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9日星期六

智能手机市场:不认输的诺基亚

  不服输、不低头、倔强,这些词都是笔者给现在诺基亚的注脚,这些词都略带灰色,所以笔者对诺基亚未来谨慎乐观,但这并不妨碍诺基亚按照自己的步调进行反击。可能是垂死挣扎,更希望是绝地反攻,尽管目前诺基亚距离绝境还有一点距离,多一个选择对于消费者总是一件好事。

  当乔布斯在2007年1月9日发布iPhone,诺基亚骄傲地表示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这款能听歌的手机(iPod Phone)并不会对自己产生任何影响。事实上,强劲的市场表现让诺基亚有足够的骄傲理由,2007年第四季度诺基亚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首次达到40%。全年运营利润增长46%,达80亿欧元,大家惊呼诺基亚正在变成手机市场的巨无霸。

诺基亚

  iPhone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已经到第四代,消费者不断高涨的购买热情印证了这一点。但是因为它是苹果,它是iPhone,它不可能高中低端全面轰炸,它不可能玩价格战因为对手只有自己,它甚至有着无法更换电池的缺点,有着高昂的价格,但这就是iPhone,这就是乔布斯,在自己的竞技场按照自己的规则竞争,iPhone能够慢慢地吸收一小部分诺基亚的用户,但是iPhone不可能战胜诺基亚,就像是我等凡人无法跟小月月相提并论一样。

  但是Google Android出现了,以免费、开放的姿态迅速俘获了一大批手机厂商的心,就连一向保守的索爱都表示将加入Android阵营。Google不是诺基亚,它不靠卖手机赚钱,和手机厂商没有直接竞争关系,能够迅速和厂商互补来迎合用户的需求,很快市面上的高中低端Android层出不穷,甚至就连山寨机都不甘落后想要插一脚,所以Android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丰满了起来,虽然相比iPhone有劣势,但是相比以换壳为本的诺基亚自然是有巨大优势,一时间智能手机仿佛成为了一个时髦词汇,究竟是智能手机普及了Android,还是Android普及了智能手机没人说得清楚。

  市场是消费者兴趣的指向标,消费者用脚投票很快让诺基亚感受到了冬天到来前的严寒。据美国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近日发布的2010年第二季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调查报告显示,Android智能手机二季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886%,市场份额也从之前的2.8%增加到17.1%,不可谓不强劲。相比之下的诺基亚Symbian的市场份额则从去年的42%下降到38.1%。

  有分析机构指出,Android将会在未来几年全面超越诺基亚,统治整个智能手机市场。iPhone虽然厉害但对诺基亚威胁不大,但是Android就不一样了,那些手机厂商都是被诺基亚的Symbian狠狠压制多年,现在好不容易逮着个机会傍上了Android这条大腿,自然是不遗余力拼命争抢诺基亚的用户,趁你病要你命就是这个道理。最近风传Google曾经火热向诺基亚接近,希望诺基亚也能够加入Android平台,但是诺基亚显然没有那么容易就范。

  第一如果加入Android平台等于是便宜了Google,等同于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份额白白拱手让人,而换来的只是和三星、HTC、摩托罗拉站在同一起跑线,这种损己利人的事情诺基亚自然是不愿意去做,自己的Symbian3虽然还很粗糙但是打磨一下还是勉强能用的,再怎么也是自己的崽。

  第二诺基亚目前仍然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智能手机品牌,仍然有着骄傲的资本,曾经智能手机市场的天之骄子,却要被迫换用别家的操作系统。心理承受不来是一方面,对于公司内部的打击也是难以承受的。如果这么做了,这等于是诺基亚自己承认:此诺基亚已经不是当年叱咤风云的诺基亚了。

  当然,诺基亚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最近更换了新CEO更是说明公司内部的革新决心,但是面对Android集团军军的围攻,iPhone在一旁打秋风,就连三星、索爱这些亲密战友都接连离自己而去,诺基亚未来的日子不好过。

  来源:XJP投稿,原文链接

2010年10月8日星期五

创业团队如何进行股权分配

  在创业团队(本文指2-10人的小型团队)中,通常采取股份制的所有制形式。如何给各个成员分配股份,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如果某成员的股份太低,他的能动性就无法完全发挥;如果某人的股份太高,那一旦犯错代价太高。实际上,一切关于利益和表决权分配的问题,对于小团队来说,都是足以影响全局的大问题。

