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9日星期五

苹果公布2014年度iTunes精选榜单

  年关将至,也差不多是时候对刚过去的一年做一个总结了。就在不久前,苹果公布了2014年iTunes Store中应用、游戏的年度精选。该榜单分为iPhone、iPad两个平台,各自都有1款最佳、1款优秀、25款精选。目前,用户能够在iTunes、App Store焦点图中找到这个完整榜单。

  美国区iPhone这边,年度最佳应用是《Elevate》,优秀应用是《Hyperlapse from Instagram》,年度最佳游戏是《Threes!》,优秀游戏是《里奥的财富》。

  美国区iPad这边,年度最佳应用是《Pixelmator》,优秀应用是《Storehouse》,年度最佳游戏是纪念碑谷,优秀游戏是暴雪的《炉石传说》。

  中国区iPhone 这边,中国区最佳应用为Replay视频编辑器,而游戏方面则是让许多人花去大量时间的《Threes!》。再看 iPad,最佳平板应用换成了《Pixelmator》,至于游戏则由今年话题性十足的《纪念碑谷(Monument Valley)》夺魁。

苹果公布2014年度iTunes精选榜单

中国区2014年度精选

  让我们再来看看精选游戏榜单。在中国区的25款精选游戏中,共有4款国产游戏,它们分别是《剑无生》《决战喵星》、《乱斗西游》和《Walkr》,其余游戏均来自海外。

中国区的25款精选游戏

中国区的25款精选游戏

  此外,苹果还公布了 iPhone 和 iPad 应用的下载量和票房榜单。在 iPhone上Heads Up!、Facebook Messenger 以及 Clash of Clans 分别为最热门付费应用、最热门免费应用以及票房冠军应用。iPad 上则分别是 Minecraft - Pocket Edition、YouTube 以及 Clash of Clans。

  名单显示,Facebook推出的这款聊天应用软件是2014年下载量最高的免费应用软件,WhatsApp、Snapchat 和Instagram等社交网络软件都位居其后。Minecraft这款游戏软件也连续两年成为最受欢迎的付费软件,夺走了7 Minute Workout和Football Manager Handheld的冠军宝座。

  iPhone 和 iPad的最佳应用软件名单中,游戏软件Clash Of Clans和Candy Crush Saga名列前茅。Clash Of Clans是一款热门的战争类游戏,深受广大iPad用户喜爱,而Candy Crush Saga则是iPhone用户最钟爱的益智游戏。经典操作类游戏Grand Theft Auto: San Andreas、益智游戏Cut The Rope 2及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同名好莱坞游戏都进入前十行列,其中金·卡戴珊同名好莱坞游戏位居第八。

  除了App应用之外,苹果在年度 iTunes Store Awards中,还公布了年度最佳音乐、电影、电视节目、书籍等,以下是详细榜单。

  应用

  -iPhone 年度应用:Elevate - Brain Training
  -iPhone 年度游戏应用:Threes(小3传奇)
  -iPad 年度应用:Pixelmator
  -iPad 年度游戏应用:Monument Valley《纪念碑谷》

  音乐

  -最佳艺人:碧昂斯
  -最佳专辑:泰勒·斯威夫特《1989》
  -最佳歌曲:伊琪·亚萨莉Fancy (feat. Charli XCX)
  -最佳新人:山姆·史密斯

  电影

  -最佳制作:《银河护卫队》
  -最佳家庭电影:《乐高大电影》(The Lego Movie)
  -最佳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最佳探索片:《平淡无奇的孩子》(Obvious Child)

  电视节目

  -年度电视节目:Fargo
  -最佳表演:《真探》(True Detectiv)第一季
  -最佳探索:《谍影巾帼/荣耀之女》(The Honorable Woman)
  -最佳突破性节目:《基和皮尔》(Key & Peele)第四季

  书籍

  -最佳小说: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作者 Anthony Doerr)
  -最佳非小说作品:The Short and Tragic Life of Robert Peace (作者 Jeff Hobbs)

2014年12月18日星期四

亚马逊中国2014图书榜发布

  近日,亚马逊发布2014年度图书排行榜,并首次同步发布Kindle电子书年度排行榜。全部榜单包括“年度图书畅销榜”、“年度电子书畅销榜”、“年度畅销图书作家榜”和“年度阅读城市排行榜”。

