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1日星期一

浅谈邮政做电子商务

  北京商报的新闻说:中国邮政旗下邮礼网网站的一则公告,让邮礼网成为了今年首家关闭的网站。根据公告,邮礼网网站将进行战略调整,邮礼网将于2月1日封网改造停业。如消费者有未兑换完毕的邮礼卡或账户余额,请在1月31日前将账户上的金额全部兑换完毕。

  这条新闻已经被很多网站转载,但是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在官方网站已看不到这条公告。倘若媒体看过公告,那么原因可能是因为影响问题,把公告撤下了。但是善后的公关做得不足,让人感觉这像一场“谣言”,但官方又不澄清,不澄清就坐实“谣言”了。

  本来网站改版是正常事,但是将正常之事搞得不正常,这确实是做事的理念异常不同,邮老大一派的风骨不是寻常商家能效仿的,要这样折腾可能是想都不敢想。对此,笔者的看法如下:

从邮礼网停运看邮政做电子商务

  国企老大的硬派风格

  出自邮老大这种巨头国企,想必是不差钱吧?做B2C商城,看网站底部的广告牌显示服务热线只提供到下午六点半,但是联系页面又说是晚上八点,这种重要的服务承诺怎么会是两个标准?下班了,恕不谈生意,有钱也不赚?不知员工是否全属国企员工,人人都有铁饭碗,没人愿意加班?如果没人愿意加班,那么将咨询热线外包出去不就是做到了24小时热线吗?

  与众不同的商业常识

  举凡商业的同类竞争网站,A网站和B网站换友情链接只会是相互交换,要不就是付费买链接。但是邮礼网是主动做单向链接的,免费将自己网站的访客送到竞争对手的网站——淘宝网、邮乐网、拍拍网、易趣网、当当网、卓越网、红孩子、凡客诚品、乐酷天、京东商城……

  对商业逻辑需要深入认识

  每天都是节日,为何没有做好团购?节日并非只有春节、中秋才送礼,要知道每天都是节日,一年365天,天天都有人过生日,每天都能做生日团购——每天大概平均三四百万人过生日,这种团购的切入点就是你邮礼网最应该做的。做生日团购,可让参加者自愿将祝福做成祝福墙,一是可在网站展示,二是可制作生日贺卡,让大家看到同一天过生日的祝福。这种一起过生日的节日文化一是能形成卖点,二是能形成口碑传播,三是有利于将生日团购做成可持续化的生意,不像春节团购要待到明年。

  对社会化媒体营销不重视

  邮礼网是做礼仪平台,切入点一是形象,二是关系。形象和关系这两点都能直接对应社会化媒体营销。例如,邮礼网在2010年1月15日上线,在1月 15日注册新浪微博,一年过去,截止目前发了9条信息,关注47人,粉丝7人。在新浪微博一搜索邮礼网就是谈停运,这就是悲剧了!用新浪微博的API做个礼仪的微博应用多好,自己有商城,也能将流量转化为生意。你就是在微博做送礼顾问也好,让大家@邮礼网 给女朋友送什么礼物好?回复信息,加个礼物购买链接,这不就是生意吗?

  作者:简哲;原文链接

2011年1月30日星期日

谷歌拼音输入法3.0测试版发布

  据谷歌黑板报报道,谷歌近日发布了拼音输入法的3.0(测试版),这个版本目前处于公开测试阶段,不会自动替换掉拼音输入法2.3稳定版。

  新版本的输入法加入了“英文写作助手”功能。所谓“英文写作助手”就是当用户在谷歌拼音输入法中输入英文单词的时候,输入法会自动对这个单词进行检索,并给出关于这个单词的相关信息,如果有拼写错误也会进行纠正。

  英文建议,触手可及

  在输入英文遇到问题时,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去求助于字典,而这种切换的过程或多或少会扰乱写作思路。在谷歌拼音输入法3.0版本中,按shift键切换到英文模式后就可以直接开启英文写作助手。 在日常应用程序(如文档编辑器、浏览器、聊天软件等)中,无需离开编辑环境即可使用英文输入法提供的各项写作辅助功能。

谷歌拼音输入法3.0测试版

  使用简单,海纳百川

  谷歌英文输入法界面简洁简单,使用方式类似用户熟悉的拼音输入法,极大程度地减少了用户的学习成本。同时针对各种英文写作的疑难杂症,如不会拼写、词汇匮乏、词组不会用、介词用法不确定等问题,谷歌英文写作助手提供了种类丰富的建议,包括自动补全、拼写纠错、同义词建议、中英翻译等功能。

  快速输入,自动补全

  谷歌英文写作助手可以对用户当前的输入进行预测,按照学习到的输入习惯,提供最有可能需要的输入自动补全:包括单词、词组和常用语的补全,给用户的英文输入提速!

  智能纠错,写作无忧

  谷歌英文写作助手可以根据读音和拼写,智能地提供给拼写补全和正确拼写的建议,减少写作中的拼写错误。

  同义多词,文彩横溢

  词汇量不足,用词简单单调是很多用户英文写作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谷歌英文写作助手提供给用户当前输入英文的多种同义词和近义词,给用户的写作增色。

  谷歌翻译,为您助力

  谷歌英文写作助手还整合了谷歌翻译。通过谷歌翻译提供在线翻译结果,可以帮用户得到中英文的建议,进一步解决词汇量匮乏的问题。

  权威词典,专家建议

  通过谷歌英文写作助手进行输入的同时,还可以查询权威词典,即时获得来自权威辞典的海量词汇、词义、词性、例句、同义词信息。让用户掌握单词词组的正确用法,减少语法错误,写英文更有自信!

  自动帮助,区分程度

  谷歌英文写作助手提供自动建议和快捷键帮助两种方式来获得英文建议。用户即可以选择用自动建议模式在输入几个字母并停顿片刻自动获得我们的建议,即自动建议模式。也可以在按Ctrl+/ 快捷键后得到帮助,让用户在获得帮助和提高独立写作能力之间达到平衡。

  谷歌英文写作助手还可以设定在输入多少个字母或停顿多久后获得自动建议,以此来调节用户看到英文建议的频率,让英文输入法适应用户的英文水平。

  点击下载谷歌拼音输入法: http://tools.google.com/pinyin/

迎合用户,更酷一点

  《社交网络》这部电影,单纯从电影技巧来说,其实笔者不是很理解这部电影为什么能获得那么多的影评大奖,节奏确实很紧凑,但是也就是一个美剧的感觉啊,在听证会上的回忆这种叙事方式也不是很新颖。

  而说到故事,也许我们这些搞IT的很在乎一个交友网站怎么做到了如此的地位,但是除此之外影片中的“友情、爱情、金钱、背叛”这么老套的主题对于普通人来说怎会比地球人强拆外星人或者进到别人脑子里有吸引力呢?作为一个普通的影迷实在理解不能。

社交网络

  产品,诞生于需求

  从互联网诞生之日起,人们就在不断地希望能将互联网与生活完全地对接,在网络上实现生活中的各项内容。网络交友正是其中一项内容,人们不断地尝试着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有效的交友方式。早期的交友网站其实更类似于征婚网站,人们把自己的照片、兴趣爱好等挂在网上期待“同好”的到来。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就产生了Myspace这类以娱乐为主的交友网站,人们通过在网站上表示喜爱同样的艺人和电影来找到朋友(其实豆瓣也类似)。

  与Myspace这些已经存在的交友网站相比,Facebook从一开始就有着不同的理念。

  在Facebook时代来临之前的“交友网站”,主要的目的在于让人们在网上找到兴趣相投的人,这些人很有可能是现实生活中并不认识的。而Facebook与它们不同,Facebook是“真实的”。所有的用户被要求用真实的资料来注册,在网站中,也更多地关注的是现实中的好友,人们用这个服务不仅仅是为了找到新的朋友,而是希望通过Facebook告诉他现实中的朋友们他都干了什么,在玩什么,同时关注他的朋友在干什么,在玩什么。Myspace与Facebook所代表的两代社交网站,Key Words都是“网络”与“朋友”,但Myspace是“创造网络中的朋友”,而Facebook是“关注网络中的朋友”。显而易见,后者的朋友是在现实中所结识的,关系要比前者中的紧密许多。正是因为如此,Facebook才会远比Myspace受欢迎。

  其实在交友网站大潮中有着无数的人雄赳赳地闯入了这个市场,又悄无声息地再也不见了。如果你是为了做一个产品,而去做一个产品,失败几乎从一开始就是定数。无论你的产品有多酷多炫。Zuckerburg一个毛头小子的成功就是在于报复性的建立“Facemash”却大受欢迎之后,发现了人们对于这样的“熟人社交”的拥护。所谓优秀的产品,就是能够满足人们已经存在但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而所谓卓越的产品,能够满足人们应该存在的但是从未有人想到的需求。

社交网络

  电影里其他的细节

  在电影里面Zuckerberg不断地拒绝往网站上添加广告的建议,理由仅仅是因为用户会觉得那样不酷。而国内的某些网站,特别是一些资源下载站,好吧,“不酷”这个词我实在没办法说得出来。我千般小心还偶尔会点错链接下下来一个莫名其妙的广告软件,更别说那些仅仅是为了下一个常用软件的新晋网民了。因此,我觉得国内的各种电脑管家的一键安装软件功能还是积了点阴德的。

  Zuckerburg在听证会上对双胞胎兄弟说的话让我想起了四姑娘:“如果是我抄袭,那庄羽写的书为什么就没有火”。着实很像啊。

  Zuckerburg因为偷了别人的想法而赔偿了6400万,真的不知道国内的某些公司~~~~唉。

  来源:tomyiyun投稿,原文链接

2011年1月29日星期六

人力资源的长尾

  大约是在10年一二月份时,笔者注册过一家威客网站,当时这家网站看起来还很一般,全年的交易刚过千万级别,近两日再看时,惊讶的发现,主页显示的一年指数里交易额居然达到了1.5亿,总交易额达到了2.2亿,(是交易额,不是营业额,)尽管这个数字跟那些大公司比显得依旧太小,但似乎能够证明,这家创业网站在过去的一年里成长极其迅速。

  威客是随着维基经济学概念而诞生的一个概念,猪八戒网应该是目前把这个概念做得相对最成功的一家。一家公司的成功和失败离不开诸多综合因素,但对于一家基于某种概念创业的公司而言,是否能成长起来,经历再多的纷扰,也永远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它的价值根源在何处?

  这一篇,试图解释的是猪八戒创业概念所基于的价值起源。让我们从一些与此无关的东西说起。

威客

  (零)假如、再假如

  很多互联网格局变化往往是当事人所始料不及的,过去提到过的意外很多:

  陈一舟大笑SNS大局已定,结果横空杀出一个开心网,再后来居然发现阵前最大的对手易将,居然变成了QQ空间。

  假如,假如当年千橡有人预计到了这一切,把开心网后来打下来的版图打下来,今天的SNS格局可能又不太一样了。

  还听说开心网之所以盛极而衰,跟它没有趁热推出开放平台有很大关系,好吧,假如这个是对的,那么又假如,当年有人提点程炳皓,那么今天的开心网环境可能就因此有些不同。

  当瑞星、金山这些杀毒厂商盛极一时的时候,是否曾有人提前看到过这些杀毒厂商的死穴,看到过360安全卫士的潜在威胁呢?一定有,在某个无名的角落,一定有过!但是他们听不到,或者即使听到了也听而不闻。

  倘若当年,在360还未曾成气候之前,那些杀毒厂商无意中听取了谏言,今天的安全格局就会改写,又或者在360推出免费杀毒之前,这些杀毒厂商中有一家能提前作出相反的判断,那么今天的安全格局仍然会被改写。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成功的结果除了成功者睿智决策的直接原因外,往往更多是对手错误判断的结果。而失败的结果除了领路者自身素质的限制,往往还包括没有人来纠正决策中的错误。

  人的素质是基本不变的,问题是,让人来纠正决策错误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个答案的探索可能是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挑战和变革。

  (一)技术带来的新变化必是连锁变化

  在2004年之前,人类一直在用二八定律来界定主流,计算投入和产出的效率,它贯穿了整个生活和商业社会。这是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归纳出的一个统计结论,即20%的人口享有80%的财富。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比例数字,但表现了一种不平衡关系,即少数主流的人(或事物)可以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以至于在市场营销中,为了提高效率,厂商们习惯于把精力放在那些有80%客户去购买的20%的主流商品上,着力维护购买其80%商品的20%的主流客户。

  然而2004年十月,美国《连线》杂志主编Chris Anderson发表 “长尾(The Long Tail)” 一文,一个重视反面的理论诞生了。

  这个理论本身并不复杂,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公式来验证,可是,为什么在那么长的时间里,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呢?其实,并不是人们都不够聪明,只是多数人不如Chris Anderson敏锐和善于总结而已。没看过《长尾》的朋友不需要为此膜拜《连线》主编,实际上笔者也没闲心去买本书研读,也就是看了下百科,因为道理很浅显,并非Chris Anderson多么高深莫测,长尾理论的诞生仅仅只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显然,这个理论的诞生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离不开的,信息技术的发展首先带来的是成本的降低,而成本的限制恰恰是过去不可能追求80%的根本原因,所以,当马克思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是有先见之明的。

  在所有超过二元一次的方程组里,只要其中一元带来变化,会导致其他元连锁变化,而社会的方方面面正是由诸多因素架构而成。互联网本身便是一场技术革命,而技术并非孤立存在,当技术作为社会构架的其中一元,他的发展最终必然影响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而长尾理论只会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改变仍值得探索、总结,而笔者接下来要探讨的方向跟企业管理模式,及人力资源开发有关。

  (二)产品决定一切

  一直以来,企业管理是一个职位分工相当明确的概念,最上层的领导者制定战略,中层的管理者执行战略,而下层的员工按照明确的职位要求以及上级指派任务来做事。由于有森严的等级,和某些众所周知的潜因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一个通行的规则。这一直并不是一个值得怀疑的管理法则,明确而有效的权力范围划分不容易带来混乱,是企业良好运转的基础,此外,传统行业所要面对的变化并不多,无论战略的制定还是战术的把握,无论财务、销售还是生产,经验和人脉、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往往超出一切。

  然而在互联网行业,这一切并不完全这样,企业的发展基本依赖于产品的成败,而用户的选择决定产品的成败,也就决定着企业的命运。这显然是一个相当有转折意义的变化,这个转变有点类似于专制、民主之别,一个由上决定,一个由下决定,由此必然导致了规则的颠覆。

  首先受到挑战的是经验的地位,有道是兵无常势无定式,形不同势不同,应对之法却相同,这是经验者天然易犯的错误,而犯错的概率随着大量变化因素的引入而成几何级数提升。其次,人脉和公共关系很多时候完全不起作用,腾讯、百度、360这些企业在发展之时无不有个全民公敌的稀有待遇,对手们口水四溢,但是那些口水战的胜败基本没有意义,退一万步哪怕是法院象征性的判决也仍然没有意义,只有用户才是决定性的,哪怕骂声一片,因此而不用QQ不用百度卸载360安全卫士的用户也是微乎其微,无关大局,因为决定权在用户手里。

  这一根本性的变化导致了一个直接的结果:用户比设计者距离产品更近,而对产品的设计归根到底依赖于对用户的理解。而用户对产品的接受是因为产品有值得接受的优点,对产品的拒绝则必因产品服务有让人失望的缺陷,或者是产品对用户不实用,或者是不符合用户习惯,或者没解决用户心理障碍,等等等等。

  (三)缺陷分析的意义

  事有本末,人有长短,物有优劣,在企业里,不仅仅只是企业领导人的素质会存在自身限制,没有一项资源是完美存在的,根据木桶短板效应,企业会受制于资源的缺陷,那么,在已有的基础上解决这些缺陷,就可能帮助企业突破制约。

  缺陷一词的意义在于泛指,任何因素在特定的时候都可能上升为主要的制约性因素,它可能是战略,也可能是细节,还可能是资源,更可能是时机。分析缺陷产生的根源,设计并评估改良方案,甚至修正战略,不断循环,解除缺陷对企业的制约,这正是研究缺陷的意义。

  遵照二八理论的概数表示,当企业资源不够的时候,企业很难照顾只有20%直接价值的80%问题,而只能把企业管理的目标定在处理那20%的大问题上,因其他企业也一样如此,倒也公平。

  但是在互联网,产品面向的用户如此之广,影响用户对产品接受与否的因素如此之多,很多原本并不重要的因素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到处都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尴尬遗憾局面。

  很多时候一些人明明旁观到别人的错误,不愿意点拨,是因为这种点拨的价值很难界定,他可能什么都没做,但说到了关键点上,甚至可以挽救一个团队的价值,却很难从感情上从被那些辛苦辛苦把99%事做好的团队接受,然而,若没有那1%的东风,就不会有赤壁之战的逆转。所以,这源于一个关系着双赢还是双输的心理问题。

  决定产品乃至企业成败的只有两点:技术与判断,或者说资源和利用。在任何企业,资源是有限的,区别只在于是否发现了、利用到了,或者利用对了,而这,首先是人对资源的利用,归根到底也是人力资源管理范畴的问题。

  (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约束范围

  我们知道,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论何种理论,侧重如何,无一不是在互联网变革之前成型,故而没有一项理论考虑过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革命及由此带来的变化,作出修正性的新解释。

  首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都有一个约束范围,即将企业员工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那么,企业之外的人,难道不可能是一种资源吗?

