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1日星期三

百度早就该停止社会招聘了

  10月20日,一封关于百度停止大规模社会招聘的内部邮件流传出来,百度行政副总裁刘辉发布邮件称:鉴于当前的业务形势,经百度公司研究决定停止招人。而对已发出的offer,继续有效,如有个别极特殊战略考量需求,需刘辉和李彦宏特批后方可招人。

  在互联网人才就是第一战略资源的当下,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在开足马力大举招才,不差钱的百度却突然宣布“从即日起停止招人,对于极个别有特殊需求的,需要Robin(李彦宏)和人力资源负责人特批后方可招人”。

  此举一出,瞬间在朋友圈刷屏,业界人士纷纷认为百度目前正在发力O2O、在线娱乐、移动新媒体、大数据等战略领域,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停止招人的做法实在想不通。

  在笔者看来,员工数量超过5万,机构臃肿、大量人力闲置的的百度早应该停止招聘了!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组数据:

百度早就该停止社会招聘了

  通过上图不难看出,在2014年百度的主要竞争对手谷歌的年营收是660亿美元,而百度是490亿人民币,与此同时双方的员工数量都是5万余人。由此我们得出来一个惊人的结论:谷歌的单个员工贡献额是百度的10倍左右。

  全球最主要的两家搜索引擎提供商,单个员工贡献率竟然有10倍的差距,仅仅从这一点来说,百度就有充分的理由停止招人,并且大举裁掉多余人员,提高单个员工的贡献率,而不是还像之前一样通过人海战术来提升市场占有率,增加营收额。

  《五代史平话·周史》有云:“凡兵在乎精,不在乎多。”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同样在互联网行业也是如此,IT科技公司需要高精端、有创新、有忧患意识的高级人才,拒绝庸才。

  早期我认识百度员工的时候,大家讨论的是怎么做业务使得公司更上一个台阶,后来发展壮大后我认识的很多百度员工讨论的话题就是在哪买房子,哪款车子更好看这样的话题。赚钱容易的公司往往就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这种公司在中国主要包括百度、盛大、巨人、网易等等,这些公司在黄金发展期睡大觉都可以赚钱,但赚快钱和容易钱使得公司逐步遇到了一些问题,最终如果能调整过来公司依然可以快速发展(网易是典型代表), 如果调整不过来就名存实亡了(巨人和盛大典型代表)。

  今天李彦宏力排众议停止招人,可能会触犯到很多人的利益,也可能会遇到内部一些人的抵触,但从长远来看,这个举措一定是正确的。

  来源:投稿,本文作者丁道师,微博:丁道师微信公众:dingdaoshi123

2015年10月20日星期二

怎么让公众号的内容更有威力?

  无论是公众号还是母众号,内容为王这条法则还是能够横行霸道。当然同一堆内容放在不同的渠道,需要修修剪剪,让内容去适应渠道,以取得最大化的效果。

  有些人做公众号的内容比搬砖还痛苦,每天体能透支,榨干脑汁,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其实搬砖也要有技巧,不转变观念就只能愚公移山。要想让公众号内容有更大的威力,下面两个关于微信内容的思路,我觉得可以参考下。

内容渠道

  仅满足阅读需求的公众号,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首先,微信是移动端产物,主要服务于碎片化时间,浅阅读、多互动才是王道,所以它的内容消耗要求轻松好玩有趣,太严肃你就死翘翘了。所以,把公众号当做专业媒体来做,做到蛋蛋碎掉也干不过漫山遍野且高精专的内容客户端。公众号更应该满足使用需求,而不是阅读需求。也就是说,做微信公众号的目的应该是服务,而不是阅读。

  况且,公众号本身在内容展现上天生残缺,很难把海量内容组织成一个体系,只能每天供应零零散散的快餐内容。反而在服务功能上如客服、技术开发等等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所以,好好地在服务上花心思比较不容易被取代。

手机内容营销
 

  内容并不单指文章

  内容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不仅仅是文章,还有图片、音视频和游戏、工具等等。简单来说,在公众号上,所有你看的、听的、玩的、用的都是内容。

  所以,微信上的内容可以这么尝试

  1、  激活素材库 

  公众号的素材库就是一个存放内容的地方。而这个素材库不应该成为一个仓库,而应该成为半个客服。

  很多人都会围绕公众号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重复是非常高的,素材库里面首先要存放这些重复度很高的问题,设置自动回复。也就是说,FAQ的内容都要在包含在素材库里面。

