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8日星期一

三个应用实例告诉你什么是云计算

  如果你从事的是云计算相关行业,那么一定会有很多人让你用一句话介绍一下:什么是云计算?一定有很多。之前我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直接套用百度百科的解释: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一般的提问者听完我的解释之后会有两种反应,哦和呵呵。

  现在我一般采用一种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告诉你什么是云计算,这种方式就好像你问我金庸的武侠是什么样的?我就告诉你郭啸天、郭靖、郭襄。今天我会用云计算行业最主要的三个词:SaaS、PaaS、IaaS来和你聊聊什么是云计算。    

应用 SaaS     云计算
平台 PaaS
基础设施 IaaS
虚拟化
服务器 数据存储

 

  SaaS

  SaaS是云计算的最上层,别误会,这个上层不是武侠中“上层武功”的那个意思,而是你住五楼、我住六楼,我是你的“上层”的那个意思。在云计算中的SssS(层),是基于平台上的具体应用,SssS层是距离用户最近的那一层。例如多备份就是让用户可以通过一个简单应用直接在云端进行数据的管理和保护,同时,用户还可以依据多备份实现多个云之间的数据互通,比如,你如果想把阿里云的数据备份到百度云,需要做的就是先把阿里云的数据从云端拿下来然后再上传。如果使用多备份的话,就可以省去将数据下载到本地的这一步骤。这里的SssS甚至可以定义为一种软件,所以才会有“软件即服务”的说法。

  PaaS

  所谓PaaS实际上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用户。用户或者企业基于PaaS平台可以快速开发自己所需要的应用和产品。同时,PaaS 平台开发的应用能更好地搭建基于SOA架构的企业应用。PaaS作为一个完整的开发服务,提供了从开发工具、中间件,到数据库软件等开发者构建应用程序所需的所有开发平台的功能。Azure就是一个具体的PaaS。Azure服务平台包括了以下主要组件:Windows Azure;Microsoft SQL数据库服务、Microsoft .Net服务;用于分享、储存和同步文件的Live服务;针对商业的Microsoft SharePoint和Microsoft Dynamics CRM服务等。

  IaaS

  所谓云存储就是就是将网络中大量各类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结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按需分配。当然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绝对不会像说得那么简单。说白了一点这种IaaS是云的制造者。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指基础设施即服务,消费者通过Internet可以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获得服务。基于Internet的服务(如存储和数据库)是 IaaS的一部分。Internet上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和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PaaS提供了用户可以访问的完整或部分的应用程序开发,SaaS则提供了完整的可直接使用的应用程序,比如通过 Internet管理企业资源。

   SaaS、PaaS、IaaS云计算的三层结构,但是三者之间并没有也不需要非常明确的划分。云计算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 SaaS、PaaS、IaaS都试图去解决同一个商业问题——用尽可能少甚至是为零的资本支出,获得功能、扩展能力、服务和商业价值。当某种云计算的模式获得了成功,这三者之间的界限就会进一步模糊。成功的SaaS或IaaS服务可以很容易地延伸到平台领域 (PaaS)。

2014年12月5日星期五

事件营销口碑传播疯传的秘诀在哪里?

  疯传中有句话特别好,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用户的大脑。其实,本质上说的是病毒式的传播方式,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形成病毒式的传播呢?在十年之前有病毒式传播的方式吗?没有,那是后的病毒式传播就是直销,错误的理解就行了传销了。那为什么现在会出现病毒式的传播,最本质的还是互联网的发展,社会化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社会化媒体UGC的形式有让每个人有了话语权,每个人可以自由表达。此外,社会化媒体SNS是根据六度分割理论,把我们每一个人都变成了关系链传播中的一个节点。这样,每个人既有话语权又有传播媒介就变成了现在的自媒体时代,才产生了病毒式的传播。

  病毒式传播的方式有主要有两种,就是互联网事件营销和基于粉丝的口碑传播,说到这两方面大家一定就熟悉了,事件营销说最近的就是“冰桶挑战”、“挖掘机哪家强”等,说道粉丝口碑,那就不得不提已经被奉为标杆的小米,那这些为什么会一夜爆红、怎么会口口相传?下面就说说我的认识。

