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0日星期二

del.icio.us (美味书签)使用指南

  笔者是del.icio.us(美味书签)的老用户。几年前,笔者写过一篇美味书签使用指南。在当时,美味书签是我最喜欢的web2.0网站。去年四月,美味书签被YouTube的两位创办人购买了下来,去年9月他们对网站进行了改版并且重新发布,将原先美味书签的很多功能都去除了,结果引来许多美味书签老用户的狂骂。之后几个月他们又进行了更多的调整,把原先去除了的功能重新放回来。

  老实说,现在的美味书签从体验上来讲还不如去年,并且国内访问感觉速度非常慢(以至于我每次访问都只能在翻墙的状态下访问),但是,作为一个社会化知识工具(是的,我把它看作是一个知识管理工具,而不仅仅是书签管理工具),它还是有很多优点,而正是这些优点使得像我这样的老用户会对它钟爱有加。

  这个使用指南更多是从我个人的使用经验出发,去分享一些心得,会比较注重del.icio.us作为书签收藏以外的其他功能。

  好吧,让我们开始奇妙的美味书签之旅。

Delicious被Yahoo卖了

  先说说美味书签能用来干什么吧。

  首先,美味书签可以帮助你收藏自己发现或者别人推荐的好网站。

  为啥要专门收藏到美味书签上呢?

  原因有四点:

  第一,随时随地可以访问。哪怕你跑到了天涯海角,并且没有带自己的电脑,但只要你能够上网,在家里、在公司、在网吧或者在南极(假如你有机会去到并且有空在那里上网的话),都能访问得到你收藏过的网站链接。

  第二,美味书签可以成为你的私人定制版的搜索引擎。假如你使用美味书签有两个月以上的话,你会发现,直接搜索自己的美味书签收藏,所得出的结果有时候比Google搜索还要准——那是因为你收藏的是你感兴趣的东西,而且是经过过滤的东西,其含金量自然是更高。

  第三,美味书签可以成为你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至于为什么后面的段落会详细论述。

  第四,美味书签还有可能成为你的履历表的一部分!这一点也许对记者比较合适,具体是为什么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具体怎么用美味书签呢?我的使用习惯是分四步走:

  collect(收藏):遇到好的东西马上收藏之,哪怕是现在没有时间看,可以留到以后再看。对于那些长篇的文章,你可以在收藏的时候加个”longform”或之类的标签,这样你坐地铁或者有几十分钟空闲时间的时候,正好可以拿出手机来看那些收藏过的长篇文章。

  tag(标签):美味书签最大的好处是它的tag功能,尽情的使用吧(甚至中文标签也是支持的)!加了标签之后,你查找自己的收藏或者别人要查看你的收藏都会变得容易很多。你还能点击一个tag,去看看其他用户还收藏了同样标记为这个tag的其他什么网站链接呢。

  review(回顾阅读):时不时打开自己的美味书签页面,看看那些你已经收藏的页面当中有哪些你特别喜欢的,而后再看看是不是有其他人也收藏了同一个网页。

  当你发现原来还有其他人也收藏了同一个网页时,不妨点击进去,看看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假如你发现有值得关注的用户的话,就马上follow她。(这样下次你看自己的feed页面的时候就能看到她们最新收藏的网站了。)

  怎么知道某个用户是否值得关注呢?1)看他是否有加标签;2)看他是否有写注释;3)看他是否经常更新;4)看他的用户名(通常那些随便写个用户名的都不值得看,当然这招不是十分靠谱,但有时候却很管用)。

  automate(自动化):当你慢慢熟悉了上述这些步骤之后,可以考虑尝试寻找一些办法去将这个过程变得自动化。例如,把你关注的一些美味书签用户的收藏用RSS阅读器来订阅,或者是通过Yahoo Pipes来mash up你正在关注的东西,而后拿Google Reader来订阅。这样子会省下你很多时间。

  好了,前面讲了为什么用美味书签,以及怎么用,接下来我想谈谈美味书签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美味书签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知识管理工具,另外它也是帮助你创建个性化学习网络(Personal Learning Network)最得力的工具之一。

  为什么这么讲?

