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日星期二

雅虎公布2013年度搜索排行榜

  雅虎公司今天推出了2013年年度热词排行榜,该榜单列举了过去12个月里发布、宣传、分享的故事和趋势,2013年的热门搜索排行榜,美国流行音乐女歌手麦莉·赛勒斯(Miley Cyrus)位居第1,Kim Kardashian(金·卡戴珊)和“全美超模”的Kate Upton紧随其后,iPhone 5位居第9。

  在科技领域,苹果再次夺冠。“iPhone”成为2013年搜索次数最多的科技产品,iPad排名第四,领先索尼PS4 和微软XBox One,iPod排名第八,超过诺基亚Lumia,落后于黑莓。

  以下是榜单列表

雅虎公布2013年度搜索排行榜

  2013年雅虎热词排行榜(Top searches on Yahoo in 2013):

  1.Miley Cyrus(著名女歌手)

  2.Kim Kardashian(时尚名媛)

  3.Kate Upton(时尚名模)

  4.Minecraft(游戏)

  5.Selena Gomez(女歌手,贾斯汀·比伯前女友

  6.Obamacare (Affordable Care Act)(奥巴马医保计划)

  7.Amanda Bynes(好莱坞女影星)

  8.Jodi Arias(冷血女杀手)

  9.iPhone 5

  10.Justin Beiber(贾斯汀·比伯)

  2013雅虎科技领域热词排行(Top tech searches on Yahoo in 2013):

  1.iPhone (including 4, 5, 5s, 5c, and 6)

  2.Samsung (including Galaxy, S4, S3, Note)

  3.Siri

  4.iPad Cases

  5.Snapchat

  6.Google Glass

  7.Apple iPad

  8.BlackBerry Z10

  9.Cloud Computing

  10.iPad 5

微软Bing发布2013年度搜索排行榜

  2013年即将接近尾声,日前微软公司发布微软必应2013年全球热搜榜”,通过对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西班牙、英国和美国12个市场,在名人、电影、音乐、体育和旅游等领域搜索热词的盘点排行,向我们集中展示了2013年风靡全球的潮流趋势。

  在 2013年的人物热搜榜中,女性名人是最大的赢家。全球12个市场中,有8个市场都是女性名人名列榜首。在美国,Beyonce(碧昂丝)领跑众星;Miley Cyrus(麦莉 赛勒斯)因今年的大力宣传,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都居榜首。去年的热门人物Justin Bieber(贾斯汀 比伯)和Selena Gomez(塞莱娜 戈麦斯)仍分别在英国和德国热度不减; 演员Bruna Marquezine(布鲁娜 马尔科辛)、Salman Khan(萨尔曼 汗)分别是巴西和印度的领跑人物;而歌手Rihanna(蕾哈娜)和David Bisbal(大卫 比兹伯)则分别是法国和西班牙的宠儿;在日本和意大利,人们更爱电视明星,Danmitsu(�蜜)和Belen Rodriguez(贝伦 罗德里格斯)分别是他们的最爱。

微软Bing发布2013年度搜索排行榜

  在中国市场,必应也发布了2013中国区年度排行榜。

  年度最热人物榜

  1.      文章 – 凭借3部电影,以及首部导演作品电视剧《小爸爸》开播,文章成为本年度最热门的搜索人物。

  2.      舒淇 – 因出演《西游降魔篇》,获得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和第9届美国奇幻电影节喜剧类最佳女主角,紧跟文章,位列第2名。

  3.      《小时代》的大热让杨幂的热度不减,她在片中的表现被赞超大惊喜,得到了不少观众及业内人士的好评,关注度、搜索量排名第3。

  4.      李开复 - 内敛,随和谦恭的创业导师形象,其创办的”创新工场“不仅在形式上对天使投资进行了创新,也借助着李开复的个人魅力帮助者创业者不断成长、成熟,其本人一直受到年轻一代的喜爱。今年9月对外宣布罹患淋巴癌,其积极乐观的心态获得了不少网友的称赞。

