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3日星期六

ZBLOG的升级和静态补丁的发布

  ZBLOG版的BLOG程序我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了整体感觉还不错,在搜索引擎索引和垃圾留言防范上都表现良好,模板也非常丰富,真是ASP的单用户BLOG程序的佼佼者。

  ZBLOG这些天出了一个1.4新版本,我也打算把现在的修改1.2 SP3的版本升级一下,1.4版的代码变化非常大,为了修改为目前的静态版,我粗略地看了一下,发现这个版本实际上已经是静态版了,具有静态版本的所有功能,只是作者可能基于向前兼容的考虑,仍然显示为动态页面。

  这次修改的过程实在很爽,我发现只增加了几十行代码就可以完全实现静态版本,其余的部分维护模版页面就可以了,看来Z-BLOG真是越来越出色啦。

  代码部分的变化只修改了c_system_event.asp和c_system_lib.asp两个文件,我对这次修改很满意,因为很多人问我要静态版的代码,因此我决定将此次修改的文件提供下载。

  下载、使用和安装这个补丁很简单,先下载Z-Blog 1.4正式版,然后下载Z-Blog 1.4月光静态版补丁,注意此补丁只能在这个版本上使用,不要在其他版本上使用。将补丁里的两个ASP文件覆盖到原版目录下就可以了。

  安装完成后的显示效果就是我的蓝色月光博客现在的样子,还不错吧。

  后记:Z-Blog 1.4 SP1的月光静态版补丁也已经开发完成,下载请点击这里

2005年8月7日星期日

影响中国软件开发的20人

  进入新的一年,伴随着各种机遇和挑战,中国的软件开发仍然在摸索中前进,程序员也在不断的学习和工作中探寻自己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当然少不了各种技术和公司对他们施加的影响。跟随谁,选择什么路线永远是一种充满未知数的挑战。

  谈到影响,可能以微软为首的软件巨头更容易被提及,毕竟开发人员所直接应用的操作系统、语言、开发工具等各种技术都掌握在这些公司手中。然而,这并不能抹杀和妨碍提起国内一些企业和人士对中国软件开发各方面产生的影响。

  站在这个角度,《程序员》杂志在国内的软件企业和个人中评选出了如下20位人士,他们对近期软件开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选出这些人,也是为了抛砖引玉,让国内的开发者更了解自己正在经历的变化和面临的挑战。

  在这些人员中,有些属于早一代的程序员,他们创造的业绩激励了很多程序员进入软件开发。鲍岳桥就是一个,尽管现在他已经成为了联众的总裁,但之前从UCDOS步入辉煌,Windows时代一度面临困境,最终凭借网络游戏成功转型,这种以技术创业成功的例子对中国的程序员来说就是巨大的诱惑。

  与此同时,很多人从软件教育方向在逐渐改变整个软件行业的人才结构,这一说法毫不夸张。青鸟APTECH就是将印度软件教育模式带到中国来的典型,尤其是在中国软件人才结构并不合理的情况下,他们所做的工作也是有益的尝试。

  而且,面向未来的眼光也必不可少,很多人所做的工作带来的变化现在还不显著,但对未来可能会产生相当的影响。比如,中国软件人才的培养结构在逐渐向国际化靠拢,软件学院功不可没。更为超前的是,为了探索未来中国软件在底层技术上的引导性,有很多人在做努力,从Linux在中国的推广,到科泰世纪打造自己的操作系统和开发平台,尽管这些尝试可能会失败,但带给我们的是经验和深入的思考。

  现在,有人说程序员面对着太多的头绪,已经迷失了方向。的确,是有一些人迷失了方向,但这里的20位人士能够让我们以更清醒的眼光看待中国的软件开发,了解我们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

  [1]严援朝

  所属公司:新浪网

  入选理由:开发第一个中文操作系统CCDOS,参与创办四通利方,掌控最大的中文网站新浪网技术总架构。

  “做软件就是在不断地明确目标,就是搞清楚你的GO 是什么,所有的软件都逃不出那三句话——IF、THEN、 ELSE。棒的程序员很快能够知道自己的GO是什么,没长进的程序员老也弄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干嘛,所以永远处在 学习过程中,手里永远拿着一本书,永远在学,永远也学不会。”这是严援朝很经典的一句话,甚至有程序员把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作为中国第一代程序员的象征,他如今依然负责在新浪网的整体技术架构上。不知是不是严援朝怕别人忘记自己,不久前,从新浪网炮制出了两篇文章,大谈自己的一些深奥看法。其实如果单纯是这种原因,应该大可不必,因为严援朝在中国软件开发史上奠定的地位无人可撼。

  [2]求伯君

  所属公司:金山软件

  入选理由:软件领域的常青树,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众多程序员。

  每一个听到这个名字的程序员,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和敬仰。从金山成立的那一天起,公司的招聘广告上就把求伯君作为吸引程序员加入的重要宣传词,由此可见求伯君在程序员中的影响力。

  不久前,我们准备做“程序员的一天”的栏目,找到求伯君。他说:“做是可以,不过现在这些天不太适合,整天要陪着很多官员应酬。”看来,作为董事长的求伯君也仅仅能在精神上鼓舞程序员了。据说,金山正在筹拍一部《剑侠情缘》的电视剧,求伯君还可能在其中饰演一位方丈。到时候,我们或许可以欣赏求伯君的影视风采了。

