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1日星期五

Google Reader将和Google+整合

  Google Reader官方博客宣布,即将对Google Reader进行重大改版,并和Google+进行整合,新版本将重新设计,包括friending、following等功能将会被删除。之前Google Reader的社交功能是和Buzz整合,随着Buzz的关闭,Google Reader的改版有可能会和以前的Buzz一样,将关注和被关注整合到Google+中,然后用户在Google Reader的分享自动同步到Google+。

  对于不喜欢这些改变的用户,Google也做了一些工作,就是提供导出功能,用户可以将自己的信息下载到本地,以便用户迁移,用户可以下载备份的信息包括:用户的订阅、用户的共享项目、用户的朋友、用户的喜欢、用户的星号标记项目。

Google Reader将和Google+整合

  早先,Google Reader曾经和Google Buzz整合,从结果上看,很多Google Buzz用户被迫接受了大量来自Google Reader的分享,对于用户来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念,一些Buzz用户支持这样的分享,因为可以看到更多信息,另一些Buzz用户则反对,认为这造成了信息过载。最终,Google在Buzz中设置了一个选项,用户可以选择是否收看某些用户的Google Reader分享信息。

  从效果上看,Google Reader目前的社交功能不太完善,用户对于信息提交评论和反馈都不方便,的确不如Google+的社交性强,但是,如果用户都将评论提交到Google Reader和Google+,对于原始博客作者来说未必乐意,因为对于博客作者来说,这个功能可能会减少博客网站的浏览和评论,分散他人对文章的反馈的途径,不利于博客作者获取全部的反馈,迫使博客作者使用Google的平台和用户进行交互,打击博客作者的积极性。

从手机通话的免费谈开去

  上个月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的采访中,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说道,“我第一次见到谷歌的董事长施密特。他问我,今后我们打电话都免费,只收手机上的服务和广告的钱怎么样?我说那不行,这我们就没法合作了。回来后我很感叹,因为我也知道这是个趋势,你没法抗拒,但你现在又不得不抗拒。”

  手机通话免费,看似天方夜谭,可科技的高速发展又不得不让你去认真思考这一切的可能性。

  免费有什么好处?

  毫无疑问,对于一款全新的产品,免费可以带来更多的用户,使产品得到极大的推广。在此基础上,公司可以获得:

  • 真实的用户群
  • 真实的巨大关注度
  • 可能的口碑积累
  • 可能的巨大收益
  • 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降低

  免费的理论背景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利润最大的时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价格是市场给定的,单个生产者产量的变化无法影响市场的定价,厂商是价格的承担者。这时,边际收益等于价格,所以厂商必须不断调整产量使得自己的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以实现最大利润。正的利润将导致其他行业的投资者进入,从而使得市场上产量增加而价格下降,最终价格将等于长期平均成本。当长期平均成本和价格相等时,利润为零。这里的利润指的是经济利润,而并非会计利润。因为在经济利润中,是存在机会成本的。所以利润为零并非说明厂商的经营不好,相反它只表明厂商行业的竞争是存在的,投资者获得了合理的收益。

完全竞争市场

  对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不同的厂商可以针对产品制定不同的价格。这时,垄断者的产量-价格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垄断者可以同样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确定自己在最大利润时候的产量,然后再根据自己的产量-价格曲线确定产品的价格,而非边际成本。

不完全竞争市场

  理论上,我们知道厂商应该通过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选择产量和价格。但现实环境中,通常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较为难以确定,边际成本则比较容易测算。通过推导,我们同样可以得出下面的公式(《微观经济学》P289):

公式

  其中,P 为价格,MC 为边际成本, Ed为厂商的需求弹性,即需求随着价格变化的幅度。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垄断市场中,厂商的价格都是大于边际成本的,并以此获利。另外一方面,厂商的需求弹性越大,价格与边际成本越接近,这样的市场也就和完全竞争的市场越接近。

  比如,24小时便利店的价格通常比一般的超市要高,这是因为这种便利店的需求弹性较小,客户对价格不敏感,也就是说它是垄断的。但垄断并不等于利润高,因为它的成本不一定低。

  手机通话能免费吗?

  根据上面的理论,我们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到互联网产品比较容易免费,而目前手机通话、宽带等服务不容易免费的原因。

  首先,互联网更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它几乎完全具备后者的四个特点:价格承担者、产品同质、资源的完全流动性和完全的信息。所以厂商不得不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上,而互联网产品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相对而言,手机通话的服务更类似于寡头垄断的市场,垄断者拥有较大的定价权。

  其次,即便互联网产品不是完全意义上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每个厂商的需求弹性也很高,价格的变动对需求的影响非常明显。这就是为什么完全收费的邮箱、聊天工具这样的产品在互联网里很难存在下去,最多只能对用户进行细分,对高端使用者收费。

  然而,手机通话业务的需求弹性相当小,用户的需求并不会因为价格的转变而发生显著的变化,所以垄断的寡头有充分的定价权。换句话说,免费并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用户,考虑到并不完全为零的成本,利润也不会显著增加。

  那么,为什么免费还是趋势?

