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4日星期三

百度贴吧优化分析、设计全解析

  百度贴吧的问题由来已久,在破解新浪微薄媒体性优势一文中,i贴吧的现状已经提过了,这一次,笔者按照个人理解,对贴吧系统的优化设计做全解析,包括这些错误是怎么来的,应该是什么样子,可以做成什么样子。

  (一)不稳定状态

  百度贴吧总经理舒迅曾经表示,i贴吧不是微博,百度没有进入微博的计划,百度贴吧对于新浪微博客的态度是开放、合作而非竞争。

  这是不可信的,我们只分析是非,权衡利弊,如果分析显示,这对百度不利,那么不管说过了什么,都必然是要改口的。

  百度贴吧在我心中历来是张没有被开发的王牌,足以成就一个帝国,但是在i贴吧推出之前,百度贴吧组从来只羡慕别人的SNS做得风生水起,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手中掌握的是进可攻退可守足以争霸天下的一切条件。深层原因往细致处说在于他们始终没有悟透SNS的精髓在于关联,再往细致处说是他们没有看到贴吧缺失了一个横向的关联。

  但是不幸的是,之前的贴吧管理组是一帮技术人员,百度本身也长期没意识到贴吧的潜力和价值。在这个问题上,不少人曾经给与过百度贴吧组指责,指责他们不作为,瞎折腾,我本人也给出过解决方案。

  之后贴吧事业部成立,新的认知新的团队新的开始,但是不幸的是,百度人真的太高傲了,或者说太霸气了,他们一向认为,英明的自己做决策绝对要比广大的用户建议好,他们不习惯听反对意见,如同他们过去的大手笔,不用测试,方案快速敲定,改版直接上线(百度贴吧好几次都是这样把好思路搞砸的),同期新浪微博测试,单向的follow规则成为09年下半年互联网上最热门的话题,受新浪微博启发,i贴吧很快就上线了。

  从直观上讲,i贴吧的确弥补了贴吧长期缺失的横向关联,是贴吧史上划时代的转折点,以及之后的四大开放平台,都体现了百度贴吧事业部的方向:通过贴吧这个先天平台,整合已有的用户资源,最终打通成一个集SNS,微博,贴吧于一身的超级社区。

  这是多么宏伟的一个方略!

  但是如果理性去分析,会发现,这个方略在宏伟无比的同时,也生硬制造了好几个内伤。

  其一,平白增加了一个新入口,弱化了贴吧职能。

  世事或纵或横,不能既纵又横。就像人说话可以说不同话,但都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立场,产品功能上可以提供不同的入口,但只能提供一个稳定的落脚点,否则就会造成分流内耗。贴吧原来的中心落在贴吧主页,而重心落在精品区。如今硬生生无限拔高个人中心的地位作为一个全新中心,导致了增加粉丝数成了新的重心。

  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你见过哪个物体有两个重心吗?这必然是个不稳定的状态!

  实际上中间忽视了一个左右互博的内拼逻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贴吧+i的弊端就会慢慢显现出来。

  其二,在新浪微博中,我们体会到了,微博的强大在于信息的推送能力,实际上基本功能定位成了一个媒体,这跟贴吧社区性质是质的区别。如果百度人能用放大镜仔细对比一下区别,会发现,贴吧的用户成就了i的用户基础,同时会反过来制约i的成型(细节省略)

  过去贴吧缺乏横向关联,问题就出在个人中心太不当回事,要解决此事,方案很多,只需要提供个人精髓的沉淀职能就够了,整个贴吧系统就基本完美了。

  但是~~~~~~由于之前没有重视个人中心在社区化进程问题上吃了大亏,这一次,他们大刀阔斧,重视过头了,555555~悲哀。

  其三,做微博百度有足够先天优势,但不做微博,百度有严重后果。

  在新浪微博之前,我就曾经设想过博客新闻化,新闻社区化的可能,虽然思路不太成熟,但逻辑上中间的确存在一个优化的空白,如今新浪的体验已经足够证明了这种可能,随着微博的发展,从局部讲百度新闻频道会收到冲击,从大局上讲,这是搜索体验的大问题,百度根系所系。

