,很多登录后的页面都需要当前登录的用户信息。

  c. 主流程,或者核心需求应该先完成,改善性的需求应该后完成。

  比如信息列表页面,很多功能需要用户在信息列表里面选择要操作的记录。因此信息列表是核心需求。而在信息列表页里面一个列显示格式的美化,这属于改善性需求。

  #风险管控

  风险管控是项目经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一个好的项目经理应该尽量在早期把所有的风险都列出来,一个一个解决。一个流畅的项目,从前期到后期风险点应该是倒三角形的,就是前期风险很多,后期风险越来越少。而项目管理不畅的,则是一个正三角形,上面风险少,到后期风险就多了。

  项目经理应该尽可能的找出所有的风险点。假设有一个点,你不确定他是不是有风险的,那即使我们把早期把它当做一个风险点重视起来,带来的代价也远远小于在后期等它爆发出来的时候再处理。

  我们现实中就有一个很适合的例子。我们有一个功能是SSO,让合作方去调用我们的接口实现免登录直接从他们的站点跳转到我们的站点继续使用。因为关系到第三方,所以我们前期就有些担心到时候这一块会不会出现什么东西不可控。

  不过大家也就是想想而已,没有太在意。

  在项目后期的时候,需要跟第三方站点联调,通过他们的站点来测试我们的SSO接口和接下去的流程是不是可用的。结果这时候发现,因为第三方安全管控很严格,外部人员无法访问他们的站点。于是我们的测试工作就停滞在那边。后面弄得鸡飞狗跳,两个公司的IT以及架构组的人讨论来讨论去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发布时间最终还是因为这一点拖延了。

  #外部依赖最不可控

  风险管控还有个要点要记住,项目组能处理的问题,算是小问题。需要项目组外的人员处理的,才是大问题。因为项目组外的人员不受你调配,他应承你的时间不一定是你满意的时间;即使是你满意的时间,也不一定真的就能确保在那个时间完成;就算真的完成了,也不一定就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必要的时候,任务要步步紧跟

  项目经理并不是把任务简单分出去就可以不管的。如果你的开发人员不是很有经验,或者技术实力很强,思维很缜密,那你应该紧紧的跟进你分发出去的任务。

  1. 你应该经常去看一下他们的任务开发到了什么程度,可以的话,让他运行给你看一下。

  2. 问一下有没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可以帮助他的。因为很有可能他就有个问题在纠结,而其实你因为经验或者了解更多的背景,很简单就为他指出简单的解决方案。

  3. 你在检查的过程当中,也会有可能发现一些他可能还没发现的问题,或者跟这个任务相关联的问题。

  任务的完成进度和完成质量,是影响项目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项目经理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帮助每个任务的快速推进。

  #做当前,看后续

  当我们把当前的做的迭代的需求,流程,依赖以及其他的疑问理清楚,让项目组可以顺利推进的时候,项目经理不应该再专注在当前的迭代,而是要开始想整理下一个迭代的事情,让大家在完成当前迭代的时候,不需要暂停在那边,去等待梳理下一个迭代的问题。

  举一个例子,当前的迭代我们在做用户登录的功能,做完这个迭代,接下去我们就要做登录完的首页展示。开发组在做登录的时候,项目经理也跟着在那边捣腾登录的细节。等下一个迭代开始的时候,项目组才发现首页展示只有原型图,UI 跟HTML都还没做出来,而其他功能更没有准备。于是项目组就只好花两三天的在那边等UI和HTML。

  #固定的项目组成员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要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重视。

  正如随便加一个开发人员进来并不能够立刻让整个项目进展加快,换一个人的话,整个进展肯定也会受影响。

  #组员潜力

  每一个程序员,测试人员,美工,产品经理,都比你想像的要聪明。如果你没有对你组员的能力有个清晰的认识,那你可以尝试给他的任务增加一些难度,超过你原来的预期一点点。他能完成,你以后可以再增加一些难度。直到他直接跟你说他搞不定。如果你觉得你已经有个清晰的认识了,那你也应该记得,只是你觉得。

  我们有一个项目,里面有个很棒的程序员Joy,平常是个很低调的人。项目经理分任务的时候,就给他几个特定的模块让他完成。他也坚守岗位,做好他份内的事。项目因为种种原因,不断的拖延。但是Joy还是很诚实的做好他的本分。

  后来有人跟Joy讲,你以后要把自己当dev lead看,所有开发的事情你统筹。

  Joy还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他继续做他本分的事情,只不过这次的本分就是统筹负责所有的开发问题。

  接下去就是项目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的被快速解决掉,其他程序员也得到强有力的帮助,快速处理到自己手头中的bug。

  项目进展很快赶上了原来的计划。

  你真的很好的发挥了你组员的潜力了吗?

  #人人看到全盘

  项目经理能够很好的分配好任务,让各个组员可以较独立的工作,这是不错,但也不见得就是好事。因为软件开发是一个团体的工作,各个人做的事情之间都有交叉。我做的功能,接下去就要调用你的接口。你做的页面,接下去就要跳转到我的。

  Bruce做一个功能,是要显示公司人员信息的列表。里面有个操作,选择一个人员计算出勤率。这个操作不是Bruce完成了,他只要直接调用Lisa的页面,Lisa的页面会直接计算出勤率并显示出来。Bruce认识,他只要简单传一个人员的ID过去就可以了。

  Lisa做这个出勤率的页面,因为这个人员是属于业务人员,经常要在分公司跑,所以只能计算他在某一个分公司的出勤情况。她以为大家都知道。

  等大家都完成了,QA在测试的时候,发现在人员信息列表里面点进去,显示不了出勤页面。整个流程都走不通了。

  后来才发现有2个问题没解决好,一个人员信息跳转到出勤页面前要传递当前的分公司信息,一个是出勤页面还要增加选择分公司的功能。

  这2个问题一个是QA测出Bug,一个是需求还有不足。而这本来是应该在开发周期内就可以发现并解决的问题。

  根源就在于,Bruce跟Lisa在做手头任务的时候,都没有去考虑跟其他人的关联。而他们2个人都没有去考虑的话,其他人更不会去考虑了。

  如果Bruce或者Lida在做任务的时候,去想想他们彼此怎么串联起来,这问题本身就很简单了。

  项目组的每个人,可以重点在自己手头的任务,但是思路必须是在全盘,大家脑子里面都要经常去想想,整个系统是什么样子的,我的功能前后的依赖是什么样的。项目经理平常要引导大家这样想。

  #一定要分成每一个小迭代

  步伐迈得太大了,你就不知道你迈得对不对,迈得够不够快。项目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每一个小目标,整个项目工期分成若干个短迭代,一个一个的完成。每一个完成的小目标都能帮助你理清整个项目的进度,方向,帮助你审核一下目前的思路是对的还是错的,出错了,也能够及时的调整。

  #不做一半的功能

  如果我们做了2个功能,但是我们每个功能都做了一半没全部完成,那目前为止我们总计完成了多少个功能?1个?

  不是的,完成了0个。一个功能除非真正完成并且通过产品经理的检查,不然你永远不能确定这个功能是不是还有一些遗漏的地方。

  100个完成度为90%的功能合起来,完成的功能还是0个。你很兴奋你的程序里面有很多功能,但是你试了一个又一个,结果发现每个功能都是半成品,没有一个功能可以正确解决你的问题。

  对于半成品的功能:

  1. 你其实并不知道你还剩多少工作量,因为已经“完成“的工作不能验证说是真正完成的。

  2. 你没法给业务部门或者客户做演示,因为这些功能没做完。

  3. 如果业务部门让你暂停一下,就先按照目前已有的功能去让客户测试一下,你会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所以我们做功能的时候,要确保我们在做的功能已经是真正完成了,我们再去接着做下一个功能。

  #不让细节影响你的目标

  项目组的人很容易沉浸在功能的细节当中,为一些友好美观的显示,炫丽的功能或者很酷的设计浪费大把的时间,忘记了这个项目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其他人可以投入,但是项目经理一定要能够抽身事外,专注在项目的全局。沉浸在细节当中很容易让人忘记工期,忘记项目的最终目标。

  我这个提示信息的颜色会不会太淡了?要不要再调深一些?

  我这个按钮是不是可以往左边移10像素,这样更好看?

  这个地方要不要来一个自动提示,这样会更友好一点?

  我这个面板的显示要不要使用渐变的?1秒内渐变完成会不会太快?用户会不会还没看够?

