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星期三

腾讯以“在岗时间不满8小时”辞退41岁员工

  据大河报报道,去年因“在岗时间不满8小时”被辞退的腾讯高级工程师,先后向深圳市仲裁委提请仲裁、向深圳市南山区法院和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腾讯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均以败诉告终。该事件曾登上热搜,引发巨大争议。

  今年6月,该前员工再次起诉腾讯,追讨入职以来七年间的节假日加班费、年终奖、未休年假工资等共计1200万余元。

  12月16日,当事人闫先生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一个多月前,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向原告补发2018年年终奖差额90765元(税前),驳回了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闫先生表示,腾讯方面不服该判决,已于11月24日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曾两度败诉

  闫先生被辞退时41岁,已在腾讯公司工作7年。

  2019年3月28日,腾讯公司以闫先生不服从工作安排、经常迟到、早退、长期不在岗,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为由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

  据闫先生介绍,他2012年入职腾讯,任T3级别高级工程师。刚入职半年期间每天加班到深夜,周末也不休息,有时候还会通宵加班。

  闫先生称,解职当天,他被保安逼迫着收拾东西离开,当场封掉工卡、内网账号、公司邮箱等腾讯内部权限和资料。

  2019年6月,闫先生向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请求,要求腾讯公司继续履行与他的劳动合同,被仲裁委驳回。随后的7月,闫先生向深圳市南山区法院提起诉讼。

  关于此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书中显示,闫先生与腾讯公司签订的最后一份劳动合动期限为2015年10月至2020年9月。(闫先生认为法院此处认定有误,应为2015年10月至2021年9月)被告腾讯公司主张,根据《员工假期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虽然各个部门可以根据岗位情况灵活安排工作时间,但原告工作在岗时间需要达到8小时,原告所在部门要求原告须于上午9点半到岗,10点参加晨会,但原告经常不参加10点的晨会,在岗时间经常不足8小时。

  法庭中,被告提交了一份原告在岗时长统计表,根据该在岗时长统计表显示,2019年2月、3月上午10点至下午18点期间,原告在卡位时长每天3至6小时不等。

腾讯提交的根据监控视频统计的原告在岗时间表

  法院认为,被告为证明原告存在经常迟到、早退、长期不在岗的事实,提供了多份《公证书》、2019年2—3月的监控视频截图及光盘、沟通录音光盘及录音文字稿证据予以证明,上述证据结合在一起能形成基本的证据链支撑被告的主张。

  对此,原告否认其存在上述违反劳动纪律的事实行为,辩称其长期存在加班事实,每天工作时间远超8小时,且其工作场所也并不固定,存在经常去被告其他工作场所培训、开会、跨部门合作的情形,被告监控拍摄的仅是原告在卡座的时间,不能完全反映原告的办公情况。此外被告并未进行严格的考勤管理,其有时存在晚上加班的情形。故主张被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一审法院认为,原告主张其工作地点并不固定,但其职务为游戏平台部高级工程师,应不存在出外勤的情况,且原告也未能就其主张进行举证。在综合考虑双方证据证明力的有无和大小后,法院采信被告的主张,认为原告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缺乏事实依据,不予支持,驳回原告要求被告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诉求。

  闫先生对一审判决表示不满,上诉至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败诉。

  腾讯曾回应:该员工长期违纪

  当事人:被针对报复

  闫先生表示,腾讯提交的视频记录仅能证明他在工位上的时间,且记录的时间段为10:00到18:00,一共只有8个小时。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这8个小时中一直在工位上一动不动。

  他说,从一审到二审,两级法院没有明确予以确认企业微信聊天记录和电子邮件可以作为认定本案事实的证据。他也对腾讯提供的监控视频真实性存疑。

  随后,闫先生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请再审,2021年9月2日,广东省高院召开了听证会。

  9月8日,广东省高院出具的民事裁定书显示,原告已确认真实性的在岗时长统计表显示,2019年2月、3月期间, 在工作卡位时长每天3至6小时不等,均不足8小时。其申请再审时对此提出异议,主张除工作卡位外,还有其他工作场所,每天工作时间达到8小时等,并认为腾讯公司提交的有关监控视频系伪造,但其均未能提供充分的相反证据予以佐证。闫先生的再审请求被广东省高院驳回。他表示不服,将向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腾讯方面曾回应媒体称,该前员工被辞原因是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包括不接受日常工作安排。在上级和HR(人力资源部门)反复要求下,仍拒绝履行岗位职责,且多次缺勤及旷工等,并非只因为在岗时间不足8小时而被辞退。