  综上所述:

  i贴吧的推出在战略上有巨大瑕疵。

  有问题的东西必然会被改进,时间问题;如果不是时间问题,就是部门争权夺力问题了。

  结论是:如果百度不想错失良机,不久之后他必然会考虑通过分离方式加入这场微博客大战。

  ————以上是2月2日在分析微博格局可三分天下时的百度部分。在那个时候,越石一度相信,那么明显的缺陷问题百度不可能一直看不到,将i贴吧果断从贴吧分离出来,是百度最佳的选择,可惜时至整整半年之后的今日,我不得不承认,我太武断了。

  另一个我当时没看出来的问题是,i贴吧不但作为一个类微博产品本身很失败,且对于新用户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贴吧这个产品之所以大行其道,源自于自由公平表达观点的魅力,但是,当i成为鸡勒之后,留下的那一大堆华而不实的粉丝数显示,反过来会对初混贴吧的用户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这点我接触不到数据来证明,但我相信百度贴吧内部的相关数据一定会有微妙变化。

百度贴吧

  (二)个人精髓的沉淀

  为什么觉得贴吧应该将i分离出来?另一个原因还有更合适的方法来打通横向关联,事实上,早在一年之前,越石就向百度贴吧组提出过一个思想:为每个ID沉淀个人精髓。

  问题:

  1.过去回复或者发过某个特别喜欢的帖子,今天想找出来,非常之辛苦。

  2.公共贴吧不可能精品泛滥,有人几年发了上万帖子,但没有一个精品贴,但如果他却觉得他的很多帖子非常有意义,这算一对矛盾吗?

  一个沉淀不了精髓的贴吧是可怜的,一个沉淀不了精髓的ID是可悲的,即使我在API吧发精品贴成千,换到RSS吧再发精品上百,最后走到韩寒吧, 依然是一张白纸,这说明了什么,缺乏关联,六度空间理论那么多废话看得人想睡觉,其实核心就两个字,关联。贴吧有精品区可以沉淀精髓,那,个人ID的精髓如何去沉淀呢?

  当时我认为,这是第一个可以以增值服务形式推出的副产品,我们知道,马甲众多是百度贴吧的一大特色,而这个简单的思路可以附带解决此问题,并且,非增值服务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贴吧组接下来推出的贴吧俱乐部正是这样把好思路搞砸的,如果当时他们采用增值服务形式,不但可以控制无谓的分流,容易聚集人气,顺便解决盈利模式问题。

  (三)话题的扩散及贴吧与贴吧之间的交互

  物理现象代表着世界运行的规律,而一个社区即一个虚拟世界,所以很多时候,那些看起来八杆子打不着的物理学常识能带来很神奇的设计思路。

  比如说,能量守恒定律和波动能量学对于百度贴吧乃至SNS都有启示性的意义。

  目前,百度贴吧主页有50条帖子,吧主可以设定2个置顶帖,这个比例很合理,但也许可以继续改良,其中一条完全归贴吧设定,而另一条可以大做文章,以实现不同贴吧之间的交互。

  首先,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能量不能够被创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

  第一个概念——转移——话题不能被吧主直接删除,如果你不喜欢,你不能直接消灭它,而只能通过转移给其他贴吧的形式将其置顶属性解除,接受吧友自由的淘汰。

  很显然,  贴吧并非封闭系统,话题属于创生,也一定要消灭,除了根据话题的有效时间来控制外,接下来引入另一个新概念。

  第二个概念——能量——设定话题的初始能量,一个话题能传播多远,依赖于他的传播能量,话题每向前多传播一个节点,他的能量就会减弱一分,直到最后能量被耗至零,话题消失。

  这个设计思路对贴吧有三个前所未有的意义:

  1、在非回传规则下,可以实现新闻话题的扩撒和聚焦,提升媒体属性。

  2、在回传规则之下,可实质性加强贴吧与贴吧之间的交互,据我所知,韩寒吧和郭敬明吧挺和谐的,两者之间没事来点口水战,挺好。

  3、能量是一个可精确控制的概念,甚至可以依之开发出一个广告系统。

  吧主选不选择转移无法预料,考虑到调整和控制的必要性,通过有效时间和随机来控制应该包含在基本规则之内。

  来源:读者投稿,作者:越石父,作者电子邮件:yueshif(at)gmail.com

中国网站备案与认证计划介绍

  国家对经营性网站采用许可证制度,对非经营性网站采用备案制。在本文中,我就详细讲解互联网上各种网站认证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用,我把网站认证介绍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经营性网站的各种认证,第二部分为个人网站(非经营性)认证集合。

