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6日星期四

FireFox 2.0发布时的几则趣闻

  FireFox 2.0正式版10月24日发布,现在进入Mozilla的首页即可看到中文FireFox 2.0的下载地址,这个下载地址和几天前Blogger之间传播的下载地址不太一样。

  Firefox 2.0正式版在发布的前一天就被曝光了,FTP放出下载的事情被Blogger广泛流传。对此,Mozilla感到有些不满,认为这会打搅了他们的发布日程。

  FireFox的对头,微软的IE开发团队送上一个蛋糕,对FireFox 2.0的发布表示祝贺。

  FireFox可以通过官方的API直接订阅到几种常用阅读器上,这点比1.5可好多了。

  FireFox 2.0会导致1.5的插件失效,比如del.icio.us,不过没有关系,del.icio.us的支持FireFox2.0版本的插件1.2可以去https://addons.mozilla.org/firefox/1532/ 下载,del.icio.us官方网站还是放的旧版本插件,怀疑del.icio.us是否没人维护了。

2006年10月24日星期二

游戏推荐:天诛红

  这些天在玩一个老游戏《天诛红》中文版。

  天诛系列游戏是一个风格非常独特的杀手类型的游戏,我是从PS机的天诛一开始玩的,那个版本的也是中文版,在PS那样的机能下,天诛一看起来实在是太华丽了,是PS机上的必玩游戏之一。当初我在PS上连玩几个通宵,将天诛一通关,并将忍术修炼的非常高。不过可惜后来我PS机玩坏了,现在只能回顾一下天诛红这个游戏。

  天诛红看起来比同是PS3的天诛三要好看一些,不过PS2里的天诛和PS里的天诛操作上有很大区别,如果熟悉了PS的天诛,习惯可能还不太好修改。

  天诛红和天诛系列游戏一样,都是描述日本战国时代的忍者游戏,操作起来和KONAMI的合金装备(Metal Gear Solid)有点像,不过风格完全不同,天诛系列游戏是充满了日本忍者文化的很独特游戏。

  游戏的主角是男女忍者,“忍者”这个名词最早可以回溯到日本江户时代,通常是为贵族执行秘密任务,类似现代的杀手或刺客。

  在天诛系列游戏中也是这样设置的,通常情况下,一对一格斗并不是忍者的强项,二对一的情况下忍者反而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所以要发挥忍者的长处。忍者的长处是暗杀,在敌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基本是一刀致命(忍杀),天诛红的忍杀系统就十分爽快,杀戮镜头相当华丽。

天诛红

  天诛红的主角是彩女和凛,不过我还是喜欢以前天诛里的男主角刀丸。彩女和凛这两个角色是都是女杀手的形象,女性特征不是很明显,感觉和李宇春是类似的风格,武器较短,直接格斗较弱,所以我还是喜欢使用男主角来搞暗杀更爽快一些。

天诛红

  不过总的来说,“天诛红”也是PS2上的非常值得一玩的游戏,而且还是中文版的,相信喜欢她的玩家不是少数。

  下面是天诛红的部分游戏截图。

天诛红

天诛红

天诛红

天诛红

2006年10月23日星期一

Web2.0的人力资源成本核算

  上次提到的“建立Web2.0网站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有一点疏漏,就是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问题。

  Web2.0的一大特点就是用户提供内容,降低了编辑的人力资源成本,然而这个成本到底是多少,是本文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目前美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各个州是不同的,联邦政府目前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小时5.15美元,纽约州规定的最低时薪标准是6.75美元。按照每天八小时,每月二十一天来计算,一月的工资是900美元到1000美元左右。这个是美国的最低工资标准。

  网站编辑的人力成本肯定不能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计算,因为做编辑至少需要一定的脑力劳动,而美国的工资水平大概很多人是无法想象的,比如去年纽约公交系统职工大罢工,号称待遇太低,闹得全城瘫痪。但是从当时看报道,地铁司机和其他勤务人员的平均年薪是6万美元左右,远远高于最低工资。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有行业工会组织,如果资方的工资普遍太低,工会就会组织罢工来对抗。这也是美国人力成本无法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种高成本带来的好处是只要就业了,基本生活问题就解决,并且带来了大量的服务行业的就业机会,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有一定作用。

