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7日星期日

RSS Feed邮件评测

  对于邮件和阅读器相比,大多数人对于邮件会更了解,如果不使用阅读器,而使用邮件系统来订阅全文Feed,也是一个选择,我自己也试用了一些邮件订阅的软件,因此我就评测一下常用的RSS FEED邮件订阅。

  Rmail

  这是我推荐的邮件订阅器,我的博客就推荐用这个订阅,根据我FeedBurner的统计,使用这个订阅的人也最多。Rmail订阅的好处在于,邮件标题是文章的标题,易于辨认,特色是邮件中会包含当天评论的内容,就如同浏览实际页面一样,底部还有订阅评论的链接,非常方便实用。在网站上增加Rmail的订阅链接也很简单,只要在http://www.r-mail.org/profiles.aspx/后面加上你的RSS FEED地址就可以了,实际效果可以参见这里

  通过Rmail还可以方便的实现各种其他方式的邮件功能,比如对某一篇文章的评论订阅,一有新的评论,就通过邮件的方式发送到个人信箱,实现起来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增加一条链接即可,链接的格式参见本文底部的“将本文最新评论发送到我的信箱”的链接。

  虽然Rmail非常好用,但是奇怪的是这个服务的用户量并不大,根据其订阅排行显示,我博客的订阅量只有137,但已经排在总排行榜的第34名了。

  FeedBurner

  FeedBurner自己也带了一个邮件订阅,有不少自定义功能,可以自定义订阅确认邮件的内容,自定义发送时间和发送标题,自定义发送人,看起来似乎不错,我以前曾经专门写了一篇文章“FeedBurner的邮件订阅功能试用”来介绍这个功能。但是后来我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感觉有一些不方便,因为所有邮件的标题都一样,必须点进去才能看到内容,这就很不方便,另外文章中不包含评论,这点就不如Rmail,还有对于Feed订阅不灵活,只能订阅FeedBurner自己的Feed,不能订阅其他Feed。因此我现在基本上不使用FeedBurner自带的邮件订阅了,以前通过FeedBurner自带邮件订阅我博客的用户,建议你使用Rmail重新订阅一下。

  RSS邮天下

  这是一个国内开发的RSS邮件订阅系统,不知道是我gmail邮件的问题还是什么其他问题,我在这个系统下订阅的内容,从来就没有收到过邮件。估计这个系统还处于测试阶段吧。

  其他RSS邮件订阅服务还有RssFwdFeedblitz等等,但感觉都不好用。

  上面是几个主要的邮件订阅RSS的服务,对于一些惯用邮件的用户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你不用邮件,而使用Gtalk、MSN等IM软件,那么可以使用Anothr(哪吒)来实现类似的订阅。

2007年5月26日星期六

也谈FeedSky的话题广告

  最近关于FeedSky的话题广告引起了一些尖锐的争论,KESO认为这种广告“通过伤害读者,直接伤害了作者”,对于企业的这种口碑营销很不以为然。对此,FeedSky的吕欣欣付国利也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我个人前段时间也在写FeedSky的话题广告,因此我就从一个Blogger的角度阐述一下我对这种话题广告的看法。

  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话题广告是否会对博客的个人品牌产生伤害?每个博客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个人品牌,写话题广告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吗?我认为这关键在于博客自己的选择,就是对不同类型的广告进行严格的取舍,只选择合适的广告,如果个人选择恰当,并遵循一定的原则,那么话题广告可能不但不会伤害博客自身,还会和博客互利互惠,形成双赢的局面。但是,如果博客自己的选择不当,的确有可能会对博客自身的品牌产生严重伤害和负面影响。

  那么,选择话题广告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我个人总结了出了广告选择的“四项基本原则”,供大家商榷。

  1、广告是否附和博客自身的个人品牌。

  每个博客都有自己的品牌和方向,广告内容应该和博客自身的内容有内在的关系,广告的选择应该严格限定在内容相关的话题广告上。例如IT评论方面的博客,不应该写娱乐公司的话题广告。

  2、企业本身的产品是否有价值。

  在写广告前应该使用一下这个企业的产品,确认一下产品的功能、质量、可用性,并初步判断一下这个产品的价值,有价值的产品,别人才会感兴趣,才值得去写文章,没有用的产品,或者是有坏作用的产品,不应该做其话题广告,否则会让读者感觉受到了欺骗。

  3、突出博客自身的个性思考。

  选择好了一个广告,下面的问题就是该怎么写。话题广告的写作风格应该和博客的个人风格一致,不应该参杂过多的商家宣传用语。写作的时候应该着重突出博客自己对于广告的认识,内容要独特而与众不同,只有这样的介绍才有价值,如果只是将商家的介绍照抄一遍,那种广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4、广告的传播方式和口碑。

