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3日星期一

Web2.0的人力资源成本核算

  上次提到的“建立Web2.0网站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有一点疏漏,就是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问题。

  Web2.0的一大特点就是用户提供内容,降低了编辑的人力资源成本,然而这个成本到底是多少,是本文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目前美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各个州是不同的,联邦政府目前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小时5.15美元,纽约州规定的最低时薪标准是6.75美元。按照每天八小时,每月二十一天来计算,一月的工资是900美元到1000美元左右。这个是美国的最低工资标准。

  网站编辑的人力成本肯定不能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计算,因为做编辑至少需要一定的脑力劳动,而美国的工资水平大概很多人是无法想象的,比如去年纽约公交系统职工大罢工,号称待遇太低,闹得全城瘫痪。但是从当时看报道,地铁司机和其他勤务人员的平均年薪是6万美元左右,远远高于最低工资。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有行业工会组织,如果资方的工资普遍太低,工会就会组织罢工来对抗。这也是美国人力成本无法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种高成本带来的好处是只要就业了,基本生活问题就解决,并且带来了大量的服务行业的就业机会,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有一定作用。

  美国人从他们的观点,同样无法理解中国的情况,美国人看到深圳街头一家服装专卖店,狭小的空间竟然有5、6名员工,美国人会惊奇地问,雇用这么多人怎么可能赚钱?而事实是,在中国,雇用这么多人也可以赚钱,因为人工成本实在太便宜。深圳的最低工资仅有每月700元,几乎比国外低十倍以上,而且没有工会,同时社会上存在着大量失业人员,劳工阶层是绝对的弱者,对于资方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不接受这样的低工资,就只有走人,还有大量的人在等着这个工作呢。即使对于普通网站编辑来说,一个月的工资可能也只有1000到2000元左右,其成本也是相当低廉的。

  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将美国的麦当劳比做Web2.0网站,在中国吃麦当劳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老外吃完麦当劳后,会主动将餐盘放到回收处,而中国人都是直接走人,让服务员来收拾。这其实就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因为人力成本的问题,老外在国外吃惯了自助的麦当劳,自己不收拾餐盘,也没有服务员来收拾,于是就养成了自己服务的习惯。对于国外的一些Web2.0网站,比如del.icio.us或digg,老外也很勤快的参与和提交内容,这大概是同样的道理。而中国就不一样的,人力成本极低,于是在中国的麦当劳在中国就可以雇佣很多服务员,以便增强竞争力,不这么做的话,对于中国同行就没有竞争力,所以中国人已经被惯坏了,知道即使自己吃完了不收拾餐盘,服务员也会很快来收拾。对于中国的网站同样也是这样的,大型门户网站雇用了大量网站编辑,可以用非常快地速度更新优质的内容,因此中国的网民也明白,即使自己不去提交、不去digg,也自然会有大量优秀内容提供给自己,所以久而久之,中国的网摘类或者digg类的网站就怎么也无法和国外的同类型网站相比,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恐怕就是Web2.0的人力资源成本问题了。

  因此,照搬美国的网站模式,需要结合一下中国的实际情况。有一些在美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放在中国就可能完成,中国模式的网站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相信在中国取得成功的企业,也是深刻了解这些问题的。一些在美国发展的很好的公司,如果想进入中国市场的话,就需要仔细研究中国市场的不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创建符合中国特色的服务,这一点来看,麦当劳、肯德基、以及沃尔玛这些公司做的都非常出色。

2006年10月21日星期六

裸体作诗也犯罪

  新浪网的博客上,杨黎的一篇文章“930诗歌朗诵会上做行为艺术《我和我的衣服》的作者苏非舒被治安拘留”目前备受关注,评论有四百多条。

  事情的起源还是从赵丽华的梨花诗恶搞开始的,一些恶搞赵丽华诗歌的网友自称“梨粉”,在网络上发表各种恶搞的“梨花诗”,韩寒更在其博客上对赵丽华进行辱骂和攻击,面对许多网友的恶搞和不理解,9月30日,数十位现代派诗人以“支持赵丽华,保卫现代诗歌”为口号开了一场诗歌朗诵会,会上,男诗人苏非舒在台上当众脱衣,一丝不挂,全裸朗诵,引起了争议。之后诗人杨黎昨天在个人博客中透露,他是17日下午接到苏非舒女友的电话,知道了“苏非舒被治安拘留10天”。

  当然,这实在是一场闹剧,不过我对裸体后被治安拘留还是有一些感慨的。

  说道裸体,我不得不提到一个两千年前三国时期的一个人物:祢衡。他是裸的最出名的一个。并且他是在当时最大的实权人物-曹操的宴会上公然裸体击鼓,曹操质疑他后,祢衡几句话反驳的曹操张口结舌。

  下面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中祢衡怒骂曹操的部分精彩段落欣赏:

  来日,操于省厅上大宴宾客,令鼓吏挝鼓。旧吏云:“挝鼓必换新衣。”衡穿旧衣而入。遂击鼓为《渔阳三挝》。音节殊妙,渊渊有金石声。坐客听之,莫不慷慨流涕。左右喝曰:“何不更衣!”衡当面脱下旧破衣服,裸体而立,浑身尽露。坐客皆掩面。衡乃徐徐着裤,颜色不变。操叱曰:“庙堂之上,何太无礼?”衡曰:“欺君罔上乃谓无礼。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操曰:“汝为清白,谁为污浊?”衡曰:“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吾乃天下名士,用为鼓吏,是犹阳货轻仲尼,臧仓毁孟子耳!欲成王霸之业,而如此轻人耶?”

  不过,曹操被骂的狗血喷头,虽然心里生气,却并没有处罚祢衡,这也显得曹操的肚量还是很大的。正因为曹操如此肚量,才称得上是天下的英雄。祢衡虽然口头上骂曹操,但是从内心里可能也还是想要被曹操重用的,只是曹操任命他为鼓吏令他不满,才说出“吾乃天下名士,用为鼓吏,是犹阳货轻仲尼,臧仓毁孟子耳”这样的话,可惜的是祢衡这样的没落文人只是徒有虚名而没有实干能力,只能说不能干,骂人的本事的确比谁都高,但实际上什么实际事情都做不好,曹操派他去劝降刘表,祢衡也没有能力完成,最后反而被刘表手下的黄祖给杀了,难怪曹操评价他是“腐儒舌剑,反自杀矣”。

  值得注意的是,曹操虽然不喜欢祢衡,却不敢把他怎么样,因为他害怕落下一个“害贤”的名声,被后人辱骂。而黄祖这个大老粗就什么都不管,敢于下手杀文人。结果后来大诗人李白就曾经写过一首怀念祢衡的诗歌“望鹦鹉洲怀祢衡”: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

