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2日星期一

为什么开源软件没有桌面用户

  几乎每一年,专家们都会宣布开源软件的时代即将到来,企业们将要纷纷放弃Windows。然而年复一年,我们都没有看到任何进展。Linux统治了服务器,但桌面份额长期徘徊在1%上下。相比Windows,开源的Linux桌面免费、安全,很少会感染病毒,但为什么开源软件就没有多少桌面客户呢?

  首先说一下,它自身的原因吧,我觉得第一原因就是内功不行,开发力量薄弱。

  听说gimp低潮的时候只有三名发开者了,能存活下来就不错了。gnome也只有几个核心开发者,却有着宏伟的目标,它还要开发手机及平板系统。总之,我感觉它们脑袋进水了。也许就是就理想吧,别人觉得你有病,你觉得在为自己活,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我觉得它脑袋进水了,它觉得我脑袋是空壳。一个没有开发者的软件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注定死绝。开发者社区固步自封,元老偏执已见,gimp大约大去之日不远矣。绝对的权力要不就是疯狂,要不就是毁灭,gnome也会是一样的结局。

  一般来说就是不想用,不能用,不敢用。不知道怎么用,用起来很累;想玩游戏 它没有,想购物它不支持网银,不能用;公司里用商业软件出了问题有售后,要是用开源出了问题,责任由那个建议使用开源的人承担,不敢用。这样下来就成了一个小众化的系统啦,99%的人都没有听说过。

  第二个原因是小众化,没有形成自己的用户环境。

  对于一个没有用户的系统,或是软件,我想银行网银,游戏,工作软件都不会来支持它吧。用友的财务软件输出的时候只支持excel,电信通讯簿只支持excel导出,像我的电脑中只有libreoffice,哪我只有自认晦气了。用户少容易被孤立,结果更糟糕。用户少,没公司开发,于是用户更少,更没有公司愿意开发。就像大家所说的恶性循环一样,你跳不出这个囚徒困境。

  第三个原因就是外部环境的排斥。

  商业软件巨头的恶意排斥,以前思科,后来的微软,然后微软索尼苹果公司的专利联盟,反正是没完没了。人生在世最怕的就是纠缠不清,商业之间的官司也是如此。其实也不用理会,反正没有什么法人站在前边,都是一个自发的组织或个人。如果是基金会提倡的基金会自然也会有法律高手相助。

  行政部门包括大学的本性排斥。天巢行政部门的网站、软件都是外包给一些技术和责任心都不太好的关系户,你用开源系统根本就没法正常浏览它的网站,安装它的软件。美国总统网站都是用开源软件,天巢的网站都不支持开源软件访问。可是这些单位的网站又是你必须访问的,资料传递软件下载必不可少,除非你公司不想开了。

  简单来说,开源系统错失了先机,接着应用软件开发不济,中途又遭遇劫杀,现在不死已经是幸运了。大家审时度势都选择了对自己短期内最有利的方式行事。

  第四个原因就是利益最大化。

  一切都是因为利益。当我为了最爱的人放弃一切的时候,我也是为了自己的内心幸福的需要。当我们可以在网上下次盗版软件并可以顺利安装,只是浪费了不到一元的电费时。谁还去买几万美元的adobe,更不要提几十万美元一套的autodesk软件。这些美国公司不会派人跑到我们家人搜查我们的电脑,也不会跑到一家只有几十个人的公司寻找侵权的证据。版权行政部门也不会到你公司,也不会给你行政处罚,如果非要买正版,我只能说你脑袋有问题。

  商业公司也是如此,明明微软公司可以把所有的连在线上盗版系统全部关闭,可是它就是不关。你不买正版,它就给你盗版使用。它要入侵你的大脑,影响你的思维,培养你的习惯。你,最后成了微软的人。这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最大化。比尔盖茨说过,你们早晚会还的。

  我觉得开源桌面失败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内功不行吧。至于为什么内功不行,我也不知道,也没有人告诉我答案。也许是无利不起早吧,也许是专利的扼杀吧。也可能人不想让其它人知道自己的代码,借此谋取财富吧。一味的付出,意味着失去,而不是得到。所以我们在付出劳动之前就要谈好薪水,在相亲的时候就先问问条件。世间的事,谁又能说个明白,有时候为财忘义;有时候为义弃财,有时候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情仇爱情,没完没了,伤已伤人。也许到了情也空空爱也空空的时候,自由都成了一种伤害。历史不会重演,原因总会不同,想这么多做什么呢?多说无益,多思伤脾。

  谁导致了开源的现状

  一、我们自己

  是谁造成自由开源的失败,服务器20%,桌面2%的市场占有率我至少没有勇气说是非常成功的,我只能说是失败的。我们这一切最重要的原因缘于我们自己封闭的内心,好逸恶劳的作风,还逐渐消耗殆尽的好奇心。为了效率,为了舒适,是我无法使用脑残的自由软件。当我突然发现一个好的软件blender,我却无法使用,我的思维和逻辑已经被autodesk maya 占领,我去用maya的方法来用blender,因为我不知道正确的使用blender的方法。这让我感觉blender如此糟糕透顶,远离了它,结果到死也不会再使用它。