  因为最近发起了一个互联网项目,组织了一个四人团队。对股权分配问题有了一些思考。下面简要的介绍一下。

  先谈谈股份意味着什么。

  从所有权角度来说,你持有的股份代表你对团队资产的所有量,通常这个是可以交易的。

  从表决权角度来讲,股份代表你说话的分量。

  从结果也就是利益分配角度来说,股份代表着你所获得的分红量。

  团队成员分配股份的目的,在于把成员的利益同团队的利益硬性关联起来,以此激发各个成员的能动性,促使成员为团队的长期利益考虑,从而使每个成员的利益长期最大化。

  股份的分配,其结果应尽可能达到上述目的。

  因此,对应于股份的意义,股份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你投入的资产越高(资产不仅仅包含实物资产和资金,还应包括投入的“软资本”,也就是劳动。这就是常说的资金入股和技术入股了),你的股份应当越高;你对行业理解越深刻,能把团队带向正确的方向,你说话的分量应当越重,你的股份也应当越高。

  上面讨论了股权分配的基本原则,下面再具体一点。

  本文假定方向制定者(暂以CEO代替,通常是发起人)在行业内是资深人士,基本能够把握市场动向。

  根据其他成员对行业的洞察能力,我们要分两种情况。

  1. 其他成员对行业状况了解不多

  这种情况下,CEO要占50%以上股权。因为大家要跟着能够带领团队成功的人走。

  2. 其他成员对行业发展了解比较深刻

  这种情况下,CEO的个人能力相对变弱,就要强调多人投票制定决策。也就是说,大股东的股份不应超过一半。

  有一种情况是,CEO没有投入多少资产,但为了控股却要取得很高的股份,同时得到了非常可观的分红。这对于绝大多数小团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表决权和股权之间的关系切断,使得表决权和股权不再成1:1关系。比如可使表决权:股权设为3:1,同时,修正其它成员的表决权股权比。

  另外一种情况是CEO投入了大量资本,其他成员投入的较少。比如,CEO占80%,其他成员一共占20%。长期这样,很可能会降低其他成员的能动性。

  一种解决办法是制定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操作的实质是发放股票,从而降低CEO的股权,增加其他成员的股权。举例来说,团队初期给CEO80%股份,然后分别为各个成员制定考核指标,当某成员达到他的指标时,就给他分配股票、期权等等。

  实际上,我认为,作为小型创业团队,尤其要强调小巧、灵活和变通,在股权问题上也不必拘泥于正统。比如,我们完全可以抛弃股权这个词,转而使用所有权、表决权、分红权来精确打击。以我们团队为例:

  A: 发起人,负责网站的前端和后端开发,对产品了解较深刻

  B: Android客户端开发,对产品了解一般

  C: Java客户端开发,对产品了解一般

  D: 投资与助理,对产品了解一般

成员 所有权 表决权 分红权
A 60% 70% 60%
B 15% 10% 15%
C 10% 10% 10%
D 15% 10% 15%

  当团队成员对产品、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或者进行了再注资等较大变化之后,可以重新讨论分配上述权利。

  最后要注意的是,游戏规则一定要明确的打印出来,一人一份,免得未来可能会伤害和气和向心力。

  希望本文能给各位创业者和准创业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欢迎大家的反馈和讨论。

  来源:Strongwillow投稿,原文链接

2010年10月7日星期四

谷歌纵横发布新版

  据谷歌手机博客报道,Google发布了新版的谷歌纵横Google Latitude,使用电脑的用户可以通过一个更简单的网址来访问谷歌纵横,而不像以前那样需要在iGoogle的小工具和Orkut里使用。

  新版的谷歌纵横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更新,就是记录用户历史地理信息,并提供导出功能。其中包含了一个新功能“记录”-“信息中心”,可以查看以前记录的位置信息,并能将其导出为KML文件,导出的KML文件可以在Google Earth中查看,经过一番试用,我发现在智能手机上使用谷歌纵横比较可怕,只要在手机中打开了谷歌地图,系统会每隔2分钟自动记录你的地址位置,简直就是个跟踪器啊,绝对是一个跨省追捕的好工具。

