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1日星期四

腾讯360之争对互联网行业影响

  腾讯和360之争已经接近尾声,360今天又一次弹窗,声称“在政府的干预下,QQ和360已经实现兼容”,这也意味着长达一个多月的腾讯和360之争暂时告一段落。

  腾讯360大战对互联网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加速了整个行业的整合与竞争,一些潜规则被曝光,互联网行业的公开、公正、公平渐成共识,有助行业良性发展,腾讯的独大模式会得到延续,但从长远看,会影响其未来发展风格,更多会采取收购的方式扩展业务。

  潜规则被曝光,有助行业良性发展

  此次事件将互联网原先一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进行了曝光,让“网民隐私”这个话题第一次公开地大规模讨论,唤醒了大多数网民的“隐私权利”意识,这本身就是一大进步,可以想象,将来某些互联网公司再像以前那样依靠出售用户信息的黑色产业链进行盈利将会给自身带来什么样下场。

  这次事件暴露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严重滞后所带来的问题,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为此可能会加快这方面的立法工作,如果这方面的法制规范能够及早建立的话,对于将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会有良性促进作用。

  影响腾讯未来的发展风格

  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这次事件使得整个行业形象受到负面影响,一些利益集团妖魔化互联网的过程又会多了一个现成的案例。对于交战的这两家公司来说,此次事件导致腾讯公司的股价遭受重挫,用户也流失了不少,360也受到一些损失,流失了不超过20%的用户,有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恢复。

360公告

  从长远看,这次事件可能会影响腾讯未来的发展风格,使其四面出击的发展得以收敛,而是更多采取收购的方式扩展业务。

  对IM、安全、杀毒市场的影响

  从目前IM(即时通讯)市场上看,尚没有从功能上能超过腾讯QQ的产品出现,短时间内腾讯的垄断格局不会发生变化,腾讯QQ的独大模式会得以延续,但从长远看,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络有可能会借机冲击IM市场,这些社交网站可以很快地将SNS的关系复制到IM上,他们所缺少的,就是一个功能比QQ更强大的客户端软件。

  杀毒市场目前依然以免费杀毒产品为主流,付费杀毒产品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被逐步淘汰。金山毒霸今天宣布免费也是顺应这一潮流,传统的杀毒软件商业模式已经被破坏,相关企业必须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才能继续生存下去。360的模式是,安全和杀毒软件免费,但是依靠360浏览器的盈利来维持。QQ的模式是,基础业务免费,增值业务收费,这些都是较为成功的商业模式。

  随着免费安全和杀毒软件的增多,360现有的业务也将会受到挑战,其发展将面临不少竞争对手的挑战。

2010年11月9日星期二

UC浏览器扫描电话本的隐私问题

  先转一条新闻:最近,有用户指责UC浏览器没经允许擅自扫描了其手机号码本。UC浏览器所属公司优视科技当日作出回应,却被指“太含糊”而未获用户谅解。 用户:私自扫描用户信息?一位UC浏览器的用户发现,UC浏览器在自有游戏UC乐园中向他推荐的两位联系人,均为其现实生活中的好友。该用户认为,UC浏览器私自扫描了自己手机中的电话号码本。

  UC自有游戏的《隐私说明》也间接印证了这一判断,说明中称“UC乐园会在您同意的情况下检索您的手机电话本,以确认当前您的好友是否已经来到乐园。”不过,UC浏览器并没有设置相应的步骤, 以征求用户同意。其《隐私说明》中也没有解释,如果用户“不同意”,该如何继续操作等情况。

  看了上面这条新闻,我作为UC浏览器六年的用户,也是第一批UC乐园的玩家,想说说自己观点,在注册UC乐园的时候我就认真阅读了他们的用户条款,当时给我的感觉是,UC乐园只不过是实验品,因为UC浏览器作为一个平台,它的作用应该体现在把网上最好的东西让用户浏览,也就是让流量向外扩散,而从中收取广告费,而UC乐园这东西明显是向里吸流量的,简单直接点来说就是假如UC乐园发展不了增值服务,那么优势就等于举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UC条款中在显眼的位置注明了,优势有权中止UC乐园的服务,这说明优势对发展UC乐园没有绝对把握,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也不用依赖这个来养家糊口,有人曾说过把全富家价拿出来做事那是一种方向的选择,把一点身价出来做事,那就是尝试,那UC乐园既然是实验品,当然要做点与众不同的事了,扫描用户电话本为其主人推荐好友应该是其中一件吧(在此之前我只知道中国移动做过这样的事)!但老实说UC并不是私自扫描用户电话本的,在UC乐园中一键邀请好友那里是有提示的,而且还要用户按一下,UC才会扫描用户的电话本,有些用户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然没注意看提示?而且我觉得这个并没有问题,本来扫描电话本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更快的找到自己现实中的好朋友,为人民服务有错吗?假如你不接受,那就大可不接受呀,上面已经说了,扫描电话本是有提示的,反正我第一次玩就清楚、明白那一键邀请好友功能的含义了。

