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0日星期二

Facebook泄露5000万用户信息

  近日,Facebook被曝泄露用户数据。据英国《观察家报》和《卫报》以及美国《纽约时报》的报道,剑桥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未经授权“窃取”了5000万Facebook用户的信息,用于设计软件,以预测并影响选民投票。是这家社交媒体创建以来最大的用户数据泄露事件之一。

  数据泄露的源头,是英国剑桥大学心理学教授亚历山大·科根2014年推出的一款应用软件,名为“这是你的数字化生活”(this is your digital life),向Facebook用户提供个性分析测试,在Facebook上的推介语是“心理学家用于做研究的APP”。据了解,“这是你的数字化生活”搜集的信息包括用户的住址、性别、种族、年龄、工作经历、教育背景、人际关系网络、平时参加何种活动、发表了什么帖子、阅读了什么帖子、对什么帖子点过赞等。当时,共2.7万名Facebook用户下载这一应用。按照上述媒体的说法,借助这一应用,科根可获取这2.7万人及其所有Facebook好友的居住地等信息以及他们“点赞”的内容,因而实际共获取多达5000万用户的数据。

  Facebook抢在上述报道见报前,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情况,宣布暂时关闭剑桥分析公司、战略交流实验室公司、科根和克里斯托夫·怀利的Facebook账号。

  Facebook的说法是,2015年,得知“科根撒谎、违反平台政策、向战略交流实验室公司和剑桥分析公司移交数据”,Facebook从自己的网络平台上撤下科根的应用软件;获取剑桥分析公司的书面保证,即已删除从Facebook获取的全部数据;然而,Facebook“数天前”得知对方没有删除全部数据,继而投入调查。

  Facebook指认剑桥分析公司“背弃诚信”,威胁在必要情况下提起诉讼。剑桥分析公司17日发布声明,否认“做错事情”,声称得知科根违反Facebook政策后删除了全部数据;“为避免嫌疑”,没有在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使用任何科根提供的数据。

  超过5000万用户Facebook信息被第三方公司利用,利用算法向用户进行“精准营销”的商业操作被用于向用户施加政治影响。此事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并仍在持续发酵。

  剑桥分析是一家英国数据分析公司。纽约时报3月20日报道中称,该公司被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选举团队雇用,通过其获取的超过5000万Facebook用户的私人信息,提供工具辨别这些用户的性格,从而推送广告影响这些美国选举人的行为。

  稿源:新浪科技

全球首起无人驾驶汽车致人死亡事故发生

  3月19日晚10时许,一辆Uber无人驾驶车辆在亚利桑那州的坦佩市撞到一位女性行人致其死亡,这是已知的首例无人驾驶致使行人死亡的事故。在此事件发生之后,Uber暂停了所有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工作。

  坦佩的警方称,事故发生时,涉事Uber车辆处于自动驾驶模式,车上有一位人类安全驾驶员。当时49岁的Elaine Herzberg正在人行横道外的地方推着单车行走时被该辆Uber撞到,这名女子被送往了附近的医院,但因伤势过重死亡。

  “亚利桑那州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悲伤消息。”Uber首席执行官(CEO)Dara Khosrowshahi在推特上写道,“我们正在与当地执法部门合作,以了解事故是如何发生的,我们的心与受害者家属在一起。”Uber公司在推特上称,“我们对受害者的家庭表示同情,我们正在与坦佩警方和当地政府配合对事件进行调查。”

  《纽约时报》报道称,这起致命事故,在美国已经引发对自动驾驶规则的激烈讨论。一般而言,自动驾驶车辆会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会由自动驾驶模式改为由人类安全驾驶员进行操作,但美国一些州已经允许公司在测试自动驾驶车辆时,无需安全员在司机的座位上。就在3月,加利福尼亚州称将在4月允许没有任何人在车内的无人驾驶车辆测试。亚利桑那州则走在更前面,已经允许没有驾驶员的无人驾驶车辆上路测试。

无人驾驶汽车

  美国警方初步调查显示 车祸责任方或不在Uber

  据外媒报道,叫车服务巨头Uber的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市撞死一名女子,当地警察局长表示,初步调查显示,车祸责任方或不在Uber。

