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3日星期四

利用A/B测试原理优化推广创意

  在传统广告界,广告文案创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众多经典的广告文案,朗朗上口,发人深省,被口口流传。sem也需要创意。很多从业者说推广 创意很重要,对关键词质量度、点击率有影响;有的人则认为,创意的点击率,跟关键词出价、排名有很大关系,只要不是特别不靠谱的创意,就OK了,差不多即 可,它不是决定因素。正所谓一千个厨子就有一千盘酸辣土豆丝,在此我不过多谈创意的重要性,先说说大家比较感兴趣,也非常实用的创意优化技巧。

  在之前笔者写了两篇博文,一篇是关于创意应该用什么展现形式,一篇则是简单介绍了A/B测试, 其实都是在为这篇文章做铺垫。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采用优选的创意展现形式,那么后期的创意优化,根本就是扯淡,新增的创意,基本都没有展示的机会;而你想要 再换成轮替,则面临着各种推广数据的下降,根据我的观察,基本上有10%-20%的下降幅度,损失很大。当然了,如果你的账户比较大,人手不够,忙不过 来,可以轮替一段时间后,换成优选。用优选之后,创意这块的优化,要少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对于低预算账、中小型账户,个人建议还是用轮替,不单单只是为了 优化创意,再进一步,还能追踪到不同创意的转化数据。

  言归正传,下面笔者以百度推广中的“英语培训”这个行业为例子(自己的项目恕不能分享,我分享的是思路),来说一下如何利用A/B测试的原理来优化创意。

  在sem过程中,我们判断一个推广创意的好坏,基本上是以该创意的点击率来决定的。我们大部分sem从业者都知道,在推广创意里,一般都会写入自己公司或产品的优势、价格、折扣等卖点信息,以期能通过短短的100来个字,吸引访客。现在我们先去百度推广看看,“英语培训”这个行业各个机构的卖点大概有哪些:

  1、免费试听;2、老外教授授课;3、上课时间自由;————原谅我,我在广东搜索这个词,看看那些推广创意,还真的没能从创意里总结出更多的卖点。好吧,我再加1条:4、培训课程量身定制;

  好了,对于“英语培训”这个行业,我大致总结了4个卖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组合这些卖点来写创意呢?我的一家之言是:我们当然不可能在一个创意 里只写一个卖点,我们可以根据产品卖点的多少,来决定一条创意写多少个卖点。譬如举例的“英语培训”,我有4个卖点,那么在测试初期,一条创意里包含3个 卖点就够多了,那么经过组合,我大致可以写4个创意,他们分别包含不同的卖点,如下:

  创意1:免费试听、老外教授授课、上课时间自由

  创意2、免费试听、老外教授授课、培训课程量身定制

  创意3:免费试听、上课时间自由、培训课程量身定制

  创意4:老外教授授课、培训课程量身定制、上课时间自由

  然后通过创意轮替,在不改变出价的前提下,测试三、五天,通过创意报表,我们可以得到这些创意的点击率,如下(数据由我虚构,再强调一遍,我分享的是思路):

  创意1:点击率——3.94%;创意2:点击率——5.38%;创意3:点击率——2.84%;创意4:点击率——3.25%;

  把点击率数据对应到卖点,可以看到不同卖点的点击率,如下:

  免费试听:(3.94%+5.38%+2.84%)/3=4.05%;

  老外教授授课:(3.94%+5.38%+3.25%)/3=4.19%;

  上课时间自由:(3.94%+2.84%+3.25%)/3=3.34%;

  培训课程量身定制:(5.38%+2.84%+3.25%)/3=3.82%;

  顺便提一句,也许有人会说,测试期间别人提高排位或者降低排名怎么办?这个。。。比较少见吧,特别是成熟的行业,份额都差不多会固定。当然,为 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你可以测试更长时间。通过数据,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信息——卖点“老外教授授课”最重要、其次是“免费试听”、再次是“培训课程 量身定制”。在接下来写创意的过程中,久可以将最重要的卖点突出,譬如写在创意标题中,写在右侧推广链接和左侧推广位链接的创意中。甚至,经过长时间的测 试,久而弥坚,可以在网页上也强化这样的卖点(如果你没有权力和资源调动其他部门的人去做网页的A/B测试,这至少让你可以从你推广的数据跟BOSS提下 网站策划、运营的建议)。

  至此,这个利用A/B测试的原理来优化推广创意的思路分享就差不多了。就如我在之前博文里说的那样,A/B测试的原理用途非常广泛,除了推广创 意,还有客服话术、产品价格、网站策划等。对于百度推广创意优化,如果您有什么其他思路,记得分享给我。有首诗是这样写的,我觉得还不错:远看成岭侧成 峰,测试之后知不同;不问路人哪有酒,他也不知杏花村;只是一片月光光,哪来床前鞋两双;爱过方知心痛,醉过方知酒浓。——没有试过,就没有答案。

  (本文数据皆个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意外。)

      来源:曾鹏辉sem博客投稿,原文地址

2012年8月22日星期三

电商的进化

  互联网社会化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网民言论的传播和表达,在此次的电商价格战中,关于此问题的讨论铺天盖地,有价值的观点层出不穷,相关的文章多如牛毛,价格战之前发生过无数次,但如这次的被如此多的人近距离观察,充分讨论,并即时产生影响的,相信是绝无仅有。当我们自觉使用微博等媒体工具,享用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时,也是最容易将微博当做此次电商大战的背景而忽略的,但若我们能转身重新审视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工具时,将会发现,社会化媒体技术才是电商们的命脉所系,价格战之类的问题只是小儿科。