  2、功能性内容

  功能性内容主要指的是一些实用工具,这可以在微信菜单里面长期存放。最常见的就是各种查询和计算,查天气、查路况、查航班、计算投资收益、计算房贷车贷等等。接入这种工具,可以让你的公众号更有用,可以很好地弥补推送内容的不足。

  3、  粘性内容

  功能性内容让公众号变得有用,粘性内容让公众号变得有趣。常见的增强粘性的内容就是各种小游戏、测试问卷,让人来了有东西玩。

  粘性内容和功能性内容不能仅仅是接过来就可以了,应该对这些内容进行一定的改编,或者完全自己设计,其中要包含品牌形象,而且要发挥它们的营销作用。例如可以用小游戏来做活动,玩游戏赢奖品。

  4、让技术推动内容

  前面提到过,微信的技术开发空间是很大的,经过一定技术开发的公众号可以变成一个很智能的东东。例如信用卡的各种账单提醒、航班提醒、定期红包奖励、多客服功能等等,贴心、自动化,让粉丝产生深深的依赖性。

创建刚需内容

  更上一层楼

  如果编辑这一块有足够的劳动力,或者有点闲钱在手,往以下两个方向走会让你的公众号爬上一个新的高度:

  1、做栏目

  对你的内容进行细分,做成特定的品牌栏目,这样可以大大增强可信度和权威度,而且会让人觉得你的内容供应链很强大。例如,APP每日推送会有每日技巧、社区趣事等等。

  2、UGC或众包

  就是让粉丝或者行业专家为你贡献内容。做的比较成熟的,自己的内容和外部贡献的内容应该各占一半。接入外部人力资源,是做大做强的一个转折点。

内容生产-张飒博客

  最后弱弱地唠叨几句:

  新媒体内容,除了一切媒体内容的要点要把握外,还必须在撰稿、组稿前,考虑其使用性。用户读完之后,下一步行动也要满足。

  所以,内容引导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你的粉丝关注你的那一刻起,你就要一步步引诱他,让他想要更多。引导是没有终点的,因为你的转化路径是一个个循环,有了第一次购买, 还有会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总之要让他在那些转化循环中来回转悠。

  我们关注公众号,无非是因为有利可图,除了直接的物质利益,还可能是因为这个公众号能够取悦自己或者教育自己。然而做公众号的最终目的不是让粉丝喜欢你,而是要跟粉丝进行利益互换。所以,你的内容,无论是明着来还是暗着来,都要想办法让粉丝掏腰包。你的内容,要牢记目标,笑里藏刀,把流量往生意场上导。公众号中的内容,是直接作用于用户的,而不是聚拢眼球的花瓶,所以尽量不要在微信上卖广告,这门生意划不来。

  来源:张飒的博客投稿,原文链接

乌云称网易邮箱过亿数据泄漏

  10月19日下午,乌云今日宣布发现新漏洞,此漏洞将导致网易163/126邮箱过亿数据泄漏(涉及邮箱账号/密码/用户密保等)。目前,细节已通知网易,网易方面暂无回应。之前微博有网友爆料网易邮箱被暴力破解,绑定网易邮箱的Apple ID被锁,iPhone数据被清空,包括苹果Apple ID、微博、支付宝、百度云盘、游戏等受影响。对此说法,网易邮箱团队发表官方声明进行了否认。

  网易邮箱团队声明,网易邮箱数亿数据泄漏的报道不实。本次事件经严密技术排查,网易邮箱不存在自身数据泄露问题。此次事件,是由于部分用 户在其他网站使用了和网易邮箱相同的帐号密码,其他网站的帐号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侥幸尝试登录网易邮箱造成。公告全文如下:

  今日,谣传网易邮箱出现数据泄露,引起用户恐慌。网易邮箱团队现郑重声明,此报道不实。

  网易邮箱拥有国内最高等级,同时也是邮件系统领域唯一的最高级别的安全证书EAL3+,是最值得信赖的账号系统之一。同时,网易邮箱在安全技术领域持续升级,保持在安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广大用户邮件系统安全保驾护航。本次事件经严密的技术排查,网易邮箱不存在自身数据泄露问题。此次事件,是由于部分用户在其他网站使用了和网易邮箱相同的账号密码,其他网站的账号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侥幸尝试登陆网易邮箱造成。

