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6日星期一

互联网金融能颠覆传统金融?

  自余额宝出现之后,在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度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借着余额宝这股东风,P2P网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相关产业也火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关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观点都蹦了出来,最近在媒体上看到智融会的CEO刘海东说,互联网金融将颠覆传统金融。但是个人认为,“互联网金融颠覆传统金融”,在目前看来,是不可能的。

  首先,脱离政策谈行业颠覆本身就是在意淫。

  金融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国家对于金融的管制一直都十分严格,虽然最近释放了很多鼓励民间金融发展的信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不可能完全放开整个金融市场,民间金融更多是作为一个补充。面对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很多人都在呼吁放开金融监管,呼吁利率市场化,他们认为政府对于金融市场的干预,限制了金融业的发展。但是,就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征信体系建设,抑或是相关法律法规现状,要做到完全放开监管,都是不现实的。再往前看,恰恰是政府对于金融市场的管制,才让我们平稳渡过了几次比较大的金融危机。传统金融的地位,在目前的政策和状况下,互联网金融是无法颠覆的。

  互联网只是传统金融的渠道拓展,谈不上颠覆

  智融会刘海东在谈到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时,提到了线上交易的高效便捷。但是,纵观整个国内互联网金融领域内的P2P网贷市场,线上真如智融会刘海东说的那样高效便捷吗?自从P2P进入中国那一刻开始,就是变异的。目前纯粹做线上渠道的平台,放眼望去,也就一家。国内绝大多数的网贷企业还是在走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所有的风控管理还是必须要通过线下来操作,甚至很多平台的投资人和资金,都是通过线下发展而来,线上再高效便捷,也解决不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真实交流的信任问题。金融投资,不像网上购物,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再不行我还可以退货。投资是一种以小博大的行为,互联网没法解决信任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融金所、红岭创投等p2p巨头要布局线体验店的根本原因。因为纯线上玩不转。

  没有竞争何来颠覆?

  现在互联网金融企业所从事的业务和传统银行所从事的业务本身交叉度就很低。以网贷市场为例,网贷企业接触到的业务本身就是传统金融不做的业务,次级贷市场,业务群体不一样。你本来做的业务就是人家不要的业务,是人家不屑于去做的业务,风险要大得多。在起跑线上就输了,颠覆又何从谈起?网贷企业所付出的资金成本和所承担的经营风险都远远高出传统银行机构。两个不同的市场,没有颠覆可言,要颠覆,先得赶上同一起跑线。

  金融才是核心,任何形式的创新都只是业务体系的完善

  不管互联网金融未来如何发展,互联网金融,其核心依然是金融,这是无法去颠覆的,互联网金融颠覆传统金融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智融会刘海东提到,未来互联网金融将会突破地域的限制,让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理财。但这仍然只是业务渠道的突破,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但这仍然算不上颠覆,最多算是对传统金融业务的一种补充。互联网金融,有两端的产品。一个是借贷端,一个是投资端。目前的情况下,要做到互联网借贷、放款,并不现实,最多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申请,其核心的风控,还是得通过线下的考察来做,这与传统金融并无区别。而投资端,互联网金融确实可以做到让投资人通过互联网实现网络理财,但这也只是让投资人在除了传统的金融机构进行理财之外的一种小型的补充。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大家可以去查查看,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市场份额,占到整个金融市场份额的多少了?

  互联网金融被过渡渲染,回归本质才能做好金融

  互联网金融在最近两年很火,各路媒体在报道方面也是毫不吝啬,各方资本也争相进入,行业非常热闹。因此,居于目前的喧嚣氛围,很多人就认为互联网金融注定将会颠覆传统金融。作为随着互联网发展而长大的一代,互联网在很多领域,确实做到了颠覆。但在金融领域,我们不得不承认,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其根本核心还是金融,只有回归金融的本质,踏踏实实做好产品,做好风控,在此基础上,再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民生,这才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之道。?