  在网上看有关于UC乐园隐私问题的新闻中,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一些重要环节上应该提示用户,进行2次确认,其实我想问问,业内人士是谁呢?他有没有玩过UC乐园的呢?如果有玩估计他也是一个菜鸟,但菜鸟也应该长眼睛才对呀,进入邀请界面就可以看见提示了呀,但还要你按下一键邀请好友这个按钮,才会扫描你电话本,那不算是二次确认吗?虚拟的网络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不是流行实名制吗?现在买手机卡都实名登记了,未来手机上的SNS更应该是现实好友之间的互动,而上传电话本,可以省了手动添加好友的麻烦,反正我就觉得省下不少时间,移动用户应该知道139说客吧?139说客有个手机端的软件,有上传电话本的功能,其实139说客也有一键邀请好友功能,原理也是要扫描用户上传的电话本实现的,那为什么没有说139说客侵犯用户隐私呢?可能和移动的地位很特殊有关,前一段时间腾迅发布了手机QQ同步软件,有同步电话本功能,而且腾讯买下pengyou.com这个域名做SNS,本来人家腾讯开发个手机同步软件,就是为了扫描用户电话本,发展SNS的,我想其实好多网络服务商都想扫描用户电话本,因为这样可以快速实现网络上现实好友之间的互动,只不过优势这次做了小白鼠,现在看见优势被用户骂到狗血淋头,估计腾讯也不敢轻举望动了,做这样的事,还得移动来,因为移动才真正的巨头,人家有这样的底气,你用不用?不用拉倒……

  如果用户在网上担心隐私被泄漏,那就会“闷坏了自已”。

  作者:罪有英德。

也谈迅雷上市

  从邹胜龙创立迅雷前身三代科技(2003年1月)到现在已经七年,从三代科技正式更名为迅雷科技(2005年5月)到现在只有五年。在金融危机的余波顺利散去后,迅雷终于开始了自己的上市征程,近期其创始人邹胜龙也开始频繁接受媒体采访为公司造势。

  2003年三代科技获得IDG的100万美金种子投资,2005年IDG和晨兴科技向迅雷投资1000万美金,2007年迅雷获得来自联创策源和谷歌的2000万美金投资,另据传周鸿袆曾经给迅雷100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这些是目前已经确定的迅雷融资记录(阿里入资的消息未经证实),五年时间3100万美金打造了一个中国最大的下载客户端和知名在线点播网站,2007年开始实现盈利,迅雷勉强算是成功。

  迅雷是中国最大的下载客户端,在快车、腾讯旋风的强力竞争下仍然屹立不倒,核心原因是下载速度非同凡响地快,这一切都得益于迅雷自身的P2SP技术的确立。这一时期迅雷的收入仅仅来自于客户端广告的收入,这样一款单一产品无法支撑迅雷更快向前发展,过程中的探索当然是失败多于成功,甚至迅雷还不短地尝试过资讯服务。发展的转折点是迅雷看看这样一款在线点播类产品,基于迅雷在下载领域P2SP技术的优势,迅雷看看能够实现良好的联通速度,并且P2SP技术的特点让迅雷不用陷入传统视频网站的带宽黑洞中,在尝到甜头后迅雷果断全面转向迅雷看看,并且独立开发了一款迅雷看看播放器,迅雷看看产品的成功让迅雷在广告收入上有大幅起色。

  有了迅雷,有了迅雷看看,迅雷仍然需要一个能够更快推动前进的产品。这时候腾讯依靠增值服务称霸互联网的经历让迅雷看到了希望,迅雷推出了VIP会员体系,推出了去广告、离线下载、高速通道等功能,在增值业务有一定气色后,迅雷果断推出了迅雷7,这款产品的意义不亚于腾讯的蜂鸟,大幅减少了广告干扰从而更有效凝聚用户,通过增值服务盈利被看作是迅雷未来的盈利方向。核心点是迅雷软件不赚钱,咱靠其它周边业务赚钱。

  现在上市对于迅雷而言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外部环境良好,内部环境足够成熟。这是属于迅雷的一个仪式,让世界都知道咱迅雷成功了,也是对于员工、管理层、投资人的一个回馈。但是上市不仅仅是拿来更多的钱,还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这对于迅雷而言无法避免。

  中国三大全民客户端软件QQ、迅雷、360,迅雷的成功说明了客户端软件的巨大潜力,最大的麻烦是由用户找不到盈利途径,迅雷的经验至少给你更多希望。我们下一个悬念是:360什么时候通过怎样的形式上市?

迅雷上市

  来源:XJP投稿,原文链接

2010年11月8日星期一

也说百度的框

  最近百度的框计算被炒的很热,笔者在这里也来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我们知道,所谓的框计算是百度针对Google的云计算所做出的相关回应。框计算除了相关的算法之外,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其背后开放的资源平台,框计算平台提供了大量的接口,相关应用及数据可以与框平台所对接,随之所作出相关的响应。

  当然,这也随之使百度产生了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百度原来竞价排名也许会有所扩充与变异,这样的搜索结果对于中小企业也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同时也吸收了部分网站的流量,在下文中,笔者将会以百度的相关应用为主线,和大家来进一步讨论。

  毫不忌讳的说,Google的中文搜索技术的确这几年明显的超越了百度,再加之百度搜索的竞价排名模式,用户可以随意输入几对相关的词组,就会很明显的发现两大搜索引擎排序结果的差距。其次,就logo的美观度来看,百度对Google也颇有望尘莫及之感。于是很多人说Google越来越“谷歌”化,百度却越来越“Baidu”了。