  腾讯方面表示,该前员工长期以来的在岗表现及违纪情况,在团队内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闫先生完全不认可该说法,他回应称,2018年年底开始,闫先生多次匿名向腾讯公司反舞弊部门反映原部门研发管理人员违反“高压线”,在外开公司、违反公司竞业协议规定等行为,此后他就开始遭受明显有针对性的不公正对待,他怀疑自己被打击报复。关于上述说法,闫先生向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提供了当年的举报记录。

  起诉追讨加班工资、年终奖共计1200万余元

  法院判决补发9万元年终奖

  2020年3月17日,闫先生曾向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腾讯公司支付工作7年间的加班工资、年终奖等共计500万余元,4个月后闫先生撤回该仲裁请求,于2021年3月5日再次申请仲裁,诉请加班工资和年终奖共计1200万余元,被仲裁委全部驳回。

  2021年6月,闫先生再次以追讨加班工资、年终奖、未休年假工资等为由将腾讯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被告支付1200万余元。

  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书中,关于加班工资,原告主张自己在职期间长期加班,被告从未支付过加班工资,诉求被告按每个工作日平均加班4小时,每月休息日加班4天的标准支付原告七年间加班工资共计540万余元,并提交了项目组微信聊天记录、腾讯互娱员工在办公楼的工作状态及员工坐夜班车的视频。

  判决书显示,其提交的云游戏项目组微信聊天记录虽有加班的聊天内容,但该聊天内容系其他同事发送的关于工作或邀请加班同事就餐的信息,一方面该微信群聊不能证明所有群成员均有加班的事实,另一方面亦未见原告在群内进行回应并提及加班的情况,该证据不能证明原告存在加班的事实。且原告未提交任何证据证明其填写了加班申请。法院不予支持。

  关于年终奖,原告主张其所在部门员工每年年终奖至少是6个月以上基本工资,且按照个人绩效、部门业绩和腾讯游戏收入的增长,每年还应增加年终奖数额,但是从2015年到2019年,原告的年终奖没有增长反而下降,2018年到2019年的年终奖没有发放,原告要求被告按年终奖每年60%增长率的标准向原告补发2015年至2019年年终奖270万余元。

  被告表示,年终奖不是法定福利,需要根据经营情况和员工表现发放,属于被告用工自主权范围,被告已经足额向原告发放了年终奖。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晶晶

阿里云被工信部暂停合作单位资格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通报称,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是工信部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平台合作单位。近日,阿里云公司发现阿帕奇(Apache)Log4j2组件严重安全漏洞隐患后,未及时向电信主管部门报告,未有效支撑工信部开展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管理。经研究,现暂停阿里云公司作为上述合作单位6个月。

  通报指出,阿里云是工信部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平台合作单位。经研究,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决定暂停阿里云作为上述合作单位6个月。暂停期满后,根据阿里云整改情况,研究恢复其上述合作单位。

  通报指出,阿里云是工信部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平台合作单位。经研究,现暂停阿里云公司作为上述合作单位6个月。暂停期满后,根据阿里云公司整改情况,研究恢复其上述合作单位。

  据了解,Apache Log4j2作为阿帕奇软件基金会旗下的一款日志纪录工具,是基于Java语言的开源日志框架,被广泛用于业务系统开发。

  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曾在17日发布了《关于阿帕奇Log4j2组件重大安全漏洞的网络安全风险提示》。其中指出,阿里云在近日发现阿帕奇Log4j2组件存在远程代码执行漏洞,并将漏洞情况告知阿帕奇软件基金会。12月9日,工信部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信息共享平台收到有关网络安全专业机构报告,阿帕奇Log4j2组件存在严重安全漏洞。

  随后,工信部立即组织有关网络安全专业机构开展漏洞风险分析,召集阿里云、网络安全企业、网络安全专业机构等开展研判,通报督促阿帕奇软件基金会及时修补该漏洞,向行业单位进行风险预警。

  多名云计算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日志库漏洞。由于组件使用量很大,几乎所有的java程序都会涉及,所以影响面很大。

  “目前来看,是阿里更早发现了这个漏洞,并将问题反馈给了Apache基金会,之后Apache为Log4j发布了新版补丁修复。但是,阿里云没有及时去向工信部申报。主要错误在于没有重视上报流程和申报漏洞。”有业内人士表示。

  据此前报道,阿里云安全团队于11月24日向阿帕奇软件基金会提交了Log4j 漏洞邮件。而根据公告,工信部是12月9日才收到上述漏洞的报告,距离阿里云首次发现已经过去了2个星期。

  根据今年9月1日施行的工信部、国家网信办、公安部联合印发的《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网络产品提供者应在发现漏洞的2日内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报送漏洞信息,并及时进行修补,将修补方式告知可能受影响的产品用户。