  [3]王江民

  所属公司:江民科技

  入选理由:38岁开始编程,挖掘了杀毒软件的巨大市场潜力

  “38岁开始学习计算机,两三年之内成为中国最出色的反病毒专家之一;45岁只身一人独闯中关村办公司,产品很快占据反病毒市场的80%以上。”这些事实已经让我们无法忽视王江民对中国软件开发带来的影响力,在业内被尊称为老师的王江民,凭借坚持而开拓出了杀毒软件市场,这也成为中国软件产业所仅有的几个亮点之一。尽管现在KV系列产品中早已没有了一行他的代码,而且在市场中的表现也差强人意。但毋庸置疑,KV系列让众多的程序员知道了王江民,而他身残志坚的毅力和品质也让很多程序员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从中得到鼓舞。

  [4]鲍岳桥

  所属公司:联众公司

  入选理由:在DOS和Windows平台、网络时代下都获得成功的典型

  从UCDOS流行的那一天起,鲍岳桥也成为了中国无数程序员的偶像。然而,和很多程序员一样,他也并没有从UCDOS的成功中得到多少具体的物质利益。接下来,Windows平台开发的巨大冲击到来了,网络的冲击到来了,有谁能同时抓住两个机会?鲍岳桥无疑做了最好的注释。鲍岳桥认为,是否掌握某项技术不是关键,技术这个东西完全是触类旁通的,当今计算机的发展如此迅速,一个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新技术,一个有经验的程序员应该能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很快地掌握新技术和新知识。他与简晶、王建华的合作也是联众成长中的精彩经历,尽管现在他容登总裁宝座,而简晶和王建华离去创业,但他们当初的合作还让现在的众多程序员看到了初期团队合作的成功例子。

  [5]宫敏

  所属公司:凝思科技

  入选理由:最早将自由软件引入中国

  宫敏,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正是宫敏博士,在芬兰参与了LINUX操作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后来,他用磁带背回了20GB容量的自由软件,形成了中国第一个自由软件库,被称为是中国自由软件界元老。

  然而,就在国内自由软件运动掀起狂潮时他却全身而退,埋头于开发和做实事去了。2000年,宫敏回国创办北京凝思科技有限公司,目标是在较短时间内为国家相关部门提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高安全的国产信息安全高技术产品。宫敏认为,自由软件首先要重视教育,培养出一批有良好心态和真才实学的人。

  教育先导

  [6]谭浩强

  入选理由:计算机基础教育

  雷军曾经说过:“是谭浩强让程序员感到了写程序就是自己的生命。”这可能是早一代程序员的感觉吧。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谭浩强无疑拥有极高的声望和经验。不过,现在社会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尽管谭浩强已经成立了工作室,并不断出版了一系列的书籍,但真正如《Basic 语言》这样风行的书籍并没有再次出现。

  谭浩强的书集中体现了中国计算机教育的特点,浅显,作为入门级的书籍非常不错,但一旦真正要深入下去,可能就要选择国外那些大师级人物所写的书籍了。这也是国内很多程序员对谭浩强某些书籍颇有微词的原因所在。

  然而,不管如何,时代和机遇都造就了谭浩强在中国计算机史上的地位,这一点无法抹杀。

  [7]李开复

  所属公司:微软

  入选理由:创办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学生中影响巨大

  有人说微软亚洲研究院现在很会作秀,大事小事总要通报一番,而且不时出来组织一些成果演示,或许这继承了李开复的风格。做过研究又在企业中多年锻炼的经历使得李开复把亚洲研究院当作企业一样的来运作,《追随智慧》等书籍的出版更将这种宣传推上了顶点。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李开复的确给国内的计算机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气象,亚洲研究院的一些技术成果也对IT产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大学中深入的各种活动使得李开复在学生中的影响力颇高。而最近《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和《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都言辞恳切,引起了巨大反响。微软给中国印象最好的地方是亚洲研究院,这也算是李开复的高明之处吧。

  [8]陈钟

  所属院校:北京大学软件学院院长

  入选理由:软件学院的积极倡导和实践者

  其实选择陈钟,不如说选择了软件学院更为恰当。毕竟从国家重视软件学院开始,有几十家高等院校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而32岁就成为博导的陈钟作为北京大学软件学院的院长,在大兴开拓了新的天地,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最近,有朋友说:“以前,计算机系的学生对软件学院很不屑一顾,认为就是一群杂牌军。但现在,他们笑不起来了,软件学院的课程配置和教学完全是按照市场的要求去进行的,他们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当然在这些探索中,有的学院做的并不好,但作为国家希望改变现在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方式而设的试点,我们有理由期待软件学院带来的改变。而陈钟将继续在这个过程中施展自己的才华。

  [9]杨明

  所属公司:北大青鸟APTECH

  入选理由:将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引进中国

  印度发展软件产业的成功被大肆宣扬后,吸收印度经验的探讨逐渐风行起来。但真正实施借鉴印度经验就是北大青鸟APTECH了。作为总经理的杨明,力图将这种模式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打造出一种独特的软件从业人员的培训渠道。杨明并不喜欢别人称他培养出来的是“软件蓝领”,因为,在他看来,通过APTECH模式培养的人才是帮助很多人进入IT领域的“金光大道”。而且,采取特许经营这套模式也被巨额资金打造的产业链证明是可行的,因为目前已在全国建立和发展了近100家授权培训中心。据说,北大青鸟还将继续投资几个亿用来扩张,无论如何,教育模式方面,杨明带领的北大青鸟APTECH将会给国内软件业人才市场带来相当的影响。