  根据爱立信发布于 Akamai 的 The State of the Internet 报告,从去年到今年的第二季度,移动数据流量有了一倍的增长,超过了语音流量的两倍。同时他们预测,2015年移动数据和语音流量的比例将达到30:1。

从手机通话的免费谈开去

  中国移动2011年中期报告显示,截止今年上半年,通话费及月租费收入占营运收入的62.93%,增值业务收入占32.17%,这一数据同去年全年基本持平。同时,2010年全年报告显示,与2009年相比,增值业务和其中数据流量的收入分别增长15.2%和49.4%。

  几乎在本文开始提到的采访的同时,9月16日在出席“2011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时,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表示,语音收入已增长有限,数据流量业务在未来非常重要。

  在互联网数据和增值业务迅速发展的趋势下,用户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浏览和娱乐的需求将大大增加,这将逐渐成为运营商新的竞争点,运营商 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源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而作为商品的移动语音服务将变得不再重要。用户对语音服务需求的大大降低使其弹性系数逐渐变大,从而使得价格趋 近于边际成本成为可能。

  这一切不禁让人想到21世纪初的电信巨头 AT&T,面对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数据业务的双重冲击,昔日的巨无霸未能完成自我的革新,最终葬送在互联网的浪潮中。所以,移动运营商在期待移动数据带来创收机会的同时,也必须准备应对这些机会所带来的许多挑战,同时继续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语音服务。

  从哪里获利?

  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免费早已存在多年;然而成为一种商业模式,却是在互联网中才得到了真正的确立。免费可能带来更多的用户、关注度和声誉,然而如何从他们身上获利却是另外一回事。

  Chris Anderson 在《免费》一书的最后总结道,免费的商业模式通常有直接交叉补贴、三方市场、免费加收费等几种。回到本文开头施密特所说的“只收手机上的服务和广告的钱”,用免费的语音服务将用户吸引过来,再通过数据等增值服务获利,这是直接交叉补贴模式。借助巨大的用户群,从广告商获得收入,这是三方市场模式。对高端语音用户收费,则是免费加收费模式。

  注:文中图8.3、10.2和公式均来自于 R.S.Pindyck,D.L.Rubinfeld,张军(译),2000,《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投稿人: NickyYe,原文链接

2011年10月20日星期四

淘宝商城被撞腰的背后

  笔者从来不认为免费享有淘宝提供的商品买卖平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那个互联网不那么普及物流不那么发达的时期,淘宝打败eBay为国人带来更好用且免费的交易市场,免费是淘宝击败eBay中国的最重要武器。尽管我知道阿里通过淘宝周边也可以赚到很多钱,例如支付宝这个被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9月份的交易额已经超过30亿,每个月从商户获得大量的交易分成。

  但阿里是一家商业公司,如何从一个产品、平台、行为中获利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淘宝客、直通车、推荐位这些都是淘宝开始“赚小钱”的尝试,当京东、新蛋快速发展的时候淘宝建立了淘宝商城。这是淘宝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这意味着他们决定要做一块和普通用户集市不一样的产品,同时可以收费,顺便可以提供更好服务。

  收费得到了完美贯彻,而提供更好服务则水分很大,商城售卖假货、伪劣商品已经不是新鲜事,而淘宝似乎对这些情况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因为收入总是非常大的压力。在用流量与营销将商城蛋糕做大后,淘宝肃清自我内环境就势在必行了,首先鱼龙混杂的商家环境不利于吸引真正的高品质品牌,其次太过分散的中小商家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淘宝需要割肉求生。

淘宝商城被撞腰的背后

  那些向淘宝抗议的人中,有不少是淘宝的竞争对手,也有售卖伪品依靠欺骗为生的商家,也有部分安分守己的中小商家,真正的小卖家跟普通用户,是完全没有这样的动力去抗议,他们受到的影响是最小的。

  对于淘宝商城而言,这是一个想要直面独立B2C竞争的产品,也是淘宝未来生存的支柱产品。但它最大的敌人恰恰是亲爹淘宝,淘宝成名颇早所以拥有大量用户流量,但现在这些流量大部分都被强制导入商城,这意味着市场的重新洗牌,相关的供应链、买卖双方都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变化,杀死淘宝的最后可能正是亲儿子淘宝商城,而这种趋势看起来是无法逆转的。

  来自软银的数据:美国B2C和C2C市场份额比例是1:1,在台湾是3:2,但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完全倒过来了,是1:12.但中国的C2C市场是伪市场,至少有超过半数的商家以个人帐户在淘宝卖东西,这样的局面是因为中国互联网初期物流、支付等配套并不成熟,没有出现强有力的B2C平台,淘宝与支付宝这样的组合迅速俘获用户的心,所有人爱上淘宝的结果就是全民C2C.

  从未来的市场格局看,在5-10年B2C交易一定会成为主流,阿里看到了这种趋势所以转型势在必行,短期的收益并不是阿里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马云的18亿软红包跟妥协,只是这个过程中淡淡的一笔,想想当年支付宝收费与直通车出现的争议就知道了。

  来源:XJP投稿,原文链接

2011年10月18日星期二

Siri究竟犀利到了谁?