  下面就具体说明一下一夜爆红,口口相传的原因,我在上一篇文章《寄生营销的互联网传播太极心法》中写过寄生营销主要有三种方式,主要的就是借助事件和借助人的方式。那么,把借物寄生和借人寄生的手段放到互联网的营销方式上来就是事件营销和粉丝口碑传播。不管是事件营销还是粉丝口碑传播最根本的都是基于寄生营销的理论。

  互联网事件营销中的寄生营销是借助新奇、独特、有趣的事件进行传播,但是切入事件的角度一定要和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相关。所以企业事件营销的首先要做到公众的关注点,企业的诉求点,事件的核心点要三位一体。其次,要找到融合点,事件营销要在于企业要在搭载热点事件的基础上,传达的信息要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价值观以及品牌核心理念紧密相联。不然生拉硬套,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贻笑大方。

  说互联网的粉丝口碑传播是寄生营销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可呢?我以为是这样的,寄生营销的最高手段就是借助人来做有益寄生,被寄生的人就变成了传播的媒介。那依靠粉丝来传播口碑,你的粉丝可是有血有肉、会思考、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那的病毒式传播就是寄生于粉丝群体之上的。

  关于怎样做口碑传播,相关讨论已经很多,下面就整合一下,归结为:找5类人,做6个内容侧重点,注意7个传播原则。

  要做病毒式营销的口碑传播,首先要找到寄生的媒体也就是粉丝,粉丝从哪来?可以按照这个步骤

  1、种子用户。通过各种渠道去寻找种子用户,找到之后一定要和种子用户建立感情,让他们为你发声。

  2、意见领袖。寻找你的产品或者服务相关领域的意见领袖为你发声。

  3、草根评论家。寻找你的产品或者服务相关领域的草根评论家或者自媒体为你发声,粉丝口碑传播。

  4、权威媒体员工。寻找你的产品或者服务相关领域的权威媒体的员工,和他们建立密切的联系,公关传播有人为你说话。

  5、自家员工。在找别人前,首先利用自家员工的社交圈。

  找到人之后,就要经营社会化的内容。怎样能让你的内容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下面的内容来自疯传,可以作为社会化媒体的内容指导策略。

  感染力6原则:让你的品牌思想和内容广为传播。

  什么因素使得传播内容具备感染力?

  1、社交货币

  简单说,人们希望自己在朋友眼中“时尚,前瞻,有内涵,有趣”,我们做的内容要能迎合人们向身边朋友炫耀身份的需要,构建出他们渴望的形象。让受众愿意跟我们站在一起。

  2、诱因

  设计一种在特定的环境下能够激活顾客内心的产品与思想线索,将我们要传播的产品或思想与这个场景做关联。这样,一旦人们在某个环境下碰到这个流行的线索,就会联想到我们的产品和思想,而伟大的思想一定会引起伟大的传播。

  3、情绪

  有些情绪事件会增加人们的分享欲望, 有些情绪事件却会破坏人们的分享欲望。所以我们需要从中选择那些能激励人们积极共享的情绪事件进行传播。不过,有些时候,即使是消极的情绪也能够点燃人们的内心之火,为我们所用。

  4、公共性

  人们只要没有看到相关的事物,是不会轻易模仿的,更不可能让这些事物变得流行。所以,我们需要设计一些具备公共应用性的产品和内容,我们更需要包装一些产品和原创思想,制造一种行为渗透力和影响力。

  5、实用价值(Practical Value)

  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有相互帮助的倾向,只要我们的产品或思想能够给他们节省时间或者钱财,帮助他们个人提升,他们就会大力帮助我们传播。为此,我们应该首先搞清楚什么东西会让我的目标受众觉得更有营养,更优质,更值得信赖,运用我们的知识和专业思想,解用户之需。

  6、故事(Stories)

  人们天生喜欢听故事,我们该用什么故事和叙述逻辑去表达我们的思想呢?人们不仅会分享信息,可能更容易分享其中的相关故事。我们需要用传奇的故事,用来注入我们的产品和思想。比如,营销进行时讲述我和STC小伙伴们在社会化营销创新探索的故事。当人们津津乐道谈论这些故事的同时,也传播我们的产品和思想。当然,我们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讲述一个伟大的故事,而是要使故事更有传播价值。我们需要将一些重要信息注入情节之中,让大家在谈论故事的时候,也能够谈到我们需要宣传的信息情节。

  总结一下六个感染力原则:

  产品或思想需要包含社交货币、容易被激活、能够激发情绪,有公共性和实用价值,并融入故事中。希望大家能在实践中思考,比如,这篇文章满足了其中哪几个要素呢?