  最畅销图书以及Kindle付费电子书榜冠军均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亚军均为《追风筝的人》,两张榜单季军位置图书有所不同,纸质书排行季军为《百年孤独》,Kindle排行榜季军为《解忧杂货店》。2014年作家榜前三名是雷欧幻象、杨红樱、东野圭吾;北上广深则继续领跑2014年城市排行榜。亚马逊中国图书排行榜一直以其真实性和权威性被称为图书行业的风向标,据了解,今年是亚马逊中国第14年发布其年度图书排行榜。

  对比今年首次发布的付费电子书年度排行榜和纸质书排行榜可以发现,两个榜单的畅销书有很高的重合性,这也充分说明读者在不同载体上选择的阅读内容是趋同的。在两个排行榜中,《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所有人心动的故事》、《追风筝的人》、《解忧杂货店》、《自控力》、《不曾走过,怎会懂得》、《看见》这6本书同时出现在前10名。

  纵观2014热销图书趋势,社会热点对阅读潮流的影响是一大亮点。其中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催生阅读热点,诺贝尔文学奖推动相关获奖作品热,以及影视作品热播带来的热销原著及剧本等,造就了2014年新媒体热、诺贝尔热、影视剧热三大热点。

  新媒体热的典型例子是位于榜单第一名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所有人心动的故事》,作者张嘉佳首先在微博上获得人气,进而带动其作品销售。而今年斩获诺贝尔奖的莫迪亚诺,其作品销量在奖项公布后的一个月内呈现240倍的增长。热门美剧《纸牌屋》以及电影《归来》,则分别推动了原著小说的畅销。

  从历年榜单来看,畅销书占据排行榜前100名的平均时长为3年左右,一般为1-2年,其中在榜时间最长的图书为《小王子》和《追风筝的人》,长达8年,《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分别在榜7年和6年。而每年受社会热点、名人名家推荐、新书推广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新书在畅销榜中的占比每年都能达到1/3。从品类来看,文学、心理励志类新书仍然是今年较为突出的品类,经营管理类和少儿图书紧随其后。

  与2013年图书排行榜相比,记录70后、80后成长历程的青春文学在2014年图书排行榜中的热度呈减退趋势,经典作品再度受到广大读者追捧,如《追风筝的人》、《百年孤独》、《活着》等均是今年热销的文学作品。

  2014年亚马逊(中国)年度图书畅销榜前10名

  1.《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所有人心动的故事》

  2.《追风筝的人》

  3.《百年孤独》

  4.《解忧杂货店》

  5.《自控力》

  6.《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7.《不曾走过,怎会懂得》

  8.《目送》

  9.《看见》

  10.《当时忍住就好了》

  2014年亚马逊(中国)Kindle年度付费电子书畅销榜前10名

  1.《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所有人心动的故事》

  2.《追风筝的人》

  3.《解忧杂货店》

  4.《自控力》

  5.《不曾走过,怎会懂得》

  6.《看见》

  7.《教父》

  8.《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

  9.《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10.《一个人的朝圣》

亚马逊中国2014图书榜发布

  近日,亚马逊发布2014年度图书排行榜,并首次同步发布Kindle电子书年度排行榜。全部榜单包括“年度图书畅销榜”、“年度电子书畅销榜”、“年度畅销图书作家榜”和“年度阅读城市排行榜”。

  最畅销图书以及Kindle付费电子书榜冠军均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亚军均为《追风筝的人》,两张榜单季军位置图书有所不同,纸质书排行季军为《百年孤独》,Kindle排行榜季军为《解忧杂货店》。2014年作家榜前三名是雷欧幻象、杨红樱、东野圭吾;北上广深则继续领跑2014年城市排行榜。亚马逊中国图书排行榜一直以其真实性和权威性被称为图书行业的风向标,据了解,今年是亚马逊中国第14年发布其年度图书排行榜。

  对比今年首次发布的付费电子书年度排行榜和纸质书排行榜可以发现,两个榜单的畅销书有很高的重合性,这也充分说明读者在不同载体上选择的阅读内容是趋同的。在两个排行榜中,《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所有人心动的故事》、《追风筝的人》、《解忧杂货店》、《自控力》、《不曾走过,怎会懂得》、《看见》这6本书同时出现在前10名。

