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日星期一

SaaS是炒作还是救世主

  此文是整合了《SaaS的前途和命运》和《再论SaaS的的实施风险》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并发布于《中国计算机报》第1568期,是我关于软件服务模式的一点点个人思考,以下是全文,供大家参考。

SaaS是炒作还是救世主

  近一段时间,软件租用服务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风生水起。而这一次,风头正劲的是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

  SaaS的前身是ASP服务(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不需要购买硬件服务器、软件系统和带宽,只需要支付租用费,上网就可以使用自己的邮件系统、网站系统、销售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通过互联网便可以享受到相应的硬件、软件和维护服务,享有软件使用权和不断升级的服务。

  SaaS是从ASP模式演变而来的。从本质上来讲,SaaS就是ASP,两者区别很小,都是以网络托管服务为基础的。众所周知,中国的ASP模式在21世纪初以失败而终结,大部分尝试过这个模式的软件开发商都为此交了不菲的学费。如果说当时推行ASP是时候未到,那么,目前业界热炒的SaaS是否真的已经足了火候了呢?那些ASP未解决的问题,SaaS能否解决?

  第一,是软件托管服务的信用度。用户是否信任软件托管服务,是一个首要问题。

  软件托管服务最热门的当属企业管理软件,对于实施了ERP、SCM、HR、CRM等企业管理软件的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重要性往往至关重要,尤其是财务数据和客户信息,这些数据往往是一个企业销售部门的核心机密,将这些至关重要的核心数据放在第三方的服务器上,对于当时大部分企业来说是无法接受的。特别是服务器和网络有时会遇到不可预知的故障,而如果一个企业进行关键业务的时候发生这些故障,那么这种服务就会被质疑。有能力的企业会考虑使用传统的软件购买模式:购买软件,购买服务器,购买实施和服务。虽然价格会较高,但有些业务的敏感程度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关于软件托管服务的信用度问题,直接关系到托管服务商自身的能力和投入。比如:实施一个ERP系统的在线托管,服务商需要保证99.9%以上的连通率,以软件开发为长处的软件开发商不得不进入网络和服务器维护这个领域,投入巨大的资金购买服务器和带宽,恶意的竞争对手还可能使用DDos来攻击托管服务,因此还需要投入资金购买高效的硬件防火墙。

  本来应该是客户自己购买的各种成本全部转嫁给了软件开发商,这样,一个软件开发商又要搞软件开发,又要搞网络维护,各项成本直线上升。一些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大型软件服务商当然有能力这么做,但是如果很多小的软件开发商也这么做,无疑会重蹈ASP失败的后尘。

  第二,是软件功能的差异问题。

  软件托管服务一律使用的是B/S架构,而传统软件则使用的是C/S架构或者三层结构。而ASP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户不习惯浏览器下的业务模式。

  目前B/S技术的确有所发展,小型的ActiveX可以完成一些小功能。对于大型ERP中流行的开发技术EJB,也可以通过浏览器自动下载Java客户端包后,实现和传统GUI一样的用户界面,并且开发量很小。但是在Internet上部署这样的应用,用户可能很难接受,使用前下载庞大的Java客户端包显然不是一个友好的Web访问方式。而要开发符合Internet特点的大型Web应用,开发成本非常高,而且目前的技术还不成熟,显然,软件开发商在投入这种开发之前,需要考虑一下这么做是否值得。即使开发好了,客户是否会接受。

  ASP模式在中国失败了,因为那时没有用户能接受这种服务方式,不少软件开发商进行了无谓的尝试,最终都无疾而终。几年过去了,SaaS又跃入了舞台,成为业界人士热捧的概念。

  然而大家都似乎在回避ASP的失败教训。SaaS其实本质就是ASP,ASP和SaaS的重点都是“软件部署为托管服务,通过网络存取”,运营模式都包括“软件所有权属于供应商,供应商来负责基础设施和软件维护升级工作”,服务方式都是“客户按一定的付费周期来租赁供应商的服务”。

  大多数在ASP上吃过苦头的软件开发商,面对SaaS都会思考这些问题,当年自己的客户不接受ASP的服务方式,难道仅仅因为换了个名称,客户就会接受SaaS吗?

