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7日星期四

Android是个好系统

  仅凭一个Android,Google完全有资格领好人卡。因为Android开源,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做各种“美化”、“定制”、“深度定制”。而Google对这些行为不能抗议、强烈谴责、严正交涉,只能不满和深表遗憾。

  对于Android在中国的情况,Williamlong认为:

  @williamlong: 对于互联网公司做手机,我会鄙视那些所谓“深度定制”而实际是删除谷歌帐号的那些平台,这不是国家政策方面的问题,谷歌应用删除了无所谓,用户可以自己安装,但是将谷歌帐号删除掉之后,用户只有通过刷机等复杂操作才能安装谷歌应用商店和其他谷歌应用,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种恶意绑架行为。

  然而大多数中国Androidr不这么想。身边的人很少用Google的服务,一是长久以来对Google没印象,甚至是因为用了Android才知道有Google这个公司;二是Google的服务在中国并不好用,因为Google有“互联网的至高荣誉——GFW认证”。Google的服务在中国也有不少替代品,而且做得相当符合国人口味。   

  比如以下场景可以经常见到:

  Gmail

  Gmail是什么?是邮箱吗?哦,我有QQ/Sina/网易邮箱,而且不在手机上用,太费流量。

  或者

  邮箱啊,我只在注册用户时用一下,从公共邮箱下课件什么的,其他很少用邮箱的。

  联系人

  不用QQ通讯录吗?超好用的!

  Gtalk

  Gtalk是什么啊?有人用吗?QQ多好用,用的人也多,微信也超好的,飞信还能发免费短信呢!

  Google地图

  百度地图也很好啊,凯立德定位特快

  Android Market/Google Play

  不是安卓市场?国内那么多市场呢,豌豆荚还能搜索那些市场,超好用的。

  用Android的未必是谷粉,只是因为Android是除了iPhone以外最火的手机而选Android的不在少数。而且各个搞Android开发的中国公司都在极力的搞本地化、去Google化。当然他们做的都很好,以至于不少Androidr都不用Google的服务而用更符合国情的国产应用。对这些Androidr来说,Google应用、Google账户几乎不会用到。去Google化的同时小动一下手脚也不会有太大反响。所以说国内Androidr一般直接无视这种“恶意绑架”,“随你便,反正没我事”。

  开源与流行

  Android是开源的。而开源只是流行的因素之一。在一般人眼里开源是免费的“雅称”。在iPhone与Android之前,在那个还用笔戳屏的年代,就已经有了搭载开源的Linux的智能手机,但是用Linux手机的人少之甚少。因为Linux没人管,硬件商也只是借来一用。与WindowsMobile不相上下的复杂操作,又缺少M$对WM那样的支持与宣传。Linux自然用的人少。虽然Linux开源,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编写软件,但普通人毕竟不是程序员。免费又怎样,用户只是想拿来就用,所以付费也可以。而Ubuntu和Android这样的开源货会火起来,我觉得完全是因为Canonical和Google的支持与宣传。Canonical和Google的“支持”大概是让Ubuntu和Android越来越傻瓜化。智能产品做的越傻瓜用户越多,真是讽刺呢。

  由于Android开源,则会产生各种第三方固件。这样使Android有了可以在各种设备上运行的条件。因为Android开源,各硬件商就能借来一用。比起价格昂贵、高高在上的iPhone/iPad,各种便宜的Android更亲民一些。与其卖一个肾换来一两年的虚荣,不如省两三个月饭钱换来一两年的平淡日子。

  比起Apple一年一个iPhone/iPad,对iOS修改不用像Android那样考虑很多。Google则干脆不考虑,让那些硬件商们自己弄去。因此就产生了Android严重的版本分裂。不过即使版本严重分裂,单看每个Android设备,都是不错的设备。尤其现在ARM的Cortex-A8/9普及和Android2.3/4.0的普及,即使是百元山寨板、千元智能手机也有不错的体验。

  另外,iOS是重应用的系统,而Android则是重文件的系统,这点很像Windows。只要把文件拖入存储卡/内存,在Android上能找到就能用。Android上对文件的操作也比iOS来的爽快。因此从Windows迁移到Android不会有多大的障碍。

  Android的流行则会引来一个问题,“基于Android的发行版”,我先称之为“再发行版”吧。虽然像Ubuntu这样的传统Linux发行版不怕再发行版,因为Ubuntu本身就是Debian的再发行版。不过Google是要靠Android赚钱的,Android的再发行版一般都会做“去Google化”,这样很伤Google。

  去Google化

  像著名的第三方MOD CyanogenMod,就默认不包含Gapp,不过CM同时也放出Gapp包,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来安装。国产神ROM MIUI也要开始默认不包含Gapp了。Amazon的Kindle Fire也积极的去Google化。有了Fire做先例,以后再出看不出一点Google味的Android,也不足为奇了。

  开始我很鄙视去Google化,鄙视用Android不用Google服务的人。直到我用了一款国产山寨板(蓝魔音乐汇W19)。

  W19虽然用的是Android4.0,但几乎没有一个Gapp。而且定制的ROM上几乎无法安装Gapp。设置里就差抹掉的“用户帐户”根本没法使用,Market/Google Play就更不可能用了。

  为什么要去Google化?我不知道,有那么方便的市场为什么不用?国内因为网络不好也就算了,为什么连CM也去Google化?也许去Google化的手机更像一个功能机,简单好用。也许第三方市场/论坛资源比官方市场更好。

  离线使用未必不好。我的W19现在基本就是一个彩屏Kindle,偶尔玩玩游戏,视频都不怎么看,连网都不上。用的最多的功能是看闲书和各种手册。什么都干不了的W19反而让我反思我们用平板到底是为了干什么。为什么什么都干不了的iPad会打败什么都能干的AcerPad。