  先看看电子商务是什么

  电子商务本质上还是交易。而交易分为三个阶段,寻找交易对手的交易机会阶段,消费者要找到能提供产品的供应商,生产商要找到有需求的消费者,卖肉的得找想买肉的,买菜的得找菜贩子,消费者与生产商的匹配对接是交易机会阶段。第二步是意见达成,双方就商品质量、价格、交易方式等达成一致意见的谈判阶段。第三步是商品交接,根据第二步达成的一致意见,是货到付款,还是款到发货,是分期付款还是一次性付清,是送货上门还是自提等等,双方实施执行从而完成此次的交易。

电子商务

  京东对苏宁等实体店的优势,很明显,京东的优势在交易机会上,一个实体店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所覆盖的人口数量是有限的,其可能达成交易的机会就更有限,相对而言京东几乎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一个网站可以和上亿的潜在消费者进行交易的匹配,就交易机会而言,一个京东可以抵上苏宁国美等所有实体店(作比较的是交易机会)。有了交易机会,才会有交易达成,盈利的可能。标准化产品的电商大发展,并由此取代实体店的趋势,其趋势的动力就在于交易机会相对于实体店的比较优势。同时交易机会的扩展带来的负面作用是,京东可以获得海量的交易机会,那么易购、库巴、当当等同质化电商为什么不能呢,消费者可以轻易的在他们中间选择一个作为最后的交易对手,电商间在同类商品线上的竞争不可避免。

  在此次的价格战中,京东苏宁们价格战的关键词是比价,也就是同类商品同一型号的,比比谁的价格更低(之中的猫腻等下讨论)。OK,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默认的前提条件,就是消费者已经选定好要购买哪种商品,只等最低价出来,就下单成交。换个说法的意思,就是京东苏宁不干预消费者的交易决策,消费者要在同类商品,比如电视机,选择哪个牌子,哪种型号、尺寸,产品口碑等所需决策信息自己查找并决定。也就是京东苏宁们在交易的意见达成阶段是缺席的。

  交易的商品交接阶段没啥好说的,就此略过。

  可以看到京东与苏宁除了交易机会的差异外,在意见达成阶段是一致的,商品交接阶段可以说是没什么差别,(不同意的话,就忘了商品交接,不影响讨论)京东与苏宁的相似性远大于两者的差异。

  简单了解了电子商务后,再来看社会化媒体技术的应用

  刘强东是社会化媒体技术运用的高手。小强的短短几条微博,引爆此次价格战,吸引大部分的网民参与讨论,占据媒体的大量版面资源,所形成的广告效应与其营销成本巨大反差,充分体现了社会化媒体的特性。利用微博的传播能力,有计划有节奏的传播企业信息,形成广告效应为企业营销服务,网上对此也是赞誉一片。产生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京东的流量爆增,易购爆站,同类电商流量同样是倍增,假设一个问题,如果苏宁国美的实体店没有易购、库巴等电商做辅助,拿实体店的8.15日人流量与京东的访问量对比会是怎样的效果?

  刘强东是社会化媒体技术运用的新手。前面说过,京东与苏宁们的差异在于交易机会,除此之外,基本上没差别。这次的价格战中,京东战前调价,有价无货控制数量,同样商品不同型号,能直接比价的商品数量有限等等,其手段和方式与实体店间的价格战几乎是一样的,并没有由于微博的引入,对价格战有实质性的升级,对苏宁来说,京东就是互联网上的国美。小强与张近东们并没有由于社会化媒体的理解与应用水平不同而形成商城经营模式和思路的不同,雷同的模式表明他们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菜鸟级水平。此次价格战中也充分反映了这个问题,京东的调价,有价无货,有货无法送达,控制比价数量,优惠券兑换门槛等等这些价格战猫腻,在实体店间的价格战中应该算是常规动作,京东照抄同样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其默认前提是,消费者虽有不满意见,但不会造成大的影响,这个前提在实体店环境下是成立的。在价格战造势的时候,小强可以运用微博扩大自己的传播范围,扩大影响力范围,但在消费者表达意见时,就不知微博为何物了。消费者通过微博对京东的各类降价猫腻进行扒皮,并在消费者间相互沟通和传播,生生的将小强从一个大师剥成一个骗子。小强A面大师B面骗子非常生动的为我们展示社会化媒体生猛的传播效果。

  刘强东对于社会化媒体技术运用可以说只限于广告技术的升级,将社会化媒体技术运用到电子商务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苏宁们将京东作为自己的方向和希望显然是表错情了。当然这之中微博的自我进化要负一部分责任,对信息的有效分类和高效传播本应其早该实现的功能,但不着边际的试错……懒的吐槽。社会化媒体技术的效率影响对其应用水平,当然包括电子商务的自我进化进程。

  利用社会化媒体技术,消费者快速获取商品的相关资讯,功能特点,产品测评,使用者体验,口碑,生产商等一系列的信息内容,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抉择哪种商品所需的决策信息已经部分实现电子化,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影响和获取该商品的真实价值信息,并对其进行有效评估,从而指导自己进行交易决策。生产商同样通过社会化媒体,向外传播自己的产品信息,企业品牌等,也可以与消费者直接沟通,对产品设计生产,企业经营等方面进行共同探讨。这些应用都不算异想天开,很正常的应用实践。

  当然在实际中,消费者的互联网认知水平千差万别,对微博的运用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同样也有无数的生产商,其对社会化媒体的意识,技术,能力也都各有差异。除了消费者和生产商外,中间还有供应商这一环节,供应商可能是分销商,也可能是生产商自身。苏宁国美们作为实体店分销商,一头连着上亿的消费者,另一端接着千万的生产商,京东则是一端是网民,一端是生产商,有能力的生产商则是与网民直接对接。