  因此,目前的SaaS对于传统软件开发商来说,是一个风险和挑战,实施SaaS,还当缓行。

  注:本文已经发布于《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第93期,总第1568期

  平面媒体录用稿件须知:

  采用稿件前请先通过邮件与本人联系,采用稿件需经过本人同意。稿件需要注明原始网址。

  以下稿件曾经在其他杂志等平面媒体发表过,如要使用,需同时联系相关杂志刊物。

  SaaS是炒作还是救世主   《中国计算机报》

  Google和百度收录网站页面的比较  《计算机世界》

  计算机病毒的通用清除技术  《微电脑世界 PC World China》

  局域网上的点对点通信  《微电脑世界 PC World China》

2006年12月29日星期五

断网后互联星空的浏览器劫持

  “台湾地震断网”,老流氓“互联星空”乐了,因为他们又会借机大捞一笔了,这里有我的截图为证。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DNS劫持。严格来说中国电信的这种行为不能算是DNS劫持,但似乎除了这个名词也没有更适合的词来形容这种行为了,所以就需要解释一下DNS劫持的来龙去脉。

  DNS劫持是网络安全界常见的一个名词,意思是通过某些手段取得某一目标域名的解析记录控制权,进而修改此域名的解析结果,通过此修改将对此域名的访问由原先的IP地址转入到自己指定的IP,从而实现窃取资料或者破坏原有正常服务的目的。

  而中国电信是通过IE浏览器搜索功能来推送电信的114搜索。其具体原理是与IE本身的实现相关。简单来说,IE对于输入的网址,如果无法正常解析其域名或者输入的根本就不是域名的话,会调用它自身定义的搜索引擎来搜索这个地址。这个搜索引擎,默认是MSN,电信为了将这部分流量变成自己的流量,就对MSN的搜索地址进行了DNS劫持了,具体细节就是在中国电信的几个DNS服务器中作手脚,将对auto.search.msn.com这个域名解析的应答篡改为他们自己的IP地址,劫持了用户和网站之间的HTTP会话和通信,强制将用户未请求的内容显示在用户的浏览器中。

  这次的现象是,当我访问Bloglines,因为海底光缆断了,因此这个网站就无法访问,本来应该显示“该页无法显示”的信息,但是我的浏览器却返回了如下的界面。

断网后的互联星空的挟持

互联星空的网站挟持(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访问正常网站,却被挟持到了互联星空的网址,内容不仅仅有色情引诱的图片,还有Google Adsense的广告,互联星空真是赚钱贩毒两不误啊。

  防止互联星空的这种挟持,可以在IE中进行如下的设置,设置界面如截图所示。

IE设置界面

  设置好了以后,输入错误地址就不会进入互联星空了。

  中国电信互联星空真是网络界的好榜样啊,难怪中国的网络上到处都是流氓。

2006年12月28日星期四

百度左侧赞助商广告的分析

  前几天我曾经写了篇文章《百度尝试竞价广告新模式》,是因为有人告诉我百度可能在测试新的广告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及热心读者的反馈,我对于百度这种广告方式的动机有了新的推测。

  1、竞价广告模式不变

  没有迹象表明百度会对目前的竞价广告模式进行调整。百度的竞价广告目前还是主要对应于热门的单一关键词,就是说,搜索某一个热门词汇,百度会将竞价广告隐藏在搜索结果中,但是搜索两个以上的词汇,一般就不会出现竞价广告,除非这个词汇是较为常用的词汇。

  对于多个词汇不显示竞价广告,可能主要是为了防止搜索体验降低。例如,在百度中搜索“软件”,第一条是关于“软件”这个关键词的竞价广告,但是如果用户搜索“操作系统 软件”,如果百度还是在第一条显示关于“软件”的竞价广告,那么会极大降低搜索体验,并且让用户产生“百度搜索的不准确”这样的印象,可谓得不偿失。