  我封闭了自己内心的双眼,看不到太阳的炙热的光芒。在痛恨黑夜的寒冷和黑暗的折磨,我无法停止内心的骚动,想冲进太阳的怀抱。太阳像一个火炉热情地拥抱我,而我早已经在冷若冷霜的暗黑世界成了像蛇一样的冷血动物,无力承受它四射的光芒。也许我可以怪盛夏的太阳不够温柔,但更多的原因是我们的心肺早已经冰冷。

  在2007年我使用opensuse时,我发现它的主页如此陈旧,我去修改它完善它,然后我现这项工作如此无聊。当我不明白的时候,我觉得它比相对论还难懂,当我明白它了之后你再让我打字去说明这个问题是怎么样一回事情时,我觉得这对我的灵魂是一种折磨,实在太无聊了。需要的时候我来了,不需要的时候我去了,吸收了别人的成果,我不曾留下一点点回报。

  哪些自由软件的大牛,凭借一已之力,在教育并不公平,知识很难分享的黑暗地球上奋力呐喊,响彻夜空,却无几人梦醒。是呐喊者的悲剧,还是我们用户的悲哀?我坐在牛背山的远观云海,这里没有人的足迹,夜晚早已经来临,星星比繁华都市的明灯还亮丽,天空如此蔚蓝,我的心却看不到远方。在生存的无奈中,在自由软件的无奈中,我找寻不到未来的长河将流向何方!

  也许自由软件让你感觉如此地不自由,然后你放弃了自由软件,并不代表你失去了自由,也不代表你得到了自由。当你付费后你似乎可以在私有软件中自由。现在的天巢人都选择了中间路线(盗版)。有点知识的知道自己是不是在用盗版,更多的人并不了解盗版。而且私有软件确实有太多的地方好麻烦的,就像你买了一台电脑自带正版系统,可以有一天硬盘完全坏掉了,回天无力,神仙难救,这时你买了一个新的硬盘,可是你并没有品牌机并没有随主机赠送安装光盘。其它品牌的安装光盘又拒绝你的主机访问,你别无选择,只好和盗版天天亲密接触。明明可以把安装软件随意下载,然后随品牌机送出序列号,输入不同的序列号并结合硬件等级操作系统组建不同的使用环境,但是有些软件下载真的好麻烦。所以全世界都使用盗版,自由开源软件都嫌麻烦,私有软件要付钱,付过钱之后也是麻烦不断。杀毒、清理也是浪费多少生命啊,并不比开源浪费的少。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天巢特别严重,那就是天巢人的思想单一,向往权力。天巢有过一个人类历史上光芒四射的时代,哪就是春秋战国。一个大国分崩离析,山头林立,割据四方。各路才子佳人自由流动,开派立宗,思想就像脱缰的野马永远奔腾在人类历史的星河;各国诸侯远交近攻,合作纵横,结晶成智慧的成语典故,虽然我们不了解却天天在使用。看看历史真是无限感慨,孙中山开创民国,把民众的自由迁徙权写进了宪法,后来诸多军阀上位都一直把迁徙权写进写进宪法。天巢新立后,也写进了宪法,后来怕农业荒废,禁止入城。到1970s,就直接从宪法中删除了。想要禁锢人的思想,先要禁锢人的双脚。

  多极的社会,多元的思想,是既得利益者眼中的癌症,虽然还没有发病,它们也在为此提心吊胆,坠坠不安。杯弓蛇影,我们讲的自由不是社会的自由,只是知识的自由。可是私有软件公司起诉它,私有集团不欢迎它。焚书坑儒也好,独尊儒术也罢,实际上都是扼杀人的思想,剥夺人的选择。你只能选择向左或是向右,你不能选择向前或是向后。平民也喜欢在日常生活中统一别人的思想,而置事实和真理与不顾,在他们的生活中辩论的成败是重中之重,它们从来不追求真理。思想是一种毒药,教育是一种枷锁,经验是一个镣铐, 中了剧毒的我们在披着枷锁带着镣铐舞蹈。拥抱Linux就是对智慧成果共享、自由的追求,这是一种信仰,你无法亵渎它,说linux必亡的人如同信佛的人说没有耶酥一样。

  二、利益集团

  纠缠不清的除了爱情,还有就是利益。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多年来微软、思科好多私有巨头倾尽全力地扼杀自由开源软件。没有无缘无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无非就是自由开源软件正在对它形成威胁。2010后这些巨头开始拥抱开源,其实也是无奈的选择,向开源软件�透以保持自己的优势。当然对于这一切开源世界是应该欢迎的。

  webm还没有人投入使用,专利联盟都要群起攻击了,最后几年过去了,也只有谷歌自己敢用。也许因为这些专利联盟是行业的先行者吧,像数据库,建站等软件技术就没有专利联盟攻击。幸运的是在几大势力的强势围攻下,开源阵营杀出重围,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三、官方组织

  很多人希望天巢当局强力推广,错错错,莫莫莫。当局强制,无人会用,需要人教,缺少老师这也是一系列的麻烦。最要命的人是,压根都没有人想要推广,人们看到我用自由开源软件都以为我有病。wifi是个1000个亿的市场,导航是一个10000亿的市场,试问软件行业又是一个多少亿的市场。放弃微软就等于拒绝了autodesk,adobe,corel还有很多我不知道名字的公司,如果天巢全镇总动员,我想这也是不符合自由贸易市场的原则的吧。为了一个wifi天巢几经败阵,何况现在想灭亡了微软。在理想主义的坎坷大道上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对内强硬对外软弱的天巢上层人士,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建管局上报数据的软件,税务局上报数据的软件,统计局上报数据的软件,不要奢望它支持开源系统,它连非IE都不支持。你想买张火车票,哪你就必须用IE+windows。希望以后可以用安卓。假如这些行政单位全部只支持开源系统,工作效率估计要提高很多。哪至少会有1000万台电脑被安装上开源系统,估计这个时候wto就有强国来投诉天巢了。支持多种系统?天巢人有这么好学吗?