  但是技术的优势在短期内是很难完全体现出来的。

  首先,在这里要澄清一个事实,中国的网民总体基数是很大的。多达4.2亿的网民,很明显大部分都是初级用户,只是比较熟悉一两种应用而已(当然,这也就足够了,这本来就是网民之于互联网的意义)。在一个大部分网民连“Google香港”的域名都不能熟练输入的前提下,百度仅凭借广为传颂的“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这一句,就早已经深入人心,不知可以粘住多少用户,被设为多少浏览器的主页了。

  其次,Google在退出大陆前,一直在“苦练内功”,想方设法的在中文搜索方面超越百度。百度呢,除了搜索外,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社区化的构建。凭借其流量上的绝对优势,用百度贴吧来粘住用户,构造庞大的社区,打造活跃用户,反过来进一步来稳固自己的搜索流量。其次,百度也造就出类似“维基百科”一样的“百度百科”,使得全民造词,也使得维基百科在国内处境难堪,毕竟没有多少用户在互联网上真正去使用过维基百科。

  当然,个人认为,百度多年前,凭借其流量的绝对优势,却没有及时推出自己的IM软件,以至于在百度HI推出后,腾讯QQ已经基本垄断市场,再没有百度的市场。这也是一个战略上的失误。

  之后,百度又进军电子商务领域,当然,百度有啊的失败是必然的,阿里集团在国内电子商务基本已经可以是一家独大了,在这方面,想要与其一起分一杯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记得曾看到有人说“Google是想要让用户脱离搜索界面,而百度则是一直在努力让用户留在自己的界面”。当然,这样的说法也不无道理,至少就目前来看,百度就是努力在朝着这方面发展的。

  上面的引子不少,都是相关的铺垫,接下来就要谈及百度的框计算了:

  被炒的很热的框计算无非就是开放了平台,接入了大量的相关应用。在搜索的同时直接进行相关应用的对应罢了。

  一个页面里除了百度推广的几条广告以外,还接入了一个占用大量页面空间且精准度不足够高的结果。互联网上较为资深的用户一般不喜欢这样的结果占用大量的页面,干扰正常的搜索结果。

  客观的讲,由于初级用户的比例太大,以至于你会发现很多用户在查找相关数据及下载相关软件时基本上毫无头绪,找来找去,很是费劲,况且往往是得不偿失,然而百度的框计算就是让应用与搜索直接挂钩,这样的结果反倒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形成了一种简单的智能化。

  于是,在百度的框中输入一个手机号,一种货币名称,一个相关软件,框平台就会做出相关的反应,可以使用户完成“点对点”的搜索,从而直接进入应用。

  在互联网普及的年代,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这样的用户体验还是很不错的,至少真正的做到了简单与便捷,虽说最终得到的体验不一定是最佳的,但是之于大众而言,这肯定是足够优化的,是利大于弊的。且不说别的,仅是搜索时利用的相关关键词,本身就是一门潜移默化的学问,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轻车熟路的掌握。

  因此,就绝大多数网民的体验而言,百度在一定的的时间内,使用所谓的框计算也是利大于弊的。

  当然,对于其他互联网公司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一场博弈了。

  首先当互联网公司加入百度平台后,用户在百度界面上就可以完成基本操作,相关互联网公司自己的流量会大幅度减少,大量的流量都会被百度所吸收。其次,当加入公司过多时,对于搜索结果的排序来说,也是一个问题,这是否会是新一轮的竞价排名。再次,大部分中小型互联网公司的应用很可能被滞后,从而形成马太效应。

  说了这么多,但是之于用户来说,在一段时间内,还是有益的。

  最后说明一点,小众时代还未完全来临,大众化依旧占据主流。这也就决定了目前的框计算模式在一段时间内的活跃性。

  发展到最后,还得说“框广天地”的野心太大,就如同人定胜天的决心一样。当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容纳一切时,这一切只会逐渐变成一种自我的隔离。究竟是百度边缘其它互联网公司还是自己被逐渐边缘化,这也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读者投稿,作者:郭鹏程,联系邮箱:catkin.guo # gmail.com,原文链接

与360腾讯大战有关的故事

  这是中国互联网史上影响人数最多的一次热点事件。腾讯与360的这场“战争”不仅搅动了众多的互联网用户,也引发了社会和企业的关注。腾讯QQ与360之争已经波及到越来越多的网民,这场网络公司之间的斗争也被网友演绎成多个不同的版本,孰是孰非,网络界争论不休。

  一、危机危机危就是机

  有一个故事是这么写的:

  在某年某国,前线告急,大将军提兵与敌将对峙,然而祸不单行,后方数百里处突然发生特大地震,一时空前混乱,百姓流离失所,奸淫抢掠。考虑到敌将极有可能遣人煽动动乱,冲击后方,丞相对当地都丞、都尉下达死命令:

  十五日之内,联合大户,务必控制灾情,否则,撤职查办。

  然而,官粮远远不够,粮食价格又十倍上涨,当大户们得知朝廷不肯给赈灾钱粮,都丞都尉极有可能被撤职查办时,他们拒绝捐很多粮,由于那些囤积居奇的大户们个个有背景,强抢是不行的,期限很快过去一半,灾情愈发严重了。

  眼看只有被撤职查办了,这时候副都尉之子表示,这个局面是因为丞相下了一个错误的命令,他献上了一破局奇策:“危机危机不危哪有机会,两位大人之所以看不到机会,不是因为你们情况很糟糕,而是不够糟糕。他给出了两个关键:一,以缺人维持治安为名特赦所有死囚,受制麾下。二、假传王命,称七日之内,若灾情不能控制,满门抄斩。”

  接下来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都丞宣称朝廷赈灾金银不日将到,火速召集订购粮食,当他们都到了之后,被一群杀人不眨眼的死囚团团围困,当他们得知都丞都尉已经被逼上绝路的时候,他们相信了,这两人为了赈灾,的确有理由什么都做得出来。

  于是,粮食捐出来了,灾情稳定了,前线的兵源也充足了。

  二、错误在哪里?