  这里有两个变化,一者,在互联网,人们根本不需要了解企业的机密信息,都可以透视产品,任何人都可能对企业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根据长尾理论,这个概率很大,无论企业内部员工如何优秀,跟天下人的智慧相比,都是江海之别。二者,互联网让企业与天下人也不再受制于地理上的距离约束,这让广义的人力资源开发成为可能,更多的是信用问题和信息过载问题。

  让我们来重新审视长尾理论图,来感受一下这个可能性有多大。

  (五)主次产品的价值不再遵循长尾曲线

  现代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服从于企业管理,要求最大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这强调分工合作,企业规模越大,分工就越细致明确,这是因为分工越清晰有序,管理就越有规律,维持企业良好运行的成本就越低,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就越高。

  所以,我们常说的优化资源配置,主要是为了提高综合效率,而最终的目标是提升企业效益。

  类似于从二八理论到长尾理论的条件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首先开发产品的成本曲线已经跟传统企业管理变得不太一样,其次,由于更多因素的引入,变化的不确定性大幅提升,各种产品所能产生的效益也不再是简单的资源投入产出的二元曲线问题,这正是为什么互联网的世界,更快的风云变迁出人意料。

  产品的价值曲线不再是递减的长尾函数,而是一条无规则波浪线,那些无心插柳开发成本极低的副产品反而可能产出极大的价值。

长尾

  (六)权责范围的缩小与人力资源的浪费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明确的权责分工能使企业高效运行,尤其利于执行。但是企业管理者们没有注意到了另一个趋势,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无不变得更加官僚,行政成本反而上升了,但,在一个时刻充满着变化的互联网行业,创新又往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对矛盾。

  权责范围是一个从来没有被管理学深入探讨的问题,这恰恰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真理。

  我们来一组数据假设:一家员工数为100人的公司与一家员工数为1000人的公司相比,一般而言,在获得优秀人才上面,小公司不如大公司有吸引力,但公司规模越大,每位员工权责范围却越缩越小,如果大的权责分为5块,那么小公司每20人一个部门,每人的权责范围就只有0.2,而大公司同样划分5部门,每部门200人继续划分为10小部门,还是算每20人一个小团队,团队权责即使每个成员都关心,那么每个人涉及的权责范围至少降到了0.02,不足小公司的十分之一,实际的情况可能更加狭窄,如果换成10000人的寡头公司,还会级数直降。请注意,这个小数字并不是指工作量,而是指整个公司的权责范围。

  这说明了每0.02的权责范围,却有49倍于该团队的980个人完全不谋其政,或者说每个人不谋其政的公司事物居然高达98%的范围。

  这个数据不准确,主要为了更形象解释了一个现实,虽然大公司的员工平均素质比起小公司更高,但是他们的员工的用武之地变得无比狭小。这除了导致优秀员工的大局观更易缺失,更造成了不是一般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事实上,我们前面提到过了一个问题,互联网产品的成败受着比以往更多因素的影响,很多时候,哪怕团队做好了99%的事,就差了某1%,结果仍是一败涂地,根据混沌理论,这种1%的毁灭性可能在竞争初始之时尤为重要。那么,为了这小小的却可能关系成败的1%,根据长尾理论,1000人的公司,980人的长尾可能贡献的价值超过50%,就以50%来计算,代到大数定理里面,是不是足以证明这些被浪费的人力资源是值得开发的呢?

  (七)文化和成本障碍

  一如从二八到长尾的变革基础,长尾的利用完全依赖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边际成本的变化,同样的道理,这是否能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变革性人力资源话题,除了破除文化迷信之外,其症结一样要化归到成本问题上,这些障碍性成本主要有:

  1. 管理成本。

  2. 获取、分析、中转、利用信息的成本

  3. 信息过载的成本

  4. 判断信息价值的死循环

  5. 价值信息保密的成本

  6. 价值量衡量难题

  其中,在信息过载情况下,尤其以信息的价值衡量是相当大的问题,除了公平性很难保证之外,充当裁判的那个家伙本身的素质就可能是最大障碍,还有其他诸多问题,都是障碍,笔者无法就具体如何做才能在不破坏权责分明的基础上开发互联网企业隐藏的人力资源甚至天下智慧,笔者没有办法给出答案!

  笔者没有办法给出答案,但实际上笔者已经给出了如何找到答案的答案。

  正如这篇文所论述的结论那样,笔者不知道,不代表其他人不知道,普天长尾之下,总会有人会知道。

  (八)未来的挑战或是机会?

  威客这个概念之所以真的能够支撑起一家网站的未来,是因为它的确给出一个现实中消失掉的价值解释。将来这些网站能发展到多大,就证明今天那些大企业还可能开发的隐藏人力资源有多大。

  中间提到了一个人力资源约束范围的问题,有两大块是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曾覆盖到的:1,公司之内,职责之外(偏重纠错);2,公司之外,普天之下。

  目前猪八戒开发的价值实际上属于第二种,多数是些兼职性质的技术需求。这一点似乎隐约指引了威客这个行业未来可能的两大变数。

  其一,大公司目前都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开发上存在变革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猪八戒网能把市场做得比较不错了,那么将来这些大的互联网公司一旦重视这个,市场将有一次起飞的机会。尽管文化的进化需要时间,但有依据的理论迟早会被接受的。

  其二,正如小公司不得不面对信息获取成本难题一样,信息过载的难题逼迫大公司直接开发公司之外的人力资源的成本很高,但理论上通过控制具体范畴,相对有效的解决信息过载问题是可能的,目前威客类网站无不采用问答模式,也正是因为这个。

  正因为威客网站的基本模型里,本质基于人+问答两个因素,这也预示着将来,腾讯、百度、新浪这类有超级影响的跟人有关系或者跟问答社区有关系的大公司将来可能从第一类出发,衍生到第二类,最终对这类纯平台带来挑战。

  未来,是挑战还是机会……或许,既有挑战,也有机会。

  来源:越石父投稿

2011年1月28日星期五

走向简,走向短

  最近笔者一直在关注国内的类kik服务,比如微信,kiki,米聊这类软件。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国外红火的web2.0服务或应用都会马上在国内出现类似的产品。说到关注度,也属微信和kiki最吸引眼球了,毕竟两家公司都算是国内的巨头。可微信接二连三地推出了 iphone,android,s60版本的客户端,比微信发布更早的kiki却还在内测,看来类kik服务这场仗已经不是盛大与腾讯的了,而是腾讯跟运营商之间的。

  好了,言归正传。在关注类kik服务时,笔者发现互联网上的“简与短的产品”越来越红火,例如:twitter(短),groupon(简),Fiverr(简)等。有些服务的名字还未大量出现在主流媒体上,不过谁知道他们会有怎样的势头呢?比如所谓的九宫格日记(短)。

  如今的互联网充斥了太多的信息,无论是新闻资讯还是购物资讯或是社会娱乐人文资讯,人们都可通过各种途径大量获取。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网民在面对互联网时,面对着太多的选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人总是面临太多选择的时候,会烦躁甚至焦虑不安,因为在大量选择面前人会感到无从选择或倾向于去计算得失。于是人潜意识地会慢慢逃离复杂的选择,靠向简短的产品。

  简与短的优势

  twitter限制140字,fiverr限制交易的价钱,groupon限制一天一团。这些有形的限制恰恰是最能吸引网民的地方:在 twitter上,网民不必像写博客一样担心字数太短而不好意思写字,也因为字数的限制,浓缩了信息,增加信息的分享效率;在fiverr上,买家与卖家不必纠结着价格的高低,10元的价格固定着,人们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需求与服务中而非价格;groupon的一天一团,让其拿来团购的网民无论是否购买都能满意而归,检查完每天的商品会有种完成任务的欣悦感。

  互联网刚出现时,信息是简与短的;随着时间与技术的发展,网页的和服务的内容逐渐丰富,一直到现在这个样子,让人眼花缭乱(最合适的例子就是淘宝网首页),难于选择;再后来,随着一些“限制性”产品的出现,网络的服务又逐渐向简与短的趋势发展。现在人普遍学习与工作压力大,面对的无止尽的学习与工作任务,从来都陷在一种“未完成”的心理状态中。不仅工作如此,没想到连即使是为了放松而上网获取感兴趣的资讯,为了方便而选择的上网购物都变得如此复杂艰难,充斥着大量的选择。能不叫人心烦意乱吗?

  简短的服务虽然限制了选择,却反而给了网民“选择与完成”的快乐,或许也正是这个焦虑的时代导致了简短趋势的产生。

  和信与kik,博客与微博

  不懂多少人听说过和信这款软件,一年前笔者通过它上twitter还向许多人推荐过它。和信功能非常丰富,其中有项功能叫做和信魔信。这个和信魔信就跟kik现在的功能一模一样:1. 通过网络发送无限制长度的免费信息  2. 简短绑定后,通过手机号码对应和信号来发送。它整整比kik在国内早出现了至少一年,可却没有得到类似kik的关注,为什么呢?

  和信正是输在了不简这一点上。和信需要注册,而且功能太多,它的客户端不仅可以上人人,也可以上新浪微博,也可以上twitter,还可以收发邮件,甚至还有辅助网页浏览功能。而kik专心于通讯,不必注册,功能单一,仅仅是发信息而已。但他们两者不仅功能相差巨大,受关注度更是天壤之别。和信逊色于kik,不是因为和信出得太早,当时手机硬件或网络不完美支持,而仅仅是因为和信没有看到大众消费和倾向的服务方式。和信太复杂了,没人愿意去探索它。

kik

  在这里把博客与微博进行比较,难免被人说有贬低博客的意思,但笔者本人还是很喜欢写博的。可能吧以及一些互联网观察人士总担心博客正在日渐式微,依我现在身边的朋友来看,确实有这个迹象。原来写博的很多人都好久没有更新,不是去了人人就是新浪微博。在新浪微博,你说一句“今天吃得好饱”可以得到许多评论,说一句“今天好烦,跟朋友吵架了”也能换来很多安慰。而写博客的话,需要你多多观察生活,多多进行思考,这都需要一颗平静的心与安逸的写作环境,还要面临写了之后没人认真看完的失望(人之常情吧)。而如今,去哪里找一颗平静的心,又怎能逃离喧嚣的人群呢?

  总结

  简与短,是未来一段时期互联网服务的趋势,网民喜欢的东西一定是哪些不需要动用太多大脑的东西。简短的工具多了是好事,可简短的文化竟也开始冲击传统了。微小说的比赛正在豆瓣和新浪微博方兴未艾,但愿那些正大力迈向快餐文化的脚步,在迷茫后,能回头走几步。

  来源:FxCk IT投稿,原文链接

2011年1月27日星期四

谷歌地图新图层界面

  据谷歌地理博客报道谷歌地图发布了一个新的图层界面,新的界面增加了十多种不同图层的显示,包括照片、交通路况、公交、卫星地图、地形地图、谷歌地球(Google Earth)等等,心得界面设计使得众多功能选项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查看和选择。

  新的界面以大图形按钮和下拉菜单的形式出现,全部包含的图层包括路况、照片、网络摄像头、视频、维基百科、骑车、Buzz、45度角、地名、房地产、公交线路和地形,用户可以选择简体中文语言,当用户选择一个图层的时候,旁边会显示出该图层的帮助信息,说明这个图层是做什么用的。当然这指的是国际版的谷歌地图(maps.google.com),中国版的谷歌地图会删除一些具有用户交互性质的图层,如Buzz、谷歌地球等图层。

  另外,45度角的图层增加了一些美国城市的航拍地图,其航拍地图的清晰度非常高,放大之后可以清晰地看清楚各个车辆在地上的阴影。

谷歌地图新图层界面

  新的图层界面较好的展示了大量的图层信息,其操作比起原先的界面更为美观和简化,扩展性也较强,未来如果增加更多的图层也可以支持。并且菜单会自动收缩,不至于影响正常地图的查看。

谷歌地图新图层界面

  总的来看,新版谷歌地图的图层界面能够带给用户更好的地图浏览体验。

2011年1月26日星期三

互联网“产品经理”和“创新”

  在2011年1月11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2010中国互联网创新产品评选的颁奖盛典上,有几个著名的互联网领袖针针对“产品经理”以及“创新”这个话题展开了一些主题演讲,内容很有意思,以下是部分演讲的整理和在线视频。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的演讲:“互联网的产品精神”

  李开复从九个方面来谈一个好的互联网的产品精神:

  1)关注用户;2)数据导向;3)快速迭代;4)清晰定位;5)重视细节;6)追求简约;7)打破陈规;8)整合领域;9)洞悉未来。

互联网“产品经理”和“创新”

  李开复这个演讲PPT的下载地址

  演讲视频如下:

  UCWEB CEO俞永福的演讲:“怎样的创新能让人无法拷贝”

  俞永福谈认为中国互联网有一个非常负面的标签,叫做“3C”:第一个C是抄袭成风;第二个C是过度竞争;第三个C则是版权问题。3C的存在是中国互联网这样一个朝阳行业健康发展的最大隐患。

  俞永福演讲PPT下载地址

  演讲视频如下:

  360安全卫士董事长周鸿祎的演讲:“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周鸿祎认为,一款成功的产品可能有运气的因素,但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必然是一次次挫败磨练出来的,你必须要坚持“大我”,也必须要忘掉“小我”。

  演讲视频如下:

  资深行业专家王煜全的演讲:“移动互联网中的产品创新机会”

  王煜全讲了一个笑话,为什么新浪微博开放,因为曹国伟不懂技术。

  王煜全演讲PPT下载地址

  演讲视频如下:

Google Places登陆iPhone

  据谷歌官方博客报道,Google Places已经登陆iPhone,用户通过iTunes访问这个地址即可下载。iPhone用户在添加Google Places之后,可以方便地找到附近的餐馆、咖啡店、酒吧、自动取款机、加油站、酒店或其它想要去的地方,方便程度可与Android手机上的 Google Places相媲美。

  与此同时,Google在iPhone推出的Google Places还带有“Hotpot”功能,该功能是Google近期最新推出的“地方推荐”功能:用户只要通过Google账户(例如Gmail用户名和 密码)进行登录,就可以使用,并对推荐的地方进行评级和评估,最终确定出所需选择的地理位置。Hotpot是针对Google Places的一项重要补充功能。

  Google Places只能让用户将评估和评级添加到Hotpot之中,但是却不能让用户享受类似于Hotpot浏览地理位置的服务体验,或者也可以说不会让用户对好友评级的地理位置进行归类,而这些功能却可以在Hotpot网站完成。

  用户点击了Hotpot应用中的地理位置之后,就可以看到相关的地址、累积的评级次数等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相应的按钮来提看目的地在地图中所处的位置,查询具体方向或拔打电话等。

Google Places登陆iPhone

  Google Places原名 Local Business Center,是一个聚集当地各种生意的服务,类似几年前的黄白页,或者新兴的FoureSqure之类的LBS应用。

Google Places登陆iPhone

  Google Places with Hotpot虽然还没有推出中文版,但是这种基于原生谷歌地图的LBS应用无疑是很恐怖的,第三方的地图应用会倍感压力,然而在试用Google Places的时候,我发现其对于商家的评论信息是自动抓取大众点评和口碑网等第三方网站,照片和视频来自Panoramio和YouTube,相当于是一个聚合工具,这方面对于知识产权上的判定可能会有一些争议。

  英文原文:Now available: Google Places with Hotpot for iPhone,中文翻译:搜狐IT

2011年1月25日星期二

谷歌发布2011春运地图

  据Google黑板报报道,为了帮助那些正在路上或者准备回家的朋友们及时了解路况信息,提前制定合理的出行计划,谷歌推出2011年“春运地图”,以标注式电子地图的形式提供了全国春运沿线各主要城市的天气和交通整合信息,依托强大的谷歌地图,给用户带来及时、全面的春运出行信息,帮助用户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归程。

  除了保持及时、准确的“定位路况”和“天气”的传统功能,今年谷歌春运地图还与酷讯旅游合作,提供了丰富、实时的铁路和民航相关的路线和票务信息。

  ● 铁路售票:提供了“站站查询”和“车次查询”两种查询方式。新增的“余票”信息可提供十日内的车票结果,方便大家制定出行计划。此外谷歌还提供了车票代售点的交通信息,帮助大家寻找最便捷的购票渠道。

  ● 机场航班:提供了航班搜索和班次查询,并可查看航班所在的机场航站楼信息。

  ● 公路路况:自驾回家过年真幸福,可一旦堵在路上那就太令人郁闷啦。在春运地图上方选择所关心的地区,谷歌春运地图会为您提供及时、准确的公路交通行信息。

  ● 天气与资讯:春节出行除了路况,天气好坏也很重要。“天气与资讯”提供了全国所有二级城市的天气和当地热点资讯。

谷歌春运地图

  在网络地图国家队“天地图”忙着捞钱和攻击谷歌地图泄密的同时,谷歌地图依旧默默无闻地以服务大众为己任,时时刻刻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奉献者自己的力量,反观我们“地图国家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社会大众的服务意识,竟然连外企都不如,实在令人齿冷。

2011年1月24日星期一

关于VeryCD下载的关闭

  VeryCD的下载服务昨天晚上停掉了,和电影、剧集并列VeryCD三大板块的音乐从它的主页面上彻底抹掉了,如果不是这一年来VeryCD着力开拓了在线视频和类SNS服务的话,电影和剧集想来在昨晚也就一齐倒掉了。

  VeryCD的命运其实在09年底BTchina被关掉的时候就能想象得到了,从那时起,VeryCD也就加快了转型的速度,面上的转型是“去盗版化”,除了SNS和在线播放业务外,这一年可下载内容也出现了明显的减少;台面下不敢说的是“河蟹化”,09年以后的VeryCD改装版emule(easymule)对搜索功能进行了毁灭性的改造(先是进行了关键字屏蔽,随后索性切掉了对eD2k服务器和Kad网络的搜索功能),本来就没有生殖能力的骡子再被狠狠地阉了几刀,VC版本的emule变成了VC网站的下载用客户端,而不再是那个号称全球第一的P2P共享软件了。