  你认为Apple最怕谁?Microsoft?Samsung?Nokia?RIM?HTC?……No……是Google,Amazon,和Facebook。(抛开品牌忠诚度这些marketing范畴的东西不谈,只说业务层面,也甭考虑在我朝卖肾之类的东东)

  微软向来有烧钱打酱油的传统(MSN,LIVE,Bing,Zune,Kin……Xbox和Kinect是为数不多烧钱N年才有赢利的项目)。微软钱多,但作为市值第一的公司,Apple钱更多……微软是PC时代老大可能永远没有机会改变了,因为桌面时代是个正在过去的时代。移动领域Windows Mobile的机会很渺茫,因为它既没有Apple的完整生态系统,又没有Android的众多合作伙伴拥趸。一个系统想要成功,关键还得看应用。苹果AppStore已有50多万款程序,Android也有了30万款应用。微软来的太迟,它的机会还有多少?说服消费者选择一个非主流的系统是需要足够理由的,用户迁移系统是需要成本的,何况还有强大的Network Effect(网络效应:用的人越多越有价值,粘性越高,比如FaceTime,iMessage只有iOS设备互通)。桌面操作系统和移动设备OS区别太大了,微软如果搞不出重量级应用,如果没法短期内吸引大量developer为其开发足够多的程序(10万+),只搞搞界面美观(又拼不过Apple)之类的玩意绝对没戏。更加可怕的是用户的观念:“微软只是桌面王者,而在移动领域只是个loser”这样的意见一旦形成,是很难去改变的。基本上WM系统在可遇见的几年内,依然注定了是个酱油,至于酱油的浓度并不重要。

  Nokia,RIM早已是Apple手下败将,无非是早死晚死的问题。Samsung是Google手下最能干的小弟:首屈一指的产业整合能力,一流的工业设计,核心部件全部自产(屏幕,CPU,内存,Flash存储……)加上强大的行销团队和业界广泛的合作关系……虽然Apple靠着硬件高毛利加业务分成模式,利润第一,但Apple对Samsung的紧张程度,看近几个月的诉讼大战就知道。HTC还嫩了点,是个缩水几圈的Samsung而已,打赢Google就赢了Samsung,HTC顺手捎带就收拾了。

  Amazon是个低调的异类,一个hiddentiger。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网上商店,但你千万别认为它是当当京东之类的电商。在米国,Amazon玩的东西多了,光Amazon B2C类的业务就有:传统的Amazon网上商城,Music/Video销售和租赁(类iTunes),Kindle硬件+资源无敌的电子书销售(iPod+iTunes模式),Amazon App Store,Amazon Cloud Drive,游戏/软件/有声读物等数字化产品发行……Q12011,Amazon增长率38%,营业额比Google还高出16%,品牌价值已超越沃尔玛……看看Amazon旗下多如牛毛的业务:

Siri究竟犀利到了谁?

  再看看Amazon的Web Services和S3云存储技术驱动的公司:

Siri究竟犀利到了谁?

  你还认为Amazon只是个卖东西的网店么?

  如果你认同,未来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乔布斯所说的“后PC时代”,那么未来竞争的根本绝不只是终端设备,而是资源和业务的整合,是平台层面的竞争和入口之争!从这个角度讲,Amazon是业务链最广泛,是最庞大的巨兽!Amazon虽然没有手机(Amazon Tablet,Kindle Fire已经$199上市了),你认为小米,阿里巴巴和腾讯都可以做手机,Amazon搞个终端出来有一丁点难度么?Amazon不缺钱,不缺资源,不缺渠道(哪个渠道商有Amazon网店更牛?),更不缺技术(有钱就有技术)。缺的只是乔布斯,和恰到好处的时机。

  再来看看Facebook。根据FB官方统计:超过8亿的活跃用户(50%每天登陆),平均每个用户有130好友,平均每天上载2.5亿张照片,每天安装超过2000万个FB应用,3.5亿的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访问FB……(出处

Siri究竟犀利到了谁?

  如果说Amazon是零售和内容的平台,Facebook就是人和关系的平台。社交是当下最火的领域,中国最有钱的腾讯是什么玩法都知道吧,那你看看Facebook的想象空间有多大?腾讯的6亿用户都是中国人,而Facebook的8亿用户中,75%以上是美国以外的用户。利用Facebook人和关系的资源,海量数据深度挖掘(数据不见得逊于Google),玩音乐,电影,SNS化搜索业务靠谱吧?再做手机平板之类的终端来软硬结合,咋样?论资金实力目前Facebook是所有巨头最穷的,但还没有IPO就已经估值近千亿美金了。上市后潜力如何?至于Twitter吧,现在还是太瘦了点(iOS5集成了Twitter,为什么不敢集成Facebook?)……

  最后再来看看Google。

  如果Baidu是黑猩猩般的大物,Google就是金刚级。腾讯跟Facebook还能稍微比较下,Baidu跟Google是完全没法比的差距。你要非说Baidu厉害,我只能说,谷大哥在我朝是被GOV阉了蛋蛋切了JJ只剩下几根毛的悲剧。

  看一个人的实力,要看他的敌人是谁。看看Google有哪些竞争对手?所有人!以一己之力同时对垒Microsoft,Facebook,Apple,Amazon……敢这么玩的,只有Google!一个Android已经搞的iOS鸭梨颇大,而那只是Google一个旁支业务(至少从目前利润贡献看);Google那些五花八门“不务正业”的东西又有多少想象空间呢,比如智能驾驶汽车,比如能源项目……谁知道GoogleLabs还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新玩意,是未来大热的产品?有人质疑Google的增长遭遇瓶颈。看看上周四刚公布的GoogleQ311'财报,高达37%的增长率够强劲不?目前Google的股价是$500多,有预测,如果维持现有增长趋势,Google股价会翻三番,达到$1500。(出处

  已死的,半死不活的,没长大的对手都先不管。而Apple眼前的最大威胁,最直接和最有潜力的对手,都是Google!早就是桌面时代的入口,Google做Android无非是为了移动互联网入口。至于Google的小弟们,目前在法律层面打打Samsung,HTC势头即可;赢了Google,小弟自败。

  尽管Siri目前挂着“很不苹果”的Beta,但其野心已现。任何产品都是有寿命的,再成功的产品也会被新的技术取代,只不过淘汰它的可能不是同类产品,而是个新玩意。能赢QQ的不会是更好的IM,可能是别的东西,比如微博;能赢Google搜索的不见得是另一个搜索引擎,很可能是人工智能Siri!