  苏宁国美实体店传统的分销模式能够作为消费者与生产商间的桥梁,为他们创造价值,获取利润,保持高增长。在当下,他们共同的困惑在于分销商的价值在哪里,如何体现,由于京东与他们只有交易机会的差异,本质是一样的,这样的困惑同样适合于京东。作为消费者,你们默认我们已经完成对商品的价值判断,只等价格确定后,就可以下单交易,那么为何要选择你们呢,为何不直接选择商品的生产商,反而要经过你们分销商之手,你们的价值体现在哪里?这个问题是电商们的必答题。

  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苏宁自我进化的路径可以是,用社会化媒体技术对自身进行升级,在此基础上提升消费者与生产商的社会化媒体技术利用水平。首先是实体店的互联网化,易购已经可以在交易机会上弥补实体店上的不足,现在切入到交易的意见达成阶段,帮助消费者利用互联网汇集相关商品的资讯,性能比较,使用体验,口碑,产品对比等等,协助消费者在实体店上就可以完成对商品的价值评价,真心帮助消费者选择最适合的商品(而不是为了成交而推荐)。有此基础,非网民亦可在实体店享用互联网技术进步带来的资讯便利,这是分销商对消费者的价值之一。同样互联网化的实体店可以缩短生产商与消费者的沟通渠道,帮助他们建立直接的联系,消费者的需求和建议可以直接反馈到生产商,这就有了孕育新的商业模式的可能,消费者的团购聚合,定制,还包括消费者参与生产商的产品创新,营销及企业经营都成为可能。帮助提升生产商的互联网技术使用水平,这同样是分销商的价值之一。

  社会化媒体技术对交易的提升远不止上述内容,京东的自我进化,苏宁的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能否抓住社会化媒体技术这个关键,将会影响他们自身进化进程及能否成功。

  关于价格战

  如果说价格等同于商品价值的话,那么价格下跌等价于商品价值的贬值。商品价值贬值有两种情形,一种对消费者而言,商品价值在贬值,比如技术将被淘汰产品,二手商品,临近保质期的商品,偷工减料的商品等,另一种对供应商而言,对商品价值评估在降低,当需求资金时,110元的库存对其来说相当于100元的现金,那么降价能换来现金,供应商也是乐意的。其他的价格补贴导致的降价,也是同样的道理,不管以何种理由降价,只要达成交易,就表明供应商对促销商品的价值是认可的,否则就不会有交易成功的可能。所以当你相信跳楼价,清仓价时,供应商就可以给你天天表演跳楼,每天都清仓一次,因为成交的价格就是其可接受的商品价值。

  我们也可以很容易看出,降价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供应商手里,何时降价,降价多少,以何种方式降价供应商都可以自由掌控。所以价格战最大的受益方很大可能是参与者,供应商不会没有缘由的参与价格战,只听过企业通过价格战迅速占领市场,规模扩大,没有说由于对消费者让利过多而导致企业倒闭的。

  频繁的价格战最大的埋单者是消费者,发起价格战的供应商只会是受益多少的问题,对于被迫应战的生产商同样不是最大受害者,当价格被降低,生产商没必要自己亏本卖血去养肥供应商,对价格战的预期,合理的方式是对产品进行微小改动,作为新产品标高价推出市场,或者对原有型号进行合理的减料,电源线由2米配置改为1.2米等,诸如此类小动作,消费者只有被动接受的份。价格战对消费者的伤害是即时性的,根本不用等到供应商占据所谓的垄断地位。

  苏宁京东们当然对价格战的猫腻门儿清,一听说价格战有的打,当然是毅然跳进“火炕”,唯恐自己错过此类的好事。当然从个人角度来说,苏宁国美实体店还不具备服务网民的条件下,如此炒热电子商务概念,炒作时机是值的商榷的。当然苏宁们的重心若是易购,那么与京东的价格战随时可以打,打多久都行,对于同质化电商来说,相互间的流量竞争是宿命,价格战可以带来巨大流量,何乐而不为。若是这种策略,那也就搬板凳看戏,苏宁放弃自己的主场,将电子商务的桥头堡实体店弃而不用,跑到对方地盘与对手缠斗,错失自我进化蜕变的时机。

  前面讨论过,电商可以轻易获得大量的交易机会,也就很容易失去交易机会,从这点上来说,销售同类产品的电商同质化是很严重的,对交易机会的竞争,也就是流量的争夺是异常激烈的,当这个行业频繁的用价格战作为竞争手段时,只能表明企业的无奈和困顿,大家的基因是相同的,无论做何种努力,对手都可以模仿的惟妙惟肖,相互间形成不了差异化的竞争,同时迫于压力,又得保持高速发展,唯有通过价格战的鸡血,忽悠更多的人入场,以保持各自的“希望”。这次价格战所预想的对象大概就是逛实体店的同时不怎么利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群体。价格战是企业经营困境的反映,而非价格战造成企业经营困难。

  一分钱一分货,合理的价格战是有助于优胜劣汰的,但当把精力放在耍小聪明,让自己在与消费者博弈时占点便宜,这样的作法与他们口头上所推崇的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这样的行为还受到推崇和鼓励,真是悲哀。不过值的庆幸的一点是,技术的进一步使用,将会让消费者、供应商、生产商的注意力逐步集中到商品的真实价值评估上。

