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4日星期日

马英九登录Google+

  继早先 Google+ 上的“山寨马英九”被封禁之后,7月19日上午,马英九正式登录Google+,由于在马英九的80万粉丝的Facebook上介绍了这个Google+地址,因此可以证实该帐号并不是假冒的。

  自马英九注册Google+之后,吸引了大量网友追随,短短4天没想到追随人数就破2万,其排名在中文用户圈内仅次于台湾艺人许茹芸,名列第二。而其竞争对手蔡英文虽然在7月上旬就注册Google+,但目前追随者仅及马英九的一半。

  马英九的Google+吸引了众多大陆网友留言,使其第一次和大陆网友大规模接触。马英九发布的第一条信息是条“问候贴”,内容如下:

  “各位Google+的朋友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意见、分享心情。我也希望让这里成为一个为台湾集气加油的园地,欢迎大家呼朋引伴来这里一起关心台湾、祝福中华民国,为台湾「+1」,让世界看到 Taiwan Plus!”

  马英九的第一条信息发布了才3个小时,就有494个评论,然后就自动关闭评论了(Google+不支持大量评论的确是个大问题啊),跟随马英九的用户会出现“刷屏”现象,大陆网友对此戏称“刷屏求解放”。

马英九登录Google+

  之后马英九在Google+发布消息较为频繁,几乎每条消息都有大量留言评论,而评论的用户很多是使用简体的大陆人,很多留言看起来很令人感慨万分。

  马英九的Google+地址是:https://plus.google.com/100324436248497823664/posts

  最后广告一下,我的Google+帐号地址是:https://plus.google.com/112646999948608559077

2011年7月23日星期六

第三方Android ROM市场前景

  Android在iOS、WP7之外给大家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它不仅提供免费的系统与促成更具性价比的智能手机,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开发者与用户的折腾欲望。iOS是一个封闭、完整且统一的生态体系,而WP7则是微软创造的另外一个类似iOS的生态体系,与苹果在iOS里的位置不一样的是微软只制造系统这样的基础构建,设备由三星、HTC这样的手机厂商来搞定。

  而Android呢?Google需要控制的更少,授权免费、代码向所有人开放,你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免费获得这一切,无论你是手机厂商、开发者、甚至一个Geeker用户。你甚至可以移除所有Google的应用,把默认搜索引擎改成百度,内置模拟器开始玩数码宝贝,你可以把它改变成任何你想要的样子,gPhone、iPhone、XPhone,只要你能够足够的想法并且去行动,前几天风靡网络的Android iPhone 4就是典型案例。

  Android足够的开放性让很多开发者投身到第三方ROM的开发中,相比Google提供的标准Android ROM,摩托罗拉、HTC、三星这些手机厂商在自己的产品中会进行大量的改进以融入自身特色形成特殊的用户体验,而第三方ROM开发团队会要求自己比所有手机厂商做得更好。大多数第三方ROM改造后能获得更多的高级特性、更易用的界面、更好的性能,并且与手机厂商的为自己服务不一样,第三方ROM会不断增加各种热门机型的支持,不论你用的是摩托罗拉、HTC还是三星的手机都能够获得一致的用户体验。

第三方Android ROM的市场前景

  国外最知名的第三方Android ROM编译团队是Cyanogen,它们提供的CyanogenMod支持数十款Android设备,他们的网站已经有超过3万Facebook用户表示赞,Alexa排名高达4000名,作为一个纯开发者社区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而在国内,除了大量个人开发者在自发进行各种Android ROM的优化外,最知名的第三方定制Android ROM包括MIUI与点心OS.

