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2日星期一

2011年度全球50个最佳网站

  《时代周刊》自2005年开始至今已经连续7年对全球互联网最佳网站做出评选,大家耳熟能详的Facebook, twitter等等都曾入选。在当地时间8月16日,时代周刊发布了2011年全球50个最佳网站榜单,共10个分类,每个分类5个网站,其中有一些是近期在各大科技媒体频繁出现的热门网站,而部分专业性较强的网站对网民来说则相对生疏。

  以下为《时代周刊》评出的2011年50个最佳网站的分类及详细列表:

  Music & Video (音乐及视频类网站)

  1:8tracks
8tracks是一个自称“手工制作”的互联网音乐广播网站。允许用户把自己的音乐做成一个音乐合辑,通过8tracks上传到网络,方便用户寻找、分享新音乐。

  2:HBO GO
HBO GO是HBO推出的线上影片服务, 以方便HBO电视频道的付费用户随时观看影视服务。为了迎合移动影音的趋势,HBO GO已正式登陆Android以及iOS平台上。

  3:Howcast
类似于Demand Media,Howcast是一家专做视频内容的“内容农场”。其业务就如它的名字:所有的视频都是关于“怎样做”的主题。比如怎样为花园节水、怎样解决iPhone 4接听问题等等。

  4:My Damn Channel
“我那该死的频道” 很有趣的名字,其风格一样走着无厘头的路径。在这里,一切严肃的话题都被视频娱乐化。从科技教学,到日常生活,都是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为您展现。

  5:Turntable.fm
这是一个迎合年轻人的音乐社交网站。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化身为一个DJ,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音乐房间,并且可以选择自己的虚拟形象。

  Family & Kids(家庭及儿童类网站)

  1:CafeMom
CafeMom是一家以妈妈们为对象的社交网络和社区网站。国内对其的报道则集中在“雅虎打算用1亿美元收购女性社交网站CafeMom”这条新闻上。

  2:Dear Photograph
用照片的方式来回忆过去,参与的人带着自己的老照片寻找和照片中同样的场景,手举照片并拍下新的照片,于是乎新旧景色相结合,让人产生时空变幻的感觉。

  3:Poptropica
Poptropica是一个大型的多人线上游戏及虚拟世界,适合6岁至15岁的儿童。在游戏中,玩家可以旅行、玩游戏、跟其他玩家彼此沟通及完成“岛屿任务”。

  4:Proust
Proust旨在为用户打造一个完整的个人生活社交记忆库。roust将人生经历划分为很多章节,例如童年、友谊、家庭、父母、精神、娱乐等,向用户提一千多个问题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5:Wonderopolis
一个主要面向儿童的趣味教学网站,每天一篇文章,满足孩子们(同样跟对各年龄阶段的访客)好奇心的同时,也更好的引导孩子们进行求知及探索的欲望。

  Sports(体育运动类网站)

  1:Bleacher Report
Bleacher Report,一个完全有铁杆的体育迷组成的网站。除了网站运营人员,没有任何一个专职的体育记者,所有的内容都有粉丝们提供,这让Bleacher Report区别与那些枯燥的新闻播报,整个网站显得更加有深度,更加有激情,而且很多铁杆粉丝的专业水平要比一些专业记者高得多。

  2:Grantland
Bill Simmons – 当今世界最好的体育专栏作者,同时也是ESPN的御用写手,相信经常关注体育新闻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他的网站Grantland自然吸引了无所的体育爱好者的光顾。网站以传奇体育记者Grantland Rice命名。

  3:Jayski’s Silly Season Site
Jayski把全美赛车迷都带到了这个为比赛淡季专门设立的网站上。没有比赛可看,只能在这里吹水,可以制造传播谣言,可以传播小道消息,可以分析对比车队,可以…这个网站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其详细的斯普林特杯赛程表以及各家车队的掠影。

  4:Onion Sports Network
洋葱体育台 – 是的,体育同样幽默。你在Onion Sports Network看到的可能更多的是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洋相,教练在看台上的鬼脸,或者类似谣传到确有其事的一些花边小料等等。网站同样涵盖了众多的体育栏目,对于紧张激烈的体育赛事,倒不妨洋葱一下。

  5:SB Nation
与Bleacher Report类似,SBN是一个由体育粉丝贡献内容的体育博客站点。SB Nation是全球最大的且发展迅猛的以体育迷为中心的在线站点,包括在线社区和博客群专栏。其内容范围包括棒球、篮球、美式橄榄、足球、曲棍球等等热门体育项目。

  News & Info(新闻资讯类网站)