  和Blog、SNS、微博这些互联网运用一样,emule在国外、国内写出的是两段不同的故事。

  在国外,emule官方网站上的申明“eMule是完全免费的,它也决不包含广告软件、间谍和流氓软件。我们之所以创造eMule是为了快乐和知识,而不是为了金钱”依然没有变成一句空话,坚守非商业性质、不折不扣的实践开源与分享的理念、极力地禁止非法的ed2k链接,尽管emule已经成为了最大的P2P软件,eMule团队却很少遭到RIAA或其他组织的大规模控诉。

VeryCD

  在国内,VeryCD体现了对天朝国情的超凡理解,它建立了适合国人搜索习惯的verycd.com,提供界面友好的下载索引,聚合了资源、也带动了人气,加上emule本身小众资源众多、文件干净的优势,VC网站和easymule很快成为了文艺青年、小资白领的最爱,VC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国内P2P服务乃至影视音内容的重要提供商,再加上VeryCD在emule的中文名称究竟是“电骡”还是“电驴”上的一番浑水摸鱼,电驴品牌做大,VC的商业之花开始怒放。

  抛开VC的商业化发展是否有违emule的非商业宗旨不谈,只看这次导致VC下载关闭的版权问题。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一直是学界论争的重要话题,比如最有名的互联网法律专家、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劳伦斯。莱斯格在他的多本著作(如已有简体中译本的《思想的未来》、《代码》等)中提出了旧有的版权制度和观念都已经不适应互联网了,很多时候必须打破版权的桎梏,思想、文化的创新才有可能,真正的互联网自由才可以实现。莱斯格教授发现的一个现象是,由于分享对于互联网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互联网上“分享经济”已经成为和“商品经济”一样重要的经济形态了。但分享对既有的版权概念有巨大的冲击,如何来重新界定版权将是互联网发展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基本的伦理问题。但有一点却还是比较清楚的,未取得授权的商业性传播就是盗版。

  抛开学术问题,相信很多爱好音乐的朋友都有过拷带子的经验,在资讯贫乏的年代,一个朋友如果搞到一盘来之不易的磁带,就会有不少同好找他去复制一盘,传说中的手抄本(包括后来的复印)也是这样,对这样的分享,恐怕不会有谁拿版权问题来指责;

  后来有的人觉得拷带子也可以是个生意,就开始拷带子卖,我最初的西方摇滚乐收藏就大多是这样的拷贝。拷带子生意慢慢大了,甚至还进行了工业化的生产,也就我们知道的盗版生意了,盗版给封闭的中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音乐和电影,考虑到音乐还有打口,说中国的电影迷都是被盗版滋润大的,是一点不为过的,但无论它带来了多少资讯,滋养了多少艺术,盗版就是盗版,当你有条件买到正版的时候,还是偷偷脸红一下为好。

  当然也有聪明人,他拷带子也不收钱,也是分享,甚至他只是提供个地方,弄个索引,把张三李四家的带子都记下来,给大家互拷搭个平台,这就是emule干的活;还有更聪明的,他在拷带子的地方贴广告,这就是VeryCD干的活,他仍然说他是在做分享,从其他地方赚点钱只是为了更好的分享,但如果他鼓动分享的理由是为了盈利呢?

  从这么些年VeryCD的作为来看,我并没有看到多少从emule那里继承过来的开源与分享的基因,更多的时候,VeryCD的目标就是盈利,分享不过是它盈利的手段,电驴早已和emule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了,而分享的商业化也是变相的盗版。

  在一个言论受到严重封锁的国家,建立一个以正版资源为基础的内容提供商是异常艰难,单单内容的匮乏就可以让你玩不下去(这还不止是钱的问题)。不能说VeryCD没有过努力,但中国的现状决定了Itunes和Hulu这样的模式在国内基本没有什么生存空间,“正版化”挑战的已经不只是互联网参与者对商业模式、互联网伦理的创新,而是这个国家不能言说的一些东西了。

  回到VeryCD,现实生存的压力逼迫着它在盗版的钢丝上讨生活,在背离emule非商业化宗旨随时面临版权危机的同时,VC并不清晰的战略与商业模式才是它真正的阿喀琉斯之踵。今天这把VC头上悬着的版权之刀终于落下时,其实对VeryCD本身也可算是一种解脱,它终于可以全身心的考虑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大大方方的把钱赚了;而对于VeryCD的用户,其实也不必难过,你可以去了解一下真正的emule,尝试一下真正开源软件和不设防的分享平台,最好的话可以去支持一下正版(虽然国内渠道还很有限),现在国际信用卡那么普及、注册个paypal也很简单,至于互联网的伦理问题,先让学者们去思考着吧。

  来源:武城路下段投稿

VeryCD关闭音乐视频下载

  知名P2P下载网站VeryCD昨晚对内容进行大规模调整,停止音乐和影视资源下载服务。对于中国用户来说,“免费”下载观看电影的“美好时光”即将结束,随着各个大型视频分享网站的正版化转型,其他小型视频分享论坛的关停也指日可待。

  视频网站的正版化历程

  2009年底,广电总局对互联网视听服务的整顿,清理非法视听服务网站,使得曾经如日中天的BT下载网站迎来生死大限,国内前各大BT网站均遭到关停。曾经以提供BT搜索、BT影视下载索引服务为主的国内知名网站BTChina网站也被关闭。

  土豆优酷等大型视频网站早先采取的是屏蔽国外IP的方法规避版权,2010年土豆优酷赴美上市之前,全面清理、删除网站上盗版美剧等无版权视频,并禁止用户上传影视内容,网络盗版美剧“一夜消失”。

  据土豆网已提交给SEC的文件显示,从2004年到2010年,土豆受到280起版权类诉讼,在已经完结的案件中,土豆仅赢下了13个,输掉了91个,另有61个和解。目前在中国,每一项侵权赔偿仅为5000-7000元人民币,但假如土豆在美上市,赔偿金额将提升至每项750-3万美元。业内人士指出,版权是视频网站上市过程中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视频网站上市后如果仍有大量盗版片源出现在网站上,可能会引发版权纠纷,而这些会影响融资上市。

  本月,最高院、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首次对网络盗版侵权的量刑进行了明确。其中规定,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传播他人作品数量合计500件以上的;点击数达到5万次以上的;以会员制传播他人作品,注册会员达1000人以上的;均属于严重情节,将被处以相关刑罚。

  目前,未取得广电总局的视听服务许可证即将被取缔的网站包括:影视帝国,VeryCD,猪猪乐园,圣城家园,飞鸟影苑,人人影视,CHD联盟,伊甸园,电影天堂,BT之家,TLF论坛,悠悠鸟,无极BT,BT 无忧无虑,BT神话等200多家非法视听服务站点。

  VeryCD的未来之路

VeryCD

  VeryCD从本质上来说,和视频播放网站有一些不同,其电影和音乐下载是通过电驴客户端实现,并没有在其网站上存放盗版视频音乐,其形式与迅雷类似。

  电驴(eMule)是一个完全免费且开放源代码的P2P资源分享软件,利用电驴可以将全世界所有的计算机和服务器整合成一个巨大的资源分享网络。相比BT下载来说,电驴不需要服务器来存放文件,节省了服务器架设、海量存储、网络带宽等资源,每个用户端节点都同时是文件下载者和提供者。VeryCD电驴(easyMule)是在eMule的基础上全新开发的新版本,VeryCD网站提供了大量而全面的视频音乐资源索引。从某种程度上讲,VeryCD本身就只是提供资源下载的链接而已。

  面对目前对于网络盗版的严厉打击,如果VeryCD走全面正版化道路,显然花费大量资金购买正版电影版权,这显然很不现实,资金上很难拼得过门户网站,正版又会导致内容上的大幅缩水,经过了长达7年的发展,现在突然进行这么巨大的转型,这种转型显然困难重重。相比之下,豆瓣网从一开始就考虑到这方面的风险,不提供视频和音乐下载,由此可见当年豆瓣网的经营策略是多么有远见。

  如果VeryCD转入地下运营,将下载内容移到海外,依旧不很现实,一来监管部门可以针对其服务器进行屏蔽,导致其网站无法从国内访问,二来国外服务器提供商对于版权更为重视,空间商一旦遭到投诉,会毫不犹豫地立即关闭该空间。

  在客户端搜索上,VeryCD也面临迅雷的竞争,迅雷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BT下载客户端,全球使用量达到了29%的份额,同时,迅雷也和VeryCD一样,支持电驴(eMule)下载,并且下载速度更快(很多中国用户使用VeryCD搜索资源,然后用迅雷进行下载),在中国下载客户端领域,迅雷成为事实上的领导者。

  因此,对于VeryCD来说,当前的状况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让VeryCD可以尽早转型,或者向社区(类似豆瓣)转型,或者向下载客户端(类似迅雷)转型,或者向在线视频(类似优酷)转型,如果把握好的话,也有可能会在国内视频以及下载领域创造更大的成绩。

2011年1月23日星期日

腾讯借蓝海优势杀回团购市场

  将近过年了,从易名中国那传来消息,据腾讯内部人士透露,腾讯和美国团购巨头Groupon的合作事宜已尘埃落地,团购网站将于近期推出并确定独立启用Groupon相似域名,自上周以来,业内一直有传言称Groupon将与腾讯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大陆开展团购业务,但上述腾讯对此未予透露。

  回顾2010年,微博和团购都是谈得比较多的新热点,也正在这一年,团购大战、团购混战,好不热闹。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在本月19日发布的年度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4.5万亿元,同比增长22%.结合这个数据,不难分析腾讯为何布局团购?腾讯将如何开启团购时代?

腾讯借蓝海优势杀回团购红海市场

  做团购巨头有钱途

  CNNIC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网民4.57亿,腾讯的QQ基本上联接了中国网民,换句话说,腾讯可以把团购链接和信息推送到中国网民面前,要在4.5万亿元的市场分块蛋糕是事半功倍。

  借差异化定位赶超淘宝

  淘宝主体形象是C2C和B2C的零售形象,对网民并不意味着淘宝就是团购,当淘宝的B2C越做越大,对C2C的“压榨”也会变大,最终不得不推出淘宝商城。腾讯的机会一是在于清晰的定位——Groupons是纯正的团购,团购比零售更实惠,不是淘宝那种C2C和兼营的团购,淘宝现时也只能兼营团购活动,而不能全面转型;二是用自身的用户资源和团购的价格优势来杀出血路突围;三是正品和安全购物的信誉,比较而言,团购买到假货或次品,很容易就引起集体索赔(人多力量大、团付律师费的成本相对低),B2C和C2C混杂的商城很难和团购比正品和安全购物的信誉保障。Groupons若敢加个集体维权索赔的发起按钮,估计会横扫国内的团购市场。

  腾讯不一样的蓝海战略

  打价格战是红海战略,蓝海战略是开辟新生市场。但是,如果用那些蓝海战略的优势杀回到红海市场打价格战,这将是最激烈的战斗。QQ弹窗口,弹出超级门户。一个普通群一百人,高级群两百人,超级群500人,再加上门户推广、拍拍支持、微博传播和Discuz!阵营的社区团购等的多股力量,可谓一呼百应的团购推送。

  若再做得狠一点,团购就是最优惠的购物消费——在Groupons购买是最优惠的团购价格,到竞争对手(传统的B2C或C2C)那购买是更高的零售价格。团购可能是现时可以颠覆淘宝模式的方法路径,搞到最疯狂的时候,所谓“零售”就是团购,团购就是“零售”,价格是团购最优惠的。在红海市场要血拼价格,历来是当价格屠夫为王!京东搅局,当当、卓越加入价格大战,正是不久前发生的事情。打价格战是大小企业都会做的事情,尤其是大型企业,看一下电视、空调、微波炉的价格大战,打得最凶猛的正是巨头,而大众也喜欢实惠!

  企业团购的国际贸易

  借助Groupon还能挖掘一个竞争优势,现在国内已有B2C网站攻打国外市场,看评论说2010年圣诞节收获丰盛。这样在双方合作后,国外卖家可让中国顾客团购,中国卖家让国外顾客团购。这是Groupons.com独到的竞争优势,这种战略合作再深入一点,国外卖家组织中国产品在国外团购,中国卖家组织国外商品在国内团购。B2B是腾讯的薄弱环节,通过团购平台能组织中国企业将产品供给国外卖家和国外团购,不失为一种新的B2B和国际贸易模式——企业团购式的采购产品,例如这款型号的产品,这家公司订100个,那个公司订200个,所有的加起来便按团购总量的采购优惠。

  电子商务市场不会是一家独大,多巨头时代是必然的,尤其是国内的市场状况,Groupons.com或许将是一家能和淘宝匹敌的电子商务新巨头!当房价和物价不断地压榨网民的钱包,实惠的团购是必然受到网民欢迎的!

  来源:简哲投稿,原文链接

2011年1月22日星期六

腾讯发布类Kik免费短信应用“微信”

  今天腾讯发布了第一个类Kik的免费短信应用“微信”,用户可以在iPhone手机上免费给自己的好友发送短信和彩信,发消息不按短信计费,走GPRS或WIFI的网络,整体功能和Kik很类似。

  腾讯推出“微信”这样的免费短信应用,可以说是直接挑战移动运行商的底线,好在目前“微信”只支持iPhone手机,最多也就是几百万用户,移动运营商还没有太大压力。不过,未来“微信”将要支持谷歌Android和诺基亚Syambian手机,我们知道,Kik其实比起黑莓BBM和苹果上的WhatsApp并没有太大的特点,唯一的优势就是跨平台,Kik同时支持三种手机平台,其潜在用户量显然比单一平台要多,如果腾讯能在各个平台都推出客户端,势必会对移动运营商造成不小的冲击。预计凭借腾讯的用户量,该应用很可能会在未来成为国内类Kik应用的佼佼者。可见,腾讯最大的财富就是庞大的用户群。

腾讯发布类Kik免费短信应用“微信”

  目前国内的类Kik应用比较多,例如米聊、友信、速聊以及盛大的Kiki等等,这些应用均是针对iPhone和Android等高端智能手机,腾讯推出“微信”也是为了抢占高端智能手机这块市场。

  腾讯的“微信”有一个杀手锏是Kik没有的,就是QQ用户直接从电脑给自己的QQ好友发短信,QQ好友通过“微信”回复消息给QQ桌面用户,把这两者打通之后,就形成一个别人无法复制的独特功能,如果“微信”再和手机通讯录进行整合,集成手机内部的短信功能,那么将对中国移动的“飞信”应用产生巨大的威胁。从长远看,如果未来“微信”普及到大量的中低端手机用户的话,移动运营商可能也会对腾讯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黑莓封杀Kik Messenger就是国外的一个案例,和Kik不同的是,腾讯足够庞大,大到难以封杀。

腾讯发布类Kik免费短信应用“微信”

  目前用户可以通过QQ帐号或者邮箱帐号两种方式注册微信帐号。相对手机QQ来说,“微信”更小巧,占用资源少,不用登录QQ帐号,容易和手机内部的短信整合,更适合高端智能手机用户。

  实测腾讯“微信”的发送接收速度,分别在自己的iPad和iPhone上安装“微信”并相互发送,测试发现,在WiFi环境下,短信可以立刻收到,在中国移动的GPRS网络下,短信延迟了5分钟后收到,在某些不支持PUSH的WiFi环境下(如某些公司的网络)无法收到短信,3G环境没有测试。

  据腾讯“微信”网站介绍,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微信不会自动扫描和上传用户的手机通讯录。

  更新:1月24日,腾讯类Kik的免费短信应用“微信”的Android版正式发布,支持Android 1.5到Android 2.2的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豌豆荚、91手机助手等工具进行安装,也可以去其官方网站下载。1月26日,“微信”的S60v3测试版现提供下载。

  微信官方网站:http://weixin.qq.com

2011年1月21日星期五

网络地图国家队进场抢钱

  所谓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地图服务网站——“天地图”日前正式发布了,其核心技术由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武大吉奥信息技术公司联合研发,据介绍,该网站定位于公益性的服务网站,免费向公众提供各种地图查询浏览、公益性的开发应用等服务,但经营性的企业利用“天地图”的服务接口、API进行增值开发服务,需要得到“天地图”的授权,可能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自主知识产权引发质疑

  这个被称为网络地图“国家队”的网站,从去年10月21日测试版开通起,就持续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争议。月光博客在测试“天地图”网站时发现一系列问题,如页面速度慢,占内存大,浏览不流畅,体验差,路网标识不清,搜索不准确等等问题。

网络地图国家队

  不仅仅如此,月光博客在浏览天地图时还意外发现,“天地图”的卫星图片和谷歌地图的卫星图片惊人地相似,“天地图”的自主知识产权遭到质疑。对此,国家测绘局回应,“天地图”是在服务软件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卫星图片本身是采购国外的商业卫星图像。

国家测绘局网络地图网站

天地图和谷歌地图的卫星地图对比

  商业地图网站对于地图的来源均会在界面上标识,包括谷歌地图、百度地图、微软地图在内的所有商业地图,都会在地图的左下角或右下角注明地图数据来源(如DigitalGlobe或Mapabc等),而“天地图”却不在地图上注明数据来源,因此在知识产权上难免会引发外界质疑。

  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天地图在软件品质上存在着种种瑕疵,功能相比市场上的商业地图有着较大的差距,并且不支持移动终端用户,甚至在知识产权上还有一些疑问,这样的产品,刚刚推出,就开始向企业收费,是否为时过早?

