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美国法院阻止美国国防部对小米公司的投资禁令

  美国当地时间3月12日,美国联邦法院就小米公司起诉美国国防部一案发出初步禁制令,禁止美国国防部以小米与中国军方有联系为由,迫使美国投资者撤回对小米的持股。

  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的法官鲁道夫·孔特雷拉斯(Rudolph Contreras)表示,法院得出结论认为,美国此举“具有任意性且反复无常”,剥夺了该公司的正当法律权利。同时他还补充道,

  随着诉讼的展开,小米很可能会赢得全面撤销禁令,美国人也可以重新投资小米。

  消息一出,国际指数公司MSCI明晟立刻跟进。明晟表示,该公司暂时不会把小米B类股从MSCIACWI或MSCI中国全股票指数及相关非市值加权指数或定制指数中剔除。

  此外你,今年1月14日,在特朗普政府领导下的国防部将包括小米公司在内的9家中国企业列入所谓“与中国军方相关”的黑名单,根据美国政府的相关投资禁令,美国投资者需在截止日期前出售所持“黑名单”公司的股份。这一限制原定于下周生效。

  1月下旬,小米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起诉美国国防部和美国财政部。小米认为,上述两机构在将该公司列入为NDAA认定的“中国军方公司”的决定中,存在程序不公与事实认定错误,为了维护公司全球用户、合作伙伴、员工和股东的利益,要求法院宣告该决定违法并撤销该决定。

  针对美国联邦法院发布的禁制令,小米公司也做出了回应。以下为小米公司回应全文:


  2021.3.12针对法院判决的媒体声明

  小米很欣慰地看到,在美东时间3月12日,法院正式禁止将小米认定为中国涉军企业,并停止13959号行政令对小米的限制。法院通过禁令解除了美国投资者购买及持有小米股票的限制,取消了强制售出小米股票的要求,该禁令立即全面生效。

  我们想再次强调,小米是一家独立经营管理的上市公司,股权分散、股票公开交易。我们生产的电子产品都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

  我们认为,将小米列入中国涉军企业名单是一个武断而随意的决定,法官也对此表示了认同。我们会继续请求法院最终判决该政令对小米无效。

  小米是一家年轻、充满活力的科技公司,多年来,我们为全世界消费者提供了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众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消费电子产品。我们愿意继续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努力,让全世界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2021年3月12日星期五

百度今日启动招股 股票代码9888

  3月12日,百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拟全球发售9500万股,每股香港发售股份公开发售价最高将不超过295港元,股份代号9888。百度将于3月12日正式开启全球发售,股票代码为“9888”。

  这将是继阿里巴巴、网易、京东之后,又一家在港股二次上市的重磅中概股,并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内AI第一股”。

  财务数据显示,近年来,百度正改变靠单一广告收入吃饭的局面,AI业务已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而此次募集资金用途中,非常重要的一块便是“推动AI业务商业化”。业内人士指出,在募集资金的助力下,百度的智能云、智能驾驶以及AI芯片等AI业务都将迎来全新的发展,商业化进程也将进一步提速。

  最高募资318亿港元

  招股书显示,百度计划全球发售9500万股A类普通股股份,香港公开发售价格最高不超过295港元/股,并计划从3月12日正式开启全球发售,并于3月17日公布发行价格,股票代码为“9888”。

  其中,香港和国际发售股份占比分别为5%(475万股)和95%(9025万股),如行使回拨机制,香港公开发售部分最多调整到12%,即1140万股。此外,公司预计将向国际承销商授出15%超额配股权。

  募资金额方面,如果此次发售按照香港公开发售最高价格的295港元/股来计算,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得行使,那么此次募资金额约为276亿港元;而如果假设超额配股权悉数获得行使,则募资金额约为318亿港元。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0年第四季度,百度核心非广告收入同比增速高达52%,远高于总营收5%的同比增速。与此同时,核心非广告收入占百度核心营收的比重提升至18%。

  特别是随着商业化落地进程的大大提速,百度的AI业务全面开花,已成为了百度营收的第二增长曲线。与此同时,百度还在持续不断地加大AI研发投入,2020年,百度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重高达18%。

