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3日星期日

网络攻击、侵入、干扰将被纳入间谍行为

4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臧铁伟介绍,反间谍法修订草案将提交即将于4月24日至26日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三审。

关于反间谍法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臧铁伟介绍,2022年8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和12月第三十八次会议对反间谍法修订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拟作几点主要修改。

一:完善关于网络间谍行为的规定,针对信息网络的特点,明确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等针对国家机关、涉密单位或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的网络攻击、侵入、干扰、控制、破坏等活动,属于间谍行为。

二:平衡赋权与限权,增加救济程序,规定经采取相关措施,涉及间谍行为的网络安全风险或者信息内容已经消除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作出恢复传输和相关服务的决定。

臧铁伟介绍,2022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后,反间谍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等相关法律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反间谍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通过中国人大网共收到112人提出的201条意见。普遍认为,修订反间谍法是完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重大举措,修订草案坚持问题导向,丰富完善了反间谍工作职权、工作保障,与其他法律法规进行了有效衔接,为打击间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社会公众就进一步修改完善修订草案提出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一.完善间谍行为的定义,增加有关网络间谍的规定。

二.明确国家安全机关指导安排宣传教育的职责。

三.平衡反间谍工作与保护个人、组织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加强在反间谍工作中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稿源:红星新闻

iOS 17将支持应用程序侧载

据彭博社记者Mark Gurman报道,苹果在iOS 17中首次允许iPhone用户下载其官方App Store以外的应用程序。也就是所谓的侧载,这一变化将允许客户在不需要使用App Store的情况下下载应用,这意味着开发者如若不在苹果应用商店上架程序就不需要支付苹果公司15%到30%的费用。

欧盟《数字市场法》(DMA)于2022年11月1日生效,要求"守门人"公司向其他公司和开发者开放其服务和平台。

DMA将对苹果的平台产生很大影响,它可能导致苹果对App Store、信息、FaceTime、Siri等部件做出重大改变。据Gurman称,苹果正计划在明年之前实施侧载支持,以符合欧洲的新规定。

苹果公司一直以来声称,侧载机制的加入将"破坏iPhone用户依赖的隐私和安全保护",使人们容易受到恶意软件、诈骗、数据跟踪和其他问题的影响。然而,苹果公司必须遵守DMA的规定,否则如果违反欧盟法律,它将面临高达其全球收入20%的罚款。

在2022年12月的一份报告中,Gurman说,苹果正在考虑实施安全要求,如验证,这个过程它可以收取费用,而不是从直接销售应用程序中收钱。苹果在Mac上有一个验证系统,可以让用户在安全的同时获得Mac应用商店之外的应用。

如果其他国家出台类似的立法,这种做法可能会扩展到欧盟之外。例如,美国正在考虑立法,要求苹果允许侧载。

稿源:cnBeta

2023年4月22日星期六

谷歌合并两大AI团队成立Google DeepMind

在科技公司对人工智能赛道的争夺进入白热化之际,谷歌实施一项重大重组,合并了两个主要的人工智能研究部门:DeepMind与Google Brain,组成Google DeepMind。

Alphabet和谷歌CEO桑德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 )当地时间4月20日在一篇博文中表示,合并后的团队将“显著加快我们在AI方面的进步。”

DeepMind首席执行官德米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将担任Google DeepMind的首席执行官,皮查伊表示,哈萨比斯将“领导开发我们最有能力和负责任的通用人工智能系统”。同时,负责监督Google Brain团队的前谷歌研究与健康部门(Google Research and Health)高级副总裁、Brain团队联合创始人杰夫·迪恩(Jeff Dean)将任Google Research和Google DeepMind首席科学家一职。

皮查伊在博文中说:“在谷歌计算资源的支持下,将所有这些人才整合成一个专注的团队,将大大加快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进展。”

“通过与谷歌产品领域优秀同事的密切合作,我们有机会提供人工智能研究和产品,从而显著改善数十亿人的生活、改变行业、推动科学发展并服务于多元化社区。”哈萨比斯在写给员工的备忘录里说, “通过创建 Google DeepMind,我相信我们可以更快地实现那个未来。以安全和负责任的方式构建更强大和通用的人工智能,要求我们解决我们这个时代一些最艰巨的科学和工程挑战。”