  第一部分:经营性网站备案介绍

  由于非经营性网站备案不挣钱,所以经营性网站的备案项目永远比非经营性网站备案项目多。为了混口饭吃,这些麻烦事,大伙还是忍一忍吧,总之,我还没见过即赚钱又不麻烦的好事。毕竟,这是网站商业化开始的第一步。

  经营性网站

  许多网站的下面都有:ICP证,就是这个。经营性网站备案含义: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或者网页制作等服务活动,意思就是只要你向用户收钱了,就算。

  网店工商注册注意事项

  个人开网店管理工商注册暂时不用,如果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需要,小地方就无所谓了,反正也没人查,说白了,就是开网店的人太多,对国家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税费收入。枪打出头鸟嘛,如果收入很高,就要到当地所在工商部门注册,办理了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

  互联网文化产品是指通过互联网生产、传播和流通的文化产品,主要包括: 一、音像制品; 二、游戏产品(经营虚拟货币业务也需要办理此证);三、演出剧 ( 节 ) 目;四、艺术品;五、动画等其他文化产品。所有涉及以上服务必须申请办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文网文)证,否则属于非法经营。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这个容易理解,就是凡是在互联网上经营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出版物内容或者在其他媒体上公开发表的作品,都需要办理。

  网络视听许可证

  本证注册资本要求在1000万元以上,想优酷、酷6、土豆等这类网站都需要办理。该证审批时间非常长,没关系的话,一般审批在一年时间左右!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顾名思义,这玩意是国务院新闻办颁发的,要去网管办申请,目前全国获得这个牌照的也就40、50家吧。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简称SP,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万元人民币,如果是全国和跨省经营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增值电信业务是凭借公用电信网的资源和其它通信设备而开发的附加通信业务,SP行业泛滥,找个代办公司就能办理。

  第二部分:非经营性网站备案介绍

  国家都在搞备案了,企业也不能闲着,通过制定各种各样的认证标准,增加企业的影响力,搞的好的,甚至可以成为行业标准。

  网站备案

  这个不用多说了,有网站的人都知道,凡是在国内搭建的网站都要申请备案。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2.5 中国大陆

  这个东西在国内有名无实。不过还是有很多原创网站、博客注明:本站采用创作共用版权协议, 要求署名、非商业用途和保持一致. 转载本站内容必须也遵循“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的创作共用协议。

  网站W3C认证(中文)

  W3C提供了一些在线验证(vadating),许多网页设计师的博客都会挂这些认证,表明这个网页是符合W3C标准的,校验通过。就可以了,想放的话,放上通过校验的logo。 w3c 有许多种认证,例如:XHTML校验CSS校验

  百度大联盟认证计划

  首先加入百度联盟,然后登陆,再进入产品与服务,点击大联盟认证,此时在页面右边可以看到"申请大联盟认证"即可,按照上面所说的做就可以了.1.申请日期必须是每月的1-5号;2.您必须有至少10个百度联盟积分。

  关于 Google AdWords 认证计划网站

  Google上调AdWords认证的门槛,帮助广告主更方便地找到并联系经过认证的谷歌合作伙伴,同时降低高质量广告代理商的成本。谷歌对于个人和企业的认证仍将存在差别,计划成员可以在管理认证、查看资质认证状态并获取培训与营销材料。

  瑞星云安全网站联盟

  所有的网站都可以免费加入,帮助用户实时监控网站的安全状况。联盟采用的数据完全来自于瑞星“云安全”系统,监测服务器24小时实时更新网站挂马数据,一旦发现受害网站,则在最短时间内通知管理员去除恶意代码。

  金山云安全中心

  瑞星都推出,金山怎能坐以待毙?所以金山也推出了个云安全中心,和瑞星云安全网站联盟类似,卢松松就不多做解释了。

  360软件安全认证中心:内容同上。

  还有些个人或一群人搞的联盟,比如:博客联盟、反抄袭联盟、诸如此类的联盟太多了,我是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伟大的毛主席曾经说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网站各种认证和备案,是网站开始的第一步,尽管很麻烦,但我们还是要一步步做。办法总是比困难多,有困难是难免的,不要自己把自己吓倒。所以卢松松深信,只要堂堂正正的做正规战,只要信念不倒,网站就不会倒。

  来源:卢松松投稿,原文链接

2010年8月3日星期二

程序员怎么选择发展方向

  程序工作二三年后,基本上都会考虑自己以后怎么发展。发展的路径不外乎程序员-系统分析员-架构师-技术经理-CTO,程序员-项目组长-项目经理-项目总监-CTO,程序员-产品设计师-产品经理-CTO.哪一条发展的路线更加适合你?

