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6日星期一

微群的逻辑

  前些日子有微博传网易副总编认为,3Q之战不过是个预演,明年新浪微博的私信挑战QQ才是高潮。应该说,概念上私信=QQ这个并不是什么多么深邃的洞察,相信很多读者早在一年前就看到了,但明年私信就挑战QQ,新浪的副总编或许会比网易的稍微悲观一点。但不管怎么说,如果有世上还有什么产品可能挑战QQ的话,可能性只属于新浪微博了。

  新版微群算是新浪微博的重要发布了,除了延续一贯的邀请体验之外,微群也占据了微博主页的顶部入口,体验之后,觉得……有些错误可大可小,说小,于微博,微群不过是一枝新叶,过去的成功不是因为微群,将来的成功也未必离不开微群,然而往大处说,微群的定位格局也关系着微博将来的走势,将来的成功也未必离得开微群。

新浪微群

  首先很容易搞明白的是新浪微博团队对于微群所寄予的期望,私有群挑战的对象是QQ群,(挑战指数跟活跃用户基数有关,目前来看还是比较久远的)至于开放群,难道也是也是为了挑战QQ群?呃,不好意思,笔者暂时没读懂,所以接下来笔者试图用自己的思维来读懂这个。

  开放群的核心价值在哪里?

  笔者的答案是,群的价值在于分类聚焦,开放的价值在于破解了传播路径的限制。

  例如,你只有1个粉丝,如果该粉丝不转发你的微博,那么你的信息所能扩散的范围上限就只有这么一个点,当微群出现之后,你在一个1000人的群里发微博,那么,这条信息至少可能扩散到1000个点上。所以,最佳的总结就是百度的贴吧破解了新浪微博的粉丝规则限制,让没钱租店面的穷人有唱歌的地方。

  由于微群的产生在关注规则之外创生了信息传递线路,所以,逻辑上讲,微群不应当作为枝叶来定位,相反,它可能开辟出一条新的主线,一条跟微博级别并行的主线。当然,从体验的感觉来看,新浪对它的定位格局貌似并不大,这就是问题所在,要知道,微博上绝大部分用户的粉丝数低得可怜,5000万的注册用户,至少有4千500万是名人战略的踏脚石,微群的诞生,可以对冲名人战略的不足,建议新浪微博团队不要犹豫,果断调整微群运营,继续新版优化再择黄道吉日重新上线。

  值得这么做吗?笔者希望可以证明值得。

  先点出几点错误吧:

  一.开放群私有群的定位无本质区别。把当前所有开放群改为私有,然后重新设计开放群。

  二.微群允许重名。

  允许重名的结果是导致了中心分流,群既开放,又何苦再画地为牢呢?开放+群,概念上这就是一个悖论词。

  三.微群与微博的同步问题。是否同步信息,单向还是双向,从右到左还是从左到右,这个问题看起来随意,实际上关系整个生态系统,可选择性看似人性化,在宏观上未必是对的。

  很早百度贴吧就被认为低端,低端的概念反说,百度贴吧之所以深受欢迎,尤其是低端用户欢迎,根源在于关键字聚合的价值,扩散了相同信息偏好者的信息传递方圆,打破了信息传递限制并提高了效率,让信息传播的深远度取决于信息质量而不是人。笔者曾经在百度贴吧长期潜水超过两年,那里除了大量极度低端的用户之外,一样有大量用户的才华令人惊叹,让信息传播普遍取决于信息质量而不是人是有道理的。

  与之恰恰相反,微博之所以深受欢迎,信息传播的深远度更多取决于人而不是信息质量。当然,让信息传播度普遍取决于人而不是信息质量也是有客观道理的,除开很大一部分观念才华低贱古老得令人惊叹的名人之外,精英人群文化素养普遍高于生活在社会更低层的人群,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在信息扩散概念上,类似于这样一种对应关系:

  (微博概念=i贴吧,位置=贴吧,微群概念=贴吧,位置=i贴吧)百度贴吧和新浪微博正站在一个对攻游戏的两端,百度贴吧从下往上走,新浪微博从上往下走。百度把i贴吧做砸了不是必然,完全是人为错误的结果,当然,他们不会承认。如果不提高警惕,同样的错误方式可能一样把微群做成了鸡勒。

