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星期二

网友热议360更换新LOGO

  360公司近日在官方论坛发布了360新标识的彩色版,一直以来,360的绿色小盾牌LOGO成为360特有的标志,就如同QQ的企鹅一样深入人心。不过360公司最近却决定更换掉这个绿色盾牌,采用其他的图案来塑标志。

  360公司称虽然绿色盾牌已经被很多用户熟知,但存在两个问题:

  1、现在很多软件和安全类产品都在使用“盾”形图标,容易和360混淆。

  2、Windows默认桌面有大片绿草地的背景,安装了360的软件后,360的绿色图标在桌面上不容易识别和找到。

  基于以上原因,360打算从新换标识,最终决定启用新标识“安全呵护”,这个新标识的特点是一个球体结构,无论应用场景大小,都不存在变形、不易识别的问题。360称新标识寓意是:

网友热议360更换新LOGO

  1、新标识由绿色和金黄色组成。绿色代表着安全、健康、希望和蓬勃的生命力,金黄色代表着阳光、收获和澎湃的热情,同时也是安全行业通用的警示色。

  2、继承了老标识最核心的“十”字元素。一方面借用红十字形象,代表着安全、可靠、守卫,以及不怕危险、救死扶伤的精神;同时“十”也是加号,意味着给予用户更多,不断超越用户期待。

  3、整体图形来源于中华大智慧的太极图,阴阳互补、水乳交融,大盈若冲,其用无穷,象征着360作为一个民族品牌,致力于让大家生活的世界变得更为和谐安全。

  360的新LOGO图标发布之后引发了网友在微博上的热议,从用户留言中可以看出这个新标识图片并未得到所有用户的认可,一些人认为该标识很像腾讯的LOGO,不少人还是喜欢老的绿色盾牌标志。

网友热议360更换新LOGO

  附录:部分新浪微博网友对于360新LOGO的评论:

  从换LOGO可以看出,360正式开始和腾讯扯蛋了。

  360更换的新LOGO,是不是在和腾讯比一下谁更山寨?

  腾讯表示鸭梨很大。

  某非这就是传说中的二球?

  当山寨之王被山寨时………

  都有强烈的气场环绕啊^_^ 360的黄蛋绿叉太山寨了

  这两位必有JQ啊!360摆明了是对企鹅娘情有独钟!

  跟腾讯比抄袭?

  360想变成个球?

  这意思是腾讯和360就是快乐的一家,为被收购做好准备。

  俩蛋蛋,真疼

  此二位能攻能守,真是歡樂天仙配~

  这货不是360,这货不是360.

  打是亲,骂是爱呀!原来是一伙的

  都是带护翼的

  两解:一解,三心二意;另一解,前者逆我者亡,后者顺我者昌

  这就是顶级设计公司为其做的Logo啊

  啥时候结成姻家啊?

  一个赞助足球,一个赞助网球。

  这意思是腾讯和360就是快乐的一家,为被收购做好准备。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腾讯竟然也有被抄的时候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一种人生境界。

  今天才发现360跟腾讯关系那么好

  穿个马甲,你就当别人不认识你了?

  由于之前那个logo太像护舒宝了,才换这个logo的吧?

  蛋黄色代表蛋 中间十字代表医疗 说明360蛋疼的该治下了

  这个蛋蛋上面有个耶稣架也

  这标志是说蛋疼了需要治。

  我觉得,腾迅注资360了!

  这货不是排球,这货不是排球!

  360是游戏业的老大了

Symbian开源网站关闭

  Symbian基金会昨天正式宣布:基金会官方网站Symbian.org将于12月17日关闭,而Symbian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将会重新回归闭源。在2008年NOKIA以超过4亿美元的代价收购Symbian 52%的剩余股权,并且宣布Symbian将会全面转向开源仅仅两年后,基金会网站的解散也正式宣告诺基亚希望借力开源的愿望正式落空。

  Symbian当初为什么要开源?因为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手机以及配备的iOS操作系统,以便捷的操作、华丽的硬件配置、丰富的应用迅速俘获大量用户的心,而这这些用户正是诺基亚中高端产品的主力消费人群。同时Google收购了Andy Rubin创立的Android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在2008年10月推出了第一款基于该系统的智能手机G1并广受好评。

  iOS与Android的疯狂崛起让诺基亚寝食难安,它总是很容易想起微软在互联网的一败涂地。诺基亚赖以生存的Symbian看起来更像是一辆老爷车,无论用户体验、应用数量和架构都丝毫不占优势,而iOS与Android则是那么地诱人和可口,诺基亚相信如果自己不变革很可能会饮恨而终。

Symbian的开源网站关闭

  开源就是诺基亚给Symbian的第一剂强心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诺基亚付出了4亿美金从爱立信、松下、西门子、三星等Symbian大股东手里收购了剩余的52%股权,获得了对Symbian的全部控制权,同时成立Symbian基金会负责开源项目的推进。诺基亚希望借助开源魅力,增强对手机厂商、开发者的吸引力。如果Symbian开源早两年也许结局会好得多,但世界上总是很少有事情能后悔的。

  对爱立信、松下、西门子、三星等手机厂商而言,自从诺基亚通过收购将Symbian变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后,他们就不能再放心地将自己的后背放心交给Symbian,用敌人的武器跟敌人打仗的结局通常不好,通常是便宜了别人毁了自己。而更重要的是Symbian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正在大幅下降,他们没必要将自己捆绑到一艘注定会沉没的船上。而相较之下Android是更好的选择,系统架构更好,Google的好口碑能吸引大量开发者的加入,更重要的是Google作为一个纯互联网公司以硬件盈利的可能性并不大,免费而又安全,至少表面上看来是这样。最早投靠Android阵营的HTC与摩托罗拉赚了个盆满钵满,它们更没有理由不向Android敞开怀抱。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索尼爱立信和三星先后放弃推出基于Symbian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产品,这是先和老主子划清界限,然后热情投入新主子的怀抱。

  这时Symbian的开源就异常尴尬,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强撑着这么一个根本没有人关心的开源基金会只能让人笑话。诺基亚在这种情况下作出关闭基金会让Symbian重回闭源的选择就理所当然了,与其空顶着一个开源的帽子,倒不如诺基亚自己重新把Symbian回炉更合适。

  来源:XJP投稿,原文链接

再谈软件保护中软加密和硬加密的安全强度

  在软件保护技术中一般存在两种主要的保护方式:不需要额外的硬件设备,完全由软件实现的方式和使用硬件加密锁的方式。往往前者被称作“软加密”方式;而后者被称作“硬加密”方式。普遍认为,硬加密方式的安全强度要大于软加密方式。

  但真的是这样吗?

  一 软件解密方法

  如同软件加密的方式千差万别,软件解密的办法也多种多样。但从根本上,无外乎三种主要手段:

  1. 逆向工程

  采用软件代码分析和跟踪的方法,找到软件中调用加密验证或判断验证结果的代码,并进行修改或替换,以绕过保护。

  2. 通讯欺骗

  在软件代码调用验证机制的通道上对通讯指令截取和分析,并通过修改或回放的方法欺骗软件,使之产生错误的判断。

  3. 指纹复制

  对软件进行加密认定的硬件信息或硬件本身进行复制。

  其中逆向工程的破解方法与底层采用何种加密机制的关系不大,破解难度主要由软件代码的复杂程度以及核心安全库的防护机制决定。下面主要分析通讯欺骗和指纹复制的破解方法对软加密和硬加密的难易程度。

  通讯欺骗

  通讯欺骗往往通过监视、修改及复制系统功能调用的结果来实现。它需要破解者有能力在不影响软件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截获及修改与软件保护相关的系统调用。要能正常实现通讯欺骗,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有能力找到所有与软件保护相关的系统调用。

  这对硬加密非常容易——所有对加密锁硬件的IO操作;但对软加密则不太容易,任何系统调用,包括文件、注册表、系统信息、时间的调用都可能与软件保护操作相关。

  2. 能够分析了解系统调用的输入、输出参数所代表的意义,能够伪造返回结果。

  3. 能够在不影响系统及应用程序正常工作的条件下修改返回结果。

  设计精良的硬加密产品可以在软件代码和硬件加密锁之间构建所谓的“安全通道”,使得破解者虽然能够截获通讯命令,却无法分析得到其中的原始数据,也无法伪造通讯命令,从而基本无法进行通讯欺骗。

  对于软加密来说,破解者总是可以得到系统调用命令的原始数据,但要想在不影响系统以及应用程序功能的情况下修改系统调用结果则并不容易。一方面,破解者必须能够了解哪些系统调用与软件保护机制有关;另一方面,系统调用的结果并不总是容易截获——很多获取硬件指纹的命令基于系统中断调用;最后,修改系统调用结果在很多情况下将会影响系统和软件的运行,使得破解过程无法正常进行。

  从理论上来说,除非破解者能够营造一个有能力任意监视并改写所有系统调用结果的独立环境,否则将无法完全实现通讯欺骗,而这样做的工作要比逆向工程还要复杂,从而导致对软加密采用通讯欺骗的破解方法失去意义。

  从本质上来说,软加密基于系统功能调用,而硬加密基于对硬件本身功能的调用。因此软加密实现与系统本身的结合程度要比硬加密高得多。

  指纹复制

  软加密的安全指纹由所运行的软、硬件环境获取;而硬加密的指纹就是加密锁本身。与普遍的认知相反,对计算机运行环境指纹的复制要比想象中困难得多,而对加密锁硬件的复制则要比想象中的更容易也更危险。

  为什么计算机运行环境不容易复制:

  1. 有一些计算机硬件设备包含了唯一的ID,比如说CPU或者某些型号的硬盘,这些唯一ID是不可复制的。

  2. 包括硬盘分区序列号或网卡MID等都具有很好的唯一性。

  3. IP地址具有很好的唯一性,而伪造会导致系统网络通讯异常。

  4. 在局域网内部,机器名、用户名及内网IP地址都是很好的唯一特征。

  5. 根据操作系统及硬盘文件可以产生非常好的唯一特征。

  6. 最重要的是,要复制所有上述这些硬件和软件特征,其投入的成本不低。因此不具备大规模复制的可行性。

  关于硬件加密锁的复制:

  1. 主要的加密锁芯片都可以通过硬件剖片的方法读出内容,从而进行复制,包括智能卡芯片。这个过程的成本比通常想象的要低,因为破解者往往会租用专业设备而不需要自己购买。

  2. 破解者总是可以买到厂家的加密锁,并进行分析和改造。

  3. 破解者可能会通过加密锁的代理或开发商内部相关人员得到加密锁内部的算法相关数据,从而在无需硬件分析的情况下复制加密锁。

  4. 需要注意的是,加密锁复制的前期成本较高,但一旦形成复制能力,后期的平均复制成本则很低。

  结论

  精心设计的软加密实现方案可以在通讯欺骗和指纹复制的破解环节上提供足够高的安全性,使破解者转向通过逆向工程的方法破解软件。在这种情况下,软件的防分析及跟踪能力以及代码内部的加密技巧成为了安全系统的核心,底层基于硬加密还是软加密将不再影响系统的实际安全性。

  二 软加密的新技术及四大优势

  通过利用网络通讯和服务器认证,软加密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获得比上述分析好得多的安全应用效果。

  所谓服务器认证,是指软件安全系统首次运行的时候在服务器端“备案”,存储客户端硬件特征,并获取开发商授权的过程。除了首次运行的激活过程外,服务器认证还可以在今后再次进行,以核查及升级授权内容。

  由北京比特安索公司开发的比特平台除了支持服务器认证技术,还提供了将授权运行于服务器系统之上的“云授权”保护方案。云授权采用客户端与服务器实时连接的验证方案,安全系统指纹始终依附在服务器上,因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它与传统的软加密具有明显的区别,因此不在这里进行分析。

  集成了服务器认证的软加密方案具有硬加密不具备的四大优势。

  双因素验证

  无论是传统的硬加密还是软加密,安全验证都是单因素的,即基于加密锁或本机硬件指纹。集成了服务器认证之后,加密方案本身是双因素的:既与本机硬件指纹相关,又与服务器相关。

  双因素验证大大加强了系统整体的安全性,破解者无法通过破解其中的一个因素实现完整的盗版。它使新一代的软加密技术的安全性实质上超过传统硬加密成为现实。

  破解追踪

  世上没有绝对可靠的保护技术,而运行于客户环境的软件代码总是可以被跟踪和分析。与硬加密不同的是,实现双因素验证的软加密方案中很容易实现对破解应用的追踪。

  除非通过逆向工程的办法把所有与服务器通讯相关的代码完全替换——这个工作比软件破解本身的难度还要大——否则服务器将有可能对软件的破解拷贝进行追踪。以比特平台为例,通过设置授权模版的“强制认证”或“智能连接”属性,客户端软件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尝试与服务器进行连接验证,服务器因此可以发现是否有授权盗用的情况,并且可以根据相应的授权码找到盗用源头,解后进行封锁。

  也就是说,新一代的软加密技术本身通过服务器验证的机制,不再是单纯的本地安全技术。它是包含了本地安全与网络安全的综合性系统架构。

  补救措施

  软加密的一个明显优势是可以方便地推出对破解版本的补救措施。

  当基于硬加密的应用程序被破解后,一般来说,为保证升级后的应用程序与旧版本程序使用的加密锁不兼容,软件开发商在应用升级的时候必须同时升级应用程序代码并提供新的加密锁。这样的升级措施需要很大的成本,开发商实际上往往无法实施。

  而软加密的补救措施是零成本的。

  同样以比特平台为例,当开发商发现现有版本被破解后,可以在平台上为现有产品添加新的特征项(即功能模块),或升级已有的功能算法;开发商相应地升级应用程序代码,制作升级补丁,并发送给合法用户。

  合法用户拿到升级补丁并升级应用程序后,应用软件可以自动连接到授权服务器进行算法更新并升级本地授权文件,从而完成升级。而盗版用户因为无法通过服务器验证而不能应用升级内容。破解者也必须再次实施破解才能使用新的功能。

  破解风险

  前面提到了,软加密与系统和使用环境的结合程度要比硬加密高得多。对于硬加密的破解版本使用者,除了软件本身可能会因破解不充分而存在问题外,使用者不存在任何其它使用风险,盗版使用的成本很低。

  对于软加密,盗版使用者往往需要为使用软件而更改系统设置,如网卡MIC地址或系统时间,而这些都会对整个系统及其它应用程序造成影响,从而提高盗版使用难度,增加使用成本。这些系统设置和负面影响使得盗版使用不可能大规模推广。

  三 效果为王

  使用软件保护技术或产品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达成最佳的防盗版效果,其本身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软件的整体安全性受系统中最薄弱部分的制约,并与实施难度、应用风险、危害程度等密切相关。

  新一代软加密技术以服务器验证为基础,其整体安全性已超出包括传统硬加密在内的单纯的本地安全技术,并显著降低了盗版使用的扩散范围,具有更好的实际安全效果。

  此外,软加密特有的无物流、易管理以及授权方案灵活等众多特点,使得它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最佳软件保护方案。

2010年11月28日星期日

百度文库送用户进监狱

  上网看到有介绍制作10多种炸弹、汽油弹等爆炸物的文章,北京小伙冯某觉得好玩,就将这些内容转发到百度文库,百度文库通过了审核,使得文章被阅读2000次,冯某因涉嫌传授犯罪方法罪被公诉,朝阳法院判其拘役6个月。(2010年11月28日《新京报》)

  看了这则新闻,我第一次知道了“传授犯罪方法罪”,一篇文章才被浏览2000次,这小伙这么着就进去六个月实在冤,看来这孩子他爸不是李刚啊。而这个新闻最令我惊讶的地方是,百度不仅陷害自己的用户,还不用负任何责任。

  姑且就算这小伙发的内容是“有害信息”,百度文库就真的没有一点责任吗?百度文档里的内容全部由用户上传到百度服务器上,内容通过百度的人工审核之后才对外发布,违法的有害信息根本不应该审核通过,百度审核通过了就是失职,难道百度对于此事上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百度送用户入监狱

  百度文库侵犯版权

  百度文库将自己的用户送入监狱,可谓继雅虎邮箱之后开辟的又一先例,而之前,百度文库就因为版权问题而陷入诉讼之中,早先,盛大文学就联合众多网站、出版机构以及作家和业界人士对百度发起连锁诉讼,理由是百度文库中的内容涉嫌盗版侵权。

  盛大文学CEO侯小强连续在微博上发言,呼吁出版机构、作家等多方力量联合起来,发起对百度的联合诉讼,反对网络盗版侵权。

  侯小强在新浪微博控诉称“百度文库不死,中国原创文学必亡。文学正版一役即在此处。若狙击无效,明日之文学就是今日之MP3”。

百度侵权

  根据百度文库的说明,文库定位为“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开放平台”,即“用户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多个领域的资料;平台所累积的文档,均来自热心用户上传;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而实际上,绝大多数作者都不可能免费将自己的文学作品放上去给人下载,因此所谓的“网友自主上传”完全是百度做盗版的借口,对于用户上传的小说,百度只是审核小说内容是不是色情和违法信息,却从来就没有审核过该用户是否是小说的作者,属于明知故犯,严重失职,这种以盗版为目录的盈利手法应该受到重罚。

  百度回应文库盗版雷倒一片

  针对外界指控百度文库是中国原创文学最大的盗版基地,百度市场与公关部高级总监朱光却把问题抛给了媒体,认为大家不应该揪住这8%的内容不放。朱光说:“百度文库要是关了,中国网络文学的盗版问题就解决了?”

  百度对于版权的这种态度令所有媒体都感到震惊,实际上,中国的版权问题最严重的,恰恰是百度文库这种大网站,如果这种大网站不去盗版,中国的盗版问题就可以彻底解决。

  小网站敢去做盗版的内容吗?5、6年前可能还敢,但是现在,应该都没有这个胆量了。对于个人网站来说,一发现有害信息就拔网线,有些甚至直接把域名给Hold了,这谁受得了?相信个人网站都不愿意触碰版权这样的雷区。

  但百度就不同了,百度是大网站,即使有什么侵权信息,也不会有人去拔百度服务器的网线,百度甚至还可以振振有辞地要求指控者提供自己的版权所有者的“证据”,否则还不予删除,流氓做大了就成黑社会,没人能管了。

  针对百度回应“把百度文库关了,中国的盗版问题就解决了吗?”很多网友编了些段子对此进行讥讽,例如:许宗衡说:“把我抓了,中国的腐败问题就解决了吗?!”强盗说:“把我杀了,世上就太平了吗?!”

  百度文库的未来

  小说作家、出版社、原创文学网站是因为利益问题指控百度文库,此时百度尚可站在网友的立场说,百度文库能够帮很多人找到有用而且免费的资料,那么这次百度文库将自己的用户送入监狱,则让众多网友认清了百度文库的真面目,百度文库及其他盗版网站,他们的最终目标绝对不是为了方便网友,而是为了自身的盈利,只有彻底关闭这些盗版侵权网站,扶持正版原创作品,才能彻底扭转中国网络盗版满天飞的现状,而大多数网友的实际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名词解释:传授犯罪方法罪(刑法第295条),是指用语言、文字、动作、图象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向他人传授实施犯罪的具体经验和技能的行为。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Google是如何搜集互联网信息

  如果你问别人什么是力量。培根会说“知识就是力量”,Google会说“信息就是力量”,某人会说“隐私就是力量”。毋庸置疑,Google早已认识到信息(数据)的力量。相信其他公司,不管是互联网公司,还是其他类型公司,多多少少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了。否则,哪里会出现贩卖用户资料的案件?

