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1日星期六

怎样打造高性能的移动用户体验

  在人际关系中,良好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人们愿意在彼此身上寻求信任与诚实,并期望在接下来的经历中重现和增强这些好感。同样的道理也体现在移动应用或互联网产品中。在打造良好的品牌信誉及其与终端用户之间持久信任关系的过程中,“设计”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用户的期望中,移动应用应该是准确、友好和高效的。然而,移动设备自身的局限性确实为产品的设计带来了不少挑战。要打造值得信赖的移动应用用户体验,产品在性能方面的表现是极其重要的关键因素。

   本文中,我们将对移动应用的设计与性能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并了解七个相关的设计准则。这些准则都是我们团队在各类移动应用实际项目中逐渐总结归纳出来的 ;希望它们同样可以帮助大家在落产品实需求的同时,从性能的角度更加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

移动应用的性能表现

  人们需要通过移动应用在某种场景中完成一定的需求目标,例如提升效率、舒适度,或是单纯的找找乐子。“功效”是移动应用的一个核心因素,它们必须够快够稳定,才能在各种充满变数的使用场景中有效的提供功能与价值。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时常发现,对于很多移动应用来说,设计和开发周期却始于对视觉外观的强烈诉求:“ 它看上去必须很棒!” 诚然,出色的视觉风格可以通过优秀的第一印象来吸引用户,但是要想让一款应用得到用户长久的青睐,每个方面的质量和表现都含糊不得,尤其是在性能方面。中看不中用的产品只会破坏它自己的信誉,用户很快就会察觉其缓慢的运行速度,甚至会因为难以忍受的加载时间或频繁的崩溃而认为这款应用根本无法使用;这对产品的可用性和品牌感知都是极大的损害。在用户的期望中,一款应用必须首先具有快速的响应性,否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在App Store中得到差评,安装率少的可怜。

  下图是Twitter与Cookmate两款应用的界面对比;抛开用户基础方面的因素,即使拥有炫目的视觉效果, Cookmate的用户打分和评价也无法超越界面简洁朴素的Twitter客户端。

怎样打造高性能的移动用户体验

性能表现与品牌差异

  产品的每个方面都会影响品牌感知。通常情况下,用户的要求很简单,他们只想找到最合适的工具,来帮助他们切实改善生活中的某些方面。要使自己的产品在缤纷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树立起品牌,并真正的吸引用户,你的应用必须在某些方面强于对手,或是拥有其他应用所不具备的特色。作为移动用户体验中的重要元素,优异的性能表现会直接帮助你的应用在品牌层面超越其他同类产品。进一步说,如果你能攻克某些技术挑战, 使相关的特色功能可以流畅稳定的运行,那么这绝对会成为你的产品中难以被复制的独特卖点。

  关于这一点,Flickr的iPhone应用是个不错的例子。Flickr曾经在他的主站中宣称,他们的应用有两大目标:一方面帮助用户展示他们照片,另外还会提供全新的组织照片与视频的方式。他们的应用确实很好的做到了这两点,有效的提升了品牌信誉度。

怎样打造高性能的移动用户体验

  所以,在规划你的应用产品时,有必要首先对市场进行分析,并问自己两个问题:

  • 我们的应用与竞争对手相比有哪些不同?
  • 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做的比竞争对手更好?

  明确了这些方向性的问题之后,再将注意力放在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上。

性能表现与设计

  无论打造怎样的产品,正确的方式方法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人们制定设计与工程准则的初衷。一款汽车的设计会影响到它的空气动力表现;一座桥梁,除了要有漂亮的外观,对风力及交通负载的承受能力也是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核心因素。同样的道理也体现在移动应用的设计当中。对设计方案的选择会影响到应用的各个方面,包括内容呈现、交互性、视觉外观,以及最重要的一点——性能表现。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产品团队会将性能表现方面的责任丢给技术开发人员;这种传统观念所造成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很多涉及到性能方面的潜在问题只有在设计流程的尾声、开发环节的初期才会暴露出来。实际上,技术开发方面的相关角色应该在产品创意初期就适度的介入到项目中来,保持对设计方案的技术可行性评审。

  接下来要提到的一些与用户界面性能表现相关的要素,以及本文后半部分将要介绍到的七个设计准则,会帮助大家一点点认识到,移动应用的性能表现绝不仅是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它与设计之间关联也是相当密切的。

移动应用用户界面中的性能要素

  用户对移动应用的性能表现的感知来自多方面,包括启动速度、界面加载时间、动画效果的流畅程度、对交互行为的响应时间、出错状况等。下面的示意图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些要素:应用(包括视觉图像、交互方式、内容、功能、代码算法等)在一定的硬件条件下(CPU、屏幕尺寸等)运行在某个系统平台(iOS或Android) 的移动设备中。对于很多应用来说,它们还需要通过网络(LTE、3G、2G)与服务器端进行后台连接。图中上面 两块红色区域所代表的,是一款移动应用产品中最容易受到设计与开发决策影响的部分。下面两块灰色区域,属于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牵制性因素。