谷歌纵横

  谷歌显然明白用户对于个人隐私的关注,因此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设置,总的来说,谷歌纵横Google Latitude的隐私处理做的比较好,可以共享自己的位置,也可以隐藏,还能手动设置,对于单个好友也能单独设置显示权限,确保用户的隐私不会泄漏给不合适的人。如果用户非常在乎个人隐私,最好设置为“隐藏您的位置”,这样自己的位置就只有自己知道。

  Google对于LBS的介入非常早,很早就发布了Google Latitude,可惜赶了个大早,之后却被foursquare所超越,究其原因,Google还是不懂社交网络,不懂得在LBS中加入趣味性(例如勋章和领主功能)和商务型(周围商铺的打折优惠),不会运营,不懂得增加用户的黏度,甚至直到现在才发布独立站点,以前在电脑上只能在iGoogle里用。手机端的功能也较少,相比foursquare来说还有较大差距。

  实际上谷歌要是真的认真做LBS地图应用,至少在中国是难有竞争对手的,在Android手机上谷歌地图没有偏移(而foursquare就有偏移),谷歌有最全面而详细的地图信息和商铺信息,多小的店铺都能准确定位,根本不用像foursquare那样手动添加地理信息。因此谷歌纵横只要稍微做一点改动,整体功能就会出现一个飞跃,谷歌纵横需要做的改进可以包括,通过勋章和领主功能增加用户的黏度,让用户喜欢分享位置,增加签到(Checkin)功能,签到(Checkin)的时候可以发布140个字的简短信息,与商家合作,对于Checkin用户提供购物优惠打折措施,谷歌还可以在这些商务应用中和商家分成,这样就可以实现该产品的盈利。谷歌纵横如果及时改进的话,在中国绝对是无可匹敌的。

  新版谷歌纵横的网址是:google.com/latitude

5个未来必不可少的IT技能

  在2020年,专业技术知识将不再是IT部门的唯一领域了。整个公司/组织的员工应当要理解如何把IT技术运用到他们的工作之中。但未来学家和IT专家说,最吃香的IT相关技术包括:挖掘海量数据、保护系统免遭安全威胁、管理新系统下日益复杂的风险以及如何利用技术提高生产率。虽然IT知识将更加普及,但雇主们将更加青睐如下5种专用技能。

  1. 数据分析

  据IDC市场研究人员估计,到2020年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量将达到35ZB,也就是3500万亿GB。(注:1 ZB =1,048,576 PB;1 PB= 1,048,576 GB;这个数据很抽象。)IDC的首席研究员John Gantz说:“用普通的DVD一张一张地摞起来,可以从地球摞两个堆到月球。”

未来必不可少的5个IT技能

  有了这样庞大的数据,这就不仅要求IT从业人员有能力分析海量数据,并且要和业务部门合作,确认哪些数据是可用的,从哪里获取这些有用的数据。

  这些混合型的从业人员将同时具备IT专长和业务流程与运作的知识背景。IT人力研究机构Foote Partners公司的董事长兼CEO David Foote说:“他们是那些了解客户需求的,并且知道如何把信息转换为赢利的人。如果你有更多这样的理解整个数据‘供应链’的雇员,你的获利也更多。”

  2. 风险管理

  未来学家David Pearce Snyder说:“风险管理技能的高需求将会持续到2020年,尤其当(各种)业务和愈发愈发的IT之间关系很紧密。比如,前段时间英国石油在墨西哥湾的油井泄漏中所涉及的IT技术,还有丰田公司处理‘加速门’事件。”(编者注:丰田承认汽车黑匣子阅读器存在软件缺陷。)

未来必不可少的5个IT技能

  Snyder还说:“当我们处于快速创新的时代(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020年),我们会碰到意想不到法律问题;当我们想在这错综复杂的世界搞点创新,很肯能就要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企业将寻求具备有风险管理能力的IT从业人员,以预测和应对挑战。

  3. 机器人技术

  据华盛顿的未来咨询学家Joseph Coates说,机器人将在2020年之前“接管”更多的工作。所以,具备机器人技术的IT从业人员将不愁没有饭吃。

未来必不可少的5个IT技能

  Coates说:“我们可以把机器人看成类人设备,但我们还需扩大到所有自动化的设备。”机器人技术工作包括:研发、维护和修理。专家将在垂直市场探索相关技术的使用。比如:一些机器人专家可能专注健康护理和研发康复中心的设施,另一些专家肯能为残疾人发明设备或为儿童发明学习工具。