  为什么我当日认为尘埃落定,360完胜。在11月3日之前,我压根儿就没想过,腾讯居然用践踏法律的方式来反击360,我只是相信,如果QQ只是不兼容保镖,腾讯永远没有胜算。

  但我错了,错在我没有意识到一个反思逻辑:既然正常的手段没法胜利,那么腾讯就不会按照预料的方式走棋。

  很多读者可能会说,不兼容这招不是腾讯首创,只不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里我可以明白的说:如果腾讯只是不兼容扣扣,是不是违法法院没判之前不会有定论,但是QQ空间跟360安全浏览器有什么冲突?

  周鸿祎一直只是擦边,未必犯法,腾讯直接越界,绝对犯法。

  如果这都不违法不垄断,那什么叫违法?什么叫垄断?

  三、360是怎么受困的

  11月5日,百度金山可牛遨游+搜狗?五家新闻发布会,宣称不兼容360,即使玉石俱焚。这真是一个愚蠢的发布会,我火线给了360朋友一建议:立刻向QQ认输,宣布不兼容以上四家公司,与之决一死战。(特别备注,我11月2日才知道他是360公司的,11月3日之后,还没回复过我消息)

  四家公司制造所谓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不兼容事件,大概是为了给有关部门施压,让主将腾讯在政府公关上面压倒360.但是,多一个因子也多一个变化,如果仅仅只是腾讯360政府三方博弈,腾讯在这个问题上能保持绝对的主动权,因为马化腾敢赌,但周鸿祎绝不敢赌。

  同样是不兼容,于腾讯而言是超级必杀,于百度而言是双输,于金山、可牛、遨游简直是自寻死路,(有意思的是,这几个家伙宣布不兼容之后还找不到很好的不兼容的方法。)

  我可以这么说,如果360同样玩朝鲜边缘游戏,政府不强力干预,金山、可牛、遨游三家从此残废,如果360再狠点,直接把搜索流量倒给腾讯谷歌,百度也大概要终结搜索垄断了。但反过来说,如果政府为了保护金山、可牛、遨游、百度,强力干预,那么,360事实根本就不需要向腾讯低头,这个局势就解了。

  关键是,现在有关部门在这个问题上只调停,不强力控制,让腾讯举着个核武器逼着周鸿祎不得不低调退步,于是,360陷入了无比被动的局面。

  看着自己浏览器被违法追杀,却没有办法。

  四、解析边缘策略

  当腾讯作出一个绝对违法的举动时,却居然没有招来巨大的麻烦,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里有个过程:

  360:危局→可能的灾难→退步的代价。

  腾讯:杀局→谈判筹码(掌握局势主动权的拥有筹码)→退步的收益。

  有关部门:调停的风险和成本,让双方必须接受的理由

  也就是说,360缺少了一个让调停者迫使腾讯必须退步的理由。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么?一个违法的行为,本来应该是腾讯公司一部臭棋,居然变成了谈判筹码,这简直没有天理了。

  但是很遗憾,危机让人失去冷静,周鸿祎如此,我在愤怒和担忧中也是如此。

  如今,攻防双方已经完全对调,360步步陷入了困境,这就是后退的代价。如果不破除不兼容这个魔咒,接下来很长时间,360会陷入完全的被动,等有关部门研讨个几个月,黄花菜都要凉了。唯一的办法是,逼有关部门出重手,明确破掉腾讯的超级必杀。

  所有的争端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解决,这是原则!

  怎么破?

  五、商人保安小孩的故事

  一个商人拔枪对准一个保安:道歉,承认你违法了,并保证以后不动我一根毫毛,我就不开枪!

  保安大呼救命。

  一堆小孩在旁边为商人拍手:杀了他,杀了他,杀了这个动我毫毛的流氓。

  保安的手臂还在流血,不敢动,警官上来调停。

  警官对商人说:兄弟,哥知道你有钱,低调点好么?你非法动用枪支,非法枪击人了,你违法了你知道吧?

  商人说:他非法进入了我的私宅,还盗窃!我要不拿枪,他肯定要了我的命,然后换上笑脸,哥哥,你相信小弟,我枪在手,他不敢不听。

  于是警官又对保安说:我知道你是顶级保安,但是你看看,对方怒了,情势不太好,你提刀,他提枪,完全不对等,先保命再说,好吧。

  于是保安输了。

  余下的问题是,这个商人不肯罢手,又对保安射了几枪,你给老子记住,以后再有出格的事情,我一定一枪爆头!然后转身对警官笑道,怕什么,他不敢动!拍拍屁股,没事走人了。

  由于害怕被杀,保安忘记了,对方非法持枪,非法射击,应该被追究责任的。

  我要是那个保安,我一定顶上去,把那几个拍手叫好的小孩抓过来,一刀砍了其中一个,然后对警官说:

  “商人打断了我一只手,这样你们都不抓他是吧?行,为了自救行动,我也打死一个再说,从现在开始,他敢开一枪,我就砍死一个,想跟老子斗狠是吧,看谁倒霉!”