竞价广告模式

  2、右侧赞助商广告模式

  然而,没有广告的话,大量搜索流量就没有给百度带来实际的盈利,因此对于“操作系统 软件”这样的搜索,百度使用了“右侧赞助商广告”这样的形式,将广告和搜索结果明显区分开,赞助商广告中包含关于“操作系统”和“软件”两个关键字的广告内容。

右侧赞助商广告模式

  3、左侧赞助商广告模式

  右侧赞助商广告的劣势是明显的,因为广告和搜索结果区分开,所以用户对于广告的点击率就很低,因为大部分用户不喜欢点击广告,为了提高广告点击率,百度在一些高价关键字的组合搜索增加了左侧赞助商广告。比如“加密狗”是一个高价的关键字,则大部分包含这个关键字的搜索结果都会出现左侧赞助商广告,这类广告会使用“赞助商广告”的标识,并在颜色上稍加区分,以便让用户不至于感觉到搜索不准确。

左侧赞助商广告模式

  百度左侧赞助商广告的颜色区分并不明显,这显然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点击,百度也可以赚更多的广告费。但是大量的普通搜索都会产生这样的难以分辨的左侧广告,无疑会让大量用户产生疑虑,这种广告方式就有点“杀鸡取卵”的味道了。

  Google的左侧赞助商广告使用的是淡蓝色背景,广告和搜索结果区分起来较为容易,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两者的色彩差别。

Google广告形式

  针对这种广告形式,其他人也有一些分析和观察,邦比快跑就发邮件给我,阐述了一下他对于百度这种广告的研究心得,邮件内容如下:

  前几天你在文章里写了百度竞价广告的一种新模式,今天我恰好看碰到了,作了一个小小的测试,发现了一些好玩的东西。经过测试有如下规律。

  首先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赞助商链接的结果。所以这个功能的确是在测试中。下面所说的是能够看到此结果的情况。

  1、如果只搜索商品本身,比如雨伞、快餐、加密锁等显示的就是推广。

  2、如果搜索的是带有修饰词的商品(一般来讲就是商标了)比如:杭州雨伞,海尔洗衣机,丽华快餐等等,结果可能就是赞助商。

  3、如果搜索的是带有修饰词的商品,但是广告本身恰好是针对这个词的,那么显示的还是推广。比如戴尔电脑。

  4、如果使用看不到赞助商链接的电脑来搜索如2所说的东西。则没有赞助商链接,但是也没有对应的推广。

  基于以上几条,我的结论是,百度正在试图增加广告的显示。比如把快餐这个词的广告打在所有包含这个词的搜索结果里面。但是担心引起纠纷(比如搜索海尔洗衣机的时候,出现的结果全都是其他洗衣机的广告,可能会引起诉讼),所以用深色和“赞助商链接”加以区分。当然,担心误点也应该是一部分原因,但也许不是主要的。

2006年12月27日星期三

台湾地震导致全国断网

  据新浪网、新京报的报道,昨天晚上八点二十分,在南海海域(北纬21.9度,东经120.6度)发生7.2级地震,台湾媒体的报道称地震威力“相当于6颗原子弹在距离地下22公里处爆炸”,并称“大陆福建和泉州等地均有震感”。地震已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

地震示意图

地震示意图(图片来源:新京报)

  东方网讯的消息称,不少大陆地区的网通、电信用户反映,无法正常访问国外网站,包括雅虎在内的多家国际知名网站均无法正常访问,MSN等IM也无法正常登陆。中国网通以及中国电信集团公关处人士也证实,昨晚台湾地区的地震影响到内地出口光缆,造成国内访问国外网站故障。

  我自己也可以证实,从今天早上起,MSN无法登录,del.icio.us上不去,Feedburner上不去,我购买的一个DreamHost也无法访问,Bloglines进不去,Yahoo无法访问,很多国际著名的网站都无法访问,不过奇怪的是,Google的系列网站包括Gmail,Blogspot,Reader都访问正常,这次断网突发事件中,Google的网络表现非常出色,值得表扬,看来还是Google的网络和服务器还是更为稳定啊。