  1:Big Think
Big Think网站里讨论的事情都很“大” – 上升到哲学范畴的思考与辩论。这个网站由一群美国高级知识分子创建,是一个将YouTube和Facebook结合起来的视频分享网站,邀请当代哲人及各行业领袖分享思想,并提供机会让浏览者参与论辩各类议题.。

  2:GetHuman
一个非常强大的真实公司联系方式的数据库。很多大的公司,其联系方式一般都很难寻,比如AT&T或者时下热门的Zynga。也许你想找他们的时 候,不知道如何下手,而GetHuman则为您提供了他们详细的联系电话,让您轻松与这些公司的客服人员进行交流,而且对每个电话都有详细的等待时间记录 咯。

  3:Instapaper
Instapaper是iOS上非常有用的阅读工具,不但能将网页保存为书签,还能抓取保存页面原始内容,把它们存储在用户的移动设备上,供日后离线阅读,是一个类似于Read it later的服务。它的阅读体验做得相当优秀。

  4:ScienceDaily
如果你是一个科学家,或者是一个怀揣儿时科学家梦想的人,ScienceDaily的每日科学文章应该是你必不可少的阅读内容。国内很多科普网站都有转载编译该站的文章,也许科学松鼠会有点与其类似。

  5:Techmeme
Techmeme是美国知名的科技新闻和博客聚合网站,例如现在的抓虾,鲜果.techmeme上面的科技文章主要来自it新闻网和博客,跟google一样,它分析新闻的重要程度,给予不同新闻不同的权重。

  Financial & Productivity(金融类相关网站)

  1:DuckDuckGo
如果大家还记得本站以前的文章“鸭子鸭子向前冲”这篇文章,相信对DDG应该有所了解。一个使用Bing API,注重权威结果的新兴搜索引擎,而且不断的被人拿来与Google进行对比。

  2:Evernote
EverNote是一款在国外非常著名的笔记软件,界面与功能十分类似Onenote。它不仅具备强大的笔记捕捉功能,还采用了独特的分类方式,而且支持filter的自动整理、即时搜索。

  3:Join.me
Join.Me提供屏幕分享服务,在分享端运行程序后,通过唯一的连接,可以分享给他人,并支持语音及文字聊天,以及远程控制。不同于传统的远程控 制,Join.Me通过网站生成一个唯一的链接,通过这个链接,他人(或多人)可直接在浏览器中打开进行远程桌面的分享及控制。

  4:Kickstarter
kickstarter网站致力于支持和激励创新性,创造性,创意性的活动。通过网络平台面对公众集资,让有创造力的人可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资金,以便使他们的梦想有可能实现。按照其官方说法,Kickstarter网站致力于支持和激励创新性、创造性、创意性的活动。

  5:LearnVest
LearnVest是个针对女性金融规划的站点。自从2009年底上线,LearnVest已经帮助了超过100万名用户,他们期望到今年年底日均用户流量可以达到四十万人。而尽管LearnVest有偏向女性的侧重,也丝毫不影响男性用户从他们的服务中受益。

  Shopping & Travel(购物及旅游类网站)

  1:Airbnb
Airbnb成立于2008年8月,总部设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市。Airbnb是一个旅行房屋租赁社区,用户可通过网络或手机应用程序发布、搜索度假房屋租赁信息并完成在线预定程序。

  2:Gogobot
如果你是一个频繁旅行的人,你希望对你去过的景点做些点评,而且也希望从朋友得到一些有关哪些地方值得一去的建议,然么Gogobot就非常适合于你。是的,又一个类似于Yelp的社会化旅游点评网站。

  3:Hipmunk
Hipmunk是一个日前受到用户广泛欢迎的机票预订网站。它给你的不是简单的航班列表,Hipmunk会把合适的航班做成网格的形式,也许这样更容易让人选择;同时它还会帮你选出最合适的日期以及最合理的价格。

  4:Polyvore
Polyvore的特色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你可以在上面咨询和回答有关时尚方面的问题,并可以自助DIY。Polyvore搜罗各大网上商店的当季流行单品,然后提供给用户随意搭配的功能,组合出自己满意的套装。当然也少不了社会化分享功能。

  5:Retrevo
Retrevo是一个专门的电子数码产品搜索引擎。通过Retrevo,消费者可以快速而方便地找到自己喜爱的电子产品详细信息,包括专家意见、其他用户的评论、今日交易情况、商品价格、购买指南、厂商信息、产品规格以及使用说明书等等。

  Health & Fitness(健康类网站)