  大学,青年才子的聚焦地,智慧的摇篮,上个网都不支持开源系统登录,写个文章也不支持开源文档格式。天巢之不幸,可见一斑。

  让理想实现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中外变法,无不流血,而中国之当代之变法,无一人流血,有之,则从吾始之。”不要它妈的像个废人,又想老公帅,又想老公有钱,又想得到老公的爱,自己却像一个废物,无学不术,不劳而获,好逸恶劳,所以我们要把使用linux的痛苦留给自己,把使用linux的快乐留给后来人,不要他妈的像个女人整天谈事业,上班都不想去。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不用linu谁用linux, 。

  来源:投稿,libreoffice fedora 作者:故乡南。

自媒体社会化内容营销

  最近,为企业做了一次社会化自媒体运营的整体规划,在构建自媒体运营想到很多,也串起了很多之前写到文章中的观点和方法,社会化内容营销到底怎么玩?其中感悟很多,所以就分享出来,大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因欢迎交流拍砖,相互交流,大家共同提高。

  毋庸赘言,时下社会化自媒体营销已经蔚然成风。从最初的微博营销兴起,到微信营销一发不可收拾,直到黎万强说出“每个企业都是自媒体”。企业主宰的社会化自媒体的时代已经到来,类似于粉丝经济和社群商业理念也不断涌现,具体可参考《你不可忽略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和创新方法——社群商业》社会化自媒体时代已经势不可挡,你是否已经做好准备了呢?

  那对比一下,传统的营销方式!传统的营销渠道无非就是花钱卖媒体资源,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花钱卖的媒介入口。举例来说,花钱买电视媒体想要通过电视的路径把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买户外媒体想要通过户外的传播路径把信息传递给受众。但是到社会化媒体时代,一切的玩法变了,媒介的入口不用买了,完全免费了!营销的关键点从粗放式的媒介入口争夺转移到对目标用户时间的争夺!怎样争夺用户的时间?靠的是高质量的内容,社会化自媒体运营中主要的也就是围绕内容开展了!

  关于怎样做内容这里只说我觉得最为核心的一点吧!找出目标人群,从人性的角度分析目标人群需求,根据目标人群人性的需求出发,准备内容投其所好,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下面说的都是纯干货了,结合我的工作经验说一下,企业到底怎样同过自媒体传递品牌好声音?

  企业要构建自媒体定位。企业要构建自媒体体系首先要给予自媒体一个整体的定位:我的定位就是,社会化自媒体就是一种玩的工具,社会化媒体就是强调的随性和个性化的表达!但要一切围绕用户、一切服务用户,最终达到粉丝经济,社群商业的商业模式。

  手中拥有的媒体资源。建设企业自媒体一定要结合企业现有的资源媒体资源,包括传统媒体和行媒体。同时要结合你的企业的CP和SP资源,形成联动效应,当然,要形成有意合作的基础一定是建立在双方价值互换的原则!

  目标人群分析。要分析社会化自媒体的目标人群,就是你自媒体的核心受众,要想到你自媒体核心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是什么?他们会通过什么渠道去获取信息?他们会通过什么平台去获取和你产品或者服务的相关信息呢?明确这些之后,你才能找到行对应的自媒体平台。

  企业自媒体平台的建设。首先要做到的是做好的就是企业的自有媒体,包括你的官网、社区、公众号、app等。做好这是自媒体平台的基础!其次,应该做拓展社会化媒体,我这里把社会化媒体分为两类:社交类和社区类。社交类的是义关系链为代表的微博等,社区类就是以兴趣和话题为聚集的论坛等,不同的分类个自的特点不一样,所以运营不同的平台要有针对性,详细可参考《社会化媒体营销怎么做?》

  自媒体构建中还要不断的拓展媒体资源,有一些可以利用的新闻客户端的自媒体平台,和行业的垂直门户等。同时,一定不要忘了找人,找你行业的意见领袖、行业媒体人,种子用户等。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要做自媒体营销,一定不要忘了对自媒体人的利用。

  最后要注意的是:社会化内容营销,千万别有了SNS忘了SEO!你应该知道的,本质上说,信息的传递方式来说只有主动和被动两种,那放到互联网上来说,搜索营销是用户主动搜索信息目标人群的精准性高,社会化营销则是用户被动接受后的主动参与,互动参与性更强。用自媒体的方式玩社会化内容营销,归根到底还是靠的内容,有内容存在的地方就有SEO,在社会化内容营销中加入SEO的思维,能让你的社会化媒体更有优势,不多废话了,之前详细说过,想了解的欢迎搜一下《社会化媒体内容营销别忘了用SEO“画龙点睛”》!相信你会有收获哦。

