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8日星期五

走向简,走向短

  最近笔者一直在关注国内的类kik服务,比如微信,kiki,米聊这类软件。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国外红火的web2.0服务或应用都会马上在国内出现类似的产品。说到关注度,也属微信和kiki最吸引眼球了,毕竟两家公司都算是国内的巨头。可微信接二连三地推出了 iphone,android,s60版本的客户端,比微信发布更早的kiki却还在内测,看来类kik服务这场仗已经不是盛大与腾讯的了,而是腾讯跟运营商之间的。

  好了,言归正传。在关注类kik服务时,笔者发现互联网上的“简与短的产品”越来越红火,例如:twitter(短),groupon(简),Fiverr(简)等。有些服务的名字还未大量出现在主流媒体上,不过谁知道他们会有怎样的势头呢?比如所谓的九宫格日记(短)。

  如今的互联网充斥了太多的信息,无论是新闻资讯还是购物资讯或是社会娱乐人文资讯,人们都可通过各种途径大量获取。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网民在面对互联网时,面对着太多的选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人总是面临太多选择的时候,会烦躁甚至焦虑不安,因为在大量选择面前人会感到无从选择或倾向于去计算得失。于是人潜意识地会慢慢逃离复杂的选择,靠向简短的产品。

  简与短的优势

  twitter限制140字,fiverr限制交易的价钱,groupon限制一天一团。这些有形的限制恰恰是最能吸引网民的地方:在 twitter上,网民不必像写博客一样担心字数太短而不好意思写字,也因为字数的限制,浓缩了信息,增加信息的分享效率;在fiverr上,买家与卖家不必纠结着价格的高低,10元的价格固定着,人们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需求与服务中而非价格;groupon的一天一团,让其拿来团购的网民无论是否购买都能满意而归,检查完每天的商品会有种完成任务的欣悦感。

  互联网刚出现时,信息是简与短的;随着时间与技术的发展,网页的和服务的内容逐渐丰富,一直到现在这个样子,让人眼花缭乱(最合适的例子就是淘宝网首页),难于选择;再后来,随着一些“限制性”产品的出现,网络的服务又逐渐向简与短的趋势发展。现在人普遍学习与工作压力大,面对的无止尽的学习与工作任务,从来都陷在一种“未完成”的心理状态中。不仅工作如此,没想到连即使是为了放松而上网获取感兴趣的资讯,为了方便而选择的上网购物都变得如此复杂艰难,充斥着大量的选择。能不叫人心烦意乱吗?

  简短的服务虽然限制了选择,却反而给了网民“选择与完成”的快乐,或许也正是这个焦虑的时代导致了简短趋势的产生。

  和信与kik,博客与微博

  不懂多少人听说过和信这款软件,一年前笔者通过它上twitter还向许多人推荐过它。和信功能非常丰富,其中有项功能叫做和信魔信。这个和信魔信就跟kik现在的功能一模一样:1. 通过网络发送无限制长度的免费信息  2. 简短绑定后,通过手机号码对应和信号来发送。它整整比kik在国内早出现了至少一年,可却没有得到类似kik的关注,为什么呢?

  和信正是输在了不简这一点上。和信需要注册,而且功能太多,它的客户端不仅可以上人人,也可以上新浪微博,也可以上twitter,还可以收发邮件,甚至还有辅助网页浏览功能。而kik专心于通讯,不必注册,功能单一,仅仅是发信息而已。但他们两者不仅功能相差巨大,受关注度更是天壤之别。和信逊色于kik,不是因为和信出得太早,当时手机硬件或网络不完美支持,而仅仅是因为和信没有看到大众消费和倾向的服务方式。和信太复杂了,没人愿意去探索它。

kik

  在这里把博客与微博进行比较,难免被人说有贬低博客的意思,但笔者本人还是很喜欢写博的。可能吧以及一些互联网观察人士总担心博客正在日渐式微,依我现在身边的朋友来看,确实有这个迹象。原来写博的很多人都好久没有更新,不是去了人人就是新浪微博。在新浪微博,你说一句“今天吃得好饱”可以得到许多评论,说一句“今天好烦,跟朋友吵架了”也能换来很多安慰。而写博客的话,需要你多多观察生活,多多进行思考,这都需要一颗平静的心与安逸的写作环境,还要面临写了之后没人认真看完的失望(人之常情吧)。而如今,去哪里找一颗平静的心,又怎能逃离喧嚣的人群呢?