  MIUI是小米科技运营的项目,这是一个基于CyanogenMod进行二次修改的衍生项目,所以他们能够持续从CyanogenMod的最新改变获益,包括支持各种新特性与新机型,相对应的他们能够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用户体验与细节功能的改进。目前官方论坛已经拥有近30万注册用户,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第三方Android ROM社区,他们每周发布一个新版本并持续改进,他们面对最终用户收集各种建议。

  点心OS是创新工场孵化的项目之一,同样致力于为Android智能手机提供更本土化的使用体验。与MIUI贯彻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不一样,点心OS直接面向手机厂商进行合作,不过目前面世的只有夏普与宏基的少数几款手机产品,缺乏大范围的好评并且远离主流媒体视线,大实话是与网友打交道比喻手机厂商、新片打交道容易太多了。

  第三方Android ROM的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与封装Windows系统不一样的是第三方Android ROM是完全合法的,这是比浏览器更底层的入口,可以嵌入各种合作伙伴的应用,可以与手机厂商合作收取授权费,甚至打造自己的移动应用产业链,内容、应用、服务、资讯都是可以尝试的不错方向。但是目前的第三方Android ROM普遍做得不够深,缺乏自己独到的、统一的体验与特色功能,甚至版本繁多的第三方Android ROM导致的应用程序兼容性问题,要从发烧友的小众玩具变成大众宠儿,未来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XJP投稿,原文链接

2011年7月22日星期五

广电总局禁止电视“上网”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广电总局7月14日下发的一则内部通知,禁止一些视频网站与机顶盒厂商合作推出的机顶盒产品,接下来对智能电视的互联网内容监管条例也可能出台。

  根据这则内部通知,广电总局要求互联网经机顶盒(DVD机等)向电视机终端提供视听节目服务的,均须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三网融合的有关要求,在经批准的试点城市,由广电部门另行组织。而在广电总局没有开放通过互联网经机顶盒(DVD机等)向电视机终端提供视听节目服务的许可前,各持证网站严禁从事相关业务,不得以内容提供商的身份与非法开展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公司开展合作。

  这次广电总局的通知,主要是针对深圳华强北等地出现的大量可直接上网的机顶盒或DVD。这些机顶盒或DVD盒子可以让电视机直接登录互联网,而很多正规DVD厂商也在纷纷计划推出可以上网的DVD或蓝光碟机。显而易见,这些是这次广电通知监管的重点。不过,彩电厂商推出的智能电视,很多已经可以直接登录互联网。这次下发的通知则还没有涉及到智能电视。

广电总局禁止电视“上网”

  在我看来,广电总局这次下发通知,禁止电视机“上网”的行为,是逆时代潮流,是对于“新媒体”时代负隅顽抗的反击。

  由于电视观看在线视频的体验要比电脑好,国内外都在发展能否上网的流媒体机顶盒,在国外,不仅仅Google TVApple TV等产品可以提供电视上网功能,连Wii等游戏机都提供上网功能,实现了将网络与电视相结合的目标,完全颠覆我们使用电视的传统方法,有着庞大的商机,市场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广电总局禁止电视“上网”

  在内容方面,大量的互联网视频网站也提供了传统电视所没有的海量电影、电视的点播服务,如果能通过一个简单轻巧的机顶盒将海量的互联网资源整合到电视里,无论对于最终用户、视频网站、广告商来说都是多赢,唯一吃亏的就是传统的电视广告业务。

Google TV

  广电试图通过政策限制电视上网,与国家的“三网融合”政策相抵触,让广电、电信的网络整合陷入了僵局。好在目前中国的互联网不是广电来管理,要是让这样的部门要是来管理,中国的互联网肯定玩完。

  我曾经在《电视引领“低智商社会”》一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等新的媒体发展迅速,从某种角度来说它已经取代了电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看电视了,新闻都是从网上看的,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更快更准确,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电视的确已经落伍了。

电视使用率

  目前的新科技的发展出现日新月异的情况,新兴的互联网视频已经出现取代传统电视的趋势,类似YouTube的互联网视频网站的兴起带来了传播的有一次革命性发展,传统电视行业如果再不思改变,继续固步自封,那么很有可能会被新兴的网络媒体所取代。

2011年7月21日星期四

Google+:一个“圈子”引发的深思

  当Google+上周开始邀请内测后,“圈子”就成为了最热讨的功能话题。假如你在上周没有留意到Google+的相关信息(仿佛掉进了互联网一个阴暗的角落里),Google+特有的“圈子”功能主要用于对用户进行分组。你可以将某个人放进一个或多个圈子里,如“朋友”、“熟人”、“同事”、“约会对象”、“车友”等等。但你必须把那个人放进至少一个圈子里。