  Google真是好人呢,Android再怎么去Google化依然可以用的很爽。

  One More Thing……

  Android离开中国(俺的妄想)

  Google是赚Android上的广告的钱吧,用户也不在意是谁在发广告。如果某个胆大的团队敢触及Google的广告服务,换成自己的广告服务,那么Google也会有所行动吧。

  来源:CarlNERV投稿,原文链接

2012年5月16日星期三

互联网公司做手机绝大部分会失败

  今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就移动互联网公司做手机现象发表观点,他认为,互联网公司做手机大部分会失败,只有一些可能成功。

  李开复表示,有八个原因决定了互联网公司做手机绝大部分会失败。

  第一是两个产业差别巨大,企业基因不同;

  第二,绝大多数互联网品牌对手机不但不加分,还要扣分;

  第三,不以用户需求为使命,而为嵌入自己服务为目标,无法得到用户口碑;

  第四,不愿意嵌入用户爱戴的竞争对手服务会被诟病;

  第五,用Android打造封闭iPhone式高利润封闭产业链是不现实的;

  第六,在内部项目评估中,这样不赚钱不主流,而又要花大钱的项目,很难得到足够资源,会被主流项目压挤;

  第七,互联网公司做手机大部分失败,当然还是会有一些可能成功的,如果它们能够突破上述问题;

  第八,强大如谷歌(Android的拥有者)做手机也曾失败。

  刚刚宣布将进军手机行业的360董事长周鸿�也对此表示赞同。他表示,360自己不会做手机,而是借助360对互联网的理解和资源帮助手机厂商转型互联网模式。他预计,每台成本千元左右的机器能赚500到800元左右。

  在易凯资本CEO王冉看来,互联网公司做手机长期看长期看最大的问题的是:门槛靠营销,营销无门槛。不过,他认为短期内或许都能成功,因为市场有空白,填空就赚钱。

  近期,百度、360、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纷纷宣告进军手机行业,尤其是低价智能机市场。百度目前的两款手机产品分布联合戴尔和长虹推出,而360的首个合作方已经初步定为华为。同时盛大手机、阿里手机正在筹备中,并有传闻网易也正在酝酿网易手机。

  资料显示,李开复创新工场目前已经投资了34个项目,其中与手机相关领域的有点心、豌豆夹、友盟、应用汇等,涉及手机操作系统、手机套件、手机流量统计、手机应用商店等各个领域。

  对于互联网公司做手机,我个人会非常鄙视那些所谓“深度定制”而实际上是删除谷歌帐号(Google服务框架/GoogleServicesFramework.apk)的那些平台,这不是国家政策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个公司道德底线的问题。谷歌应用删除了无所谓,用户可以自己安装,但是将谷歌帐号删除掉之后,用户只有通过刷机等复杂操作才能安装谷歌应用商店和其他谷歌应用,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种恶意绑架行为,这种行为应该遭到用户的抵制。

腾讯微博为何打不过新浪

  自从Twitter诞生以来,便在互联网领域掀起一阵微博风,但在天朝看来,Twitter言论太过自由,所以被无情的墙奸。国内有实力的互联网公司也纷纷跻身这一领域,一番竞争下来,大部分产品惨遭淘汰,现在发展得比较好的,不外乎只有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网易和搜狐微博现在还能入多少人的法眼?)。而新浪微博的猛烈攻势,更是打的互联网大腕腾讯毫无还手之力。

  腾讯一贯擅长于复制成功互联网产品的各种模式,但这次的微博之战,却惨遭滑铁卢,何故?今天,笔者就在比较浅的层面上(因为功力不够)分析一下,腾讯微博为何干不过新浪!

  1. 产品面世太晚

  在互联网行业,似乎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获得了取胜的重要砝码—-当然,被腾讯打败的产品不在此范畴,原因,你懂的!腾讯肯定比谁都清楚这一条互联网的潜规则—-腾讯靠IM软件QQ起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很早推出的QQ抢占了IM市场先机;而盛大的崛起,也取决于其在中国市场早早的推出网络游戏《传奇》(笔者当时还是热血粉丝,烧了不少钱啊)。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对于如此狂热的微博浪潮,腾讯并没有积极的跟风,而是被新浪先发制人。

  抢占先机,这条互联网行业潜规则,在社交产品里犹为适用。为什么?反观QQ,你是否有过不再使用QQ的想法?不管你有没有,反正笔者是有的!但后来还是被迫使用,因为朋友都在上面,想要换掉,谈何容易!

  在腾讯微博出来之前,联想到之前腾讯若干产品后来居上的案例,我曾下了一个相当二的预言:腾讯微博一出,新浪微博只有死路一条,我也肯定后换用腾讯微博。

  后来,腾讯微博出了,我还用新浪微博。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在新浪微博里已经认识了不少新朋友,你让我如何更换?

  2. 腾讯自身的优势造就了微博的失败

  如果要说腾讯微博失败的最大原因,那我会认为是这条。

  诚然,腾讯的优势非常明显—-他们完全用愁用户群,靠QQ培养起来的用户,一抓一大把,要拼用户,敢问全球哪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和腾讯抗衡?但这个优势在微博上并不适用,反而直接导致腾讯微博的失败。

  1)用户太多。用户多就是好事?这个信条在现在的社交产品行业并不一定适用。有用户,还得看这个用户是否活跃,不活跃的用户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腾讯错误的以为,如果能把QQ用户变成微博用户,肯定会干死新浪。所以,腾讯微博面世后,直接在QQ弹出通知,让QQ用户开通微博,因为很多人都开通了—–包括我爸爸妈妈这些上网只会聊天偷菜看视频的人,开通了后,基本上不用,甚至不知道这个产品能干什么。所以。看看你腾讯微博的粉丝和听众,你会发现,有很多僵尸粉。

