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4日星期日

2014年中国互联网10大装逼词汇

  装逼的词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去年此时一时兴起写了一篇“2013年中国互联网10大装逼词汇”。其中“互联网思维”、“颠覆”、“逼格”、“用户痛点”等词汇的入选引发了强烈的共鸣,今年哪些装逼词汇会入选呢?

  和去年一样,2014年做出来的评选仅代表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的个人观点,不做权威引用源头。您认同就分享到微博或者微信,不认同也分享到朋友圈做吐槽之用。

  大数据

  如果2013年“互联网思维”是荣登榜首的装逼词汇的话,那么2014年“大数据”则众望所归的排名第一。大数据往往伴随着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概念一起出现,早年主要是BAT这样的企业喜欢用这个词汇,毕竟他们这些平台每天都有几亿的用户搜索、购物、通讯的数据。但进入了2014年我们发现这个词汇真的被用烂了,的被用烂了,被用烂了,用烂了,烂了,了。

  做菜谱的软件说自己玩大数据(你们知道我在说谁),女性经期服务的APP也做说自己利用了大数据(你们同样知道我在说谁),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做餐饮的也做说利用大数据卖煎饼(你们依然知道我在说谁)。总之,我们可以盘点下2014年获得大额容易的互联网企业,基本都在宣传上和大数据挂钩了。反过来类推理,我们的创业者在和投资者谈判时,记得把这个词汇挂着嘴边,那你会让你的企业和个人形象迅速升值。

  关联词汇:云计算、物联网、平台

2013年中国互联网10大装逼词汇

  粉丝经济

  相比“大数据”这种高冷且高大上的词汇,“粉丝经济”则显得更亲民,更接地气。笔者第一次听说粉丝经济还得追溯到十年前了(当然这个词汇火爆还是因为罗振宇、黎万强等人),当时超女异常火爆。我那个时候还在上学,有一次去小卖部时看到很多中小学生成群结队的买超女的海报、贴画等物料,小卖部的老板喜笑颜开,说了一句在今年看起开非常牛叉的话:粉丝经济啊,这个粉丝经济太可怕了。

  当然要说罗振宇或者超男快女是粉丝经济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从事传销行业的大哥大姐们可就不服了,人家可是改革开放后就忠实的践行“粉丝经济”这一理念,并且让粉丝的粉丝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当然,他们非常感谢“粉丝经济”这个词汇的出现,从此后他们明白了信息不仅仅要单向传播,还得进行互动,这就是传销2.0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联词汇:社群、参与感、罗辑思维、众筹、接地气

  生态系统

  你以为京东是卖东西的吗?错,人家是做电商生态系统的;你以为万达是百货吗?错,人家是做城市生活生态系统的;你以为百度是做搜索的吗?错,人家是做综合的互联网生态系统的。目前利用“生态系统”这四个词进行逼格提升的公司不超过10家,基本都是中国互联网前十名的企业,但我们可以预测到在2015年这个词汇会像“大数据”一样烂大街,那些做菜谱的,做互联网金融的,做智能硬件的,做互联网教育的,做O2O的企业都会频繁的提及这个词汇。

  生态系统这个词汇我相信很多人最早是从小学《自然》里面看到的,提到这个词汇我们会联想到光合作用、热带雨林、温室效应,以及老师威严的宣布“把生态系统名词解释这段抄写10遍”。但今天看来,对于我们的互联网从业者,提及生态系统这个词汇还有多少人会和大自然联系起来呢?可以说互联网的出现,毁掉了至少几百个我们曾经看来非常美好的词汇,比如“奇葩、任性、香蕉、木耳、苹果、老师、专家、教授”等等。

  关联词汇:BAT、开放平台、生态体系

  O2O

  O2O这个名词的出现,让我们的保姆、快递员、按摩师、餐厅服务员、导购小姐有了一个庄严的头衔:中国互联网O2O产业实践者!不同我们常说的“大数据这个词汇被用烂大街”是一种修饰手法,O2O这个的的确确是一个满大街都在进行实践的词汇。我们在大街上看到的快递员、餐厅、KTV、电影院、出租车、鲜花点、商场、超市等等都是O2O产业的参与者,这个产业所蕴含的能量比现在的互联网市场大了可能10倍都不止。

  不可否认,数字和字母结合的词汇出现时,除了有书写上的麻烦,要读出来也容易引发争议。就以O2O为例,我至少不止一次的听到过以下4种读法:欧凸欧(互联网从业者读法)、零二零(电视台真是这么读的)、欧二欧(普通网民读法)、圈二圈(非网民)。我在想O2O这个词汇能不能用汉字来代替,就像电脑代替PC一样呢?