  对于如何管理自己的“圈子”,互联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讨论。许多人更是称赞Google+这款独特优雅的应用清晰回应了Google前雇员Paul Adam的研究标题“The Real Life Social Network(社交网络的真实生活)”。

  笔者思考好友分组和好友管理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作为一名信息架构师,笔者很自然地希望整理好每一个我所认识的人,并给他们贴上对应的标签。笔者在2004年曾发表过一篇关于“即时通讯如何分组用户”的文章。

  在思考了一小段时间后,笔者决定著书分享我一直以来对Google圈子的想法以及用户数字分组管理等内容。

Google+

  我们为什么需要“圈子”?

  我阅读了许多关于用户分组、圈子、列表的文章,包括各种各样的用例和需求。因为需求不少,所以我浏览了非常多的实现例子。包括非常多的网络社交用例,有针对出版商和消费者的,有针对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的,也有针对对称和不对称的。在我开始讨论我认为Google圈子或将遭遇的挑战前,我们先了解用户分组可以解决的一些问题。

  非公开信息

  我们需要“圈子”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某些用户仅希望他的讨论内容只被某些指定的用户浏览到。举个例子,你的孩子的照片,可能你仅希望跟你的家人分享而已。而著名网络相册Flickr的“好友与家人”的设置功能就是其中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兴趣内容

  每个人对于隐私的定义都会有微妙的差别,你觉得只有这些人需要知道你在说什么。如果某个人想要从你的汽车爱好者朋友手中买车,他可能会想从你那拿到一些建议。你不必担心你们的对话是否是公开,你只需要确保信息仅在恰当的人内部传阅即可。现在,互联网上的兴趣社区服务提供商主要有Yahoo、Facebook和Google Groups。

  本地内容

  那些涉及“位置”的信息,如“今晚要上哪去呀?”或“谁有今晚那场音乐会的门票呀?”,可能你只是想发送给你附近的好友。

  活动内容

  类似于本地内容,当你正在某一个活动中(如Coachella音乐节),你可能希望跟你那些同样也在这个活动里的朋友聊天或者给他们发送一些信息。群聊服务工具,如GroupMe、Beluga以及现在Google的Huddle,都在尝试实现这样的需求。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所有的这些解决方案都是针对行动科技族开发的。

  组织内容

  你的大学朋友可能不认识你之前的同事,也不认识你的球友。也许你想分享一个你曾就读学校的校歌的链接地址,又或者你所在的那间著名企业刚刚更换了CEO,而你想通过一个链接把这个消息分享出来。

  发送的不全是垃圾信息

  对于内容的推论,有一种推论是这样说的,某个用户可能不只是希望发送的内容只有小部分人能看到,他可能还想所有人都能看到它说了什么,但这个用户也有可能很喜欢发送一些不相干的话题信息给其他人,但发送的不全是垃圾信息,或者只是讨个好玩而已。

  消费目标:从指定组阅读信息

  上面提到的任意一项内容,你可能还希望在某个群组里使用它们。或许你仅希望查看那些在Coachella这个地区的朋友的信息。或许你希望阅读的是那些你关注的技术博客撰稿人发布的最新的技术信息。Twitter的列表功能就非常具有代表性了。

  什么是Google“圈子”?