  过去,查天气,你可以打开手机或者桌面电脑Google:NYCweather。然而,即便是强大的Google也无法进行语义解读,你依然需要遵循Google搜索的格式和语法,而这些都是需要学习和记忆的,远没有人类自然语言来的方便。有了Siri,你可以问:纽约几度?1美金折多少人民币?甚至Google眼前无法解决的需要语境和上下文的问题:附近营业最晚的酒吧怎么走?哪个餐厅气氛比较浪漫?网上那些让人忍俊不禁调戏Siri的段子各位都看过吧?别忘了,this is just the beginning……以Apple的资源和实力,想以Siri为本,打造一个全新的“轻量级”智能引擎(单说搜索没Google专业,但其用途已远远超出搜索的范围)是极其靠谱的事!而最可怕的是,Apple是不需要搜索贡献现金流的,绝不会牺牲用户体验来插入广告。

  “有问题找百度”“Google always has an answer”……这些即将成为过去时。未来,Siri会增加多语种支持,结合更多的API拓展到更多应用领域,更高的识别率和学习能力……想想两三年后,Siri会有什么玩法?iPad,iPod,Mac全线产品增加Siri怎么样?Apple最擅长的是软硬结合,最自然没有痕迹的结合。It just works。过去,你随身携带的手机,查点东西是如何的麻烦:掏出来,解锁屏幕,打开Safari或Google Search等,在紧凑的键盘上输入内容,点搜索……有了Siri,你需要的只是一句话,中间步骤全省略,它直接给你结果。更不要说定闹钟,发短信,发邮件这些功能了……这是Google现有语音识别技术比不了的。

  单移动领域,Google的业务模式:Android免费提供给终端厂商,靠搜索广告业务赚钱,硬件方面Samsung等厂商赚多少跟Google没有一毛钱关系(收购Moto主要为专利,而不是赚设备的钱),搜索广告是其主要利润点,Android程序商店还远未够班。而Apple有完整的生态系统,每个环节都是现金流:硬件超过50%的毛利,设备先赚一笔;来自移动服务商(AT&T,中联通等)的高比例分成:月租再刮走一笔;数字内容消费:App,Music,Books……源源不断的处处都是钱。Apple不需要靠搜索赚钱,而Google必须要!Apple设计出Siri只是让自己东西更酷更好用,来扩大用户基数:每卖出一台iOS设备,就有几百美金源源不断的利润。而Google则希望更多的合作厂商卖出更多的Android设备,用户用手机尽可能多的进行搜索,Google才有机会赚到广告商的利润。现在Siri没广告(未来也绝不会有),GoogleSearch有广告,用户更爱谁?Google要输入(即使是Google的语音输入搜索也没有Siri自然语言方便),Siri是自然语言操作,哪个更方便?

  Siri就是刺向Google核心搜索业务的一把利剑!作为搜索的老大,Google绝不会对Siri放任不管,必定会研发类似的智能技术(以Google实力这也就几个月的功夫)。非常可能的是,Google的语音智能做到比Siri更好……但它还是败了。因为:Apple不靠搜索提供现金流,而Google必须要!Siri没有广告,Google的类似技术也没法带广告。Google面对的是两难窘境:不推智能语音放任Siri成熟起来会威胁到其搜索这个立足之本,推的话,最起码移动设备上(电脑上是另外一回事)没人再用老式的GoogleSearch走网页搜索,是自己打自己。没有广告收入来源的Android就是个赔钱的项目。失去了维持发展的现金流,靠烧钱能长久么?即使Google钱多,也不可能无止境烧下去。Apple是不会在任何地方放广告的,反正搜索领域是零基础,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主动进攻便是最好的防守!

  纵观未来,有实力挑战Apple的game changer,只有Google,Amazon和Facebook(后2者稍逊Google)。他们的移动互联之争,是搜索平台,内容平台和社交平台的入口之争。当然,不见得非要你死我活,有Google就没Apple。未来10年内,甚至几十年内,很可能都是此消彼长,互相制衡的多寡头并存局面。市场也并非是零和游戏。对手也可以合作,自古以来,亦敌亦友是永恒不变的关系。

  老乔仙去,你认为Apple就此完了么?如果是06,07年,也许会。但iPhone面世前,老乔早知道命不久矣。他有足够的时间做远期规划。这几年,无论资金实力,人事安排,甚至未来四五年的产品规划,Mr.Jobs都是深谋远虑早早安排好了的。8月辞去CEO后一个多月内他都没闲着。发布iPhone 4S就是他的意思,临死前一天还在病床看完了iPhone 4S的发布会。网上各种iPhone5推测图,iPhone5的套子都批量生产了,这些绝不都是空穴来风。Apple规划好了至少两款手机:4S和5。先拿4S试水。如果4S大卖,又何必浪费弹药发布5?个人认为,传说中更大屏幕的iPhone 5(也可以不叫5)就是真的。至于怎么发布,Apple可能是最后一刻(老乔临死前10多天)才做的决定。现在结果已经说明一切:网上预售24小时就破百万,实体店上市一个周末已经400万销量了……4S销量下滑,5拿出来救市,又大卖一年……

  There's one last thing……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90年代Michael Dell嘲讽Apple,说苹果应该解散公司。老乔骂了脏字:你丫等着看。现在,Apple的市值是DELL的十多倍……更可怕的是,Apple玩的是未来,是领先对手几年的东西。Google搞multi-touch出Android时候,老乔说了一句:Apple没做搜索,Google却做手机(潜台词是……)Apple擅长深耕轻产品线,封闭生态系统,绝不会盲目扩大产品线。任何一个新功能,必然是反复推敲过的。你认为老乔死前布局的Siri+iCloud,是为了搞谁?

