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日星期五

苹果发布iTunes 11

  苹果周四正式推出了iTunes 11,用户可以通过苹果官方网站或者点击软件里的“检查更新”进行下载。苹果对新版iTunes 11界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增加了对云服务iCloud的支持。

  界面的巨变

  新版本iTunes下载安装包大小为83M,笔者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下载安装试用,总体来说,这可能是iTunes界面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变动,乍看似乎就像一款全新的软件,用户要适应新界面需要一段时间。

  新版iTunes和旧版的界面差别非常大,除了菜单之外,几乎所有内容都变更了界面,菜单栏现在可以隐藏,建议隐藏一下,目前的菜单实在太难看了。隐藏方法是,“查看”-“隐藏菜单栏”。

苹果发布iTunes 11

  如果使用的是美国应用商店,在音乐界面系统会自动将用户在iTunes上购买的音乐显示在界面上,还好应用程序没有这么做,否则我恐怕会疯掉。当然,如果用户不喜欢这个设置,也可以在“偏好设置”-“Store”里关闭“显示iTunes云服务购买项”。

  iTunes 11默认不显示侧边栏,如果用户还想使用原有的操作方式,可以选择“查看”-“显示边栏”。

  集成iCloud

  iTunes 11最大的特色是加强了对iCloud的支持,用户购买的音乐、电影、电视等都会默认显示在资料库中,通过选项设置,可以让桌面电脑、iPad、iPhone等各个客户端自动下载最新购买的音乐或应用。

  iTunes 11的新特性还包括基于iCloud的Playback同步功能,以及改进后的搜索功能等。整体而言,iTunes 11比此前版本“更简单”和“更智能”。

  不足之处

  新版iTunes的一个令人沮丧的地方,就是在App Store首界面中,应用价格不显示了,无法看到应用是否是Universal(通用程序),甚至在列表页面也无法知晓应用是否通用,只有到了最终的应用介绍页面才能看到。

iTunes

  iTunes下载地址:http://www.apple.com/itunes/

2012年11月29日星期四

整理Gmail邮箱的大邮件

  据Gmail官方博客报道,Google发布了一项新功能,可以用于搜索Gmail信箱中超过指定大小或者指定日期的邮件,这个功能主要用于清理Gmail的空间,防止邮箱爆满。

  指定大小搜索:size或者larger命令,单位是字节、KB、MB等,可以使用缩写,例如搜索size:5m 或者 larger:5m ,就可以找到大于5M的邮件。大于 500KB 可以使用 size:500k ,相反,小于某个大小的搜索可以使用smaller命令。

  指定日期搜索:older_than命令,单位是年、月、日等,例如搜索 older_than:1y 就可以找到1年前的邮件,older_than:2m 是2个月前的邮件,older_than:3d 是3天前的邮件,相反,小于某个日期的搜索可以使用newer_than命令。

整理Gmail邮箱的大邮件

  如果你的Gmail邮箱已经快满了,那么不妨使用 size:5m older_than:1y 来搜索一下1年前超过5M的大邮件,并将其删除吧。

2012年11月28日星期三

手机游戏共性分析

  笔者对安卓、IOS平台的热门手机游戏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总结成文与大家分享下。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图,其中数据分为别安卓(360手机助手)与IOS平台(pp助手)手机游戏下载排行榜对比。不难发现其中重叠率非常之高,我们可以理解为手机游戏用户均非常喜欢这些游戏,而这些游戏却都有几个共有特性非常值得我们探讨分析,具体如下:

手机游戏共性分析

  有且仅有一个目标,贯穿整个游戏

  这点不难理解,比如:水果忍者,永远都在切水果、切水果、切水果;爆破小鸟,永远都在消方块、消方块、消方块;捕鱼达人,永远都在捕鱼、捕鱼、捕鱼。简单且唯一的目标,对于手机用户来说这种目的明确的游戏方式更加容易上手。

手机游戏共性分析

  在任意时间,系统反馈结果恒大于用户输入,从而使操作者对于未知结果的期待无限延生

  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近似「无脑」的操作但得到的乐趣(反馈)很多。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捕鱼达人,在捕鱼场里你的操作只需轻点但是开炮之后的整个回馈颇多,炮弹的方向有无大鱼阻挡?是否能捕到鱼?能捕到多少鱼?哪些鱼网住了却捕不到?捕到的鱼多少分?当然这点在其他优秀的互联网产品中也有类似的体现,例如豆瓣FM的下一曲、微信的摇一摇。