  你先把功能完成再说好吗?以后有的是大把的时间美化这些。

  #正确的里程碑要点

  我们碰过一个项目,项目经理的报告说,目前的状态是开发完成。结果一看,这样说的依据是分配到所有开发人员的任务,开发人员都认定为完成了。于是大家就认为目前是开发完成,进入QA测试的阶段。

  结果QA报怨测试不下去,流程都走不通。产品经理进去看了一下,也说很多地方功能缺失。根本不能认定为开发完成。

  1. 一个项目,或者一个短迭代,应该先列出一个所有人都认同的里程碑列表。

  比如,分为框架设计完成;分解出来的需求已经可用于开发;子任务划分完成;子任务已经分配并预估完成;各子任务完成;开发人员整合测试完成;产品经理检查通过;QA测试通过。

  2. 每个里程碑的完成要有大家都认同的验证方式

  比如如何判断开发人员整合测试完成,是不是开发人员坐在一起或者开发组长把所有流程都走过一遍,然后发现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自我管理

  前面讲了这么多,弄得好像项目经理很重要,缺了这个项目经理整个项目就不转了。如果项目经理的手下是固定的,只不过做的项目不一样,那我建议项目经理在完成项目的基础上,一定要考虑这样一个目标:

  建立一套流程,一套大家都熟悉并且会遵守的流程。这个流程可以保证整个项目组在项目经理不在的情形下,也可以运转得很好。

  目前项目处在什么阶段,这个阶段大家要做什么,下一个阶段是什么;这个阶段有什么任务要做;每个阶段碰到问题要怎么处理;每种任务或者问题由谁来处理。这些并不是很难学会的东西。项目的成员经历过几次,很容易就可以理解要怎么做。项目经理除了推进项目以外,还要在项目的过程中把流程的思路,解决各种问题的思路教给大家,同时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达到项目组可以自我管理的程度。

  一个可以自我管理的项目组,才是一个稳定高效的项目组。项目经理才可以抽身出来,同时去做一些其他的对部门,对公司同时也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来源:投稿,作者:王伟杰,原文链接

2012年5月9日星期三

国内街景地图暂时下线

  国内主要提供街景地图的两个服务:SOSO地图街景服务和城市吧均因为政策性原因而下线,目前访问城市吧的街景地图,网站提示“街景目前暂时不能提供服务,不过街景会回来的”。这两个街景地图服务的具体恢复时间不详。

  城市吧是国内最早提供街景地图服务的网站,早在2006年7月份就上线了,比谷歌街景地图的上线时间还早,不温不火地运行了六年的时间,直到2011年底,腾讯SOSO地图集成了城市吧的街景地图,一下子引爆了中国街景地图的市场,让街景地图走向了大众,但同时也为这个服务的前景带来一定隐忧。

  而此次国内街景服务被叫停,主要因素还是国家的政策性问题,相关国家部分要指定一些管理街景地图的“法规”,为此月光博客就此次街景服务的下线而采访了城市吧,据城市吧微博透露,“城市吧街景服务接到上级通知暂停向公众发布,国家对于街景地图等影像地图这类新形式,逐步进行规范,这对于行业发展也是一件好事情。城市吧内部正在进行紧张的数据处理工作,应该不久就可以重新提供服务,城市吧提供服务后SOSO预计也可以正常恢复服务。”

国内街景地图暂时下线

  2010年5月,国家测绘局在其官网发布新的《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标准》,将网络地图等纳入互联网地图管理范围,并指控一些提供卫星地图地标的网站“泄密”。五个月后,网络地图国家队上场,国家测绘局宣布“天地图”正式开通,支持普通地图、卫星地图和三维地图。天地图的卫星地图虽然没有“泄密”,但却使用了和谷歌地图相同的卫星地图数据,并且不注明数据来源。月光博客对天地图的网页版和手机版都进行了评测(12),其用户体验相比国内其他商业地图服务来说具有较大的差距。

  根据我的判断,这次对于街景地图的管理,应该和“泄密”无关,因为街景地图比卫星地图更不容易泄密,我们知道,街景地图大多是在大城市的大街上采集图片信息,大街上都能看到的东西没有机密可言,所谓的涉密信息更不可能放在大城市的大街上供人欣赏。

  街景地图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用户个人隐私问题,虽然街景图片普遍采用了面部模糊技术,但还是有很多人都不愿意自己的照片被公开发布到网络上,批评者认为,街景车所拍摄的图像严重侵犯了公众隐私权,且为犯罪分子寻找潜在的下手对象提供了方便。在之前谷歌街景地图提供的照片中,就出现过不少让人难堪的镜头,比如离开夜总会的男士、穿比基尼晒日光浴的女生在自家洗澡的女子、以及无头死尸的照片。

谷歌巴西街景地图发现尸体照片

  谷歌的街景车不仅是拍摄街景,还会收集各地的无线网络(WiFi)信息,会记录用户的MAC地址,甚至包括私人电脑发送的未加密邮件、上网记录、文本信息以及密码。这引起了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司法部以及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等政府机构的关注并展开调查。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的相关机构也展开了相应调查。

2012年5月7日星期一

迎接视网膜屏幕时代

  如果说 iPhone 4/4S 上的 Retina Display 还是让视网膜屏幕停留在小尺寸设备上的话,那么新一代 iPad 和即将到来的新一代 MacBook Pro 则是让视网膜屏幕成为下一代笔记本电脑和平板产品升级的焦点。可以预见的是视网膜屏幕时代已经距离我们不远了。

  最近新一代 iPad 的上市让大尺寸视网膜屏幕成为可能, 而即将到来的 MacBook Pro 也将搭载 Retina 高 ppi 屏幕的传言以及�宏、华硕也将在超级本引进视网膜屏幕的消息,都使得视网膜屏幕成为下一代笔记本电脑和平板产品升级的焦点。那么最近越演越热的 Retina 高像素密度屏幕(高 ppi)未来会不会成为标配?除了苹果外,类似 Retina Display 这样的高像素密度屏幕会不会出现在其余的手机、平板和电脑上呢?未来甚至 Retina 会不会成为标配呢?

  关于 Retina Display (视网膜屏幕)和 ppi 的关系请详见《电子阅读器之争:The New iPad VS Kindle》

高分辨率屏幕 与 高像素密度屏幕

高分辨率屏幕

  在 Retina 视网膜屏幕面世之前人们很少关注像素密度,尤其在 Windows 系统下,提高屏幕分辨率一般都是通过提高屏幕尺寸。而随着屏幕分辨率的提升,图像和文字显示目标会相应缩小,造成观看极其不便。因为系统并不会自动根据屏幕尺寸和分辨率关系相应的调整文字和图标的大小。(即使手动调整也会因为微软一直采用的点阵字体和大多数位图在提高分辨率后,因为多于出的像素点没有填充渲染会出现拉伸,进而会产生锯齿,这也是系统不会自动适配的原因之一)

  这也就给我们造成一种假象:显示器尺寸越大,分辨率就会越大。

  所以当最近苹果的 Retina 视网膜屏幕令很多人困惑不已,为什么那么小的屏幕会有那么大的分辨率。为什么那么大的分辨率,非但没有使得文字和图像变小,反而更加清晰了呢?

