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1日星期六

产品运营新手在小公司工作的8条建议

  和很多网站运营新手朋友在朋友们在聊天的过程中,他们问的问题种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网站运营思路和技巧问题,还有就是新手怎么去开展工作。第二点相对第一点可能更加的急迫,他们说很多时候都是自己通过学习了视频教程,或者看了一些网站运营类的书籍,甚至都没有一个完整的项目经验就去面试运营工作了,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的新手网站运营朋友刚到一个新公司的时候(尤其是小公司,大公司可能还会有人带一下),就完全没有头绪了,虽然也知道网站运营大概要做哪些事情,但是这离真正的运营工作还很远,因为我们除了要做好网站运营本身的工作内容,还有很多东西是需要新手网站运营注意的。

  笔者之前有做过几年网站运营经理的经验,为了帮助更多的新手运营快速的在新公司上手并且开展工作,少走弯路,这里分享我总结的关于新手在网站运营工作开展中注意的8件事情,希望对新手朋友能够有所启发,并且起到实质性的帮助;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

  一、工作前要有一个清晰的网站运营思路

  千万不要和我说,你已经是一家公司的网站运营了,但是还问我网站运营要做哪些事情?这就有点不应该了。如果不知道,面壁去吧。

  所以笔者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你想要做网站运营方面的工作,无论如何,你在工作前,你使用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学习,还是交钱培训,或者跟着有经验的人学习都可以,一定要弄清楚网站运营的整体思路和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说白点,就是网站运营要干什么事情要明白;

  了解整体的网站运营思路好处有3点:

  1、方便你制定完整的网站运营方案:如果脑海中都不知道网站运营是做什么的,你怎么制作方案?

  2、方便你安排运营工作:每个人要干什么事情,干多少,怎么干……这些事情是需要你这个运营经理去安排的!

  3、你能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把我整体的进度,跟踪效果,做出决策,和领导反馈,而这些都需要你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如果不清楚网站运营整体思路和基本知识点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微信或者在我博客中快速找到相关的文章进行了解。

  记住: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你可以边做边学,但是首先得是建立在你有一个清晰思路的基础上,不然最终你肯定会被淘汰。

  二、针对公司产品制定一个详细的运营方案;

  老板把你招过去,在你还没有做出实实在在的价值之前,他最想看到的是你针对他们产品的运营规划,或者说接下来你要做什么事情。

  这个时候一个完整的运营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可以快速的帮你树立你在老板心中的权威印象,还有你下属同事对你的佩服。而这一切对你后面顺利开展网站运营工作非常的有利;

  如何制定一个系统的网站运营方案让你的老板对你产生信任感呢?这里不展开讲,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方面的参考;后面的文章中会详细的说明对于新手如何制作一个实用价值高,并且高大山的网站运营方案。

  1、分析目前存在问题:目前产品运营中存在哪些问题,说明这些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2、分析竞争对手:目前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值得学习,有什么什么值得警惕的,有哪些是直接的竞争对手,有哪些是潜在的。

  3、给出自己的运营思路:从问题和结果出发,按照网站运营那条线,给出每一个环节具体的执行方案;

  4、工作安排到位:手下需要哪些人共同完成,每个人负责什么事情,如何量化和考核。

  5、涉及预算要说明好处:如果涉及有投入预算的项目(如推广费),应该详细说明,并且说清楚投入后产生的预期效果;最好数字化,这样老板更容易直观感受。

  6、预期效果如何:最终你的运营目标是什么,通过方案的执行,规定的时间应该能够达到的效果要体现出来;

  三、快速和运营工作相关同事搞熟关系

  有些小伙伴比较内向,不喜欢说话,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但是你做了网站运营的工作,就不可以再这样,因为你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

  所以进入新公司以后,最关键的就是要和你运营工作中相关的同事先搞好关系,比如编辑,seo,文案,设计,数据……可能小公司没有这么的部门,但是只要是和你工作相关的,你都应该花时间去搞好关系。

  在公司里面,关系好,你工作开展中安排人员也会顺利很多。

  比如有时候上活动的时候,我们需要制作专题页面推广,这个时候就需要设计部门同事的配合,你以为你以运营的身份去命令式的直接安排就可以了吗?