  如果说电商仅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提供便利的交易机会阶段,那么电商间对交易机会的争夺,对流量的竞争几乎是必然的。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技术对交易意见达成阶段进行提升,从而建立与消费者的新型关系与商业模式。京东与苏宁们作为分销商,需要考虑在消费者与生产商可以充分沟通的情形下,如何体现自身的价值,得以在产业链中寻得一席之地。

  来源:sbumblebee投稿,原文链接

2012年8月21日星期二

360搜索引擎正式上线

  据新浪科技报道360搜索今日起已经成为360网址导航的默认搜索引擎,360弃用合作多年的谷歌,把流量导入自己的搜索引擎,这导致谷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降低,易观国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第2季度中国搜索引擎运营商市场份额中,百度占到78.6%,谷歌中国占据15.7%。

  360搜索流量大增

  来自多家网站的数据显示,虽然360搜索刚刚上线5天,但已经显露出强劲的流量增势。对于用户最为关心的搜索质量问题,来自竞争对手搜狗的评测报告称,360搜索整体效果略优于搜搜,但落后于百度、谷歌和搜狗。其中,360搜索在热词查询上效果较好,和百度、搜狗持平,明显好于谷歌和搜搜;而在长尾词效果上目前表现还较差。

  这份报告的评测方法是,随机抽取90个查询词,根据查询词背后的用户需求,判断某条结果的质量,用不同的分值表示结果的好坏程度,最终采用DCG的方式给出评价指标。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评测报告出炉离360搜索推出尚不足24小时。

360搜索引擎正式上线

  搅动中国搜索引擎格局

  2010年谷歌宣告退出中国以后,原本谷歌百度二虎相争的竞争格局开始被打破。谷歌的流量一落千丈,百度侵蚀了谷歌中国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易观国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第2季度中国搜索引擎运营商市场份额中,百度占到78.6%,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谷歌中国占据15.7%,而搜狗仅占2.9%。

  不过,搜狗曾多次引用CNZZ的数据宣称自己超过谷歌,是中国第二大搜索引擎,使用率超过10%。

  破解流量变现难题

  一直以来,360最大的伤痛莫过于巨大的流量难以变现。第一季度财报显示,360产品的月度活跃用户数为4.11亿,旗下浏览器的市场渗透率达到62%,月度活跃用户高达2.73亿,相比之下营收却仅有6930万美元。

  未来的搜索引擎大战,360不能输。这一次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其搜索引擎推出前,360已经在搜索最重要的变现环节——广告平台上做了许多努力。

  从2012年5月到8月的数月间,360连续上线了“360广告平台”(ad.360.cn)、“360点睛营销平台”(e.360.cn)和“360效果联盟”(union.360.cn)等三大广告平台。

  “360广告平台”专门售卖网址导航首页名站区下方区域的文字链广告,计费方式是CPM+CPC(按照展示次数和点击数收费)。

  “360点睛营销平台”售卖网址导航首页的“猜你喜欢”文字链广告和影视频道、购物频道等子频道的图片广告,计费方式是CPC(按照点击数收费)。

  “360效果联盟”则是360基于精准投放的CPS广告联盟,按照实际成交效果计费。广告位包括:导航首页、购物、返利、奢侈品、团购、教育搜索、购物搜索、初见等。

  业内人士表示,360陆续上线众多广告平台,不仅仅是为了提升网址导航变现的能力,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为搜索引擎的商业化做技术储备,同时积累广告客户,使其能够从导航广告平滑的过度到搜索广告中。

360弃用谷歌自建搜索引擎

  360搜索(so.360.cn)今日起已经成为360网址导航(hao.360.cn)的默认搜索引擎,360弃用合作多年的谷歌,把流量导入自己的搜索引擎,这导致谷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降低,易观国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第2季度中国搜索引擎运营商市场份额中,百度占到78.6%,谷歌中国占据15.7%。

  来自多家网站的数据显示,虽然360搜索刚刚上线5天,但已经显露出强劲的流量增势。科技资讯网站“站长之家”和手机交流社区“安卓论坛”公布的数据显示,360搜索已经成为超过搜狗,成为仅次于百度的第二大流量来源。

  事实上,360进军搜索并非偶然。360的前身为即为社区搜索引擎“奇虎”,之后虽然业务重点转向安全领域,但搜索的团队完整保留下来,搜索方面的技术也在持续研发。

  同时,360董事长周鸿�也与搜索有着深厚的渊源。他曾经创办了中文上网服务网站3721,后在2003年将其卖给雅虎,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在周鸿�看来,360综合搜索是网址导航的功能延伸,也是360开放平台的组成部分。

  “大家使用搜索,是为了给问题找答案,但没有任何搜索引擎能完美回答所有的问题。”周鸿�说,360做的是这样一个搜索平台,用户可以在不同引擎之间毫不费力地互相切换,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对于用户最为关心的搜索质量问题,来自竞争对手搜狗的评测报告称,360搜索整体效果略优于搜搜,但落后于百度、谷歌和搜狗。其中,360搜索在热词查询上效果较好,和百度、搜狗持平,明显好于谷歌和搜搜;而在长尾词效果上目前表现还较差。

  这份报告的评测方法是,随机抽取90个查询词,根据查询词背后的用户需求,判断某条结果的质量,用不同的分值表示结果的好坏程度,最终采用DCG的方式给出评价指标。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评测报告出炉离360搜索推出尚不足24小时。刚刚出世的360搜索质量就已经超过经营6年多的腾讯搜搜。

2012年8月20日星期一

扯淡的社交招聘

  本人在互联网营销行业混迹多年,自认为深谙互联网规则,五年前我曾在博客上发表《“智联和英才”——你为什么陷入困境 ?》一文,算是我早期对于网络招聘行业的一点看法。如今五年过去,在这五年中,网络招聘行业发生了一些变化,看到有所谓的“社交招聘”冲击传统网络招聘行业的“传闻”,在这里我再提笔写一写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之所以时隔五年又重提网络招聘这个行当,是因为最近看到这样一条软文《大街网透露将逆市融资数千万美元》,不得不说这是一篇质量很差的软文,也许是报社的实习生练笔之作吧。

  文中提到的几点内容,我来抛出我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也希望大家都能就这个问题讨论讨论。

  (1)中国版的LinkedIn还是中国版的爱忽悠?

