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5日星期三

在线互联网地图API资源

  在线互联网地图我先前曾经介绍过不少,但是支持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却不多,使用地图API,开发者可以非常方便的调用在线地图中的资源,实现各种各样的地图第三方应用,下面我就介绍几个开放了API的互联网地图。

  Google Maps API : Google Maps API 基于Google Maps,能够使用 JavaScript 将 Google Maps 嵌入网页中。API 提供了大量实用工具用以处理地图,并通过各种服务向地图添加内容,从而使用户能够在自己的网站上创建功能强大的地图应用程序。Google Maps API支持交通地图和卫星地图,有中文语言版本,其地标文件KML格式已经成为在线地图的标准格式,Google Earth和Google Maps都支持KML。目前在国际和国内应用都非常广泛,提到互联网地图的应用,基本上不能不提Google Maps API。

  Microsoft Virtual Earth API : 基于Virtual Earth的API,英文版,其例子和显示效果非常丰富,预览效果后可以查看相关源代码,可惜目前不支持中国地图的开发。

  Yahoo Maps API : 基于Yahoo Maps,和微软地图一样,也仅支持英文,不支持中国地图的开发。Yahoo地图提供基于Flash、Ajax和Map Image三种形式的开发接口,功能较为齐全,显示效果不错。

  MapABC API : 基于MapABC的国内地图供应商,Google地图的中国数据就是使用MapABC的,但其API接口和Google的并不相同,其API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如Google地图API。

  MapBar API :  基于MapBar的国内地图供应商,其数据提供百度地图使用。

  我要地图API : 基于51地图,我要地图的一个特色是提供地图数据下载,可以实现本地桌面地图,不过其地图数据容量有数百兆之大。

2008年11月4日星期二

防止博客文章被恶意转载的方法

  所谓“恶意转载”,指的是一些不合常规和不文明的转载行为。包括批量的转载很多文章,通过程序自动转载,转载后删除署名或者原文链接等等,很多博客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大量的不注明出处的转载,会使得原创作者处于非常尴尬的处境,辛苦创作的文章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下面我就介绍一些针对这类恶意转载的应对措施。

  通过技术方式提醒

  增加这样一段JavaScript代码,当别人复制你文章内容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将版权信息和原文地址加入到复制内容中,以提醒复制的人注意版权,这时别人要是还要手动将版权信息和原文地址删除,那人品就实在不怎么样了。另外修改文章模板,在文章尾部增加一段话“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某某博客”以及原文链接地址,加以提醒。使用Z-Blog的用户也可以尝试一下我写的一个软件“防止文章被复制的网络分析软件”。

  增加内链

  在写文章的时候经常提及一些先前的文章,并增加其超级链接,这样,如果对方转载了,也还会给自己的博客带来反向链接,同时,通过Google博客搜索也可以及时跟踪到这些页面。

  图片增加水印和防盗链

  使用程序在博客文章的图片里增加水印也是一种方法,但我不是很推荐这种方法,我自己也不用,因为可能有些图片不是自己拍摄的,如果在一些自己没有版权的图片上增加水印就很不好,因此建议使用防盗链技术,修改htaccess文件,当有人盗用图片时显示的是另一张图片。

  联系对方的网络编辑

  一些大型门户网站转载你博客的文章,通常都是他们的编辑做的,而这类转载对用户博客的影响最坏,最糟糕的结果可能是博客的原始文章被搜索引擎惩罚。对于这类转载,应该及时联络门户网站的相关人员,要求其遵守CC协议,删除转载的文章。

  打电话联系平面媒体

  对于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的不署名恶意转载,我们可以打电话联系该报刊杂志,要求杂志上发表声明注明版权,同时要求支付相关稿费。

  向Google AdSense投诉

  对于国内一些垃圾站的转载,可以联系这些站长要求删除,如果不删的话,可以向Google AdSense的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不过投诉过程在国内来说比较麻烦。

  博客写作的个性化

  写作的文风可尽量个性化,在文章中可以加入自己的网名、昵称等,这样,即使不加链接的转载,读者一眼也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原始作者是谁。

  注重自身博客品牌的营销

  博客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品牌营销,品牌是一个博客的灵魂,努力提高自己博客的文章质量,让更多的读者从中受益,这点其实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博客有了高质量的内容和品牌,那么在搜索引擎中的权重就会很高,网民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查找的时候,博客原文都会排在第一位,那么即使别人再进行恶意转载,也无法得到流量。

2008年11月2日星期日

针对PayPal诈骗的方法

  有网友在我这篇文章后面留言诉苦自己的PayPal被诈骗,这个案例具有一定典型性,因此我就详细讲述一下这种诈骗的原理,以防止其他网友继续受骗。

  我在《常用在线支付方式对比:PayPal、信用卡和支票》这篇文章中指出,PayPal在收款上是重保护消费者(买家)的利益,一旦买家投诉一笔交易,卖家的PayPal账户很容易被冻结,因此骗子就利用这一点对PayPal用户进行诈骗。

