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2日星期三

谷歌关闭购物搜索服务

  谷歌于2012年12月12日关闭其在中国的购物搜索服务,这是今年9月后谷歌中国关闭音乐搜索服务后,该公司3个月内第二次在中国关闭产品。

  谷歌今天在电邮声明中表示,关闭该服务是因为它未能为企业带来我们之前所期望的影响力。

  谷歌中国的购物搜索功能在2009年5月推出,覆盖了中文互联网的B2C网站。在谷歌购物搜索输入商品信息,搜索结果会按照产品型号进行分类,点击进入能看到商家价格、网络评论、产品参数等信息。谷歌购物搜索首页还列出了用户最近查询较多的商品,目前以手机、数码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为主。

谷歌关闭购物搜索服务

  谷歌购物搜索引擎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淘网。

  目前google.cn上的服务入口将仅剩下时惠和翻译。大家猜猜下一个被谷歌关闭的是哪个服务?

网秦用户量遭质疑

  北京时间12月11日凌晨消息,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JE Research周一发布研究报告,对网秦(NYSE:NQ)的中国国内用户量提出质疑。该公司认为,网秦的实际用户量可能仅为900万,远远低于该公司宣称的1.42亿。

  这份研究报告主要依据iiMedia Research中国移动安全市场份额报告、国内几大主要Android应用平台下载数据、百度及新浪微博搜索指数,质疑网秦的真实用户数量与官方公布数字不符。

  网秦创立于2005年,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安全服务提供商,也是中国第一家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的移动互联网企业。

  受此负面消息影响,网秦股价周一暴跌11%,报于5.46美元。

  以下是报告全文:

  网秦自称中国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移动安全服务提供商,截至9月30日,其累积注册用户和月均活跃用户量分别为1.419亿和4970万,但这些数字过高,让人无法相信。

  网秦中国市场份额的秘密

  网秦在6月的投资者会议上称,截至今年3月,它在中国市场上所占份额为63%。但令人尴尬的是,在最近一次的投资者会议上,网秦并未披露和更新市场份额,原因何在?很明显,这是该公司正试图隐瞒的东西。

  事实是残酷的。网秦的业内地位被极度夸大了,用户基数被夸大了十倍以上,而且最近几个月以来,这种情况不断恶化。详情如下:

  市场研究公司iiMedia Research发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安全市场报告显示,奇虎360(NYSE:QIHU)移动安全软件在中国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份额为63%。网秦移动安全软件排名在腾讯的QQ手机软件管理之下,份额为5.4%,低于第一季度的11.4%。

  根据iiMedia Research的估测,第二季度中国移动安全软件的用户总数已达1.62亿人,环比增长27%。同期网秦的用户基数缩水了40%,从1500万人减少至900万人,这一数字甚至比网秦宣传的新增用户人数(1700万人)还要低。

  艾瑞咨询移动安全报告也显示出类似情况:奇虎360占有62.4%的中国市场份额,而网秦仅为2.5%左右。奇虎360在第三季度财报中披露,360手机安全卫士的用户人数已经达到1.49亿人,这意味着网秦的用户仅为600万,远低于该公司所宣称的1.5亿。

  赛迪顾问的最新报告也显示,奇虎360在中国移动安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份额超过70%。这份报告甚至没有提到网秦。

  韩国未来资产(Mirae Asset)的移动互联网使用模式报告显示,如果网秦的月活跃用户是真实的,那么它的移动安全软件在中国应用市场中的排名应该是第五位,仅略低于腾讯微信。这就意味着,网秦移动安全软件的排名甚至高于许多中国互联网巨头,例如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网、优酷土豆(NYSE:YOKU)和百度(Nasdaq:BIDU)地图,这未免也太荒唐了。

  网秦的中国用户获取渠道糟糕

  网秦在2011年报中称,该公司有很大一部分用户来自于其PC端和移动网站。网秦官方网站并未公布其产品下载数据,但它利用新浪(Nasdaq:SINA)作为另一种下载渠道,因此我们能对真实的数字进行评估。新浪的数据显示,本月Android版网秦移动安全软件的下载量仅为8次,累计总量仅为1055次;而Symbian版网秦移动安全软件的总下载量也没有超过4400次。