  而此次募集资金的用途中,非常重要的一块便是“推动AI业务商业化”。业内人士指出,在募集资金的助力下,百度的智能云、智能驾驶以及AI芯片等AI业务都将迎来全新的发展,商业化进程也将进一步提速。

  此外,百度此次募集资金还将用于进一步发展百度移动生态、实现多元化变现,以及用作流动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以支持公司的业务营运及增长。

  “AI第一股”再起航

  深耕AI十年后,百度在招股书中将自己定义为“AI生态公司”。作为国内AI领域的领军企业,百度此次港股二次上市,也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国内AI第一股”王者归来。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10月30日,百度拥有中国最多的AI专利数量以及AI专利申请数量;截至2020年12月31日,按累计拉取请求计算,百度的深度学习框架“飞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Facebook Pytorch;截至2020年12月31日,按开发者数量计算,百度的开放式AI平台拥有超过265万名开发者,是中国最大的开放式AI平台。

  深厚的技术底蕴以及储备所带来的成果在百度AI三大业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在智能云方面,凭借“云智一体”的差异化优势,百度智能云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轨道。IDC公布的报告显示,百度智能云已连续三次在AI Cloud市场排名第一,在图像视频、NLP(自然语言处理)、人体识别等多个细分领域排名第一。

  其次,在自动驾驶方面,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平台Apollo渐入佳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Apollo累计测试里程达430万英里,持有199块中国自动驾驶牌照。同时,百度已与10家领先的汽车制造商签署战略协议,通过Apollo自动驾驶服务(包括百度高精地图及自主泊车服务)为其赋能。

  此外,在小度方面,小度助手“破圈”战略成效显著。百度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小度助手月语音交互总次数达62亿次,小度助手第一方硬件设备月语音交互次数达37亿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6%。

  除了业务上的全面开花,百度AI另一大核心竞争力在于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提供全栈AI能力的公司之一,包括AI芯片、深度学习框架、核心AI功能等基础设施以及开放式AI平台,等等。尤其是在AI芯片领域,百度推出的国内第一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仑,已经步入第二代阶段,全新的昆仑2将于今年实现量产。

  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加速,资本市场对于百度AI业务也正在改观。截至2月23日,有21家券商为百度智能驾驶业务单独估值,中金给Apollo的估值高达539亿美元;有20家券商为百度云业务单独估值,中银国际给予云业务的估值达450亿美元。此外,中银国际还表示,百度在造车业务、自动驾驶以及智能云方面的进展将进一步加速百度AI商业化,并释放估值潜力。

  稿源:中国证券报

2021年3月11日星期四

《戏梦巴黎》都致敬了哪些电影

  《戏梦巴黎》是由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迈克尔·皮特、路易斯·加瑞尔、伊娃·格林主演的爱情伦理片,于2004年2月6日法国上映。影片以法国1968年学运为背景,讲述三名青年雷奥、马修、伊莎贝拉以情欲探索在历史的洪流中梦想优游的故事。

  在电影手法上,贝托鲁奇在片中致敬了大量经典影片片段,你对电影史了解得越多,就能从《戏梦巴黎》中得到越多。

  下面是我总结的片中的致敬经典影片片段。

  三人初次见面时,伊莎贝拉说自己出生在1959,之后出现另一部电影的两个片段,女子说,纽约先驱论坛报,男子说,想和我一起去罗马吗?该电影片名为《精疲力尽》 About de souffle(1960)是一部1960年让·吕克·戈达尔执导的法国电影。


《戏梦巴黎》都致敬了哪些电影


《戏梦巴黎》都致敬了哪些电影

  伊莎贝拉和雷奥打架,马修猜出电影《礼帽》Top Hat (1935)。


《戏梦巴黎》都致敬了哪些电影

  伊莎贝拉叫马修起床,并表演了《瑞典女王》Queen Christina/克丽丝汀女王(1933)的片段。


《戏梦巴黎》都致敬了哪些电影


《戏梦巴黎》都致敬了哪些电影

  三个人模仿《法外之徒》Bande à part(1964)到卢浮宫狂奔。


《戏梦巴黎》都致敬了哪些电影

  卢浮宫狂奔成功后,“We accept him, one of us”一段来自《畸形人》Freaks (1932)


