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6日星期四

搜狗输入法隐私事件

  摘要:通过robots.txt协议让搜索引擎不收录网站内容是行不通的,也无法用其屏蔽搜索引擎的爬虫,即使在robots.txt协议进行了设置,百度和Google还是会继续为网页建索引,并在搜索结果中显示,而仅仅不显示网页快照而已。因此搜狗输入法要通过robots.txt来防止搜索引擎抓取用户隐私信息的方法不可取。

  安全问题反馈平台乌云昨天通过新浪微博发布消息称,搜狗输入法存在可导致大量用户敏感信息泄漏的设计缺陷,用户发送的图片、声音等多媒体短信被搜索引擎抓取并泄露到网上,对此搜狗方面回应称,出现这一问题源于微软Bing等搜索引擎没有遵守禁止协议。而必应中国表示,必应搜索并未违反Robots.txt协议,公司一直遵守有序、健康、道德的市场行为规范。

  上述所谓的漏洞,出自搜狗手机输入法中的“多媒体输入”功能。借助这一去年5月发布的功能,用户之间能够分享图片、语音、文字等信息,而其原理就是将用户想要分享的信息,上传到搜狗服务器中,形成一个可以点击查看的链接。这使得搜狗手机输入法在普通短信中也可发送语音和图片的功能,好友接收到短信后即可收听语音和查看图片。

  在乌云的报告中指出,由于“不严谨造成信息被搜索引擎抓取”。并举例说以关键词“site:pinyin.cn”搜索,在微软Bing中能够得到3700条结果,在Google中能够得到1120条结果。

搜狗输入法隐私事件

搜狗输入法隐私事件

  搜狗认为,用户的“多媒体输入”信息泄漏,与搜索引擎没有遵守相关Robots.txt协议有关,并且指出重点问题出必应搜索引擎。

  而必应针对“搜狗输入法泄露用户隐私事件”相关报道的正式答复称,“必应搜索并未违反Robots.txt协议。作为一个面向全球市场的互联网产品,必应始终遵循有序、健康、道德的市场行为规范,积极推动负责的数字公民理念;以严谨的数字安全考虑,为人们提供可信赖的计算和网络体验。我们呼吁并一贯坚持向用户提供高度安全的互联网服务与产品。”

  微软必应声明的最后还提到,微软已经推出必应输入法等产品,赢得越来越多用户的关注与喜爱。

  对于“搜索引擎的Robots协议”,月光博客早先曾经有专门一篇文章进行过分析,通常认为,robots.txt文件告诉蜘蛛程序在服务器上什么文件是可以被查看的。然而,robots.txt协议并不是一个规范,而只是约定俗成的,通常搜索引擎会识别这个文件,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

  通常来说,只要有其他页链接到某个页面,搜索引擎就会对其进行索引,通过robots.txt协议让搜索引擎不收录网站内容是行不通的,也无法用其屏蔽搜索引擎的爬虫,搜索引擎最多就是不显示这个网页的快照而已,在搜索结果中依旧会显示其内容。例如,淘宝网目前就通过robots.txt来屏蔽百度爬虫,但百度依旧收录了淘宝网的内容,百度搜索“淘宝网”,第一个结果也是淘宝网首页地址,只是该页面没有网页快照。

  对于Google来说,使用robots也未必能阻止Google将网址编入索引,但有一种方法可以阻止网页的内容在Google网页索引中(即使有其他网站链接到该网页)出现,实现方法是将下面的一行加入到网页的header部分。

  <meta name="googlebot" content="noindex">

  由此可见,通过robots.txt协议让搜索引擎不收录网站内容是行不通的,也无法用其屏蔽搜索引擎的爬虫,即使在robots.txt协议进行了设置,百度和Google还是会继续为网页建索引,并在搜索结果中显示,因此搜狗输入法要通过robots.txt来防止搜索引擎抓取用户隐私信息的方法不可取。

  解决输入法泄露用户隐私的方法有不少,例如对用户生成的链接地址进行访问限制,例如只允许访问2次,或者链接只在24小时内生效,可以避免隐私信息的大规模泄漏,要想彻底避免隐私的泄漏,就要使用身份验证机制,例如在发送短信时附带一个校验码,打开链接时输入校验码才能查看内容。

  总而言之,用户使用这种“多媒体输入”功能发送短信的时候,可能以为这和普通短信是一样的,并不知道发送的信息可能会泄漏给第三方,因此开发商对这样的隐私漏洞需要谨慎处理,认真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切不可仅用Robots协议来敷衍了事。

