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1日星期二

“田忌赛马”与苹果

  与传统PC不同,移动互联网的体验来自于软件与硬件的结合,这里软件指操作系统,以及其上的应用;硬件指配置及外观设计。苹果依靠“田忌赛马现象”获得了一些优势,那么,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一、田忌赛马现象

  田忌赛马的故事中,田忌用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从而取得胜利,在智能手机、平板的领域,也似乎有着类似的现象。不过这就不是马了,而是版本,同时间推出的设备,苹果已经是第二代,别人才是第一代,用第二代和第一代去比,当然有很大的优势。

  比如亚马逊推出Kindle Fire的时候,别人都将其拿来与iPad2比,结果当然是无法相比,不过好歹价格在那儿放着,成为唯一的优势。

  看到这里有人要问,同时期推出的设备在硬件上都是同一级别的,为什么不能相比?

  我的看法是,产品必须要经过市场的检验才能完善,比如对系统的优化、功能的添加等,这些都需要根据市场、用户反馈来确定并实行,没有产品是第一代就很完美的,就算是iPhone第一代也是问题多多,是后来吸收了用户的反馈和越狱界的优点才变得现在这么好用。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的产品在易用性上肯定是比不上已经推出第二代的产品。

  因此在看到将Kindle Fire与iPad2相比的时候,我总认为KF应该和iPad1相比,这么一比的话,其实倒也不那么差劲。

  手机的操作系统也一样,android与iOS的版本,其实只有同版本有相比较的意义,比如android 4.0与iOS4,最近的android4.1其实已经可以和iOS5比较了,作为一个佐证,两者都是在各自的该版本推出了语音助理服务。

  因此,Nexus 7可以与搭载iOS5的iPad2相比,因为华硕之前推出过自己的平板,已经有过经验的积累。这么一比的话,两者差距不大,Nexus 7性能强一点,iPad2有后置摄像头,有更多专属APP,再就看个人对尺寸和价格的选择了。

“田忌赛马”与苹果

  这么一来,苹果的领先优势就可以理解了。苹果推出一个新产品时,可以秒杀同时期的其他产品,其他的生产商则在此后的一年里苦苦追赶。比如,三星的 galaxy S III,可以认为是与iPhone4s一比高下的产品,但其发布足足迟了7个月,而鸿海的董事长郭台铭在喷三星时,就说iPhone5将会秒杀GS3,但也不说4s如何如何。

  由此,苹果获得了7个月的市场领先时间,而三星只获得不到半年的与苹果正面竞争的时间。这其中的优势,当然不是一点半点。

  那么,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二、苹果放慢的脚步

“田忌赛马”与苹果

  iPhone4s和New iPad,或许从他们的名称就可以看出,他们并不如前辈们有一个版本号的提升,因此在革新上他们也不如以前那么大(有人说Siri,但Siri远远未成熟,也算不上真正的虚拟助理)。

  但他们在发布时间上却仍和以前一样,经过了一年,因此相对来说,苹果创新的脚步放慢了。并且,我认为还会越来越慢,苹果在短期内难以在智能手机上有突破性的革新了,甚至会开始吸收android的优点,比如NFC就是最好的例子。

  谷歌钱包折腾了几年但NFC的概念还并不普及,但以苹果的影响力和营销能力,说不定很快就可以将其传遍全球并建立新的标准——只是这一次,它再也不能说它是率先推出这样的功能了,使用相关专利来阻止竞争对手也将更有难度。

  因此,未来很有可能出现,iPhone与同期手机相比,没有优势或优势很小的情况,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在2014年之前就会出现。

  三、有意思的微软

“田忌赛马”与苹果

  除去苹果和谷歌,其实智能手机界还有个不能忽视的对手,那就是微软和WP系统的追随者们。

  微软从windows mobile到WP7到WP8,每一代相比之前都像是全新的,之间竟然没有继承的关系,新系统不支持老应用,这对微软来说其实很奇怪,因为微软其实很重视继承性,DOS到windows 9X到windows NT,系统都是向下兼容的。

  这么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微软被刺激到了。苹果单是销售iPhone的利润就已经超越微软在windows和office上辛辛苦苦20年的收入,其市值更是将其不知甩到哪里去了。微软很失落,也很警惕,最终其得出的结论是,要与苹果正面竞争,不输于苹果的UI、不输于iOS的系统、不输于 iPhone外观的手机,不让苹果独吞市场的大部分利润!Surface和Win8已经说明了微软的决心。

  但是,在这场竞争中,微软起步太晚,落后太多。微软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底气来向苹果正面宣战,但它同样也要受到“田忌赛马现象”的影响,市场会给他这个时间吗?何况,最善于追赶并超越的,不是微软而是google,chrome浏览器已经证明了它的实力,而不断进化的android也让人对它报以期许。而WP如果不能快速的推出新版本和新特性,我看不出它有任何成功的希望。

  不过微软也是逼不得已不得不变,从PC到智能手机,时代变了,王座上也该换人了,如果微软不想彻底被时代所抛弃,大刀阔斧的改变是必须的,就看它能做到哪一步。

  结语

  移动战场上,苹果、google、微软三国争雄的格局正在形成,在之前,苹果依靠“田忌赛马现象”获得了一些优势,但这个优势正在缩小,真正的好戏现在才开始。

  来源:匿名作者投稿

2012年7月30日星期一

Android,盗版的天堂?

  曾经在上月 Google I/O 上进行过演示的游戏开发商 Madfinger 在几天前宣布,由于盗版过于严重,其不得不将自己旗下枪战游戏 Dead Trigger Android 版本的售价从原本的 0.99 美元变为免费,这激起了业界对于 Android 盗版问题的又一次声讨。

  0.99 美元对大多数智能手机用户来说应该说已经很容易接受,在这一价格下都有大量盗版确实会让开发者心寒。但奇怪的是,MadFinger 却并没有像之前另一款反映盗版问题的游戏 Football Manager Handheld 一样,明确列出盗版的数据,而只是模糊的说盗版率“难以致信的高”。根据 Google Play 上 Dead Trigger 的数据显示,这款游戏目前的正规安装量在 10 万到 50 万之间,其中大部分是在游戏免费之后飙升起来的,而考虑到在此之前 Dead Trigger 采用了具有一定争议性的“付费购买游戏+应用内购买增值内容”的双重收费模式,虽然其表示应用内购买并非强制(与之相比,该公司的另一款游戏 Shadow Gun 则采用了清晰的一次付费模式。PS:对大多数 iAP 模式来说,应用内购买其实都不是强制的),但这却让阴谋论者怀疑这场“盗版->免费”风波是否是其一开始就筹备好的一场戏。

  盗版:Android 的老大难问题

  Madfinger 的模糊姿态并不意味着这一问题不存在,而事实上,之前有多家厂商曾经披露准确的数字显示 Android 的盗版情况确实不容乐观(许多应用的盗版率甚至达到了 90%。)。就智能手机而言,我们的确看到 Android 平台的盗版情况比其直接竞争对手 iOS 要高出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开放的双刃剑

  开放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其奠定了 Android 繁荣的市场占有率,但也让平台分裂到难以控制的地步,而无需任何破解即可轻松的安装任何来源的应用的特性则让盗版控制变得尤为困难。一般来说,用户从第三方下载应用 APK,安装到手机上并不会比从 Google Play 上困难多少,特别是当市场上有了众多提供集中搜索和下载的第三方市场的情况下。

  但这对于 Google 是一件两难的问题。Android 的最大优势就是其完全开放的特性,开放应用安装权限也是其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如果过于激烈的加大控制、收紧权限,难免让平台的吸引力大大降低,这对于以广告和用户数据为生的 Google 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与此类似,在包括 Windows、Mac OS X 和 Linux 的桌面 PC 领域,虽然用户也可以轻松的安装任何来源的软件,但由于缺乏一个集中的应用分发渠道,软件盗版虽然也同样严重,但反盗版的任务被归在了软件开发者方,因此大家对平台本身并没有掀起太大的不满。

  应用保护机制的缺陷

  实际上,第三方应用市场的存在并不意味着盗版的泛滥,Amazon App Store 就证明了,正规的第三方市场同样可以兼顾开发者的利益和消费者的便捷。但当集中提供购买和验证机制的应用商店的对应用的保护不够时,盗版问题才会真正出现。在 Android 上,这一问题无疑十分严重,虽然 Google 有提供如 LVL 的反盗版机制,但以往几次轻易就被破解的现实使官方提供的应用保护在此之前基本上是形同虚设,许多开发者不得不采用自己独立的验证系统进行正版验证,这无疑加大了开发者的成本和精力。

  让开发者尤为头疼的另一个问题是,Android 的应用 APK 非常容易被反编译,这让盗版者能够轻松的将大多数的验证机制剥离,盗版成本大大降低。而许多不良盗版者更是通过重编译打包,在二次分发的应用中嵌入用于为自己谋利的广告、甚至是用户数据监控模块。在有清晰盈利模式的环境下,也难怪 Android 盗版问题如此泛滥。

  针对这个问题,Google 也不断在进行改进。在上月发布的 Android 4.1 Jelly Bean 中,Google 引入了最新的应用加密机制,将付费应用与购买设备进行一对一的加密匹配,使其更难以被破解和无限制的分享。据开发者的初步反馈,最新的这一机制在安全性上提升了很多。

  官方市场的不完善

  如果我能以合理的价格方便的购买到一件商品,我一定会选择正版。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上面这句话一定是适用的,毕竟盗版虽然看起来省下了不少花费,但在时间上、在安全性、在便捷性上却往往带来很多麻烦,数字音乐打击盗版的艰辛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大量的用户之所以盗版,只是因为其没有正规的渠道购买而已。对于 Android 来说,其在这方面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Google Play 的付费应用虽然已经可以在全世界 132 个国家购买,这与苹果 App Store 的 155 个国家相比差距并不太大,但一方面 Google Play 的付费应用支持市场中依然欠缺了如中国这样的传统盗版大国,另一方面,Google Wallet 要求的信用卡条件对于许多用户来说依然不够友好(毕竟,在青少年群体、或非发达国家来说,信用卡还远远不够普及)。此外,虽然 Google Play 已经支持通过运营商手机账单、预付卡等其他方式进行付费,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常常受到运营商、发卡机构的各种限制。但对于这个问题,除了中国以外,相信大部分地区是可以慢慢的得到解决的。

  除此之外,许多用户也表示,缺乏试用也是其选择盗版的原因之一,微软表示,“在Windows Phone上,提供免费试用的应用的收入是不提供试用的五倍”。Android Play Market 目前仅仅提供了 15 分钟的试用窗口,但对于很多应用来说,这一短短的试用时间、加上开发者提供的视频和截图是不足以让用户决定是否购买的。如何提供更好的试用机制是所有应用商店都需要解决的问题,Android 曾经提供 48 小时的试用时间,但却出现了许多用户下载一个游戏,在“试用”期内将游戏通关,然后退款的情况,这也是 Android 试用时间大幅缩短的原因。目前很多 Android 应用的应对措施是独立发布一个功能限制版本供用户试用,而全功能版本则需要另外购买,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的体验(题外话:苹果 App Store 也是如此,此外苹果并未提供官方的退款通道,但是可以通过人工的邮件沟通实现单一案例的退款…)。相比之下,Amazon App Store 提供的 Test Drive 试用、Windows Phone Marketplace 为应用整合了试用版的功能都值得 Google 借鉴。

  除此之外,一个不知道算不算问题的问题还在于,对于应用市场来说,国际化的统一售价与不国际化的地区收入差异的存在,让一款应用在某个市场可能算不上昂贵,但在另一个市场却难以承受;而一个市场有的应用,可能在另一个市场却无法使用。但这属于国际化商品交易的共同问题,并不是手机平台厂商可以解决的…

  难以根治、但可以解决的盗版危机

  正如 PC 上盗版软件问题永远没有解决、数字媒体的盗版依然猖獗一样,手机上的应用盗版也不可能完全根治,Android 如此、iOS 如此、Windows Phone 也如此。但盗版对于开发者和内容创造方来说到底造成了多大的一个损失呢?如果没有盗版,许多所谓的消费者实际上并不会存在,而盗版的宣传力量也往往确实能够为产品带来更多的关注和消费,盗版的破坏力很多时候其实存在严重夸大的现象。

  数字内容产业在多年的徒劳抗争后终于醒悟,单纯暴力的打击盗版并不会让其消失,与其花费精力去从技术上、从服务上为盗版制造各种不便、为用户带来各种障碍,不如为用户提供更优秀的正版体验,Spotify、Netflix 的成功也证明了这是正确的一条道路。对应用来说也是如此,手机应用市场其实已经打造了一个如 PC 上 Steam 一样的优秀的基础架构,只要继续加大对开发者的保护、继续改进用户的消费体验,正版市场并不会那么不堪。

  来源:极客公园投稿,原文链接

2012年7月29日星期日

社会化媒体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前天在微博上看到好友转发MC HOTDOG的MV“离开”(因为好友写了不错的评论我才点击了播放,并非是因为MC HOTDOG),当我看完MV后,我去过视频网站,用过搜索引擎,之后N年没买过CD的我,决定去买这张MC HOTDOG专辑。

  在微博上看完MV后,我去视频网站上做了什么?我又搜索了什么?是哪些因素让我决定买这张专辑呢?我算是个感性的人,但我仍想用理性的一面分析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在社会化媒体上的行为轨迹与心理过程,以窥见社会化媒体对于在中国市场耕耘的品牌,它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先看一下我个人的“社会化标签”:

  1:我极力克制我的关注人数(截止2012/6/30日103个关注),关于“关注数”的影响力,大家可以搜索我的另外一篇博文《微博黑洞》。要不是在“那个时刻”我浏览了微博,又恰好朋友的那条转发刷到了我的屏幕,我是几乎不会去他的微博上看他近期都说了什么话的(P.S.:这与好友关系程度并无绝对关系)。

  2:我的微博标签中没有“音乐”这个关键词,更没有与MC HOTDOG风格有关的关键词,至今800多条的微博中,与音乐有关的内容也不多。

  我的这2个“社会化标签”说明:如果把MC HOTDOG看作是一个品牌,它要借助社会化媒体营销,最终目标是销售额的提升,产品就是那个我已经决定购买的专辑。那么,品牌想通过社会化媒体首先找到我这个“目标消费者”进而再影响我,这个体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我并不是品牌所规划的目标消费者,或者说品牌很难定义我、找到我,更不用谈去影响我。但最终我还是购买了品牌的产品。并且与更多的好友进行了分享,甚至日后还会多少持续关注这个品牌。这是为什么?如果没有社会化网络,我可能很久以后才会注意到这张专辑,或者就跟这张专辑无缘了。

  品牌的“社会化”并不是要针对目标consumer or user,而应该是相关人群,relevant audience!因为在微博(社会化媒体)上定义consumer or user非常困难,或者说短周期难以实现,它至少是需要长期SCRM的(Social CRM)积累;所以品牌“社会化”是针对相关人群,而这个“相关人群”的意思是:如何更大范围地让品牌image留存在消费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让一个消费者在决策时可以从身边的朋友那里轻松获得引荐。

  这就是社会化媒体的核心价值所在!

  注:“品牌image留存在消费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简单说就是在没有社会化媒体之前,品牌的image仅仅是留存在消费者的记忆中;而社会化媒体时代,品牌的image是留存在消费者的双向关系中。消费者可以在不见面、不电话的情况下,彼此就能交换对品牌的看法,消费者甚至可以自愿地去帮助品牌说话以应对其他品牌消费者的恶意攻击。

  在这个实例中,我是如何被“相关人群”的正能量所影响的呢?我真实的行为轨迹与心理过程如下:

  STEP1:不经意见看到好友的精彩评论,于是观看MV

  STEP2:被MV的用心制作所吸引,这首歌有点反科技的调调,运用黑色的主色调配科技感十足的蓝色,非常到位。所以我当时的评论就是:黑暗中蓝色的眼镜,蓝色的麦克风,很帅!好友收到评论后随即跟我多次互动,这种互动给人最直接的感觉就是朋友就是朋友,知音就是知音(品牌images留存在消费者的双向关系中)。

  STEP3:被MV的歌词深深吸引(第二遍听得更清楚了),因为是一首抨击社交网络让人们更加迷失的歌曲(部分歌词:没有人要聊天,大家都在玩手机,你错字连篇,当你手上握的笔,不需要言语,只需要APP…),我曾在微博中提到:

  任何技术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别忘了生活的本质。如果你定期与客户在一起,你能看到他们,在彼此舒服的环境中可以感受到他们,那么在社交网络中,你就不会觉得与消费者互动是那么地陌生,甚至你会感觉更好;但即便有了社交网络,企业也要跟消费者走在一起,而不是网在一起,一个握手、招呼,都是为彼此带来幸福的方式。

  所以这首歌至少让我共鸣很大!

  STEP4:通过社会化媒体与其他朋友分享。

  STEP5:去视频网站搜索更多相关视频,看到很多评论,发现自己的看法和大部分人的看法一致,有种莫名的“归属感”。

  STEP6:通过搜索引擎看这首歌的更多资讯,主要目的是想知道这首歌是啥时候出的。结果发现这首歌是最新专辑,作为普通消费者,基本都喜欢赶新鲜,买新鲜。

  STEP7:想到当天会路过商场,毫不犹豫决定购买!冲着MV的用心制作,冲着精辟的歌词,冲着让我想起动物世界的背景音乐(我本人很爱动物),冲着支持原创音乐人的辛勤劳动。

  注:7个步骤,过程时间非常短,也就15分钟内。

  如果这仅仅是个体事件,那么再让我们看一些成功的品牌是如何影响“相关人群”,而他们对“相关人群”的定义已经上升到了“品牌跨界”的层面。

  杜蕾斯结合当天的热点新闻,非常及时、精准地创造了一次#夜福利#(热点事件的及时借势与反应),让每个人在童话破灭的新闻背景下说出自己听过最无语的分手理由。我相信会出现很多牛逼的分手理由,但杜蕾斯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没有旁观粉丝的“狂欢”,而是不断地与粉丝时时互动,互动的结果之一就是我们上面看到的这一连串的对话。谁“主动”加入到这场有趣的谈话中了?佳洁士!