手机游戏共性分析

  难度呈几何倍数递进,不断的挑战自我

  挑战自我的好处是设计者永远不用担心玩家没有对手,而且这个对手既不会太强悍导致用户屡屡失败从而放弃也不会太简单两三个小时游戏全部通关。让玩家遵循奥林匹克似的更高更快更强精神不断让挑战自我,从而使得游戏的对手看上去那么近但又那么远,不断的吸引玩家继续下去。但同样玩下去的代价是你永远得比上一次更强大,难度随着你玩的深入几何倍的增长要继续突破所消耗的时间也就更长,从而达到设计者的目的。

手机游戏共性分析

  奖励立即可见,30秒-5分钟可以通关,不断刺激用户,以获得长时间的投入

  在手机碎片化使用的场景当中,大部分情况下不可能指望用户能像类似游戏主机或是PC上有大段大段的时间。所以,如何让用户随玩随停不断给用户甜头吃不断吸引其继续就成了游戏开发商的一项重要任务。从而,不难发现多数热门手机游戏的关卡时间基本都设定在30秒-5分钟内即可完成,通过不断的让玩家通关不断的奖励刺激,使得用户不断的消耗时间投入继续游戏。

手机游戏共性分析

  场景固定且单一,易于沉浸其中从而沉迷

  固定简单的场景一方面利于品牌传播性,简单固定的游戏界面相对容易被记忆而且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从而被识别率也增高不少;二是简化玩家学习成本,熟悉的场景、熟悉的道具玩家无须过多的考虑只需要快进入游戏即可。

手机游戏共性分析

  总结:

  结合以上几点共性,我们可以理解为手机游戏主要的用户群体为「无脑」游戏者:他们喜欢在单一的场景通过简单的输入完成一个目标,快速通关获得奖励后不断挑战自我。因而我们平时在做游戏或是相关衍生产品的探讨、设计过程中,可以从这几点出发做一些思考和改进,或许能有一些新的收获:-)

  来源:投稿,原文链接

2012年11月27日星期二

微信公众帐号的四种玩法

  近日,腾讯科技推荐了一篇《最创新的十大微信公众帐号》,文章推荐了包括和菜头在内的10个创新有趣的公众帐号。小微按图索骥关注了其中几个,感觉的确蛮好玩的,比如琢磨先生晚上发的“美国版新闻联播”、斑狸的闯关游戏、腾讯科技的“小小说科技”话题互动等。

  在腾讯科技的“忽悠”之下,估计也有不少人和小微一样关注了这些帐号,估计被推荐的各位也觉得推广效果很好。比如和菜头今天就发微信说他的订阅量突破了1万,而斑狸也打算重新继续自己的微信新篇章…。本来,小微也想推荐自己喜欢的公众帐号的,但腾讯科技推荐在先,小微再推荐就显得无趣了。所以,小微微创新一下,分析一下我所订阅的部分公众帐号的玩法儿!

  从今年8月下旬,微信悄悄推出公众平台至今,关于如何利用微信营销,微信营销的效果分析就有各种文章出现。似乎已经玩腻了微博的媒体、机构、大V们也纷纷开启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帐号,并不遗余力地通过微博进行宣传(微信团队没花一分钱赚足了眼球哦~)。截至11月8日,小微分别在腾讯和新浪微博检索“微信公众号”,发现新浪有105万余条讨论、腾讯有近11万条话题,微信公众帐号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小微从公众帐号推出至今,也收听了不少帐号(刚才检查了一下自己订阅的帐号已超过100个了)。虽说这么多帐号,但综合来看这些公众帐号的玩法不过如下四类:

  一、图文推送型

  媒体、机构及部分名人类帐号主要采取图文推送的形式来第一时间给用户推送消息。因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熟悉程度不同,有的推送图文版信息(如腾讯新闻、南方周末、华尔街日报中文网、财新网、程苓峰、冷兔等),有的则只是文字+链接信息(如潇湘晨报、喷嚏网、李开复等)。当然图文信息形式的推荐有可能因为手机版本不支持或微信版本不支持而无法顺利阅读,而文字+链接的形式虽然简单,但能保证每位用户都收的到。

  二、语音推送型

  名人帐号及部分媒体帐号主要采取语音推送型的方式,比如李冰冰、范晓萱、莫文蔚、声优小孽等多数时候都是一条语言发给订阅者,对于名人的疯狂粉丝来说,能听到偶像对自己说话,感觉还是很不错地说;部分媒体如腾讯科技的“小小说科技”、“iweekly周末画报”则在部分推送中加入了语音(巧合的是两者都以女性编辑的声音形象出现)。微信的出现最大限度地解放了人们的手指,对于媒体而言,在图文推送之外如能加入语音的推送,给人的感觉还是相当不错滴!