2013年6月5日星期三

Evernote实施三种安全保护功能

  网络笔记本服务Evernote日前宣布,为了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已推出三种安全机制来保护用户账户,即两步验证登录(Two-Step Verification)、笔记访问记录及应用程序授权三项。今年三月份,Evernote曾遭到了黑客的攻击,用户名、用户邮箱地址以及加密后的密码被黑客窃取,对此,Evernote发布的这三项安全保护功能用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我在Evernote被攻击后,曾经建议Evernote采用Google两步验证(Google Authenticator)的方法来提高登录安全性,Google的这个两步验证密码系统是开源的动态密码(Dynamic Password),提供接口可供调用,用户可以把自己的帐号和手机动态密码绑定,用户使用静态密码登录后,还需要验证一次性动态密码,只要手机不丢的话,黑客就无法访问用户Evernote上的内容。早先Dropbox被黑客攻击后,就升级了系统支持Google Authenticator两步验证,这次Evernote也采取了这种两步验证的登录机制,为了简化操作,Evernote只会在第一次使用新设备登陆Evernote时才需要验证。不过目前双步骤验证机制只有付费用户(专业版用户和企业用户)才能够使用。我希望Evernote能在未来对所有用户都开放两步验证功能。

Evernote实施三种安全保护功能

  除了上述的双步骤验证机制外,Evernote还提供了应用程序授权,用户可从该名单中查看到已经授权的应用程序最近一次登陆时间,并且用户也可以在名单中移出已经授权的程序,这些程序将在下一次访问时被要求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另外,笔记访问记录则可以让用户查看到过去三十天内,访问过用户帐户的所有记录,其中包括访问时所使用的印象笔记平台、地理位置和IP地址等。

  以下是Evernote的官方博客通知全文:

  印象笔记三大安全保护新功能

  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是印象笔记的头等大事。今天,我们正式向大家宣布三个印象笔记安全保护新功能:应用程序授权、笔记访问记录、两步验证登录。

  应用程序授权

  随时随地打开印象笔记,直接记录灵感,快速完成各项事宜,是印象笔记一直努力为大家做到的。因此,无论在电脑、手机或平板上,打开应用时,可以选择无需登录,以确保更快完成一切。

  随着使用印象笔记的时间积累,保存的重要内容和信息也越来越多,当电脑、手机或平板遗失,虽然你完全可以在新的设备上重新同步获取所有数据,但如果遗失设备没有设置开机密码,其上的印象笔记可能被他人访问。而现在,我们新增了“应用程序授权”功能,任何时候,你都可以通过印象笔记网页版设置页面中的应用程序授权,撤销任意设备上的任意印象笔记应用访问权限。在网页版撤销应用程序授权后,下次打开应用,将要求输入密码。

  笔记访问记录

  在印象笔记,存在印象笔记中的数据永远是用户自己的。在我们全新添加的“笔记访问记录”中,可以看到过去三十天内,访问过你帐户的所有记录。其中包括访问时所使用的印象笔记平台、地理位置和IP地址等。任何时候,当你怀疑自己的帐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访问,都可以在这里进行查看和确认,以便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查看笔记访问记录,非常简单,只需要登录印象笔记网页版,在设置页面的笔记访问记录中,即可随时查看。

  两步验证登录

  为了更进一步保护你的帐户安全,我们添加了目前非常强大的帐户保护新功能——两步验证(Two-Step Verification),在登录你的印象笔记帐户时,多一步保护操作。

  目前,只有印象笔记高级帐户和企业用户可以使用两步验证功能。

  设置两步验证后,任何需要你提供用户名和密码的时候,比如登录印象笔记网页版,或者在新设备上安装并登录印象笔记帐户时,都需要同时提供一个验证码,这个验证码可以是通过短信发送到你手机的、使用Google验证器应用生成的,或者是设置过程中要求你打印出来的备用安全码(在无法使用手机时使用)。

  两步验证为可选功能,可以随时开启或禁用。

  设置两步验证,只需前往登录印象笔记网页版,在安全设置中启用,并根据步骤设置即可。特别提示,请认真按照提示步骤进行设置,以防当你无法访问自己的手机,也无法使用你所设置的备用方案时永远锁定帐户,无法访问。

2013年6月4日星期二

网站备案,生存或毁灭

  今天收到美味书签的一封邮件,说他们近期接到通知,由于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他们的两个域名均无法备案,按照规定必须关闭本站,因此只得推出一个新的网络书签服务,原有用户可以迁移过去。

  资深互联网用户都不会忘记Delicious这款产品,由YouTube联合创始人查德·赫尔利(Chad Hurley)和陈士骏(Steve Chen)创办的AVOS公司从雅虎手中收购Delicious,之后AVOS的中国团队发布了中文版“美味书签”服务。

  “美味书签”是个社会化网络书签服务,一个书签网站都无法通过备案,这就是中国网络真实的现状。

美味书签关站

  我知道,倒霉的其实并不止美味书签这个的工具网站,现在个人博客备案也非常困难了,很多都要企业才能备案,不能以个人的身份备案,好了,我就写个博客还要先开个公司,刻个公章,然后才能备案,这算什么道理。

  备案是通过各省的通信管理局进行审核,而各省通信管理局的备案要求也千奇百怪;有些不让个人用户备案,必须要企业用户才能备案,有些要你必须关站才能备案,而且一审核就是一个月,期间都不能开站,还不一定能审核通过;有些要站长站在指定的幕布下拍照,就想美剧里囚犯入狱时拍照一样,留下案底,你要想开个网站,就必须接受这样的人格侮辱。