  来源:投稿,作者:申静,个人微信号:shenjingwx

微软称Outlook电子邮件在中国遭遇黑客攻击

  1月21日,据外媒报道,微软证实其Outlook电子邮件服务被中国黑客作为攻击目标,遭到“中间人”(MITM:man-in-the-middle)攻击,微软用户仅在中国受到影响,这是微软在中国遭遇的最新挫折。

  所谓“中间人”攻击,指攻击者与通讯的两端分别建立独立联系,并交换其所收到的数据,使通讯的两端认为他们正在通过一个私密的连接与对方直接对话,而且,攻击者能够阅读通讯双方的所有会话内容。

  微软公司一位发言人对此回应:“我们获悉少量用户遭到冒充Outlook.com服务的恶意攻击。如果用户看到证书警告,应该联系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寻求帮助。”

  据GreatFire网站称,其在1月17日收到了相关报告,并亲自验证了这一攻击存在。报告称,其中Outlook的IMAP和SMTP服务受到了攻击影响,而微软的WEB邮箱服务界面未受影响(即Outlook.com和Login.live.com没有受到影响)。报告指出,这一攻击持续了大约一天时间,目前已经停止。

  GreatFire发布的截屏信息显示,iPhone用户在使用受攻击后Outlook时,屏幕会警告:“无法验证服务器身份”,但提问用户是否希望继续访问。但Firefox web浏览器则提供了更为详细的信息,称出现这一错误可能意味着“有人试图模仿网站,用户不应继续访问。”

  网信办回应:“微软Outlook受中国攻击”说法纯属污蔑

  1月22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姜军22日表示,所谓“微软公司Outlook邮件服务遭中国权威部门攻击”的说法纯属污蔑。

  日前有西方媒体记者致函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称从Greatfire网站获悉,微软公司Outlook邮件服务“疑似”遭到了中国权威部门攻击,希望了解真实情况。

  对此,姜军22日表示,这一无端臆测纯属境外反华势力的造谣和污蔑。

  姜军表示,中国政府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网络攻击,并依法查处、严厉打击在中国境内,或利用中国网络设施发起网络攻击的行为。

  姜军说,Greatfire是境外反华组织创办的反华网站,长期对中国政府进行无端攻击。此次炒作选在国家网信办宣布依法关闭一批违法违规网站、栏目和微信公众账号之时,蓄意引发不满情绪,污蔑指责中国网络空间治理制度。

  据悉,此次网络攻击是一个短时利用“中间人”攻击方式对Outlook.com的攻击事件,即恶意冒充Outlook.com,向少数用户发认证提醒,一旦用户点击认证提醒,即将用户的服务蓄意跳转到一个虚拟服务器上。由于整个过程不到一个小时,受到影响的中国用户数量极少。微软技术人员仍在分析此次攻击。

2015年1月22日星期四

科学上网的方案教程

  对于科学上网的方案,我建议是购买个便宜的VPS,这样系统自带了SSH,花几分钟就能安装上VPN(PPTP)和ShadowSocks,相当于花一笔钱买了3个不同功能的科学上网工具。另外VPN和SSH还可以开多个帐号,供好友使用。

  SSH上网方案

  对于与SSH、VPN和ShadowSocks来说,SSH是最简单的,开通VPS后即可使用SSH帐号,服务器端不用设置。

  SSH客户端有两种方案一种是MyEnTunnel+PuTTY,一种是Bitvise SSH Client,MyEnTunnel支持自动登录,Bitvise SSH Client要自动登录需要添加参数-loginOnStartup,这样也可以自动登录。

  在设置上,MyEnTunnel设置很简单,按照中文界面全填写即可。BitviseSSH设置相对比较麻烦,需要多加注意,“Login”页签Inital meth选password,然后写密码,“Option”页签选择Always reconnect automatically,On Login处不要选择Open Terminal和Open SFTP。“Services”页签选中Enable Socks Https Proxy Forwarding,在“Listen Port”这里,根据自身需求填写本地端口号(一般写1080即可)。

  设置好了后,通过SSH上网的方案是,电脑启动组里添加MyEnTunnel或BitviseSSH,然后Dropbox等各类应用通过SOCK5连接,Chrome安装Proxy SwitchySharp或Proxy SwitchyOmega,代理服务器协议为SOCKS5,代理服务器地址127.0.0.1,代理端口1080,选自动切换模式,这样访问国内国外都是高速。对于Firefox用户来说可参考此文配置。

