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9日星期二

微软免费杀毒软件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

  据微软官方网站公告,微软公司28日宣布,其新版杀毒软件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自明天起可以免费下载。

  这是微软提供的免费杀毒软件,可以每天升级,能够抵御最新的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微软表示,这款杀毒软件不会影响用户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微软这次推出的免费杀毒软件,对于目前普遍收费的杀毒软件市场是一大打击,不过短期内这个软件还难以影响主流杀毒软件的市场份额。

  除了微软之外,目前市场上还有一些其他厂商提供免费杀毒软件,如360杀毒等。

  经过下载试用,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目前下载需要填写一些客户信息表单,最后下载到的文件进行安装的时候,会联网进行正版验证,如果你的系统不是Windows正版的话,就无法安装这个软件。

  访问微软杀毒软件网站: 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

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

QQ医生能否治住360安全卫士

  一开始以来我还真没怎么注意QQ医生这么一软件,它出世的时候正是QQ盗号木马猖獗的时候,所以当初推出它的本意只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用户的QQ帐号安全。不过出于对自己计算机水平和上网常识的自信,我一概是无视这一类软件直接点选不扫描。

  但是QQ医生3.0绝对不再是当初那个偏安一隅的QQ附庸,它开始走出QQ的小圈子,为用户提供全面的计算机安全保障。说到这里你想到了啥?自然是同样定位为计算机安全软件的360安全卫士,经过周鸿祎的几年耕耘这一块市场已经是成熟待摘,按照现在这趋势发展下去,没准360还真能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安全软件公司。

  在这里要翻一句旧话:如果出现一个新的市场,腾讯会等等让其他公司先上;市场成长起来之后腾讯会再等等,等那些公司进行充分竞争;在市场稳定之后腾讯才会出手,一脚定江山,最后其他公司就都牺牲了。这种做法从公司策略来说无可厚非,我这话倒也并没有对腾讯责难的意思。

QQ医生能否治住360安全卫士

  360把安全软件市场做熟了,腾讯就把QQ医生摇身一变也成了计算机安全软件,所以我估计周鸿祎这几天挺蛋疼,被人捅刀子换谁也不好受。最要命的是捅刀子这人还是谁见谁死的腾讯,被腾讯给弄垮的公司没一千也有八百,所以周鸿祎有压力。

  下面来谈谈产品本身,我体验的版本是2009年9月22日发布的QQ医生3.0 Beta2,安装包5.35M.

  安装过程中规中矩,会提示你是否启用实时防护功能,并没有使用QQ2009新的软件安装程序。主界面很简洁,包含了包括漏洞修复、木马查杀、IE修复、垃圾清理、系统实时防护等常规功能。

  结论是QQ医生就是一个Copy版本的360安全卫士,功能模块几乎一样(也许后面会有自己的创新但是已经超出讨论的范畴了)。但是毫无疑问QQ医生仍然能够依靠QQ巨大的用户数量获得更多的用户,更重要的是QQ医生几乎没有广告更加轻便。

  可以肯定的是腾讯在未来将会对QQ医生进行一系列推广,包括旗下软件的捆绑和推荐,和TT浏览器合作开发安全浏览功能。依靠QQ这个金字招牌无往不利的腾讯,对周鸿祎来说的确是个好对手,这让我对双方未来可能发生的交锋颇为期待。

  充分竞争最后收益的肯定是消费者,QQ医生也一定会延续QQ拼音与QQ影音的无广告特点,且看360安全卫士如何招架。测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是退出QQ医生的时候迅雷CPU占用率瞬间100%,不知道是否是个例。

  来源:读者xjp投稿,原文地址

2009年9月28日星期一

Facebook整合FriendFeed推出Tornado

  据国外媒体报道,Facebook周三晚间召开产品推介会,向开发人员介绍其新款开源网络服务框架Tornado。

  吸引开发者

  本月早些时候,Facebook发布了开源网络服务器框架Tornado,该平台基于Facebook刚刚收购的社交聚合网站FriendFeed的实时信息服务开发而来。周三晚,Facebook高级开源项目经理大卫·雷克顿(David Recordon)和产品总监布莱特·泰勒(Bret Taylor)共同主持了一次产品推介会,向感兴趣的开发人员介绍Tornado。

  泰勒此前曾担任FriendFeed公司CEO,他在推介会上表示,早在收购FriendFeed之前,Facebook就已经开始计划Tornado了。他说:“加盟Facebook后,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本次推介会的内容非常技术化,但其主旨是:如果你想要进行实时信息处理,Tornado一定适合你。而且Facebook最近的一些观点表明,实时网络并不仅仅是Facebook的发展方向,也是整个行业的未来趋势。

  泰勒表示,Tornado是用Python编写而成,而且采用开源方式,对于实时网络服务而言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解决方案。他解释道:“FriendFeed是一个实时系统。从根本上讲,任何一个FriendFeed的活跃用户都可以与FriendFeed的服务器保持开放的联系。”

  对抗Twitter

  Facebook几周前刚刚收购了FriendFeed,并借此获得了一批优秀人才和顶尖技术,这些技术可以用于发展实时网络。虽然目前还不清楚Facebook将如何处理FriendFeed,但凭借FriendFeed在实时网络领域的技术,Facebook可以开发新的实时功能,同时提升现有的平台。

  对于Facebook而言,开源技术无法带来任何财务收益,但此举可以吸引更多开发者加盟Facebook社区,从而在与Twitter的竞争中获得一定的优势。目前Twitter在实时网络领域占据多数份额。