  DreamHost的无法访问对不少Blogger有影响,因为我知道很多人都购买了这类主机,对于这种光缆的物理损坏,恐怕谁都无能为力。

  目前的状况倒是可以很好的体会一下ChinaNet的感觉,因为大多数国外网站都上不去,只能上国内网站,这可实在是一件悲惨的事情,希望台湾的海底光缆能够尽快修好。此次事件使得我Feedburner的Feed暂时无法访问,请使用阅读器的直接访问我的网站来阅读最新文章。(感谢读者rojoro的爆料)

新浪投票图

新浪投票图(图片来源:新浪)

2006“年度汉字”

  日本汉字能力鉴定协会公布,“命”字当选为日本2006年的年度汉字。“命”字之所以当选,主要是因为日本王室今年迎来天皇长孙,以及日本国内发生了一系列学生受辱自杀事件和虐待儿童事件。

  对于我来说,我也想选一个中国的2006年的年度汉字,我选择的汉字是“民”。

  这个“民”,是时代周刊选出的年度人物:网民。《时代》周刊的格奥斯曼写道:“由于互联网使用者控制了全球媒体、建立并为‘新的数字民主社会’奠定了框架、无偿提供内容并击败职业人士,《时代杂志》2006年的年度人物是互联网使用者。”

  对于网民占到总人口70%的美国来说,的确是这样的,网民改变了这个国家。然而对于生活在社会中下层,九成不会上网的中国民众来说,或许不是这样的,我们的互联网上是什么呢?我看到的是在一年内不断在网络中上窜下跳的所谓“网络暴民”。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选的“年度汉字”是“封”,那时选这个字最主要的原因是“网站备案”和“维基百科被封”两个事件,今天我选的“民”,也是根据今年的一系列事件选择的,其中包括“ Google搜索南京大屠杀事件”,“Google翻译事件”,“孟广美事件” ,“追杀流氓老外事件”,“铜须门事件”等等,在这些事件中,外国人(以及港台人)在“民”这个字上吃尽了苦头,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网民(特别是网络暴民)的心理,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正因为这些不了解,才导致他们屡屡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被“网络暴民”耍的晕头转向,还不知道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原因是为什么。

  “网络暴民”是否真的就什么都不怕吗?非也,他们也是有害怕,他们害怕那些了解他们的人,害怕那些掌握他们命运的人。别看他们闹起事来貌似声势浩大,其实本质上是一群乌合之众、一盘散沙,比如去年四月的反日风波中,开始的时候四处闹事,最后被抓了一批,关了个五年十年的(那个叫汤晔的家伙实在是倒霉透顶),结果第二天果然就再没有一个人敢跑上街呼喊什么口号了。

  这也应验了清末民初时候的一个古老的说法:洋人怕百姓,百姓怕官,官怕洋人。王小波曾经在他的《百姓·洋人·官》一文中绘声绘色地描述到:“中国的老百姓人多,和洋人起了争执,就蜂拥而上,先把他臭揍一顿——洋人怕老百姓,是怕吃眼前亏。洋人到了衙门里,开口闭口就是要请本国大使和你们皇上说话,中国的官怕得要死——不但怕洋人,连与洋人有来往的中国人都怕。老百姓怕官,因为中国是个官本位国家,老百姓见了官,腿肚子就会筛起糠来,底气不足,有民主权利,也不敢享受。对于绝大多数平头百姓来说,情况还是这样。”

  所以,尽管时代周刊选出来网民为年度人物,但是在中国,人口不到10%的网民还算不上什么,百度的梁冬甚至认为这些网民在扮演破坏者而不是创造者的角色。诚然,今年发生的那么多事件,总让人对中国的网民感到遗憾,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网民也在不断成长和成熟,今天他们不懂事,明天或许会懂。当越来越多的网民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积极的创造上面去,那么相信未来的某一天,中国网民也可以成为影响社会的风云人物。