  这就类似几个行业“大佬”的聚会喝茶,有杜蕾斯、佳洁士,以及各路消费者。试想如果没有微博,这些“人”是怎么也不可能有机会在一个“茶坊”里“对话”,大家可以讨论欧锦赛,可以讨论情感,甚至是可以讨论产品,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杜蕾斯借佳洁士“狠狠地”关心了自己的粉丝,佳洁士借杜蕾亦表达了自己关注每一位消费者的爱心形象,而消费者则获得了来自两个品牌的关注,相信消费者在这个对话中是开心的,他(即“相关人群”)会把这种喜悦分享给更多的人,而这种正能量的无限传递,最终会为杜蕾斯和佳洁士带来积极向上的销售影响。

  在整个对话过程中,佳洁士完全可以给“抱怨牙膏”的消费者打一个Tag,以后如果真有解决类似问题的牙膏产品问世,佳洁士可以第一时间告诉所有因这种问题而苦恼的消费者,这也是SCRM的应用之一。

  做到影响“相关人群”会不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其实不然,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难”只能说品牌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而不把消费者当回事儿!在此,我为大家罗列一个框架,展示品牌在影响“相关人群”过程中会遇到的种种情景,至于每个情景背后的具体做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Biz_Monitor),我们再做交流。

  我想我的分享会影响一部分人去看这个MV,也会影响一部分人去购买MC HOT DOG的专辑,我想这就是品牌想看到的社会化媒体价值与KPI.

  这里要感谢推荐我MV的@MC风间,他本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MC(和HOTDOG没啥关系),以及为我提供“relevant audience”思路的@陈亮途Hugo老师,在一次论坛的圆桌交流上,他让我有写这篇分享的灵感。

  更多有关社会化媒体的文章,可参看我的另外三篇博文:《品牌如何应对变身“搜索达人”的消费者》、《微博黑洞》、《微博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社会化媒体营销没有ROI》。

  来源:投稿,作者:阎大为。未经Biz Monitor书面授权,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均不得以商业为目的转载、摘编或者采取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商垂直平台的原创品牌硝烟浓起

  电子商务,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而最初以垂直门户渠道定位的网站(平台),因为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品牌共性太强,缺乏差异化,并且,所销售产品本身毛利率太薄,算上物流、人员工资、市场推广费用,总而言之是大幅亏损。

  于是,在未来,电商门户的品牌大战势必会硝烟浓起。而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笔者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所产生的结果:

  1、供应商品牌毛利率太低,算上运营成本,几乎处于亏本状态。

  2、自身平台日渐成熟,物流、仓储、运营各环节人员配合到位,电商企业运转的基本体系已经构成。

  3、作为品牌商,商品的定价权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而平台自身的流量又需要通过高毛利品的有效转化,另,还是因为定价权在手中,可通过自身的垂直平台定位,根据情况可划定出符合自己平台用消费习惯的人气品、利润品、畅销品等。

  4、作为品牌商定位转化,无二次经销毛利损失,可通过京东、卓越、当当等第三方供应商平台;淘宝自运营平台;唯品会、高街、俏物悄语特卖平台,进行合理渠道规划,将其产品进行销售。

  目前,站在了这一品牌战略转型的平台有乐淘、D1优尚。

  乐淘,在2011年6月,乐淘获得《愤怒的小鸟》的品牌授权,并在行业内创新式地推出“小鸟鞋”,其中拖鞋售价69元,低帮帆布鞋149元 高帮帆布鞋159元。小鸟刚上线的时候,每周销量1000多双,在获得成功案例后,乐淘通过半年的蛰伏,一口气在鞋这个品类推出了5个自由品牌,他们分别是:Chance Chance(恰恰)、Lavis Lavie(乐薇)、Imosii(茉希)、MANWILL(迈威),C+(斯伽)。

  D1优尚作为综合类百货的典型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互联网先驱,也在逐步转型,也在近一两年内推出了四个原创品牌,他们分别是:甜美淑女的小栗舍、休闲时尚的Feel Mind、优雅浪漫的Sheromo诗若漫、时尚知性的YouSoo饰品。

  网络品牌几种模式

  关于网络品牌,笔者认为以目前的网络局面大致分为三种:

  1、从淘宝原创。在他们其中,的确有在做品牌内容的,也有只是为卖货而存在的。当然,无论他们的出发点是什么,他们的起初,无一不是依靠淘宝而起家的,通过多年的洗礼,部分品牌确实摸索出了一套玩牌子的规则,并且,他们活得还有些滋味。他们与凡客不同,与乐淘不同,他们的定位相当明确,依靠渠道、依靠别人的资源、依靠市场买手而存在。

  2、PPG模式。PPG模式因该来说是成功的,但是PPG没有玩好,凡客确做了他想做而没做的事儿。作为既是平台又是品牌的凡客而言,笔者始终认为他只是表面风光而已,一年销售的数据看上去吓死人,但,各类运营成本让人觉得非常蛋疼(总之库存多少无人知晓),他似乎有点怪兽的味道,自产又自销。

  3、垂直门户转型。相对于淘品牌,他拥有自己的平台和人气,可自产自销;相对于凡客,他又不曾过分执着追求于自产自销,并同时依托第三方进行销售。只是,唯一蛋疼的是自营平台运营成本过高(笔者认为主要还是人力与广告投入两大成本),他们可能期望通过品牌原创转型而实现盈利,但同时又期望销售其他品牌商品以把握住垂直地位(个人猜想)。

  关于原创品牌的未来

  笔者坚信,品牌是卖出去的,但是,品牌的销售,只是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品牌的定位谁来把握?品牌产品的原创性谁来设计?品牌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如果只是基于买手买货,卖手卖货,那品牌的意义又何在?

  垂直门户的转型是好事,但是一口气想吃成一个胖子?那倒还不如像裂帛一样,知道自己最初的梦想是什么!在或者,可以根据实际平台定位需求,去收购几个有纯正品牌DNA的牌子去合作,否则,玩到不温不火,那才真叫个真正蛋疼之时。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互联网是美好的,有未来的,但是,需要去做纯粹的事情,纯粹的产品,纯粹的牌子,而这,NOP和初客,笔者认为很有品牌范。

  来源:大麦博客投稿,原文链接

Windows网站服务器安全设置

  有很多人都认为微软的东西漏洞太多,微软的系统安全性太差,网站服务器通常都不建议用微软的系统,不过,如果网站维护人员很少,通过在Windows Server里进行一些安全配置,也可以让系统的安全性有所提高,对于网站的备份、恢复等一系列复杂操作,也可以通过一些较为简单的方式来实现,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Windows Server安全配置和备份恢复的一些经验和技巧,供各位参考。

  Windows服务器安全配置技巧 - Windows服务器安装、网络安全配置、安全模板设置等。

  防止服务器网卡被误停用 - 服务器一般放在IDC机房,如果我们远程控制Windows服务器的时候,不小心禁用了网卡,后果不堪设想。

  ASP博客安全技巧 - 以Z-Blog博客系统为例介绍在独立主机可配置的条件下(托管、租用或者合租主机)的系统安全设置。

  海量文件复制和备份的技巧 - 海量文件服务技巧,带权限文件复制(单个文件的权限)技巧。

  修改远程登录3389端口 - 众所周知,远程终端服务基于端口3389。入侵者一般先扫描主机开放端口,一旦发现其开放了3389端口,就会进行下一步的入侵,所以我们只需要修改该务默认端口就可以避开大多数入侵者的耳目。

  五个远程管理Windows服务器的技巧 - 一些有效管理服务器的小技巧。

  IIS坑爹的备份恢复 - Windows的IIS有一个非常“坑爹”的备份还原功能,和大部分备份还原不同的是,这个服务默认不支持不同电脑之间的备份还原,如果用户重装Windows的话,即使备份了IIS的相关文件,还原的时候还是提示“无效签名”,导致这个IIS无法恢复。

  Google KMZ/MKL文件设置 - Google Earth的KML文件的MIME类型是application/vnd.google-earth.kml+xml,KMZ文件的MIME类型是application/vnd.google-earth.kmz。

2012年7月26日星期四

科技博客的价值

  编者按:本文作者程然,爱范儿、Techweb、长城会mobiSights专栏作者,文章继daidai和@范怿Ryan 对科技博客发展的探讨之后,对科技博客为何会火及其价值做出分析,指出科技博客引领整个行业的视线,促进行业发展。如有读者要和作者联系,可在新浪微博@程然henry。

  去年6月我对博客未来发展的有了一些想法,其中有关轻博客的,发表在爱范儿上;还有些是关于科技博客未来发展的。

  前几天看到@范怿Ryan 的文章受到启发,使得我的思路基本成型,现在写出来,与大家探讨。

  科技博客为什么火起来了?

  如今最令人关注的主要科技博客如:爱范儿、36氪、雷锋网 ,他们成为移动互联网行业内的焦点,并不是很久的事情。

  大约从2010年开始,国内的移动互联网突然爆发,产生了一系列的联动效应。原本对移动互联网最有感觉的科技媒体(包括网络和平面媒体)的专业记者,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被挖到了风险投资公司做起了投资经理或分析师。因为职责所限,他们不能再像以前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公布于众了。

  这就使得科技网站(门户网站的科技频道或是科技门户网站)与科技博客站在专业水准上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而此时看似内容基本相同的两类网站,本质的差异日益体现出来了。

  科技博客是因为爱好而写,科技网站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写。当然许多科技网站的编辑、记者也是移动互联网的资深人士,有非常精彩的文章和独到的见解。但如果把事情反过来看,当一个话题和新的应用,科技博客作者不喜欢的话就可以不写、甚至予以批驳;但是科技网站的编辑和记者为了完成工作而写或是不敢写出真实感想,这其中就有天壤之别了。

  日积月累,科技博客的内容因为独立观点、精辟分析,日益成为行内人士关注的重点。简单说,有爱的文章,自然更有吸引力,科技博客因而就受到业内人士、读者的追捧。

  科技博客的媒体价值

  科技博客的价值超出一般博客,其核心是媒体价值,表现在满足不同类型的读者需要:

  作为移动互联网爱好者,可以在这里看到国内外最新的产品和应用;

  作为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公司,可以看到最新的行业投资动态和发展趋势;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产品经理和研发团队,在这里可以看到最新的产品应用介绍和对比分析;

  还有创业者和潜在的创业者,从这些报道中发现自己的创业机遇和案例。

  因此,科技博客引领了整个行业的视线,成为促进行业发展的发动机之一。

  科技博客的类型细分和内容分类

  关于科技博客的类型细分,@范怿Ryan在《小众性内容博客的窘境与机遇》的文章中已经做了很好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科技博客上的不同内容,面对不同类型的读者,会具有不同层面的阅读意义:

  技术意义–指在产品和技术层面的突破或创新,比如Color 、Path 这样技术领先的应用,是极客、玩家和产品经理最喜欢的内容。这些技术往往非常新颖和前卫,但也导致很难为普通用户所接受、尤其是处于不同市场环境中的国内用户。

  用户意义—现在许多的应用、尤其是免费应用,用户非常喜欢,拥有很好的用户价值;这样的应用也许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突破,而且更成问题的是,许多免费应用很讨用户喜欢但是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商业盈利模式。比如,免费资源下载、社交应用等等,普通用户非常喜欢,但是商业链接不易,甚至难以有收入。

  商业意义—有些产品在技术层面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因为非常好的结合了商业利益,而拥有了进行商业投资的价值,这些往往是投资领域的人关注的重点。

  因此,我们看到在科技博客的内容中,报道的产品和应用具有不同的意义,有的产品和应用兼具两种或三种价值。这些内容在科技博客上、以原生态的方式呈现给不同类型的读者,大家各取所需。

  科技博客的复杂性

  如果科技博客只是简单的媒体价值,我就不必写这篇文章了。在美国的科技博客就不那么单纯,比如对于TechCrunch 的争论。而相比之下,在国内更繁杂的商业环境中,科技博客就更加不单纯了。

  引用36氪前作者@NoTor 的一句话“科技创新领域的问题不像纯投资领域那么单纯,如果所有的读者和利益相关者都只跟钱有关系,问题反倒简单了。”

  不同的读者类型、不同的利益相关方,使得科技博客的立场和原则界限模糊难辨。不光如此,传统媒体所坚守的第三方、公正报道的新闻原则,在面对科技博客时有点失效。

  传统媒体的价值一般体现在内容信息呈现上,读者依据其内容作出选择。但是科技博客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独具慧眼,使得科技博客成为发现、发掘商业价值的洞察者。

  简单讲,如果你是一个科技博客作者,你通过分析看好一个应用,正好你手上有钱,你是否会给这样项目投资呢?或者你经过长时间的行业跟踪分析,看好了一个创业方向,你自己是否会自己创业呢?作为一个自然人,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我们看到科技媒体与商业利益内在的紧密关联,甚至是科技媒体的一个自然属性。

  关于此问题,@NoTor 的文章《Mike Arrington 创办投资基金所引起的有关“伦理”的争议,对中国的科技圈有何启示?》中,有深度的解析和探讨,这里不再赘述。

  科技博客的双重投资价值

  ● 科技博客还是一个投资平台

  就像新浪微博不仅具有媒体属性,还是一个社交平台。科技博客也不仅仅是媒体,还是一个投资平台。

  科技媒体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先知先觉、领风气之先,自然也可以对有发展潜质的项目最先投资。这样可以实现多方共赢:创业者可以得到更好的宣传报道、科技博客可以得到创新企业的发展红利、天使和风险投资可以得到媒体的背书,真是皆大欢喜。

  不开心的也许就是那些被排挤在外、不能进行商业投资的新闻媒体了。当然,还有许多科技博客坚持独立、公正、非商业的新闻理念,这是我们应该尊重的。

  ● 投资给科技博客

  既然科技博客本身具有投资平台的天然属性,自然也就具有了被投资的价值。作为天使和风险投资,不如干脆选好一个科技博客给予投资,抓住这个新兴行业的新兴媒体的核心命脉。

  遐想与瞎想

  所谓创新,有时就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和固定模式,尤其是所谓商业模式的陈旧定式。商业本无定法,各有巧妙不同!

  比如:

  为什么科技媒体不能进行商业投资或是被投资呢?

  为什么门户网站的科技频道不能独立运作,成立投资部门进行天使和风险投资呢?

  互联网媒体会不会被移动互联网颠覆呢?

  总是想起那句名言“所有还没有被互联网改变的行业都即将被互联网所改变”,而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媒体会不会被移动互联网颠覆呢?

  来源:雷锋网供稿。

2012年7月25日星期三

也谈苹果应用商店的盗版问题

  最近,一些著名作家投诉,自己的作品在没有得到任何授权的情况下,却屡屡在百度文库和苹果应用商店里免费下载,甚至上架出售,他们对这种公开的侵权行为忍无可忍,不得不通过集体维权的方式向百度和苹果公司宣战。

  苹果模式和百度模式的异同

  百度律师认为,百度文库适用“避风港原则”,即发生著作权纠纷时,网络提供商接到相关投诉后,负有审查、删除的义务,否则视为侵权。“这就说明,法律也认可,面对海量信息,网络运营商没有能力进行主动的、事先的版权审查。”

  苹果应用商店的模式和百度文库并不一样,苹果主要提供虚拟电子产品给自己的用户,百度则主要提供免费产品给用户。和百度文库不同,苹果应用商店一开始就是一个商店,商家在上面销售产品苹果会取得分成,应用商店里大部分都是游戏和应用,电子书理论上应该放到iBooks的书店里销售,不过也有人将电子书包装成应用,直接变成一个应用供人购买,但根据我的观察,这种应用的购买量非常小,原因很简单,中国大部分iPhone用户都“越狱”了,越狱后的手机直接从各个盗版平台“免费”下载各类应用和游戏,再去苹果商店购买这种“盗版书”的可能性很小。

移动应用观察

  最大的盗版受害者:软件开发商

  如果说偷东西的话,中国用户从苹果应用商店偷的东西要远远多于那些不法分子偷作家的电子书,中国数百万iPhone越狱用户,每天都在各个盗版平台上“免费”下载和使用美国人开发的各个应用和游戏,就如同当年Windows用户安装盗版软件一样,苹果和软件开发商音乐这种盗版而受到的损失不是个小数字,这笔帐还没算,再去指控苹果侵权,这显然不太厚道。

  说到中国人的越狱,很大程度是由于苹果的一些开发政策限制而引起的,为了iOS系统的安全,苹果对于一些iOS底层的接口并没有开放,而其自身也难以提供相应的应用来弥补,例如“来电位置显示”、“拼音输入法”和早先的(iOS 4.2.1以前)“地图偏移补丁”等应用,这些必备而且实用的应用都必须越狱才能安装,也逼迫了很多原本不想越狱的用户不得不越狱。

  对于中国的软件开发商来说,一个选择是免费提供软件,通过增值服务获得收入,另一个选择是做英文软件,对于iPhone上最常见的游戏类应用来说,很多开发商还是选择做英文版软件,中国用户既然不喜欢掏钱,那就要多学一门语言了。

  受害者如何维权

  软件开发商实际上是盗版的最大受害者,和中国作家不同的是,中国的软件商并没有起诉微软公司,说Windows里有盗版软件。

  生活中的情况也类似,如果某家店铺在一家大商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被侵权人通常只会追究店铺责任而不去追究商场的责任。

  如果作家或者软件开发商发现苹果应用商店有自己的盗版产品,这方面的维权应该比百度文库维权要简单的多,因为直接侵权销售违法产品的都是个人用户,起诉这些用户通常都非常有效。

  因此,我的建议是,被侵权方可以联系苹果一方,要求其提供销售盗版电子书的开发者,然后直接去起诉这些开发者,根据我的判断,这些盗版电子书的开发者都是独立个人,钻相关法规政策的空子,一旦发现这里面的法律存在风险的时候,他们会主动将这些盗版产品下线。当然,苹果公司最为应用商店的管理者,面对不法用户发布的盗版应用,也应该加强审核,减少这些盗版应用在苹果应用商店出现的几率。