  不过,SSH手机不太方便,如果单个IP地址用的多了有可能会被干扰,不要局域网很多人一起用,因此最好备用个VPN,或者选择ShadowSocks也可。

科学上网

  ShadowSocks上网方案

  ShadowSocks也是和SSHD类似的Socks5代理,是一个开源项目。ShadowSocks使用自定义协议,屏蔽和干扰就更为困难,因此相对来说稳定一些。

  有网友做了个服务器端一键安装ShadowSocks的脚本,使用root用户登录,运行以下命令:

  wget --no-check-certificate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teddysun/shadowsocks_install/master/shadowsocks-libev.sh

  chmod +x shadowsocks-libev.sh

  ./shadowsocks-libev.sh 2>&1 | tee shadowsocks-libev.log

  安装完成后,得到的服务器端口:8989,客户端端口:1080,密码为自己设定的密码。

  ShadowSocks客户端可以点这里下载。安装完成后,配置客户端参数。

  设置好了后,通过ShadowSocks上网的方案是,设置Shadowsocks为自动启动,其他设置和SSH几乎完全一样,在Dropbox等各类应用通过SOCK5连接,Chrome安装Proxy SwitchySharp或Proxy SwitchyOmega,代理服务器协议为SOCKS5,代理服务器地址127.0.0.1,代理端口1080,选自动切换模式。

  ShadowSocks在iOS和Android上也有客户端,对于未越狱的iOS来说,ShadowSocks客户端并不支持全局代理。

  VPN上网方案

  对于未越狱的iOS来说,VPN是唯一支持全局代理的方式。

  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安装VPN方法也不太相同,下面是以CentOS6为例介绍一个VPN一键安装包。

  首先确认服务器开通ppp和tun权限,如没有开通,请联系提供商来开通。

  然后执行如下命令:

  wget http://www.72yun.com/shell/vpn_centos6.sh

  chmod a+x vpn_centos6.sh

  bash vpn_centos6.sh

  即可安装成功。

  至于VPS服务器的购买,有高帅富VPS之称的Linode,当然还有一些OpenVZ类型的�丝VPS,不同价格的VPS提供流量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要来选择。

2015年1月21日星期三

互联网公司PR的自我修养

  最开始写这篇文章时想到的标题是《什么是PR》,但是下一秒就放弃了这个标题,首先,这不是一篇比百科靠谱的科普文,我并不会告诉你PR有多重要,更不会告诉你改如何走上PR这条路,这只是一家之言的分享;其次,这个标题其实是起了一个“捧哏”的作用,因为关于PR方面可以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担心写跑偏之后就跑不回来了。

  本文读者针对在互联网(创业)公司做PR工作不超过两年的从业人员,这样的PR往往兼有文案、设计、策划、媒介的职责,这很正常。如果你已经从事PR工作两年以上,还不知道如果做到65分的话,你还是考虑做点其他的了。

  65分是个什么概念的,我认为要会写、会说……

  什么是会写?

  知道写什么?

  包括公司的创立、融资、产品发布、市场活动、里程碑等等,甚至是一次会议记录,这些都是你的素材。你应该想一个史官一样,记录关于公司成长的点点滴滴。

  知道怎么写?

  这个分数下,你一定掌握了标题党、文字通顺等基本技巧,但你写的内容,基本不会被主要的互联网媒体通过,这很正常。下面分享一下,其他的一些技巧。

  伪原创,你可以理解为借鉴。可以是全篇修改,也可以是针对某一点进行深入的挖掘。你如你看到一篇题为《你的头1000名用户怎么来?从笨的事情做起!》的文章,那么你需要根据这篇文章衍生出:《如何找到你的1000名种子用户》、《多备份CEO:怎么从0到1000?》《我是怎么在一个月内积累1001名种子用户的》、《你需要找到你的第1001名用户》,这就是之前做网站的人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别忘了你是一个PR,在做内容的时候首先需要想到的是如何将自己的东西很好的融入进去,切记不用太多,一句引用,一个例子已经足够。

  故事性,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好的故事一定不是文字多牛逼、作者多牛逼,而是故事的真实性,如果你们是创业型公司,不妨将创业的故事讲出来,讲最真实的感受。

  策划能力,作为一个PR,一名互联网公司的PR,你还需要一些创意,能够结合当下的一些热点将你的内容植入进去,即所谓的炒作,相信我,这是你的老板所希望看到的,因为几乎每个人都希望一夜爆红(这里先不拆穿他)。之所以推荐这种方法,是因为这种方法最节省成本,逆风走路容易,还是顺风走路容易?你懂的。

  修改,最少改三遍,相信我,一定是越改越好的,改到自己满意为止,改到自己愿意在朋友圈转发为止。

  什么是会说?