  1:CalorieKing
健康饮食的基本当然是知道自己吃的食物所含的热量。CalorieKing网站记录了上千中食物的大卡含量,从自然水果到街头零食,无所不包。让你随时随地都可以查阅到其相关的热量参数,对于注重饮食健康的人来说,有非常大的帮助。

  2:HealthGrades
一个医生评级网站。当你发愁在哪吃饭的时候,也许你会想到yelp,而当你想找一个更好的医生来检查自己的身体时,HealthGrades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网站。国内亦有类似网站,但是参与度总不是很高。

  3:MapMyRun
记录分享你的跑步路径,在MapMyRun网站,用户必须先在Google提供的地图上选定一个起点,然后用滑鼠点击,标出自己的运动路线。网站会为您计算该段运动的详细参数,并且提供第三方网站分享功能 – 真正的全面社会化健身运动。

  4:Summer Tomato
饮食健康专家Darya Pino的博客,为您介绍简单易行而又绿色健康的饮食方式。从如何挑选水果食物,到如何制作可口的美味,这里都有详尽的介绍咯。如果您相关的问题,也可以进行咨询。

  5:Zen Habits
禅意?其实只是一种平淡的生活。Zen Habits的博客作者Leo Babauta并不是一个博客控,每个月只有5到10篇的文章,没有高谈阔论,也没有阳春白雪,说的都日常的生活话题,比如女儿的教育,与人的相处等等。

  Social Media(社会化媒体网站)

  1:Google+
这个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Google为应付Twitter及Facebook的围剿推出的社会化网站。Plus自推出之日后用户数量迅猛增长,在本站文章“Plus直指Facebook及Twitter”已有提及。

  2:Klout
Klout是一个社会化媒体营销效果的评估网站,其评分系统(Klout Score)可以直观的评测你在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从最开始的Twitter数据,到现在Facebook及Linkedin等一些流行的社会化网站数据 的整合,可以让你更好的开展自己的Social Marketing工作!

  3:Pinterest
Pinterest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觉社交”网站。在这里,你看到的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所有用户所收集推荐的灵感视觉图片。最赞页面底端自动加载无需翻页功能,让用户不断发现新图片。

  4:Quora
一个耳熟能详的网站,也是社交问答网站的鼻祖,被国内大量山寨模仿的对象。Quora最大的好处在于其问题回答的专业性。正式那句话:“我宁愿从1000个高质量的内容来源那里获取信息,也不愿从来源更多的整合性渠道获取信息。”

  5:Storify
又一个利用Twitter及Facebook等成熟网站信息建立的第三方信息筛选服务。对于前两者海量(无法用海量来形容)的信息流,Storify提供了其信息筛选功能,以方便各类人群从各大社交媒体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流”

  Games(游戏类网站)

  1:The Escapist
Escapist是一个以视频游戏为主题的网站,同时包含有相关的极客文化主题。该网站每周会发布一份在线杂志,就某一共同话题进行内容聚合。

  2:Giant Bomb
由GameSpot的两位前编辑Jeff Gerstmann 及Ryan Davis共同创立。内网站不但包含如GameSpot这种传统的游戏资讯,同时带有Wiki的用户编辑功能,集合所有用户对游戏的认识来形成一个全面互动的游戏媒体。

  3:OnLive
OnLive,一个类似于Netflix的基于云计算的游戏服务,其基本理念就是,由OnLive服务器端运行并通过网络传输图像到本地终端,用户通过上网本甚至没有图形处理器的PC也能玩到高端的游戏。

  4:Touch Arcade
一个有关Iphone, Ipad游戏的评测介绍的博客,每周会有两次的播客推荐。但是Touch Arcade在触摸屏游戏玩家中的影响却非常广泛,其博客推荐的游戏产品一般都会占据比较大的市场。而专业的游戏论坛更是吸引了无数的开发者入驻。

  5:Retrocade
在如今这个3D传统游戏,手机游戏,电视游戏等等游戏大行其道的环境下,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些8位的模拟器游戏?Retrocade就是这样一个怀旧的网站,也许你可以在这里找到你曾经的回忆。

  Education(教育类网站)

  1:Freerice
Freerice是一个叫教学及慈善相结合的公益性网站,由美国网络筹款活动先驱约翰·布林创办。当你正确回答网站上的测试题目之后,网站捐赠者就会向联 合国粮食计划署捐赠一定数量的大米,自二零零七年十月七日开始运营,捐出的米粒从第一天的几百粒到现在一天达到了近一亿粒。