  美国人从他们的观点,同样无法理解中国的情况,美国人看到深圳街头一家服装专卖店,狭小的空间竟然有5、6名员工,美国人会惊奇地问,雇用这么多人怎么可能赚钱?而事实是,在中国,雇用这么多人也可以赚钱,因为人工成本实在太便宜。深圳的最低工资仅有每月700元,几乎比国外低十倍以上,而且没有工会,同时社会上存在着大量失业人员,劳工阶层是绝对的弱者,对于资方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不接受这样的低工资,就只有走人,还有大量的人在等着这个工作呢。即使对于普通网站编辑来说,一个月的工资可能也只有1000到2000元左右,其成本也是相当低廉的。

  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将美国的麦当劳比做Web2.0网站,在中国吃麦当劳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老外吃完麦当劳后,会主动将餐盘放到回收处,而中国人都是直接走人,让服务员来收拾。这其实就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因为人力成本的问题,老外在国外吃惯了自助的麦当劳,自己不收拾餐盘,也没有服务员来收拾,于是就养成了自己服务的习惯。对于国外的一些Web2.0网站,比如del.icio.us或digg,老外也很勤快的参与和提交内容,这大概是同样的道理。而中国就不一样的,人力成本极低,于是在中国的麦当劳在中国就可以雇佣很多服务员,以便增强竞争力,不这么做的话,对于中国同行就没有竞争力,所以中国人已经被惯坏了,知道即使自己吃完了不收拾餐盘,服务员也会很快来收拾。对于中国的网站同样也是这样的,大型门户网站雇用了大量网站编辑,可以用非常快地速度更新优质的内容,因此中国的网民也明白,即使自己不去提交、不去digg,也自然会有大量优秀内容提供给自己,所以久而久之,中国的网摘类或者digg类的网站就怎么也无法和国外的同类型网站相比,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恐怕就是Web2.0的人力资源成本问题了。

  因此,照搬美国的网站模式,需要结合一下中国的实际情况。有一些在美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放在中国就可能完成,中国模式的网站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相信在中国取得成功的企业,也是深刻了解这些问题的。一些在美国发展的很好的公司,如果想进入中国市场的话,就需要仔细研究中国市场的不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创建符合中国特色的服务,这一点来看,麦当劳、肯德基、以及沃尔玛这些公司做的都非常出色。

2006年10月21日星期六

裸体作诗也犯罪

  新浪网的博客上,杨黎的一篇文章“930诗歌朗诵会上做行为艺术《我和我的衣服》的作者苏非舒被治安拘留”目前备受关注,评论有四百多条。

  事情的起源还是从赵丽华的梨花诗恶搞开始的,一些恶搞赵丽华诗歌的网友自称“梨粉”,在网络上发表各种恶搞的“梨花诗”,韩寒更在其博客上对赵丽华进行辱骂和攻击,面对许多网友的恶搞和不理解,9月30日,数十位现代派诗人以“支持赵丽华,保卫现代诗歌”为口号开了一场诗歌朗诵会,会上,男诗人苏非舒在台上当众脱衣,一丝不挂,全裸朗诵,引起了争议。之后诗人杨黎昨天在个人博客中透露,他是17日下午接到苏非舒女友的电话,知道了“苏非舒被治安拘留10天”。

  当然,这实在是一场闹剧,不过我对裸体后被治安拘留还是有一些感慨的。

  说道裸体,我不得不提到一个两千年前三国时期的一个人物:祢衡。他是裸的最出名的一个。并且他是在当时最大的实权人物-曹操的宴会上公然裸体击鼓,曹操质疑他后,祢衡几句话反驳的曹操张口结舌。

  下面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中祢衡怒骂曹操的部分精彩段落欣赏:

  来日,操于省厅上大宴宾客,令鼓吏挝鼓。旧吏云:“挝鼓必换新衣。”衡穿旧衣而入。遂击鼓为《渔阳三挝》。音节殊妙,渊渊有金石声。坐客听之,莫不慷慨流涕。左右喝曰:“何不更衣!”衡当面脱下旧破衣服,裸体而立,浑身尽露。坐客皆掩面。衡乃徐徐着裤,颜色不变。操叱曰:“庙堂之上,何太无礼?”衡曰:“欺君罔上乃谓无礼。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操曰:“汝为清白,谁为污浊?”衡曰:“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吾乃天下名士,用为鼓吏,是犹阳货轻仲尼,臧仓毁孟子耳!欲成王霸之业,而如此轻人耶?”