  来源:投稿,文/刘海政,微信公众号:刘海政的大搜罗

2015年1月11日星期日

云主机环境搭建教程之搭建全能主机

  很多站长在购买虚拟主机的时候,会看虚拟主机的一些参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支持的程序语言。现在很多IDC商家都在宣称全能主机。

  最好笑的一个事情就是,笔者刚建站的时候,购买了国内一家小主机商(名叫主机屋)的虚拟主机,他们宣传就是全能主机,什么语言都支持。这样的幌子去骗一些菜鸟还可以,对于一个懂技术的,就只能对他们的伎俩投以鄙视的眼光。后来询问之后,才知道他们所谓的全能主机,也就仅仅只支持PHP和ASP同时运行(使用IIS运行PHP),连ASP.net都不支持,对于这事,笔者还和他们理论了半天,现在估计再也不敢宣称全能主机了,这样的商家,希望所有站长都能远离,太没有道德了。

  首先说说,什么是全能主机。

  所谓的全能主机,就是一台服务器上面同时支持多个不同的应用服务器运行,并且能通过外部独立域名访问的主机。这里的多个,要至少大于等于三个。

  因为目前来讲,Apache,IIS,Tomcat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三种Web服务器软件,其中Apache,tomcat是开源软件,不仅用于Unix系统,也有基于Win32平台的版本。

  IIS是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组件,也提供了强大的Internet和Intranet服务功能。这三种服务器软件各有特色,IIS对ASP+Access的支持比较好,而Apache是PHP+MySQL平台不二的选择,Tomcat是运行java语言程序的服务器。

  大家都知道,http只有一个开放端口,就是80端口。外部通过独立域名访问网站的时候,如果不加端口,会默认访问服务器中80端口下面的网站。很现实,这几个应用服务器不可能只用一个端口。如果要访问,则必须通过域名加端口号才能访问,这样显然不利于推广。因此,我们就需要想办法让用户输入简单域名,而我们在后台截获域名,然后动态的解析到不同的端口网站上。

  按照这样的思路,笔者想了很多办法,传统的就是重新配置IIS,使其支持PHP+MySQL,或者重新配置Apache使其能支持ASP+Access。但考虑到这两种方法虽然从技术上都能够实现,但配置过程较复杂,不易于推广,不利于初学者使用。况且如果你还搭建了java程序,那就更复杂了。

  笔者也没有从事过IDC行业的工作,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同时也在思考现在那些全能功能是如何实现的。根据笔者的经验,他们是有一个80端口的服务器做代理分发,将不同的域名分发到不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网站上。

  通过这样的思路,笔者想到了使用Apache的虚拟主机功能和反向代理模块来实现。

  什么是Apache虚拟主机。在apache的官方技术网站上是这样定义的。

  虚拟主机指的是在单一机器上运行多个网站 (例如 www.company1.com 和 www.company2.com) 。 虚拟主机可以“基于 IP”,即每个 IP 一个站点; 或者“基于名称”, 即每个 IP 多个站点。这些站点运行在同一物理服务器上的事实不会明显的透漏给最终用户。

  Apache 是第一个支持基于 IP 的虚拟主机的服务器。 Apache 版本 1.1 和更新的版本同时支持基于 IP 和基于名称的虚拟主机。 基于名称的虚拟主机有时候称为基于主机或非 IP的虚拟主机。

  详细地址:http://httpd.apache.org/docs/2.2/vhosts/ 注:本文是基于名称的虚拟主机配置。

  什么是反向代理。

  反向代理(Reverse Proxy)方式是指以代理服务器来接受internet上的连接请求然后将请求转发给内部网络上的服务器,并将从服务器上得到的结果返回给internet上请求连接的客户端,此时代理服务器对外就表现为一个web服务器。

  那么我们就将Apache服务器做为一个代理web服务器,用它来处理从外部访问过来的任何请求并且返回给外部。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什么是正向代理。

  名词术语大概介绍完了,那么本文主要通过一个例子来为大家简述配置的具体方法。

  前言:仍然以笔者的www.bxw001.com这个域名为例。这个网站是一个ASP+Access网站,建立在IIS6.0下,端口设置为81。如果不使用反向代理,则用户访问这个网站时,必须使用www.bxw001.com:81 才能正常访问,很麻烦。

  通过反向代理设置后,用户仍然使用www.bxw001.com域名网站,但首先会进入到Apache服务器,然后再调转到IIS下的正式网站去。

  设置步骤如下:

  1、加载Apache的代理模块

  打开httpd.conf文件,放开以下几行代码的注释,(将前面的#去掉即可),此时Apache就是一个web代理服务器了。

LoadModule proxy_module modules/mod_proxy.so
LoadModule proxy_connect_module modules/mod_proxy_connect.so
LoadModule proxy_http_module modules/mod_proxy_http.so
LoadModule proxy_ftp_module modules/mod_proxy_ftp.so

  2、建立虚拟主机,进行端口重定向

  为需要代理的网站建立一个虚拟主机,在此笔者强烈建议,都通过虚拟主机来单独配置。有些朋友可能直接在httpd.conf文件里修改,这样虽然也能实现,但是所有的访问,包括不是代理域名的访问都会进入被代理的网站去。