  所以,新浪第一个需要极端重视的错误在于微群的平衡性问题,在没有培养起信息输出量之时,不能盲目打动输入渠道。我们不再陌生的问题是,对于特定的平台而言,调解平衡性最主要的就是提升输出相对输入的比率,形成供需差动,反之则会耗尽用户热情。

  @符号的可复制性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自以为贼帅的文章《微博特殊符号的可复制性和可移植性》,只是结局很悲惨,招致鄙视一片,整得我想死的心都有了,但是今天笔者不得不顶住压力,重提@符号的可复制性。

  按理,可复制性这个词汇应该没那么晦涩难懂,比如说新浪可以跟起点或者当当网之类的合作,一旦信息里包括书名号“《》”,或者$符号,跳到支付系统,就跟“#  #”符号的处理类似,系统自动生成跳转。

  斜眼瞄了一眼键盘,@#两个符号已经用掉了,接下来一个符号是¥(或者~符号也挺好),如果说微群可以挑战百度贴吧,那么,微群挑战方式除了关键字搜索入口,还可以通过符号跳转方式。

  符号跳转的优越性首先体现在操作上,其次有提升即时衍生阅读概率的意义,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这里需要特意提的一个重关键作用是可以调节输入输出平衡,这是关键字搜索所不具备的优势(搜索是一种主动行为,对关键字的忠诚度要求高但跟微群里面的信息无关度高,跳转对参与其中的用户要求很低,这起到了一个导入阅读流量的作用,在平衡关系式中提高了信息输出)。

  自发调控和成长性引导

  让笔者来提前发一条微博吧:

  “#诗歌#这是我战友@第二十二条军规 的作品《鬼才别康桥》,各位鉴赏下。¥华东理工”

  请注意,华东理工微群只是一类特定用户的集散地,加入这种微群的并且特地搜索进去产生的信息输出量很有限,但是关注笔者的朋友可能因此点击进去了,在没有转发扩散的最差情况下,这个符号并不为笔者这条信息本身带来任何输入输出变化,(我通过¥发出去跟直接发到相应微群所面向的传播范围完全相同=粉丝群+微群)但却可能为华东理工微群的其他信息引入了输出量,这首先是一个交错提升的长尾效果。此外,由此带来的一个很重要的控制器是,当你发在开放微群的每一条信息都出现在关注者那里,一旦你为了提高更多的传播范围而重复滥发时,你的粉丝群会反感,这里起到了一个自发调控的作用,最终让粉丝规则仍然占据最重心,否则,增加粉丝就失去了意义,你只管四处逛微群,滥发同一条信息就可以了,当广告信息滥发,就会拖垮整体质量,让输出量比例大幅提升,最终耗尽微群的输出资源。

  所以¥跳转的核心优势在于提升输出相对输入的比率,形成供需差动。

  笔者个人的建议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新生的微群,最大程度的提高输出/输入的比率,任何发布到微群(指公开群)的信息,在最初运营阶段,必须借用¥符号同步输出到微博,而微博最初不能直接同步到微群。

  上面的那条微博应该这么发,搜索到华东理工微群,在那个发布框里发布如下信息:

  “#诗歌#这是我战友@第二十二条军规 的作品《鬼才别康桥》,各位鉴赏下。”

  最终在微博个人主页生成的信息却变成了:

  “#诗歌#这是我战友@第二十二条军规 的作品《鬼才别康桥》,各位鉴赏下。¥华东理工”

  接下来引入成长指数,当满足某些条件,被定义为微群活跃用户的时候,便有特权直接在微博个人主页的发布框里直接调用¥功能。然后成长指数再高就可以连续¥,这也形成了一种活跃参与的动力。

  微群定位级别的二次提升

  让我们回到最前面的逻辑,微群不应该作为枝叶来定位,相反,他应该成为跟微博并行级别的主线。

  为了体现这一点,有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规则可以考虑修改,比如:

  (一)140字限制的打破

  140字限制的核心价值不在于这个字数基本足够了表达一件事一个观点的字数要求,而在于单一信息的字数描述少了,同样一个屏幕上的信息量就变大了,可以说,140字规则是创造微博神话最重要的奠基石之一。

