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4日星期一

谷歌发布日本震后卫星地图

  据谷歌地理博客报道,在日本发生毁灭性大地震和海啸之后,谷歌地图迅速从其卫星地图供应商处获得了大量最新的日本震后卫星地图数据,并将这些图像对外发布,以期望能帮助日本的救灾工作。

  用户可以通过几种方法查看由GeoEye(地理眼)卫星提供的图像,一种方法是下载这个地标文件,然后在Google Earth软件里打开查看,如果用户没有安装Google Earth,也可以直接从这个地址打开Google Maps查看,或者直接访问这个Google相册里查看图像。卫星图片显示日本多个地区都遭受了地震和海啸的毁灭性破坏。

  Google希望提供的这些卫星地图能够帮助日本的救灾工作,也希望这些卫星地图能够产生应有的价值。

谷歌发布日本震后卫星地图

  除此之外,Google还专门创建了一个页面帮助日本人民寻找可能被困在海啸中的亲朋好友。该寻人服务可供人们发布寻人启事或提供线索,目前提供了英语日语两个版本。Google还创建了在线危机响应中心,提供地震地图、最新消息、预警中心链接、灾难公告板等信息。

  2008年的中国汶川地震时,谷歌也向中国提供了高清晰度的卫星地图。

微博与QQ的区别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QQ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即时通信(IM)软件。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电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

  QQ的使用方法

  你要聊天,首要一步是攻破对方的堡垒,得到对方的允许,让对方加你为好友或让你入群,你才有机会与他人聊天,否则开了软件,你就可以说拜拜了。

  QQ有两种聊天模式,一对一、一对多。一对一就是私下聊天,可以无话不谈,私密的信息也可以放心交流,一对多则除了可以公开的信息外,你得守口如瓶。从这点上说,QQ为我们提供了私密信息和公开信息的沟通渠道,方便了我们的沟通。

QQ的使用方法

  微博是QQ的升级版还是终结者

  在上图中,要进行聊天得先通过对方的允许,反之,别人要与你聊天,得先得到你的允许,才能与你进行沟通,看似翻身做主人,但还是很悲惨。你要想知道好友的一些近况,他们最近怎么样,做什么事,有什么好消息分享,虽然你可以主动去打听一次两次的,但这么多的好友,难道你要每天去打听吗,这不现实。所以大多数情况是当别人想起你的时候,主动发起会话,大家才会相互沟通,更多的时候,没人记起你,QQ上的好友名单越来越长,能聊天的越来越少。在QQ上你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别人不记得你,你就无法得到你感兴趣的,相关的消息。

  在群里,有几百号人,状况好点,但好不了多少。过了审核这一关后,几百号人七嘴八舌开始聊,如果都说些你感兴趣的话题,那还好,但嘴长在别人脸上,大家各说各的或者发些垃圾广告,那么你就只能充当回收站的功能,忍受垃圾信息的骚扰。

  作为QQ用户,我们还是很弱势的,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感兴趣的信息得等对方主动找上你,在群里,为了获得一点点有用的信息,又得忍受垃圾信息的骚扰。

  作为QQ用户,若想在QQ上发布广告,就很纠结,一对一聊,别人不审核,效率又低,在群里发,不受人待见,得小心挨管理员的踢,群里的人还真不多,也就几百号人,传播效果不明显。

  QQ用户在QQ上就形成信息发不出去,同时信息又接收不到的怪事,形成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孤岛。

  虽然如此,QQ的私密信息和公开信息的传播还是较好的满足了网民们的需要,上亿网民选择QQ作为自己的即时沟通工具。当广告主们发现自己在QQ上是信息孤岛,不能直接在QQ上形成广告效应时,就盯住了这聚集上亿网民的QQ平台,腾讯公司。腾讯可以利用自己的平台,将广告信息直接发布给QQ用户。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商业链条,广告主——腾讯——网民,腾讯依赖庞大的QQ用户,形成自己的信息传播能力,在这个商业链中占着主导地位,攫取着丰厚的利润,同时也利用QQ这棵大树,实行藤绕树战略,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QQ也不再是单纯的聊天工具,变成腾讯商业帝国的基石和代名词。

  与QQ用户的弱势相比,微博用户的地位与之则有天壤之别。你想了解新闻,则可以关注记者、电视台等,想了解投资,则可以关注经济学家、杂志媒体等,只需你关注他们,他们就主动发布信息,并将信息送到你的面前,供你筛选,若稍不如意,嫌广告太多,可以取消关注,一片清净。微博用户是自己信息的主宰者,主动接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主动接收信息,就让微博用户发布的微博可以被人看到,若粉丝够多,就可以形成有效的大范围直接传播。我有10000粉丝,那么我一句话就有可能被10000人看到,这可是20个最高级群的传播效果,而且还是每条微薄的。