  而在这之前,谷歌地图(甚至百度地图)的API都是免费向企业提供的,国内也有大量商业网站(如签到、点评类的网站)原先都可以免费使用谷歌地图的API,这样的美好时光可能就要到头了。国家测绘局2010年对互联网地图服务建立了准入制度,按照新修订的《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标准》,未取得互联网地图服务测绘资质的企业,将不得从事互联网地图服务。国家测绘局将对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未取得互联网地图服务测绘资质的从业单位予以公开曝光。2011年7月1日后将对仍未改正的从业单位依法予以查处。而谷歌地图的的牌照至今还未获得,随着谷歌地图的牌照期限一天一天的临近,以及收费版“天地图”的推出,人们难免会对国家测绘局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角色产生疑问,“天地图”的推出真的是为了公益目的,还是为了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向互联网企业收费,加重企业的负担和运营成本。对于“天地图”根据什么收费,收费标准是否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为什么不让企业使用免费服务……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天地图”都应当一一给广大企业和网民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谷歌地图牌照的是是非非

  根据国家测绘局在2010年的最新规定,要求所有在中国提供在线地图和定位服务、搜索或下载的公司,必须申请相应的牌照才能运行地图服务,外企申请牌照至少需要几个重要条件:存放地图数据的服务器设在中国境内,采取措施规范用户上传标注行为,近3年内未出现档案失、泄密事件,采取合资、合作的形式进行审批。这里就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包括谷歌地图和Google Maps的关系。

  谷歌地图和Google Maps实际是不同的,详情请参见此文“谷歌地图和Google Maps有什么不同”,简单地说,谷歌地图(ditu.google.cn)的服务器在中国北京,而Google Maps(maps.google.com)的服务器在美国,两者虽然界面极其类似,但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界面上的一些按钮也略有差别

Google Maps

  按照国家测绘局的新规定,Google Maps的确不符合要求,其服务器在美国,不审查用户上传标注,并且其论坛存在着所谓的“泄密”地标供人下载。但是谷歌地图就不同了,谷歌地图的服务器在北京,谷歌地图的中国地图部分数据,完全是来自中国合作方Mapabc(图盟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已经获得了相应的地图牌照;谷歌卫星地图数据则是购买自美国DigitalGlobe等商业公司(天地图也从DigitalGlobe购买过卫星地图数据),如果DigitalGlobe的卫星地图不合法的话,天地图也不能算合法;至于用户标注方面,谷歌地图根本就不带用户系统,用户无法登录,也没有标注功能(谷歌另一软件Google Earth具有标注功能),用户无法上传地标,因此综合这些情况来看,在中国运营的谷歌地图网站(ditu.google.cn)没有任何违法或者泄密信息,国家测绘局完全没有理由拒绝给谷歌地图颁发牌照。

  国家保密插件

  谷歌地图阉割掉的不仅仅是用户系统和地标系统,对用户影响最大的是“国家保密插件”。

  国家保密插件,也叫做加密插件或者加偏或者SM模组,其实就是对真实坐标系统进行人为的加偏处理,按照几行代码的算法,将真实的坐标加密成虚假的坐标,而这个加偏并不是线性的加偏,所以各地的偏移情况都会有所不同。而加密后的坐标也常被人称为火星坐标系统,这是我们的国家又一个伟大的发明,让国外的政府和企业等,都看不懂我们的坐标系统。

  现在,所有的电子地图所有的导航设备,都需要加入国家保密插件。第一步,地图公司测绘地图,测绘完成后,送到国家测绘局,将真实坐标的电子地图,加密成“火星坐标”,这样的地图才是可以出版和发布的,然后才可以让GPS公司处理。第二步,所有的GPS公司,只要需要汽车导航的,需要用到导航电子地图的,统统需要在软件中加入国家保密算法,将真实坐标信号,加密转换成国家要求的保密坐标,这样,GPS导航仪和导航电子地图就可以完全匹配,GPS也就可以正常工作。

  当然,国家的保密插件,是需要收费的,早期的时候,一个导航仪就需要10块钱的保密插件许可费,现在好像已经下放到地图数据公司了,根据这个地图数据公司的经营状况,然后一次性收取地图数据公司多少钱。

  至于这个插件的影响,使用过iPhone(iOS4.2以下版本)以及Android手机的用户应该体验深刻,用户在iPhone版的谷歌地图里打开“我的位置”,会发现自己的定位被偏移了几百米,在外出找路的时候尤其麻烦,让用户根本就无法通过谷歌地图来确定方位,以至于迷路。不明真相的用户纷纷谴责谷歌地图的定位准确度不好,其实真的是冤枉了谷歌。

谷歌手机地图的偏移影响用户导航

手机版谷歌地图的偏移影响用户导航

  好在这个所谓的“国家的保密插件”并不难破解,网友很容易就可以将其解密,把虚假的坐标转换成真实的坐标,这样,iPhone用户只需安装一个“中国地图校正”插件,就可以自动解决地图偏移的问题。对于Android用户来说,也有修改版的谷歌地图可以下载使用。

国家保密插件

iPhone“中国地图校正”插件

  总之,“国家保密插件”这个所谓的发明创新,最大的用处就是收钱和折腾用户,至于其实际保密效果就不敢恭维了。

  地图行业和智能手机的灾难

  地图服务是谷歌的一个关键性基础服务,谷歌投入的力量也非常大,如果谷歌地图退出中国,对于下游的地图网站以及大量内置谷歌地图的iPhone和Android手机产生难以预估的灾难性后果。

  目前的互联网地图领域,谷歌地图仍是目前全球最流行且最受欢迎的互联网地图服务,由于牌照以及技术能力上的限制,很多移动互联网的位置服务(如定位、签到)都是使用互联网地图服务商的地图接口服务(API)来实现的,由于谷歌地图卓越的性能以及稳定性,谷歌地图API成为各个互联网服务的首选方案,目前国内也有大量商业网站(如大众点评网、拉手网、街旁网、网易八方等)都是基于谷歌地图API的模式运作。

街旁

街旁网签到服务

  谷歌地图在手机等终端上的应用也极为广泛,目前流行的高端智能手机苹果iPhone手机以及Android手机都内置了谷歌地图,仅在中国就有数百万高端智能手机用户,且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这些智能手机内置的谷歌地图为用户日常出行、生活服务、交通旅游等诸多方面带来全新的移动上网体验。

智能手机上的谷歌地图

智能手机上的谷歌地图

  因此,一旦谷歌地图遭到整顿并退出中国,不仅仅对国内成千上万家从事地图服务的商业网站造成强烈冲击,还会殃及中国数百万高端智能手机用户,严重影响手机用户的日常出行旅游以及网民的上网体验。而天地图的开发商还不具备开发类似谷歌手机地图的能力,其提供的API是否准确和稳定也未经过市场的检验。国内其他的互联网企业(如百度地图)功能并没有谷歌地图完善,没有卫星地图功能,使用体验也无法与与谷歌地图相媲美,下游企业如果更换这些地图服务的话,可能会难以给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地图服务,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谷歌地图如果拿不到牌照,对于这个互联网地图相关行业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收费还是抢钱

  为什么谷歌地图做了这么多功能上的阉割,“国家保密插件”甚至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却还要面对这种种不正当的竞争,种种的不公待遇,难道真的就是因为所谓的“国家安全”吗?难道中国没有一个人知道谷歌地图和Google Maps的区别吗?那个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天地图”为什么会恰好在这个时间段推出呢?

  依我看来,“安全”只是一个幌子,“利益”才是关键。

  有网友曾经感叹幸亏不是中国发明了GPS,这种极为实用并造福于全人类的服务竟然是免费的,要是换了中国发明了GPS,那会是一个什么情景呢?

  首先,肯定不会先给民间使用,这是国家机密,大家可以想想,在谷歌地图出来之前,你看过自己家房顶的卫星图片吗?

  之后,民间终于可以用了,你得先缴纳一笔不菲的入网费,然后,你还得每月缴纳一笔月租费。或者按时间、或者流量来收取你的费用。谁要私自搞个系统,偷偷用外国卫星,或者偷偷用一些方式替代,那就是犯了泄露国家机密罪。

  好在,GPS不是中国发明的,到现在我们还可以免费使用GPS,某些部门只能通过所谓的“国家的保密插件”来收下游企业的钱,而现在,免费的谷歌地图又要因为牌照问题而不让中国人使用了,原因就是为了保证所谓的“国家安全”,好的,我们都是傻瓜而已。

  有时候我们也应该理解某些部门,不这么抢钱,国家养这么多人吃什么呀,至于收的这授权费,希望别收到90年之后。

  结语

  “绿坝-花季护航”的惨痛经验告诉我们,一些专业领域的软件服务,应该由专业公司承担,国家的相关部门领头去做,往往做出一些质量低劣,甚至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产品。“天地图”所涉及的互联网地图领域有五年多的发展,各商业网站在网络地图领域,已经开发了大量成熟的应用软件,并制定了不少公认的规范,对于用户的覆盖,已经从电脑端转移到手机等移动终端。而现在国家测绘局则是既当裁判员(颁发经营许可),又当运动员(开发天地图),并试图用不成熟的软件来替代成熟软件的应用,动辄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迫用户放弃价美物廉的产品而使用质次价高产品,那势必对目前大量地图下游企业和智能手机用户造成严重的冲击。

  对于互联网地图行业的管理应该公开透明,管理方应该避免参与企业竞争,整个行业实施全面而自由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这样才能有效地遏制行政上的腐败,才能有效地降低下游地图企业的运营成本,才能有效防止各类寄生虫的繁衍和滋生,才能有效保障人民正常使用地图服务的权利。

互联网的锤子(四)

  我们将根据上文确定的思维定势,将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结合网民信息处理能力进行逻辑推导。

  理解电子商务

  1. 交易的要素

  电子商务是交易的一种延伸,本质上是交易。我们先对交易进行分析。

  交易是指人们对活动或劳动产品相互交换的过程。在市场中,买卖双方就产品外观、性能、价格等信息进行交流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或另约时间地点再进行实物交接。一项交易包括信息交流,双方意见达成,实物交接三个阶段,缺失任一阶段,都无法将交易完成。

  我们没有分身术,一个时间点上只能在一个地方,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买方卖方要进行信息交流,就是他们要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出现在同一个地方,都无法让他们进行信息交流。我们都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要进行交易,必须要突破这一限制。有很多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限制,市场的形成,就是在固定的时间段,固定的地点集中大量的买方卖方,大幅提高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可能,创造大量达成交易的机会。商铺也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买方任何时间点过来都可以与卖方接触,可以大大削弱时间地点对信息交流的限制。

  买卖双方有了进行信息交流的机会,下一个阶段就是意见达成。卖方提供产品的外观、性能、使用方法、价格等信息,买方评估产品的价值,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将自己的意见传达给卖方,经过买卖双方的多次协商,若双方能达成一致意见,交易进入下一阶段,否则交易终止。在这个阶段,时间地点的限制仍然在起作用,但隐藏在自己的意见中。买卖双方对产品的价值判断是动态的,昨天认为产品值100元,今天有可能只值80元,不同的地点也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在沙漠里与在池塘边对水的价值判断是完全不同的。不过交易却是在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具体的地点发生的,买卖双方只可表达一种意见,不能说产品的价值是80元也是100元,产品只有一个成交价格,要么80要么100.买卖双方一致意见的达成,是双方意见表达的过程,是某一静态意见的表达过程。

  意见达成,交易进入最后的实物交接阶段。实物交接比较简单,将一个物品从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地点,由物流来解决地点对产品的限制。货币可以通过银行来解决时间地点的限制。通常说的物流和资金流。

  时间地点对我们的限制伴随着交易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出现的形式都不尽相同,电子商务也是交易,我们看看电子商务在这交易三阶段的解决方案。

互联网的锤子

  2. 电子商务的方案

  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进行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并开始在交易上发挥自己的优势。

  (1)信息交流阶段

  在网络上,买方卖方只需将自己的需求供应信息发布在网站上,可以长期展示,

  并不管对方在何处,只要登入网站,就随时可以看到这些供求信息,买卖双方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寻求交易对手,进行信息交流。有了交易的机会后,买卖双方就可以进入信息相互表达,意见达成阶段。互联网的信息展示技术,让买卖双方有效的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为他们创造了大量的信息交流机会,提供大量的交易机会。

  B2B网站是提供信息交流机会的典型电子商务方案,买卖双方从网站上获取交易对手的联系信息,线下通过电话、email等就产品、价格、交货等进行进一步的沟通。B2B网站只负责提供信息交流机会,对后续的意见达成,实物交接并不涉及。意见达成、实物交接由买卖双方自行解决。

  (2)实物交接阶段

  先跳过意见达成阶段,进入实物交接阶段的解决方案。买卖双方通过各种信息沟通手段,买方找到卖方,卖方找到买方,双方并就产品和价格等信息沟通交流,达成一致意见,准备进入实物交接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交易资金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换,解决了资金流的问题。卖方通过自建物流渠道或外购物流服务,将产品送到买方手中,解决了物流的问题。B2C,淘宝、京东等网站,通过资金流和物流解决了实物交接阶段的时间地点限制,在互联网实现了交易的三个阶段。在这里,资金流由支付宝和网上银行等第三方解决,行业整体的解决方案趋同,差异不大。外购物流和自建物流的产品运送水平直接影响电子商务网站的竞争力。

  (3)意见达成阶段

  信息交流机会和实物交接阶段,时间地点的限制是显现的,但在意见达成阶段,时间地点的限制是隐藏的,隐藏在买卖双方所表达出来的意见中。在意见达成阶段,卖方向买方传达产品信息,价格信息,买方向卖方传达价值评估信息,双方的意见是相互传达的。卖方根据供求关系、边际成本等,可以不断调整产品的供应价格,买方的价值评估根据具体的情境,在不同的地方,不一样的时间,内心的产品价值判断也会发生频繁的变动。昨天对产品的评估值100元,今天评估80元,明天可能是110元,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但意见达成阶段的时间地点限制,只能让买方在信息沟通时表达一种意见,若突破这一限制,买方就可以表达多种意见,多种产品价值评估,今天表示产品的评估值是80元,明天可以表示产品评估值110元,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在互联网信息发布者阶段,让这种随时随地的表达成为了可能。网民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产品评估意见,并将其传播给潜在的卖方,当卖方也同意你的价格时,买卖双方就可以达成一致的意见,达成交易进行实物交接。我们尚处在信息发布者阶段的初期,这一电子商务的形式尚未成熟,有太多的可扩展性,可以尝试推导,不过现在先拿团购来做一些解释。

  3. 团购分析

  我们通常的消费行为是有需要时,再去消费购买,要买东西去商场,饿了去饭店,觉的东西质量好,价格合算就买,饭菜可口,价格优惠,就消费。先有需求,去找相应的供应商,跟着对产品服务进行评价,最后决定是否交易。找供应商,就是找交易机会,也就是先有交易机会再有价格评估,最后决定是否成交这样一个先后过程,这是正常的交易流程。

  团购出现在网民是信息发布者阶段。每提供一项团购产品,就可以将团购的产品信息传播给众多的潜在消费者,消费者接收到产品信息,可以对此产品进行价值评估,觉的合理的,就可以埋单购买。信息技术让消费者与供应商相互寻找的过程简化,只要产品供应信息一出来,就几乎直接进入产品的价值评估阶段。团购从技术上跳过寻找交易机会的过程,交易不再是有需求再去交易,而是双方对产品价值评估一致就可以交易。消费者购买团购产品,不是在交易的那个时间地点上,刚好有这样的产品需求,而是觉的这个产品值,虽然现在我不需要,但我迟早要用到,现在买了不吃亏。 这都可以解释冲动购买,一些团购产品的兑现时间比较长等诸多行为。

  团购跳过交易机会阶段,直接进入产品价值评估阶段,就突破了时间地点对意见达成阶段的限制。买卖双方不必在某一具体的时间地点上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进行交易,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他们只要意见一致,都有可能达成交易。而我们知道对产品价值的判断,买卖双方都是动态的,对产品价值的认识都是在不断变化的,随时对双方的认识进行比对,就大大增加双方价值判断一致的机会,所以突破时间地点限制,随时进行价值评估,就让交易达成的机会大增。

  团购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了时间地点在意见达成阶段的限制,促成大量的交易,在实物交接阶段,团购将实物交接的任务交给了线下供应商,完成整个交易链条。团购将线下供应商与网络相联系,成为他们的电子商务的信息入口。

  4. 电子商务企业

  电子商务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信息交流,解决交易机会的主要企业是B2B,阿里巴巴、环球、专业网站等通过提供买卖双方信息,提高交易机会的寻找效率,不涉及后续的意见达成和实物交接,由买卖双方自行解决。第二阶段是提高实物交接效率,淘宝、京东、当当等B2C企业在网上提供买卖双方的信息交流平台,意见达成与线下的交易形式并无区别,通过资金流、物流完成实物交接阶段。意见达成的交易形式没有发生改变,让B2C企业的发展与传统的商业模式趋同,电子商务企业的重点不是信息处理,而成了产品经营,竞争模式也与商业企业趋同。第三阶段改变了交易的核心部分,改变了价值评估模式,改变了交易的形式,改变了交易的性质,是对交易的革命性变革,具体的发展形式会有很多的发展可能,B2C,C2C,B2B,C2B等等,技术的进步会创造新模式也会让旧模式焕发生机。