  4. 信息安全

  根据PricewaterhouseCoopers的报告:因为我们上网所花的时间将越来越多,面对面的交互将越来越少,更多的个人信息将在网上曝光,可以轻易冒充他人的新技术也很多,所以在2020年之前,认证用户身份和保护隐私将成重大挑战。远程工作人员也将成为劳动大军的主力,这也就带来更多的信息安全隐患。

未来必不可少的5个IT技能

  编者注:“远程工作人员”也称“居家工作人员”,即那些可以在家通过网络即可上班的人员。

  Foote解释说:“我们处于一个危险的环境,虽然很多雇员都精通技术,但他们却并不理解信息安全是最重要的。”Foote预测这个状况将在2020年有改善,因为很多公司将信息安全方面投入更多,包括数据中心、网络连接和远程访问。

  5. 网络技术

  Snyder回应美国劳工统计局的预测说,“网络系统和数据通信管理在2020年仍将是头等大事,但是因为很多公司将想方设法避免增员,所以他们向顾问咨询如何提高产能和效率。”

未来必不可少的5个IT技能

  “如果已经尽量裁员了,那么现在只能提高生产率了。应当有人来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使用现有的网络技术。”

  来源:伯乐在线投稿,原文链接

2010年10月6日星期三

IT人士应当知道的10个行业内幕

  如果你打算从事IT行业或刚进入这个行业,也许本文下面的小内幕会吓到你,因为这些事平常都不会公开讨论的。如果你是IT资深人士,或许你已经遇到其中的大部分了。如果你愿意,请一起来参与讨论吧。

  这些内幕大多数是针对网络管理员、IT经理和桌面支持专业人士。虽然这些小内幕并不针对开发人员和程序员(这两类人员也有对应的小内幕。),但有些或许也适用于他们。

IT人士应当知道的10个行业内幕

  10. 虽然IT业的薪酬比其他很多行业要好,但有公司因此视你为其“佣人”

  尽管IT人士的薪水没有互联网泡沫之前要好,但和其他行业人士比较,IT人的薪资还算好点。在接下的几十年中,科技在商业和社会发展中所占分量会一直增加,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IT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会减少。

  然而,正因为IT人士的薪水普遍较高,所以有些公司认为给了你这么多钱,就把你看成是公司的“佣人”,拥有你的支配权,不管是不是在工作期间。

  例子1:因为某人加班(遇到问题),你在晚上9点接到他/她的技术电话,你很可能会听到“这是你工作的一部分。”

  例子2:为了避免工作期间的停工,你要在星期六花6小时来配置/升级软件,你很肯能又会听到“我们已经付给你大笔钱”。

  9. 有些用户明明错在自己,但他们还是会责怪你

  有些用户在遇到问题,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会对你展示他们深厚的“狮吼功”。他们会咆哮道,“这东西出了什么问题?上不了网!”或者“这台电脑根本没法用!”再或者“你在这电脑做了什么了呢?”实际上,问题的根源就是他们不小心把桌面的IE快捷方式删除了,或者是他们的脚不小心把鼠标线插口弄松了,或者是不小心把开水/咖啡洒到键盘上了。

  8. 每天或许徘徊在“替罪羊”和“英雄”之间,是很正常的

  如果10分钟前有个难倒了很多同事的网络问题,结果被你搞定了。但他们不会去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而是把那你奉为那个时刻的英雄。但是几个小时后,当他们在打印的时候因网速过慢遇到了麻烦,你的麻烦也来了,你的英雄光环也不见了,你成了那一刻的头号替罪羊。但当在那一天下班前,你和其他同事分享了一个简单方便的Outlook技巧,英雄的光环再次落在你头上了。

  7. 证书虽是求职敲门砖,但它却不能证明你一定是优秀的技术员

  猎头和HR部门都喜欢IT证书。他们用证书来衡量求职者是否和岗位匹配,他们也用证书来筛选求职者。你可能会听到很多IT老手说“某某有证书拿到Offer了”,而“某某”并没有那个岗位所需的经验。这种例子很多。但不可否认,证书的确是岗位的“敲门砖”。它们能说明你是个上进的青年,说明你是想拓展技能和提升能力的。如果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IT人,并且有和这些经验匹配的证书,那么你将发现自己是非常受欢迎的。有技术证书,可以说明你的基础知识,可以说明你能成为一个专业人士。但是,大部分证书却并不能说明你就能多么地胜任工作。