  而往常想要达到这样传播效果的一种途径是付费给腾讯公司,当广告主发现自己可以打造属于自己免费的广告传播渠道时,原有的商业链条就发生了改变, 广告主——网民,腾讯消失了,腾讯在原有商业链中的价值和谈判地位消失了,QQ的上亿用户对腾讯而言,本来是摇钱树,现在成了枯木。腾讯帝国失去了主心骨。

  微博在私密信息和公开信息的传播功能上大大超过QQ,更重要的是微博的传播效果,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路径,对原有的商业生态产生重大的冲击,造成原有商业链的重新洗牌。微博的出现不仅仅是QQ作为IM的挑战,也是对腾讯商业帝国的挑战,但是就此衰落还是涅槃重生,不仅要看腾讯自己的调整能力,也要观察对手的攻击能力,看他们给腾讯留下多少调整空间。

  新浪微博推出微博AIR,号称挑战腾讯的核心,不过私密信息的沟通是微博本身具有的功能,新浪这次通过重组织,让这一功能显现出来,但靠模仿QQ来体现微博的私密信息沟通功能,可以看出其对微博的理解不过如此。

  微博改变了原有的商业生态,也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但固有的思维模式禁锢微博的开放创新,对原有的霸主如此,对现在的挑战者也是如此,从下图中你也许可以发现微博发展的软肋,可以找到一夜颠覆现有秩序的办法。

微博是QQ的升级版还是终结者

  来源:sbumblebee投稿,原文链接

2011年3月13日星期日

百度联盟上的雷人广告

  今天浏览某个美食共享网站,无意中发现该网站有一处内容与网站本身格调极不相配,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这是百度联盟的广告,但其广告形式却充斥着邪恶。

  为了点击率,该广告使用特殊图片形式进行了一番煞费苦心的“包装”,下面就是百度推广在某个美食共享网站显示的广告,此广告的问题在于,广告标题是“最新热门推荐”有强烈的诱点效果,让人以为该广告是网站的一个栏目,而广告内容嘛,我以前一直以为百度广告的品味很低,没想到我原来高估了百度广告,现在才发现百度广告原来不仅仅最懂中文,而且还擅长医治各种疑难杂症这活儿,改走“广州老军医”的线路了。

百度联盟上的雷人广告

  为了证明该广告显示与内容无关,我特意新建一个隐身窗口打开网站,显示的广告还是这个,这说明广告和用户的内容无关。

  非常替放这个广告的网站感到不平,一个本来挺正规的网站,旁边出现了这么一个东西,不明真相的网友看到后,很可能以为这是该网站的自办栏目,从而会对这个网站的品味大打折扣,这个网站加入百度联盟可谓得不偿失。

  前些天人民网还夸口说“谷歌的所谓‘不作恶’完全是扯淡……谷歌在中国,受到百度的强力阻击”。虽然谷歌AdSense也经常出现一些挺雷人的广告,但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容忍广告商如此恶意侵害网站发布商权益的事情吧。

  百度进入“恶名市场”名单,当之无愧。

当乔布斯离开苹果

  苹果的成功不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死亡是每个人的终点。当乔布斯离开这个世界,或离开苹果,苹果会面临什么?

  很多外部评论认为乔布斯代表着苹果,也是苹果最大的媒体号召力,失去乔布斯就会导致一种市场号召力的丧失。也许有道理,但近期的分析则认为乔布斯的离去,不会对苹果的产品,以及近期发展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其实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苹果的团队离开乔布斯之后就无法推出风靡世界的产品,也不在于乔布斯的离去会带来苹果产品品质的下降,或对产品品质追求的不懈努力。

  关键的问题是,如果乔布斯离开,那么苹果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将面临股东的压力,这些唯利是图的股东会把苹果带入绝境。

当乔布斯离开苹果

  苹果既往的历史,曾经推出过很多失败的产品,包括当年PDA的第一个商品“牛顿”,麦金塔二代等等。正是这些失败导致苹果濒临倒闭。乔布斯回到苹果的时候,苹果已经是一个二流公司了。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乔布斯才能坚持其精品路线。如果当时苹果不是在如此困境之下,依然还是盈利为主导的大市场策略,今天的苹果就不可能出现。其实微软今天面临的情况也是如此,在股东的眼里,这只是一个赚钱的机器罢了。