  坦佩市警察局长西尔维娅·莫伊尔(Sylvia Moir)表示,从Uber无人驾驶汽车配备的摄像头中提取的视频片段显示,这起事故的责任可能在于受害者本人,即49岁的伊莱恩·赫茨伯格(Elaine Herzberg),而不是Uber的无人驾驶汽车。

  莫伊尔在接受采访时称:“基于受害人是从阴影中突然出现在马路上的,很明显,在任何一种模式(无人驾驶或人为驾驶)下,都很难避免这种碰撞。”

  莫伊尔还补充说,这一事件发生在距离人行道大约100米的地方。她说:“在晚上,即使人行横道上的照明设备良好,横穿马路依然是很危险的。”

  虽然当时Uber的无人驾驶汽车是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运行的,前座也有人类司机监督。但莫伊尔表示,在撞车事件发生前,司机似乎没有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莫伊尔表示:“司机说就像闪电一样,那个人突然之间出现在他们前面。他对碰撞的第一反应就是听到碰撞声。”

  当地媒体报道称,初步调查发现,Uber的无人驾驶汽车当时以61公里的时速在限速时速56公里的区域内行驶,并没有试图刹车。

  据说赫茨伯格是突然闯入有车流的车道上的,警方认为她可能是个无家可归者。坦佩警方计划与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和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调查人员合作,得出最终结论。

  美国每年会发生600万起交通事故,将近4万人在事故中丧生。

  稿源:新浪科技

2018年3月19日星期一

传阿里巴巴制定A股上市计划

  《华尔街日报》今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阿里巴巴正在制定国内A股上市计划。该知情人士称,阿里巴巴正在评估多种上市方案,希望国内投资者也能投资其股票。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还称,阿里巴巴最快于今年夏天在国内A股挂牌。

  对此,阿里巴巴方面未予置评,但阿里巴巴表示,公司在美国上市初就已经表示过条件允许就会回来,这个想法至今没有变过。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报收于93.89美元,较发行价上涨38.07%。以收盘价计算,其市值破2300亿美元。

  本月初有报道称,中国相关部门希望更多的国内科技公司在国内上市,例如小米公司。报道称,小米正考虑在内地和香港两地同时上市,而中国相关部门希望小米在内地上市。

  另外,近两年一直有传闻称,阿里巴巴旗下金融服务部门蚂蚁金服也在考虑IPO事宜。至于上市地点,有知情人士称,蚂蚁金服有意在内地和香港同时上市。

  稿源:新浪科技

2018年3月18日星期日

滴滴在深圳投放共享单车被深圳交委叫停

  3月17日凌晨,滴滴在深圳投放了2万辆滴滴旗下青桔单车,当日却被深圳市叫停。据深圳市交委发布回复,3月17日凌晨,该委收到深圳出现违规投放青桔单车相关举报,进行核实后,声明滴滴出行旗下的青桔单车属于违规投放。并于3月17日下午约谈了滴滴出行,责令其整改,立即收回违规投放车辆。

  市交委在声明中表示,根据深圳于2017年9月15日印发的《深圳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管理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整治阶段结束后企业可以书面方式提交新增车辆投放计划。由市交委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达成共识和确认后,方可进行投放和停放管理。

  据悉,近期滴滴出行和哈罗单车分别向市交委提交了投放车辆计划。2018年3月8日,市交委组织市城管局、交警局及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召开联席会议。会议认为深圳现阶段主要区域车辆投放基本饱和,热点地区均存在车辆过度投放且规模超过了环境设施承载能力,在此情况下暂不应新增投放。为此,会议明确要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和加强规范管理,并决定暂不同意滴滴出行和哈罗单车新增投放计划。上述情况,市交委在联席会议结束后第一时间向滴滴和哈罗单车通报了有关情况。

  市交委表示,已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置。经调查和了解,滴滴出行本次违规投放青桔单车约2万辆,在福田、罗湖、宝安、龙华等区域均发现有违规投放青桔单车。针对这一违规行为,市交委联合市城管局、交警局已于 3 月 17 日下午约谈了滴滴出行,责令该企业整改,立即收回违规投放车辆。

  同时,市交委称,已通知各有关单位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如拒不整改,将会同有关单位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并记入信用记录。