  例如,骗子在淘宝网上开办人民币兑换PayPal美元用于外汇账户冲值的业务,当骗子通过PayPal支付给用户美元的时候,可能会在交易类型中注明购买某个商品,当用户通过淘宝网支付骗子人民币后,骗子取出支付宝中的金额后,就向PayPal投诉,说没有收到商品,要求退款,这时PayPal就会冻结用户的账户,要求用户在调解中心提供发货凭证,发货单等资料,由于用户通过支付宝支付,当然没有发货单,因此这笔交易款就被退回给骗子,诈骗就这样成功了。

  预防这种诈骗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尽量不要使用PayPal收钱,特别是收陌生人的钱,PayPal主要是用来花钱的,如果使用PayPal收钱,最好和熟人交易,否则很容易被诈骗。

网络虚拟货币交易要交税——中国网络之怪现象

  国家税务总局10月28日公布了“关于个人通过网络买卖虚拟货币取得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据北京市地税局相关人士透露,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固定为20%,这意味着国内个人通过网络收购玩家的虚拟货币,加价后向他人出售取得的收入,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据新浪网的网友调查统计,有76%的网民认为这种做法不合理,因为既然对虚拟货币交易征税,也就意味着通过虚拟货币交易的所得收入合法,进而肯定了虚拟货币的物权。但是,2007年2月,文化部、工商总局等14个部、委曾联合发出通知:严禁倒买倒卖虚拟货币和用虚拟货币购买实物商品。国家税务总局如果通过这种形式肯定虚拟货币交易,无疑让此前这一纸禁令处境尴尬。

  网友对这个收税办法有不少辛辣的评论,以下是部分评论摘要:

  以后打怪掉钱,系统还提示你“其中20%已经自动征收个人所得税”。

  问问可不可以用虚拟货币缴税?交了税后,税务局再把虚拟货币挂牌出售。比如:10块钱500金币……

  交税交Q币还是交魔兽币?

  要收取交易的所得税?那就证明了交易的合法化,那是不是游戏公司的禁止虚拟货币的交易行为就是非法的呢?

  很明显针对个人这个钱是收不到的,但他的意义在于你没事就没事,一旦犯事再一查全身上下都是事。

  虚拟财产保护相关法规还没出台,虚拟创收却要收费,真是够超“钱”的。

  想起那个笑话:一个大娘提一篮自家的鸡蛋去集市上卖,路上突然窜出一伙蒙面大汉将她轮奸,完事后大汉就跑掉了,大娘起身后,一手拿着鸡蛋篮子,一手拍着身上的土,不屑的说:“多大个事 ,我还以为是抢鸡蛋呢!”

  以下为《关于个人通过网络买卖虚拟货币取得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

  国税函〔2008〕818号

  成文日期:2008-09-28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

  你局《关于个人通过网络销售虚拟货币取得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请示》(京地税个[2008]114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个人通过网络收购玩家的虚拟货币,加价后向他人出售取得的收入,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个人销售虚拟货币的财产原值为其收购网络虚拟货币所支付的价款和相关税费。

  三、对于个人不能提供有关财产原值凭证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财产原值。

  国家税务总局

  二○○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西藏、宁夏、青海省(自治区)国家税务局。

2008年10月31日星期五

博客正在走向衰落吗

  今年以来,过于博客过时论的话题就一直不断,有人甚至断言,不久的将来博客即将走向衰落,直至死亡。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刚刚兴起的SNS(社会化网络服务)在抢BSP(博客托管服务)用户的炒作。

  不过到了最近,大家发现不少第三方博客服务都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状况”,两年前兴起的付费评论ReviewMe发给我一个5美元的话题广告,而当初我的ReviewMe的价格为250美元;曾经是最大的在线阅读器的Bloglines有5个月都不更新大部分RSS Feed的内容,导致用户纷纷转向Google Reader;而最大的博客Feed托管工具FeedBurner被Google收购,整合AdSense后就不再使用FeedBurner的地址;博客邮件订阅服务R-Mail(SendMeRSS)已经停止服务一个多星期了,没有任何解释和公告;曾经是最大的博客搜索引擎Technorati已经渐渐被人遗忘和抛弃(WordPress就抛弃Technorati而转用Google Blogsearch),现在你使用Technorati会发现其至少无法跟踪一半以上(包括月光博客在内)的博客更新……

  国内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方兴东的博客网烧完了钱,就陷入了倒闭危机;FeedSky、抓虾和鲜果在Google的阴影下苟延残喘;博客话题广告越来越少,博客盈利的话题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走向结束;365博邻在为出售自己的网站而四处寻找买家……

  这些已经够多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一些博客服务纷纷走向衰败,而最终的结果也那么的相似,要么被Google收购,要么被Google取代,要么走向自生自灭。

  博客的未来会是怎样呢?