  但是,如果微群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来做的话,微群和微博的关系更多应该是有机的结合,而不是完全吻合,那么微群并不一定需要受制于微博本身的规则,说到底,它的诞生本来就打破了既定的规则。

  I贴吧受制于百度贴吧的规则,用32字的标题来替代140个字的规则,这是一个嫁鸡随鸡的错误范例,现代婚姻关系讲究男女平等好分好散,不要因为鞋子短就削短自己的脚板。至于在处理同步问题时如何解决多余的字数,这是可以解决的。

  (二)以评论为主要文化。

  微博以转发为文化,微群应区别定位,效仿贴吧,评论按发布先后排序,主页相反,培养盖楼文化。一个强调即时性,一个侧重互动性。接下来。。。。。。接下来我认为这个脱胎于百度贴吧的开放性微群会比百度贴吧更有黏性,可以改写百度所创作的各种规则。

  (三)成长性指数和评价体系

  (四)有钱途吗?有,有人气的地方就有钱,这是从古到今的商业规律,百度贴吧背靠大树不赚钱,是因为他们文凭太高,成绩太好,背的招牌比做的事还叼。

  来源:越石父投稿

2010年12月5日星期日

Yammer企业微博研究

  Yammer是2008年9月推出的一个企业社会化网络服务,但随着Yammer平台上功能和应用程序的逐渐增多,让Yammer不再仅是一个通信平台。这些新的应用程序包括投票、聊天、活动、链接、主题、问答、想法等等。它提供的Activity Feed(活动源)可以聚合同事们在所有企业应用程序中的活动,而且用户还可以对内容进行关注。

  Yammer的价值和用途

  做为一个企业内部通信平台,Yammer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1、封闭性的企业微博:可以和企业的邮箱系统进行整合,只供企业的内部员工访问,即提供了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平台,又防止了企业敏感信息外泄,是替代企业内部论坛的一个工具。

  Yammer通过通过企业邮箱注册,要求用户提供地址为企业域名的工作邮箱,自动验证,其优点是:既能减少管理、注册和验证企业员工的成本,又能合理的验证企业员工身份;其缺点是:一般大企业才有域名邮箱,小企业通常没有维护域名邮箱的能力。

Yammer

  腾讯的“朋友社区”也模仿Yammer的这一特性进行企业用户验证,其特色是,腾讯朋友内置了大量中国企业名录,包括2500家国内上市公司以及部分500强企业可供选择,这些企业的员工,只要输入公司邮箱,通过邮件验证即可加入该公司,企业相关信息腾讯已经自动提供,这对于大企业或上市公司来说,大为减轻了用户的注册成本。

  不过,这种注册方式对于大企业来说很有利,但是一些公司或组织并没有自己的域名和邮箱,因此限制了这些企业使用企业微博。

  应用实例:企业内部论坛,企业异地办公用户或手机移动用户的在线讨论、评论的内部论坛。企业的最新消息动态也可在上面发布。

  2、内部协同办公平台:主要应用于工作管理、项目团队协同工作上。团队的用户可以了解大家的工作状态、工作存在的问题。团队的成员可以在群组中实时提出问题,请求帮助,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等,实现类似QQ群的功能。

  应用实例:项目团队的的时间管理工作,团队成员可以在上面进行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等。每天的工作内容可以实时更新,项目精力可以随时了解开发人员的研发进度。

  Yammer的特点

  Yammer和其他微博客产品一样,可以发布消息并跟随其他用户,但是相对于Twitter微博客,Yammer具有不少独特的特点。

  1、类似新浪微薄的线性回复的模式,增大了Yammer的社区功能。同时,Yammer并不支持转发,同时相对封闭,因此Yammer几乎不具备微博的媒体功能。

  2、可以手动给信息增加Tags(主题),对信息进行分类。

  3、可以创建不同的群组和网络,用户可以和公司外部的人联系。

  4、支持上传文档、图片、通用格式的文件等。支持日历、投票和问答的功能。

  5、针对多人的私信(替代电子邮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来接收Yammer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发邮件的方式发布信息。

  6、具有一定的IM功能,可以看到谁在线。

  7、支持iPhone、Android、BlackBerry、Windows Mobile clients等手机客户端应用。

Yammer 

  8、社会化书签。(替代delicious等)