  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

  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李白在诗中为祢衡的才华不得施展而惋惜,为他的寡识冒刑而哀伤,对黄祖的凶残表达了强烈的憎恨。黄祖恐怕也想不到,就是因为杀了一个小小的祢衡,而被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写入诗中,遗臭万年。

  不过,时间过了两千年了,现在人似乎远远没有理解这个故事,没有认识到曹操那样的胸怀、肚量以及谋略带来的好处,也就会发生像苏非舒这样的文人被关入大牢的事情了,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就总结,知识分子最害怕的是不理性的时代。理性的时代都需要批评家,即使你赤身裸体咒骂一个最高领导人,他也会容忍你,因为他知道,越是接受批评,天下英雄就越会聚集到自己这里。相反的,那些迫害批评家、希望人人都不敢说真话、不敢批评社会、连发条短信都会面临文字狱之灾的国度,批评家都要付出惊人的代价,甚至是牢狱之灾。

  所以,处于这个时代,我们还是以何祚庥的名言做为自己的座右铭吧:“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

IE7的发布和FireFox的未来

  IE7的英文版终于正式发布了,不过并没有引起我的太多兴趣,因为我不太喜欢IE7这个浏览器,有微软自己的原因,也有FireFox的原因。

  微软的IE7不令我喜欢,这里有不少原因。

  其一是IE7是不支持Windows 2000,而我正好是使用Windows 2000的用户,大概微软此举是想为了更好的销售XP吧。如果用户想使用IE7中的一些新功能,必须花几百美元把自己的操作系统升级到Windows XP或Windows Server 2003,微软这个奸商的如意算盘打的可真不错啊。

  其二是IE7的傲慢。当微软通过捆绑+免费的策略击败了Netscape Nevigator之后,IE就拥有了浏览器的垄断地位,从此开始,处于垄断地位的IE就很少进行功能上的更新和开发了,IE6支持了多年也没有进行大的修改,针对IE的木马病毒却层出不穷,直到出现了FireFox。当FireFox大量占有IE的市场之后,微软才心有不甘地进行IE7的开发。

  与IE相比,FireFox小巧、免费,安装后容量很小,远远比IE小的多;FireFox更稳定,很少出现崩溃的情况;FireFox更开放和个性化,有大量支持者开发各种各样的FireFox扩展插件;FireFox更安全,针对IE的木马病毒很多,而针对FireFox的却很少,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是这是因为FireFox使用量少的原因。

  当然,FireFox也并非完美,至少在我看来,中文的FireFox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有些甚至直接会影响FireFox的普及。

  首先是中文字体显示的问题,对于很多小于12px的中文字体,FireFox都显示极为难看,甚至Google的搜索页面也是这样的。这个问题不好好解决,FireFox在中文市场的普及就会有问题。

  其次是启动慢,特别是安装插件较多的时候,启动速度会明显减慢。此问题使用Fasterfox插件可以部分解决。

  再次是显示兼容性问题,FireFox可以说自己是使用国际标准,但是应该提供一个支持类似IE这样的非标准的显示界面,否则让大多数人为了FireFox而修改自己网站的代码显然是不现实的。不过,这个问题可以使用FireFox插件IE Tab来变相解决。

  不过,微软已经发现并重视FireFox这个竞争对手,IE7的发布就是一个例证,所以,FireFox也需要更加努力,加快更新,并在提高用户体验(尤其是对于中文用户)上下一些功夫,否则FireFox很可能也会步Netscape Nevigator的后尘。

2006年10月20日星期五

发布FeedBurner的英文翻译插件

  最近时间,研究了一下FeedBurner提供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开发接口:FeedFlare API。

  FeedBurner  FeedFlare API是一个开发接口,可以允许任何人将自己开发的FeedBurner插件链接到FeedBurner FeedFlare中,FlareAPI对于任何人都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进行注册。使用FlareAPI可以在Feed中建立一个链接,这个链接可以指到一些类似的网页或者服务等。

  FlareAPI开发也很简单,是一种标准的XML文档,其中可以使用FeedBurner的一些变量,比如${link}代表文章链接,${title}代表标题,${feedUrl}代表Feed的地址等等。

  下面是我开发的一个FeedBurner的翻译插件,可以将当前的文章的中文内容通过Google翻译为英文,具体使用方法是,登录进FeedBurner,打开Optimize的FeedFlare,在底部的“Add New Flare”处输入地址 http://www.williamlong.info/download/translate.xml ,然后点“Add New Flare”,这时候会在Personal FeedFlare中出现一个“Translate Chinese into English”,选中后点Save保存,这时候每个Feed的底部就会多出一个新的FeedFlare:“Translate into English”,这个地址可以将当前的文章由中文翻译为英文。

  欢迎大家测试使用这个FeedBurner翻译插件。更多FeedBurner的API文档,请访问这里

  另外还有一个FeedBurner的好消息,前几天Google的Blog Search开通Ping服务功能的时候,我还在想FeedBurner什么时候能将Google BlogSearch的Ping服务添加到其系统中,现在有了答案,FeedBurner现在已经支持Google BlogSearch的Ping了,赶快进入FeedBurner—Publicize—PingShot中添加Google BlogSearch吧。

  使用FeedBurner这段时间,感觉FeedBurner的服务可真是独一无二的好,真希望永远都能正常使用这样的服务。

2006年10月18日星期三

域名注册的风险规避

  昨天,有人给我留言诉说其遇到的遭遇,说他在在3个月前注册了1个包含google的COM域名,但是最近收到google的律师信(参见附录),要求他将域名无条件转让给Google。

  我仔细看了看相关律师信和这个注册人自己的网站,根据我以前的一些知识分析,这个人的域名比较危险,特别是他竟然还在页面上放置Adsense广告,就更显不妥当了。

  这里涉及到了域名争议和仲裁的问题,一般国外公司喜欢对于中国人的抢注采用提交ICANN仲裁的方式解决,而这类问题一经ICANN仲裁,基本上都是国外公司胜诉。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以来,在近120例涉华域名争议案例中,共有113个被裁定转移给外国公司。在COM域名仲裁中,一旦投诉方提出了相关商标的证明,一般情况下,中国注册者鲜有能保住域名的。

  这方面的原因非常多,比如外国公司很喜欢打官司,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一家外国公司宁可花2000美元打官司起诉夺回域名,也不肯花1000美元直接从抢注人手中购买回域名。主要原因可能是打这类官司的胜诉几率非常高,因为真正打起官司来,COM域名仲裁是用英文进行答辩,对于国内注册者来说,这是一种很大的语言障碍,甚至直接导致败诉,另外远渡重洋去应诉,并且官司有可能拖延时间很长,这对于国内注册者来说,需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这也是国内败诉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为了规避域名注册这方面的风险,我总结出以下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1、不要注册包含知名公司的任何注册商标的域名,特别是名称相似的。