怎样打造高性能的移动用户体验

  对于图中所示的每项因素的决策,都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表现。任何形式的组合、增强(例如高级的 视觉效果)或限制(例如糟糕的网络连接状况)都会增加产品复杂度,降低性能,破坏用户体验。举例来说,如果为了增强视觉效果,应用必须在缓慢的网速情况下,连接后台服务器以获取更多的资源文件——这就是一种势必会降低产品性能的条件组合。

七个设计准则

  在过去的几年中,移动领域出现了很多变化。一些新的UI设计风格开始涌现,设备屏幕尺寸及处理器性能规格都在逐渐向桌面设备靠拢,输入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们需要一直努力去尝试更加先锐的、特色鲜明、性能卓越的设计方案。我们所说的设计与性能的关系,并非单纯的指降低图片尺寸一类;在设计流程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中的各种决策,都会对产品的性能和功效造成影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可以在实战中有效帮助我们打造高性能移动用户体验的设计准则。

1.定义用户界面的品牌特色

  移动应用中的每一个可以与用户产生互动的地方,无论是单一的交互元素,还是功能模块整体,都应该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品牌认知度、用户忠诚度及满意度;设计人员应该有能力识别出它们当中最关键的那些,例如特色功能、视觉风格、文案、字体或动画效果等。我们的团队经手过很多不同的产品,虽然从整体角度讲,它们具有各自的品牌风格,但这些设计方案大多是由同一套基础UI元素衍生发展出来的。我们可以将基础UI元素组合成为界面模块,而组件化、可复用的核心界面模块,则可以进一步构成整个用户界面。

  所以,经由对这些UI元素的风格设定,我们就可以逐步为界面整体打造出能够体现品牌风格的独有特质。在概念阶段,试着将那些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UI元素识别出来:

  • 有助于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力的功能(例如Path中的照片检视等)。
  • 产品核心功能(例如在线购物类应用中的结帐功能)。
  • 模式化的设计语言。Windows Phone 7的Metro UI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具有强烈风格的字体、布局和交互等方面的模式,构成了其独特的设计基因。

怎样打造高性能的移动用户体验

  这些能够体现品牌特色的核心要素,本身要具有很强的响应性。它们会被用户不断的看到、用到,而且会在产品不同的功能界面中被复用;它们的性能将直接决定一款应用的整体表现。将设计与开发的注意力放在这些关键要素上,将会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

2.判定产品优先级

  对“功效”一词的理解可以上升到整个产品研发周期及市场的层面上。很多时候,公司会希望快速上线一款新产品,或是开发一个产品系列(例如基于一个平台的多款同类产品,或面向不同平台的单一产品),亦或是出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必须从多个产品中选择一款来优先完成。在这类情况下,设计与优化的工作力量就必须集中在那些最重要的产品上。优先级矩阵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理清头绪。

怎样打造高性能的移动用户体验

  上图所示的抉择因素包括系统平台、当前用户量、预期用户量、竞争对手情况;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更适合自己项目的角度来进行权衡。如果产品受众多数是Android用户,而且你的竞争对手也在盯紧他们,那么与其将精力分摊在各个平台当中,倒不如集中资源打造一款简洁高效的Android应用并尽快投入市场。

3.认清用户需求

  我们团队经历过的很多项目,在刚刚启动时都面临着一些相似的问题:功能需求列表过于冗长,焦点不明确,难以在项目截止时间之前搞定…客户或需求方通常会对产品功能进行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却往往忽视了用户的真正需求。

  举例说,无论你是在一个小城镇,还是牛津大街,或是在互联网中,血拼的本质目的,都是寻找合适的商品并进行购买。良好的用户体验可以为购物过程带来更多的乐趣,但绝不能破坏这件事的核心目标。用户希望通过购物类的应用来快速的找到某种商品,并顺利完成购买;他们甚至会忽视那些用于增强体验和乐趣的额外功能。

  下图展示了一款购物应用的商品详情页面的两种设计方案。左边的原型中包含了一些“高级”购物功能,例如赠礼、相关商品和用户评价;而右侧的原型简化了很多:去掉了赠礼功能;只显示该商品的整体打分情况,如果用户需要,可以点击链接查看全部点评;省出的空间用以显示商品介绍的全文,用户无需进一步点击就可以完整浏览。

怎样打造高性能的移动用户体验

/>

 

  显然,右侧的方案可以让团队将设计与开发的注意力放在核心功能上;从产品的角度,这也是最符合用户的直接需求、最具性能功效的方案。那些“锦上添花”性质的内容和功能,即使真的有必要存在,也应该是在我们对产品核心功能做了最充分的优化和最合理的设计之后,才陆续登场,并且不能影响核心功能的可用性及性能表现。