2012年7月24日星期二

社交平台如何提升用户参与度

  很多社交平台的开发者喜欢通过类似游戏的机制来提升用户参与度,比如积分、等级、排行榜等等。这些特性确实可以吸引用户加入,却并不能长期维持用户的参与度。这是因为利用积分、等级、排行榜这些方法,是把所有用户放在一个同等的平台上让他们竞争;而相反的,成功的社交平台会把用户分成不同类型的组,区别对待。

  最关键的分组标准是:高级别用户(高手)和低级别用户(新手)。高手用户一般比较忠诚、热心、技巧熟练,是社区的灵魂人物。新手则代表了社区的不断发展。一个健康成长的社区必须让这两种用户都积极参与。

  在一个理想的社区,新手和高手是相互需要的。他们会形成类似于经济学家所谓的“双边市场”那样的环境。显而易见的是,新手们期待着变成高手,所以需要有经验的用户给他们指引,带领他们迅速入门。而高手们虽然已经达到顶峰,却同样迫切地需要新手。通过帮助新手,他们得以展示娴熟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心理学家称之为“给予者的快乐”。最近神经科学也表明,“利他主义”的行为可以促进分泌多巴胺(快乐激素)。因此,“帮助新手”可以让高手们更积极地参与平台的互动。

  总而言之,社交平台要成功地让用户参与其中,就要让高手们无私地帮助新手,而形成一个有效的互动循环——“高手-新手互助机制”——低级别用户受到照顾,而高级别用户感到满足。

  我们先看一个游戏的例子:

  镜像城市(Shadow Cities)是iPhone上的一个游戏,类似于魔兽世界和Foursquare的合体。玩家归属于两个阵营之一,他们要通过合作使自己的阵营占领一个地理位置,比如曼哈顿闹市区。就像魔兽世界和其他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一样,高手们在镜像城市里担负着2个重任:1)指导新手玩游戏:高手们会热情地给新手很多帮助,他们希望吸引更多的追随者;2)当新手遇到麻烦的时候保护他们:新手发出求救信号的时候,如果没有人来帮忙,他可能就会因为挫败感而下线了。这个游戏就是利用“引导者和跟随者”这样的机制、以及“紧急求救系统”,创造了一个“高手-新手互助”的文化。这也是这个游戏最吸引人的地方。

  下面再看2个非游戏应用的例子:

  喜达屋酒店集团的“喜达屋优先顾客”计划(SPG)是市场上设计最好的“会员忠诚计划”。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把“经验”作为一个关注的指标。例如,他们的“2011白金感谢项目”就运用了“高手-新手互助机制”。他们给积分最高的SPG会员邮寄证书,这些会员可以把这些证书奖励给那些帮助过他们、或者态度最好的酒店员工。“高手用户”被赋予了无价的荣誉——给酒店员工带来福利的权利。这个项目对白金会员来说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而仅仅是通过帮助别人而强化了自己在酒店的地位。酒店的员工则是赢得了SPG积分和表扬。这个项目让员工和高级会员都积极参与互动,同时巩固了这个社区。

  Twitter的“FollowFriday”。Twitter(或微博)的“大号”们可以做很多新手做不到的事。粉丝(Follower)少的新手用户求救时,粉丝多的用户仅仅通过转发就可以为新手提出的问题带来大量关注度,他们将本来可能被淹没的信息放大了。Twitter上的名人们有能力让信息得以广泛传播——这对他们来说是回报最大、最满足的神奇力量。实际上Twitter社区希望高手用户都参与到“互助机制”中来,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文化传统:用户都向自己的粉丝推广其他用户。而每个人在Twitter上都是从“0粉丝”开始,只有“高手-新手互助机制”可以帮助新手变成高手。

  来源:雷锋网投稿。via Hugo Liu

2012年7月23日星期一

开源PHP Office项目资源

  在Office 15即将发布之际,开发人员可能会更关注那些在开源的PHPoffice,一般的程序员、设计师他们距离Office办公套件也是蛮遥远的,但是如果真的要用了总不可能去下载一个吧即使是WPS也需要时间,所以不如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建立一个建议的PHP Office。

  这里的替代品(既简单又复杂),可能更加适合你。

  从此我们在线观看文档不再需要豆丁和百度文库了!

  PHPExcel

  几乎支持所有常用Excel的功能的PHPExcel,格式支持.XLS或者这.XLSX。功能支持包括表格的任何元数据、添加工作表/行/列,合并单元格,操作公式等等,并且完美兼容MS Office中的Excel。支持打印哦,亲!

  官方地址:http://phpexcel.codeplex.com/

  github:https://github.com/PHPOffice/PHPExcel.git

  SimpleExcel

  用简单的方式解析打开Excel XML 、 CSV格式,仅需要支持PHP5+即可!

  官方地址:http://faisalman.github.com/simple-excel-php/

  github:git://github.com/faisalman/simple-excel-php

  php-excel

  php-excel用简单级的方法,从PHP到Microsoft Excel转换矩阵状,二维数组。支持创建数据库表Excel、经行简单的数据运算、方便的统计。但是在官方的申明中说如果需要一个强劲的功能还是PHPExcel吧。

  地址:http://code.google.com/p/php-excel/

  php-excel-reader

  这货只为.XLS提供解析,输出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演示:http://www.mattkruse.com/php-excel-reader/example.php

  地址:http://code.google.com/p/php-excel-reader/

  PHPWord

  尽管目前只是测试版但是功能还是很强劲!完美兼容MF Word并且支持打开.doc or.docx。可以插入文本,文本符,分页,页眉/页脚,表格,列表中的元素,超链接等等。

  地址:http://phpword.codeplex.com/

  下载:http://phpword.codeplex.com/releases/view/49543

  PHPPowerpoint

  可以演示文档、添加幻灯片,支持图像、媒体的加入,已经作者的信息。完美兼容MS Office。

  地址:http://phppowerpoint.codeplex.com/

  总结

  尽管在线Offic很强大,但是也不能完全替代Office办公套件,仅仅是提供简易的操作!大家可以将这些东西汉化上传至国内的开源项目来帮助国人。

  来源:投稿,原文链接

2012年7月22日星期日

电子商务创业失败的总结

  现在互联网是一个偌大的蛋糕,谁都想在里面分的属于自己的一块,有技术的年轻人可以选择互联网创业项目,可是,大部分人的互联网创业项目可能并非一帆风顺,除了激烈的同行产品竞争之外,也有一些自身出现的问题,下面是《互联网项目管理要点》的作者王伟杰讲述的自己的一段创业精力,供各位互联网创业者参考。原文如下。

  电子商务创业失败的一些总结

  关于我们做出来的:

  我们花了三个月做了一个电子商务平台,让它顺利上线。我们花了几天做了一个微博应用,效果很好,很受欢迎。于是网易微博也邀请我们把应用搬过去,我们网站流量大增,订单也逐渐有了。从流量分析,我们也看出了这首页设计得非常的糟糕,所以改版正在进行中。以我们的执行力,只要有正确的方向,我们就绝对会做得很好,可惜……

  关于流程:

  这流程是完完全全按照我的思路设计的,而且我们可以不断的改善,只要发现流程中有不顺畅的地方,我们就会改进。我们不缺执行力和创造力。

  关于团队:

  说实话,当我听到这个决定以后,我并不在意自己的工作没了,一直不能释怀的,是这么好的团队没有了。我擅长技术,也擅长发挥组员的主动能动性,但是我这半年来,最满意的,就是招到了这么好的人,把这么好的团队建立起来,在一个合适的流程当中,每个人可以协调的把各种各样的事情完成。有氧网上线,会员系统完成,微博应用完成,各种配合营销的功能完成。只要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我们不缺执行力。

  我们有一位表面上不聪明,但是一点即通,可以懂事的处理各种问题的行政人员;

  我们有一位第一版设计得好看但是不好用,第二版设计得好用但是太简单,第三版就让你眼前一亮,专业、美感与用户体验兼具的非常有灵性的UI设计师;

  我们有一位刚开始不太懂DIV切图,但是设计了几个网页以后就做得如火纯青,而且能不断重构优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的HTML工程师;

  我们有一位单靠她一个人或者带一位新人就可以完成整个平台的测试而且很少出错的测试工程师;

  我们有一位非常诚恳,非常谦虚,做事谨慎而且又有两年开发经验的测试工程师;

  我们有一位工作经验不多,但是功能设计得很专业,细节面面俱到,你不问你还以为她是高手,压根儿看不出她才这么几年工作经验的产品经理;

  我们有一位开发效率非常高,设计思路很专业,时时都在进步,任何复杂的大功能都搞得定的程序员;

  我们有一位啥问题交给她她都能给你解决,虽然脾气有时有点暴躁但是做出来的功能展现又让你无可挑剔的程序员;

  我们有一位开发出来的功能你几乎挑不出bug,思维无比严谨的程序员;

  我们有一位非常聪明,你一直给她加难度,但是不管再怎么加难度,她的潜力永远超过你的预期的程序员;

  我们有一位专门解决疑难杂症,架构问题,有问必有答的程序员高手;

  我们有一位文笔很强,出过几本小说,但是却太有性格,偏偏做事任劳任怨,态度积极的文案;

  我们有一位经常会有很多问题要问你,而自己又能不断去寻找网络推广思路并且执行的网络推广专员;

  我们有一位不爱说话,但是在他的工作范围以内,他总能让你很满意,经常能想到你所想不到的商品管理人员;

  而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任何一位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具有的责任感。东西完不成,他们会比老大还急。你不用叫他们加班,他们自己会过来加班,甚至你已经说了你不建议周末加班,他们还会自己跑过来加班。

  关于错误:

  现在回顾一下,这半年来,我们一共犯过如下几个错误:

  一是,运营团队组建得太晚,网站上线快2个月以后才开始有一些推广。而且我的运营经验太弱。

  二是,当初首页是由不懂网站的设计公司设计的,美感有余,而用户体验不足,浪费了一些市场反馈的时间。

  三是,我没有创业的经验,对资金没有急迫感,成本没控制好,建立的团队能力已经远远超过初期的需求。

  四是,对股东的财务状况和财务计划没有清晰的认识。这是最大的错误。

  最后,关于LL:

  我老婆一直对我们网站不看好,她也对我女手下太多颇有微词,可是当我告诉她我们团队散了以后,她也很失落。虽然我也不知道她是在失落什么。以我的能力,应该也不怕找不到工作,而且换工作这种事情很正常。但是她就是失落。

  一方面很开心说她可以养WW了,另一方面却又说WW失业了,我今天要认真工作,认真工作;我打个电话给她告诉她这件事,她就在那边一直担心,然后我告诉她我要跟团队说一下,平时总要磨我半天再缠个8个小时的她,立马乖乖的挂了电话,不用我再安慰她了;平时绝对反对我跟同事玩三国杀的她,今天听到我在玩三国杀,一句话也不说,让我尽情的玩;一直担心我不开心,赶紧在MSN上把我拉进她的闺蜜群里面让她那两位好笑的闺蜜安慰我;心里很急,但是知道我更急,所以默默的不敢打扰我。

  有几点道理:

  人生有好几十年,你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趁现在年轻,早点碰到总比晚点碰到要好。

  从0做一项事业,并不只要执行力,机遇,资金同样不可或缺。你能改变的是执行力,但是机遇跟资金,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这世界有很多东西,你很在意的,你努力把握,但是偏偏,你没有得到,或者还没有得到,你也只能去接受。

  这世界有些人,在你失意的时候,无论你失去了什么,只要她在你身边,你的心至少是踏实的。

  来源:投稿,作者:王伟杰。

移动应用广告的未来

  移动应用内置广告已经成为移动广告市场主流,但是现在相对滞后的广告模式(广告条、广告墙等)却制约了移动应用广告市场的发展,那么我们应该采用哪些更新颖的应用广告模式呢?

  2007 年苹果发布 iPhone 和 App Store 掀起移动互联网的第一波浪潮,近两年随着移动应用开发门槛也逐渐降低和移动互联网发展再加速,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发生改变,移动应用逐渐成为移动设备第一载体。而近日 Strategy Analytics 最新数据显示,在美国和西欧市场,广告商用于应用内置广告上的开销已超出移动网站上显示类广告开销。这一切都表明了移动应用内置广告已经成为移动广告市场主流。

  移动应用广告现状

  1. 广告条

  可以说我们见过的大部分应用广告都是以广告条为主,如下图所示,充斥在手机各个角落,各种粗放低质量广告横行(iOS 平台还稍好些),以 Admob 的 Banner 广告条为主。

 手机

  Admob 走的是将移动应用广告带进低价值广告联盟的网盟模式,属于粗放型发展。只从流量来评估广告的价值,只是纯粹地展示和告知,并没有充分提供精准广告从而带来的媒体价值和品牌提升。

  公认 Admob 因为其低门槛而造成广告粗糙、匹配差、低俗广告多、跳转率高,但是也正是因为门槛低,它的填充率很高。Google Admob 资深商务经理刘�玮 曾在第 14 期极客活动上表示 Admob 在国内 Android 平台和 iOS 平台上广告填充率都能到 95% 以上。并认为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来说, Admob 这种低门槛广告模式是他们解决生存问题的关键,而且对于一个产业来说 Banner 虽然体验不是很好,但是它这种通用模式的分配形态还是很有价值的。

  因此 Admob 这种广告条的模式暂时还是无可取代,它就像是移动广告市场上的长尾,虽然价格低廉但是数量庞大。虽然短期内可以通过内置浏览器和下载器来保证广告点击之后不会跳出原有的宿主或者载体 APP 来改进一些缺点,但是我们认为未来如果移动应用出现新的变革,那么首先要革的就是广告条的命。

  2. 广告墙

  目前这种基于用户行为 CPA 的应用推广增值广告模式比较流行,它把握住了用户玩游戏的需求,使用户通过下载安装要推广的应用来获得虚拟货币、道具等高级功能,间接像是为用户省钱了。但是,有利亦有弊,虽然在初期这种模式用户因为好奇或需求强,转化率会比较高。但如果长此以往,用户会因为游戏审美疲劳或对厌烦(CPA 模式过程繁琐且影响用户体验,有打断用户游戏进程,使不流畅),转化率会越来越低,除非不断有新的用户加入进来。

 商业模式

  另外对于广告商或推广商来说,这种模式的弊端愈发明显,因为虽然是 CPA 模式,但实际上它只是达到了 CPM 模式,即仅仅起到展示和宣传的作用,用户在下载并安装应用后会重新卸载掉,这样广告主虽然付出了推广成本但是转化率却并没有上去,反而会有所下降,同时用户也会对广告主产品负面影响。

  3. 富媒体广告

  如果说 Admob 是粗放型低质量广告的话,那么 苹果的 iAd 就是刚好与之相对的精美高品质广告。iAd 以多媒体广告为主,可以与之互动,带有动画、视频、动作和多种互动层级。用户可以在应用内观看,减少用户跳转率和流失率。此外高品质的广告本身模式新颖,用户也会感兴趣,因此点击率会更高,效果也会更好。苹果甚至发布了个专门展示 iAd 移动广告图库的应用 iAd Gallery 。但是 iAd 也有它的局限性,门槛高。

  虽然 iAd 已经从最开始发布时的移动广告活动最低价格 100 万美元逐渐降到 50 万美元,知道现在最低 10 万美元,但是它还是使得投放广告的基本上都是银行,汽车厂商等大品牌公司。此外精美的广告需要好的用户体验和互动效果,需要精美的视频、动画等在内的技术,而这些都是需要专业团队才能制作,绝非一个简简单单的 Banner 可以相比的。因此iAd 虽然精美,但是门槛太高,因而填充率很低。如果持续下去, iAd 将成为高端品牌广告平台。

  以上可以看到,现在移动应用广告的发展状况令人堪忧,低质量的 Banner 广告和骗取点击量的劣质广告充斥在众多普通应用之中,尤其以安卓平台为甚,广告正在侵蚀系统平台。这些本来应该是开发者或开发商盈利的应用广告由于影响用户体验以至于被很多第三方进行了“去广告化”修改。而高质量广告门槛太高,对于普通开发者基本无望。

  我们都说这个世界上本没有广告,广告只是放错了地方的信息,广告最大的追求就是怎么把这个广告变成信息。而广告变成信息就是要做成精准,这就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为什么不喜欢现在的应用广告,除了很多广告本身制作粗糙外最大原因还是在于“放错”了地方。那么又是为什么“放错”了呢,因为很多广告商还在以传统互联网广告的思维做移动互联网广告,忽略了移动互联网不仅仅简单是传统互联网的延伸,它有着自己的特性:精准、位置、动态和感知性。如果没有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这些特性(如只考虑文字匹配而忽视场景匹配)就会容易造成广告“放错”地方。

  
而现状是,开发者和开发商只是简单粗暴的以广告来挣钱。移动互联网本质上来说是一个信息载体和传媒平台,而一款应用的价值实现绝不仅仅是拉广告,广告应该是推荐、内容延伸,除了高质量广告 iAd 外,应该有更新颖的广告来和内容进行更好的融合,变成不是像广告的广告,这才是是未来的趋势。

  因此我们认为未来移动应用广告应该有一些新模式:

  1. 嵌入式广告

  广告中场景适配广告是最令人不反感的,通过深入人心、人群细分来实现像电影中的那样的隐性广告才是未来移动应用广告的重头戏。例如 Tap.me 在游戏中加入品牌广告的客户,T它在移动应用游戏中创建切合场景,让游戏开发者预先指出赞助广告的位置或功能,然后广告赞助商便可以对相应的位置或奖励的功能插入广告,当用户到某一位置或想要使用一些额外的功能时,便可以看到赞助商的广告,如下图左侧。其实桌面游戏里面就有出现这种广告了,例如下图右侧的“办证”。