高像素密度屏幕(高 ppi)

  严格来说,高像素密度屏幕也是属于高分辨率屏幕,不同的是高像素密度屏幕在提升了分辨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其像素密度,即相同的尺寸有着更大的分辨率。以评估的 Retina 视网膜屏幕为例,它并不是像普通显示器那样通过增大尺寸来增加分辨率,而是靠提升单位面积屏幕的像素数量,即像素密度来提升分辨率,这样就有了高像素密度屏幕。

  同时操作系统也会自动采取相应的模式(如 Mac 下的 HiDPI)进行适配,将缩小后的字体(苹果一直采用矢量字体)和图标重新放大,这样苹果用了更多的像素数来显示同样的内容,显示尺寸仍然不变,但是多了更多细节,因此会有非常明显的视觉效果提升。

  因此,要推动高分辨率屏幕并不容易,由硬件到周边,系统到程序都要跟着支持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如果系统不跟着调整,2800 x 1800 分辨率在 13 英寸屏幕只会让人瞎眼也看不到字体和图标。

高像素密度屏幕的适配

  那么应当如何整合系统和高分辨率屏幕呢? 我们以 Retina 为例看看实例。对于苹果来说要想适配 Retina 屏,除了系统默认支持外,苹果无论在 iOS 还是 Mac 设备上都是采用将分辨率提高 2 倍,即对应 UI 尺寸分别扩大为原来的 2 倍的方式来进行 Retina 适配的。

iOS:

  1. 一个应用想要适配升级为 Retina 屏幕的 iPhone 4 和 iPhone 4S 的话只需要以之前 iPhone 型号(iPhone、iPhone 3G 以及 iPhone 3GS)为基准进行设计或重新设计,将 UI 尺寸分别扩大为以前的 2 位,制作出两倍于之前的图片资源即可。最终通过系统的适配使得相同的内容在相同尺寸的两种分辨率上显示的物理大小也完全相同。

  2. 适配 The New iPad 和 视频 iPhone 4/4S 是一致的,也以之前的 iPad 、iPad 2 模板为基准进行调整适配即可。

MacBook:

  其 HiPDI 模式也是与 iOS 设备的适配一致。

迎接视网膜屏幕时代

  我们可以看到,采取这种偶数倍的放大的方式是比较简单的,而苹果一直统一的设备和封闭的生态系统使得适配工作量大大减少。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其他设备如果配备类似 Retina 这种高像素密度屏幕来如何适配。

安卓:

  比起苹果来说,安卓系统的适配就麻烦多了,因为众所周知的安卓设备有着各种尺寸和分辨率。好在 Android 官方已经对各种屏幕进行了密度等级划分,分为“低密度(LDPI)”、“中密度(MDPI)”、“高密度(HDPI)”、“超高密度(XHDPI)”这四个规格,并同时将“中密度”定义为基准线。

  如果要对安卓进行适配的话需要以中密度的屏幕作为基准进行设计,然后给其它密度的屏幕提供相应的图片资源。最后通过系统的适配性自动处理,一样使得相同的内容在各种屏幕上可以显示比较接近的大小。考虑到安卓设备的“多样性”,这个工作量可想而知了。

PC(Wintel):

  再回过头来看看 WinTel 阵营,杂乱的安卓设备比起 Wintel 来说简直就是不值一提,无穷无尽的配置要想实现像苹果那样实现视网膜屏幕的适配基本是不可能的,加上 Windows 系统多年问题的积累也基本断绝了从传统 Windows 桌面系统方面进行优化的可能。那么暂时只能将希望给予微软最新的 Windows 8 上面了。

平板(Win 8 + Ivy Bridge):

  微软其实一直也在观察来势凶猛的 Retina 高像素密度屏幕,在认同了这种趋势的同时也对未来 Windows 平台做了规划。

 迎接视网膜屏幕时代

  近日微软还官方专门针对高 ppi 屏幕适配问题发表了一篇名为《适配所有屏幕》的文章,在里面提到微软将借助 Windows 8 的 Metro UI 和其在平板上的手势来解决因为屏幕分辨率增大造成的缩放,采用 100%、140% 和 180% 三种不同的缩放比例来解决缩放图形和视觉效果在类似 Retina 高像素屏幕上用户界面元素面积太小的问题。并同时表示未来将放弃传统的点阵字体,开放供开发者利用矢量字型和图文件(SVG)进行架构,来协助开发者为未来各种分辨率的适配做准备,助力 Windows 8平板电脑加入到视网膜行列。

高像素密度屏幕时代的到临

  近两年随着 iPhone 3GS 升级到 iPhone 4,iPad 2 升级到 The New iPad,屏幕似乎已经开始不再以分辨率为中心,而是转向由像素密度(ppi)为导向。在前一周英特尔在 IDF 2012 大会上正式发布了最新的四核移动处理器 Ivy Bridge,新发布的 Ivy Bridge 的处理器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尤其是在图形处理上。配备的核芯 HD 4000 集成显卡在没有独立显卡支持的情况下可以支持 2560×1600 像素分辨率的屏幕。

  “ Intel’s Ivy Bridge Processor is built for Retina display computers, if OEMs choose to use it. ”-英特尔副总裁 Kirk Skaugen

  同时 Intel 还公布了 2013 年要普及提升高像素密度屏幕(ppi)的计划,按 Intel 的规划,到2013年高像素密度屏幕将会全面铺开。

Intel Screen Plan 2013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未来视距为 12-16 寸的设备屏幕 ppi 将达到 300,视距为 16-24 寸的设备屏幕 ppi 将达到 250,视距为 24-30 的设备屏幕 ppi 将达到 220 ,对应的 ppi 均在相应视网膜屏幕标准 ppi 之上。可以预见的是 ppi 时代即将来临,未来 ppi 将成为用户衡量显示器最重要的参数,而不是现在的尺寸大小。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 ppi 将成为用户衡量显示器最重要的参数,而不是现在的尺寸。未来 Retina 视网膜屏幕会不会像 iPhone 那样使触屏成为标配那样也在显示器业界掀起新的革命还有待商榷,因为在路上还视网膜屏幕的适配、 IGZO 面板的产能以及升级后带来的电量续航和散热等问题依旧不能回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即将迎来视网膜屏幕时代,就在不远的将来。

  面对即将到来的视网膜屏幕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投稿:极客公园 , 原文链接

360涉足智能手机领域所谓那般?

  5月4日晚,360董事长周鸿�在其微博中宣布涉足智能手机领域,称360将与手机厂商合作,推出多款定位低端的360用户特供手机。

  事实上,传统互联网巨头越界推出智能手机早已不是新闻。Google在收购摩托罗拉之前就已经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机,Facebook与亚马逊智能手机的传闻也是甚嚣尘上。在国内,之前已有阿里巴巴、新浪、盛大以及百度等互联网巨头联合手机厂商推出整合自己服务的定制机,这次360的加入也只不过是在此战场上又增加了一名参战选手。

  在目前的智能手机市场,虽然苹果独占鳌头,但已然是群雄争霸之格局。传统互联网巨头鱼贯而入,跨界加入本已经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究竟是为哪般呢?

  智能手机能为他们带来丰厚的利润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传统手机厂商最近的业绩表现。

  2011年第四季度,HTC的净利润下降了26%,到了今年第一季度,HTC的净利润更是同比大跌70%,市场风光不再。

  今年第一季度,摩托罗拉移动期内营收30.8亿美元,同比增长1.5%。净亏损8600万美元,即便如此仍好于市场预期。

  传统巨头诺基亚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诺基亚实现销售约96.65亿美元,同比大幅减少29%,净亏损约12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则盈利约4.52亿美元。

  这么看来看,似乎手机这个行业并不能给大多数厂商带来丰厚的利润。根据Horace Dediu发表在著名分析网站Asymco的文章,苹果和三星占有了手机厂商所有利润的99%(如图),其他的大多数厂商则都处于微利或者亏损的状态。

  智能手机领域的高端市场基本上有苹果和三星把持,国内的厂商想往高端渗透抗衡这两个巨头困难重重,因此他们大多集中于中低端智能机市场。此前盛大、阿里巴巴等推出的智能手机基本上也都是千元上下,利润微薄,相信此次360的加入也不会例外。

  传统的互联网巨头加入智能手机市场,很难从手机本身赚到丰厚的利润,那么他们为何竞相进入这一看起来并不那么美好的市场呢?