  [10]侯捷

  入选理由:技术写作创造品牌

  侯捷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给国内枯燥的技术书籍写作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而且,国内的出版公司也从侯捷身上看到了一个优秀技术作者的市场潜力,因此将挖掘国内优秀作者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同时,在侯捷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下,国内一批软件开发者看到了技术写作的价值,开始出版技术书籍。现在,程序员发现了另外的一条可供选择的方向:技术写作。随着更多的开发者参与到其中,对提升国内开发者交流、共享技术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侯捷并不掩饰自己对财富的追求,他说:“好的作者就应该得到好的报酬,这样才能保证他能够静心研究技术,再写出更好的书来。”当网上攻击自己的帖子越来越多的时候,侯捷选择了自己的方式,他以老师的口吻试图来解释自己所倡导的这一切。然而,他的回应和解释并不能排解一些人的继续攻击,因为网络就是网络。

  [11]王志东

  现属公司:点击科技

  入选理由:在网络上取得成功后仍然钟情软件,投巨资做面向未来的协同软件

  不了解王志东的人觉得他放弃了软件,而后又被网络所抛弃;但了解王志东的都知道他最钟爱的还是软件,而且现在他同时拥有了网络。

  自从离开新浪之后,王志东的消息就逐渐从网络上减少了。应该说,王志东带给我们的消息更多是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力。

  对于王志东正在做的协同软件,很多人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明白。尽管国外的一些厂商正在投巨资开发协同软件,但在国内,推广起来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无论如何,王志东能够在功成名就后仍然投入资金来开发一个仍属未知数的软件领域,这种对软件的痴情不正彪显了开发者执著的特质吗。

  [12]周奕

  入选理由:倡导走向国际市场,以共享软件挣美元的先行者。

  2001年的10月份,周奕从美国打来一个长途电话,对共享软件在国外寻求注册谈了很多他的想法,当时的他充满着发现新大陆的喜悦,也迫切希望与国内的程序员共同分享。随着媒体的宣传,“宝马车”给程序员带来了极大的吸引,一大批程序员、没有毕业的学生、甚至包括刚刚学习VB两三天的小孩子也都做起了美元梦。不过,周奕在国际上面临的压力也不小,一大批类似MP3 to CD的软件不断出现,其中不乏其他中国程序员的作品。尽管周奕的软件销售量下滑,但他从来没有后悔过这样做。

  现在国际市场上有数量众多的共享软件,其中中国、俄罗斯和美国占据了最大的份额,一大批共享软件作者通过这种途径换来了丰足的生活,当然也有另外一批人并没有带来所企盼的收获。但无论如何,周奕作为“共享软件走向国际市场”创始人被众多的程序员称为“老大”,这种影响力在中国的软件开发史值得一书。

  [13]陈天桥

  所属公司:上海盛大

  入选理由:用市场的成功加速了网络游戏开发的进程

  陈天桥的入选可能争议很大,之所以坚持把他列入,完全是基于他给网络游戏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掰开手指数数,中国有几个软件行业被如此追捧过,除财务管理软件和杀毒软件之外,还没有那个软件行业被疯狂的关注。正是基于上海盛大为代表的公司在网络游戏市场上取得的成绩,才使人把目光放在了网络游戏上。而且,正是盛大和韩国游戏开发商产生的冲突才使得自己和其他的运营商意识到了国产网络游戏研发的重要性。网络游戏程序员一时物以稀为贵,很多培训结构和高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也有了调整。以一己之力影响了网络游戏开发的产业进程,陈天桥带领盛大产生的影响力不可忽略。

  [14]陈榕

  所属公司:科泰世纪

  入选理由:打造新一代操作系统

  陈榕的身上散发着一股锐气,有人说他是个天生的演讲家。不过当陈榕刚到国内推广其思想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他的情绪也会很激动。有人说他对技术研究的太深刻了,虽然提出的思想很对,但这种事情不应该在国内做,因为中国没有这样的环境。不知道陈榕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现在,美国的风险投资已经不易获得,而政府对这方面的支持使陈榕找到了一个机会。能否取得市场成功尽管是陈榕所关注的,但他可能更在意将多年以来在微软无法实现的一个梦在这里实现吧。

  然而,在微软的.NET已经推出,多种嵌入式操作系统相互争夺的市场上,科泰世纪的操作系统要取得成功还面临严峻的挑战。不过陈榕很有信心,他用一个例子来证明:微软很多的产品在1.0和2.0版本的时候都不被人看好,都是到3.0才成熟并得到市场认可的。我们也期望那一天早些到来。

  [15]吴涛

  入选理由:易语言创始人

  如果说在中文语言编程上,中国有为数不多的开发者还寄托希望的话,那身处湖北省枝江市鑫源村的吴涛无疑是其中之一。这位数年前就开始做易语言的程序员远离了喧嚣的北京,毅然回家做起了中文可视化编程环境。

  在最近的版本中,吴涛建立了完全的易程序编译器系统,支持全编译,可以直接将程序编译为CPU指令码运行,从而突破了长期以来的速度瓶颈。同时,他的商业推广也做的不错,从易语言支持论坛的火爆中就可以看出这点。而吴涛一直执著在语言研究和底层编程工具的态度也是很多程序员需要学习的。尽管吴涛所做的工作不会撼动整个软件开发的大局,但有人执著于这样的工作也应该得到我们的尊敬。想一想,同样是基于中文的出发点,为什么WPS会得到推崇,而不能容忍易语言的存在呢。