  未来共享单车如何进行长效性管理。市交委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快建立长效机制。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立法和智能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深圳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将着重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化机制,并合理调控规模,引导企业有序进入和退出 , 合理利用公共资源。智能监管体系试点工作也在积极推进。

  深圳交委官方声明全文如下:

  一、青桔单车属违规投放。

  根据我市于2017年9月15日印发的《深圳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管理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整治阶段结束后目前为巩固阶段,期间企业可以书面方式提交新增车辆投放计划,由我委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达成共识和确认后,方可进行投放和停放管理。

  近期滴滴和哈罗单车分别向我委提交了投放车辆计划,2018年3月8日,由我委组织市区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会议结合我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总量规模评估初步成果,经充分讨论和逐一表决,一致认为我市现阶段主要区域车辆投放基本饱和,热点地区均存在车辆过度投放且规模超过了环境设施承载能力,在此情况下暂不应新增投放。

  为此,会议明确要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和加强规范管理,并决定暂不同意滴滴和哈罗单车新增投放计划。上述情况,我委在联席会议结束后第一时间向滴滴和哈罗单车进行了通报。

  二、我委正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置。

  经调查和了解,滴滴本次违规投放青桔单车约2万辆,在福田、罗湖、宝安、龙华等区域均发现有违规投放青桔单车。

  针对这一违规行为,我委联合市城管局、交警局于3月17日下午约谈了滴滴,责令该企业整改,立即收回违规投放车辆。同时我委已通知各有关单位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如拒不整改,将会同有关单位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并记入信用记录。

  三、我委将联合相关部门继续加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管理。

  近期,我委将会同市、区有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同时开展互联租赁自行车服务质量考核(整治阶段),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淘汰老旧车辆,加强运营管理,保障服务质量。

  四、我委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快建立长效机制。

  我委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立法和智能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深圳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将着重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化机制,并合理调控规模,引导企业有序进入和退出,合理利用公共资源。智能监管体系试点工作也在积极推进。

  五、我委提醒广大市民:目前滴滴如有在深圳投放车辆均属违规投放,请慎重选择,避免自身权益受损。

2018年3月16日星期五

小米IPO数据曝光 市盈率高苹果数倍

  随着小米IPO临近,越来越多相关消息传出。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份所谓的小米Pre-IPO融资推介材料,清晰展现了小米的收入、利润、用户、估值和市值数据。

  融资材料疑曝光

  材料显示,小米2015年还是亏损9.8亿元,2016年盈利9.13亿元,2017年预计可达75.82亿元,利润率6.5%,2019年有望增至188.31亿元。

  2016年-2019年这四年间,小米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74%。

  2017年小米收入预计17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13亿元),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升至31.7%,而在2017年11月份,雷军曾公开表示已完成1000亿元的销售目标。

  预计到2019年,小米年收入可达3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16亿元),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超过50%。

  材料显示,小米当下估值为6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00亿元),如果在2018年第四季度上市,则市值将在854-135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400-8545亿元)范围。

  用户方面,小米日活1.32亿,月活1.65亿,日均用户使用时间为312分钟(5.2小时)。

  小米并未披露过整体的盈利数据。此前,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曾在微博上表示,小米2017年利润不会少于十亿美元。该融资推介材料公布的数据也符合之前业界的预期。

  硬件公司与互联网之争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上述融资材料,2016年,小米的收入组成中,79%来自于硬件,21%来自于互联网服务业务。硬件业务的净利润率仅为2.8%,而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净利润率则超过40%。小米正在扩大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比例,2017年,预计互联网服务业务的收入占比为68.3%,预计到2019年,互联网服务业务的收入占比将超过硬件收入。

  由此可以看出,小米靠硬件设备并不太赚钱,主要靠相关的互联网服务。

  而业界围绕小米究竟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也一直争论不休。

  有媒体报道称,基金经理们不看好硬件公司股票。有基金经理表示,他们不会买入小米IPO发行的股票,因为中国的硬件公司都面临低利润率、恶性价格战和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低的问题。

  而小米的支持者认为,该公司不是纯粹的硬件公司,而是像苹果一样,拥有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包括运动手环和电饭煲等众多互联网连接设备。小米浏览器和应用商店可以产生广告和游戏收入,且利润率大大高于智能手机。