  9、支持RESTful API,使用OAuth认证。

  10、外部集成应用,包括集成Twitter和Microsoft SharePoint等,支持Twitter信息同步。

Yammer

  Yammer特色点评

  优点:

  从外观看类似Facebook,从功能看类似QQ群,界面简洁、易用、轻量,着重于社区功能。移动平台的支持很完善,可以在手机端实现Yammer的主要功能。 

  多终端的支持,可以实现实时发布信息,可以用于使用手机进行会议直播,实现比论坛更快速的传播模式。

  缺点:

  Yammer和Twitter的集成是将信息从Twitter发布到Yammer,而无法实现双向同步。

  由于Yammer对于文字信息的长度没有限制,导致长信息在手机上显示体验不好。

  无法实现论坛的匿名发帖。

  Yammer的商业模式和分析

  Yammer采取类似“社区”的收费模式,针对企业,基本功能免费,高级功能收费,实现SaaS模式的收费。具体收费策略是:Silver服务(每人每月1美元)、Gold服务(每人每月5美元)。据Yammer称,其业务正在稳步增长,在全球有8万家公司使用Yammer,用户人数总计超过100万(注:由此推算出平均每家公司只有十多个人在使用Yammer)。

  普通用户可以利用企业邮箱免费注册,如果该企业群组需要管理员控制以及需要一些额外的安全控制,则需要购买服务。据Yammer网站称,Cisco、Groupon、Adobe、AMD、Intuit等企业都是Yammer的用户。

Yammer 

  然而,从Yammer的这种产品虽然能满足了企业员工间的沟通和交流需求,但在商业运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风险,从流量排名工具Alexa的数据上看,Yammer的整体流量增长并不大,和知名微博Twitter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三个月的平均排名也只有1万多一点,和Twitter和Facebook相比,用户在网站上的停留时间并不高,用户黏度远远低于Facebook网站。

Yammer

  从产品上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恐怕是Yammer太容易被复制的原因,微博客本身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开源微博产品Status.net本身做一些修改就可以实现和Yammer类似的功能,对于一般互联网企业来说,开发一个类似Yammer网站的微博平台并不算困难。

  国内外同类产品比较

  在外部竞争上,SNS网站对于Yammer产生了巨大的威胁,Facebook推出的群组功能已经完全具备了Yammer的几乎全部功能(除了文件上传之外),并且还是实现Yammer所不具备的实时聊天等功能,由于Facebook的流行、通用和免费等特点,国外很多原本可以使用Yammer的用户会转移到Facebook上。因此,在美国市场上,Yammer对于Facebook并没有太大的核心竞争力。

Facebook

  对于国内用户来说,Facebook虽然无法访问,并且也没有专注于企业微博的服务,但也有很多替代的产品可用,例如腾讯的QQ群、腾讯朋友、豆瓣小组以及开心网的群功能。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应该是腾讯的QQ群,其具有客户端用户可以免费创建和使用,免费群最大可以有100个成员。对于企业内网来说,还可以安装腾讯的RTX软件,来实现内部网的即时通信功能。

  不过,QQ群从一开始设计来说,只是一个即时通信平台,而并非企业微博产品,如果把QQ群当做一个微博平台,那么其做为微博的缺点:1、没有Feed,无法查看某个用户的所有发言;2、不支持回复,无法实现类似Buzz的线性讨论;3、WEB页面的显示不友好,信息不全。4、手机端的界面不太简明,操作较为繁复。

QQ群

  腾讯朋友则是基于腾讯校友架构的企业SNS平台,目前处于测试阶段,只允许国内大型上市企业员工注册,从使用体验来看,其虽然实现了一些微博Feed的特性,支持线性回复,但却没有QQ群那样的上传文件、文档分享等功能,也没有手机端,因此还无法实现企业微博的一些主要功能,目前还需进一步观察。

腾讯朋友

  新浪微群是新浪提供了一个群组服务,是个较为通用的群组产品,微群可以设置为“开放群”和“私密群”,如果设置为“私密群”的话,一个群组就可以是一个封闭的小圈子,用户可以在里面发言,外部无法看到,就和QQ群一样,加入群组需要审核,管理员可以删除用户,这样就可以实现企业微博的部分功能了,不过,目前新浪微群仍在测试阶段,其功能相比Yammer来说较少。新浪提供的微群虽然是可以假设在企业内部的微博系统,但是由于帐号和信息与新浪微博互联互通,因此虽然展现形式很不错,但难以满足企业微博的内部需求。