  争夺终端,布局移动互联网

  iPhone和iPad的成功启动了全球的移动互联网市场,苹果创造的“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应用程序”的模式确立了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和游戏规则。在我国,随着3G移动通信技术的逐步完善以及智能手机价格的不断下降,智能手机出货量以及手机上网用户正在迅猛增长,移动互联网正处于爆发的前夜。相比PC机,移动设备更加的灵活,而且粘性更高,因此它很可能会逐渐取代PC成为主流的上网工具,未来互联网的核心也可能将不再是PC,而是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将会重塑现有互联网行业的整体格局。

  正是基于这样的假设,无数怀揣颠覆现有产业格局以及创造 “下一个谷歌”、“下一个微软”梦想的创业者投入到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赶上这波浪潮是企业立于不败甚至弯道超车的绝佳机遇,而错过这波机会则很可能会被淘汰出局,至少也会丧失往日的活力,就像微软错过了互联网不得不面对后来雅虎和更强大的谷歌的竞争,就像谷歌错过了社交网络不得不处处接受Facebook的挑衅,何况未来移动互联网带给行业的改变或者颠覆将远远大于门户网站、搜索以及社交网络。

  在这样一个行业巨变的前夜,传统的互联网巨头也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潮流滚滚向前,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于是乎,大家人人自危纷纷拥抱移动互联网。以360为例,其很早就相继推出了完全免费的手机安全软件“360手机卫士”和帮助用户管理智能手机的“360手机助手”,均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和安装量。

  苹果凭借其前瞻性的市场布局和先进的技术实力打造了一大片绿洲,供像360手机卫士和360手机助手这样优秀的应用在绿洲之上汲取养分,茁壮成长。但是面对移动互联网未来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变局以及重大机遇,任何有理想的互联网公司肯定不甘心仅仅作为在别人绿洲上生长的植物,打造属于自己的绿洲才是他们的梦想和追求。

  相比从手机操作系统或者全产业链出发去打造自己的平台,智能手机无疑是更适合的切入点,因为现在手机制造的硬件和软件的门槛都在逐步降低,而且智能终端是用户接触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入口,互联网时代的操作系统之争、视窗之争均属于此类占领入口的竞争。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智能手机价格的逐渐下降,功能机用户逐步向智能机上迁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目前,我国有10亿的手机用户,移动终端将会数倍于PC,而且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了用户随身携带的必备品,这使得移动设备的用户粘性极高,开机时间长,使得用户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使用手机服务。于是互联网巨头希望能推出自己的系统和平台,保证自己开发的应用程序能够长时间的在用户的手机上占有一席之地,增加用户的粘性,在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市场跑马圈地扩大版图。

  此外,移动互联网很可能会成为互联网的重要载体。移动终端的数量数倍于PC机,通过对移动终端的占领将部分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转化为互联网用户,打通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现有区隔,形成一套体系,这将会极大的拓宽企业的市场空间,从而带来庞大的收益。

  疑问:终端能实现他们的移动互联网梦想吗?

  通过智能终端抢占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入口,从而大力推行自己的移动服务并打通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之间的区隔,恐怕是传统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智能手机领域所打的如意算盘。但是硬件领域毕竟完全不同于互联网,面对激烈的竞争,想要打造出苹果或者Kindle般大受欢迎的产品实属不易。

  产品的热销需要有出色的卖点,那么互联网巨头们的手机卖点在哪里呢?新浪手机大肆宣传一键整合微博,百度易手机着重强调整合智能搜索、云服务和其它百度特色应用,阿里云手机则高度宣扬整合阿里巴巴旗下电子商务服务,可是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样做的价值究竟几何呢?消费者会仅仅因为一款预装了某个厂商的应用而对这个手机趋之若鹜吗?

  众所周知,目前不管是使用哪种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都可以在相应的应用商店中下载各种应用程序,也可以卸载或者对某个应用程序弃之不用,这样的话事先将这些应用或者服务预装在用户的手机上究竟有多少的价值呢?不管是否预装,用户都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某个应用程序。就像微软在很多产品都集成了windows live,用户不见得真正登陆。小米手机里也内置了 Gtalk,大多数用户却对之视而不见。决定一款应用是否受欢迎还是取决于其能给用户带来的价值,强行的预装并不见得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那么,智能手机能帮助传统的互联网巨头实现移动互联网的梦想吗?我们看到了智能手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性,但对于互联网巨头切入这一市场的实际效果也存有大大的疑问,至于问题的答案我们交给时间。

  来源:william投稿。

2012年5月6日星期日

三大云存储服务对比

  几年前就有传言说google或推出云端存储服务,直到2012-4-24,Google Drive终于来了,中文名“Google 云端硬盘”。

  很多人都很期待Google推出的云存储服务,因为多数人相信,没有比google更适合做云存储的公司了,作为一个标准的Web公司或者说互联网公司,云端理所应当的优秀。但比起几年前听传言时的激动,真正的Google Drive发布时,笔者对于google的云存储服务已经远没有以前的热情了。因为现有的云存储服务已经完全满足笔者的需求,更何况笔者用dropbox已经有几年时间,对于像笔者这样有点恋旧情节的人来说,Google Drive如果在技术上领先的不是一大截,也是不具吸引力的。

  抱着笔者对Google的相信,已经残存着对google云端存储服务的一点点好奇。在下载客户端体验之后,笔者觉着,有必要谈谈Google Drive(Google 云端硬盘)。因为他引发了一场革命:让用户在本地和云端做出选择!

—————————–分割线———————————

* 先来比较一下现在主流的三大云存储

* 免费存储空间大小

免费存储空间大小的比较

免费空间的比较

  Dropbox的免费空间只有2GB,但我们可以通过邀请来增加免费空间。

  Google Drive默认空间有5G。

  SkyDrive自4月24日起已经把免费储存空间从25GB降至7GB。

* 收费存储空间大小和价格

  Dropbox:
  50GB: $9.99/月:$99/年
  100GB: $19.99/月:$199/年
  1TB 以上: 五名使用者 $795 起

  Google Drive:
  25GB: $2.49/月
  100GB: $4.99/月
  1TB: $49.99/月
  16TB: $799.99月

  SkyDrive:
  20GB: $10/年
  50GB: $25/年
  100GB: $50/年
 

  随着SkyDrive的升级,推出了付款计划。三大云存储都可以扩展使用空间。

  在价格上,显然Dropbox非常贵。同取100GB作为对比,Dropbox需要 $199/年,Google Drive需要 $60/年,而SkyDrvie仅需要 $50/年,并且有传言说可能以后会将至 $10/年而大小上,Google Drive最大居然支持到16TB,不得不说笔者还是略感惊讶的!需要特别注意的事,在购买Google Drive的同时你的Gmail账号将自动升级到25GB(任何收费空间计划)。

* 平台的支持

支持平台的比较

客户端平台支持的比较

  这里说的平台的支持是指客户端平台的支持。关于Web端,那就是浏览器和响应插件的事了。下面再说。

  三大云存储均支持主流的WINDOWS、MAC、IOS。微软的SkyDrive当然支持了window phone系统,Google的Google Drive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支持了Android。Dropbox在平台的支持上稍有优势,支持Linux和黑莓智能机系统。

*支持的文件格式

  SkyDrive和Dropbox的Web应用程序的内置文件浏览器中最常见的文件格式,包括Office套件的常用格式,PDF文件、视频和图像文件格式。Google Drive支持30多种格式,甚至包括Photoshop样机文件、Illustrator文件和AutoCAD图纸。而有异于SkyDrive和Dropbox的是,Google Drive无需额外的软件。

* 备份和恢复

  这一点上三大云存储都提供了备份和恢复功能,Dropbox提供30天之内的任何文件的恢复,Google Drive也有回收站的功能 SkyDrive只要你删除的不是Web程序内的文件夹,也都是可以恢复的。

—————————–分割线———————————

  那么简单的比较了三个云存储的基本之后,

* 再来看看Google Drive的特性

  性能上的小特征就不提及,在此只介绍笔者个人认为值得关注的三大方面的特性

* 云和协同创作

  这也算特性?这是云存储的基本!但,最基本的东西需要做的最好。Google在宣传片里强调的就是这一点。

* 搜索和识别

  哦,搜索。当然,这是Google推出的云存储服务,怎么能忘记本行,但智能的是,Google不仅讲搜索融合进了Google Drive更内置了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文本识别)技术和Google Goggles技术。

  上图分别说明一下:

* OCR

比如笔者搜索“sin(x)”会把笔者的文件里所有包含这个词的文件全部出现,下面一个是doc文档,还一个是PDF文件。可见,Google的OCR可以将图片或PDF文件直接转化成文本识别。

OCR文本识别技术

 

* Google Goggles

  如果之前用过Google Goggles的人,绝对对此都会相当满意的,以为它真的十分强大。笔者这次用”skydrive”作为关键词。

Google Goggles试图技术

  可见图片中没有出现“skydrive”但是依然可以搜索出来。也算是Google Drive整合的智能特性之一吧。

  有人说同步的工作dropbox完全可以胜任,搜索的功能,借助evernote可以简单实现,OCR的功能可以借助OneNote实现,关于协同创作,skydrive+office才是王道,那会有人问:

那到底Google Drive有什么地方区别于其他两个存储?怎么引发革命的了?

* 完全在云端

  这一点才是这次Google Drive推出而引发革命的重中之重!