  在小米官网,小米自称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

  市盈率数倍于苹果

  上述融资材料当下给出的小米估值,明显远低于市场传闻的千亿美金估值。不过,从这份材料给出的四季度上市时的市值预期来看,小米有可能在今年期间推高其估值,并在IPO时达到千亿美金左右的市值。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与记者交流时认为,小米的光环再大,也是Apple或Google的模仿者,现在曝出来的营收与估值过高,特别是市盈率数字是过高的。

  苹果目前市值为9131.7亿美元,市盈率为18.34倍。若按照这样的市盈率计算,目前拥有10亿美元利润的小米估值应在183.4亿美元左右,远低于该公司目前在私募市场的估值。

  过去一年,腾讯成为中国估值最高的科技公司,目前市盈率为63.7倍。即使按照这样的市盈率,小米估值也只有637亿美元,仍远低于很多人所说的800亿美元的估值区间低端。

  媒体援引国际数据公司分析师Kiranjeet Kaur言论称,小米的设备、应用和服务要形成像苹果公司那样的生态系统,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甚至也有观点认为小米不太可能发展到这样的程度。有观点认为,小米不会成为苹果,也不会成为有着庞大社交媒体基础的腾讯,小米只是一家硬件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雷军已经先后辞去了猎豹移动董事长和董事、欢聚时代董事长的职务,逐步放权,在小米上市前避免过多关联交易的嫌疑。

  而随着A股呼唤独角兽的消息传出,小米将会在A股和H股上市的消息也同时传出。

  在沈萌看来,小米A+H的结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小米是VIE结构,但不排除在香港上市之后再通过CDR实现在A股可间接交易。

  稿源:腾讯科技

Android Wear更名Wear OS

  据谷歌黑板报报道,谷歌已正式确认把Android Wear更名为Wear OS。2014年谷歌发布的智能平台Android Wear现已正式改名为Wear OS,而它的口号是“让每一分钟都有价值”。既然该平台可支持Android和iOS两个生态系统,改成Wear OS自然更为合适。

  谷歌的丹尼斯·特罗皮(Dennis Troppe)声明,“在此我们宣布一个新名字,它能够更好地体现我们的技术、愿景和手表用户。现在我们名为Wear OS——一个面向所有人的可穿戴操作系统。接下来数周,你们的手表和手机app中将出现这个新名字。”

  以下为报道全文:

  Google Android Wear 今易新名

  By Miles Barr,Wear OS by Google 部门工程总监

  Android Wear 在设计之初,所奉行的信念就是让穿戴式技术人人皆宜:不论您佩戴的是哪种款式的腕表,也不管您口袋里装的是哪部手机,都可以搭载这款操作系统。自 Android Wear 问世以来,我们与多家顶尖的手表和电子产品品牌携手打造了逾 50 款手表,让用户随时随地都能跟踪健身数据、与最重要的人交流联系、查看所关注的信息资讯。针对中国用户,我们还推出了中国版平台,让您直接在腕表上就能用到本土化的语音助理引擎,尽情使用自己喜爱的各类中文应用。

  而现在,我们对这款手表操作系统又做出了更多改进:

  采用新的启动指令

  这次更名的同时,语音助理也有了一个新昵称。今后,只要您说“嘿,小安”,语音助理就会随叫随应,为您答疑解惑、办理事务、规划日程。

  设好提醒即可放心无忧

  现在,只需在手表上设一个提醒,就再无误事之虞。不论您身在何处或者正在做什么事情,哪怕手机不在身边,手表也都会替您密切关注着待办事务,及时提醒您行动。

  随时随地当您的翻译官

  现在,手表就是您的贴身向导,为您畅游全球保驾护航。您可以将中文翻译成 Google 翻译所支持的所有语言,只需对着手表中安装的 Google 翻译应用讲出要翻译的话,或者在该应用中输入要翻译的内容即可。

  随着我们技术的日益精进、合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用户规模也在与日俱增。2017 年,有三分之一的 Android Wear 手表是由 iPhone 客户购买的。所以今天,我们宣布改用新名,以便更好地体现我们的技术、愿景,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更好地体现佩戴我们手表的用户。今后,Wear OS by Google 正式取代 Android Wear,成为真正意义上人人皆宜的穿戴式设备操作系统。在接下来的几周,这个新名字就会与大家见面,出现在您的手表和手机应用中。

2018年3月15日星期四

作家六六投诉京东卖假货

  3月13日晚,著名作家六六在其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无赖京东》,曝光其中欧的师姐程茉在京东全球购买到假货,但维权无门、并遭遇商家和京东平台客服百般抵赖的情况,文章中其师姐称“京东,你够赖!我服了你!”、“我治不了京东的无赖,我希望可以告诉广大消费者,京东耍无赖!”