  一切让这成为热讨的做法显然是正确的。虽然我认为Google的“圈子”还面临不少的挑战,但它们展现给我却是积极、创新,或者至少说它们很有趣。

  可见的

  不像Twitter的列表或者Facebook的好友列表,每一个Google+用户的好友都必须待在某一个圈子里。这是一个很大胆的举动,将整个产品的焦点再次集中在用户分组上。虽然强制分组看上去是一个更高的门槛,但Google+的界面却让添加好友这事变得简单了。

  “圈子”的真面目

  “圈子”是一款非常可爱的体验。它让添加好友变成一项趣事。我感觉拖拽的功能界面更适合触摸屏,收集好友可能会花很大的力气。然而,根据它们的建议将某个好友添加到圈子中却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如果你还没有试过删除“圈子”,你应该试一试,那体验让人非常愉快。

Google+

  共享界面

  尽管它不是唯一的,但共享界面却非常的简约。如果我要分享某段信息给某个圈子或者某个圈子里的用户,那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但有一点并不友好,“Extended Circles”这个选项很容易让人混淆,甚至是我们这些资深用户有时候也会弄不懂。

  自动推荐圈子用户

  在创建的第一个圈子里,我添加了三名用户后,Google开始推荐其他用户让我去添加,而且每一个推荐都十分恰当。这让创建圈子变得更加容易。但不幸的是,我创建的其他圈子却没有收到推荐用户。我怀疑刚开始推荐的那些人都是来自Google讨论组的成员。

  单向的圈子

  我不认识你,但我确信有些人,我认为他是我朋友,但他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同样地,那些称呼我“哥们”的人,他们并不需要很深入地了解我,但我依然会将他放进“认识的人”的圈子里。

  为什么分组不好?

  当我第一次使用Google+时,我潜意识把A君分组到我的朋友圈里,我以前也是这样做的,包括在Flickr,在Facebook,在Twitter,通讯软件昵称甚至我的通讯录。但不久以后,我发现这样明确地给用户贴上分类标识并不值得,于是我开始反思它的价值。当一个人越是要模拟一个现实的社交网络并且强调Paul Adam的研究时,我们会在数字世界里丧失人类的敏锐触觉。

Google+

  分隔线

  你是否在Facebook或者LinkedIn收到过请求信息时,犹豫是否接受这样一个陌生请求呢?好友和熟人之间一般有着这样一条分隔线。

  确实,你可以给每一个遇上的人都打上一个组织标签,但这样的结果却造成他们之间的区别变得更加模糊。你通过你的同学的介绍认识了一个人,但这个人并不在你学校上学。那么你是否应该把它放到“学校”的圈子里呢?那么跟你的那群好友经常出去玩的人呢?又或者说,某个人你碰见过无数遍,也打过很多次招呼,但仅仅是在派对上。你又该如何给他们贴标签呢?

  我们非常善于选择合适的场合认识合适的人。他们不是固定不变的死规矩,他们也十分依赖环境:是否在派对上?有谁也在那里?他们认识其他人吗?你有么有跟他们交谈?等等。十分不幸,我们所了解的这种技巧和这些隐含的社交规则并不容易转换到网络上。

  保持关系

  Mike是我一个关系很亲密的朋友,在2000年时,我们经常一起工作。我们无话不谈,常常结伴旅行,几乎每天都是形影不离。现在,我几乎每隔两个月才跟他碰面一次,但我们依然会在一起分享我们的想法并寻求对方的支持,但生活变了,我们的关系也不一样了。

  社会学家Gerald Molenhorst向我们展示了,每隔七年,我们的社交圈子就会发生一次变化,但很少有人能察觉到这种变化。我们难以弄明白,为什么我的好友Mike会从一个圈子移动另一个圈子。因此,维护数字分组必然会面对两个问题。第一,你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将某人从一个圈子移动到另一个圈子,因为改变不容易被发现。第二,你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进行维护。你的好友列表多长时间更新一遍呢?如果它没有变化,这样的群组又有什么作用呢?

  回忆

  我想我可以给自己开一间卡片店,这可能会让我很好地给我的好友归类。但是,一旦我创建了这些有趣的圈子后,我是否还记得谁会阅览这篇文章呢?从我管理我的Facebook和通讯录的经验,我发现我从没有设计过如此复杂的分类。实际上,我还不知道我可以将每一个人都归类为我Flickr上的“家人”类别。高维护费和过时的分组方式混合在一起时,我更不可能知道我给谁分享了信息。

  如果你创建了一个“名人”的分组,并希望阅读他们的分享时,就算你不记得组里的每一个人也不碍于腻阅读这个分组的信息集。

  它能做到吗?