  2)和自有产品定位重叠度太高。已经记不清腾讯出了多少个社交产品:QQ、QQ空间、QQ校友……我想说:腾讯,你到底要我用哪个?发在QQ里的签名,会发表在微博;空间里的说说,也会同步到微博。当我的好友看见这些信息,你认为他会在哪里回复?QQ的用户绝对最依赖QQ和QQ空间,没有其他选择。所以,鉴于腾讯产品之间的同步规则,表面上看上去很多腾讯微博用户都处于活跃状态,但那些信息,全是死的,用户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微博里发了这条信息,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用腾讯微博。

  3)这不是用户需要的微博产品。将微博用户和QQ用户打通,在笔者看来是腾讯出得最差的一盘棋。人们使用QQ,更多的是和亲戚朋友联系。而微博除了这个需求,更多的是和志同道合、自己感兴趣的人联系,这些人可能并不是现实生活中认识的,只是被共同的兴趣和价值观吸引到一起,有什么问题一起交流,有什么好东西一起分享,等等。而大家要用腾讯微博来做什么?因为腾讯微博自动推荐QQ好友的推荐机制,导致腾讯微博里很多听众和粉丝都是QQ好友,而QQ是做聊天软件的,这个理念在用户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当要和朋友商量一件事情时,你会用QQ,还是用需要等待他回复的腾讯微博?

  在笔者看来,这些原因导致了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之间的差距,当然,还会有很多用户体验和产品运营上的因素,笔者就不做分析了,期待大家的讨论!

  来源:投稿,作者:沙牛,原文链接

2012年5月12日星期六

Evernote:百年创业者

  虽然 Evernote 的桌面客户端早已提供手动录入笔记相关地点的功能,手机版更是可以自动将记笔记的位置记录下来,但说实话我之前并没有太留意这个功能。直到最近使用 Evernote手机应用时,我不小心点到其分类列表中的“地点”查看方式,呈现出来的过去几个月笔记的位置地图才让我意识到这个功能的意义:就像我们已经开始习惯用地点来管理我们的照片一样,Evernote希望用一切可能的形式便利我们的个人信息管理,就像我们的大脑一样。

  表象下的 Evernote

  作为笔记软件为人所知的 Evernote 并非如其给人的第一眼印象那样简单,跨平台的笔记同步、多样化的内容支持、强大的管理和搜索功能,这些仅仅是 Evernote 的表象,正像那句著名的口号所说的:“Evernote 要成为用户的外在大脑、全人类的记忆中枢平台。”

  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在我们的大脑中,一切信息都是通过彼此的关联来进行记忆和管理的。看到一个熟悉的地址,我们可能会想到一个很久不见的好友;听到一首流行的旋律,我们可能会记起曾经的一段趣事… 记忆的触发往往就来自于这些细小的关联,但在这个信息普遍过载的时代,我们难以分辨哪些信息、哪些关联是真正有用的,这导致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忘记那些也许很重要的回忆。广泛的记事工具因此开始流行,但无论是最简单的纸和笔,还是复杂的软件工具,它们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应该记录哪些信息、如何进行信息的管理、怎样在信息间获得关联。

Evernote

  Phil Libin 与其公司同样在思考这些问题,当他听到著名计算机专家 Stepan Pachikov 的团队已经在这个方向上走出第一步时,他迅速与其达成了合并意向。Evernote 的重心也开始从笔记记录,向如何为用户提供一种更好的电子记忆方式转移,其多样的笔记形式、广泛的元信息支持、方便的信息输入、强大的内容搜索正是希望为我们模拟真实大脑在处理信息时的关联,并提供一个大容量、安全可靠的存储场所,避免我们因为过载遗忘重要的信息。

Evernote

  数字中的 Evernote

  虽然有一个宏大的设想,也有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但 Evernote 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08 年的上线虽然受到广泛好评,但发展早期面临的用户增长缓慢与投资人的质疑,让 Evernote 曾经濒临倒闭的困境。但也许是运气,一位忠实用户的救急投资让其成功度过了自己最大的危机,在坚持其核心产品定位及免费加增值的清晰盈利模式下,Evernote 稳步前进的步伐已经证明了其巨大的价值,最新获得的 7000 万新一轮融资让其估值达到 10 亿美元,Phil Libin 证实公司正在为 IPO 做准备,同时也正计划进军中国这个让无数知名互联网公司遭遇滑铁卢的市场(最新消息:Evernote 打算在中国正式开展业务,同时在中国建立其美国以外的数据中心)。

  Evernote 真的值那么多钱吗?相比一年以前,Evernote 的用户量已经增长了三倍,达到 3000 万。而在这其中,付费用户比例达到 110 万,有近 4% 的用户付费,这在 Freemium 付费模式中相当的优秀。更值得注意的数字是,在 4 年之后,Evernote 依然能够保持 40% 的原始用户,更不用说新增的大量用户。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用户付费比例会有显著的提高,使用 4 年的用户中有 25% 均选择了付费使用 Evernote 的服务。

  Evernote 的核心要素

  Evernote 之所以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功,其一开始就确定的精准定位无疑是最大原因。

  无处不在

  要想真正成为用户的大脑,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如何让用户以最简单的形式记录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从简单文字、网页摘要、任务列表,到生活照片、语音录音、手写笔记,甚至更多附件,Evernote 为用户的记录提供了广泛的内容形式支持。从手机、桌面、网页客户端,到电子邮件,再到众多第三方应用,Evernote 真正做到了无处不在,用户在各个场景下都可以轻松向 Evernote 添加各种类型的笔记。即使是 Evernote 推出的如 Hello、Food,收购的 Skitch 等看上去独立的应用,其目的也都是为了更方便的实现用户的信息记录。