谷歌和微软支持的OpenAI等科技公司一直在竞相构建越来越强大的大型语言模型。这些程序已经展现了在多种任务上的潜力,譬如对复杂文档进行摘要和进行类似人类的对话。谷歌开创了为此类模型发展铺平道路的技术,比如Transformer,但又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其最强大的图像和文本生成程序的公开发布,理由是需要测试工具的准确性和偏见问题。3月,谷歌开放了与ChatGPT和必应聊天机器人竞争的Bard的抢先体验,还为开发人员开放了对其最大的AI 算法之一——PaLM的有限访问权限。本周又有消息称,谷歌正在构建一个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全新搜索引擎,将提供更个性化的用户体验,试图预测用户的需求。

总部位于英国的DeepMind创建于2010年,由德米斯·哈萨比斯和其他人创办。2014年,DeepMind开始开发人工智能围棋软件AlphaGo,这款全球闻名的软件击败了李世石等世界冠军。2016年,DeepMind将其人工智能研究转向蛋白质折叠,2022年,其开发的AlphaFold已经预测了全球几乎所有的蛋白质结构。

Alphabet在2014年以大约5亿美元收购了DeepMind,长期以来一直将Google Brain和DeepMind视为独立的团队,尽管它们在AI研究的几个领域有很大的重叠。这种设置有时会在领导者之间造成紧张关系,因为各部门会争夺资源等。

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克里斯托弗·曼宁(Christopher Manning)对《华尔街日报》表示,考虑到Google Brain和DeepMind的不同文化,此次合并将标志着谷歌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合作方式的“巨大转变”。“从战略上讲,合并似乎是明智的。”曼宁说, “从战术上讲,管理组织和文化变革将变得困难。”

稿源:澎湃新闻

Reddit要求科技巨头付费使用API接口

社交平台Reddit不想再让科技巨头们免费使用海量数据了。当地时间4月18日,据《纽约时报》,Reddit近日表示,计划开始向访问其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 的公司收费,外部企业可以通过付费下载和处理社交网络中的海量对话。

公开资料显示,Reddit被称为“美国版百度贴吧”,是一家拥有18年历史的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可以在上面发帖、评论、交流各种话题。

近年来,Reddit上发布的聊天内容已成为谷歌、OpenAI和微软等公司的训练素材,这些公司正在搜集和使用Reddit平台上的对话来开发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

“Reddit的数据语料库非常有价值,”Reddit创始人兼CEO史蒂夫·霍夫曼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但我们不想把这些内容免费提供给一些巨头公司。”

Reddit也成为首批公开表态要求科技巨头付费使用数据的企业。

“这些人工智能公司使用Reddit数据创造价值,却不将任何价值返回给Reddit用户,这是不合理的。”霍夫曼认为,在他看来,为此向这些科技巨头收费是一个公平的举措。

据《纽约时报》,谷歌、Open AI和微软尚未回应此事。谷歌开发的聊天机器人Bard的底层算法部分是在Reddit数据上训练的,OpenAI的ChatGPT也引用Reddit数据作为接受培训的信息来源之一。

Reddit尚未公开具体的收费规则和种类,外界预期将根据数据大小实行分类价格。

霍夫曼表示,Reddit的API将继续免费提供给希望构建应用程序,帮助人们使用Reddit的开发人员,出于非商业目的研究Reddit数据的研究人员也可以继续免费访问。

未来,Reddit希望将更多机器学习纳入网站应用中,例如用来识别Reddit上人工智能生成文本的使用,并添加标签来通知用户该评论来自机器人。同时,还将支持论坛管理员使用帮助监控用户发帖内容的第三方机器人,方便管理。

Reddit此举或许与其今年计划IPO(首次公开募股)有关。

Reddit成立于2005年,主要收入来源于平台上的广告和电子商务交易。Reddit表示,它仍在敲定API访问收费的细节,并将在未来几周内公布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Reddit之外,其他公司也逐渐不再愿意免费提供平台数据。当地时间4月19日,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社交媒体推特CEO埃隆•马斯克威胁要起诉微软。马斯克指责微软非法使用其社交媒体推特上的数据,以训练其人工智能模型。