4.优化用户界面流程和元素

  用户不喜欢等待。在Google的用户体验十大内在原则中,时间方面的因素紧随“用户需求”排在第二位。对应用的每一个界面流程及其构成元素的优化,都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加载及响应时间。

  A.增强可感知性

  在很多情况下,设计师和开发者确实无法控制产品性能:网速也许会很慢,系统后台也许正运行着多任务,某个功能也许需要大量系统资源来支持运算等等。无论怎样,在延迟发生的时候,我们至少应该让用户感知到应用仍处于运行状态。即使在无法预料的坏状况中,合理的设计方案也可以起到良好沟通作用。

  第一步是要识别出哪些功能流程有可能造成延迟,例如那些需要获取后台数据或是执行大量运算的运行过程。接下来,在这些关键流程中添加必要的状态反馈标识,例如loading动画效果,或是一些文案小提示。

  下图演示一个比较典型的内容搜索流程:

怎样打造高性能的移动用户体验

  用户在这个流程中经历了四个步骤:

  1. 点击搜索按钮。
  2. 看到loading动画提示。
  3. 看到了搜索结果中的文字内容;这时图片还在加载。
  4. 看到全部图文内容。

  显而易见,比起从第一屏开始经历一段等待时间然后突兀的直接进入第四屏,将流程分为几个短暂的步骤并给予状态反馈的用户体验要好的多。即使中间耗费了同样的时间,分步的设计方案也可以使应用的性能在感觉上更加流畅高效。

  另外一个典型的情景是应用刚刚启动的时候。首先显示一张适合该应用风格和布局的图片,会降低用户对加载时间的感知;同时配合loading动画提示一起使用的话,效果会更好。

  B.优化UI元素

  任何一个UI元素都会影响到产品整体的性能表现,每个点滴之处的优化工作都可以对性能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元素的类型:不同类型的UI元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优化工作可以按照一定的优先级进行,例如可以集中资源首先处理那些音频、视频、地图等类型的媒体文件。
  • 元素的规格特性:拿图片文件来说,分辨率或色深会对渲染时间造成影响。在Android中,任何可绘制资源(jpg、png)都会被解码为位图格式。所以,每一张在分辨率或色深方面经过优化处理的图片都可以节省出几KB的样子。
  • 元素的输出方式:这方面可以针对具体情况做不同的处理,例如对于需要一整张图片作为背景的应用来说,如果主要内容部分有自己的非半透明背景样式,那么大背景图片就没有必要全部输出了。

5.定义界面元素的权重规则

  精心打造设计方案的过程,就好像在一片充满障碍物的陆地上进行探索;我们必须时刻对功能、外观、可用性、性能表现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权衡和取舍。对于某些系统平台来说,设计师要做更多的妥协。然而,无论系统方面具有怎样的限制,产品都必须保持自身的品牌特色。

  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判断UI元素之间的重要程度关系。有些元素对于品牌效应的贡献程度是很大的,而合理的移除那些相对次要的元素,也是提升产品性能的有效方式。我们的团队从这个角度对UI元素进行了如下分类:

  • 必不可少的:最能体现品牌特征的核心UI元素,例如包含了logo和产品名称的标题栏。
  • 具有可替代性的:在相对高端的设计方案中,这类元素可以由性能负载相对较低的输出方式代替。例如去掉标题栏的半透明效果。
  • 非必要的:这类元素通常用来增强用户体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简化或移除。例如将搜索结果条目的数量由25个减为10个。

怎样打造高性能的移动用户体验

6.使用信息面板

  团队之间的信息沟通,对于打造成功的产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经历过的很多项目中,设计、开发、市场等部门的相关人员对同一款产品的理解有着很大的不同。从不同职能角度出发的各种功能需求与资源限制都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表现,所以保持信息沟通的顺畅是很重要的。

  信息面板是一种用于增强团队间交流沟通的解决方案。它可以帮助我们对产品当前的状态进行度量和监测,并设定下一阶段的目标;一目了然的呈现方式更加便于团队之间对产品状态、功能预期和设计开发重点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及时的交流。

  我们通常在信息面板中标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 核心功能需求:列出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将要经历到的核心功能。
  • 基准评分:列出重点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在这些核心功能方面的性能表现数据。
  • 当前完成度:列出自己的产品在当前阶段中在这些核心功能方面的性能表现数据。
  • 目标:列出自己的产品在这些核心功能方面的目标期望。
  • 进展状态:标明产品的当前状态是否已经达到了目标期望。