  Evernote 的跨平台同步功能让用户能够更方便的在任何地方管理自己的笔记。笔记的分享与协作(付费功能)也为更好的完善某一段记忆进行了很好的补充。此外,笔记的文件夹、标签、注释、元数据支持(地理位置、内容来源网站等),图片 OCR、语音转文本强化下的全文搜索等也为我们更好的管理信息提供了更强大的检索和关联功能。比如你在某个活动上认识了某个感兴趣的人,你可以通过搜索活动地点、活动照片、活动录音,或是人名等多种方式来查找他\她的信息,正像我们的大脑一样。

  Evernote 的信息管理可能还无法企及大脑那样强大的关联能力,但其无疑正在向其方向前进。

Evernote

  平台化拓展

  Evernote 的平台化思路无疑延续了其核心理念:让人们能够以更多样化的方式来纪录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毕竟人们日常使用的工具并非 Evernote 一款,如何能够利用更广阔的平台,为用户、也为自己更好的服务是 Evernote 的另一个重点。

  2010 年诞生的 Evernote Trunk 和其后的开发者社区自推出以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有数以千计的开发者发布了使用 Evernote API 的应用和服务。从文档管理、资料汇集,到会议记录、生活信息整理等,类型可谓丰富。这也是 Evernote 所希望看到的:为人们记录自己的生活提供更多样化的途径。这一切并不需要、也不应该都由 Evernote 自己亲力而为,而是通过为第三方开发者提供更好的平台,同时为自己的产品打造更大的机会。

  Evernote 去年举办了首届 Evernote Trunk 开发者大会,同时还主办了许多国际性编程马拉松(Hackathons),获得了广泛好评。此外,Evernote 的平台开发团队在去年也扩展了三倍,在前不久发布了全新改版的应用开发平台,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的帮助,这一切都显示 Evernote 的平台策略将是其未来发展的一个核心。据说其中国计划中也包含了与众多国内知名应用的合作,Evernote 的平台化未来值得用户和开发者期待。

Evernote

  清晰的盈利模式

  和现在很多火爆的应用(没错,我在说 Instagram)不同,Evernote 从创始之初就有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付费和免费结合(Freemium)。用户可以在一定限制下免费使用该服务,并通过付费升级至高级版,这也是 Evernote 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相比其他同样采用这种模式的服务,Evernote 的免费版并没有对功能进行太多限制,普通用户似乎并没有必要升级至付费服务,这让投资方一度非常担忧。Phil Libin 对此的解释是,用户在 Evernote 中存放越多的信息,Evernote 对他来说就变得更加重要。“你的笔记、你的餐厅、你的好友、你一年的生活,你许多年的生活,这些信息价值巨大。”你会吝惜到不给你的大脑供给吗?同样,对于一款存放了用户生活记忆,并帮助其进行检索的服务,一定会有用户愿意付费。

  Phil Libin 认为,对于 Evernote 来说,只要用户喜欢这一服务,他们最终将会付费,因为该服务的成功将对他们有利。“对 Evernote 来说,最重要的是让用户继续使用我们的产品,而不是急于让他们为我们的产品付费。”在其用户的付费比例数字之下,Evernote 的逻辑被证明确实可行。(见下图)

Evernote

  百年创业者 Evernote

  “Evernote 希望做一个百年公司,一个百年的创业者。” CEO Phil Libin 如是说。

  100 年后,我们可能不会再看到 Instagram,我们可能不会看到 Facebook,但我们的数据、我们的回忆?

  就其本身来说,Evernote 也许只是一款简单的信息管理应用,但其核心 - 用户数据和记忆的保存和检索却是一个恒久不变的主题。你想在几十年后找到你年少时的一段记忆吗?相信这不但不会随时间褪色,反而会像陈酿一样不断发酵着价值,这正是 Evernote 可能延续百年的基础。 

  当然,如果像《黑镜》里那种事无巨细的记忆芯片还是比较让人恐惧的。至少就目前来说,Evernote 提供的方案更加让人能够接受。

  投稿:极客公园原文链接

 

2012年5月11日星期五

Evernote发布“印象笔记”正式进入中国

  5月10日消息,全球知名云笔记服务提供商Evernote宣布发布新的中国服务“印象笔记”和全新简体中文网站,并将在中国设立数据服务器和合资公司,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Evernote副总裁Seth Hitchings在GMIC 2012大会上表示,Evernote每日新增用户6万多,新推出“印象笔记”将通过设在中国的服务器运行,中国地区用户数量超过100万,是Evernote第三大市场,但按目前的增长速率,很快会超过目前排名第二的日本市场。

  根据“印象笔记”的官网公告,“印象笔记”服务在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将依旧保持Evernote全球服务的三个用户数据保护准则,即:

  1、数据是用户的:所有存到Evernote的内容,它的版权和所有权都属于用户。

  2、数据是受保护的:未经用户的允许,Evernote没有任何权利查看,分享,使用,和分析用户的数据。

  3、数据是可转移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把全部数据迁移出去,不受任何限制。

Evernote发布“印象笔记”正式进入中国

  对于2012年5月10日之前注册的Evernote用户,可以继续顺畅使用Evernote服务(Evernote把它定义为“Evernote International”),无需做任何帐户和功能上调整。选择“Evernote International”服务请点击登录界面上的“For User of Evernote International”,选择“印象笔记”请点击登录界面上的“我是印象笔记用户”。

  据Evernote官方介绍,“印象笔记”与Evernote的区别主要不在界面,而在于数据的存储位置。印象笔记与Evernote使用的统一的软件架构,但印象笔记的数据存储在中国境内,为中国用户提供了更加友好的用户体验,更加快速的连接速度。