 场景植入广告

  近日 DrawSomething 也新加入了广告植入,收购后的新东家 Zynga 把品牌名称融入了《Drow Something》当中,以借助这种广告模式扩大游戏收入。美国冰球大联盟(National Hockey League)是第一批正式参与此模式的广告主之一。它将广告商的品牌名称也将加入到选词列表中,引导玩家创作以广告主商标和产品为主题的画作,如下图所示。此外,耐克、KFC、多力多滋(Doritos)等知名品牌名称也在接受测试中。

 广告

  包括 Tap.me 和 Drawing Something 在内的新型模式植入努力让广告和游戏融合在一起,在提高玩家游戏体验的同时,也为广告商和游戏开发者带来了新的出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们相信这种新型广告模式将会取代目前的广告条、广告墙等传统模式成为移动广告的主导。

  互动广告模式

  商业价值客户端就曾经尝试过互动广告模式。去年,商业价值和凡客联合推出的拼图游戏可以让用户与广告主真正交互,用户完成凡客衣服拼图并将结果分享至微博,就能获得凡客代金券。

凡客

  AR 广告模式

AR

  AR(虚拟增强现实)技术是 GPS + 摄像头的组合,除了能够增强用户与应用广告的互动体验,还可以连接 Online to Offline 之间的关系。它直接将广告的空间扩展到另一个虚拟的世界,变被动的广告展示为主动发现。例如耳熟闻详的 iButterfly 抓蝴蝶收集优惠券、沃达丰 BufferBusters 城市捕捉虚拟怪兽兑换积分奖品以及宝马 MINI GetAway 城市活动,更是送出一部货真价实的 MINI Cooper 。虽然现在只是处于探索状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正在一步步的走向成熟,未来势必将会是移动应用广告模式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 AR 重新开辟了一个虚拟世界,未来在购物、旅游、移动社交、房产信息、游戏要素、虚拟眼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前景。

  QR 广告模式

  现在有点不温不火的 QR 二维码广告的背后有着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特点:好奇、高效、精准。

QR

  1. 二维码必须用摄像头扫描并解码后才会呈现隐藏的信息,这一点能够引发用户的好奇心,使其参与互动。如上图所示的“维多利亚的秘密”二维码广告。
  2. 二维码广告第二个特点就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高效性,在任意时刻任意地点,只要拍下二维码就可以引发对应的信息和操作。在第 14 期极客活动时京东移动客户端负责人杨思勇曾表示只要手机装上客户端软件以后,用手机对二维码广告进行拍照,就马上可以给出京东的价格,还支持马上下单。由此可见它可以成为移动电子商务杀手级应用的核心功能。
  3. 二维码能够实时、精准的获取用户扫码信息,统计每一个用户拍码行为及用户拍码后的动作,从而利用统计数据分析出最优投放效果。

  让我们再看一个实例。Heineken 啤酒曾在音乐节上发放印有 QR 二维码的贴纸,领取人留下的简单且个性的个人介绍,会被输入电脑。那些蠢蠢欲动想认识新朋友的人只要掏出手机,拍下对方身上的 QR 码,就能为搭讪找到合适的开场白。Heineken 在四天时间里发放了超过 5000 张贴纸。

QR

  以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二维码有集成到各个 App 里的趋势,如微信、京东移动客户端等,可以预见的是未来 QR 二维码广告依旧会有一席之地。

  考虑到移动互联网虽然处于爆发阶段,但是移动广告的发展并没有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成正比,可以说还是比较滞后的,这也说明了移动应用广告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应用广告虽然迫于一些现状受到一些制约,但是新颖广告模式的探索和发展一直在持续中,未来虽然不知道具体会怎样,但是我们相信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来源:极客公园投稿,原文链接

2012年7月20日星期五

口袋里的较量―盘点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战

  (文/王冠雄)十大互联网巨头造手机的“入口”逻辑是否成立?中国不会出现类iPhone超霸,预装软件长远看会被由市场决定的APP所取代。决胜手段是,你的产品能否真正能成为用户的习惯。

  互联网入口之争数年一变,今年的战斗是手机。

  笔者认为,互联网即服务之间的连接,入口即以服务呈现的习惯,这表明入口一直是距离钱最近的。从最早以目录为核心的门户,以算法为核心的搜索,以人为核心的社交网络,现在到了以移动终端本身为核心的手机。手机的意义不在于硬件本身,而在于它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和用户的最大衔接点,自然也就成了通往移动互联网的最大入口。iPhone的全球疯狂热卖,苹果、三星联手吞噬整个产业95%的利润,让巨头们趋之若鹜。

  根据CNNIC最新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台式电脑用户,达到3.88亿,手机网民比例上升到72.2%.整个互联网从PC端向手机端迁移的不可逆转的历史大趋势,让手机瞬间成为各大互联网巨头必须争夺的战略高地。

  就在6月份,成立仅2年的小米公司成功第三轮融资2.16亿美金,投资者对小米给出的估值是:40亿美金。请允许笔者强调一下,这是中国互联网乃至中国企业界有史以来,从无到有做到十亿美金级别中速度最快的。让雷军押上个人品牌赢得“超级赌局”第一盘的,便是狂野增长的智能手机市场。

  闻到“钱味”的鳄鱼们早已蜂拥而上。过去一年来,百度、阿里巴巴、盛大、网易、360等主要互联网巨头接踵而至。而腾讯、搜狗、新浪等则暗中布局,更不消说华为、中兴等体量巨大的手机厂商,以及魅族等二线厂商。战火之炽热,就连煤老板、罗永浩这样的自媒体也要挤进来玩一把。他们做手机的热情,并未被苹果的持续强势和小米的先发优势所浇灭。这场战局的全行业介入盛况,笔者姑且称之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不论是小米的雷军,还是360的周鸿�,这些互联网大佬手机的商业逻辑达成了罕有的一致:希望从硬件终端路径掌握移动互联网入口。

  然而,这究竟是不是一个伪命题?笔者想还是留给时间去做答案,因为所有模式都是试出来的,互联网没有先知。这里想探讨的是,这场超级大戏中玩家们的战斗力如何?他们扮演的角色又分别是什么?

  作为一个营销老兵,笔者一直是“4P组合理论”的忠实信徒。因为笔者认为麦卡锡的深邃,正在于4P真正洞悉了营销的本质而恒久不变。即卖货能力=产品+价格+渠道+推销。

  下面,就用4P简要分析“移动互联网一战”的十大主要参战方。

  十大主力

  小米

  产品力:在“小三大战”中品质遭质疑,从介入时间、出货量、竞争压力来看,业内估计品质已相对稳定,同时有米聊等软件支撑。

  价格力:小米一开始1999的战略优势已经被后来群狼更狠的价格撕咬而成为劣势,但小米的巨额融资让其有底气打打价格战。

  渠道力:手握电信运营商的成熟线下渠道+“小米之家”,及“小米+凡客等雷军系+盟友”的线上渠道。

  推销力:短短2年便打造了“小米粉丝经济”,这个记录目前有待打破。

  点评:领先者,尽管这个领先是暂时的。风险:单品利润被对手打压的同时其一年一款的节奏能否保证覆盖率,如果米聊等线上线下生态系统未能形成差异化,则优势会迅速缩小。

  360

  产品力:在互联网服务方面,周鸿�对中国普通用户的理解和产品功力业界公认。在新的硬件领域同时推出华为和海尔手机的全覆盖策略,使得整体品质无法像小米步调一致。

  价格力:目前999元系列是具备优势的,通过弹窗节省的巨额营销费让能够产品让利。价格空间取决于模式本身的出货量,变数较多。

  渠道力:奇虎本身有极其强势的360卫士,弹窗卖手机也是一大创举。目前小米阵营质疑其转化率低于万分之三。

  推销力:论互联网口水战,360如自认第二,无人敢称第一,但是卖手机拼的不只是线上。

  点评:搅局者。360一直让别人不赚钱的能力很强,自己赚钱能力一般,在手机市场似乎也如此。然而别忘了360做杀毒时也被看成搅局者,尽管这一次不再拥有类似“免费VS收费”的战略优势。风险是“特供机”的弹窗销售转化率,这会直接影响手机厂商们的信心。

  百度

  产品力:目前看百度手机只是与戴尔等伙伴的浅层定制,内置了百度的云服务,但并没有多大的产品差异化。

  价格力:作为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没有之一),百度有足够的现金可以砸向手机,但多年来“保证90%的资源投给搜索”的习惯让赌本大打折扣。

  渠道力:作为流量之王,百度只需在首页推送或者用户搜索手机时导入结果,便可获得惊人的效果,转化率要超过360.

  推销力:如同百度的基因一般稳健。

  点评:尝试者。与百度多年来尝试电子商务、客户端浅尝辄止一样,它对热闹总报以观望。它的想法不是从终端,而是从“云”去抓住移动互联网。也许百度真正的风险在于,做成除搜索之外第二件事的勇气,死磕到底的勇气。浅尝辄止不会大成。

  阿里巴巴

  产品力:与天宇合作的“阿里云手机”反响似乎一般,但其豪赌的阿里云OS如果与支付宝淘宝等强势应用深度打通则威力极其惊人。

  价格力:目前阿里集团本身正筹措巨资回购股份,豪赌手机的资金受到一定限制。

  渠道力:淘宝本身的用户量便不容小觑。不解释。

  推销力:多年来打造一个又一个中国公关标杆案例的阿里营销团队,一旦配上好产品足以呼风唤雨。

  点评:赌博者,阿里巴巴选择了一条极为凶险的道路—做系统,大赌大赢,大赌大输。这倒也符合马云的风格,不走寻常路,要吃,就吃最肥的饼!吃不下?转身潇洒就走,它的产业链实在太厚实。

  盛大

  产品力:盛大一直缺乏强势产品基因,盒子和电子书便是例子,但盛大内容链足够庞大。

  价格力:盛大也正在私有化,能向手机砸多少钱委实不好说,就看为 “网络迪斯尼”的手机之路能砸多少了。

  渠道力:有盛大系的线上覆盖及地推队伍。

  推销力:盛大还需要证明自己在硬件推广中的能力。当然,之前的营销情况核心在于产品一般。

  点评:补缺者。陈天桥是中国互联网真正的战略家,内容+硬件,这是盛大不得不做的,无论成败。风险还是老问题:如何做出受市场欢迎的一流硬件产品。对于盛大,重要的不只是参与。

  网易

  产品力:网易的产品基因和多达25款APP让人略微高看一线。

  价格力:丁磊已宣称售价将低于一千元。

  渠道力:网易邮箱及APP集群具备相当强大的推送能力。

  推销力:从门户、网游到APP,丁磊营销不弱于人。

  点评:参与者。丁磊在中国互联网素有“不见兔子不撒鹰”之称。网易本身坐拥充沛的现金流,有实力猛砸手机。也许风险在于,网易继网游之后的新增长点到底是手机还是养猪。

  腾讯

  产品力:不做硬件做软件。同时微信是迄今为止唯一真正在手机上站稳脚跟的产品。

  价格力:企鹅雄踞中国互联网头把交椅多年,以其体量打得起价格战。

  渠道力:腾讯产品对用户的垄断性占有让所有人深感忌惮,连中国移动都畏惧三分。周鸿�公开表示,最担心腾讯进入手机市场。

  推销力:因为有无与伦比的渠道,推销不算特别重要。

  点评:淡定者。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目前看腾讯的策略是,做好以微信为核心应用的平台,让用户和开发者和用户都黏在上面了,入口也就自然成了。

  搜狗(搜狐)

  产品力:目前安卓手机上搜狗输入法仅次于微信、微博排在第三; “号码通”的通讯管理、搜狗地图的位置服务、及“有制空权”的秘密新产品都极具潜力。而搜狐新闻APP装机量也排在了同类第一,搜狐视频APP也持续上升。

  价格力:“专注做好软件和服务,不打价格战。”

  渠道力:搜狗输入法是中国第三大客户端,搜狗搜索流量排在第二,搜狗高速浏览器用户数突破1.1亿。同时具备成熟的线下渠道。

  推销力:业界认为搜狗的营销执行力稳中上涨。

  点评:后来者。搜狗是这两年成长最快的一线互联网公司,技术创新驱动的高增长也让业界印象深刻。王小川的态度是:“做手机的越多,我们越安全。”他直言,将重心摆在服务上可以和更多手机厂商合作,自己做则会多了竞争对手。可以明确说,搜狗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布局有很大机会后来居上。

  新浪

  产品力:无人否认新浪微博已成气候,特别是占据了大量移动互联网的碎片时间。

  价格力: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微博商业化进展缓慢,对投入巨大的手机心有余而力不足。

  渠道力:门户+微博足以成为有效通路。至于麦考林就算了。

  推销力:作为媒体门户和微博平台,新浪的推销能力无需怀疑。

  点评:打酱油的。之前也曾传出新浪准备推出“微博手机”,最后没什么下文。其实新浪像腾讯一样专注做好核心应用和商业化也许是正确的道路。

  其它

  围观者。目前其它互联网公司基本在围观。至于煤老板、罗永浩等自媒体,他们的参与让游戏更热闹,但基本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什么才是入口?

  大佬们言必称入口,都在豪赌。那么什么才是入口?当诺基亚统治手机时,它不是入口;当山寨机火爆时,它也不是入口。只有当苹果集艺术品般的硬件设计、强大的iOS系统软件、丰富的APP 商店服务时,并且以此强烈改变了用户认知乃至习惯,它才成了真正的入口。

  因此,笔者赞同“马尔捷拉图”的看法——“入口首先是一个用户概念,而不是产品概念。成为入口的关键不是产品被使用频率有多高,而取决于用户认知阶段和行为习惯。”譬如,当用户认为上网是去门户逛门户就是入口,当用户上网主要是聊天QQ就是入口;当用户习惯在框里找娱乐时搜索就是入口;当用户认为从安全管家里下软件才“安全”时360就是入口。当用户逛街想吃喝玩乐时,搜索、微博和点评都有可能是入口。

  现在,巨头们认为用户机不离身干什么都先掏出手机,手机本身就应该是最大的入口,然后像PC互联网时代大家拼预装机一样塞入自家软件,从而获取流量变现。这个逻辑会成为现实么?

  冒险预测一把,中国不会出现iPhone那样市场地位的超霸,预装软件长远看也会被由市场决定的APP所取代,因为这是互联网精神内在的要求。而决胜手段是,你的产品(定位、体验和推广)能否真正能成为用户的习惯。神马世界大战,都是浮云。

  来源:投稿,作者:王冠雄,作者系互联网资深人士,营销人,微博@互联网信徒王冠雄。未经许可禁止媒体转载,剽窃者必究。

2012年7月19日星期四

诺基亚之困

  说到诺基亚,那么不得不说塞班了,诺基亚和塞班永远是分不开的,永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塞班份额决定了诺基亚的市场表现,诺基亚的前途。几年前,塞班还是智能手机的霸主,智能手机系统的代名词。甚至在安卓和ios出来后的一段时间,他都占有领先的优势。可惜时至今日全部而彻底的被安卓和ios等后起之秀打败。到2012年2月,塞班系统的全球市场占有量仅为6.8%,中国份额也是10%左右。而更大的噩耗是诺基亚宣布,彻底放弃支持塞班系统,而这个时间最早在2012年底,最迟在2014年。诺基亚自己也早已将重点放在微软的windows phone上面的。最近的消息显示,受诺基亚最新推出nokia lumia(wp7系统)手机不支持升级wp8的影响,诺基亚的股票降到新低。多国的诺基亚分公司开始裁员。今天笔者来简单分析下这其中的原委。

  一,没有注重源源不断的创新脚步

  塞班公司在1998年成立,2000年的时候就推出了第一款手机,而2006年塞班手机就占有1亿部,那个时候安卓和iphone还不知道在哪里,估计乔帮主那个时候就已经在酝酿iphone了!第一部iphone是在2007年,安卓的第一个版本发布时间是2008年,可是时至今日,塞班的份额逐渐趋于忽略不计了,现在市面存在的塞班手机大部分是存货,除一些极稀少的诺基亚新推出手机还在搭载塞班系统,而大部分还在使用塞班手机的用户,大概是10,11年左右或者甚至更前购买的!不过最近一两年用户新购买的智能手机基本上是安卓手机或iphone.比如最近大热的所谓的性价比机和特供机。其中以小米,360特供机最火爆。安卓和iphone以其优秀的软硬件配置和上乘的用户体验,迅速深得人心。而塞班多年以后依然是几乎没什么实质性改变,即使是升级后的贝娜,安娜等。比如,翻页列表,对话式聊天界面等。尤其是对话式聊天界面最让笔者影响深刻,几乎现在聊天类软件都是以对话式呈现。如,QQ,飞信,微信等。这些一个个小细节,一步一步的将用户从塞班推到安卓或iphone。用户永远只为更优秀的体验买单。

诺基亚之困

  二,战略选择

  笔者认为,诺基亚在面临塞班的困境中,匆忙选择和微软合作不是上乘之选。首先智能手机不同于功能机,在功能机时代,所有功能都可以集成在芯片上,用户的需要的无非就是电话,短信,偶尔使用QQ等。比如联发科提供的芯片。而智能手机时代,软件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王牌。没有软件用户为什么要花几千块买你手机?而不是购买实现同样功能的功能机?而window phone 就是这样。也许安卓和ios太火,也许是循环效应。ios建立自己了的生态系统,我们暂且不谈。安卓由于开放,自由定制,给用户,厂商更多的选择。一旦厂商纷纷支持,用户的选择,开发者自然就不会放过。马太效应就这样轻松的得到验证。htc和三星就是最好的例子。htc由于早期搭载了安卓系统,彻底的火了一把。三星在选择安卓后,利用安卓的最新系统,不断提升硬件水准,在苹果盛行的时代也分得一杯羹。从而超越诺基亚成为全球出货了第一的厂商。而人家的做法是主推安卓,也不放过window phone系统。

  三,Windows Phone 8

  笔者最后要说的就是微软最新推出的wp8系统了。这个系统直接关系到诺基亚今后的市场份额。而笔者很看好这个系统。其中很大的原因,wp 8采用与win8相同的NT内核,这就意味着WP8将可能兼容Win8应用,而软件开发者仅需很少改动就能让应用在两个平台上运行。比如微软官方承认wp8能完美运行office2013.这说明微软已经意识到软件数量的问题。我们知道微软在pc的windows系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软件应用。这是其明显的优势。而诺基亚既然选择接受wp系统,那就应该保证用户体验最优的情况下,在数量上和速度上超越同样支持wp8的厂商。天下武功,为快不破。

诺基亚之困

  最新消息,诺基亚或将在9月7号推出wp8手机。后续wp8表现如何,让我们一起期待!