此前有媒体报道,微软的广告平台将停止支持推特,因为推特更改了其API的定价。马斯克在这条推文下留言,“他们非法使用推特数据进行训练。诉讼时间到了。”根据推特的新定价,API用户(包括企业和研究机构)每月至少需要支付高达4.2万美元才可使用。

据CNBC报道,类似于GPT的大型语言模型需要TB级数据库(存储数据量为1TB以上)进行训练,其中大部分数据从社交网站Reddit、程序员问答社区StackOverflow和推特等网站中抓取——来自社交网络的培训数据非常有价值,因为其具有非正式场合的交互对话。

来源:澎湃新闻

2023年4月20日星期四

SpaceX星舰发射失败 升空后发生爆炸

4月20日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刚刚点火发射了新一代运载火箭星舰(Starship),这也是它的首次轨道飞行测试,但没能成功。21点35分,星舰在得克萨斯州布朗斯维尔(Brownsville)郊外的SpaceX试验场发射升空,随后在空中发生爆炸。SpaceX表示,星舰和推进器未能分离。

4月17日晚间,星舰在原定发射时间将到来时宣布推迟,理由是压力阀似乎冻结。当时,马斯克还发文称“学到很多,几天后再来。”

这次发射任务至关重要,它不但关系到马斯克的火星梦,还会影响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按计划,在星舰发射约8分钟后,其助推器将坠入墨西哥湾。而飞船仓将继续飞行,直至达到约150英里(约240公里)的高度,绕地球飞行一段时间后,重新进入大气层。

如果一切顺利,在发射约90分钟后,飞船仓将重返大气层,坠入考艾岛(Kauai)以北约62英里(约100公里)处的太平洋。虽然助推器和飞船仓都可以回收重复利用,但这一次SpaceX不会进行回收。

重返大气层将考验飞船的空气动力学操纵的能力,以及隔热能力,以承受它在垂直穿过大气层时产生的强烈摩擦。马斯克说:“飞船将像流星一样驶来。这也是它未来多次飞行的漫长旅程的第一步。更多的助推器已经在发射场待命,用于未来的试飞。”

星舰是SpaceX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总高度约120米,由底部70米高、配备33台猛禽发动机的超重型推进器,以及顶部50米高、可重复利用的飞船舱组成。其终极目标是搭载宇航员前往月球和火星。

SpaceX自2019年以来就在开发星舰,并对多艘原型进行了测试,而这一次是它的首次轨道飞行测试,旨在为SpaceX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以尽早让星舰正式投入运营。

根据SpaceX的设想,“星舰”是一种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运输系统,可以将航天员和货物运送到地球轨道、月球、火星等地。美国“太空”网站称,此前保持“人类最大运载火箭”称号的是冷战期间用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美国“土星五号”火箭,它高约111米,可发射约130吨有效载荷进入地球轨道,将约50吨有效载荷送往月球。NASA表示,“太空发射系统”可将27吨以上的载荷送入月球轨道。相比之下,完全可重复使用“星舰”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约为150吨。在不考虑回收的情况下,“星舰”有效载荷高达250吨-300吨。

SpaceX公司CEO马斯克曾表示,与专门用于载人登月的“土星五号”和“太空发射系统”不同,“星舰”凭借强大的运载能力和多用化设计,可执行“星链”卫星发射、向月球和火星运送航天员和设备,以及更富科幻色彩的外星殖民和太空矿业开发。

马斯克还宣称,“星舰”的发射成本相当低,一旦相关试验取得成功,将启动规模化生产,以每年建造100艘的速度,打造1000艘“星舰”组成的太空舰队,将10万人和相关物资运送到火星,实现从21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在火星殖民的梦想。

如果星舰试射成功,外界认为,这将是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马斯克的人类移民火星计划迈出关键一步。

来源:综合每日经济新闻、中国蓝新闻、看看新闻、新浪新闻、公开资料

马斯克指控微软非法使用推特数据进行AI训练

4月20日早间消息,据报道,微软发表声明称,面向广告主的社交媒体规划和调度工具不再支持Twitter,因为马斯克改变政策,以后接入Twitter程序界面要收费。

马斯克对微软的封杀令十分不满,他指责微软非法使用Twitter数据进行AI训练,还威胁要起诉微软。在马斯克的领导下,企业如果想访问Twitter数据流需要付费,微软的不满完全可以理解。