  在谈到为何使用Python时,泰勒表示:“我们希望寻找一种足够优秀的语言,以便实现所有的功能,与此同时,还要保证这种语言要为开发人员所熟知,以便代码能够被很好地理解。Python的确拥有很多缺点,我希望他能够像Javascript一样具备很多实时的功能,但尽管如此,Python在实际应用中还是非常优秀的。”

  在被问及将有哪些Facebook功能被整合到FriendFeed中时,泰勒表示,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计划。但他透露说,在以前的FriendFeed团队中,经常谈论的一项功能就是Facebook Chat即时通信客户端,因为该功能很明显具备实时特性。

  Tornado因为过多使用了一些专有技术而备受开源社区指责,但Facebook的确以开源形式向外界提供该技术的代码。Facebook一年前推出开发者平台时,大部分代码也以开源形式提供。

  点击下载tornado:http://github.com/facebook/tornado

2009年9月26日星期六

Google Chrome Frame让微软没有安全感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Google在9月23号推出了一款名为“Google Chrome Frame”的浏览器插件,这款插件的神奇之处是可以让你的Internet Explorer 6、7、8浏览器,享受与Google Chrome浏览器一样的速度,当然也包括了对HTML5在内的各种最新WEB技术的支持。

  微软为什么没有安全感

  对于Google突然来的这么一手,微软感到很惴惴不安。Internet Explorer的安全性、性能以及对新技术的支持一直以来都受到诟病。尽管Internet Explorer 8已经有了大幅改善,但是面对竞争对手们一两个月就推一个新版本的速度,估计微软的开发团队是开着奔驰宝马也跟不上。本来应付来自Firefox、Opera、Safari、Google Chrome的竞争已经很吃力,突然冒出的Google Chrome Frame更是让了IE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先是Google Chrome、然后是Google Chrome OS、现在又是Google Chrome Frame,毫无疑问Google已经将微软当作自己前进必经的一块踏脚石。Google Chrome向依靠捆绑获得垄断地位的Internet Explorer发出了挑战;Google Chrome Frame的目的是则暗渡陈仓,方便用户的同时也让用户潜移默化感受到Internet Explorer的落后与Google Chrome的优秀,发展潜在用户;至于Google Chrome OS更是向微软的地盘操作系统发起了挑战,叫嚣要革了微软的命。

  今天的一个消息是微软称Google Chrome Frame让IE的安全性变差,但是错词不由让人产生联想到Google Chrome Frame是让微软的安全感变差,无论谁遇到这事儿都不能好受,对手都逼到家门口了。

Chrome

  微软面临的艰难抉择

  微软自然感觉到背后阴风阵阵,如果自己真的在浏览器领域率先败下阵来,后续的竞争自然缺乏足够的士气。尽管Google无论是在浏览器还是在操作系统领域都还难以威胁到微软的地位,但是IT行业的事情谁知道呢,稀里糊涂倒掉的巨头已经一大把,微软可不愿意成为可怜的Loser.

  以前就有讨论过Internet Explorer 8可能会是微软最后一个使用Trident引擎的浏览器版本,未来微软将可能转向WebKit或者Gecko等更为先进的浏览器内核,Trident内核已经成为制约Internet Explorer发展的镣铐。

  但是更换内核并不是一件小事情,会影响到太多的用户使用,所以微软在更换内核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向下的兼容性,以避免用户纷纷扰扰的抱怨。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带着镣铐跳舞?也许微软以前还在犹豫,但是Google Chrome Frame的出现无疑给微软一个强有力的警告,竞争对手并不会给你思考的时间。

  来源:读者xjp投稿,原文地址

2009年9月25日星期五

Facebook更像Google还是更像Yahoo?

  众所周知,两名大学生建立了网络指南信息库,之后发展成为访问量最大的网站。几年以后,另外两名大学生开发了一个搜索引擎,并且只专注于一个目标:成为所有人的唯一搜索引擎。结果该搜索引擎公司取代第一家公司,变成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网站。

  当然,这两家公司就是雅虎和Google。而目前在社交网站领域正在上演着相同的故事,Facebook饰演Google,Myspace饰演雅虎。但不同的是,第二个故事中引入了第三者,Twitter。有了第三者的加入,我们已经很难分清楚Facebook到底是在走上类似Google的康庄大道,还是走上类似雅虎的羊肠小道?

  背景: Google和雅虎的历史

  Google和雅虎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雅虎从组建公司到IPO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之后迅速开始了一系列的收购。雅虎离开其网页目录/搜索主业,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1997年雅虎收购Rocket Mail,发布了雅虎邮箱;1998年雅虎收购Classic Games、Sportasy、Viaweb和Webcal,分别成为了雅虎游戏、雅虎体育、雅虎商城和雅虎日历;1999年雅虎57亿美元收购Broadcast.com,36亿美元收购GeoCities。雅虎每年都在收购,没过多少年,雅虎就拥有了俱乐部、信息板、新闻、即时通信、聊天室。雅虎门户战略创造了无数的产品(包括自己开发或者收购的)。

  与此同时,1998年Google创立,而直到2001年才开始了第一次收购(收购Deja,之后变成了Google Groups),2003年之前Google只进行过两次收购。Google花了6年时间才上市,并且一直专注于搜索领域。在创立数年之后,Google才开始发布与搜索无关的产品,例如Blogger(收购于2003年)、Orkut、Gmail(2004年发布)、Google地图、iGoogle、Google阅读器、Google分析(2005年发布)。此时,Google已经牢固地确立了搜索引擎老大的地位。