  来源:投稿,作者:Hap Ju ,作者微博

2012年7月18日星期三

我的域名注册历史

  前两天发生了一件关于域名的“乌龙维权”事件,曾因“怒砸西门子冰箱”而被网友称为“维权英雄”的罗永浩,早年注册的“牛博网”域名突然变身“天猫网”,据了解,原因是该域名在到期被删除后,被不知名人士重新注册并使用。

  罗永浩于是在微博痛斥注册商万网未提醒其续费、私自转卖域名,发誓要“无情报复”。但之后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牛博网的域名注册人员自己疏忽,没有看到过去半年中的5封续费提醒邮件,至此,这起域名的乌龙事件以罗永浩的道歉收尾。

  虽然乌龙事件虽已告一段落,但部分网友争论的焦点是:域名,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信息,我们应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以免遭受到不必要的损失,我和域名注册打交道有十多年历史的,今天我就讲讲我域名建立和管理的历史,供那些需要建立网站的人参考一下。

  国内域名注册的历史

Domain

  我的第一个域名是在2000年于万网注册的,从那一年开始,我就开始了和域名以及主机打交道的历史,那时候选择万网完全是一个巧合,当时我对域名不太懂,信用卡支付也不成熟,恰好当时万网搞了一次域名的优惠销售政策,我就在万网注册了我第一个域名。

  当时的网络政策较为宽松,注册域名相对现在来说简单的多,不用提供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就可以注册,也没有备案,域名转发等功能也算正常,因此就凑合着用了。

  那时候万网的域名注册级别比较低,通过Whois查询的时候,会发现域名的Registrar是国外某些域名注册机构的名称,而且不同年份注册的域名,其Registrar还不同,这给我后来从万网转出域名造成了不少麻烦。

  价格因素的影响

  在2000年之前,在中国注册域名价格比较高,每年几百元的费用对于个人用户来说也算一笔不小的费用,相比之下,那时候国外的域名注册已经很便宜了。

  当时我在万网注册域名的价格是60元/年,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后来域名续费涨到70元/年(要续费两年),之后价格逐年上涨,到了2005年左右涨到130元/年,考虑到性价比以及多方面的因素,我开始考虑将我的域名从万网迁移到了GoDaddy上。

  从价格上看,当时万网的价格已经上涨到130元/年,而Godaddy当时注册和续费域名的价格只有7美元,Godaddy的价格优势明显,Godaddy是全世界最大的域名注册商,在ICANN的级别也很高,条件看起来比万网要好。除了价格之外,当时我对万网的最大担忧是个人隐私问题。

  个人隐私的担忧

  那时候还没有什么所谓的网站备案,域名注册的个人隐私主要是针对域名注册商和Whois两方面。

  域名注册Whois是一个用来查询注册域名的详细信息的数据库(如域名所有人、域名注册商),Whois服务是对所有用户开放的,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注册一个域名,那么你的隐私就因为Whois被没有必要地泄露出去,这对于个人隐私来说是一场灾难。

  注册域名时候所填写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等信息会通过Whois被所有人看到,垃圾邮件发送者、垃圾短信发送者、诈骗者以及各式各样的恶意用户都可以很容易地获取这些信息。对于网站管理员来说,最开始的结果是你的垃圾邮件和垃圾短信的数量增加了,然而,谁会知道更糟糕的事情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呢。

  如何解决Whois的这个隐私问题呢,一种方法是录入虚假住址和虚假电话等信息,但电子邮件除外,因为电子邮件是管理域名的最基本手段,错误的邮件可能会让用户失去域名。

  录入虚假地址有可能会和ICANN的政策相违背,因此可能会出现一些额外的纠纷,例如2007年我在Godaddy的一次扣费纠纷

  除此之外,ICANN以及各个域名注册机构本身也推出了域名保护措施,但是需要额外支付费用。

  除了Whois之外,域名注册商会不会向第三方泄漏客户的个人信息呢?根据国内大量的案例显示,这不仅仅是有可能的,而且还大量存在,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是,雅虎中国公司将其邮件用户(某网络作家)的个人资料提供给有关部门做为关键证据,导致该网络作家入狱十年。

  域名噩梦:clientHold

  随着网站备案的推进,在国内注册域名的用户开始遇到了最可怕的噩梦:clientHold,即停止域名解析,更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域名的混乱管理。

  从2009年初开始,万网等域名注册商就开始对很多中小网站进行封停域名,比较著名的有牛博网的CN域名被封电玩巴士COM域名被封,2010年甚至发生了新网封停知名社交网站51.com、知名IT资讯平台it168.com、知名博客托管服务blogbus.com的域名,2010年10月又发生了时光网mtime.com和玩聚网ju690.cn域名被停止解析。早先封停域名大多是域名注册商接到行政命令进行的操作,而2011年的“慧聪断网门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2649.html”事件中,万网仅仅接到一个客户的投诉后,就自行封停知名电子商务网站慧聪网的域名,另业界震惊,域名封停的操作底线越来越低,操作频率越来越频繁。

  要了解万网等域名注册商进行clientHold的行为是否违规,需要先了解几个专业名词:

    域名注册商:域名注册商是提供域名注册的公司。并负责提供DNS解析、域名变更过户、域名续费等操作。

    网络接入商: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向广大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增值服务包括申请域名、租用虚拟主机空间、主机托管等业务。

  在国外行业的常规,域名注册商只管理域名,不审查网站,例如,用户注册了一个包含Google的域名,Google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提交ICANN仲裁,胜诉后即可获得此域名管理权。如果用户的域名没问题,但网站内容侵犯了Google的版权,那么Google的律师要联系该网站的网络接入商,要求该网站接入商删除侵权的内容。

  针对上面“慧聪网断网门”事件进行分析,由于万网并没有对慧聪网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因此万网对于慧聪网的网站发布内容的合法性与非法性并不存在责任一说,遭到侵权的企业应该联系该慧聪网的网络接入服务商(主机提供商)去协调侵权内容的删除,而不是联系慧聪网的域名注册商进行投诉。

  即使网站的网络接入商接到这个投诉,依照法律,也只能断开慧聪网该侵权页面的连接,让侵权的商铺页面无法访问,如果简单粗暴地封停整个慧聪网的域名,将导致慧聪网全部页面无法访问,这显然是侵犯了慧聪网的合法权利。

  在具体技术实现上,断开侵权页面的连接通常由网络接入商(主机服务商)实现,而不是域名注册商实现,域名商难以实现断开某一网页链接的功能,而网络接入商可以通过防火墙断开单独网页的连接。

  在管理方面,域名注册商只有几个,好管理,主机服务商相对数量较多,不易管理,国内一些监管部门为了管理方便,违规操作,将本来属于网络接入商的事情让域名注册商去做,最终导致用户不得不选择“用脚投票”的方式更换服务商。

  域名迁移的过程

  从性价比的比较http://www.williamlong.info/blog/archives/14.html来看,从万网选择到Godaddy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中国的域名注册价格高,不保护用户隐私,出卖客户资料,而使用美国的注册商来注册域名,价格低廉,并且美国是法制国家,域名注册商通常不会出卖客户的隐私信息,即使出卖客户资料,也会公开透明走法律程序,出卖给美国政府。

  想当年从万网转出域名http://www.williamlong.info/blog/archives/322.html那可真叫麻烦,又是要身份证又是要传真,迁移过程用了好几个星期,中途还操作失败了几次,最为可笑的是,我将域名迁出后快两年后,万网的客服还打电话问我是否要给域名续费。

  前面提到,当时可能万网的代理级别还不高,因此从万网转出域名还要先联系另外几个国际域名注册机构,我当时转两个域名分别联系了bulkregister和melbourneit,转出攻略参见这里http://www.williamlong.info/blog/archives/322.html,从bulkregister那里还算方便,来回邮件折腾了几个星期就搞定了,melbourneit那里就麻烦了,总是提示锁定,操作几次都不成功,我是melbourneit、万网、Godaddy三方都联系,折腾了好几个星期才转成功。

  不过,域名迁移困难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域名不容易被盗了。

  铁墙下的Godaddy

Godaddy

  使用Godaddy的这几年,除了一些小意外http://www.williamlong.info/blog/archives/99.html,总的来说还算不错,不过令人域名的是,Godaddy的服务却越来越多无法在中国使用。

  Godaddy的免费域名转发服务在当年就无法从中国使用,经过我查询,是因为转发域名服务的IP地址被封了,估计是早先有一些所谓的“有害网站”使用过这个服务,连累其IP被封。

  之后Godaddy提供的免费虚拟主机也不能用了,IP地址同样被封,估计原因也差不多。

  再往后,Godaddy自己的官方网站也经常上不去了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1287.html,没关系,我用代理还可以上Godaddy,并且这也不影响用户访问我的网站。

  以上几个服务反正我也不常用,因此被封我也没什么感觉,但最令人震惊和愤怒的是,从2011年开始,Godaddy的DNS服务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2742.html竟然开始被一点点的屏蔽了,这个服务一旦被屏蔽,用户的域名就无法从中国解析出来,这就让人无法在淡定了。一开始,我通过更换Godaddy的DNS服务器地址来解决这个问题,Godaddy的DNS解析服务器非常多,有上百个,通常一个不能使用,换另一个就可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Godaddy的DNS服务器被屏蔽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3087.html,继续使用Godaddy来做网站的DNS解析已经变成不现实的事情了。

  解决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将域名迁移回国内,使用国内域名商提供的DNS服务,经过仔细考虑,我否决了这个方案。

  我选择了另一个方案,更换DNS服务商,使用第三方DNS服务,目前提供免费DNS服务的也比较多,国外有ZoneEdit、DNSMadeEasy、DynDNS等一大批DNS解析服务商,国内也有免费和付费的DNS服务,除此之外,一些免费CDN服务商也提供DNS解析服务,因此,用户的选择还是很多的。

  铁墙下的Godaddy,过的也不容易啊。

  如何在Godaddy注册域名

  随着中国用户的增多,Godaddy也开始面对中国市场进行一些优化,例如在支付方面,支持支付宝使用人民币付款,这解决大部分中国人在支付上的头疼的问题,而在百度和谷歌,Godaddy也长期用中文做竞价广告排名,广告点击进去之后是一个中文的页面地址,介绍Godaddy的情况。

  不过,如果你不懂英文的话,在Godaddy上注册域名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在这篇文章中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1013.html,我详细地阐述了如果在Godaddy注册域名的方法,建议使用支付宝支付,不要绑定信用卡,如果有美元的话也可以用Paypal支付,购买成功后,最好修改一下DNS地址。

  不使用优惠码的话,Godaddy注册一个域名是13美元左右,使用优惠码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287.html的话,价格可以降低到7、8美元。

  Godaddy的缺点

  Godaddy虽然价格具有一定优势,但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发现Godaddy的一些缺点。

  最主要的可能是交流和沟通问题,Godaddy的客服都说英文,并且通常只支持邮件,时差正好和中国相反,这导致一个问题的交流往往要来回折腾几天时间。一旦用户网站域名被盗,与其交涉更是一件异常痛苦的事情,这里的一则故事http://www.williamlong.info/info/archives/664.html就是一个中国站长在Godaddy域名被盗的真实经历。

  另外的问题是安全性的技术问题,上面的网友域名被盗也有一部分原因是Godaddy的安全策略有一些缺陷,我以前也发现Godaddy的有些域名管理操作是通过http进行的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1630.html,这很容易引起第三方嗅探监听窃取信息,导致用户的财产损失。

  如何安全使用Godaddy

  最后总结一下如何安全地使用Godaddy的域名服务,防止Godaddy域名被盗只要有两点:Godaddy帐号和邮箱,Godaddy帐号使用单独的用户名(不要和其他网站用户名相同)和强密码,域名全部锁定(迁移解锁会发送邮件),邮箱使用安全的邮箱(建议使用Gmail,开启“两步验证”功能,全世界目前只有Gmail具有这种手机动态密码验证功能,这样除非Gmail用户密码和手机同时被盗,否则黑客很难攻破)。邮箱要经常查看,不要漏掉Godaddy发的每一封通知。

如何在Chrome浏览器安装第三方扩展

  近日 Google 的 Chrome 浏览器宣布从最新的 Chrome 21.x 以及更高的 Chrmoe 22.x 版本开始默认只允许从 Chrome Web Store 下载安装扩展程序, 而众多未登陆 Web Store 的无论是扩展插件还是应用程序抑或 Greasemonkey 等 JS 脚本都被排除在外。

  当然,按照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处于安全考虑,而刚好最近被爆出的 Chrome Web Store 中的 Proxy Switchy Plus 汉化版等存在流氓行为也表明这项举措也无可厚非,但毕竟还是给很多使用 Greasemonkey 或 Stylish 脚本的用户造成了很大的不便,那么现在应当如何在谷歌浏览器安装 Web Store 外的第三方扩展程序呢?下面有两个方法。

  1. 直接本地安装

  1. 下载扩展程序/脚本程序,将其保存在本地计算机内;

  2. 将保存下来的 *.crx 文件或 *.js 文件直接拖拽到浏览器的“扩展程序”(chrome://chrome/extensions/)页面。

在扩展程序页面安装第三方扩展插件

( 注:只有拖动到此页面才能安装,其它页面无效)

  3. 按照提示安装

Chrome

  4. 安装成功

Chrome

  

2. 开发模式安装

  也是先将扩展程序下载保存到本地,然后将下载来的文件后缀名 *.crx 改成 *.rar,这样你就得到了一个压缩文件,然后右键解压这个压缩文件得到一个文件夹。然后在浏览器里打开扩展程序页面( chrome://settings/extensions),选中右上方开发人员模式复选框,然后再点击左上方的”载入正在开发的扩展程序“按钮,选中刚刚解压出来的文件夹然后点确定即可。

在 Chrome 中安装以开发者模式安装 crx文件

  3. 开启浏览器支持

  右击 Chrome 桌面快捷方式,选择-"属性"-"快捷方式",然后在"目标"一栏尾部添加参数 --enable-easy-off-store-extension-install ,然后再运行浏览器就可以像以前那样正常安装 Web Store 之外的第三方扩展应用及脚本程序了。

添加参数开启 Chrome 允许安装第三方扩展功能

(注意破折号前的空格 )

  来源:极客公园投稿,原文链接

2012年7月16日星期一

数据分析在微博营销中的应用

  微博营销的案例有许多,微博营销的概念也有不少,但是微博营销的讨论中很少看到有说服力的证据能够说明微博营销的全貌或特点,更没有把数据分析作为论述的手段或依据。事实上,微博平台很适合进行的数据分析,而且实现的复杂度和成本都不高。本文将对数据分析在微博营销中几个可以使用的方向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期望给大家一定的启发和思考。为了能更有效地展开论述,本文中的微博营销仅指在新浪微博上开展普通的市场营销活动。

  1.确定目标粉丝

  微博营销需要吸引目标用户的主动关注,但要在上亿微博用户中吸引到有“价值”的粉丝并不容易。靠抽奖甚至买粉获得的粉丝中很难找到符合市场营销的用户群,因为微博粉丝最大的特征是兴趣,用户关注的对象都是其感兴趣的,如果微博营销的对象对于营销的品牌或产品并没有大的兴趣,那营销的效果也可想而已。同时,只要采取了正确的方法,微博粉丝的这个特征也使得吸引目标用户变得更容易。以数据分析的方法来说,建立用户的兴趣图谱可以帮助微博营销快速识别目标用户并开展适当的宣传活动。所谓兴趣图谱就是粉丝的性别、年龄、地域和主要关注对象等一系列信息的集合,而建立用户兴趣图谱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对具有同样目标客户群的企业微博粉丝进行分析。举一个简化的例子,A品牌内衣品牌想要建立用户兴趣图谱。该品牌内衣的主要用户是年轻人,这与杜蕾斯、阿迪达斯的用户有很高的重叠性。通过分析杜蕾斯和阿迪达斯的官方微博粉丝,可以大致建立起该内衣品牌的基本用户兴趣图谱。

  2.确定微博的定位

  微博营销可以定位于市场宣传、客户服务或公关关系,但要同时身兼三职却十分困难,要在同一条微博上实现这三个定位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这三者的重点有很大的差异。简单来说,市场宣传注重的是将营销信息在目标用户中尽量地扩散并尽可能保持用户的关注度;客户服务注重的是与用户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在第一时间引导或安慰用户;公共关系则是注重直接或间接地获得舆论的主动权。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市场宣传注重有效性转发,即信息在目标粉丝中的得到大面积的转发并在这些粉丝的伙伴中引起二次/多次转发。客户服务注重互动性评论,即对用户在评论中的留言做出快速的反应和快速的互动,重点是减少用户的负面评论出现的次数。公共关系注重影响力和认同度监控,这个需要比较复杂的数据分析工具来获得,主要是对微博内关键词搜索的频率、用户原创微博中对品牌的口碑分析等。总之,数据分析可以为微博定位确定一个量化的目标,并能进行有效的后评估。