  其实在很多公司里面(除非老板自己就是做运营的),网站运营是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因为它不好界定职责范围,所以很多技术部门同事认为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对于运营提出的要求也就待理不理的了,这个也是很多新手运营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所以你想要通过压制的方式去安排工作,对不起,你肯定做不长,先搞好关系(没事多聊天,经常在一起吃吃饭什么的),然后让他们改变对网站运营的错误认识,从内心里面认可你,那你的工作开展就会顺利很多。

  四、分配工作并制定详细工作计划;

  当你的运营方案制定好了后,接下来,你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了,就是怎么去实施这个计划,这个是不需要给你老板看的,是针对你自己的工作制定的,帮助我们快速理清工作思路的。

  比如方案中提出的运营措施具体细化到哪些人去干?每天的工作量如何?自己时间怎么分配,要做好哪些事情,如跟踪进度,查看日报,要做好哪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

  五、有些事情该请示,有些事情无需请示;

  这是新手网站运营比较头疼的事情,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请示领导,什么时候不该请示。

  经常请示领导会不会让领导认为我无能?要我何用?

  凡是不请示领导会不会让领导以为不把他放在眼里?自己太武断?

  其实不仅仅网站运营部门,其他很多部门都有类似的情况。这里笔者给你自己的几个小建议,大家可以参考:

  1、你专业范围内的决定自己做主,比如人员安排,工作量安排,进度把控,效果跟踪,运营局部策略调整等等;这些专业性较强的东西无需请示,直接自己搞定。因为你请示,领导也不一定明白。反而造成的印象不好。

  2、涉及金钱,运营整体方向调整最好请示一下:除非是老板格尼明确说过,多少钱以下的你自己做主。其他涉及金钱的必须请示,千万不要做聪明,那样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还有一个就是运营方向大的策略决定权要请示,比如你分析产品之后,想要在淘宝上面推广,这个你要请示领导,把好处和你的建议说给他听,决定要不要做是他的事情。

  六、请示领导永远让他做选择题!

  上面说了请示和不请示的问题,下面要说的我认为还是比较重要的,就是我们在和老板沟通的时候,尽量的让他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把不同情况的好处说清楚,你可以提建议,但是不要做决定。

  大致的流程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A方案是什么样子的,优点是……,缺点是……;

  B方案是什么样子的,优点是……,缺点是……;

  C方案是什么样子的,优点是……,缺点是……;

  最后,我的建议是……,因为……

  为什么要这样,说白点,老板也是人,人的性格也是多面的,有时候你认为你的出发点全部是为了公司好,但是最终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这样的好处有很多,最关键的就是你在用心做这件事,把不同的情况都分析出来给他听,老板能感受到。所以一般情况下,不管什么性格的老板都会喜欢这种方式。

  好吧,肯定有人会说,工作也这么不实在,不好意思,你的批评我不接受,这不是不实在,而是换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因为现实中的确是这样的,新手运营朋友,要谨记,相信在别的地方,你也听不到这么中肯的建议了。

  七、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提高自己;

  既然你还是新手,就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不管是提升自己技能,还是保住你目前的工作,你都无可选择。

  记住:搜索引擎是你最好的老师,不懂自己去搜一下,也可以加入一些专业性较强的QQ群,和大家交流……学习的渠道很多,就看你愿不愿意。

  只要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如果有一天你想要跳槽的时候心不虚了,因为你有了资本去别人去谈条件,因为此时你是工作经验的人了!

  八、不断总结工作经验;

  其实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很多时候想法不等于现实,真正落地去实现想法的时候,很多弊端才露出来。

  实战中我们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你要把所有解决问题后的经验都要记录下来,这些才是你真正的实战经验积累!

  比如我们运营方案中制定了使用SEO手段去提升关键词的排名增加曝光。这句话本身很好说,但是当你去实现的时候却没有那么简单。

  你知道SEO包含东西有多少吗?有哪些因素都会导致排名下降甚至降权?怎么去架构全站布局?用户体验到底可以反映在哪些指标上面……而这些只有在操作的过程中才能慢慢去理解。

  结语

  如果你是一名网站运营新手,希望上面的几个注意事项,能够帮助你快速的在小公司里面上手,有效率的展开工作,让老板和同事对你增加信任感,只要做到了这些,你就应该算是一个真正的网站运营从业者了。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什么不清楚的问题,欢迎随时找我交流,在笔者运营笔记中留言,或者关注我公众号都可以。还是那句话,在公司里面从事网站运营工作,绝不止是了解网站运营基本思路和一些实战技巧就够了,相反你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些必须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笔者能帮你的就是尽我最大努力,让你摸索的这段时间变得更短一些,仅此而已。好了,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加个关注,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下次分享再见!