  程序员职业生涯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面临一个选择,是走业务+技术方向,还是选择纯钻研技术。程序员职业生涯 发展的问题,这是所有程序员都在关心的问题,未来究竟要怎么走,30岁之后还能不能再做程序员。

  绝大多数程序员最终的职业目标可能都是CTO,做到CEO的人估计会比较少,也有一少部分人自己去创业创业去当老板,也有部分人说我转行去做业务 了,对于当老板的人毕竟是少数,对于转行的人来说,都不在这行做了,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了。一般来说,程序员的发展基本上都会经历这么几条路径。程序员-系 统分析员-架构师-技术经理-CTO,程序员-项目组长-项目经理-项目总监-CTO,程序员-产品设计师-产品经理-CTO.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路径,不是所有程序员都必需要这么经历的,有些人可能跳过其中的一些步骤,也可能有些人会把中间的很多职位都做了。而最终做到 CTO的程序员,也是非常少的一部分,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上不许要那么多的CTO和CXO.

  也就是说,许多的程序员最终可能是做技术经理、项目经理或者项目总监之类的,那么到底我们职业生涯要选择哪一种呢?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 案,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际遇也不一样,就像你从小希望当贪官,可是命运却偏偏让你做了一个程序员。所以应该根据你的兴趣、性格与际遇选择一条道路, 比如说你正好有机会带一个项目,而你又不是很讨厌项目经理这个位置,那么你就可以选择向项目经理方向发展。

  实际上很多时候,国内并没有明确的技术经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之分,在许多的公司里,他们经常是由一个人承担。在外包公司里,通常会有项目经理和 系统分析员(也可能是技术经理)。在一些非IT公司里,可能会有部门经理,而做自己产品的公司可能会分得比较详细一些。我大致说一下这三个职位的区别,让 正在徘徊的程序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项目经理是项目的直接负责人,这个角色相当于一个中间接口,不管是团队成员还是需求方(客户),或者是上级领导,有事都直接找他,所以这个职位着重 于管理与沟通。一般来说,项目经理的工作重点在同客户沟通需求、项目进度的把控、团队的沟通方面,有些公司也会需要项目经理承担团队建设的工作,不过貌似 很多国内公司都忽略了团队建设这个工作了。对于项目经理来说,重点会要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危机把控能力、执行力、团队管理能力,着重于沟通、管理与计 划。当然也有些公司还要求项目经历要参与招标谈判,这就要求项目经理有一定的商务谈判能力。

  技术经理有时候也可能叫系统分析员,一些小公司可能会整个公司或者部门有一个技术经理。技术经理承担的角色主要是系统分析、架构搭建、系统构建、代 码走查等工作,如果说项目经理是总统,那么技术经理就是总理。当然不是所有公司都是这样的,有些公司项目经理是不管技术团队的,只做需求、进度和同客户沟 通,那么这个时候的项目经理就好像工厂里的跟单人员了,这种情况在外包公司比较多。对于技术经理来说,着重于技术方面,你需要知道某种功能用哪些技术合 适,需要知道某项功能需要多长的开发时间等。同时,技术经理也应该承担提高团队整体技术水平的工作。

  产品经理这个职位一般在有自己产品(不管是软件还是网站产品)的公司比较常见,产品经理主要会负责产品的设计、产品的改良等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产 品设计与设计师是两个不一样的工作,产品设计主要会从用户体验、业务需要等层面去设计产品,而设计师更多是从用户的视觉上去做。产品经理应该是最懂业务的 人,比如说你在设计一个微博的产品,就要求你对微博这个东西非常熟悉,从用户习惯、用户体验、公司的发展战略上去设计这个产品,还要对比同类产品会有什么 优势等等。

  不管是项目经理还是技术经理与产品经理,都要求要熟悉业务,业务是需求的来源,没有不谈业务的技术,所以不管你从哪个方向发展,都要求对业务熟悉。 产品经理要求对业务最熟悉,项目经理次之,技术经理排最后。对于程序员来说,刚开始工作的前几年可以埋头扎到技术里面,一般这个时间在2-3年的时间,然 后就应该多关注业务了。这个业务不一定是指某个具体的业务,因为具体的业务的范围太少,而且也需要机遇。