  Rank

  2013

  1

  文章

  2

  舒淇

  3

  杨幂

  4

  刘诗诗

  5

  张亮

  6

  章子怡

  7

  魏晨

  8

  李开复

  9

  田亮

  10

  谢娜

  年度热搜体育明星榜

  1.    “李毅贴吧"是�丝文化发源地,而李毅大帝可谓该贴吧的精神象征。2013年3月7日在微博上反击冯小刚“称自己�丝是自贱”的言语。回击事件后,正式与《兵王》展开深度合作,为�丝逆袭代言。攻略“�丝”这个李毅大帝而诞生的词,已在中国获得80%的人接受。主演《101次求婚》、《�丝逆袭篇1》,推动逆袭文化,成为体坛热门搜索人物。

  2.     李娜,中国著名女子网球运动员,2013年,李娜成为《时代》杂志4月29日出版的封面人物,并入选该年度全球百大最有影响力人物名单;在2013年WTA年终总决赛中获得亚军,世界排名首次跻身前三,创造亚洲个人排名纪录,位列体坛热搜人物第3位。

  3.     尽管姚明已经退役,但他的影响力在中国依然不减,政协委员、篮球俱乐部老板、姚餐厅、NBA姚明学校、姚明红酒,2013年姚明一点也没闲着。 

  Rank

  2013

  1

  李毅

  2

  科比 Kobe Bryant

  3

  李娜

  4

  C罗  Cristiano Ronaldo  

  5

  姚明

  年度热搜电影榜

  1.    《小时代》,由颇受争议的80后作家郭敬明导演的一部颇受争议的电影,争议越激烈,关注度越高,它击败其他好莱坞大片成为本年度最热搜索电影。

  2.     文章与李连杰再次联袂出演的《不二神探》,混合了内地血液的香港传统无厘头喜剧电影,既让观众产生了一定的新鲜感,但也造成了很多观众对其混搭风格的极其不适应。豪华阵容、口碑两极化,赚足眼球,名列热搜电影第2位。

  3.     《环太平洋》和《僵尸世界大战》两部好莱坞大片,凭借震撼的效果、好莱坞巨星的加盟分列热搜电影第3和第4位。   

  1

  小时代

  2

  不二神探

  3

  环太平洋   Pacific Rim

  4

  僵尸世界大战   World War Z

  5

  全民目击

  年度热搜旅游城市榜

  按地区分类,全球旅游胜地中,泰国的普吉岛(亚洲),东非国家毛里求斯,澳大利亚悉尼(大洋洲),法国巴黎(欧洲),阿联酋的迪拜(中东),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北美),巴西的萨尔瓦多(南美),成为最热搜索旅游目的地。

  年度热搜音乐人榜

  1.     罗志祥,2013年是忙碌的一年,1月在台北小巨蛋正式启动“2013舞极限”世界巡演,小猪一直就没闲着,更在11月发布最新个人唱作专辑《狮子吼》,功夫不负有心人,列热搜音乐人榜首。

  2.     王力宏,从蛇年春晚的”找力宏“,4月受邀成首位登上牛津讲台的华人歌手,5月启动的《火力全开》世界巡回演唱会,8月签约好莱坞著名经纪公司,9月他主演的《非常幸运》热烈上映,到11月高调秀女友,力宏今年好忙。

  3.     “雨神”萧敬腾,不说你也懂的,今年他不上榜都不行。 

  Rank

  2013

  1

  罗志祥

  2

  王力宏

  3

  蔡依林

  4

  林俊杰

  5

  萧敬腾

  6

  张惠妹

  7

  戚薇

  8

  尚雯婕

  年度热搜社交媒体

  1.   QQ空间,凭借庞大的QQ用户群,简便的操作,成为大多数人不可离开的社交网络,毫无疑问地登上榜首。

  2.    人人网中国的Facebook,深受在校学生群体喜爱,列位第2。

  3.     新浪微博,中国的Twitter,开启了中国网络言论自由的新形式,为公众品牌提供了新媒体平台,为大多数中国人接受。

  4.      豆瓣,拥有强大的书评、影评、乐评数据库,用户可以自主发起活动。对于需要购书、观影的用户来说,是一个可靠的、高效的参考信息来源。

  5.     微信,同属QQ旗下产品,移动客户端的便捷与廉价,是QQ用户在户外进行社交沟通的不二选择,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更多的QQ用户正在转移到微信上。   

  Ranking

  2013

  Domain Reference

  1

  qq空间

  qzone.qq.com

  2

  人人网

  www.renren.com

  3

  新浪微博

  www.weibo.com

  4

  豆瓣

  www.douban.com

  5

  微信

  wx.qq.com

  6

  开心网

  www.kaixin001.com

  7

  腾讯微博

  t.qq.com

  8

  天涯

  www.tianya.cn

  9

  Twitter

  twitter.com

  10

  朋友网

  www.pengyou.com

2013年12月1日星期日

中国网络媒体的出路在哪里?

