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8日星期五

走向简,走向短

  最近笔者一直在关注国内的类kik服务,比如微信,kiki,米聊这类软件。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国外红火的web2.0服务或应用都会马上在国内出现类似的产品。说到关注度,也属微信和kiki最吸引眼球了,毕竟两家公司都算是国内的巨头。可微信接二连三地推出了 iphone,android,s60版本的客户端,比微信发布更早的kiki却还在内测,看来类kik服务这场仗已经不是盛大与腾讯的了,而是腾讯跟运营商之间的。

  好了,言归正传。在关注类kik服务时,笔者发现互联网上的“简与短的产品”越来越红火,例如:twitter(短),groupon(简),Fiverr(简)等。有些服务的名字还未大量出现在主流媒体上,不过谁知道他们会有怎样的势头呢?比如所谓的九宫格日记(短)。

  如今的互联网充斥了太多的信息,无论是新闻资讯还是购物资讯或是社会娱乐人文资讯,人们都可通过各种途径大量获取。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网民在面对互联网时,面对着太多的选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人总是面临太多选择的时候,会烦躁甚至焦虑不安,因为在大量选择面前人会感到无从选择或倾向于去计算得失。于是人潜意识地会慢慢逃离复杂的选择,靠向简短的产品。

  简与短的优势

  twitter限制140字,fiverr限制交易的价钱,groupon限制一天一团。这些有形的限制恰恰是最能吸引网民的地方:在 twitter上,网民不必像写博客一样担心字数太短而不好意思写字,也因为字数的限制,浓缩了信息,增加信息的分享效率;在fiverr上,买家与卖家不必纠结着价格的高低,10元的价格固定着,人们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需求与服务中而非价格;groupon的一天一团,让其拿来团购的网民无论是否购买都能满意而归,检查完每天的商品会有种完成任务的欣悦感。

  互联网刚出现时,信息是简与短的;随着时间与技术的发展,网页的和服务的内容逐渐丰富,一直到现在这个样子,让人眼花缭乱(最合适的例子就是淘宝网首页),难于选择;再后来,随着一些“限制性”产品的出现,网络的服务又逐渐向简与短的趋势发展。现在人普遍学习与工作压力大,面对的无止尽的学习与工作任务,从来都陷在一种“未完成”的心理状态中。不仅工作如此,没想到连即使是为了放松而上网获取感兴趣的资讯,为了方便而选择的上网购物都变得如此复杂艰难,充斥着大量的选择。能不叫人心烦意乱吗?

  简短的服务虽然限制了选择,却反而给了网民“选择与完成”的快乐,或许也正是这个焦虑的时代导致了简短趋势的产生。

  和信与kik,博客与微博

  不懂多少人听说过和信这款软件,一年前笔者通过它上twitter还向许多人推荐过它。和信功能非常丰富,其中有项功能叫做和信魔信。这个和信魔信就跟kik现在的功能一模一样:1. 通过网络发送无限制长度的免费信息  2. 简短绑定后,通过手机号码对应和信号来发送。它整整比kik在国内早出现了至少一年,可却没有得到类似kik的关注,为什么呢?

  和信正是输在了不简这一点上。和信需要注册,而且功能太多,它的客户端不仅可以上人人,也可以上新浪微博,也可以上twitter,还可以收发邮件,甚至还有辅助网页浏览功能。而kik专心于通讯,不必注册,功能单一,仅仅是发信息而已。但他们两者不仅功能相差巨大,受关注度更是天壤之别。和信逊色于kik,不是因为和信出得太早,当时手机硬件或网络不完美支持,而仅仅是因为和信没有看到大众消费和倾向的服务方式。和信太复杂了,没人愿意去探索它。

kik

  在这里把博客与微博进行比较,难免被人说有贬低博客的意思,但笔者本人还是很喜欢写博的。可能吧以及一些互联网观察人士总担心博客正在日渐式微,依我现在身边的朋友来看,确实有这个迹象。原来写博的很多人都好久没有更新,不是去了人人就是新浪微博。在新浪微博,你说一句“今天吃得好饱”可以得到许多评论,说一句“今天好烦,跟朋友吵架了”也能换来很多安慰。而写博客的话,需要你多多观察生活,多多进行思考,这都需要一颗平静的心与安逸的写作环境,还要面临写了之后没人认真看完的失望(人之常情吧)。而如今,去哪里找一颗平静的心,又怎能逃离喧嚣的人群呢?

  总结

  简与短,是未来一段时期互联网服务的趋势,网民喜欢的东西一定是哪些不需要动用太多大脑的东西。简短的工具多了是好事,可简短的文化竟也开始冲击传统了。微小说的比赛正在豆瓣和新浪微博方兴未艾,但愿那些正大力迈向快餐文化的脚步,在迷茫后,能回头走几步。

  来源:FxCk IT投稿,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