  因为Apache虚拟主机的加载顺序是按照顺序来加载的,如果访问的url配置了虚拟主机,则进行代理访问,如果没有,默认是以第一个的。

  因此,需要引入虚拟主机单独的配置文件,在这里面增加虚拟主机配置。

  在httpd.conf文件中找到这行代码,Include conf/extra/httpd-vhosts.conf,去掉#注释。

  以下关于虚拟主机的配置都在httpd-vhosts.conf下进行。

  默认Apache提供了两个样例,不用管,直接注释掉,或者在原来上面修改也可以。

  我们是要将站点www.bxw001.com域名的所有访问转向IIS下面的81端口,先增加一个虚拟主机。代码如下:

<VirtualHost *:80>
    ServerAdmin webmaster@a.com
    DocumentRoot "d:/wwwroot/www.bxw.com"
    ServerName bxw001.com
    ServerAlias www.bxw001.com
    ErrorLog "logs/bxw001.com.log"
    CustomLog "logs/bxw001.com.log" common
    <Directory "d:/wwwroot/www.bxw.com">
     Require all granted
    </Directory>
   ProxyPass / http://localhost:81/
   ProxyPassReverse / http://localhost:81/
</VirtualHost>

  解释:

ServerAdmin:这个就是邮箱,可以默认
DocumentRoot:这个是你被代理的网站的根目录地址。我们这就是IIS6.0下面的ASP网站目录。注意目录斜杠的方向。
ServerName :被代理的域名,这里就是你IIS下ASP网站的独立域名。
ServerAlias:同上,别名,一般可以写成一级或者二级域名。
ErrorLog :日志文件地址和名称。一般以域名作为文件名,方便区分,默认存放在apache的logs目录下。
<Directory > 设置虚拟主机的目录的访问权限。笔者建议权限的设定都在虚拟主机下单独设置,而不是在httpd.conf中统一设置成所有都可以访问,这样不安全。
ProxyPass :这个是关键,表示IIS下面ASP网站的真实访问地址,这里写成localhost,也可以写成域名+端口,这要看你在IIS设置的主机头地址了。如果主机头默认,那么这里就是localhost。
ProxyPassReverse :反向代理地址,返回给用户的信息。

  同时不要忘记在所有虚拟主机的一开始位置,增加默认虚拟主机配置。

<VirtualHost *:80>
     ServerAdmin prograsliu@gmail.com
     DocumentRoot "D:/wamp/www"
     ServerName localhost
     ServerAlias localhost
     <Directory "d:/wamp/www">
         Options FollowSymLinks
         AllowOverride All
         Order allow,deny
         Allow from all
     </Directory>
</VirtualHost>

  这个默认,你可以设置成Apache的www目录。

  以上两步操作完成后,保存后重启Apache服务。你可以试着访问ASP网站的域名www.bxw001.com,不要加端口号,看看是否可以正常访问了。呵呵。

  如果要增加多个IIS网站或者JAVA网站,只要按照上面的步骤2中的代码增加虚拟主机即可,同时将代理域名写成你需要被代理的网站的URL即可。

  通过这样操作,就可以完美实现一个全能主机了,你可以随便在服务器上搭建多个不同环境的网站了。

  来源:sixdosoft投稿。

未来我们怎么样去享受O2O

  上周末和一帮在京媒体人坐而论道,讨论互联网风云大事。谈及今年底最大的业界新闻时,众人都拿“万达商业地产上市,王健林和马云争夺中国首富”这一点开涮,真是“钱多就是任性啊”! 不过我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大家不觉得,一不小心万达成为中国最大的O2O企业了吗?

  “中国最大O2O企业”的名头听起来挺玄乎,大家仔细想想万达商业地产的庞大体量和谋划当中的电商业务,二者结合起来,线上和线下的业务都有了,并且通过互联网实现了用户信息和商家的互动,这不就是一个完整的O2O体系吗?而目前大多数要进军O2O的互联网企业,还在为复杂的线下资源整合而苦恼。

  如今,随着电商的不断发展升级,O2O逐渐成为最大的消费趋势。此前万达和百度、腾讯战略合作时,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说了这样一段话:O2O将是电子商务最大的蛋糕,三家企业联合建立O2O万达电商,第一批投资50亿元,未来5年内总投资将接近200亿元,而且还会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万达电商探索的O2O模式将有望服务整个线下企业,一旦成功它将成为一个开放平台,中国所有度假中心、电影、文化、餐饮等行业都可以用。而最近王健林在几次采访中多次提到,旅游、文化、电商将是万达集团未来发展的三驾马车,他自己将主抓文化产业和电子商务。

  看到了吧,聪明的王健林从一开始都在下一整盘棋,从传统商业到本地生活服务线上和线下的联动,再到未来开放的O2O体系都提前做了规划,并且着手整合各方资源来完成这一愿景。未来的万达要想从市值上媲美同等规模的互联网企业,就应该建立一个可供各行各业使用的开放平台。这也是BAT、京东等企业这几年发展迅猛的原因所在:开放平台战略!