  2013年11月20日,备受关注的2013腾讯网十周年暨媒体高峰论坛在北京嘉里中心成功召开,众多资深媒体和互联网界嘉宾出席论坛并对媒体前沿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嘉宾包括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刘胜义,哈佛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Bharat Anand,中国人民大学新媒体研究所所长彭兰,创新工场创始人汪华, Business Insider科技主编Nicholas Carlson,Flipboard CTO Eric Feng,知乎创始人周源等。

  中国人民大学新媒体研究所所长彭兰在大会上做了主题为《中国网络媒体的未来》的报告分享,彭兰在报告中前瞻性的提出了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这一核心观点,互联网的演进就是“连接”的演进。在Web1.0时代,连接构成“内容网络”,Web2.0时代,连接走向“关系网络”。

  就此,笔者针对2013腾讯网十周年高峰论坛上彭兰发布的《网络媒体的未来》做了如下的解读和分析,供业界人士对中国网络媒体未来发展做一个客观的参考。

  个性化需求的时代

  当前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泛滥越来越严重。而在如此众多的信息当中,如何精准定位用户的信息需求则是当下很难解决的问题。用户往往被很多无用信息骚扰,到最后既伤害了用户体验,又伤害了品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如何去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和服务则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类似于新闻客户端这样的产品,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方面则比较典范。每个人对信息都会经过过滤和筛选,留下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深度阅读。目前,移动新闻客户端就顺应这种个性化需求,提供消息推送和媒体订阅方面的功能。媒体不再属于一个媒体的天下,而是形成媒体联盟,既增加了客户体验,又使得品牌优势更加明显。

  个性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不再偏执的一家独大,而是开放合作的态势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当下对用户体验的重视越来越高,如何最大程度去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则是一款产品成功的关键。比如腾讯新闻客户端,实现了实时推送、媒体订阅、视频新闻以及离线阅读灯功能,最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目前, 腾讯新闻客户端在国内的装机量名列前茅。

  人人都是自媒体

  自媒体的官方注解是指一个普通市民或机构组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通过现代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

  自媒体的出现是伴随着科技与信息技术的进步。自媒体是信息高度发达和广泛传播的产物。信息和自媒体经历了几个发展的阶段:粗放信息传播(小众媒体)——圈子信息(熟人媒体)——大众信息(大众媒体)——个性化信息(人人媒体)。

  小众媒体起源于BBS和博客之间。BBS比较出名的是四通利方,专门从事体育讯息方面的论坛,后来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博客则是博客中国和新浪博客,当时也出现了类似于徐静蕾一类的早期自媒体人。

  随着科技与理念的不断成熟,出现了QQ空间、人人网这样的个人信息聚集的展示平台。将每个人的信息展示出来,让关注的好友知道自己近期发生的新闻。个人信息不断扩散,但是扩散仅在熟人圈子间。信息扩散的速度比较慢,信息的延续性不高。圈子之间的信息传达也属于自媒体种类的一种,但是这样的信息受到圈子的局限性。

  自媒体真正被提及是在微博流行之时。微博兴起使得信息传达的效率和广度是以前的数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言论场地,并且言论如果足够精彩,那么其言论被扩散的广度是无法预估的。并且,微博也作为一种营销工具使得不同领域的人开始注重微博的影响力。微博逐渐成为了品牌展示和信息传达的工具之一。大众媒体自此有了实质性定义,人人都可以进行信息传播。

  自媒体的黄金时代在移动端。人们碎片化时间越来越明显,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信息宣传和展示。智能设备则是这部分碎片化时间的载体,智能设备摆脱了信息传达的不实效性。目前最主要的移动端产品是微信,既有媒体属性的公众账号,又有圈子属性的朋友圈。当然,人人都是自媒体并不是仅限于移动端这样的产品,而是以前所有信息产品的集合。

  新兴媒体绕过四大门户 走垂直路线

  通过中国网站数量的发展来看,中国网站发展步入了快节奏的发展进程。在1997年中国仅有1500余家网站,经过17年的快速发展,2013年中国网站数量达到了近300万家网站,从2008年开始爆发式的增长。