  3.选择合适的展现形式

  新浪微博可以用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形式发布,企业在选择发布形式时,除了考虑与微博内容相一致外,还需要考虑目标用户对于不同展现形式的偏好。因为新浪微博的图片需要点开后才能放大,音频和视频内容也需要点击后才能播放,这使得以多媒体形式进行的微博营销和在平面媒体、电视媒体上进行的营销活动有所不同,前者需要吸引用户主动点击,而后者的用户往往是被动的接收。此外,微博用户中有半数是通过移动终端登录,这意味着微博在用户的手机屏幕上展现的面积比报纸和显示器都要小很多,由于受制信号覆盖和网络速度,用户可能更不愿意点击查看多媒体的内容。对于带有链接的文字微博来说,也面临类似的情况。通过对热门微博的统计可以发现98%以上的热门微博都是带图片形式的微博,这可能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a.用户偏爱能直观传递信息的图片b.鲜艳的图片相对于用户的浏览区域尤其是在手机屏幕上,比普通文字微博占据更大的空间,也更能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用户不会仔细浏览每一条微博,再好的内容如果不能在1秒钟内抓住用户的眼球,就会变成无用功。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通过收集目标用户发布微博的时间和频次、使用的终端、偏好转发何种类型的微博等信息,可以很快得出用户的微博使用习惯,帮助企业选择正确的微博展现形式。

企业如何进行微博营销分析探讨分享

  4.何时发布微博

  微博有明显的碎片化阅读特征——用户会在一天内多次、短时间访问微博。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企业精心发表的微博对于粉丝来说,能被看到的概率有多少?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假设户每天登录微博n次,每次浏览x条微博。再假设用户关注y个对象,且每个对象平均每天发表微博z条。那么经过简单的计算可以知道一条微博被用户看到的概率P=nx/yz。根据一些案例中的数据,n在工作日和节假日有明显的不同(工作日>节假日),x与用户使用的终端密切相关(PC用户>手机用户),z的频率与用户活跃的时间段有明显的正向关系。通过对目标用户和活跃粉丝的数据统计,企业可以对P的值有一个大致的估计,从而更好地优化微博发布的时间和数量。

  5.怎样评估微博营销的影响力

  在评估微博营销的影响力的各种方法中,数据分析无疑是最直接和客观的。根据我的经验,微博营销的影响力主要体现为企业微博在目标粉丝中的传播力和好感度。目标粉丝的数量和活跃度是第一类指标,它比单纯的粉丝数量要有意义的多。因为目标粉丝是企业的客户,是真正会消费企业产品的人。此外,活跃的目标粉丝才是最有价值的粉丝。活跃度可以由目标粉丝的日均发微博数量、企业微博平均每条微博的转发和评论人数占总的目标粉丝人数的比例等指标组成,通常在一个时间段内进行分析,以反映目标粉丝活跃度的变化趋势。传播力是第二类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微博的内容与用户兴趣的匹配程度。社会化营销的一大特点就是用户的高度参与和自发传播。用户对企业微博的转发、评论和收藏等活动都说明用户对于微博的内容有兴趣,将这些活动进行量化可以组成传播力的基本模型。另外,企业微博被非粉丝用户转发也是传播力的重要体现,它表明企业微博借助粉丝的影响力传播到了更多的用户中,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好感度是第三类指标,它反映了用户对于企业微博内容的情绪反应,如果一家企业的微博有大量的转发和评论但却都是负面的,显然对于企业品牌没有任何好处。目前的成熟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通过对用户评论的分词和语义分析,大致量化用户的情绪,比如计算“好”、“恶”类词语的比例来反映用户的态度。需要注意的是,微博营销的影响力评估并不是针对某一条微博进行分析,它更关注的是一个周期内指标变化的趋势,评估的是企业微博营销的整体效果。微博营销的影响力评估也没有一个万能的公式,企业需要根据微博营销的定位和目标用户的特点合理选择或设计指标与模型,才能取得有价值的结果。

  结论

  微博营销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数据分析则是一种量化的思考方式,上述5方面的应用关注的是微博营销中最基本的问题。问题的答案肯定不止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也一定有很多。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对回答这些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对答案做出有效的评估。

  来源:投稿,作者:吴�,作者邮箱:hiwujie(at)qq.com

2012年7月15日星期日

微博的搜索竞价广告模式分析

  国内的新浪微博等平台一直在探索微博的商业模式,做为中国最火爆的社交网络产品,微博聚集了大量用户,但如何通过微博盈利却是令人困惑的事情。

  新浪微博这个社交网络广受欢迎,但目前为止还未实现盈利,在新浪微博成本构成结构中,除了营销开支,大部分都是固定成本。随着用户数量持续增长,新浪还在不断增加基础架构、网络设备等投入。因此,新浪通过微博服务赚钱的能力对该公司的前途至关重要。新浪早期通过模仿腾讯QQ开发了微号、微博会员等付费服务,但是在用户中反响一般,本文则探索一下微博通过模仿Google实现搜索竞价广告的商业模式。

  Google最主要的盈利模式是Adwords关键字广告服务,商家通过在Google搜索平台上投放广告来获得网络搜索用户的流量,对于精准广告来说,一些搜索用户会购买商家的产品或服务,从而让商家有更多投放广告的需求。

  微博的搜索竞价广告形式

  微博如果要复制Google关键字广告的话,我设想的界面应该如下图所示。

微博的搜索竞价广告模式分析

  在微博搜索的开头几条,根据用户搜索的关键字,来投放商家的广告,广告后面,是正常的搜索结果,商家的广告显示形式和Google Adwords类似,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识。

  对于微博运营商来说,给微博搜索用户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有助于提升用户的搜索体验,对于微博用户来说,搜索时候可以看到广告,而正常情况下查看个人timeline则没有广告,因此也不会影响太多使用体验。

  对于商家来说,微博用户出现了某个搜索动作,说明这个用户对于某些关键词具有较大的兴趣,如果商家正好提供类似的付费业务,那么用户购买这个商家产品的可能性就会提高很多。相对于类似网盟之类的广告,搜索广告的转化率通常要高出很多。

  竞价广告的挑战

  然而,微博毕竟不是搜索引擎,微博用户的搜索行为也和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有较大的区别,通常Google、百度的用户搜索后,用户的注意力会放在左侧的开头几个信息上,较少有用户进行翻页。而微博用户的搜索并不是集中在搜索结果开头的信息,还会有不少翻页行为,因此,如果要想提高广告的转换率,微博搜索结果需要进行一些优化,将用户最想要看到的微博信息显示在前面,减少用户的翻页行为,这才能让搜索竞价广告具有较好的效果。

  微博侧栏展示广告

  除了搜索竞价广告之外,微博还可以在其侧栏一块区域提供展示广告,这类展示广告可以通过Cookies的形式获取早先用户的搜索行为,以腾讯微博为例,如果用户在SOSO上搜索了某个关键字,那么当用户访问腾讯微博的时候,系统可以通过Cookies获取用户早先搜索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个关键字进行广告匹配,将相关的广告展示给用户,这样的展示广告虽然和微博内容无关,但却是用户真实需求的内容,其广告的点击率也会比通常的横幅广告具有较大的优势。

  总的来说,微博需要有一个成功的盈利模式才能长久运营,既然腾讯QQ可以凭借巨大的用户数量成功赢利,那么同样具有巨大用户的微博也可以考虑一下自己的商业模式,一个能够盈利的服务,对于用户和运营商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Google探索个性化网络广告

  Google 最近推出了广告偏好设置使得其个性化广告模式让用户看到的广告要少 4%,同时点击广告的可能性要高 32% 。那么 Google 是如何对个性化网络广告进行探索的呢?

  说起网络广告相信身在国内的网民十个会有九个皱起眉头,各种弹窗、全屏广告、浮动广告等充斥在网络大大小小的空间里,甚至还有一些虚假广告和欺骗性广告混杂其中,稍微不小心就会“中招”。很多针对网民的调查反馈显示网络广告的地位就像是大街上的牛皮鲜广告一样,不但令人心烦还毫无用处。例如一个正常的人经常会在一个正常的网站上看到不孕不育、男科医院等让人吐血无语的广告。其实广告本身没有过错,用户也并不讨厌广告(低质广告除外),用户讨厌的是那些不相关的广告。

  那么有人就会问了,如何让网络广告更加与用户相关呢?答曰,个性化。个性化网络广告其实就是精准化广告,即针对不同的人展示不同的广告。目前如何实现真正有效的个性化广告仍是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与广告主面临的主要难题。在这方面 Google 一直走在探索的前端,例如 Google 的用户行为定向广告,而最近 Google 又新推出了广告偏好设置更是使网络广告个性化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那么 Google 是如何探索个性化网络广告的呢?

  1. 分析网页相关联的个性化广告

  在最初网络广告阶段,其模式是采用粗放型展示,像是在街上直接发传单或高速路上的广告牌一样,我把广告投放到一个固定页面,谁来谁看。例如在国内就有很多广告平台和很多网站就是如此,尤其是一些用户访问量大的门户信息网站更是很多采用的以时间来购买的模式,如按每日投放成本 收费或按每周投放成本 收费,广告投放是属于粗放型的堆积展示,因此体验比起精准投放模式来无论是有效展示率还是转化率都要差得多。

  针对这种情况,搜索出身的 Google 根据您在浏览 Google 展示广告网络中的网站或合作伙伴网站时所查看的网页内容来向您展示广告。这种针对广告所处的网页的内容进行投放类似广告的尝试是其个性化探索的第一步,比起粗放展示来说要好很多,毕竟它是把广告推送到了可能会感兴趣的人。

  2. 从被动到主动的个性化广告

  虽然通过通过匹配当前浏览页面内容来决定广告投放内容比起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展示更好,但其还是无法满足个性化广告的需求。因此 Google 开始采用基于用户行为的广告投放,以及基于用户兴趣的广告投放。

  基于用户行为的广告(Site-Targeted Ads)

  广告平台通过用户本地浏览器的 Cookies 文件来搜集用户的信息以及跟踪用户在网上的浏览情况(尤其是广告浏览或点击的情况),统计和分析某用户的行为特征,然后对用户信息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再根据分析判断的结果来对用户进行归类。说白了广告平台通过用户的行为来对用户进行揣摩,判断他/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能会对哪一类广告感兴趣,从而针对性地在今后用户浏览的地方、发送他可能感兴趣的广告,以期提高广告的精准性。

  基于用户兴趣的广告(Interest-Base Advertising)

Google广告

  让用户主动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征,然后广告平台根据用户自己主动提交的信息来筛选、定制和推送广告。即用户可以通过自行定义自己的兴趣来与广告的关键词进行匹配,从而达到广告的个性化。其中 Google 的广告偏好设置就是这样一个编辑用户自己兴趣范围的工具,此外还可以利用它来开启、停用或屏蔽某些广告主的广告。这样,用户得以控制他们不感兴趣的某些广告,同时广告主不再用向不感兴趣的人展示广告,省去该项花费。下面是 Google 的一个视频是关于此种模式的详细解释说明。

(优酷视频地址)

  如果说基于用户行为的广告属于定向式的被动判断模式的话,那么基于用户兴趣的广告就属于主动的订阅模式。这两种模式孰强孰弱区分的很明显。同时 Google 官方的统计信息也显示,启用个性化广告模式后用户看到的广告要少 4%,同时点击广告的可能性要高 32%。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基于用户行为模式更多的是针对广告主和广告商的行为,而基于用户兴趣广告则更多的是针对用户,它实现了普通用户对于广告的控制力。

Google广告

(用户只要点击这个【X】图标,就不会再看到该广告系列中的广告)

  但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的个性化广告模式都是有其暂时难以克服的缺点的:难以持续为继。

  基于用户行为的广告的缺点:

  对于个性化模式大多依赖电脑本地的 Cookies 文件,而目前很多人都有清理电脑的习惯,尤其是例如 CCleaner、 360安全卫士等众多一键清理软件可以让用户轻松的将 Cookies 文件删除掉,这样很多精准性投放都需要重新搜集用户信息,但还没积攒足够前用户又清理了一遍电脑。

  基于用户兴趣的广告的缺点:

  需要一个 Google 账户,并且只有处于登陆状态才能管理并实现这些自定义设置,并且一旦更换浏览器或电脑或退出账户后也无法实现个性化定制效果。

  最后是关于隐私的说明,个性化网络广告的基础是尽可能多的去收集用户的行为数据和特征信息(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而这与用户的隐私是相悖的。因此针对对隐私敏感的用户 Google 提供了可以停用个性化广告的选择。

  来源:极客公园投稿,原文链接

2012年7月14日星期六

从腾讯科技改版看新闻门户的变革

  对传统门户来说,面临社会化网络媒体,如何留住用户、同时又能维持自己的优势,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新版腾讯科技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博客风格其是否适合以全面广泛的新闻覆盖为核心卖点的新闻门户还有待观察。

  对于常常登陆科技博客的读者来说,腾讯科技在上周腾讯网全站的改版后的全新面貌不可谓不熟悉。从原本典型门户的新闻头条汇聚风格,摇身一变成为新闻博客的风格,不再以大量的新闻标题、详尽的内容分类为核心,而是以简洁的图文形式、清新的页面留白突出热点新闻内容。用腾讯的话说:“每日呈现最重要的新闻,用户访问 5 到 10 分钟即可找到最重要的内容。”

  新闻门户的危机

  从 AOL、Yahoo 延续至今的传统新闻门户曾经引以为豪的庞大信息堆砌风格,在现今的时代不仅阅读不便,对于原本就信息焦虑的读者来说无疑也日渐成为一种负担。虽然像 Yahoo News 这样没落贵族的流量依然不可小觑,像腾讯这样的门户用户量依然庞大,但越来越多读者对门户的依赖无疑正在下降。

  随着社交网络的崛起、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新闻门户开始日渐受到新兴的社会化媒体、移动媒体的冲击。从国外 Techcruch、Engadget、Huffinton Post 的崛起、被 AOL 收购,到国内众多科技、生活类垂直网络媒体的流行,都说明了读者的注意力正在从门户开始转移,而越来越多人通过微博这样的社会化媒体渠道获取资讯的趋势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

  对传统门户来说,如何适应这一趋势,留住用户、同时又能维持自己的优势,这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新版腾讯科技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将单页的新闻数大幅度减少, 以牺牲信息量为代价,换取更为清晰和可读的页面。这一模式对于众多新兴的科技媒体来说非常奏效,但其是否适合以全面广泛的新闻覆盖为核心卖点的新闻门户呢?

腾讯科技

  门户博客化的问题

  信息密度不足

  读者对新闻门户的需求在哪里?是深度的新闻分析、还是快速的消息头条,这决定了门户应该如何调整自己风格的核心要素。虽然传统新闻门户密集的头条堆砌对用户来说是一场噩梦,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想要的就是每日有限的几条更新。

  由于每条新闻内容占据的空间显著增大,用户单屏可显示的内容减少了很多,而页面的长度也随之大大拉长,原本用户可以一眼大致浏览当前发生的重要事件,现在则需要多次滚动页面才能完成,这反而让页面失去了快速获取资讯的功能。

  采用博客风格意味着其完全抛弃了传统新闻门户的分类和排列方式。虽然新闻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新鲜度,但事实上在常规的24小时时间范围内,一条新闻的重要性往往更多与其主题相关,而非越新的消息越有价值。在内容主体用纯粹时间线的方式从新到旧进行排序,这不免会让某些重要的新闻难以获得突出,反而加大了信息筛选的难度。

  与博客媒体的区分度下降,用户粘性降低

  网友之所以吐槽腾讯科技 CnBeta 化,不仅来自于其页面外观的变化,也因为其内容的相似性。对于腾讯科技这样的新闻门户来说,它们并不像一些科技博客那样仅仅关注某个垂直的科技领域,而是力图大而全的新闻覆盖,新版大福降低转载比例,同时大福降低信息密度的做法让其新闻门户的特点荡然无存。

  就目前来说,新的腾讯科技与 CnBeta 这样的聚合站相比,新闻数量偏少;而与垂直新闻博客相比,内容又过于繁杂,不够精准和深入,处于尴尬的两难境地。

  与其他资源的整合不足

腾讯科技

  新的腾讯网首页加入了“大家爱看”、“影视大片”等新板块,一方面打通了腾讯微博、腾讯视频等更多资源之间的整合,另一方面也让新闻主页带有了更多个性化的特征,这对腾讯和读者两方来说都是一个有价值的改进。但在科技频道,类似功能却没有加入,而这原本是可以做为新的博客风格带来的信息密度不足的一个良好补充,最典型的参考例子是 Techcrunch 的 iPad 客户端加入的 Twitter 热点科技报道板块。

TC

  读者想要的是什么?

  新闻门户该如何变革,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读者想要的是什么?

  你做的是个新闻网站,不是周刊、月刊,拼的就是量和速度,搞什么深度,玩什么深沉啊。我去你那,想要的就是资讯,不是思想。

--- 一位腾讯微博用户如是说

  上面这位用户的评论虽然有些偏激,但也不无道理。由于个体关注用户群的限制和时间线的特点,微博不可能做为用户唯一的新闻来源;而通过垂直媒体虽然能够深入关注某一领域的动向,但读者如果仅仅想要大致了解整个行业的动态,垂直媒体依然不够全面。虽然门户的新闻独占地位已经不再,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的用户依然会每日打开门户,快速获取当天的重要消息。这样看来,新闻门户的价值依然在于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新闻覆盖,就目前的门户来说,这依然是其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新闻门户的形式探讨

  新版的腾讯科技开始放弃内容的堆砌、主打精品内容,这本身是一件值得赞赏的事,但媒体的属性不会因为介质的改变即时发生变化,也许腾讯的未来会向深度分析方向转变,但在没有内容支持的情况下,单纯的为了革新而革新,也许并不能带来想要的效果,相反却可能丧失自己原有的优势所在。

  页面的简洁并不是坏事,但是如何在简化页面的情况下,保持信息的丰富度是门户在改版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纽约时报采用的,将科技深度报道独立成 Bits Blog 的做法在目前阶段显得更为聪明(事实上,新版腾讯科技让我最先联想到的就是 Bits Blog);

    Bits

  • 就风格来说,如果更激进一些,也可以考虑尝试类似 the Verge、Ars Technica 这样,更加平板化的界面风格来处理信息密度与信息量的平衡问题;
  • 而像 Google News 那样,让用户能够自定义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板块,而不是直接对全站进行新闻的缩减也是一种选择。

    Google news

  总结

  事实上,腾讯科技一直是腾讯新闻门户的试验场,在此之前其实就已经与腾讯其他新闻板块、以及其他几家新闻门户有显著的不同,腾讯网这次全站的改版多少也受到科技频道之前设计的影响,相信这次科技频道的改版也是腾讯对于自己新闻门户未来的定位的一个初步的探索。但在进化的过程中,门户该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从用户需求出发,而不是单纯为了解决旧有问题而激进的进行重构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来源:极客公园投稿,原文地址

2012年7月13日星期五

为什么苹果要出7寸的iPad mini?