  关联词汇:美团、陌陌、家政、58同城

  IP

  2014年某一天凌晨要睡觉时,我听到这样一个新闻“盛大文学未来将成为最大的IP发散中心”。惊了一身冷汗,连夜访问IANA网站,查看IANA机构是不是把IP地址的管理权限过渡给了中国企业盛大文学。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里的IP是指知识产权,比如一首音乐、一本书、一部电影等等。再后来,我们发现在2014年举行的各类文学、游戏、电影等文化领域的大会,基本上提及最多的词汇就是“IP”。各大文化产业关联公司的宣传文案也基本上都含有IP这个词汇,比如:传邢山虎曾接洽奥斯卡影帝或已购好莱坞IP、左手电影右手游戏 游族的IP养成策略、中文在线:共赢网络文学IP黄金时代、飞流携手盛大文学率先抢占网络小说IP资源等等。

  下半年开始我和中国的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对话时,我经常听到这个词汇,比如那一次收到一个邮件“hi,dos ding(原来丁道师三字翻译成英文是这样啊,我自己都不知道),听说你这边有个很好的IP,我这边有个Idea应该能和你们合作,你放心我们这边是非常Open的,条件你可以提”,一般收到这种邮件,我都会默默的点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放入垃圾箱。

  这里吐槽一下另外一个事情:近年来随着IP4的资源枯竭,有关部门极力推进IP4向IP6升级的工作。从今天看来,IP6的概念终于深入人心了,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现在的人们提起IP6,首先想到的是:iPhone6!

  关联词汇:idea、手游、盛大文学、掌阅

  跨界

  2014年,那些看起来和互联网八杆子打不着的人或者企业纷纷进入互联网行业,美名曰:跨界!比如羽泉跨界做了手游,李静跨界作了静佳品牌,此后黄晓明、郭德纲、李冰冰、任泉等纷纷赶上了跨界的浪潮,我们曾经的偶像摇生一变成为了我们的同行,和我们来抢饭碗或者给我们送饭。再比如美的联手小米玩跨界和董阿姨大战300回合,乐视跨界北汽推智能汽车。总之,各行各业不管有没有必要都纷纷跨界玩互联网,互联网巨头们也不管有没有必要纷纷跨界到传统产业。

  跨界,意味着颠覆(颠覆这个词汇入选了2013年的互联网十大装逼词汇)过去,意味着原有的玩法和规则统统改变,意味着不管哪个行业的人或者企业都要有一颗开放的心态,去迎接改变,进行产业互通互融。谁说卖煎饼的就不能和做手机的勾搭上呢?

  关联词汇:小米、营销、共赢

  投资人

  有一个段子说的是“中关村创业一条街学习美国纳斯达克立了一块电子广告牌,刮了一阵风牌子掉下来砸死了10个人,其中有8个是投资人”。玩笑归玩笑,但现在中国,尤其是北京的投资人实在太多了,做投资的比踏实创业的都多。走在中关村的大街上看到那些斜跨背包,左右张望,一脸考察市场模样,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您千万别以为人家是泰康人寿卖保险的,或许就是让人肃然起敬的社会顶级精英投资人。

  爱慕虚荣和沽名钓誉是人类的天性,对于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几年前我外出参加了一个活动,换回来近40多张名片,其中有一半的名片头衔是CEO,现在我想换回来的另一半名片应该就是投资人了。 我在担忧,投资人再继续这样下去,就会像“音乐人”这个词汇一样,由社会精英变成吃6元钱一个煎饼果子还不加鸡蛋的穷酸代表。

  关联词汇:资本、合伙人、创投、徐小平

  垂直

  在中国互联网最知名的一个类型对话,应该是以下这种。

  舟红衣:少年郎,你这个项目非常好,但我想问的是如果腾讯或者阿里也来做这个事情,你怎么办?