  本文主要说Google如何搜集互联网信息、不计其数的趋势信息和Google用户(包括你我)的信息。

  那Google到底知道多少你的信息呢?还有你的在线习惯呢?请你坐下来,登录你的Google账号,看看你正在使用的Google服务列表,你就知道你正把多少信息交给了Google。

Google是如何搜集互联网信息

登录Google账号后的“我的产品”

(注:此图中产品因人而异,只要你在登录Google账号时使用过某服务,则自动会添加到此列表中。)

  这些服务已经引起了很多隐私问题。09年末时,Google CEO埃里克·施密特曾说过:“如果你有些东西不想让别人知道,或许你本该就别做那事。”(这话听起来颇似有点“切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的韵味。)

  那我们现在就来看看Google是怎么搜集从你那收集你的信息。

  Google信息收集渠道

  Google的使命是:“整合全球信息,让人人可用,人人受益”。它也正在很好地兑现这个诺言。然而,Google正在收集的信息似乎比我们意识到的还要多。

  1. 搜索(网页、图片、新闻和博客等)- 众所周知,Google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搜索引擎,其全球市场占有率几近70%(比如,美国本土占66%)。Google追踪所有的搜索,其现在的搜索方式也越加个性化,个性化势必将越来越细化。

  2. 搜索结果中的点击 - Google不仅能知道我们要找什么,它也知道我们点击了哪些搜索结果。(编者注:这个做SEO的朋友应该很清楚,可以从Google Analytics中知道。)

  3. 网页检索 - Google的网页爬虫Googlebot就是一只不知疲倦的小蜜蜂,一直不停地“品读”和收录数十亿的网页。

  4. 网站分析 - Google Analytics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网站分析工具。因其免费并支持多种高级特性,全球大量网站正使用它。

  5. 广告服务 - Adwords和Adsense是Google财务成功的基石,但它们也给Google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数据。网民点击了那些广告,广告主在竞争哪些关键字,哪些关键字最值钱等等。这些信息都是非常有用的。

  6. 电子邮件 - Gmail是全球三大电子邮件服务之一,面临着来自微软的Hotmail还有雅虎的Email的竞争。邮件内容,包括发送内容和接收内容,都是可以解析和分析的。即使是从安全角度来看,这也是Google的一项优秀服务。Google的邮件安全服务——Postini,要从海量Gmail用户中,接收超大量的数据,包括垃圾信息、恶意软件和邮件安全趋势数据。(编者注:2007年,Google以六亿二千五百万美元的价格收购网络安全服务商Postini,以此为Google的小型商务客户提供更好的电子邮件安全服务。)

  7. Twitter - “你说有的Twitter消息都是我们的”,这句话用来解释早期的网络快速传播现象(又称“网络爆红现象”)。在09年和Twitter达成交易后,Google可以直接访问Twitter上所有的消息。

  8. Google应用服务(文档、电子表单和日历等) - Google的办公套件有很多用户,它当然也是Google的一个数据收集来源。

  9. Google公开的个人资料 - Google鼓励你把你的个人资料在网络上公开,这些资料包括你活跃在哪些社交网站(Facebook或Linkedin),你的个人主页和在线图片等等。

  10. Orkut - 虽然Google的社交网络还并不是很成功,但Orkut在巴西和印度还是有很多成功。(编者注:为什么还没有成功?可参见伯乐在线此文:《Google的社交网络为什么还没有成功》。)

  11. Google Public DNS - Google2009年年末推出的DNS服务并不只是帮助网民获得更快的DNS解析,也同时帮助Google自己。因为从这项服务中,Google可以获得大量的统计数据,比如网民访问了哪些网站。

  12. Chrome浏览器 - Chrome可以收集你的浏览器行为,还有访问哪些网站。

  13. Google财经 - 除了财经数据之外,用户在Google财经上搜索的信息和使用的信息都是Google的重要数据。

  14. YouTube - 这个目前是全球最大最受欢迎的视频网站,为Google所有。它也向Google提供了大量的用户观看习惯方面的数据。

  15. Google翻译 - 帮助Google完善其自然语言解析和翻译。

  16. Google Books - 虽然现在不是很庞大,但有潜力帮助Google知道网民阅读习惯和他们想阅读什么东西。

  17. Google阅读器 - 目前为止是全球最受欢迎的Feed阅读器。你订阅了哪些RSS种子?你在看哪些博文?Google会知道的。

  18. Feedburner - 很多博客都使用Feedburner来公开其RSS种子。Google追踪Feedburner的每一条链接。

  19. Google地图和 Google Earth - 你对哪些地方感兴趣?(Google也会知道的)

  20. 你的联系人网络 - 你在Gtalk和Gmail等上的联系,组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用户网。如果他们都使用Google,网络映射更为深刻。虽然我们不知道Google是否做了这个,但这上面的数据是可以收集的。

  21. 即将推出的 - Chrome OS等Google更多可能成功的产品。

  22. 刚推出不久的 - 即时搜索和Goo.gl等服务

  23. 已经消亡的 - Google Wave等(虽然消亡了,应该死前收集了一些数据吧。)

  因为Google的产品数不胜数,上面的列表还会扩大。到现在为止,你应该已经知道要点了。

Google是如何搜集互联网信息

Google服务列表

  (Google收集的)这些数据中,很多都是匿名化的,所以并非总是正确。日志可以保存9个月,服务相关的cookies可以保留18个月。即便如此,对大多数公司而言,Google手中所拥有的通用用户数据仍是有很大竞争优势,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金山。

  Google - 一台无法停止的数据收集机器

  Google数据收集的方式有很多种。登录站点时生成的IP地址请求,用来设定和追踪目标的cookie。如果你登录了Google账户,你在Google下属网站上的一举一动,通常都可以和你个人账户联系起来,而不用和你的计算机对应起来。

  简而言之,如果你使用Google的服务,Google将知道你在搜索什么,你访问了什么网站,你看了哪些新闻和博客,等等。随着Google增加更多的服务,其曝光率将更加广泛,几乎一切东西都将所谓的“Google化”。

  编者注:Googlization即“Google化”,2003年由ohn Batelle和Alex Salkever共同创造这个字。

  你使用任何单一的Google服务所贡献的数据,你无需对此过多恼火。当你使用多个Google服务是,真正有趣的窘境才出现了。这个年头,谁不是呢?

  可以试着一个星期上网不用Google的任何一个服务。这也就是说,没有YouTube、没有Gmail、没有Google文档、不点击Feedburner的链接、不用Google搜索引擎等等。严格来说,你甚至必须避开和Google有合作的服务,所以,非常抱歉,Twitter也不能用、(编者注:不管你用不用梯子,YouTube和Twitter都别用)

  这个不断增长中的Google化可能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不想用Google Chrome OS的缘故。因为Chrome OS可以强有力地整合Google的多种服务,并且很可能向Google提供关于你习惯的空前绝后数量级数据。

  Google为什么这么做呢?

  就像在本文一开始所提到,信息就是力量!

  拥有这些信息,Google可以用非常有效的方式来整合数据。除了每个用户或访客,Google也能为整个城市或国家检测趋势和行为。

  Google收集的信息用途广泛。在Google所有活跃的领域,那些收集的数据可以用来制定市场决策、研究、完善产品等。

  比如,如果你能提前发现特定的市场趋势,你就可以对市场做出有效反应。如果你能发现人们所寻和所需,你就可以基于这些发现做出决策。当然了,这对像Google这样的大公司是极为有用的。

  而且我们也别忘了,Google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广告。Google越了解你,其广告能更加有效地服务你,这也对Google的底线有着直接影响。

  不只是(谷)哥这么做

  必须要说的是,并非只有Google一家公司在做这样的数据收集。请放心,微软也在用Bing和Hotmail做相似的事,这只是一个例子。

  Google的问题(如果你想称之为“问题”)是,它像一只大章鱼,其触须正伸向各个角落。Google已变成如此混杂,囊括我们在线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网上的操作)动作、行为和关系等数量空前的信息都汇聚到Google手中。

Google是如何搜集互联网信息

Google是章鱼?

  造访Google数据库

  值得称道的是,Google正通过各种服务来利用其收集的数据,进一步为你提供服务。

  1、Google趋势

  2、Google网站趋势

  3、Google搜索解析

  4、Google广告计划

  5、其他诸如Wonder Wheel这样的搜索工具

  如果Google能公布如此之多的数据,可以想象一下数据量有多大,还有Google所知道的细节程度有多深。而且这些服务也能向Google提供更多的数据,比如我们对哪些趋势感兴趣,我们在找哪些网站等。

  在使用Google趋势等这些工具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几乎可以知道一切,但就是无法知道Google自身的产品。比如,“Goolge广告计划”和“Google网站趋势”并不显示Google自身站点的信息,但你可以找到其他站点的信息。

  这个比较有讽刺意味!昨天“Goolge广告计划”更新2010年9月份的“全球Top1000网站”数据,你可以看到Facebook等网站的每月独立访客数量和PV数量,但你看不到Google旗下网站的数据。

  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知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几乎Google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好了,你现在知道答案了吧。还是那就老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或许是没有给Google掏钱(点击Google广告除外),但你已经付出信息了。虽然这并不一定是坏事,但你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并加以注意。

  来源:伯乐在线投稿,原文链接

2010年11月27日星期六

视频网站上市去裸奔

  国内视频网站的上市议题已经讨论很多年了,身处第一阵营的优酷与土豆终于在最近双双提交了上市申请,并且不约而同选择了大洋彼岸的美国作为融资选择。当年群雄割据的在线视频领域,鏖战数年后仅剩下优酷与土豆两家算成气候,酷六选择被盛大旗下华友世纪收购实现借壳上市,名为领先上市实为被迫妥协认怂,而六间房、56则早已经退出了第一阵营的争夺,安安静静赚自己的小钱。

  这绝对是一场战况惨烈的争夺,历时五六年,涉及资金数十亿,优酷、土豆终于熬到了上市的一刻。似乎他们已经到了论成败的时候,但事实上上市只是他们遥远征程的一小步,上市过后并不能彻底解决他们面临的所有问题。

  视频网站上市的一定少不了那些前期投资者的推动,在视频网站火拼的过程中他们投入了数亿的资金,而上市是他们获得回报和退出的最好方式,稍后一定有如火如荼的造势行动帮助推高股价。此外,管理层与拥有期权的员工将能够回报,这算是对于他们数年辛苦工作的回报,也将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积极性,期权作为一种激励工具将能更好发挥作用。

开源史上的8大交易

  但是上市对于视频网站也许并不是一个好主意,至少现在不是,因为很少有公司能够在大幅亏损的情况下面对股市的挑战。优酷招股书显示优酷亏损达1.67亿元,据消息土豆前三季度亏损8373万元,结合之前多次融资的只进不出,如果我是投资人很难对于这样公司的业绩表现抱有太大期待,当然不排除在几年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但是也可能在几年后灰溜溜关门。

  上市公司的透明度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包括定期披露财务状况和业务状况,没上市的时候赚钱不赚钱都可以靠嘴巴吹,你说五千万就五千万,上市之后这一切数据都是需要财报来支持的。隔着玻璃没人知道你在裸奔,但是一旦撤了那块玻璃大家就都知道你在裸奔了,大家不仅知道你亏钱,连你亏多少钱都清清楚楚。

  资本是无情的,股市是残酷的,如果公司没有良好的业绩支撑,投资者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用脚投票,股价就会像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换言之视频网站在股市融到第一笔钱之后,很可能会陷入无以为继的困境。这样的困境很大程度是来自于巨大的版权、带宽黑洞,这两座大山拖垮了无数视频网站,但是即便他们用融来的钱进行大幅版权、带宽投入,但是没有人能够保证这些投资能够很快体现在收入的提升。

  个人对于优酷、土豆两家视频网站上市是抱着积极的态度,希望他们不要忽视上市给公司带来的消极影响,积极探索新盈利模式。

  来源:XJP投稿,原文链接

编程给程序员带来哪些坏习惯

  似乎任何职业都会给从业人员带来这样那样的习惯。国外某网站上有位朋友(应该也是程序员)想了解其他程序员在投身堆码事业后有什么样的坏习惯。结果一呼百应,很多程序员纷纷自爆自己的坏习惯和糗人糗事。编程无国界,相信国内堆码界的朋友,也会有同感。

  1. 编程已给我带来很多坏习惯,编程也每天在继续给我新增更多的坏习惯。当然有些习惯和编程无关了。下面这些习惯尽管我也很想改掉,但已根深蒂固。

  a. 在天地万物中,去发现多态、继承和模式;

  b. 用十六进制代码中的像素和颜色来解释某东西的大小;

  c. 在日常交谈中用代码相关的抽象术语。

编程给程序员带来哪些坏习惯

  2. 我现在认为256这个数字非常完美。但非程序员不明白这个,有时候让我措手不及。

  编者评:1024呢?

  3. 我在看纸质书时,我就非常沮丧。为什么我不能用Ctrl + F来找想看的东西呢?

  编者评:我在看电视时,一到广告,我也非常沮丧。为什么我不能往后拖呢?

  4. Q: Do you want tea OR coffee?

  A: Yes

  侍者:你喝茶还是咖啡?

  客人:是

  编者评:如果该服务生是个兼职打工的程序员,那就直接给你上茶和咖啡。因为,不管“上茶”还是“上咖啡”,都是满足“茶||咖啡”条件的。如果能多卖一样,何乐而不为呢?

  5. 我Google一切。

  编者评:忘了Google的地址怎么办?

  6. 几年前,我去一家咖啡店吃午饭,柜台里边的MM问我吃哪种面包。我不假思索地说:“默认的。”

  囧,她或许现在还在笑我……

  编者评:如果该MM不懂编程,她应该不会发“酵”,只会发蒙。

  7. 每天坐在屏幕面前,盯上10个小时,这样真的很难保持健康。如果你经常走神,编程可以帮你养成久坐的生活方式。

  编者评:除吃饭、W.C.、开会和回家Sleep外,视线一般不离开屏幕

  8. 在现实世界中,我真的很需要Ctrl + Z。

  编者评:不仅你想要,我们也想要。除了不仅要这个,每次看到钱包的时候,都会想:“要说我能Ctrl+C和Ctlr+V多好啊!”。另外,某某说他的成功可以Ctrl + C,莫非他和我们同行?

  9. 我是从零开始数数的,经常用“1”表示结束,而别人用“1”表示开始。

  编者评:这个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多少次的越界,多少次的循环次数错误让俺们深刻体会:万物始于0。

  10. 我喜欢“是/不是”类型的问题,我对那种既不是“是”,也不是“不是”的回答非常不爽。

  比如:我问:“你不介意我换个台吧?” 别人答:“我正在和我妹妹IM聊天。”对我来说,这就好比:public bool canFlip( ) { return "I'm IMing my sister"; }

  返回结果明显是个字符串,而不是布尔值。对别人来说,他们已明确告诉答案了;在我看来,他们的回答是“强制转换错误”。如果我再问那个问题,他们还有同样的回答话,那应该在catch语句块中抛出异常了。

  编者评:有编译错误

  11. 我教我们家小孩,三主色是:Red、Green和Blue。

  12. 侍者:嗨,我叫克里斯蒂,我是你的Server/侍者!(server除表示“侍者”之外,还指“服务器”。)

  我:嗨,我叫麦克,我是你的Client/客户端!

  (真实的故事)

  编者评:不知道这个Server/侍者可以承受多少Client/客户的并发请求?

  13. 我发现,有时候我明明说的非常精确,但某人(通常是我老婆)并不领会我的精确性,而是理解成类似的东西。这让我抓狂。比如,我在做菜的时候,我并没有说:“从冰箱里拿任何黄的东西,”我是说:“给我黄油。”但她递给我人造黄油。

  编者评:同学,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人造黄油”是“黄油”的子类哦!(Update:从中文字面意思上。)

  14. 当我收到如下留言后:

  (去店里买个面包。如果他们有柴鸡蛋,买10个。)

  结果我买了10个面包回家。

  编者评:因为店里有柴鸡蛋。严格来说,这是个脑筋急转弯。

  15. 我想用正则表达式来搜寻现实对象。

  编者评:如果能做到,不知你在中文世界能搜到什么?

  16. 在平常打字中,句子都是分号结尾;

  编者评:幸亏没有编程语言是用问号结尾?否则谁能看懂你的文章?

  17. 我在家做任何家务事都非常有条理。比如,在使用任何产品之前,我会仔细阅读附带的说明书,即使是使用非常简单的烤面包机也不例外。如果我要挂相框,我会Google一下“如何挂相框”,确定我所知道的是正确的(或者在亚马逊上找本悬挂相框相关的书)。

  在每做任何一件事之前,我都会准备一切必备的工具。在实际操作之前(这些操作可不能撤销的),我会做大量的测量和试验。但这让我老婆彻底发狂。

  编者评:阅读手册绝对是好习惯;动手操作之前做准备工作,也不能算坏习惯。顶多算是类职业病。你老婆不该抓狂的。但你挂相框,还要去Google一下,这个有点让我抓狂。

  18. 把一段话称为“字符串”。这让非程序员们非常不解 - 嘛是“字符串”?

  编者评:我看到蜘蛛,便说它是爬虫。这让程序员不解 - 嘛是“爬虫”?

  19. 我发现我在写信的时候常常在侧边嵌套花括号,我老婆看到后以为我抽风了。收件人也应该差不多这样想。但这已经是习惯了。

  编者评:他们也习惯了

  20. 缺觉,我现在习惯了。

  编者评:大熊猫应该不再是濒危动物了!缺觉有害健康。另外,正在看本文的朋友,不管你是否是程序员,都应该检测一下自己的睡眠是否达标了。

  21. 我喜欢优化每天的事情,尽可能多采用并行处理。比如,在启动电脑后,跑到厨房打开水壶、准备咖啡,然后跑回来输入密码登录系统;在打开火狐时,去倒开水冲咖啡,然后端着咖啡回来浏览新闻;另外,坐在马桶上刷牙,每天也能节省几分钟。

  编者评:哥端的不是咖啡,是下巴!

  来源:伯乐在线投稿,原文链接

2010年11月26日星期五

明星软件工程师的十种特质

  如今,每家公司都似乎成了科技公司。从软件创业公司到投机性投资公司、制药巨头和媒体巨头,它们都越来越多地加入到软件业务行列。

  代码质量不仅成为了一个必需品,更成为了一个竞争优势。因为众多公司围绕软件而竞争,开发软件的人——软件工程师正显得越发重要。但是,你该如何发现那种百里挑一的程序员呢?在本文中,我们简明扼要地列出了明星开发人员的10种特质。

明星软件工程师的10种特质

  1. 热爱编程

  编程是一种为了满足兴趣而心甘情愿去做的劳动(Programming is a labor of love)。和其他任何职业一样,唯有真正的热情,才能完成真正的伟大事情。这里有个误解,认为编写代码是机械化并纯科学性的。事实上,最优秀的软件工程师是工匠,他们能把能量、独创性和创造力融入到每一行代码中。伟大的工程师知道何时该把代码雕琢至完美,知道何时把大型系统像拼图一样组装到一块。热爱编程的工程师从构建软件中获得满足,就好比一位作曲家在完成一部交响乐后而欣喜若狂。正是兴奋感和成就感,才造就了喜爱编程的明星工程师。

  2. 完成事情

  有很多技术人员只谈论软件而不编写代码(只说不做型)。而伟大软件工程师会真正去编码,这也是他们最为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是实际做事的人。聪明人都知道,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是直面问题,而不是花上数周来设计复杂又不必要的架构和函数库。优秀工程师应当会问:解决手头问题的最简单方法是什么?最近的软件开发方法——敏捷实践,正是专注那个。它的思想是,把复杂的项目拆分为短小的迭代,每个迭代只关注一小部分的增量功能。因为每个迭代对应的编码只需要数周,所以功能易于管理并简单。

  3. 持续重构代码

  编码很像雕刻。要像艺术家一样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软件工程师也要通过可能的最佳方式来持续完善自己的代码,以达到目标。重新塑造代码的原则称为“重构”,Martin Fowler在他的创意书中有相应描述。重构背后的原始思想是:改善代码而不改变其功能,移动调整部分代码以确保系统不腐,还有确保系统完成基于当前需求该完成的事。持续重构可以让开发人员解决另一个著名的问题——“黑盒遗留代码”(这个问题基本无人想触及)。

  几十年的软件开发文化要求我们,不应该去改变正常工作的东西。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问题是我们成为了老旧代码的奴隶,老旧代码变得不稳定和不兼容。而重构正好可以改变这一状况,因为我们是代码的主人,不是它的奴隶。重构在工程师和代码之间建立起持续的“对话”,并带来所有权、确定性、自信心和系统的稳定性。

  千万不要成为老旧代码的奴隶。如果代码是他人所写,或许你可以轻易推脱责任。但大多数时候,那些代码是自己所写,要拿得起放得下,旧代码该埋时,就把它埋了!