  7 寸平板市场硝烟弥漫,为了打破目前包括 Kindle fire 和 Nexus 7 在内的 Andriod 天下的 7 寸平板市场,苹果祭起了即将推出 iPad mini 这个终极杀器。那么为什么要说苹果很可能会出 7 寸的 iPad mini 呢?

  在此之前,7 寸对平板来说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尺寸,但随着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亚马逊的 Kindle fire 以及其他厂商的探索,7 寸平板的市场并没有成为一片荒漠,相反是一片荒原。这片荒原在过去两年里已经被初步开采,看到市场还是有一定前景的 Google 前几天也发布了 Nexus 7 来逐鹿这片市场。当然,感兴趣不只是 Google,另一只平板电脑巨擘苹果也已经盯上了这片市场。

Nexus 7、iPad mini、iPad 尺寸对比

  今年 4 月份一直比较靠谱的 John Gruber 就曾透露,在苹果公司的库比蒂诺总部实验室中,正在测试一款 7.85 英寸触控屏的 iPad 样机,并且很有可能将在10月份第三季发布。而近日更多的来自上下游供应链的厂商的消息也似乎在逐渐一点点揭去苹果 iPad mini(暂代名)的面纱,7.85 英寸、7.2 毫米厚、A5X 处理器、非 Retina OLED 显示屏。当然以上都是一贯的“消息称”苹果新闻,在苹果最终发布前都是一个谜。但考虑到之前 New iPad、下一代 Retina MBP 都在之前得到媒体的印证,这个 iPad mini 的真实性也是颇高。话说回来,那么苹果为什么可能会出一个 7 寸的 iPad mini 呢?

  1. 挤压竞争对手市场空间

  不给竞争对手留下一点市场空间是苹果一贯的风格。

苹果发布 iPod Shuffle

  让我们先回到六年前,2006 年苹果发布了第一款 iPod Shuffle,在之前乔布斯曾信誓旦旦的说不会推低端的闪存版的音乐播放器,但是随后看看他在 Shuffle 发布会上说了什么,做了什么。2004 年 iPod (硬盘版)的市场份额为 31%,闪存类 MP3 市场份额为 62%。一年后,iPod 的市场份额增长到了 65%,闪存 MP3 的市场份额被压缩到了 29%。但是还不够,因为相对优质但价格也较高的 iPod 一些消费者还是会选择更加低廉的闪存 MP3。因此随后苹果发布了同样为闪存存储的 MP3 播放器 iPod Shuffle 来和闪存 MP3 播放器进行切身肉搏战,甚至随后又发布了 iPod nano 来彻底终结其他音乐播放器市场。最终结果你也看到了,现在你在美国几乎已经看不到除了 iPod 之外的音乐播放器了。

  同样的,iPad 在 10 寸左右的平板市场已经找不到可以睥睨的对手了,竞争者只能去选择更小的 7 寸平板来避开 iPad 的锋芒,因此我们看到了亚马逊的 Kindle Fire、谷歌的 Nexus 7、三星的 Tab P1000、HTC 的 Flyer、华硕 的 Eee Pad 、华为的 MediaPad 以及国内外各种中小型厂商、山寨厂商的 7 寸平板电脑。

  7 寸的平板市场虽然之前有点尴尬,但现在包括谷歌、亚马逊等很多主要对手都有部署,并且份额不少。7 寸平板俨然已经成了下一个争夺的重要战场。而苹果在这个时候发布一款 7 寸平板不仅可以防止对手在那个市场领域闹起革命,断绝有可能掀翻自己的可能,还可以顺势打击对手,蚕食对手市场,进行卡位,让对手难受。而且凭借苹果的产品,在 7 寸市场会占据绝对领先的地位也是有着很大的可能。

  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必然需要重新调整公司思路,并不是因为之前乔布斯说过不做什么就真的不会做什么,事实是商业永远是追求利益的,就算乔布斯在也是一样,只要苹果是一家公司,就永远是由市场驱动的。目前除了 iPhone 没有 mini 外,iPod 有 mini,Mac 也有 mini,相信苹果推出 iPad mini 也算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2. 价格考虑

  在移动终端领域,4.3英寸,7 英寸和 9.7 英寸是几个关键的节点,只所以说这几个节点关键是因为这几个点能让成本最优。在这几个节点是最优的玻璃切割利用率,每块玻璃能切割出最大的数量,这样可以控制屏幕最低成本,此外 7 英寸在成本上的优势让产品各个硬件的整合更加容易。但 iPad mini 很可能选择的是 7.85 寸,之所以没有像其他厂商那样选择 7 寸市因为 7.85 寸比起 7 寸来同样可以让成本更优,因此可以在保证价格下潜的同时又不失用户体验。因为 7 英寸与 7.85 英寸虽然差别不大,但是前者的大小只有目前 iPad 的 45%,而后者的大小则相当于目前 iPad 的 66% 。

  3. 便携/定位考虑

  iPad 目前 9.7 寸很大程度上替代的是娱乐和部分办公(收发邮件、查看资讯等)功能,其定位更适合于室内等固定场合的小范围内使用。而 7 寸的平板更加轻薄、手持和携带的特性使其更适合用移动和长时间阅读及影音。因此 iPad mini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部分定位市场的空缺。

  4. 适配考虑

  苹果所有的产品的尺寸和分辨率都是经过考虑开发者适配后才做出决定的,包括搭配 Retina 在内的产品。同样,如果苹果推出 iPad mini,相信会更倾向于选择 7.85 寸。因此在该尺寸,可以在维持 iPad2 分辨率的情况下达到 132ppi 与第一代 iPad 屏幕的 ppi 相同,这样 iPad mini 便可以直接使用所有过去开发的应用程序,开发者完全不会受影响。而对于用户,缩小后的 iPad mini 界面仍不会低于 44x44 像素,而这个数值是触摸屏幕的一个互动元素最小舒适尺寸,即意味着对于用户的显示与互动操作不会有任何缺失。另外,即使需要适配,苹果最新 iOS6 系统的 SDK 中增加了自动布局功能,它可以帮助开发者针对不同类型的屏幕轻松调整他们的应用程序。

  5. 生态圈考虑

  放眼目前 7 寸平板市场,除了一个已经宣布死亡的 RIM PlayBook 外几乎全部都是 Google 的 Andriod 系统,这对 iOS 生态圈的发展是不能容忍的。

  在搭载 Retian 屏幕的 New iPad 上市后,iPad 2 迅速降价,降价后 iPad 2 虽然已经对当前的 7 寸平板市场产生了威胁,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震慑,但仅仅是外围上的震慑还是远远不够的,就如同现代战争一样,仅仅依靠强大的空军的轰炸是无法完成攻占一个国家的,最终的胜利必须由陆军来进行。(相信玩过《文明》这款游戏的人更深有体会)在 7 寸平板这个硝烟已经弥漫的战场上亦是如此,仅仅依靠低价的 iPad 2 和高质量的 New iPad 是无法对这个市场产生威胁的,只有实打实的同样发布一款 7 寸的 iPad mini 真正进入到这个市场中去。

  现在的苹果如同当年发布 iPod Shuffle 一样,仅仅依靠优质的硬盘 iPod 是无法吃掉廉价的闪存 MP3 播放器市场的,只有用同样低价同样是闪存 MP3 播放器的 Shuffle 才能完成占领这个市场的目标。

  因此无论是从系统生态圈上来看,还是从战略层上看,7 寸平板市场不能没有 iOS ,不能放任 Google 的 Andriod ,尤其是 4.0/4.1 体验已经做得相当好的廉价平板在这个市场上如同野草一样的疯长,iPad mini 的进入是一种威慑,从目前来看也只有 iPad mini 能震慑这个市场,还可以在满足喜欢小平板的人群进一步扩大 iOS 用户基数,布局 iOS 生态圈。

  来源:极客公园投稿,原文链接

2012年7月11日星期三

Newsstand,杂志的救星还是丧曲?

  如果说媒体品牌的价值已经远不如以往,那么 Newsstand 所代表的传统内容形式的简单数字化的失败可以说是必然的趋势。用户对新闻内容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革命,仅仅一个全新的包装是无法挽回败局的。

  在 2011 年的 iOS5 中,苹果引入了全新的报刊亭 Newsstand 功能。苹果的期望是,Newsstand 功能能够帮助用户不再需要单独进行某本杂志的订阅,而是可以集中的统一管理自己各种刊物的订阅。

  自推出以来,Newsstand 就被业界认为是正深陷 Web 盈利困境的传统出版业的救星,飞速增长的订阅数据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Newsstand 发布不到一月,著名的 Conde Nast 出版集团的数字订阅量就增长了 268%;今年 3 月份,Distimo 的研究数据显示,Newsstand 上前 100 名的出版商每天通过这一渠道获得的收入已经达到七万美元。而不久前,时代公司也表示,该公司旗下的 20 种杂志,包括《体育画报》和《人物》,将通过苹果Newsstand服务提供订阅。作为美国唯一一家还没有通过苹果 Newsstand 进行杂志订阅的大型杂志公司,时代的这一举动似乎标志着 Newsstand 即将成为数字杂志出版的新标准,而另一家数字出版杂志 Zinio 的濒临倒闭也为这个观点提供了印证。

Newsstand,杂志的救星还是丧曲?

  Newsstand 真的是杂志的救星吗?

  Newsstand 的优点

  对于在网站模式上依然惨败的杂志出版商来说,苹果吸金能力强大的 App Store 毋庸质疑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但正如 Wired、 New Yorker 这样早早登陆 App Store 的传统杂志显示的,一般的应用模式对杂志来说有不少问题:每一期杂志都得手动下载庞大的数据,这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杂志应用的意愿(iOS 缺乏后台自动下载的功能更是让这个问题雪上加霜);原生订阅模式的缺乏使得新用户的获取变得极其困难;用户难以直观看到杂志内容的更新;杂志往往被 App Store 里的庞大应用淹没,难以被用户发现等。

  Newsstand 解决了这些问题,支持后台自动下载、支持直接从 App Store 里进行杂志订阅、杂志更新后会以最新一期的封面进行呈现。此外,集中管理和展示的 Newsstand 模式简化了用户的管理,用户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新的杂志,降低了发现的成本,也让更多杂志获得了曝光的机会。

  同时对于出版商早期诟病重重的订阅者信息不公开的问题,苹果也迅速调整了策略,用户可以选择性的向出版商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以接收他们发送的个性化广告。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很美好。

  Newsstand 的缺陷

  但正如其采用的传统书架式 UI 一样, Newsstand 并不是一个多么巨大的革新。相反,Newsstand 模式虽然在数据上看起来非常成功,但在模式上却并不让人满意。

  降低应用的可见性

  Newsstand 在方便用户管理方面确实有其优越之处,但其为单个应用强行添加一层包裹的文件夹方式对用户来说却多了一级使用的障碍。

  我们会把什么样的应用放进文件夹里?那些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应用。多一步的操作对用户群流失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当纽约时报的图标被隐藏在 Newsstand 里,而其他新闻应用(如 Flipboard)的图标直接在桌面上时,我们下意识里会倾向于点击直接可以打开的那个应用来阅读内容,众多知名科技博主也表达了同样的使用习惯。

  而对于订阅杂志不多的用户来说,Newsstand 更是失去了其价值,以至于许多用户利用系统 Bug 和越狱等方式来强行隐藏 Newsstand 的图标。

  用户认知混乱

  也许因为其原本并非苹果的计划,App Store 无论在审核、分类、搜索还是推荐上都做的差强人意。仅对报纸杂志来说,在现在的 App Store 中,既有非 Newsstand 应用,又有 Newsstand 应用。更让人混乱的是,苹果年初大力推广的 iBooks Author 也预示了杂志类应用在 iBooks 里的登场,而很多用户也有将杂志提供的 PDF 数字版导入 iBooks 阅读的习惯。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想要阅读杂志有了:1)桌面的独立杂志应用;2)Newsstand 应用;3)iBooks 三种分裂的选择,这无疑不是一种好的体验。

  出版商受限严重

  虽然大多数知名出版机构已经慢慢接受苹果的严苛条款,但有一点是肯定的,App Store 及 Newsstand 对出版商的限制依然非常巨大。

  一方面,虽然苹果已经允许用户选择是否愿意将自己的个人信息与出版商分享,但 60% 左右的允许比例对于以针对性广告为生的报纸杂志来说依然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同时进驻 Newsstand 仅仅只能覆盖到 iOS 平台的用户,这虽然是一个利润庞大的用户群,但考虑到 Amazon Kindle、Google Android 及其他的市场,Newsstand 还是严重的限制了其覆盖率。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大多报纸杂志都采取了多平台的发行策略,而这无疑也提高了开发成本。

  此外,苹果雷打不动的 30% 分成比例相比传统的发行渠道虽然并不算高昂,但对于发行成本下降的数字渠道来说,这一比例多少还是有些不合理。(Google 的分成比例为 10%)。在这些综合因素影响下,业内也有像 Financial Times 这样的媒体,选择不参与苹果的游戏,而独立开发了一款跨平台的 HTML5 杂志应用,独立运营自己的发行渠道。

  定价过于高昂

  正如上一点提到的,相对传统纸媒,数字形式的报纸杂志在出版和发行方面的成本有了显著下降。但在目前来说,无论是以 App 形式存在于 Newsstand 中的杂志应用,还是以文本形式存在于数字书籍渠道的报刊杂志,其售价都与纸质版类似,甚至更高。

  对于依然习惯实体商品的我们来说,失去了实际的纸质载体,同样的内容为何还需要付同样的价格,这在心理认知上依然难以接受,特别是对于大多数并没有提供多少新颖的、方便阅读方式的报纸杂志应用来说。

  沿袭老旧的新闻媒体形式

  对于报纸杂志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数字出版形式,业界仍然没有定论。虽然像 Scientific American、the Daily 等杂志应用在交互方面进行了令人惊叹的探索,但它们其实与传统的多媒体光盘并无太多不同,而另一方面,更多的报纸杂志应用采用的仍然是最为传统的翻页模式,这使得数字版的报纸杂志除了携带方便外,对用户的吸引力并不像出版商预想的那么大。

  除了直观的内容展示形式的老旧外,Newsstand 采用的以期数为单位,每隔一段时间更新下载新一期的发行形式也与传统发行不无二致。在用户已经习惯了 Web 上新闻不断更新的现在,这种发行方式显然更适合静态的书籍,而非报纸杂志这类动态媒体。(反过来,如果主打精致内容和深度分析,这种发行形式倒是没有问题。)

Newsstand,杂志的救星还是丧曲?

  当我们看到 Newsstand 在数据上获得巨大飞跃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传统媒介用户的大福下滑。Newsstand 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继承了出版商和用户的旧有新闻阅读习惯,从而吸引了传统媒介用户的转移。而对于出版商来说,用户的转移并不能带来更多新的利益,如何发掘真正的新用户依然是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如何阅读新闻

  之所以说 Newsstand 并没有能够挽救杂志出版业,并不能完全归咎于 Newsstand 本身的问题,更大的原因在于:现在的人们在寻找新闻时更重视的是文章、是话题,而非某个特定的新闻机构。像纽约时报、华尔街时报那样一个品牌打遍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它们在短期内也许还可以维持自己独特的地位,但长远来看,未来的新闻界,媒体品牌的价值将逐渐降低,这也是为什么像 Flipboard 这样的新闻聚合应用大行其道的原因。虽然最近闹出了纽约客、Wired 宣布退出 Flipboard 的消息,但业界的广泛共识是,它们的退出仅仅是利益分配的问题,Flipboard 本身的价值依然是不可质疑的,纽约时报加入 Flipboard 的行为正印证了这一点。

Newsstand,杂志的救星还是丧曲?