  随着网站数量不断增长,网络媒体网站也逐渐增多,但综合型互联网媒体网站已经被新浪、腾讯、网易与搜狐占据了制高点,成为综合型互联网媒体的领导者。新兴网络媒体想超越或追上其市场份额都很难。难道说网络媒体市场已经饱和了吗?其实不是,网络媒体的潜力是无穷的,要想在网络媒体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走细分化路线。

  比如说专注娱乐领域,网站报道以娱乐新闻为主体,针对广大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深度挖性报道,做到深度化与专业化都可以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同。所以新闻类网站走垂直细分的路线和思路进行发展,在这个平媒没落的时代,互联网新闻将成为广大网民了解新闻的重要渠道。

  无处不在的终端

  随着谷歌、三星陆续发布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套、智能戒指,智能耳环的概念也呼之欲出,2013年更是被业界称为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兴起的元年。可穿戴终端不仅更便于携带,也给照片、视频拍摄等带来了全新体验,它们也将成为人体的重要传感器。尽管可穿戴式智能电子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的形态、技术、实际价值方面尚未形成清晰的概念,但作为未来移动互联网的进入口,已经成为IT界争相入局的战略要地。

  随着终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物体将成为移动传播的终端。回归自然,将是移动终端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以往的终端网络只是为了内容网络提供硬件基础,而今天的移动终端,以及未来的物联网终端,它们本身将直接生产信息带来网络媒体信息来源的进一步变化。也许未来镜子、冰箱等都会成为人们获得新闻的来源,也将呈现无处不终端的景象。同时,未来的屏幕,也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显示设备,也是用户信息的手机设备。捕捉用户特征,以此为基础完成个性化推送,这是未来终端的另一个意义。

  当一切物体成为终端时,人对信息传播的需求会发生深层变革,网络媒体的发展方向,也会由此改变。未来的网络媒体,需要建立起基于物联网的信息收集系统,并使之与人的系统融合。

  信息分享大爆炸

  社会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意义中的信息传播,现阶段用户个人产生内容的浏量比例达到50.7%,也就是说博客、论坛、SNS、问答等应用浏量超过新闻、搜索、电子商务等网站产生内容浏量的总和。而信息的分享主要是通过社交化媒体平台,从Facebook的诞生到微信的兴起,中间度过才短短的10个年头,社会化媒体平台发展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Facebook属于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始祖,突破一亿用户耗时长达到了54个月,而带有移动社会化媒体平台属性的微信仅用了短短14个月就达到亿级用户的水平,可见社会化媒体平台的理念已经逐步被广大网友接受并且认可。广大网民接受并认可社交化媒体平台的同时,其也就成为每个内容的制造者与分享者。

  社会化媒体平台虽然都有“社交”与“媒体”的双重属性,但是不同平台之间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以微博和微信来举例,微博因其有强大的媒体基因,所以微博平台更倾向于实时新闻性质的传播与分享,微信因其继承了腾讯的社交属性,所以其平台传播内容更偏向于朋友之间的互动与分享。不同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专注领域不同,给用户带来更多的选择空间。社会化媒体平台中用户分享的信息还是网络媒体新闻素材的重要来源,通过专业化的收集整理,可以成为专业媒体的资源,对专业媒体起到补充与丰富的作用。

  移动互联网凶猛来袭

  从互联网终端在全球的整体发展可以看出,平板电脑与手机未来将要逐步取代台式机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入口。而其两大终端都是通将过移动互联网进行访问,使移动互联网浏量多年持续保持增长。

  从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可以看出,从2009年的23344万人到2013年的46376万人,在短短的4年时间内其人数增长了将近2倍,占整体网民比例78.5%,移动互联网普及化基本完成。在移动化的大潮中,传统媒体、网络门户以及其他新媒体公司等,都在大力发开移动端产品,移动端入口之争的成败,将决定未来谁可以成为互联网的霸主。