  公司需要一种精神,但有的时候上市公司会在股东的压力下逐步妥协,变成一个利用垄断占据市场,不断保守僵化的体系。因为从财务的角度来说,风险控制是非常紧要的。新产品不可能没有风险。

  乔布斯回到苹果后的成功,仅仅是让那些投资者闭嘴。如果没有乔布斯这样的强势地位,其他人则很难和股东博弈。苹果不缺乏技术精英,管理精英,运营精英。但在发展上,缺乏可以和股东博弈的强人。

  乔布斯在苹果的股份也很少,苹果没有特别占优的股东,这在乔布斯离开后,必然会带来非常的混乱。因为现在苹果已经是IT市值最高的公司,也维持着相当高的利润率。正是这个高度,让股东无法接受一种平常的发展,而任何公司都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

  一个公司能否长久发展,不在于它曾经如何辉煌,而是在面临困境的时候如何处置,如何保持一种内在的坚忍。

  乔布斯离开苹果的后果,就是苹果不再拥有和股东博弈的能力。这一点甚至不如盖茨离开的微软。一种可能是,股东短期内相信苹果自身的能力,但一旦出现接班人二次交替或市场出现萎缩的时候,我们熟知的那个苹果就被资本谋杀了。

  来源:李天白投稿,原文链接

2011年3月11日星期五

二十年前的那场战争

  说到开放和封闭之战,人们总是会提起二十年前的那场战役,就是苹果和Wintel的战争。任何事物所谓的肇始只是我们需要回顾历史时的印象或观点。

  简单的说,苹果公司把个人电脑(PC)的业务发展成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前,当时提供商业计算江湖大佬IBM和今天的鲍尔默一样喜欢轻蔑的说,这根本没有商业前途。

  当IBM试图进入这个市场时,限制于当年的反垄断法,IBM利用所谓IBM-PC的一套标准,客观扶植了Intel和微软。当年的Mac是建立在简单指令集的CPU基础上的,而Intel的x86是复杂指令集产品。这样市场就从核心计算元件开始分割开来。

  相对于苹果来说,IBM把软件和硬件进行了有效的分割。让很多软件和硬件的厂商有机会制造PC。其实当年的大佬,王安,IBM,苹果都是很封闭的,他们卖的都是应用产品。并没有去有意区分所谓的软件和硬件。

  IBM的无奈造就了一个商业模型,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大分工结构,有的企业专注于软件,例如Adobe,微软,Oracle,等等。有的专注于硬件,例如Intel,AMD,Nivdia。

  在开放与封闭之间的战役中,似乎人们得出结论,开放战胜了封闭。

  但什么是开放,什么是封闭?这似乎更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原因。

  例如所谓微软的开放,只是更多的人在微软的环境下开发程序,而不是linux所希望的开放,就是因循PC的逻辑开发程序,因为在PC的领域里面还有很多的体系,例如Linux。当微软成为主要的开发主体,似乎从Linux角度微软变成了封闭。而从Linux的角度来说,微软则是那个霸权。

  所以开放和封闭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甚至是世俗的,多少似乎变成一种民主,多数决定少数的命运。这也是所谓的多数人的暴政。

  每个系统都潜在地追求一种内在的稳定,而不是外在的冲击。不管是冠以任何的借口,都是希望自身生态的存在,而不是其他生态的侵袭。由于每个系统存在,都试图找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不一定是原因。原因又是从来不存在的东西,它的存在只是介于不同观点之间的一种博弈。所谓的胜者为王,只是大家在观点不一致的时候,找寻的一种结果上的平衡。就像任何一个最强盛的王朝也会消失一样。它存在的理由不能支持它的存在。一切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论。所以所谓的预测,都只是建立在有限的时间上的一种猜测。一种时间上的有效性,而不是所谓的规律或必然性。而成功从来就不能复制。

  在这二十多年里面,我们似乎只看到了苹果的坚持,而不是其他公司的进取。多少年来,笔记本还是东芝最早的定义模样。桌面电脑重复着显示器+机箱+鼠标键盘的模样。类似iMac的一体机从来不是主流。这一切都发生在苹果把电脑主机做成字典大小,iMac则成为一体机的标杆。

  我们其实无法说当初IBM是基于一种开放的构想来推动PC的发展。只能说是无心插柳。后来IBM想借助OS/2挽回局面。但那个时候微软更加进取,凭借山寨了wordperfect和lotus123,建立了自己的Office王国。而Windows则逐渐成为图形操作界面的霸主。