  网秦可能会说,该公司在Google Play应用商店中的销售数字表现良好。但不幸的是,由于谷歌的服务在中国内地经常中断,因此大多数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都是从其他地方获取应用的,Google Play在中国Android应用市场上只是一个很小的销售渠道。

  网秦还可能辩称,它在第三方应用商店中拥有庞大的下载量。但是,来自这些渠道的数据看起来同样糟糕;与其竞争对手相比,网秦移动安全软件在中国最流行的应用商店中几乎默默无闻。平均而言,网秦移动安全软件在这些应用商店中的下载量仅相当于360手机安全卫士的4.7%,腾讯QQ手机软件管理的5.3%。基于这些数据,网秦市场份额可能为3%,符合iResearch和iiMedia Research预测区间(2.5%到5.4%),远低于该公司宣称的63%。

  用户在哪里?

  网秦提供的数据中,最模糊的部分是预装量。网秦宣称,该公司与手机厂商签有广泛的合作协议,而预先安装到手机中是一种重要的用户获取渠道。但是,预装量不能自然而然地转换为活跃用户量。如果网秦认为其活跃用户量是正确的,也就是第三季度5000万个,每天增加10万个,那么与其他中国互联网公司相比,网秦必须拥有“无与伦比”的用户基数。

  百度是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搜索引擎,而百度指数能够反映关键词在过去30天内的网络曝光率及用户关注度。从百度指数来看,网秦所宣称的用户增长速度不可靠。事实上,最近几个月,网秦的百度搜索量一直在下降,与市场领导者的差距正在扩大。我们使用“网秦”品牌名进行搜索,原因是在使用“网秦手机安全”进行搜索时,得到的结果并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在网秦的官方论坛上,注册用户仅为8741人;与此相比,网秦宣称到2012年9月为止,其用户总数为1.42亿人。自2012年10月30日以来,网秦官方论坛上没有任何新帖子或回帖,网秦移动安全子论坛则自2012年9月18日以来就一直都处于“死亡”状态,没有新帖,没有新评论,也没有新的互动。对于一家号称拥有5000万活跃用户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很难想象其论坛在近3个月里没有任何用户活动。

  在评估网秦在中国互联网用户中的人气时,新浪微博搜索非常有用,人们喜欢在这项拥有约4亿用户的服务上评论和共享某种产品的用户体验。如果网秦确实在移动安全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那么这家公司本应在微博上拥有超出其竞争对手的用户参与度;但从我们所看到的情况来说,网秦没能证明自己,原因是与网秦移动安全相关的微博消息数量仅相当于360手机安全卫士的约2.6%,以及QQ手机软件管理的31.5%,这意味着其行业地位远不及网秦所宣称的水平。

  研究网秦的大多数分析师关心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如增长率和利润率等,但他们只听取了网秦管理层的说法,对中国互联网行业却没有基本理解。

  在中国,最近几年移动安全市场的竞争状况日趋激烈,原因是各大互联网巨头都将重点更多地放在移动用户身上。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已经拥有了足够多的免费选择,而且仍旧没有习惯为互联网服务付费。网秦的“免费增值”业务模式并不新鲜,而且已被证明在这个市场上遭遇了失败,原因是大多数竞争对手都免费提供相同服务。2008年,奇虎360开始提供免费的杀毒产品,而瑞星、金山软件和卡巴斯基等主要竞争对手迅速消亡。

  更糟糕的是,用户对网秦产品的评论很差,“网秦”在中国互联网已经是一个声名狼藉的名字。在2011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CCTV揭露了一项丑闻,内容是网秦及其子公司飞流九天曾有意欺骗消费者,以寻求获得非法利益。

  投资者应避开网秦

  不受欢迎的商业模式、低于平均值的用户评分再加上糟糕的品牌名,毫无疑问,网秦用户已经逃离,其市场份额从2012年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大幅缩水一半以上。

  当我们讨论网秦的商业模式时,并非只涉及用户量欺诈的问题,其来自于中国的营收也显示出危险信号。如果网秦真实的中国用户基数仅为900万人,而并非公司所宣称的1.42亿人,那么我们就需要把网秦第三季度2580万美元的营收砍去44%。