  在早期,Google就只专注于一个目标:成为互联网上最好的搜索引擎。

  Google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在1999年的一份新闻稿中表示:“我们的使命是提供互联网上最好的搜索体验。我们做的所有事情(包括优化页面设计、提高相关性和可扩展性)都旨在提供最精确的搜索结果。”

  专注的结果就是,Google发展成了互联网上最赚钱、最强大、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而雅虎虽然目前还拥有不少流量,其缺乏专注导致了市值蒸发,导致了许多雅虎高管和工程师离开该公司,并使雅虎在高利润的搜索市场失去了竞争力。以致于2006年,雅虎首席财务官表示他们已经在搜索领域放弃了和Google的竞争。

  Facebook的故事

  即使是没有直接见证Google和雅虎故事的人,也可以感觉到似曾相识。而最近Facebook超越Myspace成为社交网站的老大,和上面简叙的故事太过相似。

  Facebook也是由一群年轻大学生创立的,在最初的几年里专注于它的核心产品(社交网络)。在相当短的时间内,Facebook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网站,甚至是互联网上最大的网站之一。这种比较不是很准确,但是这样的类推似乎也有一些意义。

  最大的不同是搜索引擎领域主要是两家公司在竞争。Ask和微软并没有真正形成有力地竞争。而社交网络领域还有一个第三者:Twitter。当把Twitter加进来仔细研究,我们就会发现,Facebook有可能走上雅虎的下坡路。

  “花生酱”宣言

  2006年,雅虎高级副总裁布拉德-加林豪斯(Brad Garlinghouse)发表了一个被称为“花生酱宣言”的文章。文章中,加林豪斯对雅虎做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雅虎缺乏专注、缺乏“凝聚力”、缺乏“明确的责权分工”,并且犹疑不决。

  加林豪斯写道,“我们失去了赢得胜利的雄心”,并指出雅虎产品线太长,冗余产品过多。加林豪斯把雅虎的战略比作“在面包片上涂抹花生酱”,但是涂得太薄了。对于当时互联网上拥有最多用户的公司来说,雅虎迷失了发展方向。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Facebook看上去似乎也在“涂花生酱”。Facebook增加了群组、活动、粉丝页面、礼物、市场、聊天功能,更别提Facebook应用程序平台上无数的第三方应用了,变得臃肿不堪了。

  这些功能互有得失:“市场”功能从未取得成功,而“活动”是同类中最受欢迎的一项功能。但是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来看,Facebook过度膨胀是显而易见的。浏览Facebook网站变得复杂了,网站的隐私设置很繁琐,而且有很多重合的服务(像页面、个人主页、群组)同时存在。在外人看来,Facebook似乎某种程度上正在采用雅虎业已失败的战略:“尝试任何事情,看看哪个好?”

  另一方面,Twitter给人一个很Google的感觉。和Google的理念(网站只需要最必要的核心元素)一样,Twitter只留下社交网络的基本形式。现在是创立后的第三年,Twitter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简单的大众传播平台,并且一直专注于完善和改进核心服务,如同Google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搜索产品一样。

  Facebook的未来尚不确定

  当然,Facebook并没有像雅虎在2006年那样过分扩张。那时候,加林豪斯指出了雅虎8个不同的冗余产品(也就是说,雅虎自己的产品互相竞争)。这个问题Facebook目前还没有。同时,Facebook也没有开始通过大量收购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

  Facebook仍然是社交网站的老大,像Facebook Connect这样的产品能够巩固他们的地位。

  不过,最近Facebook的一些大动作(显然是受到Twitter的启发,甚至在某些程度上会和Google竞争),例如发布实时搜索引擎,增加@功能,发布Facebook Lite,让人感觉到Facebook开始有点像雅虎了。虽然目前Facebook仍然和Google有着更多的相同之处,但是Facebook是一家存在身份认同危机的公司。Facebook完全搞不清楚它想成为全功能的社交网站、应用程序平台、身份验证平台、微博客平台、实时搜索引擎还是其他什么。

  要说Facebook最近的举动很绝望,这是不对的。但是Facebook未来一两年的动作很重要,将决定它是未来的Google,或者是未来的雅虎。 

  来源:读者鹿剑波投稿,搜狐IT翻译。英文原文:Is Facebook Like Google, or More Like Yahoo?

2009年9月24日星期四

Google推出Sidewiki服务

  Google今天推出一项名为Sidewiki的新服务,安装支持Sidewiki的Google工具栏的用户,可以在网页侧边栏发表评论,以此达到不同网站可共享评论的目的。这是Google工具栏的一项新功能。

  此前,一些小公司也曾推出过类似功能,但没有获得太多的关注。Google表示,Sidewiki具有一些独特的功能。例如,Google使用一种复杂的算法对评论的质量进行排名,排名标准包括作者的权威性、用户的推选以及内容的相关性等。只有高质量的评论才能出现在页边栏中。Google表示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以确保排名的准确性。当然,Google的Sidewiki还拥有一项最强大的武器,即Google工具栏的数百万用户。

  Google表示,Sidewiki还可以将用户就相同内容发表的评论发布在不同的网页上。例如,一条评论可以出现在多个引用了这句话的网页上。同时,Sidewiki还接受视频内容,并可以通过Facebook和Twitter等服务与他人分享。