  我见过许多的程序员,他们是做Web开发的,但对互联网很不熟悉,对于互联网流行的趋势基本上不闻不问。不知道现在大家都在使用微博,也不知道SNS,也 可能从不使用网银。我觉得这样很不好,程序员应该多多去关注互联网的发展,多多去玩一些新的网站。

  来源:涂雅投稿,原文链接,网站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涂雅并保留原文链接,否则视为侵权。

团购之错杂谈

  从饭否知道了王兴这个人,跟着知道了团购。最近关注月光博客,见到大量关于团购百团大战的话题,也看见了很多朋友的评论。今天也跟着写写笔者对团购的看法。

  1、多数团购在地域方面受到限制,看看现在网上比较有人气的团购网站全部都是立足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像笔者所在的小城市所有团购网站都没有开通业务。从这方面来说,团购网站的发展在地域方面很有待深化。有人说,大城市机会才多小城市费力不讨好;但我却认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全部扎堆在大城市,机会多竞争也多,何不放眼于其他的比较有潜力的二线城市呢?!

  2、团购,明眼生意人看明白了其实也就是批发价卖东西。但所卖的东西在网上这个层面就有所讲究了,如果说团购某些生活用品,那估计这网站也就等死的份了。毕竟这类东西无法聚集人气,也没有持续性。像某网站只提供餐饮、K厅等等的生活服务产品,那样既准确的定位了访问人群的消费需求,更又从吃饭这样的日常行为为网站提炼了用户的黏性。

  3、接着是团购网站提供产品的时间性的问题,很多团购网站提到的都是一天,也就是说推出的团购产品当天有效,也有部分延长了时间但也不会太久。如果说一种好的产品,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卖出去,不能仅仅只局限于当日或短时间。有人提醒我,这就是团购的重点所在啊,在短时间造成疯抢的假象。是的,可是我们不妨这样的去设想,我有朋友参加了当天的团购,我知道了以后也想购买可是过期了;我感觉这购买的东西太好了,即便贵一点也无所谓。

  如果这个时候团购网上有往期团购商家信息,那是不是间接的为商家打了广告?如果发展顺利,对商家的广告推广,可以让网站进入一个互惠互利、你我双赢的局面。这不是从百团大战中胜出的某些奇思妙想吗!?

  4、再就是团购网站对自我推出团购产品的宣传,我看很多网站都是通过邮件的方式进行产品宣传的。可是,这样就足够了吗?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即时工具,比如说手机短息、QQ甚至是我们常关注的博客、微博等等,如果实现通过这些渠道进行团购产品的推广,会不会更加有效呢?!

  当然,有人可能会提出垃圾短息骚扰等等的问题,可是我们可以将这些渠道提供给我们的用户去选择啊,甚至我们可以让用户去订阅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产品,这样就要求网站对自己的产品有明确的分类;用户不会每天都主动去进入网站去关注网站每天都卖些什么,只有网站提供详细全面的获取产品信息的渠道,这样才能牢牢的抓住用户。

  5、也有很多人提到了,因为团购网站技术含量低,所有很容易就可以进入。因此也就有了所谓的“百团大战”,这也是引起现在团购网站良莠不齐的原因。也正因为这样了,更应该加强自身产品以及服务的质量,各类配套服务要跟上,这样才能在百团大战中胜出。

  6、最后,对于团购网站的发展方向:(1)商家的广告平台;(2)团购网友的信息分享平台;(3)市场调查公司的数据源

  文末,看到最近腾讯对团购也有了兴趣。可是个人觉得,其实众多大鳄中,腾讯加入的竞争不是最强势的,如果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一流的加入到团购里面来,那先天的优势会让这百团大战变得更加好看!

  来源:读者投稿,原文链接

2010年8月1日星期日

Google加密搜索的另一种解决方案

  自从Google的HTTPS搜索服务遭到DNS污染后,使用加密方式进行Google搜索就不太方便了,不过经过研究发现,还有一种方法,可以通过加密搜索不自动跳转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据读者lehui99爆料,使用手机进行Google加密搜索不会跳转到encrypted.google.com,搜索界面还是在https://www.google.com 中显示搜索结果。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模拟手机搜索的方式继续使用https的Google搜索。

  具体方法是,在Firefox中安装一个名为User Agent Switcher的扩展,此扩展可以让Firefox伪装为其他浏览器,例如iPhone来访问网站。当初我提前体验Google Buzz就是利用这个扩展模拟iPhone登录来实现的。