  纵观2014热销图书趋势,社会热点对阅读潮流的影响是一大亮点。其中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催生阅读热点,诺贝尔文学奖推动相关获奖作品热,以及影视作品热播带来的热销原著及剧本等,造就了2014年新媒体热、诺贝尔热、影视剧热三大热点。

  新媒体热的典型例子是位于榜单第一名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所有人心动的故事》,作者张嘉佳首先在微博上获得人气,进而带动其作品销售。而今年斩获诺贝尔奖的莫迪亚诺,其作品销量在奖项公布后的一个月内呈现240倍的增长。热门美剧《纸牌屋》以及电影《归来》,则分别推动了原著小说的畅销。

  从历年榜单来看,畅销书占据排行榜前100名的平均时长为3年左右,一般为1-2年,其中在榜时间最长的图书为《小王子》和《追风筝的人》,长达8年,《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分别在榜7年和6年。而每年受社会热点、名人名家推荐、新书推广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新书在畅销榜中的占比每年都能达到1/3。从品类来看,文学、心理励志类新书仍然是今年较为突出的品类,经营管理类和少儿图书紧随其后。

  与2013年图书排行榜相比,记录70后、80后成长历程的青春文学在2014年图书排行榜中的热度呈减退趋势,经典作品再度受到广大读者追捧,如《追风筝的人》、《百年孤独》、《活着》等均是今年热销的文学作品。

  2014年亚马逊(中国)年度图书畅销榜前10名

  1.《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所有人心动的故事》

  2.《追风筝的人》

  3.《百年孤独》

  4.《解忧杂货店》

  5.《自控力》

  6.《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7.《不曾走过,怎会懂得》

  8.《目送》

  9.《看见》

  10.《当时忍住就好了》

  2014年亚马逊(中国)Kindle年度付费电子书畅销榜前10名

  1.《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所有人心动的故事》

  2.《追风筝的人》

  3.《解忧杂货店》

  4.《自控力》

  5.《不曾走过,怎会懂得》

  6.《看见》

  7.《教父》

  8.《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

  9.《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10.《一个人的朝圣》

2014年12月17日星期三

谷歌发布2014年度搜索排行榜

  谷歌公布了2014年度全球热门搜索排行榜,从数据的角度为大家呈现2014年人们最关心的热点事件和社会潮流。今年的榜单汇集了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的热门人物和事件,是基于2014年全球范围内超过2万亿的搜索集合而成的。

  在2014年全球热门搜索排行榜中名列榜首的是美国著名电影演员、多项奥斯卡金像奖得主:罗宾·威廉姆斯。他曾在《死亡诗社》《心灵捕手》等多部经典影片中有过精彩的表现,深受全世界影迷的喜爱,而其骤然离世的消息也让所有人唏嘘不已。许多人都通过互联网搜索他的信息,希望能够记住这位天才——这一切让他高居全球热门搜索排行榜的第一位。

  位列榜单第二的,是极具号召力的体育赛事——巴西世界杯。本届世界杯有着太多让人难以忘怀的场面。在这个夏天,无数人或守在电视机前,或捧着手机,只因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瞬间。这是全球体育爱好者的体育盛宴,的确不负足球界最大盛事之名。

  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演变的今天,人们对于疾病和灾难的关注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可怕的埃博拉病毒,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募捐的公益活动“冰桶挑战”,还是马来西亚航空坠机事件都出现在了今年的榜单上。

  此外,手机游戏“Flappy Bird”也极具人气。简单的游戏任务,颇有难度的关卡设计让这款休闲小游戏一夜之间风靡全球,更让亚洲的游戏开发者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以下是2014年全球热门搜索排行榜,全部排行请点这里

  1. 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

  2. 世界杯(World Cup)

  3. 埃博拉病毒(Ebola)

  4. 马来西亚航空(Malaysia Airlines)

  5. ALS冰桶挑战(ALS Ice Bucket Challenge)

  6. Flappy Bird(注:一款让人抓狂的手机游戏)

  7. 肯奇塔·沃斯特(Conchita Wurst)(注:奥地利变装男歌手)

  8. ISIS(注:宗教极端主义恐怖组织)

  9. 冰雪奇缘(Frozen)

  10.索契冬奥会(Sochi)

