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4日星期五

中国为什么没有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内核?

  360公司日前发表题为《中国为什么没有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内核?》的文章,文章中写道:从0到1,从无到有,这是很多人理解的自主研发,按这个标准,国内确实没有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内核,没有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内核主要有几个原因:国家发展晚,错过HTML4制定标准的时代;成本太高;以及今天Chromium和Firefox本就是一个开源项目,产品由社区驱动,从授权协议上,它们也鼓励基于已有的技术去做技术创新,而不是重复发明轮子。

  以下为全文:

  关于浏览器内核自主研发的事情,最近一直闹得沸沸扬扬,口水战很多,但作为国内用户量最大的360浏览器,我们希望能从实战的角度分析下这个事情。

  什么是自主研发?很显然,从0到1,从无到有,这是很多人理解的自主研发,按这个标准,国内确实没有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内核。

  为什么没有?

  首先,审视我们的情况,我们国家发展晚,错过HTML4制定标准的时代,很多标准在99年以前就已经定下来,而浏览器又是一个特别需要大家遵守公开开放标准的一个产品,大家想入局,就得基于已有的技术和标准去做事情,在通迅行业的2G/3G标准也是这样,这是既定事实造成的第一个门槛。

  其次,成本太高。以目前市场占有率最大的Chrome为例子,Google最多时候调动超过1000个硅谷的程序员集中力量去开发出Chromium内核的浏览,从2008年算,至今也花了10年。按湾区程序员25万美金年薪算,一年研发工资近3亿美金,10年就是30亿美金的研发成本。推广成本更是数倍于研发成本,也就是上百亿。一个浏览器代码接近2400万行,从项目规模来说,已经接近半个操作系统了。Web /Javascript 的标准发展了二十几年,有PB级别的Web文档数据和Javascript脚本被生产出来。Google、微软、苹果作为行业先行者,能够制定规则已经是个无可避免的事实,而国内,没有同等实力的公司有这样的资源,可以投入30亿美金去做自主研发,花上百亿美金去推广。

  此外,今天Chromium和Firefox本就是一个开源项目,产品由社区驱动,从授权协议上,它们也鼓励基于已有的技术去做技术创新,而不是重复发明轮子。

  基于开源项目遵守开源授权协议,遵守开放式标准去做一个浏览器并不可耻。即使强如Google,Chromium也基于大量开源项目,包括Webkit / Javascript v8 / Zlib / Openssl等等。没有这些开源项目,也不会有Chromium。一个封闭、强调私有标准的自主研发的浏览器,比一个开源,遵守开放式标准的浏览器更危险。从Microsoft Edge的浏览器可以看到,虽然Edge比IE性能更好,比Chrome更省电,Smooth Scroll技术简直吊打Chrome\Firefox\Safari,就算内置到Windows10的系统中去,但是代码不开放,接口不开放,不支持扩展,不兼容老网页等多个原因,导致强如微软都无法把它推起来。

  从Chromium/Firefox的项目机制判断,一个开源授权协议就是一个项目的精神。靠开源方式做起来的项目是无法以闭源方式运作下去的,比起开源项目被美国人控制,更应该担心的是标准本身缺少话语权。毕竟浏览器的每行代码,都要受W3C协会,CABForum组织,RFC协议规范。引擎里每一行代码的逻辑,是要受对应的行业标准所约束。2014年的时候,国内浏览器做的跑分大战,就是在比拼谁对W3C的h5标准支持得最好。

  以360为例,我们是W3C组织成员,也是CABForum组织的管理成员之一。 360 Hackteam汇报Chromiium\IE\Edge浏览器内核 的0day漏洞。多次获得google / 微软 等公开的致谢。在国际标准制定上,像PKI证书体系的Baseline Requirement的标准制定,我们有1/5的投票权,面对用户需求的时候,我们能够因地制宜的扩展内核,修复漏洞,我们对产品的发展主动权、创新主动权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面对闭源的IE内核 或者Flash插件,我们也能够以内存钩子、热补丁、第三方接口等方式做功能的扩展和功能增强。这一切都是建立在10年持续的开发和运营经验的结果上。

