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9日星期日

三星就Note 7新机起火事故作回应

  几日前,一台已经更换过的三星Note 7再度引发火灾,这起事故造成美国西南航空不得不立即疏散机上的乘客。对此,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已经展开事故原因调查,三星对此也迅速作出了回应:“在我们向用户取回这部手机之前,我们无法确认这起事故由新Note 7引起。现在,我们正在与有关部门和西南航空重启这部设备并确认原因。一旦我们对这部设备进行检测,我们将拥有更多能够分享的信息。”

  另外,三星还表示,公司明白运营商以及消费者对Note 7更换新机的担忧,他们将会尽快找出事故原因并对外公布。

  “我们将在这一(调查)过程中与CPSC保持紧密联系。如果我们发现安全问题,我们将跟CPSC合作并立即采取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我们想让我们的消费者安心,让他们知道我们在认真对待每一起(事故)报告,并且我们对他们在我们调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耐心表示感谢。”

  三星这次如此及时地对外回应则有着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在美国,许多运营商已经宣布,已经更换了新Note 7的消费者可以前来更换其他手机。另外,还有一些公司也正在考虑从其产品线上撤下Galaxy Note 7.这进一步加大了三星的危机,毕竟它计划着能在欧洲等其他主要战略市场重振Note 7的销量。

谷歌苹果等退出竞购 Twitter股价暴跌

  Twitter暴跌21%,Twitter市值缩水近30亿美元,谷歌、迪士尼、苹果等退出竞购,目前仅剩下的一个可能收购者是Salesforce,Salesforce大股东集体施压,不支持收购Twitter,这项行动由公募基金巨头富达牵头。富达是Salesforce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为14%。消息人士表示,如果进行这笔交易,股东将集体抛售Salesforce的股票。

  周四收盘Twitter股价暴跌20.1%,报收19.87美元,市值缩水近30亿美元。由于潜在的竞购者越来越少,周三盘后Twitter已重跌10%以上。

  知情人士透露,Twitter已告知潜在的竞购方,希望在10月27日公司发布第三季财报前完成出售的谈判。但媒体周三报道称,谷歌、迪士尼和苹果等知名公司已表示无意竞购。

  仅剩下的一个可能收购者是Salesforce.com(赛富时),虽然后者并未公开表示要收购Twitter。赛富时CEO班尼奥夫(Marc Benioff)周三接受CNBC采访时称表示:“Twitter是一款令人兴奋的产品,但很明显其业务面临许多挑战。”看来Salesforce的态度也是有所保留。

 在9月23日Salesforce计划收购Twitter的消息曝光之后,作为该公司股东的华尔街对冲基金和公募基金就开始质疑这笔交易的合理性。很明显,股东并不喜欢这笔交易。

  投资者已经向贝尼奥夫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在电子邮件和其他形式的沟通中,股东对贝尼奥夫和Salesforce的公关团队表示,他们不支持收购Twitter。

  这项行动由公募基金巨头富达牵头。富达是Salesforce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为14%。消息人士表示,至少一名富达的基金经理致信Salesforce称,这笔交易不是个好主意。Salesforce的其他投资者,包括一些对冲基金在内,均表示将抛售Salesforce的股票。

谷歌苹果等退出竞购 Twitter股价暴跌

  Twitter暴跌21%,Twitter市值缩水近30亿美元,谷歌、迪士尼、苹果等退出竞购,目前仅剩下的一个可能收购者是Salesforce,Salesforce大股东集体施压,不支持收购Twitter,这项行动由公募基金巨头富达牵头。富达是Salesforce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为14%。消息人士表示,如果进行这笔交易,股东将集体抛售Salesforce的股票。

  周四收盘Twitter股价暴跌20.1%,报收19.87美元,市值缩水近30亿美元。由于潜在的竞购者越来越少,周三盘后Twitter已重跌10%以上。

  知情人士透露,Twitter已告知潜在的竞购方,希望在10月27日公司发布第三季财报前完成出售的谈判。但媒体周三报道称,谷歌、迪士尼和苹果等知名公司已表示无意竞购。