  这个问题其实回到了PR最原本的功能,你需要建立不同的渠道,即所谓的在那里说,怎么说的问题。这里说几种方式,花钱的,不花钱的都有,但记住一点,你的内容,决定了你的渠道。

  不花钱的,适合软文类。

  1、投稿

  这是之前没有媒体经验的PR们最容易忽略的方式,你可以并不认识那些编辑或者记者,但你一定要有至少300个投稿邮箱。几年前的博客热潮慢慢的走向了两级,更逼格和更草根,这个阶段,我们需要的是更草根——个人博客或网站,这些博客或网站流量低、内容质量一般、网站页面较为简单,如果你不是一名站长的话,真的很难知道。所以,如果你的投稿被高逼格的媒体,也可以去他们这里投稿。记住,投稿的时候用“分别发送”或“秘密发送”。

  花钱的,是和公司事件和市场活动类

  1、新闻源

  就是所谓的软文投放,网上有很多,每篇大概100元以内,也有更便宜的,这样的文章会潜伏到文章的某一个不容易察觉到的角落,唯一可以被发现的方式就是搜索引擎。也就是说,只有在别人去搜索了关键词的时候,才会有可能看到你,因此你的标题中一定要带有你的关键词。这是内行忽悠外行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除了新华社、中新社之外,其他媒体基本都可搞定(国外媒体不熟悉,不包括)。

  2、社会化媒体

  这几年社会化媒体吵得很凶,但是最终也无外乎微博、微信,注册个号、加个V谁都能做,@、转发、评论也很简单,要到65,你需要做到粉丝分类、内容互动、了解自媒体的一些付费推广手段等,结合笔者自身的经历如下:粉丝通性价最高,其次微任务和微博第三方转发应用,对于一些第三方的转发服务,基本不用太考虑了;这里不包括一些红人账号的转发,这事儿你得亲自去和人家谈,还得是人家愿意接。

  微信的教程很多,这里只说一条,亲测有效,就是刷阅读量来带动转发,这个其实是抓住了人们的跟风心理,同时也是一种需要做的面子工程,一般是1000个阅读量12块钱,会送少于10个的赞。其他的就不说了,自己去摸索吧。

  3、媒体

  除了投稿外,不要幻想哪个编辑或者记者为你免费发文,换位思考一下你就明白了。如果你没有好的内容,那就买广告就好了,如果是做活动的话,现在媒体的车马费一般500左右,土豪随意。

  还有一条路就是你可以成长为一名自媒体,以上的方式都有助于你成为一名自媒体,但最终的决定因素一定是你够不够坚持。

  你可以什么都没有记住,但请记住这一点。

  来源:投稿,作者:程小微。

2015年1月20日星期二

2015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展望

  互联网产业变革在加速度,颠覆传统行业的节奏进一步加快,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和工作形影不离的工具。2015年,互联网将发生哪些新变化,还将可能颠覆哪些产业?以下是月光博客对2015年互联网发展趋势及前景的一些展望。

  智能硬件

  智能硬件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一个科技概念,通过对传统硬件设备进行改造,进而让其拥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化之后,硬件具备连接和控制能力,通过互联网服务,形成“云+端”的架构。

  智能硬件对人类生活的改变是巨大的,未来,人们周边的所有设备都可能会变成智能设备,各种家用电器、汽车、玩具、门锁、电灯、电源开关等等,人们通过语音或动作即可控制各种智能设备,只要有网络,就能控制操作远端的只能硬件,让其实现人们指定的功能。