  小孩一听慌了:警官叔叔,救命啊。

  警官这下也慌了:别别……有话好说,别冲动,放下刀,你这样违法的,会收到法律制裁的,你放下刀,他一定会受到法律制裁的。

  保安说:大哥,我也不想啊,但我也没办法,等到法律制裁他,我早已经成木乃伊了,既然违法,大家都违法嘛,彼此扯平,你说是不是?

  六、说说金山可牛遨游吧

  对于这三家公司,我没有什么多说的。有道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杀敌一千,自伤800,一个庞然大物的消亡需要你们用代价去交换,请问你们准备用什么代价来交换?

  这800的伤伤在腾讯身上,一点都不疼,哪怕赔偿多少亿,商人有的是钱,但如果那800伤在你们身上,可以这么说,要是我今天坐在周鸿祎的位置上,只要我的用户量损失超过25%,我一定直接卸载,让金山可牛遨游三家公司的所有软件一夜之间消失于整个江湖,要赔偿是吧,你也等个一年半载吧,至于百度,真要不兼容,鹿死谁手还真不知道。

  七、我为什么要这样挺360

  从我学会用QQ开始,病毒和杀毒就是一个烦躁的存在,不停的跳病毒库过期。直到360出世,世界清静了。我发现不需要杀毒,光装一个360安全卫士就足够了,我至今都没有赚360杀毒,但我的朋友,爱死了360杀毒。

  问金山,为什么非要有对手了才记得用户?你倒下活该。

  我心里可牛一直很无辜,虽然真相难分难解,但我相信,云暗杀是真的有那么回事,但是我可以这么说,那是周鸿祎聪明一世,蠢在一时,就跟QQ抄袭UC桌面一样,白给你一个机会,让你有机会闹腾这么久。其实,360杀毒先手发布,你本来根本就没有机会。

  一款辅助软件,能做到这样的市场,你们以为用户都是煞笔吗?我只是一个用户,当世界让我爱上360,那一定是当初被逼的,而现在,我们都用出感情了。

  (如果有人能证明我是水军,是枪手,我把头都拧给你们)

  最后提二三私事

  这几天是我从写文章以来最郁闷的几天,由于当日开篇随意,判错了变化,月光事前事后都在帮我补台,心里一直很难受,有人追到我新浪后花园,讽刺:我是来挖坟的,楼主不是说360完胜么?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说实在的,这没什么,我不想说谁没犯过错呢,判断错了就应该付出代价,要是没人骂我也许更难受,但我极度难受的是,还有人追到gmail:死枪手,360要死了……

  这位哥,你见过这样的枪手吗,我只是一个用户、一个观战者、一个互联网爱好者,你对我也倾注太大的感情了吧?难不成,360这道坎,也成了我越石父这道坎?

  同样,我也收到另一位朋友的纸条,极度难受,觉得自己前番判错了有负人的期望,也觉得别人有负我的期望:

  “很迂回地找到你的博客。这个网站发了一篇文章,上面写的佚名(链接)我又追到月光去,知道了”越石父“这个笔名……从来没搞过这些博客啥的,不知道咋找你的联系方法,又追到sina……终于看到个发纸条的按钮……还得注册…… 士者诎乎不知己,而申乎知己,故君。”

  我点过去了那个链接,作者:佚名;来源:互联网。朋友,盗亦有道,你要知道,写错字是有后果的,你如果实在厌恶越石父这三个字,你至少标注来自月光博客或techweb,谢谢。

  作者:越石父,作者电子邮件:yueshif(at)gmail.com

  注:本文作者为越石父,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2010年11月7日星期日

法制不完善360与腾讯战争的缘由

  最近关于360与QQ的纷争,只要上网的人都被一定被卷了进去,腾讯“艰难的决定”让广大用户深切体会到腾讯的霸主地位,你也许很气愤,也许很想从此放弃QQ,但最终却仍然与腾讯QQ难以割舍!360与腾讯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会是最终胜者?到底孰是孰非呢?

  从对战的两方来看,腾讯是绝对的强者,而360则属于弱者,但整个纠纷却是360挑起来的,最初的起因是9月27日,360公司发布 “360隐私保护器”并宣称,该软件将可实时监测并曝光QQ客户端软件窥视用户计算机隐私的行为,直指腾讯侵犯用户隐私,而后斗争逐渐升级,直至360推 出针对QQ的软件“360扣扣保镖”,能屏蔽QQ秀、QQ软件广告、QQ迷你首页弹窗及QQ新闻弹出,这些已经触及到QQ收入及媒体流量的核心,而让腾讯 忍无可忍,在11月3日晚,整个事件进入了最高潮,腾讯在下午发布公告,称在双方纠纷解决之前,腾讯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逼迫用 户作出二选一的选择。在这期间双方展开了弹窗大战,互相指责对方,互相像用户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口口声声的表明“为用户着想”,这期间的来龙去脉, 大家都应很清楚了!今天对于两者纷争的起因“腾讯窥视用户隐私”是否为真,我们无从知晓,只是大家应当很奇怪,属于弱者的360为什么要发起和绝对的强者 腾讯的这场战争呢?