IT人士应当知道的10个行业内幕

  6. 你的非技术型同事会把你当成他们家的技术支持

  当你的非技术型同事(或朋友、亲戚和邻居)遇到电脑问题或网络问题时,他们会给邮件、打电话或来你办公室,问你如何杀毒,问你怎么解决无线路由的问题,问你怎么上传图片和视频到网上。

  他们有的甚至会说:“某某,我把家里的电脑拿来这吧(办公室),你来搞定吧。”虽然有些人会礼貌地说给你付钱,但也有些是希望并期望你能免费帮忙。虽然帮助他们是没有错的,但你要清楚底线,并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拒绝。如果你不善于拒绝,请参考“不当免费技术支持的10种方法”。

  5. 当万事顺利时,顾问会居功;当有事不妙时,那是你的错

  和IT顾问一起共事是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一件相当有挑战性的事。顾问用其利基专长帮你部署/配置专业系统,当万事顺利的时候,你们是友好合作关系。但你必须要谨慎了。当事情进展不妙时,一些顾问会把错误归咎在你(公司)身上,并称他们的方案以前在其他地方都好好的,是不可能有问题的,问题肯定在你方。相反,当工程非常成功后,有些顾问绞尽脑汁抢功,忽视你所做的大量工作(比如:量体裁衣地改进方案以适合公司自身发展)。

  4. 维护“旧”技术所花时间比实现“新”技术的时间要多得多

  在IT行业,有种观念非常吸引人——玩最新的尖端技术。但是,这种观念并非适用于大部分IT岗位。通常来说,IT人士用在维护现有技术的时间比实现新技术的时间还有要多。即便是那些有能力运用大部分最新技术的IT顾问,他们更愿意采用现有的并行之有效的方案,而不是前沿技术组成的方案。

  3. 资深IT人通常是实现新技术的最大障碍

  很多公司是有能力采用前沿技术的。花时间来更新/更换软件/架构,可以潜在地节约成本或提高生产率和盈利。但是,很多情况下移植到新技术的障碍,并不是预算不够,也不是管理问题,而是IT部门的资深技术员工。很多IT老手对新技术有抵触,不愿意改变。当然了,你也不能说这是坏事,因为维护现有结构的稳定,还需要现有技术。但他们不能把这当成不学习新技术或扩展新方向的借口。有的人因此甚至变得懒惰和自满。

  2. 某些IT人士在选择技术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对自身的影响,而不是业务

  另外,一些IT人士还有一个诡秘又必须声讨的事情。他们挑选技术的标准是:看这些技术是不是业务非常依赖他们的,而不看这些技术是否真正适合业务本身。比如,某些IT人士宁愿选那些需要专业技能来维护的方案,而不选即可使用的方案。还有,即便Windows的方案更优秀,某些IT经理人因为自己有比较多的Linux/Unix背景,所以通常会选择基于Linux的方案,而不选Windows的方案。(当然了,拥有Windows背景的也会跳过Linux方案的。)类似上述的例子通常有很多借口和理由,但大部分都是虚伪的。

  1. IT人士经常用术语或行话来忽悠不懂技术的业务经理,借以掩盖其搞砸的事

  并非所有IT人所做的事件件都成功,即便是最最优秀的,也会犯错的。但是,在犯错后,并非所有IT人都善于承认错误。 有些人在把搞砸事情后,充分利用业务经理不是很懂技术(即便是一些高水平的技术经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再用术语或行话来忽悠他们。比如,在向业务经理解释金融应用程序为什么“挂”了3个小时,技术人员或许会这样说,“在运行程序的时候,SQL服务器蓝屏了。该死的微软!” 他却不提蓝屏真正的原因——更新驱动后并没有在服务器上先测试。

  来源:伯乐在线投稿,原文链接

如何寻找创业机会?