怎样打造高性能的移动用户体验

  类似的方法和工具还有很多,包括Android SDK本身,或是TraceView等。

7.UI工程技术

  将优秀的设计方案通过相应的技术方法实现出来,也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忠实的还原设计方案之外,要使代码同时可以带来高效的性能表现,通常需要专家级别的技术能力,尤其对于移动应用产品来说,需要相关人员拥有丰富的前后台开发经验,同时对视觉及交互设计等方面具有深刻的理解。

  布局、图像、动画的输出和实现方式都会牵扯到功效方面的问题;在选择实现方案时,最好从一些具体的方面进行考虑,例如:

  • 智能化的内容加载:可以在合适的地方使用例如lazy loading这样的方式,首先加载当前可视部分的内容,并通过用户的浏览行为触发其他内容的加载。这种方式可以很有效的提升界面功效,使体验更加流畅。
  • 背景图形的加载:背景的实现方式对界面性能的影响也是很关键的;通常情况下,背景图形可以通过整张大图、小图重复平铺或纯样式代码等方式实现。对于不同类型的界面,需要采用最合适的实现方式。

  某些项目中,设计和开发等相关部门对于一款产品的责任是分离的;这种情况下,最终产品的用户界面在外观及性能等方面的表现必然也是缺乏统一性的。因为每个团队都有他们各自的目标,所以在那些必须通力配合的地方,例如用户界面性能优化等方面,执行力量往往无法集中。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的一种解决办法是,将前端开发方面的职能角色并入设计团队,这可以让涉及到界面还原和前端效能等方面的开发工作更加符合用户体验设计的工作思路。

总结

  通过本文,我们可以了解到,每个层面的设计工作都会对产品的性能表现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设计流程中,功效方面的因素是始终需要被考虑到的。否则,在随后的相关流程中,性能方面的潜在问题会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

  对于这七个设计准则,我们已经成功的在很多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中加以贯彻,并切实提升了产品在性能体验方面的表现,使它们看上去、用起来都很棒!

  英文原文:Seven Guidelines For Designing High-Performance Mobile User Experiences

  中文翻译:Beforweb雷锋网编译

2012年1月20日星期五

从英文维基百科关站看SEO

  为了反对美国反盗版立法,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将英文版维基百科关闭24小时,以表达抗议,这种大型网站遇到这种特例情况的操作手法,很值得SEO从业者学习借鉴。

  在英文维基百科“关闭”期间,任何用户访问该网站,都无法看到原有的内容,而是显示一个抗议SOPA(反网络盗版法)议案的页面,但实际上我们只要在浏览器中停用Javascript,依旧可以正常访问维基百科。

  可以看出,英文维基百科并没有大幅修改原始站点的页面,也没有进行重定向跳转操作,而是通过Javascript脚本语言的方式,修改了原来网页的CSS,对原始内容做了隐藏和遮罩,并显示一段新的内容。

  这种修改操作方式,有几个好处:1)实施较为简单,只要所有页面都包含同一个Javascript文件,就只需要修改这个JS文件,即可实现“关闭网站”的操作,而不需要修改网站程序或者重建页面。2)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避免SEO方面的损失,如果采用修改原始文件,或者301或302的方式跳转,会影响全站的排名,英文维基百科在Google中的排名非常高,很多关键字排名第一,如果大幅做这样的修改,很可能会让Google认为这是作弊,从而降低该网站的排名,而因为Google不抓Javascript,因此使用Javascript进行修改所带来的风险较小。

维基百科抗议反盗版法案

  当然,这也只是适合短时间(一两天)内操作,如果长时间通过Javascript修改网页内容,依旧可能会对网站排名造成负面影响。

2012年1月19日星期四

Google首页抗议反盗版法案

  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今天通过英文版首页对《反网络盗版法案》(SOPA)进行抗议,加入到维基百科等的抗议队列中,维基百科在昨日宣布将“关闭24小时”来抗议SOPA。

  在英文版Google的首页里,一个巨大的黑块挡出了Google的LOGO,预示这该法案将会审查互联网,在Google首页底部,则显示一个链接:Tell Congress: Please don't censor the web!

  Google在抗议页面声称,SOPA和PIPA将会审查整个互联网,美国政府这种屏蔽网站的方式和中国如出一辙,搜索引擎将被迫在搜索结果中删除整个网站。如果法案实施,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就必须监控所有用户发布的链接和上传内容,这将对整个行业构成严重的风险,并损害美国的竞争力。更糟糕的是,SOPA和PIPA无法停止盗版,盗版网址只要更换一个网址就能继续运行,而那些守法的互联网公司则面临高额处罚。

Google首页抗议反盗版法案

  包括Facebook在内的公司反对美国众议院提出的《反网络盗版法案》和参议院提出的《保护知识产权法案》,并表示这些法案将会损害美国科技行业的发展,这些提案受到了电影、音乐界巨头的支持。Google公司的发言人史密斯(Samantha Smith)表示,他们反对这些提案是因为这些法案将会使美国政府在无需要求美国的公司审查的情况下,直接关闭一些外国的网站。