  2:Khan Academy
著名的网络学校:可汗学院。其创始人Khan本是硅谷一名高新职员,在其远程帮助其表妹数学课程的时候,Khan日积月累录下了大量的教学视频,后来这些低成本录制的教学视频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最终创立了Khan Academy,并得到比尔盖茨的赞赏。

  3:Open Yale Courses
耶鲁大学公开课。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人人字幕组最先引进的国外著名大学公开课,后网易,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均可设了相关专题。耶鲁大学公开课涉及的话题众多,而且社会影响力也相当广泛。

  4:Smarthistory
Smarthistory,可以理解为智慧的历史 – 一部人类艺术史的视频百科全书网站,从洞穴壁画到现代艺术无所不包。其特点是整个网站没有文字性的介绍,甚至没有插图,全部由视频内容组成。

  5:Starfall
一个非常有名的儿童语音教学网站。创始人Stephen Schutz在幼年时有阅读障碍,所以长大后,与他人共同创建了Starfall。网站面向的是学龄前以及低年级儿童,通过语音及趣味动画的方式来循序渐进的进行阅读(发音)教学。

为什么短信会在未来几年消亡

  我们使用最为频繁的通讯技术之一是短信,但是这项我们使用了15年的技术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目前正收到各种各样的替代者的威胁。不可否认,无论你用的什么网络,你都可以用短信进行交流,这是短信的优势之一,但3G网络以及新的应用的出现,让我们感觉没准再过3到5年,短信就完蛋了…

  应用冲击短信市场

  只要调查一下你身边有多少人用Twitter、 Facebook、黑莓的BBM,或者Kik这样的语音平台,你就知道应用程序对短信市场的冲击有多大。尤其对喜爱新鲜玩意、对价格敏感的新一代,他们更愿意使用应用来进行交流。

whatsapp

  都是智能机惹的祸

  智能手机的应用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沟通方式。3G和WIFI接入条件的改善使我们降低了文本的使用频率。我们从未想过3年或4年前,所有这些服务会与短信展开竞争…

为什么说未来3-5年短信就会消亡

  市场的碎片化或是短信的救命稻草

  我们还在使用短信,因为我们只要随便拿上一个电话就能够走遍天下,不管你的手机有多烂,不管用的什么网络,我们都能发短信。但是,让一个用BBM的人给用Kik的人对话,你这下傻眼了吧。

  你所有的朋友需要相同的标准化服务,这是一个很大的要求。

为什么说未来3-5年短信就会消亡

  当当当…Facebook登场

  如果有一家公司能改变市场格局,那一定是Facebook。Facebook已经拥有8亿用户,你周围的人已经在用Facebook交流,总有一天他们会把这种习惯带到手机上的。不过,Facebook确实有缺点,不是所有人都在Facebook上,比如你很少能在Facebook上和你的客户联系,对吧。

为什么说未来3-5年短信就会消亡

  未来3-5年必有变化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却有可能在一夜之内崩塌。3年之后的短信可能会成为非主流,但是必须为没有智能手机的人多考虑,而且,他们需要更好的短信服务。在各种不同的应用和平台之间,我们依然需要有东西来填补。

  英文原文:How text messaging as we know it will die in 3-5 years

  中文翻译:雷锋网编译。

2011年8月21日星期日

社会化媒体在伦敦骚乱中的正面应用

  伦敦骚乱已经过去一个多星期了,新闻回溯了无数遍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以及社交媒体在煽动骚乱中起到的作用。在最近的英国首相卡梅隆所谓的反击中,两名青年因为在facebook中煽动骚乱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一时间社交媒体成了众矢之的,即埃及,叙利亚,现在英国这个老牌西方面孔也受到了社交媒体力量的冲击。我这里不想谈网络过滤和移动管制,我只想说说同样的平台同样的事件中,社交媒体所表现出的积极意义。

  先说说两个著名twitter标签。一个是#londonriots。最开始是人们是在网上用这个标签议论这件事,然后随着事件的发展开始成为事发地点实时播报站。有热心人就用Twitter的这个功能过滤了下信息流制作了事件地图(http://londonriots.ep.io/),这个地图比《卫报》的地图早了整整两个工作日。地图的让人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事件的发展趋势,对计划外出的人以及警方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伦敦骚乱

  另一个标签也已经被广泛报道了,是#riotcleanup。它的诞生完全有股侠义的风范,这一标签的出现完全扭转了社交媒体在整个事件中的消极形象。当然这个广播标签后面闪烁的是人性的光辉,是对善的追求。数以千计的人响应号召自发地走上街头,清扫骚乱分子走后留下的狼藉街道和商店,并让世人再此看到社区的正义的力量。Flickr 上人们记录了这动人的时刻。

