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

世界十大无现金国家:中国排名第六

  英国电讯报报道了世界十大不使用现金的国家,加拿大、瑞典和英国分列前三甲,中国排第六。该排名基于六个标准:每人拥有信用卡数量、每人拥有借记卡数量、非触碰卡片数量、过去五年来非现金支付增长率、非现金方式进行支付数量,以及人们对于移动支付选择的认识。

  这项研究由Forex Bonuses进行,其考察了经济排在世界前20位的国家,其中十个上榜。

  位居榜首的加拿大居民每人拥有超过两张信用卡,57%的支付通过非现金方式完成,但它是每人拥有借记卡数量最少的国家,且借记卡中仅有26%为非触碰式。

  排在第二的瑞典,59%的消费都是通过非现金方式完成,47%的居民意识到可使用移动支付。

  在英国,41%的支付卡为非触碰式,英国消费者每人拥有1.48张借记卡。

  中国排在第六,虽然多项标准均获高分,但信用卡使用量较低,且现金仍十分流行,非现金支付方式仅占消费总量的10%。

世界十大无现金国家:中国排名第六

  根据英国零售商协会的数据,2016年,英国有103亿笔交易都是用了借记卡、信用卡和支付卡,比2015年多5%,同时卡片支付占销售总量的54%,为其首次超过半数。

  另外六个上榜国家及其排名分别为:法国(4)、美国(5)、澳大利亚(7)、德国(8)、日本(9)和俄罗斯(10)。

2017年10月10日星期二

你蹭的不是热点,是寂寞

  做新媒体的孩子,尤其是做微信微博的,不蹭个热点都好像对不起祖国似的。比如鹿晗和关晓彤的事,虽然那天没上班,很多人也会在高速路上用生命在蹭热点。

  有些人的热点蹭得让人拍案叫绝,而有些人就像飞蛾一样傻,看到热点就像看到一团火,奋不顾身地扑上去。比如,四川地震了也蹭一下,结果惨遭世人唾骂。

  打卡式的蹭热点是常态,不分是非的蹭热点是变态。变态的世界我们不懂,常态的世界,其实我们也很懵懂。因为很多同志蹭热点只是图个热闹,为蹭热点而蹭热点,以凸显自己是个头脑活跃、嗅觉灵敏、网感一流的新媒体人。要问他们为什么要蹭热点,通常只能编出以下理由:

  1、别人都在蹭,不蹭就傻了吧;

  2、被领导发现没反应,又要挨骂了;

  3、这是咱们新媒体人的日常,也是必备技能;

  4、为了借势,增加曝光和转化。

  有以上想法的人,如果要估算个比例,从上往下大概就是个倒金字塔。技术娴熟的小编很多,思想独特的运营很少。就好比设计界,熟手的美工很多,有创造力的设计师很少。

  所以,很多人蹭热点是因为寂寞,怕被落下,结果仅仅是给热点本身加了一把柴,瞬间成为过眼云烟。

  那是不是干脆不要蹭热点了呢?那也确实太傻了。大家都在跳舞的时候,你一个人呆在那里一动不动像什么样子。

  热点就像一阵风,不同的品牌要在风中找到随风起舞的姿势,从公共的红利中抓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块。

  以下几个小建议,希望对你蹭热点有帮助。

  1、由虚转实

  单纯作展示的内容,比如设计个海报,对品牌来说捞不到什么好处,因为蹭热点的品牌太多,粉丝根本看不过来。所以,快速做个粉丝能参与的互动或许更有效果。比如,猜猜某部电影上映第一天票房有多高,猜中送片中某个道具(跟产品相关)。

  2、积极抱团

  隔行如隔山,隔行也有隔热的效果。有些热点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个行业热得发烫,但不会在大众视野热起来。比如家居行业的家装节,往往是各大品牌争相亮相,热闹得很,但是小年轻可能根本没听过。这时候可以积极联合行业老铁一起搞事情,参与进去没准就能抓住一波精准流量。

  3、灾难表态度,非灾难推产品

  灾难性事件等负面消息,比如地震水灾,都闹出人命了,千万不要拿来开玩笑,否则会把你的品牌贬得抬不起头。当然不闻不问也不妥当,要表达出关怀,看看自己能做点什么。比如上次四川地震,海尔提供寻人通道,微博帮助扩散寻人信息。

  4、少祝福,多关怀

  祝福是媒体和熟人做的事,品牌存在的意义一定是某种实用价值。所以,遇到假节日的热点,别单纯地祝福粉丝节日快乐,他们不缺这一句。你要告诉他,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你能帮他做什么。比如,情人节来了,你能提供一对情侣版手链,这就是你在情人节这个热点环境下的使命。

