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5日星期日

Google搜索建议的使用技巧

  Google的“搜索建议”功能是当用户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字的同时,下拉框中就出现以这个关键字开头的热门搜索词。当“搜索建议”这个功能发布的时候,有人发现这个“搜索建议”会在某些搜索时候提示一些不良词汇,不过中文Google在当天即将这些词汇屏蔽了。

  其实,出现这些词汇并不是什么坏事,这只是客观的反应了中国人搜索内容的倾向性,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有兴趣了解一些中国人更多的搜索习惯,那么我们怎么才能重新使用未加屏蔽的Google“搜索建议”呢?

  方法是使用Google工具栏,安装最新的Google工具栏中文版后,点“设置-选项”,选择“搜索框设置”,会出现如下屏幕,选中“建议热门搜索”。

Google搜索建议的使用技巧

  这时候,再通过Google工具栏上的搜索框进行搜索,也会出现“搜索建议”,这个建议是未经过滤的。相关搜索截图如下所示。

Google搜索建议的使用技巧

Google搜索建议的使用技巧

Google搜索建议的使用技巧

Google搜索建议的使用技巧

Google搜索建议的使用技巧

2007年2月24日星期六

Google Reader市场份额跃居第一

  根据FeedBurner官方出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线阅读器的市场中,Google Reader已经大幅超越Bloglines,统计数字跃居第一。

  FeedBurner统计了347,000博客的604,533个Feeds得出的这份报告,不过FeedBurner也声明,订阅数并不等于市场份额,并非所有的报告都是准确的,比如Yahoo报告的订户是30天的活动用户,而其他在线阅读器则直接报告总订户(一些订户可能已经不再使用了),很多用户喜欢每个阅读器都注册一个用户,这也造成了统计不准确,因此,默认阅读器的市场份额才是最重要的。

  下面是统计的图表:

Google Reader市场份额跃居第一

  FeedBurner认为Google的59%的比例依然是保守的,因为大多数人会先用Bloglines等阅读器,而前四名Google Reader,Bloglines,NewsGator,Netvibes的订户数占总数的98%。

  可能很多人觉得Google Reader的用户数增长快的不真实,不过我自己在FeedBurner的统计可以证明Google的用户数字的确很大,大概是很多人喜欢尝试不同阅读器吧,关键原因在于,更改一个阅读器的成本是非常小的。

2007年2月23日星期五

SaaS的里程碑:Google正式挑战微软Office

  据Google的官方博客报道,Google今天正式推出的名为Google Apps Premium Edition的套装软件,提供了电子邮件、即时通讯、日历、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等功能,在桌面办公工具软件领域正式向微软Office发起了挑战。

  这个挑战是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其重大意义在于,Google使用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挑战传统软件行业,软件部署为托管服务,通过网络存取,这次对决,无论胜败都对软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跨时代意义。

  对于SaaS,我以前说过其不少“坏话”,我在《SaaS是炒作还是救世主》一文中曾经对SaaS有两大质疑,这些质疑对Google的Google Apps Premium Edition也是同样道理。

  第一,是软件托管服务的信用度,用户是否信任软件托管服务。

  当然,大多数个人用户对于Google是信任的,可以将个人的敏感数据放在Google的服务器上,那么对于企业来说是不是也一样呢?一个企业是否会将关系到企业销售部门的核心机密放在第三方的服务器上呢,Google做为一个搜索引擎公司,是否对于网络安全和在线托管有足够的经验。

  SaaS的优势就是低成本,Google Apps Premium Edition售价为每员工每年50美元,而微软的Office售价为500-600美元。可见在成本上Google占尽优势,但是在硬件和网络维护上,Google要想保证在线服务的稳定性,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防火墙等安全设备,本应该是企业客户自己购买的安全成本全部转嫁给了Google,如果出现数据丢失情况,Google将如何赔偿呢?

  第二,是软件功能的差异问题。

  毫无疑问,Google的开发能力是一流的,Google Docs在B/S架构的软件中绝对是一流的,但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依然发现其和Microsoft Office在功能上有一定差距,显而易见的是,使用传统的软件开发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发出复杂的用户界面和功能,而在Web上实现同样的功能就需要更多的开发量,客户必须要进行抉择,考虑是否放弃以前的操作习惯而接受现有的。

  目前的SaaS对于传统软件开发商来说,是一个风险和挑战,这也正式Google和微软的一次对决。无论何方胜利,这次对决对于软件行业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2007年2月22日星期四