二十年前的那场战争

  在PC业最黄金的时代。苹果有些落寞,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Windows的强盛,另一个原因是苹果的不妥协。它号称不推出低端的产品。

  苹果的利润相对很高,产品又没有低端。这造成苹果产品价格高的印象。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如果其他公司推出和苹果品质一致的产品的时候,价格更是离谱,至少会比苹果高出30%以上。这大概也是很多苹果用户忠实于苹果品牌的一个原因。同样的产品,苹果更便宜。

  由于苹果只是推出有限的型号,因此从单品的发货量上,总是占优,这也就可以通过规模效益而削减成本。在iPad时代,苹果的价格优势就完全凸显出来,因为大家需要制造的产品品质是类似的,没有苹果那种规模则完全在价格上失利。其实我们过去关于苹果价格高的印象,只是因为市场上有很多低端产品,这些产品拉开了消费区域。一旦进入相同的消费区域,苹果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作为消费者来说,我们总是希望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但这不是开放和封闭之间的战争,开放不一定给我们带来实惠。

  例如平板电脑,虽然谷歌不像微软那样收取授权费和使用费。但即便是抛除软件成本,硬件成本依然很高。

  这和整个PC业的行业形态相关。

  PC是一个由市场推动的大协作体,我们常称作IT产业。今天的PC制造业正在分化中,我们早已熟知的业态在暗流涌动中悄悄发生着变化。PC越来越象视频游戏机产业。早期的PC业更想前几年的山寨手机,一个操作系统,一套解决方案,大家做出五花八门的东西。

  一旦主流应用瓜熟蒂落,那么其他的应用就会严重萎缩,就像Adobe,Autodesck控制了传统设计软件一样。在这个局面之前是由很多类似软件瓜分市场。而Office一统江湖之前,也有很多类似的套件。

  当我们看到硬件的进步的时候,不能忽略软件自身的进步和变化,因为正是软件给计算机带来生命和应用价值。

  传统化的应用实际上催生出类似垄断化的产品。产品逐渐走向封闭。只有在操作模式或计算模式上的革命性产品出现,才可能撼动已有的格局。

  开放和封闭实际是产业者之间的道德游戏,这并不真实的关乎消费者的利益。现在的PC制造业,一个产品的背后是几十个厂商的协作结果。

  我们试想即便苹果把iOS开放给其他厂家使用,单个的元器件厂商依然不能通过整合资源来实现更低的成本。就像三星和LG.而对于越来越标准化的产品来说,各种不同器件规格的组成,必然引发使用的稳定性降低,也给开发者带来噩梦。这正是Android阵营发生的事情。

  我们从来不希望垄断,因为垄断带来两个负面效应,一个是垄断企业的不思进取,扼杀新生,一个是垄断可以让消费者没有议价的权利,在市场上丧失了投票权。这就是市场民主的概念。但垄断不一定会让消费者直接吃亏。或者说早期的垄断形成过程都是通过规模效应让消费者明显受益的。

  在古希腊有个陶片驱逐法,这个法律规定,如果一个政治人物太受民众喜爱,那么就可以用陶片投票,把这个人驱逐出境若干年。为什么?因为这个太受爱戴的领袖,会变相剥夺公民的选择权,因为他可以左右民意。

  在市场上,就存在反垄断法。也存在产品挑战者,例如Ubuntu对Windows的挑战。当年IBM就是利用产品的新规则,打破了苹果的垄断地位。但那发生在PC业的早晨,现在则是已近黄昏。IBM这个PC产业的推动者早已撤出了PC战场,回归到它的商业计算服务领域。

  PC的繁荣时代已经逐渐远去。PC的丛林法则时代也逐渐远去。

  iPad必将主导这个市场若干年,直到新的操作模式,整合模式或制造模式出现。在未来的几年里,其他的平板仅仅是一种陪衬。

  在苹果和IBM那场战争结束的时候,世界上出现了微软和Intel两个巨人。而IBM则反身回到了自己原有的领域。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微软是盖茨说的危机意识,每天都可能面对竞争而死亡。

  IBM的理念是永远做最强的追随者。就是那个大家都快遗忘的永远做第二。其实这个基因也成功的植入了微软的基因中。在浏览器战争中,在智能手机,以及搜索和其他领域,微软总意图用自己强大的市场地位,让前行者探路,自己收获果实,虽然在浏览器战略上成功了,但在搜索,智能手机上都开始显现战略的失效。