  此外,不诚实的管理层是无法令人信任的,因此网秦来自国际市场的营收的可靠性也应被质疑。

  目前市场一致预期,网秦2013年的每股收益可达0.95美元;在进行上述研究以后,我们对此持有异议。我们将网秦的目标价定为3美元,这一目标价是基于我们对网秦2013年每股收益为0.5美元和6倍的收益率而得出的,意味着网秦股价将从当前水平下跌50%以上。

  来源:新浪科技

2012年12月11日星期二

网站建设公司不挣钱的原因

  先说说网站建设这行的特点:这行处于生态链的最下游,利润低,成本却高,而且还是每年升高,因为主要是人力成本,回款困难,还要求每月持续有新的订单进入,却无可持续性消费,干这行的小公司众多,大公司不多。

  真正做大又赚钱的网站建设公司不多,比如中企动力、中国万网、35互联这些都是上千人的大公司,赚多少钱不知道。不过他们要求客户一次性付全款,做网站用自己研发的工具(高级智能建站系统),可复制的销售团队与管理团队,而且做的都是全国市场,覆盖二级城市甚至县。这种公司的要价很高,成交价却不一定高,因为他们做到了规模化,成本相对控制较低,服务器以及机房的成本现在越来越低,剩下的就是人力成本和利润。

  据2012年统计,北京有不低于2000家网站建设公司,包含工作室,他们都赚钱么?

  绝大多数的网站建设公司,10-30人规模,拥有策划、设计、前端、切图、开发,客服,项目经理、销售,编辑和SEO等职位。在一些人数少的公司里,每人身兼多职。这类公司每月固定成本在10-20万,绝大部分是人力成本。若稍有几个月市场不好,销售额下降,公司便会伤筋动骨,把前几个月挣的钱赔上。

  还有,网站建设过程比较复杂,涉及面较广,从美学到代码,从服务到技术,从营销到备案,处处有难关,这遍导致人员管理及培训成本增加。

  再有,这种网站建设付款方式都是分期,有的签单额度很大,但剩下的钱不一定是你的,即使你按照要求做完网站,几个月过去,谁知道客户那有什么变化,换了几轮人事变动也说不定。

  另外,公司建设公司内部人员也不稳定,每到过完年一般都得换一批,每次换人对公司业务影响也是很大的,人员的磨合与配合默契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很多公司都采用每年加一次薪水的方式留住人才。人才来北京都是来挣钱的,钱少了员工很难生存,更别提攒钱了。

  最后说说"分红",一年下来,老板总想给员工发点红利留住人才,可是到了年底公司一算,到底挣了多少钱,这可是商业机密,在这里不方便说了,其实通过对建站项目做成本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

  一般企业网站建设项目做的最多,北京的企业多,新公司要做网站,网站改版的也不少,需求量大,最常见的定制企业网站一万左右,好的高的网站2-3万,5万的相对较少。5000块钱定制回头再说,你看看下面的成本核算就知道转不赚钱了。

  下面说说这一个万元网站建设项目的公司实际成本,包括显性与隐性成本:

  1 技术工时,从策划设计,制作开发人员的投入;从比稿到执行再到售后,处处需要人干活。

  2 广告费,公司要做大量广告,seo和sem等形式,总之,来个客户都是有“原因”的。

  3 发票税点,普通服务业发票十个点。

  4 销售和技术的提成和奖金

  5 大量公摊成本:房租,水电,交通,饭补,办公用品,电脑升级,招聘广告等费用是要摊到每个项目里去的

  6 每个项目都有一定的管理与培训成本,雇用初级人才肯定要搭配培训的

  7 还有一个担保风险,比如这个月跟进了100个客户,但是只签了20个,那80个投入的成本就白费了,要分摊到这一年的盈利项目之中。

  8 技术人员闲置没活干的时候的成本也会摊进来

  看上去这1万块钱的企业网站不低了,但实际利润自己算算就知道了,估计弄好是零利润,弄不好就得负利润。

  我自从2007年在百度做广告至今,每年都会看到很多新网站公司涌进来,五年过去了,那时候熟悉的公司名字寥寥无几,大家都是奔着赚钱的目的进来的,要是真赚到钱,他们还会走么?