  仅剩下的一个可能收购者是Salesforce.com(赛富时),虽然后者并未公开表示要收购Twitter。赛富时CEO班尼奥夫(Marc Benioff)周三接受CNBC采访时称表示:“Twitter是一款令人兴奋的产品,但很明显其业务面临许多挑战。”看来Salesforce的态度也是有所保留。

 在9月23日Salesforce计划收购Twitter的消息曝光之后,作为该公司股东的华尔街对冲基金和公募基金就开始质疑这笔交易的合理性。很明显,股东并不喜欢这笔交易。

  投资者已经向贝尼奥夫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在电子邮件和其他形式的沟通中,股东对贝尼奥夫和Salesforce的公关团队表示,他们不支持收购Twitter。

  这项行动由公募基金巨头富达牵头。富达是Salesforce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为14%。消息人士表示,至少一名富达的基金经理致信Salesforce称,这笔交易不是个好主意。Salesforce的其他投资者,包括一些对冲基金在内,均表示将抛售Salesforce的股票。

2016年10月8日星期六

谷歌照片分享服务Panoramio计划关闭

  谷歌照片分享服务Panoramio即将正式关闭,早先谷歌曾计划在2014年将其关闭,但后来由于超过1万名网友情愿,谷歌暂缓了该服务的关闭。Panoramio于2005年上线,2007被谷歌收购。Panoramio 允许用户上传标有位置数据的照片,并在谷歌地图中展示。

  谷歌旗下照片分享服务Panoramio将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关闭,本周Panoramio社区发出了谷歌的最后通牒,社区网友纷纷表示不甘心和遗憾,并试图寻找替代服务。Panoramio曾在2014年被谷歌计划关闭,由于当时没有足够的可选择图片来满足谷歌地图的需求,而谷歌正全力推广Google Photos服务。

  但后来由于超过1万名网友情愿,谷歌暂缓了该服务的关闭,许多网友仍继续为其上传图片。现在,谷歌宣布其正式关闭又再次引发了社区网友的不满,但终究还是难逃被放弃的命运。 许多对Google Photo服务不感冒的社区网友,表示将选择法国图片分享服务Ipernity作为替代。

  Panoramio于2005年上线,2007被谷歌收购。Panoramio 允许用户上传标有位置数据的照片,并在谷歌地图中展示。然后,由于推广不力,Panoramio一直未能达到雅虎旗下Flickr等照片分享服务的规模,但在谷歌内部却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谷歌方面决定让Panoramio转为谷歌地图提供图片支持。

2016年10月2日星期日

微信刷量:社交商业模式的破产

  日前,腾讯微信官方针对部分恶意增加点击量的工具采取了打击措施,打击阅读量作弊工具,致使一些看似具备较高阅读量,实际为作弊手段所得的账号文章阅读量猛降,甚至不足原先十分之一。由于刷阅读量工具失效,一些“大V”公号阅读数呈现“断崖式”下滑,原来动辄数万的单篇阅读量,一下子跌到了区区数千甚至几百。

  29日下午,微信团队给出了官方回应称:“随着平台的壮大,刷阅读量、刷点赞数已经成为一条较为成熟的黑色产业链,平台与黑色产业链之间的技术对抗一直存在,并且在不断升级。”

  有风口的地方就有泡沫,微信,做为目前当红的社交媒体平台,获得巨大的访问量的同时,必然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的诉求,用用户的地方就会有流量,有流量的地方就会有广告。

  微信本身并不是一个广告平台,微信公众号不提供广告跟踪代码,公众号页面也大多不能加外链,外人能看到的微信公众号数据只有两个数字:阅读量、点赞量,阅读还是10万封顶,因此,广告主要想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广告,甄别真假的难度较高。

  早期的微信公众号,由于本身质量较高,在上面发布广告,大多是可以带来回报的,因此公众号和微信平台的问题还没有显现出来。

  然而,随着微信用户的增长,以及大批微信公众号的涌入,带来一些重要的变化,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些营销号通过抄袭、转载原创者的文章,获得的流量反而比原创者还多,使得微信不得不发布原创转载功能来限制抄袭的现象。而一些实际上访问量很差的公号因为刷量可以拿到巨额营销收入,而高质量的公众号因为不刷号、阅读量低却拿不到生意。

