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1日星期三

中国互联网帐号的五大开放趋势

  帐号是一个你使用服务的必备品,帐号数量(用户数)也是比流量更能够衡量一个网站影响力的指标,所以帐号资源一直被大量网站看作命根子。多年之前国外就支持Email作为网站帐号,从2005年出现OpenID,再到2008年、2009年Facebook Connect的大红大紫。他们的目的是解放用户,一个Email、一个Facebook、一个Google帐号你就能够登陆所有网站,不需要重复记忆多个密码、多个密码保护资料。

  关于帐号的开放中国一直被边缘,所幸现在已经看到了一些不错的趋势。这些改变第一要感谢国外的优秀榜样,例如Google和Facebook;第二要感谢那些创业网站们,以创业者的姿态为互联网帐号开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例如鲜果、例如豆瓣。

  这些趋势很多是伴随着微博出现,能被称为趋势是因为越来越多大站开始学习,这些趋势包括开放式邮箱登陆、手机号登陆、OPenID、多帐号关联、帐号自由更改。

  趋势一:开放式邮件登陆

  即支持其他网站的Email帐号登陆,伴随着微博的出现,目前新浪、搜狐、网易均以支持以其他竞争对手的Email地址作为微博帐号,并且也能够作为全站通行证使用。腾讯QQ已经支持绑定Email帐号,并且可以用Email登陆微博。

  这意味着用户不需要为了使用服务再去单独注册一个帐号、多出一个邮箱,只需要使用你已有的Email帐号即可轻松注册。各家的整合程度有差异,例如网易通行证输入默认只提示自家邮箱,但是你仍然可以手动输入其他邮箱帐号(例如Gmail)进行登陆。

  趋势二:手机号登陆

  使用手机号作为帐号有三个用途,第一可以直接使用手机号进行登陆,第二是方便密码找回,第三是方便密码找回,保障帐号安全。目前国内门户的整合力度并不一样,例如网易、迅雷均支持绑定的手机登陆,而新浪腾讯则只支持服务绑定和安全功能。

  另外目前手机号大多数只属于一个附属帐号,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你不能直接使用手机号进行注册,而只能绑定已有帐号。

  趋势三:OpenID

  很多朋友可能会困惑,OpenID功能与上面的邮件、手机登陆有什么区别,应该说功能有重叠的部分,但是OpenID更强大,它不仅可以共享帐号名称,还可以提供各种用户信息,当然这部分信息可以由你自己进行设定。

  最著名的OpenID案例就是Facebook Connect,你可以授权某网站获取你的Facebook资料、好友甚至更多信息,注册但不仅仅是注册,更像是一个更大意义上的数据共享。国内有涉及到这一块的包括豆瓣、人人网、新浪微博,但是做的深度都不一样,大多数停留在浅层的登陆功能。

  趋势四:多帐号关联

  这里面的典型案例是微软的Windows Live,它能够支持多个Live ID的无缝切换。

  这种功能的意义在于方便拥有多个帐号的用户,例如我有多个网易通行证帐号,其中一个是邮箱注册的通行证,一个是用Gmail注册的通行证。如果我需要查收网易邮箱邮件的时候我需要一个帐号,而当我登陆网易微博的时候需要切换到Gmail注册的通行证。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同一网站的多个帐号。

  现在国内大网站都没有涉及这个部分,都属于犹抱琵琶半遮面,明知道会有这一步但是却扭扭捏捏不愿意跨出去。

  趋势五:帐号自由更改

  帐号自由更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注销,第二是修改。

  帐号的自由注销可以有效保护用户的选择自由和隐私安全,也可以对ID比较敏感的新用户更多选择空间,保护有限的帐号资源;帐号修改是让用户在不丢失数据的情况下平滑迁移帐号,例如我之前的微博帐号是a@a.com,现在我的电子邮箱换成b@b.com,那么自然希望ID在安全的基础上能够自由修改。

  门户基本没有这项功能,同样是在犹豫不决,认为用户只要注册了就是自己的,其他都是扯蛋。豆瓣、鲜果都可以自由更换帐号,人人网也可以做到,但是无法更改为已注册帐号。

  例如之前人人网帐号为A,我想要换成帐号B但是当时没有修改帐号的功能,或者我没有找到这个功能,所以我重新注册了帐号B;两天后我发现了这个功能,所以成功注销了帐号B,想要把帐号A更改为帐号B,但是系统告诉我不能这样做,这属于功能的完成度不高。