新浪微群

  新浪微群比腾讯QQ群的好处在于:1、免费。2、成员数更多。3、所有发言都会保留待日后查看。4、发布信息可带标签。5、可针对信息评论。不足之处:1、发布信息方便性不如QQ。2、发布信息140个字,无法发布长信息。3、贴图不方便。4、不支持上传任意格式的文件。5、没有群相册和群共享。6、目前还不支持手机访问。

  搜狐微博的微群也具有类似的群组功能,和Facebook Groups群组功能一样,可以实现在封闭的小范围内进行分享的功能,但目前主要的功能较少,并且不具备上传文件的功能。

搜狐微群 

  Google Wave产品刚推出时,它本来应该是现在Facebook Groups的样子,然而Google Wave的用户界面过于超前,用户体验也让人难以接受,目前Google Wave已经宣布失败了。

 Google Wave

  Status.net是个开源的微博客系统,具有桌面客户端和手机端,API接口很开放,在企业内部部署之后,并限制权限,可以实现企业微博的功能,但Status.net的功能有限,没有上传文件、群组等功能,对中文支持不好,如要将其改造为支持中文的企业微博还需要一些定制开发才能完成。

Status.net

  Yammer企业微博的未来

  1、移动终端的应用 - 通过手机实时追踪企业最新消息。

  2、内容分享平台 - 企业内部知识管理和分享信息平台。

  3、客户端应用 - 电脑桌面客户端的即时通讯,自动同步本地分享文档到服务器端,自动同步企业通讯录。

  4、网络营销平台 - 连接外部微博系统,自动将企业网络营销信息同步到外部微博。

  5、应用商店 - 通过开放API平台,吸引第三方软件商开发针对Yammer的应用。

  国内软件开发商对于企业微博的展望

  1、由于Yammer技术难度不大,可复制性强,因此可以参考Yammer搭建一个类似的企业内部协同平台,可以方便的管理企业内部员工之间、项目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文档共享,并可实现手机移动端的访问,解决目前大部分企业内网无法从手机访问的缺点。

  2、开发的类Yammer应用不仅仅可以企业自己使用,还可使用SaaS的模式提供给其他企业使用,以解决其他企业的信息交流和沟通问题。

  3、客户端战略:企业微博的应用应该是一个具有客户端的应用,同时具有桌面客户端和手机客户度,利用这两个客户端,既可以增加客户的黏度,又可以向客户推荐企业的其他付费软件,由于企业应用的相关性,这部分企业用户的转换率比通常个人用户的转换率要高。

  4、营销和推广策略:可以采取和Yammer类似的营销策略,普通功能注册和使用免费,高级功能收费,费用按照每用户费用计算。SaaS企业微博可以使用一个独立域名,对外突出宣传企业微博的概念,由于微博今年非常流行,因此可以吸引一些企业进行注册和使用。产品设计侧重于易于操作使用,无需培训即可使用,界面清晰易于理解。

  总的来说,企业微博主要侧重于企业内部的协同和交流和信息分享,企业让每位成员都加入,动态分享自己的状态,让内部员工互相订阅,甚至主管等管理层亦可通过微博发布简短的会议和通告。随着手机的多元化应用,企业微博或许会成为企业内部交流和分享的一个重要工具。

2010年12月4日星期六

谷歌浏览器Google Chrome 8.0发布

  据Google Chrome官方博客报道,Google今天发布了稳定版的Chrome 8浏览器,增添了许多新功能,包括内建PDF阅读器,并支持Google即将发布的Chrome Web Store应用商店,用户可以购买Flash和HTML5应用。

  Chrome 8是第一个完全支持Google的Chrome Web Store的Chrome浏览器版本。外界普遍预计Google将很快发布Chrome Web Store。Chrome Web Store将提供大量在Chrome浏览器和尚在开发中的Chrome OS上运行的免费或付费应用。

  据国外消息人士透露,Google很可能会在12月7日推出Chrome应用商店。分析人士指出,Google借此机会将不仅仅是推出一个应用商店,预计Google届时还将推出搭载Chrome操作系统的谷歌上网本。