  4. 使用设计模式

  自从所谓的“四人帮”(Erich Gamma、Richard Helm、Ralph Johnson和John Vlissides)发表他们的著作——《设计模式》后,全世界的软件工程师一直都在讨论模式。在我们所处世界,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行为,模式无处不在。软件工程自然也不例外。模式就是不断重现的跨语言跨系统的场景和机制。一位优秀的工程师通常能识别并利用模式,而不是受制于模式。工程师不应(强制)让系统去适应某种模式,而需发现在系统中使用模式的时机(恰当使用模式)。在使用模式来确保正确性时,应借鉴利用前人的智慧结晶,使用以前能正当解决特定工程问题的方法。但请切记:模式不是万灵药;不要为了使用设计模式而使用设计模式。

  5. 编写测试

  曾有段时间,软件工程师们认为测试不值得他们去做。然而,如果你不做测试,你怎么能确保代码就能正常工作呢?敏捷实践中的“单元测试”已获得普遍认可,因为它注重编写测试来反映代码是否有效。随着系统增大,测试也随之增大。有经验的工程师知道并了解测试的价值所在,因为测试的目的就是创建一个能正常运作的系统。优秀的工程师通常会确保出现过一次的Bug不会再出现第二次。但优秀的工程师也知道,不应该浪费时间写那些琐碎或多余的测试,而需要专注测试各个组件中的核心部分。

  6. 善用现有代码

  “重新发明轮子”一直是软件行业中的巨大问题之一。从发明新语言到从写函数库,忽视并重写那些已经存在并已能工作的奇怪驱动力,已经造成大量软件开发的失败案例。一位明星工程师会专注三种基本类型的重用:第一,内部基础架构的重用,相应代码是他自己或同事编写的;第二,使用第三方的函数库,比如JDK.最后,研究使用某些大型网络服务商提供的相应服务,比如Amazon.总之,正确善用现有的代码,使得软件工程师能真正专注于最为重要的事情上——应用程序本身。

  7. 专注可用性

  优秀的工程师通常都专注于用户。无论用户是企业还是个人,无论是为消费型的软件公司还是投资银行,需要关注的都是可用性。用户如何和系统交互?系统是否提供一种简单、直接和平稳的操作体验?有种说法,因为软件工程师是技术人员,他/她和“用户如何与系统交互”没有关联,这种说法严重错误。优秀工程师努力工作是为了什么?不正是让系统简单并易于使用。他们无时无刻都会想到用户,不会尝试去发明那些令人费解,只有极客才能理解并欣赏的东西。

  有些时候,一些软件工程师过于投入,反而忘记所编写的程序/软件,是供他人使用,不是做给自己看的“艺术品”。所以,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直要把“用户”放在心中。

  8. 编写可维护的代码

  软件开发界的另外一个小秘密是:编写优秀代码和糟糕代码所花费的时间是一样多。一位训练有素的工程师,他/她会从第一行代码开始就考虑可维护性和代码的演化。没有任何理由编写“丑陋”的代码、长达数页的函数,或是稀奇古怪的变量名。优秀的工程师编写代码会遵循命名惯例,代码编写紧凑、简单和不过度炫耀聪明。代码的每一行,都应恰如其分地展现出其原有目的。在给不便理解的代码(块)合理注释时,别忘了命名规则。清晰明了的函数名和变量名可以让代码不言而明。

  在编码时,有些程序员会有这种心态:过一会儿再来修改或完善某部分代码或某条语句。但谁知这一“过一会”竟然是“一天”、“一周”、“一个月”或“一年”,甚至以后根本就没机会再回头修改。所以,尽量别妥协写出暂时堪用的代码。否则,不仅不会节省开发时间,也可以阻碍整个进程。当然也不利于后续维护人员的工作。

  9. 能用任何语言编程

  优秀的软件工程师活血有自己一门特别钟爱的编程语言,但从不会执迷于当中。如今已有很多优秀的编程语言,也就是说,如果你只会使用其中一门语言,说明你缺乏多样性。你可以用Java、C#或C++编写任何现代软件,可以用PHP、Perl或Ruby编写任何网站的后台。简而言之,编程所用语言,远远没有语言相应的函数库重要。优秀的工程师能够认知到这一点,并愿意去学习新语言、新函数库和构建系统的新方法。

  10. 知晓基本的计算机科学知识

  最后,但肯定不是优秀工程师最不重要的特质就是:扎实的基础。优秀的工程师或许并没有计算机科学的学位,但他/她必须知道基础——数据结构和算法。如果不知道哈希表,或者不知道链表和数组之间的差别,你如何构建一款大型的软件?。这些都是每位从事软件开发的开发人员应当知道的。算法也同样重要,从二分查找到各种排序,到图形遍历,一位明星工程师必须知道并内在消化这些基础东西。因为这些基础就是你在构建任何现代软件中做抉择时的必备品。

  结束语

  以上就是区分伟大软件工程师的诸多特质。其中讨论的“热情”,是非常重要的。代码重用、设计模式、基础数据结构和算法都是必须知道的,而敏捷实践中的重构和单元测试则有助于工程师应对复杂的软件。尤为重要的是,明星工程师相信简洁和常识。也正是这些信念,帮助他们成功构建当今世界所需的看似不可能又错综复杂的系统。

  来源:伯乐在线投稿,原文链接

新浪微博微群功能上线

  以前曾经给新浪微博提了一个建议,就是实现类似Facebook的群组功能,一个群组可以是一个封闭的小圈子,用户可以在里面发言,外部无法看到,就和QQ群一样,加入群组需要审核,管理员可以删除用户,这样就可以实现团队微博或企业微博的部分功能了。

  其实,新浪微博以前曾经开发了一个“新浪乐居”,是一个以房产为主的微群,但运营并不太成功,而在今天,感恩节之夜,新版的新浪微群功能出来了,我访问进去看了一下,竟然发现新版微群已经实现了我当初提的几点建议,微群管理员可以将其设置为“私密群组”,使其发言只能被群友看到,外部看不到。

  微群将对QQ群和豆瓣小组等网站产生一定的竞争关系,目前新版的微群功能还是较为简单,和微博类似,如果微群的竞争目标是腾讯QQ群的话,那应该还需要支持上传文档、通用格式的文件等功能,最好再支持日历、投票和问答的功能,管理员或用户可以给发布的信息增加Tags(主题),管理员可以将信息增加为精华等Tags类型,那样的话,微群就将成为QQ群的一个有力竞争对手。

  目前一个用户可以创建3个微群,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创建微群:1.上传头像,2.粉丝达到10人,3.微博超过10条,4.已创建微群不超过3个。

  新浪微群比腾讯QQ群的好处在于:1、免费。2、成员数更多。3、所有发言都会保留待日后查看。4、发布信息可带标签。5、可针对信息评论。不足之处:1、发布信息方便性不如QQ。2、发布信息140个字,无法发布长信息。3、贴图不方便。4、不支持上传任意格式的文件。5、没有群相册和群共享。6、目前还不支持手机访问。

  微群(QQ群)如果设置为“开放群”,在运营上其实风险挺大的,像QQ群那种私密群还经常面临审查,“开放群”就更危险了,一旦出现所谓的“有害信息”,就会遇到监管的麻烦,因此设置为“私密群”对于运营来说更为“安全”一些,外部只能猜测群里可能有有害信息,但却没有证据。

  新版微群的地址是 http://q.t.sina.com.cn ,目前的新版微群仍在内侧阶段,需要通过邀请码才能访问。下面是Mr_Janco网友发布的新浪微群的试用体验。

新浪微博微群功能上线

  新浪微博微群功能上线将兴起微博小组化讨论(作者Mr_Janco

  11月25日,内测已久的新浪微博微群功能上线,微群的前身是新浪微博“乐居微群”,乐居微群因界面不友好,以及没有隐私设置等功能,一直得不到认同,新浪也没有将其集成到微博中去。而这次上线的微群功能则比较成熟,下面来看看新浪微博。微群的几个新特性。

  微群首页

  新浪微博。微群,登录后,首页列出了最近更新的微群以及两条最新微群消息、今日微群微博、新成员数,而点击“按时间查看”,可以看到所加入微群中所有最新的微博,用户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自己所在微群最近的情况。

  微群内部界面

  与乐居微群有所不同,微群的群内发布微博按钮左边多加了“同时发送到我的微博”选项,默认情况下是不勾选的。另外,就算选择了“同时发送到我的微博”,发布后的微博结尾也不会像以前乐居微群那样留有微群名+微群地址的尾巴。

  微群管理隐私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微群管理中的隐私保护,多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就是选择微群类型。当选择“私密群组”,配合“需管理员批准后才可加入”选项,微群所发布的信息将不会被外界所看到,也就是先了小组私密谈话,开秘密会议等活动形式。

  相信在不久之后,新浪微博会将微群的链接放到微博顶部,并且完成新浪微博官方客户端和开放平台API的跟进工作。手机客户端普及微群功能的话,无疑是对传统IM的一大打击,基本上IM能够实现的功能,微博都实现了。新浪微博能否打败腾讯QQ,大家拭目以待。

2010年11月25日星期四

黑莓封杀Kik Messenger

  最近异常火爆的跨平台社交短信软件Kik在其官方博客上,Kik被黑莓RIM封杀,黑莓用户已经无法下载Kik客户端。

  Kik Messenger是一个社交短信服务,目前在Android、iPhone和黑莓平台都非常的火爆,他可以实现跨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流。Kik Messenger在表现形式上很类似手机的短信,但其是利用网络而不是运营商发送短信的软件,其速度非常快,并且完全免费,界面也非常简洁和易用。

  Kik Messenger支持三个手机平台(Android、iPhone和黑莓),其用户增长模式是爆炸性的:10月19日发布到3个智能手机平台,两个星期后用户就超过1万,而到了现在1个多月后,Kik已经拥有超过250万用户,其中有近100万黑莓用户,并且Kik的用户量还在不断增长。

黑莓封杀Kik Messenger

  因为RIM有着自己独特的黑莓手机内置集成IM软件BlackBerry Messenger(俗称BBM),其功能和Kik几乎一样,但不能跨平台运行,只能在黑莓手机用户里使用,而Kik的跨平台特点让黑莓用户也可以和其他平台用户进行通讯,从而对黑莓的固有用户群产生了威胁。

  因此,RIM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Kik Messenger从黑莓的应用商店中下架,对于已经安装Kik的黑莓用户,则关闭了PUSH功能,使得Kik的消息传递会延时长达一个小时,RIM还禁止Kik访问黑莓软件开发工具包和签名钥匙。RIM官方对Kik Messenger下架给出的说法是“考虑到用户隐私问题”。

  目前Kik Messenger的iPhone和Android用户不受影响。

  Kik做为一个创业型的小公司,RIM公司的这个决定对其产生了巨大的打击,因此Kik在官方博客里呼吁,RIM应采取开放的心态,倡导黑莓形成一个良性的开放平台生态系统,否则将会严重打击第三方开发者的积极性。

  iPhone和Android用户下载Kik的地址是:http://www.kik.com/download.php

2010年11月23日星期二

新浪首届微博开发者大会资料

  新浪主办的中国首届微博开发者大会在11月16日在北京举行,此次大会剖析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解读了微博平台的开放理念,作为微博行业的首场技术盛宴,本次大会吸引了行业专家、草根网民尤其是各类第三方开发者的普遍关注。

  新浪在本次开发者大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底,新浪微博用户数已达5000万,新浪微博用户平均每天发布超过2500万条微博内容,每秒钟产生微博785条,每天微博带来3000万的流量。

新浪首届微博开发者大会资料

  以下是大会嘉宾演讲视频资料

  曹国伟:从门户向平台转变 - 希望微博能够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引擎,改变网络生活。

  李开复:互联网发展四大趋势 - 微博其实是满足了每一个人非常原始的一种欲望。

  彭少彬:中国式微博的奇迹 - 所有的奇迹都源于新浪微博,它成为了新媒体时代的缔造者

  蔡文胜:微博开放而公正 - 新浪微博有两个重要点,一是公正,二是开放。

  沈南鹏:微博是重要营销手段 - 推动把微博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营销的手段和工具。

  无线互联专场

  王煜全演讲:无线开放平台的发展与未来

  许士彦演讲:从Weicon看如何设计优秀的第三方应用

  郑书仁演讲:微博在智能手机中的爆发点

  陈石演讲:打造手机上网的开放式体验

  开发者与技术专场

  汪华演讲:互联网创业者的机会

  王明功演讲:微博平台产品和应用

  杨卫华演讲:微博平台架构和安全

  陈理捷演讲:在SAE上开发高性能的微博应用

  演讲PPT收集

  PPT是根据现场照片整理制作的,下载地址

2010年中文互联网开放式评选

  2010“ChinaMode零零壹”中文互联网开放式评选,由中文网络科技领域饱含理想热情与原创活力的25位独立博客共同发起,旨在动员普通网民提名和投票,选择出过去一年他们所关注和喜爱的网络应用和服务。

  以关注创业公司和创新应用为宗旨,以让有着相同热爱和志趣的人们彼此遇见、互有助益为诉求,以一个舞台连接无限的创想,放大草根的声音和智慧。换一个角度记录我们的互联网2010,换一种方式为创业路上的人们加油喝彩。

  2010年让我们感到最为兴奋的,是App Store和3G带来的一个真正的生态系统和创业环境,虽然还不成熟,但是却在往着良性的方向发展;2010年真正值得让人纪念的是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下,还是那些摸爬滚打的创业者和创业公司们。他们需要被更多的人发现而快速成长。“ChinaMode零零壹”评选因此而诞生,希望让更多的创业公司和创新应用,通过这个评选活动被发现,关注和嘉奖。

  请点击往年回顾了解过往评选结果

  详情尽在官方网站: http://chinamode.org/

2010年11月22日星期一

工信部应先进行自我批评

  3Q大战以一种怪异的方式完美落幕,工信部经过慎重研究后正式对两家公司提出批评,要求两家公司:“确保相关软件兼容和正常使用,5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道歉。”腾讯道歉公告中表示:“这不是最坏的时刻;也没有最好的时刻;让我们放下愤怒;让我们保持敬畏;让我们打开未来之门。在政府的推动下,我们一直渴求的”阳光下的竞争“时代终将到来。”而奇虎360表示:“在注重创新的同时,更兼顾产业的和谐;在敬畏用户的同时,更兼顾有序的竞争。”

  从这些字里行间似乎我们能发现以前的竞争是不阳光的、无序的,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的,用户是可以不敬畏的,产业是不和谐的。处在这样的产业环境大家都在怕,360怕腾讯撬走自己的饭碗,腾讯怕360绑架自己的用户,面对互联网行业如此恶劣的产业环境,工信部在批评3Q之前是不是应该先进行自我批评?

  首先如果有互联网行业有较完善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机制,那么360怎么敢强奸腾讯QQ软件,“帮助”QQ去广告,“帮助”QQ用户变得更安全,这种行为纯属流氓小混混的不正当竞争作为,但是360是被逼的,怕腾讯真革了自己的命。如果有互联网行业有较完善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机制,那么腾讯QQ怎么敢悍然宣告与360不兼容,这种做法纯属蹩脚的滥用垄断地位做法,但是腾讯也是被逼的,怕360真把自己的收入砍掉一大截,然后取而代之。

  他们都在怕,怕什么?怕流氓、怕垄断、怕不正当竞争,他们一边高呼着反流氓、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却又用着这些手段打击竞争对手,他们受着伤却又同样去伤害别人,他们怕的其实不是手段本身,他们怕自己是受不是攻。中国互联网遵从流氓法则、丛林法则、原罪法则,只要你以后成功了,没人会记得你当年做过什么。

  而这一切都和工信部脱不了干系,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主管机构,没他们有担负应有的责任,直到现在互联网没有任何限制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的专属法律,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对于不正当竞争与垄断有过血淋淋的记忆,没有对互联网用户隐私的定义和保护机制。功不奖,过不罚,互联网风气何以为正!

  那工信部在互联网究竟做了什么?花费2000万采购声名狼藉的绿坝,最后迫于压力不了了之。采用多种备案、审核、执照的方法对互联网进行严格管制,限制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发展。每年开一次互联网大会,享受大家波涛汹涌的MP,和大佬们一起畅谈业界走势。配合CNNIC搞搞中文域名,圈中小企业的钱。召集一群专家,讨论一下网站实名制的前景。

  所以工信部你能不能更靠谱、更给力一点?制定一些法律法规来反流氓、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让互联网创业者不用再人人自危?做好自己该做的,自己不该做的就不要去做,不过在这之前工信部应该向中国所有互联网公司、中国所有网民诚恳道歉。

  来源:XJP投稿,原文地址

工信部批评360公司和腾讯公司

  11月21日晚间消息,工信部通报批评360与腾讯,将调查两公司涉嫌违法行为;责令两公司停止互相攻击并公开向社会道歉,妥善做好用户善后处理事宜。

  以下为通报全文:

  关于批评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的通报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相关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

  近日,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公司)在互联网业务发展中产生纠纷,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甚至单方面中断对用户的服务,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业务使用,引起用户不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事件发生后,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会同相关部门及时了解情况,平息争议,坚决维护用户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经研究,现对两公司通报批评,并对两公司及相关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提出如下要求:

  一、 责令两公司自本文件发布5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道歉,妥善做好用户善后处理事宜。

  二、 责令两公司停止互相攻击,确保相关软件兼容和正常使用,加强沟通协商,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解决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三、 我部将依据职权,会同相关部门对两公司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进一步调查处理,责令两公司做好配合工作。

  四、 责令两公司从本次事件中吸取教训,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强化职业道德建设,严格规范自身行为,杜绝类似行为再次发生。

  五、 相关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要引以为戒,遵守行业规范,维护市场秩序,尊重用户权益,共同促进互联网行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日

  之后,360公司腾讯均在其首页向广大网民发出道歉,诚挚地向用户致歉,并表示腾讯与360软件、网站已全面兼容。

  经过稍后的实际测试,360的确已经和QQ空间完全兼容了。360接着也再次弹窗提示,将360浏览器又进行了更新,不再默认修改User Agent来伪装IE浏览器,不选“统一IE和360安全浏览器的User Agent标示(重启后生效)”后,重启之后也不会自动勾选了。

伪装IE浏览器

2010年11月21日星期日

从联通讽刺iPhone装移动卡说起

  11月18日,湖南所有的联通3G用户都收到一条短信,暗示iPhone装上移动卡会损害手机,短信一经发出引发各方的热烈讨论。短信的内容类似一首打油诗,内容是“iPhone装上移动卡,无疑当今一大傻。奔驰开上机耕道,牛粪上面缀鲜花。宝马配上骡子鞍,貂蝉睡上老朽榻。劝您珍惜苹果机,勿把至尊来糟蹋。”(11月21日《京华时报》)

  iPhone从入市以来就掀起了一股苹果热,作为苹果在内地的唯一一个合作伙伴,中国联通也借助iPhone的热销为自己赢得了很多的客户。10月份以来有媒体报道,深圳、北京以及浙江等地的移动公司都开展了剪卡业务,而且10月底湖南移动也为iPhone4推出了专用的微型的SIM卡。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移动的举措是为了抢夺iPhone4的裸机用户。湖南联通这次的群发短信正是对移动的反击。

从联通讽刺iPhone装移动卡说起

湖南所有的联通3G用户都收到一条短信,暗示iPhone装上移动卡会损害手机

  手机上网体验对比

  对于联通称“iPhone装上移动卡,无疑当今一大傻”,我个人觉得有些夸大其辞。从网络速度上看,3G上网速度的确比2G快,但手机并非最佳的上网终端,用户使用手机上网始终体验不佳,对于手机常用的微博、签到等应用程序的上网,2G和3G用户感觉差异不大,况且移动2G上网的价格也很便宜,从性价比上看还是占优,使用iPhone+2G的搭配也并非不可行。

iPhone

iPhone手机

  即使在手机上使用3G上网,iPhone的优势也并不明显,例如相比中国电信天翼的CDMA2000来说,使用较高性能的Android手机(如三星i909)+电信CDMA2000的3G网络,无论从价格,使用体验等都不会比iPhone+联通WCDMA差。从扩展性来讲,Android手机比苹果iPhone更开放,从价格来讲,Android手机高中低端都有,低端Android手机价格不到千元,性价比远远超过iPhone手机。

三星手机

三星i909手机

  iPhone最大的优势并不是上网,而在于拥有大量本地化的优质游戏和应用。很多应用和游戏并没有移植到Android手机上,而Android手机的原生应用又很少,有大量优质iPhone独占的游戏应用做为对比,导致Android手机的娱乐性看起来较差。事实上iPhone应用商店里销量最好的应用绝大多数都是游戏。

  中国3G运营商评比

  中国联通算是3G运营商中最幸运的一个,在3G牌照发放的时候获得了WCDMA的牌照,能够直接支持流行的iPhone手机使用,但联通对于iPhone销售的价格过高,不利于iPhone的普及,使得人们大多去买香港水货iPhone手机,造成香港的店铺常年iPhone缺货,这是苹果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因此后来苹果也开始撇开联通,开始自己做商店销售iPad和iPhone的裸机,其价格也没那么离谱了,但依旧经常缺货。联通拿到了最好的网络,但是没有做出最好的成绩,苹果与其合作估计也是倍感失望。

  中国移动最愚蠢的地方,在于搞了一个不兼容Android的所谓“自有手机操作系统”OMS系统,还集成大量中国移动的特色业务,使得原本不错的移动Android 3G手机(如三星i9008)的可用性大减,还不如用电信天翼三星i909的原生Android 2.1系统,应用商店方面,搞了一个MM商店,上面放一堆垃圾应用来恶心用户,中国移动打算靠这来继续骗钱,估计是打错了算盘,如果中国移动不搞什么OMS,而是把用户体验放到第一位,大力发展Android应用和商店,相信即使用Android+TD,现在面对联通的iPhone+WCDMA也不会处于劣势。

  中国电信最大的优势在于大量固话用户和ADSL宽带用户,可以使用捆绑等优惠措施将ADSL宽带用户转换到3G用户(目前我保留电信固话的原因就是因为购买每年2000元的ADSL宽带会送每月50元固话费),鉴于CDMA版的iPhone即将推出,电信在3G这方面的发展令人看好,但希望中国电信不要将其在宽带运营上的流氓品性带到手机上。

从软件保护到软件授权

  软件保护的概念是站在开发商的角度出发的,它强调的是软件加密和不被盗版。常用的软件保护方式有软件加密和硬件加密两种。软件授权的概念则是同时考虑了开发商和最终用户两方面的感受而提出的。“授权”在名字上弱化了“保护”给最终用户带来的对立情绪,强调了软件的按许可使用。

  一. 软件保护

  软件保护的概念是站在开发商的角度出发的,它强调的是利用以加密为主的技术手段保护软件不被破解。从理论上说,只要拥有足够的资源和时间,所有的软件保护技术都可以被破解。但是,如果一种保护技术的安全强度达到了让破解者付出比购买软件还要高的成本,这种保护技术就是成功的,值得使用。

  常用的软件保护方式一般分为软加密硬加密两种。软加密一般采用与计算机硬件特征绑定的电子许可证形式。硬加密主要是指加密狗加密锁。传统的使用电子许可证和加密锁保护软件的方案一般并不包括授权和用户管理的功能,软件开发商往往需要自行开发初始化工具和用户管理工具。单纯的软件保护功能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的软件电子化发行以及按需销售的要求。