  找到人,有了内容策略,还需要遵循一下口碑传播的规律才行,下面就是互联网口碑传播的七大定律

  第一条定律:不要将口碑传播等同于一夜爆红,前面的找人、制定内容策略都是基础工作,所以企业口碑传播的认知定位要基于细水长流的长线运营思维,勿以“利”小而不为。

  第二条定律:在产品的外延部分做口碑点设计,说的是寄生营销中的借物寄生,在你的产品或者服务之上加上一些有益寄生的东西,就是有点让用户尖叫的创意。

  第三条定律:用互联网搜索的方式找准口碑点,要进行口碑传播,一定要找好产品或者行业内最容易传播的点,聚焦引爆。这点就是通过搜索来得知目标人群的需求。

  第四条定律:口碑路径的广泛测试与重点培养。口碑点的设计可以多处着力,但要重点突出,需要反复测试。

  第五条定律:让口碑点和品牌进行有效关联

  第六条定律:讨好10000个粉丝,不如服务好100个KOL(关键意见领袖)。

  第七条定律 去中心化时代,让企业所有的人都参与传播。

  总结一下,不管是互联网事件营销还是粉丝口碑传播,本质上都符合我之前写过的《互联网整合营销方法论“四部曲”》理论,即找对人、说对话、建立关系、融入感情,所以别老想着一夜爆红的美梦了,从基础构建你的网络营销体系才是正道。

  来源:投稿,作者:刘海政,微信号:SEOVSEM,微信公众号:刘海政的大搜罗

2014年12月3日星期三

音乐版权市场面临洗牌

  自去年7月份以来,阿里相继完成了对虾米网、天天动听的战略收购,快速完成了在音乐市场的布局,并在今年的7月份,凭借着密集的资金高调拿下了第三季《中国好声音》的独家音乐版权。此时,阿里已经在音乐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掀起了互联网大佬在音乐市场的一战恶战。

  近日,腾讯以一纸诉讼将网易云音乐推到了版权侵犯的风口浪尖上,随机便一发不可收拾,紧接着环球音乐将天天动听、网易、虾米网一网打尽发出警告函,勒令其下架Taylor Swift相关歌曲免费音乐服务,由此在线音乐版权的战火已蔓延了非救不可的地步。

  现在的在线音乐市场,放眼望去,几乎已完全被包括腾讯等在内的各大互联网巨头紧紧攒在手里,从公司规模、资金密集程度上来看,的确大有不相上下之势。

  这是今年第一季度易观发布的在线音乐市场格局,酷狗音乐以19.3%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但份额在逐步缩小,而QQ音乐则以16.9%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多米音乐以13.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酷我音乐、天天动听均以13.3%的市场份额紧邻其后,百度音乐以5.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六。

  我们可以看出,腾讯在在线音乐市场的地位并不稳固,其实不只是网易,包括多米、酷我等在内的竞争平台也是紧追不舍,由此看来,在线音乐版权之间的争夺现状并不乐观。

  版权争夺的出现,必然是在市场内为数不多的几个巨头之间才会有的,当市场上同时存在十几个音乐客户端时,用户均匀地分散在各个客户端平台,相互之间并不构成竞争威胁,这时候所谓的版权的价值也没显得没那么重要,一旦音乐市场格局明朗,用户集中在两三家客户端时,版权的价值和竞争自然也就会浮出水面。