  Chrome 8包含逾800个安全补丁软件,提高了系统稳定性。用户能够注意到的一个变化是内置PDF浏览器。据Google称,无需安装Adobe Reader,Chrome 8就能够像渲染HTML网页那样渲染PDF文件。

  我实际测试了一下Chrome 8自带的PDF阅读器,对于中文PDF的文字渲染感觉有点怪,颜色似乎加黑了,感觉效果比Adobe Reader略显不足,不过总的来说效果还算可以,Adobe Reader以后可以不必安装了。在Gmail中看PDF文件依旧被转入Google Docs,而没有直接用Chome 8打开文件。

谷歌浏览器Google Chrome 8.0

  自2008年9月Chrome诞生以来,Google以极快的速度发布Chrome浏览器更新。今年初,Chrome的稳定版为4.0,而到了现在年底,Chrome浏览器已经更新至8.0版本。

  最新版谷歌浏览器Google Chrome下载: http://www.google.com/chrome

2010年12月3日星期五

LastPass收购Firefox书签同步工具Xmarks

  据Xmarks官方博客报道,拥有200万用户的Firefox浏览器同步工具Xmarks终于有了一个好的归宿,在线密码和表单管理服务LastPass已经收购了社交书签和浏览器同步服务Xmarks,使得该网站起死回生。

  9月底,著名的浏览器同步工具Xmarks一度由于资金的缺乏,宣布将在2011年初停止提供服务。当时这个热门的浏览器同步工具拥有着450万用户,随后该公司CEO James Joaquin也向外界征求各种拯救方案,现在终于有了最终结果,今天Xmarks在blog公布提供跨平台密码管理服务的LastPass已经将其收购。

  这也意味着Xmarks将由原来完全免费的运营模式过渡到“免费+增值”的商业模式,新的运营模式与LastPass类似,允许用户免费使用Xmarks现有的大部分功能,当然,用户可以每年支付12美元购买增值服务,来使用新加入的增强特性,比如支持iPhone,android跨平台功能等等。用户还可以同时购买LastPass和Xmarks,每年需要支付20美元,比分开购买省下4美元。

LastPass收购Firefox书签同步工具Xmarks

  中文翻译:cnBata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128715.htm

2010年12月2日星期四

百度文库深陷业主隐私门

  最近两天,深圳电视台连续几天曝光了百度文库发布深圳各大小区业主资料的新闻,深圳市福田区黄埔雅苑一位业主上网搜索自己名字时,发现自己出现在一份“业主资料”上,后面赫然跟着房号、银行卡号码、手机号码等等,打开这份144页的文档,令他更惊讶的一幕出现了:黄埔雅苑全部3000多位业主所有个人资料悉数在列。

  实际上,百度文库目前保存着大量小区业主的隐私资料,以前百度文库通过侵权盗版惹怒了版权所有人,还通过免责条款将责任推卸给百度用户,现在开始直接泄漏普通老百姓的个人隐私了,百度可真是为他人着想啊,这大概为不少公司省了一大笔购买个人信息的费用。

  根据我的粗略估计,目前在百度文库中保存了大概几万份中国各个城市各大小区的业主资料,只要在百度文库中搜索关键字“业主资料”,文件类型为XLS,可以看到数万份各大城市小区的业主资料,不仅仅是深圳地区,北京、上海等各地城市小区的业主资料都有,其资料信息不仅仅是住户名称,有些甚至包含住户的银行帐号。

百度文库深陷业主隐私门

  百度文库里的文档内容虽然是百度用户上传到百度服务器上,但只有通过百度工作人员的人工审核之后才可对外发布,违法的有害信息根本不应该审核通过,百度审核通过了这么多包含个人隐私信息的文档,显然犯了重大失职责任,我建议全中国各个小区的业主们联合起来,一起来起诉百度文库的侵权行为,让百度文库为自己肆意泄漏大众隐私付出代价。