智能硬件

  目前的智能硬件发展已经颇有成效,各类智能路由器可算是智能家居的一个基础,国内外厂商也推出了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汽车、智能自行车、智能净化器、智能摄像头等一系列产品,虽然目前很多产品只是实现一些简单的手机远程开关设置功能,但未来将会朝着评价花、智能化方向发展,玩法也会更加多样。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作为现代科技的前沿,虚拟现实所实现的操作与交互体验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虚拟现实已经在游戏娱乐领域逐步发展起来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玩家可以在游戏里得到更为丰富的视觉和感觉体验,以前在科幻片里才能出现的场景,在新的一年可能就会出现在最新的家用游戏机里。

  移动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这几年发展势头都非常迅猛,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阿里巴巴的上市可以算是中国电商发展史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阿里因此成为仅次于苹果、谷歌和微软的全球第四大高科技公司和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在新的一年里,移动互联网浪潮正在全面袭来,电子商务也朝着移动化、社交化、O2O上发展,手机支付将会在消费者日常生活中逐步普及,苹果的ApplePay也将会在中国发挥出更大的潜力,而传统行业也将会主动或被动向电商行业发展。

移动电子商务

  云计算规模化

  自Google公司提出云计算概念以来,就备受人们关注,云计算的理念和实践正在颠覆者传统的IT构架。云计算可以弥补小公司规模不足的成本劣势,从而与大公司同台竞技。在不久的将来,云计算将会掀起一场信息技术革命,将对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应用和商业模式带来重要变革,同时,还将彻底改变计算机、互联网、电信和传媒的现有格局。

  进入2015年,云计算的革命将继续,国内云服务市场的规模、选择云计算解决方案的企业数量都会出现大幅增长,而且渗透的行业也从IT垂直领域向公共服务、交通乃至更广的范围扩展。在云计算普及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云服务,将会走到了主流化、规模化、细分化部署的阶段。

  可以预见的是,明年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司将会把自己的业务上传到云端,采用租赁式、按需付费的云服务来替代传统IT服务,而通过规模化的生意,云计算服务的价格也会体现出越来越大的优势。

  总结

  科技的发展总会令人眼花缭乱,一个个令人炫目的高新产品将人们的梦想变为现实。科技创造着新的生活,并影响着未来的发展,而“创新”正是科技发展的活力之源。展望2015年的互联网科技的未来,相信将会具有一个潜力巨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空间。

戴尔十年,与联想的PC大佬之争

  互联网市场有两个PC大佬:一个是戴尔,一个是联想。

  同样诞生于1984年,一个出生在美国的大学生宿舍,一个出生在中国的传达室,均是来自平常百姓家。恐怕当时的迈克尔·戴尔和柳传志都没有想到会有今天如此显赫的地位,更没有想到素不相识的二人所创下的企业会有一场世人关注的较量。

  同在1998年,戴尔走进了中国市场,联想登上了亚太宝座,一个走进来,一个走出去,都在新的领域展现勃勃生机。它们天生不是敌人,却又注定要走入同一个战场,展开龙争虎斗。

  联想不是戴尔在全球市场上的对手,戴尔也不是联想在中国市场上的对手,双方并非是对手在优势市场上的最大竞争者。但是当人们发现中国市场将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PC市场时,外企大举入侵,本土企业奋力撕杀,联想与戴尔在这块战场上不可回避的交锋。

  既生戴尔,何生联想

  有人说PC的黄金时期过了,因为全球PC市场普遍低迷。可是就在IT业消沉的2001年,戴尔和联想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01年的戴尔是辉煌的,在全球,仍保持高达64.6%的增长率,以26.9%的市场占有率击败康柏,成为全球PC业的新龙头;在中国,以4.6%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中国PC第四大厂商,国外品牌第一厂商,同时也是成长最快的厂商。

  2001年的联想是自豪的,因为从1995年起,它就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国销量第一的宝座,戴尔新盟主虽是快马急追,却依然奈何不了联想土皇帝。

  在全球PC市场,戴尔处于龙头地位,经常防范的对手是惠普,联想排于前五之外;在中国PC市场,联想独占鳌头,拥有超过30%的市场份额,戴尔好不容易突破5%,也还落于其它两三家之后。似乎在各自的领域,对方都非对手,可以相安无事、相敬如宾。可是当把战地圈定在IT业近年来年年以超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的中国时,它们都显得不太平静。