英特尔严禁供应商用新疆产品

  据观察者网报道,日前,英特尔公司在其官网以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语、日语等语言向供应商写的一封信中,禁止供应商使用来自新疆的产品。这封信发布于今年12月,是英特尔对供应商的最新要求:禁止任何形式的贩卖人口或非自愿劳工行为,如强迫劳动、债务劳工、契约劳工或奴役。

  英特尔在官网称:

  我们的投资者和客户已询问英特尔是否从中国新疆地区采购产品或服务。多个国家与地区的政府已对来自新疆地区的产品实行限制。因此,英特尔需要确保我们的供应链不使用任何来自新疆地区的劳工、采购产品或服务。

英特尔严禁供应商用新疆产品

  据英特尔财报显示,中国大陆自2015年开始已是该公司第一大营收来源地。2020财年,该公司来自中国大陆(包括香港)的营收为20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90.9亿元),第二大营收来源地是新加坡,营收为178.5亿美元。

  此外,英特尔在财报中还将台湾与中国大陆、美国、新加坡并列为国家。

  来源:观察者网

2021年12月21日星期二

北京网信办依法约谈处罚知乎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约谈知乎网负责人,针对知乎网多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等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责令其立即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知乎网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立案。知乎网负责人表示,将深刻吸取教训,严格落实各项整改要求,在整改期间自行暂停相关功能。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强调,网站平台应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得为违法违规信息提供传播平台。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将进一步督促相关网站平台加强内部管理,依法依规开展服务,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对此,知乎回应称,诚恳接受主管部门批评,坚决落实整改要求,健全信息发布审核、公共信息巡查、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不断提高生态治理水平,为网络文明建设贡献新力量。

  周一收盘,知乎大跌9.62%,报5.17美元。

  来源:“网信北京”微信公众号

薇娅逃税被追缴并处罚款13.41亿

  近期,浙江省杭州市税务部门经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网络主播黄薇(网名:薇娅)涉嫌偷逃税款,在相关税务机关协作配合下,依法对其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税务检查。经查,黄薇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通过隐匿个人收入、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虚假申报等方式偷逃税款6.43亿元,其他少缴税款0.6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对黄薇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日前,杭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已依法向黄薇送达税务行政处理处罚决定书。

  目前,薇娅及其丈夫已分别在社交平台上公开道歉。薇娅表示,“完全接受税务部门依法对我做出的相关处罚决定,并将积极筹措资金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补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

  网络主播一姐薇娅因偷逃税致歉后,其在淘宝、抖音、微博等多个平台的账号被封。12月20日,薇娅在微博、抖音两大社交媒体的账号均被封。其中微博账号显示:“该账号因被投诉违反法律法规和《微博社区公约》的相关规定,现已无法查看。”抖音账号也搜不到相关用户。薇娅淘宝直播账号已被清空,回放等内容无法查看。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专门印发通知,明确网络主播2021年底前能够主动报告并及时纠正涉税问题的,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据了解,已有上千人主动自查补缴税款。

  薇娅为谦寻控股旗下主播,谦寻集团主公司为谦寻(杭州)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薇娅丈夫董海锋,公司注册资本超两千万元。据企查查股权穿透后,董海峰持股46.1204%,为谦寻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谦寻成立于2017年4月28日,目前公司旗下共有50余位主播,其中包括主播薇娅viya,红人主播,呗呗兔、滕雨佳等;明星主播林依轮、李静、海清、李响、大左、李艾、高露等,覆盖美妆、生活、服饰等类目,淘宝粉丝数千万。

  据谦寻官网,薇娅为淘宝第一主播,淘宝粉丝1890万+,单场直播最高观看4300万+。行业多项纪录领先者,并多次参加电商扶贫等社会公益活动。同时,被袁隆平院士授予“中华拓荒人”——海水稻推广大使,连续三届荣获“阿里巴巴脱贫攻坚公益主播”。同时还获得“淘宝十大公益扶贫主播”“2018淘宝直播盛典年度TOP主播”“2019淘宝直播盛典年度TOP主播”等称号。

  不仅如此,薇娅还是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2021年度网络诚信宣传大使等。入选“2020 福布斯中国名人榜”“《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未来榜)”“《时代》杂志百大影响人物”等。

  薇娅及其背后公司谦寻伴随着淘宝直播成长起来,但目前谦寻业务并不局限于淘宝平台,谦寻旗下目前也签约了抖音等平台的头部主播,还有多个演艺界明星。不仅布局平台主播矩阵,也曾对外宣称要做超级供应链基地。谦寻也早已从一家MCN公司变身为一家覆盖了主播培训、全域营销、综艺影视合作、供应链的直播全产业链“集团”。