  分组的维护成本过高且界定模糊。我们还能一套简单的规则清晰定义作为程序指令,就算我们制造出这样的指令,你可以确保系统参数永远都不会改变吗?给每一个成员精确分组是一项挑战。

  比较明显的问题就算:什么是自动化?Google Buzz曾试过根据用户间的邮件频密度去自动判定用户的社交关系。它最后的结果是灾难性的,仿佛让一个妇人跟她前夫走得很密。然而,Buzz的初期尝试和失败并不意味着自动化就是站不住脚的。如何你看过LinkedIn实验室的产品InMaps,你会发现你的网络群集和复杂。由于用户身上拥有着许多重叠的身份特征,你几乎不能制定任何精确的分类。

  当我们改善这样的模式和技术时,我们不仅可以开始推荐分组,还可以那些过时的分组推荐变化,这会减少我们的维护成本。然而,我真的不知道我们是否应该将现实生活的交往复制到网络上。除了绘图,是否还有其他更有趣的方式可以改变或创建新行为呢?

  来源:雷锋网编译自kevnull.com

也谈Google+的"圈子"

  Google最新的社交产品Google+推出有一段日子了,最大的创新是推出了“圈子”的概念,虽然还在测试期,但受到的关注可谓广泛。

  圈人是单向的动作,有点像微博的关注,不需要“互粉”,也不需要Facebook一样的确认,圈的时候只需要将好友拖进来,被圈的时候会得到邮件和消息栏的通知,非常简单。 G+给出的默认圈子包括:家人、朋友、认识的人,关注对象。这四个圈子精确而简洁地对人际关系做了最初步的分类,比如你把某个人划进“朋友”圈里,对方可以把你归为“认识的人”,你关注某个名人,以及你并不熟悉的人圈了你,都是可行的。

  G+最大的特点就是让信息发布者掌握主动权, 不仅在浏览的时候可以进行信息流的分类,在发布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圈子,也就是完全可以自定义让哪些人看到什么样的信息,这一点是目前的Facebook, Twitter,或者国内的微博和人人都做不到的。比如你的好友热爱美食和科技,而你关心科技和音乐,你可以将他划入科技的圈子中,在发布关于科技的消息时选择发布到“科技”圈子让这位好友看到,在浏览的时候,你可以在两个圈子中都看到这位好友的信息,但你能得到的信息,又取决于这位好友对你的了解和划分。

圈子

  概括地说,圈子的精髓在于主动地发现、管理和提供信息流。在使用上,Geek们完全可以在这里建立一个完美的专业讨论圈。

  而从社交产品的角度进一步去挖掘,“圈子”的意义涉及到更深层的人际关系。“圈子”模式揭示出一个事实:无论在互联网还是现实中,大部分的人际关系是不对称的。一方面,在大多数的人际关系里,人们考虑的往往是别人对自己的价值,而并不在意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至于那些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又不便过于频繁地公开说话(看看微博上的郭美美以及发言渐少的名人们就知道了);另一方面,从隐私上考虑,对完全公开的信息来说,真正关注你的人会留意一切有用的信息,而不关心的人也不会留意到你今天情绪不好多碎碎念了几句。换句话说,人都是是自私的,而G+的分享方式对人际关系里的这种不对称关系是一种模拟,也是一种探索和考验。

  从这个意义上说,“圈子”其实是相当理想化的一个社交产品,因为它在保护隐私和划分信息流的同时,增加了使用的难度,人际圈的细分可以很具体,也可以模糊,也可能能被不良利用,一切都取决于用户。

  笔者一直认为Google产品里有一种隐含的预设:用户是聪明的。不管是Search、Mail、Reader还是Google+,都不复杂,功能清晰,而且使用的灵活度都非常大,完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实现效率最大化。但如果要更为个性化的使用,就需要一点用户自己的创造力。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喜欢Google的人很有限了,大多数人并不喜欢去思考怎么用一个产品,而是习惯送上门来而且看起来好用的,比如360这样的流氓软件。而且在专业领域之外,很多人根本不打算做什么有责任感的用户。社交是一种娱乐方式,娱乐意味着时间成本可以不计,所以大多数人宁愿去刷人人和微博,被随机的信息淹没。

