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1日星期六

iPhone 5c 的定位与产品线的变化

  今年苹果的产品线看不到往年的变化。iPhone 5 没有像原先一样降价出售,而是干脆地从苹果的产品线中去除掉了。似乎与第四代iPad出现后将第三代iPad从产品线中去除一样。这一方面证明了 iPhone 5s 确实没什么真本事,以至于苹果要将其从产品线中驱逐出去。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苹果新加入产品线的第二款手机,iPhone 5c 替代了 iPhone 5 原本在产品线的位置。

  为何如此定位?

  首先,iPhone 5s 相较于 iPhone 5 来说更新和改动幅度都不大,没有人会为了一个能识别指纹的Home键和一个叫做“M7”的协处理器而更新换代,自然苹果的新消费者也没有理由选择 5s,旧款的 iPhone 5 没少多少功能但是能便宜一千块钱。对于苹果来说,iPhone 5 的成本相较一年前来说几乎不变,但是利润却凭空少一千,这样的买卖没人愿干。iPhone 5c 在一定程度方面就是为了弥补这个价格上的空缺。

  5c 的目标人群?

  5c 主要针对的目标大致有这些:

  • 喜欢手机有丰富多彩颜色的
  • 预算较少的
  • 对 5s 的两大新功能不感冒的新用户
  • 觉得买 5s 不划算的

  相信因为第四个原因而选择 5c 的人不会太少!苹果想必也想到了这点。

  苹果赚钱吗?

  苹果肯定是会赚钱的。甚至可能会比 iPhone 5s 赚的还多。苹果在很多方面压缩了成本。比如使用A6处理器且没有M7协处理器、塑料外壳等。就算苹果把价格降到比 iPhone 5s 还低一千元,仍然会有很大的利润。相比 5s,5c可能更加有利可图。

  它是廉价 iPhone 吗?

  不是!廉价 iPhone 在正常预计的售价应该在三千元左右,但是 5c 显然不是。苹果出 5c 的目的也显然不是为了捞取低端用户,所以自然不会是廉价 iPhone。

  产品生命周期的延长

  这次 iOS 7 的升级带来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根据原来苹果更新升级的经验,任何一款苹果设备只能够升级后三代系统。比如说 iPhone 3GS 在推出的时候,系统是 iPhone OS 3。iPhone 3GS 的最后一个更新停留在 iOS 5.x。在此期间,iPhone 3GS 升级了两代系统(分别是 iOS 4 和 iOS 5)。苹果其他的 iOS 设备也都是如此。每次苹果宣布能升级新 iOS 系统的设备总是三世同堂。但这次 iOS 7 的升级却是四世同堂。iPhone 4 和 iPad 2 仍然可以享受此次更新。这意味着苹果每个产品的生命长了一年时间,也使得购买 5c 比购买 iPhone 5 多了一个福利:能多升级一年的 iOS 系统。这也使得购买苹果产品的长期价值有所提升。

  是否值得购买

  iPhone 5c 值得购买吗?现在的各个手机厂商基本想象力已经耗尽,手机短时间内也变不出什么花样了。性能已经大致定格了,小小的手机里面恐怕也塞不下更多硬件了。大多数厂商现在开始向软件和人机互动方面发展了。全球手机近两年都没有出现震撼性的升级(比如 iPhone 4 的 Retina屏幕)。向手机里放指纹识别器也绝对不像第一款往手机里放摄像头手机那样激动人心。所以,如果看好了就买吧。

  来源:投稿,作者:Techyan,原文链接

为什么实物团购会死掉 百团大战启示录

  这是篇旧文,写于团购刚起的那一年2010年。是年百团大战,做什么团购的都有。当时我推断实物团购走不通,只有本地服务业团购能生存下来。过了三年多,事实证明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做实物团购的绝大部分死掉了,而服务业团购活了下来,其中一个例子就是美团网。

  美团的一位员工在知乎上总结,美团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是抵制住了实物团购的诱惑,坚持做本地服务业团购。

  实物团购的诱惑确实巨大,因为“好做”:

  1. 有现成的线上商家,不需要像本地服务业那样教育培训商家。

  2. 有现成的线上买家,也不需要培育买家。

  3. 不需要花大力气去铺地面,去地推。

  由于实物团购好做,所以一大批投机份子(无贬义)纷纷想抄近路赚大钱。

  但是实物团购不是一条活路,根本原因在于: 相对于服务业产品,实物产品的边际成本比较大,而且在短期内,不可能随着销售量的增大而降低边际成本。所谓边际成本就是多增加一个用户(换句话说,多卖出一件商品),商家需要付出的成本。