  在 Dropbox 流行已久,SkyDrive也在这几年逐渐成长着,Google Drive横空出世,就像笔者一开始说的,不拿出点真技术,是不会吸引人的。这次在笔者看,Google像Apple有点像,因为这次Google也想改变世界:Google希望所有的用户不仅仅是把文件存放在云端,就连创作,浏览,使用等一切相关的工作也全部在云端。

  笔者单纯的在第一次用Google Drive的时候想测试一下Google这次配备的存储服务器速度如何的时候(毕竟youtube上传的速度比其他视频网站快的不是一点两点)。发现笔者上传的1.2GB的一个视频文件下载下来仅有4K大小,笔者以为可能是下载工具的解析问题,又重新试了一次,还是4K。抱着疑惑,点击这4K的文件看看能有什么奇迹发生吧,结果令笔者不敢相信的是,它居然在笔者的浏览器中直接打开了!

  Google Drive将默认的下载方式设定为只下载文件的链接或者说是快捷方式,一切还是在云端。这也非常符合Google的风格:它本质上就是一家互联网(Web)公司,将一切数据与编辑工作放在云端来处理。

  对 Dropbox 来说,本地是其文件最终的归宿,云端只是一个中转和备份的场所;对 Apple 来说,应用是其文件最终的归宿,脱离应用的 iCloud 甚至没有一个能够让用户访问自己文件的方法;对微软来说比较复杂,在新版 Skydrive 发布前,Office 是其文件最终的归宿,现在其类似于 Dropbox,而未来可能会向 iCloud 靠近。而 Google Drive 则有所不同,从其当前发布形态就可以看出来,Web 是其服务的核心。

  这一步在笔者认为是Google以Web为核心的观念下,非常重要的一个举动。像两年前chrome OS推出是Google自信满满的说以后Web操作系统才是未来一样,这一次Google又将云端提升到了一个高度。而 Google Drive,与其说是一个跨平台同步的云存储服务,更不如说是 Google Web 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是 Google 从搜索时代开始、Chrome 时代全面展开的云平台战略的延续和核心,目标是让用户最终全面转向 Web 应用。

  在这又不得不回头说说平台支持的问题,笔者在对比Dropbox、Google Drive和SkyDrive的时候写道是客户端平台的支持,那么作为Google Drive出现了客户端这个东西,笔者还是十分诧异的。这就好像是打自己的脸,一边宣扬云端系统的好,一边倡导所有人去转向Web系统,一边自己又做了平台客户端。因为Google除了chrome以外基本没有客户端,(Picasa 是收购而来,Gtalk 早已停止开发,就算这俩是,现在也已经都有了web版的替代。)Google Drive 本地客户端也许只是为了适应用户的使用习惯而推出的一个本地管理工具,毕竟对于用户来说,比如笔者。彻底在云端管理和构建自己的资料依然需要时间,依然是一种难以接受的模式。

  但有人很不爽,为什么一个文件的执行和操作要在云端执行?Web应用有什么好的?

  笔者觉着大概有两点优势:

  第一,由于所有的操作都在云端,夸张点说你的电脑甚至不需要CPU,显示器和网线成了未来的关键。

  第二,解决了支持文件格式的问题。最简单的例子,比如Linux下播放个MKV文件,还需要在播放器上添加新的解码器支持。以后只要这格式云端支持,本地还是只要显示器就足够了!

* ?Google Drive第三方

  这应该是Google云端操作的一个重要分支,因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需要众多软件的支持。那么这次推出Google Drive服务的同时,也没有将外部开发者甩在后边。Chrome网络商店此前已提供了18款整合了Google Drive功能的网络应用,而Google Drive的SDK工具包已经向所有外部开发者开放。

Google Drive 第三方软件

  目前Google Drive网站上已经提供了18款应用程序,如地图编辑应用MindMeiser,用户可借此查看、共享和编辑地图文件。HelloFax则是一款给文档签 名和发送传真的应用。Lulu应用允许用户通过Lulu服务公开发表文档。Aviary图片编辑器应用则允许用户对图片进行修改。Google这次其实相当于给这些软件也弥补了一个空缺,让这些软件能通过Google Drive做到协同创作和分享。

—————————–分割线———————————

  最后还得多说一句,就是这次Google Drive的服务条款,虽然笔者当天一激动就一路确认的点下去。但细数里面的内容,着实的又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以下引用自网络

  “当你向我们的服务上传或提交了内容,你将于全球范围内授予了 Google 使用、托管、保存、重制、修改、创造衍生作品、及公开发表、展示、分发相关内容的许可。在该许可中你所授予 Google 的权利将仅限于运营、推广、改进服务或开发新服务。即使你停止使用我们的服务,Google 仍将持有该许可。”

  对此,ZDNet 的 Ed Bott 直言“或许 Google 所在的星球跟我们的不太一样”。尽管他还没真正用上 Google Drive(大部分普通用户都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能等 Google 邮件通知“您的 Google Drive 已经准备就绪”),但就他所了解到的情况,他认为 Google Drive 不仅复制了 Dropbox 的功能(此话并不完全正确),还复制了 Dropbox 过去所犯的错误(去年六月 Dropbox 曾因类似的条款问题遭到用户质疑)。

  难道 Google 就没有人看看这个条款,问问自己“我们的用户看到这个会怎么想”吗?显然没有。

  Google 内部有没有人提醒“嘿,记得 Dropbox 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并为此道歉了一整个星期吗?” 我想也没有。

  看起来 Google 确实在重蹈 Dropbox 的覆辙。面对质疑,Google 发言人终于按捺不住透过 BusinessInsider 对条款进行澄清:

  你仍旧保留着任何与你上传内容相关的知识产权。简而言之,你的仍旧是你的。

  这句话有让你感觉好一点吗?嗯,我也没有。

  另外,对于以索引用户的搜索、社交、邮箱信息并推送针对性广告谋生的Google来说,如果其对用户的个人文档也采取同样的策略,那么可以想象未来针对性广告会多么的精确。隐私政策对于这个网络安全视为金的时代,Google着实的要认真考虑了,如果用户因隐私政策而拒绝这款产品,那才是最悲剧的。

  来源:徐秉阳投稿

2012年5月4日星期五

传工信部禁止移动终端使用Google

  据财经网报道,5月4日,网络上有传闻称,工信部目前已对“Google”使用出台了新的通知,具体原因不明。消息称,工信部规定,从2012年5月3日起,开始执行移动终端产品出厂不允许有Google字样及相关应用,违者不进行任何行政审批。多家媒体称已证实该消息属实。

  消息称,工信部规定,从2012年5月3日起,开始执行移动终端产品出厂不允许有Google字样及相关应用,违者不进行任何行政审批。消息人士指出,这个政策应该是只会涉及到在出货目的地为大陆的需要CTA入网证的设备,出口海外和港澳台地区的不会受到限制。

  目前Google移动应用产品有:Google eBooks、Street View on Google 、Google Tunes、gReader、谷歌拼音输入法、Google Maps、Google翻译、谷歌星空地图等。Google Play在今年一月份的应用数量超过40万款。目前带有Google标识的手机是三星的Galaxy Nexus。

  传闻中提到的工信部关于Google的使用通知,来自5月3日深圳市国证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发布一则“工信部关于Google使用通知”的通告,内容如下,目前该通告已被删除。

传工信部禁止移动终端使用Google

  尊敬的客户:接到CTA进网实验室通知,当前国家工信部已经对“Google”使用有新通知,2012年5月3日执行移动终端产品出厂不允许有Google字样及相关应用,违者不进行任何行政审批。

  现在工信部对所有移动终端产品,包括手机,PAD等设备出厂都不允许带有Google标识、应用,包括Google搜索、Google书签和Google浏览器等与有关的字样。为避免后期出现异常,请全部屏蔽后再送检!

2012年5月3日星期四

电子阅读器之争:The New iPad VS Kindle

  新一代 iPad 搭配的 Retina 显示屏使得其阅读体验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可以作为电子阅读器的 New iPad 相比纯粹的电子阅读器 Kindle 又如何呢?

