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9日星期二

蠕虫病毒的防治

  家里的电脑中了一个很奇怪的病毒。

  回家使用电脑的时候,发现Symantec AntiVirus杀毒软件启动有异常,当时也没有在意,但是用着用着,发现系统越来越慢,很多网站都无法打开,打开任务管理器,发现有一个filereg.exe的奇怪进程占用很多资源,且无法关闭。

  这是我怀疑中了病毒,我试图打开注册表编辑器regedit,但是regedit却被自动关闭,我意识到病毒程序在阻止我编辑注册表,并且我发现Symantec AntiVirus并没有象正常情况下运行,这时我觉得需要重新启动机器了。

  重启的时候我选择安全模式进入,防止病毒在启动时候加载,打开regedit,果然发现病毒修改了注册表,在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Services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和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Services四处增加了ActiveX File Registration Service = “filereg.exe” 内容,我将这四处信息都删除了,然后打开WINNTsystem32目录,发现里面有个filereg.exe的文件,删除掉。然后按正常方式重新启动。

  重新启动后我发现Symantec AntiVirus有可以正常运行了,但是杀毒程序报告我说需要删除HOSTS文件的内容,我打开WINNTsystem32driversetcHOSTS文件,竟然惊奇的发现,病毒居然通过修改HOSTS文件屏蔽了symantec,mcafee,trendmicro,microsoft等网站,以防止杀毒软件和系统更新,真厉害啊,于是将HOSTS文件中增加的信息全部删除。

  上网查询知道,这个病毒名字是WORM_RBOT.EOB,趋势杀毒网站里面也介绍了手动删除病毒的方法,和我使用的方法一样,通过以上方法即可手动删除病毒。

  这个蠕虫病毒具有反杀毒软件的一些特性,感觉其危险程度较高。

Google Toolbar新功能

  Google Toolbar 4.0 Beta的功能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几天我重新下载安装了Google Toolbar 4.0 Beta,发现有一些功能比几个月前使用的版本发生了扩充。

  我发现主要的变化是:

  Search Box Settings(搜索栏设置)中,可以选择google.cn的站点进行搜索,而以前的版本默认是使用google.com.sg,不过我建议还是使用google.com(美国),因为一样可以搜索中文,而且功能更多,还有“搜寻记录”功能。而在google.cn中搜索将无法使用“Google 搜寻记录”功能。

  Google书签(bookmarks)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增加了“import IE favorites”(导入IE收藏夹)功能,终于可以将本地IE收藏夹导入Google Bookmarks,这个功能是很有用的功能,不过导入后,如果IE收藏夹里的内容很多的话,个人觉得使用起来不太方便,没有类似Yahoo那样的分级目录显示,看来Google Bookmarks还是不适合大量书签网址管理。

  另外,发现Google Toolbar网站上在搞一个达芬奇密码游戏,不过我没看过那本小说,也不会玩,据说美国的玩家还可以赢得一些奖品。

google bookmarks

2006年5月7日星期日

推荐游戏Burnout Takedown

  五一的假期马上就要结束了。明天就要重新去上班了。

  前几天写的文章较为激烈,引起的争论较多,所以今天就写一篇轻松的话题,就是我五一期间打的游戏。

  EA(电子艺界)的Burnout 3(横冲直撞3)这款游戏我很早以前就买了,一直没时间玩,五一期间正好有时间好好玩一下。

  横冲直撞3(Burnout 3)的玩法不同于一般的竞速赛车游戏,是一款超越驾驶常识的疯狂飚车游戏,玩家不仅可以体验危险恐怖的驾驶体验,而且还可以使用冲撞、闪避等来消灭你的对手。

  此游戏还有一个特殊的模式-“冲撞锦标赛”,就是通过制造一起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为目标,撞毁的车辆越多,造成的损毁越大,玩家就可以获得越多的奖励。

  从我个人体验来讲,游戏里那种超速狂飙的感觉体验实在太好了,在游戏中可以体验现实生活中想都不敢想的疯狂飙车,横冲直撞过程中各种车体的损毁,以及碰撞导致的物体破碎、飞散、爆炸、燃烧等特殊效果,带来的体验和感觉充满了快感和刺激,将对手撞飞的感觉实在太爽啦。