  今天同样加入抗议活动的知名网站还有英文版的维基百科,目前访问英文维基百科的任何页面都会出现反SOPA的黑色内容。

维基百科抗议反盗版法案

  著名博客系统Wordpress.org也将首页修改为黑色,并发布内容抗议该法案。

Wordpress抗议反盗版法案

  著名编程语言php.net也在首页黑屏抗议SOPA法案。

PHP抗议反盗版法案

2012年1月17日星期二

英文维基百科将关闭一天抗议反盗版法

  据路透社报道,维基百科将关闭英文网站24小时以寻求支持其反对提议的美国反盗版立法。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称,这个法案威胁互联网的未来。

  目前访问维基百科的英文站点( en.wikipedia.org ),上面会有黑色的提示,表明网站将于23小时后关闭,以抗议SOPA(反网络盗版法)议案和PIPA(知识产权保护法)议案。届时,访问者将只能看到有关有争议的《禁止网络盗版法案》(SOPA)和《保护知识产权法案》(PIPA)的信息,这个信息将敦促维基百科读者联系自己当地的国会议员投票反对这些法案。

  除维基百科之外,其他一些较小的网站,例如Reddit和Cheezeburge也将参与行动。

英文维基百科将关闭一天抗议反盗版法

  Google和Facebook此前已经对这两项法案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如果该议案成为正式的法律,它将让网络失去自由言论,损害互联网的健康。不过好莱坞电影公司和唱片公司对此表示支持。内容所有者认为,这一立法将能够保护知识产权以及就业。

  美国众议院正在考虑SOPA法案,其目的是打击在线销售盗版的美国电影、音乐或者其它产品,强迫互联网公司阻止访问提供违反美国版权法的产品的外国网站。此外,这一法案还对广告网络和搜索引擎提出要求。支持者称,这个法案不会影响美国的网站。Google与Yahoo、Facebook、Twitter和eBay等其它互联网公司一起在主要报纸上发布广告敦促国会议员重新考虑他们的方法。

  对于Google来说,2010年Google退出中国市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Google不想审查搜索结果。然而一旦SOPA法案通过,Google就必须主动删除或屏蔽含有盗版侵权链接的内容,即使搜索引擎本身不提供盗版内容,它还是要对此负责,这个问题将使搜索引擎、社交网站因为内容审查而疲于奔命,难以运营。

为什么Android平板电脑已经失败

  编者按:本文由Techrepublic作者 Jason Hiner所撰,部分内容有删改。

  在2011 CES上Google展示了用于平板电脑的操作系统Honeycomb,炫目的展示让人印象深刻,随之摩托罗拉,华硕等硬件设备商随着又在CES上高调宣称它们将很快推出Android平板电脑。虽然在2010年,iPad销售量已达令人艳羡的1500万台,但Google发布Honeycomb以后,如果你关注2010年的新闻,不难发现,舆论一致认为Android平板电脑将会成为iPad的巨大威胁,甚至打败iPad。

  2010,在智能手机市场,Android无疑取得巨大成功,在美国,市场份额从一月份的零上升到了年底的1/3,首次超越苹果。

  2011,Android吸引了许多硬件设备制造商,许多科技评论员都预测Android平板电脑在2011年底将会抢占大部分市场。但是,这个预言到现在为止还未成真。

  2011年的时候,有报道称在平板电脑市场,Android平板电脑使用率在15%到30%之间,但ComScore在追踪平板电脑的网络流量之后得出,在美国,iPad占了95%的网络流量,全球占88%,这就意味着Android平板电脑的使用率并没有那么高,也许就是人们买了,却并不常用,或者购买Android平板电脑的消费者根本没有之前报道的那么多,或者两个原因都存在。

为什么Android平板电脑已经失败

  不管结果如何,都意味着,Android平板电脑失败了,原因为何?有四点:

  4)16:9的分辨率  

  Google不想模仿iPad的4:3分辨率,因此改为16:9,貌似很不错,苹果走标清路线,Google走高清路线,问题是当你手拿16:9画面的平板电脑,有种很怪的感觉,就好像拿着一个没有键盘的手提电脑,而不是像10寸4:3比例的iPad那样,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本杂志或书籍,轻薄。Android平板电脑还有一个问题,当你把画面风格调成Portrait模式,屏幕就扁了。

  Google已经越来越难以修复这个错误设计。在Android4.0中,16:9仍然是默认比例,而一些Android平板电脑,如摩托罗拉的Xoom,三星的Talaxy Tab10.1及华硕的Eee Pad Transformer都被固定在了16:9,所以如果Google真的更新软件,对这些平板电脑也无济于事。