网站建设公司不挣钱的原因

  最后的建议:

  其实还有很多建站公司在纠结、挣扎,网站建设业务就像#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有客户找你做网站,但忙活半天不挣钱。建议:

  1 挣扎的同学多学点本领,考虑转型,转到那些可持续服务的业务上,做些对企业价值更大的业务,目前企业主都认为做网站对企业来说价值不高,权重很低,没事了才做企业网站或者改版,一有事就忙挣钱去了。

  2 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重新定位,细化市场,比如你只是设计厉害,那就只做设计服务,做到最好,把价格要上去。或者你开发厉害,只做开发等等。做一块精、尖、专,把品质抬上去,价格要上去。

  3 没进来的同学持币观望,先学会更多本领在进来。

  来源:投稿,作者:李建,原文链接

2012年12月10日星期一

山寨机的末路

  还记得2010年底的时候,想要去趟深圳华强北,连穿马路都需要从人群的缝隙一路穿行,低下头来也只能看到黑压压的一片脚步,还惊叹于那四面八方同时出现的密集人流。没想到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如今的华强北同样的路口,同样的时间,不同的却是路口中央终于显现出的斑马线。这几乎标志了一个时代的落幕,一个“大山寨机时代”。

  随着潮水退去,我们终于能够看到,曾经轰轰烈烈的国产手机厂商们,已经有了明确的等级分化,原本第二阵营中的手机厂商们,与第一阵营中的魅族、小米、OPPO等厂商的差距越来越大,几乎无可挽回。也因此,在本篇文章中,笔者武断的将所有第一阵营之外的国产手机,全部称为“山寨机”。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局面?

  市场动作迟缓

  笔者从来不认识国产手机厂商们缺乏创意,只要你打开任何一个搜索引擎,在图片那里搜索“山寨机”,就可以从那些五花八门的照片中明白这一点。但是,正如发明了PC的IBM最终放弃了PC,发明了手机的摩托罗拉也差点一蹶不振一样,无论在任何市场中,“创意”从来不等于“市场”。市场最核心的工作,在于如何让你的创意,快速的让更多的人知道。

  国产手机并不是没有这样的机会。

  举个栗子来说,就像当年曾经红极一时的英雄钢笔。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渐渐开始不用钢笔写字了,转而使用电脑,于是英雄钢笔遍逐渐随之没、消失。相对于英雄钢笔的悲惨结局,国外的派克、凌美等同样生产钢笔的品牌,却依然火热。归其原因,非常简单,多年的品牌沉淀加上成熟的市场运作。

  任何的市场,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都必然会伴随著新一轮的洗牌,一定会有一些无法跟上时代脚步从而被淘汰的人,这是无法避免的。

  好在,仍然有许多厂商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了他们的自救。有资金优势的就走资本运作,有规模优势的就强化品牌,有渠道优势的就专心搞销售铺货,还有一点点技术优势的就转向代工厂。而那些其他的,行动迟缓的厂商,只能在这新一轮的市场洗牌中消失。

  可是这些转型的行动,只能让这些厂商勉强自保,却无法阻止市场份额的萎缩。究其原因,根源在于对于市场的反应行动迟缓。

  当用户对于大屏幕、双核、甚至品牌等等,越来越在意的市场,我们的“山寨机”们却依然我行我素的,延续着原本的节奏,去不断的做着那些早已被用户所抛弃的低端产品。这一点,懒风君的《国产手机为何总是“长不大”》中已经总结的很好,推荐一读。

  但是,真的仅仅只是这些厂商没有意识到市场的变化吗,还是他们不想,或者根本就无法跟上?

  核心优势缺失

  曾经,中国山寨机能够如此的有名,至少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技术门槛非常低,市场相对混乱,但却因为移动通信的普及,手机大量流行,市场需求日渐增长。这就给那些原本一无所有的小公司,创造了机会。

  三星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世界上,能够在手机领域与苹果相抗衡的仅有的几家公司之一,无疑是与其成熟的市场运作分不开的,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核心的技术优势。从CPU、闪存、到屏幕,这些手机中最关键的部分,三星都能够自己制造,并且都是业界最好的,因此连苹果都只能选择三星作为自己的芯片供应商。

  反过头来看看我们的国产手机厂商,优势如何?