  庞大的用户群体提炼出的需求创新,让我们拥有了创新的主动权,每周发布的版本能够迅速升级到全国4亿台电脑上,是我们的发展的主动权。可以说,就是用户帮我们争取了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让我们有能力去影响行业标准,从而惠及我们的用户。浏览器内核只是实现html标准的一个客户端。标准本身能被中国人影响,按照规则投票,比客户端本身更重要。

  从内心讲,我们也很希望能够自主研发,但事实是,全球化的今天工程上并不要求产品必须是净室开发的流程,今天有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公司,如华为对4G\5G,360对浏览器,都是因为有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基于市场分额折换回来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我们希望能够利用这种话语权和主动权,更好地服务用户,服务国产操作系统。

  原文链接:《中国为什么没有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内核?》

2018年8月21日星期二

网易博客宣布关门

  8月20日,《网易博客网站关停、迁移的公告》出现在网易博客首页,宣布将从2018年11月30日00:00起正式停止网易博客(blog.163.com)运营,关闭服务器,用户将无法登录网站。

  从2006年9月1日推出至今,网易博客正式运营约12年。网易博客在公告中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支持与陪伴,但没有提及关闭博客的原因。

  除了网易博客,博客大巴(blogbus)、百度空间、微软MSN Spaces、51博客等多款昔日爆红的主流博客平台,也已经停止运营。目前尚在运营的博客中,搜狐博客、网易博客、博客网的首页头条文章更新时间都停留在2017年中旬,只有新浪博客、和讯博客等尚维持每天更新。

  2006年至2009年,博客发展得像如今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一样风生水起。博客成为各个门户网站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博客不仅为门户网站输送内容,更重要的是,博客成为了用户声音表达的渠道。当时,除了门户博客,大批的独立博客也纷纷涌现。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后一次对博客统计的数据,截至2014年6月,我国博客的使用率只有19.3%,用户规模为1.22亿,基本跌出主流应用范畴。查阅再前几年报告发现,博客/个人空间的使用率下滑始于2011年,当时博客使用率为62.1%,较上年底下降了2.3个百分点。

  对于网易博客搬迁方案,网易表示,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可以将网易博客上发布的日志、照片等内容,"一键搬迁到网易LOFTER"。搬迁后,用户也可以在LOFTER继续记录和分享日常。

  LOFTER是网易在2011年8月推出的一款轻博客产品,方便记录照片、文字、音乐、视频,适用于iPhone、iPad和Android移动客户端及PC端,汇聚了数百万的摄影、胶片玩家,绘画及动漫爱好者。相比网易博客,LOFTER更易于在手机端操作,用户群更小众,偏向于图片社交,类似于一个摄影爱好者社区。如用户未在2018年11月30日00:00前主动将网易博客内容搬迁到LOFTER,或未把博客内容下载保存到本地电脑中。网站停止运营后,网站内所有账号数据及其中内容、日志、照片等信息将被全部清空。

  以下是网易的通知全文:

  网易博客网站关停、迁移的公告

  亲爱的网易博客用户:

  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支持与陪伴。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将从2018年11月30日00:00起正式停止网易博客网站(http://blog.163.com/)的运营。

  停运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2018年8月21日00:00起,停止官方渠道客户端下载、新用户注册和VIP充值服务,关闭网站部分功能,届时用户无法上传日志、附件、图片、音乐等内容;无法进行评论。

  2018年11月30日00:00起,正式停止网易博客(http://blog.163.com/)网站运营,关闭服务器,届时及以后用户将无法登陆网站。

  网站服务器关闭后,对于用户已充值购买VIP博客服务但未消耗完的服务,我们准备了退款服务。方案如下:

  1、针对截止至2018年11月30日00:00仍有未消耗完的VIP博客服务根据用户充值的金额对应的服务期限比例,结合剩余服务期限核算退款金额退回至用户的充值账户;

  2、请已充值购买VIP博客服务用户于2018年8月21日至2018年11 月15日期间将您的如下信息/材料一并发送给我们(邮箱地址: service@lofter.com ):

  (1)网易博客用户名:如zhangsan.blog.163.com,用户名是zhangsan;

  (2)VIP充值购买记录截图(获取路径:登陆网易博客-个人中心-VIP服务-订单管理;为便于核实信息,截屏信息应包含登录网址、账户登录信息);

  (3)购买VIP服务时对应的本人退款账户信息:如支付宝、网易宝或银行账号。如无法提供购买VIP服务时的账户信息,退款处理时间将延长;

  (4)身份证复印件。

  经确认退款账户信息与您的本人信息或购买VIP博客服务时账户一致的,我们将于30个工作日内将核算的退款金额退回至您的退款账户。

  一旦您参与退款服务活动,即视为对退款方案的认可。若您未在前述期限内参与退款服务活动,则视为自动放弃获得退款服务的权利。

  同时,LOFTER(乐乎:http://www.lofter.com)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免费的空间,可以存放您在网易博客上发布的日志、照片等内容,网站相关内容和功能均将迁移至网易LOFTER,欢迎「一键搬迁博客文章到LOFTER」。搬迁后,您也可以在LOFTER继续记录和分享您的日常。

  如您未在2018年11月30日00:00前主动将网易博客内容搬迁到LOFTER,或未把博客内容下载保存到本地电脑中。网站停止运营后,网站内所有账号数据及其中内容、日志、照片等信息将被全部清空。为此对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如果您对停运及搬迁事宜有任何疑问或者建议,可以在LOFTER联系在线客服向我们反馈。

  我们在LOFTER等您。

  网易LOFTER & 网易博客

  2018年8月20日

  原文链接:《网易博客宣布关门》

阿里巴巴发布人工智能鉴黄师

  近日,阿里AI鉴黄语音反垃圾服务上线公测,能识别语音中存在的涉黄、广告等违规信息。这意味着,除识别色情图片、色情视频和色情文字外,涉黄语音也能通过AI鉴别了。

  以往,传统的人工鉴黄师通过一双肉眼鉴别色情图片和视频。听起来像是"福利",但实际上并不轻松。如今,伴随着互联网上社交媒体、直播、短视频的发展,每天光上传的图片超过10亿张,发文数量超过5亿条,不少色情、暴力等内容充斥其中。人工鉴黄师一天一人审核1万张图片的工作量,远远满足不了这一需求。

  2015年10月,阿里巴巴"绿网"上线,用人工智能识别网络上包括色情、暴力在内的违规信息,阿里AI鉴黄师应运而生。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大数据样本等技术,阿里巴巴的AI鉴黄师训练识别千万张正常图片与色情图片,最终生成一个智能鉴黄模型。

  "我们要做的就是拿图片去'喂养'它,让它不断学习,变得越来越聪明。" 阿里巴巴安全部高级算法工程师威视介绍:"最初在获取样本时,我们筛选了近2000网站、6000多万色情图片,经过去重,标注1300多万张高质量的色情图片,可以说这是AI鉴黄最重要的一块基石。"

  阿里安全,一向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可以说,高效率、低成本的阿里AI鉴黄技术,正将人工鉴黄师逐渐解放出来。威视表示:AI鉴黄师每天可审核数亿张图片,识别准确率高于99。5%。举个例子,一天要审核4亿张图片的话,单纯由人工来审,一人一天审1万张,需要4万人,而AI鉴黄只需将其中20万张可疑的图片筛出来,由人工再审一道,这需要20人即可。