  总结

  简与短,是未来一段时期互联网服务的趋势,网民喜欢的东西一定是哪些不需要动用太多大脑的东西。简短的工具多了是好事,可简短的文化竟也开始冲击传统了。微小说的比赛正在豆瓣和新浪微博方兴未艾,但愿那些正大力迈向快餐文化的脚步,在迷茫后,能回头走几步。

  来源:FxCk IT投稿,原文链接

2011年1月27日星期四

谷歌地图新图层界面

  据谷歌地理博客报道谷歌地图发布了一个新的图层界面,新的界面增加了十多种不同图层的显示,包括照片、交通路况、公交、卫星地图、地形地图、谷歌地球(Google Earth)等等,心得界面设计使得众多功能选项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查看和选择。

  新的界面以大图形按钮和下拉菜单的形式出现,全部包含的图层包括路况、照片、网络摄像头、视频、维基百科、骑车、Buzz、45度角、地名、房地产、公交线路和地形,用户可以选择简体中文语言,当用户选择一个图层的时候,旁边会显示出该图层的帮助信息,说明这个图层是做什么用的。当然这指的是国际版的谷歌地图(maps.google.com),中国版的谷歌地图会删除一些具有用户交互性质的图层,如Buzz、谷歌地球等图层。

  另外,45度角的图层增加了一些美国城市的航拍地图,其航拍地图的清晰度非常高,放大之后可以清晰地看清楚各个车辆在地上的阴影。

谷歌地图新图层界面

  新的图层界面较好的展示了大量的图层信息,其操作比起原先的界面更为美观和简化,扩展性也较强,未来如果增加更多的图层也可以支持。并且菜单会自动收缩,不至于影响正常地图的查看。

谷歌地图新图层界面

  总的来看,新版谷歌地图的图层界面能够带给用户更好的地图浏览体验。

2011年1月26日星期三

互联网“产品经理”和“创新”

  在2011年1月11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2010中国互联网创新产品评选的颁奖盛典上,有几个著名的互联网领袖针针对“产品经理”以及“创新”这个话题展开了一些主题演讲,内容很有意思,以下是部分演讲的整理和在线视频。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的演讲:“互联网的产品精神”

  李开复从九个方面来谈一个好的互联网的产品精神:

  1)关注用户;2)数据导向;3)快速迭代;4)清晰定位;5)重视细节;6)追求简约;7)打破陈规;8)整合领域;9)洞悉未来。

互联网“产品经理”和“创新”

  李开复这个演讲PPT的下载地址

  演讲视频如下:

  UCWEB CEO俞永福的演讲:“怎样的创新能让人无法拷贝”

  俞永福谈认为中国互联网有一个非常负面的标签,叫做“3C”:第一个C是抄袭成风;第二个C是过度竞争;第三个C则是版权问题。3C的存在是中国互联网这样一个朝阳行业健康发展的最大隐患。

  俞永福演讲PPT下载地址

  演讲视频如下:

  360安全卫士董事长周鸿祎的演讲:“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周鸿祎认为,一款成功的产品可能有运气的因素,但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必然是一次次挫败磨练出来的,你必须要坚持“大我”,也必须要忘掉“小我”。

  演讲视频如下:

  资深行业专家王煜全的演讲:“移动互联网中的产品创新机会”

  王煜全讲了一个笑话,为什么新浪微博开放,因为曹国伟不懂技术。

  王煜全演讲PPT下载地址

  演讲视频如下:

Google Places登陆iPhone

  据谷歌官方博客报道,Google Places已经登陆iPhone,用户通过iTunes访问这个地址即可下载。iPhone用户在添加Google Places之后,可以方便地找到附近的餐馆、咖啡店、酒吧、自动取款机、加油站、酒店或其它想要去的地方,方便程度可与Android手机上的 Google Places相媲美。

  与此同时,Google在iPhone推出的Google Places还带有“Hotpot”功能,该功能是Google近期最新推出的“地方推荐”功能:用户只要通过Google账户(例如Gmail用户名和 密码)进行登录,就可以使用,并对推荐的地方进行评级和评估,最终确定出所需选择的地理位置。Hotpot是针对Google Places的一项重要补充功能。