  [16]雷军

  现属公司:金山软件

  入选理由:从程序员向管理者成功转型的代表

  2003年初,当雷军在亚运村的一个并不为人所知的酒吧中聊天,探讨程序员成长和转型的时候,雷军曾说:“我现在认识到,CEO也是一种职业,这个职业对我更有吸引力。对公司未来的几年发展,我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方向,关键就是如何去实施和时间快慢的问题而已。”

  应该说,媒体已经将雷军塑造成为了一个从程序员到管理者转型的典型例子。然而,在这种转变中,有谁能够了解到雷军当时所面临的压力和风险,如果失败了呢?没有人会问这个问题,也没有人会回答它。雷军带领金山发动的红色风暴也将通用软件的价格拉了下来,这也给程序员一次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记得当时有报道谈到铭泰的程序员看到自己开发的软件不得不以几十元的低价销售时,甚至哭了起来。这算不算的雷军带给程序员的另外一种影响呢?

  不过,现在雷军作为管理者,同样面临着多种问题,当网络游戏火爆之后,雷军将赌注放在了剑侠情缘网络版上,有人还说雷军精于战术,但战略还有欠缺,这次的宝押对了吗?不管怎样,如果雷军成功了,这是管理者的成功,如果他失败了,也不过是管理者的失败案例之一。但雷军曾经有过的程序员身份将永远让我们关注他的人生。

  [17]丁磊

  所属公司:网易

  入选理由:技术眼光抓住网络时代机遇的典范

  如果告诉你中国的首富也在看《程序员》杂志,你是否相信?这可能很难想像,但事实的确如此。

  如果说网络给了很多人一个机遇,包括软件开发人员,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抓住了这个机遇,即便抓住,又很难有人把这个机遇发挥到像丁磊这样极至。

  有人说丁磊不是一个技术人员,因为并没有开发过哪个令其扬名的产品,但丁磊所具有独到的技术眼光在转向网络服务和网络游戏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说丁磊属于那种“玩技术”的更为合适。开发者如何利用各种技术挖掘到更为广阔的商业价值,这可能就是丁磊带给我们的启示吧。

  [18]张小龙

  所属公司:博大

  入选理由:开发Foxmail和微软的OutLook抗衡,以免费软件一夜成名

  一个普通的程序员开发的软件能和微软的产品相抗衡,这很少见,而产品被巨资收购就更加是传奇,创造这个传奇的人就是张小龙。如果说互联网时代的软件只有几个算上成功的话,Foxmail肯定会名列其中。

  依靠这两点,张小龙对很多程序员产生的激励就不可小视。当然,这也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发生的传奇,现在这样的故事可能不会再次发生了。

  张小龙加盟博大任副总裁和CTO后,他现在的工作首先是管理和组织各个产品和项目开发组,其次是规划公司的产品结构,公司现在有很多的产品和项目都要由他来统筹。这一次,团队合作的力量将成为他再次成功的基础。

  [19]廖恒毅

  现属公司:佳软公司

  入选理由:十多年从事一线软件开发的代表,正打造基于.NET的企业级开发平台

  廖恒毅从不掩饰自己对微软的喜爱。从中文之星2.0到开发基于.NET的大型企业管理软件,他与微软的关系密不可分。而之前曾经在杜家滨领导下的微软中国公司担任开发合作部经理的经历,更给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微软烙印。尽管廖恒毅很坦率的谈到,他当时所做的工作不如现在的负责人,但作为一个纯粹的程序员,他利用微软技术创造的价值却无人可及。从中文之星2.0的热卖,到创造的拼音加加输入法带动了输入法技术的创新都是证明,而现在,他用.NET构架了佳软公司未来超速发展的动力,他说:“今天我更关注我的技术能否给社会而不仅仅是个人带来的价值。”

  如果有人说,微软的技术能做什么样的系统呢?廖恒毅一定会毫不迟疑的拿自己的系统举例,利用创建的软件平台,一个人可以在10多天的时间中打造出一个完整的企业管理系统,这是类似SAP和Sibel的平台,只是现在中国的软件环境并不适合其拿出来做公开的标准,公司更愿意使用这套系统来面向最终客户。未来,廖恒毅所创造的这一软件架构给中国企业软件开发带来冲击也并非不可能。当然,技术的领先并不代表市场的领先,这一点他也很清楚。

  廖恒毅并不习惯去公司分配给他的办公室去办公,他更喜欢扎在公司程序员的房子里面和大家一起工作。有次,聊程序员能做到什么时间,廖恒毅笑着说:“做了程序员,只要活着,就要一直写程序了。”

  [20]袁红岗

  所属公司:金蝶中间件公司

  入选理由:最早开发Windows上的企业应用软件,打造独立知识产权的EJB服务器

  很多JAVA程序员对袁红岗极其佩服,源于他做了很多人不敢想更不敢做的事情,这就是他打造了国产的EJB服务器,很快,金蝶将在国内推出自主产权EJB服务器的3.0版本。

  同时,袁红岗还是在Windows平台上开发企业应用软件的最早的一批程序员,当时写出的适合小型企业使用的财务购销存一体化软件KINGDEE 2.7,令IT行业对金蝶刮目相看,使金蝶一举成名,正是这些人才奠定了中国的管理软件的基础。