  我觉得这款游戏是PS2游戏机上的精品游戏,其在PSP和XBOX平台也有移殖。另外我对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玩网络游戏感到很不理解,玩游戏的目的就是为了刺激的体验,网络游戏给人的体验恐怕大多数还是痛苦的升级吧,家用游戏机(例如PS2)才算真正的娱乐游戏平台。

  当然,这款飚车游戏如果由我们文化部门进行审核的话,肯定会说这个游戏有不健康因素,格调不高,因而不会被引入的。

Burnout 3

Burnout 3

Burnout 3

Burnout 3

2006年5月6日星期六

百度七宗罪

  百度,这个自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经过这几年来的发展,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Google,独占国内搜索流量的第一名。作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的百度,目前的确非常风光,在业界被千万光环所笼罩,但是它真的值得用户信赖和尊敬吗?百度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产品,如何对待自己的用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真实的百度。

  模仿抄袭

  从百度成立的第一天起,百度就和抄袭结下了不解之缘,百度抄袭最多的产品当然是Google搜索引擎,从外观上看,百度整个网站的风格和Google如出一辙。当然,百度的抄袭不仅仅是界面这种低级的抄袭,更高级的抄袭是在搜索引擎的底层技术进行抄袭。Google搜索的技术核心是PageRank专利技术,通过对网页的链接进行计算而对网页的重要性做出客观的评价,而百度核心技术竟然和Google类似,也是通过超链分析产生不同的搜索结果。当然,对于这个问题百度也有自己的说法,百度总裁李彦宏就曾经在接受Forbes采访时宣称Google始创于1998年的PageRank技术专利为其持有,Google抄袭了百度的PageRank技术云云。

  当然,百度的抄袭绝不仅仅如此,百度的发展史简直就是一部抄袭的历史,几乎所有Google的产品,只要百度有能力抄袭的产品,它就会不遗余力地进行抄袭。Google出了“地图服务”后,Baidu也推出“百度地图”,Google推出“桌面搜索”,Baidu就出“百度硬盘搜索”,Google出“工具栏”,Baidu也出“搜霸工具栏”,Google推出“新闻快讯订阅”,百度也出“邮件新闻订阅”,Google推出“Google Answers”,百度也出“百度知道”,Google推出“AdSense”,百度就出“百度主题推广”。当然,百度也有自己的说法,百度声称自己并不是简单模仿Google的所作所为,对于Google的一些奇怪的产品,百度是不会模仿的。

  Google的精髓在于创新,每推出一个新产品都在市场、客户的前期需求方面做了大量调查工作,百度这种“拿来主义”的工作方式,的确为自己节省了大量的市场调研费用。但是令人质疑的是,一个企业如果自己产品的大部分功能都只能抄袭自竞争对手,那么它是否会有自己的发展前途呢?

  竞价排名

百度

  竞价排名是百度模仿Google AdWords做的一种按效果付费的网络推广方式,是百度的主要盈利方式,但是其显示方式和Google AdWords有很大不同。用户在Google中搜索出来的结果中,赞助商链接位于页面顶部和右侧,用户们可以清楚地区分哪些是正常的搜索结果,哪些是赞助商们花钱买的位置。百度不仅仅在搜索结果的右侧有赞助商链接,在正常搜索结果的左侧链接也有赞助商广告,这些广告链接和真实搜索结果混杂在一起,很难区分,如果一个广告用户出的钱足够高,那么其广告链接会排在搜索结果的第一名,这样的处理,使得用户的搜索体验非常糟糕。由于遭到广泛的批评,百度搜索内容的广告最近有所减少,但是搜索结果第一页经常大部分或者全部是广告。

  流氓软件

  百度为了获得更大的流量,开发了一个颇有争议的流氓软件-百度超级搜霸,百度公司称其能使用户的搜索更加方便,并且远离网页广告困扰。但有大量用户投诉百度超级搜霸强制安装、难以卸载,在不少论坛中,如何卸载百度超级搜霸插件经常成为热门话题,在2005年北京网络行业协会设立的“流氓软件”网络调查中,百度超级搜霸成为“流氓软件”排行榜前十名,并被限令整改。然而可笑的是,2006年的3月15日,百度居然贼喊捉贼,自己开通超级搜霸315举报网站