  Google Places只能让用户将评估和评级添加到Hotpot之中,但是却不能让用户享受类似于Hotpot浏览地理位置的服务体验,或者也可以说不会让用户对好友评级的地理位置进行归类,而这些功能却可以在Hotpot网站完成。

  用户点击了Hotpot应用中的地理位置之后,就可以看到相关的地址、累积的评级次数等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相应的按钮来提看目的地在地图中所处的位置,查询具体方向或拔打电话等。

Google Places登陆iPhone

  Google Places原名 Local Business Center,是一个聚集当地各种生意的服务,类似几年前的黄白页,或者新兴的FoureSqure之类的LBS应用。

Google Places登陆iPhone

  Google Places with Hotpot虽然还没有推出中文版,但是这种基于原生谷歌地图的LBS应用无疑是很恐怖的,第三方的地图应用会倍感压力,然而在试用Google Places的时候,我发现其对于商家的评论信息是自动抓取大众点评和口碑网等第三方网站,照片和视频来自Panoramio和YouTube,相当于是一个聚合工具,这方面对于知识产权上的判定可能会有一些争议。

  英文原文:Now available: Google Places with Hotpot for iPhone,中文翻译:搜狐IT

2011年1月25日星期二

谷歌发布2011春运地图

  据Google黑板报报道,为了帮助那些正在路上或者准备回家的朋友们及时了解路况信息,提前制定合理的出行计划,谷歌推出2011年“春运地图”,以标注式电子地图的形式提供了全国春运沿线各主要城市的天气和交通整合信息,依托强大的谷歌地图,给用户带来及时、全面的春运出行信息,帮助用户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归程。

  除了保持及时、准确的“定位路况”和“天气”的传统功能,今年谷歌春运地图还与酷讯旅游合作,提供了丰富、实时的铁路和民航相关的路线和票务信息。

  ● 铁路售票:提供了“站站查询”和“车次查询”两种查询方式。新增的“余票”信息可提供十日内的车票结果,方便大家制定出行计划。此外谷歌还提供了车票代售点的交通信息,帮助大家寻找最便捷的购票渠道。

  ● 机场航班:提供了航班搜索和班次查询,并可查看航班所在的机场航站楼信息。

  ● 公路路况:自驾回家过年真幸福,可一旦堵在路上那就太令人郁闷啦。在春运地图上方选择所关心的地区,谷歌春运地图会为您提供及时、准确的公路交通行信息。

  ● 天气与资讯:春节出行除了路况,天气好坏也很重要。“天气与资讯”提供了全国所有二级城市的天气和当地热点资讯。

谷歌春运地图

  在网络地图国家队“天地图”忙着捞钱和攻击谷歌地图泄密的同时,谷歌地图依旧默默无闻地以服务大众为己任,时时刻刻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奉献者自己的力量,反观我们“地图国家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社会大众的服务意识,竟然连外企都不如,实在令人齿冷。

2011年1月24日星期一

关于VeryCD下载的关闭

  VeryCD的下载服务昨天晚上停掉了,和电影、剧集并列VeryCD三大板块的音乐从它的主页面上彻底抹掉了,如果不是这一年来VeryCD着力开拓了在线视频和类SNS服务的话,电影和剧集想来在昨晚也就一齐倒掉了。

  VeryCD的命运其实在09年底BTchina被关掉的时候就能想象得到了,从那时起,VeryCD也就加快了转型的速度,面上的转型是“去盗版化”,除了SNS和在线播放业务外,这一年可下载内容也出现了明显的减少;台面下不敢说的是“河蟹化”,09年以后的VeryCD改装版emule(easymule)对搜索功能进行了毁灭性的改造(先是进行了关键字屏蔽,随后索性切掉了对eD2k服务器和Kad网络的搜索功能),本来就没有生殖能力的骡子再被狠狠地阉了几刀,VC版本的emule变成了VC网站的下载用客户端,而不再是那个号称全球第一的P2P共享软件了。

  和Blog、SNS、微博这些互联网运用一样,emule在国外、国内写出的是两段不同的故事。

  在国外,emule官方网站上的申明“eMule是完全免费的,它也决不包含广告软件、间谍和流氓软件。我们之所以创造eMule是为了快乐和知识,而不是为了金钱”依然没有变成一句空话,坚守非商业性质、不折不扣的实践开源与分享的理念、极力地禁止非法的ed2k链接,尽管emule已经成为了最大的P2P软件,eMule团队却很少遭到RIAA或其他组织的大规模控诉。