  在中国,以爱情公寓4、一代枭雄、大丈夫、离婚律师等影视作品在2014年最受欢迎,而马航失联的事件同样引发了中国网民的高度关注,位列榜单第二。热门手机游戏天天跑酷和2048也榜上有名 。

  以下是2014年中国热门搜索排行榜:

  1. 爱情公寓4

  2. 马航mh370

  3. 天天酷跑

  4. 一代枭雄

  5. 世界杯

  6. iPhone 6

  7. 大丈夫

  8. 中国好歌曲

  9. 离婚律师

  10. 2048

  更详细的排行榜,可以访问 google.com/2014 来了解更多。

2014年12月16日星期二

王通:穷站长和富站长的区别

  本文中的穷与富不仅指钱,更多的是指精神方面,本文中提到的穷站长是那些整天不认真作站且爱骂人直流,请勿盲目对号入座。

  我研究过很多个网站,认识很多个站长,我发现穷站长和富站长之间差别很小,正是因为这些小小的差别,造成了他们收入的不同。在此把我的这些发现写出来,希望能够给正在发牢骚的站长有所启发。

  一、穷站长喜欢骂人、富站长喜欢夸人

  做事想成功,百分之三十靠能力,百分之七十靠人脉,穷站长不懂得经营人脉,而富站长懂得人脉的重要性。

  现在,admin5、chinaz、im286这三个站长聚集最多人的地方,每天都是骂声非常吓人。我敢说,骂人的这些站长的收入都低的可怜。但是他们为什么整天骂人呢?

  1、自卑心:

  自卑的人喜欢表现的很自负,以为这样可以掩饰自己的自卑,于是总喜欢打击别人来抬高自己。

  2、嫉妒心:

  看到别人能分享自己的经验,同时利用分享经验的过程宣传自己的网站,但是这些站长自己却没有经验可写。于是吃不到葡萄骂葡萄酸。于是就狠狠的去骂那些比自己强的人。

  骂天骂地骂人骂社会,这些没有任何的用,骂人不仅仅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的人,很难获得朋友,没有人脉的积累,自然一直很穷。

  懂得运营人脉的站长可能连做网站都不怎么会,但是他有各种各样的朋友,他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自己做,而他有了一个好思路之后,找这些朋友来帮自己完成,然后就轻松赚钱了。

  二、穷站长喜欢害人、富站长喜欢帮人

  现在,很多穷站长很无聊,看到别人的adsense收入高,于是就开始去害别人,他们会花上非常多的时间专门组织一些和自己无聊的人去恶意点击别人的adsense广告,最终导致别人的adsense帐号被封。所以现在很多比较知名的站长都不敢在自己网站上放adsense广告。

  害别人有什么好处呢?

  没有好处,但是有两个结果:1、浪费自己时间。 2、给别人带来损失。

  这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但是目前却有非常多的站长在做的事情,正是因为他们喜欢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所以他们一直在穷着。

  而富站长呢?都非常喜欢帮助别人。因为赚钱本身就很简单,帮助别人带来好处,然后自己赚取好处费。只不过帮的方式不同,好处的方式不同罢了。

  在站长圈比较知名蔡文胜、图王等,他们技术都不好,但是他们很成功,靠的是什么呢?就是他们不断的去帮助别的站长!

  所以要记住这句话: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陷害别人就是陷害自己!

  三、穷站长自负并且什么都不相信,富站长谦虚并且喜欢学习和尝试

  我遇到过很多不赚钱的站长,他们总是站长自己的角度去判断自己不了解不懂的事情,于是他们总是怀疑,总是不相信,总是把一切新知识都拒在门外。

  正因为这样,虽然这些站长在网上下载的教程不少,但是他们都少去认真思考,认真的去尝试一下。甚至有的站长,就算你送钱到他手上,他也会怀疑这钱是假的,然后扔掉。

  而我遇到的那些富站长,都喜欢不断的学习,每每有一个新思路的时候,立刻就先去尝试一下。记得厦门站长大会时候,一次吃饭的时候,我和李兴平闲聊到了一个比较新的模式的网站,他立刻就掏出智能手机,让把我网址告诉他,并且记下来回去研究。

  记得我小时候,看电视剧《广东十虎》中,里面主角经常说的一句话我记忆深刻:

  试,不一定行!

  不试,一定不行!