  三、闯关互动型

  利用这种方式互动的比较少见,如果不是腾讯科技推荐的话,我还真不晓得会有“斑狸”这种帐号的存在。此种方式的有点是可以让网友不断地探索与你互动,但弱点呢…每个网友都会有耐心玩完你的游戏吗?至少小微没有玩完第一关啦!(但小微旁边坐的90后MM就玩完了5关)

  在微信公众号中有自定义回复的功能,现在也有不少帐号如微成都等采取了关键词自定义回复的功能,好处是网友可以调戏机器人,不足是关键词密度不够、设置不合理的话,网友容易对机器人产生厌烦的情绪。自定义回复仅限于针对新用户,如果有真人来回复的话,最好还是真人吧。

  四、综合互动型

  所谓“综合互动型”就是图文、语音、闯关、机器人加真人与网友互动等各种手段都用到的账号了…这种类型的帐号现在还比较少见(可能是小微孤陋寡闻哈),目前小微已知的也只有我们@微成都 在这么做。适时地精选图文信息推送给我们的网友,偶尔会有语言,小编忙的时候有小微机器人自动回复,编辑不忙的时候就会抽空上到公众平台看完大家所有的留言。有信息推送,有图文互动,有活动推荐,更重要的是有一颗真诚与网友沟通的心…。呃,自我表扬一下,“小微你辛苦了”…小微心声:“为大家服务!”

  来源:微成都官方博客投稿,作者:Aren,原文链接

从小米盒子事件看互联网电视的未来

  上周末,小米盒子发布公告称,因系统维护,23日起先暂停视频内容服务。公告还称,为了感谢测试用户,在下周三前,小米将全额退还测试押金到用户的银行卡或者支付宝账户,重开时间不明。

  小米盒子是本月14日小米公司发布的电视机顶盒产品,售价399元。根据介绍,这个机顶盒目前内置了凤凰视频、宝开游戏、迅雷下载、PPTV、豆瓣电台、多米音乐、腾讯视频、搜狐视频八大应用,让用户可以直接拿着遥控器、通过电视机访问上述互联网内容。

  而这也被认为是踩到广电总局的“禁忌雷区”。广电去年底发布的181号文明令表示:“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不能与设立在公共互联网上的网站进行相互连接,不能将公共互联网上的内容直接提供给用户”。有传闻称,广电总局已经开始调查小米盒子,并已经要求其对内容提供方式进行整改。

从小米盒子看高清播放器市场

  互联网电视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国外的Apple TVGoogle TV等产品也被大众所接受,这种将互联网引入电视的方向是没错的,对于电视产业的进化也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为什么在中国却遇到这样的尴尬呢?我这里就谈一下我的看法。

  落伍的传统电视

  传统电视领域的最主要特点是:垄断节目入口、垄断价格,信息传播是单向的,你播我看,用户没有自主权,即使是目前的数字电视和IPTV都是一样,观众无法上网寻找自己喜欢的节目,只能看广电总局指定供应商提供的节目,在价格方面实行垄断价格和价格欺诈,大量互联网上可以免费看的视频界面在广电领域都要收费,IPTV还设置了各式各样的消费陷阱对观众进行欺诈。可见,传统电视在目前信息爆炸的年代,缺乏竞争力,未来必定落伍而被人们所抛弃。

  我曾经在《电视引领“低智商社会”》一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等新的媒体发展迅速,从某种角度来说它已经取代了电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看电视了,新闻都是从网上看的,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更快更准确,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电视的确已经落伍了。

电视使用率

  当电视被接入互联网之后,完全颠覆我们使用电视的传统方法,有着庞大的商机,市场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接入了互联网之后,电视就不再是一个“宣传机器”,向观众“灌输”特定内容的工具,用户不再需要守在电视机等待观看节目,查找影片就和使用谷歌搜索一样方便,用户体验将发生巨变,广电总局的广告垄断将被打破,商家将会以极低的价格在电视上投放广告,用户、企业、内容商都会因此受益。