  网易邮箱团队提醒广大用户,在互联网上,不建议在安全级别较低的普通网站使用与个人邮箱、金融支付等高安全需求平台相同的账号密码体系。避免在普通网站的账号信息泄漏后,影响到您在高安全需求平台的账号安全。

  网易邮箱运营18年,产品安全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我们也将以只为追求最极致的安全服务而努力。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非常欢迎广大用户给予反馈和建议,网易邮箱团队将认真聆听采纳。但对任何恶意重伤的不实报道,网易公司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2015年10月19日星期一

微软宣布将停止支持老版本IE浏览器

  据微软官方博客报道,自2016年1月12日起微软将停止支持旧版的IE浏览器,只有最新版的浏览器会获得微软有关技术支持和安全补丁升级。

  随着Windows 10的发布,微软已经全面转投Edge浏览器,目前IE仍与Edge共存于Windows 10中,后者是Windows 10默认浏览器,IE则成了一款普通的应用被藏在了系统深处。

  微软在官网提示用户尽快将浏览器升级到最新版本,因为只有最新版的浏览器才能获得微软的支持,微软公司将仅为以下Windows操作系统和IE浏览器的组合提供支持:

  

Windows Platform Internet Explorer Version
Windows Vista SP2 Internet Explorer 9
Windows Server 2008 SP2 Internet Explorer 9
Windows 7 SP1 Internet Explorer 11
Windows Server 2008 R2 SP1 Internet Explorer 11
Windows 8.1 Internet Explorer 11
Windows Server 2012 Internet Explorer 10
Windows Server 2012 R2 Internet Explorer 11

  举个简单的例子,用户如果正在Windows 7 SP1操作系统上使用IE 8、IE 9或者IE 10浏览器,那么就应该升级到IE 11,以继续获得安全更新和技术支持。

  从上图中我们还看到,IE8则不再被支持,而IE8是Windows XP系统中最高版本的浏览器。

  业界人士指出,微软简单粗暴地淘汰较老IE版本之举很可能将引发Windows用户的抗议。而对于用户和前端工程师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前者可以获得更为统一和快速的网页浏览体验,后者在写代码时也终于不用考虑对旧版IE浏览器的支持问题了。

  随着Windows 10的推出,全新的Edge浏览器也正是取代老将IE,按照微软的说法,Win10的装机量已经突破1.1亿,不过,另微软感到尴尬的是,用户大量弃用Edge换Chrome浏览器。据调研机构Quantcast给出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只有12%的Windows 10用户在使用Edge,而Chrome拥有超过70%的份额,也就是说大量用户选择更新系统后下载Chrome替换掉Edge。可见,Edge 要想实现 IE 往日的辉煌,战胜Chrome和Mozilla Firefox,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加密锁与“互联网+”渐行渐远

  在SaaS和云计算大行其道的今天,以用户和服务为中心的软件应用理念与以牺牲易用性为代价来实现防盗版的加密锁产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传统软件保护产品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软件行业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硬件厂商被逼对产品进行改造,将加密锁硬件与现代授权技术强行捆绑,为其增加软硬结合、远程升级等功能。这是使用互联网概念对传统产品的包装。然而在“互联网+”的华丽外衣下,陈旧的产品设计思维并没有改变。

  1. 产品设计出发点。加密锁产品的设计出发点是安全性,它将每个软件用户都视为潜在的盗版者,因此在面对易用性和安全性的冲突时,往往要牺牲用户使用体验:“互联网+”授权产品的设计出发点应该是更容易的使用和更方便的管理。

  2. 产品的服务对象。加密锁的服务对象是软件开发商,它关注软件的盗版者,忠实地承担着保护软件价值的任务,因此把自己叫做“锁”或者“狗”:“互联网+”授权产品则应该同时服务于软件开发商和软件用户,它更多地关注软件的正版用户,希望改进软件授权的过程和体验。

  3. 产品设计的目标。加密锁产品的设计目标是减少或控制软件的盗版使用:“互联网+”授权产品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增加软件的销售并减少开发商的授权管理成本。

  正是由于以上不同,被“互联网+”包装的加密锁产品不能在产品的核心问题上做出真正的改进,不能放下现有传统用户的包袱真正从用户角度重新设计产品。

  1. 无法抛弃加密锁硬件。加密锁硬件是妨碍软件发行和用户使用体验的核心障碍,它是传统防盗版思维的集中体现。

  2. 无法放弃与上代产品的兼容。沉重的历史包袱使得加密锁厂商的产品转型非常困难,只能是细枝末节的修改。

  3. 无法真正理解软件即服务的理念,因此也无法适应新的软件销售模式的要求。使用传统销售模式的加密锁厂商又怎么能为希望使用更灵活销售模式的开发商提出合适的方案?