  当前的在线音乐市场,尚处在百花齐放的均衡状态,腾讯虽然挑起了此次版权大战,照目前腾讯胜诉的结果来看,难免会在版权争夺的局面下掀起一场行业内的市场洗牌。

  争夺版权只是抢占在线音乐市场的第一部,尽早把竞争对手挨个踢出局,但相比这个版权这个客观的市场因素,如何突破盈利难关才是腾讯的心头症结。

  中国音乐产业没能像欧美国家一样经历时间的洗礼,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音乐产业在成长初期就碰上了野蛮的互联网,“避风港”原则也让音乐版权一度处于架空的状态。但随着近年来的发展,音乐产业逻辑开始清晰,监管层的法律也慢慢完善,大公司和资本密集进入也让音乐版权的价值开始不断提升。

  一方面版权争夺导致版权投资成本加大,如果盈利前景乐观还好,事实上中国在线音乐的商业盈利模式仍是软肋,即便是包括腾讯QQ,百度,网易一直在尝试改变,尤其是百度音乐的增值服务,标准品质、高品质、超高品质的付费性划分,此外还有酷我、酷狗、多米、虾米等数字音乐企业也相继推出以正版付费音乐为目标的产品组合,增值服务收费的做法会比直接针对音乐作品收费更令用户容易接受,但这样的收入增长速度可能并不是非常明显。

  但是这些盈利模式的前景也并不乐观,要是短时间内改变用户习惯,从免费过渡到有选择性的收费,确实是个难题,同时同质化的音乐服务商不断增多,强制收费的话,对用户粘性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目前的在线音乐市场就如初期的在线视频行业一样,大公司和资本密集进入初期是版权和内容的竞争,但越往后则是用户体验和个性化服务的比拼,但互联网大佬的音乐版权之路,却显得有些过犹不及。

  以腾讯为例,已经呈现出在版权保护上过多的倚重,看起来合情合理,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因为十年前,索尼Connect在线音乐业务就是这样被束缚了手脚。索尼在数字音乐时代不敌对手苹果的最大原因就是过度执着于版权保护上,从而忽略了用户体验,不如苹果Pod+iTunes软硬件相结合的模式更具体验性,更加开放。

  索尼在线销售的音乐采用了该公司独有的ATRAC格式,这种格式的音乐只能在索尼的播放器上使用,并且要配备独家的音乐软件才能传输到播放器上,用户使用时的便利性没有太大的改进,此举不但丧失了大部分MP3用户市场,就连绝大部分索尼MP3的用户也不愿尝试使用,在当时全球MP3播放器市场已被苹果垄断的环境下,这一单纯效仿对手的手段显得十分不明智。

  包括腾讯在内的互联网大佬在音乐版权上花费了天价,但现在摆在眼前的问题是,要找到迎合音乐市场,符合用户付费习惯的盈利模式,才不会让天价版权打了水漂,除非市场上只剩下一个玩家,而这样的可能性很小。

  来源:投稿,作者:孟莽,微信公众号:timewowa

2014年12月2日星期二

网站反屏蔽的方法

  很多网站管理员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自己的网站突然之间无法从国内访问了,遇到这种情况后,网站主如何应对,这里就介绍几个站长反屏蔽的常见方法。

  1、网站使用HTTPS加密连接;

  使用SSL加密之后,网页内容上的关键字将不会被第三方获取,从而避免了网页存在敏感关键字带来的隐患,使得用户的访问更加安全和稳定。如果预算充足,网站应该尽快提供HTTPS的访问方式。不过其副作用是耗费更多的资源和流量,网站服务器硬件设施也需要增强。

  2、网站使用多个IP地址;

  最简单的方式是使用CDN服务,针对不同的国家地区使用不同的IP,这样的一个好处是,即使一个IP无法访问,用户可以通过hosts的方式来修改IP继续访问。

  3、网站域名和架构简单;

  网站域名规则简单,所有服务都可使用一个IP地址,这样易于写hosts,易于更换IP地址。

  4、网站使用多个不同域名;

  网站除了一个主域名外,应该启用多个“备用”域名,使其同时解析到一个IP上,同时网站使用相对地址,不同域名都可完全访问,这样可以保证多个域名的内容完全同步。

  5、支持全文RSS阅读;