  侵犯版权

  百度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比较漠视的,百度自身的很多服务在国际公认的法律中是违法的。例如颇受争议的百度MP3搜索提供在线播放和下载音乐MP3服务,一些唱片公司认为百度的这种服务侵犯了唱片公司信息网络传播权,给唱片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为盗版提供了便利。早期曾有多家唱片公司在北京的法院起诉百度,虽然百度无一胜诉,但是法院裁决百度赔偿的金额却非常少,实际上起到了纵容百度继续侵权的效果。国际上公认提供MP3下载是非法的,典型的案例是在台湾提供音乐下载的Kuro网站负责人被判入狱三年并罚款,Google等搜索引擎在各国皆不提供有争议的MP3搜索。

  百度最近开通的另一项服务-百度百科更集中了百度的两大看家法宝-“抄袭”和“侵权”于一身,肆无忌惮地进行大规模地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在百度百科上找到一条原创的条目如大海捞针般的困难,百度百科开通才两个星期,其条目数就超过了中文维基百科几年来的条目总和。而目前我们国家在著作权等法律上的漏洞,以及早先在音乐侵权案件上的低额罚款,使得百度在侵权方面有了更足的底气,在侵权的力度上也更加肆无忌惮(不过某些针对国外的服务有特殊处理)。

  技术落后

  在技术层面,做为搜索引擎最基本的技术-收录页面的技术,我们发现百度收录网站页面的技术相比Google来说是有很大缺陷的,这在我另外一篇文章:《Google和百度收录网站页面的比较》中有很详细的说明。百度的收录网页的机制使得作弊的垃圾网站更容易被收录,客观上使得原创的有特色的网站被边缘化,当垃圾站横行的时候,百度必需投入巨大的精力来封杀作弊的垃圾网站,误封正常网站的情况比比皆是,对于被封的大流量网站,一些百度的业务员威胁网站站长办理百度竞价排名,导致百度和大量站长都结有恩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咒骂百度

  冒充民族企业

  百度在对外宣传上,张口闭口都说自己是所谓的“民族企业”,比Google等国外公司“更懂中文”,并打着所谓“爱国”的旗号,说反百度就是反对中国的民族产业,支持Google就是卖国云云

  然而,百度真的是中国公司吗?事实是:百度公司注册于英属开曼群岛,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宏持有美国绿卡,百度启动的资金是美国的风险投资,现在美资在百度中占有51%以上的份额,百度在中国注册全资子公司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规避中国政府的关于外资不能进入新闻广告等领域的法规。因此,百度准确的说应该是一家由华人创办的、专注于在华业务的美资搜索引擎技术公司。

  同行恶意竞争

  百度对于同行的恶意竞争的手段可谓层出不穷。在百度赶超Google的过程中,在2002年9月发生了一起中国封杀Google的事件,导致中国大陆地区无法访问Google网站,后来因为各地用户强烈反对,Google又被解封,但Google的网页快照功能至今都无法正常使用,据传闻称封杀限制Google前后均由百度在幕后操作。

  另外一起著名的事件是8848被百度攻击案,事件的起因是2004年12月,8848向互联网用户提供一个名为“搜索助手”(MySearch)的流氓软件,8848称该软件能帮助网友更方便搜索网页,然而网民发现安装该软件后,使用百度进行搜索,原有的搜索结果页面会被修改,并出现8848所插入的广告、图片等链接。8848的这种行为当然是典型的流氓作风,然而百度的后续做法却同样令人无法认同。在2005年1月21日,8848网站发现百度采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攻击)的手段,借助几千家百度搜索联盟网站的巨大访问量集中攻击8848的服务器,使8848网站无法被正常访问至少长达26小时,导致网上商城的商户无法正常销售、支付和结算收款。这简直成了流氓集团间的混战了。

百度

  以上是我总结出的百度在这些年出现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也许还是中国IT行业中不少公司所面临的通病,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丧失诚信、同行之间恶意竞争等等,我们衷心地希望百度公司能够正确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勇敢地进行改正,而不是百般狡辩、抵赖、回避。如果百度还是执迷不悟,依旧这样对待自己的用户,那么最终百度必定会被自己地用户所唾弃。

  注:我写本文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前几天看到有人在为百度摇旗呐喊地攻击Google