  比如注册和Google相关的域名,可能会被Google起诉侵权。而根据以前的案例,抢先注册者基本无胜诉的可能。

  2、注册域名不要带有明显的出售目的,特别以抢注出售知名企业域名为目的,可能就更危险。

  如果注册了一个有争议的域名,并在域名地址上出现“出售”等字样,一旦被起诉到ICANN,几乎很有可能会失去这个域名。因为ICANN认为“抱有出售、出租目的注册域名”是判断恶意注册的一个标准。

  3、注册COM域名应该避免侵犯版权,不要用COM域名在他国进行违法行为。

  比较典型的案例是“西安虎酷网COM域名遭美国没收”,这家公司觉得很冤枉,认为美国法官在歧视中国公司,其实我看这未必是这样的。西安虎酷网做为一家在英属维珍尼亚群岛注册的公司,主要业务是在北美销售有版权风险的音像产品,音像公司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状告这家西安的公司,文中并没有提到这家西安公司是否应诉,如果没有应诉或者判决失败,那么最终被没收域名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西安虎酷网的CN域名目前依旧工作正常,因此CN域名的仲裁机构是CNNIC,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注册CN域名的好处了,如果想要在美国干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注册CN域名是不错的选择,至少不会被ICANN将域名没收。当然,也不排除那篇文章是某些域名注册机构炒作的软文。

  4、不要注册类似知名企业域名,并建立有误导性的网站。

  比如给我留言的这个人的案例就是这样,注册一个带有Google的域名,然后建立一个有误导性的网站,可能会给Google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Google当然要发律师信了。

  我给这个人的建议是,按照Google给出的建议办理,或者等待域名仲裁,不过我想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非要注册包含Google的域名,应该在页面明显的地方注明:此域名和Google没有任何关系,不是Google的一个组织或者协会。Google的律师信中还提到了Adwords(Adsense),看来如果他不按照Google给出的条件做,不仅域名可能会被仲裁,他的Adsense帐号可能也会被中止。

  5、注册域名前,了解一下相关的法规政策。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比如了解一下“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UDRP)”,不去注册可能违规的域名,这样就能降低被起诉的风险。

  6、注册域名应该使用真实资料注册,ICANN有权收回虚假用户注册域名。

  最近一段时间,我也经常收到美国注册商发来的邮件,警告说ICANN有权收回虚假信息注册的域名,当然我目前还无法验证这种说法的可靠性。

  7、CN域名的注册。

  CN域名虽然不是ICANN管理,而是中国的CNNIC管理,但是以前发生过某企业抢回其CN域名(官司打输却能得到域名)和高价买回COM域名的先例,并且目前法律规定个人无权注册CN域名,因此注册CN域名被抢走的概率可能会比COM域名更高。

  另外,今年CN域名出台了一则新法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其中有一条规定比较有意思,就是说“有争议的CN域名和中文域名,如果注册期限满两年,域名争议中心将不予受理。”

  当然,我感觉炒域名投资好像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如果资金不是特别充裕的话,就要谨慎从事。

  名词解释: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负责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空间分配、协议标识符的指派、通用顶级域名(gTLD)以及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ccTLD)系统的管理、以及根服务器系统的管理。这些服务最初是在美国政府合同下由互联网号码分配当局(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IANA)以及其它一些组织提供。现在,ICANN行使IANA的职能。

  名词解释: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CNNIC)是非盈利的管理与服务性机构。其宗旨是为我国互联网络用户服务,促进我国互联网络健康、有序地发展。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担CNNIC的运行和管理工作。CNNIC在业务上受信息产业部领导。

  附录:读者留言提到的Google律师信的全文:

  Dear Sirs:

  Google is the owner of the well-known trademark and trade name GOOGLE, as well as the domain name GOOGLE.COM. As you are no doubt aware, GOOGLE is the trademark used to identify our award-winning search engine, located at http://www.google.com. Since its inception in 1997, the GOOGLE search engin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highly recognized and widely used Internet search engines in the world. Google owns numerous trademark registrations and applications for its GOOGLE mark in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Google has used and actively promoted its GOOGLE mark for a number of years, and has invested considerable time and money establishing exclusive proprietary rights in the GOOGLE mark for online computer services and a wide range of goods. As a result of its efforts, the GOOGLE mark has become a famous mark and a property right of incalculable value.

  You have registered, without Google’s permission or authorization, the domain name higoogleyahoo.com (the “Domain Name”). The Domain Name incorporates the famous GOOGLE mark in its entirety, and, by its very composition, suggests Google’s sponsorship or endorsement of your website and correspondingly, your activities.

  Your use of a Domain Name that incorporates the famous GOOGLE mark in its entirety constitutes trademark infringement and dilution of Google’s trademark rights and unfair competition. Your use of the Domain Name is diluting use because it weakens the ability of the GOOGLE mark and domain name to identify a single source, namely Google. Further, your registration and use of the Domain Name misleads consumers into believing that some association exists between Google and you, which tarnishes the goodwill and reputation of Google’s services and trademarks.

  Your registration and use of the Domain Name is also actionable under the Uniform Dispute Resolution Policy (”UDRP”). Under similar circumstances, Google has prevailed in numerous UDRP actions. These decisions are located online at http://www.icann.org/udrp/udrpdec.htm.

  In view of your infringement of our rights, we must demand that you provide written assurances within 7 days that you will:

  1. Immediately discontinue any and all use of the Domain Name;

  2. Take immediate steps to transfer the Domain Name to Google;

  3. Identify and agree to transfer to Google any other domain names registered by you that contain GOOGLE or are confusingly similar to the GOOGLE mark;

  4. Immediately and permanently refrain from any use of the term GOOGLE or any variation thereof that is likely to cause confusion or dilution.

  We note you have applied to advertise using the Google AdWords program. We are concerned that your participation in this program will further lead to a likelihood of confusion. Accordingly, we will disable your AdWords account until this matter can be resolved.

  Sincerely,

  The Google Trademark Enforcement Team

 

国际域名相关仲裁政策

  本文介绍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发布的两个关于域名仲裁的政策法规,想要炒域名的同学们请尽快补习一下,以免日后吃亏。

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UDRP)

  (由ICANN于1999年8月24日通过,1999年10月24日批准实施)

  说明:

  1、本政策业已生效。有关实施时间表,可参见网址 www.icann.org/udrp/udrp-schedule.htm.