  点击访问Sidewiki: http://www.google.com/sidewiki/

2009年9月23日星期三

Google推出IE版Chrome Frame插件

  据Google Chrome博客报道,Google为了争夺I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推出了一个专门针对IE 6,7,8等版本的浏览器插件Google Chrome Frame,可以让用户的浏览器外观依然是IE的菜单和界面,但用户在浏览网页时,实际上使用的是Google Chrome浏览器内核。

  在运行插件之后,用户的IE浏览器将获得Chrome的性能和功能。它将使用Chrome的WebKit引擎处理网页,另外也支持IE所没有的HTML5网页标准。当用户安装好Google Chrome Frame后,在地址前加cf: 即可使用WebKit 核心浏览页面,例如:cf:http://www.williamlong.info/

  微软对Google Chrome Frame发表评论称,不建议IE的用户安装Chrome Frame,微软声称Chrome Frame会让IE的安全性变差,使得IE受到恶意软件、脚本攻击的可能性增大了一倍。

  另外,在Chrome诞生一周年之际,Google推出了3.0稳定版,该版本对于中文字体的渲染效果明显优于Chrome的2.0版本,建议中文用户立即升级。

  点击下载Google Chrome Frame:http://code.google.com/chrome/chromeframe

泛搜索时代,网站应该更擅长搜索

  泛搜索时代,我在考虑了很久后才决定用“泛搜索”这样一个词来表达我的想法,这个泛有广泛的意思。泛搜索即搜索已经无处不在,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通用搜索引擎,已经渗入到各种类型的网站并且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观察了包括新浪、搜狐、网易、腾讯、阿里巴巴、淘宝、京东等一系列知名网站,他们的首页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将搜索框放在了第一屏的醒目位置,即便是人民网、新华网这种传统媒体也不能免俗,撇开搜索框的具体功能和归属不谈,这至少证明搜索功能已经成为一个网站必不可少的功能之一。而且各种CMS的跟进与各种中小网站对这种趋势的追逐,毫无疑问泛搜索时代是真的到来了。

泛搜索时代

  曾经看过很多大中型网站的用户热点分布图,其中的共性之一就是搜索框绝对是排在用户关注度前五,甚至有不少的位居前三,搜索功能已经成为用户查找资讯、产品的重要工具。

  为什么用户会这么热衷于搜索?我们回归到互联网刚在中国兴起的时候,那时候可能全国就屈指可数的几个网站,由于人力的关系更新的内容可能每天也就几篇,所以那时候无论是网站还是内容都没有需要搜索的需求。稍后一点网站数量多了一点,网站内容也累积更多了一些,查找网站我们就需要网址导航来帮助我们快速到达,网站内容开始尝试着频道划分和主题归类,这是属于分类导航时代。到现在无论是网站数量还是内容数量都达到一个可怕的数字,并且每天这个数字还在以惊人并且越来越快的速度增长,传统的分类导航只能够作为辅助,他们只能够进行网站和信息的一个粗略分类,并不能帮助用户精确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时候就需要搜索功能将泥足深陷的用户解救出来。

  搜索有聚众与分众之分,聚众的意思就是聚合来自各种网站的各种类型内容供用户查询,百度、Google属于此类。分众搜索就是针对特定需求或者特定网站的用户设计,迅雷的狗狗搜索、网站的站内搜索都属于此类。针对百度、Google们的搜索已经有很多人谈得很多了,今天着重来说说网站怎么让搜索来提高用户的浏览效率和改进网站的体验。

  如果你认为搜索功能将会有助于网站品质的提升,那么你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调整出一个好的位置用来放置搜索,这个位置最好在第一屏并且容易被用户发现和使用。在给出一个好位置之后你需要让设计人员确定一个适合的样式,让搜索框匹配整个网站的风格和网站想要传达的品牌印象,这将会让搜索功能更容易被用户接受和使用。

  在搞定上面的一切之后也许你们的产品人员应该一起开个小会,讨论下搜索框的具体功能,例如是使用下拉菜单还是选项卡提供分类的选择,哪些内容需要被纳入搜索的范围,当然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些数据的支持会更好。然后应该做的就是确认搜索结果页的设计,使用列表还是使用其他样式展示搜索结果,需要给用户展示哪些内容?浏览、点击、价格、折扣怎样进行取舍,需要给用户提供哪些搜索结果筛选功能,这些都至关重要。

  做完这一切你们就可以在测试无误之后把产品上线了,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用户会给你们一些反馈,同时也会有足够的数据进行挖掘,这些都将会成为你们改进搜索功能的基础,如此反复搜索功能将会成为你们网站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也可以继续拓展思维,例如用户在我网站搜索内容会不会也希望得到来自百度、Google的搜索结果呢?或者是地图、距离等各种参考信息。

  这段时间总结的东西基本就这些,更多是希望大家不要满足于现在简单的搜索功能,继续深挖搜索功能的潜力,乃至提升整个网站的用户体验。泛搜索时代,你的网站准备好了吗?

  来源:xjp投稿。 原文地址

2009年9月22日星期二

四大门户阵营:中国雅虎如何定位?