  渔家闻(皎洁一笑):我们做的是垂直领域,腾讯不屑于做,而且就这个垂直细分领域腾讯没我们专业,做了也白做。

  舟红衣:说的好像很有道理似的,那我决定投资你们了。我也认为大公司的一个部门干不过小公司。

  我翻看了各种词典和百科,没能发现“垂直”这个几何词汇和互联网能有所关联。但没关系,大家就喜欢这样用,没有什么原因,就是任性喜欢用。对于大部分的创业者来说,颠覆、生态系统这样的高冷词汇被你们BAT用了,我们这些中小企业得有个能拿得出手的词汇吧。

  关于垂直,除了做APP的,我们的电子商务网站尤其喜欢用这个词语。我有一个江浙地带的朋友叫张良伦,做了一个贝贝网的电商项目,最近一段时间他拿京东天猫作对比时,几乎都会把垂直这个词汇挂在嘴边。有时候我在想:既然贝贝网是直的,那京东和天猫就是弯的吗?

  关联词汇:差异化、微创新、细分

  专车

  几年前,我到蓝色港湾参加网易举办的一个活动,活动结束后我拿出来手机打开百度地图查看如何坐公交到三元桥换乘地铁。这时,我旁边的一个朋友也在看手机,我就说“我已经查好路线了,咱们一起坐公交吧”,这时他的手机响起了一个声音“司机距离您3公里,预计5分钟后到达”,原来人家用了嘀嘀打车(现在叫滴滴打车),后来对方坐上出租车扬长而去后,我还在找公交站牌在哪,失落感顿生。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到了2014年,2014年的秋天在奥体中心的一次活动上又遇到那哥们,想把失去的面子找回来,没等活动结束,我就拿出来市面上最新的小米4,做了个帅气的甩手动作用滴滴叫了一辆出租车,走过去对那哥们说“我叫出租车了,咱们一会一起走吧”。 对方回答“不用了,我已经叫专车了”,1分钟后,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会场门口,下来一个穿黑色衣服的大汉,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让那哥们进了车子。随后,那大汉小臂上提,双拳紧握至腰间,小跑着从车前面绕了个半圆,打开车门进入了驾驶位,这即视感和黑帮港片太像了,贼有面子。没时间感慨人比人气死人,我赶紧把滴滴打车的订单取消了,奔赴最近的公交站牌。

  2014年最后一个月,我集中的使用了多次专车服务,价格和服务体验的确比出租车要好(因为有补贴)。可以说,专车的出现让每天挤地铁的普通互联网从业者,有了虚荣心满足的机会。

  关联词汇:限号、百度专车、易到用车

  用户体验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真是个伟大的人物,很前瞻性的互联网词汇和理念都是李彦宏首先提出,或者通过李彦宏的口被大众所熟知。当然,由于一些词语被滥用了(比如互联网思维这个被用烂的词语,百度百科显示李彦宏是互联网思维的提出者),导致李彦宏本人就不好意思再说这些词汇了。 我第一次听说用户体验这个词汇,也是听李彦宏的某次演讲来的,后来多次听到李彦宏讲百度产品时提及用户体验这个词语。渐渐的,到了今天用户体验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标配,逐步变得平庸了。

  至于什么是用户体验,或者用户体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我给大家举一些例子吧,你去周黑鸭买鸭脖子给你送了个牙签、使用易到用车司机给了一瓶矿泉水、优酷网的首页千人千面、百度简洁的搜索页面新增订阅功能、360抢票插件自动刷新抢票等等这些都是用户体验的典型案例。

  关联词汇:互联网思维、攻城狮

  来源:投稿,本文作者系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 微博:丁道师 微信公众:dingdaoshi123

2015年1月3日星期六

中国互联网工程师如何获Google 的工作机会?

  Google在国内被封,其实有点像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闭关锁国严重影响了国内的经济发展,导致中国经济衰弱与其他国家。屏蔽谷歌对于中国的科研和学术具有重大负面影响,不利于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因此未来解封谷歌也是很有可能的,让我们静静的等待。

  本文是Mountain View Google总部的华人工程师朋友小T,以及Google中国的HR朋友Y小姐提供,截图出自http://google.com/careers.