  CHRIS DIXON不久前写了一篇有趣的文章:《如何找到创业主意》。他的建议可以归结为:将那些创业想法记录在电子表格里,同时与众多聪明的人(企业家、潜在客户、风险投资者、大企业里面的人物)进行沟通。这是一个好建议。2008年时PAUL GRAHAM也写过一篇文章《他愿意投资的创业点子》。

  这里讲一个寻找创业点子的方法:在你家房子或公寓里面走走逛逛,寻找热点。一个热点可以是充斥着很多信息的、堆满杂物的、令人苦恼的、杂乱无章的地方,或者任何其它欠佳的环境。然后思考一下对于这些东西有那些网络或云计算解决方案。我们来看看一些例子:

  音乐光碟-> iTunes, Amazon MP3 store, doubleTwist, MP3tunes, 等。

  书架-> Amazon, Kindle, iBooks

  立体音响系统-> Sonos, Squeezebox, Rhapsody, Pandora, last.fm, Spotify, Grooveshark, MOG, Rdio,

  硬盘设备 -> 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 (S3), Pogoplug

  好啦,这些看起来好像蛮简单而明显的是吧?我们更深入一些,你会如何处理这堆名片呢?

  成堆的商务名片-> CloudContacts(云通讯录)

  由此可以想到更多:

  银行对账单> Mint

  相册-> ScanCafe

  浴室磅秤-> Withings

  跑步机-> Fitbit

  电话->Google Voice, Twilio, Ribbit, Rebtel

  相机-> EyeFi

  大量的视频游戏-> Steam, OnLive

  DVD播放器> Roku, Netflix Instant movies

  跑步机或椭圆机器-> Nike+ shoe sensor, LoseIt! iPhone app, CardioTrainer app for Android, Fitbit

  钢笔-> Livescribe

  这些东西都是你家里的热点,并且引入了网络和“云”的因素从而使你的生活更简便、有效或美好。因此,当你看着这些东西时会怎么做呢?比如一堆手册或发票,闹钟,日语学习光盘,成堆的外卖菜单,大堆的烹饪书籍,一张刻满了MP3但是没有整理好的硬盘,一张没有备份的硬盘,一本过时的编程书,一箱满满的录像带,大把的过期刊物,一面没有贴海报也没有其它装饰的空白墙壁,放在车库里并打算出售或赠与他人的东西?你的钱包?

  其实点子就潜伏在你的身边。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个小小的困难,愤懑或是热点,其他很多人也极可能会遇到。但你可以简化你的处理过程(你能将一些实体的东西转换成可以储存在“云”里面的电子信息吗?)你可以卖一个产品的利基版本(例如,T恤Threadless),你可以让人们制造一些他们从未制造过的东西(T 恤CafePress, 书籍LuLu),你可以将有共同兴趣的人聚集起来(比如Craftzine博客,或者供书籍爱好者或健身的人交流的论坛),你可以专注于在某个具体领域的产品评论,可以教其他人做些事情。你可以成为一个某领域的有名专家,之后作为一个顾问专门提供你的时间以及专业技能。你可以先做个有用或有趣的免费产品,然后再出售更多的功能,或者提供更多关于这方面的顾问服务。你可以做很多这些东西的元版本,比如,ETSY超市是那些喜欢买卖传统工艺品的地方。

  结尾我要讲一个故事。我有个朋友在谷歌工作,他非常擅于观察那些让他恼怒的东西。从下车到走到办公桌的过程中,他可以轻易地发现六种让他生气的事物,因为那些东西应该改善了。在此我并非建议你让自己更容易生气,而是告诉你,每次你经过那些应该得到改善的事物时,如果你注意到了,那便是机会。我觉得寻找创业点子的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好好观察一下你居住的环境以及你是如何打发时间的。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热点,你或许可以找到一些很棒的产品或服务。

  「英文原文作者简介: Matt Cutts是Google所有工程师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因为他几乎每天都在自己的blog上面和读者们分享与Google相关的一切信息,包括技术与非技术类。Matt写的文章深入浅出,简明易懂,实用价值很高,因此他在互联网上具有相当高的名气。简言之,Matt Cutts是Google的Anti-spam之王」

  一起攀登8844(一个翻译美国优秀商业文章的博客)翻译

  英文原文出处中文翻译

2010年10月5日星期二

Web 2.0的社交工具影响了我们的思考方式?