互联网的锤子

  分析了交易的三个阶段,时间地点的限制性条件,通过对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梳理,确认了电子商务的不同发展层次。对电子商务的重新理解,可以以此为基础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推导和预测。

  互联网锤子注重逻辑推理,自成体系,掌握互联网的锤子,遵循其思维定势,互联网没有秘密。

  来源:读者sbumblebee投稿。

2011年1月20日星期四

互联网的锤子(三)

  对微博的讨论思路仍将从信息的获取和发布两个方面结合微博的特征来讨论,这将是我们的思维定势。

  微博的逻辑发展

  1.微博的发展过程

  2006年twitter诞生,在blog之后,在rss,digg,youtube之后。在这些应用出现之后,网民创造的信息内容与日俱增,对新闻资讯,博文的评论散落在网络的各个角落。Twitter生逢其时,将网民集合在一个平台上,最初将这一优势显现出来的是对突发新闻的报道,在现场的网民发布现场图片信息,通过twitter直接将图片传送给其他网民,经过转发评论,现场的新闻图片传播到整个twitter平台上,实现即时广泛的传播。这充分展示了,twitter将所有网民的互动行为集中在一个平台上,显示出来的内容生成和传播的威力。由此我们可以推出自己的假设,微博的出现是信息获取技术和传播技术积累的结果,是网民信息处理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百科上,微博的解释是微型博客,博客是长篇大论的话,微博就是只言片语,碎碎念。当众多的网民聚在一起碎碎念,闪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公共聊天室。网民聚在一起不断的刷屏共同讨论一个或几个话题,从这一点上说,微博也可以理解成信息发布者阶段的聊天室。

  从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微博的一些特征,即时性,事件一发生,即时发布,即时传播,高效率高速度。公开性,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情愿或不情愿,都有可能被广泛传播。区域性,信息传播依赖于网民,当参与传播的网民数量有限时,传播范围就在某一范围内。

  2.微博的逻辑创新方向

  在微博上如何进行创新,网民的需求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将对网民在信息发布者阶段的需求分析,结合信息获取技术和传播技术,对创新和创新的方向进行逻辑推导。

  (1)信息获取者的需求

  网民作为信息的获取者,在微博上获取的信息,带有明显的微博特质,多、杂、快,在聊天室里,从你关注的人那里获取信息,关注的越多,获取的信息量就越多,你也不知道下一条信息会是关于什么内容的。快,博主信息一发出来,你就可以收到。不过这些特质对信息获取者未必是件好事。每个网民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可能只需求一类或某几类的信息,而非是众多信息的轰炸。

  网民的这种信息需求,是创新的源泉。如果对信息进行重组织,根据时间、地点、话题、类别等条件,用信息筛选技术,将这些信息综合显示给网民,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网民的需求。选用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筛选技术,不同的显示方案,就拥有无数个微创新的可能。在不同的时间显示不同类别的信息,上班时间只显示业内人员信息,休息时间只显示娱乐信息等,筛选技术若能结合微博的特征,一些信息即时更新,一些则更新延时,根据话题筛选等,综合显示可以考虑排版设计、显示设备等条件进行创新。每个方面的微创新都有可能提升网民的信息获取体验,满足网民的需求。

  根据博主主动接收的信息进行重组织,另外对博主被动接收的信息进行管理,亦是创新的另一方面。

  (2)信息发布者的需求

  网民作为信息的发布者,也有自己的需求特点。微博是个信息发布的平台,信息发布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一对一,一对多,一对全部,一对未知对象,一对特定对象等等,不过目前微博提供的信息发布功能明显还不够用。那就创新吧,根据信息发布方法来创新。微群是让网民一对多发布的尝试,不过微群创新使用的技术有问题,导致微群只能是个鸡肋产品。作为群的替代品,审核式的标签可以是一个参考方法。群组成员指定标签,通过审核的网民都可以标注特定的标签,再设定部分信息只能在有共同标签的网民之间传送,实现一对多交流。信息发布的其他方式也是创新的对象。

  (3)信息获取技术与传播技术

  微博通过对人的组织,提高了网民的信息获取技术,革新了传播技术。从微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微博是rss,digg等应用技术的继承和发展,rss,digg等应用的信息筛选组织技术,完全可以在微博上实行拿来主义,并予以发扬。网民的发布者作用可以让信息在平台上广泛的传播,解决产品应用的传播问题。这两个方面同样也是创新的对象。将信息筛选组织技术结合微博的特征使其在微博上落地发展。比如我们可以对一篇博文,不同的博主的转发,给予不同的权重,博主的不同的互动行为,赋予不同的权重,最终展示给博主的是质量相对较高的博文。传播技术依赖于网民的互动行为,对互动行为微创新,增加网民的互动方式,改变互动结果,提高互动乐趣等,都可以提高信息传播效率。获取技术和传播技术是其他创新的基础,这两者的创新结果,将直接影响其他创新的方式和进程。

  (4)商业模式结合的创新

  在微博上逻辑践行商业模式,已进行过一些讨论,但落实到实处,就需要大量的创新与之配套。根据商业模式的践行要素,可以挖掘网民大量的需求,就需要众多的创新与之对应。商业模式是信息获取者和发布者需求的综合应用,创新对象的数量不计其数。具体的践行要素看《关于商业模式的几点说明》,具体的创新对象就不展开了。

  3.微博的平台创新

  平台有平台的特征,微博平台的创新同样如此。上文提过微博的特征有区域性,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域,平台就具有这样的特质。平台作为微博上拥有最大数量粉丝的博主,其发布的信息可以立即传送给所有的粉丝,传播具有全域性。在发布对全体粉丝有共同价值的信息时,就具有天然的优势。平台还可以就此延伸,将信息细分,根据粉丝的信息需求分类,为不同类别的粉丝提供不同的信息,在每类信息的话题榜上顺带稀缺信息,比如建立分类话题榜,电影类热门话题,互联网热门话题,游戏热门话题等等,将相应类别的产品信息设为话题予以发布。

  平台的信息传播优势还体现在信息的间接传播上。博主之间不可能都是互粉关系,那么两个互不相识的博主之间信息如何沟通,不可能都通过粉丝的相互传递,这样的话,效率和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博主发布一条信息,下个月想去旅行,求旅行方案。能为博主服务的供应商有无数个,涵盖各个方面旅行社、景点、酒店、旅游用品等,并散布在平台的各个角落,如何快速的将这些供应商与消费者建立联系?这就有创新的可能,对于平台来说,可以尝试将旅行定为关键字,能为旅行提供产品服务的供应商可以订阅这一关键字,一旦有博主发布含有这一关键字的信息,供应商们就可以即时接收,并根据信息内容,采取进一步的应对措施。

  微博作为信息发布者阶段的聊天室,还有即时性的特征,即时性加上平台的全域传播能力,可以在对信息进行整合后建立直播平台。信息内容的不同,音乐,图像,影像等等,信息整合方式的不同,对直播平台也会有不同的应用。纯语音直播,可以实现广播的功能,再结合LBS实现对讲机功能等等随意畅想。对这些应用实践的创新也是一个方向。

  4.微博平台之外

  微博作为一个平台有自己的特点和局限性,有些问题是平台无法克服,但网民又有需求的。作为一个信息获取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可以是IM,邮箱,论坛等等其他产品,若能就此建立一个信息获取平台也是顺理成章的创新。作为发布者,同样如此,也可以在微博平台之外进行创新。

微博的逻辑发展

  5.创新的秘密

  我们谈了创新的几个逻辑方向,他们很重要,不过比方向更为关键的将是接下来的内容。

  创新不是凭空而出,需要满足网民的需求,需要借助技术手段来实现。在互联网发展的不同阶段,网民的信息处理能力是逐步增长的,对创新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带来的是对需求的改变,创业者们需要追随改变后的需求,并努力用创造性的技术来满足网民变幻的需求。新技术的出现,则是下一波创新循环的开始。技术逐步提升,网民的信息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带来需求的增长,引导技术进步,两者形成良性循环,我们也可以看到双方能力是螺旋逐步增长,而不是一夜间暴增的。

  信息处理能力与技术水平是逐步提高,是有迹可循。当我们面临创新挑战时,就可以通过在当前技术水平下的网民信息处理能力研究,寻求与之相应的网民需求,并对需求进行分析,把握创新的方向,并结合当前的技术,综合运用,创造性的解决网民的需要,完成有竞争力的创新应用。

  微博是解决网民信息需求和信息发布需求的创新应用,是对信息筛选组织技术和传播技术的综合运用,网民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发布能力也由于微博的出现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现在要在微博上创新,就须提供与微博网民需求水准相匹配的创新方案,至少要运用比网民掌握的同等或更先进的技术,否则出来的创新无法提高网民的信息处理能力,更遑论满足网民的需求了。

  微博上网民需求分析,需要在新技术的背景下进行,网民的需求已经在新技术环境下发生改变,再用旧有的技术思维来分析无异于缘木求鱼。从信息处理能力入手,是寻求网民需求的捷径。根据网民信息获取能力和发布能力,条分缕析,对网民的信息需求和信息发布需求进行合理的逻辑推导,找到创新的可能方向。在此基础上,再运用信息筛选技术和传播技术对需求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任何事情不是凭空想象一蹴而就,创新亦如此,不要脱离网民需求、技术水平的大环境,深刻理解,融入大环境,用全局思维考虑当前的阶段,理解创新的着力点,综合运用,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借力大环境让创新发挥最大的效用。培养创新思维定势,打造系统性创新体系。

微博的逻辑发展

  通过对信息处理能力的理解,对互联网的创新在微博上的逻辑发展方向进行了推导,也厘清了创新与信息处理能力的关系,接下来将如法炮制,看看如何重新理解电子商务。

  来源:读者sbumblebee投稿。

互联网的锤子(二)

  理清了网民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阶段,就把握了互联网创新的钥匙,可以对创新进行逻辑推演。网民从信息的获取者到发布者的进化,使得互联网构成的基础单位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影响几乎互联网的所有方面需要重构,包括搜索引擎,电子交易,知识创造,IM,微博,社区等等。不过在讨论重构之前,需要弄明白商业模式。清晰的商业模式是互联网持久创新的保障,能否拥有清晰的商业模式是判断逻辑推演是否正确的一个重要标准。

  商业模式的重构

  1.商业模式面临的问题

  市场交易是生产者提供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双方通过交换实现各自的需要。将这样关系移植到互联网上,是供应商提供能满足网民需求的信息(产品、服务),双方通过交换实现各自的需要。不过信息的时空性质,阻碍了交换的实现,某一时间,某一地点很难找到刚好匹配的供应商和网民,不过信息传播渠道解决了信息的时空限制,让双方的交换能够频繁的实现。传播渠道帮助供应商和网民实现交换,信息供应商通过渠道实现价值,网民通过渠道获取信息,通过交换的实现,三方都能满足各自的利益,实现三赢,这构成了价值流动的基本模式。

  在信息获取者阶段,限于信息获取技术,信息的传播效率有限,在实现交换过程中,传播渠道是瓶颈,渠道也更容易被掌控,在三者构成的价值链条中,渠道占有很大的博弈优势,能够攫取较高的交换价值。掌控的渠道越强大,公司的价值就越高。yahoo,google通过信息获取技术的掌控,拥有强大的信息传播渠道,得以形成自己的商业帝国,大型和专业网站通过建设信息中心,构建自己的传播渠道,单一的产品应用对客户端的激烈争夺,目标仍是传播渠道。对渠道排他性占有,是这个阶段商业模式的重要特征。信息的价值通过强势渠道实现价值,或者就直接体现在渠道价值内,网民从渠道接收信息,相对于渠道,信息与网民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在信息发布者阶段,信息传播渠道由众多的网民构成,每个网民都拥有自己的传播渠道。信息的时空限制仍然没有改变,如何让渠道发挥作用,实现渠道价值,就是新商业模式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如何解决信息生产供应,实现信息的价值,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可以持续不断的让信息有效率的传递到需要者手上。在实现信息供应商、渠道价值的基础上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要,就可以形成一个稳定有效的商业模式。

  我们将在微博上对信息的传播渠道价值和信息价值两个方面进行新商业模式的逻辑践行。

交易链条

交易链条

  2.信息传播渠道的价值体现

  (1)微博上的传播渠道是细分渠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众网友在微博上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寻找各自认同、欣赏的粉主,加入他们的粉丝群体。看新闻的粉媒体,追星的粉明星,炒地产的粉房开,炒股的粉股神等等。一干人等志同道合,形成以博主为纽带,以博主发布的信息为主题进行互动的粉丝群体。博主源源不断为粉丝们提供信息,粉丝反馈互动,相互间建立持续交流沟通渠道。

  粉丝群体的互动话题由博主发起,引起共鸣的,吸引更多的粉丝加入,让人反感的,粉丝以脚投票,流失粉丝,经过双方的动态博弈,根据博主的信息类别,聚合一批兴趣爱好价值观相对一致的粉丝群体。自动归类的粉丝群体,具有共同的信息需求,形成信息需求市场。粉丝群体又是传播渠道,每个粉丝群体就是一个个细分渠道。在微博上,每个网民都有自己的粉丝群体,网民有多少种,就有多少个细分渠道。

  (2)渠道价值的体现

  微博上的传播渠道是细分渠道,每个渠道都相对集中供应某一类的信息,信息要在某一细分市场传播,需要利用这一市场对应的细分渠道。

  网民作为发布者,在信息的发布过程中完成传播,信息直接的传播对象是粉丝,间接传播效果,取决于粉丝们的转发评论互动。粉丝的数量以及粉丝的互动率,是影响信息传播效果的直接因素。

  在价值流动的基本模式中,传播渠道消除了时空限制,将信息传递到需要者手上,帮助信息供应商和网民实现交换。现在网民通过自己的细分渠道,与粉丝的互动,将信息传播到细分市场,为供应商与潜在消费者实现交易创造条件,供应商与消费者只有将一部分的交换价值给予传播渠道,才能长久的利用传播渠道实现频繁的交易。

  根据博主的粉丝数量,粉丝的互动率,评估博主的传播效果,在传播渠道中的贡献率,并给予相应的酬劳。将网民的传播行为用市场机制常态化,将由众多网民构成的传播渠道纳入价值流动的基本模式中。网民自身是渠道,将网民商业化,是新商业模式形成的必经之路,不管是以何种形式,何时兑现。将传播渠道商业化,根据传播效果商业化,唯有这样的传播渠道才能保障信息广泛持久有效率的传播。

  3.信息价值的体现

  有价值的信息与信息传播渠道是相辅相成的,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有助于信息的广泛传播,反之,有价值的信息增强传播渠道的竞争力。渠道价值在传播过程中得到实现,信息的价值将在这基础上得以实现。

  博主与粉丝相互间交流互动,博主提供信息,网民为获取所需的信息成为博主粉丝,博主若提供垃圾信息,粉丝就离博主而去。信息的价值是博主与粉丝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博主可以通过源源不断的提供有价值信息,逐步增加粉丝数量,当粉丝数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博主可以利用自己的传播渠道获得较大的价值,原先免费提供的信息可以通过传播渠道的价值得到实现。

  博主若拥有有价值的信息,那么可以直接将其销售给需求者。微博上不同的粉丝群体对应着不同的细分市场,对应着不同的信息需求者。博主根据信息的类别,选择相应的细分市场,购买细分市场的传播渠道,将信息散播给这些潜在需求者。信息可以通过与需求者的交易实现价值。

  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兑现了信息的价值,可以吸引更多的优质信息入场,进一步提升传播渠道的价值。

  信息发布者阶段,渠道微型化,传播路径缩短,信息很容易与需求者面对面,信息的价值与信息的组织技术的重要与日俱增,需求者也可从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到主动选择渠道接收信息。信息生产者与需求者在与渠道的博弈中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每个网民都是渠道,信息的传播效率也有提升,渠道的博弈地位和价值远不如获取者阶段,这就让原有的企业面临重构商业模式的挑战。

  关于商业模式还有很多内容可以讨论,另文说明。我们讨论了微博的商业模式,再看看对微博的其他方面影响。

  来源:读者sbumblebee投稿。

互联网的锤子(一)

  互联网的创新和应用日新月异,纷繁复杂,为在千头万绪中理一线索,我们做一个假设,网民的信息处理能力是互联网的发展动力,我们从这一假设出发去探求互联网的创新轨迹。分三个阶段互联网的历史,当前阶段,未来的方向,对网民的信息处理能力与创新的关系分别阐述。根据假设进行的逻辑推演具有自我生长和反证性质,得出自成体系的结论,能够自我验证,不需要大量实践案例予以证明,不同于研究大量案例得出结论的论证思路。在逻辑上不能对假设证伪,反证假设的正确性,可以对我们的实践进行指导。

  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1.、个人计算机的普及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1981年,IBM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个人计算机ibm-pc,采用微软的MS-DOS操作系统,1990年微软发布windows3.0,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从笨重的晶体管到便携式电脑,从复杂专业的操作到图形化傻瓜式操作系统,从少数科学家掌握推广到普通大众家庭。个人电脑的普及,让普通大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人们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效率得以飞跃性发展。

  2、网民从信息获取者向信息发布者的进化

  个人电脑的普及为万维网的发展打下基础,1991年万维网正式登场亮相,各类网站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网络上,出现的海量信息迅速淹没众多的网民,1995年yahoo在华尔街上市。yahoo的目录化信息搜寻为网民在信息海洋中获取信息指明了方向,网民信息获取效率大幅提升。yahoo出现后又促进综合类网站的繁荣,1998年google成立,之后几年,专业网站论坛、个人网站层出不穷,他们源源不断为网民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服务。