  如果说媒体品牌的价值已经远不如以往,那么 Newsstand 所代表的传统内容形式的简单数字化的失败可以说是必然的趋势。用户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革命,仅仅一个全新的包装是无法挽回败局的。

  来源:极客公园投稿,原文地址

2012年7月10日星期二

广电总局要求对网络剧和微电影先审后播

  据新京报报道,为引导和规范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健康发展,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9日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对网络剧和微电影先审后播。

  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在就此《通知》回答新华社记者时表示,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要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对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一律先审后播,在节目播出前,应组织审核人员进行内容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上网播出。

  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昨日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作为一种新兴网络文化业态发展迅速,但是,部分节目出现了内容低俗、格调低下、渲染暴力色情等问题,有的脏话连篇,有的刻意展示低级趣味的场面,有的毫无遮饰地展示血腥暴力动作和场面等等。因此,依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国家鼓励生产制作优秀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的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规范发展的措施。

  《通知》指出,作为繁荣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的重要方面,国家鼓励适合网络传播、体现时代精神、弘扬真善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的生产制作。《通知》要求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切实履行开办主体职责,承担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对播出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负责;要求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行业协会,发挥行业组织的职能与作用,对会员单位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审核人员开展培训和考核,引导会员单位传播健康有益的视听节目;要求政府管理部门,督促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落实《通知》要求,并依法对业务开办主体进行准入和退出管理。

中国iOS开发者布局海外

  7月6日,知名移动数据监测机构App Annie在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上公布的这组数据揭开了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现实与无奈。

  整个iOS市场中,中国区APP下载量排名全球第二,但收入只排到全球第八,中国平均每下载量收入仅有0.03美元,是美国用户0.28美元的十分之一,甚至只有越南的一半。

  在iOS收入排名前10位的发行商中,中国区贡献的收入仅有1.53%,即使是全球最大的iOS开发公司在中国也很难产生收入。中国区十大开发者总收入的90%来自海外。

  中国iOS应用市场的现状,和十多年前PC上的共享软件一样,中国开发者只有做海外共享软件才能赚到钱。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用户依旧不愿意为软件付费,甚至那些花了4、5千元购买iPhone的用户也是一样。

  不过,创业者也不必悲观,国内市场也有好消息。App Annie数据显示,一方面,下载量的增长,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快的;另一方面,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集中度还很低。

  iOS应用收入分配中,中国市场前100强应用占总收入的45%,这意味着百强之外的应用还有55%的市场份额,而在移动互联网市场比较成熟的日本,100强应用已经占有60-70%的收入,在中国后来者还有机会。

2012年7月9日星期一

美国购物搜索引擎评测

  专注于购物搜索引擎领域的CPCStrategy在其博客中对美国众多流行的购物搜索引擎在2012年第一季度的流量、收入以及转化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对比,其中的一些发现不管是对商家还是消费者都非常有价值。我们对其进行了编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样本数据

  这项分析的数据样本主要来自CPCStrategy的100多位客户,涵盖约427万次点击,约8.3万张订单,约116万美金的营销成本以及所带来的约787万美金的收入。

  2、流量

  亚马逊(指的是Amazon Product Ads)排名第一,Google(指的是Google Product Search)紧随其后。这也是亚马逊连续4个季度雄踞流量排行榜首位,这也表明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亚马逊和最大的搜索公司Google给商家带来了最多的流量。

美国购物搜索引擎大阅兵

  3、给商家带来的收入

  亚马逊连续4个季度为商家带来了最多的流量,而Google则自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连续6个季度居于给商家带来收入排行榜第一位,Nextag紧随其后。

美国购物搜索引擎大阅兵

  4、转化率

  Google再次排名第一,整体的排名结果和上一季度基本相似。本季度转化率较上一季度(2011年第四季度)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在消费者在四季度的购买欲望普遍较强。

美国购物搜索引擎大阅兵

  5、成本/收益

  在所有的付费购物搜索引擎中,Pricegrabber和Nextag分居前两位。

美国购物搜索引擎大阅兵

6、每次点击付费

  除了几个购物搜索引擎,我们看到大部分购物搜索引擎第四季度的CPC有所下降。其中Pricegrabber每次点击成本是最低的。

美国购物搜索引擎大阅兵

美国购物搜索引擎大阅兵

  7、响应及时率(排名 1-10, 1为最好)

  CPCStrategy的客户经理经常会因为优化其客户账户的原因和购物搜索引擎进行接触,对那个引擎能比较快的进行响应比较清楚。

美国购物搜索引擎大阅兵

  8、作为商家工具的质量(排名 1-10, 1为最好)

美国购物搜索引擎大阅兵

  9、结论

  对上述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赋予每个因素不同的权重,算出每个购物搜索引擎的总得分。在计算总分之前,根据每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对其分值进行调整,其中COS%满分20分,收入,流量以及转化率各15分,其余为10分。

  最后的计算结果显示Google综合排名第一,Nextag 和Pricegrabber紧随其后,Shopping.com 和亚马逊分列第四和第五位。

美国购物搜索引擎大阅兵

美国购物搜索引擎大阅兵

  英文原文

  中文翻译:William

  原文链接

2012年7月8日星期日

哪些互联网公司在掏男人的钱包?

  你一定相信女人逛街男人拎包。同样,在很多人印象中,互联网消费也是由疯狂的主妇们在唱主角。但,网络消费的阴盛阳衰是个伪命题。笔者能查到的淘宝公布的2010年数据中,男性消费者超过了女性,男性达53.9%,女性则为46.1%。在网购方面,男性淘宝用户花钱更大方,消费单价平均为女性的1.5倍,而且男性的消费金额高于女性近8个百分点。显然,被称为"购物狂"的女性,在网购中不敌男性。

  不用讳言,中国电子商务的进程也是由男性用户推动。来看看中国电商的四个时代——图书音像、3C数码、日用百货、民生用品,相应代表有当当(1999年)、卓越(2000年);京东(2004年)、库巴和易迅(2006年);淘宝商城(2008年)、以及服饰、日化、母婴等垂直类的B2C网店;2011年涌起的团购则推动国内日用网购市场的发展……这四个时代的肇始,图书音像、3C数码,其一大半驱动力应该是来自男性。连刘强东都曾经发微博称:纯属技术讨论话题:如何快速有效提高女性客户比例,目前京东商城用户中男人比例太高,严重失衡!请大家多指教!

  那么,互联网的世界里,谁在集中消费男性?笔者整理了几家公司,看看他们做男性生意的独特之处:

  铁血网 最理解男性的B2C

  从2007年上线君品商城后,已连续四年盈利。去年军品销售收入超过1亿,毛利率在40-50% ;与其他“烧钱”的电子商务网站迥异,铁血是从社区的角度而不是从商务的角充切入电子商务。

  铁血君品行现在约50%的流量来源于铁血社区,从社区到商城形成订单的转化率约为0.2~0.3%。每日订单量平均200多单,冬季约400单/日,客单价1700~1900元。夏季约100单/日,客单价600~700元,峰值达到过580单/日。重复购买率达到70%。

  铁血君品城的特点非常明显:1.UI简单硬朗。铁血君品城的整个设计风格是比较刚硬的,分类清晰。没有诸如团购、抽奖一类的促销活动。2.商品数量少。全站三个一级目录(军品、户外和绅士)下的商品约为950件,即使是最多的军用服装也仅有264件商品。要知道,乐蜂网仅面目保养这一个三级分类就有2500件商品。3.弱化品牌,突出功能。铁血网的品牌意识要弱化的多,相比于外观的展示,更注重强调商品的功能和特性。
 
蜂鸟\锐意 相机论坛粘住技术男 

  蜂鸟网和锐意网是国内知名的两家C2C,B2C摄影器材交易平台,它们的创始人都是杨玉辉。蜂鸟网是摄影器材发烧友聚集的论坛,2004年,蜂鸟网的UV已达100多万,每个用户平均点击数在22次左右。当年,蜂鸟网被CNET收购后,杨玉辉开始了B2C模式的探索——创办锐意网,锐意网的高粘度用户也来自蜂鸟网。

  目前,锐意社区的注册用户近20万,帖子数量达到50多万。除了晒自己的摄影作品之外,会员们还彼此交流器材和摄影技术。将商城和社区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通过网友之间的互相交流来降低售后服务的成本,也可以通过举办摄影比赛这一类针对性强的活动来增加用户的黏连性和活跃度。

  锐意商城和蜂鸟交易平台,都是以男性为主要消费对象。其发展路径的共同之处在于——先认同社区,通过社区了解产品,最终进行购买,这也符合男性消费行为的“理性”特征。对于摄影器材这类客单价较高的产品,社区的优势是信用有保障,无论是卖家还是买家都注重自己在网络社区中的声誉,其次是专业性,在购买设备之前,会员通过查询过往的帖子或者自己发布新贴很容易得到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这一点普通的电商网站是做不到的。

  上述思路,奢侈品电商值得借鉴。《华尔街日报》发表于5月底的一篇报道称,Gucc和Bottega Veneta正在研究在中国设立男士专卖店。在新兴市场,男人通常是奢侈品牌的首批消费者,购买名表和品牌服饰配件作为地位的象征,然后才开始在女人身上花钱。

  起点中文网  色情擦边球俘获男性

  起点中文网创立于2003年,最初由几个网络文学爱好者发起,并开始了收费阅读的模式。2004年,在被盛大收购之后,资金更加充分的起点开启大的商业运作,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原创网络文学网站。

  玄幻·奇幻 武侠·仙侠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科幻·灵异,这是起点在官网里的题材排名,但经历过这些年网络文学发展兴起过程的网友应该还记得,起点发家靠的是另外两个法宝:VIP月票催生的速度流和迎合读者的种马文。

  速度流的主要推手是起点的千字两分钱付费和VIP月票推荐制度,前者让网络作者快速获得收入,后者可以作品被推荐到更好的位置获得更高的关注。种马文的一贯套路是,男主脚天赋异禀或泡妞手段高超,美女不管有没有感情都要推倒,推倒的时候总要带着色情描写的。推倒之后,女人们还对男猪脚死心塌地,不离不弃,甚至乐于为他做出一切牺牲。这种快速更新与色情擦边球的文风在网络游戏爱好痴迷者、初高中生和一些社会边缘人群中很受欢迎,而这些群体正是网络文学消费的主力军,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男性。

  《网络文学这十年》一文中还举过这样的例子:2004年,撒冷的《yy之王》连续数周被起点重点推荐,订阅成绩一涨再涨。而yy两字,恰恰是意淫的缩写。从名字上看,读者就会知道此书是读起来快感十足,但不追求内涵和高度的作品。大多数读者要的就是这种轻松愉快的感觉,yy之王,无论更新速度和内容,都让他们如醉如痴。

  当起点在速度流和种马流里边越陷越深的同时,晋江文学网等以女性作者和读者为主的网站则成了腐女的乐园。同为盛大文学旗下的晋江文学网给人的印象则大多是腐女凶残,最风行的作品是耽美、穿越和同人类言情小说,男女同性恋者题材真是不少。

  五点建议

  在美丽说蘑菇街处心积虑地去研究女人时,要做男性生意的互联网公司怎么增强男性消费者的粘性呢?笔者给出五点建议,期待补充:

  1、找到男性的刚性需求。

  通常来说,男性消费者多倾向于数码、家具、家电、运动鞋以及户外用品、游戏等产品,难道这些品类就等于真正的刚需吗?不然,某些品类的大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著名游戏设计师,被誉为“UO之父”的理查德加利奥特(RichardAllenGarriott)在演讲中称,以暴雪、SOE和NCsoft为代表的 MMO时代已经终结——在这个时代,游戏的主要消费者还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男性。但现在,现在的游戏产业已经进入模式简单、低成本和全年龄的阶段。看看美国的数据,据美国群体钻研据称,在休闲游戏中女性游戏虚拟消费为男性3倍,预测全球PC网友朋友中,女性约为1.3亿,男性为1.4亿,未来这两类人群都将稳步增加。但战争类的游戏题材可能永远都是男性的天下。

  2、如何做标准化的产品?

  京东和当当的成功得益于3C和书、盘,分析其中的男性用户购物行为--看商品介绍和评论,去其它网站比价,决定买或者不买,在哪买?京东商城原助理总裁,NOP创始人刘爽曾经在演讲中称,以男性为主的网媒和社区都是讨论商品本身和商品用途的:PC;摄影;汽车等。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男性用户更加聚焦在“器”和如何用好“器”上,男性购物完全是冲着商品去的,在购物过程中很容易不耐烦,所以要给他最短的路径和最清晰的展示,让他最快的下单结帐。

  3、垂直品类的男装B2C网站行不通?

  男装,标准化制式产品+简单的消费过程,似乎天然是互联网B2C的产品。但凡客、玛萨玛索到NOP,垂直品类的男装B2C似乎鲜有成功的案例。袜子B2C网站维棉网CEO林伟就曾经抱怨称,因为维棉网之前经营的多是男性用品,这几乎不可能带来很高的购买频次,而且男性的二次传播又极差。

  另据玛萨玛索内部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一个男装品牌SKU最多2000,而女装则10倍不止,规模效应更为显着。但是,如果你打算投资男装B2C,必须要考虑好如下博弈:短期无法盈利时如何做出正现金流?扩充到其它品类、提高客单价似乎是不二选择。

  而刘爽也在采访中称,当NOP男装做的足够好时,自然会考虑女装,鞋类产品已经上线。NOP是介于凡客和玛索之间的差异化品牌,其目标群体是讲究情调、追求品味的独立小资。

  4、想法让女性推动,男性买单。

  撒娇支付正在流行,这是由日本某内衣品牌推出的服务,女性在网站上挑选喜爱的商品放入“撒娇购物车”,填写自己的收件地址和丈夫或男友的邮箱。丈夫或男友收到邮件后,可以选择同意付款。这种购物方式因为大多是女性发起、男性付款而被戏称为“撒娇支付”。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称,来自支付宝的最新数据显示,近期在网购中使用代付功能的用户人次同比增长63%。其中,被戏称为“撒娇支付”的女性购物、男性代付业务,同比增加了约六成。

  5、先做社区再做电商。

  固然,男性和女性在购物行为上有着天壤之别----男性有很强的动机性,女性更多的是炫耀性和利他性。男性相对信息流通畅,愿意尝试新事物,而女怀则忠诚度更高,喜欢晒购物感受。但是,这并不男性排斥分享,对于汽车、数码类的产品,男性“技术派的社区分享”是推动购买的重要力量。

  美丽说至今仍然不允许男性注册,但据飞象网的报道称,一淘网最新测试的开放式导购平台“一淘发现”页面看到,该平台目前已经开始尝试针对男性消费者推出一些个性化购物分享频道,上周多个与“潮男”相关的频道已经悄然上线。

  末了,还要再来颠覆下你的观点:谁说女性比男性更会过日子?——热衷团购的男性也高于女性!高朋团购发布的中美团购消费者团购行为对比报告表明,在中国团购消费群体中,男性比例高达52%,大大高于美国市场23%的同类数据。商务服饰、电子产品以及旅游娱乐服务是男性主要光顾的团购品种,男性消费者都高于女性消费者。

  来源:虎嗅网投稿。

从“快科技”到“慢科技”

  科技的发展不一定都为我们的生活加分,也伴随着其潜在的问题,就像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的过载和干扰一样。到最后,也许我们需要的是新的科技来解决旧有科技所带来的问题。从效率为先的“快科技”到人本为先的“慢科技”,这可能实现吗?

  几天前在街上看到一对情侣,在雨中静静的打着伞一起坐在路边的长椅上,这应该是一个很温馨的场面,如果两人不是各自拿着手机专心致志的快速输入着什么…

  正如下面的微软 Windows Phone 宣传视频所展示的,类似场面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已经不陌生,在上班路途中、在餐厅饭桌上、在公园里,随处可以见到紧盯手机而不是留意身边实际风景的人。我自己有时也会不自觉有类似的行为,但当看到 Cult of Mac 介绍的这款为 iPhone 用户设计的、让他们能够更方便随时使用自己手机的牛仔裤时,我突然意识到这种行为看起来是多么的滑稽。

从“快科技”到“慢科技”

  拒绝智能手机的技术哲学家 Kevin Kelly 也许会这么想,正处在戒网一年过程中的科技记者 Paul Miller 也许也会这么想,两度创业公司创始人、著名天使投资人 Joe Kraus 显然也是这么想。其上月举行了一场名为“Slow Tech”的主题演讲,针对现代科技对我们注意力和创造力的影响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在他看来,从无以计数的网站、到不断流动的社交媒体信息流、再到随身携带的手机平板设备的信息推送,日渐泛滥的现代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前所为有的干扰,这对我们与周围生活中的人的现实交流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也让人们比过去更难以专注于某件特定的事情,而是不断寻求新的信息刺激,这对于创造性的工作来说具有毁灭性的后果。

“快科技”的隐忧

  正如人们宣称手机阅读充分利用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一样,智能手机的重度使用者往往会有这样一个习惯 - 不断的拿出手机,查看上面有没有什么新的信息,那些原本无聊、闲置的时间在这个时代确实被充分的得到了利用。

  但一方面,这些碎片时间其实并非如人们所认为的毫无价值,回想一下你在什么时候会最有灵感:不是忙于应付大量无关繁杂信息的时候,而是在那些没有特定事项的碎片时间里(洗澡时、等待地铁时…),碎片时间让我们的大脑能够有空闲来处理那些我们平时没有精力处理的信息,灵感往往从中而生,而无处不在的科技让这些碎片时间不复存在,多少创意在这其中消失不可不谓可惜。而另一方面,时刻查看新信息的行为带来的副作用是,我们变得越来越容易被外界信息干扰,更加难以专注在一件事情上。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多任务并行啊,许多人表示。但我们真的可以应付多任务吗?研究显示,多任务并不是人脑所擅长的,我们的大脑在进行所谓的多任务时所做的其实仅仅是在不同任务间快速切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工作效率不仅降低了 40%,智力水平也有显著下降。

  这些无时无刻的干扰信息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此,技术如何改变人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家和互联网从业者感兴趣的话题。不久前 the Atlantic 一篇名为“Facebook 让我们更孤独吗?”的文章引起了众多争议,文章中提到芝加哥大学的约翰-卡西奥波教授的观点:“网络只是提供了虚假亲密关系,这种关系永远无法取代真实的人。”虽然事实是否如此尚不能确定,但从文首那对情侣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在他人面前不断查看手机和其他信息时,这一行为隐含的信息是:“我在手机上查看的东西比你更重要。”这一信息会对一段关系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非常显而易见。

科技的潜力

  技术的进步也许会让我们慢慢的失去一些东西,但相对应的,其也可能为我们带来新的机会。美国知名投资者、作家保罗·科德罗斯基表示,我们在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所面对的庞大数据和信息虽然在一些情况下是一种干扰,但它们同样也可能是我们全新的灵感来源。

科技的进化

  正如图书的发明彻底变革了我们的社会形态一样,我们也许也正处于一个类似的变革年代,而前面提到的那些科技带来的问题也许仅仅是变革过程中的一个过渡。

  一个名为 SlowTech 的研究团体认为,现在的信息科技之所以日渐呈现各种问题,原因在于信息科技自创始至今的唯一目的在于提高工作环境下,使用者的效率和速度,所谓“快科技”。而在消费科技日趋主流的今天,技术对我们来说不再仅仅意味着工作,而拥有与好友更好的交流和了解、激发更多创造灵感的属性,这意为着在效率与生活之间的最佳平衡。

  到最后,也许正像微软广告里所说道的,我们需要的是新的科技来把我们从旧有科技所带来的问题中解救出来。从效率为先的“快科技”到人本为先的“慢科技”,这可能实现吗?

从“快科技”到“慢科技”

  来源:极客公园投稿,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