  不过,曹操被骂的狗血喷头,虽然心里生气,却并没有处罚祢衡,这也显得曹操的肚量还是很大的。正因为曹操如此肚量,才称得上是天下的英雄。祢衡虽然口头上骂曹操,但是从内心里可能也还是想要被曹操重用的,只是曹操任命他为鼓吏令他不满,才说出“吾乃天下名士,用为鼓吏,是犹阳货轻仲尼,臧仓毁孟子耳”这样的话,可惜的是祢衡这样的没落文人只是徒有虚名而没有实干能力,只能说不能干,骂人的本事的确比谁都高,但实际上什么实际事情都做不好,曹操派他去劝降刘表,祢衡也没有能力完成,最后反而被刘表手下的黄祖给杀了,难怪曹操评价他是“腐儒舌剑,反自杀矣”。

  值得注意的是,曹操虽然不喜欢祢衡,却不敢把他怎么样,因为他害怕落下一个“害贤”的名声,被后人辱骂。而黄祖这个大老粗就什么都不管,敢于下手杀文人。结果后来大诗人李白就曾经写过一首怀念祢衡的诗歌“望鹦鹉洲怀祢衡”: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

  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

  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李白在诗中为祢衡的才华不得施展而惋惜,为他的寡识冒刑而哀伤,对黄祖的凶残表达了强烈的憎恨。黄祖恐怕也想不到,就是因为杀了一个小小的祢衡,而被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写入诗中,遗臭万年。

  不过,时间过了两千年了,现在人似乎远远没有理解这个故事,没有认识到曹操那样的胸怀、肚量以及谋略带来的好处,也就会发生像苏非舒这样的文人被关入大牢的事情了,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就总结,知识分子最害怕的是不理性的时代。理性的时代都需要批评家,即使你赤身裸体咒骂一个最高领导人,他也会容忍你,因为他知道,越是接受批评,天下英雄就越会聚集到自己这里。相反的,那些迫害批评家、希望人人都不敢说真话、不敢批评社会、连发条短信都会面临文字狱之灾的国度,批评家都要付出惊人的代价,甚至是牢狱之灾。

  所以,处于这个时代,我们还是以何祚庥的名言做为自己的座右铭吧:“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

IE7的发布和FireFox的未来

  IE7的英文版终于正式发布了,不过并没有引起我的太多兴趣,因为我不太喜欢IE7这个浏览器,有微软自己的原因,也有FireFox的原因。

  微软的IE7不令我喜欢,这里有不少原因。

  其一是IE7是不支持Windows 2000,而我正好是使用Windows 2000的用户,大概微软此举是想为了更好的销售XP吧。如果用户想使用IE7中的一些新功能,必须花几百美元把自己的操作系统升级到Windows XP或Windows Server 2003,微软这个奸商的如意算盘打的可真不错啊。

  其二是IE7的傲慢。当微软通过捆绑+免费的策略击败了Netscape Nevigator之后,IE就拥有了浏览器的垄断地位,从此开始,处于垄断地位的IE就很少进行功能上的更新和开发了,IE6支持了多年也没有进行大的修改,针对IE的木马病毒却层出不穷,直到出现了FireFox。当FireFox大量占有IE的市场之后,微软才心有不甘地进行IE7的开发。

  与IE相比,FireFox小巧、免费,安装后容量很小,远远比IE小的多;FireFox更稳定,很少出现崩溃的情况;FireFox更开放和个性化,有大量支持者开发各种各样的FireFox扩展插件;FireFox更安全,针对IE的木马病毒很多,而针对FireFox的却很少,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是这是因为FireFox使用量少的原因。

  当然,FireFox也并非完美,至少在我看来,中文的FireFox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有些甚至直接会影响FireFox的普及。

  首先是中文字体显示的问题,对于很多小于12px的中文字体,FireFox都显示极为难看,甚至Google的搜索页面也是这样的。这个问题不好好解决,FireFox在中文市场的普及就会有问题。

  其次是启动慢,特别是安装插件较多的时候,启动速度会明显减慢。此问题使用Fasterfox插件可以部分解决。

  再次是显示兼容性问题,FireFox可以说自己是使用国际标准,但是应该提供一个支持类似IE这样的非标准的显示界面,否则让大多数人为了FireFox而修改自己网站的代码显然是不现实的。不过,这个问题可以使用FireFox插件IE Tab来变相解决。

  不过,微软已经发现并重视FireFox这个竞争对手,IE7的发布就是一个例证,所以,FireFox也需要更加努力,加快更新,并在提高用户体验(尤其是对于中文用户)上下一些功夫,否则FireFox很可能也会步Netscape Nevigator的后尘。

2006年10月20日星期五

发布FeedBurner的英文翻译插件

  最近时间,研究了一下FeedBurner提供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开发接口:FeedFlare API。