  更厉害的是,阿里AI鉴黄师不仅能鉴别黄片黄图,连带有情色信息的语音内容都能识别。近期上线公测的AI语音鉴黄反垃圾服务,可支持中文、日文、英文等多国语言,还支持东北、四川、广东等地方言。无语义的呻吟声也能识别出来。8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2018年网络安全生态峰会上,这些成果将集中展示。

  当然,AI鉴黄并不能完全取代人工鉴黄,相比人工审核,机器还很难理解内容背后的深意。"最佳的审核方式是智能为主,人工为辅。人工鉴黄师群体数量少了,目前主要做打标和审查可疑图片的工作。"阿里安全部产品专家念夏说。

  稿源:环球网

  原文链接:《阿里巴巴发布人工智能鉴黄师》

2018年8月20日星期一

"不看新闻联播是下等人"引热议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通信行业观察家、飞象网CEO项立刚在上周六(8月18日)晚发布了一条关于"下等人"的微博引发热议,"不看新闻联播的一般是下等人,他们是不需要知道天下大事,他们也不会做大事,做大事的人在中国得看新闻联播。"

  对此,项立刚回应南都记者称其定义的上等人是"做实事、有理想、有担当的人。再次勇敢面对人生自强不息的人。最后爱自己、爱家人、爱家乡、爱国的人;下等人则是懒人、贪婪、不知感恩、不担责任的人。"言下之意,反之即下等人。

  公开资料显示项立刚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目前是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兼职教授,通信门户网站飞象网CEO、北京3G产业联盟副理事长、秘书长;外加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特约评论员,中国电视台评论员。

  以下为南都记者采访项立刚的对话:

  南都:为什么会发布包含"不看新闻联播的一般是下等人"的那条微博?

  项立刚:起因是我看到台湾新闻里除了政论节目和娱乐节目之外没有其他内容,对比我最近看到央视二频道的一个科技节目,我觉得更有价值,就发了一条微博。

  后来有人在那条微博里评论说中国只有新闻联播,我就有点气愤,写了一条关于新闻联播的,但中间有些气话说下等人不看新闻联播。

  南都:怎么看待这个事件的发酵、传播?

  项立刚:事情发酵到这么大我自己也没有想到的,肯定是有那么几个人在挑动的。我也不想花时间来折腾这个事情。

  本来这就是我个人的态度,在很小范围内传播,关注我的粉丝也大都跟我价值观相似所以以支持我居多。后来有一些大V开始推动,抓住我说的"不看新闻联播的都是下等人"这句话,导致后面发酵得很厉害。这一群人可以说从价值观上跟我就是很敌对的,他们就抓住这句话来打击我。

  其次是普通网民,他们哪会花功夫来认真地了解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觉得不能接受就攻击,这是很正常的状态。我一直有一句我自己的名言,就是大部分网民都是猪。

  南都:怎么定义你微博里提及的"下等人"?

  项立刚:我对下等人有很清楚的定义。我心目中上等人首次是做实事的人。其次有理想,有担当的人。再次勇敢面对人生自强不息的人。最后爱自己、爱家人、爱家乡、爱国的人。并不是网络中曲解的有钱人、过得好的人。什么是下等人?懒惰、贪婪的人,不知感恩、不担责任的人,他们对社会充满着不满和痛恨。

  南都:怎么看待网络上的批评声音?

  项立刚:我本质上是个保守派,认为现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还不错,这是我的人生的基本态度。

  为什么很多人骂我,有一些普通网民是只看到这其中一句话觉得不能接受,他们很不满的地方我也理解,我觉得他们骂我很正常;另外一部分人是知道我的价值观并且很痛恨我的人。后来骂我的有很大一部分人对我说,因为我的态度是支持爱国的,他们都很痛恨我。这些人在我的思想中就是下等人,我非常反感这样的人,我的人生态度就是这样。

