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2日星期三

Facebook的审查制度

  使用Facebook的好处非常明显:你无需付任何费用就可以联系你的朋友和家人,不管他们在哪你都可以和他们分享你的任何事情(心情、照片等)。这几乎属于公众的社区却也被一家实体公司所掌控,而且,该公司对网站上允许哪类行为有着自己的标准。

  那就毫无疑问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这个网站是否正忙着去审查公众发的帖子呢?继本周Roger Ebert发的一篇批评性的帖子被移除、英国反政府组织者的网页被堵塞等事件之后,我们毫无疑问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去监督监督人呢?

  继周一Ebert对Jackass(蠢物搞怪秀)节目的联合主演之一Ryan Dunn的死做出回应之后就对引发了一系列的批评,Ryan Dunn死于周一早晨的车祸。警察说像是撞上了什么东西引发的车速失控,还有相关消息称该演员在车祸之前喝醉了。Ebert现在在Twitter上有475,5000的听众,他是在癌症手术导致下颚切除之后开始使用Twitter的, Ebert发了一篇这样的帖子:“ 朋友们不要让jackasses(蠢物搞怪秀)再这么嚣张了”,这样一则评论受到了Dunn的联合演员和博客名流Perez Hilton的攻击。

  Ebert后来发现他的网页都被移除了(即使他在Twitter上对Dunn的评论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些网页全部报错,显示的信息为:由于违背Facebook的使用宗旨,这些网页已经被移除。Facebook阻止任何有恶意的评论、威胁、淫秽或者是对某个人或某个组织的攻击。Ebert回应道,他本人的网页是无害的,接着他向Twitter提问道:“为了回应蠢人的批评何苦要删除这些网页呢?你们做的太差劲了。”

Facebook的审查制度

  Facebook后来声明,原来显示出错的网页又被放回原来的地方。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和Global Voices Online的Jillian York在博客中说道,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网页被移除。难道是因为被标记为辱骂,因此自动被移除了?York曾经写过Facebook移除那些对中东和其他地方有政治偏见的网页,他说道该公司否认自动删除网页。那么,是人为误删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将来Facebook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阻止删除这样的事件呢?

  如果说那些在Twitter上批评Ebert的人通过不停地标注的方法来攻击Ebert的网页,他们有效地采用了跟政府压制政治偏见同样地做法:Foreign Policy杂志专栏编辑Evgeny Morozov说道他最近得知至少有一个政府将那些带有偏见的群组网页标记为淫秽色情网页,目的就是为了删除他们。Facebook以前也删除过那些看起来反对伊斯兰教和反对以色列的网页(出于某种原因,后来又将这些网页还原),后来该网站又删除了更多的没有恶意的网页,比如说某个网页讨论用母乳喂养小孩的好处。

  而且Facebook还不仅仅是删除那些Facebook用户所关心的网页。从最近反英国政府的一个组织者在博客上发的帖子可以看到,很多用户都报道Facebook不仅限制他们链接有反政府组织的网页,而且还限制链接与反政府相关的网页。Facebook的一位发言人声明,这也是因为某些问题导致的,后来这个问题解决(他们又可以链接那些网站了),但是还是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而且也不知道Facebook用户讨论问题的标准是什么。

  英国一位博客作者在他的帖子中提到,Facebook是人们接触信息(包括)的社区。我们过着越来越公众化的生活,我们从互联网诸如Facebook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信息,这是Facebook非常强大的力量。我们看到了诸如在突尼斯和埃及发生的暴动——“阿拉伯之春”,这也意味着更多的信息会被一家公司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规则过滤掉,而并非所有的这些规则都是显性的,有些是极其深奥的。

  英文原文:The downside of Facebook as a public space: Censorship

  中文翻译:雷锋网编译

2011年6月21日星期二

解读Facebook的移动产品计划

  有关Facebook即将推出移动产品的消息在上周炒得沸沸扬扬。但是拨开这重重迷雾,我们能看到这家最大社交网站为开发者和用户所打造的产品计划。下面,我们来逐一解读。

  一些确凿的事实

  今年年初,Facebook公开宣布其HTML 5移动战略——优先打造移动Web浏览器而非针对特定的移动平台。然而本地应用具有反应灵敏、易于推广的优点,且与Web版相比,能更好地与手机集成。Facebook目前的移动应用广受欢迎,但是鉴于公司重心不在此处,这些应用的开发滞后,(与其他的社交应用相比,)确实有点“逊”。

  最新消息:

  Facebook正在开发基于HTML5的应用平台,通过与外部开发者合作,紧锣密鼓地筹备其发布。也正如纽约时报报道,Facebook公司即将发布官方iPad应用。

  现实情况:

  从战略角度看,HTML5有点老调重弹。Facebook首席技术官Bret Taylor在今年一月份宣布HTML5发展方向时,他明确表示这是为了减少Facebook开发针对不同平台的应用程序时遇到的麻烦和阻力,这也能减少Facebook平台开发者的困扰。

  All Things D的美女作家Liz Gannes曾在三月份采访过负责Facebook移动业务的Erick Tseng,就这家社交巨人最新的HTML5移动Web网站进行了讨论。Liz明确提问对于应用开发者,公司能提供哪些支持。Erick当时回答:“目前我们专注于让我们的移动网站更好用,我们也会继续通过我们的软件开发工具包为iOS、Android和黑莓平台上的开发者提供工具。”结论就是:此事已在计划之内,但尚未准备妥当。

  Liz能笃定地说出如上结论是基于以下事实:Facebook一直公开帮助社交游戏厂商向HTML5而非Flash推进。Facebook很明显更倾向于像Zynga公司出品的CityVille这样的Facebook游戏,而不是完全转向去开发iOS应用。上周Zynga发布CityVille的iOS版《城市小镇:家乡》(CityVille Hometown),这距Facebook网页版发布多达6个月之久。

Facebook

  Facebook与Apple开战?

  是的,但是一点都不出乎意料。Google前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指出当今科技界四巨头:Google、Apple、Amazon、Facebook正展开激烈的平台之争。

  每位巨头都努力弥合本地应用和Web应用之间的鸿沟。Android的创造者Google已宣布效忠HTML5;而Steve Jobs也在《Flash的迷思》一文中透露出自己对HTML5的喜爱。

  现实就是开发者不得不在为Facebook开发应用或为iOS及其他平台开发本地应用之间取舍,而他们只有这么多时间和资源。目前每个平台只能从应用购买中获得30%的利润;而in-app支付要想发扬光大,就得变得不那么复杂。

  Facebook与TechCrunch开战?