备案拍照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也是一样,多少国际知名的科技公司,无论在国际上多么牛B,进入中国后,要么就是低头屈服,要么就是被迫出走,你出去之后,就是一堵高墙伺候,对于这些互联网企业来说,生存或毁灭,这是个问题。

  不过我相信,黑夜终将过去,黎明必定来临。

2013年6月3日星期一

今年的WWDC,真的很难说

  去年苹果发iPhone 5时候,笔者曾经半开玩笑地说道,由于受到乔布斯的干预,导致原计划在前年六月发布的第五代iPhone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屏幕尺寸更大之类的)而不能发布出来(因为乔布斯不愿意),然后iPhone的发布就延到了十月份,用了与iPhone 4几乎一样的外观外加一个半生不熟的siri的iPhone 4S来愚弄大众。当乔布斯在iPhone 4S发布后的第二天光荣牺牲之后,iPhone开发团队的人一定会很高兴,因为乔布斯死了,他们被乔布斯否决的,有更大屏幕的iPhone 5设计就可以在明年正式发布,并且明年也不用再费心费力再设计一部新手机了。

  那么,今年呢?

  不得不说,乔布斯自从死后,似乎一直像是扯线木偶一样牵着苹果——当然被扯着的还有现任CEO,蒂姆·库克。乔布斯在死前,必然给苹果和库克今后几年的设计和发展定了一个大致的路线,也想必,库克正在执行着乔布斯定下来的这条路线。尽管不少人都说最近苹果发出来的新产品很有可能都是乔布斯一手设计留着以后让库克发布的,不过乔布斯在死时的眼光也充其量不过未来十年,再往后的话,就算是上帝也很难对当前这复杂的局势做出一个很明确的判断。无论乔布斯给库克,还有将来的苹果留下了多少个还未发布的产品,总有一天那些产品也是会发布完的,扯着库克的那些线也迟早会断掉的。  

   乔布斯死后、乔布斯留给苹果的那些东西也被苹果发布光之后,苹果势必会做出一些“去乔布斯化”的行动。比如说可能会在这次WWDC上发布的iOS 7可能会出现的扁平化设计就是公众和媒体猜测的要点。再比如说,《史蒂夫·乔布斯传》中提到,乔布斯讨厌一切“安卓化”的东西。并且在书中明确提到了“讨厌更大的屏幕”,如果这样,那么是不是苹果自从iPhone 5开始,就已经开始了“去乔布斯化”的行动呢?或者乔布斯在死前已经明确提出了“iPhone可以有更大的屏幕”这一说法然后苹果照着执行呢?这都很不好说!在这次WWDC、还有秋季新品发布会和明年的MacWorld,苹果极有可能守旧,也很有可能发布更多的“去乔布斯化”产品。苹果已经发布了更小屏幕的iPad,更大屏幕的iPhone,还有什么是发布不出来的呢?  

  那么笔者认为苹果在这次WWDC或者秋季新品发布会可能会发布什么呢?

  • iOS 7:苹果每年新发布一个iOS系统已经成为了惯例。相信今年的苹果也不会例外。并且这次更新有可能带来的就不只是功能上的更新,而是整个UI层面的更新。很有可能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 下一代OS X:这个可能性不是很大——尽管苹果已经连续两年推出了Lion和Mountion Lion,但是今年有可能不会发布更新的系统。如果要发布,甚至也有可能会出现“OS XI”。尤其是当乔布斯去世并且苹果正在“去乔布斯化”的时候。
  • iPad Mini:苹果有比较有可能会在今年秋天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下一代iPad Mini。有可能会有屏幕分辨率上的提升(但是笔者个人认为几率不会很大。因为苹果可能不能在这么小的屏幕上做出全尺寸iPad的分辨率;也不太会允许在iPad产品线上出现第三个分辨率),还有性能。
  • iPod 产品线:iPod shuffle和iPod classic都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关于iPod 产品线的更新,见笔者的另一篇博文:iPod,敢问路在何方?
  • Mac Pro:同理。苹果不大可能会允许一个产品这么长时间不更新。
  • 苹果的电视产品:外界关于这个电视的猜测已经很多了。不过笔者个人认为登陆中国大陆市场不大可能。因为在其他国家(如美国)都有iTunes Store的支撑,能够使得用户把苹果的电视产品作为消费iTunes Store内容的跳板。
  • 苹果的可穿戴式产品:Google发布了Google Glass,苹果会不会也很眼馋呢?笔者认为苹果短时间内退出可穿戴式设备的可能性并不高。  

  留意一下各大科技公司从创立之初到如今所经过的发展历程,也不难发现一个特点:几乎每个公司都有辉煌的时候,也有堕落的时候。比如苹果:自从Apple IIMacintosh的发布让它火了一把之后一直到乔布斯离开苹果转而创建NeXT时,是苹果的第一个辉煌时期;在此之后到乔布斯回归是第一个低谷期;最后等到了iPod发布开始是第二个辉煌期。现在还很难断定苹果第二次辉煌期的高峰还到没到,或者苹果已经开始从第二个辉煌走向第二个低谷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公司貌似都遵循着这一个特点:再比如说微软。苹果最堕落的时候恰恰是微软PC大战赢的时候,现在的微软却又被苹果挤得没地方。诺基亚、黑莓已经过了第一个高峰期,正在第一个低谷;Google自从创建之初一直到现在仍然在向第一个高峰挺进。  