  Siri已出,且看Google如何接招。

  来源:Wallny投稿,作者微博原文链接

淘宝商城攻击事件的孰是孰非

  2011年10月10日,淘宝商城官方发布了《2012年度淘宝商城商家招商续签及规则调整公告》,当中表明,技术服务年费从每年6000元提高到5万元和10万元两档,保证金从1万元提高到5万、10万、15万三档。年费和保证金的大幅提高使得许多淘宝商城的小卖家无力承担,不得不选择从商城退回到淘宝网。

  由于无法接受新的规则,10月11日起淘宝商城发生了持续的有组织的被恶意攻击现象,导致部分合规经营的淘宝商城店家的正常经营秩序受到严重干扰。15日,商务部表示,希望淘宝商城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采取积极行动回应相关商户特别是中小商户合理要求,并强调相关企业和个人必须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据10月16日《中国经营报》)

  淘宝商城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抗议”,之所以抗议的声势越来越大,可能主要因为抗议的小店家被视为弱势群体,他们对淘宝商城“过河拆桥”的指责获得了不少同情和支持。

  那么,究竟孰是孰非呢?

淘宝商城攻击事件的孰是孰非

  攻击者手段不妥

  无论淘宝的做法是否正确或者错误,受到影响的商家应该通过正常的途径和渠道与淘宝进行交流、沟通,寻找双方认可的解决方案,通过“农民起义”式的恶意攻击并不妥当。

  这些商家通过疯狂抢拍商品,给差评、无理由退货等手段来发动对淘宝大店的攻击。参与攻击的中小卖家对指定店铺的商品集中购买,如果店铺卖家72小时不发货,就可向淘宝商城申请赔偿,同时店铺也会扣分;如果发货,就根据7天包退换权益,在收货后立即申请退款,并统一给店铺评级打0分或1分。包括韩都衣舍、欧莎等几十家店铺都受到上述事件影响。

  据淘宝商家卖家透露,为了应对小卖家对品牌卖家的攻击,部分品牌卖家已经暂时关闭货到付款功能,某些卖家甚至被迫暂时关店。

  显然,得罪中小卖家的并不是商城商户,他们同样也要向淘宝支付高额的服务费用,却只因树大招风,被当作了泄愤的对象。而这次攻击者采取的攻击手段更是损人不利己,他们破坏的是整个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在电子商务时代,诚信交易和水电一样属于基础设施,他们这种毫无理性的围攻行为,和破坏电站、水库投毒一样恶劣,他们试图让大商家被水毒死,却忘记了自己喝的水也来自带毒的水库。

  谷歌的经验教训

  这次淘宝商城的所谓“中小商户”攻击,据淘宝称很大部分来自于淘宝曾严厉打击过的“刷钻”和“恶意差评”机构,这些人以前都从事过炒作信用的违规行为,只有一半是来自真正的淘宝商户,这些违规作弊者一旦被淘宝封杀,往往迁怒于其他无辜的淘宝商城商家,类似的这种情况在中国网络界普遍存在,另一个例子就是谷歌广告联盟AdSense。

  和淘宝商城类似,谷歌AdSense平台是基于网站和广告商之间的一个平台,各类网站都可以通过AdSense销售自己网站的广告,广告商则从这个平台挑选合适的网站进行广告投放。在这其中,不少小网站采取作弊的方法进行恶意点击,自己通过软件或工具点击自己网站的广告,来骗取广告费,而一旦这些作弊者的帐号被谷歌封禁,这些作弊者也是同样恶意攻击毫不相干的大网站的AdSense,这种心态和做法对整个网络经济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平台方对这种行为姑息纵容,那无疑将会产生巨大的破窗效应,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势态。

  谷歌Adsense的政策是,对于广告平台的作弊者毫不手软,一旦发现某个用户作弊,则终生停用作弊网站的帐号,即使这个用户更换了网站、域名、地址等,只要被查出与以前的帐号有关联,也会被禁止。

  谷歌这么做的原因是,谷歌只和有诚信的人做生意,一个人有意进行作弊而造成谷歌或广告商的损失,那么谷歌就永远不会再和这个作弊者合作,更不愿意为此而浪费更多的资源,也不愿意在同他们比较作弊和反作弊的技术。