  话题广告最重要的就是口碑营销,博客应该写出自己真实的经历和体验,不应该有所隐瞒。用户的体验是至上的,如果在使用产品中有一些不好的体验,那么也写出来,对这一产品正面、负面、优点、缺点等的议论和争执,恰恰是客户体验产品的关键,相信这些争议也会引导企业在营销中走得更稳,走得更远,有远见的企业也是欢迎这样的批评的。

  以上四点是我对当前话题广告的一点看法和认识,我认为如果坚持我所说的“四项基本原则”,那么即使Blogger写一些话题广告,也未必会对博客自身的品牌造成什么负面影响。

2007年5月25日星期五

谷歌拼音输入法的工具栏

  今天我重新安装了个操作系统,然后打算下载安装一下谷歌拼音输入法,安装拼音输入法的时候,中间竟然出现了一个以前我没有碰到过的界面,如下图所示:

谷歌拼音输入法的工具栏

  以前我也曾经听说过谷歌拼音输入法安装工具栏的事情,不过我以前每次安装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因此我以为这是竞争对手的造谣。今天重新安装系统才知道,原来这个安装程序还是“智能化”的呢,检测到系统没有安装工具栏,才提示安装,以前没有提示我安装,是因为我老早就安装过工具栏了。

  不重新安装系统,我还真无法发现谷歌输入法的小秘密呢。

  当然,国内的紫光输入法也会安装百度工具栏,谷歌的本地化大概是向这些厂商看齐呢,搜狗输入法以前都没有安装工具栏,看到谷歌的好榜样,大概下一版本的搜狗拼音也会上工具栏这个项目了。

  我目前安装的环境是Windows XP SP2,IE为7.0版本,全新系统。以前是在Windows 2000 Server,IE6下安装的。大家不信的话可以自行验证一下。

Z-Blog文章投票插件

  昨天看到软件兔那里有做了个Z-Blog插件文章投票的插件,感觉比较实用,但是具体在我的Blog上安装了一下,却发现不少错误,导致评分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因此不得不将这个插件停用。

  今天我安装调试了一下这个插件,发现主要有两个问题:

  一个错误是数组越界问题,ID号码为100的整数倍的文章被评分,则同组的100篇文章再次评分时全部出现数组越界错误。

  令一个问题是,ID为100的整数倍的文章不能被评分。

  仔细查看了一下,里面的算法有点问题,修改起来也不太好修改,干脆换个算法吧。

  于是我将这个投票插件的缓存文件生成方式进行了修改,不是100篇文章生成一个文件,而是每篇文章都生成一个文件,虽然生成的文件较多,但是上面两个问题就很好解决了。另外单个文件对于大并发量用户访问不会出现写文件被锁定的问题。

  目前,我已经将这个修改后的插件安装好了,大家可以测试一下评分插件是否工作正常,如果你也使用Z-Blog系统,那么也可以很轻松的安装这个插件,插件下载地址请点这里,插件安装说明请参见zip文件内的readme.txt文件。

2007年5月24日星期四

Google确认收购FeedBurner

  刚刚看到TechCrunch上的消息,确认Google收购Feedburner的事情确实存在,并且已经接近了尾声,收购价格是1亿多美元的现金。

  FeedBurner成立于2003年,曾经获得过两次风险投资,我在2006年初的时候开始使用FeedBurner的服务,使用了这一年多来,感觉这是一个功能强大且相当稳定的服务,我个人来说很喜欢这个Feed服务,真没想到FeedBurner这么快就贱卖给了Google。

  看着我喜欢的服务一个个地被卖给了Yahoo(如del.icio.us)和Google(如FeedBurner),我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Web 2.0网站的最后出路,难道都是卖了自己吗?

  Google和FeedBurner有一项业务是重合的,就是Feed广告,Google的是Adsense for feeds,而FeedBurner的是Feedburner Ad Networks。当然,我对两者合并后的RSS广告也不报什么希望,Feedburner广告对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采用不同的费率,而Adsense for Feed根本就不让中文用户申请。总之,Feed广告目前对于中文用户来说还是收益很小的。

DIGG和网摘的组合

  (本文为话题广告)细心的读者应该会发现月光博客今天的页面增加了一些功能,就是文章底部增加了投票的按钮,每个人都可以对文章进行投票,这种投票实际上也是一种最基本的DIGG。

  国内的DIGG类的网站一直发展的不是很理想,没有出现类似DIGG那种规模的网站,这里有很多原因,就像KESO在“Digg假象”说的一样,用户量小,则提交的资源就缺少价值,而用户量一大,不同的用户兴趣相差甚远,则更加众口难调。

  今天介绍一个广告话题是“趣摘网”,趣摘网是投资Del.icio.us的美国投资商在国内投资的第一家网站。目前,趣摘网的模式已经超越了纯网摘或digg的功能,是国内第一个引入国外成功网站www.stumbleupon.com模式的网站。