  初步试用体验

  Evernote.com本身也提供中文语言支持,从外观上看,和Yinxiang.com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经过测试,印象笔记网站的用户系统和Evernote.com的并不一样,使用Evernote.com的用户名无法登录印象笔记,需要使用的用户均要重新注册用户名。印象笔记网站登录后的界面和功能也和基本相同。

  经过域名的IP地址查询,Evernote.com的IP位于美国,而Yinxiang.com的IP位于中国北京,从中国用户的访问速度上看,印象笔记的访问速度的确是快于Evernote。

  和Evernote一样,印象笔记也支持所有的主流平台,包括iPhone、iPad、Android、Windows、Mac以及网页版,在客户端上,用户可以选择从中国版或国际版两个入口登录。

  Evernote提供的Skitch和Evernote Hello,音箱笔记也支持,并将其命名为“印象笔记·圈点”和“印象笔记·人脉”,而Evernote Food、Evernote Clearly、Evernote Peek这三个应用,中国版暂不支持。

  在笔记分享方面,Evernote支持将单篇笔记以链接的方式分享到互联网上,而“印象笔记”不支持链接方式的分享,只支持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自己的朋友,这显然是为了避规该服务在中国运营的政策风险。

  个人隐私问题

  总的来看,Evernote和Dropbox不同,其主要侧重于个人笔记的记录和保存,数据的私有性很强,中国版更将传播功能进行了一些限制,因此运营的政策风险相比Google来说要小得多,因此可能不会遇到Dropbox那样的麻烦

  然而,Evernote如果要进入中国,需要明确一个问题:用户的个人隐私以及个人数据是否会因为某些“法律”方面的问题而交给第三方,如果是的话,那应该明确几个问题:什么时候交,以什么方式交,交多少数据,交之前是否会通知用户。当年雅虎中国公司曾经将两个中国用户的私人电子邮件提供给相关部门,导致这两名用户遭遇到长达十年的牢狱之灾,如果Evernote也面临雅虎中国当年的处境,那么,Evernote会如何处理,这是用户最为关切的事情。

2012年5月10日星期四

互联网项目管理要点

  互联网项目,会定一个计划发布日期,然而这个项目有个隐藏的实际合理发布日期。因为软件开发并不是一个直接添加资源就可以加快速度的过程,所以这个实际合理发布日期是在现实资源合理利用前提下一个客观存在的最可能早的完成时间。项目进展的过程,其实也是发现这个隐藏的合理发布日期的过程。

  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当然是尽可能的赶上计划的发布时间,或者尽可能快的完成项目。但是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项目管理是一个欲速则不达的过程。如果这个计划发布日期早于这个实际合理发布日期,那你越往这个不合理的日期赶,工期内积累的问题就越多导致后期收尾的时候爆发,结果反而可能连合理发布日期都赶不上。借用《让子弹飞》里面的一句话,步子迈得太大了,容易扯着蛋。给项目组定一个个合理的看得见的小目标,步步为营,一步一步朝着看得见的并且合理的每一个小目标前行,每一个小目标的积累,才能最终走向项目的成功。

  所以务实的项目经理应该认识到如下几点:

  1. 项目组可以以快节奏的步伐在前行,但是项目经理本身一定要清晰的认识到,我们明面上是在赶那个计划发布日期,但是项目组实际的目标应该是那个客观存在的合理发布时间。

  2. 随着项目的进行,那个客观存在的合理发布时间会逐渐明朗。它与计划发布时间的差异也逐渐显示出来。此时有些项目经理往往会通过加资源的方法来尝试缩短这个合理发布时间。但是真实的情况是,除非你前期的资源配置不合理,不然在这种情况下加资源,对项目帮助不大。这个地方无须多说,有疑问的人,去看一下《人月神话》就知道了。

  3. 项目经理必须有一些坚持。领导或者业务部门经常会有一些压力下来,要求赶那个计划发布时间,同时要求你想尽任何办法去赶上这个计划发布时间。而现实状况下,如果你能够调整一些需求的范围,你还是有戏。不然,你要嘛此时报喜,后期报忧,要嘛此时报忧,后期不忧。掩盖问题往往可以让人开心,但是不代表问题不存在。

  4. 项目经理能做好的其实就5点:

   a. 控制好了需求;

   b. 及早的发现问题,报告出来并解决;

   c. 不出现资源空闲的状态;

   d. 利用好每个资源去做擅长的事,快速有效的推进各种任务;

   e. 不浪费资源去做一些对项目目标总体没有帮助的工作,或者一些后期会推翻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认识下,本文有如下几个要点:

互联网项目管理要点

  #项目责任感

  项目经理应该有这个的责任感,你要为这个项目的任何一件事情负责,因为这个事情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工期,而你为整个工期负责。

  一个例子,我发现现在的项目有一个紧急的问题需要项目组外的人帮忙解决。于是我把邮件发出去,通知Wendy赶紧处理这件事情。

  几天过去了,Wendy还没有处理。我想,我已经把问题说出去了,接下去就是Wendy的事情。

  那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我的整个工期受影响了。

  事后追究起来,我说,我已经发出邮件了,是Wendy没有及时处理。

  Wendy说,我事情那么多,我怎么知道这件事情这么急。

  项目工期受影响了,谁的责任?Wendy吗?不,是我自己。

  作为一个对整个项目负责的项目经理,没有人会比你更在意项目的进展。让一个不负具体负责的人去帮你推进你的项目,远远不如你自己用心推进来得有效。

  #项目经理是打杂的

  项目组里面的每个专业成员,他们都有擅长的领域,做他们擅长的事情是他们的快乐。而不属于他们擅长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就算是杂事一般。

  项目经理一定要有一个这样的意识:

  项目经理就是打杂的,帮助项目组成员把杂事处理掉,让他们可以专心的做他们擅长的事情,这样对项目组来说才是高效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测试人员Tracy在测试某个功能的时候,突然发现她需要一个账号,同时开通这个账号的某些特定的权限,同时她需要一些服务器的信息,比如主机名,某些功能文件夹存放的路径。但是她不清楚这个账号和权限要找谁开通,这些服务器的信息谁有。

  Tracy是个喜欢做测试的人,但是她不喜欢跟项目组外的人沟通,特别是还要到其他部门去找人问人。这些对她来说就是杂事,而且她对其他部门的人也不熟,一个一个问明显效率不高。

  你可以自己去帮她找到需要的信息,也可以找一个对这方面比较熟的人去解决,但是你绝对不能让她自己去做。

  “为什么我的手下不能解决这么简单的问题?如果连这种事情都要我来帮忙的话,那我这个项目经理做来干什么?她当项目经理得了。“这种想法千万是不可取的。

  你当这个项目经理的目的并不是管人,指使这人做什么那人做什么。你的目标只是把项目快速推进完成。

  #控制需求

  在所有因素当中,需求对项目的影响力,至少占50%以上。能够控制好需求,项目就成功了一半。控制需求,有如下几点:

  1. 必须有人能够当好产品经理这个角色

  一个项目组当中,其实人人都可以影响需求。但是管理需求的,是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如果你的项目组当中已经有一个很好的产品经理,恭喜你,项目经理可以轻松很多。但是世间事不会如此幸运,因为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产品经理都这么棒。作为一个对项目完成负责的项目经理,当你们组没有一个好的产品经理的时候,你必须意识到,你至少要扮演好一半的产品经理,除非你本身对项目的完成也没什么责任感。

  2. 管理需求的人要平衡工期和功能友好程度

  需求其实有两个极端,一个是尽善尽美,尽可能的让功能更友好,用户体验更佳;一个是尽早交付,一切改善性的需求都可以牺牲。

  只满足前者,项目工期可能会不断的拖延,因为很多功能的工作量其实是在细节的优化,而不是主要流程的完成。只满足后者,很可能会出现一个让用户很不满意的产品。

  一个有经验或者产品意识很好的产品经理,可以很好的平衡好这两点。如果产品经理不能平衡好,那只好依赖项目经理来平衡。这点,如果产品经理或项目经理不是天才的话,只能通过经验来学习。

  比如我们在做一个注册的页面,里面有个城市的输入框。城市的输入框可以做得很友好。如果要项目尽早完成,那么这个输入框我们只要让用户自己输入就行。一个比较好的设计就是两个下拉环框,一个选择省份,然后再选择城市。但是一个更好的设计是让用户既可以选择,也可以自由的在这个输入框里面输入拼音首字母,汉字,然后系统就会自己显示相匹配的城市让用户选择。后两者的改进肯定会花时间,但是如果这两种改进都不做,让用户只是自由输入的话,后期维护的时候就会出现用户输入不标准的城市数据,如果我们需要用户的城市数据做一些其他功能,就会有错误数据的风险。

  3. 懂得对不重要的需求说不

  如果你不能平衡好工期跟功能改进的话,有一点你一定要意识好,就是你一定要懂得对不重要的需求说不。这很简单,你对一个需求说不,只要这个需求不是一个会造成其他功能依赖的核心需求,就算这个需求后面发现必须实现,你可以补上,总体工作量并没有增加。但是如果你花资源去完成了这个需求,后面却发现这个需求是不重要的或者可以简化的,那你已经浪费了一些工作量。两者的代价相比,明显前者的代价比较小。

  4. 理好需求优先级

  需求的优先级应该满足如下几点:

  a. 确定不变的需求应该先完成,如果项目组去完成了一些功能,结果后面发现需求要改,那前期的一些工作量已经浪费了。

  b. 被其他需求依赖的需求应该先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不挡住依赖它的需求的开发。

  比如登录功能,很多登录后的页面都需要当前登录的用户信息。

  c. 主流程,或者核心需求应该先完成,改善性的需求应该后完成。

  比如信息列表页面,很多功能需要用户在信息列表里面选择要操作的记录。因此信息列表是核心需求。而在信息列表页里面一个列显示格式的美化,这属于改善性需求。

  #风险管控

  风险管控是项目经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一个好的项目经理应该尽量在早期把所有的风险都列出来,一个一个解决。一个流畅的项目,从前期到后期风险点应该是倒三角形的,就是前期风险很多,后期风险越来越少。而项目管理不畅的,则是一个正三角形,上面风险少,到后期风险就多了。

  项目经理应该尽可能的找出所有的风险点。假设有一个点,你不确定他是不是有风险的,那即使我们把早期把它当做一个风险点重视起来,带来的代价也远远小于在后期等它爆发出来的时候再处理。

  我们现实中就有一个很适合的例子。我们有一个功能是SSO,让合作方去调用我们的接口实现免登录直接从他们的站点跳转到我们的站点继续使用。因为关系到第三方,所以我们前期就有些担心到时候这一块会不会出现什么东西不可控。

  不过大家也就是想想而已,没有太在意。

  在项目后期的时候,需要跟第三方站点联调,通过他们的站点来测试我们的SSO接口和接下去的流程是不是可用的。结果这时候发现,因为第三方安全管控很严格,外部人员无法访问他们的站点。于是我们的测试工作就停滞在那边。后面弄得鸡飞狗跳,两个公司的IT以及架构组的人讨论来讨论去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发布时间最终还是因为这一点拖延了。

  #外部依赖最不可控

  风险管控还有个要点要记住,项目组能处理的问题,算是小问题。需要项目组外的人员处理的,才是大问题。因为项目组外的人员不受你调配,他应承你的时间不一定是你满意的时间;即使是你满意的时间,也不一定真的就能确保在那个时间完成;就算真的完成了,也不一定就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必要的时候,任务要步步紧跟