伦敦骚乱

  在骚乱事件结束后,伦敦警方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来搜罗证据,抓捕犯罪嫌疑人。他们动用了Facebook,Twitter,Youtube以及Flickr,我甚至觉得这是某种程度上对犯罪分子的叫板,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在@metpoliceuk的Twitter账户上警方不断发布最新的犯罪嫌疑人信息。将从CCTV媒体中截得的画面以及犯罪事实一五一十的放在了网上,以帮助搜罗犯罪分子。

伦敦骚乱

  在Flickr London Disorder – Operation Withern上任何互联网用户可以看到犯罪嫌疑人的照片。

伦敦骚乱

  由此,可以看到社交媒体是可以快速地产生积极作用的。与其责备一种技术一个平台,倒不如想想如何能更好更积极的应用它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来源:读者投稿,原文链接

2011年8月20日星期六

Palm能为HP贡献多大价值?

  既然HP在webOS硬件上偃旗息鼓,我们的问题就变成了:webOS软件方面又会发生什么?或者更具体点,HP会如何处置Palm专利库中的专利组合?

  HP可以尝试开放授权webOS,不过对于一个在Palm上失败的操作系统,对于HTC和三星来说会有多大吸引力?还有一个问题是,谁为webOS买单?HP不是Google那样的广告公司,可以堤内损失堤外补。

  或许HP应该考虑像摩托罗拉一样,把专利和用不上的硬件打包卖出去。HP的好消息是,现在专利市场交易活跃,连菜叶都能卖出猪肉价!

  北电专利卖了45亿美元,谷歌花了125亿美元买摩托罗拉。准备出售自己专利的Interdigital变得待价而沽,市值大涨,类似的还有柯达。

  最大的问题是,Palm的专利有多好?

Palm能为HP贡献多大价值?

  Palm是智能手机市场开张第一天起就下场的老玩家,所以我们可以推断Palm的实力可能非常强劲。它也是唯一免于苹果起诉的智能手机公司,或许也能验证这一点。当然,苹果也有可能根本就看不上Palm.

  不过你得考虑到,在1年半前,Palm卖给HP只卖了12亿美元,当时苹果只对Palm专利感兴趣,据称出价是6亿美金。考虑到现在专利市场的泡沫状态,现在的价格肯定会更好。

  如果HP愿意卖,苹果肯定想买,只要这些专利不要落入竞争对手手中即可。

  对现在和苹果打专利官司的三星来说,购买Palm的资产也是增强公司软实力的好机会。

  换句话说,HP现在是待价而沽。

  如果HP真的将Palm出手,或许还能在当年12亿美金的基础上小赚上一笔。否则,HP就要冒被他人嘲笑对Palm的收购“是历史上最糟糕的交易之一”的风险。

  英文原文:How Much Is The Carcass Of Palm Worth?

  中文翻译:雷锋网编译

2011年8月19日星期五

CCTV曝光百度的背后

  今天,CCTV继续在二套节目中抨击百度,至今已经连续四天了,但是节目的内容却越让人看越不是味道。从今年央视曝光淘宝假货、新浪微博平台虚假信息,再到对百度下手,这种有目的有策略的报道背后的动机不得不让人猜疑。

  谷歌退出中国的后遗症

  CCTV指控百度的问题,的确大部分都是存在的,但是中国搜索市场的问题,根本就不是搞一两次活动,曝光一两个负面就可以解决的,而是制度上的问题,当年谷歌搜索引擎那么好用,为什么央视要炮制“高也事件”以及“儿子事件”,无端将谷歌赶走,人为造成百度现在的垄断局面,这是谷歌退出中国后的必然结果,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制度。CCTV少瞎搅合,让谷歌和百度自由充分竞争,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会自动解决这些问题,网民会选择体验最好的搜索引擎,那些搜索体验不好的产品会被市场淘汰。

  而CCTV在节目中,全盘否定搜索引擎的关键字广告商业模式,其采访的“专家”不是建议通过法律禁止竞价排名,就是要求网络服务商审查所有的发布信息。在他们眼里,这些民办网络公司本身就是公益组织,他们必须免费提供优质、准确的搜索服务给网民,并且不能有任何商业盈利,可能这些“专家”相信这是可行的,反正我是不信。

  关键字广告的商业模式

CCTV曝光百度的背后

  百度的推广链接,和Google所使用的关键字广告(AdWords),都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传统上企业发布和刊登广告是件挺麻烦的事情,因为很难让需要这些产品的末端消费者看到相关的广告,通过电视、报纸、杂志这样的媒体发布广告,面对的是所有用户,传播效果稍纵即逝,信息的储存性差,记录不便也难以查询,同时广告成本非常高。