《戏梦巴黎》都致敬了哪些电影

  下雨三人淋湿后,伊莎贝拉模仿《金发维纳斯》Blonde Venus (1932)中的舞蹈。


《戏梦巴黎》都致敬了哪些电影

  雷奥表演《疤面人》Scarface (1932) 片段让伊莎贝拉和马修猜。


《戏梦巴黎》都致敬了哪些电影

  雷奥房间墙上的海报是《中国姑娘》La chinoise (1967)


《戏梦巴黎》都致敬了哪些电影

  伊莎贝拉自杀时候出现电影《穆谢特》Mouchette (1967)片段。


《戏梦巴黎》都致敬了哪些电影

2021年3月10日星期三

高通供货延后波及小米等中国手机厂

  “全球芯片供应链危机令智能手机生产线面临困境,依赖美国高通芯片的中国手机制造商大受影响。”科技网站gizmochina 3月1日报道称,手机供应链人士透露,高通全系列物料交期延长至30周以上,中国的realme和小米等智能手机生产线受到波及。

  日前小米手机总裁卢伟冰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今年芯片缺货,不是缺,是极缺。”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厂商——高通公司也面临这样的难题。根据科技网站gizmochina 的报道,“全球芯片供应链危机令智能手机生产线面临困境,依赖美国高通芯片的中国手机制造商大受影响。”

  据知情人士透露,如今高通的全系列物料交期延长至30周以上,CSR蓝牙音频芯片交付周期已达33周以上,作为中国手机厂商的主要芯片供应商之一,高通的芯片短缺问题也会影响到中国手机厂商,这就意味着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中国手机厂商不仅会遭遇新机推迟上市的问题,还会有无机可卖的状况出现。

  高通目前是中国手机厂商主要的芯片供应商之一,小米、OPPO等多家厂商近期或即将发布的手机均采用高通骁龙系列芯片。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布的截至2020年12月27日的季度财报显示,其净利润为24.5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25亿美元增长165%,显示出芯片需求侧的火热。高通即将上任的新首席执行官安蒙表示,半导体行业供应短缺已成一种普遍现象,芯片订单正在潮水般涌来,而整个行业的生产负担都集中在亚洲为数不多的工厂身上。

  安蒙提到的“亚洲为数不多的工厂”主要指的是中国台湾的台积电以及韩国的三星,这两家厂商拥有全球最先进的7nm和5nm制程生产能力。公开资料显示,高通的5nm芯片骁龙888由三星代工,另一款采用7nm制程的新芯片骁龙870则由台积电制造。而上述两家厂商的产能早已“不堪重负”。三星方面表示,芯片制造商目前急于满足汽车制造商需求,很多芯片代工厂都属于满负荷运转,而台媒此前曾多次报道,台积电的产能早已“爆满”,已经于近日宣布投资近118亿美元扩大产能。

  对于国内手机厂商而言,目前芯片的选择基本只有高通和联发科。香港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林子恒表示,目前芯片行业的供应短缺源自上游产能不足,无论是高通还是联发科,其背后都依靠以台积电为首的代工企业供货。中芯国际等大陆企业在7nm及以上制程的领域还有较大的技术关卡需要突破,短期内中国手机市场的供应链不会有太大变化。显示及半导体行业咨询机构华商光电科技年初公布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手机处理器出货量为3.07亿颗,其中高通处理器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减少48.1%,而联发科市场在去年下半年份额爆发增长,升至31.7%,首度成为中国国内市场最大的智能手机处理器供应商。

  稿源:环球网

2021年3月9日星期二

微软Edge浏览器经典版正式停止技术支持

  据微软博客发布,微软于 2021 年 3 月 9 日正式结束对传统经典版 Edge Legacy 浏览器的技术支持。它将不会收到任何新的安全更新。

  微软近日宣布,微软 Edge Legacy 桌面应用将随着 4 月份的 Windows 10“星期二补丁”更新发布而被删除。新的 Chromium 版 Edge 浏览器在 2021 年 4 月 13 日作为发布的 Windows 10 累积月度安全更新的一部分进行安装。