  假如你认真看我前面提到的那个使用美味书签的四部曲,你会发现网址的收藏仅仅是其中的一步,而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中间的 tag 和 review 这两步。

  假如你是一位充满好奇心的学习者,你一定会很想知道,在我学习的这个领域里,是不是有哪些其他人可以成为我的向导?至少当年我学拉丁文的时候是有非常强烈的这种找到co-learner或mentor的欲望,我很希望有人可以告诉我该看什么、听什么以及是否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学习。也许在现实生活里因为各种原因你找不到这样的向导,那也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你有美味书签。

  怎么理解?

  例如,你要了解关于公民科学(citizen science)的方方面面(是的,这玩意最近很火)。你看过一个讲这一话题的TED演讲,并且你用美味书签收藏了这个演讲页面!然后你回到自己的美味书签个人页面,你可以看到刚收藏的这个链接,以及在链接下面的那个小小的数字:22 saves,没错,它告诉你总共有22位用户收藏了这个链接。也许你会好奇,还有哪些人也对这个演讲感兴趣呢?于是你点击”22 saves”,进去之后看到其他收藏了同一个链接的用户,并且你还能看到其他人写的评注和标签,仔细看下去,你还能发现一位叫”nielsen“的用户也收藏了这个链接——这个会不会就是演讲者Michael Nielsen本人呢?于是你去Google了一下,而Michael Nielsen的friendfeed页面则证实了你的想法。接下来怎么办?马上follow他啊!你可以浏览他最近在阅读些什么,或者可以直接跳进去看他收藏的带”open_science”这个tag的网页有哪些,而后挑选感兴趣的来阅读。这样子慢慢你就会对这个领域有了更多了解,并且是对这个领域的最新动态的了解。而整个过程都是很有机的,充满了各种serendipity,十分好玩,甚至会让人上瘾。

  你还能用类似的办法,在去国外旅行的时候,找到当地最值得看的东西呢。不信马上试试吧。

  —————————————————————————————————

  好了,假如我已经抵挡不住美味书签的魅力,马上就去注册一个的话,你能告诉我还有哪些人也在用美味书签吗?

  其实用这个的大牛多着呢,简单举几个例子吧(注意,这里列举的有超过一半是TED讲者哦):

  Reinventing Discovery的作者Michael Nielsen

  Smart Mobs的作者Howard Rheingold

  Global Voices创办人Ethan Zuckerman

  We make money not art网站创办人Régine Debatty

  当然少不了一些国内的用户,例如:

  DBAnotes.net博主冯大辉

  Dimension Plus新媒体工作室创办人Keith Lam

  假如你新来乍到,不知道怎么用美味书签,不妨多看看这些老用户的收藏,揣摩一下人家什么时候会用美味书签来保存网页链接,以及他们习惯于使用哪些标签。看多了你就会有感觉了。

  最后,要提醒大家一点:

  务必经常备份你用美味书签保存的书签——谁知道AVOS公司哪天不会把这网站卖给另外一个不懂什么叫美味书签的公司呢?

  怎么备份?

  方法一:你可以直接通过美味书签自身提供的书签导出服务来备份你的收藏。

  方法二:你也可以考虑开设一个Pinboard.in的账号,而后将del.icio.us的收藏自动备份过去。(Pinboard.in是一个收费服务,不过它们的服务确实是超一流的,不信你看看他们的官方博客就知道了。)

  祝大家有一个”美味”的学习体验。

  来源:读者投稿,原文链接

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

小电商,大作为

  通过数年征途,人类已经无法阻止电商的发展了!!小米融资4100万美元、京东融资15亿美金、腾讯电商帝国……作为草根,看不到真相的我们,每天都在被这些数字所震撼,被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故事为之鼓舞,但反过头来,他们做的与我何干?

  笔者认为,伴随着数年电商的发展,现在是整个历史刚刚进入元年的开始。而进入元年,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  网络交易趋向成熟化发展,网民素质提升很快;

  2、  线下基础配套体系逐步完善,能逐步满足电商的大规模发展;

  3、  消费者对网购不再排斥,并有了自己的理性思考,购物目的和意愿逐渐明确;

  4、  媒体、官方扶持政策,大势所趋;

  5、  线上交易支付工具完善,且服务、安全、体验日益完善;

  6、  成功案例越来越多,可参考依据越来越多,商业模式的探路工程逐步完成;

  而在未来,整个互联网将会围绕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发展,而整个互联网各种模式的价值,都将围绕电子商务而展开并逐步升级,最终依附电商而生存,其原因在于任何一家公司都会做电子商务,这就如同每个公司都有一部电话和一个传真机一样重要,只是业务方向不同,投入程度和运作方式会有所不同。