  举个例子来比较实物产品和服务业产品的差别。电视机和电影票分别属于典型的实物产品和服务业产品。多卖一台电视机,厂商多付出的成本至少几百(而且在短期内降不下来),而多卖出一张电影票对电影院来说增加的成本几乎等于零(在客流未爆满的情况下)。边际成本约等于零的产品还有旅游景点的门票,QQ空间的装饰,QQ特权……

  人们团购的就是奔着超低的折扣去的,但并不是说要了价廉就不要物美了。只有边际成本很低甚至等于零的产品才可能在大打折扣的情况下还能保证服务质量,而实物团购显然做不到,因为边际成本远高于零,大打折扣就一定意味着买的越多,亏得越多。

  所以,实物团购实际上大多是虚假的团购,大打折扣的同时降低了产品质量,最终是不可持续的。

  如果一个商业模式在商业上走不通,却又很多人想通过这个模式赚钱,那么就一定会涌现出一批商业道德败坏的聪明人来。果然,市场两三年就把那些偷奸耍滑的实物团购网站给揭了老底。

  同时也例证,一个企业要长期发展,企业老板的人品是很重要的。——这里的人品指的是公德而非私德,有些私德好的人公德极差,而有些私德差的人公德极好。

  来源:八部半投稿,作者微信公众号:babubans. 原文链接

2013年9月18日星期三

搜狗和腾讯刀剑相向的往事

  经过无数次的据传,搜狗终于有着落了。腾讯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并将旗下的腾讯搜搜业务和其他相关资产并入搜狗,交易完成后腾讯随即获得搜狗完全摊薄后36.5%的股份,而且腾讯持股比例会在近期内增加至40%左右。

  据了解,在本次战略合作中,腾讯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获得36.5%的股份。并将搜搜并入搜狗,搜狐及其关联方仍是搜狗的控股股东。在新成立的搜狗公司中,张朝阳担任董事长,腾讯系的刘炽平和任宇昕出任董事,王小川继续作为董事和首席执行官领导整个公司发展。

  搜狗和腾讯,从刀剑相向的对手到如今合作的亲密伙伴,让我们又一次相信了爱情。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跌宕起伏是任何编剧都想象不出来的。

  “他搜狐,咱就搜狗,大家各搜各的”这是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大腕》里的一句经典台词,2001年这部电影上映后国内取得3800万人民币的高票房,摘得年度票房冠军。然而让冯小刚始料未及的是,电影里不经意的一句话触动了张朝阳,在电影上映三年后搜狗正式推出,搜狐方面承认此搜狗正是取材彼搜狗。

  搜狗推出之际虽然其母公司搜狐是国内互联网行业的老大哥,但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创业之初,张朝阳丢给王小川一笔钱和一句话“喏,你拿着这笔钱,去给我招几个人,干掉百度”。数学天才王小川看着这笔钱,哭笑不得的发现这点钱只能招聘6个员工,精于计算的王小川决定拿这6个人的钱去学校招人(大学生便宜一倍),于是乎6个人的钱招到了12个还在上学的大学生(直到今天,搜狗公司的核心骨干仍然是这批当初廉价的大学生)。

  早期经过蛮荒的拓展,搜狗公司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拓展的过程中,由于“步子大了扯淡了”,得罪了很多主流的互联网企业,可以说搜狗公司是一路伴随着官司过来的。先后有央视、迅雷、优酷起诉过搜狗,不过因为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这些起诉最终都不了了之。

  或许大家不知道,搜狗历史上最有名的那场诉讼居然是和腾讯发生的。2009年11月,腾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搜狗拼音输入法停止虚假宣传、恶意干扰用户选择QQ拼音输入法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向腾讯公司支付2000万元赔偿。腾讯方面认为,搜狗在开发、运营“搜狗拼音输入法”的过程中实施了多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损害了原告的利益。其中包括当用户同时安装了搜狗拼音输入法和腾讯的QQ拼音输入法时,被告设置的“搜狗输入法管理器-输入法修复”进程会自动启动,提示用户其输入法需要进行“修复”。