  3)企业不信任Android  

  话不说多,数字就是证据,比如Good Technology这样的科技公司,96%的平板电脑都是iPad(小编认为这太过片面)。

  2)缺少自己开发的应用  

  除了16×9的这个比例问题,平台自身也很糟糕,有很多第三方开发商为Google开发应用和游戏,但你见过Google+应用吗?见过Google财经应用吗?见过它类似Picnik照片编辑的应用吗?比起开发自己的应用,Google似乎更倾向于依赖第三方开发商来建立跨平台的HTML5应用,可用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脑,听起来很不错,跨平台使用,但是,一个专注的应用才能发挥平台的最大优势,用户都喜欢简单易操作的应用,能在某种特殊环境下提供某种特殊服务的应用,而Android应用呢?把自己定位于万能应用。

  1)定价  

  在乔布斯未宣布iPad价格的时候,我以为iPad会买到800-1000美金,那时候写过一篇文章表示对iPad定价过高强烈不满,不过后来当乔布斯宣布这个东西只有499美金的时候,忽然有种占了便宜的感觉,这就是苹果的营销策略,不会先给你甜头,再让你跌进失望的深渊,而是先让你愤怒或者失望,再给你希望,造成心理反差,让你满足于现在。

  而Android平板电脑呢?比如Xoom,定价800美金,许多人都认为定价合理,但事实上,Xoom几乎无人问津。而Galaxy Tab 10.1及华硕的Eee Pad Transformer虽然价格在400-500美金之间,但比起更好的iPad,选择Android平板电脑的人又有多少呢?

  Android平板电脑路在何方  

  虽然Google发布了Android 4.0,不过在2012,貌似对Android平板电脑也无多大益处,ICS不是为了修复之前的问题,而是为了区分Android智能手机及与平板电脑的用户体验。ZCNet的Jason Perlow曾经在Xoom上测试过ICS,结果ICS不能解决Android平板电脑的根本性瑕疵。

  此前,Google董事长施密特声称“Google将在2012年推出市场上品质最好的平板电脑”(最近还有传言称Google正研发一款低成本的7寸平板电脑,欲与Kindle Fire抗争)。但是,如果Google不解决以上提到的四大问题,就无法改变Android平板电脑的命运,Google想成为No.1或No.2,资格还不够,No.3或No.4还有可能。

  英文原文:TR:Why Android tablets failed: A postmortem

  中文翻译:雷锋网编译

2012年1月16日星期一

很二的决定:淘宝商城更名“天猫”

  在中国的企业里,马云和他的阿里系是极擅长品牌塑造、宣传与公关的,但阿里系在去年的几次公关行动,无论是年初的“卫哲辞职”、年中的“支付宝与VIE事件”、或者年尾的“商城加价”,都没有收到他们预期的效果,引发的更多是质疑与批评,这些极尽忽悠的公关行动甚至已经伤及了马云苦心经营的,包含了诚信、自强、公益等等要素的创业者形象。

  2012一开年,阿里就再度上演好戏,1月11日,它把旗下的“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虽说上有“虎妈”(尽管不知该算后妈、还是干妈)的阿里巴巴生下一只“猫”从遗传来说也属正常,但“天猫”的出现不但没有让人联想到阿里宣传的“时尚、性感、潮流与品质”,反而引来了一阵对“天猫”的戏谑与调侃。

  在我看来,以“天猫”代替“淘宝商城”无疑是一个很二的决定,但又不止二那么简单,下面就仔细说说我的看法:

  一、淘宝商城应该更换品牌吗?

  个人认为:应该。

  以最简单的逻辑解释,阿里系事实上已经形成了B2B、C2C及B2C三箭齐发的业务格局,B2B有阿里巴巴品牌,C2C有淘宝品牌,B2C已经做大,理应享有一个独立的品牌。

  当然,这么理解既牵强,还有些儿戏,我觉得促使淘宝商城更换品牌的关键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尽管同属零售业态,但B2C和C2C的个性是不一样的,C2C天然的需要一种杂乱的感觉,哪怕有人漫天要价、哪怕其中掺杂了部分假冒,也可以阿Q般的认为乱报价和假冒的存在以另一种形式增加了“淘”的乐趣;而B2C,“真”和“明码实价”当然是最基本的,更高的品质也是必须的。个性不同甚至有些冲突的B2C和C2C如果长期共用一个品牌,难免造成品牌的分裂,进而限制业务的发展。