  随着技术不断的更新换代,手机的技术含量早已今非昔比。曾经随便买芯片回来拼在一起就能用的手机,几乎随着智能机时代的到来而一夜之间彻底消失。芯片要买,主板要设计,要焊接,哪一项都是技术含量极高的工种,即使解决了这些问题,你还需要一个成本巨大的屏幕。随着技术的革新,行业总是会被分的越来越细。

  并不是所有的厂商都没有技术优势。比如那些依靠以前的积累,成功转型为代工厂的公司。可是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其实许多品牌的山寨机,是没有自己的工厂的,他们只运作品牌,提供一个设计,然后去找成熟的代工厂去生产制造。于是,现在就面对了这样的一个局面,不同的代工厂报价不同:国际知名大厂的价格,比不知名的小工厂,报价高出20元。尽管在故障率方面还有差距,可是之间的差价完全能够弥补这所有的损失。于是许多的山寨机厂商就会去选择小工厂,虽然质量可能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利润更高。

  可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样还是之前的两个工厂,他们的报价差距仅仅只有5元,而这5元甚至还不足以弥补故障率所带来的售后成本。此时,山寨机厂商已经别无选择,因为订单量太低,所带来的有限的议价能力根本不足以让大型代工厂重视自己的产品,只能去选择那些小工厂进行生产。

  而这最终所带来的结局就是,生产出的手机不仅质量差,而且利润薄。这样的山寨机公司,也就只能面临倒闭。

  商业模式模糊

  至此,你可能已经开始觉得,还能活到现在的国产手机厂商们,至少是都解决了以上这些问题的厂商们,应该是活的还不错了吧。其实并非如此,他们面临的,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商业模式。

  什么是商业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不仅让用户愿意买,而且公司也有动力持续去运作的理由。智能手机与传统的功能机,其最大的区别,就是拉近了手机用户与手机厂商的距离。智能手机的出现,极大的增加了用户使用手机的频率,对于这样一个每天都面对的东西,用户的品牌忠诚度上升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高度,也是不足为奇的。

  魅族与小米的成功,不仅仅只是市场运作的成功,他们还建立了各自不同的商业模式,让用户能够持续的使用、关注自己的产品,从中获取持续的利益,进而不断的升级原本的手机系统,从而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但是,做商业模式,显然不是我们国家的手机厂商所擅长的。他们更喜欢一次性的买卖:我制造手机,你买的手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殊不知,当用户买到手机之后,真正的商业模式才刚刚开始。

  智能手机绝非一个一次性的商品,如果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国产手机公司就永远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缺少互联网基因

  总结了以上这么多原因,让我们重新回到原点,去思考另外一个问题。用户所购买的是手机,但是他使用的却是APP,是应用,是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本质,是移动互联网的终端。

  笔者个人很喜欢基因论,因为他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那些曾经依靠炒货一夜暴富的厂商们,很难意识到什么是互联网,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款手机再卖出去之后还要不管的去运营,即使想明白了这些,对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也仍然一知半解。

  这就是互联网的基因。这种基因并非是天生的,但却需要后天不断的积累和完善。凡是能够存活下的成功厂商,均不同程度的有着这样的基因。他们真正的明白,这个时代的智能手机用户所需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来源:投稿,原文链接:LoliBeta

微信公众平台不是草根创业者的机会

  最近微信推出公众平台任何人都可以注册开通自己的公众账号吸引粉丝关注,他最吸引人的功能就是可以针对这些粉丝群发微信消息,这让草根创业者们发现了新的商机人,那些错过了草根微博时代的人开始大量注册类似“冷笑话”之类的草根微信账号四处宣传拉粉丝,以为有找到了微博草根大号之后一个新的商业机会。

  笔者也在第一时间开通了微信公众账号并通过网站、QQ群和邮件列表等方式宣传,使用了一段时间发现这根草根微博性质完全不一样,基本上不太可能存在草根微博类似的商业机会,大家这样宣传自己的微信账号只是在免费的帮助微信拓展用户,原因如下:

  微信与微博平台属性的天然区别

  这个问题很多朋友都提到过了,虽然新浪微博一直在努力但是“转发”的功能注定微博依然是媒体属性,微博平台上核心的依然是内容传播,因为微博需要大量的优质内容,于是才出现了草根微博。微信是强社交关系平台,用户使用微信目的就是与好友交流聊天,替代短信和电话。用户心中会基本形成看新闻去微博,联系朋友用微信。

