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6日星期四

饿了么CEO王磊亲自送外卖

  8月14日消息,最近有微博用户表示,在饿了么上订餐,结果来送餐的竟然是该公司CEO王磊(花名昆阳)。

  微博用户@学画的疯子发布微博表示:"刚才给我送水果的小哥自称是饿了么CEO,我说我还是马云呢。结果老公搜了一下,发现真的是饿了么CEO。"并且配了一张图片。

  饿了么官方回应"CEO昆阳放话啦,不能体会骑手辛劳和用户痛点的都不是好领导——以后还要定期组织高管送餐,送的最少的要负责给骑手煮绿豆汤"。

  不过也有人对此表示,多少有点炒作嫌疑,一些用户留言,如果不知道是饿了么CEO怎么还会清晰的拍到正面照片呢。

  无论如何,对于饿了么来说,送餐骑手是公司业务组成部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实际体验并不是什么坏事。这份工作风吹日晒的确很辛苦,但依然有很多骑手不顾交通安全,危险骑行,诸如闯红灯、不避让行人、骑行过程中看手机等行为比比皆是。这也是包括饿了么在内的订餐服务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8年4月2日,阿里以95亿美元估值全现金收购饿了么股份,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调任饿了么董事长和阿里新零售战略特别助理,阿里集团元老级人物王磊(花名:昆阳)接棒CEO。王磊是阿里集团副总裁,于2003年加入阿里,2013年负责淘点点业务,而后2015年担任阿里健康CEO。张旭豪在收购第二天接受《财经》专访时说,王磊是"阿里内部出了名的救火队员",从基层一步一步做起来,各个业务都做过,他是一个沉稳的管理者。

  出身基层的王磊经常会下到一线同员工进行交流,听取一线员工的各种反馈和需求。王磊到任后,对饿了么重新进行了梳理和整改,这包括重新制定战略目标、梳理组织和人员架构,以及领导饿了么和阿里体系进行融合。

  原文链接:《饿了么CEO王磊亲自送外卖》

2018年8月13日星期一

腾讯WeGame停售《怪物猎人:世界》

  腾讯今天宣布由于腾讯WeGame平台发行的《怪物猎人:世界》因部分游戏内容未完全符合相关法规政策要求,现已被勒令下架整改,停止游戏售卖。

  腾讯表示购买《怪物猎人:世界》的玩家可以在8月20日8:00之前可以接受无条件申请退款,退款不受游戏时长限制。同时在8月13日8点之前购买《怪物猎人:世界》的玩家,腾讯将会赠送一张30元的通用代金券。

  微评:游戏要在Steam购买,千万别在腾讯WeGame购买游戏。

  以下为腾讯的停售公告全文:

  停售公告

  各位玩家,

  因WeGame平台发行的《怪物猎人 世界》部分游戏内容未完全符合政策法规要求,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接到大量举报,该游戏相应运营资质文件现在已被取消。应主管部门要求,现执行下架整改,停止游戏售卖。具体措施如下:

  1、自8月13日08:00起,关闭游戏购买(包括游戏本体、豪华版、付费DLC、免费DLC等所有内容)。

  2、所有已购买游戏(游戏本体、豪华版、付费DLC等所有付费内容)的玩家可以在8月20日08:00点前无条件申请退款,退款不受游戏时长限制。我们会在5个工作日内将您的款项按原渠道退回。

  3、8月20日08:00后未申请退款的玩家,您仍然可以进入游戏当前版本,但无法保障后续所有的服务(包括但不仅限于配信任务、付费DLC、版本更新等),因此有可能会影响您的游戏体验。相关事宜或其他影响待确认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另行公告。

  4、8月13日08:00前购买《怪物猎人 世界》的所有玩家,我们会赠送一张价值30元的通用代金券(30元以上可用)。代金券预计在3个工作日内到账,可在"我的资产——代金券"中查看。

  WeGame一直致力于发现全球好游戏,并以合法合规的方式带给中国玩家。本次事件给玩家造成的影响,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我们会严格遵循相关法规,改善内部流程,以确保更好地合规运营。