  一个人的诚信受到了怀疑,就不是一个好的生意合作伙伴。这就如同你和别人打牌,一个人出过一次老千,那么你可能永远不和再和这个人打牌了。

  谷歌的强硬做法没有让AdSense倒台,反而让谷歌的广告系统备受广告商的认同,广告业务蒸蒸日上,而那些对恶意点击姑息纵容的广告联盟则纷纷走向倒闭的边缘。

  广告交易尚且如此,对于网络经商来说更是如此,如果一个商家依靠刷钻和炒作信用来作弊,本身诚信就有问题,被封禁后还恶意攻击平台上的其他广告用户,扰乱平台的运营,试问,这样的商家可靠吗?消费者从这样的商家手里购买商品放心吗?无论对于开放平台和最终消费者来说,这样的商家都是恶意而有害的,将其剔除出去对平台和消费者都有好处,而那些真正讲诚信的商家根本就不屑于依靠这种作弊手段来生存。坦坦荡荡做生意,最后受益的还是企业的声誉和消费者的权益,信誉乃是经商之本,很多企业成功的法宝就是诚信为先。

  淘宝商城的策略

  在这次事件中,淘宝商城总的方向并没有错,B2C才是电子商务市场主流,鱼龙混杂的C2C难以成为大淘宝利润贡献主力,因此只有强化淘宝B2C商城的正品保障和服务水平才能保持其行业领先地位。淘宝商城这次“涨价”,主要目的是提升门槛,将更多资源提供给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卖家。从长远看,资源向大卖家集中将提升淘宝商城的营收,毕竟在同等流量、推广资源投入下,大卖家的产出水平显然较高。

  对于中少商家来说,如果实在无法留在商城,也可以回到淘宝C2C集市,免费使用淘宝C2C继续经营自己的店铺。

  如果说淘宝有问题的话,那主要是正品化进度有些操之过急,一下涨价十倍显得幅度太大,让中小商家难以承受,如果能够证明淘宝商城在行业中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话,那么中小商家可以通过相关法律途径来约束和限制淘宝商城的涨价措施。

  在涨价的细节上,淘宝和中小商家的交流沟通不够,和商家缺乏沟通,没有详细解释相关的政策。不过这方面淘宝也在改正,最新公布了更改后的新淘宝商城规则:在年费方面,在2011年1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内(新规公布一年内),商家按照原规则缴纳年费,过渡期满后按照新规则缴纳。在保证金方面,商家在2012年度内可以按照新规则的一半缴纳保证金,另外,对于不与商城续约或者达不到续签标准的商家,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淘宝商城提供技术帮助,将其淘宝商城店铺(B店)转为淘宝网店铺(C店),信用及交易记录均在C店中予以保留。

  事实上,很多商户难以离开大淘宝生态。因为他们已经积累了不少客户资源和信用记录,前期推广也已有不小投入,况且淘宝目前仍占据着中国网购市场绝大多数流量资源,淘宝的这次让步,预计将会平息中小商家的不满情绪,让这些面临危机的中小卖家能走出困境,缓解资金周转,而淘宝的电子商务也将从鱼龙混杂的集市模式向规模化、品牌化的购物平台的转型。

网络广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994年,Wired(即后来的HotWired)宣布发明了Banner广告。同年,Mosaic浏览器发展成为Netscape。如果你觉得今天太多的广告影响了页面加载速度的话,不妨想想当年吧:用户需要用小猫拨号连接互联网,下载页面上方的Banner广告,才能看到页面的正式内容。

  尽管存在很多不足,468×60像素的Banner广告果“不负众望”地成功进军互联网。HotWired为包括MCI, Volvo, Club Medt和Zima在内的14家公司推出了Banner广告,但传言HotWired的第一个广告来自AT&T。

  Banner广告引发了互联网的第一次“大爆炸”。作为Wired杂志的数字支脉,HotWired的发展很快超过了其杂志部门,HotWired大力招揽员工,推出搜索引擎HotBot,年收入逾2000万美元。随着风险投资的不断增加,Banner广告对门户战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到90年代末,网络广告成为互联网的首选营销手段。1998年,一家名为goto.com的公司(即后来的Overture,2003年被Yahoo收购),开始提供基于关键字文本的广告形式。自此,搜索营销诞生。

  作为在线营销的有力竞争者,Google突袭搜索广告领域,直接威胁到展示广告的霸主地位。在过去的十年中,Google搜索广告的收入高达数十亿美元。近年来,Google进军展示广告,并成功击败Yahoo成为美国最大的展示广告商。

  最近有报道称,AOL, Microsoft和Yahoo已达成协议,计划对Google的在线广告施加压力。Google展示广告副总裁Neal Mohan在最近的iAB Future of Display会议上称,未来几年的网络广告收入将从2010年的250亿美元增加到2000亿美元。

  从Facebook,The Next Web等网站上得到的服务真的是免费的吗?当然不是。如果用户不需要为享有的服务买单,那用户本身就是商家待售的产品。文字广告击败分类广告,展示广告击败平面广告,视频广告击败电视广告。这类靠鼠标点击推动的网络广告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呢?