  中国雅虎近日宣布了停止SNS产品“雅虎关系”,关系服务将于2009年10月30日正式停止服务。

  每一次停止产品服务,都会导致用户的流失和抱怨。一个网站如果多次停止产品服务,会给用户带来什么口碑——不敢再用了,怕哪天又停用了。

  中国雅虎这一路走来,就像一个猴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故事。今后,推出产品要慎重,要学会坚持。

  中国雅虎业务的新重组计划,将并入中国雅虎的分类信息业务口碑网的资产分拆出来,注入淘宝网。中国雅虎发言人称,剥离了口碑网的中国雅虎将重新回到门户定位上来,着重发展门户、搜索、邮箱等业务。

  据市场研究公司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雅虎仅占中国搜索市场收入的6%,四年前为21%。在此期间,中国的百度和谷歌公司都扩大了各自的份额,目前分别占中国搜索市场的62%和29%。

  中国四大门户是新浪、网易、腾讯和搜狐,很明显这个四大门户的阵营把中国雅虎挡在外面了。

  中国雅虎要重新回到门户定位,不妨看一下当年香港乐坛的四大天王案例,媒体把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统称为四大天王,四大天王的定位有效阻隔了其他歌手的竞争,例如李克勤、许志安那样的歌手没办法突围,其他四大小天王、第五大天王的定位也是没用。女歌手就相对幸运一点,因为还有机会搞出四大天后。

  如果将四大门户比之于“四大天王”,中国雅虎是不是要定位于“第五大天王”?简哲个人看法:中国雅虎若是将自己定位为“第五大门户”,这个定位注定将是徒劳无功的。

  简哲对中国雅虎的定位建议:

  将中国门户重新解构,新的中国门户阵营将是“4+1”时代,4个国内门户加1个国际门户。中国雅虎不必将自己定位为第五大门户,中国雅虎应该将自己定位为“中国第一国际门户”。

  通过“4+1”的战略,现有的四大门户将会归类为“四大国内门户”,从而引导受众认知中国的第一国际门户是中国雅虎。

  如果能实现“4+1”战略,出现4个国内门户加1个国际门户的时代,中国雅虎就会重新崛起!

  这个定位的巧妙在于现在不是中国雅虎在争四大国内门户,而是四大国内门户在争哪个将来会是中国第二大国际门户。

  重新检讨本土化,中国雅虎由阿里巴巴营运,够本土化了吧?本土化如果是灵丹妙药能包治百病,阿里巴巴早就把中国雅虎带进了四大门户。所以,不要过分迷信“本土化”,就如肯德基也卖油条,但是肯德基卖油条赚钱还是卖洋快餐更赚钱?

  简哲试举几例,中国雅虎如何与新浪竞争。

  新浪新闻,中国雅虎如何突破?

  如果比国内新闻,中国雅虎肯定比不过新浪。但是,中国雅虎是第一国际门户,中国雅虎应该做最擅长的国际新闻。根据二八定律,不用一网打尽全部的国内新闻,将主要的20%的新闻做好做精就行了。

  如何将雅虎英文站点的新闻转化成中文内容?这个看似很难的问题,其实是很容易解决的。这个问题就让中国雅虎自己思考。

  新浪名人,中国雅虎如何突破?

  新浪名人,准确的说是新浪中国名人,中国雅虎的突破点就是国际名人。一般名人上网站开博都不会签订独家协议,名人要国际化,中国雅虎难道不是更好的平台?故此,中国雅虎名人对比新浪就有两大优势,一是可以将中国名人提升国际名人,二是雅虎具有更多的国际名人资源。

  由此可见,中国雅虎重新回到门户的定位,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这个定位就是第一国际门户,将现在的门户格局改变为“4+1”时代!

  来源:简哲投稿。 作者简介:简哲,创意人,擅长商业策略设计。原文链接

2009年9月21日星期一

成都武侯祠游记

  这次去九寨沟,中途坐车也花了两天时间,在成都呆了一天,于是顺便在成都市里游览了一圈。成都的历史名胜比较出名的是武侯祠,这是早先修建的纪念诸葛亮的祠堂,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之一。三国迷可一定要去看看。

成都武侯祠游记

  去武侯祠旅游买门票有个技巧,就是使用熊猫卡。外地游客使用熊猫卡可以免费在四川旅游十一个国有重点景区,包括都江堰、青城山、西岭雪山、西岭雪山滑雪场、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博物馆、永陵博物馆、熊猫繁育基地、刘氏庄园、天台山。

  比如武侯祠,直接购买门票的话是60元,而在一些小店可以花15元购买一张熊猫卡并激活,就可以只花四分之一的钱来游览武侯祠。不过免门票只到2009年12月31日止。

成都武侯祠游记

  蜀汉皇帝刘备的塑像,耳朵很大。

成都武侯祠游记

  诸葛亮的祠堂在刘备的后面,遵守先君后臣的观念。

成都武侯祠游记

  诸葛亮的塑像。

成都武侯祠游记

  三义庙,桃园三结义。

成都武侯祠游记

  诸葛亮的木牛。

成都武侯祠游记

  诸葛亮的流马。

成都武侯祠游记

  诸葛亮连弩。

成都武侯祠游记

  三国文化陈列馆。

成都武侯祠游记

  陈列馆里面有很多三国时期的文物。

成都武侯祠游记

  出于时间问题,在武侯祠走马观花了一阵,就准备登机回家了。

  总的来说,这次去九寨沟旅游是我时间最长的一次自助游,来回折腾了五天时间,挺辛苦的,不过期间也有一些趣事值得分享。

  谷歌地图

  去深圳机场搭乘飞机,我使用谷歌地图来搜索去机场的公交线路,得到的结果是去朗山路做机场8线的车,结果我到了朗山路,发现不仅要走了近一站的路,而且找了半天,找不到机场8线的站牌,最后只好换乘其他车。好在327速度很快,大概45分钟就到了机场。回家去成都机场坐车,又被谷歌地图忽悠,它推荐我坐201路车,但这趟车周六周日停运,而今天正是周日。这个教训告诉我,不能迷信谷歌地图。