百度文库深陷业主隐私门

  参考新闻:深圳3000业主资料被打包上网 交涉后删除来源:南方都市报

深圳3000业主资料被打包上网

网络截图。南都记者 徐文阁 摄

  前日上午,深圳市福田区黄埔雅苑一位业主上网搜索自己名字时,发现自己出现在一份“业主资料”上,后面赫然跟着房号、银行卡号码、手机号码等等,打开这份144页的文档,令他更惊讶的一幕出现了:黄埔雅苑全部3000多位业主所有个人资料悉数在列。根据截图,这份文档在11月16日上传,至前日已被浏览87次,下载16次。

  业主要求 百度撤下文档

  前天上午,这份名单的截图贴在该小区业主的qq群上。这一下,群里炸开了窝。刚刚上任的业委会主任何刚形容自己当时非常震惊。他首先想到了小区管理处,马上打电话要求管理处对是否外泄了业主资料进行核实。随后,管理处表示自己没有外泄业主的资料,而且,这份文档上还有一个“用户编号”,但管理处并没有给业主进行如此编号。

  随后,一群业主开始在qq群上想起了对策。随后,业主们致电百度公司,要求尽快撤下百度文库里的这份文档,经过努力,前天下午,该网站上已经找不到这份文档。

  他们发现,这份文档上还涉及业主有线电视的转换等项目,有业主怀疑,文档收集时间应该是在2008年前后,就是有线电视整体转换的阶段,而“用户编码”也是这么来的。

  一位业主告诉记者,他打开了邻居们发来的页面后,发现“相关搜索”里还其他小区的名字和文档,而搜索的关键词也被定义成“豪宅业主资料”,他说,“完全有理由怀疑,被泄露的是一大批个人信息。”

  警方受理 已经展开调查

  昨日下午,小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坚决否认是自己泄露业主信息,并表示他们将积极配合,协助警方早日破案。随后,何刚和业委会秘书来到莲花派出所做笔录,他们提供了当天的网页截图。

  业委会主任何刚说,业主们已经自发联合起来,“怎么也要有个结果”,接下来,他们准备以业委会的名义入禀法院,通过诉讼途径对发布和收集者追讨损失。

  福田公安分局相关民警刘警官告诉南都记者,昨日他们收到黄埔雅苑小区业委会相关负责人的报警,称小区业主的详细资料被人放到网络上任意下载。目前已经受理报警,并已经展开调查。

  刘警官解释,这种情况属于泄露个人隐私信息行为,现在要把将资料放上网络的人先找出来,才能弄清楚事情原委。关键要了解清楚将业主资料放上网络的动机,如果涉及到买卖资料获利,那么事情就严重了。

  资料泄露 绝非孤立个案

  黄埔雅苑业主们烦恼在深圳并不少见。家住红荔村的业主王小姐告诉南都记者,自己也遭遇了个人信息“莫名”外泄的情况。她记得,事情就出在《深圳城市更新办法》出台后,由于小区的改造即将提上议程,这块“肥肉”被一些地产商等相关机构看中,希望能说服业主,签字同意他们来进行该小区的更新改造。

  “电话直接打到我手机上,问我是不是多少栋多少户的业主,说服我签字同意由他们申报”,王小姐说,最夸张的时候,每天可以接到五六个这样的电话。而南都记者了解到,除了王小姐,该小区其他业主也有着同样的遭遇。

  王小姐说,如果单纯是手机号,也有可能是别的渠道泄露的,但对方清楚地知道自己住在哪个楼那个房间,并且又跟自己个人信息对上号,“这些信息资料,我们只在管理处那里留过,别人怎么能知道?还挨个给业主打电话?”王小姐说,自己此前就觉得这个事情很烦恼,但又确实不知道去找谁以及如何维权。

  采访中,多位市民都表示自己遭遇过同样的事情。陌生电话打来,对方连“你是谁住哪都很清楚”,早在2007年,深圳就已发生罗湖莲塘片区的数个楼盘的业主资料网上被曝光事件,当时事件直指向某家公司的短信平台业务。

  说法

  警方:无恶劣后果 难追究刑责

  福田警方一名姓李的民警告诉记者,单纯将个人资料信息泄露到网络上等涉嫌犯罪,但如果没有造成恶劣后果,那么很难追究其刑事责任,只能从民事上要求一定补偿。他说,现在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并不少见,个人发现泄露后可以联系相关网站要求处理,也可以报警处理。

  律师:不管目的如何,已构成侵权

  广东震鹏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余翔说,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侵权责任法》中明确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不管侵权人出于何种目的,只要对他人构成侵权行为,都能以民事途径进行索偿。