  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搜索引擎成为一个普遍的工具,关键字广告也就成为非常普遍而有效的网络推广方式。

  关键字广告的基本模式是:当用户使用某一关键字在搜索引擎中进行搜索时,在出现的搜索结果页面会出现和该关键字相关的文本广告链接,以“广告”或“推广链接”显示,以区别于自然搜索结果。用户点击广告链接,进入广告客户的网站,广告客户就为此付费。

  关键字竞价广告也为搜索引擎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解决了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问题。让搜索引擎公司能够得到足够的收入,有能力为用户提供快速而优质的搜索服务。和传统的网络广告相比,关键词广告具有多方面独特的优势,如:1)广告定位性强,用户主动检索某一关键词的情况下才出现的相关的广告,2)按点击效果付费,广告被点击才付费,不点击不付费;3)价格相对低廉,按点击付费(CPC)价格相当低廉(个别热门关键词除外),使得网络广告投放费用大大降低。

  当然,关键字广告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恶意点击加大广告成本、无效点击、点击率低等等,都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慢慢解决,但是如果像CCTV这样,仅仅因为关键字广告存在的一点问题,就全盘否定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那么CCTV对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作用就不是推动,而是阻碍。

地图微博

  类似foursquare或街旁的网络应用模式主要是签到,但签到后的每条信息相对独立,没有互相的联系;LBS味道重,但该类应用发展已遇到瓶颈。

  类似twitter或微博的网络应用主要是发布信息,虽然也可在发布信息的同时标记地理位置,但这些地理位置相对孤立,只能和某条微博联系(查看地理位置必须点击该条微博)。海量信息之间可通过评论、转发、好友发生联系,但无法在真实空间范围上发生联系,缺乏lbs因素。

  设想中的地图微博是一种能够将两种应用结合起来的应用。即在发布的时候,发布者可以同时标记发布信息时的地理位置(可选或自动),这样每条信息就有了自己的地理位置。对于拥有地理位置的微博信息,可直接展示在地图上。

  这样地图微博应用的界面就主要是一张地图,地图上显示了在该可见范围内发布的所有微博信息。新信息发布时,可主动推送到客户端,弹出气泡显示。用户可设置地图上总共可显示的信息条数。当超过该条数后,最旧一条信息消失,最新一条信息气泡弹出。信息此起彼伏,蔚为壮观……

地图微博

  可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对信息进行过滤。

  • 空间过滤:即地图范围过滤。地图上只显示当前可见地理范围内发布的微博信息,就达到了空间过滤的目的。对于小比例尺(大范围)的地图,微博数目过多,可采用聚类的方式显示。
  • 时间过滤:加上时间滑块的工具条,可显示指定时间范围内(且在地图可见范围内)的所有微博信息。拖动时间滑块,可动态显示/隐藏微博信息。如果只想看到自己的微博,则可看到随时间的变化,自己发布微博位置和内容的变化;如果想看其他用户(比如自己关注的人/所有人)的信息,随着时间滑块的拖动,地图上动态显示该时间范围内所有其他人的信息。

  将地图与微博应用结合的好处:

  1. 加入更多真实的地理社交(geosocial?)因素。如果查看所有人的信息,则可实时看到自己周围的陌生人说的话/自己周围正在发生什么信息,比现在微博首页(所谓的timeline)更加真实,更加有用。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和自己周围的人直接发起社交活动。因为通过地图找到自己周围感兴趣的人比从一堆文字信息里找到自己周围感兴趣的人要容易的多;
  2. 非常容易发掘热点事件。某一时间段内,如果某个特定地理范围内的微博信息突然激增,则很容易判断出该地发生了社会热点事件。比如甬温线动车事件后,发布与该事件有关的信息都可标注地理位置到温州,其他网友也可为了围观目的,手动标记位置到温州(类似现场签到)。这样改地点的信息数目就会激增,可制作出相应的heatmap,来供大家参考;
  3. 地图微博能够将twitter和foursquare之类的两者应用结合起来,使信息交流通过空间性而变得更加真实和有趣。

  通过地图微博,可以把timeline中无序杂乱的信息组织在地图这个有序真实的二维世界中。新浪微博目前还没有意识到发布信息的同时,搜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没有地理位置,地理社交应用就无法上马。google+在上线之初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自己猜测),因为在发布每条信息的时候,都可以选择提交地理位置(信息发布框旁边有个按钮)。而新浪微博目前电脑端的应用无法提交地理位置,只有手机客户端才可以。