  你每天要检查几次邮件?要上几次FacebookTwitter来查看最新消息?有多少次你受到网页上纷繁链接的诱惑,漫无目的地浏览,却忘记了最初想要找寻的资料?

  互联网变得像个电子糖果店,永远会以不同的方式诱导我们。那么漫无目的地云游于网络,是不是会把我们变笨?

  现代电子媒介(网络,手机和电子游戏)拥有强大的力量来吸引并转移人们的注意力,特别是青少年的。这种现象最近使许多人深感忧虑。

  对互联网持担心态度的人们说我们正在失去使自己安心做一件事的能力。比如完整地读一本书,学会一段乐谱并用乐器来演奏。互联网焦虑也许会最终使我们在思考时越来越浅薄。

  Tom Stoppard 先生上周提出了这样一种说法。他警告说:印刷文章正面临着被技术的潮流所淘汰的危险,因为有动态图片的网上文章有着极大地优势,它们深入了年轻人的生活。

  “我知道所有人都不得不这样做,因为现今有太多东西吸引一个人的注意力了。”他说。“如果我是处在青春期的小孩,或甚至是他们的老师,我确实不再需要印刷文字了。

  “这不是新媒介就差,旧媒介就好的问题。而是潮流就是这样。”他补充说。何况,还有一个知名人士站在他这边。巴拉克奥巴马谈及到他过分溺爱黑莓手机时说:“信息应用的范围已远远超出发布命令,分配工作的职能了。信息已经变成了可供休闲的娱乐了。”

  美国的科技作家Nicholas Carr在他的新书The Shallows(浅薄的家伙)中深入探讨了这一主题。在这本书中,他认为新媒介不仅仅改变了我们的习惯,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科学家们在“神经塑性”的课题研究中得出了一个结论:一个成年人的大脑并非是因出生遗传就确定了个性和智力。相反的,神经是可塑的。当我们进行着不同的活动,我们大脑神经便会改变。

  “我没有用以前的方式思考,并且这种现象在我阅读时得到了进一步验证。”Nicholas Carr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他推测长年累月的因特网阅读逐渐地削弱了他全神贯注地去深入阅读书籍的能力。在他已经陷入电子化的思维模式中,纸张已经不能满足他看似很高的要求:他认为他的大脑不只是因找不到信息而漂流无所依靠,他的大脑甚至正想如饥似渴地汲取无穷的信息。所以当然只有互联网能满足他脑袋的大胃口。

  他这样来描述当他阅读长篇的文章时感到的烦躁与焦虑:“上网时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环境。这个环境促使我们匆忙地阅读,草率并浅层次地进行思考。这样一来,我们只能从文章中获得浅层次的知识。我们从努力完善个人知识的耕作者”进化“为电子数据森林里的猎人和收集者。”

  Nicholas Carr引用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教授Gary Small的研究。Gary Small在他的研究中总结说:如果人们持续接收的现代媒介的信息,这会加强他们新的神经通道机能。相对的,旧神经通道的机能便会被减弱。仅仅5小时的因特网使用就足够唤醒大脑皮层前部睡眠的部分,这部分被认为是很小的。这一研究对于Nicholas Carr来说是证明网络可以改变思维的有力证据。

  Nicholas Carr虽然不想成为 Jeremiah(耶利米(圣经人物名), 圣经《耶利米书》, 悲观论者),但他确实察觉到了网络阅读中所潜伏的危险。认真细致地深层次思考是一种必须的能力。它可以让人们沉浸在某个领域的研究中而不浮躁,它可以让人们在听完故事,分析完辩论后能发出自己睿智的评论。但这种能力正在给匆匆忙忙的浏览让路。打个比方说,互联网的年轻使用者能轻易地搜集信息以便在学校的课程项目中使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总结提炼这些资料。

  他说互联网上的超链接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超链接是文本里的“干扰因素”,它们会诱惑你,使你去点击进入其他文章而不是认真地读完你所在读的文章。但善变的思维是否比单一思维更蹩脚呢?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杜克大学的Jake Vigdor和Helen Ladd进行了一个为期5年,覆盖超过100,000个小孩的研究。他们从中发现孩子们在学校中各项学术能力的下降与他们家中的宽带电脑不无关系。