  更新:关于PageRank的专利到底属于谁,KESO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网站上查询到,Lawrence Page(即Larry Page)共有两项专利被批准,其中于1998年1月9日提交的PageRank的专利申请(PDF文件下载),于2001年9月4日被批准,美国专利号6,285,999。Li Yanhong有也有相关专利,美国专利号:5,920,859。专利提交日期为1997年2月5日,批准日期为1999年7月6日。这项专利是关于超文本文档检索系统和方法(Hypertext document retrieval system and method)。相关专家可以来分析两个专利的相似性。

2006年5月4日星期四

微软Windows Live无法访问

  Windows Live是微软新的产品线的名称,是微软在重组以后推出的重量级产品,据说是微软对付快速成长的Google的一个秘密武器。

  微软目前正雄心勃勃地准备将自己所有的Web产品线都升级到Windows Live平台,包括将旧的.NET Passport系统升级为Windows Live ID,即将发布的新版Hotmail.com将变成Windows Live Mail,MSN Messenger 7.5后的版本将改名为Windows Live Messenger。Virtual Earth以后的名称将是Windows Live Local,Microsoft Office将成为Microsoft Office Live。

  然而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个对于微软这么重要的重量级产品Windows Live,其全部域名最近竟然都被中国使用关键字过滤技术封杀了,所有中国人将被拒绝于微软的新产品之外。

  最先发现问题的是Windows Live登录入口login.live.com访问异常甚至完全无法访问,直接导致的后果是MSN SpaceHotmail无法登录使用,由于MSN Messenger 7.5以下的版本还使用Passport系统登录,因此没有受到影响。

  验证的方法和前一篇文章的完全相同,得到的结果也是类似的,被列入黑名单的非法关键字可能是“.live.com”,这意味着全部的live.com子域名都将无法访问。

Windows Live

  临时解决方法:由于旧的.NET Passport系统还没有被封,因此可以通过Passport验证后使用Hotmail和MSN Space。具体方法是,安装一个7.0版本的MSN Messenger,低版本的依旧使用Passport系统登录,登录上Messenger后,点“我的电子邮件”即可访问到Hotmail,点“我的共享空间”即可访问到MSN Space。

  我估计这次可能是误封,因为微软的Windows Live是整个微软未来的产品核心,以微软和中国政府的关系,应该不至于下如此狠手全盘封杀,可能不久的将来即会被解封。

  附录:Microsoft Live全景图

Windows Live

  Find and Discover Information:个人信息获取
  - Live.com(个性化信息门户)
  - Windows Live Search(个性化搜索)

  Enhance and Deepen Relationships:个人信息管理
  - Windows Live Mail(邮件)
  - Windows Live Messenger(及时通讯)
  - Windows Live Favorites(在线书签)
  - Windows Live for mobile devices(Live服务的移动设备支持)

  Explore and Find New Interests:社会化网络
  - Social Networking(社交网络)
  - Windows Live Spaces(Blog)

  Protection and Performance:安全与维护
  - Windows Live Safety Center(在线安全中心)
  - Windows OneCare Live(在线系统维护)
  - Integrated protection(Live服务的安全防护)

  Microsoft Office Live:中小企业在线发布及管理系统
  - Microsoft Office Live Basics(类似于企业Blog)
  - Microsoft Office Live Essentials(增加企业邮局以及文档、客户、项目管理等功能)
  - Microsoft Office Live Collaboration(增加公司内部网功能)

Technorati无法访问

  真没有想到Technorati最终也逃不过最终的宿命。

  Technorati是一个著名的博客搜索引擎,截止2006年4月,Technorati已经索引了超过3千4百万个博客站点。可以说,Technorati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Blog搜索引擎。

  Technorati在2006年西南西音乐节(SXSW)中获得技术最高分奖(Technical Achievement)和最佳宠爱奖(Best of Show)。

  这一个星期来一直有人说Technorati无法访问,我也感觉访问Technorati很不稳定,今天是彻底上不去Technorati了,为了证实其是否无法访问,我先使用深圳电信访问,然后再使用我在上海电信和汕头电信的2个主机测试,都无法访问,使用代理服务器,也无法访问。