  Intel号称自己是开创世界的偏执狂,AMD与其说是竞争对手,不如看做竞争伙伴。而ARM的出现,让Intel的大厦晃动起来。ARM实际上复制了当年IBM的标准输出战略,利用知识产权,联合其他的硬件厂商进行博弈。当iPhone也采用ARM的方案的时候,ARM主导了移动计算核心的市场。

  谷歌和苹果的关系则由于Android的推出,而从兄弟变成对手。双方口水不断,表面上互相交恶。

  谷歌今天很像当年的IBM,它主导了互联网的主要业务,也是互联网最大的造金机器。当互联网不可避免的向移动计算靠拢的时候,谷歌不可能坐视市场的流失。一方面凭借ChromeOS和Chrome浏览器进攻桌面市场,一方面凭借Android抢占移动市场。

  但谷歌的主要收入并不来源于此,这和当年IBM的情况类似。不同的是,当年IBM让微软完成了自己的操作系统,这次谷歌自己来做,因为谷歌看到苹果不是一个温顺的合作伙伴。苹果也在进军互联网服务市场。

  双方在订阅服务,音乐,视频销售等领域正面冲突。虽然苹果没有涉足搜索这个谷歌最核心的业务领域。但谷歌害怕苹果会重复微软的战略,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在移动搜索领域和谷歌展开争夺。这从AdMod的收购,以及苹果推出iAd计划后显得更加迫切。毕竟adword和adsense是谷歌镇宅之宝。

  苹果更像一个典型的现代作坊,一心打造自己满意的产品。可以说苹果的互联网服务目前乏善可陈。MobileMe很美国,很地域,iWork.com更是如此。至少在中国用起来很不爽。虽然也有很多改进。

  苹果有一种设计基因,就是对于原生程序的高度依赖,和Google开放的Web设计理念不同。这可以从iTunes,MobileMe等诸多的应用中看出来。可以说苹果并不擅长做非常开放的应用。就是那种可以兼顾很多应用环境下的Web应用。例如,MobileMe只能通过兼容HTML5的浏览器使用。之前根本不支持IE这种主流浏览器。

  苹果甚至自身也对过往的自家产品没有那么多关注,导致新的应用在以前的产品上根本不能使用。就像iOS4.3就不再兼容3GS之前的产品。这也许正是苹果可以快速奔跑向前的一个原因。

  也许一年以后,所有的系统升级就和iPad一代和iPhone4没有关联了,现在iMovie就不能运行在一代的iPad上,原因很简单,内存太小了。

  在这场谷歌和苹果的战争里,谷歌没有完全采用当年IBM的战略,而把自己置于当年微软的位置。毕竟现在的移动设备制造商很少有实力来开发一个完美的系统。但随着谷歌实验室阶段的结束,那些厂商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多少,去年谷歌就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手机,一旦产品成熟,难保谷歌不会变成第二个苹果。虽然谷歌没有积累良好的硬件产品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但相比HTC,三星,LG,MOTO这样的二流角色,谷歌弥合这种能力鸿沟的潜力还是具备的。

  因此,今天谷歌和苹果的战争,更像是两个巨人的决斗,而不是当年IBM领着大家搞群殴。

  来源:李天白投稿,原文链接

2011年3月10日星期四

Gmail增加“智能标签”功能

  据Gmail官方博客报道,Gmail在实验室增加了一项新功能“智能标签”,用户激活这一新功能之后,Gmail会自动对收到的“批量”、“通知”或“论坛”邮件进行分类,以便用户能快速处理大量邮件。

  用户激活这一新功能之后,Gmail就会创建过滤器将邮件标记为这些类别,并开始自动把收件箱中的邮件贴上不同的标签,例如“批量”、“通知”或“论坛”等,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批量”邮件经过滤后不会显示在“收件箱” 中。使用“设置”-“过滤器”可修改这些默认设置或创建新的过滤器。

  这些标签本身的意思非常清晰。“通知”包括各个网站的更新信息、网络商店的发货认证信息等等。“论坛”主要包括用户参与的某些网络论坛上的信息。而那些似乎是通过群发的电子邮件在到达用户时则将被标签为“批量”,这些邮件将会跳过收件箱,直接进入“批量”标签的收件箱,而“论坛”和“通知”则将被默认保存至收件箱内。