开放

  ——完成的分割线——

  开放不开放那都是文字游戏,帐号策略的改变最终目的还是解放用户。让用户爽,用户才会用实际行动让你爽。

  来源:XJP投稿,原文链接

2010年8月9日星期一

谷歌推出多帐户登录功能

  据GOS博客报道,Google目前正在向用户推出多帐号登录功能。借助该功能,用户可以在不必退出原登录帐号的情况下通过其他帐号开启谷歌提供的服务。目前多帐号功能支持的服务有:GmailReader、Voice、站点、日历、代码。

  对于Gmail系统来说,该功能可以通过下拉菜单的方式访问用户另一个Gmail信箱,非常方便,省去了登录注销的操作。在此新功能下,用户将可以在多个Google帐号之间进行快速切换,而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进行繁锁的程序,例如每次要例如一个新帐号时,就必须先退出已经登录的帐号。这项新功能可能让用户在一分钟之内即可切换到想要的帐号,特别是对那些每天进行多帐号登录而且次登录次数较多的用户来说非常有用。

  多帐号功能的设置方法是:在Google首页登录后,点击右上角的在“设置”-“Google账户设置”,之后在里面的“多帐户登录”中设置“启用”即可。

谷歌推出多帐户登录功能

  经过我的测试,现在中国用户目前还看不到多账户的信息,不过可以通过这个链接从英文的界面登录进行设置修改。修改后会出现一个界面,强调了一些多账户登录的详细信息:

  1、用户当前所用的帐户会显示在大多数 Google 产品页面的顶部,而对于移动设备上的大多数页面,则会显示在底部。请随时进行检查,以确保用户使用的是正确的帐户。

  2、并非 Google 的所有产品都支持多帐户登录功能。在 Google 产品间进行切换时,用户当前所用的帐户可能会发生更改。

  3、在默认情况下,未在上文列出的 Google 产品会使用您在当前网络浏览器会话中登录的第一个帐户。

  4、系统将停用离线邮件和离线日历。用户可能会丢失所有未发送的邮件。

谷歌推出多帐户登录功能

2010年8月8日星期日

打烂苹果iPad问到底

  单从硬件上来看,苹果iPad真的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即便MacOS系统非常优秀,iPad也没能安装上最新的OS 4,这么大的板子还不能像iPhone 4一样多任务运行。当然这篇文章是绝对不肯可能找一台真的iPad来砸,虽然现在也不是很贵,但看到那么可人的东西,实在是舍不得砸啊。每次讨论ipad时,往往局限于这台机器本身,而iPad的背景身世环境才是促成iPad成功的更大因素。

  iPad的兄弟姐妹

  在iPad出世之前,其实我们已经有了iPod、iPhone、iTouch。虽然iPhone和iTouch有了软件商店让他们的用途更加多样化,但是对这个家庭的成员,人们似乎还是喜欢来做专一的事情。iPod就是来听音乐,即便是现在,用iPod来听音乐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因为专业,所以有很好的表现。iPhone到第四代才开始支持多程序,或许正是因为专一才能让程序有很好的表现。

  iPad很好地继承了专一的传统。

打烂苹果iPad问到底

  当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产品的时候,他的客观参数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很多看法,以及我们对这款产品最本质功能的印象。买一款电子词典的,是为了玩里面普通的游戏吗,是在乎他的影音功能吗,但是很多国产的电子词典总是在这方面大做文章。

  形似iPad的硬件产品之前并不是没有出过,很多都搭载Windows系统,耗电太多,很小的屏幕和很拥挤的键盘,造成操作体验非常不好。当我们惊讶一款产品居然可以连USB、读卡槽、摄像头都有的时候,却很少去考虑用户真正用起来是否会需要这些。

  很多朋友买下来以后,就直接当成神仙供起来了。

  可是iPad出现在以后,那种感觉让人自然而然地专心起来,无论是阅读还是上网,少了之前的浮躁,用心下去,体验反而更佳。

iPad

  iPad和电子阅读器

  iPad他就希望能成为人们阅读的得力助手。在一个悠闲自得的下午、或风和日丽、或风雨交加、或电闪雷鸣的下午,坐在沙发上,旁边一杯清茶,然后轻松地捧着iPad来读《1Q84》。