  很多朋友应当都阅读过七月份计算机世界发表的一篇很出名的文章:《狗日的腾讯》, 其中将腾讯描述为互联网的公敌,互联网创新的终结者,腾讯的抄袭是让互联网创业者深恶痛绝的,互联网比较火的应用,能够赚钱的业务,腾讯有哪想落下了?涉 足输入法,搜索引擎,影音播放,游戏,团购网等众多领域,利用自身QQ客户端用户群广阔的优势,向用户发出一个弹窗,这一弹窗让很多互联网创业者不寒而 栗,让众多创业者丢失了辛苦多年争取的市场份额,让众多创业者失去了希望,最终无奈的放弃辛苦多年的领域!详情浏览::《狗日的腾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腾讯作为一个“抄袭能手”难以赢得别人的尊重,而成为互联网众多公司的公敌!但谁又能耐“腾讯”如何?

  腾讯涉足了生活,游戏,娱乐等众多领域,对于安全领域一直没有深入染指!但安全领域绝对是腾讯的目标,2010 年春节前后,腾讯选择在二三线和更低级别的城市强行推广QQ医生安全软件,也就是一夜之间,QQ医生占据国内一亿台左右电脑,市场份额近40%.这不禁让 360打了一个冷颤,360快速的意识到腾讯的威胁,360员工被紧急召集回来应对这场突发事件。由于QQ医生本次匆忙上阵产品尚不成熟,再加上360安 全卫士提示阻止QQ医生漏洞更新,最终,这次交锋的胜利者是360.但腾讯并没有就此罢手,在五月杀毒领域两大巨头360与金山的一场口水战激战正酣,腾讯的QQ医生3.3升级版电脑管家却悄然上线。很快人们就发现,这款原本只是用来查杀QQ盗号木马的防护软件,已经了包含云查杀木马、系统漏洞修补、实时防护、清理插件等多项安全防护功能,甚至还搭载了免费半年的诺顿杀毒。这一举措开始让360感到紧张了!如果腾讯再次强行让用户安装QQ电脑管家,或者利用弹窗等其他媒体大肆宣传推广,360的末路也许就真的到了!

  360该怎么阻击腾讯帝国进入安全领域?如果等腾讯大肆推广让用户安装QQ电脑管家时就太晚了,虽然腾讯很强大,但为了生存,狗急了也会跳墙,360不得不首先动手!估计从五月到九月,360一直在策划者怎么对付腾讯,以避免来自腾讯的威胁!在推出隐私保护器的几天后,又推出了360扣扣保镖,扣扣保镖的开发绝对不是几天就能完成之间的事情,可以表明360为了这次争斗时做了充分的准备的!

  360的主动攻击的策略也许有两个目的,一是借着腾讯这棵大树,让自己的名气更大,二是搞臭腾讯,说其窥窃用户隐私,让网民感觉到腾讯不适合做安全 软件,但这些似乎对腾讯帝国影响仍然不大,最终360亮出了其重量级武器——360扣扣保镖,短短几天,上千万人下载,可以说让腾讯损失惨重,腾讯会怎么 应对?360也应当想过的,如果用法律解决,其过程是何其的缓慢,而且最终判决结果也不一定是腾讯胜利!最终腾讯会采用其他措施,作出一个艰难的决定,让 用户二选一,腾讯是绝对的自信,不然是不会做出这样一个“艰难的决定”的。最终的选择结果360也应当会预料到,大多数用户选择放弃360而选择腾讯,但 这一过程,腾讯已经把所有360的用户甚至绝大多数中国网民得罪了,就算腾讯以后大肆推广安全相关软件,用户也未必买帐!但360可能没想到的是腾讯做的 如此的绝,其不仅仅是屏蔽“损害腾讯核心利益”的扣扣保镖,而是屏蔽360全系列产品,这一点应当让360乱了阵脚!360更未预料到的是此次战争最终不 仅仅是其与腾讯之间的战争,腾讯拉了一群与360有过节的公司,共同抵制360,金山毒霸推出一年免费版,卡巴斯基赠送安全部队一年版激活码,这一切让360措手不及!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互联网战争中,最终解决可能是在相关部门的调节下两者息战收场,但还有一种结局,360联合其他聊天工具或自己推出并同步QQ数 据,一起对抗QQ,虽然360明确说过不会推出IM软件,但面对腾讯的步步紧逼,360也会采取绝对措施的,因为腾讯推出了电脑管家,360难道就不能 360安全聊士?从此两家井水不犯河水。这种结果的可能性很小,就算360推出了IM软件,腾讯也未必会败,因为QQ的粘性太强大了,关于IM软件的更换,并不是可以简单到卸载、安装这样简单,更换一个IM软件更换的不仅仅是一个账号,一个软件,其核心是自己的人际圈子。而且,无数的圈子环环相扣,是不可能被打乱的!

  纵观以上,虽然360率先攻击腾讯,但也是360为了保护自己而不得已的,所有斗争的渊源,应当是腾讯赤裸裸的,名目张胆的抄袭,而不用受到任何法 律相关的制裁造成的!QQ是一个封闭的帝国,它强制弹窗、强制扫描、强制升级、强制推广,它的商业模式就是依靠用户在QQ上积累的社会关系,强制用户接受 它的产品。这种商业模式,让整个互联网行业创新寥落,寸草不生,是何其的不道德?其实何止是腾讯,360在推广自身产品时同样也采用不和道德的策略,以近 乎“恐吓般”的语言甚至直接屏蔽的措施阻止用户安装其他与自己利益相冲突的软件。在使用其产品时,种种煽动性的语言让用户感觉到,没有360的电脑是不安 全的,用户要都按照360的指示进行软件的选择才能保证电脑的安全,这些都是对普通用户的欺骗!《狗日的腾讯》和《360的八大谎言》真实的描绘出了两家公司不道德的一面,对于百度的竞价排名也是饱受争议,很多人因此受骗上当,但为什么这些不道德为什么能够在中国的互联网上横行如此之久?法律缺失,互联网缺乏规范是其直接原因!