  也许吧?TechCrunch资深作者MG Siegler最先报道了Facebook的斯巴达计划,他对Facebook极力淡化此事的做法十分不满。就个人而言,笔者认为双方都过分偏执于自己的解读。

  iPad应用

  Facebook一直考虑要提供自己的iPad应用,但是由于种种内部和外部因素而未能实现,其中既包括与苹果的结盟分崩离析,也包括对HTML5的战略承诺。不过现在,正如纽约时报报道,iPad版Facebook应用即将推出。

  这是否与HTML5不一致?

  事实上,Facebook并不全是HTML5。在Facebook的2.5亿移动用户中,约有半数是通过浏览器访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移动电话都具备浏览器功能。今年早些时候,Facebook与一家名为Snaptu的合作伙伴联合推出一款适用于某些指定手机的移动应用。Facebook随后购买了Snaptu(以色列创业公司),并与世界各地的运营商协商免费的移动数据促销活动。

Facebook

  然而部分Facebook本地应用早已是基于HTML5的。例如,从右侧的Facebook iPhone应用截屏中,我们能看到动态更新采用HTML5呈现,这是由于脱机错误信息是可点击的HTML元素。我们期望Facebook的移动应用和本地应用能早日一致。

  神秘的“Facebook电话”

  Facebook与手机厂商的关系日益密切,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针对Facebook优化设计的手机。除了本地应用或Web应用,与电话操作系统的集成可能会更强的。鉴于Twitter最近与Apple结盟,这可能会刺激Facebook展开行动。

  下一步是什么?

  除了一些泄漏出来的小道消息,我们应该更多关注Facebook每年一度的F8开发者大会。据该公司人士说,只要这些平台产品准备就绪,就将在大会上发布。

  英文原文:What’s Really Going on With Facebook’s Mobile Plans? An Explainer for the Rest of Us.

  中文翻译:雷锋网

2011年6月19日星期日

中国黑客耍流氓

  今天我外出旅游,回来后发现我腾讯微博和QQ信箱被黑,据称是前些天被我在腾讯微博抨击的那些所谓的“黑客”所遭到的报复,不过这个报复却恰好验证了我早先论断的正确性。

  话说几天前,我在腾讯网看了一则新闻《中国黑客元老9月推自律公约 欲重拾黑客精神》,我当时在腾讯微博里针对该新闻的评论是:“我不看好所谓‘黑客自律’,所谓的黑客早已经商业化,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通过挂马、病毒来威胁网民的利益,这种环境和条件下,一个商业化的安全卫士软件比‘黑客自律’更有现实意义,更有可操作性,网民的利益是通过斗争获取到的,不是那些黑客施舍的。”

  之后有些黑客界人士进行反驳,说黑客有很多种,有的是Hacker,有的是Cracker,我的看法是,没有所谓的“好黑客”,无论是骇客、黑客、红客,以及所有利用系统安全漏洞进行攻击破坏的群体,都是坏的,在美国这些人早就进了监狱,中国因为法律不完善,观念落伍,很多人以为“窃书不是偷”,才导致现在中国黑客的嚣张,肆意通过安全漏洞攻击他人以获取经济利益,这些黑客本质和小偷强盗没有区别。

  所谓的“红客”更是一个怪胎,是极端民族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结合体,其本质与早年的“义和团”没有什么区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那些所谓“洗白”了的黑客又是什么样的呢?他们成立公司,销售防火墙,做网络安全的生意,其中不乏一些成功范例,不过这其中也有很多圈内的“潜规则”,我的一个亲身经历是,某个“安全公司”为了让某个公司购买其天价防火墙产品未果后,故意将这个公司的主页黑掉,并换成色情图片,该公司向本地公安局报案后,公安局根本就不受理这种案件,也没有侦查能力,让该公司去找和他们合作的公司进行分析,正好就是“安全公司”。

中国黑客是流氓

  以前所谓的黑客精神,应该是建设性而不是破坏性的,是一种专注和执着的精神,是对技术近乎疯狂的追逐;是善于独立思考、喜欢自由探索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精神如果在国外,我相信是可能有的,但在中国,目前看是没有的,中国的所谓黑客大多数是无脑的“义和团”和“网络黑社会”,根本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对网络的只有破坏没有贡献,在任何民主国家,这些人都应该在监狱里接受惩罚。

  实际上,目前国内的媒体对于黑客圈子的负面批评也一直络绎不绝,从各式各样的盗号木马,到恶意的熊猫烧香病毒,还有那些以支付宝、网银为目标的恶意攻击,直到最近中国黑客竟然针对国外从事政治目标的网络钓鱼,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谴责,给我国的外交带来重大的麻烦,美国甚至立法规定,网络攻击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将不惜动用军事力量进行反击。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目前的中国黑客已经失去了自制力,演变为以自身“高超”的技术为手段对网民进行要挟和攻击的恶意群体,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麻烦制造者”,稍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会对黑客群体产生负面印象,而一旦黑客们遇到媒体或网民对他们恶行的揭露,就会像小孩掐架一般的幼稚和歇斯底里地进行反击,从另一方面,这类举动正好应印了人们对黑客流氓本性的指控。

  这件事情令我想起了一个心理学现象——“自证预言”。“自证预言”是心理学上对一种现象的描述,即人会不自觉地按照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导致预言结果出现。在心理学原理上,人并非被动地任从环境影响,而是主动地根据个人的期望,作出相对的思想及行为反应,而使期望得以实践。

  在这次黑客事件中,我针对所谓的“黑客精神”做出了某种预言,即中国目前不存在所谓“黑客精神”,黑客就是“义和团”,就是“网络黑社会”,根本不懂什么叫法律和秩序,而之后这些黑客所做的所谓“绝地反击”行为,恰恰用自己的行为不折不扣地印证了我早先论断的正确性,在无意之中帮助我完成了这个预言,证明了自己的流氓性质。

  由此可见,真正的流氓,根本不需要费力地证明,他自己就可以一遍又一遍自证了自己的流氓本性。

2011年6月17日星期五

Tumblr、点点、新浪Qing的比较

  轻博客是一种介于博客和微博之间的一种网络服务。在国外,2007年4月推出的Tumblr一直在轻博客市场中居于领先地位,很多知名人士和大型媒体公司都使用Tumblr网站。

  因为种种原因,Tumblr并不支持中文,也没有在中国运营,期间还长时间无法从中国访问,因此,从今年开始,国内也出现了很多类Tumblr的轻博客产品,比较知名的国内轻博客有点点、新浪轻博、宽途、推他等服务,但目前仅有点点开放注册,其他均内测不开放注册,其中点点将轻博客的概念在中国放大,日前最新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百万。