  首先,绝大多数的广告商都会寻找一个干净适合的广告环境,也就是没有色情内容的出版商。同时,出版商也会通过与生声誉良好的广告商合作赚取一定的收入。当然,供广告商买和出版商卖的选择都很多,因此,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一点也不简单。

  随着数十家既为广告商又为出版商提供服务的广告网络公司相继涌现,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出现了——广告交易(Ad Exchange)。广告交易为广告商提供对在线库更直接的访问和控制。每个广告交易都有两方——买方和卖方,也就是所谓的需求方和供应方。随着2007年Yahoo 收购RightMedia Exchange (RMX),2009年Google推出DoubleClick ad exchange (AdX),广告交易已极大地影响了主流媒体。

网络广告

  随着广告网络规模的不断壮大,现在很多的广告网络关注更多的是如何赚钱,而很少顾及出版商的利益。这类网络通常被称为“黑盒子”。

  为增加对广告商的透明度和对出版商的质量保障,已涌现出了数十家的小型中介公司。通过下面的分布图,可以看到网络广告当前生态系统的大致情况:

网络广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网络广告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行业,而且仍在不断进化中。

  英文原文:TNW:An introduction to Online Advertising, and why you should care

  中文翻译:雷锋网编译。

2011年10月17日星期一

腾讯旗下iPhone应用盘点

  腾讯和苹果是现今IT业界炙手可热的两家公司。不知不觉中QQ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iPhone手机已成为时下年轻人的宠儿。当腾讯遇到苹果,这二者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笔者把App Store中腾讯的几十个应用中适用于iPhone的应用程序做了一个小的盘点。相比百度的手机应用来说,腾讯的手机应用数量更多,每个应用更新也很频繁,体验都很不错,希望大家喜欢。

  1QQ2011

  价格:免费

  杀手指数: 8/10

  山寨指数:5/10

  下载地址

  简评:支持语音对讲和视频功能(支持与iPhone QQ 2011、PC QQ2011 beta3 视频版、QQ HD 1.2等其他智能平台手机QQ);支持后台在线及推送好友消息通知;图片收发让您的聊天内容更加生动精彩;界面全新设计、清爽简洁,适配Retina高清屏幕;好友列表显示手机、电脑在线状态、修改备注、显示小头像、仅显示在线好友等;支持多帐号管理、快速切换、快速注销;全新帐号验证系统,解决频繁登录的问题,快速进入聊天状态。

腾讯QQ:著名即时通信软件

  2QQ游四方

  价格:免费

  杀手指数: 7/10

  山寨指数:6/10

  下载地址

  简评:QQ游四方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服务。通过“签到”记录您的位置信息,和朋友分享心情和足迹。可以抢地盘、争积分、当地主、和朋友进行各种有趣的互动。

腾讯QQ:著名即时通信软件

  3、QQ通讯录

  价格:免费

  杀手指数: 5/10

  山寨指数:5/10

  下载地址

  简评:QQ通讯录除了优化手机自带通讯录的功能外,还增加了一些方便的功能:快捷的桌面拨号搜索、自动IP拨号、接通震动、聊天式短信沟通、与QQ服务器同步联系人等人性化通讯辅助功能。支持安全加密云备份,换手机、丢手机,通讯录永不丢。

腾讯QQ:著名即时通信软件

  4、QQ手机管家

  价格:免费

  杀手指数: 6/10

  山寨指数:7/10

  下载地址

  简评:QQ手机管家iPhone版是腾讯开发的一款简单易用的手机管理软件。目前提供了电池维护、内存管理、流量监测、系统检测、通讯录云备份、限时免费软件推荐等实用功能。

腾讯QQ:著名即时通信软件

  5、腾讯充值

  价格:免费

  杀手指数: 7/10

  山寨指数:7/10

  下载地址

  简评:腾讯充值是腾讯公司为iOS系统打造的一款增值业务支付软件。您可以在iPhone上轻松实现Q点Q币充值、包月业务开通、账户管理等多种功能,让在线生活更多精彩。腾讯充值需要先用户先购买到QQ充值卡,腾讯充值本身不支持手机支付功能。

腾讯QQ:著名即时通信软件

  6、Q拍

  价格:免费

  杀手指数: 6/10

  山寨指数:7/10

  下载地址

  简评:Q拍是QQ好友间的照片分享和互动应用。完全免费,无限量照片上传;N种酷炫特效任您选择;不登录,也可拍照和加特效,并将处理后的照片保存在手机里;登录后,可将精美的照片分享到QQ空间、腾讯微博,同时可查看好友在QQ空间、朋友网上传的照片;随时随地畅游好友的精彩照片,保持实时互动。

腾讯QQ:著名即时通信软件

  7、QQ阅读

  价格:免费

  杀手指数: 5/10

  山寨指数:5/10

  下载地址

  简评:界面很美观,个性皮肤,翻页有3D效果,类似iPhone的iBooks应用,图书打开速度快,操作容易,简单好用,支持本地图书和书城图书,下载、使用全免费。

腾讯QQ:著名即时通信软件

  8、腾讯美食

  价格:免费

  杀手指数: 6/10

  山寨指数:7/10

  下载地址

  简评:QQ美食iPhone版是一款结合位置服务的生活类工具软件,能让您快速搜索商家,查看热门点评。同时轻松发布您的美食动态,包括点评和报到等。结合手机拍照、好友关系以及QQ强大的社区,您发布的动态将实时同步到QQ空间,快速为好友获知,同时您也可以通过好友了解更加真实的商家信息和口碑。QQ美食客户端同时还结合了勋章和地主等功能,让您在报到后获得更多奖励。

腾讯QQ:著名即时通信软件

  9、腾讯订阅

  价格:免费

  杀手指数: 5/10

  山寨指数:5/10

  下载地址

  简评:腾讯订阅是腾讯公司研发的免费手机终端软件,用户可免费下载、安装和使用,“一站式”订阅各类网站资讯,及时获取最新信息,阅读速度快,下载后还可离线阅读,收藏管理便利,是提高阅读效率的理想工具。