  多么享受啊,但我们的焦点似乎总在iPad身上,iPad只是一个工具,我们读的是《1Q84》,这才是重点。所以说为什么IT人是没文化的,一看到这个句子只会关心iPad。

  在讨论电子阅读器时,也总是陷入一个这样的误区。无论是汉王、还是爱国者,无一例外都把电子书自身的参数放在了宣传的首要位置。

  作为消费者,把电子阅读器买下来了,可是电子书从哪里来?IT人都是聪明的,他们知道电驴迅雷,知道谷歌百度。可是普通消费者没这么聪明,他想看1Q84,可是从网上找的PDF都是被卡巴斯基提示有病毒,找的电子书都是施小伟(《1Q84》大陆版翻译)的访谈。

iPad和电子阅读器

  不能给用户提供有效的电子书获得的途径。

  这和MP3播放器不一样。音乐在听的时候可以不集中精力。阅读时,是需要很集中精力。MP3的版权问题已经泛滥,一个人可能会听很多歌,但是阅读的特性决定了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能阅读的数量很少。

  一款电子书能否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内容获取途径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而美国市场恰好拥有这样的条件。

  iPad和数字音乐

iPad和数字音乐

  苹果的产品在中国大陆已经成为了时尚的代名词,在中国大陆的范围内很多问题不具有可讨论性。

  iTunes出现时,版权问题已经有了,iTunes也是世界上少有的,通过数字方式保护了音乐市场的发展,同时又促进了音乐市场的进步。看看美国这两年音乐市场的发展,很多音乐才子辈出,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保障,很难有这样的发展。Lady gaga、Taylor Swift这些都不用赘述。

  美国的出版业在音乐市场之前就已经很成熟了。

  这里不得不说,美国有很多爱阅读的人民,虽然信息化出自这个国家,但是这个国家的人并没有背弃阅读的传统,很多文字类的期刊报纸依然在人们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其次是那里的出版商、发行商,美国出版业则有一个完全成熟的商业流程。回想一下当年《哈利波特》和《达芬奇密码》都是出版业的成功的经典案例。书籍自身优秀的素质,加上发行商恰如其分的宣传,出版业至今仍然好戏连台。

  《时代周刊》和《娱乐周刊》的小说销量排行榜和非小说销量排行榜上,不断有新面孔出来。每天我拿上喜剧中心的“每日秀”,乔恩斯图尔特都会请到一位作者来介绍他的新书。我真很奇怪,他哪来那么多时间来阅读这些书籍。

  这一部分完全没有提到iPad,正是因为iPad背后有一个如此负责的妈,ipad才能那么似乎忌惮的推出,因为完全压力的内容。iTunes的成功,Kindle在电子书市场上的成功,iPad完全没有风险地推出图书服务。

  iPad的情敌

  iPad最大的情敌自然是Kindle,有人说iPad的出现预示着Kindle的终结。可是实际情况是Kindle还是卖的很好。虽然卖这玩意儿也赚钱,可是更多的利润还是在电子书的销售上,所以iPhone上Kindle客户端以及Android客户端的推出对Kindle的业务基本上没太大影响。

  Kindle本身也有不输于iPad的功能。相比之下,iPad的完美网络体验所带来的在线内容的阅读,才是超过Kindle的原因之一。

  在国内,我个人已经对汉王和爱国者没有兴趣了。相反,对不久之前才公布的Bambook,更让我觉得更有可能获得成功。这里不是为Bambook打广告,我自己了解也不算特别透彻。只是Bambook有别的IT厂商绝对没有的过人之处。

  当然盛大是一家游戏公司,可是苹果至今也是家IT公司。盛大当年一口气收购了那么多小说网站,榕树下、起点中文网,从一开始Bambook就有别人根本没法比的内容奠基。

  起点中文网在付费阅读上已经远远走在国内的前列,如果不是版权保护的缺乏,起点中文网能获得更多的收益,把作者圈住则是起点另外的成功。

  作为成功的在线阅读成功者,盛大有砝码来跟出版商来谈。

  当然Bambook距离成功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作为一款国产产品,在没有发售之前就能够想象到可能会有一些细节的问题。