  仍然是2001年,从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看,联想的占有率达30.8%,而戴尔仅为4.6%,联想远超戴尔;但是从电脑的增长率看,联想仅为28.2%,而戴尔高达64.6%,联想又远逊于戴尔。联想的基业固不可破,而戴尔的发展势不可挡,事实上,它们都把本非对手的对手,看成了当前的头号敌人。

  据IDC预测,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的第二大PC市场。虽然预言没有催长中国市场的魔力,但这个预测却正中戴尔和联想的下怀,一个决心将全球霸主的目光集中在中国,一个决心以中国的霸业为依托走向世界。看来,中国注定是不可回避的战场。

  分销模式战胜了直销王国

  戴尔被称为国际PC业的“低价之王、直销之王”。实际上,有了成功的直销,才有成功的低价,所以戴尔人更愿意津津乐道的是它的直销王国。

  戴尔人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个看似最简单的道理,被戴尔运用到经营之中,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奇迹。戴尔公司称:我们是“直接到顶”,直接与供应商交易、直接与员工沟通、直接与客户联系。直接就是缩小与关系者之间的距离,戴尔把直接作为模式的精髓,认为它们的模式是由Direct relationship(直接关系)、Direct service(直接服务)、Direct sales(直接销售)组成的the direct economy model(直接经济模式)。

  直销模式说起来简单,就是按客户要求制造产品,并向客户直接发货。但是像康柏和IBM这样的巨头极力模仿时,却发现困难重重,最终败下阵来。与之对比,戴尔得心应手地运用直销模式,不但征服了世界,还想把它带入中国。

  PC市场经过长期发展,渐渐褪去初时高科技的神秘,技术不再成为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单一的技术时,管理、营销等软科学不可避免的登上角斗场,成为勇士的利器、智者的锦囊。面临新的格局,家用PC正改向两个方面突破,一个是应用环节,一个是推广环节。

  联想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企业,在品牌、资金、品质上,都比不上戴尔,甚至对抗戴尔直销的方法,就是最传统的分销。可是不能小看了联想的分销系统,虽然它与其它的PC商采用雷同的方式,但却做得最成功。联想从代理PC到制造PC,逐步形成在中国PC市场的霸主地位,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它的发展离不开它的分销渠道,它与戴尔的对抗也一样离不开它的分销渠道。即使是同一件事情,只要做得比别人都好,那就是强者。

  戴尔的直销模式在中国还停留在模式发展阶段,而距实在的获利阶段还有一定距离。联想的分销模式是在创立之初打下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有根基、顺民情,已成为中国市场上一张庞大而牢固的网。戴尔模式在国外一帆风顺,而在中国有劲敌联想和国情差异,使它的直销王国遭遇了冲击。

  联想比戴尔更了解中国人见实物购物的消费习惯,在联想的1十1专卖店里陈列大量的实物产品,看得见、摸得着、还能试,让顾客实实在在地感受。在消费者熟悉的方式下接触产品,很容易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趋向,自然而然地喜欢上联想产品。

  戴尔的模式有很多先进的地方,但在中国条件还不成熟的时候引入,先进的东西没有得到体现,符合形势的东西又不具有,所以戴尔直销模式在中国败给联想分销模式,是理所当然的。

  本土化输给了国际化

  戴尔进入中国市场,实施本土化战略;联想走向世界,实施国际化战略。一个要进来,一个要出去,喊的口号完全相反。但是,它们都是在向另一个本不属于自己的领域发展,因而这两个表面上相反的战略实质上又是同一个战略,那就是——在另一片领域求发展。

  在还没有足够的核心技术和响亮的国际品牌时,要与技术、品牌更胜一筹的跨国企业戴尔抗争,无疑于自讨苦吃。但并不是说联想只能在自己的老窝蹲着,做一个至始至终的土皇帝。其实,联想提出在早期提出国际化战略,是非常慎重的,它最先涉入的领域全是非发达国家。因而在IDC的统计数据中,联想已成为了亚洲市场的老大。