  渠道之战

  未来,大佬们干的事儿都是渠道之战,圈地运动。管他三国也好,七雄也罢,他们最终的目的,是想做互联网的水和电,而我们把作为小电商,笔者认为可以把他具体的理解为是我们发展路上的渠道和现金流的来源。

  所以,他们怎么闹腾都行,怎么烧钱都可以。也只有他们“打”起来网民数量和关注度才会越来越高,网民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在电商方面才会逐年升级,而作为大佬们,他们把渠道梳理好,最后需要的结果则是产品。

  小电商,大作为

  作为依附上游渠道生存的我们,不是在被大哥“赏食”而存,而是要作为他们有价值的客户而存。

  这是两个概念,前者是被动,后者是主动。在战术上,被动要挨打,而主动则会获取一定的资源。所以,对于小电商而言,“电商”其实只是一个概念,而我们要做的,和线下普通商户要做的道理是一样的。要有好产品、好定位、好服务、好品质才能做到好品牌,才能体现行业价值,也只有如此,才会得到市场、口碑、品牌以及主动与渠道谈判的能力,从而获取资源。

  通过多年淘宝经验的我们不难发现。真正做电商赚钱的都在淘宝,而赔本的都在“想做大哥而未成”的平台那里。而伴随着国内电商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市场对垂直类平台的不断看好,以及京东、当当、卓越这样的超级平台访问量不断增加,他们对品牌、产品,特别是有品质、服务的品牌需求量会不断增加。

  所以,笔者认为,未来的小电商要有所作为,就要立足自身成为行业标杆,特别是一些边缘产品。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媒体效应、传播速度重新洗牌所属行业,从上至下的发展。而对于许多线下品牌从下至上发展的,逐步会被一波又一波的互联网品牌冲击得难以生存。而熟悉电商运作的品牌商,尽管线下运作能力薄弱,但是线下发展的参考依据多,实干人才多,市场环境也成熟。而线下运营强势,线上运营较弱的传统品牌,同类参考依据少,运营方面人才匮乏,其整体专卖店数量庞大,价格体系一旦崩溃品牌则不攻自破。而这些实质性问题,也是未来小电商大作为的机会。

  来源:读者投稿,原文链接

2012年3月18日星期日

中国人为何宁花4000元买手机,不花6元买游戏

  网易游戏频道做了一个有意思的专题:“宁花4000买手机 不花6元买游戏”,来讨论中国iOS游戏市场上的怪现象。中国大陆已成为iPhone全球销量排名第二的地区,仅次于美国。而与硬件的热销形成对比,中国大陆的iOS应用市场的规模,仅占全球市场的3%。

  曾经毁了中国PC游戏市场的那些东西,如今又在iOS游戏市场一一重现:盗版、外挂、抄袭、强制消费、恶意竞争……这是整个中国游戏业的一个缩影。全球有10%的iPhone进行过“越狱”,而在中国,这一比例高达60%,这里最奇怪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人会花费4000元以上来购买iPhone手机,却不肯花6元钱买游戏?

  游戏的价格是否合理?

  早期电脑上的盗版游戏大多是通过盗版光盘来销售,一张盗版游戏的价格也在5元、10元左右,其价位和目前主流iOS游戏大体一致。得益于iOS低廉的销售发布渠道,iPhone游戏的价格大多是0.99美元(6元人民币),一些游戏“大作”价格会高一些,但也少见超过9.99美元(60元人民币)。其总体价格可以说比较符合中国人的消费水平,早先购买盗版光盘的游戏用户应该不会认为这个价格会较高。

  观念的落伍?

  买得起iPhone应该不算是低收入人群,不买应用有很大可能是没观念,在中国人心中,与硬件相比,软件不值得尊重。中国人花60元购买iPhone贴膜不会有任何问题,但用来购买10个游戏却会觉得价格高,这也是常年盗版环境下的惯性思维,在一个漠视知识产权的过度,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应该是没有价值的。

  用户使用水平过低?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用户的使用操作水平过低,不会安装应用。很多人只是将iPhone当做一个4000元的电话,只是使用其电话功能,而不会或不懂如何安装应用。这部分用户应该并不多,iPhone的使用界面已经足够简单易用了,稍稍学习一下的话,用户应该可以学会如何进行应用的购买。

  iPhone对于中国用户的体验不佳?