VeryCD

  在国内,VeryCD体现了对天朝国情的超凡理解,它建立了适合国人搜索习惯的verycd.com,提供界面友好的下载索引,聚合了资源、也带动了人气,加上emule本身小众资源众多、文件干净的优势,VC网站和easymule很快成为了文艺青年、小资白领的最爱,VC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国内P2P服务乃至影视音内容的重要提供商,再加上VeryCD在emule的中文名称究竟是“电骡”还是“电驴”上的一番浑水摸鱼,电驴品牌做大,VC的商业之花开始怒放。

  抛开VC的商业化发展是否有违emule的非商业宗旨不谈,只看这次导致VC下载关闭的版权问题。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一直是学界论争的重要话题,比如最有名的互联网法律专家、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劳伦斯。莱斯格在他的多本著作(如已有简体中译本的《思想的未来》、《代码》等)中提出了旧有的版权制度和观念都已经不适应互联网了,很多时候必须打破版权的桎梏,思想、文化的创新才有可能,真正的互联网自由才可以实现。莱斯格教授发现的一个现象是,由于分享对于互联网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互联网上“分享经济”已经成为和“商品经济”一样重要的经济形态了。但分享对既有的版权概念有巨大的冲击,如何来重新界定版权将是互联网发展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基本的伦理问题。但有一点却还是比较清楚的,未取得授权的商业性传播就是盗版。

  抛开学术问题,相信很多爱好音乐的朋友都有过拷带子的经验,在资讯贫乏的年代,一个朋友如果搞到一盘来之不易的磁带,就会有不少同好找他去复制一盘,传说中的手抄本(包括后来的复印)也是这样,对这样的分享,恐怕不会有谁拿版权问题来指责;

  后来有的人觉得拷带子也可以是个生意,就开始拷带子卖,我最初的西方摇滚乐收藏就大多是这样的拷贝。拷带子生意慢慢大了,甚至还进行了工业化的生产,也就我们知道的盗版生意了,盗版给封闭的中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音乐和电影,考虑到音乐还有打口,说中国的电影迷都是被盗版滋润大的,是一点不为过的,但无论它带来了多少资讯,滋养了多少艺术,盗版就是盗版,当你有条件买到正版的时候,还是偷偷脸红一下为好。

  当然也有聪明人,他拷带子也不收钱,也是分享,甚至他只是提供个地方,弄个索引,把张三李四家的带子都记下来,给大家互拷搭个平台,这就是emule干的活;还有更聪明的,他在拷带子的地方贴广告,这就是VeryCD干的活,他仍然说他是在做分享,从其他地方赚点钱只是为了更好的分享,但如果他鼓动分享的理由是为了盈利呢?

  从这么些年VeryCD的作为来看,我并没有看到多少从emule那里继承过来的开源与分享的基因,更多的时候,VeryCD的目标就是盈利,分享不过是它盈利的手段,电驴早已和emule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了,而分享的商业化也是变相的盗版。

  在一个言论受到严重封锁的国家,建立一个以正版资源为基础的内容提供商是异常艰难,单单内容的匮乏就可以让你玩不下去(这还不止是钱的问题)。不能说VeryCD没有过努力,但中国的现状决定了Itunes和Hulu这样的模式在国内基本没有什么生存空间,“正版化”挑战的已经不只是互联网参与者对商业模式、互联网伦理的创新,而是这个国家不能言说的一些东西了。

  回到VeryCD,现实生存的压力逼迫着它在盗版的钢丝上讨生活,在背离emule非商业化宗旨随时面临版权危机的同时,VC并不清晰的战略与商业模式才是它真正的阿喀琉斯之踵。今天这把VC头上悬着的版权之刀终于落下时,其实对VeryCD本身也可算是一种解脱,它终于可以全身心的考虑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大大方方的把钱赚了;而对于VeryCD的用户,其实也不必难过,你可以去了解一下真正的emule,尝试一下真正开源软件和不设防的分享平台,最好的话可以去支持一下正版(虽然国内渠道还很有限),现在国际信用卡那么普及、注册个paypal也很简单,至于互联网的伦理问题,先让学者们去思考着吧。