  使用iPhone的User Agent之后,在https的Google中进行搜索,就不会跳转到encrypted.google.com域名了,从而解决了encrypted.google.com域名被DNS污染的问题。

  不过可惜,User Agent Switcher的扩展还不够强大,无法实现自动切换User Agent的功能,如果经常手动切换,还是不太方便,期待类似功能的扩展能尽快开发出来。

  更新:lehui99提供了一款修改版的Firefox扩展Modify Headers,使其能自动切换User Agent不跳转到encrypted.google.com域名。xpi为Firefox插件包,改名为zip即可解压看到源代码。Firefox用户可以点这里下载。安装方法,解压文件后,打开Firefox的“附加软件”界面,将xpi文件拖到“附加软件”里,即可进行安装此扩展。

另一款Firefox书签同步工具——Firefox Sync

  对于有两三台电脑的人来说,浏览器的书签同步应该是一个基本的需求了,而Firefox和Chrome用户无疑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Xmark这个超强的书签同步插件。但Xmark莫名被墙了一段时间后又在最近解封,导致我开始使用另外一款同样出色的Firefox书签同步插件:Firefox Sync。

  关于Xmark,可以看月光博客的这篇文章:Firefox书签同步工具Xmarks。下面继续介绍Firefox Sync:

  首先要说的是Firefox Sync是Mozilla Labs的官方插件,所以品质和更新速度都有十足的保证,1个月不到居然更新了3次。

  下载地址:https://addons.mozilla.org/zh-CN/mobile/addon/10868/

  安装后,根据向导注册一个mozilla账户,注册的步骤比Xmarks要简单一些,而且是全中文的界面。

  注册完成后,Firefox Sync就开始在后台运行,自动把你的书签同步到云端,这样你在另外一台电脑的firefox上安装Firefox Sync这个插件,并用你的账户登录,就可以在多台电脑上同步书签了。

  除了书签,Firefox Sync还可以同步以下内容:

  1、密码:如果另外一台电脑有别人使用,建议不要同步这个

  2、历史:包括浏览历史与表单历史,同上

  3、标签页:在一台电脑上关闭并保存已打开的标签页后,再另一台电脑打开可以继续看

  4、firefox的首选项:firefox的设置项,很实用的功能

  前三个Xmark也同样提供,但Firefox的首选项同步是Firefox Sync独有的功能

  Mozilla官方推出这个插件,相信也是为了加强Firefox的云存储服务,后续的功能,我想应该是插件、主题的同步了吧。对Mozilla官方来说,实现这功能是小菜一碟。

  来源:读者投稿,原文链接

威胁腾讯的到底是谁?

  前两天我把那篇著名的“狗日的”文章转到公司内部论坛上,有人回复说她觉得腾讯目前最大的威胁就是人人网。我就转了一个新浪围脖上的回复,那个用户说自从用了微博之后就很少用QQ了。然后她转过头来跟我讨论,到底人人网和微博哪个更有威胁。接下来话题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天马行空无边无际……

  A.人人网还是微博?

  OK,问题就转到了Facebook和Twitter哪一个更有威胁上。

  据这篇文章的数据看,Facebook的用户已经达到了5亿,而twitter则是1.24亿。据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Hitwise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Facebook用户数持续增长,而twitter则后劲不足(不过有点旧了)。国内的情况,人人网与开心网称霸SNS,新浪微博则称霸微博界。新浪微博用户数量虽然没有数据,但想来还是拼不过人人和开心的。

  本来嘛。Facebook的核心是“真人”,面向的用户群就是Everyone,基数本身就大;Twitter虽然社会影响力大,然而终究面向的用户群相对狭小,无非是话痨和喜欢听话痨讲话的人。在国内的情况来看,微博用户更是显然比较高端,人人和校内则是通吃,不过平均一下算是中端,低端是……QQ空间……额滴神啊。

  再把QQ扯进来。QQ出现得太早,很难定义它算不算SNS.但其用户定位无疑跟Facebook比较接近,而其功能定位也与Facebook相近。我所说的功能定位是指它“到底是做什么用的”。Facebook和QQ这种把功能定位在“近关系”上,用户基本是用它来跟熟人交流的,用户在人人网上的好友绝大部分都是见过面的;QQ好友则有一部分是没见过面的网友,但就算没见过面交流一下也就熟了。