  来源:投稿,作者:何杨(公众号:heyangview),原文链接。http://www.heyangnote.com/2016/05/yyjy.html

2016年6月9日星期四

苹果AppStore将展示搜索广告

  在中国的端午节前一天,苹果公司全球市场营销高级副总裁菲尔·席勒(Phil Schiller)透露了一些应用商店方面的消息。重点包括:1.更完善的应用审核;2.新的商业模式;3.应用商店搜索中加入广告。

  一 应用审核速度加快

  席勒公布的第一个消息与应用审核速度有关。他谈到目前App Store每周有10万次应用审核,过去几年里,苹果一直提升审核速度及质量。截至目前,苹果已经缩短了审核时间,现在有50%的App在24小时内便可得到审核,90%则可在48小时内得到审核。同时,苹果会确保审核的质量。

  2008年7月11日苹果App Store上线。虽然此前也有供人下载App的应用,但只有苹果公司真正将它变成了“软件+商店”的经营模式,由此促进iOS生态的发展,成就今天的iPhone。

  根据苹果官方统计,截至去年6月,App Store中已经有超过150万款应用;自App Store发布以来,共为开发者带来了400亿美元的分成。

  加快审核对App Store绝对是个利好消息,多年前曾有开发者抱怨App提交后10多天后审核也无法通过,但今年其实已经有所改善,从之前的10多天加速到3天左右。现在提交后,基本2天、甚至当天便可完成。

  二 加强版订阅模式

  席勒带来的第二个消息与App商业模式有关。

  目前,App Store平台上的商业模式有:免费应用内的广告、免费应用的内购、付费应用以及订阅。

  此前订阅这种模式只适用于某些类别,比如音视频流媒体、云数据、报纸书刊订阅等服务,但现在,订阅扩展到了所有应用类别,例如游戏,以前内购刀剑是一次性消费行为,当开发者将订阅模式加入自己游戏中,用户可以每月付费的方式定期获取装备,开发者也可以给订阅用户一些优惠。

  订阅分成方式也更新了。过去是“三七开”(苹果分得30%收入,开发者获得70%);从下周App Store新政实施之后, 第一年仍是三七开,但第二年开始变为85:15,开发者获取85%的收入,苹果得15%。这是对开发者更大的吸引和更多的挑战,这条规则会促使开发者在经营过第一年后获得更多收入,刺激开发者想出更多办法做出更好的内容留住用户,让自己的App走得更长远一点。

  另一些是“价格点”的更新。席勒表示,更新价格点可以让开发者在不同区域和市场有灵活定价权利 ,用户也有能更好控制自己的订阅。2014年底,苹果尝试在中国推出1元应用,从此结束了App Store六年以来最低6元(0.99美元)的定价方式。

   三 Search Ads搜索广告

  第三点是最令人惊讶的改变,苹果在App Store平台的搜索结果中加入广告。

  搜索广告将作为首个显示结果出现在搜索结果页中。苹果希望,通过它帮助开发者更有效地推广自己的App。席勒谈到这点时候说:用户不会对搜索引擎或社交媒体中的广告陌生。

  尽管谷歌官方的应用商店Google Play中早有类似行为,但苹果宣布自己也会做搜索广告,可说是巨变。尤其在国内,人们刚刚经历百度魏则西事件之后,搜索与广告这个两个词放在一起显得比较敏感。

  席勒解释苹果做这件事的几个特点:广告会有蓝色背景和图标,会被清晰的标识出这是一个广告;与搜索结果关联度很高的才会出现在广告位置上;搜索结果只是App,不能通过搜索得到别的东西;13岁以下的青少年不会看到搜索广告;另外还有些关于保护用户隐私的细节,例如不会追踪用户信息,不会与开发者分享用户数据等。

  席勒称,对一些小型独立开发者来说,这套搜索系统会很高效;定价系统采用CPC模式(Cost Per Click,网络广告的收费计算形式)只有用户点击广告才会计费。

  这种商业模式能给苹果带来多少收入并不确定。并且苹果也在谨慎尝试这种模式,他们在今年夏季(应该就在WWDC前后)开始测试,秋季在美国正式推出,之后才是中国等其他市场推出,但没有具体时间表。