  我不觉得这些人能把我怎么样,我该做我自己的事情还是在做。在这个世界我也不是靠微博来活着或者说靠跟谁斗来斗去地活着。

  飞象网项立刚:所有想来骂的到这里来

  今天我一个帖子,傻货的联合起来围攻,我专开一帖让傻货们有出气的地方。给贱人们一个机会。

  1,我就是认为社会有上等人、下等人,人都一样了,扯淡。什么是上等人?我心目中上等人首次是做实事的人。其次有理想,有担当的人。再次勇敢面对人生自强不息的人。最后爱自己、爱家人、爱家乡、爱国的人。

  什么是下等人?懒人、贪婪的人、不知感恩、不担责任的贱人。

  2,上等人和新闻联播的关系。首先,新闻联播是了解信息的高品质渠道,是做实事人获取信息必须的。其次,长期以来新闻联播被贱人们攻击成洗脑工具,那些懒、笨、贪的坏货敌视新闻联播,无非是敌视传达正面信息的渠道,要让他们的舆论占领阵地,这些年,攻击英雄、丑化中国历史、丑化开国领袖一个路数。贱人们要的就是颠覆积极、爱国、向上的价值观。

  大家都知道说新闻联播不过是一个代表,贱货的串联起来,也不是一个新闻联播,而是不允许积极、爱国的声音存在。

  3,下等人就是贱,你吃在中国,喝在中国,中国不行,你一样饿饭,你以为你是杂种?杂种中国真出了问题,也不会有人认你。还@给老子,老子对你那么重要,一定要老子看,你有那么贱吗?老子得陪女儿滑轮滑,没时间关心你。

  4,还有傻逼老油渣又跳出来结伙骂老子,这些渣,老子对你这么重要?还时时关注老子,默默地惦着我,你对你爹也没这样吧?我这小地方的社会下层,还觉得自己挺重要了。

  5,所有贱货,到这里骂。帮老子把这条把点击量拉起来。赶快,贱货。

  作者:马宁宁 刘怡

  稿源:南方都市报,原标题:项立刚回应为何发微博:"不看新闻联播的一般是下等人"

  原文链接:《"不看新闻联播是下等人"引热议》

2018年8月17日星期五

红芯浏览器发文致歉:宣传存在夸大

  今日,红芯浏览器所属公司微信公众号发布《红芯致歉信》称,红芯在近期的融资宣传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给公众带来了误导,"这一点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确实做错了,在此郑重地向大家道歉。"

  红芯表示,"公司在宣传过程中应该更强调具体功能和客户价值,而不应特别强调国产自主。"

  红芯浏览器内核Redcore是基于国际通用的开源Chromium内核架构进行的改造和创新,这一点红芯前期宣传中没有明确提及,误导部分读者认为其从零开始研发了浏览器内核。

  红芯强调,其本质不只是一个浏览器,它是结合红芯安全管控后台以及红芯安全应用网关形成的一个跨设备安全办公整体解决方案,解决中大型企业IT在往移动化、上云撄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企业员工随时随地在不同终端设备上安全高效办公。

  以下为致歉信全文:

  红芯致歉信

  关注红芯的朋友们,大家好!

  红芯在近期的融资宣传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给公众带来了误导,这一点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确实做错了,在此郑重地向大家道歉!

  红芯浏览器内核 Redcore是基于国际通用的开源 Chromium内核架构进行的改造和创新,这一点我们在前期宣传过程中没有明确提及,误导部分读者认为我们从零开始研发了浏览器内核。

  今后,我们会在产品的显著位置上标注红芯内核基于谷歌的 Chromium开源项目,并且会把工作重心放在功能需求和客户价值上。

  红芯本质不只是一个浏览器,它是结合红芯安全管控后台以及红芯安全应用网关形成的一个跨设备安全办公整体解决方案,解决中大型企业I在往移动化、上云迁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企业员工随时随地在不同终端设备上安全高效办公。

  公司在宣传过程中应该更强调具体功能和客户价值,而不应特别强调国产自主。作为服务于大中型企业市场的技术公司,我们更应该严谨务实,而不应该是夸大其词。

  通过此次事件,公司充分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并且已经在在内部展开深刻检讨。我们对于此次事件给大家带来的困扰而深感自责,也希望社会各界对我们持续的鞭策。红芯是一家初创型公司,各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完善和改进,希望大家继续监督我们!