  2、本政策已为所有由ICANN认可的、负责为以.com、 .net、.org结尾的域名提供注册服务的注册商(registrars)所采纳,亦为某些国家顶级域名(如.nu、 .tv、 .ws等)的管理者所采纳。

  3、 本政策是域名注册商(或者某些国家顶级域名的注册机构)和其客户(域名持有人或注册人)之间的约定。因此,本政策以"我方"或"我们的"指称域名注册商,而以"你方"或"你们的"指称域名持有人。

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

(由ICANN于1999年10月24日批准实施)

  1、目的:

  本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政策")已经由互联网络名称和数码分配公司(ICANN)所采纳,并以附件的形式并入你方的注册协议。该政策为你方与我方(域名注册商)以外的任何其他方之间因你方所注册的互联网络域名的注册及使用而引发的有关争议设定了条款和条件。本政策第4条所规定的解决程序将根据《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之规则》(《程序规则》)(该《程序规则》可见诸于网址 www.icann.org/udrp/udrp-rules-24oct99.htm)和选定的行政争议解决服务提供者的《补充规则》而进行。

  2、你方的陈述责任:

  你方申请注册某一域名或要求我方保留或更新某一域名注册时,即向我们陈述并保证:(a)你方注册协议中所作的陈述是完整的和准确的;(b)就你方所知,域名的注册将不会侵害或妨碍任一第三方的权益;(c)该域名的注册并非出于某种不法目的;以及(d)你方不会在明知违反有关可适用的法律或法规的情况下使用该域名。你方有责任判断你方域名注册行为是否侵害或妨碍他人权益。

  3、撤销、转让和变更:

  在下列情况下,我方将撤销、转让和变更域名注册:

  (a)根据本《政策》第8条的规定,我方收到你方或你方授权代理人提交的书面的或适当电子形式的通知,要求采取此类行动;

  (b)我方收到有管辖权的法庭或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定,指令采取此类行动;

  (c) 我方收到行政专家组在依据本《政策》或依据为ICANN所采纳的本《政策》以后版本而进行的、以你方为一方当事人的任何行政程序中所作出的裁决,要求采取此类行动。(见以下第4(9)条和第4(11)条)

  我方也可根据域名注册协议的条款或其他合法要求撤销、转让和变更域名注册。

  4、强制性行政程序

  本条限定了你方应交由强制性行政程序解决的争议类型。该程序将由网址 www.icann.org/udrp/approved-providers.htm 中所列明的行政争议解决服务提供者(所列明的均为行政争议解决服务提供者,以下简称"争议解决机构")之一进行。

  a. 适可的争议 一旦第三方(投诉人)根据《程序规则》,向一适格的争议解决机构提出如下主张时,你方有义务加入该强制性的行政程序:

  (i) 你方域名与投诉人享有权利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相同或混淆性相似;且

  (ii) 你方对该域名并不享有权利或合法利益;且

  (iii) 你方对该域名的注册和使用具有恶意。

  投诉人在行政程序中必须举证证明以上三种情形同时具备。

  b. 恶意注册和使用域名的证据 针对第4(a)(iii) 条,尤其是如下情形但并不限于如下情形,如经专家组发现确实存在,则构成恶意注册和使用域名的证据:

  (i) 该情形表明,你方注册或获取域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作为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所有人的投诉人或其竞争对手出售、出租或转让域名,以获取直接与域名注册相关费用之外的额外收益者;或者,

  (ii) 你方注册行为本身即表明,你方注册该域名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的所有人以相应的域名反映其上述商标者;或者,

  (iii) 你方注册域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破坏竞争对手的正常业务者;或者,

  (iv) 以使用域名的手段,为商业利益目的,你方通过制造你方网站或网址上所出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与投诉人商标之间在来源者、赞助者、附属者或保证者方面的混淆,故意引诱网络用户访问你方网站或其他连机地址者。

  c. 如何在答辩中证明你方对域名拥有权利及合法利益 你方在收到投诉书后,应根据《程序规则》第5条的规定来决定你方应如何准备答辩。针对第4(a)(ii) 条,尤其是如下情形但并不限于如下情形,如由专家组在对所提交的证据进行全面认定基础上得以证实,则表明你方对该域名拥有权利或合法利益:

  (i) 在接到有关争议通知之前,你方在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已善意地使用或可证明准备善意地使用该域名或与该域名相对应的名称者;或者,

  (ii) 你方(作为个人、商业公司或其他组织)虽未获得商品商标或有关服务商标,但因所持有的域名业已广为人知者;或者

  (iii) 你方正非商业性地合法使用或合理地使用该域名,不存有为获取商业利益而误导消费者或玷污争议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之意图者。

  d.争议解决机构的选择 投诉人应从业经ICANN认可的争议解决机构中选择一争议解决机构,并向该争议解决机构提交投诉书。除第4(f)条所规定的合并审理的情形外,该争议解决机构将管理案件程序性事项。

  e. 程序的启动和行政专家组的指定 有关案件的启动程序、案件进行程序及裁决争议的专家组("行政专家组")的指定程序由《程序规则》另作规定。

  f. 合并审理 如果你方与投诉人之间存有多个域名争议,你方或投诉人均可请求将这些争议交由一个行政专家组合并审理。该请求应向最初被指定负责双方间在审争议的行政专家组提出。该专家组有权决定将此类争议部分或全部予以合并审理,只要这些合并审理的争议受本《政策》或为ICANN采纳的本《政策》以后的版本所约束。

  g. 费用 争议解决机构根据本《政策》就提交专家组解决的争议而收取的所有费用均由投诉人承担,但你方根据《程序规则》第5(b)(iv) 条的规定选择将行政专家组成员由一名专家扩充为三名专家的情形除外。在这种情形下,全部费用由你方和投诉人平均分担。

  h. 我方在行政程序中的介入 我方不参与管理由行政专家组所进行的任何程序。此外,我方对因专家组裁决而产生的结果不承担责任。

  i. 救济措施 投诉人通过行政专家组程序可获得的救济措施应限于要求注销你方域名或将你方注册域名转移给投诉人。

  j. 通知和公布 争议解决机构应通知我方由行政专家组针对你方注册的域名所作出的任何裁决。所有根据本《政策》所作裁决均全文在互联网上予以公布,但专家组在特殊情形下决定裁决中不宜公布的部分除外。

  k. 司法程序的可行性 第4条规定所要求的强制性行政程序并不排除你方或投诉人在该强制性行政程序开始之前或结束之后将争议提交有管辖权的法院独立解决。如果行政专家组裁定你方域名应予注销或转移,我们将在得到有关争议解决机构行政专家组的裁决通知后、在执行该裁决之前,等待十(10)个工作日(以我方主营业机构所在地时间为准)。然后,我们将执行裁决,除非我们在该十(10)个工作日的等待期内收到你方在投诉人根据《程序规则》第3(b)(xiii) 条提出投诉的地域针对投诉人提起司法诉讼的正式文件(如盖有法院职员归档印鉴的的起诉书副本)。(一般情况下,该地域是我们主营业机构所在地或者我方Whois数据库所记载的你方地址所在地。详细信息参见《程序规则》的第1条和第3(b)(xiii) 条)。如果我们在十(10)个工作日期间内收到了上述文件,直至我们收到(i)令我们确信双方已解决争议的证据;(ii)令我们确信你方诉讼请求已被驳回或撤销的证据;或者,(iii)法院有关驳回你方诉讼请求或裁定你方无权继续使用域名的裁定副本,我们将不执行行政专家组的裁决,也不采取进一步的进行。