  趣摘网所提供的服务区别于传统的上网模式,传统的上网浏览方式是 : 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然后点击链接来上网的浏览。与这种传统的上网 方式不同,趣摘网提供的浏览器插件,让用户只需要点“下一页”,就能浏览一个个精彩的网页了。每一个网页都是由用户提交,并且被更多的用户顶上来的精彩网页。

  我最早了解趣摘网,是从他们站长的文章“做web2.0还不如做黄色网站”了解到的,该站长感慨到“一个上线1个月的小小的黄色网站,其流量居然快赶上了辛辛苦苦作了快半年的趣摘网”,于是他心中很是愤愤不平,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一群赤裸的女人,肯定能够造就一个不伟大但是流量很大的网站。”

  其实趣摘网也不必妄自菲薄,那些黄色网站的流量固然很大,但是他们的价值很小,网站没有价值,流量也没有价值。一个好的网站,应该拥有高质量的用户,这些用户又能够产生高质量的商业价值。

  趣摘网的特色是网摘+DIGG,用户推荐的越多,页面就越有价值,我在自己博客里添加“文章投票功能”也是为了获得用户眼中的文章价值,热心用户对于文章的评价积累,可以指导新用户在最快的时间内看到最好的文章。通过这些用户提交的文章评价,我还可以改造现有的“热文排行算法”,通过用户的投票让最好的文章显示在新用户眼前。当然,这种模式必须是在一个兴趣大致相同的固定的用户圈里才能行程,如果用户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势必会造成众口难调的DIGG局面,这也是所有DIGG网站都面临的一个问题。

  虽然趣摘网定位的目标用户是20岁-40岁的之间的白领,走的是娱乐化的道路,因此对于我这种惯用Del.icio.us的用户来说就有点不合口味了,就网摘功能来说,del.icio.us几乎是完美的,而我以前介绍的“百度搜藏”也是定位在不习惯del.icio.us的用户,而DIGG.COM已经把DIGG模式做到了极限。所以,我觉得趣摘网最好能模仿一下DIGG,每个分类都有一个良好的浏览地址和RSS订阅地址,让不同的用户可以快速订阅和浏览适合自己胃口的文章,这也是一个让用户更容易访问的方法,走大众路线不一定非得把页面做的花里胡哨的,提高用户的浏览体验也是一个好方法。

2007年5月23日星期三

AdSense的交叉牟利和无效点击

  先报告两条Google Adsense的新闻,一条是“Google开始清理利用AdWords获取AdSense非法利益的用户”,就是某些用户购买了大量格价极低的广告关键词,在AdWords里投放广告,从中获得巨额的流量;然后又注册了AdSense,建立起完全针对AdSense广告的网站(MFA,Made for AdSense),并且在这些网站上面设计了高价格的关键词,通过两者差价获利。另一则新闻是“谷歌中国后院起火,铁杆粉丝公堂对簿”,Google Adsense的一些支持者和推广者也对中文AdSense失望了,adsenser论坛的管理员小龙在上海起诉Google的所谓“无效点击”,指出Google Adsense的无效点击判断和处理方式已经严重偏离了正常范围,发布者账号被停止,理由是无效点击;发布者收入被调整,理由是无效点击;这些无效点击的判断没有任何解释,理由是Google的算法具有专有性。

  对于通过同时做AdWords和AdSense,通过两者的差价进行牟利,我以前也曾经推荐过,因为AdSense的计划政策里并没有禁止这么做,更何况中文AdWords的广告价格更低得离谱,甚至低于百度主题推广的价格,因此我才推荐大家申请Adwords广告来获得大量流量。

  现在既然Google认为同时做AdWords和AdSense有所不妥,那就应该适当提高中文AdSense的底价了,8分钱一个点击的价格比百度3毛钱的底价还低的多,只要存在这么低的广告价格,通过AdWords套取流量的做法就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和杜绝。

  而AdSense的所谓的“无效点击”也存在很多问题,广告发布者要通过各种方法来避免被AdSense误判为无效点击,很多人帐号被关闭了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能他只是在网吧里上了一下网,就会被误判,由于语言和地理区域的差异,通常情况下即使误判了,广告发布者也难以申诉恢复帐号。这次Google的拥护者都开始起诉Google了,说明这种误判的情况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当然,中文网络环境是非常糟糕的,很多广告发布者喜欢使用一些低级的方法作弊,也是导致“误判”情况增多的一个因素,同时,申请AdSense通常比申请百度主题推广要容易一些,也是广告帐户被滥用的一个因素,因此,现在已经是时候了,Google应该在中文网络的“无效点击”的误判上有所行动,还那些被冤屈的无辜者一个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