  总结:富站长和穷站长在做网站的能力上都差不多,但是为什么会有穷富之差呢? 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思考方式不同、做事不同!

  性格决定命运!

  习惯决定性格!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如果你现在是穷站长,如果你想尽快摆脱穷苦,那你就在此刻改变吧,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习惯和做事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只需要用一两年,你就会成为一名富站长!

  ● 要成功,积累人脉很重要!所以要少骂人,多夸人。

  ●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过程中,你一定会获得更多。

  ● 试,不一定行;不试,一定不行! 所以要多多尝试,尝试的越多,收获越多。

  作者:王通,原文链接

环球时报:谷歌在内地出现短暂可顺利登录状态

  15日中午过后,有人发现可以从内地顺利登录谷歌网站,经他们在互联网发帖,消息迅速扩散。可以看出,网友们对此还是蛮高兴的,一些人猜测,政府方面同谷歌或许达成了某种协议。但到了晚上,昙花一现的谷歌访问又被锁住,又有人传,下午的“开禁”是因为中国防火墙例行升级,谷歌重回中国市场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究竟怎么回事,官方没有回应。探究昨天下午那几个小时的情况或许意义并不大,我们倒是认为,谷歌等美国网络巨头大概不会永远待在中国市场之外。我们也愿意相信,中国当下的防火墙是某种阶段性安排,如果中国内外的网上互动逐渐变得成熟,它的作用将会慢慢淡化。

  对外开放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信念之一,保持互联网的开放很重要,这也是中国人普遍的一项基础认识。中国互联网应尽量与全球互联网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我们不认为除此之外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如果不是这样,中国就不会兴师动众发起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互联网管理的领军者鲁炜不久前也不会去华盛顿参加中美互联网论坛,并逐个访问美国的那些世界级互联网大公司,后者大多对中国市场抱有浓厚兴趣。

  然而与此同时,中国会坚持在互联网治理上落实本国法律,一方面促进网络自由和繁荣,一方面建立网上秩序,确保网络空间的活动对社会来说是安全的。这是中国治理的一条原则线,也是互联网管理的底线。谷歌2010年离开中国,就是不愿意接受中国法律的约束,而坚持自己所谓“普世”的做法。事实上,谷歌在包括欧洲多国的世界很多地区都针对当地法律和习俗做了让步。

  上述两个原则未必就意味着僵局,如果那样的话,中美之间就只有“墙”,而没有联和通。实际情况是,中美网上信息交换量一直在大幅增加,几个主要僵持点有的有松动迹象或希望,有的逐渐边缘化,新的信息交换活动“淹没”了它们。

  说到底,中国防的就是美国及西方对华通过互联网的一些破坏性渗透,这是中国国家利益的刚性要求。在这之外,中美网络互联互通的天地十分广阔。

  未来是足以令人乐观的。随着中国市场的扩大,吸引力不断增加,美国大互联网公司的对华态度大概不会一成不变。我们寄希望于它们终将采取更现实的对华策略,越来越愿意做中国市场的朋友。

  
中国自身也在变化,我们逐渐强大,也会因此而有更多承受力,敏感信息的范围会一点点缩小。随着中国法治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网民对互联网的依法使用将更加自觉,全社会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能力肯定是逐步增强的。

  当下是个磨合期,中美作为互联网世界的两大力量会在合作交流与磕磕碰碰中重新认识很多问题,对它们的定性将不会由美国单方面说了算,中国的话语权将会增加。

  我们相信谷歌最终会回到中国,脸谱(Facebook)等早晚也会通过某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但这并不取决于中国单方面的态度。它们与中国市场的关系将是今后中美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某种风向标,在这当中世界看到的中国姿态将是稳健的。

  来源:环球时报,原标题:社评:谷歌“临时开禁”引发的思考

2014年12月15日星期一

为什么iPhone不可能杀死iPad

  从iPhone6 Plus 这部“平板手机”上市以来,ipad的销售表现并不乐观,遭遇了本季度以来首次的下跌,媒体报道称iPad的市场正在被iPhone 6蚕食,其在苹果产品线中的地位也正在被“边缘化”,有不少自媒体人都在担忧iPad今后的发展颓势,一时间“iPhone杀死iPad”的式微言辞不胫而走,着实给了苹果不少压力。