  什么是高质量的流量呢?高质量流量大多是精准流量,流量的需求非常明显,目的性强烈,为了实现目的,会产生冲动消费。

  微信公众号流量的质量和粉丝的质量有着紧密的关系,举个例子,一个公众号哪怕只有几个粉丝,但这几个粉丝是李开复、马云、马化腾这些业内大佬,虽然其访问量只有几个浏览了,但这个公众号的流量是极高质量的。

  高质量的流量访问量少,价值高,按照普通流量的价格出售太亏,但又找不到变现的方法,因此就使用刷量几乎是必然的结果,甚至运营者不刷流量,其广告代理商或公关公司还会帮其刷流量,因为阅读量就是最直接的效果展示,“数据好看”会让营销效果显得更好,广告商的数据好看了,就能多卖出广告,广告代理也能多获得分成。

  但这带来的问题是,在鱼龙混杂的广告平台下,劣币始终是多于良币的,广告主上当受骗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当广告主受过几次骗后,可能就会对微信平台失去了信任,甚至殃及微信自己的广告平台:广点通,最终所有人都是失败者。因此微信不得不祭出打击刷量的法宝,限制那些作弊刷流量的公众号,清理生态,为自己的广点通平台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微信此次打击刷量技术,大概会一时提高刷量造假成本,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刷量平台也会提高技术水准,提供更多的刷量工具,因此打击刷量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这不仅仅可以让微信公众号的广告生态更加完善,也有利于微信自己官方的广告能卖的更好。

Mozilla和苹果拟屏蔽沃通和StartSSL的证书

  Firefox 浏览器背后的 Mozilla 基金会正在考虑对沃通(WoSign)及被其秘密收购的 StartCom(著名的 StartSSL 即其旗下产品)这两个 CA 一年内新签发的所有 SSL 证书进行封杀。Mozilla 的工程师是在对这两个 CA 签发了一系列可疑的 SSL SHA-1 证书进行调查之后,宣布了这个禁令。

  这两家 CA 试图规避 SHA-1 停用政策

  该问题主要是因为各大主要浏览器厂商共同决定从 2016 年 1 月 1 日开始就停止接受采用陈旧的 SHA-1 签名算法的证书。而 Mozilla 指责沃通今年还在签发 SHA-1 签名的证书,并将签发日期倒填成去年 12 月份。

  虽然 Mozilla 也允许一些其它的 CA 在 2016 年 1 月 1 日之后继续签发 SHA-1 证书,比如说赛门铁克,但是他们仅允许那些通过了复杂的审批流程的 CA 这样做,而显然沃通没有得到同意。

  沃通秘密收购了 StartCom

  此外,沃通似乎在否认其收购了以色列 CA 公司 StartCom。Mozilla 说,沃通已经于 2015 年 11 月 1 日百分百地收购了 StartCom。而另一方面,据奇虎 360 称,它共计持有 84% 的沃通股份。但是这些信息沃通此前都予以否认或拒绝发表意见。

  此外,在 Mozilla 披露的技术细节中显示,StartCom 已经开始使用沃通的基础架构来签发新的证书了。而且,StartCom 也和沃通一样在 2016 年采用了倒填日期的手段来签发 SHA-1 证书。Mozilla 的安全工程师也展示了这种违例的案例细节。

  Mozilla 的调查发现,一个和 GeoTrust CA 合作了多年的付费处理机构 Tyro 突然在 6 月中旬使用 StartCom 部署了一个 SHA-1 签名的证书,而此前该机构从未和 StartCom 有过合作。该证书看起来是在 2015 年 12 月 20 日签发的,而在同一个日期 StartCom 签发大量的 SHA-1 证书。Mozlla 发现这些证书部署于 2016 年中,这很不正常,这显然是采用倒填日期来规避 SHA-1 停用的策略。

  这些问题以及其它的更多问题让 Mozilla 决定在至少一年内不再信任沃通和 StartCom 的 SSL 证书。

  或许会永久封杀

  Mozilla 说这个临时封杀仅针对这两个公司最新签发的证书,不影响已经分发给他们的客户的证书。如果这两个公司在一年的封杀后没有通过一系列的检查,Mozilla 将准备封杀这两个公司的所有证书。