  FeedBurner  FeedFlare API是一个开发接口,可以允许任何人将自己开发的FeedBurner插件链接到FeedBurner FeedFlare中,FlareAPI对于任何人都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进行注册。使用FlareAPI可以在Feed中建立一个链接,这个链接可以指到一些类似的网页或者服务等。

  FlareAPI开发也很简单,是一种标准的XML文档,其中可以使用FeedBurner的一些变量,比如${link}代表文章链接,${title}代表标题,${feedUrl}代表Feed的地址等等。

  下面是我开发的一个FeedBurner的翻译插件,可以将当前的文章的中文内容通过Google翻译为英文,具体使用方法是,登录进FeedBurner,打开Optimize的FeedFlare,在底部的“Add New Flare”处输入地址 http://www.williamlong.info/download/translate.xml ,然后点“Add New Flare”,这时候会在Personal FeedFlare中出现一个“Translate Chinese into English”,选中后点Save保存,这时候每个Feed的底部就会多出一个新的FeedFlare:“Translate into English”,这个地址可以将当前的文章由中文翻译为英文。

  欢迎大家测试使用这个FeedBurner翻译插件。更多FeedBurner的API文档,请访问这里

  另外还有一个FeedBurner的好消息,前几天Google的Blog Search开通Ping服务功能的时候,我还在想FeedBurner什么时候能将Google BlogSearch的Ping服务添加到其系统中,现在有了答案,FeedBurner现在已经支持Google BlogSearch的Ping了,赶快进入FeedBurner—Publicize—PingShot中添加Google BlogSearch吧。

  使用FeedBurner这段时间,感觉FeedBurner的服务可真是独一无二的好,真希望永远都能正常使用这样的服务。

2006年10月18日星期三

域名注册的风险规避

  昨天,有人给我留言诉说其遇到的遭遇,说他在在3个月前注册了1个包含google的COM域名,但是最近收到google的律师信(参见附录),要求他将域名无条件转让给Google。

  我仔细看了看相关律师信和这个注册人自己的网站,根据我以前的一些知识分析,这个人的域名比较危险,特别是他竟然还在页面上放置Adsense广告,就更显不妥当了。

  这里涉及到了域名争议和仲裁的问题,一般国外公司喜欢对于中国人的抢注采用提交ICANN仲裁的方式解决,而这类问题一经ICANN仲裁,基本上都是国外公司胜诉。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以来,在近120例涉华域名争议案例中,共有113个被裁定转移给外国公司。在COM域名仲裁中,一旦投诉方提出了相关商标的证明,一般情况下,中国注册者鲜有能保住域名的。

  这方面的原因非常多,比如外国公司很喜欢打官司,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一家外国公司宁可花2000美元打官司起诉夺回域名,也不肯花1000美元直接从抢注人手中购买回域名。主要原因可能是打这类官司的胜诉几率非常高,因为真正打起官司来,COM域名仲裁是用英文进行答辩,对于国内注册者来说,这是一种很大的语言障碍,甚至直接导致败诉,另外远渡重洋去应诉,并且官司有可能拖延时间很长,这对于国内注册者来说,需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这也是国内败诉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为了规避域名注册这方面的风险,我总结出以下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1、不要注册包含知名公司的任何注册商标的域名,特别是名称相似的。

  比如注册和Google相关的域名,可能会被Google起诉侵权。而根据以前的案例,抢先注册者基本无胜诉的可能。

  2、注册域名不要带有明显的出售目的,特别以抢注出售知名企业域名为目的,可能就更危险。

  如果注册了一个有争议的域名,并在域名地址上出现“出售”等字样,一旦被起诉到ICANN,几乎很有可能会失去这个域名。因为ICANN认为“抱有出售、出租目的注册域名”是判断恶意注册的一个标准。

  3、注册COM域名应该避免侵犯版权,不要用COM域名在他国进行违法行为。

  比较典型的案例是“西安虎酷网COM域名遭美国没收”,这家公司觉得很冤枉,认为美国法官在歧视中国公司,其实我看这未必是这样的。西安虎酷网做为一家在英属维珍尼亚群岛注册的公司,主要业务是在北美销售有版权风险的音像产品,音像公司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状告这家西安的公司,文中并没有提到这家西安公司是否应诉,如果没有应诉或者判决失败,那么最终被没收域名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西安虎酷网的CN域名目前依旧工作正常,因此CN域名的仲裁机构是CNNIC,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注册CN域名的好处了,如果想要在美国干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注册CN域名是不错的选择,至少不会被ICANN将域名没收。当然,也不排除那篇文章是某些域名注册机构炒作的软文。