2006年12月26日星期二

一百个最有用的网站地址

  此文为翻译英国卫报的科技频道的2006年12月21日的一篇文章,文中列举了一百个最有代表的英文网站,有一定参考价值,翻译过程中将部分Google的英国网站uk转换为国际网站com地址。以下是全文。

  两年前,大多数英国人没有使用过宽带网络,Web 2.0也刚刚进入开发人员的视野,这一切在2006年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2004年,互联网和现在是不同的,例如,那时没有youtube,而大部分英国人没有宽带上网,而现在,一切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现在,超过75%的用户拥有宽带连接,而已经到来的Web2.0带来的用户和网站的互动就如同操作自己机器上的软件一样,所以我们要重新“百里挑一”地选择出当年最有用的网站。

  这些网站有些有了新的发展,有些则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一如以往,我们有20大类总共100个地点地址。当然,并不意味着这些站点你都会喜欢(就算你所说的博客),你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为我们提供的宝贵建议,我们会将好的网站列入。

  自从上次评选之后诞生了很多新类型,当年的很多站点至今依然存在,而且还是依然那么有用,有一种类型消失了,例如手机类,主要原因是传输速度跟不上带宽。

  应用程序

  为什么要在浏览器中运行一个应用软件?因为可以与不同位置的人们分享任务,这在进行有密码保护的工作时候非常有效。backpackit.com因其简单的任务,basecamphq.com因其成熟的项目而当选。Tadalis很简单,类似于DOS。而Google的Documents & Spreadsheets需要一个Google帐号(免费的),而且它不打算与微软竞争。Wikicalc是一个免费的在线电子表格,发展也非常迅速。

  backpackit.com

  basecamphq.com

  tadalist.com

  docs.google.com

  softwaregarden.com/wkcalpha

  博客阅读

  互联网上有着无数的博客服务网站,用户需要选择最好的。通过RSS和博客搜索引擎就可以简化工作。Technorati虽然有时候比较诡异,但是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可以值得信赖的博客导航网站。Icerocket很善于粘住用户。网民需要在网上找到能包含自己最感兴趣的事,那么Newsgator 和 Google Reader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另外,Bloglines也是一个很好的信息获取网站。

  technorati.com

  icerocket.com

  newsgator.com

  google.com/reader

  bloglines.com

  博客写作

  网民需要找到一个好工具来写作,而不仅仅是阅读。开源和免费的软件程序Wordpress就突显了出来,它因自己的创造性、管理能力和发布信息的工具,已经将它的竞争对手远远抛在了身后。Wordpress.org是一个免费的软件;wordpress.com提供免费包的付费、管理版。Blogger是剩下的里面最好的。Vox灵巧、简单而且免费,同时包含了很多的社交应用功能。Statcounter统计非常棒,能为你的网站提供很好的统计数据。免费的Google Analytics也非常好。

  wordpress.org

  blogger.com

  vox.com

  statcounter.com

  google.com/analytics

  电子邮件

  Google的Gmail是基于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缺点就是在英国还是只有受邀请才能使用。但是,Yahoo的免费邮件服务是一个厉害的竞争者,而微软也有Live Mail。与微软以前的Hotmail服务不同,如果你30天中不登陆的话,它不会删除你所有的旧信。在所有这些免费服务商中,Bluebottle因为它对垃圾邮件的过滤功能而深受人们喜爱。免费版本提供250MB的存储空间,并且支持POP3 和SMTP标准,因而网民从中可以获得一个很好的邮件程序和网络通道。另外还有TempInbox,它提供免费、临时的邮件帐号,而且不需要注册。

  mail.google.com

  mail.yahoo.com

  mail.live.com

  bluebottle.com

  tempinbox.com/english

  游戏

  如今互联网上有许多视频游戏网站,你需要一个像Gametab这样的导航帮你找到最好的。Pocketgamer深入研究了手控游戏,Gamasutra收集得非常全面。Gamesfaqs拥有常见问题解答和预演(另外还有游戏的秘笈、复盘和预览等)。ESRB允许按照年龄段来搜索。