  在内容方面,大量的互联网视频网站也提供了传统电视所没有的海量电影、电视的点播服务,通过一个简单轻巧的机顶盒将海量的互联网资源整合到电视里,无论对于最终用户、视频网站、广告商来说都是多赢,唯一吃亏的就是传统的电视广告业务。

  目前中国的现状是,很多小厂商已经制作了不少“互联网电视”的产品在销售了,同类产品例如“高清播放器”、“互联网机顶盒”在网上都有销售,使用了Android系统,价格低廉,效果还算不错,但是操作较普通电视要麻烦一些,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因此,只要市场规模不大,广电总局一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米本身由于太过高调,降低了产品的技术门槛,引起的市场关注度太大,因此才会引起广电总局的注意,目前的IPTV、数字电视都不具备上网功能。不过从本质上说,电视未来可能会向“大屏幕显示器”的方向发展,IPTV、数字电视缺乏竞争力,未来会被互联网播放器所取代。

广电总局禁止电视“上网”

  互联网电视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电视虽然前景非常广阔,但是目前国内一些高清播放器产品还是存在了不少的问题,对于互联网电视的发展有一些影响,主要的问题是,1、遥控器的使用体验不佳,操作比普通电视复杂;2、速度不稳定,受到用户宽带质量的影响,有时会卡;3、视频的清晰度不高,难以达到高清播放的效果,大多数1024p的高清还需要本地硬盘播放;4、节目内容不太丰富;5、缺少会员付费模式的商业模式。

  众所周知,视频服务是一个成本很高的服务,带宽和节目内容都要耗费大量资金购买,目前互联网视频网站的主要盈利模式还是广告服务,通过在视频前后添加广告来获取收入,有的视频网站也采取了Netflix和Hulu的模式,采用会员的方式,用户付费后可以得到丰富视频内容和稳定的带宽,从而解决了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

互联网电视

  总之,目前的新科技的发展出现日新月异的情况,新兴的互联网视频已经出现取代传统电视的趋势,互联网视频网站的兴起带来了传播的有一次革命性发展,传统电视行业如果再不思改变,继续固步自封,那么很有可能会被新兴的网络媒体所取代。

2012年11月26日星期一

用百度外链工具解密网站链接策略

  seo业界向来神话辈出,近年来更是有一大批流量爆棚的牛站不断挑战我们的常识,这些牛站是怎样依靠seo在短短的几年甚至几个月时间将流量提升到百万乃至于几百万?seo不外乎链接与内容的结合,在之前已经有许多大牛从内容方面做出了精辟的分析,但是受限于链接工具——雅虎链接查询早已关闭,其他中文链接查询工具都只是查询首页,bing的数据完全不给力——对于这些牛站的外部链接分析少有人涉及,不过百度在11月22号开放了站长工具的全网链接查询,借助这个工具,笔者分析了几个近来备受关注的牛站,略有所得,在此与大家分享。

  1、多样的连接来源

  某电影网站,注册仅3年,两百万流量,下文简称电影站,在百度站长平台查询链接后用导出功能下载到本地,排序后生成excel的饼图,(如图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该站即便链接数最多的的来源,所占链接比例也没有超过20%,其链接数量分布非常均匀。

用百度外链工具解密网站链接策略

(图一:两百万流量电影站的链接来源分布)

  图二的图表则是另一个牛站,他的流量更少,只有一百万,但是这个文章站11年8月建站,只用了1年时间就日入80万ip,下文简称文章站他的链接来源图表显示得更为明显。第一来源的链接占比仅为10%。

用百度外链工具解密网站链接策略

(图二:百万流量文章站的链接来源分布)

  而对比某个不幸被k的同行网站(如图2),前三个来源的链接数量占据了所有链接数量的60%以上,链接来源高度集中,很可能被百度认为是在操纵链接。因此,站长在进行链接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的链接来源分散,单一链接来源所占的链接比率不要超过20%

用百度外链工具解密网站链接策略

(图三:某10万链接数的被k电影网站。)