  而在这个案件中,个人信息通过网络发布,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当业主们发现个人资料被泄露时,他们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站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另外,网站如明知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而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也要承担连带责任。一般来说,侵权人应承担的责任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等。

  采写:南都记者 何奕 王成波

新浪微博出现长时间故障

  12月1日消息,今日上午10点50左右,新浪微博出现访问故障,用户在登录新浪微博时无法打开,新浪iPhone微博客户端则显示暂无数据。截止到下午2:00左右,据各地网友反映,新浪微博基本恢复正常。

  据新浪微博用户反馈,用户在登录新浪微博时,页面先是显示“您所访问的用户不存在”,随后页面更新为“新浪微博正在升级预计11:30回来”,该页面随后更新为“新浪微博正在升级预计12:00回来”。12:15分时候,新浪微博登陆页面已更改为“新浪微博正在升级,稍后回来”。稍后,新浪微博的登陆界面已变成“微博系统压力过大正在抢修,我们深表歉意”。

  从下午1:30左右,有部分地区网友反映,新浪微博开始陆续恢复,到下午2:00左右,新浪微博基本恢复正常。

新浪微博出现长时间故障

  下午15:30分,新浪科技发布了一份《新浪微博恢复访问 发布故障致歉声明》,内容如下:

  新浪科技讯 12月1日下午消息,新浪微博下午发布声明,称截至下午14点30分,微博服务已全部恢复,并就此次故障给用户造成的不便致歉。

  以下是声明全文:

  尊敬的新浪微博用户:

  今天上午10点20分,由于微博系统压力过大,导致用户不能正常访问新浪微博,持续时间较长。截至下午14点30分,微博服务已全部恢复。本次故障给广大微博用户造成了极大不便,新浪微博团队对此表示深深的歉意。

  近期,新浪微博用户量以及每日的微博发布量激增,给微博系统带来了一定压力,这也是导致本次故障的诱因。随后,我们将通过多种举措来确保系统稳定,以应对不断提高的大规模数据处理需求。

  用户的放心安全使用,是新浪微博发展的基础。我们承诺,将通过持续的技术改进,最大程度地确保系统的稳定以及用户信息的安全。

  新浪微博

  12月1日

新浪微博出现长时间故障

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

Google Earth 6 Beta版发布

  据PCMAG报道,11月30日谷歌正式发布了谷歌地球6.0试用版(Google Earth 6 beta)。这款以往是地理和天文爱好者的所推崇的工具软件,在新版本Google Earth 6中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可以像在谷歌地图(Google map)中那样无缝地使用谷歌街景服务功能;第二,根据各地的气候和树种不同,在软件中加入了大量的树木3D模型,总量达到了8000万株。

  在2008年,Google Earth就尝试加入街景的图像,但必须单独点击特定的功能按钮才能实现。而在Google Earth 6中,街景服务已经完全被整合其中,用户可以通过鼠标方便地缩放并实现360°的视角转换。至此,Google街景服务也完全整合进了新版Google地球,用户可以获得与Google Maps十分接近的街景体验了。

  为了带来更为真实的场景,Google地球6新增了8000万株不同品种的树木,它们来自于世界各地,包括雅典、柏林、芝加哥、纽约、旧金山、东京以及北京等地。

Google Earth 6 Beta版发布

  此外,Google地球对第五版中的历史图层功能进行了改进,并且在右下角提供了该功能的按钮,点击即可通过年代进度条来查看其它时间段某地的卫星地图。

  在今年10月,谷歌在Google Earth中曾尝试性地加入了二战历史地图等新功能,Google Earth 6中,用户将会更方便地查看这些历史地图(仅在某些地区可用),并且可以查看同一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卫星俯拍图,这项功能可以让用户找到在时间隧道中穿梭的感觉。

  Google Earth一直是广大地理爱好者喜欢的一款软件,通过该软件能够在地球上任意遨游,无论是外太空星系,还是大洋峡谷,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就可以查看卫星图像、地图、地形和3D建筑,犹如身临其境。在探索丰富的地理知识同时还能将自己游览过的地点保存下来与他人分享。

  下载Google Earth:http://www.google.com/earth/download-eart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