  然而另所以人大跌眼镜的是,2013年9月16日,腾讯公司和他们口中的那个“进行虚假宣传、恶意干扰用户”的搜狗展开了合作,并且把他们认为功能比搜狗输入法先进的QQ输入法并入了搜狗,正应了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或者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腾讯入股搜狗,很多朋友关心的最大问题是行业格局的变动。8月初速途研究院发布了《2013二季度PC端搜索引擎分析报告》,报告显示百度一家独大市场占有率为66.83%,360搜索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二位,占有率为15.57%,搜狗市场占有率为8.97%,搜搜为3.96%. 我认为此次腾讯战略入股搜狗,并且把搜搜归到搜狗旗下,双方合计的占有率接近13%,中国搜索引擎行业未来将有望形成三强争霸的格局。

  也有网民担心行业竞争会损坏用户利益,但恰恰相反,我认为行业存在竞争反而对用户有好处,没有竞争反而对用户不好。比如中国石油垄断了行业,用户只能忍受他们高昂的价格和垃圾的服务,而竞争会“逼迫”企业“讨好”用户。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传统行业,都不应该被垄断,都应该是百家争鸣的一个竞争局面,没有竞争的行业必将是一潭死水。腾讯此次和搜狗牵手,也会倒逼百度和360不得不更加强大起来。

  来源:投稿,本文作者系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

腾讯控股涉足商业银行 微信或成先头兵

  腾讯旗下的微信在涉足金融领域尝到甜头后,开始了进一步的布局。近日有消息称腾讯控股涉足商业银行的申请方案得到了广东省政府的通过,目前正在等待上级部门的审批。

  与此同时,全国首份地方版《试点民营银行监督管理办法(讨论稿)》(下称《办法》)已完成并报至银监会,《办法》中提到,在设立门槛方面,民营银行需一次性拿出不低于5亿元不高于10亿元人民币作为注册资本;在股东要求方面最大股东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20%,其他企业法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10%,单个自然人持股比例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2%,所有自然人持股比例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20%,其中主发起人要求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且这三年内年终分配后的净资产占比全部资产的30%.

  通过以上规定来看,腾讯公司已经超额满足了上述条件,而且盈利状况良好,登高一呼会有大批企业和自然人响应。问题又来了,腾讯线下的商业银行主营什么业务,会由哪个领域作为突破口呢?笔者认为,腾讯商业银行成立后,之前已经和银行以及保险公司合作的微信将有望成为先头兵。

  今年7月,招商银行和腾讯合作,推出“微信银行”,这项服务不仅可以实现借记卡账户查询、转账汇款、信用卡账单查询、信用卡还款、积分查询等卡类业务,更可以实现招行网点查询,贷款申请、办卡申请、手机充值、生活缴费、预约办理专业版和跨行资金归集等多种便捷服务。此外,微信银行的在线智能客服更可实现在线实时解答客户咨询,为客户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咨询通道。“微信银行”是招行手机银行的延伸,也是继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之后又一种方便银行用户的金融业务服务方式。

  无独有偶,微信在信用卡板块也已经开始布局。今年8月,腾讯又和平安牵手,推出信用卡智能微信服务平台,可绑定账户自助查询、优惠自主推送、智能机器人等强大功能,而且对服务需求量最大的前四种服务:额度查询、账单查询、费用介绍、卡种介绍,优先建立完整的知识库及引导式问答设计,使得客户可以用自然的微信对话,就能够第一时间享受到快捷全面的信息咨询服务,无须致电客服热线,也不受任何时间、地点限制。

  腾讯、苏宁甚至阿里等一大批IT企业纷纷试水金融服务,并且试图打造线下的商业银行,传统商业银行纷纷惊呼“狼来了”,我认为传统银行完全没有必要对此避而远之,反而应该主动放下姿态,和互联网企业展开全方位的合作。事实上,腾讯和阿里等企业涉足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利大于弊,因为在其冲击下会“逼迫”商业银行进行自我改革。传统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问题多多,但因为不愿承担改革带来的风险而固步自封,自身主动改变已经不太可能,必须通过外力来激发其改革潜力。显然,通过互联网巨头的入局,商业银行在竞争压力下也会逐步进行自我改革。