  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817日

  原文链接:《红芯浏览器发文致歉:宣传存在夸大》

“国产红芯”内核来自谷歌Chrome

  就在一直宣称"自主国产"的红芯浏览器刚刚宣布融资2.5亿美元之时,有网友发现该浏览器的安装包经多次解压后包含多个谷歌浏览器Chrome文件,从而怀疑该浏览器使用的并非该公司宣传的"世界第五颗,也是唯一一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目前,红芯企业浏览器的下载链接已从官网撤下。红芯方面回应表示,安装包里之所以有Chrome文件,因为本来就是基于开源的Chrome架构;红芯依然是自主可控的国产内核,因为有智能感知渲染等其他方面的创新。

  红芯浏览器安装包多次解压现Chrome文件

  网友"@Touko"、"梓泉"日前在网上发文称,将红芯企业浏览器安装包多次解压后,出现了名为"Chrome.7z"的安装包文件,进一步解压,得到名为"Chrome-bin"的文件夹,版本号为"49.1.2623.213",该文件夹内有十多个关于Chrome的安装文件。他表示:"最新版的Chrome已经是v69.0.3493.3了,这是两年前的版本了。说好的国产机芯呢?拿Chrome两年前的版本,封装一下,就可以当成国产内核浏览器的骄傲了?"

  在他的测试下,该浏览器的多个提示、字体、图标都与谷歌浏览器Chrome相同,甚至连统一资源定位符(URL)都直接显示为"chrome://"。另外,谷歌浏览器在断网时会出现恐龙赛跑的小游戏,红芯浏览器断网后也会出现同样的小游戏。

  有网友称,红芯之所以使用的还是Chrome两年前的版本,并非因为现在的版本不好找到,而是因为该版本是谷歌最后一个支持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浏览器,目前谷歌已经暂停浏览器对XP系统的兼容。红芯主打企业客户,目前许多政企单位仍旧使用Windows,因此红芯选择了该版本。有网友表示,谷歌浏览器所使用的内核本身就是开源的,目前国内也有多款浏览器使用了谷歌浏览器的内核,这本身无可厚非,但一定要宣称是自主研发的独立技术,且以此来融资,那就是欺骗,甚至是诈骗了。

  谷歌浏览器开源国内多个浏览器使用

  据业内人士介绍,谷歌早已开放了网页浏览器Chromium,并以BSD许可证等多重自由版权发行并开放源代码,也就是说,开发人员可以直接在该内核上加入更多设计,从而就变为一款新的浏览器。目前, 360浏览器、QQ浏览器、UC浏览器、搜狗浏览器等都是基于Chromium内核而生成的,因其性能强,标准支持好,firefox在证书安全上激进,对用户隐私敏感等。

  360 PC浏览器事业部总经理梁志辉表示,目前,一般浏览器都会采用Chromium内核,因为全球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就是他,而且对标准支持最好的也是Chromium内核,国内360、uc、qq、搜狗都不约而同地基于Chromium内核,或只用里面的Webkit/Blink引擎。不过他表示,即使同样是使用该浏览器内核,基于更新速度、兼容性、安全性等不同,浏览器的差距也同样存在,"谷歌在硅谷雇佣了数百个顶尖的程序员,加上开源社区庞大的程序员参与开发,浏览器的发展非常快。谷歌有信心做到三周发一个版本,三个月发布一个大版本,半年做一次全网升级,超过六个月的浏览器在使用谷歌服务的时候,是会被报警的。所以,一个浏览器产品除了在产品体验的优化以外,对版本的快速跟进是非常重要的。360、uc、qq、搜狗这四家双核浏览器普遍能做到一年至少两次升核。这里面的差距就是技术上的体现。"与此同时,红芯浏览器还在使用两年前的49版本,同时有大量的漏洞未修复,其安全性能有待检验。