今天凌晨,马斯克在推特表示, “他们(微软)非法利用推特的数据来训练。是时候起诉他们了。”

不过,虽然ChatGPT与微软的其他AI在训练时使用了大量的互联网数据并非秘密,但马斯克却并没有什么证据来支持他的指控。

而事实上,马斯克提出起诉微软也并非是因为介意对方使用了推特的数据, 而仅仅是对微软停止合作支持的威胁,以及对OpenAI不满的迁怒。

微软开发的Smart Campaigns服务可以帮助广告主管理社交媒体营销活动,覆盖Facebook、Instagram和LinkedIn等平台。微软表示,从4月25日起Smart Campaigns用户将无法执行创作推文、撰写草稿等任务,也无法看到过去的推文,无法查看推文互动情况。

微软是OpenAI的最大投资者,马斯克曾参与组建OpenAI,2018年离开。目前马斯克领导的Twitter也在向AI下注。

稿源:新浪网

2023年4月19日星期三

报告称ChatGPT可能泄露商业机密

4月18日消息,据报道,以色列网络安全公司Team8的最新报告显示,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可能会因此泄露客户信息和商业机密。

该报告称,新型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和协作工具的广泛普及,可能会令一些公司面临数据泄露和法律风险。他们担心黑客可能会利用聊天机器人获取敏感的企业信息或对企业发动攻击。此外,目前投喂给聊天机器人的机密信息未来也有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公司利用。

包括微软和Alphabet在内的大型科技公司都在争相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改进聊天机器人和搜索引擎,利用互联网上获取的数据训练他们的模型,从而为用户提供一站式问答服务。报告称,如果使用机密或私密数据来投喂这些工具,今后将很难删除相关信息。

该报告写道:“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其敏感信息、知识产权、源代码、商业机密和其他数据,可能会通过用户直接输入或API等渠道被他人获取和处理,其中包括客户信息或私密信息以及机密信息。”Team8将这一风险标记为“高风险”。他们认为,如果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该风险“可控”。

Team8在报告中强调,聊天机器人的查询并不会被输入大预言模型来训练人工智能,而与之相悖的是,最近的报告声称这样的提示信息有可能会被其他人看到。

“截至发稿,大语言模型还无法实时自我更新,因此无法将一个人输入的信息反馈给另外一个人,从而有效打消这种顾虑。然而,在训练未来版本的大语言模型时,未必不会采取这种方法。”该报告写道。

该报告还标记了另外3项与整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有关的“高风险”问题,并强调了通过第三方应用分享越来越多的信息所产生的威胁。微软就将部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功能嵌入了必应搜索和Office 365工具。

报告称:“例如,在用户端,第三方应用会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PI,倘若遭到攻击,就有可能提供电子邮件和网络浏览器权限,攻击者还有可能冒充用户采取行动。”

该公司认为,使用人工智能也有可能加剧歧视问题、损害公司声誉或导致企业遭遇侵权诉讼。这些都属于“中风险”问题。

微软公司副总裁安·约翰逊(Ann Johnson)参与起草了这份报告。微软向ChatGPT的开发商OpenAI投资了数十亿美元。

微软发言人说:“微软鼓励对安全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网络风险展开透明的讨论。”

OpenAI开发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的火爆引发了监管呼声。各界都担心在企业试图利用这项技术提高效率时,这种创新也有可能会被用于不法行为。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官员周二表示,该机构将重点关注滥用人工智能技术违反反歧视法或存在欺骗行为的公司。

FTC主席莉娜·可汗(Lina Khan)和委员黎贝卡·斯劳特(Rebecca Slaughter)及阿尔瓦罗·贝多亚(Alvaro Bedoya)都参加了美国国会举行的听证会,他们被问及与最近的人工智能创新有关的担忧。这项技术可以用于制作高质量的“深度伪造”,从而产生更具欺骗性的骗局以及其他违法行为。

贝多亚表示,使用算法或人工智能的企业不得违反民权法律,也不得违规采取不公平或具有欺骗性的行为。

他表示,黑匣子不能成为无法解释算法的借口。

可汗也认为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不法分子开展欺诈活动。她同时表示,任何不当行为“都应该得到FTC的制裁”。

斯劳特指出,FTC在100年的历史上一直都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而适应ChatGPT和其他人工智能工具也并无不同。

稿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