  稿源:新浪科技

2016年6月7日星期二

MSN中文网正式停止服务

  2016年6月7日,MSN中文网正式“停止服务”,页面由新闻资讯切换为热门站点标签。至此,这个在中国市场11年多,声称面向白领用户的微软旗下资讯 门户网站退场。时间回到2005年5月26日。当天,MSN Messenger 改版,MSN中文网同时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为了获得互联网经营许可(ICP牌照),和雅虎中国门户网站一样,微软和中国一家公司按照1比1的股权比例,成 立一家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资讯服务。

  为了顺利进入中国并实现本地化,MSN中文网一直采取频道外包的模式。从最初的9家合作方,到最后超过30家。MSN中国某高管曾表示,当初之所以要外包,是希望“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规避内容编辑上的风险。但雅虎中国和MSN中文网先后都关停了。

  据报道,近年来,MSN多次进行调整:2015年3月,微软宣布业务调整,将旗下MSN部门转到了Windows部门;2015年6月,MSN中文网重新设计改版后上线,并计划推广到Windows,iOS和Android等其他主流平台。但这些举措,并未能力挽狂澜。

  一个曾开创全新合作模式的门户网站就此“倒掉”。原因何在?

  首先,中国网络媒体竞争激烈,MSN中文网不堪重负。在中国,商业门户网站早已形成以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为主的格局,在过去的11年里 MSN中文网没有超过任何一个本土门户。随着互联网发展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门户网站出现不同程度衰退,新媒体如新闻客户端等发展迅猛。相比之下,MSN中文网既鲜有特色,又缺乏创新。

  “在新老对手的双重夹击下,MSN流量下滑,俨然已是鸡肋业务,微软对其投入也就自然减少。”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沈哲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其次,MSN产品向来不是微软关注的重点,对其投入的资源和关注度远远不够。以MSN即时通讯软件为例,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被QQ反超后,于2014年10月正式退出中国。有分析认为,继Messenger退出后,MSN中文网的关闭只是时间问题。

  “MSN网站本身就是MSN即时通信软件的附属品,是为了给使用MSN的用户提供讯息的网站。”知名互联网学者李易称,MSN Messenger退出中国后,MSN中文网的黯然退出是必然之举。

  第三,业内人士还推测这可能与政策有关。今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新规定明确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单位不得从事网络出版服务。

  微软作为外企,在中国做内容、做社交可能会存在政策性风险。“在传统PC时代,微软作为软件服务提供商是成功的,但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微软做内容、做应用就一直没有成功过,或者说他一直没有这方面基因。”《通信世界》总编辑刘启诚说道。

  做减法,不失为一个选择。早在今年4月29日,MSN中文网在首页发布消息,宣布“将于2016年6月7日停止提供简体中文服务。但是您仍然可以继续访问我们推荐的其他网站。感谢您对MSN中文网的支持。”微软在线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专注于国际搜索广告引擎业务,特别是与跨境电商相关的搜索业务,帮助更多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据悉,微软去年投入精力发展中国市场,提供了包括Win10和云计算在内的一系列产品,并在中国设立了美国之外最大研发中心。虽然微软在中国收缩了面向消费者的网络服务,但该公司还是在该国积极拓展云计算业务。微软在北京和上海拥有大型数据中心,为企业客户提供云计算和云存储服务。

  “对于微软而言,适当做减法,聚焦核心业务,也并非坏事。”沈哲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微软整个战略的调整,互联网门户模式的衰落、移动资讯端的崛起,MSN中文网被放弃是逻辑的必然。

  稿源:人民网

如何用5天设计出一款认真的产品?

  Design Sprint,这个听起来不明觉厉,且在 Google 及各种新兴初创企业中如雷贯耳的词,它,到底是什么?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就在以不同形式推广 Design Sprint 的胡定宇,从 Design Sprint 的步骤、精髓开始,为你深入讲解。

  前些天组织了上海 2016 Google I/O Extended,活动伊始,我们几个组织者都在苦恼本次 I/O 大会直播之前我们该做点什么,思索良久,我提议带大家一起做 Design Sprint。

  就这样,我们把 Design Sprint 引入了本次GDG的活动中。可是问题来了,大部分人可能都没有听过 Design Sprint,如何让大家快速了解这次的 workshop 呢?