Technorati

  因此我估计Technorati被封的方式是主干路由器关键字过滤封锁。我在Google上搜索了和Technorati相关的几个关键字,初步确认被封锁的关键字可能是“.technorati.com”,注意这个关键字前面的点的作用包含该域名的所有子域名,但将包含technorati的其他域名排除。我在Google上搜索“technorati.com”,可以出现结果,但是搜索“www.technorati.com”,该页无法显示。

Technorati

  主干路由器关键字过滤技术的核心是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入侵检测系统,它能够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关键点收集分析信息,过滤、嗅探指定的关键字,并进行智能识别,检查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利用这些设备主要进行网址的过滤和网页内容的过滤,如果符合即定的规则,则向用户发送ACK-FIN,自动打断用户与服务器的会话连接,使数据流中断,而在终端电脑上会显示主机无法识别。不同的IDS甚至有可能在一段预定或随机的时间内试图阻止从用户主机发出的所有通信。

  所以在访问国外网站时,如果数据流里敏感字符时,即会被提示“该页无法显示”,随后在5-15分钟的时间内无法用同一IP浏览此域名或IP地址上的内容,屏蔽时间据猜测和敏感词等级以及所属网站有关。注意,当碰触到关键词后,出现的是连接被重置,而不是404错误(找不到该页)。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的弱点就是对已加密的信息无能为力,因此通过SSL加密的信息会使得过滤系统失去作用。为了证实Technorati自己的主机并没有停机,我使用某个加密代理服务器软件浏览Technorati的主页,可以正常打开,我又登录我的一台美国的主机进行验证,使用文本浏览器命令看看结果“lynx http://www.technorati.com/”,很快文本浏览器就返回了Technorati网站的文字信息,这说明从国外访问Technorati是没有问题的。

Technorati

  因此,我相信“.technorati.com”已经成为了“内容过滤路由器”中的一个敏感关键字。

  下一个受害者会是谁呢?我希望不要是FeedburnerBloglines

2006年5月2日星期二

离线RSS阅读器和在线RSS阅读服务比较

  随着中文RSS内容的不断丰富和相关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国内用户利用RSS产品和服务来获取、阅读、和管理互联网资讯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因此用户数也急剧增长,当前市场上出现了两种主流RSS服务的方式:客户端RSS阅读器软件和在线RSS阅读服务。

  根据2006年《中国Web2.0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上的数字,相对于离线RSS,更多的用户倾向于使用在线RSS。仅使用在线RSS服务的用户比例高达60.8%,仅使用离线RSS服务的用户比例为14.6%,前者是后者的4倍。

  离线RSS主要指的是一个客户端软件进行RSS阅读,我比较喜欢的是基于FireFox的Sage插件,基于IE的感觉好的还没找到,Google桌面自带的WEB剪辑也有RSS阅读功能,可惜没有opml导入导出功能,感觉功能不很完整。另外还有一些不错的专业RSS阅读软件,例如完全免费的中文版GreatNews等,功能也很不错,在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离线RSS优点是比较稳定,因为其直接与服务器上的数据同步,因此不会出现在线RSS常见的更新不同步的问题。但正因为直接连接远端服务器,所以带来了速度问题,比如访问MSN SPACE的FEED有时候速度就非常慢,有时候Blog站点偶尔Down了后也无法进行阅读。

  在线RSS阅读是使用一个专门服务网站进行在线RSS阅读,而不用客户端程序,目前主要有Google ReaderBloglines抓虾也值得一提。

  Google Reader是Google实验室的在线RSS阅读器,用起来很方便,支持SSL访问,速度快,不过没有中文版。

  Bloglines是一个国外的很成熟的在线RSS阅读,功能很完备,缺点是没有简体中文版本和访问速度慢,因为其在国外,速度速度慢的问题可能难以很好地解决。

  抓虾是离线RSS的新秀,初见其界面,不禁眼前一亮,好漂亮啊。抓虾的界面很是清爽,使用Ajax技术,速度也还挺快的,缺点是刚刚推出,可能还会有一些隐藏的BUG,其服务的稳定性也还是个未知数,不过还是推荐大家使用。

  在线RSS阅读器论功能其实和离线RSS阅读器差不多,但在线RSS阅读器可以很好的解决在多台电脑上同步RSS阅读信息的功能,也不用安装客户端软件,用起来显得方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