  第二次失去乔布斯后,苹果再次走低几乎是不变的规律。现在苹果唯一能做的是,不要让自己跌的太惨,或者只是轻轻跌一跌,然后继续走向第三个高峰。

  还有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一个评论家或者分析师能把一家公司的心思猜的如此透彻。如果你真的很想知道苹果下一步会做出什么举动,那么不要问分析师,你可以打个电话问蒂姆·库克。如果他愿意,相信他会告诉你。  

  来源:读者投稿,作者: techyan,原文链接

iPod,敢问路在何方?

  在乔布斯冒出了“计算机将成为数字中枢”的这个设想时,首先随着火线(Fire Wire)技术出现的就是能够编辑通过火线从摄像机传输到电脑的音频和视频文件的软件。在苹果试图找到Adobe谈判无果后,苹果自家的iMovie、GarageBand等一系列的iLife软件也就是被这么逼出来的。之后不久,乔布斯意识到“音乐”将是整个数字中枢链条中不可分割的一环,又创造出iTunes。iTunes创造不就,iPod便成为了一个方便用户去收听iTunes音乐的播放设备。

  起初只是苹果“数据中枢”战略中为了让用户能能够更方便收听iTunes曲目的一个附加设备,但是苹果万万没有想到,iPod这款设备不仅仅让公司从Apple Computer Inc.,中去掉了“Computer”一词,还让苹果转变成了世界上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

  当iPod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可谓亮瞎了全世界人民的钛合金狗眼。一个可以承载1000首音乐的5GB硬盘;一块能播放1000首歌曲的电池;并不昂贵的售价和能在10分钟内传输1000首歌的火线端口。还有一个在当时看来可以相媲美multi-touch的滚轮。

 iPod

  但iPod的辉煌势必不会持续太久。iPod发布后的四五年里,越来越多的手机开始配备了音乐播放器的功能,这也使得很多原先的iPod用户不愿意再次购买iPod来做自己手机本能做到的事。iPhone里也有iPod的功能,甚至还能做当时iPod根本不可能做到的触控操作而不用滚轮。很少有人需要iPod的大容量等特殊功能。iPod能做到的iPhone也能做到,容量对于用户来说已经绝对够用了,iPhone还能触控,用户完全没有必要双重投资再买一个设备。在手机这个强敌的压迫下,iPod开始不得不走下坡路了。

   iPhone彻底的宣告了iPod时代的终结。

  但是,如今的苹果却没有彻底放弃iPod。

  现在的iPod产品线有这样几款产品:

   iPod classic:作为iPod产品线中资历最老的产品,iPod classic的销量反而是最惨的。因为现在的用户有了更多的播放器、更多的iPod款式供选择,iPod classic的用户群体不断缩小,最后仅限于两种人,一种是音乐视频多到64GB的iPod touch都装不下或者不愿意买iPod touch音乐却相当多的;一种就是专业的DJ之类的专业人士或者对音质有较高要求的。很显然音频视频多到将近60GB的人不多,专业人士更少。现在的iPod已经不是开始的5GB了,iPod classic所主打的160GB大容量对于多数人来说没有那么必要。现在的iPod classic急切需要另辟蹊径来找到自己的出路。不是第六代iPod nano一样去掉滚轮转向multi-touch,也不是第七代iPod nano的蓝牙。因为现在在全部的苹果设备中,需要更大容量的不是iPod classic一个。它本身的屏幕就让人没有用它看视频的欲望,音乐又塞不满160GB的恐怖容量,何尝不尝试让其能够与iPad等其它产品连接,就像Airplay一样让iPad成为放映视频的荧幕呢?我认为iPod classic可能会于近期发布更新。无论是大是小。否则苹果也有可能放弃掉这一产品。如果苹果还像去掉iPod nano的滚轮一样去掉iPod classic的滚轮,那么这个像极了iPod touch的iPod classic势必会被放弃。

   iPod shuffle:这样一个没有屏幕却只有一个滚不了的滚轮的iPod,现在受到很多学生的喜爱。前卫的造型、娇小的体积、还有一个小夹子,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款苹果的设备。学生党购买iPod shuffle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是一款苹果的音乐播放器。大多这类人都不在意容量多少,因为流行歌曲就那些,买来了也装不满。它想必也是iPod产品线中最不愁销路的一个。