  文中用LinkedIn详尽的财务数据想要说明,商务社交、社交招聘前途无量,是的,LinkedIn的强劲表现确实值得称道,但是LinkedIn的表现跟大街网有毛关系?LinkedIn是在美国的互联网环境中成长的,而中国的实际情况却是,商务社交、社交招聘这一套中国用户不买账。早期的若邻网、天际网,近期的优士网,没有一个能在商务社交上创造出中国式的成功,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而看看前程无忧最近的财务报表,前程无忧2012年第二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3.604亿元(约合5670万美元),同比增长8.4%;净利润为人民币1.146亿元(约合18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8350万元增长37.3%.这样的财务表现,证明了网络招聘在中国的模式还是前程无忧等传统招聘网站的模式,前程无忧作为中国唯一在美国上市的招聘网站,它的表现才是代表了中国网络招聘的现状。

  在商务社交和传统网络招聘的交锋中,有的人喜欢用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的表现来鼓吹社交招聘是如何优于传统网络招聘,但是从来没有人用前程无忧的表现来做例子。为什么?因为前程无忧的表现证明了,在中国的环境下,传统网络招聘从来没有给过所谓商务社交、社交招聘任何机会,因为一旦中国人有老外那样的所谓商务社交网络的使用习惯,前程无忧这样的招聘网站拥有的资源可以迅速的做出一个中国版的LinkedIn,千万别低估了传统网络招聘网站的创新性和行动力。

  喜欢用国外成功的模式来包装自己的,一般是出于忽悠投资的需要,拿到投资后,能不能做成功那就另说了。这就是所谓“一个人缺什么,就喜欢去表现什么”。

  (2)数据公司还是购买数据的公司?

  文中提到大街网注册用户数达到1500万,是第二名的至少3倍。不知道这个第二名是指谁,但是我知道的是这个第一名至少应该是人人网。当然,有人会说人人网不是商务社交这个概念,不能算在内。我们姑且相信这1500万是真实的数据,但是这1500万的含金量却是低得可以,因为多数用户属于僵尸用户,这个跟其用户积累的方式有关,根据我之前一个刚从大街网离职的朋友向我透露的,大街网的所谓用户积累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完成的:

  第一种方式:通过人人网获取到的大量用户,这个应该是其用户来源的主要渠道。大街网创始人王秀娟原先是从千橡互动(人人网的实际东家)的CMO,通过人人网的渠道向人人网的注册用户发送具有诱惑注册的站内信和邮件,从而获得大量的注册用户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这样获取的用户,活跃度可想而知的低。(其也在新浪微博做相关应用来获取微博用户信息,这里归为一类吧)

  第二种方式:用户注册的时候诱骗其相关的同学、朋友注册。当用户在大街网上注册的时候,大街网会要求用户再填写其同学、朋友的邮箱,邀请其同学朋友来进行个人评价(懂招聘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评价没有一个HR会认可的,但是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这样又获得了一层用户的关系。但是你我都可以想象的是,这样被诱骗注册的用户很难成为网站的忠实用户,顶多就是“一次足迹用户”。关于这种方式的弊端,有网友在博客中进行了披露《Darren求职记》。

  第三种方式:通过招聘校园大使,让校园大使收集该校学生个人信息。据我所知,校园大使只需要获取学生个人的姓名、手机、专业即算完成一个用户的收集。而这种方式必然导致很多用户根本不知道这样一个网站拥有了他们的个人信息。

  第四种方式:通过发布名企的校园招聘信息获取注册用户,据我观察,大街网真正拥有的通过大街网接收简历的名企很少,多数是通过转载前程无忧等网站的名企校园招聘信息,然后将有些企业的实际接收简历的邮箱或者网址隐藏,迫使个人用户注册。

  那么为什么我会得出多数用户属于僵尸用户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大街网的网站信息流来获取。如果不是僵尸用户,按照正常逻辑,按照现有1500万注册用户的数据,我们假定其有30%的活跃用户(这里活跃用户的定义为至少三天访问一次网站),那么每天应该至少有40万左右的用户访问。我们来看一段数据,大街网所转载的一条招聘信息《欧莱雅(中国)销售管培生2012招聘补招》,2012年06月11日 至 2012年07月11日期间的参与者人数只有1847人(这里的参与者的意思实际上就是注册用户登录以后点击“网申地址”按钮的实际计数),如下截图为证:

  那么看到这条信息的用户平均每天62人左右,这样的信息浏览量和注册用户1500万的数据不符。

  另外,我们再来看看大街网的所谓公司交流区的用户活跃度。这个公司交流区的作用应该是给学生用户求职交流、企业与学生互动上的。但是我随便在大街网上找两个传统校园招聘的热门公司交流区,其用户贡献的内容少得可怜:

  欧莱雅交流区:从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总共只有不到100个主题,这其中还包括了其网站自身马甲从其他网站拷贝的内容以及转发的公司招聘信息。

  普华永道交流区:从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总共只有不到160个主题左右,这其中还包括了其网站自身马甲从其他网站拷贝的内容以及转发的公司招聘信息。

  其另外两个功能频道:职业圈、校友圈,也都是属于这种情况,有华丽的僵尸注册用户数据,但是缺少真正的互动交流。

  (3)收入在增长还是成本在增长?