  互联网巨头做银行最大的价值至于重新激活了商业银行的活力,改变了行业规则,和广大用户以及企业一起重塑金融生态体系。

  来源:投稿,作者:速途网首席评论员 丁道师

2013年9月16日星期一

不看好百度电视棒产品:百度影棒

  在谷歌发布了售价35美元的Chromecast电视棒2个月后,百度也推出了类似的硬件播放器“百度影棒”,支持DLNA、Airplay以及百度视频专属协议BDPlay,可以将手机上百度视频的节目投射到电视上播放,百度影棒主频为1.5GHZ双核Cortex-A9处理器、1GB的DDR3内存,4GB的Flash闪存容量。百度影棒定价为198元,在京东商城预售。

  这是百度继推出小度WiFi、小度路由等硬件产品后,再次涉足智能硬件领域。

  据悉,百度影棒上手较为简单,用户只需把它插到电视的HDMI高清接口上,连上WIFI,就能将手机、平板、电脑上的在线视频、本地视频无线投射到电视上播放。百度方面介绍,百度影棒使用主频为1.5GHZ的双核Cortex-A9处理器和1GB的DDR3内存,Flash闪存容量4GB,兼容RMVB、WMV、AVI、MPG、MOV等所有主流视频格式。

  不过,我不看好类似“百度影棒”的电视棒播放器,原因是:

  1、在家里使用的话,同样的价钱可以直接购买一个高清播放器,无需手机即可使用。

  2、旅游使用的话,酒店里支持HDMI的电视机并不多,而且能够实现流畅视频播放的WiFi环境更屈指可数;

  3、大部分WiFi需要密码才能使用,对于没有键盘的电视棒来说,将其连入WiFi异常困难;

  4、HDMI不能供电,因此电视棒产品还需要连接电源,实际使用并不见得即插即用。

新浪微博信息流的设计问题

  以前,我们玩新浪微博;之后,我们被新浪微博玩;而现在,大家慢慢逃离新浪微博。究其原因,还是感觉微博太累,信息流太重。在web2.0信息流,别吵一文中,其实已经讲到Feed动态流、私信、关注体系对web2.0信息流的严重干扰。而在新浪微博上,我们面对的是比较严重的三大问题:大爆炸、环流、碎片。

  问题一:大爆炸

  在新浪微博的Feed动态流中,以秒计的信息汹涌而至,倘若你想和它比速度,劝你还是放弃吧。

  面对信息大爆炸,该如何清理?这个话题,之前我在UGC社区类产品系列1:违规内容的处理里面重点谈到了垃圾信息的处理,只代表了对垃圾信息“堵”住的策略。现在我们再说一下两个阶段策略:拦截、分流。

  阶段一:拦截

  内容源头拦截。新浪微博内容源的发布行为和发布内容,需要微博平台过滤机制进行。发布行为,可以表现在发布频率、发布时间、发布地点、发布账号的变化规律,产生过滤机制;发布内容,可以表现在内容关键词、URL链接、图片内容等。

  内容显示拦截。现在各大浏览器应用商店中,微博浏览器过滤插件大受欢迎。比如Chrome Web Store中的“眼不见心不烦”,设置简单屏蔽效果好,干干净净那叫一个畅快。当然,此类关键词过滤插件,需要多调教几次。

  现在腾讯微博也有了类似插件的微博管家,但新浪微博至今还未免费出来,屏蔽设置功能只开放给收费会员。基础功能啊,收费,节操何在。而且,该功能入口太深了,建议放在Feed信息流旁边。

  阶段二:分流

  新浪微博最让人恐慌的莫过于盯着一条信息流去玩“消除”游戏了。此刻为了消除信息压力,只能进行信息分流。最初Google+抛出Circle圈子的概念。将关注的人分为几个圈,然后在信息流进行分组阅读。

  一个信息流模块下的分组阅读。设计方式上,采用Google+的置顶滚动分组设计,而不是新浪微博的左侧分组阅读设计。左侧设计太容易误解为分组功能管理了,而实际上分组阅读功能被忽视。既然上分组阅读,就应该放在正常的阅读视线上,而且分组阅读功能需要被强化显示。

  多个信息流模块下的主次阅读。保留现在的Feed信息流为主要阅读,开辟另一纬度的次级信息流,比如热门话题、热门搜索等等。主信息流,可以是亲密关系的推送;次信息流,可以是全站热点推送或者精选内容让用户发现,也可以是单向关注关系的推送。总之,要突出和区分信息流的主次,为目前单一信息流分流。