   iPod nano:起初,苹果研发iPod mini时,乔布斯还在迟疑,人们凭什么要花上与iPod(classic)同样的价钱,却来买更少的容量?乔布斯不理解那些运动爱好者的苦处。随之而来的iPod nano取代了iPod mini的位置,但没变的是便携性。iPod shuffle的出现才开始影响iPod nano的销量。尤其是第三代iPod shuffle开始背部有一个夹子,这也就使得iPod shuffle便携性大大提升。能够让运动者停留砸iPod nano的主要原因除了屏幕就是没有屏幕的iPod shuffle永远也用不了的Nike+iPod功能,和一些预算充足或者iPod shuffle容量不够的人。由于夹子导致的iPod nano销量下滑也引起了苹果的注意,于是乎就出现了后面也带上了夹子并且把原来第四代iPod shuffle滚不了的滚轮的位置换成了一块屏幕。后面也有一个夹子。乔布斯在发布会上说,我们把第五代长条设计的iPod nano去掉了滚轮,换上了multi-touch触摸屏,然后才出来的第六代。我不太赞成这种设计。iPod nano的设计一直开始就在不断的改来改去。第一代只是为了取代iPod mini,第二代加了一堆颜色进去,第三代又变成了小矮子,第四第五代又恢复成瘦瘦高高的样子,第六代又开始cosplay iPod shuffle。苹果的手中,iPod nano就像一坨橡皮泥一样,可以随便的改来改去,反正方便携带,有屏幕就成。第七代的iPod nano不为是一个失败的设计。不仅仅包围被指cosplay Lumia系列,本来第六代就已经证明的,“触摸设备不需要Home键也可以使用”,而第七代却又加上了一个Home键来挤占屏幕空间。

   iPod touch:有很多人认为iPod产品线中第一个死掉的就是它。现在有了iPad mini,也不过才刚刚比第五代iPod touch贵上200块大洋而已,苹果很可能会停止对iPod touch系列的更新。但我认为不一定。iPod touch在整个iOS设备中的位置很有意思。它好像iPhone,但是却不能够使用运营商提供的服务。苹果起初是想把iPod touch定位成一个方便于携带的,也能够有multi-touch功能的视频播放设备而已。但是之后随着iPhone OS中App Store的加入,iPod touch的角色也开始发生转变。从开始近乎于单纯的能用multi-touch界面的播放设备变成了一台小游戏机。苹果声称它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便携式游戏设备,甚至好过PSP。苹果直到第四代才加入了摄像机这一功能,也自从这时iPod touch的身份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苹果之所以称之为“iPod”,我想原因还是由于当时的iPhone没有App Store,去掉电话和数据连接功能,除了能浏览网页外也就剩下了听音乐、看视频、看照片等几项功能而已,刚好跟当时的iPod功能差不多。“touch”只不过是在描述能够使用multi-touch功能而已。当时的苹果也不可能为了这么一款陪衬的设备另开一个产品线,有没有电话功能,所以又不能归到iPhone里面,也就理所应当的放在了iPod里面。

  如今的iPod touch一是成为用户购买iPhone的垫脚石,能够使得预算不足顾客在购买了iPod touch之后需要换手机的情况下更能想到iPhone,二是可以促使有自己心仪手机的顾客为了体验iOS再掏钱购买。尽管现在有了iPad mini这个搅局的,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苹果要砍掉iPod touch,可能只会降低它在iOS设备中的比重。相较iPod产品线中其它的产品来讲,iPod touch的风险反而是最小的。

  整个iPod中还有一个非常值得讲的部分。这也就是滚轮,被称作click wheel,它的前身被称为circle wheel,也就是机械式滚轮。这是在2001年触摸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苹果想出来的“能够操控1000首歌曲”的解决方案。但是现在iPod产品线中,还在使用滚轮的产品只有iPod classic一个。如果把它的滚轮放弃掉,那么就意味着又多出来一个iPod touch。如果它需要更新,那么要不然不去掉滚轮,要么就会从整个iPod产品线中去掉。

  把手指轻轻地放在滚轮上面,然后绕着这个滚轮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拂动,以此来选择项目。这是一个极具革命性的创意。我认为苹果并不应该放弃掉iPod nano的滚轮。这似乎成为了一个传统。更何况,在一个2.2英寸的屏幕上仅仅能勉强挤下两个手指,居然还要去用multi-touch。在如此之小并且只能更长不能更宽的屏幕上相较之下还是用滚轮要来得好。

  那么iPod的未来又会如何?以现在的趋势看来,甚至都不能排除iPod系列正式退役的可能。现在很少有人真正的需要一个只能放音乐并且其它什么都不能干的东西。哪怕加入了视频和相簿功能,也不能够加大潜在的用户群体。因为这些功能iPod能做的,手机照样也能做,平板照样也能做。很少有人愿意再花一份钱去买一个这样自己根本不大需要并且其他设备都可以满足的东西。iPod肯定会走向没落的。在现在,这是理所当然的、不可避免的。希望让iPod发挥余热,要开发另外的功能。