  赢得了那些每月愿意为阅读付出百元以下的消费者之后,如何还能再赢得能一次性为阅读付出更多的消费者,转变消费者观念,打动中国消费者内心仍然是盛大需要用心的地方,这里不为盛大做广告,只是单纯的希望我们不要连阅读都需要借助别国的产品。

  iPad的未来

  当然文章结束了,我还是没能砸烂一台iPad,其实iPad也没有很复杂,在我们不断地在互联网服务做加法运算的时候,iPad的减法让他有了更专一的态度。

  希望iPad的减法也能成功为我们减肥。

  来源:读者投稿,原文链接

2010年8月6日星期五

Wave已死,Google还将归来

  Google本周三在硅谷宣布,该公司将放弃Google Wave信息及社交网络服务,原因是该服务缺少足够的用户关注。

  看到有朋友感概:我靠,想当年谁要有个wave邀请,那感觉都变成人上人了一样……

  的确,一点都不夸张,刚收到google wave的邀请码时,那不知道有多激动,而且,为了自己那点可怜的英语,还一边用google翻译整了半天才明白(当时chrome还没有集成翻译),只是,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加之非中文支持,试用起来真的很痛苦,所以在个把来星期的新鲜期过后,我就没再用继续探索了,这次,若不是这条新闻,我几乎忘记了这档子事。

  这是一条让人遗憾的新闻,但或许,google过于悲观了,依越石来看,wave虽死,但google还可以卷土重来,因为,waves所遇到的障碍,并不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老习惯,先分析问题根源,然而给方案。

  (一)用户心中的鸿沟

  在google wave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找email的茬,因为这玩意似乎从会上网的那一刻就融入了彼此的生活,成了习惯,当成了习惯,潜意识里就会错当成与生俱来,所以,当google弄出这么个高级产品的时候,Google的意图是重塑人们对于通讯的理解,将其打造成一个新型的通讯平台。但是,正如一些人所言,google wave 太超前了,email虽然功能简单,却满足了一般人的通讯需求,而人们要放弃email,却意味着巨大的鸿沟。

  先看其次,协同通讯并不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用户需求,这个卖点托不起google对wave的期待。当然,以google的品牌,要吸引用户对一款产品的兴趣,那完全不是问题。所以,这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首先,当我们从163邮箱到QQ邮箱或者gmail时,这种改换门庭的代价并不大,我们只要调出联系人名单,通讯照常进行。

  但我们从email跳到google wave,一个无法逾越的沟壑出现了,你需要你的朋友同样拥有google wave的帐号,并且还要保证他有耐心会再次登陆,否则你的wave就变成独角戏了。

  所以,最主要的因素是,挑战email跟挑战QQ有异曲同工之理,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问题了。

  长久以来,业界只知道QQ这种SNS软件忠诚度无敌高,高到我们将来入棺了,QQ也倒不了。可谓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东方不败。但是,这个忠诚度是怎么来的,却比较模糊。这里,越石给出一个多余的量化解释。

  四年前,新浪前创始人王志东逆天行事,试图正面挑战QQ,已经失败过一次了,其实期间迅雷呀也干过这么一件本质同样的事,结果当然不会有多少不同,甚至连个华丽的气泡都没冒出来一个,估计各位连知都不知道。

  讨论王志东的lava-lava可能没什么新意,我们不妨来讨论讨论下载这个概念。

  通俗意义上,我们眼中的下载比较狭义,即将文件从网页弄到自己的电脑上。但是,从结果来看,下载是数据从某一点传输到另一点的服务。

  以此来观,广义而言,用户间电脑之间的文件传输和从网页下载到用户电脑是类似的的,本质都是点对点的传输,只不过下载源变了而已,概念上,下载<=文件传输。

  那么,从以上逻辑上来看,迅雷没有道理不涉足用户间文件传输服务。你一直在用迅雷,但也许你从没有想过,把你的文件传到我的电脑上其实是可以用迅雷的,但是通常,我们都用QQ传,不是吗?

  份内的差事,迅雷居然不做!

  但是,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残酷的事实:雷友之间是可以相互传输文件的。

  也就是说,只要你和我都注册了迅雷账号,你可以用迅雷把你的文件传输到我的电脑。

  但是,用了这么多年的迅雷,你居然不知情……

  所以此时此刻,当我表示迅雷在这个问题上干得挺失败时,你一定不会反对了。

  不过,接下来我又要为迅雷辩护了,那不是迅雷的错:

  因为失败是必然,天道所致,不以迅雷的意志为转移。

  绝大部分时候,发生了文件传输的两位用户之间的关系,不会超出QQ的用户关系范围之外,如果你我之间已经在QQ上建立了关联,那么,你我何必舍近求远反过来为了传个文件而注册迅雷帐号呢?正常的用户自然不乐意了,干嘛非要那么麻烦用迅雷来传输呢?