  文中提到了大街网的2012年的收入比2011年增长了10倍, 2013年收入将达到1亿元人民币,也将扭亏。拜托,这样的描述给傻子看才会相信。至少得告诉人家你2011年实际收入是多少,2012年的收入是多少,给出具体数字,我们大家会计算到底是不是十倍。2013年收入将达到1亿元人民币,拜托,没人看得见你的财务报表但并不表明就可以胡扯乱造。

  (4)号称占领学生占白领,实则两头都不占

  文中引用了全球雇主品牌调研机构Univer-sum中国区副总裁吴刚透露的信息,根据该公司对中国100所高校的多年调研,大街网已经成为高校招聘的第一平台,其基于社交关系的互动性和粘性都非常高。不过据我所知,这两年Univer-sum对中国大学生雇主品牌的网络调研问卷并无学生获取招聘信息渠道这一项的调查,那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适度的媒体公关宣传是可以的,但是请靠谱一点,现在这个阶段你就敢说你是第一了,也不看看背后的逻辑是否走得通。

  (5)一直在融资,每次千万美金,到底是多少美金?

  文中最后提到“大街网上一次融资是在2011年7月,获得了富达、新东方、和通三家机构的千万美金级融资,这也是当年来国内商务社交网络一笔大的投资,也是美国上市公司新东方涉足互联网领域的初次投资。那个时候大街网的用户只有600万左右,而此次融资大街网的用户数已经翻了不止一倍。”

  熟悉投资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所谓千万美金级融资,没有报具体数字,都是猫腻大大的。我只能说新东方做投资还是处于积累错误经验的阶段。现在又报出来要融资,还要逆势IPO,能不能找靠谱一点的角度来写软文啊?

  来源:投稿,作者笔名:比孔明出山晚3年

产品需求背后的用户动机

  在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产品设计时,产品负责人需要透过简单的需求现象,寻找用户针对这种需求的行为动机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服务用户的目的。

  • 当我们使用 Foursquare、街旁签到时,这一行为有什么目的?
  • 当我们在知乎上回答问题时,我们的动机是什么?
  • 我们为什么会积极支持 Kickstarter 上的项目?

  用户需求与用户动机

  UCD(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可以说是当前产品构建时,最流行的一种设计思想。这种方法的核心思路是:用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用户知道自己为什么使用一款产品、很清楚自己想要的功能是什么、自己已有偏好的使用习惯,在进行产品开发时,应该将用户的参与纳入到开发的每一个阶段。围绕用户的需求来进行产品的设计,而不是强迫用户改变他们的使用习惯来适应软件开发者的想法。

  对于设计师来说,这不仅要求他们分析和预测用户可能会如何使用产品,更重要的是要在真实的使用环境下、利用实际用户的反馈来对自己的假设进行验证。这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对于产品设计人员来说,弄清新用户使用产品的感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一个问题是,用户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他们对自己的需求了解到什么程度?

  福特汽车创始人 - 亨利福特的一句名言常常被人们作为反面案例引用:“如果听用户的,我们根本造不出汽车来,用户就是需要一匹快马。”苹果已故 CEO Steve Jobs 也有类似的言论。在他们看来,只听从用户反馈的需求,永远无法做出优秀的产品,Digg 的陨落就是一个盲目听从用户反馈的最好反例。这样的观点其实也很容易理解,用户毕竟不是专家,他可能对于某个产品的某个功能有自己的需求和期望,但出于对产品设计细节的不了解,他们的反馈也许并不是该功能的最好实现方式,也不足以作为产品下一步怎么走的直接依据。

  产品策划的最根本问题是什么?Axure 中文社区负责人、著名用户体验设计师尹广磊认为,我们不能光谈需求,而应该谈产品的解决方案与用户需求到底有什么关系。用户动机才是在用户需求与解决方案之间建立联系的最有效途径,这也是产品设计人员最重要的任务。就像警察办案一样,有时候看似得到了合理的人证、物证,但还要解释通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如果犯罪动机解释不通,这个案子可能就不能草草定案。

  用户需要一匹快马,我们给他们培养更快的马就行了吗?对于赛马相关行业来说也许如此,但他们这一需求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在这个简单的例子里,大多数用户对快马的需求的最根本动机归根到底,只是想要更快的到达目的地而已,而具体通过什么样的工具实现并不重要。在更广泛的产品设计领域,这意味着,我们不该仅仅单纯接受用户的各种功能需求、意见反馈,而应真正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分析其宣称的“需求”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动机。这才可谓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回头看看,苹果真的不在乎用户的反馈吗?表面看起来似乎如此,但其之所以被誉以行业创新者的形象,并不仅仅来自于天才的设计灵感,而也在于其从用户的动机、而非从用户直接反馈的需求出发的产品思路。

  如何挖掘用户动机

  如果用户无法直接反映他们的动机的话,产品开发人员该如何把握他们的反馈呢?MIUI 产品经理许斐认为,虽然用户的动机往往不会直接展现出来,但我们可以依然从他们的行为和反馈中进行推断和验证。

  对于 MIUI 来说,用户曾经反映过这样一个问题:是否能够在删除一个应用时,自动用后面的应用图标补上空位。对于这个反馈,该如何处理?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当然是直接引入这个功能,但这真的是用户想要的吗?