  以下 Windows 10 版本将受此变更影响。

  Windows 10,版本号 1803,所有版本(2018 年 4 月)。  注:此版本不会包含在可选的 Windows 10 3 月预览版中。  Windows 10,版本号 1809,所有版本(2018 年 10 月)。  Windows 10,版本号 1903,所有版本(2019 年 5 月)。  注:该版本已不支持桌面。  Windows 10,版本号 1909,所有版本(2019 年 10 月)。  Windows 10,版本号 2004 年,所有版本(2020 年 5 月)。  Windows 10,版本号 20H2,所有版本(2020 年 10 月)。

  由于 Windows 10 版本 20H2 已经使用新的 Microsoft Edge 作为默认浏览器,因此不会重新安装,只会删除 Edge Legacy 浏览器。

  微软还为在 Edge Legacy 浏览器上运行 kiosk 模式的客户提供了一些指导。

  稿源:IT之家

2021年3月8日星期一

腾讯为贩售《鬼谷八荒》离线版道歉

  近日,有网友在使用腾讯网游加速器时,发现“道具商城”公然开售一些Steam上的正版游戏,其中包含近期热门国产游戏《鬼谷八荒》的“离线版”,该游戏在Steam上售价68元,在腾讯平台则只需2.8元。

  离线版即Steam离线账号,了解的玩家的应该知道这种所谓离线版其实就是通过共享账号的方式下载游戏,然后开启Steam的离线模式进行本地游戏的一种盗版手段。

  3月7日,腾讯网游加速器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称:根据网友反馈,我们发现在腾讯网游加速器游戏商城内存在通过共享账号销售Steam上正版游戏的行为,损害了游戏体验和开发者权益。目前我们已经对相关的游戏商城板块进行下架处理,并将退还玩家购买离线游戏的所有费用。

  腾讯网游加速器官方声明全文:


  关于腾讯网游加速器下架单机游戏离线版账号的声明

  根据网友反馈,我们发现在腾讯网游加速器游戏商城内存在通过共享账号销售Steam上正版游戏的行为,损害了游戏体验和开发者权益。

  目前我们已经对相关的游戏商城板块及由GameUp提供的第三方服务进行下架处理,并将退还玩家购买离线游戏的所有费用。

  对于给用户和开发者带来的困扰,我们深表歉意。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平台的管理力度,完善平台机制,欢迎广大玩家共同监督。


阿里巴巴员工吐槽996、领导PUA

  近日,在阿里内网有员工发文吐槽阿里的996、361、领导PUA、以及阿里的福报文化与组织问题。加上拼多多在今年春节日活数据超过了淘宝,使得很多阿里员工似乎对自己公司的文化产生了怀疑。

  在阿里内网的一篇网文《致阿里》中,有员工指出了阿里的很多问题,包括996、361、领导PUA、以及阿里的福报文化与组织问题,并写道:“马云就是不想员工舒服,觉得员工舒服了公司就会不行。总是希望员工过得苦,体会自己当年创业的苦。”

  从公司股价就可以看出来,对比区间各大互联网公司普遍暴涨的股票,阿里的股票表现最差,没有之一,个人层面,阿里现在是个十几万人的大公司,p6p7进来就是个螺丝钉,晋升靠排队,工资也属于行业中下等,去年p8的包,可能还不如暴涨后的美团L8和快手k3b,而且阿里的文化又特别烂,这里 pua 的领导到处都是,有其他好的选择,真的别来,尤其是北京的同学,那么多好公司可以选,杭州的就自求多福吧。”

  还有“蚂蚁金服员工”评论道:“小公司从来没来过的还是可以试一下,能抗住加班到半夜被 pua 就行。”

  以下为《致阿里》全文:

  其实很早以前就有写这篇帖子的想法了,苦于不敢,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终于痛痛快快地和大家一起交流下一些关于公司的想法了。

  首先我觉得大家基本上进到阿里之初,多少是带有一些憧憬的。不论我们来到以后如何去评价阿里,但我觉得当我们在围城外的时候,对这家公司的规模业绩以及庞大的体量多少都有点敬佩,公司在国际上可能规模有限但放之国内互联网绝对算超一流公司。所以这就造成了我进阿里以后的第一次迷茫,如此体量的公司,为何一直在不停的贩卖焦虑?

  关于焦虑,我相信每个阿里人都深有体会,毕竟361的制度本身就是为了制造焦虑。讲到这里可能有些高P同学会出来圆场诶呀我们361不是为了剥削同学是为了更好地让同学成长,说句正儿八经的话,这种话说出来你们这些新来的高管自己信么?如果你一个P9干了一年拿个35-你会觉得公司是在帮你成长还是公司是傻x呢?