  gametab.com

  pocketgamer.co.uk

  gamasutra.com

  gamefaqs.com

  esrb.org/ratings/index.jsp

  地图

  在Google地图和人造卫星图像出现以前,每个人都会看Ordnance Survey的数据,这意味着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区别。Ordnance Survey已经升级了自己的网站,可以告诉你该买一个地区的哪个地图。它的地名搜索非常棒。与此同时,New Popular Edition能够显示地区在上个世纪40年代时的样子,这非常不错。

  maps.google.com

  streetmap.co.uk

  multimap.com

  ordnancesurvey.co.uk

  npemap.org.uk

  主流新闻

  BBC继续在自己的道路上行进,它提供了多种媒体形式,同时允许用户添加自己的评论。《纽约时报》网站虽然关闭了一些内容,但是它依然非常强大。这两个网站的RSS feeds在bbcriver.com和nytimesriver.com上可以使用手机来阅读。Google新闻也尽其所能,虽然头条依然是最新的,而不是最为准确的。Nowpublic是OhMyNews来自美国的竞争对手,宣称拥有52,000个配备移动电话的业余记者,而且这些人的位置可以通过GPS或者手机定位来获得。

  news.bbc.co.uk

  nytimes.com

  news.google.com

  english.ohmynews.com

  nowpublic.com

  推荐新闻

  Web 2.0所能做到的一件很好的事情就是,它能够让许多人来投票。虽然可能会被滥用,但是一般情况下还是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那些能让网民投票的网站,以及博客热衷于讲故事的网站(memoerandum)现在越来越多了。最大的就是Digg,今年年初已经超过了Slashdot。Reddi如今被《连线》杂志所收购。Findory有点不同,你越用它学到的就越多。

  digg.com

  reddit.com

  memeorandum.com

  megite.com

  findory.com

  特色

  Snopes披露难以置信的故事、诡计和城市传说,并且揭穿或者证实这些故事。另外,还有100个看上去无用,但是非比寻常的网络博物馆。其中包括虚拟卫生纸博物馆、老计算机网罗博物馆和交通信号标识博物馆。网民可以通过Weird网站上的链接找到许多其他有趣的网站。Onion是网上的讽刺文学杂志,不过它对美国存在偏见。如果要休息5分钟,那么可以浏览B3ta。这个英国网站每周发送一次酷站的直邮,它还有一个信息公告板供人们粘贴有趣的处理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人认为,它常常会产生人身攻击,对于工作的人来说并不安全。

  snopes.com

  ringsurf.com

  theweirdsite.com

  theonion.com

  b3ta.com

  政治

  对Theyworkforyou和 Publicwhip 来说,MySociety依然是不可战胜的,因为它将Hansard纳入旗下。但是,博客已经开始向大众披露一些政治人物上不了台面的事情。Guido Fawkes有来自威斯敏斯特市的许多内部消息,而NO2ID经常会引发有关政治和科技方面的争论。与此同时,NHS 23是一个wiki网站,经常讨论政治、技术和国民健康保险制度等话题。

  theyworkforyou.com

  publicwhip.org.uk

  5thnovember.blogspot.com

  no2id.net

  editthis.info/nhs_it_info

  公共行为

  需要揭露一些当权者的弊政了。网络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不断成长,政治家如今也上网。而且也有一些请愿的网站。Pledgebank 和HearfromyourMP都是MySociety (mysociety.org)家族下的网站,让市民和决策者之间有个交流,这样才使得人们有所期待。包括The Virtual Activist的Netaction网站,是网民在线提出方案的一个重要工具。那些对发展自己地区有兴趣的人可以上Timebank,可以找到一些用于打发业余时间的组织。