从软件保护到软件授权

  二. 软件授权

  软件授权是软件保护概念的延伸和发展。其目标对象同时涵盖了开发商和最终用户两个方面。其目是在保护软件不被盗版的同时,为开发商创造更方便、更灵活的销售模式。

  软件授权在实现软件保护技术的基础上,能够提供从软件授权的设计、开发集成、调试,到软件授权的生成、分发、管理一整套完善的解决方案。从传统的软件保护过渡到软件授权,不仅是软件保护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开发商降低软件的保护和发行成本,更快响应用户需求和市场的变化的强烈愿望。

  三. 为什么需要软件授权

  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都不再满足于现有的功能单一的软件保护产品,都希望市场上多一些结合有互联网技术的、授权管理功能丰富的软件保护产品,这是因为:

  1. 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软件的保护和授权也应该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以达到及时通讯、方便管理和节省成本的目的。

  2. 软件的功能及模块越来越多,用户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而市场的变化更是令人难以预测。这些都要求软件开发商不断创造新的按需销售模式,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3. 软件的授权管理最好能与软件开发商现有的ERP/CRM等管理系统集成,做到架构上可扩展、功能上智能化和自动化,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四. 软件授权的要素

  既然软件授权是软件保护概念的延伸和发展,那么软件授权在实现软件保护这个基本要素的同时,也应具备自身的一些特点。具体来说,软件授权至少要包含以下三个要素:

  软件加密:软件授权依然需要使用加密算法作为主要的保护软件的技术手段。与软件保护不同的是,软件授权所需要的加密方案要更灵活,能够满足不同授权需求和业务模式的需要。

  授权管理:授权必然要涉及到管理。为每个软件用户提供不同的授权方案并根据需要进行升级,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授权的设计、发放、升级、管理和统计等功能。如果说软件保护主要是一个软件应用的客户端的技术,授权管理则是一个系统架构。

  中央服务:软件授权要求建立中央授权服务系统,以用于授权的设计和发放,并为授权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所有的软件保护和授权工作都要以中央授权系统为核心,以互联网技术为纽带,实现软件保护和授权的统一化、智能化、自动化。

  五. 软件授权的主要模式

  根据授权文件是存在本机还是服务器上——云端,软件授权主要分本地授权和云授权两大类。

  5.1. 本地授权

  本地授权是指软件的使用许可在客户端,主要为传统的软件保护模式所使用。最常用的两种本地授权形式是前面提到的硬件加密锁和电子许可证。硬件加密锁的优点是授权发放简单、可移动。但是随着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也暴露出不少缺点:

  1. 适用于传统的一次性永久授权,无法实现试用版本和按需购买。

  2. 硬件的存在带来额外的生产、初始化、物流、安装和维护的成本。

  3. 安装驱动和客户端组件以及额外的硬件设备影响了客户的使用体验。

  4. 无法实现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化发行。

  5. 难以进行升级、跟踪及售后管理。

  电子许可证是在获得了机器的硬件特征后,以某种机制将授权与该机器硬件特征绑定后发给客户使用。结合了服务器验证的“双因素”电子授权的安全机制,在整体架构的安全性和安全效果上相比加密锁具有更多的优势。

  电子许可证在客户端没有硬件,也无需安装驱动和客户端组件,可靠性兼容性好,可实现软件的电子化发行,为开发商节省大量的软件保护和发行成本。但它从本质上仍然属于本地授权方式,不具有下面介绍的“云授权”方式实时授权、云存储、可移动以及超高安全性的特点。

  5.2. 云授权

  云授权是一种SaaS模式的授权。开发商的软件还是在本地运行,但授权许可始终保存在授权服务器——“云端”。云授权要求客户端软件具备连网条件,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要求时刻连网或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连一次网,以便跟踪和管理授权。相比本地授权,云授权的安全级别要更高,这是因为授权的核心机制只存在于服务器上,而服务器与应用软件之间采用了高安全性通讯协议。

  云授权的突出优点是:

  1. 保护开发商对当前产品的投资和技术积累,实现已有的产品和技术向未来的云计算模式的平滑过渡。

  2. 超高安全性。

  3. 客户端可移动,不与计算机或加密锁绑定。

  4. 实时用户管理和授权管理。

  5. 软件配置和用户配置的云存储。

  六. 软件保护和授权方案提供商

  Flexera Software:著名的Flex NET许可证管理系统的提供商,具有多年的软件保护和授权管理经验。

  北京比特安索:成立于2009年,提供业界领先的基于互联网的软件保护和授权解决方案。

  SafeNet:国际领先的硬件加密锁提供商,拥有Sentinel,HASP及加密狗品牌,但在软件授权方面的产品目前还不成熟。

  加密锁:国内做加密锁的企业比较多,著名的如深思洛克和飞天诚信等。SafeNet公司的加密锁在国际市场处于垄断地位,但是在国内,深思、飞天等厂商的产品因价格低、市场反应迅速以及本地化优势而占领了大部分的市场。

2010年11月20日星期六

破釜沉舟之金山毒霸

  金山在国内安全行业也算元老级了,2001年发布金山毒霸,比国内杀毒元老江民却也只晚了三四年。金山的安全软件名字取得也颇有霸气,毒霸-病毒霸王,网镖-网络保镖,我实在是不懂为什么一款安全辅助软件会叫做金山卫士,这名字极富某数字公司气息,叫金山保镖其实挺好。

  金山虎须一震:"爷要玩免费了",一股王八之气蔓延开来。同时免杀新秀可牛与金山安全合并,傅盛摇身一变成为新公司的CEO,这与可牛在近期状况不断情的况下表现良好分不开。事件走向与笔者当初预计的差不多,但是结局多少有点差异,我猜到金山会打可牛这张免费杀毒的牌,但是我也没想到金山会悍然把毒霸直接免费,它完全可以收费、免费两条腿走路,吃得太急不是撑死就是饿死。

  金山还是那个金山,毒霸却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快意江湖的那个风流小生。伴随着360、微软MSE等免费杀毒的大量普及,越来越少人愿意去花钱买收费杀毒软件,虽然据说传说貌似收费杀毒软件很NB,但是几乎没有人说得清楚差异在哪里,360有收购的知名杀毒引擎,MSE有微软的强大技术团队,所以收费杀毒软件其实状况越来越差,靠着手里的一些大客户吃吃而已,君不见瑞星、金山、卡巴、江民现在底气越来越弱?

  按照傅盛的说法,现在金山免费一年要失去2亿收入,按照平均每个用户一年100元的充值,那么金山现在的付费个人用户仅200万左右,与此对应360杀毒的用户数在年初就已经破亿。而据金山Q2财报显示:金山网络安全产品用户为820万人,同比减少6%,环比减少3%.这说明金山毒霸面对免费杀毒的冲击正飞速下滑,用户流失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尽管还有来自政府、企业用户支撑,但是如果不作变革很快毒霸就会成为历史。

破釜沉舟之金山毒霸

  所以毒霸是被迫破釜沉舟,傅盛临危受命也不得不变。金山免费后收入主要来自两大块:

  第一是增值业务:受到腾讯与迅雷的成功激励,免费后的金山毒霸也建立了会员体系,享受高速升级、专属账号、个性昵称、免打扰、电脑远程维修、网游特权、购物特权、专属VIP客服、电影打折特权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会员特权,你去看看毒霸会员网站,又是一个QQ会员的翻版。

  第二是广告及其他收入:广告很简单,文字链、弹窗都是位置,反正软件都免费了,用户忍受一些骚扰还是可以理解的。未来难保金山不会跟着360的脚步,推出浏览器、导航网站吸金,除此外软件推介也能带来部分收入。

  以最坏的打算,如果毒霸真的死掉,金山还是那个金山,大不了安全产品大幅削减对个人用户的投入,搞个收支平衡还是没有问题的。但失败后傅盛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傅盛还是有足够的动力,至于成不成那就是两说了。

  来源:XJP投稿,原文链接

2010年11月19日星期五

Google Chrome使用经验谈

  尽管笔者对于Google Chrome(谷歌浏览器)有着这样那样的偏爱,但是笔者仍然需要诚实告诉你它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是一个好选择。当然它有着启动快速、界面简洁的特点,但是对于习惯了IE、Firefox界面的朋友来说也许这并不是一个好选择,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挥霍无度的家伙,所以2G内存是它的基础配备,因为就连笔者的4G内存有时都力有不逮,痛并快乐着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形容。

  使用Chrome至少也超过半年时间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都遇到过,分享一些使用的心得给大家,遇到问题可以尝试Google或者查看官方的“Google Chrome帮助”,都能够获益良多。

  关于快捷键

  Chrome的简约设计给网页留下了更大的空间,但是这种布局是以节省大量传统按钮、菜单为代价的,这也是很多朋友不习惯Chrome的原因。但是Chrome简单的外表下面掩藏着一颗强大的内心,熟悉一些快捷键能够让简洁与高效共存。

  最简单的标签操作:“Ctrl+T”新建标签,“Ctrl+W”关闭标签,也许很多人抱怨为什么谷歌浏览器没有恢复最近关闭标签的功能,其实你只需要“Ctrl+Shift+T”就能够恢复关闭的标签与窗口,当你也可以在“新标签页”完成这一操作。

  有时候需要开启一个隐身窗口访问网页,用鼠标去菜单里面找太麻烦,其实你只需要“Ctrl+Shift+T”就可以。是不是觉得查看下载内容特别麻烦,甚至还有专门的插件来方便大家访问,其实你只需要“Ctrl+J”就可以,查看历史记录“Ctrl+H”,加入当前网址到书签“Crtl+D”。

  上面列出的是一些常用的快捷键,不用特别去强记,多用用慢慢就熟悉了,然后你会发现浏览效率提升N倍,Chrome让用户重新发现快捷键的便利。如果你还想要查看高级快捷键,可以查看Google提供的Chrome在Windows、MacOS、Linux的快捷键列表。

  超级地址栏

  Chrome省去了传统的专用搜索栏,将搜索功能融入了地址栏,你输入一个关键词它会询问你是不是想要默认搜索进行搜索,右键选择内容快捷搜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笔者默认是Google,想要使用百度进行搜索怎么办,难道真的必须手动输入百度然后进行搜索?

  你先在地址栏输入baidu,也许你只输入了两三个字母就已经自动提示出了百度的网址,这时候你按一下键盘的Ctrl键,是不是变成用百度搜索了?这时候你可以输入想要搜索的内容进行搜索,Chrome不仅能够判断内置的搜索引擎,还会自动判断你搜索过的网站自动创建搜索引擎,这一功能在去年六月份的一篇文章中有谈到(Via),你也可以参考“在谷歌浏览器中执行搜索的方法”获得更多搜索方法。

  此外,Chrome的自动补全功能还足够强大,大多数人常访问的网站不超过50个,所以Chrome会根据你的输入即时调整提示网址,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不超过三次的输入就能够快速访问。

  资料同步与备份

  Chrome依托Google的巨大优势很早就实现了同步功能,现在同步功能已经支持书签、插件、设置、表单的同步,由于多种原因首次安装同步花费的时间“较长”,较长的时间可能超过十分钟,时间根据你的书签、插件数量不同会有差异,后续会自动进行增量同步。

  没有备份?是的,Chrome并没有备份功能,你只能导出自己的书签,对于设置、插件等内容并不能进行备份,而之前第三方提供的工具貌似不太好用。当然你也许会说可以手动备份“User Data”文件夹,但是这一数据不能跨版本使用,换言之换个浏览器版本你的备份就会失效。在没有好的备份工具之前,先用用同步功能吧,尽管有时候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插件与内存

  Chrome的插件素质距离Firefox看起来已经不是那么遥不可及,这让很多用户开始疯狂安装插件。笔者插件安装最多的时候超过40个,这时候Chrome的启动速度比Firefox优势开始缩小,并且由于Chrome的标签与插件都使用独立进程,在增强稳定性的同时笔者的内存资源就唰唰地耗费掉,任务管理器里面满满的“chrome.exe”,内存资源当然也被急速消耗,CPU占用也居高不下。

  在经过这一段噩梦后,笔者开始清理那些可有可无的插件,用WEB工具替换。将那些实现零碎功能的插件,用一个复合型插件代替,从而实现更小的系统性能消耗。现在笔者的插件数量还剩下15个,内存常规消耗在800M上下浮动,也许这依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对笔者已经合适了,并没有一个精简方案能够适合所有人,你可以有自己的减法选择。

Google Chrome

  没有了?是的暂时没有更多需要补充给大家的内容了,事实上这一份笔者自己的经验总结更像是一个中等程度的FAQ,如果以后笔者推荐朋友使用Chrome或者他遇到一些问题,笔者就可以直接把这篇文章抛给他,这实在是不错的想法。

  来源:XJP投稿,原文链接

2010年11月18日星期四

阿里巴巴与雅虎的生死博弈

  最近关于阿里雅虎的新闻少了很多,今天突然冒出一条阿里可能联合私募收购雅虎的消息,再次引起了大家对阿里与雅虎的关注。阿里和雅虎是什么关系?雅虎2005年用10亿美金加上当时活的还可以的中国雅虎做敲门砖,顺利拿下阿里巴巴40%的股份。中国雅虎是阿里的资产,雅虎是阿里的最大股东,所以雅虎才是阿里巴巴的实际所有者,当然如果阿里巴巴能够统一剩下的60%股东意见那是另外一码事。

  双方的位置在五年之间掉了个来回,五年前阿里巴巴虽然很火但是旗下的一些产品尚处于成长期,而当时的雅虎虽然受到部分来自Google以及新媒体的冲击,但是仍然闹闹把持住第一门户的位置;而今天阿里巴巴已经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旗下淘宝、支付宝等电子商务产品占据过半市场,无论投资者还是员工都持积极态度。

  所以有人说,当年雅虎投资阿里巴巴是拣了便宜,马云和阿里对于雅虎是有恩的。这说法极其不靠谱,首先五年前的阿里在雅虎眼里多半只能算是有潜力而已,这笔10亿美金现金投资对于雅虎来说也不算小数,更何况雅虎还把自己的小弟中国雅虎给搭进去了,颇有点和阿里同舟共济的感觉。而阿里巴巴正是利用了雅虎的10亿美金,抓住了机会大力发展旗下的淘宝、支付宝业务,2005年之后淘宝刚和易趣打了个胜仗,又面对国内众多的竞争者,雅虎的10亿美金对于阿里来说是雪中送炭,否则马云也不会傻到用40%股份作为代价,而五年时间阿里从中国雅虎得到的技术、人才回报更是不计其数,这些都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

  换言之,马云领衔下的阿里在五年前与雅虎的交易是心甘情愿的,是获得了足够回报的。而阿里自身发展对于雅虎的回报是阿里意料之中的,状况外的只是不知道自己这几年会发展这么快,而让雅虎获得的利益略微多了那么一点点而已,雅虎手里的阿里巴巴股权目前价值已猛涨至110亿美元左右。马云担心的当然不是这点钱,只要鸡还在自己手里,蛋还不是怎么要怎么有。但问题的重点是这鸡阿里不一定能抓得住,10月过后雅虎将有权增设一名董事,而投票权也自然水涨船高由35%增至39%,马云等管理层的投票权则从35.7%降至31.7%。

  猛虎在侧谁敢安睡,虽然从理论上说只要马云让阿里在自己手里更赚钱,雅虎毫无夺权的必要,毕竟马云再厉害也是给股东打工的,但是谁知道哪天雅虎就对阿里下手。虽然马云说过想从雅虎手里高价买回这部分股份,痛一阵子好过痛一辈子,但是人家雅虎也不傻,你的淘宝、支付宝都还没上市,那俩业务就连傻子都知道的潜力股,我现在卖不是亏大了吗?所以实际情况是马云想买,但是雅虎不想卖。

  有人就开始出主意了,要不咱国家帮你出出钱,把雅虎收购得了,然后国家入股阿里。马云心里在犹豫,这真要是从民企变成国企,各种各样的潜在影响实在无法小看,例如编制问题、官僚作风、领导导向等等,再说了收购了雅虎还真不一定玩得转,看看中国雅虎的命运就知道。后据传又有私募基金和其他大公司想要与阿里联手收购雅虎,然后与阿里进行分赃,但是驱虎吞狼也不是什么好对策,对于阿里来说也面临着新的风险。

阿里巴巴与雅虎的生死博弈

  来源:XJP投稿,原文链接

淘宝旗下一淘网如何避凶趋吉

  阿里巴巴旗下搜索网站“一淘网”日前上线,网页搜索结果由日前达成合作关系的搜狗提供,具有电子商务背景的一淘将会把开放式购物搜索作为重要定位,据称全网搜索功能将会于下周开放。

  一淘现在使用了淘宝编号为“浙B2-20080224”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目前也是由淘宝搜索中心负责,尽管一淘反复强调是“阿里巴巴旗下网站”,但是仍然难掩与淘宝的复杂关系。如果一淘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创业公司,那么自然不会有任何的忌讳;但是和淘宝这个最大的在线交易网站有了关联,一淘未来的发展可能不会那么一帆风顺。

  淘宝是一淘的助推器

  淘宝对于一淘初期的发展是有利的,至少淘宝大量的消费者与商家资源能够让一淘避免同类网站没有量的尴尬,至少依靠淘宝导入的购物流量足够让一淘的初期市场开拓顺利。淘宝商家不会介意单独建设一个购物网站,没准这一网站还是基于大淘宝平台,只要有流量、有钱赚一切好说。

  淘宝的知名度也有助于一淘吸引中小型购物网站加入,它们没有当当、京东的种种顾忌,有奶就是娘,中小购物网站将会是一淘初期抢占市场的重要目标。

淘宝旗下一淘网

  淘宝的反戈

  虽然一淘是出自淘宝,目前也是由淘宝在负责开发与运营,但是未来为了让其他购物网站放心,必然会将一淘从淘宝独立出去,这样同属于阿里巴巴集团的淘宝与一淘之间就会产生间隙。

  一淘需要购物流量来增强对购物网站的吸引力,在初期没有造血能力的时候,这些流量就只能够由淘宝导入。但是这部分导入的流量并不能给淘宝带来任何收益,而且这部分流量很可能流向淘宝的竞争对手们。短时间内阿里还能以集团利益弹压,但是时间一长必将会受到质疑。

  他们的矛盾几乎是不可调和的,一淘要分钱给别人然后自己才能赚钱,甚至这些包括淘宝的竞争对手,而淘宝是要把流量分给商家,一个开放一个封闭,当然并不排除未来双方进行置换的合作。

  淘宝竞争对手的质疑

  一淘的目标是开放式购物搜索,希望把京东、当当、卓越亚马逊这样的大型购物网站拉进自己的利益链条,他们赚钱的时候自己也能够分一杯羹。在获得足够用户的后将能够在与购物网站的合作中占据主动权,推什么竞价排名之类的也不是不无可能。

  但是一淘现在要走出第一步就很难,因为不管它怎么撇清,在大家的眼里它仍然是淘宝的小弟。如果真有一天把它养肥了,没准哪天倒打一耙和淘宝一起祸害自己,引狼入室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做。

  ——分割线——

  看来一淘的日子并不好过,有一个好的出身也难保一帆风顺,未来没准会陷入内角外困。他们现在能做的是: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对内积极争取阿里、淘宝、支付宝的资源支持,这在初期对于一淘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同时积极推动与淘宝的分割,尽量减少淘宝背景带来的影响;最后低调做事,依靠自己的行动来赢得购物网站的信任,看看现在当当、京东、卓越在内的所有购物网站均支持支付宝就知道,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苦的路。

  来源:XJP投稿,原文链接

iPhone应用程序推荐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一些笔者非常喜欢的iPhone应用程序。注意,并不怎么包括游戏,因为笔者不太喜欢玩游戏,要玩也只玩小游戏。这也有些遗憾,毕竟iPhone最大的卖点就是丰富的游戏了。本文主要是推荐实用的软件和系统工具。对新手应该帮助比较大,老鸟们也可以参考一下。推荐的不算是很全。而且本文也不提供下载链接与安装方法。请自己在Cydia、App Store或者网络上搜索。下面进入正文。

  第一类:系统工具类。

  1、iFile(注:不是App Store里的iFile,而是Cydia里的)。推荐指数:必装。

  越狱后,iOS的文件系统就可以随我们浏览了。iFile就是最好的工具。有了它,你就可以像浏览电脑里的文件夹一样浏览、修改、移动iOS里的文件。它基本上和电脑端的iFunBox一样强大;而且,在iFile里还可以安装下载下来的deb文件,很实用。

  2、QuickDo.推荐指数:必装。

  QuickDo拥有非常强大的手势操作。拥有这款软件之后,你可以完全脱离Home键,而且很多的操作都非常方便。退出程序、截屏、快捷程序、锁屏、语音控制,所有的这些操作都是如此方便。如果你没有装的话,还不会觉得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但是习惯这款软件之后,你会觉得以前的操作非常不方便。本程序是中国人开发的,请到官网购买支持之。只有20元,相对于它强大的功能,笔者觉得非常值得。

  3、QQ输入法。推荐指数:推荐安装。

  现在中文的输入法也有好几款了。像百度、搜狗,最近哈工大也出了一款输入法,还是完全免费。不过笔者觉得最好用的还是QQ输入法。百度输入法反应太慢了;搜狗笔者没用过,因为它至今还不支持4.x系统。比起笔者以前用过的百度输入法,QQ输入法有更多的键盘选项,更方便的调用和更快的反应速度。但是最近发现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在启用的时候会比较卡,有时候甚至会导致程序的退出。希望QQ下个版本能改进一下吧。

  4、iBlueNova.推荐指数:推荐安装。

  苹果为了保护版权,把蓝牙搞得这么封闭,基本上等于没有蓝牙。这款软件可以完全激活蓝牙,使你像在其它手机上一样使用蓝牙。

  5、FolderEnhancer.推荐指数:4.x必装。

  苹果在4.x上增加了一个强大的文件夹功能,让我们不必每次找程序都要翻好几页。但是像其它功能一样,这个功能只是最基本的,还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这款FolderEnhancer软件可以大大增强iPhone的文件功能。它不光能使文件可存储的程序个数不限于12个,可以全屏展示文件夹,更可以无限嵌套文件夹!