  但是没有必要比较优劣。这就和有人用QQ,有人用MSN;有人用微信,有人用talkbox;有人刷人人,有人刷微博;有人刷Facebook,有人刷twitter一样,纯粹是个人喜好问题。

  笔者喜欢Google+的思路,不仅仅因为它对社交关系敏锐的洞察,更是因为它触到了发展社交的同时控制社交影响的需求,有收有放。当然好的预设也可能被不良的利用,这是所有技术创新无法抵挡的。

  扯远一点,从Google+想到了写博客。写独立博客以来,心态一直在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写的人没法控制读的人,所以也很难去控制影响。谁在看,或者写给谁看,不可能像Google+一样划个圈这么简单,而写得任何人都能看,也不是那么容易。

  不过谁知道呢,也许哪一天就扔了手机关掉电脑告别了网络世界, 因为这个世界太复杂,而社交本可以很简单。

  来源:缭草投稿,作者博客

2011年7月20日星期三

使用ifttt背后的巨大风险

  ifttt,是一个新生的网络服务平台,通过不同其他平台的条件来决定是否执行下一条命令。ifttt基于任务的条件触发,类似编程语言,让用户可以根据他们设计的流程设计一些小程序,让网络服务能够对某些行为作出反应。

  ifttt 是一项创造性的应用,但是我和我的朋友们必须重视其背后隐藏的风险。

使用ifttt背后的巨大风险

  一、什么是 ifttt

使用ifttt背后的巨大风险

  如果这样就那样。this 称为 trigger,而 that 称为 action。每条 ifthisthenthat 称为 task。

  ifttt 可以实现多种互联网应用的协同工作。(更多关于 ifttt 的介绍请访问其网站或 Google。)

  为了实现 ifttt 的功能,ifttt 必须获得授权。

  二、什么是授权

  授权在此处指允许被授权的第三方应用获得一定的访问你的其它应用的权限。

  例如,授权 ifttt访问 Gmail:第三方即 ifttt,而被授权访问的其它应用即 Gmail。

  授权主要有 2 种方式:直接授权和 OAuth授权。

  1、什么是直接授权

  直接授权即直接向第三方提供用户名和密码。

  以 eBuddy为例,为了在 eBuddy上使用 Gtalk等,必须直接在 eBuddy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使用ifttt背后的巨大风险

  这种方式的缺点显而易见,第三方在取得授权的同时获得了用户名和密码。

  2、什么是 OAuth 授权

  OAuth授权避免了将密码提供给第三方的缺陷。

  以 Stack Overflow 为例,OAuth授权步骤如下:

  1) 用户选择以 Google 账户登录。

使用ifttt背后的巨大风险

  2) 用户向 Google提供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Google 账户。如果已经登录,则自动跳过本步。

使用ifttt背后的巨大风险

  3) 用户查看并接受授权。

使用ifttt背后的巨大风险

  4) 登录成功。

使用ifttt背后的巨大风险

  3、OAuth 不是银弹

  OAuth授权在原始应用中完成,因此第三方应用不会获得密码,然而,第三方应用仍然切实获得了被授予的所有权限。如果第三方应用被攻陷则攻击者也将获得相同的权限。

  三、ifttt要求极其巨大的权限

  作为参照,Stack Overflow 仅要求获得 Google 账户的电子邮件地址。

使用ifttt背后的巨大风险

  事实上,这几乎是 OAuth登录可以要求的最小权限。因为无论如何,若要将你和其他用 Google 账户登录的用户区分开来,必须获得你的Google 账户的唯一标识符,即电子邮件地址。如果 Stack Overflow 被攻陷,攻击者唯一所能获得的就是大量有效的电子邮件地址(可以用于发送垃圾邮件,但也仅此而已)。

  ifttt要求 Gmail 的访问权。(从 ifttt可以实现的功能来看,该权限实际上为完全访问权,包括但不限于发送/接收/删除邮件,访问/修改通讯录等。) Google 也作出了更为谨慎的建议,但是对于非专业人员而言还是过于轻描淡写了。