  来源:武城路下段投稿

VeryCD关闭音乐视频下载

  知名P2P下载网站VeryCD昨晚对内容进行大规模调整,停止音乐和影视资源下载服务。对于中国用户来说,“免费”下载观看电影的“美好时光”即将结束,随着各个大型视频分享网站的正版化转型,其他小型视频分享论坛的关停也指日可待。

  视频网站的正版化历程

  2009年底,广电总局对互联网视听服务的整顿,清理非法视听服务网站,使得曾经如日中天的BT下载网站迎来生死大限,国内前各大BT网站均遭到关停。曾经以提供BT搜索、BT影视下载索引服务为主的国内知名网站BTChina网站也被关闭。

  土豆优酷等大型视频网站早先采取的是屏蔽国外IP的方法规避版权,2010年土豆优酷赴美上市之前,全面清理、删除网站上盗版美剧等无版权视频,并禁止用户上传影视内容,网络盗版美剧“一夜消失”。

  据土豆网已提交给SEC的文件显示,从2004年到2010年,土豆受到280起版权类诉讼,在已经完结的案件中,土豆仅赢下了13个,输掉了91个,另有61个和解。目前在中国,每一项侵权赔偿仅为5000-7000元人民币,但假如土豆在美上市,赔偿金额将提升至每项750-3万美元。业内人士指出,版权是视频网站上市过程中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视频网站上市后如果仍有大量盗版片源出现在网站上,可能会引发版权纠纷,而这些会影响融资上市。

  本月,最高院、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首次对网络盗版侵权的量刑进行了明确。其中规定,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传播他人作品数量合计500件以上的;点击数达到5万次以上的;以会员制传播他人作品,注册会员达1000人以上的;均属于严重情节,将被处以相关刑罚。

  目前,未取得广电总局的视听服务许可证即将被取缔的网站包括:影视帝国,VeryCD,猪猪乐园,圣城家园,飞鸟影苑,人人影视,CHD联盟,伊甸园,电影天堂,BT之家,TLF论坛,悠悠鸟,无极BT,BT 无忧无虑,BT神话等200多家非法视听服务站点。

  VeryCD的未来之路

VeryCD

  VeryCD从本质上来说,和视频播放网站有一些不同,其电影和音乐下载是通过电驴客户端实现,并没有在其网站上存放盗版视频音乐,其形式与迅雷类似。

  电驴(eMule)是一个完全免费且开放源代码的P2P资源分享软件,利用电驴可以将全世界所有的计算机和服务器整合成一个巨大的资源分享网络。相比BT下载来说,电驴不需要服务器来存放文件,节省了服务器架设、海量存储、网络带宽等资源,每个用户端节点都同时是文件下载者和提供者。VeryCD电驴(easyMule)是在eMule的基础上全新开发的新版本,VeryCD网站提供了大量而全面的视频音乐资源索引。从某种程度上讲,VeryCD本身就只是提供资源下载的链接而已。

  面对目前对于网络盗版的严厉打击,如果VeryCD走全面正版化道路,显然花费大量资金购买正版电影版权,这显然很不现实,资金上很难拼得过门户网站,正版又会导致内容上的大幅缩水,经过了长达7年的发展,现在突然进行这么巨大的转型,这种转型显然困难重重。相比之下,豆瓣网从一开始就考虑到这方面的风险,不提供视频和音乐下载,由此可见当年豆瓣网的经营策略是多么有远见。

  如果VeryCD转入地下运营,将下载内容移到海外,依旧不很现实,一来监管部门可以针对其服务器进行屏蔽,导致其网站无法从国内访问,二来国外服务器提供商对于版权更为重视,空间商一旦遭到投诉,会毫不犹豫地立即关闭该空间。

  在客户端搜索上,VeryCD也面临迅雷的竞争,迅雷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BT下载客户端,全球使用量达到了29%的份额,同时,迅雷也和VeryCD一样,支持电驴(eMule)下载,并且下载速度更快(很多中国用户使用VeryCD搜索资源,然后用迅雷进行下载),在中国下载客户端领域,迅雷成为事实上的领导者。

  因此,对于VeryCD来说,当前的状况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让VeryCD可以尽早转型,或者向社区(类似豆瓣)转型,或者向下载客户端(类似迅雷)转型,或者向在线视频(类似优酷)转型,如果把握好的话,也有可能会在国内视频以及下载领域创造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