  而Twitter或者说微博则完全不同。作为一个为单向交流而设计的工具,它关注的是“远关系”。用户会关注的人当然首先是熟人,但是微博海量的信息量注定了话痨的出镜率远高于熟人,因而关注列表里存在大量“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的情况。名人也罢,草根也罢,话痨——尤其是有深度有含量的话痨,必定是微博的主角。微博不适合用来关注熟人的动态,而适合用于看新闻,用于追“星”,用于传播观点。它适合政客、明星、社会活动家、任何有表现欲的人,也适合喜欢看热闹的人,但绝不适合所有人。

  好了,上面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定位不同,微博永远不可能撼动QQ的地位,而人人网还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在人人桌面出现以后,用户就不再需要在人人网看到一条朋友的动态然后在QQ上跟朋友讨论细节了。

  B.中国移动?

  可是我觉得人人网还不是最可怕的那个。最可怕的那个应该是……中国移动。

  我在读过《彩虹尽头》之后就认为中国移动和腾讯将在未来成为我们生活的支柱,后来看到马化腾说“成为互联网的水和电”更是深表赞同。直到看到饭否和Twitter的时候我惊呼“这就是未来”……有点儿扯远了。

  其实,跟所有的SNS相比,与QQ的功能定位最接近的,是中国移动。用户的QQ好友跟手机电话簿有很大的交集,这个交集应该远大于人人网和QQ的交集。微博是远关系,人人网是“较近的关系”,QQ是“更近一点的关系”,中国移动是“最近的关系”。从用户的角度来说,聊QQ跟打电话/发短信所能实现的功能几乎是一样的,无非一个花的是电话费,一个花的是网费。然后中国移动推出了飞信,而飞信已经是国内仅次于QQ的IM工具了。

  可是中国移动实在不争气。“免费发短信”这种功能已经是QQ永远无法逾越的巨大优势,然而用飞信聊天的人大都还是为了免费发短信,而不会像QQ一样没事儿就挂着,没事儿就戳两下。为什么?唉,中国移动做得太烂了啊。飞信的用户体验距离QQ还有好多年的距离呢。

  但是绝不能因此而看低中国移动。它是大象,庞大的大象,大得转一个身就要花好多年,但是如果它转过身来,企鹅就危险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来临了,可以预计,不久的将来满大街都会是无线热点,一台手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可以解决绝大多数问题。如果大家都懒得再使用笨重的PC而改用手机,如果中国移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发展互联网业务,如果中国移动哪天终于开了窍,把手机定制成IM终端,我用我的手机就可以实现QQ的所有功能,那时候我还要开QQ做什么?

  C.Google/Apple

  移动互联网太可怕。那会是中国移动的时代,那会是HTC的时代,那会是真正的SNS的时代,但那不会是腾讯的时代,至少从目前的状况看不会是。

  我们不说硬件,只说软件。PC时代的霸主是Microsoft,因为它掌握了最基础的东西——操作系统。互联网时代的霸主,国外是Google,国内是腾讯,同样是因为掌握了最基础的东西——外国人上网是为了掌握信息,中国人上网是为了交友……好吧加强社会关系。接下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基础是……iPhone OS,Android,Symbian。

  按照目前的走势来看,Android和iPhone一往无前,Symbian、黑莓和Windows Mobile节节败退……谷歌真是高瞻远瞩。

  我现在才认识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掌握基础的不会是中国移动,那只是个可怜的国有运营商,无论如何积攒不起足够的互联网研发力量,也永远不可能像私营企业这样挥洒自如;真正牛逼的是谷歌和苹果,他们是制定规则的人,是引领潮流的人。当用户身边有一半的人都用Android,并且手机电话簿与Gtalk、Google搜索、Googledoc、Google earth、谷歌拼音输入法无缝接合的时候,Google的时代才真正来临了。

  以上内容对Apple同样有效。

  但我并不是说,到那个时候,互联网就是一家/两家独大了。有做平台的,自然得有做软件的,做网站的,互联网照样会五彩缤纷。然而腾讯QQ是不同的,对于移动互联网而言,它提供的是太过于基础的服务,以至于这些服务应该内嵌到操作系统本身。或者说,由于移动互联网本身的“即时通讯”特性,我们为什么还需要一个附加的即时通讯软件呢?

  到那个时候,就是腾讯的暮年了吧。

  来源:读者rexcel投稿,作者电子邮件:i(at)rexce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