  在1999年由PeterMerholz命名的blog在万维网上高速发展,博客大流行。博客的释义是个人管理包含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各种信息的网页,是网民在万维网上的私人空间。博客的出现让网民的身份发生了质变,从信息的获取者转变为向万维网提供网页的信息发布者。网民可以发布包含文字、视频、音频、相片、针对具体新闻资讯的评论等等信息的博客。

  网民的信息发布能力逐步发展,网民不再只局限于博客发布信息,开始在各类专业网站上直接表达意愿。在资讯新闻下直接点击评论,在flickr上发布相片,在youtube发布视频等等。网民评论信息的海量增长也滋生了digg,delicious,RSS订阅等对资讯新闻进行整合的新型应用。在这当中RSS在博客发展后焕发青春,2004年出现flickr,digg,delicious,2005年youtube成立。

  我们可以看到,yahoo,google促进了信息获取能力的增长,blog提供了信息发布的能力,flickr,youtube扩展了发布能力,这些创新在信息处理能力不同的阶段有条不紊的出现。偶然性的创新中,存有有迹可循的内在逻辑。这些创新应用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整合对象都是具体的信息,都是对具体的文字、视频、音频、图像等信息进行整合和重组织,重构后的信息,网民可以更方便更有效率的的获取和利用。他们的相同点,整合组织信息而非网民,这也让他们要面临相类似的挑战。

信息处理能力增长示意图

信息处理能力增长示意图

  3.网民信息获取技术的进步

  网民是从信息获取者逐步向发布者进化,当网民需要从信息海洋中获取信息时,只要能帮助网民更快捷的获得信息,就可以满足网民的需要。yahoo,google的技术发展轨迹为我们提供了样本。网民的核心需求是信息,yahoo的目录式搜寻,google关键字搜索都以信息为中心,对包含信息的网页重组织,yahoo为网页分类做标签,google检索网页寻找符合要求的关键字,不同的方式,共同的目标,他们为网民获取信息提供快捷工具,帮助提升信息获取效率,满足网民的信息获取需求。yahoo,google在这方面的贡献也让自己几乎成了互联网的代名词。

  在blog高速增长后,信息组织方式有了新的变化。网民不再只是信息获取者,也是发布者。他们参与到了网站的内容生成,对网站内容评头论足,对资讯新闻、视频、图像、音频发表自己的看法,网站则整合网民的看法意见展示不同的内容。这种模式让网民参与到信息的组织整合过程,发挥网民信息发布者的积极作用,过滤筛选信息,对高质量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整合,帮助网民获得高质量的信息。形式发生变化,但组织整合的中心依然是信息。(适用于youtube,digg等的解释,也适用于bbs,ebay的解释)

  以信息为中心进行组织整合,是与网民作为信息获取者的需求相适应的。对信息组织整合方式的改进有利于过滤垃圾信息,提升信息获取效率,网民的信息获取能力也得到逐步提高。可以看到网民参与到网站内容的组织整合,网民的信息发布者作用在信息组织整合方面的巨大潜力。

信息获取能力示意图

信息获取能力示意图

  4.信息的传播路径

  万维网发展初期,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有,上网站访问网页,上yahoo获得网站地址并访问。越多的网民访问网站,信息传播效果越好,那么建立综合型网站,包罗各种信息,吸引各类网民访问,就是一个有效策略。同时被yahoo索引,让yahoo引导网民访问也是增加网站访问量的重要因素。对于信息而言,拥有综合网站和yahoo的传播渠道,就可以让信息大范围的传播,不过也很明显,综合网站和yahoo的渠道资源是有限的,需要支付广告费才能使用。

  google的关键字搜索,网民可以通过google直接获得具体的网页地址。对于信息而言,只要让google索引,就有机会直接面对大量的网民,是一个全新的传播渠道,而这一渠道的使用门槛不高,效果还很显著。传播渠道使用门槛的降低,提高了小型网站,专业个人网站的生存机会,促进这类网站的繁荣。

  blog及其相关应用digg,rss订阅等的使用,信息的自发传播成为一种可能。发布在网络上的信息,被网民digg,rss订阅等,自发的散播在万维网上。这种传播方式不再需要信息发布者主动传播,只要信息能让众多的网民产生互动即可。

  上述三个阶段的信息传播路径是网民-yahoo/网站-网页信息,网民-google-网页信息,网民-信息平台-网页信息,信息的传播效率逐步提高,网民从筛选网站,到筛选关键字,直到筛选信息,信息面对网民越来越直接。信息传播渠道小型化趋势,只有大型综合类网站,yahoo少数网站,拥有影响众多网民的传播渠道,到了google,小型专业网站,blog都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网民关注,digg,rss订阅的传播渠道除了平台,每个网民的个人空间都是一个小渠道。

  互联网创新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提高网民(站)的信息传播能力,网民再构建一个更为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互联网创新与网民的信息传播能力相互促进。

信息传播路径示意图

信息传播路径示意图

  信息的处理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信息的获取,信息的组织加工,信息的传播扩散,三方面形成一个环形链条。互联网创新提高网民的信息获取能力,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将信息获取能力与发布能力集于一身的网民,则推动互联网创新前进。互联网创新和信息处理能力的紧密关系,让我们可以有崭新的视角来讨论创新。我们可以通过对网民的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来推演未来创新的逻辑方向。——

  互联网当下

  随着网民的信息发布能力的成熟,网民作为信息发布者的作用开始逐步凸显,显示出的特征也与信息获取者的特征完全不同,我们仍将从信息的获取技术,信息的传播路径两方面来理解信息发布者与互联网创新的关系。

  1.信息获取技术的创新

  每个网民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可以对每条信息发表评论表达意见,这样的信息组织方式,就让信息得到过滤筛选,剔除了口水信息,提高了信息的质量水准。

  在信息为组织整合中心时,网民获取的只是信息;在网民作为发布者时,每条信息背后都有一个具体的发布者,获取了信息也就知道了发布者,网民获取的不再仅仅是信息,还以信息为纽带与发布者建立了联系。通过这种关系,网民可以与发布者直接沟通,从而获得更多动态扩展性的内容,信息的翔实和扩展性这是与yahoo,google无法比拟的优势。

  每条信息背后都是一个具体的网民,当网民发布需求信息时,那么供应商可以通过这条需求信息与网民建立联系,为网民提供各类符合需求的信息。不同类别的供应商为网民提供不同的信息。网民可以得到一个信息系统。

  在信息发布者的条件下,信息获取技术以发布者为中心,帮助网民获取更高的质量,动态化扩展性,涵盖各个方面的信息。以facebook,twitter为代表将网民作为组织整合的目标,对传统的网站产生了挑战。

  2.信息传播路径的改善

  在digg,rss订阅等应用中,信息可以被自发的广泛传播,但由于这些应用以信息为中心,无法更有效的发挥信息发布者作用,在facebook,twitter以网民为中心时,就充分释放了信息发布者的作用。网民可以关注其他网民成为他的粉丝,也可以被其他网民关注拥有自己的粉丝,可以进行转发、私信、评论、交易、屏蔽等互动操作等等。网民发布的信息可以被粉丝直接收到,粉丝们在对博主的信息进行互动,评论转发,同时也将这条信息传播给自己的粉丝,以此类推,越多的网民参与互动,信息就可以不停的大范围传播,传播到平台的各个角落。

  在传播的过程中,网民充分发挥了信息发布者的作用,只需向外表达自己的意愿,进行转发或者评论,就可以成为信息传播渠道的一环。众多的网民构成一个强大的信息传播渠道。网民作为发布者同时也是信息的获取者,一条信息发布后,就直接可以面对信息获取者,再通过网民组成的传播渠道,传播到更多的信息获取者面前。信息的传播途径被缩短到,信息——网民,传播路径更短,信息与网民直接面对面。信息在前,网民在后,网民可以不用主动去搜寻信息,只需坐等需要的信息上门。传播渠道门槛继续降低,任一网民都拥有自己的传播渠道。传播的效果更多的取决于信息的质量,而非渠道。

  信息发布者让信息传播渠道去中心化,让网民拥有自己的信息传播渠道,众多的传播渠道,打乱了传统渠道价值生态链。渠道价值降低,凸显信息的使用价值。

  网民作为信息发布者,参与到互联网的发展中,网民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增长对信息获取技术和信息传播都带来巨大的影响,网民需求的增长是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动力,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冲击传统商业模式的生态链,全新的商业模式在重构中。我们处在变革的年代。

  来源:读者sbumblebee投稿。

2011年1月19日星期三

中国互联网耻辱柱

  如果真有所谓的互联网历史,那么往前推20年,那时候的人们看我们口中的互联网黄金十年,包括百度、新浪、腾讯、搜狐等众多公司的作为,都会被看作是互联网发展初始阶段的肮脏行径。尽管他们创造的公司、网站和产品改变了这个国家,乃至改变了这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但这并没有办法掩盖他们所犯下的无法被轻易饶恕的罪孽。任何的善举都不能成为作恶的借口,这除了让善举一词变得恶心外别无益处。

  如果你在中国,而且从事互联网行业,你辛辛苦苦整理的内容可能轻易就被其它网站剽窃,不仅未经许可、不通知,甚至还不注明出处,如果你按照提供的邮件地址联系他们,大多数时候被置之不理并且不会得到回复,或者他们偷偷把侵权内容删除了事,你不要奢望他们会给出一个合理解释,这是大网站居高临下的“衙门范儿”。

  你的网站可能因为没交钱,或是和搜索引擎关系户存在竞争关系,或者是惹到了搜索引擎让它不爽,被搜索引擎降权或者屏蔽,如果你打电话会发现无人接听,邮件联系会给你制式答复“算法如此”,他们有着一套对外的万用灵答复,以至于你无法抓到他们任何的把柄,但是他们仍然不遗余力地屏蔽和降权竞争对手、清除某些根本不存在的网站。

  你开发的客户端软件因为和安全软件厂商关系不好,被他们从推荐软件中除名,也许这还能被看作是正常行为,但是你的软件可能被报风险软件,甚至以维护用户安全的名义“被卸载”,这也许算是灭顶之灾,因为你开发的客户端软件初期用户群太少,无法模仿某公司作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也不会因为波及面太大而受到工信部的关注,你只能默默忍受,不在沉默中疯狂,就在沉默中死亡。

  不尊重版权和不正当竞争是中国互联网的两大弊病,前者因为互联网的内容资讯获取太容易,追责流程太麻烦、成本太高,而剽窃和粘贴实在太容易,最后侵权者变成悠哉悠哉的大爷,被侵权者反而要像受了气的小媳妇儿一样哀哀怨怨,剽窃之风一日不除,版权人的利益一日得不到有效保护,中国互联网终究无法成为电视上、各个大会上吹嘘的有责任感、有规矩的互联网。而不正当竞争是当一些企业自身成长到相当规模,面对新出现的产品和企业的一种下意识打压行为,利用自身的市场支配地位对这些弱小的竞争对手进行封杀,准确界定和规范互联网竞争行为对于互联网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互联网耻辱柱

  这几天看到两条让人高兴的新闻:第一是工信部对外公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名字这么长的一份文件,实际就是工信部作为互联网的主管部门针对互联网不正当竞争制定的一份管理办法;第二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份文件对网络传播中的侵权行为作了详细规定,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传播数量在500件(部)以上、实际被点击数在5万次以上以及注册会员在1000人以上的,均属于侵犯著作权犯罪。

  这两份文件分属不同部委,都是意见稿所以部分细则还有调整空间,但好的趋势是国家对于互联网的立法缺失正在迎头跟上,未来对于不正当竞争和互联网内容侵权将不会再无法可依。看到两份文件出台,我想到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时候百度MP3、百度文库、新浪共享资料、豆丁网等网站什么时候被告上法庭,以后对于包括众多博客和资讯类的网络行为是否有便捷的维权渠道,文件的出台是否会带动互联网媒体的自我洗白,以及增进整个互联网的版权意识;第二件事是如果再次发生3Q大战,或者某公司产品被另一公司屏蔽和封杀,是否能够有快速的应急处理机制,对于正当竞争和非正当竞争是否能有清晰的定义,能否避免用户成为竞争的牺牲品,对互联网竞争环境改良和维护整个行业的创新源泉起到积极作用。

  如果上面提到的那些目标都能够达到,那么这两份文件可算是做了大大的好事,对于互联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有重要意义。不过我并不会因此高唱颂歌,因为这本来就是他们应该做的,甚至已经来得太迟,也希望未来互联网监管和立法能够走入良性正轨。

  来源:XJP投稿,原文链接

2011年1月18日星期二

微博价值和社会化营销

  微博是一种互动及传播性极快的工具,信息传播速度甚至比媒体还要快,微博的核心是关注与被关注,其独特的跟随机制和信息的快速推送机制,让网络营销充满了更多即时和互动的特点,不少企业通过微博营销获得了巨大成功。如何有效地利用社会化媒体营销,以达到营销效果最大化,并绕开微博营销中的一些误区,是本文将要讨论的内容。

  粉丝=广告价值?

  虽然大多数人写微博只是为了快乐,但不排除有先入行的“玩家”将微博发展成生意。据北京晨报报道,从一家广告公司获知,有广告公司列出了覆盖各大微博的“有广告价值”的微博主的报价单,这份报价单已经在一些网络营销公司中流传并进入广告主的视线。

  报价单显示,这些微博的“粉丝”数量最少也有几万人,报价最低的是200元/条,具体报价按照“粉丝”的数量而调整。“粉丝”数量超过60万,报价为2000元/条:“粉丝”数量接近50万,报价为1500元/条:“粉丝”数量接近30万,报价超过1000元/条:“粉丝”数量在10万至30万之间,报价为500元/条至800元/条。

  在我看来,对于“微博营销”这个新兴行业来说,衡量一个微博的价值仅仅依靠粉丝数量来计算,显然是完全错误的,粉丝数量固然是一个因素,但粉丝的质量更重要,一个微博的价值和影响力如果仅仅依靠粉丝数量来计算,显然是毫无意义的。

微博价值和社会化营销

  粉丝可以购买

  自从微博成为网络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来,一些网络公关公司开始在微博上“养号”,以便在需要的时候通过多个渠道帮助客户发布信息和发起商业活动。在淘宝等网站有专门出售微博粉丝商家,价格大概一毛钱一个粉丝,通常来说,这种购买来的僵尸粉丝价值基本为0。

  举办一些微博抽奖活动也可以增加粉丝,南非世界杯期间,蔡文胜曾在新浪微博上发起转发微博送iPhone的活动,有统计显示,短短26天,蔡文胜的粉丝增长了增加了16.4万名。

  为了实例测试抽奖活动对于微博粉丝数增加的效果,月光博客也曾经举办过一个转发微博送诺基亚手机的活动,测试结果是,七天内转发数1万2千个,评论1万1千个,增加了8千多粉丝,不过增加的粉丝质量并不高,这样计算下来,平均每个粉丝的价格接近1元钱,投资收益率并不理想。

实例测试抽奖活动

实例测试抽奖活动对增加粉丝的影响,点击看大图

  从这个结果上看,通过抽奖活动送手机来获得粉丝的效果很不好,对于提高微博的价值和影响力没有什么意义,不值得尝试,企业微博最好也不要尝试。当然,如果名人搞这个活动,并引发了网络媒体的报道,那就另当别论了。

  微博价值和影响力的计算

  一个微博的价值(影响力)到底如何计算,很多人想当然地以粉丝数量来计算,甚至新浪和腾讯微博的排行榜也是这么计算的,这显然很容易作弊。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具有广告价值的微博来说,已经形成了类似黑帽SEO这样的微博盈利行业,自动注册和添加粉丝,由于有太多的自动注册自动添加粉丝的僵尸用户,因此很难根据粉丝数量判断一个微博的价值。

  因此,一个微博的价值(影响力),应该等于其粉丝微博的价值之和,如何计算粉丝的价值,又要递推其粉丝的粉丝的价值,没有活动的僵尸粉丝价值是0,应该排除,但是这种计算方法显得较为复杂而消耗计算资源。

  最粗略的估算方法,即“所有具有互动的粉丝”的总和,为了方便计算,所有粉丝都具有相同的价值,而粉丝的互动(如转发和评论)可以直观地看出来,通常对于新浪微博来说,微博的转发率约为千分之一,也就是说,一千个粉丝中,可能会有一个粉丝对微博进行转发,因此,只要统计用户最近一些微博的平均转发数,就可以得到这个微博的粗略价值。具体的计算公式是:微博价值≈(平均评论+转发)×一千,这种计算方法虽然有很大误差,但也可以较为简单地排除了大部分僵尸粉丝,甚至通过手算都可以计算出来一个微博的价值。

  这个统计虽然比直接计算粉丝数要强一些,但算法显然是很粗糙的,因为不同粉丝的影响力是不同的,拥有十万粉丝的用户转发一条微博,显然和拥有十个粉丝用户转发的微博不一样的,每个粉丝的价值需要单独计算才能准确。

  PageRank算法在微博中的使用

  为了更为简单的计算出微博的价值,可以采用Google的PageRank算法来实现。

  PageRank,网页排名,又称网页级别、是一种由搜索引擎根据网页之间相互的超链接计算的网页排名技术,以Google公司创办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之姓来命名。Google用它来体现网页的相关性和重要性。

  PageRank通过超链接关系来确定一个页面的等级。Google把从A页面到B页面的链接解释为A页面给B页面投票,Google根据投票来源(甚至来源的来源,即链接到A页面的页面)和投票目标的等级来决定新的等级。简单的说,一个高等级的页面可以使其他低等级页面的等级提升。