  明白了两者区别我们就能基本判断在微信平台上内容类草根账号很难走下去,草根微博的信息关注的粉丝是主动去看,用户可以选择不看这些段子,微信的信息推送是强制性的,跟手机短信一样,而用户对垃圾短信已经是天然的厌烦,如果你作为草根微信账号哪怕每天推送一条信息,我相信不出几天你的粉丝都会掉光,即使用户不取消关注,但是每天智能推送一条信息,这样账号的广告价值也不会很高,同时微信账号的推广成本相当的高,因为没有微博转发和微博广场的推荐机制,使得没有任何品牌影响力的草根账号推广起来很难,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到处来用户关注,投入产出比相当不划算。

  什么样的草根账号可能在微信上有机会

  微博草根大号的操作方式不适合微信,那么是否有另外的方式来运作微信账号?笔者认为有一些方式可以参考,但是投入的成本会非常高。微信既然是一对一的强关系平台,那么是否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建立一个强互动的公众账号呢?类似于白问白搭的知道平台,把互动问答与单向推送相结合,再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比如建立一个成都美食全知道的微信账号,用户关系微信账号之后,提问“成都东门火锅哪家好吃?”,你可以快速的给出答复,用户在某地吃到的美食也可以发上来推荐给大家,有点类似于电台一样的感觉。只是这个账号的维护成本会很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网友互动并筛选有价值的优质内容,比较适合宣传一些很垂直的细分领域。

  以上仅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因为笔者在推出公共账号时候就会有很多的网友主动发微信提出一些问题,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还是认为微信不适合草根创业者,建议那些草根站长出身的人还是提早停止,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又免费给微信打工。

  来源:投稿,作者:王佳伦,微博 @佳伦, 或者IT茶馆微信号:97692277

2012年12月9日星期日

五种确保Google Analytics完美运行的方法

  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如果我有八小时来砍倒一棵树,那么其中的六小时我会先用来磨砺斧头”。对于数据测量来说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花费必要的时间来仔细思考应该收集哪些数据以及(一旦实施)数据收集工作,其是否如计划开展,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时候,实施模型和质量保证工作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技巧,帮助你确保自己的Google Analytics(分析)能够如期实施。

  1. 创建一个“原始数据”配置文件

  检查配置错误的最佳办法是创建一个不使用任何过滤器的配置文件,这样你就能快速知道自己是否有错置过滤器或问题过滤器。这里是一份《快速指南》,解释如何创建配置文件。 一旦你创建了此配置文件,我强烈建议你创建与你的主配置文件相同的目标,这将使你所需要使用的数据更具关联性。比如,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主配置文件中有一个对你的以往数据造成影响的过滤器,你可能会暂时使用原始数据配置文件。要在配置文件之间复制和粘贴目标,你可以使用Chrome扩展程序GA复制与粘贴

  2. 使用Real Time实时报告

  2012年10月起,实时报告开始支持配置文件过滤器。这意味着,“你实时看到的数据是针对具体配置文件的,并且遵守你为该配置文件设置的过滤规则。这也就说明,任何有权访问某个配置文件的用户都可以查看相关的实时报告”。

  为了使用Real Time(实时)查看你的Google Analytics(分析)实施情况,你应该首先创建一个新的配置文件。然后,添加一个包含你公司IP地址的过滤器;你可以参阅这篇帮助文章,学习如何做到这一点,但要确保把过滤器的设置从"exclude"(“排除”)更改为"include"(“包含”)。现在,你就能够查看此配置文件中的“Real Time”实时报告和自己的实时操作状态了,这使得代码检查工作变得更容易、更迅速。

  3. 跟踪配置更改

  配置方面常见的问题之一是缺乏沟通,特别是对大公司而言。拥有Google Analytics(分析)管理员(Admin)访问权限的人从几个到几十个,意味着他们可以改变任何配置文件的设置。这会导致账户出现不必要的或可能产生误解的更改。

  所谓“更改”,我是指目标细化、过滤器改进、新功能添加等。每项更改都可能从若干个方面对数据产生影响,基于这个原因,必须要具备一个系统来跟踪代码和配置文件的更改。为了方便/集中搜集对Google Analytics(分析)帐户所做的更改,并将其进行共享,我建议两种不同方法:使用Google文档表格和充分利用注释(Annotations)功能。请注意,每个公司应自行寻找这些方法之间的最佳组合。