  以下将从产品体验的角度对比评测一下Tumblr点点新浪轻博的异同。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是一个网民访问的第一个页面,他是否会转化为这个网站的注册用户,首页起到了很大作用。Tumblr、点点和新浪轻博的首页都很简洁,样式也类似,Tumblr和点点将注册栏放在中间,登录按钮放在右上角,新浪轻博则将登录框放在中间,注册则转到新浪微博的注册页面。

  Tumblr首页用图片的方式快速展示了该网站的主要界面,旁边是快速注册栏,Tumblr在网站下侧列出了30个使用该产品的理由,包括大量的模版、支持手机、支持大量第三方应用等等。

Tumblr

  点点网首页和Tumblr类似,同时还在左上角用一句话阐述了该网站的用途“高质量内容社区”,表明了点点网的性质。

点点

  新浪轻博的首页用图片展示了网站的一些界面,但并没有说明该网站的功能和性质,页面提示用户“使用微博账号登录”,表明其和新浪微博具有紧密关系。

新浪Qing

  发布首页

  注册用户登录后就会进入发布首页,三者的发布首页也极为类似,均是上侧为快捷发布栏,中部为好友发布的内容,右侧为功能栏。

  Tumblr可以发布文字、照片、引用、链接、聊天、音乐和视频,其中引用(Quote)为引用他人的语句,可添加说明。聊天(Chat)为一段聊天内容。音乐可以引用外部音乐,也可上传10MB以内的音乐文件,视频可以引用,也支持上传5分钟100M以内的视频文件。

Tumblr

  点点可以发布文字、图片、音乐、链接、视频,其中音乐为引用虾米网站内音乐,视频为优酷、土豆、酷6、六间房、56网、音悦台的视频地址。不支持上传音乐和视频。

点点

  新浪轻博可以发布文字、照片、视频,视频也是引用新浪播客、优酷网、土豆网、酷6网、56网的视频,不支持上传视频。

新浪Qing

  模版主题

  Tumblr支持的模版最多,支持68套免费模版以及52套付费模版,付费模版价格从几美元到几十美元不等。点击Browse more themes还可以浏览到数百套Tumblr模版。

Tumblr

  点点支持17套免费模版,目前没有付费模版。

点点

  新浪轻博可能是因为发布时间短,支持的模版较少,只支持7套免费模版。

新浪Qing

  Tumblr和点点支持自定义CSS样式,新浪轻博目前暂不支持自定义CSS样式。三者均支持自定义主题外观,可以修改背景图片、文字颜色等信息。

  微博同步

  Tumblr支持和Twitter同步,用户绑定Twitter帐号后,在Tumblr发布的信息可以同时发布到Twitter;对于中国用户来说,Twitter显然不符合国情,点点网则支持轻博客与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的绑定功能,用户发布信息的时候可以选择是否同步到新浪腾讯微博;新浪轻博默认集成新浪微博,用户体系也集成到了一起,用户发的信息也可同步到新浪微博。

  其他功能

  手机客户端:Tumblr和点点均有手机客户端,支持流行的iPhone和Android系统;新浪轻博还没有手机客户端。

Tumblr

Tumblr的iPhone端

点点

点点的iPhone端

  RSS支持:Tumblr和点点支持RSS输出,新浪轻博不支持RSS输出。

  域名绑定:Tumblr和点点支持独立域名绑定,不过Tumblr域名绑定的IP已经被墙了,无法从中国访问,点点绑定域名需要备案,还需要人工审核操作;新浪轻博不支持独立域名绑定。

  导入:Tumblr支持多种形式的导入功能,包括RSS Feeds、Delicious、Digg、Twitter、Wordpress.com、Blogger、LiveJournal、Vimeo、Youtube,为了保护版权,Tumblr对于RSS Feeds导入的信息为摘要信息,不支持全文导入,此外,Tumblr也支持Instagram和picplz照片的同步。点点和新浪轻博不支持导入功能。

  标签浏览:Tumblr和点点均支持以标签(Tags)的形式浏览内容,Tumblr的标签都是英文的,点点的标签为中文,两者均可显示标签热度、内容活跃度、首席小编名称等信息。新浪轻博目前还不支持标签浏览,而是将所有推荐内容推到一个页面上。三者均提供按分类推荐优秀博客的功能。

  邮件语音发布:Tumblr支持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语音来发布信息,点点和新浪轻博目前不支持邮件和语音发布。

  API和第三方应用:Tumblr开放了API,并支持数十个第三方应用,点点和新浪轻博目前还没有开放API给第三方。

  总结

  轻博客是一种介于博客和微博之间的一种服务,从轻博客的发展来看,其易用性比博客好,更倾向于图片博客,比微博大,比博客小,轻社交,重内容,适合较高质量的内容发布者使用。

  总的来看,从相似度来看,点点和Tumblr的相似度更大,从功能上看,Tumblr > 点点 > 新浪Qing,不过Tumblr并不支持中文,且部分地址(域名绑定IP)无法从中国访问,语言和文化存在巨大沟壑,因此对于中国用户来说具有一定的门槛。对于国内使用轻博客的用户来说,点点网的功能和界面较为全面,实现了以兴趣为核心进行用户群体细分,同时提供子博客、多人博客和投稿系列功能,来保证内容的质量性,相比新浪Qing更具一定优势,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版Tumblr”。

iMessage,Skype,Google Voice和电话号码之死

  笔者讨厌电话号码。他们是一个过时系统的遗迹,无线和运营商仍旧使用,让人们深陷于他们的服务之中—就像一个技术“监狱”,这个“监狱”本身毫无意义,只能显示运营商对用户的懒惰和敌意。

  事实上,笔者完全不能想象现在所有的电信服务,还都局限于电话号码:现在所有设备都可以接入电子邮件,所有的系统都支持Skype软件,人人都有IM聊天工具,甚至还有基于网络的跨平台短信解决方案—等等等等。现代电信服务是普遍的,便宜的,易于获取,非如此,其注定失败。找时间问问思科Umi是怎么工作的吧。

  消费者已经开始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放到“云”上,而电话号码却仍顽固地与单个设备和单个运营商死死地绑在一起。而且笔者越去想它,它似乎更可笑:为什么我无法打开桌面应用程序和使用套餐去打VoIP电话?为什么我不能在网上查看和回复我的短信呢?为什么我无法拿起任何运营商的任何电话,像我输入email,IM或者Skype那样,输入电话信息?为什么我们还假装电话服务和其他任何数据类型有所不同?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运营商的锁定——你的电话号码就是一副手铐,防止你轻易转移,他们故意这么做的。