  在美国抄袭和垄断上了是会受到严格制裁的!

  抄袭与垄断一样,也已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最大的问题。在美国,当年微软模仿苹果发明的鼠标,被判罚数亿美元;当今的facebook创业时期 Mark Zukenberg(Facebook创始人兼CEO)听了他同学的一个建立哈佛校园联系网络的想法而有剽窃嫌疑,被判付给他同学六千五百万美元。

  而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却是抄袭成风,却从未被起诉!种种案例就不再列举了!

  也许只有法制的完善才能终结中国互联网的一出出的闹剧吧!

  来源:读者投稿,作者:虾虾,原文地址

腾讯QQ和360战争后的战后重建

  这是360与QQ之间的一次利益之争,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互联网战争,全世界第一场在数亿网民桌面上演了一场生死大战;中国的互联网界,又曝出了许多纠葛;广大的网民,更是亲历了网络“江湖”的险恶与莫测,腾讯和360的密集过招,吸引行业内外的强烈关注,也成为互联网数年来网民参与度最深的娱乐话题。

  这几天来该事件的发展过程自不用我重复,目前周鸿祎称在与腾讯的交锋之中360流失不到20%的用户,腾讯QQ流失的用户目前尚不明朗,但从百度指数上看,MSN、移动飞信、新浪UC等IM工具的关注度都有大幅上升,腾讯控股的股票价格也由11月13日的189.20港元跌至在11月4日的178.60港元,市值最大蒸发240亿港元。可见腾讯QQ也没占到太多便宜。

  撇开这场浩大的战争,似乎中国网民和整个互联网,都和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实这些数据每天都在发生改变,每天也都新的使用者加入。不知不觉的,很多用户开始在各种事件和舆论的影响下提升了自己对互联网的认识。

  怀念当年的OICQ

  让我们稍微回顾一下腾讯的霸主地位的建立,那也是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些书中提到过,当年资金困难的时候马化腾甚至找过新浪,如果新浪很早以前收购了腾讯,或许现在的互联网会变得非常不一样。

  腾讯是一家非常让人敬佩的公司,即时通讯工具市场也有过一场混战。当年UC、泡泡,甚至还有盛大的圈圈,都打得不可开交。可是和其他公司不同的是,腾讯的IM是主业,而主业的东西做的总是比别人好,当其他公司找到了自己的侧重点并开始懒惰的时候,腾讯则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笔者个人感觉,QQ从2009开始,几乎变成了最好用的IM,各项服务也都极大的满足了普通用户的需求。

  当非程序员的用户进入互联网的时候,腾讯给了他们很多精彩的内容。对着电脑就可以和远在他方的人对话。那时笔者的同学申请了QQ号,然后就非常兴奋地告诉我,他们的QQ号是多少,然后就直接就告诉我他们的密码是多少。原来中国网民一开始就没什么隐私意识。

  后来笔者身边有更多朋友注册了QQ,可是大家对互联网的认识似乎一点都没有提高。那时,大家直接把QQ号说成是自己的网号,好像上QQ就是上网。即便在现在,对于一些接触互联网比较晚的用户,QQ就是他们的一切,他们认为用QQ就是上网。换个角度,QQ对中国互联网的贡献也非同一般。

  但是用户是在成长,年老的用户终有一天不会再继续使用这些产品,新的用户也在自己的实践中重新认识互联网。于是他们知道了,QQ只不过是一款IM工具,网络还有好多功能,可以用淘宝购物,可以用优酷看视频,可以用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了解那么多东西。网络是信息的产物啊,更方便的信息的提供与利用才是网络真正的意义。

  不得不说,早期中国的舆论造就了大量的互联网神话。当这些对互联网充满憧憬的人加入到这个领域的时候,发现当初亲切的腾讯几乎什么都要涉及,一股反对腾讯的情绪开始缓慢地蔓延。

  有一天,一个叫360安全卫士的软件开始叫板QQ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关于隐私的问题,我们有隐私吗?隐私具体的界定是什么?这个问题在Google和Facebook上也都有讨论过,即便在法律比较严明的欧美,互联网公司侵犯用户隐私都是一个难以界定的问题吧?

  腾讯自己也承认了超级名单的存在,可是这对用户产生了多少伤害呢?这个答案则是非常不确定。隐私被侵犯的事情,在其他领域更严重,也更应该受到重视,只是360做了一个非常好的隐私知识普及。

  再说那些被抄袭的软件,被腾讯打败只说明自己的软件做的不够好,如果真的很好,为什么用户不选择你呢?就像马化腾访谈中说的一样,如果要了解对手,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市场调查等等,效果不一定会比这个差。腾讯模仿了你,难道你就没有模仿国外的公司吗?