  从另一方面上讲,苹果iPhone在中国的越狱率很高,也和苹果本身不重视中国市场有关,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拼音输入法”,在iPhone里面,繁体输入法中有台湾流行的“仓颉输入法”,可见苹果是可以将一些本地流行的输入法整合到iOS中,但iOS至今没有整合那怕一个中国大陆流行的输入法,而苹果自己的中文拼音输入法到底有多烂,恐怕大家都深有体会,百度拼音、搜狗拼音、腾讯拼音等任何一个输入法都比苹果的强。

  另一个本地化功能是“来电归属地”问题,这对于饱受垃圾短信和电话的中国用户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能,苹果也不提供。

  对于中国用户来说,这两个功能只有越狱之后才能使用,既然越狱之后iPhone的使用体验能大幅提高,那为什么不越呢?这就是中国特色。

  可见中国地区越狱率极高的原因,苹果自身也难究其责,如果苹果公司能稍微重视一下中国用户,改善一下其烂到极点的中文输入法,内置一个“来电归属地”功能,估计大部分中国用户就不会越狱了,谁愿意没事瞎折腾啊。

  结束语

  中国的iOS游戏市场虽然刚刚起步,中国的软件开发商还具有比较饱满的热情,如何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不仅仅需要开发商、消费者的努力,做为平台商的苹果公司也应该多加一把力,对于中国市场“稍微”重视一下,相信这给苹果公司带来的回报会远远超过其关注的成本。

被招安后的Myspace网站

  同类别网站多如牛毛,一个站点能否在同类中脱颖而出取决于产品体验,产品特色,市场,营销还有运气。一些网站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山容不得二虎的气势,但最近一些互联网企业的动向似乎给出了关于网站生存发展的另一种答案。

  我们来看看Myspace。Myspace是大型社交网站的鼻祖,成立于2003年8月,在这短短的10年里它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成长历程。网站启动之后短短两年里拿下全球最大社交网站王冠,并在2006年里超越Google成为全美访问量最大的网站。但好景不长2008那年,它被Facebook打翻在地,并且再也没能从互联网这个拳台上爬起来。树倒众人推,从理念,到技术,到模式,到运营,一切的一切都被疯狂地否定着。现实是残酷的,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Facebook这个胜利着疯狂地蚕食着整个市场,与Twitter一起成为了社交媒体的新标杆。

  2011年Myspace被新闻集团卖给Specific传媒和艾美,格莱美双料最佳歌手贾斯丁(Justin Timberlake)。这笔交易彻底改变了Myspace。2012年2月他们宣布在1月新增了100万新用户。现在的Myspace再也不能拿来和Facebook比较了,不是因为他们的规模,而是他们的目标。他现在的竞争对手是像Spotify那样的其他在线音乐服务商,他和Facebook的关系更像是合作着。在Facebook用户数据的基础上,Myspace树立了一个垂直的音乐娱乐社交圈(这似乎又暗合了它诞生之初所具有的音乐血统)。

MySpace

myspace music player

  Myspace接受了挥舞着开放大旗的Facebook的招安。它从了Facebook,这没有什么可惜的,这反而带来了新的机会。明知道没金刚钻还揽瓷器活那才是真蠢。名声,财力,用户量哪项都不是Facebook的对手,说句难听的,连给Facebook提鞋都不够资格,凭什么还拿Facebook做对手?Myspace现在的优势是什么?在它的音乐曲库里有4200万首单曲,而Spotify只有1500万首。当然这不完全关乎曲库大小,还和商业模式有关,毕竟免费在线音乐播放还没能够证明它的成功性,但我们可以先把这个问题留给未来。

  Myspace至少还活着,虽然瘦了一圈(员工数从1600到今天的200多人),但挺看好它的这一步。

  来源:江南投稿,原文链接

电子商务:广屯粮,缓称王

  对于电子商务而言,他是一个市场,而针对与电子商务的营销过程中的每个点,则是渠道,而最终在发生经济关系的,则是消费者、渠道、产品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所达成的。

  近几年,国内的电子商务行业一直都在通过野蛮式生长,来突破一层又一层的销售大关,而最终驱使这一进程的,不是消费者本身的硬性需求,而是透过资本市场所推动的广告轰炸式推进所达成的。而这些,对于整个商业环境而言,是及其不健康的,因为,他脱离了商业盈利的本质,而是靠规模和负资产运营所达成的概念式发展,最后,坑了投资人的爹。