  加密锁的先天基因和历史包袱决定了它无法真正做到与互联网的融合,导致的结果是:“互联网+”在日新月益地飞速发展,加密锁却在原地踏步。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大,渐行渐远。

  那么能够真正支持软件企业向“互联网+”转移,能够帮助开发商利用新技术创造更多价值的授权产品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首先,它应该是云授权产品,可以实时响应来自世界不同地区软件用户的授权请求。云授权使得软件用户可以快速、自助式地完成软件激活或者授权升级,将开发商从人工方式的授权处理中真正解放出来。

  其次,它应该能支持不同的软件销售模式,帮助开发商软件产品发现更多的市场机会。从广泛的用户试用,到按月或按年销售;从传统的一次性购买,到对个人用户的分时段计费……,灵活的业务模式将会带来显著的销售增长。

  第三,它应该帮助开发商更好地利用新技术优势。互联网技术使得开发商加快软件发行、简化授权操作、拓展用户群体成为了可能。利用大数据分析,开发商还可以更好地了解软件使用情况,从而解决产品问题、改善用户使用体验,实现智能商业分析,以帮助产品和市场决策。

  最后,它必须能够适应各种软件应用场合,让无论是部署在云主机上的大规模商业系统还是无所不在的移动终端应用都能够获得一致的授权体验。

  企业最大的威胁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趋势。如果加密锁厂商不能认清形势,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必将被基于互联网的云授权技术所淘汰。

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

阿里巴巴宣布将以45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

  10月16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今日宣布,已向优酷土豆董事会发出要约,全面收购优酷土豆集团。根据该要约,按照每ADS(美国存托凭证)26.60美元计算,预计总金额将超45亿美元,该报价比优酷土豆股票在纽交所10月15日——该交易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溢价30.2%,比其纽交所最近3个月交易量加权平均价格溢价44.5%。阿里巴巴集团计划使用现有现金来支付交易款项。

  要约还显示,阿里方面提议优酷创始人古永锵将继续担任优酷土豆集团董事会主席和CEO。

  阿里方面宣称,如优酷土豆加入阿里,能更好地整合阿里生态系统和资源,取得快速增长;同时,优酷的视频与内容平台可与阿里电商、云计算、营销、数据、影业、家庭娱乐、音乐、体育等业务优势互补。

  据了解,2014年5月,阿里巴巴以12亿美元入股优酷。截止2015年6月30日,阿里巴巴集团持有优酷土豆流通股的18.3%。除此之外,两家公司在基础技术、大数据和视频营销领域已展开一系列合作,优酷土豆与阿里对接后台,打通大数据,与阿里云在CDN领域展开合作,接入支付宝,依托阿里妈妈,开发了“边看边买”等一系列产品。

  据悉,这一要约收购已经得到了包括古永锵、成为基金及其关联方在内优酷创始股东们的支持。优酷土豆方面则表示,目前董事会成立了一个由2名独立董事竺稼、符绩勋组成的特别委员会,来审议该要约。该特别委员会将聘请独立的法律和财务顾问来帮助评估。

  优酷土豆董事会还提示公司股东和其他考虑交易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公司目前只是接到了这份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尚未作出任何决定。不能保证买家会给出最终的正式报价,也不能确保将来会达成任何交易。

2015年10月15日星期四

网曝广电总局公布81个非法视频软件

  据认证媒体人微博电视眼爆料,目前中央网信办、广电总局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境外电视网络接收设备专项整治行动。

  据了解,这些非法视频软件主要是这些平台上提供未通过审批的境外视频产品,“涉嫌传播违规有害内容”,包括未经取得发行放映许可证播放境外电视剧。

  从曝光的截图来看,这所谓的“81个非法视频软件应用”涉及面非常广泛,其中,有不少著名的视频软件应用,风云直播、喜马拉雅、熊猫听书、360影视大全、泰捷视频等纷纷上榜。广电总局如果真的把所谓的“81个非法视频软件应用”给灭了后,互联网电视盒子真的就变成了单机盒子了。

  81个非法视频软件名单如下:

网曝广电总局公布81个非法视频软件

  广电不死,天理难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