  对于内容型网站,应该支持全文RSS,这样用户使用在线阅读器即可阅读到最新的内容,同时RSS具有较强的定制型,可以将RSS内容发布到不同设备或网站上。

  6、支持邮件订阅。

  电子邮件是一个不易过滤的系统,特别是国外电子邮件,内容型网站应该邮件订阅,比较简单的方式是通过RSS系统自动触发邮件发布功能,目前有几个服务(FeedBurner、腾讯订阅等)都支持RSS内容自动发送邮件。此外,也可通过一些第三方插件(如WordPress的Mail2Post)来自动发送邮件。

网站反屏蔽的方法

2014年11月30日星期日

人人影视服务器迁至国外

  人人影视在首页发布公告称:“中国地区网站正式关闭。浏览国际版请用户根据自己所在地区法律法规自行决定,所带来的法律问题自行承担。加入字幕组的成员也请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法律法规谨慎选择,对于触犯当地法律带来的后果我们无能为力,您将自行承担后果。”

  人人影视同时还声明:目前并未启用其他域名,通过其他域名访问到的均是假冒网站,也未发布过任何APP客户端,特此公告。

  不过,我发现使用美国代理服务器访问人人影视,并不会出现上述公告,而是被重定向到一个新域名rrys123.com,内容为原有人人影视的内容,该域名从国内可直接访问。

  早先,11月28日下午开始,有多名网友发现,人人影视可以从国内正常访问。在视频资源方面,热门下载视频包括美剧《生活大爆炸》和英剧《福尔摩斯:演绎法》均可正常下载,包括双语字幕等。不过,近期下线的电影比如《超体》和《银河护卫队》目前并无片源,人人影视应版权方删除了资源。

  而在一周前,据报道版权局查封了人人影视的服务器,因其“未经授权翻译影视作品”。于是,人人影视开始清理内容并关站,国内网友无法正常登录网站进行浏览。

解决网络营销的瓶颈问题

  一个网站推广到日IP100,我想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吧,随便招聘一个网络推广新手都可以推广到日IP100个,实在不行做百度联盟一个月花4000块钱左右也可以做到日IP100以上吧,100IP一天多吗?不多,如果一天有100个人访问但没人上前来咨询,这是哪出问题了?很多人说是IP少了,如果能够引到1000个IP就有人访问了,依我说,100个IP还没个人咨询,那1000个IP又能有几个人咨询呢?所以电子商务的瓶颈并不是推广,而是在营销,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把这100个营销掉,如果能够把这100个人营销掉,也够你公司吃喝了。

  有人看无人问

  通常情况下网站都是这样的,100个人访问咨询的人却寥寥无几,一百个人对我们来说实际是很多了,实想一下,你开了个实体店,100个人来你店里看了产品,转化率有多少,我预算过,如果你的产品不是特别lou,转化率80%以上,而互联网却是百分之零点几。

  如果你在实体店看了某一款产品一身不吭的就走了,那么店里的服务员都会怎么做?是不是会上前来问一下你的需求问题,问完需求后推荐你可能喜欢的产品,任何达成转化。那在互联网上为何没有人想到也可以这样做?QQ云营销是一个可以抓取网站访客QQ号码和手机号码的程序,帮助你在用户选购的时候及时推荐产品,包括用户来路的关键词。

  案例:当一个人搜索关键词“如何检查怀孕”的时候进入你的网站,最终停留在“打胎方面的页面” 退出了,这时候妇科医院通过QQ联系到了这个人,说了一句话营销做成功了,“你可能怀孕了具体要到我院进行专业的检查,我们有专业的三分钟无痛人流的打胎技术,价格也不贵”。

  上面的数据运用到了大数据营销,未来营销的模式也是跟随着大数据进行,虽然说我们不能了解用户更多信息,但有这一点大数据,完全可以让我们的企业走在起跑线上。

  有人问无人买

  要想突破这个瓶颈,我觉得我们应该先重新认识一下营销二字,成功的营销并不是说购买你的产品才算成功营销了,有人说小米营销做的好,那试问一下中国买小米手机的人多还是知道小米的人多?不用考虑,自然是知道小米的人多,不要看这些人没用,其实这些知道小米的人也已经被成功营销了,因为间接的给小米在做推广了,推广无处不在,你知道就好。