  4、不要注册类似知名企业域名,并建立有误导性的网站。

  比如给我留言的这个人的案例就是这样,注册一个带有Google的域名,然后建立一个有误导性的网站,可能会给Google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Google当然要发律师信了。

  我给这个人的建议是,按照Google给出的建议办理,或者等待域名仲裁,不过我想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非要注册包含Google的域名,应该在页面明显的地方注明:此域名和Google没有任何关系,不是Google的一个组织或者协会。Google的律师信中还提到了Adwords(Adsense),看来如果他不按照Google给出的条件做,不仅域名可能会被仲裁,他的Adsense帐号可能也会被中止。

  5、注册域名前,了解一下相关的法规政策。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比如了解一下“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UDRP)”,不去注册可能违规的域名,这样就能降低被起诉的风险。

  6、注册域名应该使用真实资料注册,ICANN有权收回虚假用户注册域名。

  最近一段时间,我也经常收到美国注册商发来的邮件,警告说ICANN有权收回虚假信息注册的域名,当然我目前还无法验证这种说法的可靠性。

  7、CN域名的注册。

  CN域名虽然不是ICANN管理,而是中国的CNNIC管理,但是以前发生过某企业抢回其CN域名(官司打输却能得到域名)和高价买回COM域名的先例,并且目前法律规定个人无权注册CN域名,因此注册CN域名被抢走的概率可能会比COM域名更高。

  另外,今年CN域名出台了一则新法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其中有一条规定比较有意思,就是说“有争议的CN域名和中文域名,如果注册期限满两年,域名争议中心将不予受理。”

  当然,我感觉炒域名投资好像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如果资金不是特别充裕的话,就要谨慎从事。

  名词解释: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负责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空间分配、协议标识符的指派、通用顶级域名(gTLD)以及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ccTLD)系统的管理、以及根服务器系统的管理。这些服务最初是在美国政府合同下由互联网号码分配当局(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IANA)以及其它一些组织提供。现在,ICANN行使IANA的职能。

  名词解释: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CNNIC)是非盈利的管理与服务性机构。其宗旨是为我国互联网络用户服务,促进我国互联网络健康、有序地发展。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担CNNIC的运行和管理工作。CNNIC在业务上受信息产业部领导。

  附录:读者留言提到的Google律师信的全文:

  Dear Sirs:

  Google is the owner of the well-known trademark and trade name GOOGLE, as well as the domain name GOOGLE.COM. As you are no doubt aware, GOOGLE is the trademark used to identify our award-winning search engine, located at http://www.google.com. Since its inception in 1997, the GOOGLE search engin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highly recognized and widely used Internet search engines in the world. Google owns numerous trademark registrations and applications for its GOOGLE mark in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Google has used and actively promoted its GOOGLE mark for a number of years, and has invested considerable time and money establishing exclusive proprietary rights in the GOOGLE mark for online computer services and a wide range of goods. As a result of its efforts, the GOOGLE mark has become a famous mark and a property right of incalculable value.

  You have registered, without Google’s permission or authorization, the domain name higoogleyahoo.com (the “Domain Name”). The Domain Name incorporates the famous GOOGLE mark in its entirety, and, by its very composition, suggests Google’s sponsorship or endorsement of your website and correspondingly, your activities.

  Your use of a Domain Name that incorporates the famous GOOGLE mark in its entirety constitutes trademark infringement and dilution of Google’s trademark rights and unfair competition. Your use of the Domain Name is diluting use because it weakens the ability of the GOOGLE mark and domain name to identify a single source, namely Google. Further, your registration and use of the Domain Name misleads consumers into believing that some association exists between Google and you, which tarnishes the goodwill and reputation of Google’s services and trademarks.

  Your registration and use of the Domain Name is also actionable under the Uniform Dispute Resolution Policy (”UDRP”). Under similar circumstances, Google has prevailed in numerous UDRP actions. These decisions are located online at http://www.icann.org/udrp/udrpdec.htm.

  In view of your infringement of our rights, we must demand that you provide written assurances within 7 days that you will:

  1. Immediately discontinue any and all use of the Domain Name;

  2. Take immediate steps to transfer the Domain Name to Google;

  3. Identify and agree to transfer to Google any other domain names registered by you that contain GOOGLE or are confusingly similar to the GOOGLE mark;

  4. Immediately and permanently refrain from any use of the term GOOGLE or any variation thereof that is likely to cause confusion or dilution.

  We note you have applied to advertise using the Google AdWords program. We are concerned that your participation in this program will further lead to a likelihood of confusion. Accordingly, we will disable your AdWords account until this matter can be resolved.

  Sincerely,

  The Google Trademark Enforcemen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