  令人高兴的是,手机产业开始进行反击。没有一个平台供应商的希望被那些诸如电话号码之类的古怪愚蠢的东西所束缚。正如我们所知的那样,苹果,Google,以及微软已分别开始采取实质行动来消除电话号码的影响。有趣的是,每个公司采取的方式不同,其结果也不尽相同——让我们一一审视。

iMessage,Skype,Google Voice和电话号码之死

  Google的路径无疑是最诡异的——Google Voice像是脱胎于传统电话系统,它依然紧紧地和这个复杂的电话系统绑在一起,直到现在。(主要按要求指定一个区号,注册一个帐户就可以解决一切事物。)然而,建立在电话系统上也让谷歌迅速形成对电话号码暴政的挑战:你的联系人无需使用其他服务就可以找到你,你只要在任何一台Android手机安装Google Voice,无须通过运营商就可以无缝使用了,你还不需太多的麻烦将固定电话和非Android手机集成到系统中。

  谷歌现在已经开始采取下一个步骤:你可以使用桌面的Google Talk拨打和接收来自Google语音号码的VoIP电话,基于Android 2.3.4的Google Talk提供了语音和视频电话,且该公司刚刚实现了与Sprint紧密整合,用Google的服务取代运营商提供的语音服务。两者相加,都是不小的进步:无须使用到套餐,Google Voice的用户就可以在电脑桌面拨打和接受来自使用Sprint电话号码的电话,这的确是整个行业的重要第一步。但是,所有这些进步仍然紧密维系于电话系统和电话号码——而且当google将电话号码从基于现有系统制造的设备抽离出来,它的服务都完全不能工作,除非你购买了运营商的服务套餐。google很可能最终能够从套餐的要求中解放出来,但微软和苹果都在尝试完全不同的战术。

  微软战略看起来最容易懂:微软刚刚花了85亿美元收购Skype,它是VoIP的最大品牌。 Skype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你可以多种方式使用:纯文字聊天,桌面语音通话,使用SkypeOut替代标准电话,还可以在手机上使用各种Skype应用程序。从许多方面说,Skype给微软提供了到达最终目标的捷径:你已经可以打开几乎任何设备,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再到相当数量的智能电视,只要输入你的Skype认证,并立即可用。拥有Skype帐号的人口数量已经相当庞大——介于5.6至7亿之间——这意味着说“请打电话给我的Skype”可能不会觉得太疯狂了,尤其是如果你活跃在年轻或技术圈里。而微软也很有可能将Skype直接整合到Xbox360和Kinect里面——说到Windows Phone7,这正缺乏一个类似Skype应用程序。只要管理得当,微软有机会将Skype一个变成无可比拟和统一的信息平台,一举颠覆电话系统,短信,视频聊天以及IM.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是纯粹的猜测——微软甚至尚未完全阐明Skype的战略呢,而当谈到发挥一个平台的全部潜力时,微软以往也并没有一个出色的记录。而且我们不要忘记,Skype是一个专有的解决方案 ——电话号码可能有些混沌和限制,但你至少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电话服务。Microsoft是否会允许Skype互通与其他VoIP服务?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也是Skype能否成功的关键。

  苹果的战略就是多管齐下。该公司刚刚在WWDC为iOS发布了一个新的免费邮件系统——iMessage,该系统有超过SMS的诸多优势。该邮件系统将安装在所有的iOS 5设备里,提供传送和已读回执,当一个联系人输入回复,你可以在聊天窗口看到键入指示。最有趣的是,该系统是无形地内置在iOS 5的消息应用程序:给用Android手机的朋友发信息,你使用是SMS系统,而给另一个的iOS 5的朋友发信息,则会无缝切换到的iMessage,会有一个新的蓝色文字泡沫显示传输模式切换。这个超级智能——如果你所有的联系人都是iOS用户,,你可以关闭您的SMS而完全不会错过任何一个节拍。而iMessage同样也可以在iPod touch和iPad上使用,这意味着你能够摆脱你的电话号码完全,仍然使用该服务。很不错!——但语音怎么办?

  谈到语音问题,FaceTime感觉就像一个无声的杀手。它就在那里,人们可以用它,但因为它只支持WiFi和视频而已,这让人感觉在雷达之下。但想一想:苹果内置了点对点网络呼叫系统,使您可以只需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就可以呼叫多个设备,毫无中央服务或帐户管理可言。所有的公司所要做的就是更新服务,使之支持语音呼叫和对3G和4G网络,这样百万iPhone 4用户呼叫彼此的时候,就不必使用他们的电话套餐。更绝的是,FaceTime是建立在开放的XMPP协议和SIP协议之上,而且苹果已经承诺最终将开放其标准,这意味着更多应用程序和设备某天可以支持FaceTime呼叫系统。所有你须做的就是在一个新设备上输入你的电子邮件地址,说你愿意接受FaceTime呼叫,你就在一切就绪了。如果苹果经营适当,iOS 5用户明年就能只使用数据业务就可以实现语音通话和短信交流了,根本不用理会电话号码。只要在桌面加入iChat,那么,你的??梦想即将成真。

  遗憾的是,苹果承诺开放FaceTime已经过了一年,自打那时这个承诺的实施依然毫无踪影。更离谱的是,iMessage也似乎只打算架设在XMPP协议架构之上,而在WWDC上,苹果对FaceTime也只字未提,更让人伤心的是苹果只想要BBM式的信息平台锁定——这无疑让这个小小的梦想变成恶梦。我们希望苹果方面在这里看到更大的格局,做正确的事情。

  现在的状况是:Google在狙击现有的电话系统,微软投注于专用网络新贵,而苹果似乎想悄悄地人从电话号码里拉出来。但很显然,所有这三个都致力于使语音呼叫和短信和其他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一样,不难想象他们肯定会成功并且拉动整个行业沿着他们的轨迹发展。有趣的是,运营商们自己内部也在尝试将拥挤的语音通信转向IP——Verizon希望2010年就开始在LTE上从事语音业务——但到那时,也可能为时已晚:电话号码很可能像插卡电话以及轮拨电话那样作古。这只是时间问题。

  来源:Alex.Chow投稿,原文链接

2011年6月16日星期四

为什么移动通讯还停留在号码时代?