  补充几个应用场景:

  • 我住在东直门,要卖一辆自行车,基于地理位置发布了一条信息;某人也住东直门附近,刚好要买一辆二手车,多边形选择东直门,选择一个月之内,搜索“自行车”,便能直接找到我。发、收、搜索信息均及时免费有效。可远离58同城、赶集网;
  • 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着消费行为/每天foursquare签到300w次/消费完成后有功夫的人才会去大众点评进行点评。相比于这些,年轻人更愿意在买完东西后,就地发一条微博来对商家进行评价,评价信息会自动随着时间和位置进行积累。我在东直门,想要找好吃的东西,多边形选择东直门,搜索“好吃”,即可看到大家对所有商家的真实评价。可远离大众点评网;
  • 我在东直门上班,想找恋爱对象,基于地理位置发布信息,很容易被人找到。而且也可以很轻易找到同在居然大厦上班的单身女青年,如果愿意,也可以找到隔壁中青旅的人。联系起来很方便,探索的过程本身也很有趣。可远离世纪佳缘、百合网;
  • 10年后,你可以来到东直门附近,将时间范围拉回十年前,看看当时人们在这里都在做着什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 应该还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应用,颠覆目前的社交模式。

  地理社交,为各式各样的周边信息提供一个平台,让你周围的信息流动起来。

  来源:菩提老王投稿,原文链接

2011年8月17日星期三

也谈Google收购Motorola

  北京时间8月15日晚间,谷歌(Google)宣布以总价约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MOTO),该交易双方董事会已批准,待美国、欧洲和其他地区监管部门批准后,预计2011年底或2012年初交易完成。

  谷歌收购摩托,无异于平地惊雷,迅速震撼了近期稍显平淡的手机市场。之前微软收购Skype已经引起了IT界的一整杂谈,现在这个重磅炸弹却已可以秒杀前者,一时间,众说纷纭,笔者认为,这确实是谷歌的一大战略,但是,对这次并购报过高狐疑揣测,却大可不必。

  众所周知,并购的发生一般分为3种,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以及混合并购。谷歌,摩托作为典型的软硬件厂商,此次并购,更有纵向一体化的意味,用以分散投资,整合各自的顶级优势资源,确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增强Android Phone的基础实力,但请注意,此Phone非彼Phone。

  Android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碎片化”的硬件规格及各家手机制造商专属风格软件界面的分化,频繁的版本发布导致的不同系统泛滥,以及源源不断的安全问题,这都给开发者及用户带来很大困扰。

  因此,周围很多人对此持激情的态度,认为收购Moto在于Google欲借此大举进军硬件领域,通过闭源(或者是一些博弈手段)统一Android规格,并高度集中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建立推广统一标准的GPhone平台,构造类似Apple的iPhone软硬兼备的生态模式:

  一方面,统一软硬件规格和标准,有利于避免应用在不同手机上由于分辨率等硬件差异和各厂商API接口的细微不同导致的部署难题,减轻开发者的负担,保证用户的体验,减少安全问题,同时遏制各厂商(HTC,Samsung,LG)在各自定制系统剥离google服务的行为,从而确保Android的绝对优势地位;

  另一方面,再借助新的经营模式,挑战Apple凭借iPhone,appStore等建立起来的的接近垄断的传统智能手机霸主地位,并篡取其丰厚的利润。

也谈Google收购Motorola

  确实,这确实是google的惊天大着,凭借Google的实力,再有了Moto的助阵,Google手机在Android市场的份额一下子从0上升到29%,要迫使Android开放阵营各厂商遵守标准,防止Android的分化,都有了很强的棋子,或者最后不行直接闭源,确实可以达到统一软硬件规格的目的,似乎万事俱备,前景诱人,而盛传Microsoft对Nokia蠢蠢欲动,似乎三国时代呼之欲出,万众期待,但是,笔者认为,Google不会这么做!