  pledgebank.com

  petitions.pm.gov.uk

  hearfromyourmp.com

  netaction.org

  timebank.org.uk

  电台

  广播现在已经传递到千家万户。BBC在这里占据优势地位,但是依然有许多地方站从AOL的短讯中获取即时的新闻,这非常有趣。雷达和无线电设备遍布世界,所以你总能找到可以听的东西。Reciva做的事情也是一样,但是如果你购买了它的网络收音机,你可以在线添加你自己喜欢的节目。

  bbc.co.uk/radio

  shoutcast.com

  radio-locator.com

  live-radio.net

  reciva.com

  音乐

  能够发现与你喜欢的音乐相似的素材,这一点显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收听者还是唱片公司都希望从中获利。Last.fm需要在你的机器上运行一个软件,显示其他人有此音乐的人喜欢的是什么。Pandora称你需要一个美国的邮编,给它一个然后你就可以听到精心挑选的节目了。Liveplasma能够搜索相关的电影和音乐。Tuneglue是last.fm与EMI投资的一个新网站,使用Amazon和last.fm的数据。Goombah需要下载,而且只能在iTunes中播放音乐,但是有时也还是比较重要。

  last.fm

  pandora.com

  liveplasma.com

  audiomap.tuneglue.net

  goombah.com

  参考

  Wikipedia占据了索引网站的主导地位,部分原因是因为它的网页与Google高度相关。用户撰写的东西,虽然不是十分可信,但是却是非常有趣的。Wikipedia一直与大英百科全书竞争,而大英百科全书不是免费的。另外一个可选的网站是HighBeam 百科全书,它从哥伦比亚百科全书上搜索了超过57,000篇文章。另外,Jim Martindale索引创建于1994年,提供了大量的索引资源。对于单词来说,最好使用Onelook,它提供了931个词典中的750万单词。而且它还能够根据单词的意思来查找到单词。最后,Teldir与世界上的在线电话簿相联系。

  en.wikipedia.org

  encyclopedia.com

  martindalecenter.com

  onelook.com

  infobel.com/teldir

  科学

  Alphagalileo提供了欧洲面对民众的科学信息,是eurekalert的对应网站。Eurekalert是美国的协会,主要是为前沿科学发布宣言的。Space.com依然关注于空间科学。Nasa包含了财富方面的信息。气候变化重要性的突显使得有气候变化学家撰写的RealClimate博客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了。

  alphagalileo.org

  eurekalert.org

  space.com

  nasa.gov/home

  realclimate.org

  搜索

  Google依然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占据所有搜索用户的一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最好的。如今的搜索可以包含硬件、博客、图像、点对点甚至是过去的历史记录。Blinkx因其对视频的专著依然是独特的,而Ask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它只吸引了很少的用户。

  google.com

  search.yahoo.com

  search.msn.com

  blinkx.com

  ask.com

  社会软件

  网民可以在网上找到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可以创建自己的个人空间与别人分享。社交网络现在越来越多,但是依然没有阻止MySpace成为老大。Bebo也很流行。Habbo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而Friendster 和LinkedIn则吸引了很多年龄大的网民。

  myspace.com

  bebo.com

  habbo.com

  friendster.com

  linkedin.com

  视频

  虽然YouTube上的人非常多,但是它不是唯一能够找到视频的网站。Revver提供了一个收益分享系统,当别人观看你的视频的时候,你就可以获得一定的现金。你也可以在brightcove 和currenttv创建自己的电台。另外,Videojug上演示了怎么去做那些可能有用的工作。

  youtube.com

  revver.com

  brightcove.com

  currenttv.com

  videojug.com

  虚拟世界

  与MySpace等社交网站不同的是,虚拟世界给你一个替身,用于代表虚拟世界中的你。宽带的使用加速了计算机运行速度,使得这一切变成可能。BBC在Second Life上举行一场音乐会,这听起来比较诡异。IBM首席执行官拥有了一个替身,这使得Habbo Hotel上人满为患。World of Warcraft拥有数百万的用户,并且在寻找自己的文化。用户也可以在Sims在线上玩耍。大量新人的涌现是否会让这个世界上的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冷漠,这依然是一个未知的问题。