  传统媒体与互联网门户网站将在移动新闻客户端中延续或者重新打造各大媒体的风格体系。新媒体主要是发展社交化媒体平台,以微博、微信产品为主要代表,其中微信占有中国手机上网用户超过71%,成为移动终端中的核心入口之一。以“打飞机”为例,在微信平台成功上线后,短时间内因微信社交属性成功激活用户的互动性,使游戏玩家轻松破亿,并成为该时期的主流话题。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迅猛,逐步取代传统互联网成为互联网的主导者。预计不久的将来,办公生活全部移动互联网化,从而使传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之分也将成为历史。

  来源:投稿,本文作者系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

致敬中国互联网的先驱们

  编者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感恩节了,就如同互联网一样,感恩节也是一个引进产物,近年来感恩节这个外来节日逐步的受到中国大众的关注和接受。中国互联网经历过近20年的发展,有太多值得我们感恩和致敬的先驱式人物,这些人物一部分成为今天业界的泰山北斗,一部分成为历史的过客,一部分撒手人寰,但无论如何这批先驱者值得我们铭记和感恩。

  如果从1995年互联网进入中国算起,到今天互联网已经在中国经过了18年的发展历程。18年的发展,让中国互联网极大的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某些领域甚至在体量上已经成为全球之冠。

  在18年的峥嵘岁月中,有一些在互联网发展中某个重要的节点做过先驱贡献的人物,是我们今天所要表述和感恩的重点。当然,由于时间跨度太长加上笔者水平和记忆力有限,难免会出现一些疏漏,也欢迎大家能够提出补充建议。

  互联网之母——胡启恒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胡启恒都应该放在第一位。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胡启恒,就没有今天的中国互联网,而即使没有李彦宏马云马化腾三人,也会出来其他人引领某个行业。胡启恒生于1934年,当代知名信息化专家,有“中国互联网之母”的美誉。

  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胡启恒去美国工作两年,被美国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所震撼,胡启恒敏锐的预测到互联网对未来世界的改变。回国后,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胡启恒四方奔走,寻求相关部门放开政策限制,把互联网引进到中国,遇到诸如阻挠。后经过多年的努力,直到1994年4月,国务院批准了互联网进入中国,1995年开启相关工作的推进。后来,在中国互联网界,流传着胡启恒的一句名言:“互联网进入中国,不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而是从羊肠小道走进来的。”

  由先驱到先烈——张树新

  “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前1500米!”这句广告词相信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这句广告语背后承载的信息是:张树新成立于1995年的瀛海威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企业,后来企业倒闭各骨干分散四方,又建立了一批优秀企业,瀛海威堪称中国互联网的黄埔军校。

  张树新1963年出生在辽宁抚顺,曾经是一名媒体记者,后来在中科院做了几年研究工作后,出走做了瀛海威。瀛海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公司网,教育了早期的中国网民,最高峰的时期瀛海威注册用户达到了6万,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后来张树新创办了新创基金,专注投资行业,渐渐的远离了公众视野。

  中国第一个商业广告——宫玉国

  中国互联网发展了这么多年,衍伸出来至少几十个领域,但真正赚大钱的应该只有三个领域: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游戏!1997年1月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和中国的人民日报合资创办了chinabyte,这个网站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商业网站之一,一个老记者宫玉国担任网站的总经理,全面负责经营工作。

  在宫玉国经营chinabyte的过程中,正值IBM的as400商业计算机系统上市需要做推广工作的时候,chinabyte接了由奥美给IBM投放的3000美元的广告,3000美元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具体给IBM卖系统带来多少效果现在我们无从而知。但这个广告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第一个商业广告,由这3000美元开始,网络广告营销在中国大行其道,后来的新浪,百度均靠此为主要盈利点,实现上市。再后来,宫玉国先后加盟《东方企业家》、IT168、人民搜索等公司,不断的跳来跳去,最终成为了历史的过客。

  网游的开山鼻祖——方舟子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关乎方舟子什么事?大家都没有看错,这里的方舟子就是那个饱受争议的打假斗士。纵然方舟子现在有千般万般的不是,但历史终究是历史,不能因为方舟子现在的作法被很多人质疑就否定他对中国网游行业发展做出的奠基性贡献。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中国网络游戏的开山鼻祖级人物。1996年初,方舟子等人开发出来中国第一款网络游戏《侠客行》,这是一款文字网络游戏(MUD),没什么人物图形界面,就一堆文字,但当时《侠客行》在中文世界里取得了巨大的声誉,同时最高在线人数达到1000人,并在后来的时间里极大地影响并推动了网络游戏的发展。不过,方舟子最终离开了网游行业,在另外一个行业成名。