  我们可以预见,随着大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者未来对于消费形态势必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未来,消费与服务的融合将更加紧密,商家对消费体验的提升会成为成败的关键。而O2O时代的到来,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享受和体验呢?就此,笔者窥探了万达电商O2O的一些发展思路,谈谈未来电商O2O发展的几个趋势。

  一、舒适的用户体验

  很早之前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一个观点“电子商务未来100年都不会超过传统商业”,主要原因就在于任何优异的在线商务模式所带来的用户体验都无法和线下购物相媲美。

  在传统电子商务时代,消费者可以在线上了解产品,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选择,这样虽然会使得消费环节更加便捷,但在一些和本地生活服务相关的品类中,单纯的电商模式可能难以发挥作用。吃饭、唱K、购物的过程中,消费者不仅需要看到商品的使用价值,还可以体验到一些智能服务。

  以万达电商智慧O2O模式中即将实现的智能院线为例,去万达影院观影的消费者可以通过万达电商平台实现在线选场选座,在线完成购票,然后到万达影院借助智能验票系统进行自动验票入场,整个过程不但是省时省力,更重要的是给消费者带来了舒适的体验,免去排队选票、线下支付、人工验证的麻烦,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观影舒适度。

  二、便捷的消费方式

  O2O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传统电子商务的消费渠道与模式,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线上支付可以大大简化线下支付的繁琐环节,让消费变得更加简单有效。未来,线上支付有望取代线下支付的人工环节,只靠线上支付,就能轻松完成消费或享受服务。

  以往我们出门通常要带“老三样”手机、钱包(银行卡必须有)、钥匙,但随着物联网和O2O的发展以及各种支付和信息交换体系的进步,这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一部手机来代替(当然,若干年后人体本身就是终端,手机都可以舍弃)。万达电商的智慧O2O蓝图中,支付变得更加便捷,线下服务都可以通过线上支付系统完成在线支付,这不但方便了消费者,更将大大推动由纸质货币向电子货币过度的社会进程。

  三、优惠的产品和服务价格

  通过手里的终端,未来的消费者将会在自己喜欢的品牌有活动或是新品上市时收到信息,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喜好品牌的动态,实现消费优惠的最大化。比如未来万达电商O2O平台可以根据会员以往的消费情况分析其品牌偏好,将会员钟爱品牌的市场优惠、促销活动、上市新品等信息及时推送到客户手中,既可以节省消费者逛街看新款的时间,又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优惠情况,省时又省力!

  互联网的出现,很大的一个趋势就是:许多消费比以前更便宜了!不仅仅是衣服包包和家用电器这样的实物,就连我们看部电影(通过美团购买万达影城的电影票和现场买票对比就知道)、吃顿饭、做个美容等,如果通过O2O的方式实现,将会得到令人惊喜的折扣。

  四 、愉悦的信息互动

  商家售出的产品成不成功,能不能带来回头客,关键是能不能在购物过程中给消费者带来愉悦的心情,而产生消费愉悦的心情是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包括环境、服务及场景等。当然,除此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信息互动,这里的信息互动是指企业和用户的互动、数据和用户的互动、用户和用户的互动。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诞生之前,这一切的数据都各自独立,互不影响,而未来都将会被一张比互联网更多的 “网”所连接起来,这张网就是我前文提到的物联网。

  未来,人们或许再也不会遇到吃饭时因为人多而排着长队在那傻傻站着的情景,也不会遇到想去心仪的酒店、饭店,因为没有停车位而放弃心中所爱的无奈。以万达电商将推出的智慧停车服务为例,对进入万达广场停车的客户,万达智慧O2O平台将通过智能信息系统连接车载导航服务,并进行数据对接,用户能够对停车场内部进行导航,明确知道里面哪个区域还有空车位、如何找到这个停车位。吃完饭下楼后忘记车停哪儿,也可以及时找到。总之,消费者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去合适的地点,完美实现智慧停车。

  综上所述,不管你是否承认,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全面结合的O2O时代已经到来。企业通过O2O模式,不但可以抢占庞大的移动用户,还可以弥补一直以来存在的线上购物体验不足,线下购物不便捷等缺陷,形成线上线下的良性循环和互补,万达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提前下了几步棋,抓住移动用户的大市场。同时,未来的O2O发展方向必然是体验型消费,这将能给用户提供更大的服务价值。?

  来源:投稿,本文作者系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

2015年1月6日星期二

360搜索推出“好搜”搜索引擎

  1月7日,360搜索正式推出独立品牌好搜(haosou.com),原域名(so.com)可直接跳转至新域名。其声称“是为了做得更好!努力成为中国网民最喜爱和信赖的搜索品牌。”在致用户的信中:好搜,不做坏事!这就是我们的初心,这就是好搜的由来。

  从域名长短的角度来看,so.com比haosou.com更好,更容易让人记住。大家可要知道,京东花费千万购买JD.com放弃360buy就是为了使新域名更简短更容易记。哪360为何放弃简短域名so.com推出独立品牌好搜呢?意欲何在?

  百度近年来也在花大力气开发安全软件,意在打击“小3”,巩固自己正室之位(中文搜索引擎第一)。而360也不甘示弱,在2015年开年就拉开了“撕B”架势,大有“舍得一身剐强把百度拉下马”的节奏。对于此问题,唐氏二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树立品牌效应 强化“搜”品牌

  360放弃简短域名so.com推出独立品牌好搜的长远规划在于布局360旗下品牌。大家也知道360起家于安全软件,发展于搜索殷勤,近来更是深入到了移动互联。其实“360”已经成为安全软件的标杆,甚至可以说成为了品牌,而360搜索为品牌附属产品,因此360搜索殷勤自身品牌还不够。

  正如360总裁齐向东向全体员工发送邮件称:我们这个时刻推出独立搜索品牌——好搜,正是因为经过两年努力,我们的搜索体验无论是在准确度、丰富性,还是在安全性上,都有了飞速的提升。我们在搜索体验上并不亚于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甚至强于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唯一的弱项就是品牌。