  其二,也是最关键的原因是,以商城为代表的B2C业务其实已经超过B2B和C2C成为阿里系最核心的战略业务了,如果B2C业务的存在只是为了补充C2C,那两者同用一个品牌或许影响不大,但现在B2C已经处在了比C2C更关键的战略位置,而“淘宝”的品牌形象又如此深入人心,“淘宝”这个C2C的品牌事实上已经成为了B2C业务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可以回想一下,当我们在淘宝购物,无论是商城还是小卖家,是不是总会下意识的想想这个东西真不真,价钱还还能不能再砍一砍,而我们去亚马逊、京东买东西时是基本不考虑这些问题的。如果说在B2C业务起步的初期,“淘宝”的品牌和流量输出是商城业务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原因,那么当B2C业务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时,为B2C建立新品牌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这里也简单地分析一下为什么B2C会成为三大业务的核心:

  1、B2B成功的根本在于中国商业恶劣的信用状况,作为一个有着浓厚“中国特色”的产品,阿里巴巴的B2B在全球拓展的难度甚大,而它在国内的基本盘也会因中国商业文明的进步而不断萎缩(尽管这必然是一个无比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从长远看,B2B对阿里系的战略价值将越来越低。

  2、C2C的淘宝,当然是阿里系做强做大的关键,但C2C的交易模式本身注定了C2C在交易金额、营收、利润贡献上存在很大的局限,就像C2C的秀水街、襄阳路再火,更赚钱的还是B2C的燕莎、一百。10多年前,C2C的Ebay也比B2C的Amazon要更风光,但现在还有谁会拿Ebay去和Amazon比较?早已不是一个量级的公司了。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Amazon有贝索斯这样的商业天才而Ebay没有,但反过来说,以眼光长远著称的贝索斯选择了B2C而非C2C,这其实恰恰证明了B2C比C2C更具发展的潜力,事实上,在整个零售业里,自从B出现以后,主流从来都是B2C,C2C再也没有扮演过陪衬之外的角色了。

  所以,当阿里系实现了在B2B、C2C包括支付领域的垄断之后,马云没有理由只把可能带来最高财务回报的B2C作为一个用来完善生态的补充业务,我相信在马云及阿里系高层的价值排序里,早已是B2C>C2C>B2B了,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这几年来,马云会不惜得罪淘宝卖家,采取流量输出、资源倾斜等强力手段去扶持淘宝商城。

  其三,B2C启用新品牌,对C2C业务本身也是利大于弊的。别的不说,通过两个品牌可以对B2C与C2C业务进行更清晰的划分,从而更灵活地制订针对卖家的政策,而不用担心因混淆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做个马后炮式的假设,如果去年淘宝商城就已经换了天猫的品牌,那么它对商户的加价政策很可能就不会引起众多淘宝小卖家的反弹了。

  更长远的看,B2C业务的规模超过C2C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如果两者共用一个品牌,那么C2C就算没被B2C压断了气,其卖家的生存空间也肯定被压在一个极小的范围,现在让商城独立,其实也是为淘宝自身的发展留出了空间。

  综上,淘宝商城更换品牌,对阿里旗下的B2C、C2C业务是一个双赢的决定,我相信阿里还会出台一连串的动作,让B2C、C2C彼此更独立,当然它们共享的入口是不会变的,无非是现在由淘宝分流到天猫,而未来可能是天猫回输给淘宝(比如在天猫的搜索结果中将优先出现对“个性店家”、“个性商品”的推荐)。

很二的决定:淘宝商城更名“天猫”

  二、“天猫”,二到家的名字

  决定了要换名字,那重点就移到了怎么取一个好名字。但遗憾的是,“天猫”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名字。以我的理解,坏名字有两大特征:

  1、不自然、不流畅,生造痕迹明显;

  2、容易被起诨名、绰号;

  不幸的是,这两大特征“天猫”全有,而且阿里系想以“猫”来代表“时尚”,但“天猫”除了有些妖气,实在看不出有多少时尚的意味。把一个很二的东西强行贴上时尚的标签,还妄图拿去代表时尚,这个行为也实在二的可以。

  三、可疑的决策过程

  “天猫”很二,但名字对一个品牌、一个公司、一个人的影响其实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何况以阿里系的能量,依靠广告与流量,“天猫”的不自然迟早也会因习惯而变得自然,“天猫”的二也会随时间被磨平,只要天猫业务一切顺利,很快就不会再有人来讨论这个名字二不二了。

  但“天猫”这个名字确实很糟,但比这个名字更糟的也许是这个名字出台的过程:

  阿里巴巴首席市场官王帅在发给天猫员工的电邮中称“为什么用猫这个形象?感谢马总,在我焦头烂额、绞尽脑汁的时候,打了个电话给我:‘猫怎么样’,哈哈,太好了。”

  而天猫总裁张勇则说,天猫这个名字,他最初也听不惯,只是叫得多了才熟了。

  我没有找到更多的材料,只能从阿里两位高层的发言来分析:“天猫”至少是“猫”乃马云亲定,而对马云亲定的这个明显存在问题的名字,一个高管的反应是立马叫好;而另一个高管,尽管有意见,却宁肯熬到听熟了,也不去向马云表达自己的意见,当然,也有可能是他去说了他的意见,但马云没听,然后他的意见很快就被一片叫好声淹没了。