  到底什么是 Design Sprint?有人直接将其翻译为“设计冲刺”,这个翻译不错,但要让更多非互联网行业的人从字面上理解 “sprint 冲刺” 的概念还是有点难。索性简单点,“产品设计流程” 这样的翻译更方便科普。

  Design Sprint 是一个为期5天的,针对初创公司进行产品设计的一套流程方法,集思考、设计、分析、产品原型产出为一体,由 Google Ventures 推广并发展,最开始应用于硅谷初创企业产品设计当中,后来被推广至整个互联网行业。

  当然想要真正地理解 Design Sprint,首先得理解其每个步骤的具体意义。

  Design Sprint 的精髓

  首先我们得知道一个团队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

如何用5天设计出一款认真的产品?

  一个团队可以小至5-6人,也可以大到上百人,但无一例外,都得具备这样几种角色:设计师、工程师、产品经理和研究员。

  不得不提的还有 Design Sprint 的原则 “YES, AND”,这个原则也是整个 Design Sprint 的精髓所在 。

  “YES, AND” 意味着团队成员在协同过程中需要认同对方的观点,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抨击,毕竟单纯的抨击而不对问题提出新的替代方案,对问题的解决是没有帮助的。因此首先要做到“YES”——去认同你同伴对观点,接着“AND”——去帮助同伴一同完善方案,做到“YES, AND”才能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Design Sprint 的流程

如何用5天设计出一款认真的产品?

  Day 1:理解

  第一天整个团队会通过头脑风暴、用户访谈与竞品分析等方式理解他们将要完成的主题,取得一致并对第一手的 idea 进行分类和整合。

  Day 2:发散

  这一天,团队会从 idea 转到解决方案上,具体地思考问题所在方或者产品使用群体的使用方式,并开始设计团队的产品原则和宣传主题。

  Day 3:决定

  第三天是一个转折,这一天大家通常会在上午将之前两天的讨论结果画出来,包括产品的设计流程、用户使用产品的流程等等,接着将他们贴在墙上,投票选出接下里要去执行的方案。

  Day 4:原型

  这一天的时间都得消耗在产品原型产出上了,软件类产品可以开始编程写代码,硬件类产品可以拿简易素材设计出原型,这一天也是整个团队无缝对接最紧密、最充实的一天。

  Day 5:验证

  最后一天则是验证环节,会邀请真实的用户以及和问题相关的利益群体对结果或产品进行验证,并在最后进行复盘。

  至此,整个 Design Sprint 算是完工,可这对于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是一个产品的功能来说才只是个开始。我自己所在的公司 YoMail 的团队内部也在推广着 Design Sprint,YoMail 是一家做邮件客户端的互联网初创型公司。之前的 “邮件统计报告功能” 便是 Design Sprint 的产物。

  起初 “邮件统计” 功能就诞生于一次头脑风暴。虽然现在的邮件客户端都已经很成熟,但在功能上的更新却很少,因此在做 Design Sprint 时,我们在“理解”这个环节上下了不少功夫。统计功能可以让用户清晰地知道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和别人联系的频率,尤其能满足销售类用户的需求。而在后面的“发散”和“原型”环节我们做了弱化,主要是因为我们的重点更多集中于设计部分,这一点也给了我启发—— Design Sprint 并不是一尘不变的,它是可以跟随主题的偏重进行环节上的微调的。

  其实,Design Sprint 不仅仅可以应用于互联网产品的设计,拿它来做小型 workshop 或是 team-building 也是个不错的方式,甚至它的思路可以被用来解决任何困难。

  在我看来,这个“舶来品”目前正处于“被汉化”的阶段,我身边也有很多小伙伴在默默地翻译和推广着 Design Sprint。毕竟硅谷的好东西太多,不是每个都能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甚至被应用。

  来源:投稿,作者: 胡定宇(YoMail社区产品经理,GDG/TEDx组织者)

LinkedIn密码是怎么被破解的?

  最近新闻报导, LinkedIn网的大量用户密码被盗。黑客们使用的方法就是:Dictionaries attack,词典攻击。

  如果你是LinkedIn网1.61亿用户之一的话,那么你一定耿耿于怀本周早先的新闻。成千上万LinkedIn用户遭到黑客攻击,密码被破译并公布在互联网上。如果你将LinkedIn密码同时用于脸谱网、电子邮箱和银行账户更容易被攻击。黑客窃取密码的方式之一是通过词典攻击(这个名称抹黑了光荣的专业词典编纂行业)。什么是词典攻击?一本原本友好的书是怎么盗取密码的?