  我们都知道新一代 iPad 最大的卖点就是其搭配的分辨率为 2048*1536 的 Retina 显示屏,除了你知道的像素数量是 iPad 2 的 4 倍外,根据最具权威的独立影像品质测试机构 DisplayMate 评测,New iPad 的屏幕色彩饱和度也比 iPad 2 提升了 44%(色域达到了 sRGB 标准色域的 99%,几乎重合。作为对比,iPad 2 是 61%, iPhone 4 是 64%,MBA 低于60%),因此 DisplayMate 的结论是,新一代 iPad 的屏幕(显示质量、色彩精确度和灰度)不但比其它移动设备好的多,而且也比大多数的高清电视,显示器,笔记本屏幕都好得多。那么有着如此好屏幕的 New iPad 的阅读体验能否赶得上亚马逊的电子阅读器 Kindle 呢?那么新一代的 iPad 视网膜屏幕的显示效果的阅读体验是否更上一层楼呢,它与 Kindle 的电子墨水屏幕效果对比又是如何呢。

  其实 iPad 和 Kindle 是两个定位不同的产品,一个为采用 IPS 屏幕的平板电脑,阅读只是它部分功能。另一个是采用 E-Ink 电子墨水屏幕的纯粹电子阅读器。因此本文的对比多是从阅读体验上的一种评估。

  Retina 与 ppi

  众所周知 E-Ink 电子墨水的显示原理与印刷品一致,靠光线折射到纸张上的空白位置到眼睛中从而达到阅读的效果,因此有着媲美纸质书本的显示效果。那么搭配有 Retina 视网膜屏幕的全新 New iPad 的 264 ppi 像素密度已经触及人眼的极限,也已经达到了印刷级别,不少人甚至都已经惊呼新一代的 iPad Retina 将掀起阅读革命,那么对等同样是印刷级别的 Kindle 其阅读效果又如何呢? 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关于 ppi 和 Retina 。

  在数码时代,有个参数叫做 ppi(pixels per inch)用来描述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数目,它是屏幕分辨率的单位, ppi 值越高说明屏幕的显示细节就越丰富。当屏幕的 ppi 值达到 300 或以上的时候,人眼在正常观看距离下已经难以分辨单个像素,苹果在发布 iPhone 4 的时候将其称为 Retina Display,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视网膜屏幕。

ppi-电子阅读器-新 iPad - Kindle-分辨率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实际视觉效果上的锐利程度取决于角分辨率,而不是屏幕本身的线性分辨率,因此需要考虑角距和视距的因素,综合考虑上这些因素后最终大致参数如下表所示(因不同设备和不同用户有着不同习惯,部分值为估值),这也是新一代 iPad 的屏幕 ppi 值仅为 264 也被称为视网膜屏幕的原因。(注:Kindle 采用的是 E-Ink 屏幕,因此其相应的标准并不遵循 ISP 屏幕的计算方式)

 
 
iPhone 3 GS
 iPhone 4
 iPad 2
New iPad
Kindle 3
14 寸笔记本
 
分辨率
 480x320
980x640
1024×768
2048 x 1536
800x600
 1440x900
 
正常视距
11-12
11-12
 15-16
15-16
15-16 
22-25
 
ppi
164 
326
 132 
264 
167
90-102
 
Rentina 标准 
312
312 
240 
240
100-150
约 150 
 
是否 Rentina
 否
 是
 

   

  New iPad 的 Retina 屏幕带来了什么?

  在新一代 iPad 的 9.7 英寸的屏幕空间内,其像素数量达到了 310 万,甚至比 HDTV(超高清电视) 甚至还多 100 万像素。这些像素非常密集,人眼在正常观看距离下已经难以分辨单个像素。 当你无法看到像素颗粒时,就会看清整张图片、整篇文章或是整个游戏画面。

  对于字体:

  Retina 屏幕使原来的文字显示更加清晰明锐,充分释放出了苹果一直以来的字体渲染技术。从最开始,苹果对于字体的渲染就一直保持独树一帜。如果同时对比 Windows 系统 和苹果系统(Mac & iOS)的字体的话,你就会发现苹果的字体给人一种毛茸茸的感觉,边界不是很清晰。这其是因为它的渲染算法更忠实于字体的原始设计,在高清晰度状态下能够像印刷品那样呈现出字体设计的细微差别,这样在屏幕上呈现的结果与印刷品更加接近。(对于这一点相信用过 MacType 的 Windows 用户会深有感触)但是一直以来,低 ppi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字体渲染的效果,这次 Retina 屏幕的出现使得系统的字体渲染效果比以前要更好。

iPad 2 vs The New iPad

  此外高清屏幕也使得之前受限于低 ppi 的衬线字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长时间注视背光 IPS 屏幕带来的眼睛疲劳问题。

  对于图像:

  Retina 显示屏对于图像的提升更是无容置疑的了,除了显示更加细腻外,其色彩还原也几乎达到了移动设备的最高水平。

  综合:

  无论对于文字、图像甚至视频都在新 iPad 的 Retina 视网膜屏幕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也意味着另一个阅读场景-网页浏览的体验也变得更好。之前在 iPad 和 iPad 2 的屏幕看网页文字的时候有明显的像素颗粒, 小号字体无法清晰显示导致需要来回缩放。而在新一代的 iPad 视网膜屏幕下能够锐利地显示网页上的小号字体,使得网页阅读的效果几乎得到很大改观。此外对于像 iDaily、摄影画报等这样的图文应用来说体验更是极佳。可以说在展示多媒体和多彩内容方面,新 iPad 要远远超过采用电子墨水( E-ink )技术的亚马逊阅读器 Kindle。

  The New iPad vs Kindle Touch

 
 
Kindle (Touch)
3rd Gen iPad
像素密度
167 ppi
264 ppi
色彩
16 阶灰度
99% sRGB 覆盖
字体渲染
天然字体平滑、反锯齿
子像素渲染
屏幕
6寸
9.7寸
重量
213 克
680 克
亮度
反射显示
421 坎德拉/平方米
可视角度
180 度
与 iPad 2 一致
对中文支持
较差(见备注1)
较好
电池续航(WIFI 开启)
约 3 周
约 10 小时
阅读场景(见备注2)
室外
室内

  Kindle 因为采用的是不同的于 IPS 背光技术的 E-Ink 电子墨水屏幕,因此并不主打 ppi 。不过由于其具有的高对比度特性,字体边缘可以用灰度平滑来提升显示效果。其 16 阶灰度显示更是使其具备舒适的类纸质显示效果,无背光低反光,显示效果如纸质书籍般清晰柔和,在阳光下亦可清晰阅读,完全可以等同于印刷品。因此在文字阅读上即使升级为印刷级别的 Retina 屏幕的 New iPad 在阅读体验上依旧是无法超越同为印刷级别的 Kindle 。

  同时 E-Ink 黑白灰和低刷新特性,也使其仅支持图片和文字的浏览阅读,在网页浏览上甚至不支持有 Ajax 的页面。因此在文字阅读之外,Kindle 是无法与 iPad 相提并论的。Kindle 的专一性基本也限定了其单一性,也注定拥有这个需求的市场不会太大。最近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对亚马逊 Kindle 设备的需求量正在下滑,这也一定程度上表示其市场正在逐渐达到饱和。

  如何选择?

  阅读分多种,如果你想找一个能够随时长时间阅读线装书的电子阅读器话,Kindle 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虽然新 iPad 在文字阅读体验上有了很大提升,在长时间阅读方面依旧远没有 Kindle 更加舒适持久。但是,除此之外,只能选择 New iPad。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两者是互相补充的,无论是 Kindle 还是 New iPad 都值得你拥有。

  备注1:

  因为亚马逊的 Kindle 目前只在美国等主要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发售,因此默认对中文的支持不是很友好,在 Kindle 3 和之前甚至根本没有内置 CJK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因此很多情况下中文都会成“□□□□”。此外 Kindle 中文显示一直采用的是无衬线字体,长时间阅读会造成眼睛疲劳,丧失部分 E-Ink 的优点,并且,默认的中文字体没有标准、粗体、斜体、粗斜体的区分,无论是标题还是正文还是注释,一律是同样的样式。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因为中英文的不同,用户需要调整行距等才能获得较好的中文阅读体验。

  在 Kindle 4 / Touch 虽然不需要任何修改既可以正常显示中文,但是其默认简体中文字体依旧为为“MHeiGB18030C-Medium_E”(类似雅黑)无衬线字体,此外,默认情况下中文显示还会出现字体粗细不均的现象(源于中文字体和日文字体混杂显示导致的匹配错误)

  所以国内 Kindle 用户要想获得中文较好的阅读体验首要的事情就是修改字体(Front Hack),不过好在 Kindle 入华已经有望,相信之后 Kindle 对中文的支持将会比现在要好。

  备注2:

  我们知道液晶屏幕在阳光下效果往往惨不忍睹,那么最新的视网膜屏幕会不会表现得好一点呢?答案是否定的,新 iPad 依旧是“惨不忍睹”。

The New iPad vs Kindle Touch

  苹果正在想办法弥补 IPS 显示屏的这个缺点。据悉苹果已经申请 IPS 屏幕融合 E-ink 技术的专利,虽然最先的 The New iPad 没有用上,但是估计下一代将会用上。

  而对于 Kindle 来说,确实给人纸质般的阅读体验,但其 E-ink 屏幕也有的非常明显的不足,那就是它只能在明亮的地方观看,在光线暗的地方和晚上只能靠第三方光源,非常不便。

Kindle-Nest and Nook Touch

  不过 Barnes & Noble 的新版 Nook Simple Touch 已经解决了弱光源环境下 E-Ink 设备的阅读难题,其采用的是将 LED 灯和防眩光屏幕保护器结合在一起的 GlowLight 专利技术。The Verge 测评显示其非常均匀的发光媲美普通液晶显示屏,但光的强度要比背光柔和许多,并且没有明显的漏光现象。消息称之前亚马逊收购的光导技术厂商也持有此项技术,相信下一代 Kindle 很有可能也将搭配此项技术。

  无论是对于阅读场景、是否便携、阅读模式上,总体来说 Kindle 更适合室外阅读,iPad 更适合室内阅读。

  来源:GeekPark投稿,原文链接

2012年5月2日星期三

移动互联网真的进入了“拼爹”时代吗?

  年前有专家预测说移动互联网获得用户的成本将大大增加“获取成本远大于PC产品的成本”,“移动互联网进入“拼爹”时代,新用户获取成本将翻倍飙升,没背景没资源的草根创业基本没机会”,这让众多看好移动互联网机会的创业公司和从业者感到畏惧。难道移动互联网的秩序还是PC固定互联网时代的秩序吗?

  当时笔者就对“移动互联网用户获取成本远大于PC产品的成本”提出了异议,但没有展开说出自己的论据。现在把笔者的依据罗列一下,希望能够鼓励到正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奋斗的PM们!

  一、移动终端会比PC多很多倍,这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尤其处在智能移动终端用户量的快速增长期;

  二、移动终端开机时间长,给企业发展新用户提供了更多时间窗口,也为用户使用服务提供了更多时间窗口(比如在界面上向用户展示广告的机会大大增加了);

  三、位置信息以及移动终端私隐性等特点带来固定互联网不具备的众多新业务类型;

  四、移动终端作为人类服务易得性很强的工具,会让固定互联网上的一些原有业务使用频率大大增加,产生质变, 比如VOIP和IM服务,成为移动VOIP和移动IM之后,用户使用频率将大增,这方面的趋势可能会吃掉全球电信运营商的很大一块业务,最终可能使“基础 电信业务沦为一种互联网增值服务”http://blog.sina.com.cn/s/blog_7aa21e010100tzlo.html

  五、在移动终端是人的工具的同时,人也成为移动终端的工具,即人成为移动终端的智能外设或者说是智能接口, 把外界的人、事、物转换为移动终端可以识别的数据输入到移动终端,通过人这个智能外设,终端和无处不在的人物和事件发生交互,并进行必要的处理,由此,移 动终端可能会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过去看来是线下的人事物,也能被移动互联网来进行处理了——这个意义非常重大。

  六、移动终端功能配备更加标准化,为移动互联网业务普适于终端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比如移动IM的voice message功能,在智能移动终端的audio标配下,更加容易开展(pc客户端开展voice message业务,就存在某些PC没有麦克风,甚至没有音箱而无法使用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业务丰富,潜在用户量巨大,只要业务适合,用户获得成本会非常低。移动互联网业务大有可为!

  要提醒PM们的一句话是:移动互联网业务比固定互联网业务更容易发展用户,而不是更难,除非是你不顾移动终端的优势特点,仍以固定互联网的思路来设计产品

  以上浅见,与业者共勉!

  来源:投稿,作者:同淮,作者微博

2012年5月1日星期二

耗电量将成为4G智能手机的硬伤

  你最喜欢智能手机的哪方面呢?是迷你的外形?流畅的网络?高清显示屏?各种应用以及4G的网络?还是强大的云支持系统?又或者所有这些你都很喜欢?对我来说,我那个用了一年半的iPhone4手机有很多让我满意的地方,我喜欢它的iOS,屏幕,以及众多供我消磨时光的应用。

  但并不是iPhone4全部装配都令我满意,回顾每天的使用情况后,我发现它最大的好处在于,几乎随时随地我都可以用它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而当一天结束,夜幕降临,手机电池开始发出“电量不足”的警告– 这时,“随时做我想做的事”这句话就有点讽刺了。

  很明显,即使智能手机拥有再多应用和功能,电池才是它致命的限制。如果手机没电了,神马都是浮云。

  本周由美国资讯公司 J.D. Power发布了2012年智能手机用户满意度调查报告,调查结果也表明手机电池是智能手机的使用瓶颈。该调查还显示,手机电池的耗电量是决定客户是否对手机满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相比3G手机用户,4G手机的使用者就没那么开心了,因为4G手机耗电量更大从而缩短了手机使用时间。更重要的是,用过4G手机的用户会将电池耗电量作为是否继续购买同一品牌手机的决定性原因。如果你给你手机的电池打满分的话,很有可能下次你还会购买同一品牌的手机;相反的,你肯定会转向其他品牌。

  电池耗电量应该是智能手机制造商首要解决的问题,不然它将给制造商带来很大困扰,并影响未来几年后PC革命的发展。每年,除了电池,手机其他各项功能都趋于更新进步。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制造商们不停地给手机增加各种需要更强大支持(包括处理器,屏幕和网络)的新功能,而电池使用寿命却没有改变。

  4G LTE手机的出现将这个问题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如果你之前使用的是3G手机或非智能手机,当你换成4G手机时,你一定会发现两者电池耗电量的巨大差别。你要考虑的是,用更短的使用时间换来更强大的网络是否值得?J.D. Power的调查结果明显是否定的,而我也坚决支持他们的观点。如果我必须比往常提前一小时就给手机充电,以便能继续使用LTE,我宁愿继续用我的3G手机。

  几乎每个手机制造商都会说,手机电池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他们没有遵循摩尔定律。电池这个古老发明是科学家们对化学物质进行优化组合的产物;而电池改良将是一个增值产业–正如Seth Fletcher在Bottled Lightning一书中所描述的超级电池,电力车,以及新兴的锂经济,行业的诸多革新将随着超级电池的发明而发生(但这些似乎都不可能发生)。

  智能手机电池使用寿命的改进主要由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的节电科技来实现。但,这些功能本身能节约的电力也只有这么多,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目前,制造商们似乎没法做出一款手机在满足高性能显示的情况下,同时保证手机电池使用时间。总有些东西需要被舍弃,而用户们并不想看到这个结果。

  那制造商们到底该怎么做呢?他们不可能放弃4G手机,每个人都想拥有更流畅的网络,即使手机电池使用时间很短。而手机制造商和运营商们也决心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手机功能。John Gruber猜测如果电池问题没有解决,苹果可能放弃在新iPhone上增加LTE功能,我对此表示怀疑,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苹果怎么可能去冒这个险呢?如果说最终会有一家制造商能成功解决电池问题,那一定是苹果。比起其他制造商,它投入了更多资金和精力在节约手机耗电的技术上。值得注意的是,具有LTE功能的新iPad的电池耗电量与iPad2相比并没有缩短。

  现在的问题是,苹果能否用更小的电池再创奇迹,而这也将是用户们十分乐见的。如果它做到了,那么它就实现了向LTE的成功过渡;如果失败,那么第六代iPhone不会比 4S好到哪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LTE覆盖面扩大且4G手机芯片有所改进,新的网络应用或许将不再像现在这样耗电。而4G手机也会像3G手机一样在市场上经久不衰。但目前,电池问题仍未得到解决,J.D. Power的调查结果也说明电池使用时间太短是人们最不能忍受的。去年开始已经有人在研究这个问题,这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这个行业或许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不管是现有的手机制造商,还是博士学历的新兴创业者,只要解决了手机电池问题,他将得到巨大的回报。如今,电池已经是智能手机发展的瓶颈,希望不会再有其他问题的出现。