腾讯QQ:著名即时通信软件

  10、QQ音乐

  价格:免费

  杀手指数: 6/10

  山寨指数:7/10

  下载地址

  简评:手机版QQ音乐是腾讯为手机用户开发的一款音乐播放软件。支持本地和在线音乐的播放,具备播放、下载、专辑图片和歌词等功能,登录QQ后可以同步电脑上QQ音乐的收藏歌曲。

腾讯QQ:著名即时通信软件

  11、微信

  价格:免费

  杀手指数: 8/10

  山寨指数:8/10

  下载地址

  简评:微信,最时尚的手机语音对讲软件!支持发送视频、语音、文字、图片;支持单人、多人群聊;支持通过地理位置、手机通讯录、QQ好友找到朋友;支持多种类型手机之间相互收发消息;可通过手机号、QQ号、邮箱进行帐号注册;只消耗网络流量,跨运营商,支持中国移动、联通、电信或其他运营上及wifi等接入方式;自带滤镜,可以处理照片发给朋友或者发送到腾讯微博。

腾讯QQ:著名即时通信软件

  12、腾讯朋友

  价格:免费

  杀手指数: 6/10

  山寨指数:6/10

  下载地址

  简评:腾讯朋友是腾讯公司发布的真实社交平台,由QQ校友升级更名而来,为用户提供行业、公司、学校、班级、熟人等真实的社交场景。与以娱乐为主的QQ空间不同的是,“腾讯朋友”更多侧重于商务、实名等元素。具有专门针对白领的多款社交功能,其中涉及到行业、公司、学校、班级等社交群体。

腾讯QQ:著名即时通信软件

  13、腾讯新闻

  价格:免费

  杀手指数: 6/10

  山寨指数:6/10

  下载地址

  简评:腾讯新闻iphone客户端是基于iPhone/iPod touch平台的腾讯新闻服务,快速、客观、公正地提供新闻资讯的中文免费应用程序。您可以随时随地掌握最新的资讯信息、最精彩的视觉图片、最犀利的时事评论、最响亮的名家之声,获得全新的移动新闻体验

腾讯QQ:著名即时通信软件

  14、QQ同步助手

  价格:免费

  杀手指数: 5/10

  山寨指数:5/10

  下载地址

  简评:换手机必备法宝,是手机资料保险箱。支持在上千种手机上转移您的通讯录资料!专业加密,安全无忧,永久免费!更有PCQQ、Web、Wap、邮箱等多种渠道供管理备份过的资料。

腾讯QQ:著名即时通信软件

  15、手机令牌

  价格:免费

  杀手指数: 6/10

  山寨指数:6/10

  下载地址

  简评:手机令牌是腾讯公司的一款QQ安全软件,通过验证30秒动态密码来保护QQ帐号、Q币Q点和游戏装备等。3.0版本推出快速修改QQ密码的功能,让手机端一键改密不再只是传说。

腾讯QQ:著名即时通信软件

  16、手机QQ浏览器

  价格:免费

  杀手指数: 6/10

  山寨指数:6/10

  下载地址

  简评:手机QQ浏览器,高速省流量利器,页面解析能手,是最受欢迎的专业浏览器。海量精品导航,提供最实用、最丰富的网络入口;极致浏览体验,最快的速度冲浪互联网;便捷交互操作,使用起来得心应手;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流量可省高达90%;丰富的功能集合,智能预读、图片上传、书签管理等百余种功能任你享用;腾讯优势业务资源整合,更有QQ通行证、一键摘菜等几十种独享特权。

腾讯QQ:著名即时通信软件

  17、腾讯微博

  价格:免费

  杀手指数: 6/10

  山寨指数:5/10

  下载地址

  简评:腾讯微博的官方iPhone版手机客户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记录点滴所思所想,与志趣相投的好友共同获取资讯,更可通过iPhone拍照发图,与好友分享精彩瞬间。支持客户端注册微博帐号,支持修改个人资料、微博头像,满足个性需求,支持收听话题和收藏广播,手机拍照一键发送。

腾讯QQ:著名即时通信软件

  18、QQ空间

  价格:免费

  杀手指数: 6/10

  山寨指数:6/10

  下载地址

  简评:QQ空间(Qzone)早期是腾讯于2005年开发出来的博客空间,包括日志、相册、留言板、音乐盒、互动、个人档等功能,同时有大量装饰物品如首页动画、皮肤、导航栏、漂浮物、花藤等,2008年伴随SNS的发展,QQ空间开始从传统个人空间向SNS网站进行转型,2009年推出的QQ开心农场开启了风靡全国的偷菜时代。

腾讯QQ:著名即时通信软件

  19、腾讯爱看

  价格:免费

  杀手指数: 7/10

  山寨指数:6/10

  下载地址

  简评:腾讯爱看是腾讯发布的一款基于iPhone和iPad的资讯阅读应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浏览用户社交网络动态的方法,通过杂志形式的排版提高用户在移动设备上的浏览体验,功能非常类似Flipboard。腾讯爱看提供数十家中国热门媒体的精华资讯,用户可通过“加精”实现个性化阅读,可绑定微博、Google Reader,融入社会化内容,具有较好的阅读体验。

腾讯爱看:腾讯的Flipboard

  除了上述应用之外,腾讯还在iPhone上开发了一些手机游戏,例如QQ斗地主QQ连连看QQ中国象棋QQ都市QQ餐厅等游戏,限于篇幅限制,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来源:雷锋网供稿。William Long进行了部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