  最后,感谢每一位包容和鼓励我们的玩家,WeGame会永葆初心,努力成长,与您一起发现更大的游戏世界。

  WeGame运营团队

  原文链接:《腾讯WeGame停售《怪物猎人:世界》》

Reddit无法从中国访问

  社交新闻平台 Reddit 今日开始无法从中国访问,Reddit是建立在投票机制上的,即人们可以对论坛中的帖子进行投票——投赞或踩,继而通过排名,将赞高的帖子排至首页,对于用户而言,能在更短的时间里高效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Reddit网站有供用户讨论所提交的东西并且对他人的评论支持或反对投票的讨论区。当以一条评论被投足够数量的反对票后,就默认不显示。默认的偏好截止评论其价值是—— 4或更少,这就意味着他们收到的负面选票比收到的积极选票至少多五票。设置默认的评论的分选,用这种方法,所谓"最好的言论都显示在顶部(所定义的算法reddit有一个更好的正负面影响,但仍比选票总数)。用户被授予了期权来改变这种在他们的偏爱,以及对每个单独的评论页。提交的出现在头版是由年龄的提交、积极,消极反馈比和总票数。

  根据亚马逊旗下流量统计服务 Alexa 的数据,Reddit 的访问量在美国排在第五位,在全世界排在第十八位。

  原文链接:《Reddit无法从中国访问》

2018年8月10日星期五

微软水下数据中心的实时直播

  早先微软在苏格兰海岸附近的海底部署了一个水下数据中心,有些网友表示担心这个项目会破坏海底生态环境,微软在其海底数据中心旁边安装了两个网络摄像头,从公布的影像看,大量的小鱼在数据中心附近游动,生态环境未见被破坏。

  微软海底数据中心由巨大的海底电缆提供支持,并将其连接回互联网,实验结果可能影响该公司在未来将该项目扩展到更强大的数据中心。

  微软在其海底数据中心旁边安装了两个网络摄像头,微软利用这个摄像头观察其数据中心附近的环境条件,直观地了解这个巨型金属容器的生锈情况,不过根据摄像头的影像,数据中心附近似乎吸引了大量的鱼类,如果你有兴趣观看现场直播,可以微软的Project Natick网站上查看它。网址:https://natick.research.microsoft.com

微软水下数据中心的实时直播

  据统计,全球数据中心总共耗费的电力已经占全球电力总量的1.5%,达到了惊人的400万亿瓦时,相当于法国一年的使用量,而在这巨大数额中间,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数据中心的散热冷却系统消耗,这也意味着要花费相当的成本,以及要背负为生产巨额电量而产生的环保代价。

  为了维持机房适宜的温度,避免上千台服务器宕机,科技公司往往要支付巨额的空调费用。因此,越来越多公司将数据中心建在人烟稀少的高纬度地区,希望利用外部空气来降低冷却成本。此外,土地租金、人力和水电等成本都让人头疼。

  相比之下,有着较低温度的海底就像是一个天然冰箱。

  微软在苏格兰奥克尼群岛海岸线附近的水域的水下36米处部署了看起来像潜水艇一样的水下数据中心,据报道称,这个数据中心由12个机架和864个服务器组成,其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主要用于研究使用可再生能源运作,然后向其附近的沿海城市提供更加快速的互联网服务。

微软部署水下数据中心:重新定义

  微软将这个项目称作 Project Natick。他们表示,将数据中心沉入海底主要是出于对成本的考虑。

微软部署水下数据中心:重新定义

  多年来,微软一直致力于水下数据中心的研究。早在2015年,该公司就在加州推出了水下数据中心原型。现在这个水下数据中心包含12排电脑,总共有864台服务器,它将由一条连接欧洲海洋能源中心的水下电缆供电。微软表示,这个水下数据中心在满负荷运行时,消耗的电量不足25万瓦特。

微软部署水下数据中心:重新定义

  该公司还表示,该数据中心可以在不保养维修的情况下,保存数据和处理信息长达5年之久。

微软部署水下数据中心:重新定义

  原文链接:《微软水下数据中心的实时直播》

2018年8月8日星期三

李彦宏称“再赢谷歌一次”,真的赢过吗?