  总是有人诅咒iPad mini卖得贵,其它的Android平板和类似于Kindle之类的卖的便宜。说这样的话不无道理。因为苹果和亚马逊本身赚钱的方式就不一样。这就好比一个应用市场里,总有一些免费的游戏,下载下来后才发现里面几乎干什么都要内购;另一些游戏则在开始收费很高,里面没有内购;还有一些收费不过价格合理,里面有一些内购。这就是这三者赚钱方式的区别。苹果属于最后者。Google和亚马逊敢于把自己的产品于造价出售,是为了让用户去购买其中的电子书或者应用。拿Kindle举例子,买来之后自然要下载电子书。电子书自然是要买亚马逊自己的,钱自然也都是自己的。这就不同于苹果三七分成的方式。苹果是靠着硬件赚钱,自己的App Store是为了让别人去买自己的硬件。Google是把设备相当于白给用户,然后考自己卖的电子书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赚钱。

  苹果为什么不试试像Google和亚马逊一样把iPod以高出成本价一些的价格出售,然后靠着iTunes Store中的内容赚钱呢?对,iPhone和iPad也可以下载,但是有些地方用iPod要比iPhone或者iPad好得多得多。比如家长给孩子买电子产品。首选很有可能就是iPod。如果这时候再在iTunes Store里销售一些教材的磁带(翻录过来的音频)等方法,并不是不可能使得iPod再现辉煌。尽管我承认在中国做到这些购买正版的行为很难。

  iPod现在需要一些更好的主意,产品线内的每一款产品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案。iPod作为一款功能和价格上都很受限制的产品,它的未来会怎样,还是等苹果告诉我们吧。

  作者:techyan,原文链接

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的UI设计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智能手机的兴起与普及,俨然为世界打开了一个新的媒介平台,数以万计的企业进入移动领域,在新兴媒介上对于企业的品牌传播属于企业品牌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智能手机与智能手机软件应用以及新媒介下的品牌传播现状,探讨智能手机应用UI设计在品牌传播中的重要性与方向,为企业进入移动领域提供可行性参考。

  一、研究的背景

  (一)智能手机的现状

  自从美国苹果公司(简称)的iOS系统(苹果手机操作系统)风靡与美国谷歌公司(简称)的Android(安卓手机操作系统)系统诞生,标志着世界正式进入移动时代,海量的移动端人群,低门槛的应用开发费用,数以万计的企业由此进入移动设备领域。

  自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风靡,操作系统的统一意味着可以大大减少为了开发适应不同移动设备型号所需的各种资金资源,不断有各式各样的大小企业开始进入移动领域。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有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而移动应用的存在则作为一个新的传播媒介,可以使品牌传播的多元性更加突出,尤其是移动应用的易传播性、富媒体性、高交互性,这些特殊属性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中很多不足,这其中影响力不容小视。

尼尔森2013移动消费者报告

尼尔森2013移动消费者报告

  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发布的《2013移动消费者报告》所示,中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超过美国和英国,达到惊人的66%普及率,并随着iOS(苹果手机操作系统)与Android(安卓手机操作系统)的崛起,智能手机业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智能手机应用软件UI设计的现状

  UI是User Interface的简称,中文译为用户界面,UI设计一般是指针对软件的人机交互、体验、视觉等的完整设计。目前在国内,UI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词语, 这是因为国内对UI设计的范畴大多还停留在美工的概念中,这种情况是在以前由于许多手机厂商还是以技术为主导,更注重通话质量、电量、待机时长等硬件参数,在开拓市场中,追求大而全的手机配置硬件等则成为厂商获取消费者亲睐的主要策略之一,UI设计往往并不受到重视。随着市场逐渐趋向繁荣,竞争加剧,而且科技发展至今已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技术往往已经不是决定产品的最主要因素,于是厂商开始将产品的外观、易用性、用户体验、人性化、UI界面等等作为新的卖点来吸引消费者。

  软件UI(界面)是人们与机器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媒介,如何完成更自然更简单高效的人机交流,则是软件UI(界面)设计存在的意义与研究方向。

  近些年来,智能手机分辨率和硬件性能的不断提高,更美观体验更好的人机交互UI界面诞生则成为了可能。

  各大本地互联网企业争先恐后的涌入移动互联网行业,给我们带来了缤纷多彩的新科技般体验,像手机逛网店、社交、游戏、订电影票等等这些体验在以前的SP服务商大行其道的年代是不可想像的,逐步完善的3G网络以及正在试点的4G的到来,为富媒体的移动互联网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动力源泉。

  (三)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在品牌传播中的应用与发展

  作为一个企业,其中的品牌传播是企业运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移动设备这个新兴的领域,如何利用掌握的资源统一品牌形象,促进市场销售,这是人们必须探索研究的领域。

  传统上的品牌传播,以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别的整体下,选择广告、公关、营销策划、人际等传播方式,将品牌推广出去,促进市场销售。企业如需进入大众的视野,唯一的途径是通过传播媒介,如果少了传播这一方式,那么消费受众群体将无从对品牌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由于智能手机有着巨大的用户群基础,智能手机平台在今时今日成为了各大企业争夺的战场,如何在这个新的媒体平台建立品牌形象,如何更好的维系自身品牌和口碑,则成为了每个企业必经的难题。