  但对于更细致的产品人来说,其首先要做的是分析用户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用户之所以提出这个需求,主要来自于其对于 iOS 系统的使用习惯(在 iOS 上,当用户删除一个应用后,后面的应用图标会自动补上之前的位置,以保持桌面的整齐,而这正是用户所提到的场景),但 Android 上并没有这个特性。对于用户来说,其实际上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应用图标排列整齐性的问题,他不想在原来的位置留下空隙。

  对于实际解决用户的反馈,应在获知用户反馈背后隐藏的动机后进行。对于更方便整理手机桌面的这个动机,用户所要求的 iOS 式方法是否适合直接引入 Android 为基础的 MIUI 上呢?这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特性问题,由于有桌面插件 Widget 的存在,Android 的桌面不仅仅只像 iOS 那样是一个应用的列表,而是一个丰富信息的展示空间,用户有很大的灵活性来自由排布自己的应用图标和插件,比如在一个 2X2 的时钟插件旁边不填满图标,选择留空,而在插件下方放置八个应用图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照搬 iOS 的自动补齐方式,对于插件系统的排布无疑会造成问题。

产品需求背后的用户动机

  MIUI 最终分析认为,用户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希望图标会自动补位,但确实偶尔会有这样的使用场景。因此 MIUI 提供了一个特殊模式,当桌面进入编辑模式的时候,用户摇三下手机,图标间的空位会自动补上;但是在正常桌面状态下,保持 Android 的桌面特点。相比单纯的采纳或拒绝用户的反馈,这可以说是一个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

  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用户虽然可能缺少专业知识,但在动机的驱动下,在进行选择时,很多人完全能够做出理性的决策。虽然其外在的行为和言语反馈不能够直接为产品人提供直接的创新线索,但用户不会毫无道理的去做一些事情,其深层的动机是一个产品是否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这一概念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在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产品设计时,产品负责人需要透过表面的用户需求,寻找用户这种需求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服务用户的目的。

  来源:极客公园投稿,原文链接

2012年8月18日星期六

小米手机用户的使用体验

  最近看到各种智能手机刷新闻,常常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小米即使不是主角,往往也会在文章中被顺便提及作为比较对象,可见小米的强势和品牌知名度。从去年12月1日买到小米手机开始,一直用到现在,一直想写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因为很多新闻里描述的小米往往态度不够亲民,流于新闻稿,而远离用户真实感受。

  小米2明天就出场了,1年过去了,作为小米前10万名用户,感觉小米在这一年内还是紧紧抓住了眼球和实际性价比。虽然后续相类似配置,更低价手机不断涌现。而真实的用户心理是什么?笔者希望可以给其他手机厂家一点启发。

  1.为什么购买小米手机?

  作为一个国内三线城市(四川泸州市)的互联网从业�丝,一直准备购买智能手机。当时来说,笔者家人早就用上一系列苹果产品,从iPhone到iPad,Mac,但是,笔者一直不真正喜欢苹果的产品。一是觉得太贵。二是真心觉得很多不方便。尤其是在越狱和不越狱之间折腾。因为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是越狱高手,也没有心情折腾。另外,笔者也不太愿意为应用付钱。(不是绝对不付,但是,很少很少。),另外因为从业互联网,笔者也需要了解和接触安卓的东西。所以,笔者的选择肯定是谷歌安卓系统了。

  但是安卓系统手机不少,当时千元以下的手机已经有一些了。而笔者本来的预算也只是一千元。但是,那些千元手机始终难以吸引笔者积极主动购买。因为当时的内存只有512M,笔者很担心后续的程序运行不了。而这个时候,小米正好有更确实的消息传来,最后公布的价格是2000元。但是,配置总体比较满意。因为当时感觉接近顶级配置,所以,笔者愿意提高一千元的预算。

  2.小米手机当时的优势。

  最明显的优势还是配置高,价格低。这样的感觉绝对不是因为所谓的“发烧友手机”的广告。而是当时其他厂家根本不愿意退出性价比更高的安卓手机,因为他们有线下渠道等成本。而小米的MIUI,团队的品牌度,相关应用等都足够有优势。在二千元的价位,当时的小米是笔者感觉最好的选择。所以,当时的热潮不是虚构,而是大量用户真实的需要。当笔者在12月1日拿到手机后,还以为自己是泸州市第一个拿到小米手机的,结果后来才发现,泸州已经有几十人在前面拿到了。而当时,各种媒体和舆论,网友质疑小米的销量,说是没有人看到有小米的用户,在地铁也没有看到云云。其实当时最被吸引的用户是在二三线城市。因为在大城市,明确知道智能手机,并且有明确需求的人往往就早购买了苹果。比如在四川省会成都的朋友圈,没有用苹果基本你就out了。但是,在泸州这样的三线城市,大部分人除了收入最高的那群体以外,大部分人并没有感觉到智能手机的必要性。而感觉到了差异,有明确需求的人群,就是笔者这样相对熟悉网络购物,关注互联网新闻,并且预算不足购买苹果的人。

  而小米的定价十分准确。二千笔者觉得不便宜,但是又能接受。因为和小米一比,其他手机都像暴利。配置甚至还远远不如小米,更不用说和小米的品质比了。

  3.使用小米中真实的问题。

  首先是照相很差。相对来说,小米手机没有前置摄像头不说。实际照相效果真的不行。但是,因为笔者不是太在乎这一块,所以还能接受。

  其次,重启问题。有1个月重新启动了3-4次。现在基本没有遇到重启了。估计是因为MIUI优化了。后来在网上查了下才知道,重启并非小米的独有问题,而是安卓本身存在一定问题。所以,这个也能接受。

  开始一直没有遇到发热问题,结果在用了大半年以后,这段时间遇到3次发热的情况。

  电池问题也是一个因素。实际用1天也比较紧张。但是,因为小米的电池已经是现在比较大的了,而且是可换的。所以,这方面也能接受。

  重要的通话质量也曾经很差。开始拿到小米的时候,通话质量真的不太理想。但是,后续因为更新升级,现在通话质量笔者感觉没有问题了。

  有个版本对360手机卫士曾经做了某种限制。这点让笔者不舒服。我的手机不需要小米来决定我用什么安全软件。

  4.其他手机为什么无法像小米一样吸引我们?