  6、CyDelete.推荐指数:必装。

  经常使用Cydia的朋友都知道想要卸载使用Cydia安装的程序的麻烦。每次都要忍受Cydia的龟速,卸载完之后还要卡很长时间。但是有了这款软件,你就可以像卸载ipa文件一样卸载用Cydia安全的程序。只要长按使之晃动,然后再点左上角的叉号,就可以卸载了,多方便!

  7、Safari Download Manager.推荐指数:必装。

  iPhone原配的Safari浏览器已经非常强大了,但是它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之一就是下载方面的不足。使用这款程序,可以很好地弥补这方面的缺憾。只要有链接,就可以下载!

  8、中国区地图校正。推荐指数:地图与定位使用者必装。

  我们知道,为了“保护国家机密”,我们屁民被禁止获知自己的准确定位,导致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正身处大江上或者荒野外。这款软件可以很好地使我们了解自己,让我们不再飘移。

  9、Install0us.推荐指数:必装。

  是不是在为每次安装ipa文件都需要用itunes作繁琐的操作感到不爽?有了这款工具,你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安装ipa文件了。只要把下载下来的ipa文件放到指定目录,然后在手机端就可以安装了。

  另,其它像iDos、电池医生、FreeMemory、Chronus、AppCracker的程序,笔者虽然装,但是感觉并不是很有用。大家感兴趣的就装着玩玩吧。

iPhone

  第二类:应用软件类。

  1、GoodReader.推荐指数:必装。

  GoodReader的功能灰常强大。它的功能包括:阅读、转移、删除doc、docx、xls、xlsx、ppt、pptx、txt、pdf、html、jpg、mp4等等几乎所有主流类型,除了chm(下面专门会讲),还可以与Dropbox等存储服务、Gmail等邮箱、Google Docs(需要特殊技术)进行绑定,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使用电脑传输文件,甚至还有FTP Server功能!实在是太强大了。绝对推荐。比起QuickOffice,它除了少了一个编辑功能(不过笔者觉得没有几个人会在iPhone上进行文档编辑吧,可能除了word文档,毕竟太麻烦了),在其它功能,包括阅读上,都要好得多。因此不太推荐QuickOffice

  2、iChm或者CHMate.推荐指数:有需要的可以安装

  两款软件差不多,都是用来阅读chm格式文件的,弥补了GoodReader的不足。它们的功能差不多,因此在此一并推荐,大家只要安装一种就可以了。另外,如果碰到中文乱码的话,请修改编码方式为中文类型的。

  3、全国公交线路查询、全国列车时刻查询、全国长途汽车时刻查询。推荐指数:推荐安装。

  这三款软件是一个系列的,都非常强大,是外出旅行的必备软件。尤其是公交线路查询,只要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它就可以自动帮你找到乘车方式;而且,它还是使用本地数据库,不用每次都上网;作者还提供了在线数据库更新,帮助我们更新最新的数据。全国列车时刻查询,甚至在有网络的情况下,携带查询剩余票数的功能,也很实用。

  4、W.TV.推荐指数:推荐安装。

  在所有笔者试用过的视频软件里,这一款是比较令笔者满意的。它的功能最全,也比较强大。虽然经常因为网络的原因要缓冲很长时间,但是总体还是不错的。

  5、Real World Alarm Clock.推荐指数:有需要的可以安装。

  App Store上有许多的闹钟软件,但这款可以说是最好用的。功能足够,设置简单,可以自定义音乐。对于简单的需求来说,够用就好。

  6、UC浏览器。推荐指数:推荐安装。

  Safari浏览器尽管已经比较强大了,但还是有一些问题。而最新版的UC浏览器,还是有它独特的优势的。比如可以自动调整文字,不必像在Safari里那样因为文字不够大而感到烦恼了。而且7.4版的UC还可以很方便地下载文件,更方便的是它可以安装ipa文件!

  7、软件游戏猎手。推荐指数:必装。

  这款软件是专门为大家推荐软件和游戏的,在里面可以找到很多实用的软件和好玩的游戏。而且它现在增加了限时免费软件游戏的功能,更加强大了。

  8、淘宝。推荐指数:推荐。

  不要说,购物非常方便。

  9、赶集生活。推荐指数:推荐。

  也不用说,赶集网官方出口,经常在赶集上逛的同学可以用。

  10、购便宜、百货查价助手、ZOL查报价。推荐指数:推荐。

  都是查价格的。购便宜可以比较包括淘宝、当当、卓越在内的价格,帮你挑选更便宜的。ZOL查报价则主要是查询电子产品报价的。

  11、Radio CN.推荐指数:喜欢听收音机并有无线网的同学推荐。

  iPhone上并没有接收电台的硬件,所以我们只能通过通过网络收听。这款软件包含了非常多的中国电台,可以说是同类里最实用的,足够我们用的了。警告:请不要使用手机流量!无Wifi的同学不要用!

  12、Opera Mini修改版。推荐指数:有需要的同学可以使用。

  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像twitter、youtube等网站在中国并不存在。不能肉身越狱,并且也没有VPN,但是又有特殊需要的同学可以下载Opera Mine使用。不过,原版的Opera Mini并不为我们提供此功能。因此请大家上网搜索教程,对软件进行修改。其实修改也非常简单。完成之后,你就可以无限制地浏览网页了。

  13、挖财。推荐指数: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安装。

  功能和界面都很好的理财软件。你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收入和支出,类别很详细,还可以通过帐号进行上传同步保存。

  14、大板凳。推荐指数:推荐。

  这是一款非常强大的论坛工具。通过这一款软件,可以登录非常多的论坛,经常上论坛的朋友可以使用。

  15、豆瓣电台。推荐指数: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安装。

  这是一款简单的在线听歌软件。它强大的地方在于,拥有智能选择功能!只要你花足够的时间听歌,选出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歌,它就能慢慢猜出你喜欢听的歌,并向你推荐。听的时间越长,它猜的越准。

  16、虾米电台

  也是一款在线听歌软件。它的功能更丰富,可以搜索歌手、歌名,也可以随便听听。

  17、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推荐指数:推荐。

  不解释。

  三:学习类。

  1、WeDict词典。推荐指数:推荐。

  这个软件的界面只是一般,但是它有一个强大的功能,就是能够导入从网上下载的词典。只要将下载的词典文件。dict和。idx放入指定的文件中,就可以添加词典了。也就是说,这是一款可以无限扩充的词典。而且,它还支持词语阅读,只要你导入了文件。

  2、Talking Dict牛津英汉高阶词典。推荐指数:推荐。

  这是一款非常强大的词典,优美的界面,强大的功能,还完整经典的解释,还有美式和英式发音功能,的确不可多得。

  3、VOA Player(两款)。荐指数:推荐。

  这两款软件,分别是Special English 和 Standard English.从中可以下载听力文件和对应的文章,听非常方便进行听力的训练。

  4、iDaily.推荐指数:推荐。

  这款软件也是英语听力软件,比上面两款还要强大一些,因为在这款软件上我们可以点击文章的任何部分,听力就可以从那个地方开始阅读,更加强大。

  5、班级表(Class Table)。推荐指数: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装。

  这是一个很好的课程表软件,可以设置班级、课程、上课地点,甚至还有单双周的设置,非常适合大学课程。

  四、游戏类。

  1、Montezuma.推荐指数:推荐。

  经典小游戏“蒙特祖玛的宝藏”iPhone版,炫丽的界面,流畅的操作,比电脑上还要好玩。

  2、QQ斗地主。推荐指数:推荐。

  有单机版和在线版。单机版虽然有点弱智,但是没有网络的时候还是可以玩玩的。而登录QQ的话,还可以在线对战。

  3、植物大战僵尸。推荐指数:必装。

  不解释。塔防类的游戏是最适合iPhone的游戏类型了。这款游戏就是个代表。

  来源:读者投稿,原文链接

2010年11月17日星期三

评专家回应对于天地图的质疑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10月21日在北京正式开通,开通以来的20多天里,它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也引起很多怀疑、指责和批评,有人指它信息陈旧,有人怀疑它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

  针对大量外部的质疑,武大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家们对此进行了回应,表示“天地图”现在不尽人意,但从战略层面来讲,中国必须有这样的东西。以下是部分测绘专家的精彩语录:

  1、专家:国家测绘局其实也有自己的卫星观测影像,“天地图”之所以不用,有两个原因:一是卫星影像在我国属于国家机密,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公开;二是我国卫星的分辨率同美欧等国比差距较大,分辨率确实差一些。

  解读:我们也有卫星地图,只是精度比美国民用卫星还差那么一点点,不好意思拿出手,更何况,虽然精度差,图像模糊,但上面的信息全都是国家机密,不能给尔等小民看。至于汶川地震时向美国人申请卫星图像的事情,说明我们的国家机密图像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用的。

  2、专家:美国有GPS,如果我们抱定靠它了,战时它把GPS对中国关掉,我们马上成了睁眼瞎。

  解读:美国关闭GPS怕什么啊,到时候我们把谷歌的卫星地图也关闭了不就没事了,要是觉得那时候关太迟,现在就把谷歌地图给封了,这样就不怕美国人关GPS了。不过目前的备战工作还不到位,首先测绘局的一班人马和项目应该先要搬进西北的山洞里去,实行“山、散、洞”(靠山、分散、进洞)的配置,否则美国一颗核弹扔到北京,把你们测绘局的这班专家送上西天,谁来领导我们来抵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啊。

所谓的泄密

  3、专家:对“天地图”的贬损,从字里行间看,有可能是竞争对手有意为之……对于一些人贬损“天地图”,那是出于一知半解。

  解读:专家说,在“天地图”的“卫星地图”的版权上钻牛角尖是不对滴,“窃书不能算偷……窃书!……专家们干的事,能算偷么?尔等小民认为这算偷,纯属无知的体现”。谷歌地图用DigitalGlobe的卫星图像那是泄漏国家机密,“天地图”用DigitalGlobe的卫星图像那是服务软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两者是不同滴。我们网络地图国家队从来没有在地图上标识来源的先例,窃你的图怎么了,我们不但窃你的图,还不给你发“执照”,找个借口把你赶走,这地盘上的油水就全归我们啦。

窃书不能算偷

  总而言之,测绘局只不过是中国纳税人支持的一个测绘机构,它的任务就是测量和绘制图表,测绘局不应该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即颁发执照,又与国内的互联网商业公司竞争网络地图服务,而应该回到自己的测绘本业。即使做软件,也要尊重知识和创新,引用别人的数据要注明数据来源,不要蛮横无理。我们不需要限制行业发展的衙门,我们需要帮助人类进步的创造和革新的企业。

  附录:网友vane(邮件vane.name # gmail.com)对中国必须要有“天地图”的评论和看法。

  针对“天地图”引起很多怀疑、指责和批评,为“天地图”提供核心技术的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士表示,“天地图”现在不尽人意,但从战略层面来讲,中国必须有这样的东西。”

  笔者觉得:首先肯定要确定,是中国必须有,还是中国要有这样的公司?或者说,谷歌是等于美国?还是美国的一家公司;第二这技术倒底是用来保密,还是用来推广,如果是保密,就不用着这么大张旗鼓,如果是推广,完全可以拿来主义;第三如果真是涉及国家安全,必须独立开发这个平台(怕人家到特定时候不给你用),那么这个平台的硬件设施是不是应该不要用国外的,数据库是不是应该不要用国外的,图形系统是不是应该不要用国外的,展示平台(指定IE浏览器)是不是应该不要用国外的,操作系统是不是应该不要用国外的,你不过是用国外的工具搭了一个积木,也好意思说自主产权,人家到时候学QQ对付360那一招,都不让运行怎么办?

  国外都是立争地图商业化,中国是要保住地图行政化。“当行政部门控制的钱几乎是研究经费唯一来源时,评判科技项目的指标不会是科技本身的内在价值,也不会是其市场价值,因为那些都不是行政部门项目决策的基础,而更重要的是关系,跟掌权人的关系远近,还有就是对行政部门官员升迁有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行政指标。”

2010年11月16日星期二

百度文库——彪悍的强盗

  互联网有着这么一群人,尤其喜欢慷别人之慨,拿别人的东西来给自己赚钱。等着正主找上门来就会大咧咧地表示这些都是用户上传,自己已经在网站的条款里面撇清了嫌疑,如果你们有问题可以找上传者,如果你们要删除麻烦拿出证据证明你是版权所有者。

  这是很多年前音乐网站惯用的借口,也是很多盗版小说网站惯用的借口,同时也是很多视频网站惯用的借口。现在大家听歌越来越习惯去正版音乐网站,一部分用户也开始习惯为小说作者的劳动付费,而各大视频网站也开始通过购买、版权合作等方式提高正版内容的比例,如果这种趋势一直保持下去状况会越来越好,但假设永远是假设。

  一种新类型的网站开始出现,他们借着用户上传的名义分享着各种资料,用着免费或者收费的名义使用这些资料,这里面有非版权内容,当然也有相当大比例的版权内容,他们享受着这种做法带来的巨大流量和不明真相用户的喜爱,同时收获的还有版权所有者的敌视。因为很多博客、网站发现,自己精心撰写、编辑的内容,都会在很快的速度就出现在这些网站上面,他们比你自己更关爱你的网站,他们撷取了更高的排名和流量,但是并没有给你带来任何回报,而且也没有得到任何通知。

百度文库

  这种类型的网站有曾经闻名遐迩的豆丁网,也有中文搜索巨头旗下的百度文库,还有知名购物网站淘宝网旗下的淘花网,还有一个不太有强大背景的360doc,也许还有更多我不知道的同类网站。它们的共同点是打着分享资料、分享正版的嘘头,做着有意忽视版权争议的盗版生意,给版权所有者设置维权障碍,把所有责任推卸给上传用户,然后自己悠哉悠哉享受大把流量的滋润。

  看到没有,这就是一群想要赚钱、却不敢担责任,打着各种擦边球做着肮脏恶心的事情,他们就是一群彻头彻尾的强盗。在用户上传的时候它不会要求给出强制的版权出处说明,等到你发现侵权的时候它却要你证明版权是你的,看起来它们更像是爷,而维权方更像是欲求不满的妓女,需要低声下气的周到服侍才能够换得一句回应。

  所以我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本人所有原创文章,拒绝来自百度文库、豆丁、淘花网、360doc等资料分享网站的任何形式分享、转载,这一声明从即日开始生效。欢迎附议。

  来源:XJP投稿,原文链接

关于支付宝转变的三大猜想

  支付宝刚开始只是一个为淘宝服务的工具而已,用户可以通过这里便捷地与淘宝卖家进行交易与支付,"支付-中介-收货-付款"链条中的一环。但当淘宝将电子商务这块蛋糕做得越来越大的时候,突然发现支付宝上面活动的现金流也变成一个越来越大的数字,他们在做电子商务配套支付的时候意外成就了一个网络支付霸主。他们开始越来越强调支付宝的独立性,在经过足够时间的考验后越来越多的淘宝竞争对手开始陆续加入支付宝阵营,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能够不增加风险的情况下方便客户支付,那实在是再完美不过的事情了。

  支付宝在电子支付这一块基本已经做到极致了,压倒性的市场份额优势让财付通、百付宝等电子支付工具面对支付宝只能感到无助。但是支付宝显然不会就此止步,未来的发展还将会作出更多探索。

  1、从支付到服务的转变

  支付虽然是交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通常也是交易的末端。现实中我们知道银行不可能去卖服装,银行不可能去卖手机,尽管它的用户群体确实有这方面的客观需求,但是这样做意味着大量的成本消耗,即便是银行针与信用卡合作商家的活动所得也不算丰厚。

  但是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第一互联网的所有推介都可以有准确数据,第二互联网产品相较于线下成交量成本要低得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支付宝开始支持花费充值、机票、酒店、点卡、彩票购买,它只需要嫁接现有成熟产品便能够从巨大用户量获取巨额收益,支付宝不仅要做交易的终端,更是要在交易的过程中分一杯羹。

支付宝

  2、从线上到线下的转变

  互联网虽然很强大,也许真的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否认现实(线下)交易的不可替代性。也许过不了几年,支付宝就会发行属于自己的预付费卡,这种卡片的余额与支付宝余额同步,你可以在各种商家的POS机上面使用这种卡片支付,甚至它的优惠和促销幅度远远超过传统借记卡、信用卡,支付宝积分可以直接抵现。它并不能被冠以借记卡的名号,但是支付功能上的差距似乎并不明显。

  这一权利在之前央行颁布的第三方支付管理条例中被注明,而支付宝正是第三方支付转正的最大获益者。也许你会疑问支付宝如何进入现有的POS机网络,如果有卡不能刷那一切都是白搭。首先支付宝可以和银联等现有POS机网络合作,或者它可以收购一家领域内资质完善的公司,另外遍布小商超的拉卡啦自助终端也接受过来自阿里巴巴的投资。

  3、从编外选手到正式选手的转变

  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支付宝已经不需要再为牌照问题去担心,不用再为哪天突然被关闭而提心吊胆。但是对于支付宝而言,网络支付只是一个小战场,未来的更大挑战是与传统银行业的竞争,这是互联网与传统的又一项对决。

  所以才会有阿里巴巴收购民生银行的绯闻,乃至最近的阿里巴巴将会成立自有商业银行的传闻。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它与传统银行最大的差距不在资金或者用户数量,在有些数据上面甚至还远远超过传统银行,它最紧迫需要的是一个银行资质,有了这个资质那么支付宝才能够真正插上腾飞的翅膀。从传统到互联网的转变很难,但是要从互联网的思维转型到传统倒是要容易得多。

  服务化、实体化、正规化将是支付宝未来进一步推进的战略,支付宝不止是支付,或许未来还真会有阿里巴巴银行,这一切都让我们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来源:XJP投稿,原文链接

2010年11月15日星期一

360浏览器极速版

  360浏览器在Google开源浏览器Chromium的代码上进行了修改,推出了“无缝双核”的“360浏览器极速版”,该浏览器的界面和谷歌浏览器(Google Chrome)的界面几乎一模一样,该版本浏览器可正常访问QQ空间。

  Chromium是一个由Google主导开发的网页浏览器,以BSD许可证等多重自由版权发行并开放源代码。Chromium的开发可能早自2006年即开始,设计思想基于简单、高速、稳定、安全等理念,Chromium是开发版本,更新速度快,而谷歌浏览器Google Chrome为公开发布的稳定版,能自动更新。普通用户通常安装Chrome更为合适一些。

  Chromium的授权是基于BSD许可协议的,BSD开源协议是一个给于使用者很大自由的协议,使用者可以自由的使用,修改源代码,也可以将修改后的代码作为开源或者专有软件再发布,可以进行任何形式的产品化和商业化而不必开放源码,但需要在版权声明中包含原来代码中的BSD协议。BSD许可协议算是最为宽松授权许可之一,因此360对Chromium进行商业集成理论上应该不算违法。但如果使用的是GPL的话,就必须也开源才行。

360浏览器极速版

  360极速浏览器是Chromium浏览器的一个并行分支,以webkit作为内核,在原版的基础上添加了更多适合中国人的功能,超级拖拽、鼠标手势、快速关闭等实用功能,内置了兼容IE浏览器的引擎,提供了极速、兼容模式的切换按钮,访问网银类网站会自动切换到兼容IE模式。在一些浏览器的细节方面,360极速浏览器将界面做的和IE、Firefox很类似,特别是提供了地址栏的网址下拉列表功能,让IE和Firefox用户能够保持原有的习惯。

360浏览器极速版

  在扩展程序方面,点击“获得更多扩展程序”后,会发现打开的是360提供的扩展程序网站,鉴于Google Chrome的扩展网址经常被屏蔽,这也算是一个保证用户体验的替代方案。

360浏览器极速版

  在浏览器同步功能上,默认360极速浏览器使用的是360提供的收藏夹等信息同步功能,数据保存在360的服务器上。点击“选项”-“更多设置”-“开启Google同步服务”后,可以使用类似Chrome浏览器的同步功能。

360浏览器极速版

  重启浏览器之后,在“选项”-“个人资料”-“同步”中,就可以按照原有Google账户的方法设置浏览器数据同步。可同步的数据包括“自动填写”、“偏好设置”、“收藏栏”、“主题”、“扩展程序”。

360浏览器极速版

  需要注意的是,在输入Google用户名和密码的界面,360浏览器没有说明是否会保存用户的Google帐号和密码。

360浏览器极速版

  总的来说,360浏览器虽然提供了使用Google帐号登录的功能,但在没有明确提示的情况下,我个人还是不太敢使用,万一哪天来个云指令把我Gmail密码收走就麻烦了。不过该浏览器如果推广开来,对于消灭那个让前台设计师痛恨的IE6浏览器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其使用体验总的来说还算可以。

我所积累的20条编程经验

  编者按:原文作者乔纳森·丹尼可(Jonathan Danylko)是一位自由职业的web架构师和程序员,编程经验已超过20年,涉足领域有电子商务、生物技术、房地产、医疗、保险和公用事业。正如乔纳森在文中所言,本文适合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刚入门的程序员。如果你已是高级开发人员,或许你能在本文中看到自己的身影。

  从11岁时,我就一直在编程,并且一直都很喜欢技术和编程。这些年来,我积累了一些艰难又容易的经验。作为一名程序员,你或许还没这些经验,但我会把它们献给那些想从中学到更多的朋友。

  我会持续更新这些经验,我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感想,但就我这20年来看,我想下面这个列表中基本不需要增添额外的东西了。下面就是我至今最难忘的经验。

  1. 估算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时间。不要怕,承认吧!我曾见过一些程序员为了解决一个特殊问题而坐在显示器前面8小时。为自己定一个时间限制吧,1小时、30分钟或甚至15分钟。如果在这期间你不能解决问题,那就去寻求帮助,或到网上找答案,而不是尝试去做“超级堆码员”。

  2. 编程语言是一种语言,只是一种语言。随着时光推移,只要你理解了一种语言的原理,你会发现各种语言之间的相似之处 。你所选择的语言,你应该觉得“舒服”,并且能够写出有效(而且简洁)的代码。最重要的,让语言去适应项目,反之亦然。

  3. 不要过于注重程序的“设计模式”。 有时候,写一个简单的算法,要比引入某种模式更容易。在多数情况下,程序代码应是简单易懂,甚至清洁工也能看懂。

  4. 经常备份代码。在我年轻时,我就有过因硬盘故障而丢了大量代码的经历,这经历很恐怖的。只要你一次没有备份,就应当像有着严格的期限,客户明天就需要。此时就该源码/版本控制软件大显身手了。

  5. 承认自己并不是最顶尖的程序员 - 知不足。我常想,我对编程了解已足够多,但是总有其他人比你优秀。正所谓,“一山总比一山高”。所以,向他们看齐吧!