  使用Google文档表格

  Google文档的一大优势是,用户可以与尽可能多的人共享相关文档,而且每个人都可以访问该文档的最新版本。我建议创建一份可将其数据输出到电子表格中的Google表格。创建这份表格的目的是要让有关各方都可以了解所有的更改。然后,这些内容将被合并成可供整个团队(和未来团队成员)使用的历史信息。在这篇文章中查看可供Google Analytics(分析)团队使用的表格样本。

  Google Analytics(分析)注释

  使用此功能,网站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和开发人员可以从界面上的图表内直接提供背景信息,从而进行更丰富的分析。下面列举了一些你应该使用此功能的重要情景:

  • 线下营销活动(如广播、电视、广告牌)

  • 对网站进行重要改动(如设计、结构、内容的改动)

  • 改变跟踪操作(例如,改变跟踪代码、添加事件)

  • 更改目标或过滤器

  虽然注释可以(并且应该)被用于对网站进行技术改动,但重要的一点是将它们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你不应添加关于你所做更改的详细信息或对相对次要的更改进行注释;否则这些注释会变得过于拥挤,从而无法向读者传达有意义的信息。

  4. 了解你的网站会向Google Analytics(分析)发送什么信息

  Google Analytics(分析)团队创建了一个一个Chrome扩展程序,目的是帮助你调试你所做的实施。下面介绍了你使用该扩展程序可以做到的事情,并提供了一份你将会看到的数据截图: 该扩展程序会为你使用Google Chrome浏览的所有网站加载Google Analytics(分析)JavaScript的调试版本。它会把有用的信息打印到Javascript控制台上。这些消息包括错误信息与警告;它们会在你的分析跟踪代码设置有误时对你进行提醒。此外,该扩展程序还提供了一份关于发送给Google Analytics(分析)的每个跟踪信标的详细列表。

  重要提示:该扩展程序也可用于竞争分析。如果你在浏览竞争对手网站时使用它,就会了解到他们是如何跟踪他们的顾客的。

  5. [电子商务网站] 对比Google Analytics(分析)与数据库

  Google Analytics(分析)针对电子商务网站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是电子商务追踪。该功能让营销人员和网站所有者能够了解是哪些因素和哪些人推动了网上销售业务。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Google Analytics(分析)上的数字应与公司数据库大致匹配,否则它们将不被信任。

  为了确保数字匹配,请你的数据库管理员检索出一个月里每天的电子商务收入,并从Google Analytics(分析)中提取相同信息。使用你首选的电子表格工具给这些数字绘图,并检查这些数字和趋势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下面提供了一份快速核对事项清单:

  • 当同一个项目被购买2次或更多次时,Google Analytics(分析)是否不止一次地触发_addItem?

  • Google Analytics(分析)是如何记录使用促销优惠券的交易的?数据库是如何对此进行报告的?

  • 使用撇号时要加以注意!如果你在产品名称中使用撇号,应该注意不要把他们传递到Google Analytics(分析)的_addItem上,否则它们会破坏你的代码。

  总结性思考

  正如我们上面所看到的,有几个工具可以帮助你弄明白为什么你得到的数据可能并不是自己期望得到的。如果你仍然无法解决你的问题,试试到用户论坛发帖提问吧。另外,我也强烈建议你阅读这篇关于代码网站的文章:《排除跟踪代码故障》。享受分析带给你的愉悦吧!

  作者:Daniel Waisberg,Google合作网站负责人,原文链接

禁止视频网站使用Flash P2P上传

  众所周知中国的网络国情,还有一大部分人活在电信/网通这两个老流氓的adsl线路上。目前中国电信4m的ADSL基本在400k/s的下载速度和50k/s的上传速度(这里我就不说bps了,就说大家能看到的下载速度),又由于ADSL的不对称速度技术,如果你上传的时候占满了这50k,那么基本你的下载带宽是无法使用的,把ADSL想象成一根水管,水流是可以随意控制的,这根水管同时要担负上水和下水的作用,如果直径的90%用来上水了,那么就只有10%可以下水了。

  应用的例子就是你在用QQ传一个比较大的文件给朋友,如果显示速度是50k或50k以上,那么这时不论你是下载,看视频,甚至开网页都会觉得卡。(光纤不会这样,和ADSL理论不同,分辨你家是ADSL还是光纤就看你家的猫/路由上有没有电话线)