  无线运营商是移动产业的“沙袋”,在阻碍创新上他们是臭名昭著的,他们从不管理,只维持现有的利润。他们常常惹人讨厌,纵使它们现在突然作出改变,它们也不会引发另一个变革。这里再也不会瞬间出现另一个由10个数字组成的语音导向的世界组织,也不会出现由ID和二进制数字组成的数据导向的世界组织。

  在过去一周,移动通讯的未来出现了几个引人注目的发展。Apple展示了它的iMessage产品,这款产品允许iPhone用户无需透过短信或者电子邮件实现互相通讯。

  证据显示,老式的短信或正在锐减,这将导致无线产业的巨大利润来源产生问题。

  Nilay Patel透露其在“This Is My Next”网站的撰稿,他指出,为了便于人们更好地使用转盘电话,我们在40年代创建了一份数字公约,而基于这份数字公约构建的移动识别码系统,在21世纪涉及多设备的互联网服务中显得一点意义都没有。

老式电话机

  毫无疑问,这是愚蠢的,纵使号码具备很好的便携性,对于现今的移动电话设备而言,号码的作用其实并不大。除了一点,电话号码依然是一项国际(朝鲜除外)认可的标准,它允许在旧金山和中国,阿根廷和挪威的用户通过一些简单的编码进行通话和发送短信。

  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服务显露了世界缺乏联系,而这显然不是因为互联网本身所造成的,或许它更有可能是那些我们所发明的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通讯技术所造成。当人们在考虑他们落后的无线载波为他们又赚来另一笔大钱时,相同的利润动机让他们变得疯狂。

  以Apple的iMessage为例,它仅仅为Apple的设备服务,对于果粉而言这真的让人欢呼雀跃,但对于那些没有苹果设备的用户而言,这一点意义都没有。同样地,最广为人知的电信杀手Skype,也仅仅只为那些注册用户和SkypeOut国际卡的用户提供服务。你能猜到,巨量的电话号码(截至2010年12月,已注册电话号码已达到6.63亿,而Skype上个月的在线用户数也仅为1.7亿),你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数十亿规模的服务,在通话体系仍能承受的范围内,竟然还饱受折磨。Google Voice带来了许多十分有趣的想法,除了使用电话号码作为它的系统核心这一点外。

  一个可行的下一代通讯系统可能基于某样东西构建,但绝对不会是古老零散的编码系统,新系统的适用性将是广泛全能的。它必须能满足包括紧急呼叫等特殊服务的需求。它不能由某一个单一公司所掌控,就算这所公司是一间慈善大公司,由单一公司掌控将引来诸如90年代的微软和现在的Google相类似的不休争论。

  在互联网里,其实也确实存在着唯一一个有着类似功能的非营利的物件 —— Email地址。你可以随你喜欢选择操作方式和服务提供商,你会知道这封邮件是从哪个公司的邮件账户发出,以及它发往哪里。就算是facebook这个封闭的系统也会向外部用户提供facebook.com的邮件服务。

  但Email地址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已接受身份认证的物件,每个人都可以知道你的Email地址,密码是唯一保证你的Email邮件内容安全的保障,如果你不经常修改密码,那么你的Email账户也不一定安全。就连手机号码也不是安全的,因为别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拨打这个号码或者向这个号码发送短信,只要你有一部手机,别人最终都能找到你。

  电话号码背后存在的挑战类似于各大社交网络和互联网服务公司(Facebook、Twitter、Google等)的竞争,他们都一直尝试构建更好的系统以在互联网创建自己的独立标识。互联网公司一直在争取让它们的服务产品或技术成为行业标准,这也引发了持续不断的争论,拥有近7亿用户和大批投资者的Facebook也期望成为成为行业标准,它希望成为集通讯中心和广告网络于一体的行业标准。

  过去十年,部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观察员怀疑将来将会有更多的无线运营商从传统的语音商务应用转向以数据为中心的商业服务。运营商们都很清楚,遭遇业界大量反对呼声的AT&T对T-Mobile的并购,原因是两者的合并所带来的宽带数据服务将接近整个美国的人口数。

  然而,“解放”手机号码需要多个产业部门的协同努力,设计一个安全的非营利性的移动行业标准,让设备能在几毫秒内连接全球的任意一部设备,但一部行业标准的讨论常常是乏味、不稳定和弊端泛滥。

  所以,你不用过分地焦急。这里还有很多比无线产业更为复杂的因素存在了。

  来源:Norris Lin投稿,原文链接

2011年6月15日星期三

杀死知乎

  知乎是什么,这是个问题。答案A:问答网站B:Quora中国版。于是,两个常见的热点问题随之而来:1.知乎跟百度知道的区别?2.抄袭的辩论,或者说相比Quora,知乎做了哪些创新?

  一、知乎是什么?

  这种热点似乎并不值得探讨,问题应该回归源问题:知乎是什么?就笔者个人的感知,还有答案C:

  知乎是一个加重了原微博输出权重的变种微博。

  跟微博一样,信息传递同样基于关注体系+关键字搜索,并且信息产生和传播的过程中,一样有转发,评论,@,#话题#,还有私信。只不过这里所谓的“信息”及功能的结构和表现形式不太一样,其中最最最大的区别是,信息被明确拆分成了问与答两种类型,并且在传递过程中地位不对等。

  简简单单一句词:“知乎是什么?”在知乎,它是个问题,如果它出现在另一个问题的下面,它也算个答案,而在新浪它就是条微博。问,还是答,本质跟微博没有区别,你觉得不同,仅仅只是因为官方是这么暗示的。如果世上先有知乎后有微博,你也可以反过来说,微博是一个模糊了问答界限的变种知乎,一条微博的本质就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的答案。

  但是在这个变种里,问与答确实还是从形变延伸到了质变的,在微博的模式里,虽然有转发和原微薄的形式区别,但实际上,转发的地位等同微博,最后在搜索框里搜索关键字,两者的地位一样,完全根据时间来排序。在知乎,答案并不能被搜索。把“问题”、“答案”当成两类略有不同的微博形态,说加重了原微博输出权重,指是加重了问题的中心地位,或者说降低了答案的搜索地位。

  研究这个看起来可能没什么用,但也许有用。确定一个准确的参照系,利于分析。首先这是个二八结构,不利于普通用户,在百度知道,小孩子也能提问,但在知乎,门槛很高,加之由于用户基数低,没有稀释作用,相互吹捧这类圈子影响更突出,俺也提不了问。微博以2为引擎,牵引长尾8,知乎的影响力来源同样得益于此,相似的,装逼装高端的运营胜过一切,得让人觉得没在新浪混那叫幼稚,没进知乎就不算高端。

  毫无疑问的是,正因为信息结构由简单的一被拆分成了提问和回答两部分,门槛被提得更高了,与专业性定位双生而来的是,其包容性也大大降低了,局限性大大增强了。《老子》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下,微博海纳百川式的定位、同样的核心影响力来源,同样的信息传播结构,意味着知乎未来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大微博的态度,笔者一直怀疑,在知乎足够强大到成为一个生态之前,只要微博插足,知乎就会是历史,相反,百度的威胁不大。

  用户需要的不是知乎,而是知乎背后的东西

  之前看到过两个基于用户立场的需求疑问:

  1.有问题,为什么不上微博问,而上知乎?