  马上就出现了我在阿里的第二次迷茫,就是这样天天宣传真实不装的公司,我从未见过一句真话。我觉得很搞笑,我不知道是管理层年龄太大了还是说他们懒得去思考,我们为什么不能堂堂正正公开公平的去谈论这些事情而是一定要扯什么帮你成长帮你进步甚至向社会输送人才呢?

  就简单说,你搞361,我们不反对,我们也反对不了对吧,接受你就留下,不接受你就另谋高就,ok,我觉得其实一切都还好,公司就明目张胆的公开说,我们阿里就是要奋斗逼,我们就是一家很焦虑的公司,我们的目的就是不让员工过得舒服因为舒适会让公司发展滞后,我们阿里的理想是超越亚马逊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创造一亿个就业机会养活2000w人这都ok,但是请你把新六脉里面那个员工第二拿掉可好?

  你可能好奇,这有什么区别?我骗着你剥削你,跟我直接剥削你,不都是剥削你?那真的区别大了。可能高层大部分都是7080后,不了解90后以及马上到来的00后,这批人是年轻人,是成长在自由文化之风下的年轻人,我们不喜欢什么官话客套阳奉阴违那一套,你就假设我是一头拉磨的驴,你就一直在拿鞭子抽我,我觉得很正常啊,没人觉得不正常,那我是驴你是主人嘛,我想偷懶,驴之常情,你不想我偷懒,人之常情,大家都是按照常情办事,你给我饭吃,所以你抽我几下逼我干苦力,我觉得也是人之常情,大家都可以理解,可是问题是, 你不能一边抽我,一边问我爱不爱你吧?

  我相信到这为止,所有底层P6789里面的年轻人都已经知道我在表达什么,但我觉得对高层他们还是看不懂,我有必要再解释一下。

  20年前,阿里刚刚起步,那时候阿里是正儿八经的创业公司,阿里面临着所有创业公司都面临的风险,典型的例如发不起工资,我相信公司刚起步的时候必然是这个月算计下个月下个月算计下下个月,那个时候的阿里,招人,必须招那种哪怕我半年不给你钱你都要跟着我干的那种人,也就是马老师所谓的,你不认可马云没问题,但你一定要认可马云想做的事,你要认可阿里巴巴。

  但是大佬们呀,时代变了,清朝亡了呀,阿里已经发展20年了,这中间中国经济都发展二十年了呀,当时给你们干活的人,祖辈一半以上吃不饱吧,现在给你们干活的人,祖辈80%以上都养得活自己的儿子闺女吧,现在你如果去问一一个人,我让你来一家公司干,这家公司很好,文化很牛逼,能培养你的能力,但是呢,半年不给你钱,你觉得人家会搭理你么?

  所以20年前,你买一头驴,你一定要确认驴爱不爱你,因为你不一定能给驴稳定的饭吃,驴要是不爱你,你又喂不饱驴,驴很可能就撂挑子跑路了。

  但是20年后,你买一头驴,你就给饱饭吃就可以了啊,市场上的驴都聪明了,而且市场也多了,哪家给饭去哪家就好了,你这时候区别来了,给同样的饭,挨同样的鞭子,你这边还逼着人说爱你,另外一边就明摆着告诉你你别爱我我也不爱你你干活我给饭就行,换你们是驴,你们干哪家。

  所以真实不装,我是没看出来公司哪里真实了。

  马上可以说的话题有很多,我先说下驴的问题吧。我把阿里的员工比喻成驴,我相信聪明的孩子都不会怪我,我没说成狗就很给面子了,重点给一些玻璃心傲娇心或者不觉得自己是驴的高管们解释一下。

  我就说一件事, 驴都不用被逼着背价值观,你觉得阿里员工比驴强在哪。说来好笑,阿里的价值观的第一项的第二条,叫做员工第二,仅次于客户第一。马老师讲话说,公司要给底层人涨工资,因为你给高管涨5000,他们不在乎,你给底层员工涨5000,他很开心他可以改善家人。我想问问各位阿里人,有多少人的工资一涨涨5000了。阿里每年只有一次调薪,而且调的幅度嘛大家都心知肚明,哪怕你是375,你能涨多少。

  ok调薪政策过去,我们直接谈待遇,且不说阿里的工作压力工作方式工作强度,阿里人的工资待遇在业界是个什么水平呢?这时候估计好多人开始想提375股权激励政策,再说一句大实话,375给你的股权难道不是让你去跳槽时候谈总包用的么?4年,再扣税,再算下通胀,你觉得那很多?