  但是这在平时的使用上并不会给我们造成多大的困扰,或者说不会给稍微懂点电脑知识的人造成多大困扰,我们在传文件的时候就尽量不开其他网站,我们在使用迅雷下载的时候把上传速度设置成10k,我们在看视频的时候不使用PPS、PPlive、腾讯视频这些P2P软件,而使用在线的Flash.如果都这么做了,日子也不是不能过,就是过的苦一些罢了。

  但是突然有一天,也许是午后的燥热让那么一小撮人决定开始耍流氓了。Adobe公司在自家的招牌垃圾软件Flash上开发了P2P技术,说是架不住各方面反映,顺应潮流,其实我估计也就是中国那几个流氓视频公司提出的要求,他们肯定觉得每月支付高昂的带宽费的姿势哪比的上耍个流氓用贱民们自己的带宽赚广告费来的潇洒自在呢,于是在狼狈为奸的情况下,Adobe开放了新版支持P2P技术的Flash的下载,优酷搜狐奇艺过上了一手逼着网民看广告赚取广告费,一手捏着网民的ADSL小水管使劲撸的好日子。

  于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一介草民的你发现,哎?往常能看超清都不卡的网络怎么突然看高清都开始卡了?于是你开始找自己的原因,是不是开着迅雷呢,是不是没关电驴呢,找了一圈你发现你全关了,360流量监测里面显示浏览器正在疯狂上传,这超出了常人理解的能力,若是说给一个有点电脑知识的人听,打死他也不会相信Flash可以P2P上传。要知道既懂电信又懂ADSL的你通常将自己的可怜的50k上传带宽看的根宝贝一样,无论何时也不容别人随便占用,凡是能控制上传带宽的软件,一概不用,突然被人一个大嘴巴抽脸上,就你这一介草民以为看了几十秒广告就能免费看视频?必须给我上传,还必须占满你50k,还不告诉你,卡死你。

  于是乎,你疯了,发疯的从百度,谷歌上搜索既可以不上传又可以流畅看视频的方法。却只见各种BBS上一众�丝鬼哭狼嚎,突然,在某哀嚎贴45楼看到一位大神意味深长的写,Flash里面不是有设置么,你感激涕零的颤抖着打开了Flash全局设置,找到“阻止所有站点使用对等协助网络”这晦涩难懂的关闭P2P上传的选项,仰天长啸,还是Adobe厚道。打开一个超清视频,看着依然50k/s的上传,你吐了口吐沫,咽了咽口水,又吐了口吐沫,挽起了袖子,挥舞着你那小胳膊高喊,Adobe你这个臭流氓!

  如此这般不屈不挠的百度google了2个月,终于我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东西,Adobe给法律留了一扇门,请允许我这样猜测一个流氓公司,它(也请允许我用宝盖它)留了一个只有程序员才会用到的mms.cfg文件,这个文件可以控制所有Flash的设置,于是下载了英文版的“Flash管理员手册”,找到了那让我梦寐以求的一条命令RTMFPP2PDisable=1,Adobe果然是国际大公司,欺骗群众的同时不忘遵守法律,您要是被迫上传了,告它了,它可以拿出这条命令告诉你,不是我不让你设置,是你自己找不到。颤抖着,我在mms.cfg里写入了这条命令。

  以下是屏蔽Flash P2P上传的命令语句。

  echo RTMFPP2PDisable=1 >> %windir%\system32\Macromed\Flash\mmc.cfg

  echo RTMFPP2PDisable=1 >> %windir%\syswow64\Macromed\Flash\mmc.cfg

  echo RTMFPP2PDisable=1 >> %windir%\system32\mmc.cfg

  关于如何测试你的上传是否被关闭了呢,以360急速浏览器为例。

  1,保证你的带宽0使用,打开360流量监测,上传下载应该都小于1k/s.

  2,上优酷首页开个视频,越热门越好,综艺类尤佳。改成超清模式。

  3,观察你的浏览器流量

  4,看3分钟以上,如果你的上传速度和我一样还保持在1k以下,那恭喜你,你让这个世界变的美好了一点点,这种对抗耍流氓的行为,虽然只是那么一点点,但可能可以让更多的人免于被耍流氓。

  来源:投稿,作者遥小望。有问题可以来新浪微博@遥小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