  项目经理并不是把任务简单分出去就可以不管的。如果你的开发人员不是很有经验,或者技术实力很强,思维很缜密,那你应该紧紧的跟进你分发出去的任务。

  1. 你应该经常去看一下他们的任务开发到了什么程度,可以的话,让他运行给你看一下。

  2. 问一下有没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可以帮助他的。因为很有可能他就有个问题在纠结,而其实你因为经验或者了解更多的背景,很简单就为他指出简单的解决方案。

  3. 你在检查的过程当中,也会有可能发现一些他可能还没发现的问题,或者跟这个任务相关联的问题。

  任务的完成进度和完成质量,是影响项目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项目经理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帮助每个任务的快速推进。

  #做当前,看后续

  当我们把当前的做的迭代的需求,流程,依赖以及其他的疑问理清楚,让项目组可以顺利推进的时候,项目经理不应该再专注在当前的迭代,而是要开始想整理下一个迭代的事情,让大家在完成当前迭代的时候,不需要暂停在那边,去等待梳理下一个迭代的问题。

  举一个例子,当前的迭代我们在做用户登录的功能,做完这个迭代,接下去我们就要做登录完的首页展示。开发组在做登录的时候,项目经理也跟着在那边捣腾登录的细节。等下一个迭代开始的时候,项目组才发现首页展示只有原型图,UI 跟HTML都还没做出来,而其他功能更没有准备。于是项目组就只好花两三天的在那边等UI和HTML。

  #固定的项目组成员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要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重视。

  正如随便加一个开发人员进来并不能够立刻让整个项目进展加快,换一个人的话,整个进展肯定也会受影响。

  #组员潜力

  每一个程序员,测试人员,美工,产品经理,都比你想像的要聪明。如果你没有对你组员的能力有个清晰的认识,那你可以尝试给他的任务增加一些难度,超过你原来的预期一点点。他能完成,你以后可以再增加一些难度。直到他直接跟你说他搞不定。如果你觉得你已经有个清晰的认识了,那你也应该记得,只是你觉得。

  我们有一个项目,里面有个很棒的程序员Joy,平常是个很低调的人。项目经理分任务的时候,就给他几个特定的模块让他完成。他也坚守岗位,做好他份内的事。项目因为种种原因,不断的拖延。但是Joy还是很诚实的做好他的本分。

  后来有人跟Joy讲,你以后要把自己当dev lead看,所有开发的事情你统筹。

  Joy还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他继续做他本分的事情,只不过这次的本分就是统筹负责所有的开发问题。

  接下去就是项目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的被快速解决掉,其他程序员也得到强有力的帮助,快速处理到自己手头中的bug。

  项目进展很快赶上了原来的计划。

  你真的很好的发挥了你组员的潜力了吗?

  #人人看到全盘

  项目经理能够很好的分配好任务,让各个组员可以较独立的工作,这是不错,但也不见得就是好事。因为软件开发是一个团体的工作,各个人做的事情之间都有交叉。我做的功能,接下去就要调用你的接口。你做的页面,接下去就要跳转到我的。

  Bruce做一个功能,是要显示公司人员信息的列表。里面有个操作,选择一个人员计算出勤率。这个操作不是Bruce完成了,他只要直接调用Lisa的页面,Lisa的页面会直接计算出勤率并显示出来。Bruce认识,他只要简单传一个人员的ID过去就可以了。

  Lisa做这个出勤率的页面,因为这个人员是属于业务人员,经常要在分公司跑,所以只能计算他在某一个分公司的出勤情况。她以为大家都知道。

  等大家都完成了,QA在测试的时候,发现在人员信息列表里面点进去,显示不了出勤页面。整个流程都走不通了。

  后来才发现有2个问题没解决好,一个人员信息跳转到出勤页面前要传递当前的分公司信息,一个是出勤页面还要增加选择分公司的功能。

  这2个问题一个是QA测出Bug,一个是需求还有不足。而这本来是应该在开发周期内就可以发现并解决的问题。

  根源就在于,Bruce跟Lisa在做手头任务的时候,都没有去考虑跟其他人的关联。而他们2个人都没有去考虑的话,其他人更不会去考虑了。

  如果Bruce或者Lida在做任务的时候,去想想他们彼此怎么串联起来,这问题本身就很简单了。

  项目组的每个人,可以重点在自己手头的任务,但是思路必须是在全盘,大家脑子里面都要经常去想想,整个系统是什么样子的,我的功能前后的依赖是什么样的。项目经理平常要引导大家这样想。

  #一定要分成每一个小迭代

  步伐迈得太大了,你就不知道你迈得对不对,迈得够不够快。项目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每一个小目标,整个项目工期分成若干个短迭代,一个一个的完成。每一个完成的小目标都能帮助你理清整个项目的进度,方向,帮助你审核一下目前的思路是对的还是错的,出错了,也能够及时的调整。

  #不做一半的功能

  如果我们做了2个功能,但是我们每个功能都做了一半没全部完成,那目前为止我们总计完成了多少个功能?1个?

  不是的,完成了0个。一个功能除非真正完成并且通过产品经理的检查,不然你永远不能确定这个功能是不是还有一些遗漏的地方。

  100个完成度为90%的功能合起来,完成的功能还是0个。你很兴奋你的程序里面有很多功能,但是你试了一个又一个,结果发现每个功能都是半成品,没有一个功能可以正确解决你的问题。

  对于半成品的功能:

  1. 你其实并不知道你还剩多少工作量,因为已经“完成“的工作不能验证说是真正完成的。

  2. 你没法给业务部门或者客户做演示,因为这些功能没做完。

  3. 如果业务部门让你暂停一下,就先按照目前已有的功能去让客户测试一下,你会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所以我们做功能的时候,要确保我们在做的功能已经是真正完成了,我们再去接着做下一个功能。

  #不让细节影响你的目标

  项目组的人很容易沉浸在功能的细节当中,为一些友好美观的显示,炫丽的功能或者很酷的设计浪费大把的时间,忘记了这个项目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其他人可以投入,但是项目经理一定要能够抽身事外,专注在项目的全局。沉浸在细节当中很容易让人忘记工期,忘记项目的最终目标。

  我这个提示信息的颜色会不会太淡了?要不要再调深一些?