  阿里系已经官僚化了,上级在员工心中的“地位”彻底压过客户与产品,或者说上级就是客户,而迎合上级就是产品。最为可怕的是信息的交流受到限制,上级为了显示权威要垄断一部分信息,下级为了迎合上级会“选择性输送”甚至歪曲一部分信息,而同级间为了各自部门的小利益会刻意封锁信息,最终尽管组织可能得到了所有的信息,但却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完整的拼图。

  如果联系卫哲辞职事件,就会发现马云握有的不止是阿里的决策权,还垄断了阿里价值观(意识形态)的解释权,这意味着马云不只是阿里系的创始人、老板等等,马云更是阿里系的“教主”。

  但教主的出现并不能解决机构官僚化带来的弊病,反而只能让这些弊病加强,让官僚化变为专制化,让专制变为独裁。有一句很操的话叫“独裁者都是低能儿”,这不是说独裁者天生低能(反而他们大多都是聪明过人的人),它的真实含义是独裁体制必将把独裁者变成低能儿。

  如果说以前的马云是看得准也做得对,那么现在他依然看得准,但已经经常做错了,那么以后呢?

  来源:宋大妈投稿,原文链接

2012年1月15日星期日

谷歌中国Android Market前景暗淡

  据媒体报道,谷歌亚太地区总裁丹尼尔·阿莱格里(Daniel Alegre)称,谷歌将在中国招募更多的工程师、销售人员和产品经理,同时致力于向中国消费者推出新的服务。阿莱格里在采访中特别提到,谷歌旨在利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快速崛起,实现移动设备、在线广告和产品搜索服务在中国市场的增长。

  阿莱格里指出,谷歌的一个目标是尽快向中国引入Android Market应用商店。Android Market迄今向Android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用户提供了无数移动应用,但并不支持中国Android用户。此外,谷歌还努力强化其产品搜索服务,帮助用户找到网络零售商提供的合适商品。

  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谷歌在中国互联网搜索市场的份额已从2009年第四季度的36%降至2011年第三季度17.2%,与此同时,竞争对手百度的市场份额则大幅上升。在移动市场上,中国近60%的智能手机都搭载谷歌的Android系统,但谷歌官方服务并不支持在中国销售的Android智能手机,也没有推出针对中国用户付费的Android Market应用商店。

谷歌计划在中国引入Android Market

  谷歌错过最佳时机

  在我看来,谷歌已经错过了Android Market进入中国的最佳时机,而谷歌现在才考虑Android Market进入中国,虽然后知后觉,但实在是太晚了,现在几乎所有国行的Android手机和平板都默认删除Android Market,并使用百度做为默认搜索引擎。在客户端方面,豌豆荚、腾讯、360等都在抢占客户端同步应用,小米等企业也纷纷开发出深度定制的Android系统,谷歌的Android简直是在帮自己的竞争对手进入中国移动互联网。

  谷歌一直没有在中国积极引入Android Market,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谷歌担心Android Market应用商店在过滤违反中国相关规定的应用,会给Google带来的负面影响,实际上在这点上谷歌有点多虑了,应用商店本质和搜索引擎不同,搜索引擎带来的是信息和文化上的流通,遭到中国的内容审查几乎是必然的,而应用商店则不同,带来更多的是娱乐和商业,中国对这种经济范畴的事物具有较大的容忍性。

  在中国,运营一个Android Market比运营搜索引擎更容易控制,这方面可以参考一下参考苹果中国app store的运营经验,首先,Android Market应用数量比搜索结果要少,容易过滤,较难出现负面信息,即使出现也很容易进行过滤;其次,可以通过制定开发者协议规范来防止色情类、侵权类等应用出现,一般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开发者是不愿意越雷池一步的;再次,只要Android Market能尽快支持人民币付款,就会大为调动开发者积极性,让开发者更有动力去推动Android Market的发展,这方面前景是相当可观的。

  面临巨大竞争压力

  不过,目前Android Market在中国的现状很不乐观,处于内外交困的窘境。

  首先,在中国很少有人安装Android Market,即使有人安装,在中国连接Android Market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经常无法访问,下载速度也极慢,用户很容易就转移到其他应用商店里。

  其次,对比苹果的App Store,Android Market在各个方面的确难以令用户满意,而Google至今也没开发一个类似iTunes的应用,Android Market里的应用质量也远远低于苹果App Store,而Android手机的用户体验相比iPhone也有不少差距,在加上苹果App Store中国区已经支持人民币支付购买应用,逐步在中国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即使Android Market在中国可以正常使用,也会面临来自苹果以及第三方Android应用商店的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