PageRank

  对于微博来说,一个用户关注其他用户,相当于网页上链接到其他用户,被他人关注,相对于其他网页链接过来,因此,微博的关注与被关注可以转换为网页的超级链接,从而可以使用类似PageRank的算法来确认一个微博的价值。PageRank数值高的,则价值高,反之,则价值低。

  微博价值算法的调整

  当然,仅仅依靠PageRank来确认微博的价值依旧是不够的,微博的内容是否丰富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例如新浪微博上某些娱乐明星,虽然关注者多达数百万之多,但其发布的信息大多是内容很少的无效信息(例如吃喝拉撒等等)或图片(自拍图片等),或者是转发别人的信息,那么这个微博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对于行业广告发布商来说,行业微博的算法权重显然比普通微博要高,例如对于苹果公司来说,一个经常发布手机新闻的微博更适合来发布广告。

  对于微博关注的数量也是一个算法,如果一个用户关注了1000个用户和关注100个用户也是不一样的,根据我的经验,在微博上关注用户的上限应该是300左右,如果关注上限超过了这个数字,那么用户很难看完所有的微博信息,如果关注用户多达数千个,那个这个用户可能根本就不看其他人的微博,甚至可能是参加了什么“互粉”组织,因此对于一个用户来说,关注数是否合理也是一个价值衡量参数。

  这样,有了一个成熟的微博价值计算的算法,才能使得微博在社会媒体营销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只有广告商、微博、用户三方的利益达到一个平衡,一个行业的发展才有希望,广告商在衡量一个微博的价值时,切莫仅仅考虑其粉丝数量,以免让自己的广告费打水漂。

2011年1月17日星期一

新浪微博如何起飞

  2010年是中国微博元年,Twitter创造了微博客概念,而以新浪微博为首的国内门户让微博客真正在中国生根发芽,大街小巷的人们都在讨论微博上的见闻。关注名人偶像动态或只是记录点生活八卦,门户的强势推动让微博客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新浪微博作为推动这场潮流的始作俑者,2009年推出后,一年多时间用户数就达5000万(据官方披露),更包含了大量的名人、明星资源,成功抢占国内微博的桥头堡。成功的背后是坚持和努力,各大频道均分配了关于微博推广任务,每个员工都有繁重的微博拉人任务,正是全民战争让新浪微博获得了丰硕回报。

  新浪微博在2010年获得的巨大成功,让新浪内部对微博的未来充满了巨大的信心,曹国伟决定将新浪微博分拆为独立公司,甚至计划引入多方投资来让新浪微博在未来走得更好,但新浪微博的未来也许并不那么顺利。

新浪微博

  门户微博强敌环伺

  新浪微博无限风光的背后,新浪的老对手们都虎视眈眈,其中又以腾讯微博来势最猛。腾讯是目前国内最大互联网,在即时通讯、在线游戏等多个行业占据领先地位,同时也在资讯、广告对新浪形成巨大压力。微博业务腾讯自然也不甘人后,除了不能让新浪专美于前,即使为了资讯、SNS及其它相关产品的战略布局,腾讯也不得不在微博积极布局。据相关数据,腾讯微博目前仅次于新浪微博,并且两家差距并不算是遥不可及。

  除腾讯外,搜狐也逐渐开始发力微博,对微博产品的用户体验进行持续不断改进,投放大量平面、公交广告,为自家的微博产品加油打气。而网易微博,受限于资源配给和目标差异,看起来更像是一款补充型产品,大多数时候在打酱油。

  真独立还是假独立

  为了加速新浪微博这块蛋糕的成长,更好抵御竞争对手的侵蚀,曹国伟掌舵的新浪作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微博业务分拆为独立公司。分拆后的新浪可以接受资本接入,同时在摒除新浪标记之后也能够与其它公司进行更广泛合作,但实际状况可能并不会那么理想。

  新浪微博的流量、用户大多来自新浪的资源,并且与这些频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新浪微博独立之后很难和这些亲戚撇清关系。那么作为新浪的合作伙伴,如何信任新浪微博不会偏袒新浪,怕的是千辛万苦为他人做了衣裳,毕竟人家名字就叫"新浪微博",也难保没有借种强国的想法。最近新浪微博比较多的绯闻对象是百度和阿里,假设百度入资无疑是打了百度说吧和自家社会化事业部一个大嘴巴子,而阿里更多只是想要借道行船。

  微博的未来如何定位

  新浪微博很红火,但是谁也无法知道,它会不会像曾经的博客、SNS一样,只是一个短暂的全民热潮。新浪微博的定位与当年其博客业务如出一辙,与资讯业务对接,再整合名人策略。如果有一天网民的热情消退,新浪微博很难继续保持高关注度,最可能的结果是变成类似博客这样的常规工具。

  而伴随着新浪微博的火热,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正凸显出来,有越来越多的网络水军把新浪微博当作他们的新乐土,也有越来越多新浪微博用户迷上刷粉丝工具。表面的繁荣并不能让我们忽视背后掩藏的问题,这可能成为压倒新浪微博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何增强对开发者吸引力

  开发者对于国内开放平台普遍持不信任的态度,它们的规则不统一,往往阴晴不定、朝令夕改,不遵守承诺和规则。最重要的是它们并没有良好的生存氛围,缺少对中小开发者的尊重,而国外的开放平台往往在这方面做得更多。

  开放平台已经成为包括新浪在内的各个门户的全面比拼,大家都相信一个强大的开放平台将会对产品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吸引开发者?也许用行动来证明是一个不错的做法,按照正确的方法做下去,让大家看到你足够的诚意。

  微博的盈利难题

  无论是国外微博客一哥Twitter,还是国内的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盈利都是一个难题。怎样将数量巨大的用户发言转化为客观的现金,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很好的做法。大家都相信只要有用户一定会赚钱,其实这种说法更多带着一点乌托邦式的自我安慰,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赚钱和生存才是基础问题。

  与第三方合作的开放平台也许是个不错的点,但是正如上面所说,新浪微博的开放平台仍然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基点下谈通过开放平台,多少难免不被认为是痴人说梦。

  2011年是微博继续蓬勃发展的一年,同时也是新浪巩固地位和拓展方向的一年,新浪微博存在的很多问题也是同类产品共有的。新浪如何应对后进者的冲击,找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失败或成功,笔者拭目以待。

  来源:XJP投稿,原文链接

2011年1月16日星期日

PhoneGap移动开发框架

  移动这一块目前是iPhone遥遥领先,程序员是爱买Android,一般老百姓还是偏向iPhone。现在做手机程序的统统是iPhone优先策略——做一个程序,先写iPhone版,第二才考虑Android。在iPhone的带动下,Mac OS 在美国市场占有率都上升到9%了,相当可怕,有人认为苹果将成为九十年代带的微软。

  从根子上来讲,谷歌是一家广告公司,苹果是一家设计公司,如果只是他们俩在竞争,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可Android是一个开源程序,开源是IT界的倾销手段,因为它免费的正大光明。真正在背后支持Android的力量,是三星、摩托罗拉这些被苹果抢了市场分额的手机公司,没有Android,这些手机公司就活不了了(当然,现在又有了WP7……)。此外,因为Android是开源的,它会被大量应用到其他产品上,就是所谓的物联网。Android以后会成为高端的设备上的嵌入式开发平台,比如汽车App或者其他什么的。应用广就意味着更大的程序员群体,更大的群体意味着技术发展的更快……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苹果的系统只能在iPhone上跑,应用面就窄的多。所以笔者认为苹果不会成为就九十年代的微软,笔者认为苹果将成为……还是九十年代的苹果。孤芳自赏是没有好下场的。

  不过,笔者觉得这俩平台都不是未来的Windows,Windows是一个不能被重复的传说。你看,就算Android能打赢iOS,它能垄断市场吗?不能。苹果也不是吃素的,Android和iOS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应该都是齐头并进,更何况现在又出了Windows Phone,还有黑莓和诺基亚……不能因为过气了你就当人家不存在呀,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是?也就是说,移动平台注定是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可能出现当年Windows一统江山的情景。那么,如果没有统一的操作系统,开发程序就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同一个软件要写好几个版本,这事儿效率太低。当多平台并存已成定局的时候,群众最需要的就是跨平台的技术。

  目前开发移动程序框架选择很多,从Web App,到PhoneGap,Titanium,MonoTouch,再到Native App,总有一款适合你。规律是,兼容性越强的技术,成本越低,性能越差;兼容性越差的技术,成本越高,性能越好。在众多框架里,笔者最看好PhoneGap。有以下两个原因:

  1、兼容性。完全做到了written once, run everywhere。

  2、标准化。PhoneGap用W3C标准,特别标准,Web App直接一字不改就能运行。尤其是和JQ Mobile结合在一起使用,实在是威力无穷啊!

  3、用JavaScript+HTML5。你说这和iOS以及Anroid的代码加XML有区别吗?我看都差不多。

  当然目前PhoneGap缺陷还是蛮多的,比如运行速度慢,UI反应延时——这是个致命伤。不过嘛,这种问题是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消失的。它的优势是无以伦比的:开发成本低——笔者个人估计,至多是Native App的五分之一吧。伟大导师马克思教导我们说,资本有了300%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跨平台的流行是不可避免的。当然,Native App永远会有一席之地,比如高端游戏。

  有的技术虽然高明,如果找不到切入点也流行不起来。就算再有潜力的种子,没有生存的土壤也长不成大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标准Qwerty键盘,再不好使大家也一直在用。PhoneGap是不会成为空中楼阁的,它现在已经遍地开花了,网上很多招工都指明要PhoneGap做。表面上看来,做PhoneGap的是温哥华的一家小公司,但是……和Android一样,PhoneGap也是开源项目,这里头猫腻可就多了去啦。现在,IBM给PhoneGap贡献的代码,比PhoneGap母公司还多!为啥大家这么支持PhoneGap呢?笔者觉得JQ Mobile主页上的一张合作伙伴的图特别说明问题,请看:

PhoneGap移动开发框架

  这张图片的名字就叫……找找少了谁?咦,怎么没有谷歌呀。谷歌不是一直支持JQuery,最Web Centric吗,怎么不支持JQ Mobile了?是了,谷歌有Android,不需要Web App也可以分到一大块市场,甚至Web App会降低开发门槛,反而会削弱Android的竞争力。利益当前,谷歌把不作恶这事儿也忘了。但是,就像新闻联播里经常说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这世界的主人。历史潮流是挡不住的,谁都不行,谷歌也不行。看看上面图片里这些公司,黑莓、诺基亚、Palm……他们都是曾经的强者,现在却是被Android和iOS边缘化的弱者。如果你想做移动开发,你可能选择Android,也可能选择iOS,但你会选择黑莓吗?诺基亚?——没有应用程序是操作系统最大的痛啊。因此,他们才是最需要跨平台技术的。每多一个跨平台技术的程序员,就等于多了一个黑莓程序员、诺基亚程序员……跨平台也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是进步的,是革命的,是人民的呼声!弱者单独看起来很弱,团结起来便力量惊人,可以战胜一切,可以推翻霸权,伟大领袖都是这么做的。

  来源:读者投稿,原文链接

2011年1月15日星期六

工信部发布互联网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

  工业和信息化部今日向外公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于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进行监管,规定了国内互联网企业服务争议处理机制。该暂行办法从即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在新规中,特别规定互联网企业不得“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或者恶意诋毁”对手产品;不得“擅自对其他经营者提供的合法产品或服务实施不兼容”;不得欺骗、诱导用户做出选择,或卸载对方的产品;不得干扰对手产品或服务的运行。

  对于用户权益方面,规定互联网企业不得“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在用户终端上安装、运行、升级、卸载软件,或以强制、欺骗方式向用户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软件需提供“通用的卸载方式”,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修改用户浏览器配置,迫使用户访问特定网站”,无正当理由,不得“单方面拒绝、拖延或中止向用户提供服务”。

工信部发布互联网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

  在前段时间腾讯360大战中,互联网企业一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得到了曝光,网民的权利则遭到互联网企业的侵害,而工信部在事态接近失控时才介入干预,使得这段争议暂时告一段落。当时我也估计,相关监管部门会加快这方面的法制规范建设工作。

  腾讯360事件充分暴露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严重滞后所带来的问题,工信部等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也赶紧亡羊补牢,加快这方面的立法工作,此次“监管办法”的推出,终于开始了这方面的法制规范建设。

  互联网行业由于发展速度很快,而法制建设落后,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往往难以得到保证,一些网络黑色产业更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集团化、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导致了当前中国网络木马病毒的泛滥,不断危害这用户的权益、影响正常的网络秩序,现在很多知名网站(如hao123),当年都是靠着木马病毒等一些不入流的手段发展起来的。

  而现在,互联网企业虽然不可能明目张胆的搞流氓软件,但是恶意软件、同行软件之间的恶意卸载、恶意不兼容等现象依旧比比皆是,一些企业未经用户同意就收集用户隐私,一些企业对用户隐私保管不力导致用户信息泄漏,甚至被不法分子销售,侵害了用户的利益。

  这次工信部发布的“监管办法”对于规范互联网企业之间的恶意竞争,以及防止互联网企业开发的产品对于用户的产生不当行为,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具有正面意义,可以预见,这将对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起到良性促进作用。

  不过,这个“监管办法”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对那些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够,互联网行业的利润很高,几十万根本起不到惩罚的效果。而有些条款则判断较为模糊,用户依旧缺少有效的投诉机制,估计只能限制小企业,对于大企业,或者是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例如电信运行商,都难以起到威慑作用。

  例如,我现在是电信网络,访问联通的网站速度很慢,这算不算不兼容呢?我的电信运营商整体劫持我的浏览器,强行对用户进行弹窗广告,并不提供取消广告的方式,这算不算“干扰用户正常使用”?我在浏览器访问一个错误网站,都会被电信运营商劫持到互联星空网站,这算不算“迫使用户访问特定网站”?类似这种垄断企业危害用户利益的行为,还缺少一个较为有效的监督机制。

  以下为暂行办法全文:

  附: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二日

  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互联网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维护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公平公正有序的竞争秩序,保护用户合法权益,鼓励和保护创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下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监督管理。

  涉及其他主管部门职责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应当与相关主管部门联动管理。

  第四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接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的监督管理。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向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侵犯用户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处理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间的争议时,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用户至上、及时协调、依法处理的原则。

  第二章 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行为规范

  第六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市场活动中,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商业道德和行业自律规范,公平有序竞争。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市场活动中不得有下列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或者恶意诋毁竞争对手提供的合法产品或服务,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

  (二)无正当理由,擅自对其他经营者提供的合法产品或服务实施不兼容;因非人为因素与已有的其他经营者提供的合法产品或服务不兼容时,未主动向用户进行客观提示,或欺骗、诱导用户做出选择;

  (三)干扰用户终端上其他经营者提供的合法产品或服务的运行,或者修改其他经营者提供的合法产品或服务的内容,或者拦截其他经营者提供的合法产品或服务的信息;

  (四)通过任何方式误导、欺骗、强迫用户卸载或关闭其他合法产品或服务;

  (五)其他有悖公平竞争的行为。

  第七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对其他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产品或服务的安全、隐私保护、质量等存在异议的,应提交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检测,不得自行组织测评并发布测评结果。

  第三方权威机构应依据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检测;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应组织相关方共同制定具体检测标准和方法,并及时公布检测标准和检测结果。

  第三方权威机构的认定方法及检测事项,另行规定。

  第八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遵守《电信服务规范》的有关规定,不得有下列侵犯用户合法权益的行为:

  (一)无正当理由,单方面拒绝、拖延或中止向用户提供服务;

  (二)以任何方式限定用户使用其指定业务或者限制用户选择其他经营者依法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三)利用虚假信息欺骗误导用户接受其提供的不公平服务条款或选择其提供的特定业务;

  (四)其他侵犯用户知情权、选择权的行为。

  第九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需在用户终端上进行软件安装、运行、升级、卸载等操作的,应向用户提供明确、清晰、无歧义的提示信息,并征得用户同意。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有下列侵犯用户合法权益的行为:

  (一)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在用户终端上安装、运行、升级、卸载软件,或以强制、欺骗方式向用户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

  (二)未提供通用的卸载方式,或在未受其他软件影响、人为破坏的情况下,卸载后仍然有可执行代码或其他不必需文件驻留在用户终端;

  (三)未经用户同意,修改用户浏览器配置或其他重要设置,迫使用户访问特定网站,或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上网,以及产生其他不良后果;

  (四)其他侵犯用户知情权、选择权的行为。

  第十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客户端软件捆绑其他软件的,应明确提示用户,由用户选择是否安装或使用,并提供独立的卸载方式,不得附加任何不合理条件。

  第十一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用户终端上弹出广告或其他信息窗口时,应向用户提供关闭或退出窗口的明显标识。用户关闭或退出窗口后,无正当理由,不得再次弹出相同内容的窗口,干扰用户正常使用。

  第十二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尊重用户隐私,维护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个人信息处理行为。未经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或用户的明示同意,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擅自收集和处理用户的个人信息。如确需收集和处理用户身份、行为等个人信息,收集的个人信息应与所提供服务直接相关,并明确告知用户所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内容和用途,不得超越服务范围收集个人信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第三方提供用户个人信息。

  发生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情况时,相关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立即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及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积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调查,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

  第十三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对用户信息依法承担保密义务,应加强系统安全保护,实施严格的保密措施。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对用户信息内容进行检查。

  第十四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确保用户数据内容(如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的安全性,保障用户对自行提供数据的修改、删除等权利,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无正当理由擅自修改或删除用户数据;