  最近,联想最大的手笔就是将Legend更名为Lenovo。忍痛舍去多年的Legend,就是为了扫清国际化障碍,这是联想加快国际化进程的信号。

  戴尔紧接着将Dell Computer公司全名更改为Dell。两者相继更名,让业内人士颇多猜疑,认为戴尔此举是针对对手联想。最初戴尔不承认有更名一说,可后来首席执行官戴尔又表示,改名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公司的发展方向,公司已开展服务器、存储系统以及其它技术产品和服务等业务,过去的定义过于狭隘。

  许多在中国风光一时,又纷纷落马的国外PC厂商,大多是因为水土不服。戴尔虽然模式在中国遭遇挫折,但它仍保持较快的速度成长,与它实施本土化战略是分不开的。

  戴尔的本土化使它在中国有了立身之地,可惜它土得不够彻底,不能像中国企业一样安稳地拥有一席之地。只在原有的洋装上绣点中国味的花边,脱不下洋装。要想洋装盛行,恐怕还要等些时候。但不管怎样,戴尔模式在中国遇到重重困难后,还能不断发展,也说明了品牌身后所具有的雄厚实力。

  双雄相争,价格当道

  戴尔是世界PC价格的领导者,被称之为世界“价格变动的信号”。联想是中国PC价格的领导者,被称为中国“价格天花板”。

  戴尔是“低价之王”,惯用价格战,当它在中国立稳脚跟后,便把它的价格战带到了中国。

  在IT行业不景气的2001年,戴尔就是通过价格战,登上了全球电脑霸主的宝座,走上了中国PC市场第四大厂商的位置,成为增长最快的公司。

  中国市场非常容易发起价格战,作为要在中国求发展的外商,就不得不去适应中国价格战的打法。并非谁的价格低,谁就是胜利者,要不然就是说中国消费者太好打发。重要的是,看谁更能适应价格战,并抓住这一利器,获取先机制胜。

  总的来看,联想和戴尔在价格战中各有优势,也各有弱点,但戴尔还是略胜一筹,这与它的直销模式有很大关系,因为直销为它控制了成本。直销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客户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可以减少库存、减少中间环节,以降低成本,因而直销的产品要比同类产品的价格低15%到20%。

  在世界,戴尔首屈一指;在中国,联想遥遥领先。戴尔之于美国,就如同联想之于中国,然而,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正面交锋,世界的不一定强过中国的。先进的不一定胜过传统的。道理很简单:适者生存。

  来源:投稿,作者:孟莽, 微信公众号:timewowa

2015年1月19日星期一

《微信思维》:思维由案例而来

  前段时间微信官方发布了一本名为《微信思维》的书,并通过微信售卖,其实在此书售卖前就已经知道书的大致内容,很多人都说很一般,无非就是一大堆案例堆砌而成的一本书。看到此时其实也并没得打算买,只是当时微信售卖此书时还有个众筹功能,就抱着玩的心态,在朋友圈发布了个众筹消息,结果戏剧性的被一个魅族的哥们全额付款了,然后我的书就到手了。其实我觉得“玩”,本身就是互联网思维的一种。

  拿到书一看,果然是一堆案例堆砌而成的一本书,只不过是人家官方写的,更有权威。书的排版可以说是烂的一地,第一感觉会让人觉得是盗版书。好了,不扯这些,冲着因众筹而来的书的情怀,仔细的把书看完,由书中的一堆案例,总决出如下几点,也算是个人对互联网思维和微信思维的感悟吧。

  用户至上,注重用户体验

  这是个互联网行业出现的最多的一个词,特别是做互联网产品,如何让用户以最舒服最爽的方式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从今年微信的各种打击很封杀,清除各种骚扰用户的垃圾广告账号,这其实就是一个注重用户体验的表现,谁也不想每天打开朋友圈,都是各种代购和晒转账。再举个传统行业的例子,三只松鼠,这个估计大家都知道吧,这个就一个用互联网思维卖零食的最好例子。之前买过一次他们的零食,包裹由里到外,可以说是把用户体验做的淋漓尽致。漂亮的外观,外面粘个开包裹的小塑料片,拆开后,每个零食包装都会让你舍不得丢的感觉,然后还送几个漂亮的果壳袋,一封信,就连零食瓶子里面都有可爱的松鼠图案,就买了一次,我就永远记住了这个品牌。用户能想到的,你想到了,用户想不到的,你也帮用户想到了,给用户最好的,用户自然会回报你。