  这项研究的截止年份是2005年。在那时候人们的社交方式还是比较初级和原始的。自从那一年开始,Facebook和Twitter渐渐地蚕食了年轻人越来越多的时间。 Vigdor和Ladd 总结说:当年轻人被家长监督时,通过家庭电脑实行的远程教育的价值才会被充分地利用。

  人们草草浏览的趋势逼迫被新媒介诱惑的用户不得不像电脑一样进行“多任务”处理信息。来看看一个年轻人可以怎么做:他可以在电脑上一边看Facebook,一边放cd,甚至还可以不时拿出手机发tweet.现代的时间管理理论似乎在赞颂这样的多任务处理能极大地提高人们完成任务的效率。而科学家并不这样认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们的大脑似乎并不适合进行多任务处理,除了一边做一些早已习惯掌握的事情一边干其他事。比如骑自行车或开车。

  密歇根大学神经系统科学家David Meyer说:“我的研究结果是你不可能一边计算着税款一边阅读一篇论文,就像你不可能同时对两件事进行思考一样。人们可能想到其他同时进行思考的方法,但请放弃吧!这样的思考方式也许只有神灵能做到。因为你的大脑机能就只允许你单任务处理事务,你不可能突破你自身固有的限制。”

  你是否集中注意力是记忆是否深刻的决定性因素。你越注意一件事,你的印象就会越深刻。“网上可快速获得的信息只会促使人们随意地进行匆忙且不严谨的研究。”那些担忧者说。人们无法迅速地消化吸收网络上庞大的信息资源。这也许为一些学者引用文章的习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这对产生自己的见解,对外输送自己的价值观并没有好处。此外,头脑需要足够的时间来积累思想并恢复。每时每刻都关注网络文章或tweet的青少年没有给他们的头脑一点儿休息时间。这样的情况很令人担忧,但这样的情况是不是真的坏到极点呢?

  我们大人同样也曾被置身于这种情况之中。古希腊人曾因为用笔记下的文字取代了他们原始的习惯而感到悲痛遗憾。而印刷术的出现又引爆了私人藏书的狂潮。在18世纪,法国的政治家 Guillaume-Chrétien de Lamoignon de Malesherbes曾紧拽着一个新发明说:“这简直是恶魔撒旦的作品。它使人们变成了‘分离的独立个体’,使世界陷入一片死寂。”他说的这种发明其实就是报纸。

  现代媒介的胜利其实正说明了年轻人发现与运用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综合获取影像,图片和文字来达到被充分教育的目的。同样的,网络经常被人们指责说是耗费年轻人生命的恶魔。但可能是唯一一份足够权威的由世界卫生组织所整理的关于用在网上的时间的报告显示:孩子们每天只不过花了2-4小时在上网或看电视,而不是有些人说的6-7个小时。此外,他们有证据证明经常使用Facebook或MySpace的青少年在线下活动中表现地比其他人更活泼,更出色。

  受政府的委任,Byron重新对儿童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意义进行了调查。他同时参考了伦敦大学教育学院David Buckingham教授对学习方式的研究。他总结说:大体来说,关于现代媒介对人们的思维有消极作用的证据是不充分的,也不是决定性的。我们只能说现代媒介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影响并不存在。但是如果说现代媒介确实对儿童的思考方式有伤害也未免太过武断。我只能说有一些影响,而影响并没有社会上主流批判的那么大。

  当然,古板的老式媒介并没有呈现出极大地劣势。一个一年一度的由 Nielsen BookScan组织的调查显示2009年的儿童图书销售量比2008年的高出4.9个百分点,售出了6亿本。而儿童过度的上网时间也并没有过多的影响到他们与家人相处或是与同伴结伴游玩的时间。

  关于现代媒介把我们变成浅薄的多任务处理者这一问题,这儿有一段18世纪第四Chesterfield伯爵的精彩论述:“如果你每次只做一件事,你将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完你一天所有的任务。但如果你同时做两件事,给你一年时间你也会觉得不够。对一件事有着持久并不被干扰的注意力是一个人聪慧的最好表现;而匆忙,不经考虑就随意做事也是一个有着易动摇且轻率的思维的人的最好证明。”

  英文原文:Are Twitter and Facebook affecting how we think?

  中文翻译:蓝风绿影(dqaria)翻译

  译文地址:http://dqaria.com/playit/twitter-chan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