  第一,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Apple在软硬件统一,品牌营销这方面耕耘多时,具有先行者优势和一定的规模经济,并以此长期霸据细分市场的垄断地位,坐享远大于0的长期经济利润,其集中化战略成效可见一斑,Google此时再强行进入其优势领域与其同质化竞争未必能逞强,即使最后平分(或三分)天下,形成寡头垄断市场,也可能由于激烈竞争导致整个行业利润下降,最终达到0的经济利润,Google没有理由偏离自己的核心业务也没有动力这么做。

  第二, 谷歌要想统一软硬件标准,其路多舛。Android的强盛,几十家厂商组成的Android开放阵营的推动支持功不可没,而各厂商HTC,Samsung要想实现业绩提升,产品的差异化战略(国内华为中兴的低成本战略忽略不计)必不可少,而Android系统又不能变,所以才会出现各种Sense,TouchWiz,Motoblur等定制界面,及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硬件规格。所以统一必然遭到各厂商的抵制,激发新操作系统的涌现,及向现有windows phone7,bada的靠拢,而现在Android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地步还远没达到Microsoft在桌面的地步,依靠一个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不到5%的摩托独撑Android,无异于痴人说梦。

  第三, 谷歌一向标榜创新,不会尾随走别人的路,这是他的style.

  以此可知,上述猜想不过是我们旁观者隔山观虎斗“美好的愿望”罢了,当事着佩奇可不一定这么想。

  那么,花费溢价60%以125亿收购Moto的谷歌,意图何在,他会改变自己一直以来的战略方向吗?

  实际上,谷歌一直默默地在为自己的web3.0蓝图圈地,而这,不过是其中的一步!

  Web3.0时代是什么,笔者愚见,那将是资源整合,信息互通的“云”时代,舍弃现在笨重而又问题不断的机箱,拥抱只需一个瘦终端(LED显示器,手机,平板,上网本),即可畅游整个互联网的时代,从Personal Computer到Personal Terminal,依靠Html5,实现从客户端到浏览器的转变,类似于现在的webQQ,360的云桌面,所有应用都“安装”在云端,我们在任何地方,只需要能够联网的浏览器登陆账户,即可使用同一台SP的“云电脑”,各种数据,程序统一,自动免去各种升级,重复配置,安全漏洞,数据同步等问题,真正实现web的易用化,大众化,并依靠云的强大计算能力,同时畅想三网融合,将电视,电话资源整合进入网络。

  想象一下,某事某刻,编辑文档材料,运行程序,只需登陆自己的账号即可,不用担心断电,忘记保存,系统死机,因为每次在不同时间,地方通过任何终端几秒钟“开机”接入,系统都停留回复在上次退出时的界面和状态,并马上可用,纸张厚的显示屏几分钟内完成渲染AE或premiere家庭视频,或流畅播放几十G的高清视频,永远不用担心程序的更新,漏洞,因为系统始终自动提供最好的,最新的应用。如果这比较抽象的话,那你可以幻想,某天,你拥有了一台随时可以召唤出来的,无限硬盘容量,CPU是i7几倍,GPU运行任何游戏满帧的,自动安装世界上最先进程序,永远不用关机,也不会坏,价钱比现在的上网本都便宜的电脑,你还会犹豫吗?

  而这美好的愿景正是Google一直致力于耕耘的所在,Chrome 操作系统,GAE在线应用项目(Google App Engine),Google TV,Gmail 的通话功能,Google Docs,1Gbps的超高速网络计划……一系列产品线的推出及布局,基础设施的搭建,只待时机成熟,连点成线,集线成面,真正确保下一代互联网的霸主地位,谷歌,可不是省油的灯!

  因此,基于Google的长期战略,笔者认为,收购Moto意图有下:

  1、专利

  在Android技术专利诉讼满天飞的情况下,瞄准摩 托罗拉移动上万项专利,主要是为了避开法律上的纠纷。换句话说,谷歌正在组建自己的专利组合。应对部分微软,Apple,乃至Oracle等的挑衅,增强Android生态圈。

  2、硬件

  作为家庭设备和视频解决方案市场的领头羊,不仅是手机,借助摩托罗拉移动无线设备等的强大制造能力,在平板,甚至上网本上有所建树,延伸到有线电视机顶盒,Google TV等并希望改善与有线电视供应商的关系。但这些业务也将围绕着web3.0核心战略展开,绝不会无故进入不熟悉的apple的细分市场,这也是Google将Moto作为独立的事业部而不是全面整合的原因之一(两大公司文化的不同是整合的更大难题)。

  同时,某种程度上有利于缓和Android开放阵营内部矛盾,释放好意,因为貌似摩托罗拉也一直在考虑对安卓硬件制造商进行专利诉讼,正如其所言——“维护Android生态系统,珍视合作伙伴”。

  3.分散投资

  作为最大的互联网公司,Google庞大的上百亿的现金流在当前震荡的世界经济前景不明,用于收购其他公司也算是一种分散投资,保值增长的考虑。

  ……

  总之,笔者认为,不必将此次并购行为看得过于激进,正如往常一样,Google,为未来,只是又多走了一步棋……

  来源:读者投稿,作者:Denver(中山大学-邓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