  5、 其他争议及诉讼 所有你方与除我方之外的他方当事人之间的其他并非根据本《政策》第4条强制性行政程序规定而提起的有关你方因域名注册而引起的争议,均由你方与该方当事人通过法院诉讼、仲裁和其他可适用的程序予以解决。

  6、 我方有关争议的介入 我方不以任何方式参加你方与除我方之外的他方之间因你方注册及使用域名而产生的任何争议。你方不得在任何此类程序中将我方列为当事人之一方或以其他方式使我方介入该程序。一旦我方在此类程序中被列为当事人之一方,我们则保留进行适当辩护以及采取其他必要行动以维护我方利益的权利。

  7、 维持现有状态 除前述第3条所规定的情形外,我方将不对根据本《政策》注册的域名予以撤销、转让、使之生效或失效,或以其他任何措施改变域名现有状态。

  8、争议期间的转让

  a. 将域名转让给新持有人 你方不得在下列期间将注册域名转让给另一持有人:(i)在根据第4条而提起的行政程序进行期间,或该程序终结后15个工作日内(以我方主营业机构所在地时间为准);或者(ii)在针对你方域名注册而提起的法院诉讼程序或仲裁程序进行期间,除非接受域名转让的一方当事人书面同意接受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的约束。我方保留对违反该条款规定所进行的域名转让予以注销权利。

  b. 变更注册商 你方在根据第4条而提起的行政程序进行期间或该程序终结后15个工作日内(以我方主营业机构所在地时间为准)不得将注册域名转移给另一注册商。只要你方在我处注册的域名能够继续成为在依据本《政策》条款针对你方而提起的程序中的争议标的,你方可在法院诉讼或仲裁程序进行期间将注册域名转移给另一注册商管理。如果你方在法院诉讼或仲裁程序进行期间将域名转移给我们管理,则有关该域名的争议仍应适用原注册商的域名争议解决政策。

  9、本政策的修订 我们有权在征得ICANN的同意后适时对本《政策》予以修订。我们将至少在修改后的政策生效前30日将其在上予以公布。如果本《政策》已为投诉人在向争议解决机构提交的投诉书中所援引,则你方应受投诉人援引时有效的政策文本约束。除此之外,无论是域名争议产生在修订文本生效之前、生效之时抑或生效之后,所有的这些修改之处均对你方具有约束力。如果你方对本《政策》的修改之处不予接受,你方唯一的救济方式是取消在我处的域名注册,但你方无权要求返还你方业已向我方支付的任何费用。业经修订的政策文本直至你方注销域名注册时为止对你方均予适用。

  [ 2000年7月24日 ]

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之规则

(由ICANN于1999年10月24日通过)

  根据由ICANN采纳的《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而进行的争议解决行政程序受本《规则》及管理案件程序的争议解决机构通过其网站发布的《补充规则》所约束。

  1、定义

  在本《规则》中:

  投诉人指就有关域名注册提起投诉的一方当事人。

  ICANN指互联网络名称及数码分配公司。

  交互管辖法域指,(a)注册商主营业机构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只要域名持有人在其注册协议中已规定将有关因域名的使用而 产生的争议交付该法域法院司法管辖)或,(b)投诉提交争议解决机构之时注册商Whois数据库中域名注册信息所显示的域名持有人的地址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专家组指由争议解决机构指定的审理有关域名注册投诉的行政专家组。

  专家指由争议解决机构指定的作为专家组成员的专家。

  当事人指投诉人或被投诉人。

  《政策》指《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该《政策》通过援引而被并入并成为注册协议的一部分。

  争议解决机构指由ICANN所确认的争议解决服务提供者。机构名单可查阅网址www.icann.org/udrp/approved-providers.htm.

  注册商指为被投诉人提供争议域名注册服务的公司。

  注册协议指注册商与域名持有人间所签订的域名注册协议。

  被投诉人指针对其据以提起投诉的注册域名持有人。

  反向域名侵夺指恶意地利用《政策》中的有关规定以企图剥夺注册域名持有人持有域名的行为。

  《补充规则》指有权管理案件程序的争议解决机构制定的本《规则》之补充规则。

  2、送达

  (a) 在向被投诉人送达投诉书时,争议解决机构有责任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确保被投诉人实际收到投诉书。实际收到投诉书,或争议解决机构为使被投诉人实际收到投诉书而实施以下行为后,该项责任即行解除:

  (i)按(A)注册商Whois数据库域名注册资料中记载的注册域名持有人及其技术联系人、管理联系人以及,(B)注册商向争议解决机构提供的域名注册缴费联系人的所有邮政通讯及传真地址,将投诉书发送被投诉人的;及

  (ii)、通过电子邮件向以下地址传送电子形式投诉书(包括可按照电子形式传送的附件)的:

  (A)域名注册技术联系人、管理联系人及缴费联系人的电子邮件地址;

  (B)postmaster@<争议域名>;及

  (C)如果域名(或www.后紧接该域名)解析至一个有效网页(该网页并非争议解决机构所确认的由注册商或ISP所预留的、可搁置由多个域名持有人所注册的域名的一般性网页)时,该网页所显示的任何电子邮件地址或该网页所能链接的任何电子邮件地址;

  (iii)按照被投诉人自行选择并通知争议解决机构的任何地址,及在可行的范围内向由投诉人根据第3(b)(v) 条向争议解决机构提供的所有其他地址发送投诉书的。

  (b) 除第2 (a) 条规定的情形外,依本《规则》向投诉人和被投诉人传送的任何书面文件均应分别根据投诉人和被投诉人选定的方式为之(见第3 (b) (iii)条和第5 (b) (iii)条),或在没有这种指示时