  电子商务的原始本质

  电子商务的整个运营过程,是通过图片、产品内容、物流为媒介,才使得产品最终达到客户手中的。而消费者,则是通过这些内容,对产品进行了解,产生需求后,才达成够买意愿的。

  而支持整个过程良性循环的核心:则在于产品的品质、服务的用心,以此,在形成市场口碑。

  而现在,尽管每个产品、服务对于每个公司的行业定位而言,实际上都已具备了唯一性,但是,他们迫切得到盈利,盲目扩充规模,最终,为了快速达到盈亏平衡点,一切的一切服务措施则成为了一句口号,最终,大家都在通过打折、低价的恶性循环轨迹发展至今,而网上常常都会有人所分享的“内功心法”,但对于浮躁的电商企业而言,那只是一个遥远的梦。

  由此,我们会发现,在网上,低调干事的人都在赚钱,而高调露脸的企业都在拼命找钱。

  广屯粮,屯啥?

  我个人认为,电子商务的未来,则是驱动国内整个商业经济,走向新商业文明的开始。因为,电子商务近几年的历程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很纯粹的商业模式,而对于纯粹的商业模式而言,是需要有一种单纯的行业憧憬和良好的品牌、服务意识的企业才能实现最终想要达成的那个目标的。

  当然,对于那个目标是啥?对于目前的电商而言,都只是野心勃勃而已,并没有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和终极目标。

  由此,广屯粮的概念里我认为主要为以下几点:

  1、为符合品牌定位的人群服务;

  2、正确研究和解决目前整个商业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3、认真调研、思考产品目标消费人群的心里需求;

  4、制定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目标;

  目前,对于国内的电子商务行业而言,是十分欠缺以上4点的。

  例:做平台的,没有理顺内部流程;做垂直的,确盲目在往纵向发展;做行业的,则在往全品类发展。

  我不想举公司的例子,因为这样确实不好。但他们这么干,自然也有苦衷,而苦衷的核心则是拿了投资人的钱,而投资人关心的不是服务、产品,关心的则是投资回报率和上市的收益。

电子商务:广屯粮,缓称王

  缓称王,干大事

  太极拳,讲求的是以柔克刚。对于互联网而言,站在前沿的CEO,自然会认为一切的一切发展太快,追逐的结果则是会实现很快的被抛弃。而消费者呢?他们是这个市场的主导,他们所要的,才是符合整个互联网发展节奏的步伐。

  所以,我认为,高速公路开车尽管比国道要快,但出现事故的结果,则是连环的。近期我们都发现了,国内奢侈品网站纷纷出现问题,而这一切,则是这样的结果所造成的。而还有一些企业貌似活得很好,但是,如果依然不能回归本质,巨人的倒塌则是分分钟实现的事情。

  我们可以在未来几年拭目以待。

  我们需要学习的榜样

  因为我是在做品牌的,接触的平台很多,所以,对于平台的榜样我目前认为国内就两家:

  一家是卓越:他就像一个四十不惑的中年人,不紧不慢,从整个公司的页面结构我们可以发现,用户体验是做得还不错的。另外,内部流程梳理得也很到位,电子商务所需要把控的核心点,他们所在做得,都值得我们学习。

  当然,你可以说他是一家美国企业,在国内反映得慢。但那只是你的理解,我不苟同!

  另外一家则是淘宝:淘宝一开始,就非常的明确了自己要干嘛,所以,他的接近十年的努力,都是在为那个他们知道的目标去努力。尽管我们会说,他们公关做得好,他们有钱,他们人气旺,他们平台多。但这些,实际上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围绕淘宝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在为一个目标去努力,那就是建立商圈和游戏规则,去服务卖家和买家。

  结束语

  我们不得不去反思,我们不得不去做调整。而对于整个电子商务的门槛,其实并不高,只要你想要做,真的在研究、整理、分析,你会发现电子商务的成本只有两点:一是人力成本,二是时间成本。

  当然,这些在我接下来的时间里,会做到分享。

  来源:大麦博客投稿,原文链接

2012年3月14日星期三

诺基亚推出HTML5版导航地图

  诺基亚在官方博客中正式宣布,该移动网站支持所有手机设备的浏览器,并具有语音导航功能。

  该网站支持iPhone、iPad、Android以及诺基亚等智能手机的浏览器,支持驾车导航、步行导航以及公交导航,地图图层方面,提供了带公共交通枢纽标注的地图模式、卫星模式和实时交通拥堵状态模式。