  问题二:环流

  或许你会发现某条微博(你自己发的或者别人发的),转发着转了个圈又出现在你的Feed信息流中,如同环形流动一样,总在你眼前重复出现。而造成信息环流的功能,就是转发。

  转发功能的最大特点:

   1、你发的微博,你的所有粉丝可见:

   2、你的粉丝转发你的微博,他的所有粉丝也可见;

   3、你的粉丝的粉丝转发你的微博,他的所有也粉丝可见;

  在新浪微博现行的转发功能规则定义中,这条微博可以经历一层一层关系无休止的往下转发传播开去。这就如同一传十,十传百的次方传播,很惊人也很吓人。

  按照正常的生活现象,每个人说的话都有一个传播目的,我们把信息传播达到目的定义为达到传播效果。如果我们将这条微博传播经历过N层关系后达到传播效果,继续传播下去则理解为信息泛滥。那在新浪微博信息传播体系里面,N层关系传播才是新浪微博需要的,而后的继续传播则是需要抑制的。

  社交网络中有个经典理论-六度空间理论,即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而这里提到的六个人,也就是六层关系。而新浪微博,我们可以理解为:你发了一条微博,最多经历了6层关系传播,就可以传播到任何一个微博用户。

  借助生活中信息传播和学术理论支持,我们大致确定了对转发功能的优化方向。而新浪微博的产品经理同学只需要分析一下转发数据,即可以确定N层关系的有效传播中的“N”,到底为数字多少合适,切勿拍大腿决定。

  对信息环流问题,优化“转发”功能方案:

   1、分析新浪微博转发功能中信息传播效果与层级关系数的关系;

   2、根据线下传播效果与层级关系数,确定N层关系产波达到有效传播效果的N的具体数字;

   3、根据N具体的数字,确定“转发功能”转发规则,定义每条微博发布后,可经历的传播层级关系数;

   4、确定超过N层关系后该微博转发功能的交互文案,告知微博用户为何不能继续转发了;

  说明:新浪微博即将推出的个人信用体系,用户传谣将会扣分,限制转发,但后续可以做任务提升信用分数。对此,Gauin认为此信用体系设计对转发功能的影响甚微,并不能改善信息环流现象。

  问题三:碎片

  微博碎片表现在微博内容属性的碎片,而需要解决微博碎片化的问题,就需要对微博进行重新组织。

  新浪微博信息碎片

  新浪微博有的组织功能:

  微博赞,使用最便捷,最轻便级别的功能;

  微博标签,需要手动给微博贴标签,使用太麻烦,用户思考成本太高;

  微博收藏,目前新浪微博暂未对用户收藏的微博进行数据挖掘;

  企业微博分类,在企业微博主页上作阅读导航作用;

  我要提到的组织形式为:

  关系微博,即互相关注用户之间的微博,两人之间强关系才产生互相关注行为。

  兴趣微博,即单向关注用户之间的微博,两人之间强兴趣才发生单向关注行为。

  即便新浪微博是靠纯兴趣建立了现在的互相关注,或者是单纯的亲朋好友建立了互相关注,但无论是何种互相关注,都可以得出毋庸置疑的结论:关系微博阅读级别高于兴趣微博。

  而这个结论也将是新浪微博新的组织体系设计原则,而下方给出的设计方案,不作为对此原则的代表,仅作为一个参考方案。按照现在新浪微博的Page发展战略,以个人用户作为单元互动中心,以上的关系微博阅读级别高于兴趣微博的结论,将更加重要。

  Feed信息流中碎片组织设计方案:

   1、在Feed信息流顶部设计“关系微博”模块,显示互相关注用户的微博;

   2、在“关系微博”中增加轻级别互动方式和预览效果,制定该模块自动更新规则;

   3、在“关系模块”下方的自然时间流微博,同一时间更新的微博,排名靠前展示关系微博;

  扩展问题:如何看待新浪微博Timeline设计相比QQ空间的优劣势?