  深圳机场安检的时候,安检人员煞有介事的将我带的花露水没收了。由于之前深圳有台风暴雨,因此机场上有很多晚点的飞机等待调度,我们这趟飞机原本八点半起飞,现在也排队等待了将近一个小时才起飞,飞了两个半小时,晚点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成都,坐车到了酒店,已经快到临晨一点钟了,可能上网太多,我手机才用了一天就快没电了。

  汶川和茂县

  第二天从成都坐车去九寨,我们的九寨沟自助游走的是汽车线路,具体行程是成都——都江堰市——汶川——茂县——松潘,因为路面施工,因此要行驶大约13个小时。在成都开往汶川的公路上,一路都是山路,汽车在山脚下穿行,路上的景色却颇为凄凉,到处都是山体滑坡形成的泥石流,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很多穿山隧道都在修建,汽车不得不盘山而行,公路非常窄,只有双车道,经常堵车,有时还有飞石从山上滚落,看上去相当惊现。

  路过汶川县的时候,发现到处都在修建房屋,汶川的重建似乎差不多完成了,但县城外还有大量的蓝色的活动板房。汶川地震在这里的影响至今还没有消失。

  手机删贴

  在旅游的过程中,手机接到好几个电话,一些是技术支持,一些是让我删除留言评论的,我使用Opera Mini操作,我用手机上网每个要处理十多分钟,很麻烦。看来回去之后我需要将博客程序修改的利于手机删除。

  经验教训

  这次旅游的一个教训就是吃,以前在张家界旅游的时候也是这样,忍不住嘴馋去吃一些小吃和烧烤,结果一天都在拉肚子,半夜12点还没好,真是苦不堪言。看来旅游区的食物真是不靠谱啊。下次一定不再乱吃东西了,而且一定要带上治疗拉肚子的药。

2009年9月20日星期日

四川九寨沟游记

  今年十一前夕,我去九寨沟旅游。九寨沟是世界级风景旅游区,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人与生物保护圈”两顶桂冠,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县内,濒临青藏高原,平坦处形成了一片又一片的湛蓝的海子(藏人称高原湖泊为海子),连同千百年来无人涉足的原始森林,也就有了九寨沟这块人间的美景。

四川九寨沟

  九寨沟海拔在2千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一百零八个湖泊,风景绝佳。

四川九寨沟

  九寨沟是藏族的居住区,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现在游览的九寨沟为三条沟:日则沟(日则景区)、则查洼沟(长海景区)和树正沟(树正景区),三条沟呈“Y”字,其中日则景区的景点最佳。

四川九寨沟

  日则景区

  进入九寨沟,导游车将我们带去参观的第一个景区是日则景区,汽车先到了景区的最高点“原始森林”。海拔有3060米,植被以各种冷杉、云杉为主。原始森林里有很多被砍伐的树木,人们从六十年代就开始破坏这里的林木,直到七十年代末才中止了对这里环境的破坏。

四川九寨沟

  坐车从原始森林下来,就到了箭竹海湿地,这片湿地位于箭竹海尾部。

四川九寨沟

  湖水中间杂生长着荆棘、苔草等灌木,有很多水生植物。

四川九寨沟

  接着,我们走栈道开始穿越箭竹海。箭竹海位于九寨沟中日则沟的上部,因为山上长满箭竹而得名。这片箭竹海据说是张艺谋的电影《英雄》中湖面打斗的拍摄地,不过看起来似乎和电影里的不太一样。

四川九寨沟

  之后沿栈道步行向下,可以近距离欣赏这片海子的美丽。

四川九寨沟

  箭竹海走完了,就到了箭竹海瀑布。箭竹海瀑布的跨度很大,落差较小,为弧型瀑布。

四川九寨沟

  过了箭竹海,沿着栈道往下走,远远的,就可以看到熊猫海。

四川九寨沟

  从栈道上看熊猫海,景色颇佳。

四川九寨沟

  水中有很多条鱼儿在游来游去,值得注意的是,九寨沟禁止游客向水中中扔食品喂鱼。

四川九寨沟

  走到熊猫海的尽头,再回头看,山在水中的倒影一动不动,如同镜子一样平静。

四川九寨沟

  再沿着栈道往下走是熊猫海瀑布,这也是九寨沟里落差最大的瀑布。

四川九寨沟

  五花海湖底的枯树,由于钙化,变成一丛丛灿烂的珊瑚。

四川九寨沟

  五花海的底部景观妙不可言,湖水一边是翠绿色的,一边是湖绿色的。

四川九寨沟

  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非常迷人。

四川九寨沟

  五花海有着“九寨精华”及“九寨一绝”的美名。

四川九寨沟

  再向下的景点就到了珍珠滩瀑布,这是《西游记》片尾曲中师徒四人挑担牵马的外景地,我似乎对这个场景有点印象。

四川九寨沟

  下一站是镜海,镜海水面平滑似镜。镜中林岚倒映,景影清晰。

四川九寨沟

  细观水中的倒影比真正的实景显得更加婀娜多姿,堪称九寨沟绝景之一。

四川九寨沟

  诺日朗瀑布是日则景区的最后一个景点,诺日朗三个字为藏语的译音翻译过来是男神的意思,象征高大雄伟。因此诺日朗瀑布意思就是雄伟壮观的瀑布。看完诺日朗瀑布,坐车可以来到诺日朗餐饮接待中心吃饭。