  我这个按钮是不是可以往左边移10像素,这样更好看?

  这个地方要不要来一个自动提示,这样会更友好一点?

  我这个面板的显示要不要使用渐变的?1秒内渐变完成会不会太快?用户会不会还没看够?

  你先把功能完成再说好吗?以后有的是大把的时间美化这些。

  #正确的里程碑要点

  我们碰过一个项目,项目经理的报告说,目前的状态是开发完成。结果一看,这样说的依据是分配到所有开发人员的任务,开发人员都认定为完成了。于是大家就认为目前是开发完成,进入QA测试的阶段。

  结果QA报怨测试不下去,流程都走不通。产品经理进去看了一下,也说很多地方功能缺失。根本不能认定为开发完成。

  1. 一个项目,或者一个短迭代,应该先列出一个所有人都认同的里程碑列表。

  比如,分为框架设计完成;分解出来的需求已经可用于开发;子任务划分完成;子任务已经分配并预估完成;各子任务完成;开发人员整合测试完成;产品经理检查通过;QA测试通过。

  2. 每个里程碑的完成要有大家都认同的验证方式

  比如如何判断开发人员整合测试完成,是不是开发人员坐在一起或者开发组长把所有流程都走过一遍,然后发现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自我管理

  前面讲了这么多,弄得好像项目经理很重要,缺了这个项目经理整个项目就不转了。如果项目经理的手下是固定的,只不过做的项目不一样,那我建议项目经理在完成项目的基础上,一定要考虑这样一个目标:

  建立一套流程,一套大家都熟悉并且会遵守的流程。这个流程可以保证整个项目组在项目经理不在的情形下,也可以运转得很好。

  目前项目处在什么阶段,这个阶段大家要做什么,下一个阶段是什么;这个阶段有什么任务要做;每个阶段碰到问题要怎么处理;每种任务或者问题由谁来处理。这些并不是很难学会的东西。项目的成员经历过几次,很容易就可以理解要怎么做。项目经理除了推进项目以外,还要在项目的过程中把流程的思路,解决各种问题的思路教给大家,同时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达到项目组可以自我管理的程度。

  一个可以自我管理的项目组,才是一个稳定高效的项目组。项目经理才可以抽身出来,同时去做一些其他的对部门,对公司同时也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来源:投稿,作者:王伟杰,原文链接

2012年5月9日星期三

国内街景地图暂时下线

  国内主要提供街景地图的两个服务:SOSO地图街景服务和城市吧均因为政策性原因而下线,目前访问城市吧的街景地图,网站提示“街景目前暂时不能提供服务,不过街景会回来的”。这两个街景地图服务的具体恢复时间不详。

  城市吧是国内最早提供街景地图服务的网站,早在2006年7月份就上线了,比谷歌街景地图的上线时间还早,不温不火地运行了六年的时间,直到2011年底,腾讯SOSO地图集成了城市吧的街景地图,一下子引爆了中国街景地图的市场,让街景地图走向了大众,但同时也为这个服务的前景带来一定隐忧。

  而此次国内街景服务被叫停,主要因素还是国家的政策性问题,相关国家部分要指定一些管理街景地图的“法规”,为此月光博客就此次街景服务的下线而采访了城市吧,据城市吧微博透露,“城市吧街景服务接到上级通知暂停向公众发布,国家对于街景地图等影像地图这类新形式,逐步进行规范,这对于行业发展也是一件好事情。城市吧内部正在进行紧张的数据处理工作,应该不久就可以重新提供服务,城市吧提供服务后SOSO预计也可以正常恢复服务。”

国内街景地图暂时下线

  2010年5月,国家测绘局在其官网发布新的《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标准》,将网络地图等纳入互联网地图管理范围,并指控一些提供卫星地图地标的网站“泄密”。五个月后,网络地图国家队上场,国家测绘局宣布“天地图”正式开通,支持普通地图、卫星地图和三维地图。天地图的卫星地图虽然没有“泄密”,但却使用了和谷歌地图相同的卫星地图数据,并且不注明数据来源。月光博客对天地图的网页版和手机版都进行了评测(12),其用户体验相比国内其他商业地图服务来说具有较大的差距。

  根据我的判断,这次对于街景地图的管理,应该和“泄密”无关,因为街景地图比卫星地图更不容易泄密,我们知道,街景地图大多是在大城市的大街上采集图片信息,大街上都能看到的东西没有机密可言,所谓的涉密信息更不可能放在大城市的大街上供人欣赏。

  街景地图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用户个人隐私问题,虽然街景图片普遍采用了面部模糊技术,但还是有很多人都不愿意自己的照片被公开发布到网络上,批评者认为,街景车所拍摄的图像严重侵犯了公众隐私权,且为犯罪分子寻找潜在的下手对象提供了方便。在之前谷歌街景地图提供的照片中,就出现过不少让人难堪的镜头,比如离开夜总会的男士、穿比基尼晒日光浴的女生在自家洗澡的女子、以及无头死尸的照片。

谷歌巴西街景地图发现尸体照片

  谷歌的街景车不仅是拍摄街景,还会收集各地的无线网络(WiFi)信息,会记录用户的MAC地址,甚至包括私人电脑发送的未加密邮件、上网记录、文本信息以及密码。这引起了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司法部以及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等政府机构的关注并展开调查。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的相关机构也展开了相应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