  2、分散的链接入口

  百度站长平台的外链工具还可以查询被链接页面,很多朋友在链接的时候喜欢一股脑都指向首页,这种行为也是同样危险的,图7中的网站就是这样的情况,在822中被k最近才恢复,但是流量已经清零了。而2个百万级别的牛站,他们的被链接页面都是均匀地分布在频道以及内页,也许搜索引擎会认为这样的链接更为自然。

用百度外链工具解密网站链接策略

(图四:电影站被链接次数)

用百度外链工具解密网站链接策略

(图五:电影站被链接次数饼图)

用百度外链工具解密网站链接策略

(图六:文章站被链接次数)

用百度外链工具解密网站链接策略

(图七:某被k网站的被链接次数图表)

  3、优质内容是最重要的连接来源

  在分析的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大部分优秀的网站,链接的来源前5名里必然会出现360doc.360doc自称网上图书馆,但其实几乎可以认为是一个大的采集站,但是不是机器采集,而是鼓励网友采集内容放到他们网站上去。为什么牛站会有这么多来自360doc的内容?其实不管链接来源多样化,还是链接入口多样化,人力仅仅能起到一个根据外链工具查询到的结果修正的功能,真正帮你发外链的还是网友,网友自发帮你转载分享文章产生的链接才是高质量的链接,而这一切,则有赖于我们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当然,还得在文章里加上自己的内链。

  附:常见全网链接查询工具地址

  中文:

  百度站长平台数据最全正在内测:http://zhanzhang.baidu.com/welcome

  Bing网站管理员工具偶尔无法访问,数据量较少:http://www.bing.com/toolbox/webmaster/

  英文:

  Ahrefs功能强大免费用户目前只能查询15个网站:http://ahrefs.com/site-explorer/

  SEOmoz免费用户有查询限制:http://www.opensiteexplorer.org/

  BacklinkWatch免费,但是数据量少,广告偏多:http://www.backlinkwatch.com/

  来源:投稿,原文链接

SEO要死?

  近日来很多砖家都称SEO将死,其实也很像,因为国内大多数SEO不是靠外链搞排名,就是靠几年前流传的SEO秘籍(比如关键词密度在3%~7%)。前者自不必说,谷歌和百度均已经开始打击外链;而后者,所谓SEO秘籍就那么点,比如关键词密度3~7%,H1中出现关键词等,入门者只需要看上2,3个月就算是SEO了。更不要说一些SEO砖家浑水摸鱼,让整个行业更加混乱,没有规则。

  is seo dead?

  接下来说,SEO真的死了吗?其实不然,每个行业都像大自然,有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道理,SEO也是如此。很多SEOER因为太注重SEO技巧,忽视了用户体验,伤害了搜索体验,以致破坏了双赢的局面。这个时候搜索引擎肯定会站出来调整规则,而SEO也会遭到洗牌。

  另外,SEO也是需要的。就如谷歌所说,通过SEO的努力,“可以使站点更容易被抓取到,使有些单独网页更容易被发现,被访问到”。通过简单的关键词研究,“可以确保页面上的关键词简单易懂,而不是一般人很少输入的行业术语。”。这些都是既利于搜索引擎又利于SEO的方面。

  同时,谷歌还指出了SEO的几条方向:提高网站可用性方向,创建丰富内容方向,加快网站速度方向,营销方向。可用性方向是指用户在浏览网页时有较好的体验,使用顺畅此涉及产品方向,用户体验方向(QQ等公司产品人员都有一套SEO规则需要遵守);创建丰富内容是指从用户角度分析,构建网页内容,涉及运营,产品方向(比如豆瓣);加快网页速度,是从服务器,数据库,前端方面提高网站速度,既方便搜索引擎抓取又提高用户体验,涉及运维,前端方向(国平就曾多次提到网站速度的重要性);而营销,则是提高网站知名度,从而吸引外链和流量。以上几类SEO不仅是每个网站需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之前有人说只要产品人员,运营人员,开发人员都懂一点SEO知识,那SEO就不用存在了。乍听起来也有道理,但回头想想,如果没有SEO,谁来控制爬虫抓取,谁来研究关键词,谁来监控网站在搜索引擎中各项数据,更不要说谁来给其他人员制定规范,监督检查了。所有SEO还是必不可少,而百度和谷歌的各种更新,只是淘汰掉一批SEO,真正有网站和用户有益的SEO才能长久生存下来。

  来源:投稿,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