  要想使用“智能标签”这一新功能,用户须进入Gmail实验室页面(Gmail Labs),在此页面上可以看到“智能标签”功能。

Gmail增加“智能标签”功能

  启用“智能标签”后,系统会自动在用户的过滤器中创建几个新的过滤器,用于过滤邮件。

Gmail增加“智能标签”功能

  之后,用户就会发现右边的标签栏部分会自动增加几个“智能标签”,用于过滤用户邮件。

Gmail增加“智能标签”功能

  使用“设置”-“过滤器”可修改这些默认设置或创建新的过滤器。点击左上角的“不属于”按钮可报告分类不正确的电子邮件。

  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发现Gmail实验室的“智能标签”功能的确很好用,判断挺准,“批量”标签能过滤掉大部分群发邮件、广告邮件和邮件列表,自动将“批量”邮件进行过滤,不显示在收件箱,节省了很多处理邮件的时间,提高了使用邮件系统的效率。

2011年3月9日星期三

360安全桌面得失论

  360最近推出了两个新产品,第一个是团购开放平台,大量团购网站的出现让这一市场快速成熟,其实360干的也就是一倒卖流量、用户资源的活儿。另外一个就是360安全桌面,打着云计算等各种新鲜词汇招摇过市,却很少人懂这到底是怎样一个产品。

  和360以往的产品一样,安装360安全桌面同样需要安装360安全卫士。搜狐王小川这样质疑:“360之前推安全浏览器,号称'90%的木马通过浏览器进入你的电脑',今天开始推安全桌面,又称'90%的木马通过桌面进入你的电脑'.我们该信哪一句呢? ”这边的问题在于,假设360安全卫士的核心功能足够强大,已经能够帮我阻挡包括木马、病毒、钓鱼网站的安全威胁,那么这时候像浏览器、桌面、压缩软件这样的独立软件追加安全功能,反而会变成额外的系统负担。

360安全桌面得失论

  360安全桌面的核心功能包括:快速启动、自动归档、开放平台。快速启动实际上就是一个软件或应用的一个Lunch Bar,直接在界面内建立对应文件的快捷方式,例如MacOS下方的快速启动栏,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来帮助用户快速启动常用功能,很多品牌机也有预装功能类似的软件,同类的应用软件包括Magic Formation与前几年比较著名的音速启动。自动归档是指将用户已有的应用软件、游戏、文档、图片进行归类,方便用户启动与查找,在桌面空间越来越有限而应用软件又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这一功能是非常实用的,可以有效简化用户操作。

  而开放平台是这一产品的核心,首先360能够将现有大量的应用软件如PPS、迅雷都嫁接到自家所谓的“开放平台”内,还包括大量的单机小游戏如连连看、植物大战僵尸、愤怒的小鸟等,其核心功能与软件管家类软件无异,美曰其名为厂商增加软件安装量,事实上这也是国内所谓开放平台一贯的做法。其次可以将大量的网页快速、批量封装为应用,在3Q大战中360正是用框架页嵌入了WEB QQ,暂且不论底层实现方式如何低劣,但是无可否认对于用户而言是没有差异的,360未来可能与部分网站定制专门针对安全桌面用户的页面。

  360安全桌面对于用户的突破在于,通过一体化的方式解决了用户对应用的需求,尽管这个解决方案也许并不完善。重装系统之前,我只需要通过安全桌面对所有资料进行备份,在重装系统后再进行恢复就能找回熟悉的应用与软件,我能够通过安全桌面安装所有需要的软件与应用,这对普通用户而言未尝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对于360而言,更重要的是借助自身用户基础在软件、游戏领域打造更稳固的行业地位,如果能打造出一批特色应用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根据360安全桌面的产品图臆测,安全桌面这一产品未来很可能会拓展至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在Android、iOS、webOS等智能移动设备大行其道的大环境下,这也许是一个很棒的计划,做系统太复杂、做软件太简单,不如直接做一个Launcher工具,能够在效率与效果之间取得比较好的平衡。

360安全桌面得失论

  月光附注:百度和360殊途同归

  百度和360最近连续推出多款功能类似的软件(百度应用平台/360安全桌面;百度压缩/360压缩;百度浏览器/360浏览器;百度电脑管家/360安全卫士),百度和360在布局上越来越类似了。

  百度以前是专注于搜索引擎,现在也变了,开始搞客户端,但是百度的客户端软件几乎没有一个成功的,虽然百度能出杀毒能出软件管家,但360没办法出搜索引擎,360依旧还是专注于客户端的推广。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用这种心态做开放平台,实在是浮躁。

  作者:XJP、月光,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