  英文原文:Pandodaily雷锋网编译

构建移动Web应用程序的技术堆栈

  编写web应用程序时,有很多的技术决策。笔者最近回来编写现代Web应用程序,并希望总结一些曾经在开发周期过程中做了记录零散的想法。这篇文章是关于一套对笔者最近开发的项目有帮助的框架。笔者重温了一些最重要的框架类型,其中每一个可以展开来写一篇文章。这并不是一个广泛的现有产品相比,只是一个笔者最近使用的部分技术。

  虽然笔者的重点是移动优先, 笔者认为,这套技术可以应用在一般的web应用程序。 笔者的决定和数据支持考虑了几个要求:

  • 基于JavaScript(CoffeeScript,Dart,绝对值得认真看看,但我想避免引起激进选择)
  • 必须在现代浏览器工作良好(IOS 5,Android 4)

  挑选一个MVC框架

  在本地UI的应用程序开发中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已经使用了几十年。其基本思路是分开表示层(用户界面,动画,输入)和数据层(存储,通讯,数据)。有其他类似的模式,如MVVM的(模型视图的ViewModel),但主要的想法是在展现和数据层之间有定义良好的分离,为了更干净的代码和长期的维护:

  有许多JavaScript模型视图控制器框架的产品。有一些如Backbone.jsSpine.js是用纯代码编写的,而其他像Knockout.jsAngular依靠DOM数据属性绑定。那些依赖HTML5数据DOM属性的分离视图和数据的MVC系统被认为是不对的。这不包括Knockout.js和Angular框架。 spine.js比 CoffeeScript更容易,根据我最初的要求排除了CoffeeScript。

  backbone.js比大多数框架更受欢迎(也许除JavaScriptMVC外,似乎像一个死的项目),还设有一个成长的开源社区。对于笔者的应用程序栈,笔者选择了Backbone.js。欲了解更多有关挑选一个MVC的信息,检出TodoMVC,它使用不同的MVC框架实现相同的Todo应用程序。还可以看到这个MVC框架的比较,它强烈赞成Ember.js,一个出现相对较晚的框架。笔者尚未有机会使用它,但它在我的清单上。

  选择一个模板引擎

  要在网络上建立一个严谨的应用程序,你不可避免地要建立大型的DOM树。如果使用JavaScript API来操作DOM,不如使用基于字符串的模板编写html来得更简单高效。JS模板已经逐步形成一个奇怪的约定,嵌入模板的内容到脚本标记内:<script id="my-template" type="text/my-template-language">... </script>。使用所有的模板引擎的基本做法是作为一个字符串来加载模板,构建模板参数,然后通过模板引擎模板和参数运行。

  backbone.js依赖于Underscore.js,它有一个有些局限的有详细语法的模板引擎。有其他可供选择,包括jQuery模板Handlebars.jsMustache.js和许多其他的。 jQuery模板已经被jQuery团队准备废弃了,所以我没有考虑这个选项。Mustache是一个跨语言的模板系统,具有简单和成熟的决定,以支持尽可能少的逻辑。事实上,在Mustache最复杂的构造是遍历一个对象数组的方式。 handlebars.js建于Mustache之上,加入一些不错的功能,如预编译模板和模板表达式。对于笔者而言,并不需要这些额外的功能,然后选择了笔者的模板平台Mustache.js。

  在一般情况下,笔者的印象是,现有的模板框架可比较的功能是很少的,因此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喜好的问题。

  选择一个CSS框架

  CSS框架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用来扩展CSS如变量等方便的功能集,创建分层的CSS选择器的方式,以及一些更先进的功能。这实质上是创建了一个新的语言:CSS的增强版本(姑且称之为它的CSS++)。为便于开发,一些框架在浏览器中实现了一个JavaScript的CSS+ +解释器,而一些其他框架让你监控一个CSS+ +文件,并每当有更改就编译它。所有的CSS框架应提供命令行工具来编译CSS++成CSS给开发。

  像模板语言一样,也有很多选择。笔者的选择是出于个人的语法偏好,笔者更喜欢SCSS,因为它避免了像@怪异的语法。 SCSS的一个缺点是,它并没有附带一个JavaScript解释器(有一个非官方的,笔者还没有试过),但可用命令行监视器。还有其他类似的CSS框架,包括LESSStylus

  如何布局视图Views

  HTML5提供了多种方式来布局内容,MVC框架对这些布局技术的使用无要求,留给开发者你一点困难。

  一般来说,对documents相对位置是合适的,但对apps除外。应避免绝对定位,像tables。许多Web开发人员已经转向使用float属性对准元素的,但是这只是第二理想的构建应用程序的观点,因为它没有类似应用程序的布局,导致许多奇怪的问题和臭名昭著的clearfix hacks

  经过多年来的布局与各种网络技术的实验,笔者认为一个固定的定位和flex box的模型相结合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理想选择。笔者使用的是将屏幕上的界面元素(页眉,侧边栏,页脚等)固定定位。flex box 模型对在页面上布局堆叠视图(Stacked views)是很棒的(水平或垂直的)。只有CSS盒模型明显地对界面设计进行了优化,非常类似Android的LinearLayout 管理器。对于有关flex box模型的更多信息,请阅读保罗的文章,并注意该规范正在由一个新的,非向后兼容的版本取代。

  自适应Web应用程序

  最后一节,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大力提倡创建设备特定的用户界面。这意味着为不同的形式屏幕重新编写视图代码部分。幸运的是,MVC模式,使得它比较容易为多个视图(如平板电脑和手机)重用业务逻辑model。

  iOS Flipboard演示了这个想法很好,它为平板电脑和手机用户提供了为每个设备外形高度定制的体验。手机用户界面特别为垂直点击进行了优化,允许单手使用。平板的UI让两手反面持有设备工作良好。

  输入的考虑

  移动用户与您的应用程序进行交互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用手指触摸屏幕。这与基于鼠标的互动相当不同,因为有额外9点在跟踪屏幕,这意味着开发人员编写移动应用程序时,需要抛弃移动鼠标事件。此外,在移动鼠标事件有300ms延迟点击的问题(有一个著名的触摸式的解决方法)。在移动浏览器使用这些事件的详细信息,请参阅我的触摸事件的文章

  只有S /mousedown/ touchstart/所有的事件处理程序是不够的。有 一套全新的用户期待的触摸设备手势,如点击、通过浏览图像列表导航。虽然苹果公司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手势API,但没有在网页上做手势检测的开放规范。我们真的需要一个JavaScript手势检测库,去处理一些较常见的手势

  如何使其离线工作

  对于一个应用程序脱机工作,你需要确保两件事情真实:

  • Assets资产可用(通过AppCache,文件系统API等)
  • 数据是可用的(通过LocalStorage,WebSQL,IndexedDB等)

  实践中,在网络上建立离线应用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般来说脱机功能应从一开始就加入你的应用程序。让现有Web应用程序没有显着的重写代码运行在离线状态下是特别困难的。此外,脱机技术还有各种未知的存储限制,而且未知超出限制时会发生什么不确定的行为。最后,在离线的技术堆栈还有一些技术问题,最显着的是AppCache,正如我在以前的文章提到。

  写真正的离线功能的应用程序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方法是“离线优先”。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互联网连接全部写入本地,当存在互联网连接,实现同步数据同步层。在Backbone.js MVC模型,这可以很好地适应自定义Backbone.sync适配器。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您的UI是有困难的。然而,因为你使用MVC的模型,它是完全隔离的UI和数据结果,因此,可方便测试。QUnit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因为它允许使用它的start()和stop()方法单元测试异步代码。

  总结

  总之,笔者使用Backbone.js 作为 MVC 框架,Mustache.js做为模板,SCSS作为CSS框架,CSS的Flex box展现界面views,自定义触摸事件和QUnit单元测试工具,来写笔者的移动Web应用程序。脱机支持,笔者仍然尝试用各种技术,并希望未来继续写篇文章。虽然笔者强烈相信有必要在这里列出每种工具(如MVC),笔者也相信,笔者在这里描述的许多具体的技术是可以互换的(如Handlebars 和 Mustache)。

  还有一件事:2012年1月17日,Thorax宣布发布。这是一个基于Backbone一套开发库,非常类似我在这篇文章里描述的思想。笔者还没有在任何深度研究,但名称是伟大的:)

  使用一套类似的框架吗?有你最喜欢的?觉得笔者缺少一个重要的框架吗?让笔者知道!

  来源:英文原文,中文编译:IT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