四川九寨沟

  长海景区

  继续接下来的另一个景区:长海景区。这个景区的经典很少,只有两个,坐车来到了景区的最高点:长海。

四川九寨沟

  长海是九寨沟所有湖泊中最大最深的,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九寨沟最高的湖泊。长海水面宽阔,壮美得肃穆。远处的高山云雾缭绕,这里的冬天会出现雪山风景。

四川九寨沟

  从长海下来,又可以看到九寨沟最小的海:五彩池,五彩池水上半部呈碧蓝色,下半部则呈橙红色,色彩之斑斓,与日则沟的五花海不相上下。

四川九寨沟

  树正景区

  从长海下来往九寨出口方向坐车,就来到了最后一个景区,树正景区。其中第一个景点是犀牛海,犀牛海是树正沟内最大的海子,是九寨沟内景色变化最多的海子,其倒影似幻似真,与天地、树林连成一体。

四川九寨沟

  犀牛海的旁边是老虎海。

四川九寨沟

  树正寨的磨房。

四川九寨沟

  树正群海。

四川九寨沟

  卧龙海。

四川九寨沟

  火花海位于双龙海与卧龙海之间,湛蓝色的水面上波平如镜。海子的四周是茂密的树林,湖水掩映在重重的翠绿之中,像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

四川九寨沟

  盆景滩在荷叶寨前方,该处是一个地势低平的浅滩,整个景点犹如一座巨大的盆景。这是九寨沟最后一个景点,游览完盆景滩后,就可以出沟了。

四川九寨沟

  如果还有兴致,可以去树正寨的九寨沟民俗文化村逛逛,买些藏族的工艺品或纪念品什么的。

四川九寨沟

  游览完后,感觉九寨沟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其湖水,俗话说,九寨沟看水,张家界看山。九寨沟碧蓝晶莹的湖水好似项链般穿插于森林与浅滩之间,色彩斑斓,令人眩目,一路上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不愧为中国的山水名胜啊。这次的旅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雅虎放弃SNS服务“雅虎关系”

  阿里巴巴集团子公司中国雅虎宣布,因运营策略的调整,“雅虎关系”服务将于2009年10月30日正式停止服务,这距离中国雅虎推出该服务仅仅一年时间。

  雅虎关系是中国雅虎于2008年10月13日推出的一个社会性网络服务(SNS)平台,希望借助雅虎口碑生活服务平台,传播朋友之间生活服务信息。在过去一年中,雅虎关系曾是中国雅虎的主推业务之一,这项业务也曾经被寄予厚望。在诞生仅仅一年之后就宣布停止服务,这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阿里巴巴削减中国雅虎业务的重要举措。

  业内人士认为,雅虎关系运营1年后选择停止或与其中国战略调整有关系。8月21日,中国雅虎在与口碑网整合一年多以后最终分道扬镳。根据阿里巴巴集团的规划,口碑网资产将注入淘宝网,而中国雅虎则将持续在邮箱、资讯、搜索等方面提供服务。

Yahoo

  以下为通知全文:

  停止服务通知

  因运营策略的调整,关系服务将于2009年10月30日正式停止服务,请您在此日期前将您关系内的照片等个人资料和相关内容以下述方式进行充分留存备份,也请您方便时通知您关系的好友并与好友保持联系。届时关系服务将不再留存您的任何个人资料和相关内容。

  您可以通过点击下方按钮,按照页面引导进行打包下载,如有问题请查看帮助中心,或者反馈给工作人员,我们会尽快帮您解决。

  如果您还有充值以后未使用的小贝,处理方法请看这里。

  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您谅解!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关系业务的支持!

  中国雅虎社区运营部

  2009年9月18日

2009年9月18日星期五

百度将推出类似Chrome OS的操作系统

  据国外媒体报道,百度CEO李彦宏作客《华尔街日报》科技栏目高级编辑朱丽亚·盎格文(Julia Angwin)的访谈节目,回答了读者对于百度搜索引擎、盗版音乐搜索的一系疑问,包括百度的远期目标以及在中国国内政府对互联网市场的影响。在谈话中,百度CEO李彦宏提到百度的一个远景计划要打造一个操作系统,类似于谷歌的Chrome OS。

  在非常简短的谈话中,李彦宏并没有对计划中的操作系统做过多的解释,但是我们可以想象,百度如果推出操作系统的话,必将整合更多百度的服务,同时可能又将会是百度用来赚钱的一个工具。TechXav日前撰文,对百度的操作系统特征做出了如下几点猜测:

  1、增值网络服务

  Chrome OS虽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义,但就如同谷歌本身一样没有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与谷歌相比,百度在中国市场有非常好的企业运作经验,比如著名的百度竞价排名系统。所以,百度如果推出操作系统,也可能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向用户收费,如给用户提供一些增值服务的方法,就像腾讯一样为一些定制的东西收费、或者提供额外的收费存储空间等等。

  2、社会性网络(SNS)