  宽带先生——田溯宁

  田溯宁,上世纪90年代,怀着“把互联网带回中国”的梦想回国创业,创办了亚信公司,他所创办的亚信是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第一家中国高科技企业;2005年以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出任中国网通的CEO,带领网通一度和电信并驾齐驱;2006年创办了宽带资本,专注宽带新兴领域的投资。

  田溯宁的每次转身都和中国宽带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90年代在成立亚信公司后,先后承建了CHINANET、上海热线、中国金融数据网和各省电信系统的互联网络等近百个网络工程,被称为中国Internet主建筑师或者“中国宽带先生”。现在田溯宁专注中国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也算历久弥新更上了时代的步伐。

  电子商务布道者——王峻涛

  现在人们提到电子商务就想到了马云。诚然马云推出的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等已经取得了近乎伟大的成就,但马云并不是中国电子商务先驱者,早期的8848创始人王峻涛算真正意义上中国电子商务之父。

  王峻涛是中国第一代网民,拥有超过20年的IT从业经验,1992年开始自筹全部资金在福建创办自己的IT企业,1997年写作一篇帖子《大连金州没有眼泪》火爆中文互联网,1999年初创办了电子商务网站8848,经过1年的发展8848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单月销售额达1000万人民币。当时轰动全国的“72小时生存试验”使8848连续几天出现在CCTV2的黄金时间,8848也从此作为 “唯一真的可以通过在线支付买到东西”的网站闻名全国。时至今日,8848早已经消失匿迹,但8848所影响的后生晚辈成为了当今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中坚力量。

  来源:投稿,本文作者系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

2013年11月29日星期五

导航站与搜索引擎的博弈

  上个世纪末的互联网是中国互联网的开端,现在的互联网巨无霸阿里巴巴,腾讯,新浪,搜狐,网易都是在上个世纪末创建,而在1999年的中国互联网,两个背道而驰而又相辅相成的网站开始创建,就是搜索引擎–百度  与 网址导航–hao123。

  hao123的创建最初至于方便网民记住常用网站,而搜索引擎百度最初只是服务于新浪,网易,搜狐等大型门户网站,为他们提供搜索结果。

  上个世纪,互联网刚兴起,互联网开始丰富起来,hao123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网民了解和索引导航站,很多用户上网只记得hao123,随着时间推移,或许草根出生的李兴平注定只是草根思维。2002年左右,百度开始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为大众提供搜索引擎服务,而后快马加鞭,不断提供创新和便捷。诸如mp3搜索,图片搜索。以此获取了大量的流量。而本有望成为互联网巨无霸的hao123在草根站长李兴平的带领下,却停滞不前。最后,百度搜索引擎在其后获得很大成功,hao123本有几千万的流量,却因为草根思维限制了发展,最后四千万贱卖百度。

  也正因为hao123贱卖百度,让很多人对导航站开始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可是四千万的巨额诱惑让很多站长迷茫了,傻眼了,然后奉若神明,同时也对李兴平奉若神明。对于hao123,有着无尽的崇拜和吹捧。简简单单的一个站,获得的巨大成功,让人停滞不前,时至今日,对于hao123,还是归到到简单到令人不可置信,因为简单,所以成功?这是什么逻辑?

  hao123的成功,是因为真正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而不是简单,简单不代表好用,淘宝网这么的复杂,淘宝网支付宝经常让很多用户感觉迷茫和困惑,腾讯qq功能如此强大,可是用户就是会使用。为什么?hao123的页面粗糙难看,可是却有很多用户喜欢,很多用户选择。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他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

  hao123的神话还在继续,抱着一个神话,像个爆发富,占尽了便宜,便开始坐吃山空,本是宿敌的周鸿�百度早期与百度激烈交锋中败下阵来,十年磨一剑的周鸿�开始潜心思索失败根源和成功之道,在07年初创建360,开始了客户端的卧薪尝胆的酝酿培养。在10年开始了导航站的挖掘,成功的在两年后把hao123甩的老远,现在一直占据着导航站的第一把交椅。同时也给与了周鸿�挑战百度的实力。

  与此同时,360导航不断创新,不断刷新人们对导航站的定义,导航开始变的复杂,庞大,而实用。而hao123看到360的成长,开始傻眼了,开始从最初的老大哥,巨无霸的神话,开始唯唯诺诺的抄袭360导航。