  微信官方承认微信是个营销平台,微信本身允许成单,它是与客户沟通的平台

  这个是在《微信思维》里面提到的,官方表明微信可以用来做生意,是个营销平台,在公众服务号里开微店,做营销,卖产品微信会大力支持,不过朋友圈代购嘛,就另当别论。

  “参与感”,与用户互动,有参与,用户更有存在感

  “参与感”,提到这个,肯定大家都能想到小米,没错,小米确实把这个做到了极致。小米每一次的活动,都能通过社交平台与成千上万的“米粉”进行互动,让用户参与其中,而不只是单单买卖关系。现在的年轻人,除了物质上的满足,更多还需要精神上的满足,如“参与感”。

  传统产品互联网化,让传统产品附上互联网的玩法

  前面提到的三只松鼠的案例,或许大家会说,它是电商,不能算传统行业。那这里再提一个,保险。保险这个应该算是传统行业了吧,平时各种骚扰电话也接了不少,一半以上都是卖保险的。为何这些保险总是给人这么烂的印象呢?书中也提到一个保险的例子,就是把保险和互联网发生“关系”,把保险用互联网的方式去销售,如众筹:让众多好友以很少的钱帮你把这个保险给买了,朋友不好意思拒绝,同时也增进友谊,可谓一石二鸟。再说到理财,以前的年轻人都很少理财观念(其实就是没钱),而现在余额宝、财富宝等各种宝宝的出现,不管你有多少钱,就算一分钱,都一样通过互联网直接投进去理财,一定程度上,互联网培养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理财观念。

  微信,拥有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功能,跟简单的手机短信相比,微信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玩法。

  以前的手机短信,也就发发文字信息,彩信啥的,再加上网络各种限制,根本造不出啥好玩法。而现在多了语言视频等,每多一个功能,可以造出来的玩法可是指数型的增长。

  微信是“强关系”

  说到“强关系”,这里就得提到微薄的“弱关系”,微信朋友圈里面都是通过QQ、手机通讯录为基础的的好友,大部分都是认识的,而微薄,就算你不认识一样可以关注他,可以看他动态,可以评论他。你可以在微薄与杨幂互动,但你很难在微信看到她的朋友圈。微薄粉丝再多,评论数还不如200好友的微信,这,就是“强关系”。

  订阅号注重订阅(内容),服务号注重服务(用户)

  微信公众号分为订阅号、服务号、前段时间刚出了企业号。其实平时挺多朋友问我订阅号和服务号有啥区别,我做xx行业的,你说我用订阅号比较好呢,还是服务号比较好呢?其实,你有留意它的命名你就知道,订阅号为什么叫订阅号,其主要功能在于订阅,定期提供给用户好的内容,适合做内容营销。而服务号字面意思就是服务,用于服务客户,如售前售后的客服,在线下单,在线支付,在线查询等。举个例子,顺丰快递,人家就是个服务行业,它就搞服务号,可以直接通过服务号下单-上门取件,微信支付,快递查询等功能。而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服务号需要比较强的开发能力,微信官方给服务号提供的接口远比订阅号多。

  连接,尽可能减少一切中间环节,从而一步到位

  连接,这个也是马化腾前段时间提出的一个重点词汇。微信想打破一切中间环节,减少中介,让“关系”一步到位。同时也是实现时时刻刻与用户保持联系。

  借势营销

  这个是最常见的营销手段了,借助节假日和时事热点,上线对应的产品和方案。如现在也快到圣诞了,所有商家都会开始做活动,借着节日的气氛,搞点小惠小利,消费者自然买单。而在这方面更高端一点的就是“造势”,这个淘宝天猫最有说服力了,原来的光棍节双十一硬是变成天猫的购物节,现在提到双十一首先想到的是购物,而不是光棍。

  来源:投稿,作者WingsBlog,原文链接。http://www.wusiwei.com/post-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