  文章指出,程茉在京东全球购购买了美国Comfort U 护腰枕,而商家实际寄出的是一个标识为Contour U 的护腰枕,后者在美国官网售价比前者少了60多美元。而文章称商家一直不承认,直到消费者给出实锤证据才不得不放弃狡辩,称可“退货退款”。当消费者要求按京东全球购“假一罚十”的规则理赔时,该商家又称“我们发错货了而已”。程茉无奈之下向京东客服维权,将所有证据发给京东售后时,京东客服却一口咬定是商家发错货,可以申请退货。

  在文中讲述的交涉过程中,京东客服认定消费者所说的“售假”只是商家“发错货”,让消费者“相信京东,相信刘强东”,并表示,消费者可以退货。

  但消费者对这个处理并不满意,提出投诉该客服不称职,但却遇到客服的消极回应,客服表示“无论你怎么投诉,最终还是会回到我这里来的,就是这个结果,不会改变”。

  消费者还在投诉中表示,她与商家的信息对话、商家的欺骗部分,被京东数据后台处理抹掉,商家的虚假广告信息也被抹掉。

  她还表示,因为刘强东“周密的布局”--京东客服公司注册在宿迁、京东在北京、京东全球购在香港,消费者要投诉也找不着北。

  京东客服官博发回应声明,在声明中,京东表示商家“在发货过程出现了失误”。涉事商家两款商品都有售,即消费者原本想买的美国Comfort U品牌护腰枕,和消费者实际收到的美国Bluestone品牌型号为Contour U的护腰枕,两款商品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都有同款在售,所以假货的说法并不存在。

  而针对投诉文中关于消费者与京东客服沟通的内容,声明称,“经过调取录音和其他原始资料发现,内容存在多处严重不实,已经涉嫌夸大编造和诽谤!”,如“你再怎么投诉,就是这个结果”等不当言辞,经过京东方面的通话录音核实,根本子虚乌有,并表示随时可以公开通话录音。

  对于消费者所说的聊天记录被抹掉的情况,京东表示也是不存在的,还告诉消费者如何在移动端和PC端查找聊天记录。

  京东表示,经调查所售商品并非假货,商家承认是发货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并愿意为消费者办理退款退货或换货;六六的文章中大量引述了关于消费者与京东客服沟通的内容,经调取录音和其他原始资料发现,内容存在多处严重不实,已经涉嫌夸大编造和诽谤。

  对于这件事,网友马锐拉在微博评论:

  这么说吧,你在茅台京东专卖店买了一瓶500ml的飞天茅台,售价1499。结果收到货打开一看是一瓶250ml的红星二锅头。你表示疑惑,询问茅台京东专卖店,说:飞天茅台怎么发来是二锅头?客服答:我们一直发的就是这款,喝起来一样。你大惑不解,上网一查,250ml的红星二锅头只要15块啊,而你买的是1499的茅台,况且体积也不一样啊,说好的500ml呢?客服说:我们发的酒连快递外包装加一起半斤左右,差不多就是500ml吧,所以不会错的,你就将就喝吧。然后你彻底怒了,要求京东客服介入,这时候,专卖店怕了,说是发错货了,红星二锅头和茅台一样,也是一个著名品牌,在各大街边超市以及著名超市家乐福、大润发有售,所以我们显然是发错货了。京东客服连连点头,天可怜见,这不是售假,这是发错货啊!茅台专卖店虽然不卖二锅头,但是由于真空中的量子涨落往往可以无中生有,也是有可能把二锅头当成茅台发给你的嘛!你居然要求假一罚十?这是彻底的诽谤啊!我们将保留证据,将来告你。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