  (i)通过带有传输确认的传真方式传送;或

  (ii)预付邮资并通过带有收据的邮寄或快递方式发送;或

  (iii)在能获得传送记录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以电子形式传送。

  (c)向争议解决机构或专家组提交的任何文件均应按争议解决机构《补充规则》所规定的方法和方式(包括分数)提交。

  (d)文件应以第11条所规定的语文制作。如果可行的话,电子文件应以简易文本传送。

  (e)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通知争议解决机构和注册商,以更新其详细联络信息。

  (f)除非本《规则》另有规定,或专家组另有决定,根据本《规则》所提交的所有文件于下列情形下应视为已经送达;

  (i)通过传真方式传送的,以传送确认书上显示的日期为准;或

  (ii)通过邮寄或快递方式发送的,以收据上标注的日期为准,或

  (iii)通过互联网络传送的,在传送日期可予验证的情况下,以该文件传送日期为准。

  (g)除非本《规则》另有规定,所有本《规则》所规定的文件提交开始的期间应当从依第2(f) 条之规定文件最早视为业已提交的日期开始计算。

  (h)任何文件,

  (i)凡由专家组传送给任何一方当事人者,必须同时向争议解决机构和另一方当事人传送文件副本;

  (ii)凡由争议解决机构传送给任何一方当事人者,必须同时向另一方当事人传送文件副本;以及

  (iii)凡由一方当事人提交者,必须同时向另一方当事人、专家组以及争议解决机构传送文件副本。

  (i)文件传送方有义务为其传送的文件保留记录,以记载有关文件传送的具体事实和情况,供有关当事方查阅,并用以制作相应的报告。

  (j)如果传送文件的一方当事人收到告知未收到其所传送文件的通知,该当事人应立即将有关情况通知专家组(或者,如果专家组尚未指定,通知争议解决机构)。有关文件传送和回复的进一步程序均应依照专家组(或争议机构)的指示而为之。

  3、投诉

  (a)任何个人或企业均可依据《政策》及本《规则》向经ICANN认可的争议解决机构提出投诉以启动行政程序。(由于资质限制或其他原因,争议解决机构受理投诉的资格可能会暂时中止。在这种情况下,争议解决机构应拒绝受理投诉。有关个人或企业可向另一争议解决机构提请投诉。)

  (b)投诉书应以有形书面文件形式及电子文件形式(无法获得电子格式的附件除外)提交,并且应当:

  (i)载有有关投诉应根据《政策》和本《规则》予以裁决的请求;

  (ii)提供投诉人及其行政程序授权代表的姓名、通讯及电子邮件地址以及电话和传真号码;

  (iii)确定在行政程序中就(A)电子文件材料和(B)包含有形书面文件的材料与投诉人联络的首选通讯方式(包括联系人、联系方式及联络地址);

  (iv)决定投诉人是选择一人专家组裁决纠纷,还是三人专家组裁决纠纷。如果投诉人选择由三人专家组裁决纠纷,则应提供将会被指定作为案件专家组成员之一的三位候选专家的姓名和详细的联络信息(三位候选专家可从任何一个业经ICANN确认的争议解决机构的专家名单中选定);

  (v)提供被投诉人(域名持有人)的名称及为投诉人所知的如何联络被投诉人及其代表的包括投诉前双方协商过程中的联络信息在内的所有信息(包括所有的通讯及电子邮件地址以及电话和传真号码),上述信息应详细具体足以允许争议解决机构将投诉书按第2(a)条所述方式发送被投诉人;

  (vi)明确作为投诉标的的域名;

  (vii)确定投诉提起之时注册域名的注册商;

  (viii)明确据以提出投诉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就每一商标而言,如果有的话,则应说明据以使用商标的商品或服务(投诉人亦可分别说明在投诉提起之时被投诉人意欲将来使用该商标的商品及服务);

  (ix)根据《政策》规定,说明据以提起投诉的理由,尤其应包括:

  (1)争议域名与投诉人享有权利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相同或混淆性相似;及

  (2)被投诉人(域名持有人)对争议域名不享有权利或不具备合法利益的原因;及

  (3)争议域名被认为系属恶意注册和使用的理由。

  (就第(2)项和第(3)项而言,投诉人应讨论应予适用的《政策》第4(b)条和第4(c)条所规定的各个方面。有关说明的字数应符合争议解决机构《补充规则》有关字数或文件页数的限制。);

  (x)根据《政策》规定,明确所寻求的补救方式;

  (xi)说明任何其他已经开始或业已终止的与争议域名相关的司法程序;

  (xii)声明已经根据第2(b)条的规定,连同争议解决机构《补充规则》所规定的格式封面,向被投诉人(域名持有人)发送或传送了投诉书副本;

  (xiii)声明投诉人如对行政程序关于取消或转移域名的裁决有任何异议,将把有关争议提交至少一个确定的交互管辖法域的法院予以管辖;

  (xiv)投诉书的结尾应附有下列声明,并由投诉人或其授权代表签署:

  "投诉人同意,其有关域名注册、争议或争议解决的投诉及救济主张仅针对域名持有人,该投诉及救济主张不涉及(a)争议解决机构及专家,但故意不当行为除外,(b)注册商,(c)注册官员,及(d)互联网络名称和数码分配公司,以及上述机构的董事、官员、雇员及代理商。"

  "投诉人确认,投诉书所载信息就其所知是完整的和准确的。本投诉并非出于诸如讹诈等任何不正当目的。投诉人保证投诉书有关主张是依据本《规则》和应予适用的法律而提出,犹如其现存状态或可由善意及合理抗辩而展延之状态。"

  (xv)包括争议域名应予适用的《政策》副本及投诉赖以依存的注册商标和服务商标在内的任何文件或其他证据应作为附件提交,并应同时提供上述证据的目录索引表;

  (c)投诉人可对多个域名提出投诉,只要这些域名为同一域名持有人所注册。

  4、投诉通知

  (a)争议解决机构应对投诉书予以行政审查。如果投诉书符合《政策》及本《规则》规定,争议解决机构将在收到投诉人根据第19条交纳的费用后3个历日内依第2(a)条所规定的方式将投诉书(连同争议解决机构《补充规则》所规定的说明性格式封面)送达被投诉人。

  (b)如果争议解决机构发现投诉书存有形式缺陷,则应立即将该缺陷通知投诉人和被投诉人。投诉人应在收到通知后5个历日内对该缺陷予以修改。投诉人未能在上述期限内对投诉书形式缺陷予以修改者,行政程序将视为撤回,但并不妨碍投诉人提出另一不同的投诉。

  (c)争议解决机构依第2(a)条完成向被投诉人送达投诉文件职责之日即为行政程序开始之日。

  (d)争议解决机构应立即将行政程序开始日期通知投诉人、被投诉人、有关注册商及ICANN.