  袁红岗将自己多年的经验以一种朴实的风格写出来,这些帖子在网上也影响深远。

  后记:

  我们选择了20位对中国软件开发最具影响力的人,从侧面也展示了中国软件开发的脉络。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软件开发大部分以国内市场为主,很多过去的那些软件英雄都与中文、汉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取得了成功,但同时也让国内的开发人员将目光局限在了国内市场上。而国内市场的不成熟以及其他一系列原因又导致了无法支撑起语言和底层开发工具技术厂商的存活。

  来自:《程序员》杂志

2005年8月6日星期六

Google地图是否泄密引争议

  一个多月前,我曾经介绍过Google的新产品Google地图,并对其技术先进和思维超前大为赞叹,今天我发现国内传统的媒体也开始注意到这个产品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他们对这个Google新产品的评价竟然是相当负面的,看来不同人的思维方式的确是不同的,Google的新思想往往只能得到我们这些搞技术的业内人士的认同。

上海浦东

  附录里是新加坡联合早报上的关于Google地图的文章,里面有一些中国“专家”的评论,看了以后令人感慨颇多。Google仅为一家私人企业,此次网上的卫星地图解析度肯定比军用卫星地图要低得多。可以想象:军用卫星地图会是什么样的解析度了。这种民间的卫星地图已经让我们的军事专家们“震惊”和“害怕”了,并气急败坏地想要“封杀”和“限制”Google了,可想而知中美军事科技差距有多大,我们只知道闭关自守,对国外的最新科技(特别是互联网)保持警惕和封杀的态度,唯恐自己的国民接触到,结果到现在连美国民间企业的技术都可以让我们“害怕”了,真正打起仗来,你以为美国军方会用这种低级的民用地图吗?我们还指望自己的军队有能力来保家卫国吗?我们还胆敢用核武来威胁美国?可以说,现在中国和西方的科技差距比鸦片战争时期还要大,而我们的“洋务派”的所作所为不正是和一百多年前的“洋务派”一摸一样吗?我们的开放其实还是保守的开放,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会封杀一切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以想象我们的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前景了,或许下一个“甲午战争”已经为期不远了。

  中国人并不是没有智慧,可惜的是中国人的智慧大多都用在对付自己人身上,限制、封杀、恐吓自己的国民做的是乐此不彼,唯恐国人拥有“思想”这样东西,也难怪世界上那么多国家瞧不起中国人,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生为中国人注定就是一个悲剧,不知道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种羞愧和耻辱,堂堂正正地在国际大家庭中“站起来”。

  附:新加坡联合早报:Google地图是否泄密引争议

天安门

  互联网搜寻引擎Google今年6月28日推出的全球动态地图“Google Earth”系统,能够让网民清楚看到世界各大城市的卫星地图,包括一般地图上没有标出涉及国家机密的建筑,如中南海及军事设施的位置,引起了中国军事专家和测绘学者的震惊,并认为这些卫星地图已涉嫌泄漏国家机密。

  据《法制晚报》报道,该报记者进入系统后,点进北京市,发现在卫星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故宫、天安门、中南海、各个环路、机场。如果将尺寸不断放大,还可以看到自己所住的小区,甚至楼房的房顶。

  中国国家测绘局行业管理司地图管理处处长程军看完地图后指出,图中不仅有民间建筑,也出现一些涉及国家机密的建筑。一些专家,如中国国家基础地理资讯中心副主任李建伟,还形容看到卫星图很“震惊”,因为“该中心没有能力获得这种全球的资料”。

  长期从事卫星遥感和卫星测绘研究的东北地质学院测绘系教授唐万里说,这是很典型的军用卫星地面成像,解析度应该是比较高,这张图可以很清晰地判断出北京一些隐蔽设施或军事目标,通过实地的测量,可以计算出比例资料,进而实际掌握一些重要设施的建筑位置和外形资料。一旦落入恐怖分子手中,很危险。

  解放军空军某部场站的保卫人员看到这幅卫星影像图后表示,这是典型的泄密。他说,中国所有正规出版发行的民用地图上,绝对不会出现军用设施和隐蔽建筑,但是在这些卫星地面成像的图片上,所有的军用设施和秘密设施都暴露无遗,清晰程度完全可以让敌方采取任何敌对行动。

  不过,也有中国学者认为,这些卫星地图不会构成“泄密”。中国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测绘成果管理与应用处副处长孔金辉说:“纯卫星影像不泄密,因为在划分密级(保密级别)的时候把卫星影像给刨除了。”并指出,“我们无法限制国外的卫星影像上网,但国内出版卫星影像图的话肯定会在一些涉及国家机密和军事机密的地方做技术处理”。

  李建伟也认为这很难构成“泄密”,因为“还没有听说国际上有相关的规定或者公约限制把卫星影像放到网上,随着技术的进步,限制起来很难,尤其是限制国外的网站”。

  Google公司总部公共事务办公室丹尼尔·雷敏回应《法制晚报》记者询问时说,虽然这是一张全球地图,但主要是面向美国用户开发的,所以整张地图只采用英文标识,美国地图分辨率最高,美国地区的街区情况可以看得很清楚,然而对于其他国家比如中国,只有大城市的分辨率较高。