  “许多人都在盯着 Web PKI 安全体系,如果发现了这样的倒填(不管是什么原因),Mozilla 会立即永久地取消对沃通和 StartCom 根证书的信任。”该报告中说。

  此外,Chrome 和其它产品的对它们的封杀也在计划中。“其它的浏览器厂商和根证书存储运营者也会做出他们自己的决定,我们在这个文档中摆出了这些信息,以便他们了解我们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并可以据此做出他们的决定。”Mozilla 说。

  苹果屏蔽对WoSign的信任 但事态仍有挽回余地

  9月30日 Apple 于 iOS 可信根证书列表中宣布屏蔽其对中级CA WoSign CA Free SSL Certificate G2 的信任,并将视调查进展对 WoSign/StartCom 采取进一步行动。WoSign 并不处于 Apple 可信根证书列表中,而是通过与 StartCom 和 Comodo 的交叉签名来建立其于 Apple 产品中的信任。为了避免影响现有的 WoSign 证书持有者,于2016年9月19日前签发且登记在证书透明度(Certificate Transparency)公共日志服务器上的证书仍将被信任。

  鉴于 WoSign/StartCom 并未积极登记其于2015年及之前签发的证书,且2016年上半年签发的证书均未登记,2016年9月19日前获签发的 WoSign 证书持有者仍有可能受到影响。担心受到影响的用户可于 Certificate Search 及 Google Transparency Report 检查所持有证书的登记状态。

  尽管 WoSign 近期坏消息不断,但值得注意的是 Mozilla 仍未正式决定对 WoSign/StartCom 的处罚,亦未对其信任状态采取任何实际行动,之前发布的报告仅代表调查小组的建议(propose)。针对这一调查结果,Qihoo 360 和 StartCom 已要求下周二和 Mozilla 的代表于伦敦举行秘密会议,商讨下一步行动,而 WoSign 本身及其 CEO 王高华(aka Richard Wang)拒绝参与会议。

  英文原文:http://news.softpedia.com/news/mozilla-ready-to-ban-wosign-certificates-for-one-year-after-shady-behavior-508674.shtml

2016年9月30日星期五

谷歌办公应用Google Apps更名G Suite

  谷歌宣布,其旗下老牌办公应用Google Apps从今天开始,将焕然一新。从今往后,谷歌将统称它们为“G Suite”(G套装),谷歌同时还宣布一揽子的针对G Suite现有产品线升级和改进的计划,被含盖的对象包括有谷歌云Drive、文档Docs、电子表格Spreadsheets、幻灯片Slides、日历Calendar、视频会议服务Hangouts等等。

  谷歌宣称,“G Suite”这个新名字,能更直观地体现出谷歌办公产品能随时随地地帮助人们进行协同工作与协同创新的使命。

  谷歌G Suite产品管理主管赖安·塔博恩(Ryan Tabone)同时还向我们补充表示,谷歌希望能向它的那些潜在的企业客户澄清一下:G Suite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将一些独立的应用换个名字打包起来,而是一套统一的办公应用。

  随后,谷歌公司还强调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谷歌的办公软件上。谷歌在过去的十多年来,已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其覆盖的对象也包括了G Suite的产品线。目前,AI这项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谷歌旗下像即时翻译和图像识别这样的众多产品,举个例子,谷歌在去年发布的Inbox邮件客户端,就应用了像Smart Reply(智能回复)这样的AI技术。

  日前,谷歌再次宣布,它将会把更多的AI技术带入到谷歌更多的服务,并将从Google Drive开始,逐一改造和升级它的这些产品。

  根据谷歌的描述,它在Android版的Google Drive上使用了一种名为“Quick Access”(快速进入)的新功能,它能通过精简搜索过程,将我们原先搜索一个文件所需要的时间缩短50%。在这项AI新技术的帮助下,它能在我们输入想要找的文件的名字之前,就率先预测到那个文件,然后在屏幕上方将他们都列出来。

  谷歌表示,“Quick Access”这项将是能根据你在Drive应用上的操作、你和你同事的交流和你在那个工作日的一般习惯(比如召开团队会议或是进行定期的预测表回顾),来智能地预测出你想要找的那个文件。