  2.你为什么要去知乎回答问题而不是其他?

  原因如下:

  A.定位明确。人力资源的长尾之所以一直不能开发,因为信息过载,学习成本过高。“明确”这个词汇的价值在于通过指定范围来降低信息过滤的成本,从而提升效率,在不乏高质量的问答里,确实可以学到一些东西,尤其是没广告营销,这跟从出生就被视为营销圣地的微博那是天壤地别,今天的微博真的,拉黑掉了一大堆星座啊冷笑话啊经典啊之类的,信息还是没法看啊。

  B.解除了评论限制。微博固有的140字,为信息容量和流转速度牺牲了发挥空间,当观点简洁极致时,说者成本低,听者理解匹配的成本却大。

  C.至于为什么要去知乎而不是去其他地方比如“者也”回答问题。这是个运营问题。知乎稀少的邀请码和关注度塑造了某种情景,就像很多人去了新浪不愿意去腾讯一样,跟预期的自我实现有关,也跟自我表现时希望输出的那部分对象的浓度有关。

  在用户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更多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在给与答案的过程中,更多只是增加一个更有效表现自我获得认同的秀场而已,在门槛奇高的情况下,你回答正不正确一点都不重要,你有机会回答本身已经产生优越感了。这些用户需求视角映射到微博上,至少存在两个重要推论:

  A.用户需要更多有门槛的秀场来反衬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他们的作用就跟有没有被加V一样蛊惑人心,它提示新浪,未来围绕微博诞生的所有新产品,千万不要因人愤慨,而“顺应”民心开放给所有人,从一开始你就要无情的让用户死心:它将永不开放!

  B.所有变种类产品一定要作为一个独立系统来做,不能直接导入已有的关系链,对用户时间分配形成实质性竞争关系,但对于特定的用户,微博可以作为一个分布式入口,以此来加重微博帐号的核心地位,这跟QQ把空间养大是一个道理。

  从这上面,英明如你想必也看出来了,新浪微博整个一模一样的场地,只面向V和永远的邀请码,强化话题领域的声望,知乎就离over不远了。

杀死知乎

  二、知乎应该是什么?

  武侠里有一种无上心法叫九阴真经,至阴至柔,练之可纵横天下,在过去的日子里,单向关注这一神功可谓至阴至柔,独步天下,挑动整个武林,威胁着盟主腾讯的地位。为了应对这一江湖后起之秀,稳固宝座,盟主唯一的选择便是跟着修炼九阴真经,不至于与神功无缘。只是,传说世间还有另一种至刚至阳的心法名叫九阳真经,明教教主张无忌曾因缘修炼成功,天下无敌,可惜后来失传了。

  但是,武林却流传有一种说法,据说修炼该无上心法的关键要诀是气血逆行。

  1、问答和微博的本质相反

  思维的惯性,让后来者沿着quora的基本框架大同小异的发散下去,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有理由怀疑,最大的问题并不出在细节差异上,而是出在原始基础上。

  “我”认识马化腾,但他却不需要认识“我”,这种规则的本质是由内而外的辐射逻辑,马化腾存在了,才有了被关注、被交互的结果,“我”才有了去关注、转发、评论的行为,值得关注的人的存在是核心驱动力。

  如前篇所述,知乎继承了微博的关注体系,但问答的本质并非如此,而是一种钓鱼逻辑,问题存在了,才有了答案的寻求,有了答案的诞生,才有了人与人交互这个结果。这个过程中,关注人并非原始目标,解决问题才是,“我”首先需要的是答案,只要答案正确,而谁的答案并不重要。

  在前篇里,由于作者基于同样的影响力来源,基于同样的信息传播路径,得出了一个结论“微博是一个变种知乎”,并在这个结论基础上发散。只是该文立场本末倒置,知乎是什么其实毫无意义,知乎应该是什么,才有指引意义。

  此前周鸿祎“愤慨”鄙视知乎圈一帮子所谓的高端用户自产自销,看似没理解知乎的苦衷,但某夜梦里意外惊觉这种批评是对的,因为真的背离了问答的初衷,真正的问答网站应该是现有问答平台的颠覆者才对,而不是微博的变种,它存在的必要性是可以解决提问者的需求,而不是回答者。

  2、百度知道的流量比贴吧大

  现在,是时候为前篇致歉并纠正的时候了,百度知道的流量比贴吧大,所以有理由怀疑,社交问答平台的前景不下于微博。杀死知乎,重新塑造一个神奇的问答新世界,未来,一定会有一个更强大的平台诞生……

  下面是一个气血逆行的知乎版本,主要表现在:

  A:只有问题信息流(提的问题+关注的问题)。

  必须基于问题立场,而不是相反!

  除非关注问题本身,否则,无论谁给出的答案都不在主页信息流里出现,即答案信息流不存在,但可在问题信息流里显示得到的回答数量+关注者数量(可附加文字)。

  问题分原提问和关注提问,类似一条微博的属性,关注一个问题对应转发的性质,回答数量对应评论性质。

  B:当“你”提交一个问题,你的问题并不是作为个人动态显示给你的粉丝,而是反向提交给你所关注的人,所谓气血逆行,指的就是这个信息流向。这一基本规则逆转,基于一个很现实的极限假设,你关注了马化腾,一个16岁的初中生又关注了你,那么,概率上能解决你困惑的是马化腾这个老江湖而不是那个初中生,除非他是韩寒。如果关注算45°仰视,那么有问题问老师更符合现实,是—45°俯身向学生提问不还是个媒体定位?

  当然,知乎在岔路口走了另一条路,它认为,如果把韩寒们、类韩寒们,从茫茫人海中筛选出来,把—45°降成—5°,把整体素质方差降下来,概率上一样能提升问答质量。只是这样以来,注定是一个小众世界,永远不开放把酷耍到头是最优解。

  事实上,知乎始终控制奇高的门槛为人诟病,确实并非装逼,而是被逼。只因quora想当然的错误继承了twitter,知乎又继承了quora的错误,选择了向下传递问题信息,才面临了两难抉择,或者牺牲质量交换数量,否则耐着性子慢慢来。

  佛说因果循环,万事皆果皆有因,果然是,选择什么样的开始注定了什么样的结局。

  3、改革任何时候都不会毁灭人类

  为什么不逆转过来?