  如果你还是坚持觉得,ok, 这很多这不少,毕竟有些人眼里这是笔巨款,那我再告诉你件事,经济学上有个词叫机会成本,如果你第一次听说你可以详细看看,如果你已经深入研究过那你自己算下,阿里给你的待遇是多少。

  诸位阿里人,诸位能看到这个帖子的阿里人,阿里对待人的待遇虽然不怎么样,但是阿里招人的标准却是高的一批这个大家都知道,如今可能唯一能让阿里在人才方面可以吹嘘一下的就是我们招人标准高,非常高,我为什么说这个,对普通人,他们的机会成本很低,因为他们不上班干别的也很困难,但是对于诸位985211硕士海归各行业工作精英们来说,你们的机会成本无限高,你们有没有想过,在你们身边,你们的师兄师弟身边,
潜伏着无数个黄峥程维王兴,而且脱开阿里这个圈子,你们本身的实力资源也都远远超越同龄人甚至超越中国大部分,毕竟从高考开始你们就已经淘汰了很大一批,研究生,履历,工作经验你们都在不停的淘汰中脱颖而出,所以你们一定要把自己毕业后十年的宝贵时间浪费在日复一日的推磨写PPT上么?

  阿里给了员工什么呢?尊重?待遇?福利?我感觉随便拿出一条阿里都会轻松被人完爆,对于一家小市值公司,被完爆很正常,可对于阿里巴巴这样一家自诩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公司,三条连家小市值公司,被完爆很正常,可对于阿里巴巴这样一家自诩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公司,三条连一条都拿不出手不觉得可悲可笑甚至是遗臭万年么?这就是阿里人的情怀吗?我想问问在座的低P阿里人,你们上一次休10天以上的年假是什么时候?什么你说这不重要?

  前年我记得马老师退休后没多久,跑回内网来发帖,说要救大象。说大象的生存空间被挤压了,和人类冲突日益严重,阿里这么多人这么多资源能不能做点什么,我就觉得好笑,马老师,马总,麻烦您百忙之余抽空看一下您的员工,您的员工的生存空间也被挤压,和理想生活的冲突日益严重,阿里这么多人,这么多资源,能不能为您自己的员工做点什么?

  马老师一句话,底下一帮人倾巢而出我记得还发过ata搞过总结,估计最后实施起来也要花点心思,我就在想,这些心思要是能分到阿里13w员工头上会是个什么场景,您老现在时不时冲击个国内首富,您去救大象我靠大善形象一等一的棒,公司股价没准都可以涨了,对我们而言,有用?

  大象活不下去了,跟我的孩子上不了学区房,孰轻孰重?为什么同样同龄的孩子,人家的孩子就可以早到家半小时每天早睡觉半小时我的孩子就要比人天生少半小时?您是觉得阿里的员工过得多自在了还是觉得阿里的各方面关怀多完善了?

  我至今都记得来公司的第一个端午节,食堂自发地给去吃饭的同学一人一个粽子,公司啥表示都没有,是阿里体量大,13w人,一人发100块钱的购物卡就要1300w了,可是对员工来说呢?那是公司能记住自己的体现,哪怕我没本事,我不敢创业,我辛辛苦苦给你当一头磨盘上的驴我还要一边干活一边说我爱你我觉得都可以,起码公司在大节小节都可以记住我,你哪怕给员工发个带阿里标志的贺卡都比你啥都不干强吧?哦,端午节也不重要,那行吧当我没说。

  男生追一个女孩子,女孩子总会说很多事情虽然小,但是不代表你就能不做了,你不做只能代表你懒对我不上心,我希望公司高层真的能听得进去。13w人的公司,福利体系自然不好做,但是不难,要你们干嘛呢?