  6、学习再学习。正如第5点所说,我经常会在手里拿一本计算机或编程相关的杂志或书(不信,可以问我的朋友)。诚然,总有很多你不知道的技术,你可以从中学习以保持不落后。如果你有一种灵巧的方式来获取你需要的新技术,那你每天都应该坚持学习。

  7. 永恒的变化。你对待技术/编程知识,就应像你对待股票一样:多样化。不要在某一特定技术上自我感觉良好。如果那种技术或语言已经没有足够支持,那你还不如现在就开始更新你的简历,并启动培训新计划。我能保持前行的主要原则是什么呢?至少了解两到三种语言,所以,如果某种语言过时了,你在学习新技术的时候还可以依靠另一种语言。

  8. 提携新人。协助并且培养初级/入门的开发人员学习优秀的编程方法和技巧。也许你还不知道,在帮助他们向更高一层前进时,你自己也在向更高一层提升,你会更加自信。

  9. 简化算法。代码如恶魔,在你完成编码后,应回头并且优化它。从长远来看,这里或那里一些的改进,会让后来的支持人员更加轻松。

  10. 编写文档。无论是Web服务的API,还是一个简单的类,你尽量编写相应文档。我曾经引以为豪的代码注释,因过度注释而有人指责。给三行代码加一行注释,只需要你几秒时间。如果那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技术,千万别担心过多注释。如果你能很好做好自己的工作,大多数架构师、后备程序员、支持组都会感激你。

  11. 测试、测试再测试。我是一名黑盒测试粉丝。当你完成编码后,你“被认可”的时候就开始了。如果你们公司有QA部门,如果你的代码中有错误,那你得到的评论,会比项目经理还多。如果你不彻底测试自己的代码,那恐怕你开发的就不只是代码,可能还会声名狼藉。

  12. 庆祝每一次成功。我见过很多程序员在解决编程技术难题后,会和同伴握手、击掌或甚至手舞足蹈。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碰到“顿悟”。如果一个程序员高兴地跑来叫你去看他的非凡代码,也许你已经看过这样的代码100遍了,但你也应该为了这个家伙而庆祝第101次。(编者注:《庆祝成功的九种方式》。)

  13. 经常检查代码。 在公司,你的代码要经常检查(包括自查和其他同事检查)。不要把别人的检查,看成是对代码风格的苛求。应该把它们看作是有建设性的批评。对个人来说,经常检查你的代码并且自问,“我怎样才能写得更好呢?” 这会加速你的成长,让你成为一个更优秀的程序员。

  14. 回顾你的代码。在看到自己以前的代码时,通常会有两种方式:“难以至信,这代码是我写的”和“难以至信,这代码是我写的”。第一种往往是厌恶的语气,并在想如何改进它。你也许会惊叹,旧代码也能复活成为一种更好的程序,甚至是一个完整的产品。第二种通常带着惊奇和成就感。开发人员应该一到两个自己完成的项目成果,能让众人不禁而立并注目而观的项目。同样,基于你优越的编程能力,你可以把过去的程序或项目拿出来,把它们更新为更加优秀的产品或想法。

  15. 幽默是不可缺的。在我20年的开发生涯中,我还没有碰到哪位程序员是没有幽默感的。实际上,干我们这行,幽默是一项必备品。

  16. 谨防那些无所不知的程序员,不愿分享的程序员,还有经验不足的程序员。当你遇到这几种程序员时,你自己要谦虚。无所不知的程序员,更想当一个英雄而不是团队成员;保守的程序员则是在编写着他们独享的代码;而经验不足的程序员则会每十分钟就来问你一下,当代码完成后,代码已经是你的,而不是他们。

  17. 任何项目都不会那么简单。朋友、家人和同事曾请求我仓促做一些事情,仓促做一个程序或者网站。对于这样的事,应该从双方做计划,才能做出令两方都会满意的东西。如果某人起初只是需要一个使用Microsoft Access的、只有有3个页面的网站,但来就很可能变成一个有15个页面的网站,并使用SQL Server,有一个论坛,还有一个定制的CMS(内容管理系统)。

  18. 任何时候不要想当然。假如你承接一个简单的项目,你可能会认为某个部分可以轻松完成。千万别这样想!除非你有一个类、组件、或者一段已经写好的代码,并且在现有的项目已经测试通过。不要认为这将是很容易的。

  19. 没有已经完成的软件。曾经有一位程序员告诉我,没有软件是已经完成的,它只是“暂时完成了”。这是明智的忠告。如果客户还在使用你写的程序,并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如果有机会,你仍在更新它,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这让你不断地前行。

  20. 耐心是一种美德。当客户、朋友或家庭成员用电脑的时候,他们也许会受挫,进而想砸电脑,或气冲冲地离开。我一直在告诉他们,“是你掌控电脑,不是电脑掌控你。”对于用作编程的电脑,你要有一定的耐心。一旦程序员知道问题所在后,他们就会站在电脑的角度看问题,并且说“哦,这就是为什么它是这样做。”

  编者后话

  对本文深有感触!虽然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其中朴实的道理,其实并非只适用程序员,同样可以扩展到其他行业。记得以前练字时,总感觉当时写得很好,但后来回头再看时,也会想“这居然是我写的字!”

  来源:伯乐在线投稿,原文链接

2010年11月14日星期日

影著协不应是版权利益争夺者

  “版权”在国内闹了很久,韩寒欢迎谷歌60元收录他的著作,国内版权机构计划收取卡拉OK歌曲使用费,一些互联网公司如百度的视频网站奇义和盛大的bambook打正版旗号走市场。最近关于版权的争议中,影著协可谓闹得风风火火。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影著协)理事长朱永德10月13日宣布,2011年1月1日起,国内网吧、长途大巴播放电影必须向“影著协”缴纳一定的版权费用。就最近的发展来看,影著协好像遇到了不小的问题。如果把推进版权正规化发展看做好事的话,如果影著协确实如他们所宣称的那样“在决定执行这项政策的时候做了在各地做了很多调研”的话,影著协似乎吃力没讨着好。

  至于原因,不外乎两方面。

  一来是影著协朱理事“把事儿说的太细”了。朱理事称“将聘请地方上有人脉关系的人员进行收取”版权费用。这话说得很符合国情,但也刺激到国情下很敏感的广大屁民们。“有人脉关系的人”都是些什么人?

  二呢,无非是因为利益。为什么目前国内版权规范不完整,为什么影著协要施行版权收费政策,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利益的原因。影著协要求国内网吧、长途大巴播放电影必须向其缴纳一定的版权费用,这必然造成影著协与国内网吧、长途大巴等的利益冲突。他们或许想凭什么我赚钱不容易,平时要供的佛就不少,凭什么这么容易让你影著协再插进一腿。再者,影著协你收了钱怎么分配,电影的版权也不是你影著协的。所以影著协宣布收取电影版权费用后,就有不少版权公司跳出来表示反对。

  这样一来,影著协已经不讨好于国内网吧、长途大巴等利益输出方和版权公司这样的版权输出方了。影著协要求国内网吧、长途大巴不应提价来应对增加的版权费用。似乎影著协的此举是欲讨好于网吧及大巴的使用者。在羊子看来,这样的要求一来没有合理性,网吧、大巴以前收取用户的费用中并不包含版权费用,为什么在向影著协缴纳版权费用后不能提升价格以应对增加的成本?二来,这样的要求不具有强制执行性,影著协能干涉到网吧、大巴收取费用制定吗?最后无非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看明白这点,影著协也不讨好于网吧、大巴的使用者。

  有人要说,不讨好就不可以做吗?

  是的,可以做。而且在我看来,推进版权规范化发展从来也不是件容易讨好于人的事情。你想,消费者之前都没有为版权消费的想法和行为,你现在要他们买一样的东西要掏出比以前多的钱,人能答应吗。我说这话,当然不是在为影著协辩解。谈到这,我就要说下我对于影著协施行电影版权收费政策的看法。在我看来,影著协应该是为版权规范化发展在影视创作者、版权公司、影视使用者和消费者各方间的协调者,而不是目前只顾收钱的利益机构。影著协脱离了利益纠葛,身份从利益争夺者到利益引导者的转变,无疑有利于国内版权规范化的发展。

  来源:读者投稿,原文链接

2010年11月13日星期六

Google推出Google Instant Previews功能

  Google今天在其搜索产品中添加了一项新功能,即Google Instant Previews(谷歌即时预览)。该功能使用户可以在搜索页面页面中直接以缩略图的形式预览每个搜索结果,而不必一一点开搜索结果页面的网页链接。

  当用户在Google进行搜索的时候,将鼠标移动到搜索结果上,或者点击放大镜图标后,用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搜索结果右侧空间内看到网站预览图片。此外,Google还会在缩略图上方显示方块,显示包含搜索关键词的重要文字信息。

  谷歌宣布,已经在全球范围同步对其搜索服务进行升级,全球的网民都会看到这个“即时预览”的功能,从而在用户搜索结果中直接显示相关网页的“快照”,并让每次搜索时间节省2到5秒。

Google推出Google Instant Previews功能

  Google称,推出这项功能的目的是帮助用户避开不相关的网站或界面不合用户口味的网站,同时提升用户在Google的搜索体验。

  不过,Google的HTTPS搜索目前并没有增加这个功能。

  早先,Google曾经推出Google Instant功能,该服务可在用户输入搜索框时,根据用户浏览记录和习惯,不断预测搜索内容并实时将搜索结果展现出来,而不必等待输入完成或点击“搜索”。

2010年11月12日星期五

苍井空入驻新浪微博

  日本女星苍井空在11月11日,传说中的光棍节,正式开通新浪微薄,希望借此平台与中国网友增进交流,9点15分账号刚一开通,便引来大批粉丝围观,微博开通不到两小时,粉丝逼近4万,可见人气之高,想必也为喜欢苍井空的广大宅男们填上一丝节日色彩。

  火爆Twitter

  苍井空,这位1983年出生的日本女优已经几次在互联网上被中国网友热捧,自从今年4月11日苍井空注册了自己的Twitter账号后,就有中国网友源源不断到Twitter围观,苍井空起初只有两千多粉丝,在中文圈Twitter圈传播之后,一天内粉丝猛增一万三千人。苍井空看到自己的粉丝数高涨,十分感动,特意用中文写了篇博客,与中国网友互动,在Twitter中她称自己的粉丝为“球迷”,一度被传为佳话。 

苍井空的Twitter

苍井空的Twitter

  4月26日,苍井空又通过她的官方博客和Twitter为青海玉树地震义卖募捐,她在博客中说:“日本也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对别国的地震也是感同身受。”最后她募集到10万日元,并通过日本红十字会捐出,此举让中国网友颇为感动,很多网友称她为“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

火爆Twitter的苍井空接受香港有线电视专访

  6月17日,苍井空来华代言久游网旗下网游《勇士OL》也引发玩家热议,发布会邀请了日本人气女星苍井空到场与玩家现场互动,引起网友无限遐想。不过后来,久游网的这次活动遭到了文化部的批评,不得不为涉嫌网络低俗营销发致歉信。

苍井空的Twitter

  新浪微博超越Twitter

  苍井空注册Twitter造就了今日的成功,截至11月12日,苍井空在Twitter上的Followers数已达128568,然而,对于中国网民来说,使用新浪微博的用户要远远多于使用Twitter的用户,这大概也是苍井空开设新浪微博的主要原因,因而在11月11日,她又在新浪微博开设了自己的官方账号,而这一天,也是她的27岁生日。

  苍井空的新浪微博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微博开通不到两小时,粉丝逼近4万,仅仅六个小时,苍井空的粉丝数就已达到13万,超过了她在twitter的总粉丝数(128313),过了一天时间,苍井空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数就达到了22万的惊人记录,几乎是她Twitter粉丝数总和的2倍,也创下了迄今为止新浪微博最快的粉丝增长纪录,可见新浪微博和苍井空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

苍井空的新浪微博

苍井空的新浪微博

  目前苍井空的新浪微博只发了一条微博:“中国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苍井空。十分高兴能和大家见面。我在新浪的微博正式开通了,希望今后能通过新浪微博和大家交流,还请大家多多关照。”文字后面是她抱着新浪的公仔拍摄的一段中文字幕致谢视频。目前,该条微博的转发数为47699,评论数为32196,苍井空新浪微博的自我介绍是“大家好,我是苍井空。在亚洲很有名的哦!我有时演电影,有时唱歌,有时在电视节目中露露脸。为了能和大家更好的交流,我正在努力地中文学习ing”,新浪微博对于苍井空的认证介绍是“日本女星”。

  有Twitter网友称,自从苍井空上了新浪微博,大陆网友翻墙上Twitter的动力又会降低不少了。

  从苍井空火爆微博的现象可以看见,微博天生就有强大的名人效应,新浪网优秀的运营又将这个名人效应放大到最大,而另类名人效应更强,其传播效应更为凶猛。苍井空一天增加20万粉丝的惊人记录,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韩寒三天增加3万粉丝的记录。可算得上一个不小的轰动。

  苍井空新浪微博的地址:http://t.sina.com.cn/1739928273

电视推广和网络推广实例对比

  11月7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播放了《揭秘网络推广》,对以网络推手和网络打手为代表的网络公关行业进行揭秘。抨击打着“网络推广”等幌子进行不正当商业竞争的行为。

  焦点访谈称,形形色色所谓的网络营销推广机构,通过各种手法几乎控制着国内所有的主流论坛,雇用了大量的网络水军,已经可以轻易操纵舆论,而这些网络炒作以色情、暴力、低俗为准则,以暴露隐私和负面消息为切入点,然后“澄清”,骗取网民的同情……雇用网络“水军”(五毛党)发帖,左右舆论风向,甚至不用五毛,一帖只需要两毛三毛即可。

  正当腾讯和360的网络大战进行到高潮阶段,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推出这个节目,也从侧面向那些热衷于网络公关炒作的公司敲响警钟,然而在整个节目中,却有很多不很专业的描述,使得整个报道的客观中立性遭到了质疑。

  偷换概念,以偏概全

  对于大多数网民来说,“网络营销推广”对他们来说是个很陌生的行业,显然,央视的记者对这方面的知识也不很了解,在节目中,仅仅通过采访几家并不正规的所谓“推广公司”(实际上搞的是网络水军),就以偏概全,将他们所运作的“社区推广”夸大化为“网络推广”,混淆了网络推广基本概念。

  实际上,网络推广的含义很广泛,所有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的活动都可以被称之为“网络推广”,被推广对象可以是企业、产品、政府以及个人等等。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09调查中国93%的企业没有尝试过网络推广,而在国外发达国家只有16%的企业没有进行网络推广。这一调查研究表示中国互联网还处于萌芽阶段。

  网络推广常用的方法包括:搜索引擎推广(例如SEO、竞价排名推广、关键字广告、搜索联盟等)、目录网站登录(目录、在线黄页、网址站等)、电子邮件推广(非垃圾邮件)、社区推广(百度知道、QQ群、论坛推广等)、博客营销、微博营销、SNS营销等等。其覆盖面非常广泛,其中搜索引擎推广渐称主流,据艾瑞咨询的《中国互联网市场年度总结报告2009年》显示,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206亿元人民币,其中搜索引擎广告市场规模69亿,同比增长率达到了38.2%的高速增长态势。

网络广告比例

图1:2003-2009年中国网络经济核心行业市场结构(来源:艾瑞咨询)

  中央电视台在这个报道则在节目中偷换概念,以论坛社区推广替换网络推广,误导观众,让大多数对于互联网一知半解的电视用户对于网络推广产生不信任的心理阴影,对于整个互联网广告行业进行了较为拙劣地抹黑。

  网络推广火爆的原因:价格低、效果好

  中央电视台这个报道刻意回避了一个事实,就是为什么当今“网络营销推广”这么火爆,为什么人们不愿意去电视做推广而宁愿在网络做推广,这背后深层的原因是什么。使用过网络进行推广的企业都会明白这里面的原因:网络推广价格低廉,效果显著。

  无法否认,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在上面做广告当然效果好,但问题是中央电视台的广告价格也是高的惊人,根据央视的广告报价,晚上7、8点左右,10秒钟的广告价格高达94000元,相信这样的价格一般的企业都难以承受,个人则更接受不了。此外,广告内容还必须经过层层审批,有些广告有钱也不一定能放,想在中央电视台上“出名”,对于普通人来说,简直就像一场“白日梦”。

  而现在,一些人的梦想却可以圆了,网络推广价格低、效果好,一个好的网络推广方案能够以很低的价格获取最大化的收益,像芙蓉姐姐、凤姐这样的“网络名人”,以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没有互联网这样的渠道是根本红不起来的,网络推广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灰姑娘”一样的格林童话,让那些默默无闻的“草根”一跃成为“网络红人”,试想如果仅仅只有电视台这一个媒体,这些“灰姑娘”早就因为低俗、庸俗加媚俗而被扫地出门了。

  电视台可能非常怀念以前没有互联网的日子,那时电视台做为一个唯一垄断的强势媒体,成功地垄断所有线上线下的媒体的话语权,对于那些电视广告客户来说没有其他选择,必须接受这个垄断行业的高昂价格。电视在那时更是一个强大的“卫道士”,不符合所谓电视“道德规范”的那些人根本没有任何露脸的机会。

  互联网的诞生是一场新技术革命,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和发展起来,甚至成为了一种“新媒体”,这显然引起了传统电视媒体的警惕和敌视,当本来属于电视台的广告收入纷纷被互联网公司拿走之后,电视媒体就开始不厌其烦地妖魔化互联网,开始对互联网的各种业务进行了刻意的抹黑和妖魔化,他们声称互联网存在着有害信息,破坏了社会道德,互联网的文化则是三俗。是啊,电视媒体实在不愿意失去目前这个低智商社会,他们掌握着大众的话语权,并驾驭和管理着大众,大众最好都是低智商的笨蛋,因为笨蛋是最容易管理的,笨蛋不会思考。

  网络营销的大趋势

  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广告商认识到在线广告是一种低价格、高效率的广告,广告商已经逐步从电视媒体转移到网络媒体。在美国,YouTube网站的影响力堪比电视台,而在中国,互联网做为一个媒体却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阻碍和压力。

  据《201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的数据,2009年中国电视广告收入达675.82亿元,增幅10.94%,而中央电视台广告同比增加了0.44亿元人民币,这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成绩还算不错。然而,早在2010年初业内预测的电视广告将分流于网络营销推广等新媒体,这显然已在网络广告的成绩中有所体现。

  然而,这依然比不过新媒体前行的步伐。2009年电视广告价格不断上涨,广告主在难求好的时段和预算不充足的情况下,纷纷寻找其他的传播渠道,而优质的新媒体资源恰好适合预算分流。网络营销推广成为了广告主最新最便捷的机会,而网络广告也很快地进入了盈利的阶段。在全球广告市不景气的映衬下,中国2009广告市场却逆势而上。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前三个季度的广告支出已经上升至540亿美元,创下了同比增长12%的好成绩。这是整个广告市场的成绩,而电视广告却面临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处于我踏步你升高的局面之中。