  就在刚过去的“黑色星期五”当天,iPad在旧金山湾区出乎意料地热销,多家零售商的网店和实体店几乎脱销,单就“黑五”的销售情况来看,iPad甚至于平板电脑今后的命运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悲惨。

  从内部产品的竞争角度来说,iPhone、iPad作为苹果旗下两个得意门生,互相之间的竞争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一旦上升到品牌发展的战略层次,简单由两款产品间的此消彼长就直接推出“自相残杀”,或者“谁杀死谁”的论断,显然是有些言过其实的,也是站不住脚的。

  在反驳“iPhone杀死iPad”这个论题上,笔者的观点是,iPad的苹果产品线中心地位一直未曾边缘化,平板电脑市场的霸主地位也从未被真正撼动过。

  首先必须明白,苹果从来不是以一端打天下,也不会用产品多样化满足市场所有细分人群,它不可能像诺基亚一样,造出N款类型、属性、功能各具差异性的手机,尽可能覆盖到所有人群,对于每年产能尚且面临问题的苹果来说,不太现实也没有必要。苹果的产品定位很清晰,就是满足电子产品重度用户的所有需求。

  iPad从四年前诞生的那一刻,就注定和iPhone的命运有所不同。所以,在产品设计上,iPad的软件和硬件配置,也不是iPhone能比得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硬件优势:对比同期上市的两款产品,发现iPad采取的硬件要比iPhone高的多,如ipad 2采用的是双核的A5处理器,要比iPhone 4的A4处理器强劲的多,此外还有超大的屏幕定制,以及强化的内置显卡,大型游戏程序等,都是基于iPad的娱乐性采取的优质配置,而在iPhone内部,同样的功能硬件就大打折扣了。

  软件优势:iphone里的软件基本上可以在ipad上用,但ipad的软件不一定可以装到iphone里,苹果为了让iPad可以发挥硬件优势,在App Store里面规划了iPad区,而原本支援iPhone、iPod Touch的软件统称为iPhone区,iPad可以向下支援iPhone版本的软件,但是iPhone、iPod Touch不能使用iPad版本软件。

  毋庸置疑,苹果为iPad的今后发展制定了一条区别于iPhone,功能用途专一化的路线。苹果相信,用户在使用iPad上网的场景中,照相的几率应该是很小的。如果说照相、电话、Flash、多任务处理这些功能都能在iPhone、iMAC和PC实现,谁还会抱着ipad处理复杂的商务需求呢?自然也就不会有iPad强大的市场需求了。

  其实,iPhone和iPad的可比性并不高,即便同是搭载ios系统,主要功能应用也趋于相同,但两者产品线的交集并不多。说到底iPad就是一款在线多媒体娱乐终端,只要把产品关键功能特性做到极致,放弃那些在平板场景中多余、不实用的功能,还能在减少成本的、缩短上市时间上面占到优势,对于市场验证存在的不足之处,还可以通过升级版本来解决。相对于市场需求简单,应对也灵活自如的iPad,iPhone却没有这种产品优势。

  库克的iPad策略

  根据IDC的预测,今年全球PC的出货量将会持续下跌,平板手机的出货量将会增长1.18亿台,而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将只会增长1600万台。但是,iPhone 6 Plus的发布让这一切又充满了变数,今年第四季度iPhone的出货量为5640万台,而“平板手机”6 Plus达到了1510台。

  但客观地讲,我们可以将6 Plus的销量按照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两个类别进行对半拆分,也就是说在1500万左右的销量中,其中大约有750万的消费者实际上是iPad的潜在用户。苹果在去年第四季度一共售出了2600万台iPad,所以即便IDC将今年iPad的销量调低了300万台,但是再加上750万台6 Plus的销量,苹果平板类设备的综合销量仍然是增长的。所以说iPad的单一销量可能会在今年出现下降的态势,但是这对于苹果的综合营收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iPad未来市场前景是否依旧明朗,显然不是产品线出货量的有限下滑所能决定的,更何况这种下滑现象完全是在苹果可控的产品战略内,这款作为全球产能和销售量最高的平板电脑,能否再次达到产品上线初期,也就是2010年前后的iPad效应,关键还是取决于苹果将采取怎样的iPad策略,是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间找到个平衡?还是二选一在iPhone上下刀子?

  来源:孟莽投稿。