  secondlife.com

  habbohotel.co.uk

  worldofwarcraft.com

  thesimsonline.com

  eqplayers.station.sony.com/index.vm

  来源:英国卫报,翻译:William Long ,部分翻译参考赛迪网

2006年12月25日星期一

Google Translate机器翻译错误的技术分析

  前几天又发生了一次针对Google的所谓“辱华事件”,一篇号召网民“抵制Google翻译工具”的帖子在某著名论坛上出现,帖子指责Google的翻译工具出现离奇的“张冠李戴”现象,甚至有伤害中国人感情的嫌疑,对Google的不正确翻译,该文列举了一些例子,如“I thought this was shame”(我认为这是耻辱)被译为“我认为这是中国的耻辱”等等。

Google翻译中出现的错误

  该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不少媒体都进行了转载,之后,Google Translate翻译服务也迅速修正了这个技术错误。

Google翻译修正了技术错误

  由于我自己也是经常使用Google翻译工具,因此我就结合一下我对Google Translate翻译工具的理解来阐述一下这种错误可能产生的内在原因。

  以往的翻译通常都是使用一个一个词地“死译”,由于词义的多变性,同样一个单词在不同的场合下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含义,因此原先的那种翻译效果可谓“惨不忍睹”,翻译质量普遍很差,基本上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大家可以使用词霸或者Yahoo翻译来随便翻译一两篇英文来实验一下。百度因为“更懂中文”,因此没有全文翻译产品,只有一个简单的单词翻译功能。

  Google Translate翻译服务是目前中文翻译领域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Google翻译于今年进行了一次创新,使得Google翻译具有人工智能的词义辨识能力,也就是说,通过Google搜寻不同字词同时出现在同一网页的频率来确定字词间的关联性,以这种人工智能的方法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全文翻译。

  在Google眼中,一个字词的意义经常能从其他与它并用的字眼而获得,Google有天然的优势—已经索引过的海量资料库,通过对海量的多语言数据进行对比学习,找到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法和文字对应规律,实现了机器自动学习功能。

  Google的这种智能识别翻译虽然极大地提高翻译质量,但是总的来说翻译水准还是不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出现一些技术上的错误也在所难免。例如这次出现的这个翻译错误问题。

  我推测这个错误可能是这么产生的,就是在Google的自动机器学习过程中,主要学习的是一些西方文献以及其翻译结果,由于西方对于中国的评价大多都是负面的,因此某些“不好的字眼”经常和“中国”一道出现,当出现的频率很高的时候,Google就根据以往的常识,将这个“不好的字眼”和“中国”进行了一定关联,于是就出现了这种智能推测,导致了所谓的“Google辱华翻译事件”。

  当然,这个技术问题解决起来也不难,就是扩大Google翻译的机器学习资料库,从不同的环境多分析一些资料(比如也分析一下人民日报的信息),这样推测词义出现的偏差可能会小一些,结果也会更为“中立”一些。

  总的来说,Google放弃传统的翻译方式,改而使用机器自动分析统计识别的方法,是一大进步,极大提高了文章的翻译质量,后续Google应该做的是优化识别统计算法,扩大自动学习资料库,使得翻译的结果更加准确。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某些怀有不可告人动机的人不去研究技术和算法上的问题,而专门去找一些奇怪的缺陷错误,并将这种纯粹的技术问题上升到政治层面,早先有“Google搜索南京大屠杀事件”,现在又有“抵制Google翻译事件”,是的,哪里有臭味,哪里就有苍蝇的身影,苍蝇改不了逐臭,正如狗改不了吃屎一样,我奉劝那些专门搜寻这方面材料的那些人,不要再做那些妖言惑众、哗众取宠的事情了,这么做不仅侮辱了自己的智商,同时也侮辱了广大网民的智商。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如果只知道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整天想一些歪门邪道,不去想办法提高知识和技能,那么迟早有一天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