使用ifttt背后的巨大风险

  ifttt的 Facebook 授权可以更直观的显示 ifttt 所要求的权限之大。

使用ifttt背后的巨大风险

  也就是说,ifttt为了实现与 Gmail 相关的 Task 必须获得 Gmail 的完全访问权限。这意味着如果 ifttt不幸被攻陷则我的 Gmail 账户也将同时沦陷。这意味着我必须将 Gmail 账户的安全从坚不可摧的 Google 转移到 ifttt。

  更可怕的是,为了实现 ifttt的协同工作,我必须将我的 Facebook,Twitter,LinkedIn 在内的大量在线账户都交给 ifttt。

  鸡蛋现在都在同一个篮子里,而且这个篮子还不一定牢靠。

  以 ifttt用户协议中关于自身责任的段落作结。

使用ifttt背后的巨大风险

  来源:Dante Jiang投稿

2011年7月18日星期一

电信屏蔽Godaddy部分DNS服务

  从7月16日开始,国内部分地区用户(主要是西安电信和部分地区联通用户)向我反映,无法访问我的博客,经过我的测试排查发现,原因是部分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屏蔽了我博客DNS解析服务商Godaddy的DNS服务,西安电信的DNS服务器218.30.19.40已将Godaddy的某些DNS屏蔽,使导致那些使用Godaddy DNS的网站都无法从西安访问,包括我的博客在内。

  Godaddy成立于1997年,是全球域名注册排名第一的服务商,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8%。域名的附加服务很多,价格低廉,平均价格只有国内域名服务的一半,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域名服务商,包括我在内的众多网站主都在使用Godaddy的域名注册服务。

  屏蔽DNS的恶劣影响

  中国电信以前曾经短暂地屏蔽过Godaddy的服务器地址,但那对于在Godaddy购买网站的用户来说影响不大,这次直接屏蔽Godaddy的NS(域名解析)服务,影响非常恶劣,为了“惩罚”某一两个网站,直接导致成千上万的无辜网站无法访问,可谓“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极端手段。

  我这里确认被封的Godaddy DNS服务器有 57、58、67、68、77、78、33、34号,如果你的域名使用这几个DNS地址,需要将其修改为其他的DNS地址,否则将无法从某些地区访问。

电信屏蔽Godaddy部分DNS服务

  各地用户验证方法:

  1、点“开始”-“运行”-输入CMD,再输入 ipconfig /all  ,在下“DNS SERVER”里找到你使用的DNS服务器地址。

  2、再输入 nslookup www.williamlong.info 你的DNS服务器IP ,来查看是否能解析。

  3、再输入 nslookup www.williamlong.info 8.8.8.8 使用Google的DNS服务器验证。

  网站主的解决方案:

  1、换用Godaddy的其他DNS服务器地址,Godaddy有很多DNS服务器,短时间内看,不可能全部都屏蔽掉。

  2、换用第三方DNS解析服务,目前有很多第三方网站提供DNS解析服务,不少都是免费的,国内也有免费提供DNS解析服务的,使用第三方DNS服务可以部分解决问题,电信总不可能将世界上所有DNS服务器都屏蔽掉,那就相当于局域网了。目前月光博客选用这种解决方案,估计一两天内可以见效。

  此外,不建议将Godaddy的域名迁移到国内,如果域名迁移到国内,那就不是屏蔽NS的问题了,而是直接clientHold,到时候就哭都来不及了。

  对西安网友的建议:

  西安的网友如果换用深圳的DNS服务器,暂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全国各地的DNS服务器列表参见这里

  此外,西安电信的这种极端做法,完全不顾用户的上网权利,其屏蔽的那些DNS服务器,使用的网站何止千万,这么一刀切的管理做法实在野蛮,建议西安的网友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拨打电信的服务电话10000进行投诉,直到西安电信改变错误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