  雷敏说,Google推出这一产品是为了整合世界地图的信息资源,通过下载地图,人们可以获得车辆驾驶方向、世界卫星图片和当地商业建筑等信息。对于图片来源,雷敏说,目前有多个图片供应商负责向Google提供卫星图片,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公司不能向外界透露具体来源。至于是否为军用卫星拍摄也不能透露。

  该公司的另一名公共事务官员德比·佛斯特则指出,地图上的图片都是从“公共渠道”获得的,比如向世界各地的图片供应商购买,向美国政府部门购买等,她强调说公司没有使用任何“机密信息”,而只是在“整合公共信息”,没有什么秘密信息。

  她说:“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认为这张地图泄露了所谓‘敏感军事机构’的地点,要知道在美国,人们可以开车或者走路从这些军事机构门前路过,这些地点并不是什么秘密。”
 

博客门派之争的杂感

  我写BLOG已经快一年时间了,最近我发现中国的BLOG原来有门派之争的说法,诚如钱钟书先生借《围城》中的人物赵辛楣之口感慨的那样:“外国的一切好东西到中国没有不走样的”。BLOG这个“洋玩意”到了中国的确也变了样。

  BLOG目前有两大门派,一大门派是CNBLOG,另一个是博客中国。去年CNBLOG更发起“我不是博客”运动。对于我这个IT业内的人来说,最初接触BLOG也仅仅是在去年,博客中国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BLOG,也曾经尝试在上面建立了一个个人博客,但这个尝试以失败而告终。我对博客中国提供的博客托管服务的看法是非常负面的,其速度慢得惊人,每天还限制访问人数,我在博客中国上建立的页面常常一半时间都无法正常访问,之后还发生了博客中国升级事件。最终我只好选择自己找空间和软件搭建自己的BLOG系统。虽然可能会麻烦一些,但不会有不能访问的情况发生了。

  不过公平来讲,博客中国对于宣传和引入BLOG这个概念还是有一些贡献的(虽然大多数人还是通过木子美知道博客的),但他们对博客的商业应用我看并不是很成功,不要指望博客概念能带来大量的流量和知名度,内容才是最关键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博客中国的王吉鹏早期曾推出过《中国互联网呼唤“反黄”运动》,把四大门户网站提供的色情内容分为黄色短信、两性空间、网上社区、社会新闻、聊天室和某些订阅短信。如果王吉鹏现在上一下现在的博客中国,那么以他的标准来看,博客中国也被黄化了。有流量才能有金钱,才能完成去美国上市捞钱的目的(方博士的伟大理想啊),而流量的关键是内容而不是形式。这也就是我不看好博客商业化的原因。

  争论BLOG的含义是什么,这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BLOG到底是什么呢?BLOG可能就是一个具有RSS和Trackback的日记本,或者是一个有日历功能的简单CMS系统,在SEO们的眼中,BLOG可能还是一个不错的链接工厂。当然,作为一个CMS来讲,BLOG可能太简单了,作为一个日记本来讲,BLOG又可能太复杂了,做为一个链接工厂来讲,他的维护成本又太高了。

  不论BLOG是什么,他都是一个不错的个人发布平台,他能给我们带来好处,不论我们用他做日记本也好,个人主页也好,CMS也好,他能发挥自己独特的功能(RSS,Trackback等等),又有丰富的模板资源,那就足够了,过分的去钻牛角尖对BLOG的未来都没有好处的。

2005年8月4日星期四

博客=blog么?兼谈门派之争

  记得有些朋友通过搜索引擎到了我的网站后,发觉很有些意思,就到处看来看去,将我自己联接里的一些一些网站看个遍,最后说,“真有意思,我也做一个去”。

  至于最后这些朋友们体会到的是什么我确不清楚,因为只有为数不多的朋友会发email来告诉我,看了我的“博客”/“blog”后自己也做了一个,希望我去访问。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一种网络上纪录日记/个人资源/学习资料/心得的一种知识管理系统,能够这么流行,就在于它的生命力,而不在于它的名字。

  名字只是一个符号。

  我一曾经有一段时间努力想让我的模版变的更好看,可是loyo的一句话让我觉得我没有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这个形式上,因为loyo说“喜欢你的blog是因为内容,不是因为样子”。称呼我博客和称呼我blog我都不介意,因为名子只是一个符号,我不会因为名称的改变一夜之间成为下里巴人或者阳春白雪,我仍然纪录我的生活,依旧不会在乎和在乎一些事情。

  英雄不问出处

  第一次老爸了解我的blog后问我,你写的博客是不是跟“竹影青瞳”的一个意思?我便知道了,我们所谓的精英分子,拥有一切的知识,例如我们张口就会来“弱联接,社会性软件,XX法则”,可是我们在大众的人的眼睛中,我们就是在网络上写日记/写文章的小众。(对了,小众也是我们常常提到的。)我们要表达的意思绝大部分都是自娱自乐的目的和结果,小众外的人并不分辨博客和blog,他们看到的是一个网络载体上的内容,内容的优略是大众认识这种现象的根本依据。

  门派之争何时休

  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门派之争,武侠小说上太多的例子都是这样的,所谓的正派满口道义仗义灭所谓的邪派的时候一点也不会手软。归根结蒂最后聪明的读者都能悟出一条,那就是门派争斗里死伤者众,而这门派的正与邪又与我们大众何干焉?当然,法制社会的好处就是我们能够在网络上论战,在网络上灭人。我还记得若干年前Linux和Windows之争,然后我也参与了Linux汉化的一些论战,结果如何呢?我给老爸留的第一台电脑上强制安装了Linux,等我离家没有多久,就被老爸请人格式化了。Windows开发出来的某些产品仍然是我见到过最有天赋的东西,因为它太好用了。

  博客=blog么?