  所以归根结底,阿里对我而言,就是个没长大的巨婴。论体量,阿里巴巴在国内互联网首屈一指,论自信,阿里巴巴毛的自信都没有。你当然可以说,诶呀公司要发展就不能自信,要焦虑,但这是你一个劲的往底层员工那里灌输制造焦虑的理由么?阿里内部重复造轮子的现象有多严重,这到底带来的是百花齐放的竞争力还是抄来抄去的人力浪费?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程序员你可以说是一种很普通又不普通的工作,因为每个程序员内心深处多多少少都有点对自己职业的认可度,什么意思呢,简单讲,对程序员而言,加班其实本质上问题不大,这句话我相信任何一个喜好编程的人都会认可,有时候写出自己想要的代码真的会忘乎时间,但问题是,361制度的摧残下,你是会选择写你喜欢的代码还是要选择写能给你带来真金白银报酬的代码呢?为什么集团总是喜欢重复造轮子,本质上是创新的成本太高了所以大家尽可能地都会去选择眼前的既得利益。

  说到这里可能阿里巴巴会很委屈,因为我说的这些问题,有些是所有互联网公司的通病,但是有句话叫做我们是阿里巴巴,阿里的体量不可能小,阿里每年财报的增速也一直在一条很稳健的赛道上阔步向前,这么一家体量又大增长又好正值青壮年的公司,为什么一定要甘于平庸拒绝尝试拒绝做那个行业的领头人呢?所有人都这样做,就是对的么?所有互联网企业都在压榨员工贩卖焦虑,这就是阿里可以和所有市面上的公司一样的理由么?是,我承认,如果把文中我说的这一切放到其他几百人的小公司里面去,我觉得:我不会有这么多牢骚,因为小公司它小呀,它不需要有什么行业使命感责任感,它本身就是乱世中的一只蜉蝣,别人怎么样它就怎么样就好了,可是这句话放到阿里巴巴身上,不觉得令人绝望么?如果一个行业的老大都不肯站出来说点什么做点什么,依旧跟其他小老弟一样随波逐流放任不管,这个行业的希望和未来又在哪里?

  阿里巴巴整天要解决一千万中小商家经营问题创造一亿个就业岗位,然后呢?类似的标语只能让阿里大,能让阿里好么?马老师曾经慷慨激昂我们不追求大我们只追求好,做到了么。时至今日,招聘市场上对阿里的热度如何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阿里人都深有感受,大家自己自行回顾一下,五年前阿里招人,和现如今阿里招人,是一个感觉么?五年前我相信阿里是家好公司我愿意让其他人来到阿里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成长,五年后的今天,扪心自问,我们凭什么去让人进来?抛去那个可笑的每个人都要背的招聘KPI?

  讲到这里说一点题外话,关于经济体和政治体的区别,我想阿里巴巴实在是给出了现实版的答案。一个经济体无论做到多大,其本质依旧是商业行为,商业,就是成本+利益。在商言商这句话实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实话,我在想如果阿里是个13w人的政治体,阿里能维持多久?当然你可以说我们就是商业体,那就请不要假模假样地搞什么员工第二这些虚头巴脑的口号好吧,忽悠谁呢。。。

  可能很多人觉得我怨气很重,但是坦白讲,我有的不是怨气,而是失望。任何一家公司,一家企业,一家民营企业,做到今天,不容易,很不容易,非常之不容易,除了这公司创始人和员工的共同打拼和努力以外,这中间还需要无数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是无论怎样,阿里做到了,阿里完完整整健健康康地活到了二十岁,而且可以共识的是下一个二十年阿里大概率也可以撑到,这就是这样一个身高190体重200斤的壮硕青年小伙,面对肮脏的世道他选择沉默选择无视甚至,选择顺从,这种选择从本质.上就让人不屑让人悲哀,阿里一直在贩卖焦虑,贩卖增长的焦虑,然而我们抛去阿里如今看起来大而不倒的体量,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阿里人尤其是阿里的高P,你们究竟是想要这样一个大而无用的光环,还是去做一些能让后人世人铭记在心的挑战与改革来的痛快?