  因为小米是真正的互联网品牌。而其他家最多做到了是互联网产品。甚至连互联网产品都不是。还是老观念,对用户各种限制。

  上面的问题虽然笔者可以接受,但是其他用户不一定能接受。但是,在网络上,真正购买了小米,使用了小米的用户为什么很少真正说小米不好?其他手机为什么难以真正构成威胁,或者动摇之前的小米购买者?

  比如,魅族手机虽然晚出半年,而且有忠心的粉丝。但是其缺点之一就是电池不能拆卸。因为我们可以想到,现在电池不够用。那么电池不行了还可以换一块。甚至是电池如果出现更大的,那么花点钱换个大的,不用一天一充,也是可以接受的。而魅族自己封死了这块,无论什么理由,就难以让死忠粉丝以外的用户接受和理解了。

  而盛大手机也是可以拆卸电池的,但是根本没有宣传好这一点。虽然这是微不足道的一点。

  另外,盛大手机绑定大量自己的应用不说,居然犯了和以前阿里云手机同样的错误,这些应用用户删除不了。让用户产生巨大的挫败感和反感。如果这些应用是用户需要的,用户自然会用。如果不是用户需要的,那么用户在街上花50-100元找人刷机,连系统都不是你的了。而且用户会严重反感这个品牌,怎么会口碑传播?别看小米在网络上被骂惨,但是真正购买了小米,使用了小米的人,往往却会向朋友推荐购买。这是魅族和盛大没有搞懂的地方。

  另外,小米可以方便的自由刷机。事实上,笔者对刷机根本没有兴趣。但是,小米这样开放的态度让我们放心。而阿里云,魅族,盛大这些手机,那种态度让我们生疑。最后换来就是销量反而不大。无法取信用户,损害的其实是厂家自己的利益。

  按照道理说,这些要做并不难。但是其他厂家并不是真正的互联网品牌,只懂得堆砌硬件。所以,想法就不同。而目前网络上及时响应,购买安卓手机的用户,恰恰是类似我这样,不懂手机,不想刷机,但是对互联网有一定了解,网络购买经验丰富,很在意性价比的人。

  还有一点,小米是笔者知道的第一家主动细致公布所有配置的手机厂家。之前有没有笔者不知道,但是,起码宣传力度不够。而小米这样公开的方式,让人觉得放心。其他厂家后来才慢慢学会,而且往往还做得不彻底。我们不是手机专家,也没有时间没有兴趣成为手机专家。有一定选择能力的我们,在意的是一种态度,可信任的态度。

  小米做的一切,看似简单,实际并不容易。就其开放的态度,的确需要一家创业型的公司才会有。就好比哥伦布竖起鸡蛋一样,没有做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很难做到。等到哥伦布把鸡蛋敲破一头,成功竖立的时候,大家又认为太容易。在笔者这样的用户心里,感觉那些品牌还距离小米这样的互联网品牌很远。因为根本没有集中我们需求的痛点。

  真正对小米构成威胁的是360特供机,因为足够低价。

  360特供机的厂家本身并不懂互联网。但是在360的作用下,开始按照互联网的模式来操作和相互配合。比如在产品的配置公布上,产品定价和销售方式上,开始接近互联网品牌。以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魅族为例,价格高了。因为愿意花3000元买手机的人,往往很多已经购买苹果。至少这个群体没有二千元阶段的群体这样大。而降低配置买1299的版本,又显得容易落伍,而且并不是互联网品牌,开放度不够。这些问题在360特供机上同样存在,比如,系统不够MIUI那样好,开放性也不够,但是,因为360特供机的价格,抢先开发了千元用户群体,一俊遮百丑,也打中了用户需求的痛点。

  在去年12月的时候,笔者在知乎曾经预测过小米手机在今年6月底的销量是500万台,当时大部分人在那里预计是30万台,或者60万台居多。不过,笔者因为没有预计到小米的产品受到零件的时间限制,后期手机厂家的快速跟进和价格阻击破坏等。所以,和最后小米300多万台的销量还是有点距离。但是,在米2快要到来的时候,还有谁会怀疑米2可以卖500万台以上吗? 如果小米手机的模式真的不对,手机真的不好,其他手机厂家不会疯狂来跟随和阻击。投行更不是傻子,几年不能退出的投资不是那么容易投下的。

  所以,笔者希望更多的厂家能来和小米学学,放弃一些老套的绑定用户的想法,看看自己和小米模式相比,还差那些点。市场上选择更多,我们消费者才最获益。

  最后因为笔者已经购买了小米1,所以不会购买米2,还准备用几年呢。但是,就像以前笔者免费送小米F码一样,笔者会把自己比较认同的小米手机告诉亲戚朋友,劝他们买。这不就是互联网品牌的特质之一吗? 只有做得足够好,才有这样的效果光坏。

  而明天,有多少手机会成为真正的互联网品牌呢?

  来源:投稿,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