  其实你我之间并没有那么遥远,不过彼此就差了注册个帐号这么一步而已,但这简简单单的一步之遥就是腾讯给整个互联网的壁垒,用户永远不会跨过去,于是腾讯万世不败,而迅雷,结局必然。

  也许到了今天,那些洞悉天机的智者至今也困惑不已,为什么一步之遥的距离,用户却不能跨过去呢?这跟懒人法则是没关系的。

  答案是:

  那不是一步之遥,而是N步之遥!

  数据说话,定量分析。我们每个人都有QQ帐号,以我为例,中性用户,时而每天登,时常一个星期都没登陆过,QQ好友247名,数量中等吧,假如我要给其中一名好友A传文件,我将有两种选择:用QQ传,或者让A注册账号,用迅雷传给他。两种选择看似只差别了一步,其实不然,因为A只是我247名好友中间的一位,即使这多余的一步我不介意,并相信A也不介意,但其他246名好友呢?下一次换个人,我还要建议对方注册个迅雷帐号吗?人家不骂我神经病才怪了。

  古语云三人成虎,三重足以改变人的立场,何况247重阻碍?

  你有多少好友,迅雷和QQ的差距就有多少步!

  于是,最终,我们连迅雷早已经支持用户间文件传输服务都不知道……

  同样的结论应用到google wave,你的email有多少联系人,用户的心理阻碍就有多少重。

  (二)穿越死亡之谷

  尽管如此,google对wave的野心还是太悲观了,因为,这并不是一个无法破解的难题。明确定位了问题出在哪里,破解之法就不难寻找。

  我们知道,email跟QQ是不一样的东西,在《微博通讯与即时通讯对决》一文中,越石提到了一点,@这个符号,是一种通用通讯协议的象征,若没有这个符号,那么通讯就变成了私有协议,email那些乱七八糟的协议之所以必要,恰恰就是为了满足互通互联的需要。即时通讯本质是以一种私有的通讯规则取代了通用规则,当然,如果QQ当初接受互通互联,那么今天的即时通讯跟email就没什么两样,不同的服务商需要好好的沟通这个通讯协议。

  那么,反过来说,这个通用通讯协议就是email本身不存在多大忠诚度的原因。既然email本身不存在用户忠诚壁垒,那么理论上,一个新的通讯平台来颠覆email是可能行得通的。

  Google wave之所以失败了,不是因为他必死无疑,而是因为google太心急了,或者说太直接了。还是孙子兵法指示,以迂为直,避开正面取代。

  第一步,也是最关键最基础的一步:纡尊降贵,支持email通讯协议。如果google wave与email能像163邮箱和QQ邮箱那样正常通讯,那么首先,已有的wave用户的忠诚度就可能培养起来,不至于直接被摧毁。然后,然后google爱怎么干就怎么干了,稍微把用户体验搞上来,功能强大的东西,又没什么后顾之忧,慢慢的慢慢的,用户就过来了,多了,就成气候了。

  这是个比较搞笑的结论,google想颠覆email,首先必须亲近email。

  所以,虽然google wave失败了,但是这个技术还在,要卷土重来不是没有可能。当然,最大的可能是google把希望寄托在给gmail身上。

  来源:读者投稿,作者:越石父,作者电子邮件:yueshif(at)gmail.com

百度日本贴吧上线

  近日,百度日本上线了一个很中国化的产品:百度日本贴吧,使得百度日本已经拥有了网页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和贴吧四项主要功能。但国内用户目前暂无法进行访问百度日本贴吧。

  贴吧是百度的一个很有特色的产品,是一种基于关键词的主题交流社区,它与搜索紧密结合,在社区产品中显得非常独特,百度贴吧在中国运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区。