  不知道答主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那就分两块都说说吧:Google校招 实习-转正;Google社招 申请/内推。

  1. 学生—校招

  学生还可以通过「实习+转正」获得Google的工作机会,并且这个途径与直接申请全职相比过程要简单一些,录取几率也相对大一些。

  1、登陆官网 Google Careers ↑↑↑,查找职位↓↓↓,投递简历。

  2、一般一周左右之后收到回复,如果通过简历筛选,Recruitor 联系询问各种信息,来回几次后,安排电话面试时间。

  3、两轮电话面试—都是技术面。

  4、一轮小组match—电面通过之后进入candidate pool等team match.

  5、转正—加面两轮,加上组里的力推,最终获得offer.

  事实上,基本上大的IT公司都是这个路数,比如Facebook的套路就差不多一模一样。

  什么时候申请?要趁早

  其实,一年大部分时间http://google.com/careers 都有opening,但是暑假职位最多,一般技术实习生在前一年10月就可以开始申请了。一句话,僧多粥少,填坑要趁早,等不到match的host就吃亏了。

  简历怎么写?如实写

  很多人喜欢在简历里面夸张,说自己什么语言都精通,什么架构都熟悉。最好别这么干,要知道Google里面牛人众多,HR会针对你的简历去邀请精通的员工面试,你要是不熟悉还说精通,一问就fail了。

  还不知道怎么写?戳这里:程序员简历应该怎么写? - 周萌萌的回答

  电话面试的内容?直接考察coding skill

  技术面试不外乎考察算法和数据结构。形式很简单,面试官提问题,让你谈思路,如果他觉得思路对了会让你在google doc上写下来。至于问题和难度,要看运气和考官了,variety和随机性都很大。

  面试中要注意什么?keep talking

  电话面试中要注意:即便是思考的时候最好也keep talking,避免出现尴尬的冷场。

  也就是说面试官问你什么题目,你通常会马上想到一个最简单也最麻烦的方法,别犹豫,马上说出来,让面试官知道你的思路,然后再讨论怎么改进。如果你闷着头自己去想最优解,电话那头的面试官压根就不知道你在干嘛,说不定还以为你不知道怎么解呢。

  如果你不知道答案,也不要怕,先说自己的思路,让面试官知道你的思考过程。用小T的话说,「题目用尽量好的办法做对固然很重要,但是让别人知道你的思考方式,以及保持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留下好的印象也很重要。」

  怎么准备面试?推荐两个网站

  1、Career Cup,有各大公司的最新面试题集锦,你懂的。

  2、mitbbs(买买提)—Job hunting版,有面经,也有解题交流。

  Google实习待遇怎样?临时工/合同工<实习生<正式员工

  通过面试后就开始愉快的Google实习生生活啦~

  在总部,可以说,实习生的待遇处于正式员工和临时工/合同工之间。除了没有股票,和一些正式员工才有的benefit外,其他的待遇和正式员工没有区别,还可以才参加每周一次的TGIF大会——这身临时工/合同工不能参加的。

  对了,海外实习生还有一笔一次性的relocation fee.

  具体待遇自己去glassdoor上查吧,挺准的,不细说了,怕被拍>< anyway,总部待遇比中国好很多很多…… ……

  如何实习转正?面试两轮+推荐

  实习转正就只需要再加面两轮,加上组里的力推就好。实习转正成功了,可以留在原来的组也可以选择其他的组,看个人意愿和match.

  比较一下,如果不是实习转正,那么一般的全职招聘需要电面2~3轮,onsite面试3~5轮,最后还有个committee根据所有的反馈和材料决定是否录用,过程比较辛苦。

  英语要求?不要求TOEFL成绩

  口语流利,沟通顺畅,不要求托福等成绩。另外,听力要好,最好能适应多种口音,尤其是印度英语,否则碰到个印度哥么听不懂题目就悲剧了。

  美国实习一定比国内实习好吗?不一定

  虽然美国实习福利多多,但是答主个人并不建议国内的同学们直接来美国实习。因为拿到实习offer去美国的签证是J1签证,而J1有个两年回国服务条款,意味着实习结束回国两年才能申请美国工作签证。

  唯一的例外,就是申请豁免waiver.