  通过一套智能算法和一本词典,黑客可以轻松破译密码。除了自己,我们无权责备任何人。牛津大学最近一项研究,计算机学家约瑟夫。波尼尔破译了七千万雅虎用户密码。用户们,(不用担心,他并没用真的窃取密码,密码跟用户名是分开)波尼尔用密码来探测黑客可能的意图。他发现通过一个运算法则,使用词典中常用的1000个高频词可以破译10%的用户密码。实验证明,大多数人偏向于选择用高频词中容易记住的词作密码。黑客通过一个单词数据库(通常词典中的某类词)即可破译你的密码。

  那么你应该怎么保护你的在线账号?谷歌建议使用非常规字母组合。你可以尝试用你喜欢的歌名缩写或者你父母、兄弟姐妹的首名字。谷歌举例:《哈姆雷特》中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可以缩写为2bon2btitq.要通过单词数据库来破译这个密码非常困难,因此它几乎可以抵住任何黑客攻击。

  我们立志夺回词典力量保护网络安全,这是我们对那些玷污字典声誉的黑客不容置疑的回答。使用生僻词的非常规组合使之具有产生有趣的意思会比记忆一堆难以理解的字符串更容易。以下为部分最受青睐的密码: cacoethes; dactyl; litotes; quidnunc; Zyzzyva;

  对于词典成为黑客作案工具你怎么看?你是否会将你的密码改的对黑客更具挑战性?

  英文原文来源:Dictionary.com

2016年6月5日星期日

拷问苹果的前途和命运:WWDC 2016 是拐点,还是起点?

  一年一度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随着邀请函的发出,全民竞猜也随之开始,而且往往八九不离十。依我看,按照库克“船长”的一贯作风,不外乎是先吹嘘一番业绩,然后祭出“全新”MacBook Pro,接着推出 OS X 10.12,再来几款 Apple Watch 的新表带,以及不痛不痒的 watchOS 3.0,最后推出 tvOS 10 和 iOS 10。这实在是令人兴奋不起来。微创新不少、实质创新则欠奉,更不用说久违的 One more thing,只好感叹“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回望往昔,是什么让苹果开启了属于自己的黄金十年?是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是朝气蓬勃的 WWDC 2006。虽说在乔布斯离世后,苹果曾因群龙无首而迷失方向——iPhone 5 了无新意、新版地图饱受恶评,竞争对手又虎视眈眈,三星欲在高端市场坐上头把交椅,令人不禁为苹果未来而担忧。库克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开辟新品类、力推扁平风,企业形象焕然一新,颓势好转、甚至中兴——iPhone 5s 叫好又叫座,iPhone 6 又因唤醒大屏需求,打破首周销量记录,整体业绩也登上一个又一个高�o,让做空者大跌眼镜。

  可天下没有不散之宴席,愈多消息表明:浮华即将破灭,苹果难免落下神坛。首当其冲的是市值被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反超 [1],其次是十年不遇的营收、利润双下滑 [2],再次是中国厂商在中低端的狙击。研究支出方面,常年不敌 [3] 另外三大硅谷巨人——微软、谷歌和亚马逊。总的来看,境况真的不容乐观。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全球性经济增长停滞,创新乏力是元凶,而金融危机只是遮羞布。WWDC 亮点不多的困境,是大环境造成的。然对比 Google I/O 的精彩纷呈,也不得不拷问苹果的前途和命运,今年的 WWDC,是压倒苹果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再造辉煌的最先一根支柱?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成为这家硅谷老字号就此衰落的拐点,还是不畏困难、从容应对,成为这只美利坚不死鸟再出发的起点?本文以“护城河”为线索,探讨苹果东山再起的三途径。

  一、开发新兴市场 拓宽护城河

  今年春季发布会,iPhone SE 的横空出世,着实让不少友商吓一跳。有些品牌好不容易让售价上探到 ¥2999,却因苹果的突袭而前功尽弃。历史上,iPod mini、Mac mini、iPad mini 的发布,均在一定时期撑住苹果场面(抑制了市场份额的下滑),为产品阵容的转型升级争取时间。甚至于可以这么说,入门设备的推出,标志着该产品线走向衰落。iPhone 5c 虽称不上廉价版,却也是探风向的试水之作。