  百度日本贴吧的地址和中国类似,也是采取拼音的域名,但是目前从中国无法直接访问,据分析是因为百度主动屏蔽了中国地区IP的原因。

  由于百度日本贴吧可能会包含一些不符合中国法律的内容,并且没有对搜索内容进行审查,比如搜索类似“hardcore”、“teen”等关键词,会出现大量“有害信息”内容(当然,毒害的是日本人,百度真爱国啊),同时也为防止中国用户发布违法消息和捣乱,百度日本贴吧已经屏蔽了中国地区的IP,从中国无法直接访问百度日本贴吧。

百度日本图像搜索

百度日本图像搜索

百度日本视频搜索

百度日本视频搜索

  不过,通过美国的代理依旧可以正常访问百度的日本贴吧,其页面通过Google翻译可以自动翻译为中文,下面是Google翻译的百度日本贴吧首页的内容。

百度日本贴吧上线

  可以看出,贴吧的主题依旧是以娱乐为主的本地社区网站。经过一些测试,百度日本贴吧没有存在内容审查的现象,任何贴吧都可以创建。

百度日本贴吧上线

百度贴吧到了日本就有了“鸡”吧

  从Alexa的排名上看,雅虎依旧占据日本市场的第一,而谷歌排名第二,日本百度目前还不具备和雅虎谷歌竞争的能力。从发展趋势上看,雅虎的搜索量在不断下滑,而谷歌则不断上升。

  在整个亚太市场,日本拥有除中国之外的第二大搜索用户数量,百度曾经在2007年进军日本市场,并于2008年1月24日正式运营,由前雅虎日本搜索事业部部长井上俊一为百度日本总裁,被称作是百度国际化第一步。不过从现在的状况来看,想要在日本成功复制一个中国式的百度,目前是困难重重。

2010年8月5日星期四

百度统计与CNZZ统计横向评测

  流量统计作为互联网站点最基础的数据分析工具,几乎与每个站长、互联网从业者相关。在互联网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流量统计工具就像打仗用的武器。能否选好适合自己的武器、用好武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胜败。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百度在今年新推出的免费流量统计工具:百度统计,与之对比的是统计工具:CNZZ(含全景统计和广告统计)。今天我们来横向测评下这两款武器。

  一、基本的统计数据指标

  数据指标是一切数据的基础,反映了流量分析的广度:

  CNZZ各个报告的指标,如下:

  1.时段分析:PV,独立访客,IP,人均浏览次数、新独立访客、人均浏览次数

  2.搜索引擎、搜索词:搜索次数、关键词个数、独立访客、IP、人均搜索次数

  3.来路页面、域名:来访次数、独立访客、IP、新独立访客、新访客浏览次数、站内总浏览次数

  4.受访域名、页面:浏览次数、独立访客、IP、人均浏览次数、平均停留时间、跳出率、进入次数、离开次数

  5.地域、浏览器等:浏览次数、独立访客、IP、人均浏览次数、平均停留时间

  百度统计各个报告的指标,如下:

  1.趋势分析(时段分析)、来源类型、搜索引擎、搜索词、推介网站、地域、浏览器等系统环境报告:浏览量、访问次数、访客数、新访客数、IP数、跳出率、平均访问时长、平均访问页数、转化次数、转化率

  2.最常访问、入口页面、退出页面报告:浏览量、入口页次数、退出页次数、平均停留时长、退出率

  3.还有一类专门针对百度推广的,指标除了1)所列的指标以外,还包括:点击、消费、平均点击价格、平均转化成本、收益、利润、投资回报率

  点评:

  1、CNZZ各个不同的报告提供的指标有一定差异,有针对性,不过比较混乱,体系不够清晰。

  2、百度统计各个报告的指标设立的较有章法,各个最细的报告上都提供了完整的网站流量和质量评价指标,但有点过于严谨,不过数据也算完整齐全。

  3、在PV,UV,IP这些基本的统计指标上,百度统计和CNZZ没什么明显差异,而在流量质量评价方面,百度统计采用了基于Session的统计方法,这点是比较科学的。

  二、数据统计的维度

  有指标,还不行,还要看可以从哪些角度来拆分数据。这决定了数据的深度:

  CNZZ的统计维度基本上都是一维的,有少许两维交叉:

  1、一维:时间(按天、按小时)、搜索引擎、关键词、来路域名、来路页面、来路分类、受访域名、受访页面、、浏览器、分辨率、操作系统、语言、终端类型、插件安装、回头率、访问深度

  2、二维:搜索引擎×搜索词、地区×网络接入商

  百度统计除了各种一维统计以外,还提供了一些多维交叉分析:

  1、一维:时间(按天、按小时)、搜索引擎、搜索词、推介网站、推介网页、来源类型、地域、、页面分析、地域、浏览器、操作系统、屏幕分辨率、屏幕颜色、flash版本、是否支持java、语言、是否支持cookie、网络服务提供商

  2、二维及多维:搜索引擎×搜索词、时间(按小时)×(来源类型、搜索引擎×搜索词、推介网站)×地域

  点评:

  1、CNZZ数据维度简单,提供的地区×网络接入商比较实用,但比较难做深入的分析。

  2、百度统计提供的数据维度非常丰富,特别是时间×来源×地域的组合,可以定位到某一个外链分小时的流量变化,帮助很大,当然,系统上手难一点。

  三、实时网站流量统计

  不少草根站长都有盯着数据的习惯。看看这方面分别满足的如何:

  CNZZ:

  1、最近15分钟每分钟的PV和IP数、总的PV,总的IP数

  2、最近15分钟的访客访问记录

  百度统计:

  1、最近30分钟每分钟的PV和独立访客数

  2、最近500条的访客访问记录

  点评:

  1、百度统计的访客访问记录,帮我把用户的访问过程都排列好了,而不像CNZZ是按照IP找,大家都知道一个网吧里出来的都是一个IP,查出来的访问记录那叫一个乱;

  2、百度统计没有cnzz那个最近15分钟的数据, 不过它的最近30分钟的Flash会自动刷新,这点还算方便

  四、易用性和可用性

  1、易用性方面:

  CNZZ:界面上广告比较多,但是大家都习惯了,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百度统计:界面简洁,非常清新,没有广告,报告中的折线图、饼图Flash漂亮,尤其是概况页那个分小时的对比图。

  2、可用性方面:

  CNZZ:中午的时候数据比较难查出来,偶尔还出点小问题。

  百度统计:查询速度挺快的,也较稳定,数据的存储量还挺大的

  点评:

  1、CNZZ要挣钱,肯定得有广告,不过这都还好,关键是偶尔出点问题这一点还是挺让人抓狂的。

  2、百度毕竟有很多服务器,带宽也大,所以易用性和可用性方面,百度统计胜出。

  五、高级分析和增值功能

  这方面,内容很多,一般小站点用不到,可以说日IP小于100的不用往下看了,简单做了列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比较:

  CNZZ:

  升降榜:用于追查流量变化原因的功能,提供了关键词、来路、受访页面三个维度的分析

  站内搜索:就是使用之后,在你的网站上增加一个浮出层,提示用户还搜索过什么词来到你的网站,吸引用户点击,但是看起来用的人并不多,可能是对大多数网站用户来说是一个干扰。

  短信报警:可以设置流量超过或低于一定值,就发短信预警

  广告统计功能(广告统计):可以设定某个特定来源点击过来的URL,统计特定来源流量,或者设定页面上广告位点走之后的链接,统计页面链接被点击的次数

  转化分析(全景统计):这个是收费的,可以设置一个用户浏览过程,看用户在每一个步骤上的流失率

  点击链接图(全景统计):可以分析页面上各个链接的点击次数

  页面访问轨迹(全景统计):可以分析带来流量的页面和带去流量的页面

  行业分析:链向CNZZ的行业分析站点

  站长工具:链向CNZZ的站长工具页

  百度统计:

  升降榜:同样用户分析流量变化的原因,提供了搜索引擎、搜索词、推介网站、推介网页、来源类型等多个维度的变化分析

  子目录:可以设定对部分页面做单独的分析,而且针对设定的页面集合做全套的数据分析。

  指定广告跟踪:可以设定在页面URL中设定多个参数,分析制定来源的流量,用户广告分析

  百度推广流量分析:与百度推广密切结合,能够准确分析百度推广的流量情况

  事件分析:在后台设置,不需要修改前台代码,即可统计页面上的各种控件被点击的次数

  转化分析:可以设定一个目标和步骤,能够分析各个来源的用户到达目标的次数,以及在实现目标各个步骤上的流失情况。

  页面上下游:可以对设定的页面,分析其上游、下游页面的关系;

  整合百度指数:在搜索词报告里,可以直接点击查看这个词的百度指数;

  整合相关搜索词:在搜索词报告里,可以直接点击查看与这个词相关的10个热门搜索词;