  但是申请豁免很难!!首先需要中国大使馆出具no object letter,最大的一条是申请时必须在美J1身份至少半年,并且还有半年有效期停留。这个过程有很多tricky的地方。为此我的朋友小T把半年的实习延长成一年,虽然最后豁免申请成功了,但是用他的话说「纯粹是运气好而已。」

  其实,国内谷歌实习后转正也可以让你选美国和中国,所以直接申请国内的实习也挺好,转正的机会是公平的。

  2. 在职场中的程序员-Google社招

  虽然在硅谷Google的offer已经没有airbnb/uber/dropbox等新贵有竞争力了,但是对中国的程序员来说Google的offer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毕竟Google招的人多啊!

  ↓↓↓(Google IPO之后的雇员数量实在是节节攀升……)

  Google的社招流程是怎样的?

  社招和校招的流程基本一致,即:

  官网查找职位-申请/朋友内推-HR筛选简历-电话面试-技术面试-committee审核-发offer

  大家一般知道,Google是不用猎头的,候选人可以自己申请,HR也会主动去找符合要求的候选人。另外,朋友推荐的一般更能得到HR的重视。

  筛选简历的标准怎样?

  教育背景/工作背景/技术水平都是HR关注的部分,简历除了给HR看,也会给相应的技术负责人看。

  教育背景:首先,并不要求必须是名校,名校在建立筛选有加分,但是不是必要条件。其次,也不一定是计算机专业。事实上,Google中国的员工中不乏数学、物理、自动化等学历背景。

  工作背景:无论曾经服务的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HR更关注做过的项目和成长水平。毕竟,BAT的人太多了,如果仅仅是BAT工作经验,不一定能有面试机会,还要看做的项目,以及他的技术水平,在项目组中负责的事务相关。

  怎样面试?

  社招的面试流程很容易拉得比较长。首先一般是1~2的电面,然后最多不超过5轮面对面,所有的面试都是一对一。和前面说过的校招一样,电面着重考察的是候选人的沟通能力和技术水平。在面对面的面试中,一般还会考察领导力、团队协作等非技术能力。

  怎样发offer?

  通过面试的候选人同样可以挑选工作地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虽然Google招的不是特别多,但是每年申请去海外工作的候选人挺多的,去海外工作也会有relocation fee和高薪。

  (看看Google北美的职位所在地 ↓↓↓ 貌似是一条技术移民的捷径啊…… ……)

  和BAT一样,Google也有针对技术人员的内部等级,薪资和等级也是相关的,不同国家和区域的薪资当然可能有不小的差距,但是Google的薪资都是在当地市场相对有竞争力的。

  最后,来个小结:

  任何的面试都需要充足的准备,你真的相信大神们真的是随便申申就通过了吗?

  无论是社招还是校招,为了通过面试你至少需要:

  1. 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熟悉简历上的每一个项目,每一条经历;以及复习编程算法,巩固基础,适量刷面试题。

  2. 提高沟通能力,技术面试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向面试官展示你的思考过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有限时间内写出bug free的解法真的需要一颗冷静的头脑和一颗坚强的心脏。

  来源:华省省投稿,原文链接

月光博客2014年推荐阅读文章

  距去年总结的《月光博客2013年推荐阅读文章》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现在,就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已经到来,为了让大家不错过任何一篇好文章,我这里推荐一些2014年我觉得写的比较精彩、比较有意义的文章给大家。推荐文章的列表如下。

  中国互联网二十年回忆

  20年前的今天,1994年的4月20日,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这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起始点,中国互联网时代从此开启。 2014年3月27日

  支付宝快捷支付和网银谁更安全

  最近一段时间,工、农、中、建四大行陆续对快捷业务调整了限额,四大行对支付宝快捷支付的单笔额度和单日累计基本限制在万元以下,最低的仅为5000元,每月累计也基本不超过5万元。 2014年3月10日

  iPhone防盗指南

  摘要:iPhone防盗的策略是,预先启用“查找我的iPhone”功能,最好再设置一个锁屏密码(设置-通用-密码锁定)。丢失iPhone后,立刻登录iColud,在“查找我的iPhone”里启用“丢失模式”,然后设置一个解锁密码和一段信息,留下你的联系号码,远程锁住手机,这样,小偷除了能拔打设置的号码,其他什么也做不了,进DFU刷机也需要输入Apple ID激活。 2014年2月13日