  智能手机用户只需用手机内置浏览器登陆 m.maps.nokia.com,即可访问这个地图服务,经过测试,该服务的确支持iPhone内置的Safari浏览器,但是使用第三方浏览器(如UC浏览器)会出现不支持该浏览器的提示信息,并要求用户使用 maps.nokia.com 网站。

诺基亚推出HTML5版导航地图

  我使用iPhone的Safari浏览器对诺基亚的这个地图网站进行了一些测试,初步的测试结果如下:

  1)界面为英文,不支持中文;按钮菜单以及地图上的路名等信息均为英文。步行导航语言也是英文发言,没有中文普通话发音。

诺基亚推出HTML5版导航地图

  2)使用其GPS定位后发现,在中国地区,定位有数百米的偏移(普通和卫星地图均偏移)。早期的谷歌地图在iPhone上也有偏移

  3)在深圳地区,实时交通流量不可用。

  4)虽然该地图网站界面不支持中文,但却支持中文搜索,在搜索框中输入一个中文地名,可以搜索出正确的结果。

  5)中国区不支持公交线路搜索。

  6)总结:该服务在中国基本不可用。

诺基亚推出HTML5版导航地图

图:使用语音导航需要下载数据文件

诺基亚推出HTML5版导航地图

图:语音导航发音为英语

  对于上述情况,诺基亚的产品经理称,该地图服务虽然是跨平台跨区域的,但还没有在中国地区上线,因此在中国不可用。

2012年3月12日星期一

优酷土豆宣布合并

  今天,国内两大视频网站优酷和土豆宣布合并,新公司名为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土豆网将退市。优酷和土豆在2011年底还在为版权问题闹上公堂,现在则宣布合并成立公司,这样出乎市场意料的结局,引发整个行业的热议。

  业内人士热议合并

  资深互联网分析人士谢文表示,在战术和短期内,合并是个聪明之举,减少竞争成本,扩大垂直领域优势。但他也强调在战略和长期内,合并没有解决电视终端变为网络终端后服务平台化的挑战,也没有解决与门户类视频服务的竞争能力问题。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总经理胡延平认为,优酷和土豆联合有利于降低双方成本, 尤其是视频版权采购成本,提升视频广告价格和营收。胡延平预计今年两家营收都将倍增。而他也预计网络视频洗牌提速, 未来汇合成为三至五大板块。

  PPTV的CEO陶闯表示,这两家合并之事可能是行业发展的必然,2012是视频整合之年,两家UGC公司的剧烈竞争导致了最后的。这一合并对网页端视频类公司有很大挑战,包括SOHU和QIYI.但对PPTV和PPS客户端影响有限,PPTV与YOUKU和TUDO的用户重叠度较小。

  前《创业家》杂志主编申音表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合并对双方都好,但最大的推动和获益者是土豆股东。视频竞争从低维进入高维,不会再有独立网站机会;双品牌不可能长期并存。

  比特网助理总编曹增光认为,优酷土豆合并,带宽服务器厂商不高兴,要压缩投资;版权方不高兴,两份拷贝费变一份,还缺一个抬价的;广告主不高兴,以后谈判不好谈了,会不会提价啊?腾讯、奇艺、SOHU说,以后更不好对付了。

  易凯资本有限公司CEO王冉认为,新一轮洗牌即将开始,最后这个行业将剩下不超过四个主要玩家,交易后优酷土豆成为1/4的可能性终于超过50%.不要低估“腾百狐浪”的后劲,不要忽视电视那块屏和用户付费市场。

  合并后的发展趋势

  2011年10月,Comscore发布全球视频网站排行,优酷在全球在线视频网站中名列第二,仅次于Google旗下的Youtube,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视频网站,也是全球前五大视频网站中唯一上榜的中国网站。

优酷土豆宣布合并

  我们知道,因为受到带宽因素影响,中国视频类社交媒体不如美国。中国带宽价格是美国的四倍,不管是用户还是视频网站均用高额的价格购买了更加低质的服务。据品牌价值评级机构BV4发布的全球社交媒体品牌价值排名来看,优酷和土豆网的媒体品牌价值加起来是28亿美元,而Youtube是181亿。此次优酷和土豆合并,使其收入与流量在国内视频行业内具有更大的优势,有利于整合内外资源,优酷的品牌价值也跟着得以提升,优酷将成为快速增长的视频广告市场的绝对领跑者,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