  中国市场虽未饱和,但也趋缓。单一市场的增长,撑不起这家巨头的业绩。尤其是在中国“权威人士”定调L型之后,苹果的下一步走向,不免让人心生好奇。都知道 iPhone SE 在华表现不如预期,在全球也没有掀起波澜。那么这款小屏旗舰失败了吗?还不好说,但其战略目的——为新兴市场提供一款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貌似是做到了。与中国同为开发中国家的印度,人口数居世界第二,若未来十年经济起飞,日益增长的城市中产阶级的消费潜力将爆发。

  二、进军朝阳产业 深挖护城河

  时下是“注意力经济”的年代,谁赢得了曝光,就赢得了话语权,也利于在寒冬中生存更久。中国的乐视如此,美国的谷歌更如此。“没有干货不可怕,没有卖点最可怕,一定要酷”,戴上一顶“互联网+”的光环,推出一款没有人知道靠不靠谱的“智能单车”,仿佛就是业界赢家。

  如此浮躁的环境,也怪不得“苹果衰落”成了城中热话,在高大上的互联网圈,不贬低一下苹果、唱衰一下微软、拔高一下谷歌就跟不上潮流。会讲故事、推销形象的,仿佛才是聪明人。无人驾驶、三维打印、虚拟现实等,不是说难成大器,只是还远离现实。

  人们常说,“工业 4.0”和共享经济,是打破世界经济僵局的不二法宝。那么其代表是谁?当然是 Uber。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消费革命,通过对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达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于苹果而言,也意味着更新换代的速度成倍提高,当然是好事。

  而在欧美等成熟市场,苹果也没有坐以待毙。去年实施的“iPhone 升级计划”,允许顾客透过低价月供,以换得年年换新机的待遇,并与运营商脱钩,无需合约。当时没多少人看好,AppleCare 的捆绑无形�E高了月费。数月以后,合作商 Citizen 公布的数据令人惊呆 [4],通过该计划售出的 iPhone 6s 数相当于 Apple Store 的五成,且在美国市场限定的情况下。后来,升级计划迅速推至西欧。理论上,此举可以缩短产品更新周期至 12 个月。提高利润率的同时,也使得苹果赖以为傲的 iOS 生态圈更加稳固。

  鉴于 Google 贵为 Uber 的最大投资者、中国区 iTunes Store 因外资身分被勒令关闭,出于抢占战略空地和站队示忠的考虑,以及恢复 iTunes Store 的运营、改善与政府的关系等因素,库克第八次访华,与大陆领导人会面,并作出了投资滴滴出行十亿美金的决定。

  WWDC 的前途与命运——拐点抑是起点?

  乔布斯对 Google 的无耻抄袭 (早期版本 Android 有明显的“借鉴”iOS 的痕迹) 十分愤怒,誓言发动“热核战争”。然库克明白,苹果对智能手机的探索,已悄然改变了这个世界,还有友商。与其打专利战浪费资源,还不如撤销一些专利诉讼,达成和解,以腾出更宝贵的资源,到开发新产品、进军新领域、寻找下一个风口上。

  日前传出的关于苹果计划收购时代华纳的消息,令人震惊。都知道苹果有内容短板,而且病得不轻,以至于亚马逊能依靠海量电子书和廉价设备的组合,硬是打败了 iBooks + iPad 的“完美搭配”。在流媒体领域,Apple TV 也迟迟未能加入电视节目直播,点播方面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用户界面,再流畅的使用体验,都没能对顾客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毫不夸张地说,内容短板严重制约硬件产品的销售。根据年初的数据 [5],在与Roku、Chromecast 等竞品的 PK 中,Apple TV 在引入 App Store 后仍落于下风。

  倘若收购案成真,无疑是对苹果的一大利好,可以为尚有潜力可挖的软件和服务部门加一把劲,帮助苹果实现从硬件公司、软件公司到内容公司、服务公司的蜕变,也有助于市场信心的回升。

  三、勿忘初衷 跳出护城河的迷思

  一家以创新为使命的硅谷巨头,只想着“保卫江山”“收服失地”,那无疑是可笑的。然迫于大环境,要求苹果接连进行“颠覆式创新”,同样也是不现实的。如何走出这个困境?