  红芯曾拿到5轮融资

  就在前一天,红芯浏览器刚刚完成2.5亿美元C轮融资。当时红芯表示,本轮融资主要来源于红芯目标行业市场的战略投资,投资方包括上市公司及政府客户,还有晨兴资本、达晨创投、IDG资本等。

  红芯曾自我宣传称,放眼世界上四大主流浏览器内核(微软IE浏览器内核Trident、谷歌Chrome浏览器内核Blink、苹果Safari内核Webkit、火狐浏览器内核Gecko)皆为国外所有,而红芯Redcore则是世界第五颗也是唯一一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该浏览器的核心技术是该公司通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

  据统计,红芯到目前为止已经拿到5轮融资,2013年拿到来自科大讯飞的300万元天使轮融资;2014年拿到天创资本、虎童基金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2016年分两次拿到晨兴资本、IDG资本、达晨资本的上亿元B轮、B+轮投资;最近又拿到2.5亿美元的C轮融资。

  云适配今年刚更名为红芯

  从这家公司的官网来看,公司于2012年成立,此前名为"云适配",近期才更名为"红芯",而"红芯浏览器"此前名为"Enterplorer"。

  公司业务为"基于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浏览器核心技术,面向大中型企业,提供IT去边界化时代的'移动化'、'安全上云'的企业级统一工作平台,及身份安全、数据安全、行为安全等多层次云安全服务。"据业内人士介绍,该业务实际上就是将一些客户PC等版本的官网页面或系统适配到手机等移动端,并保证其在移动端的显示及功能正常。其官网介绍称,从2012年至今,红芯云适配的开放技术平台已经吸引了超过50万开发者加入;移动应用和安全产品服务于众多中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包括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媒体、政府机构等。

  目前,该公司的产品主要分为三类:安全软件"红芯隐盾"、企业移动化解决方案"红芯云适配"和浏览器"红芯企业浏览器"。在官网上,红芯对浏览器的介绍为"红芯内核:打破美国垄断,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红芯内核基于通用内核架构,结合创新专利技术研发而成。相比普通浏览器内核,自主研发了智能身份认证引擎、智能行为学习引擎、智能感知渲染引擎、安全管控引擎、数据加密沙箱等功能。"

  其中提到的"基于通用内核架构",也许就是Chrome的内核。而该产品的优点也需要与"普通浏览器"相比,从描述来看,这些优势只是附加功能,而非颠覆性的优势。

  另外,红芯公司的创始人名为陈本峰,官网介绍显示,他是企业级HTML5产业联盟主席、HTML5国际标准制定者之一,曾就职于微软总部IE浏览器核心研发团队。他曾获得微软最有价值技术专家(MVP)荣誉称号、微软最佳产品贡献奖、香港特别行政区"优秀人才"等荣誉。

  红芯回应称本来就基于Chrome架构

  昨天下午,红芯官方网站已经将浏览器的下载链接下线,目前用户无法下载使用。

  该风波后,昨天红芯联合创始人高婧回应媒体称,网上文章断章取义,安装包里之所以有Chrome文件,因为本来就是基于开源的Chrome架构。高婧表示,红芯依然是自主可控的国产内核,因为有智能感知渲染等其他方面的创新。她还表示,单看安装包是看不到任何东西的,绝不是那些人说的拿国产概念去骗钱。至于安装包为何下线,是因为技术部启动应急预案,开始自查。