  电视盒子的选购和使用技巧

  近些年来,传统的电视行业正在经历了一场互联网大潮的洗礼,各个互联网公司都纷纷推出了电视盒子、智能电视等互联网电视产品,将原本相对平静的电视市场搅动的波涛汹涌。早先我曾在《智能电视的发展趋势》一文中曾提出,目前用户的最佳选择是普通电视+电视盒子的搭配方式,不但经济合算,而且升级方便,今天我就详细介绍一下关于电视盒子的选购和使用技巧。

2014年12月31日星期三

博客2014年度流量统计分析

  下面是使用Google Analytics(谷歌分析)中查看月光博客的2014年度流量统计分析,分析时间为今年一年时间,今年全年和去年全年的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

  网站使用率:

  独立访问数降低了0.10%,综合浏览量降低了6.99%;每次访问页数为1.60,降低6.90%;跳出率77.78%,增加4.82%;平均网站停留时间00:01:20;降低11.85%;新访问次数百分比79.39%,增加3.29% 。

  点评:和去年相比,访问数和综合浏览量略有下降,但是博客目录的访问数有上升,总体下降的原因是其他目录的流量下降较多,主要是地图栏目。

  流量来源比例:

  搜索引擎63.2%,去年为59.16%;推介网站16.8%,去年为21.2%;直接访问量19.9%,去年为21.2%。(数据来自百度统计,谷歌分析的数据找不到)

  搜索引擎来源比例:

  baidu:71%,去年为69%;google:14%,去年为22%。360:8%。。(数据来自百度统计,谷歌分析的数据找不到)

  关键字搜索:

  百度搜索“月光博客”关键字的用户量降低了23.79%。

  和去年相比,整体数据略有下降,主要栏目的浏览有上升有下降,博客栏目略有上升,其他栏目有不少下降。

博客2014年度数据统计和排行

  2014年就要过去了,我的这个Blog也马上就要进入新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年中,根据我的统计,一共发布了382篇文章,一年中得到了11992篇评论,全年文章浏览数为1159293次,至今为止总浏览数为48482267(据Z-Blog自带的统计,只统计文章点击数)。

  下面是根据点击统计得出的每月热门文章和热门评论文章和热门点击文章。

月度热门文章:

2014年1月

2014年2月

2014年3月

2014年4月

2014年5月

2014年6月

2014年7月

2014年8月

2014年9月

2014年10月

2014年11月

2014年12月

十大热评文章:

十大热门文章:

2014年12月30日星期二

中国互联网2014大事记

  2014马上就要过去了,这一年的网络世界发生了很多事情,域名污染、东莞扫黄、马航370客机、快播被关、谷歌被封、字幕组被关、12306泄密……每个关键词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下面,让我们整理一下思绪,一起回顾2014中国互联网上的大事记。

  1月21日——大规模全国DNS污染事件

  1月21日下午15:10左右,国内大量网站域名的DNS解析出现问题,一些知名网站域名均被错误的解析指向65.49.2.178,导致众多网站无法访问,大量域名遭到了DNS污染,服务器故障持续将近1小时后方才恢复。据粗略估算,受到影响的国内用户超过2亿,平均受影响的时间约在3小时左右。

  2月9日——东莞扫黄事件

  2014年2月9日上午,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中国广东省东莞市色情服务猖獗,引发全国关注。当天晚上,东莞市公安局对全市娱乐场所开展统一清查行动打击卖淫嫖娼;被媒体曝光的东莞市中堂镇公安分局局长、涉黄酒店所在地的派出所所长已被停职调查。

  3月8日——马来西亚航班MH370失踪事件

马来西亚航班MH370失踪事件

  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与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的,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原定由吉隆坡飞往北京。失去联络的客机上载有227名乘客(包括两名婴儿)和12名机组人员。其中有154名中国人。截至2014年12月,仍然没有发现任何残骸或任何有关该客机的讯息,而该班客机至今仍下落不明。

  4月22日——深圳快播事件

马来西亚航班MH370失踪事件

  4月22日中午,深圳市警察突袭深圳南山区科技园的“深圳快播科技公司”,封存了该公司的电脑,舆论普遍认为此事与2014年的“净网行动”有关。5月15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报深圳快播科技公司因存在传播淫秽色情内容信息的行为且情节严重,按照相关规定: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拟对其处以吊销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并且拘留了公司相关人员。5月20日,深圳快播科技公司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出人民币2.6亿元罚款。8月8日,深圳快播科技公司总经理王欣在逃离出境至韩国110天后被捕。9月24日,快播公司被北京市公安局起诉,罪名是“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