  稿源:新京报贝壳财经

铁血社区宣布将永久关闭

  近日,军事内容社区铁血社区发布公告称,铁血社区将于2021年12月20日停止用户发帖、回帖功能, 2022年3月1日起,铁血社区将正式永久关闭。铁血社区在公告中表示,“在移动互联和万物互联的热潮中,我们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公告还提到,在铁血社区正式停止服务前,用户可登录账号下载历史贴文,转移重要的个人信息,数据将保留3个月。

  我觉得,社区和BBS等社交平台关闭的主要原因,是网站的商业模式无法适应监管的不断加强,虽然网站流量很大,但是人力资源投入也很大,主要都是人工审核之类的,获得的收入都不够付员工工资。同时,审核人员的素质也无法保证所有的信息都能达到监管部门的要求,而一旦出现审核不达标的情况,就会遭遇重拳打击,实际上,大多数键政类社区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估计都会一个一个地关闭。

  公告原文如下:

  对不起,要和大家告别了 ——致亲爱的铁血家人们

  新的旅程,往往是从告别开始,是时候说再见了。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临。

  我们万分不舍却又不得不遗憾地通知大家,铁血社区将于2021年12月20日停止用户发帖、回帖功能, 2022年3月1日起,铁血社区将正式永久关闭。

  铁血社区起始于Web1.0,壮大在Web2.0。如今Web3.0已经来临,遗憾的是,在移动互联和万物互联的热潮中,我们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怀念当初少年时,意气风发,激扬文字。我们追看原创军事小说,探讨武器装备,发掘历史故事;一言不合,仗键激辩;呼朋唤友,彻夜“盖楼”……

  2001年,铁血网成立,是中国原创军事网络小说的摇篮。

  2002年,铁血军事社区诞生,当年日访问人数就突破2万。

  2003年,社区日访问人数20万。期间铁血服务器多次不堪重负崩溃,铁血网友组织募捐,两天时间就给铁血凑够了新服务器和租用更大带宽的费用。

  2004年,“保钓风波”把铁血推向风口浪尖,作为着名的“愤青”聚集地,由于部分网友言辞激烈,网友们经历了十天的“避难所”流浪,凝聚力反而更强,再次为铁血捐款升级服务器。

  2007年,随着第一批17件M65风衣在铁血社区被抢购一空,铁血终于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

  2008年,日访问人数突破200万。

  2011年,龙牙品牌创立,我们要做“中国人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战术服装”。

  2013年,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签约成立铁血老兵公益基金,对参战老兵进行物质与精神帮扶。

  2021年,铁血老兵公益项目已在全国27个地区开展活动,共有1010名志愿者参与活动,已累计帮扶老兵16191人次。

  ……

  以上种种,恍如昨日。我们遗憾,伤感,还是只能选择放下。因为我们还要踏上新的征程,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服务,请铁血的新老朋友们多加关注。

  二十年光阴,铁血社区的亿万网友,历任版主、管理员团队和工作人员,用热血、梦想和坚守共同建设我们的军迷家园,共同缔造了“中国军迷之家”的辉煌,铁血也稳居中国十大独立军事类网站榜首。

  离别之际,向你们郑重地道一声感谢!

  聚散两相依。聚,是激情的汇集,散,是火种的传播。

  我们没有离开,只是转移到了新的战场。尤其是铁血老兵公益,以及龙牙战术服装,我们会矢志不移地继续发展壮大,不忘初心,不负初心。

  在铁血社区正式停止服务前,用户可登录账号下载历史贴文,转移重要的个人信息,数据将保留3个月。在此期间,如有问题需要沟通,可添加QQ:1969217715或电话:17716447133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竭诚为大家服务。

  在此,由衷感谢您对铁血社区的支持与关注,并对关闭业务给您带来的不便深感歉意!

  铁血的家人们,谢谢你们一路的相伴,一路的温暖。

2021年12月17日星期五

微软Bing中国暂停“搜索建议”功能30天

  12月17日消息,昨天微软Bing搜索网站部分区域出现暂时无法打开的情况。另外,近期微软Bing官方发布声明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Bing在中国内地暂停“搜索自动建议”功能30天。

  微软Bing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Bing中国已经被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在中国内地暂停“搜索自动建议”功能30天。作为全球性搜索平台,Bing将持续致力于尊重法治与用户获取信息的权利,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寻找所需信息。

BING

  根据测试,国内多地已经无法访问cn.bing.com微软必应搜索网站,访问提示“ERR_CONNECTION_TIMED_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