  5、答辩

  (a)被投诉人应在行政程序开始之日起20日内向争议解决机构提交答辩。

  (b)答辩应以有形书面文件和电子文件(没有电子格式的附件除外)形式提交,并应当:

  (i)对投诉书中的陈述和主张予以具体反驳,并申明被投诉人(域名持有人)保留域名注册和继续使用争议域名的所有依据和具体理由(答辩书该部分字数应当符合争议解决机构《补充规则》所规定的字数或页数限制);

  (ii)提供被投诉人(域名持有人)及其授权行政程序代理人的姓名、通讯及电子邮件地址以及电话和传真号码;

  (iii)确定在行政程序中就(A)电子文件材料和(B)包含有形书面文件的材料与被投诉人联络的首选通讯方式(包括联系人、联系方式及联络地址);

  (iv)如果投诉人在投诉书中选择一人专家组审理案件(见第3(b)(iv)条),则应声明被投诉人是否选择将争议交由三人专家组裁决;

  (v)如果投诉人抑或被投诉人选择了三人专家组,则应提供将会被指定作为案件专家组成员之一的三位候选专家的姓名和详细的联络信息(这些候选专家可从任一经ICANN确认的争议解决机构专家名单中选定);

  (vi)明确与争议域名有关的已经开始或业已终止的任何其他司法程序;

  (vii)声明已经依照第2(b)条之规定向投诉人发送或传送了答辩书副本;

  (viii)答辩书的结尾应附有下列声明,并经被投诉人或其授权代表签署:

  "被投诉人确认,答辩书中所含信息就其所知是完整的和准确的。该答辩并非出于诸如讹诈等任何不正当目的。被投诉人保证答辩书有关主张是依据本《规则》和应予适用的法律而提出,犹如其现存状态或可由善意及合理抗辩而展延之状态。"

  (ix)任何答辩赖以依存的文件或其他证据应作为附件提交,并应同时提供上述证据的目录索引表。

  (c)如果投诉人选择将争议交由一人专家组裁决,而被投诉人选择将争议交由三人专家组裁决,被投诉人则应承担争议解决机构《补充规则》所规定的三人专家组费用的一半。该费用应在向争议解决机构提交答辩时一并交付。如所应收取的费用未能应要求交付,争议将由一人专家组审理。

  (d)应被投诉人请求,争议解决机构可在个别案件中延长提交答辩的期限。该期限亦可因当事人之书面约定而展延,只要该约定获经争议解决机构批准。

  (e)如果被投诉人未提交答辩,如无特殊情形,专家组应依据投诉书裁决争议。

  6、专家组的指定及裁决期限

  (a)每个争议解决机构应制定并公布包括专家姓名及其适格性在内的专家名册。

  (b)如果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均未选择三人专家组(第3(b)(iv)条和第5(b)(iv)条),争议解决机构将在收到被投诉人答辩或答辩期限届满后5日内从其专家名册中指定一名独任专家。一人专家组费用应全部由投诉人承担。

  (c)如果投诉人或被投诉人之一方选择将争议交由三人专家组裁决,争议解决机构应根据第6(e) 条所规定的程序指定三位专家。三人专家组费用应全部由投诉人承担,但三人专家组由被投诉人选择者除外。在后一种情形下,所涉费用应由双方各半分担。

  (d)除非投诉人已经选择三人专家组,投诉人应在收到有关被投诉人选择三人专家组的答辩书后5个历日内,向争议解决机构提交将被指定作为案件专家组成员之一的三位候选专家的姓名和详细联络信息。这些候选专家可从经ICANN认可的任一争议解决机构的专家名单中选定。

  (e)如果投诉人或被投诉人之一方选择三人专家组,争议解决机构应尽量从投诉人及被投诉人提供的候选专家名单中各自指定一名专家。如果争议解决机构未能在5个历日内按其惯常条件从双方候选专家名单中各自指定一名专家,则争议解决机构将从其专家名册中予以指定。第三名专家应由争议解决机构从其提供给当事人的五位候选专家名单中指定。争议解决机构在指定第三名专家时,应尊重当事人双方在争议解决机构向其提交五位候选专家名单后5个历日内所可能作出的选择,合理地平衡双方当事人的意愿,。

  (f)专家组一经指定,争议解决机构应将指定的专家及如无特殊情况专家组应将有关投诉的裁决提交争议解决机构的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

  7、独立与公正

  专家应独立公正,并应在接受指定前向争议解决机构披露对其独立公正产生合理怀疑的任何情形。如果在行政程序进行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出现了可导致对其独立公正产生合理怀疑的新情况,则该专家应立即将该情形向争议解决机构予以披露。在这种情况下,争议解决机构有权指定替代专家。

  8、当事人与专家组之间的联络

  任何一方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均不得与专家组进行单方联络。当事人一方与专家组或争议解决机构间的所有联络均应通过争议解决机构根据其《补充规则》之规定方式指定的案件经办人进行。

  9、案件移交专家组

  当专家组由一人组成时,该专家一经指定,或当专家组由三人组成时,最后一位专家一经指定,争议解决机构即应将案件移交专家组。

  10、专家组一般性权利

  (a)专家组应以其根据《政策》和本《规则》而认为适当的方式进行行政程序。

  (b)在所有案件中,专家组应确保平等地对待双方当事人,并保证每一方当事人均拥有平等的机会陈述案情。

  (c)专家组应确保行政程序快速进行。专家组可应一方当事人请求或自行决定在特殊情形下延长本《规则》或专家组所确定的时限。

  (d)专家组有权决定证据的可接受性、关联性、实质性和重要性。

  (e)专家组可根据《政策》和本《规则》规定应一方当事人的请求决定对多个域名争议合并审理。

  11、程序所使用的语文

  (a)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或注册协议另有规定,以及专家组根据行政解决程序的具体情形另有决定,行政程序所使用的语文应是注册协议所使用的语文。

  (b)专家组可裁定要求当事人提交的任何非以行政程序所应使用的语文制作的文件均应全部或部分地附具行政程序所应使用语言的译文。

  12、进一步陈述

  除投诉书和答辩书外,专家组可自行决定要求当事人一方就所涉案件提供进一步的陈述或提交相关文件。

  13、当庭听证

  除非专家组在特殊情形下自行决定,当庭听证对裁决争议确有必要,正常情况下不举行当庭听证(包括以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及网络会议所进行的任何听证)。