  陈本峰还对媒体表示,红芯浏览器确实是基于谷歌Chrome浏览器内核而开发,但他强调,红芯在内核层面有自主创新,以适用于中国企业用户的办公上网需求。

  昨晚,红芯在其官网发布正式"声明",回应公众的关注。声明称,"红芯浏览器内核是基于通用的浏览器内核架构(即Chromium开源项目,但不是Chrome浏览器)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的;区别于传统的浏览器,红芯浏览器是专门针对企业办公场景设计的。"这一声明较此前的"自主国产"低调了许多。此外,森马服饰和科大讯飞都否认是上市公司直接投资红芯浏览器。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文链接:《"国产红芯"内核来自谷歌Chrome》

2018年8月16日星期四

“自主研发”国产红芯浏览器被指作假:套用谷歌内核

  8月15日,宣称为自主研发浏览器核心产品的"红芯"公司宣布完成2。5亿C轮系列融资。该公司称,通过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浏览器核心技术,推出了世界第五颗也是唯一一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红芯Redcore。

  而在该公司的通发资料中,前四颗浏览器内核分别为微软IE浏览器内核Trident、谷歌Chrome浏览器内核Blink、苹果Safari内核Webkit、火狐浏览器内核Gecko;而红芯Redcore与之并列。

  然而,根据"小声比比"等自媒体对该浏览器解压发现,红芯浏览器最终会得到一个chrome文件,其版本号是49。1。2623。213,该版本正是Chrome最后一个支持XP系统的版本。

  而在该浏览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仅操作界面与谷歌Chrome浏览器大致相同,诸如断网界面也与其有着高度类似,均有一只小恐龙画面。基本可以断定,红芯浏览器与众多国产浏览器一样,仅是一款chrome的套壳浏览器,与其宣传中宣称的自主内核相差甚远。

  对chrome的套壳本是国产浏览器界的常见现象。谷歌chrome浏览器除了正式发布的chrome版本外,尚有一个chromium项目,供开发者开源使用。对于该开源项目,谷歌的要求仅为标注来源即可,使用成本极低,国内多款浏览器,如UC、360、搜狗等均采用了该方案。只是,像红芯浏览器这样公开宣称拥有自主内核,确实罕见。

  对此,红芯联合创始人高婧回应,红芯浏览器"包含'Chrome'在里面",但并非抄袭,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创新",如智能感知渲染引擎及应用安全方面都有创新,这些功能需连接云服务,"单看安装包是看不到任何东西的"。她还称,客户满意度很高,"绝不是那些人说的拿国产概念去骗钱"。

  目前,该网站已不提供下载链接,但有下载过该浏览器的用户告诉记者,其通过对安装包解压确实发现不少Chrome文件。

  此前,有网友爆料C轮融资2。5亿元的红芯浏览器安装包通过iZip解压后发现Chrome文件,而且版本号是两年前的版本,而且使用该浏览器输入一个无法访问的地址与Chrome的提示相同,甚至连Chrome的"彩蛋"也照搬。

  另有网友测试称,下载安装后,红芯浏览器的配置界面与Chrome相同,并且发现该产品之所以可以支持Window XP是因为其使用的Chrome的版本恰好是支持这一系统的最后版本,甚至连Chrome的logo都没有删干净。

  资料显示,"红芯"此前名为"云适配",2018年更名。红芯曾对外称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技术型公司",产品也是"唯一一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在通用的浏览器内核架构的基础上,结合红芯自主创新的专利技术改造而成"。

  公司官网更是强调,其红心内核"打破美国垄断",并与Chrome等浏览器对比,强调引入智能身份验证引擎等安全功能。其新闻稿显示,浏览器客户包括国务院、国资委、中车集团、中远海运、国家电网、比亚迪、海信、中粮可口可乐、深圳能源和金融街等。

  公司创始、CEO陈本峰,是云适配技术的发明者,"专注互联网标准以及浏览器相关技术研究超过10年,曾任职于微软美国总部IE浏览器核心团队"。创办红芯之前,他曾在科大讯飞和微软工作。陈本峰2015年曾入选第十一批"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名单。

  原文链接:《"自主研发"国产红芯浏览器被指作假:套用谷歌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