  大范围的热点会越来越少,热点的生命周期也会越来越短,在接连不断的热点中保持独特性,才能品保持长青的品牌新媒体形象。

  来源:张飒的博客投稿,QQ:1215384982;微信:zhangsa1997

iOS 11清除Wish List功能和数据

  像所有的购物网站一样,你可能会在iTunes中标记指定的应用或游戏到Wish List(愿望清单)中,以便在未来这些应用或游戏降价的时候进行购买,那么,当你将iPhone手机升级到iOS 11后,将怎么访问Wish List(愿望清单)呢?

  一个不幸的消息是,这个功能消失了,不但功能消失了,你保存的清单也一起消失了,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

  是的,一旦你将iPhone升级到iOS11,你就会发现,原先添加在Wishlist里的一堆列表都消失了,或许你想通过旧版本来找回,然而,打开客户端老版的iTunes,你依旧无法找到原有的Wishlist,这个东西就像风一样,消失了。

  没错,这就是苹果公司,它就敢这么干,你还拿它没办法,试想一下,如果淘宝那天升级一下,也这么做,把用户的购物车给清空并隐藏起来,网民估计都要炸了。

  我觉得一个负责任的公司,不应该就这么直接删除用户的数据,之后即不通知用户,也不留下数据备份。或许苹果公司觉得,Wish List这个功能没用,但这也不代表着,用户发掘和保存的数据同样没用。

2017年10月8日星期日

Facebook宣布将人工审核政治广告

  Facebook本周向广告主发出的一封邮件显示,未来所有基于“政治、信仰、种族和社会问题”去瞄准用户的广告在上线前必须接受人工审核。之前,Facebook被控让俄罗斯控制的实体在其平台上投放政治广告,干扰了去年美国大选的结果。

  与Facebook平台上其他自动投放的广告相比,这类广告的投放将执行更高的审核标准。Facebook警告称,新政策将对广告营销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近期,Facebook被控让俄罗斯控制的实体在其平台上投放政治广告,干扰了去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新的调整对Facebook的核心业务造成了威胁。广告主喜欢Facebook平台的速度和效率。然而,如果引入人工审核机制,那么这样的优势可能会不复存在。

  Facebook的邮件显示:“在此次更新后,更多的广告将接受人工审核。如果营销活动中的广告包含我们认为需要额外审核的瞄准选项(例如与政治、宗教、种族和社会问题相关的话题),那么我们将把这些广告转向人工审核。在这些情况下,客户投放的广告可能会有延迟。不过我们将探索各种方法来减少延迟。”

  近期,民主党参议员马克·沃纳(Mark Warner)和艾米·克罗布恰(Amy Klobuchar)正在起草一项法案,提高对数字政治广告的披露要求。目前的法律要求详细披露通过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播放的政治广告,但这样的规定不适用于数字平台。

苹果调查iPhone 8/8 Plus电池鼓包问题

  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公司今日证实,正在调查iPhone 8和iPhone 8 Plus电池鼓包致屏幕开裂事件。在iPhone 8系列手机开售还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就发生了多起电池鼓包事件,并导致屏幕开裂。而苹果发言人今日证实,苹果已对该事件展开调查,但并未透露已有多少部手机受到影响。

  此前,报道,台湾一女子因边充电边玩手机导致手机发生爆裂事件,而后有媒体表示一位日本用户也有相同经历,据称这位日本用户在购买一部全新的iPhone 8 Plus后,刚拆开包装就发现屏幕碎裂,疑似因电池膨胀所致。

  而今日又有报道称,中国内地一位用户在网上购买了一台64GB版iPhone 8 Plus,但货到后打开包装就发现电池已经鼓包,Sim卡处屏幕被撑开。

  不同的是,之前发生的几起问题报告大多是在充电时发生的,而这一起则不然,打开包装时就已经鼓包了,显然是严重的质量问题。

  据CNET网站报道,目前,至少有来自5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报告了6起电池鼓包事件。

  去年,苹果竞争对手三星的Galaxy Note 7旗舰智能手机也曾发生过类似问题。当时,Note 7的电池起火爆炸,最终导致三星召回产品,并彻底停产Note 7。

  而这一次,截至目前,苹果iPhone 8系列手机的电池问题似乎仅局限于膨胀鼓包,并未发生起火事件。至于后续调查结果如何,此次发生的这种事件多少都直接影响到了苹果iPhone系列的销量。