  我们看到的现象是,BSP以及和博客相关的第三方服务正在一个接一个的消失,博客已经度过了其最辉煌的日子,正慢慢走向一个黑暗的未来,其最主要的原因,我看是因为这些博客第三方服务无法从中盈利。

  为什么无法盈利呢?以内容建设的观点看,博客自身的内容质量应该比SNS、Twitter、DIGG等要高,流量也不算少,借助广告实现规模收入也是有可能的,但是目前博客广告盈利的方式非常单一,基本上集中在Google AdSense上,这也导致了博客的盈利预期受到了Google的控制和影响。

  类似Bloglines、FeedDemon、Technorati、FeedSky、抓虾、鲜果等博客第三方服务,本来通过博客服务增加广告或者收费也是可以盈利的,FeedDemon以前就是收费软件,但是Google一上来就收购或者开发了一大堆免费的博客工具如Google Reader、FeedBurner、Blogsearch等等,将这些第三方博客服务的盈利梦想彻底打破,使得类似FeedDemon的服务只好免费,但市场份额依旧被Google Reader占领,从而导致第三方博客服务无法实现盈利,最终转向Google一家独大的局面。

  因此我们看到,第三方博客服务的衰落并不是因为自身的原因,而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了第三方博客服务的收益不佳,以第三方博客服务衰落而推断博客衰落是不合理的,进而推论博客将转型为SNS更是不可思议的。

  博客的特点就是个性化和开放性,其内容质量相对较高,而SNS相对来说较为封闭,特别是对搜索引擎封闭,这和博客的开放形成鲜明对比,SNS的封闭性不利于信息的传播,一篇好文章难以在SNS中广泛传播,而目前国内SNS普遍都是复制美国Facebook的模式,这条路非死不可。依我看来,国内SNS做的最好的是腾讯QQ,但你几乎找不到QQ和Facebook的任何一个相同点,更绝的是腾讯从来不说自己搞得是SNS。

  其实,BSP和第三方博客服务的倒闭对于我们这些独立博客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独立博客可以拥有自己的域名和主机,不必受到BSP的约束,发展会更快更好,月光博客就是从以前的博客中国BSP转到独立博客的,博客RSS Feed托管倒闭了,我们就直接使用自己的主机上RSS Feed,经过我的测试,托管RSS Feed节省不了多少流量的,使用自己的Feed则更快更稳定。因此,那些还在为博客是否衰落死亡而迷惑的网友们,赶快建立你们自己的独立博客吧。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这是失望的冬天,也是希望的春天!

中国电信又开始乱耍流氓了

  据多个读者的反馈,老流氓中国电信又开始干坏事了,目前从电信网络已经无法访问全球最大的域名注册服务GoDaddy网站和全球最大的开源软件项目SourceForge。

  根据我对这两个网站的路由跟踪,发现两者都是被电信骨干网的某个路由器阻拦,因此可以确信这是中国电信的所为。

  我真是感觉奇怪,中国电信毫无理由的封锁这些有用的资源,其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一个域名注册服务,一个开源软件网站,都哪里招惹中国电信这个流氓无赖了?凭什么电信非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屏蔽这些有用的网站呢?中国电信到底想要干什么?

  如果这是一个技术错误,我呼吁中国电信立刻修正这个错误,重新开放这个域名注册服务和开源软件服务。

  最后,我希望中国电信能把精力放在提高对客户服务质量上来,不要继续干着劫持用户浏览器强制安装星空极速客户端强制插入广告窗口未知情下消费等勾当,否则,广大的网民面对这种流氓服务商,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其彻底抛弃,可以替代中国电信的服务商还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如果有一天全体中国人共同抵制中国电信,不用其服务,我看这个中国电信最终也蹦达不了几天。

  下面是我跟踪路由的截图。

中国电信又开始乱耍流氓了

中国电信又开始乱耍流氓了

  更新:SourceForge于11月2日解封,GoDaddy于11月10日解封。

2008年10月30日星期四

Google宣布Gmail帐号支持OpenID

  据搜狐IT翻译TechCrunch的报道,继微软宣布Windows Live帐号支持OpenID标准之后,Google也宣布Gmail帐号支持该标准。微软和Google的加入将极大的推动OpenID的发展。

  今年以来,雅虎和微软的互联网帐号已经先后支持OpenID标准。Google日前宣布,其Gmail帐号也将支持这一标准。Gmail用户未来将可以使用帐号登录其他所有接受OpenID的网站。Google很可能只是OpenID的提供者,这意味着用户不能用雅虎帐号登录Google服务,不过Google这一举动对OpenID仍有很大推动作用,因为这将吸引一些小网站支持OpenID.目前已经可以用Gmail帐号登录的网站包括Zoho和Plaxo.预计AOL和MySpace未来也将支持OpenID,唯一态度不明确的大网站是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