  人人网(原校内网)在中国学生市场的日趋流行、开心网让无数无聊的白领找到了新的去处,在短时间内就成了全球前茅的网站,可以看出社会化网络在中国已经开始流行。在国内,新浪、搜狐这些网站虽然跟风推出了SNS网站,但效果不佳,腾讯由于其庞大的qq用户群,有不少人在使用其推出的SNS服务,但粘度不高。而百度目前也没有在这方面获得很好的效果,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如果百度推出操作系统的话,将是在社会化网络中变强大的一个绝佳机会。

  3、框计算客户端

  几个星期之前百度宣布了“框计算”概念与Google主导的“云计算”分庭抗礼,和云计算强调后台资源整合的概念不同,框计算完全基于应用。李彦宏表示,百度推出的“框计算”是要把所有用户的需求无论是在找信息,还是要求各种各样的应用,还是有什么其他的需求,都集成到一个框里,用一个框来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想要做什么,在框里输入就会得到结果,其他什么也不需要想。

  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如果百度推出操作系统,一定会集成“框计算”客户端,给人们带来更加方便的互联网体验。

  当然,以上关于李彦宏先生提到的操作系统还仅仅是一些猜测而已,不过不管怎样,我们都不希望百度的产品只在中国受欢迎,百度还应该好好学习如何进入国际市场。

2009年9月17日星期四

雅虎发布JavaScript CSS框架YUI

  据CSDN报道,近日,Yahoo发布了下一代JavaScript和CSS库YUI 3.0.0。Yahoo! User Interface Library(YUI)是一个使用JavaScript编写的工具和控件库,它利用DOM脚本、DHTML和AJAX来构造具有丰富交互功能的Web程序。YUI也包含几个核心的CSS文件。YUI中的所有组件已经以开源的形式发布,它们遵循BSD协议并且可以免费使用。

  来自雅虎方面的消息显示,相较于之前的版本,YUI 3.0.0前进了一大步。YUI开发团队改进了库,优化了语法,使API更加灵活方便。

  YUI 3.0.0的特色组件:

  1. DataSource:YUI的数据抽象层提供了一个进入数据集的标准接口,无论数据源是本地,XHR,XSS还是其它,也无论数据格式是JSON,XML,CSV还是其它。

  2. ImageLoader:ImageLoader组件允许用户在页面绘制时推迟不在视口(viewport)的图像的载入,调节带宽使用以提升性能。

  3. History:History组件使用户可以在一个单页web应用的范围内控制浏览器的后退按钮。

  4. StyleSheet:StyleSheet组件使在运行中创建和修改CSS规则变得容易,允许用户动态地设计页面元素的风格,减少重新绘制的次数。

  访问YUI网站:http://developer.yahoo.com/yui/3/

2009年9月15日星期二

拼音与邮箱将会是百度的杀手级应用

  昨天某科技爆出消息说百度准备推出自己的输入法和手机浏览器,作出这个判断的理由是百度正在招聘相关工程师。

  百度推出手机浏览器是很好理解的事情,毕竟目前百度与谷歌都在加强移动搜索领域的市场争夺,谷歌有一大批基于Google Android的手机撑腰自然腰杆很直,这些都是潜在的资源。百度如果推出自己的手机浏览器自然默认搜索就是自家的百度搜索,可以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也可以节省大笔的推广成本,不用在不久即将到来的3G搜索时代受制于人。腾讯推出腾讯手机浏览器,3G门户也推出Go浏览器推广自家的网站,自己研发软件作为产品的推广渠道正在成为一种趋势,百度没有选择。

拼音与邮箱将会是百度的杀手级应用

  很久之前一朋友问我最期待百度推出什么服务,当时我的回答是百度推出邮箱服务。想法很简单,百度的服务器环境在国内可谓是首屈一指,如果推出邮箱服务自然是速度如飞,有优势,并且邮箱领域网易、腾讯、Gmail三足鼎立的局面也需要有人来打破。而且由于Google旗下Gmail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的巨大成功,对百度推出邮箱服务自然就多出几分期待,毕竟百度也是中文第一搜索。

  现在我对百度的期待也加上了拼音输入法这一项,现在的拼音输入法市场是搜狗、腾讯、谷歌三家各领风骚,搜狗仍然占据着明显的优势,但是捆绑越来越多的服务让用户越来越难以忍受。QQ拼音的优势是快速无广告,组词效率比搜狗和谷歌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不过用习惯了也差不多。谷歌拼音的组词效率没得说,缺点是2.0版本速度略显缓慢,并且对于新词的更新速度始终无法让人满意。百度推出输入法借助自己第一中文搜索的地位,在技术上面取得领先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并且可以打压多个竞争对手、抢占用户桌面,何乐而不为。

  百度邮箱抢的是Gmail、QQ邮箱、网易邮箱的用户,这三个都可能是百度的潜在用户,网易的成功证明邮箱战略绝对能够带来巨大利益,所以百度做邮箱绝对能够有足够收益。至于百度拼音则肩负着抢占用户桌面的重任,腾讯的QQ音乐、QQ拼音,谷歌的拼音、桌面搜索,这些巨头都在拼了命去抢占用户桌面,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百度现在并没有一款安装量足够高的桌面级应用,所以百度拼音势在必行。结论就是百度拼音与百度邮箱将会成为百度的下一个杀手级应用,南抗谷歌,北据腾讯,责任重大。

  来源:读者xjp投稿,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