  2018年8月6日,人民日报在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Facebook上刊登了一篇标题为"Stability prerequisite for China's internet opening up"(《稳定是中国互联网开放的重要前提》)的文章指出:"无论是退出还是重新进入中国大陆,Google已经成为了一个政治化的标志。对于这家知名跨国公司来说,无疑是场悲剧。欢迎 Google回到中国大陆,但前提是得遵守政府相关的法律政策。"

  针对"谷歌返华"的传言,百度CEO李彦宏表示,中国的科技公司今天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在与国际企业的良性竞争中变得更强,共享全球化红利。"如果Google决定回到中国,我们非常有信心再PK一次,再赢一次。"

  百度李彦宏说"非常有信心再赢Google一次",实际上,百度真的实实在在地赢过谷歌吗?百度当年对于谷歌的领先,仅仅只是市场份额的领先,而不是技术(搜索质量)的领先。

  如果只谈搜索引擎的质量,哪怕是在中文搜索领域,谷歌当年对于百度来说是领先的,一个具体的例子是,在2007年的时候,谷歌的一个员工做了一个"谷歌百度比比看"的程序,对搜索引擎进行盲测,来验证谷歌和百度的搜索质量,结果经过大量匿名用户的测试,最终谷歌搜索胜出。至于英文搜索,百度的英文搜索简直糟糕的一塌糊涂,和谷歌的英文搜索有巨大的差距。

李彦宏称

  如果没有那些人为的干扰,让百度和谷歌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竞争,那么百度和谷歌的搜索质量对比哪个更好呢?原谷歌中国的CEO李开复从"相关度"、"索引规模"、"速度"、"新鲜度"四个方面给出了一个详细的评测:

  在2008年,谷歌和百度的比较:

  1、相关度:谷歌远远领先7个点(大约是谷歌英语刚出来时和雅虎的差距)。

  2、索引规模:谷歌是百度的10倍左右(当然,对绝大部分常见搜索词是感觉不出差别的),并且弥补了有些爬取的错误和落差。

  3、速度:谷歌和百度大约一样,虽然许多服务器不在国内。

  4、新鲜度:谷歌达到6分钟之内,也就是说一个网页上线6分钟后就可以被搜到(如果是PR值够高的话)。

  可见,当年百度对于谷歌的竞争,技术上是落后的,市场份额上的领先,只是因为产品推广较为成功,当年通过hao123网址导航、MP3盗版音乐搜索、木马病毒锁定网吧浏览器等等手段,都给百度带来了大量低端用户的搜索流量,但这种运营方式不是一种长远之策,提高搜索质量才是搜索引擎的根本,百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并不是依靠纯粹的技术和创新获胜,如果不是Google被屏蔽封杀,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百度赢了市场,失去了口碑。

  是的,很多中国人已经慢慢习惯了百度,甚至已经不知道什么是谷歌,没有谷歌又怎样?大家还是开心的看微信微博,看娱乐节目。慢慢的,搜索结果里的假药广告、莆田医院越来越多,你想看到的搜索结果却越挪越后,越挪越后,最后就不见了,好像原本就不存在一样,连大学生魏则西都会被百度的虚假搜索结果害的丢了性命,普通的老百姓自然更会被百度玩弄于股掌之间。

  一个可以随意侵犯他人版权,给钱就可以删除负面消息,竞价排名发布假药广告,通过百度全家桶强制捆绑安装软件,宣称中国人更愿意用隐私换效率,将莆田医院放在搜索结果第一,这样的企业竟然成为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排名第一,这的确是中国网民的悲哀。如果百度真的依靠这种劣质的搜索质量"再赢Google一次",那就是中国网民的耻辱,因为我们生在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

  原文链接:《李彦宏称"再赢谷歌一次",真的赢过吗?》

2018年8月7日星期二

百度李彦宏回应“谷歌返华”传言:再赢一次

  8月7日午间消息,近日,人民日报在Twitter、Facebook上刊文,涉及到"谷歌重返中国"传言,其中提到:欢迎 Google回到中国大陆,但前提是得遵守政府相关的法律政策。对此事,李彦宏也在朋友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表示非常有信心"再赢一次"。

  李彦宏表示,中国的科技公司今天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在与国际企业的良性竞争中变得更强,共享全球化红利。"如果Google决定回到中国,我们非常有信心再PK一次,再赢一次。"