  《201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网络广告营销市场营收规模2009年达到193.3亿元,同比增长为13.8%,而预计网络广告营收规模在2010年可以达到235.9亿元,增长率约为22%。摩根士丹利在关于中国媒体的报告中称,在五年前搜狐和新浪两家广告收入总和只是中央电视台广告收入的5%,但如今却已经增长为中央电视台广告收入的五分之一,这个数据已说明了网络广告的增速无比惊人。

  对于国内的中小企业来说,也会面临这样一个抉择,就是用什么样的资金做广告能获得最大的回报,在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全国性电视媒体做一个植入性广告,到底投资回报率有多少?这应该是所有中国的中小企业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中小企业一般钱都不多,非常注重广告投入的实际回报而非品牌,戴维尼钻石老板曾经在今年4月份的百度营销行的推广会议上向大家公布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他在中央电视台投入几千万的广告费所得到的回报,还不如在百度推广上投几万元广告值,这种说法有根据吗?电视推广相比网络推广真的就这么差吗?我恰好有机会,我的一个小小的论坛能够意外的获得了一次央视植入性广告的机会,可以通过实际的数据统计来揭开这个谜底。

  实例测试电视推广效果

  我的这个论坛之前大约每天不到30人的流量,其流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当作一个新网站来分析。而这个论坛却无意之中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显示了几秒钟,那么这个“植入式广告”带来的访问量有多大呢?很多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人员可能都会对这个论坛那些天的后台统计数据感兴趣,是的,通常企业要花几十万、上百万才能知道的电视广告投放效果,我这里通过后台数据就能得出相应的报告,这个数据报告对于中国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具有绝对意义的参考价值。

  广告时间晚上8点左右,广告长度10秒,根据央视的广告报价,这样的广告价格为94,000元。广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电视新闻的植入性广告报道。第二阶段:门户网络跟进报道,带动其他论坛、博客的报道。平时的普通广告通常不会有第二阶段,因此这个案例具有一些特殊性。

网站数据统计分析

图2:网站一个月的数据统计分析

  前后一个月,该目标网站总共的访问统计数字如下:83,776 访问数,142,379 综合浏览量,1.70 每次访问页数,66.07% 跳出率,00:01:06 平均网站停留时间,94.73% 新访问次数百分比。流量来源数据是:搜索引擎57,526 (68.67%),直接流量13,156 (15.70%),推介网站13,094 (15.63%)。

  下面,我们对这些数字进行一些研读:

  1、广告播出当天,整个电视媒体带来的网络流量仅仅7000人。这个数字是令人震惊的,按照94,000元的广告报价,平均每个点击高达13元,而目前搜索引擎推广的平均点击价格只有4毛钱甚至更低,从价格上看两者差距很大。

网站数据统计分析

图2:网站按小时统计一天的数据

  2、流量水平非常低,跳出率高,访问页面数少,平均网站停留时间低。说明流量质量较低,目标用户很少,远远低于搜索引擎广告的精准度。

  3、为了测试这些流量的实际商业价值,我使用AdSense工具来进行分析,Google可以通过AdSense来测算出一个点击的实际商业价值,并能成功排除大部分无效点击和无效流量,根据测试,这一个月内,AdSense点击数总共为1104次点击,实际点击单价大约为每个点击3美分,总共通过AdSense可以获得的点击收入为36美元,而这些点击对应的电视广告费报价高达94000元。

  4、流量来源大部分是来自搜索引擎,这也说明电视用户记不住网址,只能记住中文名称,因此在电视推广前起个好听的名称,并使其在百度等搜索引擎排名第一,这至关重要,否则就只能给别人带去流量了。从百度指数上来看,该名称的关键词在新闻播出之后几天有大幅提升。

网站数据统计分析

图3:百度指数上的数据统计

  广告播出之后,大量的网络媒体进行跟进报道,这是普通广告用户所没有的。这也是央视新闻广告特有的价值,央视新闻广告在播出之后,会产生极强的中央示范效应,带动全国媒体的大量转载、跟进,瞬间转遍全国。这种电视媒体带动门户网络媒体报道,使得该论坛流量在第二天达到最高。

网站数据统计分析

图4:网站一周数据统计

  尽管如此,总共一个月算下来,该目标网站的访问数也只有8万多次,还不到一个中型网站一天的访问量。

  需要注意的是,普通的电视广告并不能驱动门户网络媒体的跟进,只有植入式且带有新闻价值的广告才有可能带动网络媒体的跟进。因此实际运作的话,企业做电视广告的效果可能远远没有我这个论坛的效果好。

  结论:

  1、电视广告带来的用户具有较大不可控性,集中访问量大,如服务器性能不好的话,往往会造成服务器宕机,造成其他用户无法访问。

  2、电视广告给网站带来的流量远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大,完全不适合电子商务网站使用,电视广告更适合于日常的线下产品的营销推广。

  3、用户群较杂乱,有效用户少,潜在和目标客户更少。

  4、三天效应,广告节目播出后的第三天流量将恢复到广告播放前的状态。

  因此,从这些实际数据结果来看,的确验证了戴维尼钻石老板所说的话,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通过电视媒体进行电子商务营销,投资回报率几乎为0,这位在网上销售钻石的老板当初也是投入几千万费用到央视的广告,结果得到的回报还不如百度推广上投几万元的广告多。搜索引擎的推广广告是典型的“精准营销”,完全克服了电视广告的种种弊端,投资回报率(ROI)远远高于电视广告。

  网络推广——企业电子商务的首选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网络推广中效果较好的是搜索引擎推广,这种推广的具有持续性、精准性、低价格的特点,投资回报率很高,相比电视的广告推广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相比之下,电视广告因为价格高昂,因此不得不陷入电视购物广告的怪圈之中,电视观众每次换台,都会发现同时有若干台在播购物节目,“吹嘘”的产品包罗万象,甚至还有许多闻所未闻的新奇特商品,表情夸张的主持人,激情洋溢地反复给观众洗脑:某产品如何高科技,如何多功能,如何比同类商品价格低,然后用限量版把观众的心挑逗得怦怦直跳,“赶紧拿起电话订购吧”,狂热、欣喜、躁动、兴奋的语调,千方百计地勾住观众的购物欲望。

  然而,很多电视上看着听着都很完美的商品到了消费者手中,一切都变了:产品质量有瑕疵、效果不如意、售后服务没有保障及退货无门等问题让消费者十分头痛。

  据一项关于电视购物的调查显示,认为电视购物广告存在虚假成分或夸大效果的占62%,认为电视购物产品的价格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并不便宜的占52%,认为电视购物产品的售后服务不好的则超过了一半。而电视台因为获得巨大的广告收益,因此对于自己开办的这种具有明显欺诈性“电视购物”服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当网络营销推广的商业模式已经极大地威胁到电视台现有的广告盈利模式的时候,电视台又利用自己手中的舆论特权,挥舞大棒不断妖魔化网络推广和搜索引擎推广,丑化中国的搜索引擎企业(例如百度谷歌),丑化中国的网络推广行业,误导那些不明真相的观众,也难怪中央电视台被广大网友讥讽为CCAV。

QQ词典解释CCAV

图5:QQ词典解释CCAV

  因此可以看出,网络推广并非中央电视台所妖魔化的那样不堪和肮脏,中国广大的中小企业大多资金短缺,但急于推广自己的产品,搜索引擎广告的持续性、精准性、价格低廉是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首选,中国广大的中小企业,当你的企业面临电子商务这个巨大的蓝海时,你需要做什么呢?看完本文之后,相信这些中小企业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2010年11月11日星期四

Google AdSense推出新界面

  本月上旬Google AdSense推出新一版本的后台,以v3为版本号的AdSense新界面让用户耳目一新。AdSense在原来版本的基础上重新做了架构调整和数据的梳理,新版的Google AdSense在使用上更加简单化和易用化,这样的改变更大地适应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Google AdSense栏目调整

  Google AdSense v3 版本主栏目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主栏目分成首页、我的广告、允许/屏蔽广告、效果报告四大栏目,以前老版本的资源、帐户信息和新加入的概况、付款、信息组成现在首页的子栏目。新版栏目名称和用词是一个很大的改进,非常贴近用户的日常习惯,如我的广告、敏感类别这些即使是第一次使用Google AdSense也能非常明白,当然,google随时都会发挥幽默的本性,没有快讯的时候会提醒你“没有提醒,您可以出去玩了!”,这种人文情怀比送你50美元来得更为致命,不知不觉中你便有可能成为Google的忠实促虿。

Google AdSense推出新界面

Google AdSense老界面

AdSense新界面

Google AdSense推出v3新界面

  Google AdSense用户体验

  AdSense 新界面设计延续Google的简洁风格,各模块之间比以前紧凑了不少,导航感应效果更像真正意义上的按钮了,不会出现丝毫啰嗦重复的情况。信息组织方面发现Google AdSense非常重视一屏的概念,首页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前的简明报告占了一半的篇幅,使得用户总想下拉到底部看有没有什么信息,其实是没有信息直接输出的,新版面换成按渠道、按日的快捷报告链接,整个版面缩小很多,也就不会出现下拉条的情况了;在主栏目左侧面板加入了展开和隐藏的功能,像帮助一类不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就可以直接隐藏起来,为整个版面创造更多可以透气的空间。

  Google AdSense新功能

  1.数据图表:加了了图表的表现力和更多详细数据输出,特别是用户关心的效果报告以简明的图表表现出来,更加直观看到每天的趋势变化。

  2.控制功能:以前的竞争性广告过滤器是被放到AdSense 设置的子栏目里,非常重要却要点几次才能找到,现在把用户关心的利益和冲突问题直接做成了允许/屏蔽广告,能更有效地控制广告。

  3.提高效率:一方面是上文中德意提到过的结构性调整和用户界面设计,很大地提高了整体功能的可用性,另外一方面是google没有明确提出来的,就是速度问题,在同一环境下面,新版Google AdSense速度比以前快了非常多,使用起来就像本地使用一般,非常畅快。

  Google AdSense的新要求

  新版的Google AdSense并非支持所有的浏览器,一旦版本不相符的时候在顶部自然会出现这样的提示:“新的 AdSense 界面针对新型浏览器进行了优化。由于某些功能无法在旧版本的浏览器上使用,因此我们强烈建议您升级到支持的浏览器。”,建议大家安装谷歌浏览器chrome,你便可以体现飞一般的感觉。

  来源:读者德意投稿,原文链接

腾讯360之争对互联网行业影响

  腾讯和360之争已经接近尾声,360今天又一次弹窗,声称“在政府的干预下,QQ和360已经实现兼容”,这也意味着长达一个多月的腾讯和360之争暂时告一段落。

  腾讯360大战对互联网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加速了整个行业的整合与竞争,一些潜规则被曝光,互联网行业的公开、公正、公平渐成共识,有助行业良性发展,腾讯的独大模式会得到延续,但从长远看,会影响其未来发展风格,更多会采取收购的方式扩展业务。

  潜规则被曝光,有助行业良性发展

  此次事件将互联网原先一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进行了曝光,让“网民隐私”这个话题第一次公开地大规模讨论,唤醒了大多数网民的“隐私权利”意识,这本身就是一大进步,可以想象,将来某些互联网公司再像以前那样依靠出售用户信息的黑色产业链进行盈利将会给自身带来什么样下场。

  这次事件暴露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严重滞后所带来的问题,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为此可能会加快这方面的立法工作,如果这方面的法制规范能够及早建立的话,对于将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会有良性促进作用。

  影响腾讯未来的发展风格

  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这次事件使得整个行业形象受到负面影响,一些利益集团妖魔化互联网的过程又会多了一个现成的案例。对于交战的这两家公司来说,此次事件导致腾讯公司的股价遭受重挫,用户也流失了不少,360也受到一些损失,流失了不超过20%的用户,有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恢复。

360公告

  从长远看,这次事件可能会影响腾讯未来的发展风格,使其四面出击的发展得以收敛,而是更多采取收购的方式扩展业务。

  对IM、安全、杀毒市场的影响

  从目前IM(即时通讯)市场上看,尚没有从功能上能超过腾讯QQ的产品出现,短时间内腾讯的垄断格局不会发生变化,腾讯QQ的独大模式会得以延续,但从长远看,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络有可能会借机冲击IM市场,这些社交网站可以很快地将SNS的关系复制到IM上,他们所缺少的,就是一个功能比QQ更强大的客户端软件。

  杀毒市场目前依然以免费杀毒产品为主流,付费杀毒产品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被逐步淘汰。金山毒霸今天宣布免费也是顺应这一潮流,传统的杀毒软件商业模式已经被破坏,相关企业必须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才能继续生存下去。360的模式是,安全和杀毒软件免费,但是依靠360浏览器的盈利来维持。QQ的模式是,基础业务免费,增值业务收费,这些都是较为成功的商业模式。

  随着免费安全和杀毒软件的增多,360现有的业务也将会受到挑战,其发展将面临不少竞争对手的挑战。

2010年11月9日星期二

UC浏览器扫描电话本的隐私问题

  先转一条新闻:最近,有用户指责UC浏览器没经允许擅自扫描了其手机号码本。UC浏览器所属公司优视科技当日作出回应,却被指“太含糊”而未获用户谅解。 用户:私自扫描用户信息?一位UC浏览器的用户发现,UC浏览器在自有游戏UC乐园中向他推荐的两位联系人,均为其现实生活中的好友。该用户认为,UC浏览器私自扫描了自己手机中的电话号码本。

  UC自有游戏的《隐私说明》也间接印证了这一判断,说明中称“UC乐园会在您同意的情况下检索您的手机电话本,以确认当前您的好友是否已经来到乐园。”不过,UC浏览器并没有设置相应的步骤, 以征求用户同意。其《隐私说明》中也没有解释,如果用户“不同意”,该如何继续操作等情况。

  看了上面这条新闻,我作为UC浏览器六年的用户,也是第一批UC乐园的玩家,想说说自己观点,在注册UC乐园的时候我就认真阅读了他们的用户条款,当时给我的感觉是,UC乐园只不过是实验品,因为UC浏览器作为一个平台,它的作用应该体现在把网上最好的东西让用户浏览,也就是让流量向外扩散,而从中收取广告费,而UC乐园这东西明显是向里吸流量的,简单直接点来说就是假如UC乐园发展不了增值服务,那么优势就等于举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UC条款中在显眼的位置注明了,优势有权中止UC乐园的服务,这说明优势对发展UC乐园没有绝对把握,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也不用依赖这个来养家糊口,有人曾说过把全富家价拿出来做事那是一种方向的选择,把一点身价出来做事,那就是尝试,那UC乐园既然是实验品,当然要做点与众不同的事了,扫描用户电话本为其主人推荐好友应该是其中一件吧(在此之前我只知道中国移动做过这样的事)!但老实说UC并不是私自扫描用户电话本的,在UC乐园中一键邀请好友那里是有提示的,而且还要用户按一下,UC才会扫描用户的电话本,有些用户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然没注意看提示?而且我觉得这个并没有问题,本来扫描电话本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更快的找到自己现实中的好朋友,为人民服务有错吗?假如你不接受,那就大可不接受呀,上面已经说了,扫描电话本是有提示的,反正我第一次玩就清楚、明白那一键邀请好友功能的含义了。

  在网上看有关于UC乐园隐私问题的新闻中,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一些重要环节上应该提示用户,进行2次确认,其实我想问问,业内人士是谁呢?他有没有玩过UC乐园的呢?如果有玩估计他也是一个菜鸟,但菜鸟也应该长眼睛才对呀,进入邀请界面就可以看见提示了呀,但还要你按下一键邀请好友这个按钮,才会扫描你电话本,那不算是二次确认吗?虚拟的网络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不是流行实名制吗?现在买手机卡都实名登记了,未来手机上的SNS更应该是现实好友之间的互动,而上传电话本,可以省了手动添加好友的麻烦,反正我就觉得省下不少时间,移动用户应该知道139说客吧?139说客有个手机端的软件,有上传电话本的功能,其实139说客也有一键邀请好友功能,原理也是要扫描用户上传的电话本实现的,那为什么没有说139说客侵犯用户隐私呢?可能和移动的地位很特殊有关,前一段时间腾迅发布了手机QQ同步软件,有同步电话本功能,而且腾讯买下pengyou.com这个域名做SNS,本来人家腾讯开发个手机同步软件,就是为了扫描用户电话本,发展SNS的,我想其实好多网络服务商都想扫描用户电话本,因为这样可以快速实现网络上现实好友之间的互动,只不过优势这次做了小白鼠,现在看见优势被用户骂到狗血淋头,估计腾讯也不敢轻举望动了,做这样的事,还得移动来,因为移动才真正的巨头,人家有这样的底气,你用不用?不用拉倒……

  如果用户在网上担心隐私被泄漏,那就会“闷坏了自已”。

  作者:罪有英德。

也谈迅雷上市

  从邹胜龙创立迅雷前身三代科技(2003年1月)到现在已经七年,从三代科技正式更名为迅雷科技(2005年5月)到现在只有五年。在金融危机的余波顺利散去后,迅雷终于开始了自己的上市征程,近期其创始人邹胜龙也开始频繁接受媒体采访为公司造势。

  2003年三代科技获得IDG的100万美金种子投资,2005年IDG和晨兴科技向迅雷投资1000万美金,2007年迅雷获得来自联创策源和谷歌的2000万美金投资,另据传周鸿袆曾经给迅雷100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这些是目前已经确定的迅雷融资记录(阿里入资的消息未经证实),五年时间3100万美金打造了一个中国最大的下载客户端和知名在线点播网站,2007年开始实现盈利,迅雷勉强算是成功。

  迅雷是中国最大的下载客户端,在快车、腾讯旋风的强力竞争下仍然屹立不倒,核心原因是下载速度非同凡响地快,这一切都得益于迅雷自身的P2SP技术的确立。这一时期迅雷的收入仅仅来自于客户端广告的收入,这样一款单一产品无法支撑迅雷更快向前发展,过程中的探索当然是失败多于成功,甚至迅雷还不短地尝试过资讯服务。发展的转折点是迅雷看看这样一款在线点播类产品,基于迅雷在下载领域P2SP技术的优势,迅雷看看能够实现良好的联通速度,并且P2SP技术的特点让迅雷不用陷入传统视频网站的带宽黑洞中,在尝到甜头后迅雷果断全面转向迅雷看看,并且独立开发了一款迅雷看看播放器,迅雷看看产品的成功让迅雷在广告收入上有大幅起色。

  有了迅雷,有了迅雷看看,迅雷仍然需要一个能够更快推动前进的产品。这时候腾讯依靠增值服务称霸互联网的经历让迅雷看到了希望,迅雷推出了VIP会员体系,推出了去广告、离线下载、高速通道等功能,在增值业务有一定气色后,迅雷果断推出了迅雷7,这款产品的意义不亚于腾讯的蜂鸟,大幅减少了广告干扰从而更有效凝聚用户,通过增值服务盈利被看作是迅雷未来的盈利方向。核心点是迅雷软件不赚钱,咱靠其它周边业务赚钱。

  现在上市对于迅雷而言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外部环境良好,内部环境足够成熟。这是属于迅雷的一个仪式,让世界都知道咱迅雷成功了,也是对于员工、管理层、投资人的一个回馈。但是上市不仅仅是拿来更多的钱,还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这对于迅雷而言无法避免。

  中国三大全民客户端软件QQ、迅雷、360,迅雷的成功说明了客户端软件的巨大潜力,最大的麻烦是由用户找不到盈利途径,迅雷的经验至少给你更多希望。我们下一个悬念是:360什么时候通过怎样的形式上市?