  (二)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向第三方提供用户数据;

  (三)擅自或假借用户名义,或者欺骗、诱导用户进行数据转移。

  第三章 互联网信息服务争议处理机制

  第十五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之间发生服务争议时,应遵守用户至上、互相尊重、平等理智、友好协商的原则,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内,通过企业协商、行业组织调解、政府协调处理以及司法程序等途径妥善解决,不得损害用户合法权益,不得恶意诋毁竞争对手。

  用户与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之间发生服务争议时,用户可向全国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用户申诉受理机构提出申诉,申诉受理机构依法按照《电信用户申诉处理暂行办法》处理。

  第十六条 互联网行业组织制订并实施行业自律规范,倡导企业遵守商业道德,推动企业间理性竞争与协同合作。

  互联网行业组织设立争议调解机构,在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发生纠纷时,要求企业遵守行业自律规范和商业道德,尊重用户权益,并从促进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调解。

  第十七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通过日常监测与协调处理机制及时解决相关争议,并建立服务争议的通报渠道与研判机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建立服务争议的应急处理机制,对社会影响严重的事件,立即启动协调和处理机制。

  第十八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在对争议双方进行协调时,应遵循有利于促进互联网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护互联网用户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有利于鼓励企业创新的原则,公平、公正、客观地提出协调意见。

  协调意见做出后,争议双方应当在协调意见规定的时限内自觉履行。

  第十九条 争议双方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提出协调处理意见前,可以自行达成和解,并向相应的电信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在协调处理过程中,或者电信管理机构在申诉处理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选择经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机构依据相关标准进行技术鉴定,或组织经济、法律、技术专家进行论证,并根据专家论证结果研究处理意见。

  第二十一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之间发生争议,且其争议行为可能影响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立即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报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组织专家和第三方权威机构对争议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如确实会造成安全管理措施失效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立即搁置争议,确保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

  第二十二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在互联网信息服务服务争议处理活动中,严禁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滥用职权、泄露秘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章 罚 则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处10万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向用户赔礼道歉,赔偿用户损失;拒不改正并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处以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本办法,结合互联网信息服务技术和市场发展情况,及时制修订互联网信息服务相关标准。

  第二十六条 各级电信管理机构根据本办法和相关标准,加强对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监督、监测及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可对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组织监督抽查,并向社会公布抽查结果。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2011年1月14日星期五

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

  据新浪网和腾讯网报道,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在12日下午和晚上分别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举行访谈活动,在微博回答网友提问,与网友互动,结合对微博的使用体验,畅谈李开复的新书《微博:改变一切》。

  李开复在新书《微博:改变一切》,分享如何玩转微博,其中包括如何写好自我介绍、如何写好微博的140个字、如何增加微博的粉丝、最佳发微博的时间以及频率等。

  在与微博网友互动的几个小时中,李开复共解答数百个各种问题,期间精彩不断。以下是李开复微访谈精彩言论集:

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

  提问:你为什么写微博?

  李开复:我写微博的目的:记录自己的思想和趣事 + 正面影响社会和他人。

  提问:给孩子们的建议,如何使用微博?

  李开复:1)不要只是用微博来看八卦,社交、游戏。微博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而且让你只要点击“关注”就可以加一个老师。2)不要沉默,不要潜水。这是沉默的大众发出声音的大好机会。甚至一个“转发”也是群众智慧的机制之一。3)学会好好写,正面影响他人是神圣的事情。

  提问:微博是如何改变一切的?

  李开复:1)传播平台:病毒式信誉转发=群众的智慧,2)打假辟谣平台:让真人真诚说真话,3)维权机制:让沉默的大多数转发关注带来力量,4)门户取代者,5)品牌塑造着:经过真实的人塑造的品牌是最有生命力,6)狗仔队观望台,7)最好的社交平台;我在这里交了很多朋友。

  提问:利用微博宣传需要注意什么?

  李开复:1)刚开始写微博时,不要发“广告”性质的微博。2)措词上尽量不要太直接,尽量用巧妙的嵌入手法。3)不要太频繁,也不要写太多自夸的内容。4)最好“广告”本身对大家也是有价值的,或者是大家关注、喜欢看的。5)在不浪费大家时间的前提下,能不能“顺便”推广一下你想推的东西。

  提问:如何得到更多的关注?

  李开复:首先,你必须主动去关注别人,别人才有可能反过来关注你。其次,你要有意去寻找那些最活跃、最愿意关注别人并与别人交流的微博主。这样的微博主,你关注了他们,他们反过来关注你的可能性才比较大。有一个方法是在热门微博、热门评论中,找那些经常主动评论、主动转发的人。这些人在微博上最活跃。

  提问:微博如何盈利?

  李开复:微博当然要盈利的。Twitter的商业模式包括:1)实时搜索:侧重专题过滤与提供话题搜索,实时数据监控,2)广告:用微博推广的模式,3)高级账户收费(企业用户收费,流量分析、品牌宣传),4)移动与客户端服务:付费客户端出售,客户端的显示广告等,5)平台开放与开发者分成。6)与品牌企业战略合作。

  提问:微博上的那类应用最有前景?

  李开复:微博上应用我会最看好:1)电子商务和O2O(online to offline)的推广,2)帮助传统企业更深度理解、挖掘用户需求,3)社交游戏(但是必须想办法利用上双向的游戏,因为人们喜欢和朋友玩游戏,而不见得愿意和粉丝玩游戏),4)工具型的能够得到大众爱戴的产品。

  提问:微博的未来将如何发展?

  李开复:1)企业都可以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来监测用户在微博上对它的产品所做的评论。2)企业可以利用微博影响用户的购买行为。3)微博可以提供更加智能的分类和搜索功能。4)利用微博收录的巨大数据库,微博可以成为出色的预言家。5)每个人在手机上都会同时使用多种不同的社交服务,例如augmented reality。

  提问:如何看待微博上的虚假信息?

  李开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是整体来说,微博正面会远远超过负面,因为:1)转发的机制就会自然地屏蔽广告和垃圾信息,2)个人需要维护自己的名誉所以不会做那些在匿名社区做的不好的事情,更不敢做非法的事情,3)新的机制例如“微博辟谣”也可以化解部分这些问题。

  提问:如何看待微博僵尸粉丝?

  李开复:想要增加粉丝我觉得可以理解,因为毕竟大部分人微博是写给别人看得,所以交换关注,多留言引起注意等都是可理解的做法。不过用花钱来增加粉丝实在没有意义和价值,而且违背了微博整个群众智慧的模式(就是关注者是蓄意选择因此在乎他关注的人),这些粉丝也没有真正粉丝的价值。

  提问:写《微博:改变一切》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李开复:我写书的目的:1)增加影响力,正面影响社会与他人,帮助推广我想推广的理念等;2)尽快让更多的人使用,可以巩固这个平台,让它更有生命力。一个接近实名的微博,有着个人名誉背书的转发机制,可以聚集群众的智慧,让更多人看到那些值得关注,需要关注的信息。

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

2011年1月13日星期四

iPhone和Android社交网络应用盘点

  苹果iPhone与谷歌Android正面临着应用程序大战,两个平台上的各类应用层出不穷,目前看来,iPhone应用程序在游戏及娱乐类别方面,比Android应用程序占优势,Android的游戏大部分移植自iPhone,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在社交网络应用上,Android和iPhone已经不相上下了,绝大多数iPhone的社交应用都有Android版本,并且使用效果基本相当,下面我为大家盘点一下现在最受欢迎的iPhone和Android的社交网络应用。

  我推荐的这些社交应用包括:微博、SNS、签到、照片分享、音乐分享等社交网络服务,这些应用大多都同时拥有iPhone和Android版本,只有Instagram是iPhone专有应用,Android用户只能使用另一个类似应用picplz,全部的应用安装好了以后正好是一屏,在iPhone和Android里显示效果如下。

iPhone社交应用

iPhone社交应用

iPhone社交应用

Android社交应用

iPhone社交应用

微博、SNS社交应用

  微博应用

  Twitter

  著名微博Twitter推出的官方iPhone手机客户端应用,用户可以使用该软件查看最新的Twitter更新。我们都知道,在中国,Twitter官方的应用是无法连接上Twitter的,因此我们需要越狱安装一个名为gfwInterceptor的应用,安装完成这个应用之后,Twitter、Facebook、Dropbox、Youtube都可以在iPhone上正常使用了。

Twitter

  对于Android用户来说,建议另一个Twitter客户端:Twidroyd,也是一个很好用的Twitter客户端,Twidroyd支持自定义API,使用这个应用可以很方便的上Twitter,效果不错。使用方法是,先用Twip建立一个基于OAuth的API,然后在这个API上登录Twitter帐号,保存一个新的登录密码,之后在Twidroyd下使用这个API,用Twitter的用户名和保存的新密码即可登录,在手机上不需翻墙。使用界面如下图所示。

Twitter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的iPhone版手机客户端,实现了阅读、发布、评论、转发、私信、关注等各主要功能,支持本地相机即拍即传和新消息提醒,手机拍照一键发送,支持地理定位,总的来说,功能非常完善。(注:我的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的iPhone版手机客户端,功能和新浪微博类似。支持客户端注册微博帐号,支持修改个人资料、微博头像,满足个性需求,支持收听话题和收藏广播,手机拍照一键发送。

  SNS社交网络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网路服务之一,拥有超过5亿活跃用户,其官方iPhone应用采用了经典的九宫格样式,非常好用,国内大部分SNS社交网站的iPhone版都“借鉴”了Facebook的这一设计,由于长期遭到中国的屏蔽,Facebook受到国内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的排挤。(注:我的Facebook

  人人网

人人网

  人人网的iPhone应用的界面和Facebook非常像,也是九宫格布局,图标山寨的挺不错,连配色都差不多,人人网是由千橡集团将旗下著名的校内网更名而来,是国内较大的SNS社交网站之一。

  开心网

开心网

  开心网也是和Facebook类似的界面,但配色为其传统的红色调,开心网是中国著名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之一,网站创建于2008年3月,其开发的开心农场游戏曾经风靡一时。(注:我的开心网

  QQ空间

QQ空间

  QQ空间(Qzone)早期是腾讯于2005年开发出来的博客空间,2008年伴随SNS的发展,QQ空间开始从传统个人空间向SNS网站进行转型,2009年推出的QQ开心农场开启了风靡全国的偷菜时代。

  腾讯朋友

腾讯朋友:后起的社交网站

  腾讯朋友是腾讯公司发布的真实社交平台,由QQ校友升级更名而来,为用户提供行业、公司、学校、班级、熟人等真实的社交场景。

  与以娱乐为主的QQ空间不同的是,“腾讯朋友”更多侧重于商务、实名等元素。具有专门针对白领的多款社交功能,其中涉及到行业、公司、学校、班级等社交群体。腾讯朋友iPhone应用采取和Facebook类似的九宫格布局。

  LBS位置服务

  谷歌纵横

谷歌纵横

  Google的LBS应用谷歌纵横(Google Latitude)于2009年2月推出,是一个基于地理位置的手机定位服务,可以在手机后台自动执行,每隔几分钟自动记录用户的地理位置,并可以在网页端查看,实乃居家旅行,跨省追捕的好工具。(注:我的谷歌纵横帐号是williamlone)

  Foursquare

Foursquare

  Foursquare是知名的基于用户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服务,用户可以向好友分享自己当前所在地理位置等信息。利用Foursquare服务,手机用户可签到(Checkin)某个地点,该地点可为任何一家饭店、好友家庭居住地或一家商店等等。相应签到过程非常迅速。用户完成签到过程后,Foursquare将根据用户签到时的位置,向用户返回该地点附近的其它信息。并通过Twitter、Facebook等流行的社交网络平台把自己的位置发布出去。Foursquare网站在去年曾被屏蔽,但之后Foursquare采用SSL技术修正了这个问题,目前其Android和iPhone版都可以正常在国内使用。

  街旁

街旁

  街旁是类似Foursquare的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服务,用户可以使用街旁网来“签到”自己所处的地点,赢取徽章,成为地主,获取来自街旁合作伙伴的特殊优惠。街旁支持同步国内各大社交网络(新浪微博、开心、人人和豆瓣),还支持照片分享功能,用户可以在拍照后用手机对照片进行LOMO、怀旧等特殊效果处理并上传,类似Instagram的功能,使得位置社交模式变得更加有趣。

  新浪微领地

微领地:新浪的LBS签到服务

  新浪推出LBS签到服务“微领地”,支持iPhone和Android手机,新浪微博用户可直接登录,支持签到和拍照,支持动态同步到新浪微博,融合了新浪微博、新浪娱乐、新浪生活等资源,预设了较全的地理位置信息,特色功能是可以跟踪一些娱乐明星,WEB页面也可以访问。

  网易八方

网易八方

  网易八方是网易低调推出的一款类Foursquare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服务,提供签到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签到获得积分、徽章和国王头衔等。网易八方提供同步功能,用户可以将动向同步到人人网、开心网、豆瓣、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网易八方也支持手机拍照,但是没有提供照片的特效处理功能。(注:我的网易八方

  社会化照片分享

  Instagram

Instagram

  Instagram是一款运行在iPhone平台上的社会化照片分享服务,用户在任何环境下抓拍下自己的生活记忆,选择图片的滤镜样式(Lomo/Nashville/Apollo/Poprocket等10多种胶圈效果),一键分享至Instagram、Foursquare、Facebook、Twitter或者Flickr等主流社交网络上,同时,Instagram基于用户照片建立了一个社交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关注、评论、喜欢等操作与好友进行互动,类似图片版的Twitter,Instagram支持简体中文语言,但是只有支持iPhone平台,不支持Android手机。(注:我的Instagram是williamlong)

  PicPlz

PicPlz

  Android用户无法使用Instagram,也不必灰心,Android平台有一个和Instagram非常类似的应用PicPlz,Android手机用户可以使用这个类似的服务来实现社会化照片,PicPlz也可以让用户通过手机快速地将拍摄的照片分享到各个社会化网络,用户可以用PicPlz拍摄的照片发布到PicPlz的用户主页,也可以将其同步到Facebook、Twitter、Foursquare等社交网络上。PicPlz即支持iPhone,又支持Android,还支持从电脑浏览器访问,用户甚至可以将自己用相机拍摄的照片上传到PicPlz网站。(注:我的PicPlz

  Path

Path:反社交网络照片应用

  Path是一个很奇怪的照片分享服务,是两个前 Facebook 员工的创意,被称为反社交(Anti-Social)网络应用。

  Path是一个私密照片分享网络,和其他社交应用相比,Path有着诸多独特的功能,用户最多拥有50人好友上限,Path中没有“关注”系统,好友系统也大不相同,用户只能准确选取向谁分享照片,这种好友限制系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它的普及程度,但这种机制目的是为了向最亲密的朋友分享照片。

  社会化音乐

  Last.FM

Last.FM

  Last.FM是全球最大的社会化音乐平台,通过用户的音乐收听情况提供个性化推荐、提供定制的电台广播等服务。用户只要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一个客户端软件Scrobbler,此后用户在iTunes等播放器上收听的音乐都会被忠实地记录下来,Last.FM会分析哪首歌曲播放的次数最多,然后自动向用户的个人音乐主页添加数据,推荐用户可能喜欢的新音乐。iPhone版本的Last.FM是一个音乐电台播放器,用户登录之后,可以在联网的情况下播放自己的历史音乐或者LastFM推荐的音乐电台。(注:我的Last.FM

  Pandora

Pandora:美国流行的音乐电台

  Pandora电台是美国最流行的提供在线音乐服务的软件,用户可以Pandora电台收听高质量音乐,甚至是低速运行的网络上。

  用户只要输入自己喜欢的一首歌或者一位歌手,Pandora就会为用户建立一个电台,不断播放风格相近的音乐。收听过程中,用户还可以选择“喜欢”、“不喜欢”或者“我听腻了”,来让这个电台更符合自己的口味。

  Pandora只有英文歌曲,并且已经屏蔽了美国之外的用户访问。

  豆瓣电台

豆瓣电台

  豆瓣电台是豆瓣网推出的一个类似Last.FM的社会化在线音乐服务,用户可以使用浏览器在豆瓣电台收听个性化音乐,移动客户端支持iPhone和Andriod,豆瓣电台包括“喜爱、丢弃、跳歌”等功能,系统通过判断用户在播放时的操作行为,为用户推荐他可能感兴趣的曲目。豆瓣电台没有客户端软件Scrobbler,因此无法自动记录用户在客户端收听的歌曲。(注:我的豆瓣

  虾米

虾米

  虾米是另一个类似Last.FM的社会化在线音乐服务,提供较高品质的音乐,支持客户端记录软件,移动版支持iPhone和Andriod,可以管理已经离线的歌曲,让用户在没有网络的时候也可以听音乐。

  Vevo

Vevo:流行的音乐视频服务

  Vevo是由环球音乐和索尼联合推出一个音乐视频网站,提供大量正版音乐视频,Vevo自称是最受欢迎的音乐视频节目网站。

  Vevo网站的音乐视频丰富且质量很高,不过Vevo目前只面向美国和加拿大用户提供服务,中国用户无法访问该网站,而iPhone版的Vevo只是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应用商店推出,似乎忘记了限制用户IP,目前中国用户安装后,可以通过iPhone版的Vevo观看高质量的音乐视频,当然,这可能只是一个暂时的漏洞。

  总的来说,目前Android在社交应用领域已经接近iPhone,大部分常用的社交应用都同时支持iPhone和Android,不过在游戏方面,Android面对iPhone的还是依旧处于弱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