  5月19日——美国起诉中国黑客

  美国司法部5月19日宣布以所谓网络窃密为由起诉5名中国黑客,指控他们通过网络窃取美国公司的商业机密。

  5月31日——谷歌所有服务被中国屏蔽

谷歌被屏蔽

  谷歌自5月31日开始被中国“完全屏蔽”,谷歌所有产品均无法从中国访问,网页版Gmail也被屏蔽,不过很多网民依旧可以使用IMAP和POP3协议来使用Gmail,12月26日,Gmail被中国“完全屏蔽”,Gmail的IMAP、POP3、SMTP等端口均无法访问,从12月27日以后Gmail在中国的流量趋于零。

  7月1日——中国屏蔽韩国即时通讯软件

  7月1日,一系列国外应用不能在中国访问,包括知名即时通讯软件 LineKakaotalk ,以及微软和雅虎的照片存储服务 OnedriveFlickr。 8月,韩国科技部向路透社证实 ,中国因为反恐需要,屏蔽了 Line 和 Kakaotalk 等应用在中国的访问。韩国科技部称,中国告知韩国,恐怖组织正在通过移动消息应用和视频网站等渠道,策划或煽动恐怖袭击,传播有关制作炸弹的信息。

KaKao

  7月29日——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

  7月29日,中共政治局前常委周永康被立案调查。报道称,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周永康也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首位由中纪委立案调查的正国级官员。

  9月28日——占领中环事件

  占领中环事件是2014年9月28日在香港发生的一场为争取真普选的政治运动,至12月15日警方清场后结束,持续接近80天。

  10月21日——方某某遭全面封杀

  10月21日,方某某因为发布了针对周某某一篇文章的反驳意见,而遭到几乎所有社交网站都被删号的处置,其在所有平台上的微博以及博客全部被关闭,在网络上被全面封杀了。(注:抱歉本文使用了方某某这样的称谓,什么叫做全面封杀,这就叫全面封杀。)

  11月22日——民间中文字幕站被关停

字幕站关停

  11月22日,专事译制海外影视字幕,通过网络免费发布的人人影视和射手网被广电总局关停,人人影视的网站服务器被执法部门查封,12月17日,国家版权局宣布射手网因侵犯著作权而被关停,并对射手网作出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

  12月25日——12306大量用户资料泄露

12306泄密

  12月25日,国内漏洞报告平台乌云官网爆出,大量12306用户数据在互联网疯传包括用户帐号、明文密码、身份证邮箱等信息。12月26日,中国铁路官方消息称,铁路公安已经迅速抓捕12306泄密事件嫌疑人,经查,嫌疑人蒋某某、施某某通过收集互联网某游戏网站以及其他多个网站泄露的用户名加密信息,尝试登录其他网站进行“撞库”,非法获取用户的其他信息,并谋取非法利益。案件正在审理中。

中国网民在白宫请愿网发起解封Gmail请愿

  中国网民在美国白宫请愿网站发起请求中国解封Gmail的请愿,请愿内容称,“企业无法合作为世界创造财富,科学家无法合作去探索宇宙的真理,学生无法申请大学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不仅无法向全球网络社区贡献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也无法了解朋友的最新消息”。

  请愿地址:点击这里访问

  参考资料:白宫请愿网(we the people)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1年9月1日推行的请愿网站。2011年9月1日,美国白宫宣布白宫官网将开设一项“网络问政”的新功能,美国公民可在一个名为“我们人民”的白宫子网页上,根据自己关心的重要议题提交请愿书,参政问政。白宫请愿网平台为美国人提供了一个创造、分享和签名请愿的新途径,美国人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传达自己对政府政策和行为的意见与建议。请愿可针对美国面临的任何重大问题,满足一定条件后奥巴马政府必须回应。

  在请愿发出后的30天内,达到150人签名的请愿可在白宫网站上进行搜索查找,这是第一道门槛;在请愿发出30天内达到10万人签名的请愿,“可得到白宫回复”,这是第二道门槛。在签名人数没有达到10万后,该请愿期满后将被取消。

  对于满足条件的请愿,工作人员将会进行审核,确保它们被转交至政策专家,并向请愿民众发出正式回执。对于满足条件的请愿,官方必须在30天内做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