  而hao123时至今日,还未明白自己错误的原因。因为太成功了,所以满足了,所以不觉得有错。hao123是很成功,可是,其实hao123可以更成功,hao123四千万卖给百度,实际上,hao123本可称为四百亿的巨无霸网站。

  目前的互联网圈子,导航站永远是小家子气,永远是搜索引擎的陪衬,搜索引擎才是主流,导航只是个附带品。这本是一个阴阳呼应的,此刻呈现了一种异样的畸形。

  要分析这种畸形的形态,就不得不重新考量一下搜索引擎的流量来源。百度搜索引擎的来源,其中有五分之一是通过hao123给与。另外有1/4~1/3是通过其他导航站给与,这里算起来,接近半数的百度流量都是通过导航站给与。而另外有一部分流量是通过浏览器的搜索框给与,还有一部分是通过品牌效应,用户主动设置的。

  这里导航站和浏览器搜索框展示不表。这里要说的是品牌效应这一块。这里就得说一下百度和hao123这两个品牌。百度会这么成功,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他的域名非常好baidu.com,而hao123,怎么看都这么畸形和垃圾,这种域名单纯说域名而言,送人都没人要。数字和拼音组合。

  说到这里,就要再说说域名与网站成功的关系,一个好的域名,可以让一个网站节省非常多的广告费,可以有更大的发展。举个例子,京东商城原来的域名是360buy.com,很多人记不住这域名,这样就流失了很多用户,而有的用户记住了京东,然后通过百度搜索进入京东商城。百度竞价排名做过推广的,都懂的,非常的贵。而京东今年年初,学乖了,开始启用了jd.com。刘强东是很幸运的。

  而同样的悲剧性的故事发生在开心网,程炳皓最开始并没意料到自己会这么成功,依靠一个开心农场,成就了这样一个上市公司,却在最根本的域名上犯了错误,选择了kaixin001.com,很多人到现在都分不清楚开心网的官网是kaixin001.com还是kaixin.com。最后意识到错误的时候,却怎么也改不过来,kaixin.com也被竞争对手人人网抢走,最后闹上法庭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回来再说说hao123,导航站目前是所有网站类型中,最泛滥的一种。很多人归结于导航站的技术含量太低了。所以导航站太过于泛滥。笔者认为,导航站之所以会泛滥,最大原因是对域名的不重视,还有对导航程序的不用心上。百度首页更简单,只是一个搜索框,可是搜索引擎的竞争门槛太高了,技术含量太高,而导航站没有技术门槛吗?不是的,而是大家没有在导航站上进行深入挖掘,导航首页做什么用?导航首页其实本该就是搜索引擎的首页,把用户最需要的东西放置在最首页的地方,本该是附带品的搜索引擎提供内页的需求。如果导航站提供更多的功能,给与站长更多的技术门槛,山寨导航就不会这么泛滥。

  再说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域名。hao123很多用户记得,但是这些也都是老用户,也都是上网老手,对一个新手来说,他们根本分不清楚hao123,hao520,tao123,114la这些域名有什么区别,网页类型都一样,域名都一样,谁都看不出哪一个更正规。

  来源:罗马健投稿,原文链接

我们为什么需要书店

  很多人希望开书店,很多人在书店看书却在网上购买,很多书店达不到盈亏平衡,在新华书店这种大型国企和当当、亚马逊这种迅速崛起的电子商务面前溃不成军。常规的书店销售模式由于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在书籍的库存、庞大的仓储占用、昂贵的店面租金、不菲的人员支出上面,在现有的电商面前,他们没有办法拿到足够低的价格,无法进行低价竞争,在新华书店这种垄断巨头面前,无法获得高利润的教辅资源。人们在书店里面翻阅完每一本他们想买的书籍,然后手机下单,享受这6折的价格,苦苦支撑的书店老板却无能为力。谴责这种行为和试图阻止他们都是无用的。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卖书?

  书店老板和我们大多数人都局限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找不到出路,但是电子商务不仅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机遇。冲击是传统商业的模式盈利不足,机遇是我们甚至可以不再需要销售商品这一个概念了。书店不可替代是其的体验和实物感,线上购买的预览、评论都难以得到确切感受,网上购买了占柜子的书也不是少数。既然他们要搭便车,那不如搭彻底点。

  作为一个书店,假如我们放弃了卖书,就意味着我们降低甚至不需要以下的成本:1.库存成本 ;2.议价成本; 3.销售成本 ;4.店面成本 .