  诚然,阿里每年好几百亿的净利润绝对养得活一众高P,可是活在这样的光环下的你终究也只是个高P,若干年后提起如今P10P11的名字有谁能记得住?阿里做出改革做出改变做出挑战必然面临风险,搞不好真的有一天这家公司会分崩离析悄然逝去,但是,这重要么?是选择烟花一般灿烂的死去还是要选择匍匐在暗无天日的人类历史进程下当一粒莫须有的尘埃?而且真的就是动了,
改了361改了公司文化改了公司制度,公司就一定要倒了?

  像阿里今天这般行尸走肉的活着,风评每日俱下,所有人都想着来分一杯羹而不是添一把火,有意义?这样的公司真的好,活着并不比死了有意义多少。

  无数次我在杭州总部的时候,晚上十点到一点多看着灯火通明的办公楼,就仿佛一个个烧得通红的火炉,多少阿里人燃烧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试图在这片纷杂的国度找到自己的理想,然而公司回馈给我们的,除了糊弄就是敷衍。文中我多次谈到待遇,调薪,绩效考核,员工福利,是因为我从进入阿里以来就一直试图去找到公司重视员工正式员工的证据,诚然,待遇重要,但是对一家真正有文化有热血有骨有肉有情有义的公司而言,待遇反而就真的没有那么重要,毕竟人的精神需求是不停向上发展的,温饱只是最基本的需求,可问题是一家文化拉垮待遇也拉垮的公司,只会不断地抹黑消耗阿里巴巴这个曾经让人看起来羡慕和憧憬的光环,光环都是需要不断维护的,否则再伟大的光环终究也会暗淡的一天。

  最后再说点关于我,阿里也应该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段职场经历,我个人还是很感恩能在阿里走一遭,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不得不说,能来阿里巴巴对我个人成长而言非常重要。我不太像各位在看的阿里精英哈,没有贬义,我本身只是个二本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没读研,所以我是真的觉得阿里确实是大佬云集,当然对很多高校硕士来说阿里不过是一众选择中很普通的一个,但是对我而言阿里是我从毕业之时就一直想来的地方。

  其实阿里教会了我很多,得益于阿里这样的平台我在阿里也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但怎么说呢,还是那句话,机会成本吧,如今的阿里并不是机会成本最低的选择,尤其是996的工作模式,耗尽人的青春换来的大概率只是一副空壳,很多时候你的很多成就都不是你的,那都是平台的,抛开这个平台,有可能你真的不过是十年如一日的在重复做一件事。

  可能职场终究还是不适合我,但是这句话也是只有在我经历过阿里以后才敢说,打工嘛,IT 圈跳来跳去也就是那么几家大公司了,我觉得我真的已经做到头了,当然也可以去外企,但是外企的月亮应该也没那么远,打工其实在哪都是打工,只能说我个人性格不合适吧。

  我说这些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一件事,我喷阿里不代表我否认阿里,我个人本身对阿里是没有太多偏见的,我相信我控诉的这几点也一直都是很多人想说不敢说的,毕竟大家都有一大家子等着吃饭,若不是我真的到了这一天了我以前也是万万不敢,怎么说呢,政治人,讲官话做面子工程,是因为政治本身并不产生利益,政治的利益都是附加来的,政治本身搞的是权利,权利,说白了就是听话不听话,而且权利有个最大的特点是唯一性。在任何圈子里,权利都是唯一的, 不可能出现两股势均力敌的权利长期共存。

  这是什么意思呢,搞经济,就不要学搞政治那一套,学不来,玩不转,效果也差得很呐。经济体是多样的,例如我是阿里的员工我辞职了我可以去腾讯,但是政治允许你这么玩么?你离开了一个组织扭头去加另一个组织么?因为权利的唯一性,所以权利玩的就是人心和尊严,所以公务员国企一类的可以搞得花里胡哨的,但是经济体是不具备这种特性的,你玩花活,人家可以不配合。。。更何况经济本身是会直接产生利益的,是需要实干的。

  所以最后的最后,我是真的忍不住想吐槽一句,什么果汁会聆听音乐一类的形式主义, 就停了吧。

  青山不改,绿水常流,各位阿里的英雄好汉,相识一场全靠缘分,既来之则安之,实在待不下去就别勉强自己,每个人都只能活一次,仅此一次,是选择安安稳稳日复一日还是轰轰烈烈辉煌一时,本身并无优劣,只希望各位大佬都能真真正正地认清本心并且坚持本性,山高路远,我们,江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