  我不会对这个问题给出答案的,因为在我眼睛里他们都是一种符号,一种分别为部分人能够接受的概念。就象我们说Internet 和 因特网一样,不需要争辩,因为等价不等价已经不重要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来进行门派清洗的,我们是要将我们自己纪录下来,将我们的知识分享出来,将我们的声音喊出来。

  如果真的非要在这个等号上做文章的话,我想作为一种吵做的确是非常有效的,至少能够让大众免费得到一些近乎娱乐性的新闻和口水。

  建议

  可以参与这场口水仗,如果最近你写作的时候缺少话题的话。
  可以参加这场口水仗,如果想用这种奇特的方式推广博客或者blog的话。

  记住

  无论你叫什么,最重要的是你的内容,叫博客或者blog都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作者/卢亮 来源/六翼的天使

2005年8月2日星期二

防止垃圾留言的两大利器

  垃圾留言(Comment Spam),对于Blogger而言,实在是大敌。我自己就深受其害,每天都要删除一大堆的有关Casino、Poker、Porn等等的带着一长串链接的留言。今天更是夸张,一个Spamer竟然用程序在我的博客上疯狂留言六百多条,因此,我不得不寻找防止垃圾留言的低成本而高效的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两个好方法,并成功应用到我自己的博客上。

  首先,确认码(Security Code)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防范方式——采用图像方式显示确认码(Security Code),系统通过判断留言者输入的确认码正确与否来认定留言者是真实的人还是机器人——这种方式不会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通过程序将无法大量散发垃圾留言,因为采用人工智能来识别确认码的成本极高,垃圾留言者肯定无法做到。

  其次,使用NoFollow标签来对抗垃圾留言,这其实是Google开发的成果,Google利用一种新型标签淘汰垃圾评论链接,使用该属性,网站主可以限制搜索引擎跟踪某一链接。在链接标签中显示为:rel="nofollow"。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阻止搜索引擎去搜索那些博客站上垃圾性的、不想被索引的评论。如果超链接有NoFollow的属性,Google在对搜索结果进行网站排列时,这些链接不会算入。对于blog程序来说,只要将comments里出现的所有链接自动加上 rel = “nofollow” 的属性就可以实现了。

  很多人为了获得指向自己网站的导入链接,因而大量在留言板、BBS发贴,这对于搜索引擎来说属于垃圾链接。如果站主设置了这样的限制,搜索引擎就知道不用去索引那些链接。

  当然NoFollow这个方法属于一刀切的方式,如果设置了NoFollow,所有的评论链接都不会被Google索引,这对于正常留言者来说有一点点不公平了。不过现在国内垃圾留言如此地猖狂,我就只好“乱世用重典”了。

2005年7月31日星期日

互联网实名制部分实施,网民大多心存芥蒂

  据新华社报道,从7月至9月底,深圳警方将开展为期3个月的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其中,警方将对论坛、BBS的版主、QQ群的创建者进行实名登记,并校验身份证号码。

  上网发言必须留真名?

  互联网实名制部分实施,网民大多心存芥蒂,专家倾向于"二元法"看待

  新闻回放:深圳实行论坛版主实名登记

  据新华社报道,从7月至9月底,深圳警方将开展为期3个月的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其中,警方将对论坛、BBS的版主、QQ群的创建者进行实名登记,并校验身份证号码。

  据介绍,今年以来,在深圳一些网络聊天室、即时通讯群组、论坛、BBS、互联网短信等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中陆续发现了非法结社、非法串联以及淫秽色情等违法活动。为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秩序,深圳警方决定开展本次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

  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深圳范围内的网络聊天室、即时通讯群组、论坛、BBS的版主,以及QQ群的创建者必须进行实名登记,并对其进行身份证号码校验。以前这些版主和创建者都是匿名上网创建论坛、聊天室等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

  该市公安局网络监察分局的有关负责人说,每一个上网的网友都是一个自然人,都要为自己在网上的行为负责。

  7月20日,中国最大的即时通讯公司腾讯公司发布公告称,根据深圳公安局要求,QQ群的创建者以及管理员将于近期开展实名制登记工作。

  有一天,是不是我们只有留下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才能在互联网上发言?如果说前段时间各大高校实行的BBS实名制影响范围还有限的话,那么,深圳本月开始实行的论坛版主实名制,在网络世界掀起了更大的波澜。

  互联网实名制利大于弊?

  对于互联网实名制,多数专家倾向于分两面来看。

  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对记者表示,实名制对于网民而言,应该只是多了一个选择而已。因为在有些需要个人信用的互联网活动中,实名制是必须的。如在电子商务中,实名制可以减少网络欺诈行为的发生。但是在有些休闲娱乐的互联网活动中,如网络游戏中,很显然没有人愿意以真名示人。

  中科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吕本富说:"这个问题很难一句话说清楚,但我更倾向于‘二元法',实行分级管理。可以在一些大的、正规的网站要求实名制,增加信息的可信度;一些小的论坛则可不作要求,给大家留下随意‘灌水'的空间。"

  持这一态度的专家基本上都认为实名制将不会在所有领域强行推广,他们对部分实施实名制在网民中的接受程度持乐观态度。

  实名制有损网络魅力?