  搜索来路URL:在搜索此报告里了,可以查看每个搜索词对应的搜索URL;

  百度风云榜:链接到百度风云榜

  百度收录量查询:传闻要出,提供最准确、最权威的百度收录量数据,

  热力图(开发中):提供鼠标在页面上点击的位置和链接。

  点评:

  1、百度是站长无法忽视的重要流量入口,百度统计一旦利用起这一点优势,将非常可怕;

  2、百度统计的收录量查询、热力图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功能;

  3、广告分析方面,百度统计把来路广告和去向广告都整合了在一起,而CNZZ则分布在好几个系统中,所以百度统计这方面的用户体验较好;

  4、百度统计子目录的分析非常灵活,CNZZ没有类似功能,这一点我的朋友们反映挺多的;

  5、CNZZ有短信预警这种功能,这个挺不错的,百度的系统稳定速度快却没有这个功能,还是要好好改进下的。

  总结:

  1、往深了看,从百度统计的整个分析指标和分析维度架构(基于Session而不是基于PV,从一开始就以流量质量评估为切入点)就可以看出来,它的志向是蛮高远的,不是想做一个简单的流量统计工具,而是一个流量分析和优化工具。事实上,国外的流量分析早就进入了网站分析的时代,用户吸引和用户保持并重早已是共识,而国内还相对落后很多。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开始重视网站分析,WAW活动的开展,一批独立博客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也接触和认识了网站分析。所以说百度还是比较高明的,瞄准了这个市场,同时催熟这个市场。

  2、CNZZ目前还没有什么清晰的盈利模式,而且CNZZ的整个分析结构决定了,它是第一代以PV为统计单元的流量统计工具。目前有很强大的用户习惯和用户基础,不过技术和需求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关键是看谁可以尽快找到市场的爆破点。

  3、从武器角度打个比方来说明现在的形势,CNZZ就好比是一个刀,已经被磨得很锋利了,而百度统计则颇有一些枪的意味,并且正在被不断升级,如果配上百度输送的子弹,估计也小觑不得。

  来源:朱韫晖投稿,作者电子邮箱:pkuzyh(at)pku.edu.cn

Twitter就是Google杀手

  上次看到一篇“Twitter可能是Google杀手”的文章,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因为笔者本有Twitter代替Google搜索的可能,于是写了本文,如有不到之处,还请指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社会之发展,消息,工具在分工细化。hao123,百度,人人,新浪微博。以前说信息爆炸,其实是信息未细化,对于非相关的,即时的便是无用的了。也因此过后信息消失后不会引起大的问题。有趣的是美军的数字化师便有此问题,信息收集快速,多维,但不能有效处理,于是不同单位不能获得需要的,即时的数据,信息消失后还会引起大的问题——死亡。马克思说技术首先应用到战争中,这意味问题——在互联网,现实社会中能实际影响了。

  SNS,一个有意思的东西。我不想重复解释,只说重点——SNS的未来和应用。SNS聚集了有相同背景或知识的人,但能实际产生效益于他们很少。博客,QQ ,空间等等只是聚集同层面的人,他们只能交流知识,因为这是一个平行的产业链关系网 ,但是一个聚集垂直产业链的关系网能将他们的知识 经验 技能,化为实际行为的产生——SNS的真正意义,实际效益产生之所在。SNS应该的本质,一个比喻:梳子。梳子分群——SNS,梳子排序——人际圈。人际圈较高的成功合作是因为朋友引荐同人群现实,可靠的产业链上下游的人际圈。合作是因为链式反应。实际上SNS的发展方向会是这样,类似社区加居委会,居委会为中心,不同的社区在此以需求自然交集。广告, 信息 ,人际圈便是传播联系,而居委会——公共管理。之所以是公共管理因为信息爆炸,人的现实, 虚拟信息在比特化,隐私 ,小圈子 在打破再组合。

  于是SNS的应用,它们本质性地传播相应群体需要,即时的信息。信息查询(搜索)由被动转为主动,平行,垂直的产业链,关系网可以以不同形式,层次地连接,分离。你可以将其看做百度+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HI+百度有啊。所以信息的需求将使Twitter就是Google杀手。说到这,未来的互联网底层结构,上层应用也大致清晰了,“内容为王”这个口号要倒霉了。

  来源:读者投稿,作者:wj18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