  李彦宏称,这些年来,百度一直被认为是占了Google退出中国的便宜。百度无法证明一件没有发生的事情。回顾百度与Google的竞争,李彦宏提到,事实上,谷歌是2000年先于百度在中国市场上推出独立搜索服务的,2005年更是加大投入,而百度是后来者居上,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反超Google。到2010年,谷歌在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退出中国时,百度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70%。

  "如果现在Google回来,我们正好可以真刀真枪地再PK一次,再赢一次。"李彦宏表示。

  以下为李彦宏表态全文:

  今天《人民日报》在海外的社交媒体上说欢迎Google回归,但前提是遵守中国法律。这个事情有朋友问我怎么看。我想说,中国的科技公司今天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在与国际企业的良性竞争中变得更强,共享全球化红利。如果Google决定回到中国,我们非常有信心再PK一次,再赢一次。

  今天的百度,已经是一家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有巨大影响力的公司,我们的全球生态合作伙伴已经超过300家。Google也是我们国际市场上的合作伙伴。在产业的下一幕人工智能时代,百度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和世界共同拓展技术边界、分享创新成果。

  再来看中国市场。这些年,我们的产业环境和发展规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科技公司在发现新问题,服务新需求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全球都在Copy from China。这是每个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企业,都必须认真考量和面对的。

  这些年来,百度一直被认为是占了Google退出中国的便宜。我们无法证明一件没有发生的事情。事实上,谷歌是2000年先于百度在中国市场上推出独立搜索服务的,2005年更是加大投入,而百度是后来者居上,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反超Google。到2010年,谷歌在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退出中国时,百度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70%。如果现在Google回来,我们正好可以真刀真枪地再PK一次,再赢一次。

  原文链接:《百度李彦宏回应"谷歌返华"传言:再赢一次》

人民日报称欢迎Google回归 但需遵守中国法律

  8月6日,人民日报在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Facebook上刊登了一篇标题为"Stability prerequisite for China's internet opening up"(《稳定是中国互联网开放的重要前提》)的文章指出:"无论是退出还是重新进入中国大陆,Google已经成为了一个政治化的标志。对于这家知名跨国公司来说,无疑是场悲剧。欢迎 Google回到中国大陆,但前提是得遵守政府相关的法律政策。"

  文中引述了不久前外媒TheIntercept关于"Google计划让搜索服务重返中国"的报道。实际上,尽管随后据证券日报网从相关部门获得的信息指出,有关Google或重返中国的消息并不属实,但人民日报相隔数日后再次发表有关报道,让这一事件再添一抹疑云。

  在此次人民日报的消息中指出:

  "无论是退出还是重新进入中国大陆,Google已经成为了一个政治化的标志。对于这家知名跨国公司来说,无疑是场悲剧。

  欢迎 Google回到中国大陆,但前提是得遵守政府相关的法律政策。"

  其实,早在过去数年间,不断有媒体就Google重返中国做出过猜想和评论。8月3日《南华早报》在一篇报道中指出,"Google如果重返中国,将对百度带来巨大挑战"。该文引用了彭博社分析师LingVey-sern的观点,"如果Google能在未来的6至9个月内回归中国,百度或许会丧失在搜索引擎市场的重要地位和份额"。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对Google重返中国抱有遐想呢?关于此,外媒The Verge指出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硅谷的科技巨头正面临着全球市场格局的变革。不少科技巨头已遍布北美、欧洲、亚洲来提供服务,而谷歌则将自己排除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之外,无法获得来自中国的市场利润。

  二是谷歌现任CEO Sundar Pichai 也对中国以及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的进展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三是这也有助于谷歌通过聘请来自中国的AI领域人才以保持领先地位。

  要知道,Google最早于2000年进入中国在线搜索市场,而直到2010年Google退出中国市场时,百度已占据了75%的中国搜索市场份额。如今,八年过去,中国本土则涌现出了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以算法引擎驱动的信息分发平台,这种模式曾一度撼动了百度在移动端搜索广告的地位。与此同时,"百度掉队"的声音背后,有关Google或将回归的传闻愈演愈烈。

  英文原文:Stability prerequisite for China's internet opening up

  稿源:新浪科技

  原文链接:《人民日报称欢迎Google回归 但需遵守中国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