  但是,在新浪进行的网民调查中,对互联网实名制持完全赞成态度的只有两成左右。这一结果表明,不少网民仍然对实名制心存芥蒂。

  著名互联网分析师吕伟钢表示:"正如我们不能要求文学影视作品不得包含虚构的人物、科幻的情节一样,我们也同样不能要求互联网社区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现实画上等号。真要这样做了,就相当于抽除了互联网最基本、最有活力的元素。"

  作为中国互联网兴起的见证者,新浪网全球资深副总裁、总编辑陈彤也坚决反对网络实名制,他认为,网络的魅力就在于"匿名",在网络里大家才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至于匿名诬蔑或发表违法言论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的。

  著名互联网法律专家于国富说:"韩国信息通信部颁布实名制的规定,其本意可能就是要网民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但网络实名制不一能够达到这种效果。目前我不赞成搞‘一刀切'的实名制。"

校园BBS净化了环境但损了人气

  实际上,在今年早些时候,国内各大高校已经纷纷开始实行BBS实名制。只不过,其影响还主要局限在校园里。

  在2004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实名制"成为白纸黑字的说法。"高校校园网BBS是校内网络用户信息交流的平台,要严格实行用户实名注册制度。要加强对校园网BBS的规范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删除各类有害信息......"

  到2005年,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被教育部树立为高校BBS向实名制校内交流平台转变的典型。随后,北大未名、南大小百合、复旦日月光华等高校BBS都开始按照实名制进行操作。以南大小百合为例,注册用户必须填写学号、系别等多项信息并经确认才能成为其用户。

  但是据了解,在实行实名制之后,这些校园BBS的语言环境的确净化了很多,但浏览量和用户数急剧下降,不少用户转到商业博客、校外BBS网站去发言、讨论。

  真实性已成网民的强烈需求

  从赛我网看韩国实名制实施经验

  韩国信息通信部7月1日宣布,将从今年10月份开始在韩国全境实施互联网"实名制"。也就是说,网民们要用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并通过验证后,才能在各网站的留言板上(BBS)"灌水"。

  韩国的普通网民对这一制度究竟怎么看呢?作为韩国最大的社区网站,赛我网在韩国实施网络实名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日前,北京维亚泰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全胄镐和副总裁金喜永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谈了韩国实行网络实名制的经验。

  记者:据说在韩国互联网实名制已经相当普遍了,但是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可能还不适应。很多用户存在这样的心理:我已经喜欢上虚拟的了,干嘛要破坏这种虚拟感?

  全胄镐: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短期来说好像有好处,但是从长期来说并不是这样。有一些用户在网上不太负责任,给别人带来一些伤害,目前韩国已经出现不少互联网用户厌倦甚至讨厌互联网的现象。这种情况在中国也已经开始出现。

  虽然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人也有隐匿自己真实身份和信息的情况,但是真实性仍然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需要。互联网中也有相似的对真实交流的需求,经过好几年的虚拟互联网发展之后,这种真实沟通的需求更加强烈了。

  问:您是不是觉得,实名制是一种潜在的需求?

  金喜永:也许可以说暂时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个市场。但是我们已经看到这是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因为如上所说,一些中国的网民的确对虚拟的交流感到厌倦了。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特别是对于女性用户而言,一些骚扰、欺骗性的东西多了一些。这些就是虚拟网络的副作用。

  问:在韩国怎么知道用户传上来的是真实的资料呢?

  全胄镐:韩国人口比较少,基本实现了电算化,网上数据库全都有保存,注册的时候可以有身份证号码的验证。银行机构的数据库也和我们的数据库连接,基本上信用体系很健全了。

  问:但在中国可能还不能做到如此吧?

  全胄镐:在中国目前基本上还不能实现,所以赛我网尝试用一种软的方式来倡导实名制,而不是像韩国那样用有制度保证的硬的方式。比如我们呼吁使用真实的姓名和照片,倡导一种实名的氛围。而网站可以给实名的用户更多的鼓励,这样非实名的会员会慢慢感觉到不适应。

  赛我网从6月1日开放测试,到现在,我们的注册用户有60%以上是实名的。和绝大多数的中国网站相比,这个比率是相当高的。

  问:如果真的实施实名制,网民的隐私权又将如何保护呢?

  金喜永:我们鼓励真实的交流,所以我们很注重隐私管理。在我们的管理模块方面,每一个照片、每一个信息都有在功能是用公开、不公开、知己公开(好朋友)等三种不同的权限管理供用户自己选择。

  链接

  中韩网民对实名制态度迥异

  雅虎韩语网最近对"实名制"进行了在线舆论调查,79%的受访者表示赞成,表示反对的只有20%。即使是对上网比例较高的20岁-40岁年龄段的网民中,赞成的比例也达到了65%。赞成的理由是,这将有效地减少没有根据的辱骂和诽谤,大大缓解网络暴力。

  而在新浪网的在线调查中,面对"你认为中国是否应该效仿实施互联网实名制?"这个问题时,79.9%的网民认为不应该,20.1%的网民认为应该。

  如果实施实名制,58.38%的网民认为应该部分实施,15.53%的网民认为应该全部实施,26.09%的网民选择了"说不好"。
(稿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