Google图片搜索恢复原有风格

  Google在上个月曾经对图片搜索进行了一次“改版”,在搜索结果中只显示图片信息,鼠标移动到图片上之后,才会显示图象的尺寸、大小以及域名信息。

  现在,Google将图片搜索恢复为原先的风格了,直接在界面上显示所有信息,对此我表示热烈欢迎。

Google图片搜索恢复原有风格

  上个月的那次改版对于我这个经常使用图片搜索的人来说简直是个噩梦,因为每个搜索结果,只有把鼠标放到图片上时才知道图片的具体信息,在搜索固定大小图片时候,这浪费了我大量时间,特别是对于中国用户来说,使用Google.COM的图片搜索,几乎搜索任何一个关键词,翻几页后就“该页无法显示”了。

  当然,这个问题可以使用Google.CN来解决,不会被墙,并且速度也更快,对于一些英文图片搜索来说,使用Google.CN也可以搜索到,其搜索结果比百度要好的多,只是看不到图片信息而已。

  现在,Google的图片搜索终于又可以看到图片信息了,这对加快搜索速度有很大帮助,可以让我们更快地搜索到合适的图片。

  不知道Google为什么要这么“折腾”图片搜索服务,这么来回“折腾”有意思吗?

  Google的图片搜索地址:http://images.google.com

  其他报道:Google Image Results Redesign Undone

2007年2月21日星期三

Google Earth能否实现“卫星实时监控”

  在cnBeta上看到一篇CCTV的新闻,说北京一公司竟然能用卫星实时监控找车,而在电视上看到的画面,使用的软件显然是Google Earth(视频地址收看[附解说词]视频地址2),这可能令很多人感到惊奇,那么,Google Earth到底有没有“卫星实时监控”的能力呢,让我们从Google Earth软件本身来分析一下。

  新闻频道《新闻社区》栏目播出了的北京某公司利用卫星地图寻找“老赖”车辆的新闻报道说,北京某公司的经理每天都会通过卫星定位,来寻找那些老赖车。新闻中出现的卫星追踪画面实际上是来自于Google公司的Google Earth软件,而Google Earth软件根本无法实现高精度和时效性的追踪。

  根据Google Earth的官方主页上的介绍,Google Earth目前有四个版本。每个版本的功能如下:

  一、Google Earth Free

  第一个版本是免费的Google Earth(Google Earth Free),也就是我们大家手里用到的,使用最为广泛的Google Earth,这个版本的Google Earth只具有最基本的功能,供所有人免费使用。大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肯定知道,里面的图像大多是2、3年前的图像,几乎找不到几个月前的图像,更不用说“实时监控”了。

  二、Google Earth Plus

  下一个版本是Google Earth Plus(年费20美元),这个版本拥有更多的功能,例如更快的网络访问速度,实时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追踪引入(将GPS设备中的数据引入到Google Earth中,不支持引出到GPS中),更高打印分辨率,邮件技术支持,电子表格引入。

  Google Earth Plus的GPS追踪,只是通过GPS设备,将这个定位地点输出到Google Earth中,使得在Google Earth中可以定位到这个GPS设备坐标。这类似我以前说的手机车载GPS设备。显然,这个功能并不能返回实时的卫星地图。

车载GPS设备

  三、Google Earth Pro

  第三个版本是Google Earth Pro(年费400美元),这个版本可以免费试用7天,通过试用我们发现,Pro版的影像清晰度(分辨率)和Free版没有任何的不同,两者的影像数据是相同的。Pro版本除了具有Plus的功能之外,还拥有更高的打印效果,可以输出高质量的图像文件,更多的商业图层,可以应用与房地产、保险等各种商业领域。

  四、Google Earth Enterprise

  最后是Google Earth企业版,可以将Google Earth应用与企业内部系统,将Google Earth数据结合进企业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使得企业的运作更高效。

  以上是Google Earth的四个版本的软件,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产品都没有“卫星实时监控”功能,从常识上讲,“卫星实时监控”已经具有极高的军用价值,肯定为各国军方掌握,不可能将其流传入民间,更不可能让人免费使用。CCTV的这段新闻缺少基本的常识,偷换概念,属于标准的假新闻。

2007年2月20日星期二

DreamHost的续费策略

  去年的这个时候使用优惠码注册过DreamHost的虚拟主机,价格只有9美元,却拥有20G的空间,2TB流量,可以绑定无限域名。当时觉得不可思议,不过一年下来,等到现在开始续费的时候,我才知道这是DreamHost的销售策略是很精明的。