  因此,在360搜索推出两年以来已经获得了30%的市场份额,位居中文搜索引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加强甚至凸显360搜索引擎的品牌至关重要。好搜就是奔着品牌效应来的,正如他们的解释:好(hao,三声),是做好人做好事的好;搜(sou,一声),是一搜到底的搜。

  之前的360搜其语音为“三六零搜”四音,相对于“百度”二音来看,着实难以记住,而“好搜”二音更能让人称呼,便于用户记住。事实上,人们更能够记住百度。因此好搜此刻推出目的就在于用户记住他们的“好”。

  二、360一身剐 欲把百度拉下马

  2012年8月,360搜索诞生引爆了3B大战。360从软件安全、隐私保密、商业利益等各方面进行了“撕B”行动。在这过程中,每经过一次大战,360搜索的份额就上涨一些,支持360搜索的用户就多一些。直至2014年8月360搜索市场份额超过30%,将百度的份额拉低至58%。360称之为“360搜索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从垄断巨头那里虎口夺食、刀头舐血的过程。”

  360在其宣传中这样声称:搜索引擎与其他的网络应用有所不同,它是用户上网的入口。用户给了搜索引擎很大的信任,为搜索引擎公司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搜索引擎在一些人手中沦为恶意敛财的私器,成为替坑蒙拐骗等恶行助纣为虐的道具,对用户来讲无疑是一场灾难。

  360耸人听闻地宣称:更可怕的是,如果让这样的恶人完全垄断了市场,21世纪的中国互联网将陷入“中世纪黑暗”。直指百度搜索引擎向用户提供虚假医疗、欺诈推广信息和谋取不义之财。

  其实360的目的很明显:搜索引擎这把枪,掌握在好人手里是工具,掌握在恶人手里就是凶器。这就是我们的初心,这就是“好搜”的由来——好搜,不做坏事!保护信息安全,保护消费安全,不让坏搜索只手遮天!360搜索推出独立品牌好搜,将继续挑战搜索垄断,反抗搜索霸权!

  360好搜接下来对抗百度的频率肯定会越来越频繁,在移动搜索方面可能是恶战,根据好搜发布的7种重磅武器来袭中的周边号、万花筒、随心谈三项来看,这是分明在向百度直达号下战书,百度在移动搜索引擎的日子不会好过。

  三、布局未来品牌规整

  360在pc端方面,已经有了360安全卫士、360杀毒、360浏览器、360云盘、360影视等具有360品牌规阵。360搜索推出两年以来已经获得了30%的市场份额,又开始向移动终端进发,投资酷派,涉足无线WIFI。因此未来360产品将呈现多元化趋势,移动穿戴也在他们的窥探之内。

  那么问题来了。360旗下未来的多元化的产品如何在用户当中出彩呢?只记住360就够了吗?这就是品牌树立问题了,如何让用户认知360旗下产品至关重要。安全方面360已然成为品牌,而此次花大力气推出“好搜”意在为未来产品品牌规阵开好(hao 三声)头,形成360、好搜、大神等品牌规阵。

  未来,我想奇虎360会涉足更多领域,尤其在长尾产品方面将有360更多的身影,而其涉足的品牌将以360旗下品牌为主,因为360想成为一个未来帝国,而周鸿�是教主,控制欲非常强。此次好搜品牌的发布旨在布局360品牌规阵,为未来360产品帝国搭建框架结构。

  作者:唐氏二少,百度阅读《微媒体与新闻创新》作者,微信/QQ:tj519520753。原文链接

用户举报国行索尼PS4不锁区

  随着索尼国行PS4发售日期临近,该设备不锁区的消息日渐得到媒体测评和有关开发商的证实。虽然索尼官方并未给出关于PS4不锁区的明确回应,但许多证据都指向了这个结论。

  然而,在国行PS4不锁区的消息刚传后,有玩家在社交网络上扬言要对索尼进行举报,称Xbox锁区而PS4却不锁区是一种“不公平”的行为,同样都是游戏机,凭啥Xbox One国行要锁区呢(而且PS4更便宜)?

  根据网友公布的一张截图我们发现,已经有玩家在文化部有关网站上对索尼做出了举报,举报内容为“投诉有关索尼中国发布的游戏机可以随意运营管制级别游戏。”

  该举报信息用词考究、措辞激烈,并强烈建议封杀“索尼中国”。以下是举报全文:

  投诉有关索尼中国发布的游戏机可以随意运行管制级别游戏的申报投诉:预计于中国2015年1月上市的索尼中国在中国发售的游戏机PlayStation4(简称PS4)已经被各大媒体所证实,其能运行各种未经中国文化局审核的在其他国家发售的游戏,这些游戏包括《侠盗猎车手5》(GTA5)这种鼓吹毒品,暴力,犯罪,屠杀,滥交等情节的游戏,严重影响中国文化建设,本人强烈要求封杀索尼中国此类蔑视中国法律制度的行为。

  之后,举报PS4行货不锁区在各个社区引发了热议,有趣的是,自称举报者的这位玩家在百度贴吧进行了回应:我根本不想让PS4锁,我只希望Xbox One解锁。举报只是为了搞清楚政府到底怎么想。从当事人此前的表述来看,他举报的缘由分为以下三条: 1、索尼到底有没有钻空子 2、微软到底在不在作死 3、有关部门到底在怎么想。