  关于新浪微博信息流问题,本文重在阐述解决的思路和原则,希望能给各位碰触了火花。至于具体实施方案,请慎重使用,同时请按照思路进行数据求证和挖掘。欢迎和Gauin深入沟通信息流产品设计。

  来源:投稿,作者Gauin  微信公众账号GauinBlog   原文链接

Windows 8开始菜单中的商机

  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好,微软已经正式发布 Windows 8 了(欢迎阅读我们的“Windows 8 完全手册”)。那么说起 Windows 8 ,很多已经用过、见过或听说过 Windows 8 的大多数用户可能都知道在 Windows 8 中微软取消了传统的“开始菜单/按钮”(StartMeun/Button),取而代之的是“开始屏幕”(StartScreen)。这一改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站在各自立场上无论是用户还是微软都各有其说。

  微软认为传统开始菜单展示区域太小、展示图标太小,不利于触控操作,并且现在用户使用任务栏的频率已经远远大于开始菜单所以没有保留它。而很多用户则认为这不科学,取消了开始菜单/按钮,连如何关机都无所适从。

  关于这一变动到底是好是坏还无从定论,因为毕竟 Windows 8 还没有正式上市,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对于 Windows 8 任务栏最左面也是原来开始按钮的位置已经出现了“争夺战”。从最初的用户通过注册表找回传统的开始菜单到微软随后禁止了部分注册表改动后,ViStart,Start 8, Power8, Classic Shell, StartMenu8, Start Menu X 等众多第三方软件工具开始加入到这场“争夺战”(作为硬件厂商的三星也推出了 S Launcher 凑了一脚,但表示并不会内置,需要用户去商店下载)。虽然微软又撩出话来说将采取措施彻底“切除”Windows 8 中的开始按钮和开始菜单,杜绝用技术手段找回的可能,但这个威胁传言到现在为止已经有点不了了之了。

  有“争夺”的地方就会出现商机,Windows 8 的开始菜单/按钮当然不例外,那么它的商机在哪里呢?

  一、功能付费

  功能付费相信大家都清楚,用户直接按需付费,没什么好说的。当然要想把握这个商机,能够让用户乖乖掏钱的前提是用户体验做到了一定的程度而不是单纯的复刻 Windows 传统开始按钮就可以的。在这方面 Start 8 是一个例子。

  Start 8 在开始的时候是是有免费版本的,现已全部收费

  另外 IObit 的 StartMenu XP for Windows7 是有 Pro 版本的,而针对 Windows 8 的Start Menu X , StartMenu8 和 Start Button 8 目前为免费版,相信距离推出对应的 Pro 版本不会太远。

  二、入口推广

  自首次亮相于 1992 年的 Windows 95以来,延续了整整 20 年的开始菜单/按钮一直是用户点击并使用最频繁的地方,同时也是应用程序和系统功能一致统一的门户、入口,它的价值不可谓不大。如果说在之前 Windows 本身已经有一个几乎所有人使用习惯了的开始菜单的时候,再使用一个第三方的 Launcher 意义不大的话,那么随着现在微软取消开始菜单/按钮倒是给诸如 Pokki、小Q书桌、360软件小助手这类产品新的机会。

  1. 进行第三方推广

  与当下 Andriod 手机上第三方 ROM 一样,如果谁掌握了开始菜单这个入口就意味着可以通过类似付费预装精品应用的方式来推广第三方应用软件。如果把第三方换成自家的就是下面的构造自己的一套生态体系。

  2. 集成服务构建生态系统

  与自己旗下应用软件协同作用,打造一套自己的生态体系。这是 Pokki 与腾讯的小Q书桌正在在做的事情,前者直接在开始菜单里另外构建了一个 Web 应用商店和消息通知中心,后者目前已集成了 3366 游戏页面、集成了 QQ 音乐、QQ电脑管家工具箱等。而 360 的软件小助手目前仍属于 360 安全卫士的一个插件功能,并且表示暂时不会考单独独立出来运行。

  另外: Pokki 的通知中心是面向其自家应用的,而并非 Windows 8 Metro/Modern 应用通知中心。其实这一点也是大有可为的,因为 Windows 8 Metro/Modern 应用提示都是数字形式表现在磁贴上并在锁屏界面进行数目提示的,但是因为磁贴众多,二是提示过于简单(仅数字)。或许在手机上可以很简单的点击过去查看,但在屏幕尺寸大了很多的 PC 上就有点不科学了,如果有一个集成的信息中心可以直接查看消息提示预览并可以直接管理并清除(类似 Mac 下的消息中心)或许会受用户欢迎。

  来源:极客公园投稿,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