  像纸媒在21世纪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传统企业也嗅到了变革的气息,大举进入互联网甚至催生了一个巨大的网站建设市场,数以万计的企业纷纷在这个时代来临后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网站,而电商巨头的崛起,则用事实来证明互联网威力的巨大。

  在2011年的“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100强”中,就已经有91%品牌都拥有了自己的APP,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电子类品牌,紧跟其后是汽车类、商业服务类、金融服务类,如今越来越多的品牌通过创建APP应用来强化品牌故事,根据易传媒在2012年三月份所做的基于7000用户参与的调研报告显示,愿意通过品牌APP来了解品牌的用户已经超过了30%,在智能手机用户中,下载过品牌APP的比例高达80%,其中超过了20%的用户下载了10个以上的品牌APP,对于餐饮、数码、服饰美容类的APP则最受用户欢迎。

  智能手机具有很多其他媒介所不具备的特性,例如各种传感器、地理位置、强交互的内容、碎片化的广告展示等等,使得品牌可以突破以往的媒介限制,创造出更丰富的定制化品牌信息,例如基于用户的习惯向特定的用户群推送内容等等。

  二、研究的方法

  应用的UI设计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一个视觉、交互、体验良好流畅的UI可以加强品牌的形象和识别性,并向用户“洗脑”般传输品牌的各种故事和文化,一方面一个体验糟糕的UI设计不仅使用户无法沉浸在应用内,而且还会造成用户对该应用造成厌恶感并扩大牵连到品牌本身,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对用户造成了负面的印象。

  (一)启动图标对于品牌应用UI设计的重要性与方向

  一个应用UI应是一个品牌元素的凝聚集合,并在有限的条件限制范围内最大化展示品牌,应用UI对用户影响最强烈的有几个地方:

iPhone

图2.1.1

  如图2.1.1所示,启动图标是应用的主要入口,通常占据了手机桌面的众多APP中的一个位置,其地位不亚于企业的LOGO,但与企业LOGO相比更加复杂,细节更多。它能为用户传达出应用的特征与属性,给用户或带来或强化对品牌的第一印象。

  抛开品牌文化,从功能上来说,以iphone智能手机来说,平均每屏可以摆16个启动图标,一般人会有3、4屏,启动图标提供一个作为引导用户与应用“接触”的作用,较高的识别性有助于应用从整个屏幕中“跳出”,因此不乏很多应用使用品牌名称作为图标的设计元素。

  图标的设计,应该遵从色彩、形状、文化几个方面入手,在满足高识别性的前提下,融入品牌元素,将图标与品牌紧紧的绑在一起。

  (二)启动画面对于品牌应用UI设计的重要性与方向

启动画面对于品牌应用UI设计的重要性与方向

图2.2.1

  如图2.2.1所示,在用户点击启动图标到完全打开应用过程中显示了一张图片,这个图片覆盖整个屏幕,这是除了主程序图标外第二个用来展示品牌的重要阵地,全屏的画面展示,给品牌故事的讲述留下了很多空间,一个良好的宣传设计,不仅能灌输品牌的理念和故事,还可以加深对用户对该品牌的认同感,随着应用的版本更新,这个画面可以按品牌的步伐来替换不同的画面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品牌活动、品牌历史、品牌故事等等。

  (三)应用首页对于品牌应用UI设计的重要性与方向

应用首页对于品牌应用UI设计的重要性与方向

图2.3.1

  如图2.3.1所示,一个智能手机软件应用的首页就和品牌网站类似,分为头部、内容区、底部栏,起到应用的连接点(导航),通过首页可以链接至各个分页。

  一个完整的首页的设计包括广告图、导航、品牌各内容等,按照品牌的特征与需求,定义画面中各个元素的风格和视觉效果,合理的首页布局和交互设计可以给用户带来便利。

  三、结语

  一个企业移动应用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直接影响了其品牌在传播受众中的印象。企业移动应用主要由简易性、一致性、美观性等因素构成,而其中应用UI界面设计的则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例,一个良好的UI界面设计,不仅会出色的完成企业品牌的传播,还会带给终端用户愉悦的使用观感,这对塑造一个企业品牌力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营销推广机会。

  参考文献

  [1](美)赛门铁克,2012移动应用现状调查[R],2012.09

  [2](英)Interbrand,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100强[R],2012

  [3]陈刚,创意传播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01

  [4](美)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05

  [5](美)迈克尔·塞勒,移动浪潮[M].中信出版社,2013.01

  作者:Welkin;原文链接

为什么SEO人不再称自己为SEO

  随着搜索引擎算法一次又一次的更新和日趋完善,大部分SEO都在怀疑SEO是否还有前途,SEO是否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未来SEO人员的发展方向在何方;而且越来越多的SEO前辈们也纷纷转型,他们不再称自己为SEOer,而更多去从事覆盖面/影响力更广泛的职业,比如online marketing strategy ,产品经理,网站运营,品牌推广,内容营销,创意广告,social marketing等等。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SEO界如此动荡,人心惶惶,我们SEO人应该依旧固守阵地,而是突破自己往更广泛的网络营销领域去发展呢?其实对于曾经的我来说,我的目标是让自己成为行业的SEO专家,专注于SEO领域做精做细,因为我相信术业有专攻,只有把某个领域的知识研究到极致,才能成为真正的“专”家。但最近,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当然这也是基于很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我看到了更广阔的蓝海,我觉得现在的SEO人,不应再称自己为SEOer,我们应该突破自己,往网络营销领域去发展。WHY?接下来就与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1、SEO的游戏规则在改变