  因为气血逆行看似会带来一个毁灭性的后果,走火入魔,金庸说的。由于输出渠道自己设定,不需要对粉丝负责,也许粉丝数无需过千,逆流而上的问题信息流便会湮灭一切,供求严重失衡,于是平衡被拖垮。如果你的百万粉丝都向你提问,那提问也就失去了意义,粉丝是人人喜欢的,但在这种规则下,粉丝越多,毁灭越大。

  但是,如果逻辑走到这里就结束判定循环的话,是不对的。

  如果根基问题A严重,解决A问题必然导致B问题,正确的逻辑不是放弃解决A问题,而是先解决A问题,然后用C方法,解决由此产生的B问题,再不行用D方案来应对解决B问题导致的C问题,除非绝对没有D方案,否则不能判定A问题无法解决。(当然,类似北韩这种国家从头到尾都是前者逻辑,因为要维持C,所以不能用B方案,因为不能用B方案,所以不该解决A.)

杀死知乎

  4、输出的控制

  接下来引入一系列条件控制:

  由于关注变成了选择输出对象,首先解除生化危机。

  A:控制关注上限(不妨设1000人),所有人的原始求助范围合理,至于在哪里画这个圈是你个人选择。这里存在一个自然调节作用,如果你是马化腾,你关注的那1000人有100人关注了你的问题,而他们关注的人里平均又有100人关注了,那么最理想情况下经过第二次扩散这个问题就能达到1万关注,(请注意,关注一个问题等同转发)且不说这一万人参与者是否踊跃回答,就冲这么多人关注,就能激励想要获得认同的人去表现,对于一个寻求答案而不是发布新闻的人来说,能得到的答案仔细看够N天了,1000人的原始输出,对名家看似输出空间很小,但其实是个错觉,因为影响力天然摆在那里,隐性不平衡会自然调解……

  切换视角,从问题输出转到输入。

  这里存在一个关注极不均衡的问题,随着用户总数飙升,当100万人关注方舟子,提交给他的问题就会淹没他的主页,作为一个高端用户,被80万大学生崇拜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事,但如果要去浏览这么多低质量、重复、没有新意的提问,只怕是唐骏都会毫不犹豫归隐田园了。但是不要紧,山人自有妙计。

  B:问题信息流的输出端生成基于一种概率输出规则。判定条件如下:if相互关注,than 100%输出,else,输出概率=期待指数E*调节系数K,「期待指数E=(提问者的粉丝数/回答者的粉丝数)*(提问者的设定输出人数/关注上限)」。如此,在K值=1的情况下,当一个只有50个粉丝的的用户提问题,他关注了有50万粉丝的马化腾,该问题马化腾能看到的概率只有0.01%,看到后搭理他的概率大概也只1%,有效概率几乎是百万分之一,除非你直接去评论他的问题或者@,否则骚扰不到他。

  在这个控制规则下,人们很快会逐步回归现实,相互都瞧得上才是王道,而明白盲目追星是无意义的,解决不了问题,名星们也会随之逆转过来,明白这首先是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平台,明白一个人的受欢迎程度跟付出和热情有关,而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虚名。

  但是严重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个好的问答平台不是一个二八平台,否则,就像微博上80%的长尾用户更愿意用QQ沟通那样,80%的用户有问题只会向百度知道提问。下面继续切换视角,解决一个粉丝为0的用户的提问需求。

  C:引入用户标签,比如“产品”、“技术”、“宗教”、“C语言”,诸如此类。如果一个新问题被添加进“宗教”这个分类,系统将随机选择有这个标签的用户的mix(100,1%)名作为输出对象。当用户基数不够的时候取小值,当用户基数大的时候最多100个输出,意思是健全社会保障的同时不能猛如虎。为这些“幸运用户”之中的热情者赋予功勋值,另想办法让这个值有金融意义,借鉴知道问问的悬赏得分规则,加分提高问题输出概率是一个消化出口。

  除此之外还是存在严重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就是封闭性造成的话题衰减问题和问题定向需求。

  D:进一步修正关注1000人这个核心控制器。

  1、 允许树形分组,假如你关注了80%的互联网从业者,一个法律问题不需要骚扰所有的关注者,问关注的那10个法律工作者就可以了,这也是B里面期待指数公式后半部分的用意,定向输出对象越少,概率当越大才对。

  2、 控制1000人中相互关注的上限比率,不得高于300人(这个数字大致是一个人现实交际的能力范围,也比较接近于twitter22%相互关注的说法,跟1000一样,可根据你更好的理解调整,理论上是宏观调控器)。如此,既更多的降低天然衰减,也可降低问题信息流规模,毕竟就回答者立场,乐于助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个过程中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满足社交需求才是人们更希望的。

  5、重申

  社交问答网站存在的价值必要性, 是可以解决提问者的需求,而不是回答者。尽管用户兼有双重身份,但何者为基何者为楼是千秋大事,把“问答”这个大众概念而不是“高端”这个小众概念做到极致,知乎可以成为互联网的基础应用。而往后的格局变迁有1%在下文简解,你也可以把你的答案先写在手心,试试看小人所见是否略同。

  三、无觅灭世篇

  上文中里,你大概看出来了,那模型称之为反微博更贴切,不错,相当正确,仔细去看,反了一堆东西:用户关系反了传播方向反了粉丝处于中心位置了,木V了大牌们走下神坛了文化变了,封闭转开放了小众转大众了,向内衰减变成向外发散了,关键是,重心从答转到问了。

  它完全具备成为一个渗透到互联网基础网页的开放平台的潜质,微博在做能做的事情,它统统都能实现,关键是,它不需要笼罩在微博的阴影下了。

  想象一下,明年这个时候,你在月光博客阅读文章,某段不太明白,然后划一段文字,愤怒点击一个知乎按钮,向本人责难:“你妹的替知乎写得什么软文,是帮还是害呀?”