  而360,他们的确很会利用舆论,但是在笔者看来这只是360成功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无论是腾讯还是360,两家公司都是钻了中国法律不成熟的空子,都利用中国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发展自己。

  两家让人敬佩的公司

  首先法律对一些问题的界定不明确,腾讯可以无所忌惮的垄断、模仿(姑且说这是抄袭吧),即便是界面100%的模仿别人也无所谓。

  360呢?因为其他的互联网公司不太关心用户体验的问题,做一款软件就弄一大堆垃圾文件在用户的Windows上,几乎所有的软件安装后都会自动开机启动吧?周鸿祎看重了用户这方面的强烈需求,然后用尽自己的所能做了一款360安全卫士。

  刚才说了我们既然无法界定QQ的行为,那依然无法判断360到底做了什么。

  所以笔者敬佩两家公司,因为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做的都非常好,不然上亿的装机量是哪里来的呢?同时的例子还有迅雷,当年还没广告的暴风影音。

  一款软件好不好用的标准就是用户最切身的体验。

  笔者也渐渐感觉到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舆论神马的影响作用在发生改变,不是变弱了,而是舆论无法再去主导错误的价值观了,反而成为了网民的工具。舆论以前强奸民众,如今则被民众强奸。产品好不好,得不得民心,顺不顺应用户的要求才是最最重要的。

  这场战争会有结局吗?

  不管未来发展怎么样,起码现在有那么多朋友声讨腾讯,同时也有很多低端用户仍然使用QQ.媒体闹很凶,但是马化腾也只让15%的用户受影响,UC和MSN用户暴涨,事情就是这样的,在当前的状态下,两个软件都有用户需要。

  接下来事件又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呢?也说不好,毕竟两家都用了让大家瞠目结舌,并且从来没有见过的招数,如果还有别的也见怪不怪了。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或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两家公司就像翻脸的恋人永远不会走到一起。

  然后接着上诉,诉讼无限期延长,最后给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判决。毕竟这样的问题法律太难界定了,更何况中国有非常糟糕的司法系统,他们连肖传国10万雇凶杀人都能给判个拘役,能指望他们对这个事件做些什么建树呢?

  这场战争中的两家公司都是拥有超多用户数的大鳄,他们的对手再也不是身单力薄,容易屈服的小公司了,受伤的永远只用中国网民,特别是那些还在成长中的中国网民。

  战争过去了,也应该反思这场战争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每当讨论一些问题的时候,更应该动态的思考。现在QQ是成功的,但不代表以后,这次的结果就已经反映出我们的思考没跟上事件的变化。

  IT行业的历史都证明,老大不是只靠某一方面就能坐得住的,当初IBM是老大,苹果是老大,然后是Google、Facebook.往大的说整个世界历史的更替都证明了,只有让自己变化,让自己适应变化的社会,才能让自己永远处在不败的地位。我相信马化腾自己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

  虽然QQ坐拥10亿注册用户,但是整个互联网行业在发展,带宽在不断增加,CPU频率不断加快,电池续航能力不断提高,网民的需求绝对不会局限于即时通讯这一个层面。

  笔者更愿意把腾讯理解成为一个危机感极强的公司,这公司知道自己拥有的不是不会贬值的黄金,而是一个不断强化自身的用户。如果不去扩张,寻找新的赢利点,这些用户就会瞬间流逝,自己则成为明日黄花。如果能把产品做到极致,怎么会被打败呢?

  腾讯无法战胜的对手又不是没有,淘宝、百度。就算是360,腾讯也没有完全的战胜。

  这次网民的反应其实已经证明QQ的秥粘性可能并不是百分百绝对的,起码在它正在开始削弱。马化腾用全中国的用户做了一次代价不小的实验,而来自这场实验的数据都是指导我们未来行动极其珍贵的依据。有头脑的公司早就应该搜集这次的数据了吧。

  我们的未来还需要QQ吗

  我想很多朋友应该都经历过一个时期,有一天你厌倦了在线聊天,但是仍然会有一些新用户兴冲冲的找你聊天,他们可能是你的侄子,你的爸爸妈妈,但你可能还是不胜其烦。

  用户是不分国界的,好的东西自然会受到用户的欢迎,只是需要特定的形式。

  作为即时通讯只有在适合的人之间建立起来才算是合理。假设我们500多个QQ好友都在MSN,为什么还有留在QQ呢?我是个淘宝卖家,我的买家、顾客同行都在旺旺,我也没必要再开个QQ吗?而当我们处于一个情景的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即时通讯,而且即时通讯既可以让我只使用一个账号来登录,同时也可以保护我自身信息的隐蔽,让我在多种身份间切换。如果可以满足这些需求,起码理论上可以让我们抛弃对QQ的依赖。

  将来,各种电子产品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后,一个浏览器内就应该能承载所用的功能,而智能的匹配也可以帮我们找到我们需要的人,并且屏蔽掉不需要的信息。那时,通讯只是众多互联网功能的一种,那我们还需要QQ这样客户端吗?

  笔者觉得这不是乌托邦,十几年前,应该不会有人想到互联网会有今天的发展吧。所以与其花时间来炒作舆论,不如真正在这些技术领域下苦工,或许你就是下一个微软、下一个Google,下一个Facebook。

  我隐约看到的是用户话语权的不断增强,以及战争中网民表现出来的一些需求。

  那,你看到了什么呢?

  来源:读者游利卡投稿,作者邮箱:pcedb0189#gmail.com(#换成@),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