  14、缺席

  (a)当事人一方,如无特殊情形,不遵守本《规则》或专家组所确定的任何时限,专家组将继续进行行政程序,直至就所涉投诉作出裁决。

  (b)当事人一方,如无特殊情形,不遵守本《规则》之规定或要求或专家组的任何指令,专家组应以其认为适当的情形对此予以推论。

  15、专家组裁决

  (a)专家组应基于当事人所提交的陈述及证据,根据《政策》、本《规则》以及可予使用的法律规则和原则裁决争议。

  (b)如无特殊情形,专家组应在根据第6条被指定后14日内将有关投诉之裁决提交争议解决机构。

  (c)如果是三人专家组,裁决应以多数意见作出。

  (d)专家组裁决应为书面,说明裁决理由,注明裁决作出日期,并写明专家姓名。

  (e)专家组裁决及有关不同意见通常应符合争议解决机构《补充规则》关于文件长度的要求。任何不同意见均应载入以多数意见所作之裁决。如果专家组认为所涉争议不属于《政策》第4(a) 条所规定之范围,则应予以说明。如果专家组经审阅当事人所提交之文件后认定投诉具有恶意,例如属于反向域名侵夺之情形或其本意在于讹诈域名持有人,专家组应在裁决中宣布,投诉具有恶意并构成对行政程序的滥用。

  16、裁决送达当事人

  (a)争议解决机构应在收到专家组提交的裁决后3个历日内将裁决书全文发送各方当事人、有关注册商及ICANN.有关注册商应立即将根据《政策》之规定执行裁决的日期告知各方当事人、争议解决机构和ICANN.

  (b)除专家组另有决定外(见《政策》第4(j)条),争议解决机构应将裁决全文及其执行日期在一公开网站上予以公布。无论何种情形,裁决中有关投诉构成恶意的部分均应予以公开。

  17、和解或其他终止程序的事理

  (a)如果在专家组作出裁决之前,当事人达成和解,专家组应终止行政程序。

  (b)如果在专家组作出裁决之前,因其他原因行政程序已无必要继续进行或不可能继续进行,专家组应决定终止行政程序,除非一方当事人在专家组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合理的反对理由。

  18、司法程序的效力

  (a)如果在行政程序开始之前或进行的过程中已就争议域名提起了司法程序,专家组有权自行决定中止或终止行政程序,或继续行政程序,直至作出裁决。

  (b)如果一方当事人在行政程序进行期间就争议域名提起了司法程序,其应立即通知专家组和争议解决机构。见上述第8条。

  19、费用

  (a)投诉人应根据争议解决机构《补充规则》之规定,按规定的时间和金额,向争议解决机构支付固定的基本费用。如果被投诉人根据第5(b)(iv)条之规定选择将争议交由三人专家组裁决,而不是交由投诉人选择的一人专家组裁决,则三人专家组费用的一半应由被投诉人承担,并由其向争议解决机构支付(见第5(c)条)。在其他情形下,争议解决机构所有费用应由投诉人承担,但第19(d)条规定的情形除外。专家组一经指定,争议解决机构应根据争议解决机构《补充规则》的规定,将适当比例的基本费用,如果有的话,返还给投诉人。

  (b)在投诉人未根据第19(a)条之规定向争议解决机构缴纳基本费用前,争议解决机构不应就有关投诉采取行动。

  (c)如果争议解决机构在收到投诉后10个历日内未收到有关费用,视投诉视为撤回,行政程序予以终止。

  (d)在特殊情形下,例如举行当庭听证,争议解决机构应要求当事人双方另外付费。该费用应经协商当事人双方和专家组后确定。

  20、责任排除

  除故意不当行为外,争议解决机构抑或专家均不就与根据本《规则》而进行之行政程序有关的任何行为或疏忽向一方当事人承担责任。

  21、修改

  有关行政程序适用向争议解决机构提交投诉之时有效的本《规则》之文本。本《规则》只有在得到ICANN明示书面确认后方可予以修订。

  (原文见:http://www.icann.org/udrp/udrp-rules-24oct99.htm

  [ 2000年7月24日 ]

2006年10月17日星期二

Web2.0网站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到Web2.0,我们需要先说一说Web1.0。

  Web1.0是门户网站的天下,其特点就是大型网站,编辑众多,大量的职业编辑可以保证网站每天更新成百上千条记录,更新快,内容也不错,读者也就多,访问量自然就很大。

  这种模式也有一些问题,例如成本较高(网站编辑的工资、管理层运作成本等等),盈利模式较为单一(网络广告收入等等),因此需要搞一些“短信”、“彩铃”、“网络游戏”之类的“副业”,这些副业往往盈利能力非常强(虽然大多使用流氓手段),因此,网站也乐于将其流量转向这类内容。

  Web2.0是近年来流行的一个概念,优势是用户提供内容,降低了编辑的人力资源成本,但是这也会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用户发布的内容,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讲,都无法和职业编辑发布的内容相比,这会导致网站的整体质量难以和Web1.0相抗衡,如何提高用户提交信息的质量,是建立Web2.0网站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对于提交质量的问题,有些人采用Digg的方法,由其他用户来评分,好的内容就会得分高,不好的内容得分就低,但是如何保证评分的用户的准确度呢?比如通过人工或程序的方法恶意评分,这些都是较难控制的。评分还需要不断激励用户来评分,否则很难有用户能坚持长期为某个网站评分。

  另一个问题是,用户凭什么为你提交高质量的内容?网站编辑提交高质量的内容,因为公司会给他发工资奖金,普通的上网用户凭什么给Web2.0网站提交高质量内容?有人给发工资吗?显然没有。要求用户长期地为网站提交好内容,显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建立Web2.0网站还要解决如何激励用户提交高质量内容的问题。

  对于激励用户的问题,我觉得比较好的方法是,使用某些方法,将用户提交的信息和用户自己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用户提交的信息越好,用户个人得到的利益就越高。比如有一些Digg网站将用户提交的信息附加用户自己的Adsense广告,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用户的内容访问量越大,其Adsense收入也就越大,这是一个激励用户的很好思路。

  还有一个问题是Spam。用户可以提交内容了,看似降低了人力成本,但是垃圾广告信息也可以来提交了,如果不处理的话,Web2.0整体内容质量会极速下降,但是越大的网站,垃圾广告信息也越多,处理这些广告的人力成本也会越来越大,这一点在Web1.0上就不存在,网站编辑是不会发送垃圾广告信息到网站上的。

  解决垃圾广告的这个问题很复杂,很难有全面的解决方法,目前只能采取一些程序的方法自动删除某些垃圾广告,以减少人力删除的成本,比如WordPress的Akismet插件可以通过中心服务器数据库自动捕获和拦截垃圾信息,我以前也写过一个Z-Blog反垃圾留言过滤插件,都可以通过程序来阻止垃圾信息,但其也面临准确度和误判等问题。

  这里是我想到的关于现在的Web2.0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如果你有什么其他问题以及更好的解决方法,请也留言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