迅雷上市

  来源:XJP投稿,原文链接

2010年11月8日星期一

也说百度的框

  最近百度的框计算被炒的很热,笔者在这里也来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我们知道,所谓的框计算是百度针对Google的云计算所做出的相关回应。框计算除了相关的算法之外,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其背后开放的资源平台,框计算平台提供了大量的接口,相关应用及数据可以与框平台所对接,随之所作出相关的响应。

  当然,这也随之使百度产生了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百度原来竞价排名也许会有所扩充与变异,这样的搜索结果对于中小企业也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同时也吸收了部分网站的流量,在下文中,笔者将会以百度的相关应用为主线,和大家来进一步讨论。

  毫不忌讳的说,Google的中文搜索技术的确这几年明显的超越了百度,再加之百度搜索的竞价排名模式,用户可以随意输入几对相关的词组,就会很明显的发现两大搜索引擎排序结果的差距。其次,就logo的美观度来看,百度对Google也颇有望尘莫及之感。于是很多人说Google越来越“谷歌”化,百度却越来越“Baidu”了。

  但是技术的优势在短期内是很难完全体现出来的。

  首先,在这里要澄清一个事实,中国的网民总体基数是很大的。多达4.2亿的网民,很明显大部分都是初级用户,只是比较熟悉一两种应用而已(当然,这也就足够了,这本来就是网民之于互联网的意义)。在一个大部分网民连“Google香港”的域名都不能熟练输入的前提下,百度仅凭借广为传颂的“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这一句,就早已经深入人心,不知可以粘住多少用户,被设为多少浏览器的主页了。

  其次,Google在退出大陆前,一直在“苦练内功”,想方设法的在中文搜索方面超越百度。百度呢,除了搜索外,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社区化的构建。凭借其流量上的绝对优势,用百度贴吧来粘住用户,构造庞大的社区,打造活跃用户,反过来进一步来稳固自己的搜索流量。其次,百度也造就出类似“维基百科”一样的“百度百科”,使得全民造词,也使得维基百科在国内处境难堪,毕竟没有多少用户在互联网上真正去使用过维基百科。

  当然,个人认为,百度多年前,凭借其流量的绝对优势,却没有及时推出自己的IM软件,以至于在百度HI推出后,腾讯QQ已经基本垄断市场,再没有百度的市场。这也是一个战略上的失误。

  之后,百度又进军电子商务领域,当然,百度有啊的失败是必然的,阿里集团在国内电子商务基本已经可以是一家独大了,在这方面,想要与其一起分一杯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记得曾看到有人说“Google是想要让用户脱离搜索界面,而百度则是一直在努力让用户留在自己的界面”。当然,这样的说法也不无道理,至少就目前来看,百度就是努力在朝着这方面发展的。

  上面的引子不少,都是相关的铺垫,接下来就要谈及百度的框计算了:

  被炒的很热的框计算无非就是开放了平台,接入了大量的相关应用。在搜索的同时直接进行相关应用的对应罢了。

  一个页面里除了百度推广的几条广告以外,还接入了一个占用大量页面空间且精准度不足够高的结果。互联网上较为资深的用户一般不喜欢这样的结果占用大量的页面,干扰正常的搜索结果。

  客观的讲,由于初级用户的比例太大,以至于你会发现很多用户在查找相关数据及下载相关软件时基本上毫无头绪,找来找去,很是费劲,况且往往是得不偿失,然而百度的框计算就是让应用与搜索直接挂钩,这样的结果反倒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形成了一种简单的智能化。

  于是,在百度的框中输入一个手机号,一种货币名称,一个相关软件,框平台就会做出相关的反应,可以使用户完成“点对点”的搜索,从而直接进入应用。

  在互联网普及的年代,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这样的用户体验还是很不错的,至少真正的做到了简单与便捷,虽说最终得到的体验不一定是最佳的,但是之于大众而言,这肯定是足够优化的,是利大于弊的。且不说别的,仅是搜索时利用的相关关键词,本身就是一门潜移默化的学问,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轻车熟路的掌握。

  因此,就绝大多数网民的体验而言,百度在一定的的时间内,使用所谓的框计算也是利大于弊的。

  当然,对于其他互联网公司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一场博弈了。

  首先当互联网公司加入百度平台后,用户在百度界面上就可以完成基本操作,相关互联网公司自己的流量会大幅度减少,大量的流量都会被百度所吸收。其次,当加入公司过多时,对于搜索结果的排序来说,也是一个问题,这是否会是新一轮的竞价排名。再次,大部分中小型互联网公司的应用很可能被滞后,从而形成马太效应。

  说了这么多,但是之于用户来说,在一段时间内,还是有益的。

  最后说明一点,小众时代还未完全来临,大众化依旧占据主流。这也就决定了目前的框计算模式在一段时间内的活跃性。

  发展到最后,还得说“框广天地”的野心太大,就如同人定胜天的决心一样。当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容纳一切时,这一切只会逐渐变成一种自我的隔离。究竟是百度边缘其它互联网公司还是自己被逐渐边缘化,这也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读者投稿,作者:郭鹏程,联系邮箱:catkin.guo # gmail.com,原文链接

与360腾讯大战有关的故事

  这是中国互联网史上影响人数最多的一次热点事件。腾讯与360的这场“战争”不仅搅动了众多的互联网用户,也引发了社会和企业的关注。腾讯QQ与360之争已经波及到越来越多的网民,这场网络公司之间的斗争也被网友演绎成多个不同的版本,孰是孰非,网络界争论不休。

  一、危机危机危就是机

  有一个故事是这么写的:

  在某年某国,前线告急,大将军提兵与敌将对峙,然而祸不单行,后方数百里处突然发生特大地震,一时空前混乱,百姓流离失所,奸淫抢掠。考虑到敌将极有可能遣人煽动动乱,冲击后方,丞相对当地都丞、都尉下达死命令:

  十五日之内,联合大户,务必控制灾情,否则,撤职查办。

  然而,官粮远远不够,粮食价格又十倍上涨,当大户们得知朝廷不肯给赈灾钱粮,都丞都尉极有可能被撤职查办时,他们拒绝捐很多粮,由于那些囤积居奇的大户们个个有背景,强抢是不行的,期限很快过去一半,灾情愈发严重了。

  眼看只有被撤职查办了,这时候副都尉之子表示,这个局面是因为丞相下了一个错误的命令,他献上了一破局奇策:“危机危机不危哪有机会,两位大人之所以看不到机会,不是因为你们情况很糟糕,而是不够糟糕。他给出了两个关键:一,以缺人维持治安为名特赦所有死囚,受制麾下。二、假传王命,称七日之内,若灾情不能控制,满门抄斩。”

  接下来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都丞宣称朝廷赈灾金银不日将到,火速召集订购粮食,当他们都到了之后,被一群杀人不眨眼的死囚团团围困,当他们得知都丞都尉已经被逼上绝路的时候,他们相信了,这两人为了赈灾,的确有理由什么都做得出来。

  于是,粮食捐出来了,灾情稳定了,前线的兵源也充足了。

  二、错误在哪里?

  为什么我当日认为尘埃落定,360完胜。在11月3日之前,我压根儿就没想过,腾讯居然用践踏法律的方式来反击360,我只是相信,如果QQ只是不兼容保镖,腾讯永远没有胜算。

  但我错了,错在我没有意识到一个反思逻辑:既然正常的手段没法胜利,那么腾讯就不会按照预料的方式走棋。

  很多读者可能会说,不兼容这招不是腾讯首创,只不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里我可以明白的说:如果腾讯只是不兼容扣扣,是不是违法法院没判之前不会有定论,但是QQ空间跟360安全浏览器有什么冲突?

  周鸿祎一直只是擦边,未必犯法,腾讯直接越界,绝对犯法。

  如果这都不违法不垄断,那什么叫违法?什么叫垄断?

  三、360是怎么受困的

  11月5日,百度金山可牛遨游+搜狗?五家新闻发布会,宣称不兼容360,即使玉石俱焚。这真是一个愚蠢的发布会,我火线给了360朋友一建议:立刻向QQ认输,宣布不兼容以上四家公司,与之决一死战。(特别备注,我11月2日才知道他是360公司的,11月3日之后,还没回复过我消息)

  四家公司制造所谓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不兼容事件,大概是为了给有关部门施压,让主将腾讯在政府公关上面压倒360.但是,多一个因子也多一个变化,如果仅仅只是腾讯360政府三方博弈,腾讯在这个问题上能保持绝对的主动权,因为马化腾敢赌,但周鸿祎绝不敢赌。

  同样是不兼容,于腾讯而言是超级必杀,于百度而言是双输,于金山、可牛、遨游简直是自寻死路,(有意思的是,这几个家伙宣布不兼容之后还找不到很好的不兼容的方法。)

  我可以这么说,如果360同样玩朝鲜边缘游戏,政府不强力干预,金山、可牛、遨游三家从此残废,如果360再狠点,直接把搜索流量倒给腾讯谷歌,百度也大概要终结搜索垄断了。但反过来说,如果政府为了保护金山、可牛、遨游、百度,强力干预,那么,360事实根本就不需要向腾讯低头,这个局势就解了。

  关键是,现在有关部门在这个问题上只调停,不强力控制,让腾讯举着个核武器逼着周鸿祎不得不低调退步,于是,360陷入了无比被动的局面。

  看着自己浏览器被违法追杀,却没有办法。

  四、解析边缘策略

  当腾讯作出一个绝对违法的举动时,却居然没有招来巨大的麻烦,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里有个过程:

  360:危局→可能的灾难→退步的代价。

  腾讯:杀局→谈判筹码(掌握局势主动权的拥有筹码)→退步的收益。

  有关部门:调停的风险和成本,让双方必须接受的理由

  也就是说,360缺少了一个让调停者迫使腾讯必须退步的理由。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么?一个违法的行为,本来应该是腾讯公司一部臭棋,居然变成了谈判筹码,这简直没有天理了。

  但是很遗憾,危机让人失去冷静,周鸿祎如此,我在愤怒和担忧中也是如此。

  如今,攻防双方已经完全对调,360步步陷入了困境,这就是后退的代价。如果不破除不兼容这个魔咒,接下来很长时间,360会陷入完全的被动,等有关部门研讨个几个月,黄花菜都要凉了。唯一的办法是,逼有关部门出重手,明确破掉腾讯的超级必杀。

  所有的争端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解决,这是原则!

  怎么破?

  五、商人保安小孩的故事

  一个商人拔枪对准一个保安:道歉,承认你违法了,并保证以后不动我一根毫毛,我就不开枪!

  保安大呼救命。

  一堆小孩在旁边为商人拍手:杀了他,杀了他,杀了这个动我毫毛的流氓。

  保安的手臂还在流血,不敢动,警官上来调停。

  警官对商人说:兄弟,哥知道你有钱,低调点好么?你非法动用枪支,非法枪击人了,你违法了你知道吧?

  商人说:他非法进入了我的私宅,还盗窃!我要不拿枪,他肯定要了我的命,然后换上笑脸,哥哥,你相信小弟,我枪在手,他不敢不听。

  于是警官又对保安说:我知道你是顶级保安,但是你看看,对方怒了,情势不太好,你提刀,他提枪,完全不对等,先保命再说,好吧。

  于是保安输了。

  余下的问题是,这个商人不肯罢手,又对保安射了几枪,你给老子记住,以后再有出格的事情,我一定一枪爆头!然后转身对警官笑道,怕什么,他不敢动!拍拍屁股,没事走人了。

  由于害怕被杀,保安忘记了,对方非法持枪,非法射击,应该被追究责任的。

  我要是那个保安,我一定顶上去,把那几个拍手叫好的小孩抓过来,一刀砍了其中一个,然后对警官说:

  “商人打断了我一只手,这样你们都不抓他是吧?行,为了自救行动,我也打死一个再说,从现在开始,他敢开一枪,我就砍死一个,想跟老子斗狠是吧,看谁倒霉!”

  小孩一听慌了:警官叔叔,救命啊。

  警官这下也慌了:别别……有话好说,别冲动,放下刀,你这样违法的,会收到法律制裁的,你放下刀,他一定会受到法律制裁的。

  保安说:大哥,我也不想啊,但我也没办法,等到法律制裁他,我早已经成木乃伊了,既然违法,大家都违法嘛,彼此扯平,你说是不是?

  六、说说金山可牛遨游吧

  对于这三家公司,我没有什么多说的。有道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杀敌一千,自伤800,一个庞然大物的消亡需要你们用代价去交换,请问你们准备用什么代价来交换?

  这800的伤伤在腾讯身上,一点都不疼,哪怕赔偿多少亿,商人有的是钱,但如果那800伤在你们身上,可以这么说,要是我今天坐在周鸿祎的位置上,只要我的用户量损失超过25%,我一定直接卸载,让金山可牛遨游三家公司的所有软件一夜之间消失于整个江湖,要赔偿是吧,你也等个一年半载吧,至于百度,真要不兼容,鹿死谁手还真不知道。

  七、我为什么要这样挺360

  从我学会用QQ开始,病毒和杀毒就是一个烦躁的存在,不停的跳病毒库过期。直到360出世,世界清静了。我发现不需要杀毒,光装一个360安全卫士就足够了,我至今都没有赚360杀毒,但我的朋友,爱死了360杀毒。

  问金山,为什么非要有对手了才记得用户?你倒下活该。

  我心里可牛一直很无辜,虽然真相难分难解,但我相信,云暗杀是真的有那么回事,但是我可以这么说,那是周鸿祎聪明一世,蠢在一时,就跟QQ抄袭UC桌面一样,白给你一个机会,让你有机会闹腾这么久。其实,360杀毒先手发布,你本来根本就没有机会。

  一款辅助软件,能做到这样的市场,你们以为用户都是煞笔吗?我只是一个用户,当世界让我爱上360,那一定是当初被逼的,而现在,我们都用出感情了。

  (如果有人能证明我是水军,是枪手,我把头都拧给你们)

  最后提二三私事

  这几天是我从写文章以来最郁闷的几天,由于当日开篇随意,判错了变化,月光事前事后都在帮我补台,心里一直很难受,有人追到我新浪后花园,讽刺:我是来挖坟的,楼主不是说360完胜么?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说实在的,这没什么,我不想说谁没犯过错呢,判断错了就应该付出代价,要是没人骂我也许更难受,但我极度难受的是,还有人追到gmail:死枪手,360要死了……

  这位哥,你见过这样的枪手吗,我只是一个用户、一个观战者、一个互联网爱好者,你对我也倾注太大的感情了吧?难不成,360这道坎,也成了我越石父这道坎?

  同样,我也收到另一位朋友的纸条,极度难受,觉得自己前番判错了有负人的期望,也觉得别人有负我的期望:

  “很迂回地找到你的博客。这个网站发了一篇文章,上面写的佚名(链接)我又追到月光去,知道了”越石父“这个笔名……从来没搞过这些博客啥的,不知道咋找你的联系方法,又追到sina……终于看到个发纸条的按钮……还得注册…… 士者诎乎不知己,而申乎知己,故君。”

  我点过去了那个链接,作者:佚名;来源:互联网。朋友,盗亦有道,你要知道,写错字是有后果的,你如果实在厌恶越石父这三个字,你至少标注来自月光博客或techweb,谢谢。

  作者:越石父,作者电子邮件:yueshif(at)gmail.com

  注:本文作者为越石父,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2010年11月7日星期日

法制不完善360与腾讯战争的缘由

  最近关于360与QQ的纷争,只要上网的人都被一定被卷了进去,腾讯“艰难的决定”让广大用户深切体会到腾讯的霸主地位,你也许很气愤,也许很想从此放弃QQ,但最终却仍然与腾讯QQ难以割舍!360与腾讯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会是最终胜者?到底孰是孰非呢?

  从对战的两方来看,腾讯是绝对的强者,而360则属于弱者,但整个纠纷却是360挑起来的,最初的起因是9月27日,360公司发布 “360隐私保护器”并宣称,该软件将可实时监测并曝光QQ客户端软件窥视用户计算机隐私的行为,直指腾讯侵犯用户隐私,而后斗争逐渐升级,直至360推 出针对QQ的软件“360扣扣保镖”,能屏蔽QQ秀、QQ软件广告、QQ迷你首页弹窗及QQ新闻弹出,这些已经触及到QQ收入及媒体流量的核心,而让腾讯 忍无可忍,在11月3日晚,整个事件进入了最高潮,腾讯在下午发布公告,称在双方纠纷解决之前,腾讯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逼迫用 户作出二选一的选择。在这期间双方展开了弹窗大战,互相指责对方,互相像用户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口口声声的表明“为用户着想”,这期间的来龙去脉, 大家都应很清楚了!今天对于两者纷争的起因“腾讯窥视用户隐私”是否为真,我们无从知晓,只是大家应当很奇怪,属于弱者的360为什么要发起和绝对的强者 腾讯的这场战争呢?

  很多朋友应当都阅读过七月份计算机世界发表的一篇很出名的文章:《狗日的腾讯》, 其中将腾讯描述为互联网的公敌,互联网创新的终结者,腾讯的抄袭是让互联网创业者深恶痛绝的,互联网比较火的应用,能够赚钱的业务,腾讯有哪想落下了?涉 足输入法,搜索引擎,影音播放,游戏,团购网等众多领域,利用自身QQ客户端用户群广阔的优势,向用户发出一个弹窗,这一弹窗让很多互联网创业者不寒而 栗,让众多创业者丢失了辛苦多年争取的市场份额,让众多创业者失去了希望,最终无奈的放弃辛苦多年的领域!详情浏览::《狗日的腾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腾讯作为一个“抄袭能手”难以赢得别人的尊重,而成为互联网众多公司的公敌!但谁又能耐“腾讯”如何?

  腾讯涉足了生活,游戏,娱乐等众多领域,对于安全领域一直没有深入染指!但安全领域绝对是腾讯的目标,2010 年春节前后,腾讯选择在二三线和更低级别的城市强行推广QQ医生安全软件,也就是一夜之间,QQ医生占据国内一亿台左右电脑,市场份额近40%.这不禁让 360打了一个冷颤,360快速的意识到腾讯的威胁,360员工被紧急召集回来应对这场突发事件。由于QQ医生本次匆忙上阵产品尚不成熟,再加上360安 全卫士提示阻止QQ医生漏洞更新,最终,这次交锋的胜利者是360.但腾讯并没有就此罢手,在五月杀毒领域两大巨头360与金山的一场口水战激战正酣,腾讯的QQ医生3.3升级版电脑管家却悄然上线。很快人们就发现,这款原本只是用来查杀QQ盗号木马的防护软件,已经了包含云查杀木马、系统漏洞修补、实时防护、清理插件等多项安全防护功能,甚至还搭载了免费半年的诺顿杀毒。这一举措开始让360感到紧张了!如果腾讯再次强行让用户安装QQ电脑管家,或者利用弹窗等其他媒体大肆宣传推广,360的末路也许就真的到了!

  360该怎么阻击腾讯帝国进入安全领域?如果等腾讯大肆推广让用户安装QQ电脑管家时就太晚了,虽然腾讯很强大,但为了生存,狗急了也会跳墙,360不得不首先动手!估计从五月到九月,360一直在策划者怎么对付腾讯,以避免来自腾讯的威胁!在推出隐私保护器的几天后,又推出了360扣扣保镖,扣扣保镖的开发绝对不是几天就能完成之间的事情,可以表明360为了这次争斗时做了充分的准备的!

  360的主动攻击的策略也许有两个目的,一是借着腾讯这棵大树,让自己的名气更大,二是搞臭腾讯,说其窥窃用户隐私,让网民感觉到腾讯不适合做安全 软件,但这些似乎对腾讯帝国影响仍然不大,最终360亮出了其重量级武器——360扣扣保镖,短短几天,上千万人下载,可以说让腾讯损失惨重,腾讯会怎么 应对?360也应当想过的,如果用法律解决,其过程是何其的缓慢,而且最终判决结果也不一定是腾讯胜利!最终腾讯会采用其他措施,作出一个艰难的决定,让 用户二选一,腾讯是绝对的自信,不然是不会做出这样一个“艰难的决定”的。最终的选择结果360也应当会预料到,大多数用户选择放弃360而选择腾讯,但 这一过程,腾讯已经把所有360的用户甚至绝大多数中国网民得罪了,就算腾讯以后大肆推广安全相关软件,用户也未必买帐!但360可能没想到的是腾讯做的 如此的绝,其不仅仅是屏蔽“损害腾讯核心利益”的扣扣保镖,而是屏蔽360全系列产品,这一点应当让360乱了阵脚!360更未预料到的是此次战争最终不 仅仅是其与腾讯之间的战争,腾讯拉了一群与360有过节的公司,共同抵制360,金山毒霸推出一年免费版,卡巴斯基赠送安全部队一年版激活码,这一切让360措手不及!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互联网战争中,最终解决可能是在相关部门的调节下两者息战收场,但还有一种结局,360联合其他聊天工具或自己推出并同步QQ数 据,一起对抗QQ,虽然360明确说过不会推出IM软件,但面对腾讯的步步紧逼,360也会采取绝对措施的,因为腾讯推出了电脑管家,360难道就不能 360安全聊士?从此两家井水不犯河水。这种结果的可能性很小,就算360推出了IM软件,腾讯也未必会败,因为QQ的粘性太强大了,关于IM软件的更换,并不是可以简单到卸载、安装这样简单,更换一个IM软件更换的不仅仅是一个账号,一个软件,其核心是自己的人际圈子。而且,无数的圈子环环相扣,是不可能被打乱的!

  纵观以上,虽然360率先攻击腾讯,但也是360为了保护自己而不得已的,所有斗争的渊源,应当是腾讯赤裸裸的,名目张胆的抄袭,而不用受到任何法 律相关的制裁造成的!QQ是一个封闭的帝国,它强制弹窗、强制扫描、强制升级、强制推广,它的商业模式就是依靠用户在QQ上积累的社会关系,强制用户接受 它的产品。这种商业模式,让整个互联网行业创新寥落,寸草不生,是何其的不道德?其实何止是腾讯,360在推广自身产品时同样也采用不和道德的策略,以近 乎“恐吓般”的语言甚至直接屏蔽的措施阻止用户安装其他与自己利益相冲突的软件。在使用其产品时,种种煽动性的语言让用户感觉到,没有360的电脑是不安 全的,用户要都按照360的指示进行软件的选择才能保证电脑的安全,这些都是对普通用户的欺骗!《狗日的腾讯》和《360的八大谎言》真实的描绘出了两家公司不道德的一面,对于百度的竞价排名也是饱受争议,很多人因此受骗上当,但为什么这些不道德为什么能够在中国的互联网上横行如此之久?法律缺失,互联网缺乏规范是其直接原因!

  在美国抄袭和垄断上了是会受到严格制裁的!

  抄袭与垄断一样,也已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最大的问题。在美国,当年微软模仿苹果发明的鼠标,被判罚数亿美元;当今的facebook创业时期 Mark Zukenberg(Facebook创始人兼CEO)听了他同学的一个建立哈佛校园联系网络的想法而有剽窃嫌疑,被判付给他同学六千五百万美元。

  而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却是抄袭成风,却从未被起诉!种种案例就不再列举了!

  也许只有法制的完善才能终结中国互联网的一出出的闹剧吧!

  来源:读者投稿,作者:虾虾,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