  如何做到? 1.不要在卖书,使得即使你卖一万本书,你也只需要一万本书,常规来说,其他书店至少有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库存积压; 2.不卖书,对于上下游的顾客和书商都不需要再去优惠和要求折扣; 3.不需要员工来完成销售、导购、书籍管理; 4.极小的面积就可以容纳足够的书籍,当然要求要配套的电子查询系统,帮助顾客快速定位。

  肯定有人要问了,那你如何盈利?很简单,首先,就像淘宝的导购和反现网站一样,需要的只有一个专用app,手机扫描之后直接在淘宝、当当、亚马逊完成购买,书店固定提取反现,以5%计算,购入以六折计算,一本书引导来12个人既可以完成书的成本的回收。其次,办理会员卡,使用类似图书馆的方式,一个人负责卡片的办理、续期以及所有的结算,另一个人完成内部整理,每个人需要有会员卡才可以刷卡进入,会员卡包含个人地址联系,使得app可以直接完成购买操作,减少购买步骤,最大化客户的转换率,第一年让费用免费,形成客户黏性,第二年再收取年费。最后,附带内部的快餐和咖啡这些适合长坐时食用的高利润商品,以保证初期的盈亏平衡。这种模式除了自己开办书店外,很容易在图书馆这种机构展开,邀请他们加入系统,不仅可以减缓图书馆的维护成本,也给予了你更大的议价能力。在每年足够大量的购书导流下,就足以与线上商家进行议价,乃至后面形成线下导购的价格联盟,完成整个书店行业的转型。

  作为书店怕搭便车,就要想办法把逆势转化成优势,如果书店做不到以革自己命的方式来改变,自然应该被历史的潮流所淘汰,无所争议。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线下业务,大宗电器、服装、化妆品,因此我很赞赏苏宁,敢于统一线上线下价格,让实体店变成体验店,必然会冲击整个市场。

  作为爱读书的群体,自然希望书店也能被保留下来,在这个庞大的城市留下一份人文的关怀,适当促使这个市场良性发展很必要。

  来源:投稿,作者:赵萧�子,作者邮件:zhaoxiaominzi ( at ) gmail.com ,作者电话:13983684168

2013年11月27日星期三

美国父亲在谷歌地图看到儿子的尸体

  据英国《卫报》报道,美国一位名为理查德·巴雷拉的父亲在谷歌地图的图像中看到了他去世儿子尸体的照片,这位14岁的男孩在2009年被枪杀,谷歌地图的卫星恰好拍到案发现场照片,谷歌目前已经将该照片移除。

  理查德·巴雷拉是这个男孩的父亲,本周早些时候,他在谷歌地图上看到了自己儿子凯文被杀的案发现场照片,他表示自己非常清楚卫星图中躺在地上的尸体就是自己儿子。

  “当我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就感觉一切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巴雷拉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这勾起了我的很多回忆。”他希望谷歌尊重他的感受并删掉这副照片。

  从这张照片上能看到一具尸体躺在铁路附近,周围围绕着一群人,可能是调查人员,附近似乎还有一辆警车。这些画面直到18日还可以在谷歌地图网站上看到。

美国父亲在谷歌地图看到儿子的尸体

  谷歌副总裁布莱恩·麦克兰登表示,谷歌已和巴雷拉一家谈过,告诉他们公司正在进行更新图像的工作,谷歌在向媒体发表了一篇书面声明,称替换这幅照片需要大约8天的时间。他说:“谷歌在之前从未加快过更新卫星图像的速度,不过鉴于这次事件的发生,我们将打破常规。”

  2009年8月15日,人们在北里士满和圣巴勃罗分界线的铁路附近小径发现了凯文的尸体,警方认为,凯文尸体被发现的地点就是其遇害的地点,但作案人的动机不能确定,也没有找到任何嫌疑人,这起案件至今尚未告破。

  该照片的坐标地址是 37°57''7.00"N , 122°21''38.00"W ,谷歌目前已经替换了这张卫星图。

美国父亲在谷歌地图看到儿子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