人民日报: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一些商业网站、移动新闻客户端,包括直播平台、浏览器、搜索引擎、影音软件等,都在运用算法这个“读心术”,为用户量身打造信息,创造出一种新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信息获取已经从“大海捞针”进入“私人定制”模式。然而,技术往往是一把冷冰冰的双刃剑,在价值和利益的天平上,所谓的算法成为了利益的砝码,一切围着流量转,唯点击量、转发量马首是瞻,“标题党”泛滥,价值取向跑偏,内容沦为附庸。

  在“网红爆款”刷屏的网络世界,人的注意力是最稀缺资源,“10万+”的阅读、百亿量的点播成为竞相追逐的“眼球经济”。一些平台打着定制服务、精准推送的幌子,让算法变成了打擦边球的工具。侵权盗用原创作品、违规制作生产信息,更是屡见不鲜。无论是有心搜索一个词条,还是无意点开一个链接,千篇一律的同质化信息,信口雌黄的歪理邪说,形形色色的商业广告,还有那些活色生香、花边八卦、流言蜚语,以各种争奇斗艳的形式粉墨登场,一股脑、无休止地推送过来,让广大受众被迫地接受。就好像捅了马蜂窝一样瞬间扑面而来,让人们在算法的“牢笼”里被蜇得“遍体鳞伤”。

  先进技术原本应该带来的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而不是潘多拉的魔盒。就如同金融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是一个道理,算法也是时候回归服务内容这个本源了,而不能本末倒置,让内容被算法牵着鼻子走。技术再怎么变,传播渠道再怎么变,内容为王的地位没有变也不会变。离开权威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离开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内容,再强大的算法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些新媒体平台口口声声称自己只是“新闻的搬运工”,可“搬运”的结果就是,大量来路不明、藏污纳垢的信息横行在网络空间。“搬运”什么要讲规矩讲责任,决不可任性而为之,更不能用满足用户阅读需求而自动分发的借口去搪塞。

  行生于己,名生于人。算法隐藏着设计者的立场,有的新媒体平台频繁地调整改变算法,这是技术的创新吗?当然不是,无外乎是利用算法实现最大推送量,获得最高点击率,说到底是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互联网企业不是“舆论飞地”,同样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担负起与媒体角色相对应的社会责任,饮水思源,回报社会,造福人民。内容推送少不了“总编辑”,算法再精良也要装上“安全阀”,加强内容把关,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要提高平台使用透明度,畅通用户的设置渠道,将信息的选择权还给用户,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价值引领,以“人工推荐+智能筛选”相结合优化推送方式,大力传播和弘扬主流价值,不能让“有意思”代替了“有意义”。

  算法不是王法,算法决定内容更不是王道。只有算法回归到服务内容的角色,变得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才能让人们在信息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清朗的环境中自由飞翔,才能使网络空间碧波荡漾,激发出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 人民日报 》( 2017年10月05日 04 版)

雅虎公司30亿个用户隐私泄露

  雅虎母公司美国威瑞森宣布,在2013年黑客入侵雅虎的事件中,所有30亿雅虎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这一数字是去年12月公布的3倍。雅虎用户失窃资料包括用户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出生日期和加密密码等。支付卡与银行账户资料没有储存在被攻击系统内,未遭殃及。

  据今年10月3日发布的信息,雅虎公司证实,其所有30亿个用户账号应该都受到了黑客攻击的影响,公司已经向更多用户发送提示,请其更改登录密码以及相关登录信息。

  在这起已知的对单个企业计算机网络的最大规模入侵中,雅虎用户账号被盗的信息包括用户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出生日期、密码,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安全问题和答案。

  雅虎和调查方曾表示,“得到国家资助的黑客”发动了这次攻击,但没有明确指出具体是哪个国家。这次公布最新信息时,雅虎依然无法给出黑客的更多信息。

  雅虎对这一事件的披露相对被动,在去年宣布信息失窃前,就有黑客在地下论坛和线上市场中贴出了据其所说窃自雅虎的数据。雅虎的一个安全团队随后对相关数据展开调查后,证实发生了黑客入侵。

  10月3日最新公布的信息中,除了表示被盗账户数量大幅增加之外,雅虎再次强调,黑客应该没有获得存有不受保护的密码、支付卡数据和银行账户信息的计算机的访问权,就是说,用户账号信息被部分窃取。

  雅虎公司表示,由于存在一些永久不使用或极少使用的账户,还有一些人拥有多个雅虎账户,因此受影响的用户数量应该少于30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