  我无法得到小米论坛活跃用户的数据,总而言之里面的人非常多,里面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购买过小米手机,可能从未购买过小米手机一样在那个论坛里面泡,为什么在里面泡?因为被营销了,为什么这样说,很简单,如果小米手机想做一个活动,免费送赠送手机或者是什么产品,试问一下,光论坛里面的人就能够让他们的人数饱满了,完全没有必要做一个活动还需要去其他地方打广告或者干嘛的。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没有这些人,你就算是送产品,都没人来参加活动,比如:要你一天送出去10万台手机,你送的出去吗?可以肯定送不出去,你网站一天的流量才100个,就算是活动冲击参与活动的人帮你宣传,你也送不出去。有人说,我说的太夸张了,10万太手机送出去是个什么概念?那么好,你做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想更多人来参与你的活动,来互动你的产品?就算你送一台手机,你有更好的办法让更多人知道你在做这个活动吗?

  这个时候你需要的人不是购买你产品的人,而是对你产品有兴趣并且一直没有购买的,如果正好碰上你做活动,他梦寐以求的想法可能就要实现了,他会努力的为了你活动赠出去的产品而努力,很简单,如果我要免费赠送一台苹果电脑,但要帮忙分享宣传,即可抽奖获得产品,那么会人参加吗?当然,点一下鼠标,即可摇奖,谁不愿意这样做啊?如果做了,那也算成功营销了,这样病毒式的传播是很厉害的。

  总结:电子商务的瓶颈不在是推广,而是营销,营销的瓶颈是有人看无人问、有人问无人买,这一招可以解决电商的核心问题!

  来源:投稿,作者:冯耀宗博客(QQ号:394062665),转载请保留出处。

广电总局要求电视节目和广告禁用网络词语

  昨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相关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等。

  通知指出,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还存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问题,如随意篡改、乱用成语,把“尽善尽美”改为“晋善晋美”,把“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等。

  这些做法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违背,对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会产生误导,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广播电视推广普及、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需要; 是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确保文化安全的具体举措;是广大听众观众收听收看好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要求。广播电视要推广和传承成语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独特表达方式,充分展现其文化精神和语言魅力,不能因为肆意乱改乱用造成文化断代和语言混乱。

  根据通知,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开展自查自纠,排查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的字幕、图像和配音等,加强对主持人、嘉宾及其他节目参与人员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的提示引导,对于不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内容一律不得播出。

  通知全文如下:

  今年以来,各级广电机构按照《关于规范广播电视节目用语推广普及普通话的通知》(广发【2013】96号)要求,认真清理整改广播电视用语不规范现象,取得了明显成效,刻意模仿有地域特点的发音、乱用外来词语和网络用语等现象得到遏制。但是近期听众观众反映,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还存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问题,如随意篡改、乱用成语,把“尽善尽美”改为“晋善晋美”,把“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等等。这些做法不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违背,对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会产生误导,必须坚决予以纠正。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大意义。广播电视推广普及、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需要;是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确保文化安全的具体举措;也是广大听众观众收听收看好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要求。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担负着引领和示范的职责,必须带头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做全社会的表率。

  二、高度重视规范使用成语的必要性。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一大特色,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资源、美学资源、思想资源和道德资源,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体现出中华文化基因在现代文明中的延续与发展,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重要载体。广播电视要推广和传承成语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独特表达方式,充分展现其文化精神和语言魅力,不能因为肆意乱改乱用造成文化断代和语言混乱。

  三、严格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等。

  四、加强审查管理和排查整治工作。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存在不规范、不准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象,尤其是乱改乱用成语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发现、迅速纠正,对故意违规的播出机构和相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重点排查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的字幕、图像和配音等,加强对主持人、嘉宾及其他节目参与人员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的提示引导,对于不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内容一律不得播出。总局监管中心近期将对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严重违规的问题将作出严肃处理。各省级收听收看中心也要对辖区内各频道频率节目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于不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的节目坚决停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