  既是一个评论,也是一个问题。

  这难道不是很有趣的事吗?本人会正儿八经回答你:

  “当然是帮呀。当未来的方向清晰,强势的门庭世家确实会毫不犹豫的挥军开拔那个地方,只是两点之间,直线未必最短,小人们唯一能做的事是测出一条必经之路,判断路上有哪些关隘,提前占领掉。依个人直觉来看,今天的知乎微博也未必杀得死了,因为知乎无V,让凡人成为V光闪闪的神,让神走下神坛,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问答的世界里,你少拿那个V来吓唬我。”

  信息的细分

  需要对一个信息单元仔细分类:

  1. 主体信息<body>。

  2. 附属信息,包括<头信息>或者说父信息,及子信息。

  3. 由外而内的反馈信息。

  一篇博客、一条微博、网页、新闻、图片、视频,有没有标明作者的等等都是主信息,以“我”为中心,辐射给读者。而附属信息分别以标题、#话题#、标签及备注、跳转链接为父类、子类代表。而反馈信息,最显著的代表是评论、回复,其次是评价。

  此外还有种介乎中间态的相关,其代表是编辑推荐、无觅的推荐,本站或外站的相关内容。

  转发功能的诞生算是第一次突破了这个现象,当你执行评论这类增加附属信息的操作时,同时把它转化为另一则信息中心的主信息,那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

  无觅的困境和变化

  在没有“同时转发”这个选项之前,即使是点评类网站里,评论行为始终是从属地位,换而言之,评论本身这个行为没有给评论者带来一个落地的根,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根,故而很难被沉淀。(到腾讯微博上看一看,无附加转发的比率超级大,这是从属地位和主体地位受欢迎程度天壤地别的证据)

  过去在《微博变种与RSS变种》里提到过无觅。各位读者今天想必也不太陌生了,无觅的插件覆盖了很多独立博客,如果没有竞争对手遏制,他也许未来无处不在。

  为什么这么多网站加入呢?很简单,因为它的推荐机制有一定的发散作用,直接绕过编辑推荐,把结果交给客观规则而不是人的主观否定。并且突破了稳定甚至有衰减的关注体系,所谓推广,就是打破既有平衡,让优质网站受更多关注,让垃圾站点被更多的替代,有效与否,在内功质量,当然那些低成本的垃圾推广行为要除外。

  但是在当时,个人也提到了一个否定性忧郁,因为对于读者而言,阅读进化是从信息缺失到信息过载发展,突破关注体系降低了确定性,当更多读者来了又走了,自身不能控制一个平衡,无觅对于网站的推广价值前景堪忧,为了维持,会依赖运营带来的外力输入,这个关系里,看似对网站的推广价值是它的卖点,但最终而言读者的需求才是决定趋势的因,对网站的推广价值是结果。

  因为缺乏沉淀读者的足够向心力,无觅成为一个独立平台很难。

  但是当时没有看到其后的变化。

  在这之后,无觅的插件做了一些持续的改进,一开始好像只有“你可能还喜欢”这个本站推荐,后来似乎了多了一排,应该是外站内容推荐,再后来多了一个喜欢按钮,而现在变成了把内站推荐封在一个推荐按钮,与喜欢这个按钮排在上面,下面你可能还喜欢的那个推荐貌似有一部分是外站内容推荐。

  这个设计改动过程虽然简单,但花了很大心思,是针对自身问题的优化方案。最初的时候,站内推荐是个内循环,本身不存在发散价值,跟任何博客系统的推荐没太大不同,对网站而言,接受这么个插件的价值是无觅网站上的推荐,但上面再次提到了,不能自我平衡,留住注册用户是个大问题,所以需要外站内容推荐这个无需用户注册的输出口,有点联盟交换的意思。而无觅的喜欢按钮本身并不带来输入输出,但其简单易用性既可能关联到了推荐算法,同时跟推荐按钮摆一起,加之图标赏心悦目,能产生一定引导,在培养用户习惯上有很大意义,非常的人性,这看似非常简单的一个改良实则非常一大步。

  通过上面对信息的细分,朝着尽可能的替换附属信息这个方向,朝着破解从属地位的方向,朝着给自己补一个实心内核的方向,看上去未来无觅还会有一些可能的变化、潜力:

  A. 喜欢这个按钮附在社交网络里,威力巨大(由于目前无觅的网站内核很弱,该潜力完全没出来)。

  B. 下一个可能会被添加的按钮可能是标签按钮。(一个根据时间排序,甚至不需要中心的新闻贴吧)

  C. 下一个可能致力于替代的是评论区域(if无觅给了评论者一个根)。

  如果推荐算法里时效性能更加突出、发散能力更强的话……补上一个中心,无觅可能成为一个开放、终端分散的新闻平台。

  无觅的真正潜力并不局限于独立博客,应该注意到的是,他的插件直接镶入到了网页,那是互联网无处不在的基本终端形态,基于算法来推荐信息,尤其是基于(标签)关键字的搜索输出,依稀沾了浓缩版搜索平台的特征,还有那个喜欢按钮,跟传说中Google那个+1似有相通的地方。

  唯一遗憾的是,对用户而言,无觅缺根,外强中干。

  问答之战的战略要地

  虽然无觅平台内部漂浮无根,是个制约性短板,但它的插件与大量网站相融,却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系统,并且可以变得更加优良。它本身不足以成就一个平台,但其潜力,其所占据的资源,如果加上气血逆行的知乎呢?

  回到信息的传播方向上,气血逆行的知乎,天然有发散的意义,如果像微博一样渗透到网页终端,把评论行为提问化,既破解了反馈信息的从属地位,也为网站方带来发散作用,并且逻辑上,所有的反馈信息都可以被覆盖:

  评论(提问)、评价(赞同、表示感谢、没有意义)、相关推荐(类型、来源、作者)。

  对比无觅,两者惊人相似,把评论当成问题发散,喜欢按钮对应于赞同、表示感谢、没有意义,推荐话题跟推荐文章是完全相同的道理,其次是知乎基于话题分类,事实上存在一个基于关键字的搜索输出口,跟无觅可以覆盖的关键字输入端恰好成对,最关键的是,知乎是一个社交关系内核,这恰恰是无觅的短板。

  基于以上,可以结论的是,看似八杆子打不着的两产品极有可能殊途同归,当两者进化到某种阶段必有一生死战,哪天知乎或者其他问答平台气血逆行成了一个大众网站了,推一相同插件,无觅就要被替代了。

  反过来,在这之前的乱世纷争里,谁先收购、合作或者杀死无觅,会占据非常有利的媒体位置,足以挟广大独立博客的影响力以抗门户。

  一个缺根,一个只有内核,刚好优劣互补,内外循环打通,天下可定1%,至于其他各类贴身近战、强攻固守的99%,实超出了本人所能参详的范围。

  自古破而后立,期间凶险,知乎是选择厮杀一个开放平台潜质的全新世界,还是死守一个高端社区潜质的产品,只在一念之间,将来的历史自有分晓。

  来源:越石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