  而与此同时,谷歌日历(Calendar)此前专供Android系统应用的“Smart Scheduling”(智能日程表)功能,现在已登录到了iOS系统的应用上,并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被应用到网页端。“Smart Scheduling”这项功能的背后采用的也是AI技术,它能根据用户的设置和其它一些操作痕迹,来为用户提供可选开会时间和开会地点的建议。

  其它一些受益于AI技术的新改进还包括像谷歌电子表格(Google Sheets)上的“Explore”(搜索)功能。在这些新功能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在搜索框中输入自然语言提问(比如“成绩的平均值是多少?”),系统就能自动将这个问题翻译成计算机能理解的公式语言,并立即输出结果。

  塔博恩注意到,类似这样的新式智能功能将是未来商业智能系统最核心的基础,他还举了一个更为极端的情况:设想一个一点儿也不懂得Sheets的各自复杂操作的用户,他可以直接使用自然语言提问,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Sheets的价值。

  谷歌还表示,“Explore”也即将登陆到Google Docs(谷歌文档)上,它可以为用户推送相关学习话题,可选配图和更多相关的资讯内容。除此之外,“Explore”还可以拣选出你存在Drive里的相关文档。

  出了Google Docs之外,“Explore”还将登陆到Google Slides(谷歌幻灯片),为用户提供排版建议,用户只需要在Slides的新建空白幻灯片页面中,插入一张图片,就能能获取到这些排版建议。目前,谷歌的这项智能功能还不能实现对图片内容的分析,但它能提供我们关于色彩搭配的建议,并能根据分辨率来建议用户合适的排版选择。

  除了这些新添加的智能功能之外,谷歌还发布了一款名为“Team Drives”(团队云)的新产品。

  Team Drives这款谷歌云产品,为用户提供了团队级别的内容管理权限分配和分享的服务,并引入了一些更为细致的权限细粒度控制的新功能。从本质上来讲,Team Drives为企业团队提供了一个共享的云存储空间。塔博恩告诉我们,开发Team Drives的这个谷歌团队几乎重写了一遍驱动Google Drive的技术堆栈(technology stack),才有了Team Drives的诞生。

  谷歌竟然还没有一款能实现团队分享的云服务?若是没细看,我们还真不知道这一点。塔博恩表示,目前这个云服务领域的服务供应商大多都将精力放置在个人云服务产品上,直到最近,它们才开始思考如何让团队在云端协作得更好。

  然而,Team Drives这个产品目前还只提供给参与了“Early Adopter Program”(早期体验者项目)的用户,这有之前参加了这一项目的少量谷歌用户,才能有幸率先体验到这款有趣的谷歌新产品。

  通过一个类似“Early Adopter”的项目,部分企业客户还能获得试用升级版Google Hangouts的权限。这款改进后的谷歌视频会议产品将无需下载任何插件,在即使没有账号或是数据连接的情况下,任何它的用户通过任何设备,都能随时随地地上使用上这款产品。

  谷歌还表示,在新版Hangouts的铺陈下,他们的开发团队正在探索所有能在Hangouts上实现的炫酷新功能。在采访中,塔博恩不愿意向我们透露更多关于这款产品具体的新功能,但我们可以想象到,在未来,像自动会议记录和电话分析师会议这样新功能的是能被Hangouts轻松实现的。(止水)

  以下为谷歌的通知邮件全文:

  隆重推出 G Suite(原 Google Apps)

  尊敬的 Google Apps 客户:

  我们创建 Google Apps 是为了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协同合作、共同创新,让您的单位快速运作、取得更大成就。现在,我们要推出一个更能彰显此使命的新名称:G Suite。

  您好!在接下来的几周内,您会在熟悉的地方(包括管理控制台、帮助中心和您的帐单上)看到我们的新名称和新徽标。G Suite 依然是您日常使用的多合一解决方案,包含同样强大的工具:Gmail、文档、云端硬盘和日历。

  感谢您一路陪伴,才有如今的 G Suite。我们一直致力于改进技术,让 G Suite 不断完善并与您的团队一同成长。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请访问我们的官方博文(英文版)以便了解详情。

  此致 G Suite 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