  早期的SEO,特别是98年之前,以雅虎为代表的第一代搜索引擎出现中文互联网的时候,那个时候其实并不存在真正所谓的SEO技术,搜索引擎对于页面排序的评判准则也是相对无序和模糊的,优化者往往只需要修改一下title,叠加几个关键词可能就能获得很好的排名;

  当然98年是个分割线,98年之后相继出现了百度和谷歌,他们改变了搜索的格局,也对互联网页面的排序提出了相对高层次的要求,网站不仅仅要做好TDK,也要顾忌内容相关性,站内结构,站外链接建设等,在那个时候在渐渐出现了一些民间SEOer或者个人站长。他们每天的工作更多的是更新自己的网站内容,外围去发布外链,做好站内的一些优化工作(URL\H标签,sitemap等等,内链),关键词排名和流量很快就上来了,因为那个时候的百度和谷歌去评判页面的排名因素相对较少,而且竞争也不激烈,而且效果尚可,少数能坚持的SEOer利用那段时期也挣了不少钱,靠一个小说站、游戏站、图片下载站、甚至天气预报站赚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收入;那个时候的SEO人被捧上神坛,早期获得SEO知识的所谓的大师们也因此成为百万、千万富翁,他们的技术,广为流传,一直到今天,仍然有非常多的SEO人在做着最早那批SEO人做的事情。

  但是2010年又是一个分割线,2010年流行微博,而搜索引擎的排名算法已经不仅仅只是围绕在,tdk,站内优化,站外优化上,更多的还会往social端转移,而且除了Social的因素,还有比如用户行为数据,cro,产品运营,社区建设,用户参与度,品牌营销,email营销也纷纷加入到排名算法之中,这就等于让搜索引擎排序变得非常复杂,而且涉及到整个网络营销领域。如果我们仍然把自己定义为传统意义上的SEO,依旧做着tdk,站内优化,链接建设这些事情,我想已经非常更不上这个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步伐,如果SEO不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和执行SEO,那么网站优化一定会遇上瓶颈,走向死胡同。

  2、别人看待SEO人的观念已根深蒂固

  如果用几个形容词去形容做SEO的人,我想逃不过,发外链,伪原创,抄袭,Spammer,苦逼。当你向别人说明你是SEOer的时候,你总能听到这些问题:哦,你们就是在论坛发广告的人吗?哦,你们就是在博客留下垃圾评论的人;你们制造了大量的互联网垃圾;你们和百度的关系是什么?百度是如何看待你们的存在?其实我不想辩解说我没有做过这些事情,其实对于从事SEO的人来说,我不敢说100%,但至少90%以上的人都做过这些事情,导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包括现在和有限的未来),别人对SEO的理解就是这样子的。虽然你知道现在的SEO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SEO的思维和传统的SEO做法已经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你很难去说服这些人对于SEO根深蒂固的看法,况且现在仍然有很多SEO人在做这些事情。

  所以,如果你再称自己是SEO,你就等于陷入了和spammer同流合污的境地,因为SEO的名声已经被弄臭了,我知道你认为的SEO和他们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只有你自己知道,仅此而已,别人不会理解你的。而且,你不可能每见到一个人就和他解释一次我的SEO观点和理念与传统SEO有多大的区别。

  3、SEO会限制自己的影响力

  在甲方做SEO的人可能深有体会,因为SEO会牵扯到更多部门协调配合,这个时候可能会换来很多人的不理解,你是一个SEOer,你应该做好SEO的工作,为何要设计做事情?为何要技术,为何要调动产品部门?为何甚至要线下部门去配合你?其实大部分人对SEO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关键词排名,tdk,外链,内容层面上,如果你要调动很多部门去配合你这个SEO,这显然不是太可行。因为他们不知道,好的SEO离不开1、2、3。。。(此处省略1000字。)

  其实,从当前的搜索引擎算法趋势来看,所有与online marketing有关的工作,其实都会去影响SEO。所以,我们不能再称自己为SEO,我们应该往online marketing的方向去发展自己,而SEO只是online marketing的一个渠道。

  因为只有站的更高,才能去调用更多的资源去更好的影响和执行SEO。另外,如果你去和一个企业做SEO顾问,那么服务费可能不会超过1000元左右/小时,如果是站在online marketing的角度、站在企业品牌策划的角度去做顾问、去做咨询,可能就是10K/小时,wow。

  当然这是题外话,其实最终我还是希望我们SEO人应该要有改变精神,需要理解并且适应目前的变化,把自己的视角放大,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影响力,站在更高层面去影响和执行SEO,这个才是真正的SEO,哦不,请不要再称自己是SEO。

  作者: Fimen;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