  一般人都喜欢便宜的虚拟主机,DreamHost首年的这种价格等于白送一年,看似很优惠,其实很多人忽视了一点,就是其优惠只能使用在第一年,从第二年开始就必须全额付款,就是每年119.4美元,这样对于长期主机用户来说还是价格不菲的(同样配置我见过有的只有6美元/月)。我以前曾写过一篇《选购国外虚拟主机的一些心得体会》,提到一点是按月付款可以降低服务风险的策略,如果服务商的主机服务存在问题,用户可以在下个月就更换主机商,这样就对虚拟主机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按年付款显然风险就更大,而且DreamHost的年付价格非常高,虽然其2TB的流量很不错,不过很少有用户能用那么大的流量,一般用户每月30G流量就足够了,这样的主机每月也就3-5美元。即使2TB的流量,很多主机商的价格也没有DreamHost的这么高。

  DreamHost利用首年的低价格吸引大量用户,等到第二年,就要求用户全额付款。由于用户网站设置以及MySql等已经配置运行很长时间,迁移虚拟主机可能会带来的不可预知的风险和麻烦,网站运作比较成功的用户就懒得再迁移到其他地方,于是就只好全额付款一年。DreamHost因此就获得较高的利益。

  这时候有些人可能在想,如果第二年用另外一个信用卡重新申请一个优惠用户,不是可以继续享受优惠。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商人永远比用户更聪明,DreamHost规定使用优惠码的用户绑定的域名,再第二年必须是正常付费状态才能绑定,因此第二年注册新用户将无法绑定原有域名。

  因此,DreamHost成功利用了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让用户实际付出了更多的费用。

Picasa Web Albums的发展前景分析

  我觉得,从目前的情况看来,Google的Picasa Web Albums是一个相当失败的产品,没有能够很好利用Google和Picasa的两方面的优势,其开发应用存在很大的问题。

  Picasa Web Albums作为一个在线网络相册服务,有着天生的优势,这些优势是其他公司所没有的。

  一、Picasa的优势

  Picasa对于本地照片有着相当强大的管理功能,和Gmail、Google Blogger、Google Earth都有接口,使用起来非常顺手,是一个很成功的照片管理软件。

  二、Google的优势

  Google拥有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和良好的品牌效应,同时还拥有很强的网络应用开发团队。

  因此,一般人看来,Google+Picasa产生出来的网络相册Picasa Web Albums应该是Flickr的杀手,然而自从Picasa网络相册服务发布半年来,几乎没有对Flickr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威胁,没有能够撼动Flickr的地位,并且目前已经逐步被人们所遗忘。我个人感觉,Picasa Web Albums如果再不进行变革,就要面临完全出局的命运了。

  目前我所看到的Picasa Web Albums具有如下的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一、存储空间太小

  免费用户只有250M空间,基本上只能放很少一部分拍摄的相片,不足以承担网络相册的功能,做为对比,名不见经传的Panoramio拥有2G的图片空间。

  二、图片地址不友好

  地图的分享地址太长,且不容易记忆,对于一下Flick的图片URL地址和Picasa Web Albums的图片地址,Picasa的地址几乎比Flickr长了一倍,且很难记忆,这和Flickr形成鲜明对比。不好记忆的地址,引来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利于分享,这带来最大的麻烦就是社会化功能大为削弱。

  三、社会化功能弱小

  不好分享而引起的社会化功能缺陷是一个问题,另外的问题是功能上的缺陷。我如何寻找别人的照片?标签(Tags)在哪里?同类型的群组在哪里?这些功能全都没有。

  四、完全没有特色

  目前的照片分享服务已经有太多了,Picasa Web Albums做为一个后来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可惜的是Picasa Web Albums做的实在太差了,我们在Picasa Web Albums中几乎找不到任何一个有特色的功能,它有的功能其他网站也有,而做为Google的一个产品,和Google其他服务结合的也非常差。以至于两个月前,Google Earth竟然在地理图层(Geographic Web)中使用的另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Panoramio做为照片分享图层,虽然Panoramio比起Flickr有一定差距,但是其和Google Earth/Google Maps的结合竟然比Google自己的Picasa Web Albums还要好,可见Picasa Web Albums的失败是策略上的失败,败在没有任何的特色。

  Picasa Web Albums有自己的优势,但是Picasa Web Albums却没有很好的利用自己的优势,学习Flickr的成功经验,因此Picasa Web Albums目前就遇到Google Earth使用Panoramio的这种尴尬局面,眼看着Panoramio的用户量在这两个月来的疯狂增长,不知道Picasa的开发团队心里是什么感受。

  解决目前的局面,其实Picasa还有机会,因为Picasa客户端拥有良好的基础,Google则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如果Picasa及时调整战略的话,Flickr和Panoramio都完全不是其对手,当然,如果Picasa继续保持现状的话,我估计一年之后Picasa就再也不会有翻身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