  举报的时间似乎是12月30日,但截至目前接近一周的时间过去了,还没发现有什么进展。详情请关注我们的后续报道。

2015年1月5日星期一

“大”网站的内容进化:价值内容如何展现

  “大”网站,即在行业内有一定地位的网站,这样的网站在内容上是有了一定的积累,拥有着庞大的内容资源与用户资源。

  所谓“成于此,败亦于此”,正因为其内容量的庞大,奠定了其行业内的地位,吸引了大量的用户查询资料、学习;但正因为内容量的庞大,也产生了诸如内容质量的参差不齐、用户难以从大量内容中寻找到合适的资料、内容资料陈旧,不再适用……之类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度。

  百度知道为代表的问答网站信息的臃肿与真假,新浪、网易为代表的传统资讯门户网站的陈旧资讯信息、天涯社区为代表的传统论坛网站真假难辨的信息……,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影响着这些“大”网站的用户体验度,拷问着用户对网站的忠诚度。

  伴随问题的愈发严重与突出,这些“大”网站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处理这些问题,尤其是伴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内容市场的洗牌,这些“大”网站对于内容进化着实费心不少。

  1.内容把控是基础,精品且有价值内容的产生与旧有内容的再整理。

  内容的进化,内容本身是基础,用户需要的是内容,是有价值的内容能够,所以对于网站本身来说,精品有价值内容的产生是一切的基石。诸如问答问答的专家认证;资讯门户网站的专家专栏等都是极其重视本身价值内容产生的举措,也因此出现了百度百家、钛媒体、虎嗅网等一大批新兴的媒体网站,这些网站的一大特点都是极为重视价值内容的产生。价值内容得到了现有许多“大”网站的重视,网站又重新回到了内容为王的时代。

  价值内容的产生是一方面,但是对于旧有内容的整理却一直不是太重视,虽有处理,但却并不尽心。虚假、广告信息、无用信息……,充斥在一些大型平台上,譬如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的营销广告、新闻资讯门户的软文……,现在虽然已经加强了监控与审核,但是对于以往产生的众多信息处理却处于尾大不掉之势,这无疑是这些“大”网站的漏洞与缺陷,也将影响用户的体验。内容进化之路,尚需努力。

  2.移动端,推送合适的内容给用户。

  伴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端的内容建设得到了 “大”网站的重视,也都明白移动端内容为王的道理,所以对于移动端的内容建设都是不遗余力。

  总得来说,这些“大”网站的移动端内容进化之路都是:基于自身已有的内容,开发内容分发平,即开发自身的APP,结合用户数据,分析用户的习惯、属性、阅读趋势等等,以此给用户推送合适的价值内容给用户。网易阅读客户端、今日头条、百度知道移动端的知道日报……,莫不如是,区别只在于用户属性分析与内容推送的匹配度。

  3.PC端,增加价值内容的曝光端口,以及内容搜索引擎的打造。

  这些“大”网站有许多的内容,其中有不好的内容、虚假的内容,但也不缺乏优质内容。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这些“大”网站对于移动端内容的优化不遗余力,但是却忽略了PC端的内容优化,对于PC端内容如何将更多展现在用户面前并无太多举措。

  前文说过,伴随内容的增加,这些“大”网站就变得愈加臃肿,伴随时间、内容的增加,太多的优质内容将不能展现在用户面前,这些优质内容也将失去其意义。这些“大”网站想要进化,就必须要做到:将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展现在用户的面前。

  如何将这些有价值的内容展现在用户面前,彭晋杰认为:

  一方面不妨参考移动端的内容分发模式,在PC端同样可以通过分析用户属性以此推送合适的内容展现给用户;

  一方面则需研究PC端网民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习惯,打造符合网民需求的内容获取端口、入口,并聚合本身平台的内容,设定不同的内容筛选排序方式,以此达到让用户能够更方便容易找到自己需求的内容,并将更有价值的内容展现在用户面前。

  譬如,网民有在百度百家中了解“传统电商推广”信息的需求,百度百家就可以根据用户的这一需求,打造内容入口呈现给用户(如关键词呈现等),然后结合站内内容主题分析(内容的主题是什么,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内容质量(用户评价)、时间(即时性的内容)、内容产生主体(作者的知名度、日常表现等)等,将更加优质、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优先排序呈现给用户。

  新闻资讯可以时间、关键词为排序;知识型的内容以用户评价、时间、内容产生主体等属性排序……,这无疑这就是一个另类的搜索引擎——站内文章搜索引擎(备注:引擎不是平台,也不是工具,而是一套完善的机制、系统)。

  细分内容端口的打造,将会再造更多的内容呈现端口,让更多的价值内容得到更多被曝光的机会,增加价值内容的呈现机会,避免了因为内容大量增加导致大量价值内容的“埋没”。

  但是,在PC端内容进化上,这些“大”网站并没有这些举措,至今为止,大多数仍然是简简单单的将内容呈现给用户面前,没有一套系统的、完善的内容呈现方式。

  由此看来,这些“大”网站的内容进化,有些已经处于进化之中,但有些也不尽如人意,任重而道远。?

  来源:彭晋杰投稿,微信号:彭晋杰的互联网圈,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