  护城河的本质,是友商在短期内无法模仿、也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你来,是因为产品优秀;你留下来,是因为生态系统”,生态圈的完善与否,决定了一个企业有无前途、会否衰落。竞争从来不是单点意义上的,而是比拼综合实力。iPhone 应用之丰富、iPad 续航之持久、MacBook 做工之精致,还有一流的用户体验,那都是苹果的优势。即使在唱衰下光环不再,仍是业界相对最优选。

  克里斯坦森曾着《创新者的窘境》一书,指出创新有其内在规律,没有人是常胜将军。WWDC 都开到这一届,持续性创新当是常态。保持自身的优势,不停止对新领域的探索,善于发现潜在威胁,并寻找机会走出瓶颈期,才是最理智的选择。消费者胃口越高、资本回报压力越大,都不能自乱阵脚。

  作为三次改变世界的硅谷常青树,苹果比谁都更有资格谈论创新。创新不是抄袭同行,让新来者无路可走;而是领先者在充分竞争下让渡资源给更有潜力的后进者,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先”。

  这过程中,迷信护城河、将之奉若神明,并不可取。护城河的成立,有其特定的时空条件,现在起作用不代表日后还有用。唯有消费者的认可、创业精神的回归,苹果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近些年来,尽管出过 Swift 那样的经典,但在软件质量方面却有所下滑。可能是赶工的原因,iOS 8、OS X 10.10 的臭虫明显增多 [6],大的小的修补不断。专业市场也不上心,Aperture 的停止更新、Final Cut Pro X 的蜻蜓点水,连不少死忠都感到失望。

  倘若问苹果的创业精神是什么,经典广告 1984 可能是其集中诠释。不惧老大哥,敢于打破常规;不安于现状,敢于不同凡想。诺基亚亦有“不跟随”的格言,只是鲜有人能做到。前几年的 WWDC,被戏称为“全球开发者哭泣大会”,便是一味东抄西袭的缘故。

  苹果有没有衰落,也许是个伪命题。其实质并不是“创新不再”,而是靓丽不再。至少到现在,WWDC 的门票依然是一票难求,主旨演讲也是科技圈的焦点。以巴菲特的眼光,APPL 仍是价值投资。上文所述的三途径,相信也是库克所想、所做的,笔者只是还原罢了。

  [1]: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us-apple-alphabet-research-idUSKCN0VB1KD "Alphabet overtakes Apple in market value - for now"

  [2]: http://www.wsj.com/livecoverage/apple-q2-earnings-live-coverage "Apple Q2 Earnings and Analyst Call: What''s Next for iPhone - Live Coverage"

  [3]: http://www.ibtimes.com/why-apple-inc-spends-less-research-development-you-think-1954667 "R&D Spending of Apple Inc., Google Inc., Microsoft Corp."

  [4]: http://appleinsider.com/articles/16/01/22/data-suggests-apples-iphone-upgrade-program-has-moved-250k-units "Data suggests Apple''s iPhone Upgrade Program has moved 250K units"

  [5]: http://www.investors.com/news/technology/click/roku-holds-lead-in-streaming-media-players-but-amazon-apple-gaining/ "Roku Holds Lead In Streaming Media Players"

  [6]: http://www.zdnet.com/article/five-months-on-and-ios-8-still-riddled-with-show-stopping-bugs/ "Five months on and iOS 8 is still riddled with show-stopping bugs"

  来源:投稿,作者:Surfine,原文链接

中国围棋协会:柯洁或年内战谷歌AlphaGo

  据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杨俊安透露:谷歌与中国围棋协会已经有过几次接触,初步达成了年内柯洁和AlphaGo进行“人机终极对决”的意向。

  抽签结束后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国际围棋联盟事务总长杨俊安透露说:前一段,中国围棋协会和谷歌公司有过几次接触,双方呢,都同意在不久的将来,安排一次排名第一的围棋选手柯洁和AlphaGo进行“人机终极对决”。

  即中国围棋协会和谷歌进行了初步的接触,双方都表达了一个,愿意安排一次人机终极对决的意愿,如果没有大的分歧的话,我们双方都希望在年底前,在年内安排这个赛事。至于具体时间、具体地点,采取什么赛制,等等一些细节现在还无从谈起。

  6月3日的Go Ratings围棋世界排名,柯洁3625分第一,AlphaGo则是3605分第二。按照这种排名,只要AlphaGo再赢柯洁一局,即可成为Go Ratings围棋世界排名第一。

中国围棋协会:柯洁或年内战谷歌Alph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